第三节 造林育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57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造林育林
分类号: S725.7
页数: 5
页码: 201-205
摘要: 1991一2003年,遂川县累计人工造林49624.32公顷。 全县参与项目涉及9个乡镇的贫困农户4209户,完成项目造林面积3778.8公顷,其中用材林492.7公顷、经济林1319.6公顷、竹林垦复1966.5公顷。灭荒造林达标后,林业生产逐步由传统的以绿化为目的的粗放型经营向发展高效林业转移,大力进行人工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封改造相结合丰产林、毛竹丰产林、油茶丰产林和特种经济林等6大基地建设。
关键词: 遂川县 造林育林

内容

人工造林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造林逐步向国营、国户联营、集体、个体私营企业造林多元化发展。1991一2003年,累计人工造林49624.32公顷。 荒山造林1990年以前,县内造林虽未间断,但由于造林跟不上采伐,且重造轻管,仍存在大量宜林荒山。1989年,全县宜林荒山达3.4万公顷,为江西省的荒山大县。1990年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三年消灭荒山,七年绿化遂川的决定》,经过3年奋战,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33万公顷。1994年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4.44万公顷,增长28.9%;活立木蓄积增长29.7万立方米,增长4.3%;森林覆盖率由灭荒前的62%提高到67.3%。是年经省、地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遂川达到消灭荒山标准。 国、户联营造林作业,严格按工程造林实施:造林前先作规划,搞好作业设计,造林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并分作业阶段严格验收,造林质量显著提高,成活率达85%以上。1994年,完成联营造林1713公顷,占当年全县造林面积的46.26%O1991-2003年累计国、户联营造林1.75万公顷,占全县造林总面积的28.08%₀ 集体造林,主要为联户造林、乡村林场造林:林场造林多为承包集体荒山连片集中开发。至2003年底,全县户办、联户办林场发展到195个,累计造林1.8万公顷,占全县造林总面积的28.97%。
  2002年后,个体私营造林得到发展,至2003年,个体私营造林面积由1991年的20公顷发展到1747公顷。
   迹地造林1991—2003年,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进行人工更新造林1.36万公顷。 山下造林为挖掘村、宅、水、路四旁和河滩、冈地的巨大潜力,2001年5月始,全县实施山下造林工程。当年规划植树64.25万株,其中“四旁”零星植树折合面积152.15公顷,坡地、滩涂等连片面积275.76公顷,实施计划为3年。是年县林业局率先在草林镇大坪村进行山下林业建设试点。2002年,全县山下连片造林69.4公顷,零星植树9600株。2003年,山下造林地块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范围。 义务植树20世纪90年代后,全民义务植树渐趋制度化。1995年3月,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财政局和物价局联合下发通知,规定男性18~60周岁,女性18-55周岁的公民,每人每年应参加义务植树4株,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或特殊原因不便于履行义务植树的,按每人每年4元的标删交绿化费,1997起调整为每人每年12元。另外,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城乡各地都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城镇街道、公路两旁、机关庭院和义务绿化基地植树。2001年3月21日,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县有关部门干部职工共500余人在泉江镇北门营造 “世纪纪念林” ol991—2003年全县累计义务植树3192.30万株。最高年份1993年达523万株。
   飞播造林
  1991—2003年飞播造林共进行4次,分别在1991、1992、1996和1997年,累计造林12818.67公顷。1996年飞播造林面积最大,共14个播区4667公顷,涉及扬芬、禾源、汤湖、左安、高坪、七岭、滁洲、戴家埔、营盘坏等9个乡镇及五指峰林场、林业公司等11个单位,累计用种0.9万公斤,总投资26万元,平均每公顷55.5元。
  1991-2003年全县造林情况统计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世行贷款项目1991年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共分3期实施。
   第一期“国家造林项目”。1991—1995年实施,由县云岭林场承担,完成项目造林5802.1公顷,幼林抚育25827公顷次,共投入资金1065.7万元,其中世行贷款960.4万元,省级配套105.3万元。
   第二期“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1994-2002年实施,由县云岭林场承担,完成项目造林229公顷,幼林抚育318.3公顷次,投入资金330.9万元,其中世行贷款293.4万元,省级配套37.5万元。 第三期“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FDPA)”畀998年实施,至2004年基本结束。由县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全县参与项目涉及9个乡镇的贫困农户4209户,完成项目造林面积3778.8公顷,其中用材林492.7公顷、经济林1319.6公顷、竹林垦复1966.5公顷。投入资金1220.8万元,其中世行贷款963.7万元、各级配套214万元。 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助(试点)项目2001年,遂川被列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试点县,试点面积2.94万公顷,重点落实在西部和西南部的泉江、巾石、大坑、雩田、珠田、枚江、衙前、新江、草林、禾源、堆子前、西溪、大汾、戴家埔、营盘坏、南江、左安、汤湖、高坪等乡镇以及五指峰、云岭林场和林业丁业公司冲央财政每年每公顷拨付管护费75元,其中70%直接用于管护,30%用于试点地块的森林防火、林业治安、病虫害防治、资源监测、林区道路维护等。 退耕还林2002年,根据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全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坚持农民自愿退耕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每公顷退耕地国家每年补助粮食(原粮)2250公斤,资金300元,造林苗木费750元;荒山每公顷补助造林苗木费750元。经济林补助按5年计算,生态林补助按8年计算。2002—2003年,全县累计退耕还林4000公顷,其中退耕地(坡耕地)、荒山荒地各2000公顷。共争取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补助粮食675万公斤,资金90万元,种苗费300万元。退耕还林后,县政府对退耕地颁发林权证。
  2002-2003年全县退耕还林面积一览高效林业建设
  全县灭荒造林达标后,林业生产逐步由传统的以绿化为目的的粗放型经营向发展高效林业转移,大力进行人工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封改造相结合丰产林、毛竹丰产林、油茶丰产林和特种经济林等6大基地建设。 人工用材林基地以云岭林场、五指峰林场、林业工业公司以及林区乡镇为主体,选择“一二类”集中连片的宜林荒山、疏林地实施,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重点营造杉木、马尾松、火炬松、木荷、南酸枣等树种。对杉木、松类2个主要造林树种,坚持统一采(调)种,集中育苗,统一验收,使用一级苗木造林。到2003年,全县发展人工用材基地4.2万公顷。 工业原料林基地以五指峰林场、云岭林场和林业工业公司为主实施,主要营造马尾松、火炬松、木荷、枫香、拟赤杨、杨树等树种,以满足各类人造板、制浆造纸、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工业原材料的供应。一些用材量大的企业建有自己的原材料基地733.33公顷,全县工业原料基地造林已由1994年的1600公顷增加到2933公顷。 封改造相结合丰产林基地县境林区有较大面积的天然低产林分,县西南有较多的疏林地,这些地方树种混杂,生长缓慢,林相参杂不齐。通过合理疏伐、斩杂,全面封山和适当补植,提高林分质量,高标准建立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的林业基地。通过封改造相结合,提高林木的生长量,同时保留大量有经济价值的阔叶类、松类树种。到2003年,全县封改造相结合丰产林发展到1.13万公顷。 毛竹丰产林基地重点对碧洲、衙前、五斗江、滁洲等4个毛竹主产区的低产竹林进行改造,并在毛竹资源相对缺乏的西、东部乡镇适当新造高标准竹林。低产竹林改造,主要是通过斩山、垦复、号竹建档、施肥、封山禁笋等措施提高竹林标准。到2003年,全县已发展毛竹丰产林基地1.54万公顷。 油茶丰产林基地1990年遂川被列为国家油茶低改项目县,以巾石、禾源、上坑、横岭、草林、堆子前、西溪、珠田和南江等9个乡镇为建设重点。通过全垦深挖、稀林补植、密林疏伐、修枝整形、挖“竹节沟”、良种高接换冠、合理施肥、防病灭虫等一系列低改措施,进行综合改造,复壮林分,提高油茶产量。到1992年,已完成第一期低改任务,面积2867公顷,建立高产林54公顷。1993—1995年进行第二期低改,完成总体规划1000公顷。1993年度全国油茶低改检查评比,遂川获第一名。1997年,遂川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冲国油茶之乡”。到2003年,全县共建成油茶丰产林9267公顷。低改后的油茶林,林相整齐,三保(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增强,产量提高20%~40%。2003年,全县茶油产量由1990年的965.5吨,提高到1968吨。
   特种经济林基地重点建设“百里金橘长廊”,建立高产优质茶园和果园,到1994年,全县发展优质茶园666.67公顷。1995—2003年,新增甜橙、沙田柚、温州蜜桔、壬官溪蜜柚、新世纪梨、芙蓉李等其他特种经济林197.73公顷。
  森林抚育
  新植幼林和萌芽更新抚育在林木郁闭前进行。通过全刈、全铲、穴垦或全刈穴垦,全刈条垦等方式,除去杂草藤灌和多余的萌芽条。萌芽更新造林1~2年后,只保留紧靠泥土向上的健壮萌芽条1~2株。1991—2003年,全县幼林抚育累计12.12万公顷,其中1991—1993年年均2.87万公顷,最高年份1993年为3.38万公顷,1994—1996年年均0.65万公顷,1997—2003年年均0.46万公顷。全县油茶抚育1.76万公顷。 毛竹抚育在新笋出土后的前5年,连续进行斩杂和松土,同时对毛竹林中的针叶树和过密的阔叶树以及病竹、腐竹进行清除,时间以每年6月为佳。第6年起,根据作业设计密度,按竹间距2x2米的标准伐老竹,每公顷保持3000株左右。此后,每年每公顷按20%的幅度伐老竹,同时按同样的标准留长新竹。1991—2003年,全县毛竹抚育0.63万公顷。
   林木间伐
  20世纪90年代后,全县郁闭成林的杉木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大,间伐面积逐年增加。首次间伐每公顷一般保留1800株,隔3~5年进行第二次间伐,每公顷保留1200-1500株。每年在森林采伐限额内优先安排年度中幼林抚育采伐计划,实行专项管理,层层落实到林业基层生产单位。1991—2003年,全县间伐面积累计2.47万公顷,其中国有1.30万公顷,集体1.17万公顷;累计出材23.79万立方米,其中国有10.12万立方米,集体13.67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