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市场体系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47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市场体系建设
分类号: F123.93
页数: 4
页码: 71-74
摘要: 本节主要对遂川县1991-2003年日用工业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人才市场等市场体系建设历程的记录。
关键词: 市场体系建设 遂川县

内容

日用工业品市场
  1992年,取消对彩电、自行车等工业品的专营,所有日用工业品全部放开经营。此后,个体私营业主抓住机遇,积累资本,发展壮大,逐步取代国有集体市场主体。私营的龙城大超市、新大新购物中心、佳新商厦、云海购物城等成了全县最大的消费品购物商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龙城大市场、小工业品市场、云川综合市场等相继建立,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规模的拓展,平价、特价销售,有奖销售,总经销、连锁经营(统一品牌、门面、进货、价格、管理)、专卖等新的经营方式应运而生。小而专的专卖店,大而全的超市遍及城乡o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县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工商部门加大打假力度,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2003年,全县消费品成交额达46549万元,分别比1996年和1991年增长36%和4.63倍。
   农副产品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县委、县政府实施一系列搞活流通的优惠政策,撤除关卡、治理公路“三乱”(乱收费、乱设卡、乱罚款),支持鼓励国营、集体和个体从事农副产品贩运活动,生猪、家禽、果蔬等货畅其流。同时兴办各类专业市场,1992年建成的雩田耕牛市场、鱼苗市场,成为赣中南耕牛、鱼苗最大集散地。1994年,江南木材市场建成,成为吉安地区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1995年建成西庄鹅鸭市场,日成交在万羽以上;同年建成水南果蔬批发市场, 年批发量达千万吨以上。1997年建成的堆子前金橘市场,成为湘赣两省20多个乡镇金橘销售的最大批发市场,最高年成交达4万多吨。另外还建成汤湖茶叶市场,该市场除交易本地茶叶外,还吸纳堆子前、戴家埔、大坑、井冈山及湖南桂东等地的茶叶进入市场交易,年成交茶叶达179吨。
   粮食市场
  1991—1992年,县内粮食继续实行合同定购。在新粮上市至全县尚未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期间,关闭粮食市场,并在边境地区的巾石、高坪、堆子前、五斗江和县城设立粮食检查站, 防止粮食外流。对城镇人口用粮实行定额限价供应,计划销售;在农村,由当地粮食部门对产、购、留、销粮食每年一核算,进行丰歉调整,对缺粮农户及因灾减产地区实行计划供应。
  1994年底以后,粮食零售市场长年开放,初步形成国有、个体私营多元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流通的粮食市场格局,但对收购市场仍实行有条件放开。1997年,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政策,粮食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 随行就市。在完成粮食定购任务入库之前,仍关闭粮食市场。1998年,按照“管死收购、管住批发、放活零售”的原则,农村粮食收购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承担。当年成立县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非国有粮食经营者通过批发交易市场购进粮食经营,粮食市场常年开放。
  2000年,早粘稻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2002年,国家制定《粮食经营管理条例》,除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外,经工商和粮食主管部门对经营者主体资格认定,核发粮食收购资格证和营业执照的企业和个人也可从事粮食收购。一些有收购资格的粮食、板鸭加工企业和个体户,从新粮一上市就上门或设点收购粮食。粮食市场开放后,竞争有序,运作平稳。
   生产资料市场
  1992年以前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由计划部门分配,物资、林业部门供应;1993年以后,建材逐步取消计划分配,县先后建起江南木材市场、钢材市场、机电市场。至20世纪90年代末,建材全部放开,由市场调节供求。2003年,投资2500万元兴建龙城商贸城建材机电大市场,经营钢材、水泥、石灰、金属型材、玻璃、木竹板材和机电等,成为全县最大的专业市场。
  1992年以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由县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实行专营,农业系统可以开展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技物结合的有偿服务。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基本是由县供销社农资企业垄断。1993年1月地产小化肥放开经营,除供销部门外,农业“三站”(农技站、植保站、经作站)也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至1997年,农业“三站”经营的化肥只允许从供销部门进货,价格统一,且不能下伸网点,只能“一乡一照(营业执照)一点”经营。
  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资产品尤其是小化肥货源充足。1998年,全县农资供应点增加到210个,凡能通车的村组都有农资供应点。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配合工商部门进行市场监管,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维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经营秩序。
   房地产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房地产开发由政府实施,建房用地为政府征用,补以少量货币或无偿划拨。公产房有的低价出租,有的无偿分配。1989年县房管局设立房地产交易所,但市场交易量极少,房屋私下买卖或租赁等隐形交易活跃,造成国家税费流失。90年代后,县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规范房地产交易,培育发展房地产市场。
  1993年始,对城镇土地实行“五统一”(统一规划、征用、开发、出让、管理)。是年10月,县土管局设立土地交易所,诞生县内正规的土地交易机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8月5日,县政府出让文献街土地4602.5平方米,收取土地岀让金285万元,由吉安地区金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用于商品房开发。这是外商在县内开发的第一宗地产。1998—1999年,全县开展土地定级估价工作。1998年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招标拍卖,当年拍卖草林号镇旧公产房用地1012平方米,最高地价每平方米达1505元。2000年,县政府公开拍卖县城新联路旁西门住宅小区内国有土地34宗,面积2600平方米,收取地价款240万元。这是县内土地拍卖宗数最多的年份。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房地产开发渐兴热潮,县外民营开发商纷纷涌入,吉安市金岸房地产开发公司、江苏振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吉安市伟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吉安市高康房地产开发公司、浙江鼎立建设集团、赣州豪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江西新黄浦房地产公司、金基房地产开发公司、通泰置业有限公司、金利源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先后参与遂川房地产开发。到2003年底,累计开发房产(交易出售)24.34万平方米。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有县城滨江小区、怡园小区、恒福山庄、盛鑫苑、东路小区和雩田商贸区等。 在房地产开发日益活跃的同时,房地产交易机制也逐步健全。2000年4月成立县乐意房地产评估事务所,2001年7月成立县房地产交易市场中心,2002年成立县土地招标拍卖领导小组,2003年成立县土地交易中心。同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印发遂川县房地产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县房地产管理局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内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工作。其下设的房地产交易中心、乡镇房管所具体负责县城规划区内和乡镇房地产交易管理工作。规定房地产交易须在房地产交易中心或乡镇房管所进行。房地产转让实行房地产成交价格申报制度,商品房销(预)售实行许可证制度,商品房预售进入房地产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房地产拍卖由房地产交易中心负责组织,并由其指定具有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房地产的抵押、租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至此,房地产市场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人才市场
  1987年,成立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隶属县劳动人事局。1997年后,县人才交流中心每年组织教育、卫生、林业等企事业单位到南昌、吉安等地参加人才招聘会。至2003年底全县共组织参加省内外人才招聘会24场次,提供招聘岗位520个。2000年4月,成立县人才市场,隶属县人事劳动局o负责开展人才交流、档案管理、人事代理、政策咨询、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业务。受单位和个人委托,收集、整理、查阅、传递档案、办理调动、出国政审、转正定级等手续,协助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和社会保险手续。当年9月,县委、县政府印发《遂川县引进县外人才和用好用活县内人才实施办法(试行)》,通过人才市场当年引进3位博士和1位硕士担任县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嗣后,人才市场开设高级人才绿色通道,每年不动编引进高级人才5人以上,动编引进院校本科毕业生20人以上。至2003年底,人才市场共受理人事档案382份,普查登记各类优秀人才163人,提供岗位就业480人。
   信息市场
  1997年10月23日,遂川县心连心信息服务部挂牌成立(挂靠县总工会职业介绍所),有工作人员6人,这是遂川第_家专业从事信息服务的私营企业。主要开展职业介绍、婚姻介绍、房地产信息、家政服务、法律咨询、招生培训等中介服务。该所成立后,先后为裕元鞋厂、深圳安子新和关爱家政服务公司等用人单位输送劳务用工4000余名,为县金狮油城、龙城大超市等单位代理招聘人员400多名。2000年4月,县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并于2003年12月并入吉安市就业管理信息网络。至该年底,县劳动力市场办理就业登记1395人次,求职登记10670人次,介绍就业2437人次。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