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县地处罗霄山脉南段东麓,江西省西南边境,吉安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58'32" —26°42'55",东经113。56'55" —114°45'45"。县境东邻万安县,南界赣州南康市、上犹县,西连湖南省桂东县、炎陵县,西北接井冈山市,北抵泰和县。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均从境内通过。县城泉江镇距省会南昌市333公里,距吉安市117公里,距赣州市92公里,距井冈山市88公里,距井冈山飞机场和京九铁路井冈山火车站70公里。县境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81公里,总面积3144.17平方公里。全境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南风面海拔2120.4米,为全县最高点,北东边境遂川江出口处海拔82米,为全县最低点。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2003年全县辖11个镇12个乡2个国有林场,总人口52.2万人,有汉、畲、蒙古、回、壮、彝、苗、朝鲜、土家、藏、维吾尔等19个民族。
第一章建置区划
第一节建置沿革
遂川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县域内已有人类栖息。 夏商时遂川属古扬州地域南境。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汉属豫章郡庐陵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定庐陵,同年,建县于遂水之口(今万安县五丰云洲),名曰遂兴县。此为遂川建县之始。
三国时,属吴国领地。吴嘉禾四年(235)改县名为新兴。晋太康元年(280),徙县治于上流光化乡景云观(今雩田镇中洲,民间称“旧县”),复名遂兴,隶属庐陵郡。南北朝,沿袭晋制。
隋开皇十年(590)废遂兴等六县,设置安丰县,遂兴为其一部分。次年改安丰为泰和县。唐袭隋制。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元年(943),析泰和龙泉乡什善镇置龙泉场。南唐李璟十八年 (960)升场为县,名龙泉县,以旧场治为县治,在水南十七都慈云寺(今泉江镇小溪村境内)o 宋开宝八年(975),南唐国亡,龙泉县地归宋管辖。景祐元年(1034),县治由水南迁至水北桐木堪下(今县城人民广场附近)。宣和三年(1121)改名为泉江县。南宋绍兴元年 (1131)复名龙泉县,隶属江南西路吉州军。
元代,元贞元年(1295),龙泉县隶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明代,龙泉县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西道吉安府。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九年(1731),吉安府改隶吉南赣道,龙泉县仍属吉安府管辖。
中华民国元年(1912)冬,各府撤销,县直属省。3年,为避与浙江、贵州两省之龙泉县同名,改名遂川。21年,江西省划为13个行政区,遂川县属第10行政区,24年,全省缩为8个行政区,遂川隶属第3行政区。
1949年8月2日遂川解放,先后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分区、吉安专区、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吉安地区。2000年6月,吉安地区撤地设市,改称吉安市,遂川属吉安市至今。
第二节行政区划
1991年全县设2个镇28个乡和2个国有林场,即泉江镇、雩田镇、瑶厦乡、珠田乡、巾石乡、碧洲乡、枚江乡、横岭乡、衙前乡、双桥乡、新江乡、五斗江乡、大坑乡、盆珠乡上坑乡、草林乡、禾源乡、堆子前乡、西溪乡、南江乡、黄坑乡、左安乡、扬芬乡、汤湖乡、高坪乡、大汾乡、滁洲乡、七岭乡、戴家埔乡、营盘圩乡、五指峰林场伝岭林场。乡镇下辖4个居民委员会,379个村民委员会,4099个村民小组。
1993年5月,大汾、草林、左安、碧洲、堆子前、高坪等6个乡撤乡设镇。
1995年6月,泉江镇与瑶厦乡成建制合并,称泉江镇。
2001年12月,全县调整撤并6个乡镇,即泉江镇与盆珠乡、上坑乡合并为泉江镇,雩田镇和横岭乡合并为雩田镇,大汾镇和滁洲乡合并为大汾镇,左安镇和扬芬乡合并为左安镇, 戴家埔乡和七岭乡合并为戴家埔乡。同年,禾源乡、衙前乡、汤湖乡等3个乡撤乡设镇。
2003年9月,调整县城社区居委会设置,设立东路、文献、水南、四里街、四厢街、银云等6个社区居委会。同年,调整村级布局,全县调整撤并71个村民委员会。至此,全县辖11个镇、12个乡、308个村民委员会、4204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2个国有林场10个分场。
2003年遂川县行政区划情况表1-1-续表第三节城乡概况
县城(泉江镇)
遂川县城所在地泉江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地处(南)昌赣(州)、遂(川)井(冈山)、遂(川)桂(东)公路交叉处和遂川江上游左、右溪河汇合点。四周分别与雩田、枚江、巾石、珠田、草林、堆子前、大坑等乡镇接壤。2003年辖6个社区居委会,38个村委会、39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997户,总人口989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333人)。 土地总面积187.92平方公里。2003年,城区规划面积22.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15平方公里。城郊有耕地2441公顷(水田2271公顷,旱地170公顷),林地14337公顷,森林覆盖率69.5%,活立木蓄积量14.57万立方米。有油茶、金橘、茶叶、板栗、榆木粉(俗称香粉)、萃弄等土特产品。2003年,全镇产粮食17411吨,油茶仁403吨,金橘129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镇利用自身地理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苗木花卉、无公害大棚蔬菜、板鸭加工、生猪家禽养殖等四大支柱产业,其中板鸭年加工200多万只,产品远销香港、澳门等地。同时,该镇大力开拓市场,形成西庄鹅鸭贩运市场、小溪上溪板鸭加工市场、洋村花钵市场、谐田冬笋市场、水南水果批发市场等五大专业市场。城区商品流通顺畅,市场繁荣,农贸市场、云川综合市场、小工业品市场、服装专业市场、商业批发中心、建材机电市场等规模不断壮大,各类超市、连锁店等流通组织新形式不断涌现,形成大商业、大流通的新格局。民营工业发展迅速,镇内有制药、林产、化工、服装、食品加工、建材、缫丝、造纸、农机制造等工业企业。
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遂川连接线、遂井公路、遂桂公路、遂(川)堆(子前)公路、遂(川)大(坑)公路贯穿全镇。城区内新建、改建的工农兵大道、东路大道、龙川大道、文献街、西路街、银云路、川江路等14条主要道路均为水泥路面。全镇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文化、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事业蓬勃发展。城区及近郊有遂川中学、遂川二中(职业中学)、泉江中学、瑶厦中学、正人中学、三合中学、唐彩中学等7所中学,有泉江小学、荧屏小学、水南中心小学、和平小学、云岗小学、卜村小学、上海警备区希望小学等7所完全小学。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卫生防疫站、光华医院等多家医疗卫生单位。1991年以来,改建、新建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县广播电视大楼、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雩田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北与万安县交界,其余周边分别与碧洲、枚江、泉江、大坑、衙前等乡镇接壤。镇政府驻地雩田村,距县城14公里。2003年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412个村民小组,14551户、555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55人,畲族65人)。 土地总面积22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39公顷(水田2638公顷,旱地201公顷);林地13712.9公顷,森林覆盖率68%,活立木蓄积量22.14万立方米。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盛产粮食、西瓜、大豆、花生、红薯、芝麻、孝养、油菜、苗木花卉、竹笋、茶油、松脂、山苍籽等作物。蔬菜、生猪、板鸭是该镇三大农业主导产业。2003年全镇产粮食23394吨,蔬菜15247吨,油茶仁133多吨,生猪岀栏38212头,加工板鸭150万只。90年代以来,发展了粮食加工、食品加工、汽车运输、木竹加工、五金建材等产业。镇内有板鸭厂、家具厂、川固公司等镇办企业。
该镇是“遂川北大门”,105国道横贯全镇20余公里,赣粤高速公路绕镇而过。遂(川)新(江)公路、七(郎山)云(万安云洲)公路、遂(川)碧(洲)公路穿越境内。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雩田号是全县除县城以外最大的圩场,有耕牛、鱼苗、仔猪交易、水果批发等四大专业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成立了生猪贩运、肉牛贩运、蔬菜贩运、苗木花卉、汽车运输、汽车车棚、板鸭加工、粮食加工等八大民间流通协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1997年建成日供水1500吨自来水厂1座,2002年新建5条街道和1个商贸大市场。
镇内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1所,完全小学9所,初级小学20所,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1所。还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等文化设施,2003年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300多户。
碧洲镇位于县境东部,东、北与万安县交界,西接雩田、枚江,南邻巾石。镇政府驻地碧洲村,距县城21公里。2003年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3477户、127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人,畲族29人)。
土地总面积115.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79公顷(水田915公顷,旱地64公顷)淋地5282.2公顷(其中用材林5060.1公顷),森林覆盖率68.1%,活立木蓄积量4.57万立方米。2003年粮食总产量5397.8吨;肉猪出栏6412头,生猪存栏3409头,饲养家禽2.6万羽。全镇有毛竹林4200公顷,毛竹蓄积量929万根,占全县四分之一,是县内毛竹最大产区。冬笋丰年产量可达600吨。土纸加工有300年历史,2003年,镇内有土纸加工企业28家,产土纸10万担,产值1500万元,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省和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以毛竹、小山竹为原料的竹制品加工业是该镇传统产业,主要生产高级保健席、空心席等竹制品。
赣粤高速公路贯穿境内5个村,通车里程12公里,并在宏山村设一进出口。遂川连接线由西向东贯穿黄岗、宏山两村。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镇内有文化广播电视站,坏镇已开通有线电视。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5所,卫生院1所。
草林镇位于县中腹部偏西南地区,东与禾源镇、珠田乡交界,西连堆子前镇、西溪乡和黄坑乡,北靠泉江镇,南与南江乡接壤。镇政府驻地溪下村旺岗,距县城19公里。2003年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155个村民小组,7964户,300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5人,畲族13人)。
土地总面积137.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47公顷(水田990公顷,旱地157公顷)。2003年全镇产粮食8738吨;肉猪出栏18505头,生猪存栏7343头;饲养母猪595头、牛2634头、家禽19万羽;桑园30公顷,产蚕茧40吨。全镇林地面积9102公顷,森林覆盖率68.5%,活立木蓄积量7.72万立方米。2003年全镇有果园558公顷,产水果1405吨(其中金橘种植面积294公顷,产量408吨);油茶林3820公顷,已形成以楠木、蕃源、拱前村为主的油茶生产基地,是遂川油茶重要产区之一,产油茶仁440吨;茶园42公顷,产茶叶25吨。境内有沙金、岩金等金属矿产。2001年开始引进外资对金矿进行科学开采。有猛钢铸造厂、水电站、机砖厂、石灰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工业企业。
草林坏自古以来就是赣中南四大圩场之一,素有“一唐江、二营前、三草林、四大汾”之称,土地革命时期是著名的红色圩场。现在仍是县中西南部工业、手工业和农副土特产品的重要集散地。1991年以来,圩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建了农贸市场、农民街和商贸中心等。遂井、遂桂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网络覆盖面达80%。已有7个村开通有线电视。有日产2000吨的自来水厂和35kV变电站各1座。
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0所,小学教学点4个,中心卫生院1所。镇文化站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1992年、1996年分别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和省“百强文化站” ,1996年该镇还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奖。
左安镇
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禾源镇,南接赣州市上犹县,西北与湖南桂东县交界,西与汤湖镇接壤,北与黄坑乡、南江乡相连。镇政府驻地横岗村,距县城52公里。2003年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329个村民小组,7810户,319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5人,畲族243人)。 土地总面积156.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15公顷(水田1903公顷,旱地112公顷),2003年粮食总产量12899.7吨;林地面积9200公顷,森林覆盖率65.7%,活立木蓄积量19.61万立方米。有油茶林5000多公顷,年产油茶仁390吨。镇内盛产竹笋、红薯、茶叶、豆类、花生、草坏、高山朝天椒等。蚕桑是20世纪90年代后形成的新兴产业。2003年有桑园面积187公顷,产蚕茧29吨,百亩以上桑园专业村6个。仔猪是左安的传统优势产业。90年代中期以来,该镇加快对良种母猪品种的改良,改良后的仔猪远销广东、福建、湖南等地。2003年,全镇肉猪出栏7503头,生猪存栏6504头;饲养母猪近3000头,年产仔猪近4万头。镇办企业有水电站、精炼油厂等,地方传统产品中丰城村手工加丁的神香已远销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左安是遂川西南部的中心乡镇和中心集镇,坏镇内建有仔猪、针织、成衣制品等3个专业市场。省道遂桂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有20个村通公路,18个村通程控电话。1999年土于镇开通有线电视。境内有移动通信基站2座、联通通信基站1座,日产1$00吨和500吨自来水厂各1座。有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1所,完全小学4所,初级小学12所, 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1所。
大汾镇
位于县境西部,东邻西溪乡、黄坑乡,南界湖南省桂东县,西与戴家埔乡毗连,西北与湖南省炎陵县交界,北抵井冈山市。镇政府驻地大汾村,距县城45公里。2003年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347个村民小组,8863户、357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87人,畲族345人)。 土地总面积300.52平方公里,是吉安市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其中耕地1967公顷(水田1528公顷,旱地439公顷);林地14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71.7%,活立木蓄积量33.74万立方米,毛竹450万根。经济以农林、商贸为主,2003年产粮食10304吨、茶叶40吨、金橘300吨、油茶仁162.2吨、草坏57.3吨;肉猪出栏5126头,生猪存栏23力头;饲养家禽28万羽,产蛋50.5吨。此外还有竹笋、香菇、生姜、板栗、绞股蓝等土特产。工业以水电、建材、折扇、硅矿、萤石矿、钾长石、机制砖等为主。境内有水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3470千瓦。折扇是大汾镇传统手工艺品,有300多年制作历史,产品保持12个品种18种花色,销往全国各地。
大汾圩是赣中南四大圩场之一,商贸活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建占地48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日供水1500吨的自来水厂,坏镇街道进行硬化、亮化,是江西省首批“村镇建设先进乡镇”之一。1996年号镇开通有线电视。久(渡)营(盘圩)公路穿越镇境,大(汾)清(湖南省桂东县清泉镇)公路于1995年建成通车。全镇21个村通公路,19个村通程控电话。境内有移动通信基站2座,联通通信基站1座。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1所,完全小学5所,初级小学22所,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1所。镇文化中心是全省“百强文化中心”之一,镇农民剧团长期坚持演出活动,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并获奖。
衙前镇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界万安县,南连雩田镇、大坑乡,西接五斗江乡,北抵新江乡、双桥乡。镇政府驻地衙前村,距县城37公里。2003年辖7个村委会、115个村民小组,2982户、119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2人)。土地总面积116.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3公顷(水田603公顷,旱地180公顷);林地13966.7公顷(其中毛竹林2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80%,活立木蓄积量68.04万立方米,毛竹400万根,是遂川的主要林区之一。2003年全镇产粮食3424吨;养蜂485箱,产蜂蜜21吨澡园14公顷,产蚕茧8吨。竹茹、香菇、笋干等土特产品统一注册“红井冈”商标。工业企业有秀州建材公司、井冈板材公司、华东工艺品厂等,其中创建于1980年的秀州建材公司进入全国乡镇企业“五百强”,是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衙前是遂川北部林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零(田)新(江)公路、衙(前)双(桥)公路、衙(前)五(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境内建有移动和联通通信基站3座、日产2000吨自来水厂1座。圩镇已开通有线电视。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8所,中心卫生院1所。
高坪镇
位于县西南边境,地处“两省(湘、赣)三县(遂川、上犹、桂东)”交界处。东邻汤湖镇,南连赣州市上犹县,西、北与湖南省桂东县接壤。镇政府驻地高坪村,距县城68公里。2003年辖10个村委会、167个村民小组,3259户J52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8人)。
土地总面积115.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74公顷(水田843公顷,旱地31公顷)。2003年粮食总产量3269.6吨;肉猪出栏2384头,生猪存栏2260头;饲养家禽2.6万羽。林地7333公顷,森林覆盖率68.8%,活立木蓄积量19.07万立方米。在经济林中,油茶林面积282公顷,年产油茶仁48吨;毛竹林420公顷,年产竹笋840吨;茶园147公顷,年产茶叶15吨。1998年以来,该镇发展花椒、药材等特色产业。2003年全镇药材种植面积101公顷,产药材70吨;花椒种植面积28公顷。
1997年后,硬化坏镇街道,新建日供水100吨自来水厂1座。坏镇功能逐步提升,边境贸易日益繁荣,每逢坏日,来自两省三县的农民和客商聚集坏镇,进行农副土特产品和小工业品交易。镇内有水电站4座,装机容量2950千瓦;采矿场1个。有绿源食品开发公司、山苍籽油加工厂和镇办茶厂等3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遂桂公路贯穿镇境。2003年,全镇有6个村通公路,4条村级公路正在修建。村村通程控电话。境内有移动通信基站1座。坏镇开通有线电视。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8所,卫生院1所。
堆子前镇
位于县境西北部,西北面与井冈山市下七乡接壤,其余周边分别与草林镇、西溪乡、大坑乡、泉江镇接壤。镇政府驻地鄢背村上升组,距县城37公里。2003年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175个村民小组,4696户、203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6人)。
土地总面积105.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37公顷(水田692公顷,旱地45公顷);林地8562.6公顷,森林覆盖率82.8%,活立木蓄积量17.30万立方米。2003年产粮食3131吨、草头82吨、生姜126吨;肉猪出栏6336头,生猪存栏5324头。该镇是遂川金橘的主产区,金橘种植有上千年的历史,享有“金橘之乡”美誉。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县一半。坏镇建有金橘市场,年销售金橘鲜果占全县总销售量的75%。金橘产品有金橘果糕、金橘饼、金橘罐头等10多个品种。金橘鲜果及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地。该镇还是全县最大的山苍籽油和竹笋加工基地.年产竹笋罐头800吨、山苍籽油100吨。油茶和茶叶的种植规模进一步发展。2003年有油茶林2447公顷,产油茶仁333吨;茶叶种植面积316公顷,产茶叶43吨。镇内企业有玉宁食品厂、云鸿良种猪场、苍洲林场等。 遂井公路纵穿境中,久营公路由久渡村仙人井分道,向西入西溪、大汾、营盘圩等地,上(坑)堆(子前)公路于镇政府附近与遂井公路相接。全镇7个村通公路。各村均已开通程控电话。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6所,小学教学点1个,中心卫生院1所。还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等文化设施,有线电视已经开通。 汤湖镇
位于县境西南隅,东邻左安镇,西毗高坪镇,南界上犹县,北接湖南省桂东县。镇政府驻地汤湖村,距县城62公里。2003年辖12个村委会、215个村民小组,4293户J67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7人,畲族525人),是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镇。 土地总面积97.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2公顷(水田980公顷,旱地52公顷);林地7876.1公顷,森林覆盖率65.7%,活立木蓄积量14.46万立方米。2003年产粮食4598吨、蚕茧25吨。狗牯脑茶叶和温泉旅游是该镇两大特色产业。2003年,全镇有茶园面积1096.2公顷,产茶叶179吨,总产值1860万元。有狗牯脑茶厂、同洲茶业公司、毛尖茶厂等制茶企业近20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已进入日本、欧盟市场。汤湖温泉是江西第二大温泉,已开发建成占地13公顷的汤湖温泉休闲山庄,成为省内夕卜游客休闲胜地。2003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750万元。境内水能资源丰富,建有全县最大的水电站一村电站,装机容量1.2万千瓦。
1991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先后改造自来水厂,兴建坏镇农民街,新建5条村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有线电视安装进镇,有8个村开通程控电话,境内有联通、移动通信基站各1座。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初级小学9所,小学教学点3个,卫生院1所。
禾源镇
地处县境南部边缘,东邻南康市,南与上犹县交界,其余周边分别与左安、南江、草林、珠田等乡镇接壤。镇政府驻地禾源村,距县城22公里。2003年辖10个村委会、191个村民小组,5254户.205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3人)。 土地总面积106.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47公顷(水田809公顷,旱地38公顷);林地7351.6公顷,森林覆盖率74.5%,活立木蓄积量7.87万立方米。2003年产粮食5691吨,出栏生猪11205头。该镇是全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003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93.3公顷,年产杂交水稻种子420吨,产值168万元。豆浆依(俗称“豆腐管子”)是该镇的一项特色产业,2003年豆浆依专业户达126户,日产量可达500公斤,年产值200万元。禾源还是全县油茶主产区之一 ,2003年油茶林面积6000公顷,产油茶仁830吨。 境内花岗岩资源储量丰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外商投资开发,2003年全镇有花岗岩板材加工企业18家,采石场20个,年产花岗岩板材50万平方米,总产值2000万元。开发的“江西红”、“芝麻白”花岗岩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远销全国各地。此外,镇办企业还有木制品厂、粮食加工厂等。 坑(口)禾(源)公路自遂桂线坑口至禾源坏镇,全长12公里;禾源至店背公路直通赣州市上犹县,每日有客车往返。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1997年建成日供水1500吨自来水厂1座。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8所,初级小学14所,卫生院1所。还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等文化设施,坏镇已开通有线电视。
珠田乡
位于县城西南,东南面与南康市交界,其余周边分别与泉江、巾石、禾源、草林等乡镇接壤。乡政府驻地洋湖村瑶前组,距县城5公里。2003年辖10个村委会、175个村民小组,5402户.215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9人)。 土地总面积89.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97公顷(水田831公顷,旱土66公顷);林地5835公顷,森林覆盖率63.3%,活立木蓄积量11.62万立方米。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全县重要产粮区之一。2003年产粮食8542吨,牛奶20吨;肉猪出栏7107头,生猪存栏5711头。乡内资源丰富,盛产松香、油茶等特产。2003年全乡有油茶林1207公顷,产油茶仁300多吨。坑口石灰雪白纯洁细嫩,久负盛名。珠田也是全县的板鸭生产基地之一,年产板鸭30万只。乡内企业主要有板鸭厂、机制砖厂、石料厂等。 遂井、遂桂公路穿境而过,左溪河由草林冲入境流过境北,全县最大的引水工程(南澳陂)和装机容量5000千瓦的草林冲电站坐落境内。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境。至2003年底,有5个村开通有线电视,3个村通自来水。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初级小学7所,卫生院1所。
大坑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四周分别与雩田、泉江、堆子前、五斗江、衙前等乡镇毗邻,西北一角与井冈山市下七乡交界。乡政府驻地禾溪村,距县城23公里。2003年辖14个村委会、197个村民小组,3585户、150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1人,畲族29人)。 土地总面积157.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32公顷(水田438公顷,旱地194公顷)。该乡林业资源丰富,是县内主要林区之一,全乡林地面积13004.4公顷,森林覆盖率86.4%,活立木蓄积量37.18万立方米。2003年粮食产量2550吨,饲养生猪3548头、家禽5.8万羽。油茶、金橘、茶叶是该乡的三大传统产业。2003年,全乡油茶林面积2656公顷,产油茶仁550吨;金橘种植面积600公顷,产金橘2110吨;茶园面积220公顷,产茶叶35吨。蜂蜜、山苍籽、生姜、苗木生产是该乡新兴特色产业。2003年,全乡养蜂2450箱,产蜂蜜75吨,居全县首位;山苍籽种植面积200公顷,产山苍籽400吨;生姜种植面积160公顷,产生姜2500吨;苗圃面积达54.4公顷,有经济、园林类等苗木40余个品种。乡内企业有木竹工艺厂、香粉加工厂、金橘加工厂、林场等。
遂大公路沿右溪河而上,横贯境南;遂堆公路自上坑经大坑抵达堆子前连接遂井线;大 (坑)长(隆)公路由大坑号镇经长隆连接五斗江公路;下长龙至衙前小龙口公路连接零新公路。全乡11个村通公路。行政村全部通程控电话。境内有移动通信基站1座。集镇内开通有线电视。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0所,卫生院1所。
巾石乡
位于县东南部边缘,东邻万安县,南界南康市,西接珠田乡、泉江镇,北抵枚江乡、碧洲镇。乡政府驻地界溪村,距县城21公里。2003年辖13个村委会、159个村民小组,6340户、243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7人)。 土地总面积149.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47公顷(水田1166公顷,旱地81公顷);林地8000公顷,森林覆盖率74%,活立木蓄积量19.28万立方米。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全县重要产粮区之一,2003年粮食总产量9206吨。有油茶林3860公顷,茶油产量历居全县前列,2003年产油茶仁380吨。养猪是该乡传统产业,2003年肉猪出栏9260头,生猪存栏10784头;饲养母猪1250头,年产仔猪2.2万头。乡内企业有砖瓦厂、酿酒厂、水电站、板鸭厂、干果加工厂等,其中板鸭年加工15万只,产值308万元。
105国道贯穿全乡18公里,赣粤高速公路横跨乡境12.6公里,并在该乡汤村105国道结合部设一进出口。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境内有移动、联通通信基站各1座,信号覆盖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10所,中心卫生院1所。号镇已开通有线电视。
枚江乡
位于县城东南面,四周分别与碧洲、巾石、泉江、雩田等乡镇接壤。乡政府驻地定口村,距县城7公里。2003年辖16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5059户.198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1人)。
土地总面积69.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59公顷(水田993公顷,旱地66公顷);林地2621.8公顷,森林覆盖率51.1%,活立木蓄积量7.25万立方米。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产量历居全县前列,是全县重点粮食生产基地,2003年粮食产量达10062吨。养殖业是全乡经济的另一支柱产业,2003年肉猪出栏15540头,生猪存栏17764头,饲养家禽7.49万羽;水产养殖面积4.1公顷,水产品产量38.5吨,种鱼5.5万尾。该乡还是遂川板鸭加工基地之一,2003年有板鸭加工企业10户,加工板鸭150万只,远销广东、浙江和港澳地区。境内盛产甜橙、蜜柑、榇李、西瓜等,2003年产水果380吨,西瓜1290吨。乡内企业有板鸭厂、水电站、建筑队等。
遂(川)碧(洲)公路穿越境北,赣粤高速公路遂川连接线自西向东穿越该乡7个村。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境内建有移动、联通通信基站,信号覆盖全乡。土于镇建设日益完善,新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4所,卫生院1所。有线电视已安装到坏镇居民家庭。
双桥乡
位于县境东北边陲,东靠万安县,北接泰和县,南邻衙前镇,西连新江乡。乡政府驻地双桥村,距县城52公里。2003年辖6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1574户、65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人,畲族27人)。 土地总面积97.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27公顷(水田659公顷,旱地68公顷)。2003年粮食总产量2699吨;肉猪出栏1639头,生猪存栏1448头。该乡是遂川重点林业乡之一,全乡林地面积7726公顷,森林覆盖率76.5%,活立木蓄积量37.52万立方米,毛竹50万根。瓜果业是该乡一大支柱产业,2003年,有果园面积74公顷,产水果380吨(其中柑橘类种植面积51公顷,产量310吨;梨园14公顷,产梨40吨);西瓜种植面积63公顷,产量1418吨。蚕桑业发展较快,2003年全乡桑园面积达28公顷,蚕茧产量24吨。中药材种植是新兴产业.马埠村吴茱萸中药材基地已初具规模,面积7公顷。乡办企业有水电站、木制品厂、针织厂、食品厂等。 双(桥)衙(前)公路连接于新公路,双(桥)潞(田)公路、双(桥)高(陂)公路分别达万安县潞田镇、高陂镇连105国道,双(桥)新(江)公路与新江相连。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移动及联通信号覆盖全乡大部分地区。集镇内开通有线电视。有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1所,初级小学2所,小学教学点2个,卫生院1所。
新江乡
地处县北边境,东接双桥乡,南邻衙前镇,西靠五斗江乡,西北连井冈山市,北抵泰和县。乡政府驻地新江村,距县城60公里。2003年辖11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2314户、102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6人,畲族人口169人)。 土地总面积188.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1公顷(水田676公顷,旱地105公顷);林地12133公顷,森林覆盖率82.9%,活立木蓄积量131.21万立方米。是遂川的木材主产区之一,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万~3万立方米。全乡经济以农、林为主,2003年产粮食2892吨; 肉猪出栏2299头,生猪存栏1772头;养蜂847箱,产蜂蜜7吨。2000年开始发展蚕桑业,2003年,全乡桑园面积71公顷,产蚕茧54吨。
1997年以来,改造坏镇老城区,开发十字街商贸住宅小区,扩建号镇街道,兴建日供水1500吨自来水厂1座。零新公路经衙前直达境内,新(江)五(斗江)公路与五斗江相连。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7所,卫生院1所点于镇内有农民文化宫、文化广播站等文化设施,乡内已开通有线电视。 五斗江乡位于县西北边缘,东邻衙前镇,东南接大坑乡,北和东北连新江乡,西和西北与井冈山市下七乡、黄坳乡接壤。乡政府驻地五斗江村,距县城71公里。2003年辖9个村委会、120个村民小组,3132户J25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7人,畲族328人)。 土地总面积227.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76公顷(水田1105公顷,旱地71公顷);林地18733公顷,森林覆盖率90.8%,活立木蓄积量118.94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木材3万立方米、毛竹60万根,是全县主要林业基地之一。有竹笋、生姜、香菇、灵芝、木耳、山苍籽油、榆木粉等农副土特产品。2003年产粮食3080吨;肉猪出栏2619头,生猪存栏2805头,羊出栏52头、存栏208头;养蜂1470箱,产蜂蜜14吨;桑园14公顷,产蚕茧8吨。乡内企业主要有水电站、竹棉签厂、竹制丝品厂、木制品厂、铅笔厂等。
1995年新建占地面积5115平方米的坏镇农贸市场,2003年新建日供水500吨的自来水厂1座,铺设8公里长的五(斗江)黄(坳)沥青公路。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五(斗江)黄(坳)公路达井冈山市黄坳连遂井公路,新五公路斜穿境北。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初级小学8所,卫生院1所。坏镇内设有农民文化宫、广播电视站、文化电影站等文化设施,已开通有线电视。
西溪乡
位于县境中西部,东邻堆子前镇及草林镇,西连大汾镇,南邻黄坑乡,北与井冈山市接壤。乡政府驻地千秋村,距县城37公里。2003年辖8个村委会、156个村民小组,3673户、143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5人,畲族34人)。 土地总面积6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64公顷(水田854公顷、旱地110公顷);林地5123公顷,森林覆盖率60.9%,活立木蓄积量6.5万立方米。全乡经济以农、林为主,2003年产粮食5702吨,蚕茧0.5吨;肉猪出栏6087头,生猪存栏4785头,饲养家禽7.1万羽;水产养殖面积72.7公顷,水产品产量61吨;有油茶林面积604公顷,年产油茶仁137吨;茶园面积14.9公顷,年产茶叶6吨;金橘种植面积400公顷,年产鲜果819吨。境内瓷土、萤矿石蕴藏较丰富。乡内企业主要有机制砖、瓷土、松脂化工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 久营公路从东向西穿越乡域腹地经大汾接通湖南省炎陵县,西(溪)黄(坑)公路直达黄坑乡。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境内有移动和联通通信基站各1座,网络覆盖率90%以上。建有装机容量600千瓦水电站1座。集镇开通有线电视。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7所,卫生院1所。
南江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四周分别与禾源、左安、黄坑、草林等乡镇接壤。乡政府驻地南江村,距县城36公里。2003年辖6个村委会、78个村民小组,2843户、112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9人,畲族6人)。 土地总面积46.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75公顷(水田424公顷,旱地51公顷);林地3188.5公顷,森林覆盖率67.4%,活立木蓄积量4.07万立方米。2003年产粮食2803吨,蚕茧14吨;出栏肉猪3300头,存栏肉猪2300头、母猪210头、耕牛550头。该乡是全县油茶和金橘重要产区之一 ,2003年有油茶林面积1344公顷,产油茶仁367吨;金橘种植面积189公顷,产金橘199吨。境内有沙金、鸭矿、稀土等矿产资源。企业有水电站、竹制品厂、林场等。 遂桂公路横贯境内3个村,南(江)黄(坑)公路由游渡分支伸向黄坑乡。全乡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6所,卫生院1所。
黄坑乡
位于县境西部南面,东邻草林镇、南江乡,南接左安镇,西界大汾镇及湖南省桂东县,北连西溪乡。乡政府驻地黄溪村,距县城48公里。2003年辖14个村委会、211个村民小组,4633户J84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0人)。
土地总面积75.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15公顷(水田808公顷,旱地107公顷);林地3360.6公顷,森林覆盖率50.4%,活立木蓄积量18.71万立方米。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2003年粮食总产量5426吨;肉猪岀栏6015头,生猪存栏4674头。金橘和养鹅是该乡两大传统产业,2003年金橘种植面积147多公顷,产金橘190吨;出笼肉鹅16万羽。境内有硅矿、稀土矿等矿产资源。竹制品、工艺纸伞是该乡传统工艺产品。 游黄公路于2000年铺设了沥青路面,黄(坑)西(溪)公路在2003年开工进行水泥硬化。全乡村村通公路。有11个村通程控电话。境内建有移动通信基站1座,信号覆盖全乡大部。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4所,初级小学5所,卫生院1所。还有文化广播站、电视差转台等文化设施,圩内已开通有线电视。
戴家埔乡
位于县西部边陲,南接湖南省桂东县,西界营盘圩乡和湖南省炎陵县,东、北连大汾镇。乡政府驻地油坑村,距县城70公里。2003年辖11个村委会、168个村民小组,3414户、133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人,畲族67人)。 土地总面积179.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3公顷(水田509公顷,旱地274公顷);林地9871.9公顷,森林覆盖率81.2%,活立木蓄积量45.66万立方米。2003年粮食产量2517吨;肉猪出栏2550头,生猪存栏2626头,羊出栏1600头、存栏400头,饲养家禽2.3万羽。茶叶、中药材、毛竹是该乡三大支柱产业。2003年,全乡茶园面积529公顷,产绿茶111吨。“井冈老仙”茶为中国名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境内适宜高山中草药生长,2003年,全乡药材种植面积184公顷,产中药材255吨,品种有西芎、川牛漆、玄参、玉活、杜仲、黄蘗等。竹林面积达1002.8公顷,以产冬笋为主,销往杭州、上海等地。该乡2002年开始引进外商开发小水电,至2003年底,建成水电站4座,装机容量5520千瓦。 久营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全乡村村通公路。有10个村通程控电话。境内有移动通信基站2座,覆盖面达80%;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量达300吨。有9个村可收看有线电视节目。有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1所,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1所。 营盘圩乡
位于县境西部边缘,东、北与戴家埔乡毗邻,南、西分别与湖南省桂东县、炎陵县交界。乡政府驻地营盘村萧家湾,海拔860米,是江西省海拔最高的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96公里。2003年辖7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1265户、45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0人,畲族1人)。 土地总面积70.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4公顷(水田148公顷,旱地56公顷);林地5015.1公顷,森林覆盖率62.9%,活立木蓄积量7.23万立方米。2003年粮食产量989.4吨;肉猪出栏1195头,生猪存栏1145头,羊出栏700头、存栏1080头,饲养家禽5.3万羽。境内气候适宜各种中草药材生长,2003年,全乡药材种植面积89公顷,产中药材43吨,品种有厚朴、西茸、杜仲、玄参、木香、牛膝等。红薇菜、花椒、红饭豆、百合是该乡的土特产品。境内有大量的珍稀树种——红豆杉。该乡还是中国著名的候鸟迁徙通道,自2002年9月在该乡召开中日江西营盘圩鸟类环志研讨会后海年秋分前后,国内外鸟类专家都到此地开展鸟类环志活动,研究鸟类迁徙规律和生活习性。
境内水力资源丰富,从2002年开始引进湖南桂东客商,成立东营电业有限公司,对全乡水力资源进行系列开发,到2003年底建成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7500千瓦,其中2003年5月建成投产的油算冲电站,装机容量6000千瓦,为县内第二大电站。东营电业所有电量全部用35kV高压线路经湖南省桂东县送往华中电网。
遂(川)陵(湖南省炎陵县)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有6个村通公路,5个村通程控电话,4个村开通有线电视。2003年兴建日供水200吨自来水厂1座。有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1所,小学教学点5个,卫生院1所。
五指峰林场
始建于1957年12月。场部设西溪乡千秋村苑场,距县城38公里.下辖大坝里、五指峰、西溪、滁洲、七岭5个分场和林木种苗基地、金泉公司、茶厂、木材加工厂、化工香料厂等企业。场部设有党政、生产、财务、多种经营4个办公室。2003年共有干部职工544人,其中技术人员55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39人)。
2003年全场经营山场面积19800公顷,其中国有3280公顷,联营16520公顷。规划的国家和地方公益林面积12700公顷,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试点面积6620公顷。经营山场分布在县境西南部的西溪、黄坑、大汾、戴家埔、营盘圩等乡镇以及坐落在井冈山市的大坝里。
1991—2003年共完成造林5800公顷,年均造林446.2公顷,至2003年底全场人工林面积986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7.88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05.8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8.15%。该场坚持消耗量低于生长量原则,严格实行采伐限额管理。1991—2003年销售木材15万立方米,实现产值7600万元(其中2003年409.8万元),上交国家税费1970万元。1993年8月,在全省“双十佳”评选中评为优秀企业,同年12月,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国营林场100佳单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场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创办林办工业。1991年,与香港金升发展有限公司、赣建竹木工业有限公司联合兴办遂川县第一家三资企业——遂川金泉工艺品有限公司。1992年,又与香港金升公司、台湾巨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办江西金川聚脂制品有限公司。1994年,兴建茶厂,年产江西省名茶“龙泉玉指茶”2.5吨。2002年,创办林木种苗基地,有苗圃面积44公顷,主要经营各种规格的用材林、经济林、城镇绿化苗及其种子。
云岭林场
始建于1986年10月,场部所在地雩田判官岭,距105国道(雩田方向)3公里,距县城13公里。下辖双桥、衙前、横岭、巾石、碧洲5个分场,1个林业科学研究所,1个森林防火执勤室。场部设党政、营林森工、财务3个办公室。2003年,原场部建筑转让给县人民医院改设 “非典”防治点,场部迁至该场县城办事处办公。2003年共有干部职工321人(在岗130人,内部退养38人,待岗153人),其中技术人员68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52人)。
2003年全场经营山场面积15212.1公顷,分布于双桥、衙前、雩田、碧洲、枚江、巾石、泉江、珠田、盆珠等9个乡镇的54个村,其中国有山场466.7公顷,占3.1%,国村(户)联营山林面积14745.4公顷,占96.9%₀活立木蓄积量85.72万立方米,毛竹200万根。
建场以来,该场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培育森林资源,先后承担并完成遂川县林业项目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1987-1990年)和遂川县世界银行贷款林业一、二期项目(1991_1999年)建设任务,累计营造人工林1.2万公顷。累计完成投资43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5万元,林木资产投资3189万元,长期投资329万元。累计生产并销售木材13万立方米,实现产值6800万元(其中2003年340万元),上交国家税费1100万元。
1992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兴办工业企业,规划并投资400万元建成云岭工业小区,先后兴办竹席厂、转鼓厂、家具厂、机砖厂等企业,并引进丰兴塑料秧盘厂、百缘木业厂、浩翰细木丁板厂等外商企业落户区内。2001年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至2003年底,全场有绿化苗木基地33.3公顷。
2003年全县乡镇场经济情况表1-1-2续表
第二章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质地层县内地层发育较全,除缺失志留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外,均有存在,以下古生界广泛发育为特征。其中以寒武系分布最广,震旦系、石炭系和侏罗系分布极少。
震旦系出露不全,仅在双桥和大坑以北有零星露头。
寒武系广泛分布于县内多数乡镇,尤以中部和北部为多,出露面积1637.54平方公里。
奥陶系零星分布于华云仙至岭下,鸟面山至竹坑,大汾小坳头,毛公洞,上坪至暖水、茶洞,雷公岭至楠木,横店至九洞坑等地。 泥盆系仅有上、中统,零星分布于峨峰山至南坪,杨华仙至坑口,曲尺岭至上芫、车坳、严岭嶂,仙溪至南村,严塘至中团,马头寨至新寨洞下、上员等地。
石炭系零星分布于禾源严塘至珠田浮桥、坑口等地,共约25平方公里。
侏罗系仅有中、上统,呈北东一南西向狭长条带状,分布于密岭至宏山和新江小湖一带。
白垩系仅有上统,分布在遂川江盆地和五斗江一横石盆地,岀露面积250.1平方公里。第四系按成因类型有残积一坡积层和冲积层等。残积一坡积层分布零星,受控于就地或近处基岩;冲积层较为发育,沿河谷两侧广布,组成河漫滩及河谷四级阶地。 岩浆岩县内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大量的岩浆岩。全县有各类岩浆岩岩体37个,其中加里东期17个,燕山期20个,出露面积1049.2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3.9%。岩性以花岗岩类岩石为主,分布在县境南部和西部的营盘圩、戴家埔、大汾、黄坑、西溪、五斗江、高坪、汤湖、左安、南江、草林、禾源、珠田、泉江、巾石、碧洲等乡镇。
构造遂川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赣西南坳陷区。其构造形变有褶皱、断裂、断陷盆地三种形态。 基底褶皱有遂川复背斜,位于万洋山一诸广山复式向斜的西翼,由寒武系地层构成,轴线北北西向延伸,轴面倾向北东,复背斜南端被德兴一遂川断裂斜切和弹前岩体侵入。盖层褶皱为泥盆系至石炭系地层,以宽展型褶皱为主,属遂川一永丰复背斜中珠田向斜,轴向北东,向北倾伏。 断陷盆地主要有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形成的遂川一万安盆地和五斗江一横石盆地。前者主要由上白垩统赣州组和南雄组构成,盆地沉积中心向南东深断裂一侧迁移;后者由上白垩统赣州组构成,北东向延伸,矩形,长约12公里,宽约3公里。 断裂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和东西向四组,往往成带出现,断裂延伸一般数十公里,部分长达百余公里,对成岩成矿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遂川T惠兴深断裂,走向北东,南西端延入上犹县,北东经万安至德兴,斜切遂川南端,控制了白垩系红盆的形成发展和加里东、燕山期岩浆岩的侵入;黄坳大断裂,境内经营盘圩、七岭、热水洲至新江横石延出县外,走向北东,倾向南东,控制了五斗江一横石盆地的形成发展和营盘圩、南风面花岗岩及铀矿(化)的分布。
地貌
基本特征遂川位于罗霄山脉中南段以东,地貌特征表现为北西部、西部、南部高,北东低,向北东倾斜。西缘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地势最高,一般主体山脉海拔标高1000一1500米,南风面山顶标高2120.4米,是全县最高点。自西南往北东,则过渡为低山丘陵,一般山顶标高500-1000米。北东边境遂川江出口处海拔仅82米,为全县最低点。县内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遂川江和蜀水河,以笠麻顶至簣山峰为地表分水岭,将全县切割为北部由右江和左江组成的蜀水河流水系统,南部由右溪河和左溪河组成的遂川江流水系统。 地貌类型遂川地貌系统属陆地地貌中流水地貌类型,成因类型有构造侵蚀剥蚀地貌和河谷冲积地貌二类。根据地貌成因类型及地貌形态特征,全县可划分五种地貌单元:构造侵蚀中山地貌,面积337.0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90%;构造侵蚀低山地貌,面积513.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6.62%;构造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面积1895.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61.31%;构造侵蚀丘陵地貌,面积268.9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8.70%;河谷冲积平原地貌,面积76.5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47%。
遂川县地貌略图
1.省界2.县界3.构造侵蚀中山地貌4.构造侵蚀低山地貌5.构造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
6.构造侵蚀丘陵地貌7.河谷冲积平原地貌8.地貌类型界线9.地表分水岭山脉
湘赣边境的罗霄山脉为南岭中部大庚岭的北支,近南北走向。罗霄山脉由北段一武功山,中段一万洋山和南段一诸广山组成。以山区为主体的遂川位于万洋山中南段和诸广山北段的东侧。县境内山脉皆为万洋山、诸广山及其支脉的余脉。
万洋山主脉万洋山古称石含山,又作万阳山。其主脉雄踞于遂川与湖南省炎陵县之间的南风面,海拔2120.4米,为万洋山最高峰。万洋山主脉从南风面向北北东和南南西两个方向延伸。从南风面向北北东方向经遂川边境的暗垄尾、石凹坳、赵公亭、江西坳、平水山等峰延伸至井冈山、永新、吉安等县市,绵亘达115公里,其中遂川县境23公里;从南风面向南南西方向经县内边境的湖洋顶、秀风仙、总良里、交界岭等峰伸入湖南省境内,称八面山,绵亘达85公里,其中县境内20公里。万洋山主脉遂川段,海拔多数大于1500米,北北东一南南西走向,长43公里,组成“遂川屋脊”。
石人公支脉从万洋山主脉的赵公亭至平水山一带向北东分一支,经井冈山市境至县边境的严岭嶂、三十六曲、石垄坳、石人公、向泰和、万安两县的边界延伸,绵亘80公里,其中县境内48公里。为蜀水和禾水分水岭。
白鹤山一笠麻顶支脉从万洋山主脉的交界岭附近向北东东方向一支至天子地、鸡笼寨、古楼仙一带,折转北东经白鹤仙、莲花仙、五指峰、犁壁山、笠麻顶、装天湖、十八排等山峰向万安县境延伸,绵亘90公里,其中县境内达77公里。该支脉北东段为遂川江与蜀水之分水岭。
莲花顶一佛祖仙支脉从古楼仙附近向北东东延伸至大山岗、滁峰仙一带,折转北东经莲花顶,隔草林小盆地,至观音坐莲、佛祖仙等峰涎伸40公里。该支脉北东段为遂川江上游左溪河、右溪河之分水岭。
诸广山主脉诸广山紧接万洋山南段,其主脉起于上犹、崇义、桂东三县交界处的齐云山,海拔2061米,是诸广山的最高峰。从齐云山向北延伸经烂泥湖至杨何顶一带为诸广山主脉北段,长仅25公里,其中县境内12公里,猫鼻崀支脉为诸广山北段支脉。从杨何顶向北东方向经乌石崇、猫鼻良,延至南江西侧,长30公里,为左溪河上游与大沙水的分水岭。
斗笠脑支脉从诸广山主脉北段的烂泥湖向北东分一支,沿遂川县的南东边界延伸,经仙人塘、石笋顶、五指峰、痢痢石、筑峰顶、瓜子岭、石窑里、斗笠脑、大岭脑、巾石脑冰口峰等山峰,至遂川县的最东角,向万安县境延伸,构成遂川与上犹、南康、万安等县的界山, 为遂川江与上犹江的分水岭。本支脉是县内最长的山系支脉,绵亘达105公里,县境内延伸达100公里。该支脉还向县境伸岀较多小分支和余脉,有从筑峰顶向北西行一支至观音山;从筑峰顶向北北东行一支至峨峰山;从斗笠脑向北彳一~支经笔架山至高岭脑;从斗笠脑向北东彳支经云岭脑,折转向北北东至十八排及兔子脑等。
气象
遂川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无霜期长,境内气候差异较大。
气温全县各乡镇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5.1℃-18.7℃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17七的有营盘圩和戴家埔2个乡;高于18.5℃的有黄坑、草林、珠田、枚江、碧洲、泉江;其余15个乡镇处于17℃~18.5℃之间。县气象站1991—2003年年平均气温为18.8℃,极端最高气温41.1℃(2003年7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6.0℃ (1991年12月29日)。
地温县气象站1991—2003年.地面年平均温度21.3℃,较气温高2.5℃;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37.5(2003年),年平均最低地面温度13.9℃(2001年),地面极端最高温度72.0℃ (2003年8月2日),地面极端最低气温-9.4℃(1991年12月29日),全年地面温度不大于0℃的天数平均为22.6天。地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地温多年平均值分别是20.6℃ ,20.7℃:、20.8℃、20.9℃。
降水县境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2000毫米之间,地理分布不均匀,县境西部和西南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以上,遂川江平原和南江一黄坑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下,其他低山丘陵区年均降水量在1500-1800毫米之间。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各季、各月降水也很不均匀,降水多集中在4-67-9月较少,11-12月更少。县气象站1991-2003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555.3毫米;年平均雨日数为213天,最多年雨日数为246天(1997年),最少仅173天(2003年);最长连续雨日数为21天(1996年3月14日至4月3日),最长连续无雨日数为34天(1998年12月8日至1999年1月10日);最大年降水量2259.9毫米(2002年),最小年降水量1150.7毫米(2003年)。
霜县境各地在不同年份,霜期及初终霜日皆相差较明显。县气象站1991-2003年年平均无霜期287天,最长达337天(1994年),最短仅242天(1999年),相差95天;平均初霜日为12月2日,平均终霜日为2月17日,实际最早初霜日为11月10日 (1992年),最晚初霜日为1月5日(1995年),相差56天,实际最早终霜日为1月28日(1994、2000年),最晚终霜日为3月31日(1999年),相差62天。
雪县境降雪不多,积雪天数也少。1991—2003年年平均雪日1.8天,年下雪最多天数6天(1996年),最大雪深度10厘米(2002年12月27日)。
日照1991—2003年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667.6小时,平均日照率38%,最多年份为2020.6小时(2003年),最少年份为1385.0小时(1997年)。一年之中5—10月,每月日照均在120小时以上,尤以7、8月最多,日照率分别为61%和51%,平均每天近8小时;1一3月日照较少,每月都在100小时以下。
蒸发量县气象站1991—2003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295.4毫米,最大年蒸发量为1565.3毫米(1991年),最小年蒸发量为847.6毫米(2002年)。一年之中7T月,蒸发量最大,约占全年蒸发量的42%;1—3月最少,仅占全年的13%ₒ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极端最小相对湿度11%。一年之中冬春湿度大,夏秋湿度小。
风1991—2003年年平均风速1.7米/秒,风向以北和东北风为主,仅5—7月以南和南西风为主。大风(瞬间风速M17.0米/秒)日数平均每年3.8次。1991—2003年全县气象要素平均值一览表
水文
径流遂川径流充沛。不同河流、不同地点、不同断面的径流均不同。据测记:滁洲水文站1991—2003年断面过水平均流量为13.5立方米/秒,最大年日平均流量为17.3立方米/秒(1997年),最小年日平均流量为8.73立方米/秒(2003年);禾源水文站1991—2003年断面过水平均流量为3.75立方米/秒,最大年日平均流量为5.54立方米/秒(2002年),最小年日平均流量为2.34立方米/秒(2003年)。
水位全县各溪河水位有较明显差异。据测记:遂川江(遂川水文站,黄海基面)1991—2003年平均水位96.35米,最高101.41米(洪痕,1991年9月8日),最低95.65米 (2003年7月20日);右溪河(滁洲水文站,假定基面)1991—2003年平均水位24.61米,最高29.06米(2001年7月7日)撮低24.24米(1992年7月19日));左溪河(南溪水文站,假定基面)1991—2003年平均水位95.80米,最高100.32米(1991年9月7日),最低94.54米(1991年6月1日)。
土壤
遂川是江西省土壤类型最多的县份之一。县境内有水稻土、潮土、石灰土、紫色土、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等9个土类,14个亚类,51个土属,118个土种。 水稻土俗称水田,是全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耕作土壤,共有面积2282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9.28%,占全县总面积的7.26%。按其形态特征和基本属性分,有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漂洗型水稻土等4个亚类,22个土属,61个土种。 潮土是河积物母质经开垦熟化的一种旱土。主要分布在遂川江两岸阶地及一些较大河溪的两侧o质地偏粗,爽水性能好,易耕作,宜种性广。全县有544.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39%,仅一个亚类,2个土属2个土种。 石灰土是发育于石灰岩母质上,经开垦熟化的一种旱土,呈黑色,质地中壤,有效土层较厚,具石灰反应,结构好,通气性强。全县仅2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11%,分布在西溪乡煖水等地。仅1个亚类,1个土属,1个土种。 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新江、枚江、雩田、五斗江等乡镇,面积7503.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4%O多为自然土壤,少数为耕作旱地。仅酸性紫色土1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 红壤风化强烈,土层较厚,是县境较主要的土壤资源,分布广,总计面积达到210155.2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6.84%₀多为山地自然土壤,部分为耕作旱地。划分为红壤、红壤性土、山地黄红壤等3个亚类,15个土属30个土种。 黄壤土壤酸性较强,水热状况较稳定,整个土层常呈潮润状态。全县黄壤面积23680.9公顷,占山地自然土壤的9.28%,占全县总面积的7.53%,主要分布县境西部各乡镇。划分为4个土属,共14个土种。
黄棕壤处于海拔1200-1500米的地段,山地垂直带谱的中上部。面积8769.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79%,占山地自然土壤的3.44%。主要分布大汾、戴家埔、营盘圩、高坪等乡镇和五指峰林场大坝里分场。仅1个亚类,1个土属2个土种。
山地棕壤处在海拔1500—1800米之间的中山地段,山地垂直带谱的上部。面积1991.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63%,占山地自然土壤的0.77%₀主要分布大汾、戴家埔、营盘圩等乡镇和五指峰林场的大坝里分场。仅有1个土属1个土种。
山地草甸土多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中山地段。表土层顶部常有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层。全县共计面积6950.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21%,占山地自然土壤的2.68%。据其成土母质的差异,分为2个土属3个土种。植被
在中国植被区划中,遂川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县内植被丰富,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分属270余科790余属。
珍稀古老植物县域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省级保护野生植物21种(详见本章第二节自然资源)。 淀粉类县境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水稻有早稻、一季晚稻、二季晚稻,品种分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其中80%以上是杂交品种(详见第六篇《农业》章)。 淀粉类除水稻外,还有小麦、大麦、养麦、玉米、高粱、慧改、小米、甘薯,板栗、土豆、土薯、木薯、芋、莲、慈姑、葛、菱、苦楮和蕨等百余种。 蔬菜类白萝卜、黄萝卜、火车头、浙大萝卜、本地白菜、上海青、三月蔓、四月蔓、五月蔓、佛手瓜、齐菜、芹菜、菠菜、苞菜、觅菜、韭菜、香菜、药菜、雍菜、花菜、海菜、黄花菜、黄芽白、大头菜、萬苣、冬瓜、南瓜、苦瓜、丝瓜、瓠子、黄瓜、凉薯、马铃薯、芋头、竹篙薯、脚板薯、长豆角、四月眉、蛾眉豆、刀豆、雪豆、茄子、辣椒、大蒜、葱、荷蒿、姜、草头、禾笋、豆芽、西红柿等近百种。
油料类油茶、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花椒、油橄榄、红楠、樟、香樨、油桐、漆树、乌柏、粗糠柴、白檀等200余种。 果品类金橘、橘、柑、甜橙、柚、板栗、木瓜、枇杷、李、梨、刺梨、桃、柿、梅、枣、葡萄、拐枣、石榴、山楂、木通、榔藤、山杜英、中华獗猴桃、茅栗、山荔枝等百余种。
用材类常见用材树种有500余种。分布普遍,数量较大的有杉木、马尾松、木荷、樟、楠、苦储、甜楷、擦木、青岗冰青岗、青榜、麻栋、枫香、拟赤杨、毛竹等。
药用类药用植物1000余种,隶属150余科。常年收购的药材150余种。主要有:竹节人参(山七)、绞股蓝(江南人参)、杜仲、厚朴、黄连、天麻、草珊瑚、灵芝、七叶一枝花、黄柏、田七、牛膝、川苇、茯苓、大百部、十大功劳、龙胆草、忍冬藤、接骨草、钩藤、白芨、石斛、海金砂、贯众、远志、百合、三白草、雪胆、白果(银杏)、青皮(臭橙)、女贞子、南山楂、白芍、地黄、吴茱萸等。
纤维类黄麻、芒麻、棕植I、拟赤杨、结香、雁皮、五节芝、构皮、淡竹、野芭蕉、木槿、象草等120余种。
色素类茜草、厚皮香、白檀、盐肤木、桧木、紫茉莉、薯萇、铁冬青、黄梔子、觅菜等50余种。
辣料类钩楮、蚊母树清岗、栓皮栋、枫香、钩藤等50余种。
杀虫类雷公藤、苦楝、除虫菊、泽漆、毒藜、鸡血藤、边夹鱼藤等200余种。
芳香类深山含笑、凹叶厚朴、木连、桂花、黄兰、白兰、桜、枫香、薄荷、满山香、山苍子、菖蒲、花椒、野桂花、草珊瑚等百余种。
绿化观赏类悬铃木、梧桐、雪松、罗汉松、银杏、杜鹃、木兰、草兰、柏、胡桃、石竹、毛萇、樟、蔷薇、芸香、黄杨、冬青、凤仙花、绵葵、仙人掌、瑞香、桃金娘、木樨、夹竹桃、旋花、菊、棕桐、石蒜、铁树等150余种。薪炭类铁芒箕、继木、刺槐、马尾松、紫穗槐、胡枝子等。
牧草类多以芒、刺芒、野古草、厥、大叶胡枝子、纤毛鸭嘴草、白茅、狗芽草等400余种。
水生类篙笋、蒙养、莲藕、席草、范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茨草、浮萍、慈姑草、鸭舌草、节节草、水浮莲等40余种。
第二节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遂川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多田少。2003年全县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有耕地30143.6公顷,林地235100.7公顷,园地3031.8公顷,水域8282.3公顷,居民点、工业用地8841.7公顷,交通用地1838公顷,其他用地21969.5公顷,分别占调查总面积309207公顷的9.75%.76.03%.0.98%268%,2.86%.0.59%和7.11%。与1991年全县土地资源调查相比,耕地减少4914.6公顷,下降1.59个百分点;林地增加3416.8公顷,上升1.1个百分点;园地增加2103公顷,上升0.68百分点;水域增加668.3公顷,上升0.22个百分点;居民点、工业用地增加413.6公顷,上升0.13个百分点;交通用地增加635.9公顷上升0.20个百分点淇他用地减少2322.3公顷,下降0.75个百分点。
1991—2003年全县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注:表中各栏均为全县土地调查数据。
野生动植物资源
野生动物在世界动物地区划分上,遂川属东洋界范畴,具有大陆区系的特征;在国内属华中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适宜动物繁殖。1960年以前,县内动物种类繁多,仅脊椎动物35目82科290余种。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植被破坏以及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资源逐步减少,有些具有经济价值的转为人工饲养。1999年全县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状况调查显示,县境野生动物兽类27种,爬行类(陆生)21种,鸟类42种,两栖类11种。 兽类狐、狗耀潢耀潢鼬、鼬灌、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豹猫、金猫、林斑狸、獐、赤鹿潢鹿、小鹿、毛冠鹿、水鹿、苏门羚、斑羚、野猪、短尾猴、穿山甲、华南兔、松鼠、豪猪、竹鼠、刺猬。 爬行类蜥蜴、盲蛇、黑脊蛇、纹花林蛇、赤链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毛锦蛇、环纹游蛇、翠青蛇、灰鼠蛇、滑鼠蛇、乌梢蛇、铝色水蛇、中国水蛇、银环蛇、腹蛇、眼镜蛇、尖吻腹、烙铁头、竹叶青。
两栖类中华蟾蛛、无斑雨蛙、金钱蛙、泽蛙、沼蛙、虎纹蛙、棘胸蛙、黑斑蛙、斑腿树蛙、肥嫄、东方蝶嫄。 鸟类池鹭、夜鹰、燕隼、环颈雉、白鹏、灰胸竹鸡、黄腹角雉、山斑鸠、珠颈斑鸠、杜鹃、草鹤、猫头鹰、翠鸟、兰翡翠、家燕、乌胸翡翠、啄木鸟、脊鸽、山椒鸟、白头鸥、伯劳、黑枕黄鹏、八哥、喜鹊、红嘴兰鹊、鹊鸠、乌鸦、画眉、红嘴相思鸟、麻雀、棕头鸦雀、黄眉柳莺、山树莺、大山雀、黄腹山雀、寿带鸟、灰喜鹊、黑卷尾、暗绿绣眼鸟、白腰文鸟、黑尾蜡嘴雀、金翅雀。 野生植物县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苏铁、水杉、大院冷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樟树、楠木、花桐木、厚朴、凹叶厚朴、福建柏、鹅掌楸、长苞冷杉、长苞铁杉、连香树、野茶树。属省二级保护的有杜仲、青钩榜、沉水樟、半枫荷、紫荆,属省三级保护的有紫茎、青皮木、饭甑稠、华南桂、红楠、水丝梨、黄檀、猴欢喜、小果石笔木、紫树、长蕊杜鹃、背绒杜鹃、三尖杉、竹柏、柳杉、实心竹。除此之外,县内主要野生树种还有杉木、马尾松、擦木、木荷、枫杨、枫香、油茶、油桐、乌柏、金橘、罗汉松、刺柏、柏木、泡花楠、白玉兰、深山含笑、桂花、甜楮、苦榇、杨桐、黄端木、梧桐、楞木石楠、光叶石楠、虎皮楠、合欢、皂荚、继木、杨梅、小叶栋、白栋清冈栋、板栗、锥栗、茅栗、水青冈、榜树、冬青、柳树、朴树、榆树、构树、柘树、香椿、苦楝、无患子、盐肤木、野漆树、酸枣、紫薇、喜树、拟赤杨、女贞、泡桐、棕植I、鸡爪械、刺槐、山胡椒、胡枝子、马甲子、胡颓子、乌饭、黄梔子、野山楂等。 【附录】遂川鸟道县境西部的营盘号、戴家埔、高坪、汤湖等乡镇地处罗霄山脉万洋山系、诸广山系南风面、齐云山和八面山之间的低山髙丘,特殊地貌形成一条峡谷。每年“清明”、“白露”前后,以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的风向构成南鸟北飞和北鸟南飞的气流,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千百年来的遂川鸟道。1999年秋,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候鸟通道进行专项调查,发现在此鸟道迁徙停歇的候鸟有98种,其中受国家及中日、中澳保护协定的候鸟55种。2002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遂川召开“中日江西营盘坪鸟类环志研讨会”,日本鸟类专家、国家鸟类环志中心和湖南、湖北及江西省野保部门的领导、专家等共59人参加研讨。研讨期间,将捕捉的188只鸟在脚上套环标志后放飞,用以跟踪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同年,县林业局从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专购2个特制的工作棚,安装电话,配置用具,建起营盘号鸟类环志站和“牛头坳”鸟类保护站,成为林业部门观察、研究、环志、保护候鸟的场所。2003年9月15—28日,在营盘圩举办“江西鸟类环志培训班”,国家鸟类环志中心的3位专家莅临培训班指导授课。培训期间共捕捉鸟51种323只,并全部环志,其中池鹭102只,红嘴相思鸟31只,栗苇鹅24只,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的鸟类有仙八色鹤、红角鹄。2004年9月10日至10月5日,在营盘+于进行第三次鸟类环志工作,国家鸟类环志中心、黑龙江省青峰林场鸟类环志站、省市野保部门的专家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这次鸟类环志工作。期间共捕捉环志鸟72种1737只,其中池鹭1030只,黄苇鹅118只,牛背鹭85只,栗苇升鸟70只,红嘴相思鸟61只。同年12月6日,在江西遂川候鸟通道鸟类环志及吉安市鸟类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与会专家一致确认遂川候鸟通道和广西的桂林、云南的大理为中国鸟类迁徙的三条重要通道之一。
矿产资源
县内已知矿(化)点352个。已知矿种有金、鸽、镁、稀土、铀、锡、银、铜、钮、铁、铅、锌、镰、皱、锭、钮、镉、饰面用花岗岩、石英岩、硅石、水泥用泥灰岩、滑石、钾长石、高岭土、瓷石、白云岩、石灰石、萤石、叶腊石、耐火粘土、水晶、云母、磷灰石、重晶石、建筑用砂、建筑用石料、砖瓦用黏土、泥炭、煤、地热、矿泉水等共41种。其中金、饰面用花岗岩、地热、白云岩型镁矿、石英岩5个矿种居吉安市首位。
金矿遂川金矿资源有沙金和岩金,金矿(化)点45个。砂金矿主要分布在草林、珠田、南江、衙前、禾源等地,矿体赋存在现代河床、河漫滩中,部分矿体赋存在一级阶地或二级阶地中,富矿层为底部含泥砾石层,沙金品位一般0.1克/立方米~0.3克/立方米,最富2.3047克/立方米。岩金矿主要分布在草林、南江、左安、高坪、黄坑、大汾、衙前、新江、五斗江、巾石、枚江、碧洲等地,含矿围岩有寒武系地层、侏罗系地层和加里东期花岗岩体,金矿类型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带石英脉型、层控型。
全县已探明砂金资源储量1.042吨,岩金资源远景储量10.71616吨。
钨矿已知钨矿床(点)34处,铸矿类型为石英脉型黑钩矿,主要分布在碧洲、左安、大汾、戴家埔、大坑、营盘圩、禾源等地。已探明铸矿资源储量26068.4吨,保有资源储量3149.4吨。
镁矿白云岩型镁矿分布在珠田坑口、浮桥、禾源严塘等地,属石炭系下统大塘组地层,覆盖层厚度2~9.74米。
稀土遂川稀土矿有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型中轮富错枚轻稀土矿和基性岩岩体型稀土矿。分布在大汾、西溪、黄坑、高坪、左安、南江、禾源、珠田、泉江、巾石等地,矿体分布似鱼群状,单个矿体规模小。
铀矿分布在大汾、营盘圩、大坑、衙前、雩田等地,探明小型富矿床3处,矿点7处。
锡矿分布在大汾等地,与铸矿、黄铜矿、银矿伴生。淋洋仙发现富锡矿脉,品位2.57%,属石英脉型餌锡矿。
银矿分布在大汾、戴家埔、草林、南江、左安、黄坑、衙前等地。属多金属石英脉型银矿,品位50克/吨一800克/吨。
饰面用花岗岩分布在禾源、汤湖、高坪、大汾等地。其中禾源花岗岩为红色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露天开采条件好,探明矿石资源储量534.79万立方米。 石英岩分布在大汾滁洲片至黄坳,矿体长度4~10公里,宽数百米至1公里,地表风化强烈地段常见石林地貌。简测探明122b级资源储量213.32万吨,333级资源量731.85万吨,远景资源量3780.68万吨。
硅石分布在巾石、戴家埔、大汾、营盘圩、高坪、禾源等地,探明资源量46.55万吨,远景资源量50万吨,矿石品位Si0₂97.0%~99.45%o 滑石分布在禾源、珠田等地。远景资源量58.57万吨。 钾长石有岩体型和伟晶岩型两种类型。已开发的钾长石矿属伟晶岩类型,分布在巾石、戴家埔、大汾等地。已简测探明伟晶岩型钾长石矿资源储量5.0908万吨,岩体型钾长石矿资源储量3.4万吨。 水资源河流水系县内有遂川江和蜀水两大河流,均属赣江一级支流,为吉安市五大河流之二,构成县内两大流域。县内水系发育,河网密布,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共有165条,总长度1459.1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46公里,其中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长度为10公里以上的有43条。 遂川江又称泉江。自县城西南端李派渡左溪、右溪两河汇合而成,向东北方向流经泉江、枚江、雩田、碧洲等乡镇,至万安县桂江乡水背洲出境,并在罗塘注入赣江。全长43.5公里,其中遂川境内23.5公里,河道平均宽150米,平均坡降1.3%。,年均流量100.54立方米/秒。自县城以下沿江两岸注入的小溪河,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共有22条,其中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主支河有7条。 左溪河又称草林河、南支河。发源于湖南省桂东县境诸广山的白沙坳,流经高坪、汤湖、左安.南江、草林、珠田、泉江等乡镇,于县城李派渡与右溪河汇合。全长91公里,流域面积97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0.7%。,多年平均径流量31.87立方米/秒。南江口至县城段河宽50-80米。左溪河水系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溪河共有52条,其中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主支河有14条。 右溪河又名大坑河、北支河。发源于湖南省桂东县境的龙潭脑,即万洋山主脉南段东麓石含山中,流经县境营盘圩乡、戴家埔乡、大汾镇进入井冈山市下七乡,于罗洪口重入县境,再经堆子前镇入大坑乡,至县城李派渡与左溪河合流。全长133公里,平均河宽60米,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平均坡降7.3%。,多年平均径流量49.39立方米/秒。右溪河水系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溪河共有76条,其中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主支河有13条。 蜀水左江和右江在双桥乡江口合流后称蜀水。流经双桥乡湾洲、东垓、马埠,至山坝入万安县境,向东北过泰和县苏溪、马市,于泰和上田蜀口洲注入赣江,县境江口至山坝16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7.6立方米/秒。江口以下县境内有潭溪水等支流注入。 左江又称衙前河,系蜀水上游左源之主要支流。发源于井冈山市境内的江西坳,流经黄坳至南坪附近注入县境五斗江乡,再流经衙前镇双境、溪口、衙前、沿桥后入双桥乡江口与右江合流为蜀水。全长64公里(县境内长36公里),平均河宽30米,平均坡降25.2%。。自两岸注入左江的小溪河,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共有13条,其中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主支河有5条。右江又称新江河,系蜀水上流右源之主要支流。发源于井冈山市湘洲桃子坪,流经五斗江乡车坳、联桥,新江乡大旺、新江、富溪,入衙前镇段尾、士高,于双桥乡江口与左江合流为蜀水。全长44公里(县境内长32公里),平均河宽25米,平均坡降16.6%。。自两岸注入右江的小溪河,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共有21条,其中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主支河有4条。 地表水全县共有地表水资源量为40.0181亿立方米,其中过境客水6.4380亿立方米。以2003年人口和耕地数量计算,全县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7666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10437立方米,两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一个地表水较丰富的县份。 地下水遂川地下水资源不丰,以潜水为主,兼有少量微承压水,分布在遂川江流域(含左、右溪河)第四系砂砾石岩层的孔隙和基岩裂隙之中,靠大气降水和稻田持水的下渗补给。从类型上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红层碎屑岩类裂隙水4类。水质及其化学性质上.主要属于HCO3—CL—K+Na型^HCO,—Ca型和超标的氟猛型3种。全县各类地下水枯季天然资源量共计为每日58.0246x10。吨,年均总产水量4.5867亿立方米,其中基岩裂隙水占总量的82.46%。 地下热水县内出露的地下热水有汤湖、樟木坑、热水洲、坑口和高源等5处。其中,地处泉江镇的坑口和高源两处水量小,水温低,利用价值不大;汤湖、樟木坑、热水洲3处热水均出现在北东向区域性大断裂带上,属断裂承压上升泉,水温较高,水流终年不断。汤湖地热泉位于汤湖镇汤湖村,分布面积23万平方米,热水呈泉群沿东西向断裂涌出。地表最高水温82.1℃,最高孔底(520米)温度87.9℃ ,地热增温率为1.9℃/百米;孔口最大压力1.88公斤/平方厘米,平均最大自流热水量21.45升/秒,昼夜流量2050立方米。按优势离子分类,水质属重碳酸纳T丐质水;按成因分类属氮气弱碱性硅酸水。樟木坑地热泉位于左安镇樟木村水塘中,分布面积0.1万平方米,泉水以冒泡翻砂涌出,气泡成串珠状,地表水温40°C~42°C,具H2S气味,自流热水量1.243升/秒,水质属碳酸一重碳酸纳型。热水洲地热泉,位于大汾镇竹坑村岭下热水洲小河西岸的河漫滩中,沿河岸以泉群形式涌出,分布长度100-150米,宽约10米,地表水温6代,自流热水量5升/秒冰质清澈,pH值为8.8,偏碱性,属重碳酸—钾纳型。 水能资源县境高差大,雨量丰沛,水能较为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29.7085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有20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67.32%。1990年以前已开发15734.8千瓦,仅占可供开发量的7.86%ₒ1991—2003年,新增开发水能资源35950.2千瓦,达51685千瓦,占可供开发量的25.84%。全县主要河流及水资源分布情况(续表)第三节自然灾害
遂川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风雹、冰冻、地质灾害、虫疫等,其中暴雨或因暴雨而引发的地质灾害容易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洪涝
遂川是水灾多发区,暴雨或特大暴雨往往导致洪涝灾害。1991—2003年全县遭受大小洪灾20余次,其中1991年为全县性洪灾,2002年损失最大。
1991年9月4—8日,受16号台风影响,全县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高坪降雨量505毫米,县城245毫米。7021时30分,枚江乡下湖村进水深近2米,960多人被洪水围困。8日9时05分,夏溪水文站洪峰水位83.88米,比历史最大的1960年高出0.12米。导致全县30个乡镇212个村26万人口受灾,倒塌房屋608栋3257间,因灾死亡16人,伤14人;死亡家禽畜6961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9000公顷;遂桂、遂井公路塌方124处,损毁河堤71公里、陂坝34座、山塘16座、水电站15座、输电线路50公里、通信线路28公里。
1992年3月16—31日连降16天中到大雨,局部地方降暴雨,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县25个乡镇245个村13万人口受灾,倒塌民房346栋1183间,因灾死亡4人,伤13人; 死亡耕牛150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867公顷;冲毁堤坝、陂圳70多处20公里,毁坏公路58处6.2公里、桥梁8座。
1992年7月5—6日,全县普降暴雨,36小时雨量在90—140毫米,造成全县22个乡镇173个自然村8万多人受灾。倒塌房屋662间,因灾死亡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15.2公顷,牲畜死亡210头;冲毁公路29处,毁坏路基面4公里;损坏输电线路27杆1000米、通讯线路14杆;损坏堤防6公里,堤防决口227处,损坏护岸64处、水闸56座,冲毁塘坝155座,渠道决口7公里,损坏渡槽10座、桥涵48座。
1997年5月15日横岭、雩田,5月18日枚江、巾石,6月1日泉江,6月5日大汾、西溪,6月8日双桥,6月20日汤湖,6月21日七岭、大汾、滁洲,7月3—10日禾源、新江等乡镇遭受暴雨袭击。全县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数15.3万人,倒塌房屋412间,压死5人,压伤6人,雷击死亡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70.2公顷;堤防决口48处4.4公里,渠道决口22公里,损坏桥涵193座,冲毁大小水陂123座。
1999年7月14—15日,全县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14个乡镇81个村7.8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80间,因灾死亡1人,伤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60公顷,毁坏农田106公顷;冲毁公路16.9公里,公路塌方52处,冲毁河堤3.5公里、水圳8公里、水陂7座、桥梁26座;倒塌输电线杆75根,损坏输电线路1.5万米。
2002年7月1日,全县暴雨,造成2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1万人,进水号镇9个,积水3个,造成28个企业停产;倒塌房屋12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160公顷,冲毁鱼塘172公顷;公路中断23条次;冲毁水陂203座,冲坏水圳371条,堤防决口352处,损毁机电泵站51座,损坏水电站1座。2002年9月13—14日,受18号台风“黑格比”倒槽和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共同影响,全县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13日20时至14日14时18个小时全县平均降雨量超过150毫米,其中堆子前镇265.8毫米,五斗江乡241毫米,珠田乡226毫米,禾源镇210毫米浪江镇180毫米,大汾镇150毫米。14日15时30分,遂川江县城洪水位达99.24米,超警戒线0.24米。全县水库、山塘暴满,溢洪道过水1米以上。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县20个乡镇325个村18万人口受灾,受淹乡镇5个,被困村庄159个,被困人口4.5万人;引发山体滑坡5000多处,倒塌房屋8300间,因灾死亡28人,伤3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731公顷,泥沙埋没农田670公顷,死亡家禽畜5350头(只);损坏堤防31公里,堤防决口360处,损坏护岸900余处,冲毁山塘37座、水陂210座、水圳403条,渠道决口92公里,损坏水库78座、渡槽31座、桥涵260座、机电泵站42座、水电站3座;冲毁公路87公里、桥梁180座;损坏输电线路1.3万米、通讯线路3.5万米。
干旱
县内夏秋之交,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少雨,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干旱指数加大,造成伏旱或秋旱,甚至伏旱连秋旱。
1991年,全县大旱。6月21日至8月2日持续高温少雨。受旱农田面积14646.8公顷,其中断水5446.7公顷,开裂3666.7公顷,发白2666.7公顷,枯萎466.7公顷,二晚因旱未插秧2400公顷。
1998年,全县大旱。6月24日至8月8日全县高温少雨,特别是8月份伏旱连秋旱。全县受灾农田面积15600公顷,其中断水7266.7公顷,开裂3933.3公顷,发白2800公顷,枯苗无收1600公顷,其他经济作物,水产品产量明显下降。同时还造成部分乡镇人畜饮水困难。
2003年,全县大旱。自6月下旬以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35T以上高温持续40多天,各地总降雨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95.8%。全县大部分小河处于断流状态,遂川江县城河水流量只有常年流量的5%,水库、山塘基本干涸。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14712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2240公顷),水稻重灾面积6133公顷,绝收面积3200公顷,二晚无水栽插2639公顷。饮水困难人口8.2万人大牲畜5.6万头。
风雹
县境每年四、五月,气温回升,常有北方冷空气南侵,有时冷暖空气反复拉锯,形成强风冰雹,往往造成财产损失和人畜伤亡。
1991年4月25日,双桥乡遭龙卷风袭击。5月26日,枚江、瑶厦、雩田等部分地区遭受跑线风袭击,造成部分房屋倒塌,近130公顷早稻受损。
1992年4月5日,瑶厦、珠田、泉江、盆珠等4个乡镇遭受冰雹袭击,15个村3784户农户受灾,损坏房屋3084栋、农作物933公顷。
1993年4月21日,黄坑、南江、左安、禾源、珠田、瑶厦、泉江、草林、七岭、扬芬、营盘圩、高坪等12个乡镇遭受程度不同的冰雹袭击,46个村7170户农户受灾,损坏房屋1500多栋、农作物493公顷。
1994年4月6日,盆珠、瑶厦、雩田、泉江、横岭、大坑等6个乡镇遭受10级以上龙卷风和冰雹袭击,致使44个村8857户、4.4万人受灾,受灾农作物面积1330公顷,损坏房屋8840间,损坏电线杆605杆、输电线路3万米。
1995年4月9日凌晨5时30分至6时30分,遂川遭受风力10级、风速25米/秒的魁风袭击,枚江、雩田、盆珠、瑶厦、泉江、碧洲等6个乡镇46个村8200户、4.8万人受灾。受灾农作物面积1460公顷,倒塌房屋83栋498间,倒塌水泥电线杆96根,损坏输电线路1.8万米,损坏广播通讯线杆80余根,部分乡村输电和通讯中断,105国道洪门桥头塌方堵塞。因灾致伤12人,死亡牲畜35头。
冰冻
遂川无霜期长,雨雪冰冻天气不多。
1991年12月27—28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县内普降大雪,形成雨雪冰冻天气,致使汽车运输中断2天,其中105国道洪门段有5000多辆汽车、1万多名乘客受阻。
1996年2月17—18日,县内连降10多小时数年罕见的大雪,遭受一场特大的春雪冻害袭击,致使5个乡镇35个村4820户、2.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241公顷,倒塌民房65间,损坏民房840间。
地质灾害
遂川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岩石风化强烈,地表岩土体稳定性差,暴雨和特大暴雨常引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暴雨型山洪地质灾害频发、高发县。1991-2003年全县共发生地质灾害40多次,其中造成人员伤亡20余次。
1991年5-6月,暴雨引发高坪、营盘圩、戴家埔、大汾、堆子前、左安、南江、草林、珠田等乡镇发生地质灾害412处,毁损房屋224栋,因灾死亡5人,伤4人。
9月6-8日,县内普降暴雨。高坪、汤湖、左安、杨芬、营盘圩、戴家埔、七岭、滁洲、大汾、堆子前、西溪、黄坑、草林、上坑等乡镇发生地质灾害988处。县乡公路中断6条,毁损民房608栋,因灾死亡16人,伤14人。
1992年3月23—28日,暴雨引发雩田、横岭、上坑、珠田、左安、南江、黄坑、草林等乡镇地质灾害175处。毁损房屋75栋,公路塌方6.2公里,因灾死亡4人,伤13人。
7月5-6日,暴雨引发9个乡镇地质灾害132处。毁损房屋121栋,公路塌方7400米,因灾死亡4人。
1993年5月26日,暴雨引发高坪、营盘圩、左安、滁洲、大汾、堆子前、衙前等乡镇地质灾害224处。毁损房屋124栋,因灾死亡7人。
1994年6月15—22日,暴雨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613处。受灾乡镇有高坪、南江、草林、禾源、珠田、戴家埔、七岭、大汾、西溪、堆子前等,毁损房屋201栋,因灾死亡5人。其中堆子前七坪村联洲组竹山排山体滑坡长126米、宽500米,山体开裂0.8-2米,滑坡体体积18.9万立方米,毁损民房9栋,威胁16户80余人的人身安全。
1995年5月29日至6月4日,暴雨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140处。受灾乡镇有戴家埔、七岭、大汾、西溪、堆子前、南江、衙前、横岭、五斗江、新江、双桥、大坑、上坑、草林、碧洲、枚江,毁损房屋74栋,因灾死亡3人。
1996年4月25日,暴雨引发山体崩塌、滑坡84处。受灾乡镇有五斗江、新江、双桥、衙前,毁损房屋52栋,因灾死亡5人。
9月9日,暴雨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406处。受灾乡镇有营盘圩、戴家埔、七岭、滁洲、大汾、西溪、堆子前、高坪、汤湖、左安、黄坑、南江、草林、珠田。暴雨引发湖南省桂东县桥头、大地乡泥石流,冲毁遂川县境内沿河建筑设施,毁损房屋71栋,因灾死亡6人。
1997年5月15日至6月21日,暴雨使五斗江圩场附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输电线路受损,6户房屋损坏,威胁20户人身安全。全年暴雨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193处,毁损房屋103栋,因灾死亡10人,伤6人。
1998年3月9日,暴雨引发南江乡中顺村山体滑坡,因灾死亡2人,伤2人。6月,暴雨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346处,受灾乡镇有枚江、堆子前、西溪、营盘圩、大汾,毁损房屋142栋,因灾死亡8人。
1999年4月17日12时05分,暴雨引发泉江镇新寨村狮形采石场山体崩塌,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砸毁手扶拖拉机一台。
2001年7月6日,暴雨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506处,受灾乡镇10个,受灾人口1.66万人,倒塌房屋256栋2025间,泥石流冲毁耕地114公顷,冲毁通讯光缆6.5公里、线杆148根,冲毁供电高压线杆73根冲断省际公路2条、乡道10条,七岭至营盘圩乡供电、交通、通讯中断。
7月16日,暴雨引发西溪乡茶洞村窑下组山体滑坡,倒房2栋。高坪镇水口村正城组山体滑坡2700立方米,堵塞省际公路6天。
2002年7月1日和7月7日,遭大暴雨袭击,全县14个乡镇发生272处山体崩塌、滑坡。受灾乡镇有南江、巾石、禾源、左安、堆子前、黄坑、大坑、珠田、泉江、枚江,损毁房屋175栋571间,公路山体滑坡31处,塌方量11850立方米,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
9月13—14日,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全县12个乡镇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2691处。毁损房屋1763栋,因灾死亡28人,伤38人,泥石流冲毁农田735公顷、道路254公里、桥梁191座、水利设施672处。
生物灾害县内农作物、森林病虫害、家畜家禽传染病较频繁,但一般都能有效防治,成灾不多,损失较小,影响不是很大。 农作物病虫灾1991年,县境早、晚稻发生稻飞虱虫害,受灾农田9600多公顷,稻谷减产937.5吨。1999年,巾石、碧洲、枚江等乡镇发生新的水稻害虫稻瘻蚊,受灾面积约660公顷。2001年,县境早稻发生稻瘟病,尤以盆珠为甚,全县受灾稻田1300多公顷,稻谷减产1000余吨。2003年,枚江、雩田、泉江等15个乡镇发生水稻卷叶虫灾害,受灾面积达5300多公顷,稻谷减产350吨以上。 林木虫灾1993年,雩田、盆珠、泉江、瑶厦、枚江、巾石、碧洲等地发生松毛虫危害,受灾面积241公顷。1995年冲石、盆珠、泉江等地发生松毛虫危害,受灾面积120公顷。2001-2003年,云岭林场、五指峰林场、草林采育林场等地山场先后发生萧氏松茎象危害,受灾面积2000多公顷。第三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构成
总量遂川县1991年年末总人口为482205人,1992年至2003年年末总人口依次为485184人,488190人,491519人、494662人、499479人.503356,506648人、508688人、512523人、514126人、518206人、522020人。 结构民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遂川共有19个民族。其人口结构为:汉族504615人,占总人口的99.54%;畲族2030人;蒙古族135人;回族27人;壮族24人;彝族20人;苗族19人;朝鲜族17人;土家族16人臟族13人潍吾尔族10人;满族9人;布依族8人;侗族6人危佬族2人;瑶族1人;白族1人;黎族1人;佰族1人。少数民族总人口2340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9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0.45%上升到0.46%。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汤湖(495人),五斗江(320人)、左安(315人)、大汾(299人)等乡镇。 性别第五次人口普查遂川县200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506955人,其中男性263988人,占总人口的52.07%,女性242967人,占总人口的47.93%,男比女多21021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65,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107.27上升了1.38个百分点。 文化自1991年以来,遂川人口的总体文化水平明显提高,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明显减少,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都有较大程度的增加。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全县6岁及以上人口466855人,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5472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1.17%,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4099人,上升0.84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31665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6.78%,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1625人,上升1.88个百分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178905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38.32%,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16546人,上升23.09个百分点;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223542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47.88%,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9413人,下降4.43个百分点;未上过学或进扫盲班的27271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5.84%,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84211人,下降21.39个百分点。 在每万名人口中,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是:大专及以上108人,高中(含中专)625人,初中3529人,小学4410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别增长79人、202人、2212人、-111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遂川文盲人口有19346人,其中男3004A,女16342人,文盲人口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70504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与15岁及以上全部人口之比)由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8.77%下降到5.10%,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为3.82%。职业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16大行业中有工作人口为303078人,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366479的82.70%;未工作人口63422人,占17.30%。各行业所占比重主要情况是: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共有247533人,占有工作人口的81.67%;第二产业有22011人,占有工作人口的7.26%,其中工业16500A,占5.44%,建筑业5511人,占1.82%;第二产业有33534人,占有工作人口的11.07%,其中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最多,共有12422人,占4.10%,以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最少,只有22人,占0.01%。
年龄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少儿人口(0—14岁)127729人,占总人口的25.2%,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33576人,下降8.8个百分点;成年人口(15—64岁)345876人,占总人口的68.2%,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59980人,上升7.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33350人,占总人口的6.6%,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6919人,上升1.0个百分点。年龄结构呈现以下变化趋势:一是少儿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二是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负担系数下降,总抚养比系数(即0—14岁人口加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由1990年65.7%下降到46.6%;三是年龄中位数由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2.2岁迅速上升到26.9岁,上升4.7岁。另外,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加快,达2.3%,远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遂川人口的年龄构成类型已步入成年型晚期,正向老年型过渡;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增加型逐渐向静止型过渡。根据“人口年龄中位数”和“人口年龄金字塔”资料计算,第五次人口普查,遂川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1.42岁,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2.42岁。全县长寿老人逐渐增多,人口寿龄趋向延长。
百岁寿星:李妹仔,女,泉江镇共同村下屋组人,生于1903年4月20日,2003年已100岁。谢保仔,女,泉江镇共裕村新村人,生于1902年11月12日,2003年已101岁。
朱田秀,女,泉江镇高源村人,生于1903年4月23日,2003年已100岁。
王龙秀,女,泉江镇里口村披下组人,生于1903年4月23日,2003年已100岁。刘长娣,女,泉江镇水南下街人,生于1903年3月3日,2003年已100岁。钟水娇,女,左安镇东光村凉桥组人,生于1901年2月,2003年已102岁。
袁为桂,女,枚江乡枚溪村人,生于1902年9月30日,2003年已101岁。
罗桂秀,女,禾源镇三溪村富田组人,生于1902年7月11日,2003年已101岁。
分布
遂川人口分布,主要聚居于遂川江及其支流两岸。县东南人口多,西北人口少;平原、丘陵地区人口多,偏僻山区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2003年,全县23个乡镇、320个村(居)委会,平均每个乡镇22697人,平均每个村1631人,人口最多的泉江镇9892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95%,人口最少的营盘土于乡458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88%。
密度
1991年以来,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全县人口密度上升速度明显下降。1991年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3.4人,1995年为每平方公里157.3人,2000年为每平方公里163.2人,2003年为每平方公里168人。1991—2003年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年均增长1.46人,比1980-1990年年均增长2.14人少增长0.68人。县内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泉江镇,每平方公里524.4人,人口密度最低的是新江乡,每平方公里54.3人。
2003年全县人口分布与密度情况
第二节人口变动
自然变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遂川县通过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出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1991—2003年,全县共出生86551人,死亡38085人,自然增长48466人,年均增长3728人;人口岀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91年的16.00%。和10.32%。降为2003年的11.44%。和7.32%。
机械变动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县内人口流动渐趋频繁,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或到外地务工经商。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11月,遂川县户籍人口中有23018人离开遂川半年以上到外地经商务工等,有13632人在县内人户分离(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在本县的不同乡镇)。与此同时,外地来遂川经商务工的人口也逐年增多。1992-2003年,共有9768名县外人口因经商务工.等原因来遂川居住。因婚姻、升学、工作调动、经商务工等原因发生迁移的人数也不断上升。1991—2003年,全县共迁入44638人(其中省外迁入3097人),迁岀49903人(其中迁出省外5440人),迁出迁入纯减人口5265人。
1991—2003年全县人口变动情况表
第三节婚姻家庭
婚姻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晚婚晚育观念一度被年轻人接受,全县晚婚率(男性25周岁及以上、女性23周岁及以上结婚人数与全部结婚人数之比)逐年上升。到2000年,全县晚婚率达到49.65%,比1991年的40.52%上升9.13个百分点。2001年后,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和县内流动人口的激增,管理难度加大,加上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早婚、重婚、未婚同居、非婚同居等现象逐渐增多,晚婚率大幅下降。到2003年全县晚婚率仅为26.73%。与90年代以前相比较,离婚数量呈上升趋势。1991—2003年,全县共离婚2046对(自愿登记离婚644对,占31.48%,诉讼离婚1402对,占68.52%),年均离婚157对,其中1991年173对,1995年184对,2000年164对,2003年168对。 家庭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户数123683户,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27762户,其中家庭户120895户、集体户2788户,分别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26103户1659户;家庭户户均人口4.07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0.81人。从全县29个乡镇的家庭规模来看,最大的是草林镇和新江乡,户均都是4.39人;最小的是泉江镇,户均3.8人。两代户是现代家庭结构的主要模式,共有两代户家庭77382户,占总户数的64.01%;三代户家庭和一代户家庭, 分别为29409户和12827户;四代户的比例已很小,只占1.06%。
1991—2003年全县居民总户数与户均人口情况表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