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祥瑞福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望郡》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428
颗粒名称: 壹 祥瑞福地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2
页码: 001-012
摘要: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吉州。隋代以前,庐陵为郡县名,隋改庐陵郡为吉州。古代人喜欢以古郡名称自己的里籍,所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都曾以“庐陵”称自己的里籍,而不称吉州。元代欧阳玄(1274一1358),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祖籍庐陵,欧阳修的后裔,为浏阳欧阳氏第四代,也常在诗文中称自己为庐陵人。到了明代,杨士奇、解缙等名人仍以庐陵称自己的里籍,而不称吉安。相沿成习,吉安自古以“庐陵”称名,已成为一种文化特征。
关键词: 祥瑞福地 吉安

内容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吉州。隋代以前,庐陵为郡县名,隋改庐陵郡为吉州。古代人喜欢以古郡名称自己的里籍,所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都曾以“庐陵”称自己的里籍,而不称吉州。元代欧阳玄(1274一1358),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祖籍庐陵,欧阳修的后裔,为浏阳欧阳氏第四代,也常在诗文中称自己为庐陵人。到了明代,杨士奇、解缙等名人仍以庐陵称自己的里籍,而不称吉安。相沿成习,吉安自古以“庐陵”称名,已成为一种文化特征。
  庐陵之称,始自秦初(公元前221年)设县,汉献帝兴平元年(194)置庐陵郡。隋开皇十年(590),改庐陵郡为吉州。后来庐陵一直以县名,直至民国初年。元代元贞元年(1295),改吉州为吉安路,明清称吉安府。其中新淦于宋淳化三年(992)从吉州划出,隶属临江,至民国初年(1914),新淦及峡江又回归吉安。现吉安市辖13个县市区,即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及新干、峡江、永丰、吉水、吉安、遂川、泰和、万安、安福、永新县。其中原宁冈县2000年并入井冈山市,吉州区、青原区和吉安县旧称庐陵县。遂川古称龙泉,民国初始称遂川。新干旧时写作新淦。清康熙年间从安福、永新各划出一部分设莲花厅,后来成莲花县,1992年隶属于萍乡市。
  古老的吉安是一块祥瑞福地,从吉安各县的名字便能感受到这一点。
  吉安,吉祥平安,蕴含着国泰民安、吉福祥瑞的意义。元代各县升为州后,吉州要改名字,便取了吉水、安福两个大县头一个字,合为“吉安”二字,这是吉安名字的由来。
  吉水是一个古老的县,隋代大业末年(615一617),分庐陵水东的11个乡设吉水县,翻开了吉水设县的历史。吉水的名字很吉祥,这与县城所处的位置有关系。县城坐落在离吉安城30公里的东北面,濒临赣江。由永丰而来的乌江水,浩浩荡荡地从县城东面环绕而来,在县城的南面注入赣江。乌江入赣江水口的地方,由水冲击而形成的沙滩,形成小岛屿,远远望去,小岛屿在江水中很像篆体的“文”字,因此吉水又叫文水,或叫字水。与吉水县城隔江相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燕坊,村前一座高大的门楼,上有“字水潆洄”石刻匾额,字水二字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地含“文”字,是天设地造的人文景观,注定这是一方人杰地灵之水土,文风昌盛。自古来吉水有“才子之乡”的美称。
  泰和古称西昌。隋代开皇十一年(591),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更名泰和。嘉禾是指生长得特别茁壮的水稻,古人视嘉禾为祥瑞。说明庐泰盆地土壤肥沃,能产嘉禾,是真正的祥瑞福地。过了500年,生嘉禾的泰和出了个水稻专家曾安止(1048一1098),自号屠龙翁。进士出身,做彭泽县令不久,弃官归乡,潜心研究水稻栽培,著《禾谱》5卷,成为我国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曾安止的贡献,是泰和盛产水稻的环境铸就的,也无愧于泰和之名。
  安福县城,在吉安城西面的60公里处。安福,平安幸福,是典型的祥瑞福地之名。这个名字始于唐代初武德七年(624),由“安复”改名而来。这一改,安福的名字与它的区域文化特征吻合起来了。安福古为郡,介于吴楚之间,山川城郭宏大,有故郡之风,其宗教、书院文化,在吉安尤为彰显。武功山是佛道圣地,历史上有道教上清派开山宗师魏存华,佛教禅宗七祖行思。私塾、书院发达,孔庙是如今江西保留完整的三座之一。
  永丰,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析吉水部分乡为县,取当时永丰乡为县名。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寄意永久的祈福和美好的祝愿。
  永新设县比较早,约在东汉末建安时期(196一219)。永新虽然地处万山中,号“四塞之壤”,但地名给人以亲切、和蔼之感。万安县的名字也非常祥瑞,早在南唐保大元年(943)已有万安镇,当时辟地得石符一帙,上有八分书16字,写道:“地界两州,神秀所蟠,更为都邑,万民以安。”设县时便以此偈“万民以安”而名万安。万安又叫五云,是因为万安城对岸的山上常常有五彩祥云腾起,环绕山城,霞光万道,人称福地,因名五云。历代对吉安赞美的诗文很多,传说也不少。相传,在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吉安府庐陵县出了个神童,名叫游紫宸,7岁会做对,8岁会写诗,读书一目十行。神童的名气传到了吉安府王知府耳朵里,王知府想见见神童。神童才十岁左右,一脸的幼稚相,王知府对游紫宸说:“吉安府属管九县一厅,请你为本府做副对联,但必须要把县厅的名字都写进去。”游紫宸人小胆子大,稍加思索,挥笔写道:
  守庐陵与泰和龙泉滚滚万安福,
  担吉水灌永宁莲花朵朵永丰新。
  对联对得巧妙,前来观考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其中有一个姓萧的饱学之士,想为难游紫宸,说:“我与你同住庐陵,但近来家道不宁,困厄迭起,我想往南岳祈福,请你为我即席写一篇事意,也要把吉安九县一厅写进去,不知意下如何?”游紫宸毫无难色,满口答应,谦虚地说:“这种骈体文我还是第一次写,写不好请前辈多多包涵。”略微沉思了一下,便斑管飞舞,写道:
  卜宅鲜吉,叩阙求安。身住庐陵,遂觉今而昨未是;室欠泰和,无远虑而近必忧。欲保家而虑安福,特悔过而图永新。三厄六尘,端望龙泉洗脱;七伤八难,恳祈吉水涤除。耕谋畜牧永丰,男妇大小万安。克拜永宁,长沾莲花。
  在更早的明代,庐陵曲山萧时中,高中状元后在朝廷做官。有一年回家省亲,遇上吉安大旱,萧时中为家乡百姓想办法出主意,利用传统的水车将禾河水提起来,灌溉农田,使水稻免遭旱灾。回朝廷之前,乡亲们请状元公写点东西作为纪念,萧时中想了想,要感谢水车提水之功,写了一副对联,联云:
  但愿庐陵永丰,何须龙泉吉水。
  将吉安四个县名巧妙地写进去,实际上也是对吉安的美好祝福。后来庐陵一带过春节时,水车上就贴这副对联,以示吉庆。
  吉安是一块风水宝地,山清水秀,风光秀丽,钟灵毓秀,人文蔚起。赣江从吉安的腹地穿过,从万安县南至新干县北的赣江地带相距300公里,占了千里赣江近二分之一的水路。东西南三面环山,随赣水北去而山势渐缓,在吉安城一带形成吉泰盆地,武夷山、南岭、衡山成为吉泰盆地的天然屏障,抵挡了东南沿海的强暴风雨和西面寒流的侵蚀。吉安北面一马平川,与鄱阳湖平原相连接。北方冷空气入侵,使吉安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寒暑各半。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适宜各类作物生长,是江西重要的农林生产地区,为吉安的特产长期外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因而有“金庐陵”之称。
  赣江两岸,峰峦叠嶂,泰和以南,山势逐渐陡悄,形成赣江水流万安到吉安城一段比较大的落差。落差大,水流急,特别是万安境内,赣水从大山中曲折而来,古代号称大小十八滩。赣水出峡江,渐为缓流,地势平坦使然。赣江两岸支流长在50公里以上的有10多条,比较对称地分布在赣江东西两边。主要的支流上又有无数的分支流,使得吉安的水系排列有序,分布均匀。青山与绿水的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幅秀美壮观的山川图景。正是这一幅幅秀美壮观的山川图景,孕育了灿烂瑰丽的庐陵文化。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吉安的山虽然没有五岳之巍峨壮观,但能给人以震撼。吉安的山,秀美,灵气林木葱秀,磐石坚固,趟过吉安的水终生难忘,看过吉安的山刻骨铭心。
  井冈山,世界名山,上个世纪陆定一形象准确地描绘为“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还是绿色的海洋,森林茂密,云海似锦,瀑布成群,峰峦如屏。郭沫若上了井冈山后,无限感叹地说:“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
  青原山,以佛教圣地名闻古今。唐僧行思,安福人,曾在六祖慧能座下承法,后在青原山开道场,宋代皇帝赐净居寺额,禅宗在庐陵得到了发扬光大,行思和尚创立了青原派系,被人尊为“禅宗七祖”。青原山在历史上不仅以佛教圣地闻名,还以风景名胜引人,杨万里曾赞美说“山川第一江西景,石壁千寻是青原。”明代王阳明在净居寺开坛讲学,创建青原会馆,成为全国著名理学讲坛场所,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荆杏双修之地。
  自行思到青原山开辟道场以来,吉安佛教日益兴盛。吉安有多少山头,就有多少寺庙。比如距吉安城区40多里的龙须山资国寺,为唐代创建的寺庙,一千多年,香火不断,是吉安有名的祈福之地。永新县的禾山大智院,中唐时便有西域的僧人译经,内藏佛牙舍利和唐太宗的赐物,南唐君主亲召元殷禅师,使该院名声大振,僧徒济济。据名山胜志云,禾山大智寺内有“径可丈余”的大锅,可供千名僧徒就餐。
  禾山,以产嘉禾而得名,山水佳美,有连绵迭起的71峰,有奔泻百里的龙溪水。当年颜真卿游历永新时,登禾山,赏龙溪,在龙溪的石壁上写下“龙溪”二字,每字丈余见方,苍劲有力,气势宏伟。禾山之巅有天池,池水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处,干旱不减一寸水,暴雨不涨一分水,真是奇妙无比。
  玉笥山,雄立于赣江的峡江一带,延绵一百多公里。山势陡峭,云雾绕缭,峰峦常年披盖神秘的云纱,被道教列为“第十七太秀法乐洞天”和“第七郁木福地”,是历代文人骚客向往之地,也是道士们的垂青之处。道士们在山上筑坛建观,炼丹修道,广罗门徒,使玉笥山成为江西三大道教中心之一。汉代的梅福、朱孺子、晋代的郭桂伦、彭真一、袁景立,南梁的杜昙永、萧子云,唐代的罗子房、吴云储,宋代的沈道麟、袁守元等,皆在玉笥山以道名世,而被人神化。玉笥山之名因此而传播海内外。
  安福的武功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自古来有“乾坤之胜境,神仙之福地”的佳誉。古代号称江南三天柱之一,与庐山、衡山并称。据明《武功山志》记载,早在三国吴赤乌元年,葛玄就入山炼丹,吸收了各方信徒,“有蜀人姓武者,夫妇南来,求修炼之行”,东晋时葛玄之孙葛洪带黄衣真人和白鹤真人两位高徒入武功山修行,后释道微、竺法兰两人弃佛入道,投葛洪座下,葛洪离山后,邑人在其炼丹之所帝建葛仙坛,祀奉其图像,此坛一直是武功山著名的道教活动场所。云海、日出、佛光成为武功山自然景观三绝。
  吉安山水,养育这一方的人。山给了吉安人的沉稳、坚定和大度的性格,水则给了吉安人的灵气、雅致和智慧,使得这一块祥瑞福地人才辈出,英杰间世。
  潇泷河两岸的村落稠密,流经水南镇一带时,水势稍呈缓势。明代这一带山川孕育了十数位骄子,其中以榜眼王艮(1368一1401)、进士钱习礼(1374一1461)和状元彭教(1438一1480)、刘俨(1394一1457)等人尤为突出。罗伦是永丰人,未得志时,是个乡村教书先生,他曾在潇泷河岸的天牛山教书,后来高中状元。
  青原区的富水河发源于兴国县,从东固的大乌山奔泻而下,经富田、云楼、新坏、文陂、值夏而注入赣江。这条赣江支流虽然不很长,不足100公里,但这条河流经过之地,在历史上产生了几位伟男子。富水河流两岸风光旖旎,古村落凝聚的文化熠熠生辉。东固大乌山,是庐陵与兴国的分水岭。这是一座很有灵气的山,山高1204米,山顶有庙,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庙宇是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上有文天祥所书“永镇江南”匾额,邹元标的“乌山仙境”等石刻匾额。
  富水因富田而得名。富田街在唐时已有圩市,此地田地肥沃,人口密集,宋时人口已数千之众,店铺林立。环绕街市居住的有五大村落,即王、匡、文、刘、邹氏。富水经街市东面而过,南宋时邹家有个儒者叫邹彦明,曾创建半山书院,又耗巨资修建石桥,叫邹公石桥,石桥保存到上世纪。南宋时,王家出了个进士,叫王廷举(1213一1276),比文天祥(1236一1283)长20多岁。王廷举名气不大,但对文天祥读书产生过影响。至今富田街人还在讲七星伴月的故事,讲的就是王廷举与文天祥读书的事。文家出了文天祥,这位伟男子,使得富田街南面不远的一座小山包也名传千古,小山包叫文山,文天祥以此山为号。有一年,富水涨大水,洪水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当年文天祥就是站在文山山上观水之壮观,而写下了著名的《文山观大水记》。
  距富田街3里远的富水西岸有一个古村叫陂下,古代叫潭溪,姓胡,宋代来此肇基,是胡铨的宗族。2008年,陂下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胡氏家族不但保留了明清时的古民居200多栋,更为壮观的是200多户的村落,竟然保留完好36座祠宇。
  富水河边的古村落很多,文陂乡的渼陂在2005年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渼陂村姓梁,南宋初肇基。这个家族以经商出名,明清以后,出过多个富商巨贾。陂头古街近千米,见证了梁氏家族在商业贸易上的才华。
  胡铨出生在距离值夏街不到2里的道院,道院村西临富水。而胡铨更喜欢自称为芗城山下人。芗城山是富水东岸的名山,古称南华山。东晋时,葛洪曾在此修道,因成为庐陵名道山。后来佛庙与道观合而为一,文天祥书写的“芗城名山”石刻匾,今仍在寺庙大门上。富水河东有芗城山,南有紫瑶山。紫瑶山虽属泰和,它的北面即与富田紧邻,天马山即是紫瑶山的余脉。文天祥曾在紫瑶山念过书,康熙时的名臣富田江城人张贞生(1623一1675)受权贵排挤后,曾在紫瑶山隐居著述。这两山一水,注定了这一带百姓的性格与志趣,而南宋两巨人胡铨与文天祥,更使得庐陵之名彪炳千古。
  安福有两条水,一泸水,二陈山河。泸水发源于武功山,由西向东贯穿全县,在吉安城西曲濑与禾水汇流,注入赣江。庐陵之名,有一说是取自泸水(庐、泸通假),就是因为这条神奇的水流。武功山自古为江南三天柱之一,名载青史。由武功山发源的水,也一路上带来神奇的人文。严田龙云下村刘氏,唐代哺育了禅宗七祖行思,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行思的族裔刘算,与欧阳修同时代,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留下《龙云集》32卷,成为中国文学瑰宝。平都、江南是安福县城的名镇,也是泸水河人文渊薮,单一个邹守益的家族,就有讲不完的话题。尤其是枫田乡,明清时期,书院私塾遍及乡境,如万历年间创建的道东书院,是安福四大书院之一。泸水两岸的主要人物有王庭珪(1080一1172)、李时勉(1374一1450)、状元彭时(1416一1475)、吴节(1406一1491)、近人罗隆基(1896—1965)等。
  同江,也作桐江,水源自新余来,经安福、吉安、吉水而注入赣江。同江水在安福境内为高山深谷,赤谷和瓜畲是同江中下游的水流之域,经吉安县的油田、万福,荡荡漾漾地穿越吉水的水西腹地。此条水的两岸人文景观丰赡,引人注目。谷村李氏,人口近万,是吉安境内人口最多的古村落。李氏于唐僖宗时肇基,宋至清,李氏共哺育进士48人,举人115人,村中有书院11个。阜田莲花洞,奇洞孕育奇人,罗洪先弃官归隐同江边的莲花洞,潜心著述,终成一代著名理学家、地理学家。同江水过枫江,哺育了父探花、子状元的刘应秋、刘同升。清代嘉庆年间,同水河边的庐陵油田鹤洲村出了个王赠芳,为同江流域又续上了人文脉络。
  禾河,一从永新禾山发源,一从莲花发源,两水在埠前、石桥之间汇合,东流入吉安县,与泸水汇合,在吉安城的神冈山下注入赣江。禾河是赣江吉安境内的大支流,全长225公里,迂回曲折,水流挤出永新、吉安天河敖城的石山丛岭,急流漩湍,奔腾而泻。明清之际的名学者永新人贺贻孙写过一部书叫《激书》.他在书里概述了禾水的性格与永新人的性格关系。的确,永新自北宋宰相刘沆后,人文昌盛,笃实有大志者无数,南宋抗元的忠义潭的忠义所为,谭烈妇碧血染八砖的壮举,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撼天动地的英魂,使永新有着一种带着楚风的雄韵。
  蜀江,是一条贯穿三县的河流。从井冈山的高峰谷涧发源,经遂川的五斗江、衙前、双桥,进入泰和,注入赣江。这条河流不太长,但它的航运价值非常高。遂川盛产木材,木材外运,主要是通过蜀江而至吉安、南昌,甚至长江中下游一带。说它的价值高,指的就是经济利益的价值。也正因为它是历代木材交易的重要航道,到明代末年,五斗江产生了计算木材体积的龙泉码,郭维经父女以此而载入科学发明的史册。龙泉码的发明,比德国的国际公认“柯达山毛榉材积表”要早出一个半世纪,对旧时我国木材交易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郭维经为官清廉,官至吏、兵部尚书,当明王朝被颠覆时,他毅然坚守“忠君报国”气节,以身殉国。泰和马市镇蜀江村,地处蜀江入赣江口上,村民姓欧阳。从明代永乐间欧阳氏中进士,至清乾隆年间的300多年里,蜀口村有21人高中进士,其中欧阳德(1496一1554)官到礼部尚书,崇尚王阳明良知之学,从学者数千以计,时称“门生半天”,名满天下。

知识出处

江南望郡

《江南望郡》

出版者: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8年,吉安城市精神的表述语确定为“崇文尚德,开拓创新。”这是历史的回声,是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原生态之曲,又是新时代的号角。誉为“文章节义之邦”的庐陵,“崇文”的良风代代相传,结出了累累硕果。千年科举,庐陵以近3000名进士的宏大规模,敢与任何同等州府争雄。更令人景仰的是,涌现了众多引领一代风骚,影响千秋的名流大儒。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欧阳修,开诗坛新风的杨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名相刘沆、周必大,首辅杨士奇,哲学家罗钦顺等等,为民族文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了心血和才智。至今,仍能在遍布乡野的古村中的旗杆石、进士院、翰林第等牌匾上,在白鹭洲书院和数不清的乡村书舍书屋旧址中,寻觅到崇文的墨迹书香。“尚德”,是庐陵人追求的目标和践行的风范。受正统儒家思想熏陶的先贤们,崇尚的是厚德大义,秉持的是浩然正气,舍私利而求大道,弃卑弱而行刚正。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玄
相关人物
曾安止
相关人物
萧时中
相关人物
行思
相关人物
罗伦
相关人物
王艮
相关人物
钱习礼
相关人物
彭教
相关人物
刘俨
相关人物
邹彦明
相关人物
王廷举
相关人物
张贞生
相关人物
刘算
相关人物
王庭珪
相关人物
李时勉
相关人物
彭时
相关人物
吴节
相关人物
罗隆基
相关人物
郭维经
相关人物
马市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吉水县
相关地名
泰和县
相关地名
安福县
相关地名
永丰县
相关地名
永新县
相关地名
陂下村
相关地名
蜀江村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嘉禾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资国寺
相关作品
禾山大智院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井冈山
相关实物
青原山
相关实物
禾山
相关实物
玉笥山
相关实物
武功山
相关实物
富水河
相关实物
大乌山
相关实物
芗城山
相关实物
紫瑶山
相关实物
泸水
相关实物
同江
相关实物
禾河
相关实物
蜀江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