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202
颗粒名称: 营造林建设
分类号: S725.7
页数: 2
页码: 182-183
摘要: 2013~2014年,吉州区林业以"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为中心,以全面提升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为宗旨,发展生态林业,统筹城乡绿化,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长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龙脑樟、生态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全面提升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完成造林面积586.1公顷,打造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庄10个,建设风景林示范点建设6个。
关键词: 营造林建设 林业建设

内容

【概况】两年来,吉州区林业以"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为中心,以全面提升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为宗旨,发展生态林业,统筹城乡绿化,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长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龙脑樟、生态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全面提升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完成造林面积586.1公顷,打造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庄10个,建设风景林示范点建设6个。
  【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吉州区退耕还林、长防林工程建设始于2001年,工程实施项目有退耕地还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长防林荒山造林。2006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于2014年通过国家阶段性验收,累计完成工程总面积3683.9公顷,占林地面积14398公顷的25.6%。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366.4公顷、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面积1948.6公顷、长防林工程面积1368.9公顷。
  吉州区退耕还林、长防林工程林地面积一览单位:公顷
  【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成绩显著】为响应省、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2013至2014年底,全区紧紧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完成各项造林面积586.1公顷,其中森林城市建设绿化面积111.6公顷、花卉苗木203.8公顷、油茶60公顷,其他造林210.7公顷。采取人工造林、补植补造、抚育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在全区营建风景林示范点建设6个,其中:保护型风景林示范点有兴桥镇钓源村、泉塘村小溪头村;完善型风景林示范点有兴桥镇东塘村高家村、白塘街道石溪头村;建设型风景林建设点有长塘镇淇塘村社上村、樟山镇东陂村,风景独特、色彩纷呈、人文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的风景林,进一步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绿化品位、建设和谐秀美乡村,使每一个村庄都是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积极推进林业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省、市要求,吉州区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井冈蜜柚、苗木花卉、油茶产业、龙脑樟产业。着力在提升基地质量、增强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推动林业产业全面发展。一是提升已建基地质量。继续扩大已建基地规模,加强基地管理,完善已建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基地档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二是新建精品基地,打造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林业产业基地。2013〜2014年,完成油茶基地60公顷、果业基地406.7公顷、苗木花卉基地203.8公顷、龙脑樟基地86.7公顷。

知识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2013〜2014)》是一套系统记述吉州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其编纂宗旨是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规定,逐年全面、真实地记录吉州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力求客观反映事物原貌,集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于一体,为存史、资政、育人服务,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提供地情资源服务,为编修地方志书奠定基础。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州区
相关地名
兴桥镇钓源村
相关地名
泉塘村小溪头村
相关地名
樟山镇东陂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