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143
颗粒名称: 党务工作
分类号: D267
页数: 20
页码: 111-130
摘要: 2013〜2014年,吉州区组织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以"建设'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部门,争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新《干部任用条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创优干部人才工作、创强部门自身建设,吉州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 吉州区 党务工作

内容

组织建设
  【概况】2013〜2014年,全区组织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以"建设'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部门,争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新《干部任用条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创优干部人才工作、创强部门自身建设,吉州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有区直属基层党(工)委29个,党总支部30个,党支部608个;党员11778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2014年2月26日开始,全区76个区直属单位,122个镇街、村、社区等基层单位,127个已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共10774名党员,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转作风、聚人心、强基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三进三解三促”和以"新面貌、新服务、新风尚、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四新”创建活动,建立"意见征求、分类交办、限时办理、沟通反馈、办结公示”为主要内容的办理群众意见建议“五到位”制度,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作风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扎实推进"三进三解三促"活动】
  2013年,按照市委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三进三解三促”活动。制订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深入开展"三进三解三促”活动的通知》,成立"三进三解三促"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进行动员部署。各镇街、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活动方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春季攻坚行动、重点项目、新农村和新社区建设、扶贫攻坚、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工作,借鉴"三民三增”活动的好做法,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街道社区、非公企业,深入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沉下身子访民情、听民意,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共收集民情5273条,为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6千余次,帮扶困难党员群众2210人。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2014年,对全区685个基层党组织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进行分类定级,数量分别为“329、231、110、15"。积极策应市“五位一体”帮扶办法,通过“领导包、党委抓、干部驻、部门帮、党员评”,对1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整顿到位,共解决实际问题29个,筹措帮扶资金50余万元。制发了关于加强村(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并认真贯彻落实。在社区,全面推进网格化党组织建设,把党委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小区,把党小组建在楼栋。与此同时,按照"便于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便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务实管用"的原则,进一步科学设置社区党组织所辖党支部,并实行社区党支部调整向区委组织部报备制。在农村,延伸组织触角,把支部建在能人协会、专业合作社。在非公经济组织,按照“六有"标准深入推进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四位一体"建设,工业园"四位一体”党群活动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在社会组织,坚持推行"一中心两组织”模式,即服务中心、党组织、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出来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014年12月,按照区委统一部署,顺利完成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凭德才实绩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凭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在项目、招商、动迁等一线主战场中锻炼、培养和使用干部,让干事的人有盼头,让敢于担当、埋头苦干的人不吃亏。完善初始提名,用好会议推荐、组织推荐、个人推荐等提名方式,拓宽选人视野;改进考察方法,将考察范围延伸至干部所居住的社区,考准考实干部的德与绩;加强综合研判,把干部的一贯表现与关键时刻表现结合起来;完善考核评价,坚持每半年进行实绩公示,建立实绩档案,把工作考核与干部使用挂钩。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印发《干部培训计划》,组织全区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和知识讲座。依托红色教育资源,突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主题,增设法治课程,推进依法治国。2013年举办各类主体班次8期,培训干部527人次,2014年举办各类主体班次11期,培训干部635人次。两年来开展"两坛一课”、“干部选学”活动20多场,培训人数5300余人次,积极配合省、市做好各类调学工作。重视实践锻炼,选派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全区春季攻坚、发展升级主战场砥砺磨练,增长才干。
  【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健全监督体系,畅通监督渠道,从严清理整治。干部选任实行全程记实,建立完善纪检、组织、人事、审计、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组成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全区科级干部因私出国(境)证件实行统一收集管理,建立由来信来访接待、"12380"专用电话、网上举报邮箱组成的举报监督“绿色通道”。开展“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裸官"、"干部走读”、"违规在企业兼职任职”等问题的专项整治,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建立“四重"业绩考核制度】把对科级干部工作业绩的考核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全区开展以“重实干创绩、重公正亮绩、重公认评绩、重导向用绩”为主要内容的科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评定工作。年初由单位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每名科级干部工作目标任务。每年6月和12月定期对科级干部进行评价,由干部本人总结工作业绩,填写《工作业绩评定表》。通过工作报告、公开述职、实绩公示等形式,公开展示个人实绩,单位出具评定意见.再结合《实绩公示表》、年度考核情况以及奖惩情况的相关资料,建立工作业绩档案,以此作为干部选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013年,全区共发展党员182人,2014年发展党员160人。党员队伍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认真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创新推出了党员学习教育“五大课堂”,即对农村党员安排“晚间课堂”,对企业一线党员安排"周末课堂”,对年老体弱病残党员安排“家庭课堂”,对流动党员安排"网络课堂”,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安排"实践课堂”。进一步加强党员管理,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找回失联党员300余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全区共评定基本合格党员47人,不合格党员12人(其中:限期改正9人,除名3人),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纯洁党员队伍,激发党员活力,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施农村党员阳光关爱工程】对农村老党员、困难党员从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生产上帮扶。定期组织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主动上门征求老党员意见建议。设立党员救助基金,对因灾因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及时进行救助,建立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健全走访慰问制度,在重大节假日和老党员、困难党员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等时刻,党组织派人走访慰问,开展谈心活动,帮助解开思想疙瘩。实行区、镇、村党员领导干部"1+X"结对帮扶联系老党员、困难党员制度,建立健全困难党员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制度,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实行党员创业免费培训、贴息贷款。2013年,全区共对303名70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60元;对200名离任老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别按每人每月80元和7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2014年,全区共对293名70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60元;对185名离任老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别按每人每月80元和7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开展"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活动】按照"新面貌、新服务、新风尚、新机制”的“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目标,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发展,深入推进新社区建设,高标准打造新社区示范点16个,建设和提升"八大中心”40个,建立"零发案小区”60个,新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38个,培育各类社会组织60家,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平台,提升了服务功能。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以"亮身份、办实事、作表率"为主题,组织引导2千余名机关在职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认五带头”(认领服务岗位、认捐公益项目、认交居民朋友、带头推动社区共建、带头参与公益活动、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带头支持物业管理、带头推进居民自治),积极开展"五个一”(当一名志愿者、提一条建议、办一件实事、帮一户群众、入一个团队)活动,丰富拓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内容,进一步推动"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累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2800余个,为社区发展提出意见建议563条,结成帮扶对子1900余对,送去慰问金和物品价值160多万元。同时,以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为依托,拓展延伸干部考察范围。干部考察时,除坚持领导班子成员、上级分管领导、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与考察对象工作关联度高的服务对象等必须谈话外,还采取实地访谈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与考察对象所居住社区的有关人员谈话,考察范围向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延伸,重点了解"德”的情况,更加全面了解干部的现实表现。
  【开展"四新"创建活动】全面推广人文社区的做法,在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新面貌、新服务、新风尚、新机制”"四新"创建活动,并以此引领推动"连心”工程扎实开展。一方面,架起党群"连心桥"。在社区,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映山红党员志愿者"、"七彩义工”、“结对三送”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劳务奉献、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在农村,组织区直单位与77个行政村党组织结对帮扶,实行新农村建设、村建帮扶、扶贫开发"三位一体”,重点开展新农村建设、村级党组织建设和"三个一”精准扶贫,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开通民意"直通车”。全面实行民情家访、领导干部定期下访约访接访、重大事项民主听证、驻村联户、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志愿服务等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和农村,重点走访拆迁户、贫困户、低保户、上访户等群体,"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点对点”发放服务联系卡,向群众告知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同群众交朋友、结亲戚。至2014年底,全区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13万多人次,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3500余件。
  【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四进"工作】2013年,在全区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工业园区、进龙头企业、进街道小区、进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四进”工作,不断提高远程教育覆盖面。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区工业园区建立远教站点,重点开展劳动生产技能、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依托街道小区活动中心设施建立远教站点,探索开通咨询服务、发布政策信息、及时公开社区事务;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建立远教站点,积极探索"远教+合作社(产业协会)+基地”模式,将课堂培训内容与实践紧密联系,组织开展系列学用活动。杰克公司和平安里社区汽运小区等一批远程教育站点当年建成投入使用。
  【多措并举做好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印发《吉州区人才发展行动纲要》《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明确今后几年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人才工程政策。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2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高,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等。9月份,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管理委员会批准,在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吉州乃至吉安市博士后工作站零的突破。开展“五个十佳之星”人才评选表彰和“挑战职场实现梦想”活动,进一步在全区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2014年实施200万元人才基金项目,制定《吉州区人才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印发《2014年吉州区人才发展基金使用计划》,重点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和打造人才工作特色品牌。设立教育奖励基金100万元,2014年评选名教师9名、名校长3名、优秀校长4名;出台《吉州区享受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管理办法》,评选出享受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名,每人一次性发放津贴5000元;印发《吉州区社区社会工作师以奖代补实施意见》,对53名获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奖励;出台《吉州区2014年度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2014年度授予“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良好单位”分别给予2000元和1000元奖励;实施专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全年共培训专技和高技能人才3000余名。加快实施人才安居工程,848套人才公寓基本完工、364套正在施工,人社、教育等部门主动为各类人才解决社会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
  【2013~2014年区委组织部领导名录】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汤耀明
  副部长
  欧阳惠萍(任至2013年11月)
  彭敏
  彭晓强
  胡明祥(2013年11月任)
  曾庆娟(2013年11月任)
  人才办主任
  郑锌娟
  宣传工作
  【概况】2013~2014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筑牢思想信念之根,熔铸核心价值观之魂,唱响主流舆论之音,远播吉州形象之美,提高文化服务之效,劲吹城市文明之风,为全面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理论武装成效良好、特色独具。紧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先后邀请中宣部、井冈山干部学院、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吉州作专题辅导讲座。创办区委常委带头领题的"菜单化”的"吉州干部讲坛”,促进了理论宣讲常态化,形成了吉州独具特色的讲坛文化。积极开展“吉州梦•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国梦”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开展"三进三解三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邀请新加坡著名演讲家郝知本教授来吉州做“全球同唱正气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演讲报告。组织参加省市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征文活动。
  舆论宣传聚焦热点、亮点纷呈。按照"走出去、请进来、创办好"的新闻宣传要求,创办区委机关刊物《吉州》。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实现了综合向单条的新突破,省委宣传部就吉州社区治理创新经验集中宣传,向中央驻省及省级主流媒体专门下发《宣传提示》。2013年2月,《焦点访谈》节目正面报道吉州春节后解决"用工荒"的举措。2014年,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和《记住乡愁》两个节目摄制组分别免费为吉州区拍摄《江西吉州之旅》和《钓源村——节义立家》两个专题片,并在中央一、四、七套多次播放。加大对外宣传交流,多次邀请台湾中时媒体集团、香港经济导报记者等到吉州采访,向境外传颂吉州好故事。央视《寻宝》栏目走进吉安期间,吉州组织选送的元代吉州窑黑釉梅花瓶藏品脱颖而出,荣获吉安“民间国宝”。编撰大型画册《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吉州》、摄制宣传片《江南福地赣鄱吉州》等一批外宣品向外发送。在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的《红起江西》图书中,推出“十万工农下吉安”等吉州红色文化专版。区委书记徐明做客人民日报海外网“筑梦江西•山水吉安”专题访谈,畅谈吉州发展蓝图。
  网络舆情管控有力、网络空间清朗向好。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加大对新闻发言人培训。成立区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通吉州新闻官方微博、微信等,促进形成全媒体规模宣传效应。加强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在“第一时间”成功处置涉及吉州的网络舆情。配合开展"首届全国网络媒体吉安行”活动。
  文明创建引领风尚、志愿服务城乡遍布。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我眼中的核心价值观——随手拍”比赛。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设身边好人发布榜,开展“吉州最美人物典型评选"等活动。涌现了全国优秀党员志愿者吕强,中国好人榜入围好人葛桂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注册志愿者18000多人,开展"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扶等学雷锋志愿活动。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在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会上唯一作典型发言。2013年“全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吉州列全市第2名、全省第29名;2014年,全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吉州区在全省100个城市中位列第7名。
  公共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结合"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创建,全面提升公共文化基础条件。做好少儿图书馆筹建工作,文化馆和图书馆均实现免费开放。组织合唱队参加市首届庐陵文化节、旅游节、井冈蜜柚节开幕式。开展"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文艺会演。参加全市"’实干兴吉•圆梦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吉安市首届合唱节",在10支进入决赛的队伍中,吉州区有6支队伍,并在总决赛中荣获2个等级奖、4个优秀奖。积极培育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社团的“小”组织助力文化大发展的实践得到副省长朱虹高度认可,文化服务"六进”活动经验在全省推广。歌舞《画荻教子》参加全省少儿艺术节获创作表演一等奖。举办了两届"小小讲解员”比赛,进一步传承庐陵大文化。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建设钓源村史馆,建设陈家村史馆。
  服务群众的意识增强、能力提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四风"、改作风,围绕"整洁环境面貌新、细致周到服务新、高雅情趣风尚新、创新管理机制新”,组织开展"三个走遍"、"四型干部”创评、宣传读书讲坛等系列活动,选派干部参与征地拆迁、美丽乡村和新社区建设等中心工作。每年如期举办理论骨干、新闻舆情、文化艺术等培训班,全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区委宣传部把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与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转变思想,创新方法,通过品读“中国梦”、感知“中国梦”、传递"中国梦"、唱响“中国梦”、践行"中国梦"5大块、55项子活动,引领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深化改革发展、加快进位赶超的工作大局,不断激发和凝聚社会正能量,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区委理论中心组带头集中学习总书记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由区领导、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组成的理论宣讲团的作用,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宣讲,发动广大干群参与"中国梦”的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干群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组织开展"吉州梦•中国梦”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系列学习研讨活动;举办独具吉州特色的"吉州梦•中国梦"红色文化短信征集活动;以"新起点•新征程中国梦•吉安梦——记者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为契机,邀请中央和省、市媒体聚焦吉州,宣传新社区建设和春季攻坚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区属媒体,以新闻报道、记者访谈等形式把"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说透彻讲明白,把“中国梦”传递到每个人;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文艺活动;参加“唱响中国梦"全省原创少儿歌曲、童谣等大赛;组织书画名家开展“中国梦”书法精品展;组织开展“感动吉安”道德模范、“吉安好人”推荐评选。通过系列活动,引导人们自觉参与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使"中国梦"成为凝聚党心、汇集民心、激发合力的强大正能量。
  【创办"吉州干部讲坛"】2013年初,印发《"吉州干部讲坛”实施方案》,创办区委常委带头领题的"菜单化"式的"吉州干部讲坛”。讲坛内容贴民生接地气,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文明礼仪、科普常识、法律知识等百个课题,供各地各单位按需“点单”。形成"领导带学、专家引学、典型帮学”良好氛围,打造具有吉州自身特点的讲坛文化品牌。先后力邀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来吉州,奉献一道道美轮美奂的精神大餐:中宣部思研所研究员、副所长戴木才两次来吉州,分别作《深化认识十八大若干重大问题》《迈向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报告会;著名经济学博士郎咸平来吉州,作了吉州城北新区经济发展专题讲座;资深健康管理师申英玉教授等专家来吉州开展健康管理知识讲座。区委书记徐明作《在发展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的主题宣讲,讲座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实用性强。"吉州干部讲坛”集政策理论宣传、社会公众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公共文化传播等多元社会功能于一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013~2014年,区级层面的"吉州干部讲坛"举办了20余场,讲座精彩纷呈,直接听众上万人次,引发了公众学习求知的热潮。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开设"社区讲坛”等。
  【多措并举使社区小场地"火"起来】通过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活动,采取多元化的引进和激励机制,使社区文化活动"火"起来,走出了用好社区文娱小场地,做足文化服务大文章的新路子。多措并举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健全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采取“财政投入拉动、社会捐资推动、争资立项助动”的三轮驱动模式,多方筹集资金。将辖区改制企业闲置的"老厂房、老礼堂、老操场”,盘活成文化活动场所。全区文化活动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街道、社区实现了文化活动室(中心)全覆盖,另外还建成30多个室外文化广场。打造队伍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培育,组建了一支基层文化传播员队伍。投资20余万元建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培育活跃的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规范运作,全区民间艺术团体等社会组织100多个。通过政策、资金等支持,吸引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夯实了文化服务队伍根基。创新载体丰富文化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以文化服务进园区、进社区、进机关等为内容的"六进”活动。全区每年举办1至2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各街道每两年举办1次以上文化艺术节;各社区每年举办2次以上的文艺演出活动。采撷庐陵传统文化素材,创作出优秀文化作品,如情景诗表演《老街故事》倍受好评,《画荻教子》获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节创作表演一等奖。
  【开展小小讲解员传承大文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区委宣传部在各校开展"小小讲解员传承大文化”活动,努力做到每个学校人人能说、50%的学生会道、10%的学生能面对社会善讲,让市区各景点活跃的“小小讲解员"逐渐成为吉州文化移动新地标。全区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墙”、"文化柱”、"文化长廊"等,各自形成以庐陵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建立培养了一批小小讲解员队伍,广泛开展"小小讲解员传承大文化”活动,积极向师生、家长及社会宣传推介传统文化、庐陵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讲解、展示中耳闻目染,陶冶情操,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2013年6月,全区举办首届“春芽”杯小小讲解员大赛,小选手在决赛中以庐陵文化生态园中不同的景点作为选题,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各个景点中文化内涵及历史意义的理解。2014年5月,全区第二届小小讲解员决赛在钓源举行,来自各校的25名小讲解员以钓源村故事为内容,用稚嫩悦耳的声音,把游客带入奇特而又神秘的千年古村。小选手们表示,通过参加此类活动,自己在语言表达、讲解技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
  【2013~2014年区委宣传部领导名录】
  部长
  肖生珍
  副部长
  罗剑
  欧阳跃亲(任至2014年2月)
  李曲
  罗侦根
  区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
  邓大怀
  区委新闻报道中心主任
  李柳生
  统战工作
  【概况】吉州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内设办公室、党外干部办公室、经济联络办公室、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下辖光彩办。核定行政编制7名,在职人员5名。2013〜2014年,全区统战系统紧紧围绕“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战略目标,全力融入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凝心聚力促发展,同心同行解民忧”活动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提升全区统一战线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被评为全市统战系统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2014年,被评为全市统战系统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获全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三等奖。
  【多措并举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2013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发4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全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结合实际,区委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就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制定了任务分工方案;同时还印发《关于调整区委区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对象的通知》,为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关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化"同心”活动。组织各民主党派开展"同心•建言献策”活动、"同心•井冈行”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同心•关爱民生”等活动。强化党外干部在实践中成长。支持、鼓励党外干部积极参与春季攻坚行动和主题推进活动,在樟山新区建设、赣江西堤改造拆迁等一线工作中锤炼,有5名党外干部在全区春季攻坚行动总结会上受到表彰,其中1人被评为春季攻坚行动先进标兵。2014年,组织全区统一战线主要负责人到吉安市统一战线教育实践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外干部管理,建立落实党外干部“双向管理”制度;助推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支持、协助九三学社区委员完成换届工作;继续支持、鼓励党外干部积极参与春季攻坚行动和主题推进活动,有3名党外干部在全区春季攻坚行动总结会上受到表彰。
  【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13年,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赴樟山新区、吉州工业园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听取樟山新区、工业园规划运行和招商引资状况介绍以及《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政策解读,为非公有制企业寻找商机、融入项目建设提供帮助。加强异地商会建设,指导成立了吉州区第一个外埠商会——深圳吉州商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活动有序开展。组织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庆"七一”党的知识竞赛,举办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第一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展表彰"十佳企业蓝领之星”等活动。2014年,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党外代表人士调研,为区委、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10余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开展大宣讲活动,召开涉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实地走访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并赴章贡区、万安县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形成《关于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调研报告》,积极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助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013〜2014年区委统战部领导名录】
  部长王丽华
  副部长刘新华
  王峰
  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概况】2013~2014年,吉州区政法综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贴“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工作大局,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平安吉州、法治吉州、过硬队伍"三大建设”,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稳步提升,政法部门工作满意度位居省、市前列,全区信访连续两年实现"三无"目标。
  【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从2013年起,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深入开展平安镇街、村居、学校、医院、景区、场所等十大系列创建活动,实行一区一策。对全封闭无物业小区,协调成立业主委员会,推行居民自治;对不封闭无物业小区,加强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安装电动门、监控探头、单元门禁系统;对全封闭有物业小区,重在提升管理;对平安村创建,突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有序推进。2013~2014年,全区成功打造文山街道西苑社区、吉安三中等市级示范点13个,打造思源社区、印刷厂小区,江南御景园小区等区级示范点80多个,累计安装视频探头1800余个,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刑事案件下降70%以上,以点带面,推动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开展打造具有区域和专业特点的"平安工地”、“平安大道”等平安示范点,实现纵深推进,提升平安创建水平。
  【提升公众安全感】区综治办委托相关部门每年开展4次固话及移动电话的模拟测评,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督促各级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征求意见、解释说明和解决问题等工作,提升市民对公众安全感工作的参与和支持。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走访。重点深入固定电话用户、困难群众和老上访户以及老党员、老干部家中走访,广泛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切实解民怨、帮民困、顺民心。2013~2014年累计走访20万户次。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区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会议,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提升干部职工家庭的电话测评满意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墙报、短信等各类载体,在全区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和谐平安建设工作成效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扩大覆盖面、增加知晓率。在公众安全感测评前夕,区政法各部门编发提升公众安全感宣传短信20万户次,编印公众安全感提升宣传手册,两年累计编发近20万册,宣传政法工作,传递、积累正能量。着力发挥区法院《法铸吉州》和公安分局《金盾耀吉州》电视专栏节目,唱响政法综治"好声音”,增强社会各界对政法综治工作的支持和理解。2013年公众安全感指数为95.5%,公检法司政法部门工作满意度分别为88.1%、92.8%、90.9%、93.8%。2014年公众安全感指数为93.9%,公检法司政法部门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2.8%、97.5%、96.2%、97.9%。
  【开展“黄赌毒"及非法传销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复杂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从2014年起,区委、区政府集中开展"黄赌毒”及非法传销专项整治活动。查处涉赌游戏机场所13家,收缴赌博机336台;破获涉毒刑案26起,查获吸毒人员489人,强戒59人,社区戒毒51人,缴获冰毒、k粉等毒品7654.9余克。查处"黄赌毒”案件57件,取缔传销窝点13个,成功对“香港盛威国际贸易公司”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立案侦查,抓获A级头目刘某存、刘某昌等14名嫌疑人,查实涉案人员100余人,涉案金额达1000万元以上。加大假币和非法集资打击力度,破获1起持有假币案,涉案金额4万余元。
  【高位推动专项整治】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什么地方混乱就重点整治什么地方”的原则,深入开展复杂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为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区委、区政府2013~2014年连续两年在城北工业园区、樟山新区和城南专业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优化环境项目专项整治活动。2013年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开展创优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整治内容,召开专项整治动员大会,查处一批治安案件,化解一批突出矛盾纠纷,营造公平有序的项目推进环境。整治活动排查不稳定涉众案(事)件40余件,推进项目问题30余个,化解率达95%以上,有效处置影响项目建设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开展交通秩序百日整治】2014年12月10日起,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道路交通秩序百日整治行动,集中时间和力量,对影响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突出问题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各部门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履职尽责,形成强大整治合力。各行政事业单位按在职在岗人员的20%组建义务交通劝导志愿者队伍,共有90余个单位近千名干部志愿参加,累计上路参加交通劝导2000余人次。各部门共发放交通秩序宣传资料5万余份,悬挂标语横幅100余条,在市、区报纸电视刊播相关新闻50余篇(条)。区交警大队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共19559起。其中,货车超载165起,三轮车80余起,货车超长超宽超高94起,非法营运16起,无证驾驶317起,饮酒驾驶79起,超速行驶5524起,客车超员12起,路口不按规定行驶45起,违法停车3700起,随意抛洒144起,禁道通行1060起,违反规定调头241起,超员35起,未系安全带340起。共发出整改通知书130余份。整个活动,领导重视,组织周密,注重结合、长效管理,整治一批交通违章行为,完善一批交通设施,维护了中心城区良好交通秩序,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形象。
  【创建无邪教社区(村)示范点】坚持把无邪教创建活动与平安创建、安全校园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创建活动的新思路。不失时机地对全区平安创建的社区(村)逐一开展创建无邪教社区(村)知识宣传和创建活动,不定期地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向广大群众介绍反邪教知识,增强群众抵制邪教、拒绝邪教的自觉性,使两项活动共促共推。多次召开全区创建活动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会议,研究讨论创建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制定能够体现创建活动主题思想、发挥社区特色、丰富群众生活的总体规划,促进无邪教社区(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区80%的社区、20%的村分别被命名为"无邪教社区"、“无邪教村”。无邪教创建与平安校园有机结合。在无邪教社区(村)创建的基础上,把无邪教创建活动继续引向深人,与安全校园有机结合,创新性开展无邪教校园创建活动,并在吉安八中开展试点。在创建“无邪教校园”活动中,把相关宣传内容打印成页,下发到每一名学生手中,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向家庭宣传、向社会宣传,赋予创建活动新的内涵,以点带面,从而有效促进无邪教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禁毒法》和《戒毒条例》,统筹利用社公资源,充分依靠广大群众,切实落实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就业安置、救助服务措施,积极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戒除毒瘾、融入社会。成立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成员由区综治办、公安分局、民政局、人社局、卫生局、司法局、财政局、工会、团委、妇联及镇街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10个镇、街道全部设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各个工作站落实了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配齐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站与首批24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签订协议,区政府按每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每年1200元的标准,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满足日常办公、吸毒检测等工作实际需要。区综治委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2014年,打造全市第一家整体争创首批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
  【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2014年,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了《吉安市吉州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吉区办发〔2014〕24号),强化责任要求,规范操作程序,要求对区内各类项目开发、土地整理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各类项目,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选择土地整理、土地开发,以及市、区项目较为集中的镇街、部门单位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点督导,促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落到实处。对白塘街道广丰村棚户区改造、大校场拆迁、樟山新区路网建设项目、工业园电子二期路网建设项目等79个重点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保障全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开展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013年6月20日,组织开展全市(县)政法委书记观摩、近年规模较大、参演人数最多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战训练和综合演练。坚持"理性、规范、适时、有效"的处置要求,演练用时1个半小时,涉及全区各镇街及公安、消防、城建、司法、卫生等10多个部门,参加演练人员近500人,探索了新训法、检验了新装备,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和实战能力。通过进一步演练,熟悉组织指挥程序和协调方法,提高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完善了各类应急队伍。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加强区巡防队伍和镇街专职巡防队伍建设。对区巡防大队人员到位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150名队员足额配备到位。各镇街建立15人以上的专职巡防队伍,加大社会面防控力度。加强视频探头维护,城区200多个覆盖各街道小街小巷重点部位、场所路口的视频探头,农村主要路口、重点部位100余个视频探头运行正常。推动视频卡点“天网”和街面、社区单位内部防范“地网”的无缝对接,实现社会治安的实时、可视、动态监控,提高发现、防范、控制能力。2014年在全省率先推广学校安装“一键联网报警系统”做法,全区44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立"一键联网报警系统”,学校联网报警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广"十户联防”、社会治安"大喇叭”工程,完成"十户联防”近万户。
  【加强"红袖标"队伍建设】2013年,市委政法委对吉州区群众性义务治安巡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吉安市城市社区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将群防群治工作正式命名为"红袖标工程”。2013年"红袖标"义务巡防做法获得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2014年3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丹为中心城区6支"红袖标”义务巡防队授旗。各镇街、部门单位建有治安巡防、交通劝导、治安信息、看楼护院等各类群防群治队伍,总人数近7000人。各村、社区完善10〜30人"红袖标”队伍。加强"红袖标”队伍巡防装备,2014年在城区街道配备了6辆警用电动巡逻汽车。"红袖标”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每天分批臂戴统一制作的"红袖标”,看楼护院,上街巡逻,文明劝导,协助治安巡逻,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疏导交通秩序,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红袖标”义务巡防做法先后在省政法综治工作动态、江西政法网、《井冈山报》、吉安政法网等各类媒体刊物陆续报道,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推进网格化管理】2012年,吉州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并逐步在全区铺开。2013年5月,建立区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投入资金40万元,安排2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敏感时期安排人员昼夜值班,承担信息收集、实时监控、分类处理、跟踪问效、综合评价、检查指导等工作职能。全区6个街道及4个镇的网格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全部建立,并与区级信息平台实现联网对接。全区一级(区级)网格1个,二级(镇街)网格10个,三级(村、社区)网格113个(其中社区网格35个,村网格78个),四级网格989个(其中城区网格281个;农村网格708个)。至2014年底,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已投入资金465.9万元,网格员有877人,累计入户20万户次,收集信息1.03万余条,各类数据录入率达90%以上。
  【开展平安法治宣传】每年会同市委政法委在中心广场开展法治集中宣传活动,同时政法各部门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各镇街街道社区、农村集镇、园区企业巡回宣传。2014年举办大型集中宣传2场,巡回宣传10场,展出板块100多块,散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0多人次。2014年,中央级新闻上稿17篇,省级新闻上稿113篇,市级上稿508篇,保持全市前列。《吉州法院首现证人微信“出庭”》《吉州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治理》等一批高质量的稿件在中央级媒体上刊登。2013~2014年连续两年被吉安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依法调处社会矛盾】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深化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分兵把口、分头排查、分级防控、分类疏导,有效化解信访和矛盾纠纷。依法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发挥人民来访接待和矛盾纠纷调处联合中心作用,加大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处力度。完善维稳、综治、信访、公安等部门情报信息研判和依法处置联动处理协调协作机制,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2014年排查重大矛盾纠纷325件,化解309件,化解率达到95%以上。两年内,20余件历年突出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一大批意外死亡事件以及工业园杜某拖欠农民工工资、万商汇改变经营方式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处置,没有累积新的信访积案。进一步完善信访接待和办理机制,开展整治"非访”百日专项行动,集中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整治。落实领导接访包案制度,畅通"区长热线”、"网上信访”等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完善国家司法救助机制】2014年底,区委、区政府将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涉法涉诉救助资金统一合并为国家司法救助专项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保障100万元,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积极开展国家司法救助活动。明确救助条件,细化救助标准,规范救助程序,实现救助效应最大化,对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当事人生活困难,符合救助规定的,及时给予司法救助,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做好重点人群困难帮扶。依法引导当事人合法合理表达诉求,切实维护合法权益。落实生活困难救助、涉法涉诉司法救助、政策扶持等政策,积极关心关怀其家庭生活。发挥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救助资金化解信访积案的作用,努力救助化解一批陈年积案,减少了赴省进京上访。2013年,申报并救助尹某文、周某秀、刘某圣等6人司法救助款达56.5万元;2014年,申报救助郑某、张某英司法救助款达15万元。2013〜2014年共申报发放国家司法救助资金71.5万元,促进了信访人停访息诉。
  【强化执法监督】每年坚持开展案件评查。适时开展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刑事涉案财物管理等专项检查。始终注重狠抓案件质量、效率监督和管理,深入开展政法部门专项检查活动,重点抽查复查涉法涉诉信访积件及容易滋生腐败、容易发生违规违法等案件,评查执法办案的过程、结果、证据、效果。制定案件评查活动方案,成立案件评查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案件评查活动的工作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加大政法部门案件评查力度,重点评查区公安分局行政处罚案件,区检察院自侦、批捕案件,区法院民商事、执行案件,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和公证案件等。通过评查,查找执法司法问题,督促及时整改,严格责任查究,提高全区政法机关的办案质量、执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同时做好释法析理和教育疏导工作,推动信访案件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2014年2月26日,在政法综治系统广泛开展10个基层执法先进单位、10名忠诚卫士、10名矛盾化解能手、10名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四个十佳”争先创优活动。广大基层政法综治单位和干警积极参与,通过严格审查、层层筛选,评选出吉州公安分局北门派出所、区检察院反贪局等10个先进基层执法单位,胡林云、罗冬秀、吴立云等30名先进个人,树立了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干部和基层执法单位先进典型,进一步提升政法综治干部形象,推动全区政法、综治、维稳、信访队伍建设,促进政法综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展综治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由党委、政府领导,综治组织协调,整合成员单位力量,集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为一体的和谐平安联创中心。联创中心配有综治办、矛排室(网格化管理室)、调解室等工作平台,完善6类工作制度,规范矛盾纠纷、平安创建等5类工作台账,做到镇(街)综治工作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四到位",牌子、标识、职责、制度、台账"五统一”,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安全隐患联治、社会管理联抓、和谐平安联创。2014年,编印《综治维稳规范化建设宣传手册》,发至全区各镇街、各综治责任单位、各综治维稳干部,宣传普及综治维稳知识,厘清工作职能,规范工作程序。每年举办全区各责任单位综治维稳干部培训,重点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安全、综治规范化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考评有关要求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国安办、维稳办工作实体化】2012年12月31日,经区编委会研究同意在区委政法委增挂"吉州区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兼维稳办主任,设专职副主任一名。2014年3月27日,经区编委会同意在区委政法委设立吉州区国家安全工作办公室(简称区国安办)为正科级常设行政机构,核定行政编制2名,在机关内部调剂;设立主任一名(正科级),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兼任;专职工作人员一名,实现实体化运作,落实人员和经费,开展全社会反分裂、反策反、反渗透宣传教育,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2014年,镇街综治办副科级专职副主任、维稳信息督查员及村(居)专职综治主任全部配备到位,区属部门单位及重点企业综治组织全部建立,实现综治工作全覆盖。镇街配备3名以上综治专干,区直责任单位配备了1名以上综治专兼职干部。强化经费保障,区综治经费从2013年人均1.5元提高到2元。
  【弘扬见义勇为行为】自2000年吉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县级)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专门组织机构,组成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区委政法委、区政法各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见义勇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形成"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表彰奖励、关爱走访、优抚慰问、帮扶济困等服务工作机制,落实见义勇为基金保障,建立吉州区见义勇为基金会专户,实现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保障余额20余万元。两年来,全区奖励吉安四中教师龚政等见义勇为人员4名,真正使见义勇为者有地位、有待遇、有保障。
  【2013〜2014年区委政法委领导名录】
  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肖君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谢永坚(任至2013年11月)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610办主任
  廖吉兰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
  傅先志(2014年12月兼任综治办主任)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宋庆喜(2013年11月任,2014年12月兼任国安办主任)
  区综治办副主任
  王秋明
  区委维稳办副主任
  白新平(2013年11月任)
  精神文明建设
  【概况】吉州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文明办),是吉州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为正科级行政单位,定编4人。2013~2014年,区文明办积极开展"道德课堂”建设,切实抓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宣传工作,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推钓源村史馆建设,积极开展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关爱互助、充满爱心的和谐社会氛围。2013年,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在全省排名29位,在全市排名第2位;2014年,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在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7位,在全市排名第3位;葛桂兰入围12月份中国好人榜。
  【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建设】两年来,区文明办积极开展"道德课堂”建设。全区100%的省级文明单位、90%以上的市级文明单位完成了“道德讲堂”建设。已经建成的"道德讲堂”,有醒目标识,有道德格言、修身经典等道德文化氛围,有各项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各文明单位和区直单位,依托“道德讲堂”,大力宣传道德规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在全区营造了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切实抓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宣传工作】2013年,区文明办认真做好全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推荐工作,组织开展"江西好人”、"吉安好人”推选活动。同时,组织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在全区各单位开展巡讲巡演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效果显著。吉安市中级法院立案庭肖虹被评选为"吉安好人”;刘光森、朱慧珍被评选为吉安道德模范。
  【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3年,区文明办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进一步推动文明户、文明村镇、农村文化广场、农村集贸市场四项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年内,兴桥镇成功申报省级文明村镇;长塘村、长塘镇、文山街道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
  【抓好钓源村史馆建设】2013年,区文明办工作人员深入钓源村,指导该村建设村史馆。建成了"宗族源流、名门望族、商贾兴村、赣派典型、家园厚土”5个对比鲜明、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钓源村史馆。馆内展厅有展板136块,图片126张,实物100多件,展览大纲及文字说明8000多字。钓源村史馆,是吉安市第一家村史馆。年内,全市“美丽乡村文化示范村”创建暨村史馆建设试点工作学习现场会在吉州区举行。钓源村史馆建设效果显著,在全市作典型推广。市委宣传部奖励价值3万元环村音响1套。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13年,区里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驻区各级文明单位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根据单位和行业特点分别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队等。年内,区文明办制定学雷锋服务活动方案,各学雷锋服务队用专业与爱心积极开展以"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区营造了关爱互助、充满爱心的和谐社会氛围。
  【社区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继北门社区、太平桥社区成功申报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之后,2013年,桃树下社区又成功申报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省里奖励桃树下社区6万元社区办公设备已到位。2014年,太平桥社区志愿服务形成制度,文明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成为全市示范点。10月24日,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暨共产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座谈会召开时,市文明办组织与会人员到太平桥社区参观考察,对吉州区社区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2013~2014年区文明办领导名录】
  主任罗剑
  副主任刘明华
  美丽乡村建设
  【概况】2013〜2014年,吉州区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和谐秀美乡村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五美”目标,坚持"全域规划、面上铺开、带状推进、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强化组织力量,科学进行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充分发动群众,提升建设质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共计64个村点及2条公路干道示范带的建设任务,美丽乡村建设呈现良性发展态势。2013年,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747.45万元,32个村点"三清六改四普及”项目建设及村落社区配套服务建设已全部完成,改水率达到98%以上,改厕率达到95%以上,改栏完成250余间,新修进村路和村内道路40余公里,平整休闲场地1万余平方米,拆除旧房4万余平方米。着力打造兴桥东塘高家、高坎石边、秀江下陂,长塘长塘下、陈家,樟山尧塘西坑,曲濑腊塘谭田几个投人大、建设标准高、效果明显的美丽乡村精品点;完成赣粤高速公路沿线和吉福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村庄庐陵风格房屋立面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2014年,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657万元,32个村点"三清六改四普及"项目建设及村落、社区配套服务建设已全部完成,改水率达到100%,改厕率达到98%以上,改栏完成252间,新修进村路和村内道路40.3余公里,平整休闲场地1.3万余平方米,拆除旧房6.62万余平方米。着力打造曲濑腊塘、卢家洲,兴桥湖坵岭下几个投入大、建设标准高、效果明显的美丽乡村精品点,提升了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品位。完成金樟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村庄庐陵风格房屋立面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村庄形象大为改善。
  【以科学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两年来,吉州区把科学编制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龙头来抓,严格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用规划指导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区64个美丽乡村建设点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57个点由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组织精干力量完成;另7个精品点特地聘请省建筑设计院进行专门规划设计。长塘镇小城镇建设按照"五美"标准和镇村联动要求,聘请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甲级)进行规划编制;樟山镇小城镇建设,聘请吉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乙级)进行规划编制;吉福路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聘请江西农大规划设计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总体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村庄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相结合,做到统一规划、全域布局、一体建设,每个村点的四图一书完备。村庄规划发动群众讨论,充分征求吸纳群众意见,群众对规划知晓度参与度较高。规划力求切合村庄实际、彰显地方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生态、风土人情等紧密结合。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村庄规划,把好农民建房审批关,落实"一户一宅”原则,严禁占用耕地"开天窗”建房和沿路建房,杜绝建新房不拆旧房、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东建西等违规现象。
  【切实抓好村庄整治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区里坚持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抓好村庄整治建设。各建设点按照"先拆除后建设、先改厕后改路、先农户后公共”的要求,全面推进以“三清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建设。大力宣传并严格遵循美丽乡村建设"八不八多”的理念和原则,不搞大拆大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民意,保护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和村庄风貌。大力推进面上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三清六改”基础设施建设。各村点实现村内主干道、巷道、入户道硬化通达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村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得到保障,村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连线连片开展了"四绿五治理”,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公共活动场所及农户房前屋后基本实现绿化;农户改厕率达98%以上,大部分村点村庄养殖实现人畜分离,粪便无害化处理。村民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居优美村”的目标。着力打造精品村。按照美丽乡村"五美"要求,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集中财力,捆绑资金,2013年重点打造兴桥东塘高家、高坎石边、长塘长塘下3个精品示范村,2014年重点打造曲濑镇腊塘村委会卢家洲村、兴桥镇湖圻村委会岭下村2个村4个精品示范点,每个村点投入100万元以上,村点建设标准高,效果好,有看头,使其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功能完善、乡风文明、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亮点。
  【以产业发展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两年来,吉州区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依托现代农业"十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专业合作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依靠能人带动,形成一大批涵盖一、二、三产业的一村一品专业村。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建设,注重发展具有地域文化、人文传统、农家生活、绿色餐饮的一村一品项目,加快发展古村落、古民居参观游览和农家乐等第三产业;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连锁超市等服务业,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全区主攻"两区三基地”建设,拓展提升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台湾园一期如期开园;加快吉州区绿色食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高端企业、龙头企业和传统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建厂;着力发展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完善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机制,引导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新提升,各美丽乡村村点农民人均增收可实现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以上。
  【完善村落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各村点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强村落社区建设。完善村落社区场所设施。各村点建有村民议事室、文化阅览室、休闲娱乐室、阳光家园和便民服务点等活动场所。各村点村民就医、幼儿就学、农资商贸、纠纷调解、农民培训等配套服务完善。倡导文明乡风。各村点不定期组织群众开展科普、农村普法教育、综治宣传、文体、特色文化、产业节会等活动,切实保护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木,传承弘扬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健全村级组织。各村点建立"一组两会”(村党小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民主管理模式,村民议事、村务财务公开、村规民约、一事一议等制度得到完善,执行到位,村民对理事会工作较满意,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区里按照每个村点2万元的标准落实农村清洁工程经费,保障农村清洁工程深入推进。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乡村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运行机制;各集镇配备垃圾机动装运车,建有垃圾中转站,村点有垃圾分类棚屋,棚内配备可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和送科技环保焚烧炉焚烧三类以上垃圾存放大桶,村庄设置土建垃圾堆填点,农户配备两桶一袋一窖(池),保洁员配备一车一铲一钳一扫斗一扫把。区清洁办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各镇(白塘街道)设有城管中队和环卫站(所)村点按每50户配备1名保洁员,采取农户每月出一点,村、镇里补助一点,使保洁员工资得到落实。各镇集镇、建设点村庄制定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理事会职责。各村点定期不定期开展卫生整治,环境卫生实现了干净整洁,没有发现卫生死角:田间地头、河流、水塘、路边等没有发现陈年垃圾及乱倒垃圾等脏乱差现象;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景区公路等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及全域内农村环境卫生实现了保洁。
  【集聚人力财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区里每年3月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对全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挂、区直部门帮扶、乡镇领导抓、村组干部干、理事会成员管”的工作责任制,高位推动新农村建设。每年均安排20多名区四套班子成员每人挂一个新农村建设点,全区共抽调200多名干部参与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坚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2013年,整合各部门衔接项目资金达1400余万元,平均每个村点衔接项目资金达43万元以上。区级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配套资金385.5万元,每个省建点投入达到9万元以上,每个自建点达16万元以上;农村清洁工程,每个省级村点配套资金达到8000元,自建点每个村点2万元;每个保洁员,区镇每月补助300元以上。2014年,整合各部门衔接项目资金达1441余万元,平均每个村点衔接达45万元以上。区级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配套资金409万元,每个省建点投入达到9万元以上,每个自建点达20万元以上;农村清洁工程,每个省建点达到8000元,自建点每个村点2万元;每个保洁员,区镇每月补助300元以上。区里严格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按进度拨款,确保专款专用。两年内,积极动员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有钱捐钱,有力出力。2014年初,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度部门单位支持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经费的通知》(吉区办字〔2014〕67号),要求各部门单位从财政预算中安排2014年非刚性专项支出,用于部门单位支持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经费,每个单位不得少于5万元,截至2014年12月,各部门单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经费80余万元。
  两园三基地建设
  【概况】2013~2014年,区委农工部紧紧围绕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的战略目标,扎实推进两园(农业示范园、绿色食品产业园)三基地(绿色蔬菜、井冈蜜柚、花卉苗木三大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成功落户吉州,绿色食品产业园快速启动,三大产业基地规模面积达2000公顷,遍及所有镇村。全区两园三基地建设呈现喜人景象。
  【现代农业发展平台逐步成型】2013年,吉州区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建成面积200公顷。先后被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年内,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试点项目获得成功。园区一期“六大功能区”建设基本完成,并强化了功能完善和提升;二期台湾园第一阶段26.7公顷种植区、养殖区、休闲区正在全面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90%;种植薰衣草、美国桑甚、台湾水果等苗木10万多株;建成滑草场、风车亭等设施。2014年,二期台湾园首期区域已对外开放,编制了2000公顷的园区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顺利落户和实施。成功迎接了全省第四届赣台基层农会现场交流会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现场推进会现场视察。绿色食品产业园快速启动。2013年5月提出概念,年内已完成立项、规划和一期34.7公顷征地,正在进行道路建设。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方式,先后与区内外10多家品牌食品企业达成投资意向,在全市(杭州)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上,达成了两个亿元项目投资意向。
  2014年,与江西乐滋食品和吉安吉乔食品2家企业正式签订入园协议。
  【特色富民产业持续壮大】2013年,紧紧围绕井冈蜜柚、绿色蔬菜和花卉苗木三大特色富民产业,积极破解山地资源少、土地流转难等难题,三大产业分别新增240公顷、143.3公顷、170公顷,新增一批千亩示范基地。其中兴桥钓源井冈蜜柚基地和樟山大江边设施蔬菜基地,均按照全市一流标准建成,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年底全区三大产业种植规模达到1666.7公顷。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落实种植户2094户,占市任务的210%。2014年新增蜜柚产业基地面积173.3公顷,培育井冈蜜柚营养袋苗8万株,落实“老乡工程"农户1100户,重点打造了西四镇井冈蜜柚产业带和长塘案前精品蜜柚基地,建成百柚园和有机肥厂。
  【两园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两年来,吉州区在两园三基地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吉州区荣获2013年度全市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先进县(市、区)、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建设先进县(市、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12元,增长13.2%。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其中江西绿巨人公司批准为省级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3万余户,实现户均增收1958元;新增农民合作社34家,总数达到94家;新增绿色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基地2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引进农业项目6个,引资金额达4亿余元。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93元,增长11.9%;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00人,减贫达96%。获全市农村清洁工程优秀县(市、区)、全市绿色蔬菜产业发展优秀县(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点开花,全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达到26家,新增家庭农场79家、农民合作社30家、专业大户11家。2014年,全区绿色蔬菜、井冈蜜柚、花卉苗木三大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000公顷,产业遍及所有镇村,"三个万亩基地”目标已基本实现。年内,把蔬菜作为全区"第一大单”来抓,出台《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政策层面和人财物上给予支持及保障,新增基地面积133.3公顷,新引进客商建设兴桥钓源、曲濑等基地,对樟山大江边基地进行了拓展提升。
  【2013〜2014年区委农工部领导名录】
  部长刘朝军
  副部长胡敏文
  肖春永
  对台工作
  【概况】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和吉州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2块牌子,1套人马,为正科级行政机构,现有在职人员5名。2013~2014年,对台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对台经贸交流成绩斐然,服务"三台(台商、台胞、台属)”人员效果显著,涉台宣传教育深入创新。2013年被评为全市台办系统帮扶企业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市台办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对台经贸交流成绩斐然】2013〜2014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积极参加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以及吉台农业恳谈会,广交朋友,邀请有投资意向的台湾工商界人士来吉州考察,推动实质性合作。两年内邀请台商13批122人次来吉州区考察,在台湾召开招商推介会2次,组织赴台经贸考察3批15人次。2013年成功引进台湾连庄兴业有限公司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福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达1亿人民币。
  【服务“三台"人员效果显著】热情为台商台胞台属服务,主动为台商台胞办好事、做实事,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召开座谈会、茶话会或走访等形式慰问台胞、台属、台商;做好定居台胞和台属的结对帮扶工作,定期走访慰问,给他们送上区委区政府的关心。2013~2014年,接待来信来访台胞台属48余人次,妥善处理解决房产、民事纠纷、子女入学、户口注销、寻找亲人等各类涉台问题48个;帮助台资企业解决信访投诉及各类纠纷11件。
  【对台宣传工作深入创新】紧扣对台宣传的纲目,分层次、分领域、广角度、全方位开展对台宣传工作。内容上,紧紧围绕市、区中心工作,结合台办工作实际,重点宣传全区台资经济发展情况、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深入开展对台交流交往情况,突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变化、新亮点、新品牌,为促进吉州与台湾加强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方法上,充分利用华夏经纬网等信息载体宣传对台工作,向上级业务部门和辖区各有关单位和分管领导全面反映对台工作,强化宣传作用。2013〜2014年,发表各类涉台文稿48篇。
  【2013~2014年区委台办领导名录】
  主任王文春
  副主任赵月如
  信访工作
  【概况】区信访局系区委、区政府主管信访的职能部门,下设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内设办公室(兼手机信箱工作办公室)、信访督查室。全局共有行政编制5名,事业编制4名,工勤编制1名;其中正科级2名,副科级3名。2013~2014年,区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01件(次),同比(下同)下降33%。其中来信131件,下降16%;来访323批1370人次(其中:集体访65批979人次,个人访258批391人次),批数下降22%,人次下降38%。本区群众赴京去省上访200批1423人次,批数下降20%,人次下降40%。手机和信箱工作办公室受理省、市、区长三级手机信箱信电2761件,上升16%。(其中:省政府手机信箱207件;市长手机信箱2330件;区长手机信箱224件)。2013〜2014年,全区群众来区去市赴省进京上访均大幅下降,吉州区连续两年实现全省信访"二无"(县)区目标。
  【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每月10日为区委书记、区长公开接访日,每周均安排区党政领导在区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特别是特殊重要敏感期间,每天均安排区领导在区信访局值班接访。2013〜2014年,区领导在区信访局接访155次,接待上访群众96批1431人次。在定期接访的基础上,实行领导重点约访、上门走访、带案下访。2014年9月份,区党政主要领导在区信访局主动约访群众7批12人次,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现场协调调度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全区信访突出问题特别是省委巡视组交办案件,严格按照"四包”(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访息诉)责任制落实区党政领导包案,2013~2014年,共落实领导包案93件,化解72件。
  【抓好依法逐级走访和诉访分离工作】按照上级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工作要求,加大对基层的宣传指导培训力度,积极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向全区各镇街、区直各部门单位转发了江西省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实施细则》,制作了《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工作流程图》,并在接待场所上墙。制作受理办理答复复查等制式办理单,坚持在信访问题受理办理答复等工作程序中按要求规范操作,并对每一个信访问题坚持全程跟踪督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初信初访问题,避免和减少群众越级和重复上访。扎实推进诉访分离工作,安排专门人员对涉法涉诉有关信访问题进行甄别转办,认真做好解释疏导工作,积极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及时引入法律轨道,切实引导群众依法理性信访。
  【创新方法促实效】围绕稳定的大局,区信访局创新工作方法,务求信访工作取得实效,一方面借鉴“杨慧芝工作法”在各镇街组织第三方调解组织,把一些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动员起来,进行调解活动,把一些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借助民政的力量,运用社工队伍,动用社工理念,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参战退役人员进行帮扶,全区无一例涉军信访人员进京、越级、非理性上访,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2013~2014年区信访局领导名录】
  局长罗辉
  督查专员陈志强
  副局长郭晓玲
  李天发
  中心主任
  陈青
  老干部工作
  【概况】区委老干部局属公务员管理单位,核定行政编制3人,实有在职人员2人。下属事业单位吉州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有在职人员3人,吉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有在职人员2人。2013年,全区有离退休干部1827人,其中离休干部91人,退休干部1736人。2014年,全区有离退休干部2005人,其中离休干部89人,退休干部1916人。全区有老干部党支部37个。两年来,坚持从政治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组织上凝聚老干部,实实在在地落实老干部各项政策,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广大老同志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广泛动员离退休干部在关心下一代方面发挥作用。老干部工作取得好成效。
  【安置省属改制国企离休干部】2013年6月25日,全区接受安置了省属国有改制企业赣江制药厂、华声通信集团两企业9名离休干部,并将他们移交到吉州区国有资产营运中心统一管理。是年,按照本区离休干部管理标准开展工作,积极落实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安置、管理、待遇、服务四到位。
  【开展促发展、献良策活动】2013年,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促发展、献良策”活动.收到建言献策稿56篇,效果良好。各单位主动为老同志提供方便,搞好服务,安排车辆和专项经费帮助老同志开展调查研究,为老同志建言献策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爱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2014年5月,经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将原区建设局(韶山东路30号)三楼无偿划拨给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使用,并明确由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进行改建。改建工程于2014年年底竣工。该场地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分为多功能室、音舞健身室、棋牌室、乒乓球室、阅文室、书画室等多个活动区域,为全区老干部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活动场所。2014年10月,选调一名优秀教师到老干部局机关工作;追拨三笔经费共21.48万元,用于建国65周年前夕走访慰问离休干部,改制企业移交社区管理退休干部开展活动以及老干部健康检查。
  【开展老干部系列文体活动】2013年,参与组织吉州区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共有27支代表队,646名运动员参加了乒乓球、太极拳(剑)、门球、健身秧歌、围棋、中国象棋、扑克、钓鱼8个项目比赛。国庆节、重阳节,分别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四周年吉州区老年人书画作品展”、"感恩重阳、尊老敬老”重阳节登高及文艺演出活动,500余位老同志参与活动。2014年,组织100余人的老干部合唱队伍,参加“实干兴吉圆梦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吉安市首届合唱节大合唱比赛,荣获第4名。组织了"庆国庆迎重阳”千人拳剑展示、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和后河古绿廊健步行等系列活动。
  【组织“五老"开展青少年系列教育报告活动】2013〜2014年,区关工委组织"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到学校和社区,开展革命传统、形势道德、法制、科普、卫生、安全等教育活动,营造热爱祖国、崇尚道德、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两年共开展教育活动600余场,受教育人数10万余人次。
  【开展捐资助学活动】2013年,区关工委多方筹资16余万元,受助生100人;各基层关工委组织筹资5万余元,帮助40余名贫困学子。2014年,区关工委多方筹资20余万元,受助生110人;各基层关工委组织筹资3万余元,帮助50余名贫困学子。
  【2013〜2014年区委老干部局领导名录】
  局长
  欧阳惠萍(任至2013年11月)
  曾庆娟(2013年11月任)
  副局长
  李时雨
  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
  朱筱莉
  机关党的建设
  【概况】2013〜2014年,区直机关工委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全区发展大局要求,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推动区直机关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建设】区直机关工委从各单位实际出发,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推进会、总结会等形式,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2年周年,2013年7月1日,区直机关工委与区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吉州移动杯”、“吉州梦、中国梦”演讲比赛和短信征集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领会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情阐释,畅想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2013年12月5日,区直机关工委举办了一期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党务干部培训班,63名党务干部再上井冈山,重走红军路,把昔日战场作为今日的课堂,通过体验式教学回顾党的光辉历史,秉承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以此向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献礼。2013年5月27日与2014年6月30日分别举办了一期新党员教育培训班,对新入党的同志进行党性教育,为提高党员的党性素养和党性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奠定了思想基础。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两年来,区直机关工委对系统97家单位重新进行深入调研,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上门赠送《党支部工作手册》、组织关系介绍信等党务管理所需物品。健全完善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区直机关工委及时对21个基层党支部班子进行调整;对系统97家单位基层党组织及党员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及分析统计;为系统133名党员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共审批发展新党员30名,审批预备党员转正26名,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开展党员广泛参与的党组织主题活动,认真开展纪念建党92、93周年活动。各党组织紧密结合实际,通过开展时事政策及传统教育、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发展新党员、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到挂点社区和帮扶村进行慰问、组织党员干部献爱心捐款等多种形式,隆重纪念党的生日。
  【扎实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区直机关工委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认真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着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完善入党谈话制度,两年来,区直机关工委委员在不同阶段分别对20名人党积极分子、18名发展对象和26名预备党员进行谈话,从源头纯洁党员队伍;建立日常谈话制度,定期不定期对98名党员进行谈话,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关口前移,对不正常履行义务、工作不力、群众有意见的9名党员和党务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教育和帮助其整改,预防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明确区直机关工委及基层党组织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责任,细化目标任务,与3个机关党委、15个党总支和109个党支部签订责任书。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坚持书记讲党课制度,每年为党员干部上好党风廉政专题党课,坚持不懈地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教育。切实加强党内监督,落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工作规定,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能。认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性、廉洁型”机关活动,大力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所有单位都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将机关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
  【2013〜2014年区直机关工委领导名录】
  书记彭春禄
  副书记刘永光
  武装部长
  孙军(任至2014年12月)
  刘富琰(2014年12月任)
  党校工作
  【概况】2013〜2014年,区委党校坚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方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科研工作,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办学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做好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两年办班19期,先后举办科级干部班、新闻通讯员、网络舆情管理、理论骨干班、村党组织书记班、区直机关入党积极分子暨新党员培训班,共培训各类人员1162人次。
  【理论探索结硕果】两年来,区委党校进一步加大了理论调查研讨工作力度。2013年1篇论文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3篇论文分别获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多篇论文在各级理论刊物发表。2014年,区委党校组织多名骨干撰写《秉承小平"两个文明建设”理念,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文化建设——以吉安市新农村调查为例》《人民至上: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历史、现实和时代的视角看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等理论文章,并参加省市有关理论研讨会,其中有5篇文章在有关理论研讨会上获奖,4篇文章在理论刊物上发表。
  【深入基层专题宣讲】两年来,区委党校注重发挥党校宣传阵地作用,配合区委的中心工作,派出多名骨干教师到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单位讲课,主要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国梦、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章、党性修养等进行专题宣讲。2013年,外出宣讲达30多场次。2014年,外出宣讲近30场次,听众达1000人次。
  【新校区建设项目完成招投标】为改善区委党校培训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区委党校新校区将建于吉州城北新区CO7~02地块,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新校区计划建设报告厅、大小教室、会议室、讨论室、厨房餐厅、学员休息房等,计划投资3000万元。2014年,区委党校新校区完成立项、选址、规划报批等工作。12月26日,主体大楼土方工程完成招投标。
  【2013~2014年区委党校领导名录】
  校长翁左强
  副校长蓝玲
  梁文斌
  党史编研
  【概况】2013〜2014年,区委党史办履行"存史、资政、育人”职能,坚持“一个转移”(把党史工作的重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来);突出"两个重点”(突出以党史研究为重点,稳步推进解放后党史史稿的研究和编写,突出以服务现实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创新研究方法,转化党史研究成果),加强资料征编,创新党史宣教,优化干部队伍,实现党史工作的新发展。两年来,组织党史专题6篇,参加江西省"感动江西、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及“伟人与井冈山精神”论文征集活动,获优秀奖2个,二、三等奖各1个;征集、整理、编写《龙标桂传略》《1962年吉安禾埠堤决堤》、戴济民少将在吉州革命活动事迹回忆资料;征集《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吉州区历史(第二卷)》资料;编辑完成书籍《烽火吉州》【《烽火吉州》顺利完稿】2014年3〜12月,为纪念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区委党史办顺利编辑完成《烽火吉州》。该书记载了吉州抗战往事,辑入珍贵的图文史料和口述资料。全书共16万字、72幅图片,较为全面地反映吉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入抗日洪流,奏响抗日救亡战歌的史实。
  【推进党史第二卷征编工作】2014年初,区委党史办启动《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吉州区历史(第二卷)》征编工作。3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吉州区历史(第二卷)》编纂委员会。4月,撰写党史第二卷编纂大纲,随后几次向党史专家征求意见定稿。6〜12月,征集1949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史资料约30万字,图片近百幅,为编写党史第二卷奠定基础。
  【做好党史资料征集编写整理工作】2013~2014年,区委党史办向区档案馆及老干部个人共征集资料100万字,编辑完成《龙标桂传略》约3000字、《1962年吉安禾埠堤决堤》约5000字、戴济民少将在吉州革命活动事迹回忆资料约3500字。在面向社会征集党史资料的同时,还从内部自我挖潜,开展非书籍类党史资料整理工作,将各类卷宗、材料、文件等重新整理、保存。
  【2013〜2014年区委党史办领导名录】
  主任刘雪琴
  副主任胡仪南
  周浩材

知识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2013〜2014)》是一套系统记述吉州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其编纂宗旨是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规定,逐年全面、真实地记录吉州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力求客观反映事物原貌,集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于一体,为存史、资政、育人服务,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提供地情资源服务,为编修地方志书奠定基础。

阅读

相关人物

汤耀明
相关人物
欧阳惠萍
相关人物
彭敏
相关人物
彭晓强
相关人物
胡明祥
相关人物
曾庆娟
相关人物
郑锌娟
相关人物
郝知本
相关人物
徐明
相关人物
吕强
相关人物
葛桂兰
相关人物
朱虹
相关人物
戴木才
相关人物
郎咸平
相关人物
申英玉
相关人物
肖生珍
相关人物
罗剑
相关人物
欧阳跃亲
相关人物
李曲
相关人物
罗侦根
相关人物
邓大怀
相关人物
李柳生
相关人物
王丽华
相关人物
刘新华
相关人物
王峰
相关人物
胡林云
相关人物
罗冬秀
相关人物
吴立云
相关人物
肖君
相关人物
谢永坚
相关人物
廖吉兰
相关人物
傅先志
相关人物
宋庆喜
相关人物
王秋明
相关人物
白新平
相关人物
肖虹
相关人物
罗剑
相关人物
刘明华
相关人物
刘朝军
相关人物
胡敏文
相关人物
肖春永
相关人物
王文春
相关人物
赵月如
相关人物
罗辉
相关人物
陈志强
相关人物
郭晓玲
相关人物
李天发
相关人物
陈青
相关人物
杨慧芝
相关人物
欧阳惠萍
相关人物
曾庆娟
相关人物
李时雨
相关人物
朱筱莉
相关人物
彭春禄
相关人物
刘永光
相关人物
孙军
相关人物
刘富琰
相关人物
翁左强
相关人物
蓝玲
相关人物
梁文斌
相关人物
戴济民
相关人物
刘雪琴
相关人物
胡仪南
相关人物
周浩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吉州区
相关地名
长塘村
相关地名
长塘镇
相关地名
文山街道
相关地名
兴桥镇
相关地名
吉州区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