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097
颗粒名称: 特载
分类号: Z525.6
页数: 35
页码: 1-35
摘要: 《吉州年鉴2013~2014》中特载主要描述了2014年1月6日徐明在区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14年1月10日朱谋俊在吉安市吉州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2015年1月16日徐明在区委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内容。
关键词: 特别刊载 年鉴

内容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吉州发展升级
  ——2014年1月6日在区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徐明
  同志们:
  这次区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审议《吉州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总结回顾我区2013年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各项任务,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积极有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吉州发展升级。
  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去年的工作并提出今年重点工作的建议,请予审议。
  一、认真总结2013年工作,在肯定成绩中增强加快吉州发展的信心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战略目标,上半年、下半年分别以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为主抓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经济运行保持了好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5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10.39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7.65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5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910元,增长12%。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负责任地发展,在经济运行中不图虚名,不掺水分,不寅吃卯粮,不竭泽而渔,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去年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位居全市第一,财政负债率在全市最低,整个财政运行处于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良性区间。这些都让我们有更足的底气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推动吉州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二)发展升级拓展了大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升级,我们不断拓展承接平台。樟山新区从一个概念起步,一年时间就完成征地5千余亩、动迁3万平方米,“两纵四横”路网建设、小城镇提升改造、驾驶人考训中心、郊野公园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与中心城区差异化发展的新区框架已全面拉开。工业园区平台快速拓展,成为全省第二、全市第一个扩区调区园区,规模从3.66平方公里调整到9.52平方公里,去年又新征地3800亩,开发面积翻番;项目全线动建,总投资60亿元的25家企业全面开工,投资10亿元的10家企业建成投产;招商深度推进,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国内知名企业江西华立源锂能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中国光电子产业化第一人黄章勇等一批高端人才强势加盟,飞信公司将总部迁至吉州。城南市场加快建设和繁荣,已建成60万平方米,建材一期、钢材、工程机械等6大市场全面开业,完成税收5739万元,增长227.9%,"中国第五代市场、赣中第一流商城”已初步成型;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蔬菜、水果区投入运营,城北汽车市场汽车体验中心投入使用。农业示范园区从无到有,累计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一期“六大功能区”基本建成,二期台湾园400亩正加紧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区完成一期征地520亩。与此同时,全年完成征地1.2万亩、动迁50万平方米,保障了市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长塘镇小城镇二期工程、樟山镇金牛广场、兴桥镇农贸市场改造、曲漱镇便民服务中心等一批小城镇项目建成使用。
  (三)瓶颈制约实现了快突破。通过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我们集中优势资源、集合优秀干部,有效破解了要素制约。全力争政策,争取到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税务总局对口支援我区中央苏区建设;河西综合物流园区获国家交通运输部规划为全国交通枢纽站场。全力争资金,向上争取各类无偿资金6亿元,增长20.2%;50余个项目列入上级规划或盘子;实现政府融资3.2亿元,企业融资12亿元。全力争指标,河西综合物流园区公路货运枢纽、立讯电子等10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会,共争取到省级用地指标2529亩,位居全市前列;争取到低丘缓坡开发试点项目,规模达1037亩。同时,大力开展创优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化解樟山新区、城南市场等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强力打击了强揽工程、阻工闹事等不法行为,不断优化了项目建设环境。
  (四)社会治理创造了新经验。我们重视民生诉求,大力推进新农村、新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彰显了特色,高标准完成兴桥东塘高家等32个省批村点建设和吉福路沿线村庄立面改造;大力发展城郊新型农业,井冈蜜柚、绿色蔬菜和花卉苗木分别完成基地建设3600亩、2150亩和2550亩,新增兴桥钓源井冈蜜柚、樟山大江边蔬菜、曲濑马铃薯等一批示范基地,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扎实推进;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合作社31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800亩。新社区建设创造了经验,按照"新面貌、新服务、新风尚、新机制”的创建目标,我们积极对接群众需求,深入推进新社区建设,高标准打造了16个新社区示范点;用三年时间完成了152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建立零发案小区60个,成立业主委员会38个,培育社会组织60家;"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模式在全市推行,被国家民政部作为"吉州经验”向全国重点推广。民生工程惠及了百姓,全年民生支出7.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7.8%;投入8000万元新建改建校舍8万平方米,全面推进家庭医生进社区工作;积极开展"百日破案大会战”、“夏季风暴”等严打整治活动,街面"两抢”案件同比下降49%;信访工作保持"三无”态势;全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党建工作汇聚了正能量。我们始终强化党的建设,锤炼干部队伍,全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宣传思想深入人心,区委中心组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全委会精神,引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创办“吉州干部讲坛”和区委机关刊物《吉州报》;5次邀请省、市主流媒体聚焦吉州、推介吉州,开展"吉州梦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基层党建扎实有效,认真开展"三进三解三促”、“争当党的好干部”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前预热;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管理,全面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村民小组长补助和老党员生活补助;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动有效推进;干部工作导向明确,牢固坚持凭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通过春季攻坚行动和下半年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为干部施展才干创设平台,一批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加大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委"八个不准”的监督检查,做到节假日期间公款零消费、对违纪问题零容忍、实现典型案件零发案,全年"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4.6%,压缩各部门单位20%的公用经费530万元用于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全年共查办违纪违法案件26件,对违反效能规定的38名干部职工进行了实名通报;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马上就办”工作体系,努力营造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把各方力量汇聚到“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工作中来。
  虽然去年我区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的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如工业主导地位还未凸显,重点支柱企业缺乏;第三产业房次仍然偏低,大商贸、大物流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薄弱,扶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项目建设所需土地指标、建设资金仍存在很大缺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少数基层班子软弱涣散,个别干部在项目建设中不作为,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乱作为的问题依然存在,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吉州发展升级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全委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积极有为,坚持不懈地建设生态宜居城、新兴电子城、现代商贸城,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吉州发展升级。基于上述总体要求,我们在确定发展目标时要自我加压,按照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来安排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确保稳中求进,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把全力创优发展平台、做强支柱产业、夯实民生基础、推动改革创新作为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第一,全力创优发展平台。党委政府抓发展最重要的职责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创优发展平台,为一切生产要素的进入创造机会、提供载体。就我区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做优工业园区、樟山新区、城南市场、农业示范园区四大平台,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依托,也是吉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在继续全力做好赣西堤、新白鹭洲中学等市重点项目征地动迁工作的同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潜心打基础,全力打造四大平台,为吉州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一是提升工业园区。当前要紧紧抓住园区扩区调区机遇,以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为目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配套服务功能。要尽快完成电子城一期水电、绿化亮化工程和二期4条路网建设,抓紧公租房、豪生五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四位一体”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同时加快城南机械装备产业园“七通一平”工程建设。二是建设樟山新区。通过一年多来的规模拓展和框架拉开,樟山新区已经步入了全面加速建设期,尤其是最近市委提出要"加快金(滩)樟(山)组团建设”,更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力促一大批项目加快建成,打造新区"发展升级版”。要加快完成“两纵四横"路网、现代综合商贸城、郊野公园、驾驶人考训中心等建设;按照"开发一片、完成一片、成功一片”的原则,集中开发朱北线左翼组团;建成樟山牛街、游客集散中心等地标性建设项目,力争启动清水湾等旅游项目,迅速提升新区形象。同时,加快城北新区建设,完成凤山大道二期、甘泉路二期、兴贤路等路网建设,确保北大井冈山实验学校开学,尽快启动城市综合体建设。三是配套城南市场。要继续抢抓时间、抢占空间,全面开工建设日用品市场、仓储物流市场二期、建材市场二期等项目;加大五星级宾馆、中心城区大型停车场、市场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市场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吉福路升级改造、桃树塘、水口路等道路建设;启动市场服务中心、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四是拓展农业园区。要进一步提升园区建管水平,促进园区一期"六大功能区"逐步发挥示范效应,二期台湾园4月份顺利开园;要进一步拓展园区规模,全力争取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园区试点项目,力争园区核心区规模拓展至5000亩。绿色食品加工区要紧扣"传统特色加工园区和品牌食品企业引进相结合"的发展定位,尽快引进高端企业、龙头企业入驻建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第二,全力做强支柱产业。发展升级的核心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关键是要壮大产业规模,实现集约集聚发展。当前,我们要全力构建具有吉州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集中做大主导产业的同时,聚焦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亮点,不断放大、做强。一要加快工业突围。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式发展,努力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均增长20%以上,新增规模企业15家以上,工业园进入全省重点园区行列。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新兴电子城的目标,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要盯紧锂电子产业,力促总投资15亿元的江西华立源项目早日动建,并围绕其上下游加快项目引进,延伸产业链条,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建成全国知名的锂电子产业基地。同时,要不断壮大骨干企业,重点抓好江西电缆、住电电装、吉泰环保等企业靠大联强,加快堆花实业、新赣江药业、南方水泥等企业异地扩改建设步伐,力促杰克机床等企业早日上市。二要加快农业拓展。坚持以现代理念和百姓情怀抓现代农业,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要继续围绕发展城郊新型农业,突出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三大特色富民产业,重点抓好绿巨人公司长塘3000亩精品蜜柚基地、新绿公司樟山大江边3000亩蔬菜基地二期、金色种业公司曲漱马铃薯种植基地等建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实施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严格落实跟踪问效机制,确保将好事做好。三要加快商贸提升。把现代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推动服务业提速升级。要抓住我区列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机遇,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产业,重点加快城南市场、吉安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城北汽车市场"三大市场”建设。尤其是城南市场要在完善市场业态的同时,对已经开业的市场规范运行,提升形象;特别是要突出建材这个主题,集中力量把建材市场做大做强,把支撑整个城南市场的品牌打响,培育吉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第三,全力夯实民生基础。强卫书记提出"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地”,我们要始终坚持民本理念,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追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一要深化人文社区创建。创建人文社区已成为我区的一个品牌,并推广到全市。尤其是省委强卫书记对我区社区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还推荐兄弟市区来我区学习考察;这次市委全会,王萍书记讲话中指出"吉州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经验,使全市社区建设闯出了新天地”。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化人文社区创建,在惠及民生上用情用心用力,首先是延伸小区改造,目前我们已完成第一轮152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今年要深化提升,全力抓好那些原本没有列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完成6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同时全面启动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当前从中央到省市都不断加大了棚户区改造的力度,省委提出要在未来五年改造各类棚户区63.7万户,我们要坚决按照省市部署大力推进棚改工作,尤其要加快马铺前、大校场、电线电缆总厂等项目建设,抓紧完成砖瓦厂、滨江四期等项目拆迁扫尾工作。其次是提升公共配套,随着中心城区环境的改善,市民对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功能的需求日益强烈,但目前老城区群众性文体设施先天不足,整个城区甚至没有一个游泳馆,没有一个标准网球场,因此从今年开始,我们决定在城区布设几个点,建设片区性的体育运动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重点抓好城北全民健身中心、白塘五里全民健身中心、文山全民健身中心等建设,采取政府出地、民间出资、市场运营、公众受益的形式建设运营。再次是创新社会治理,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居民多元主体作用,共建共享和谐幸福社区,尤其是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参与街道社区"八大中心"的常态化运行,为居民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二要提升美丽乡村水平。始终把城郊四镇作为景区来打造,不断优化镇区环境和功能,加快长塘镇创业文化广场、樟山镇新农贸市场、兴桥镇中小企业创业园、曲漱镇老街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产业与小城镇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特色小城镇。坚持"八不八多”原则和"五美”要求,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示范点,整体化推进吉福路示范带综合提升和朱北线示范带建设。尤其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抢救性保护古村落结合起来,我区古村落、古民居很多,像曲濑镇卢家洲古村落群就涵盖了卢家洲、腊塘、胡家三个古村,这些文化古村都是文化的传承、民俗民情的符号,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保护挖掘古村文化,使多年沉寂的古村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古色”旅游的新亮点。要深入开展“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抓紧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确保汛期前完成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扎实推进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三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切实解决群众就业、就医等实际困难,不断健全社保、低保、医保等保障体系;紧密对接群众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协调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创新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和信访维稳机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最大限度畅通诉求渠道、化解矛盾隐患,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提升幸福指数。
  第四,全力推动改革创新。2014年是改革之年,全国上下都将拉开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作为基层,下一步我们的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在方向上,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在方法上,我们要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把蕴藏于体制机制创新中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不断激发吉州发展的内生动力。具体来讲,一要聚焦问题先行先试。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农村土地流转不畅、项目推进困难、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各种问题。市里已经明确把吉泰走廊作为全市深化改革的先导区,作为吉泰走廊的核心区,我们要围绕这些问题,对大方向明确的改革,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启动实施一批先行先试示范工程,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吉州经验”。尤其是樟山、长塘将列入市里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下放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两镇要积极抢抓机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放活农业经营体制、实现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等方面率先破题,比如放活农业经营体制方面,如何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如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作用带动富民产业发展?在这点上,永丰县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他们去年5月份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家庭农场认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推动了家庭农场的蓬勃发展,全县家庭农场达200多个,位列全省第一;目前,他们又正着手研究《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将土地权证变更至家庭农场名下,家庭农场以土地产权办理抵押贷款,获得发展资金。这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每个乡镇和农口部门的同志好好学习,也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深思。二要紧扣关键重点突破。改革的过程就是破解难题的过程,我们要找准制约吉州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力突破。目前,省里正在制定“1+N”文件体系,市里也即将出台"1+12”改革方案。前段时间,我们由区分管领导领题,就事关吉州发展升级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和思考,制定了《吉州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即"1+6"改革方案。"1”是推进改革的总方案;"6"是我们即时要展开的6项重点改革,包括樟山新区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开放搞活、深化"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六个方面,涵盖了当前我区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性问题。这"1+6"改革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研究后,提交这次大会讨论,请大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讨论,集思广益。三要围绕全局统筹推进。新一轮的改革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除了全力抓好先行先试和几个重点领域改革外,还要兼顾各个领域的改革。对看准了的、能干的先干起来,不因小而不为之,不以难易而避趋之。当前要积极与国家税务总局对接,落实原中央苏区各项支持政策,争取将我区纳入西部开发政策比照县和国家以工代赈项目覆盖范围;用足用活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区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同时,还要注重把握节奏,对一些重大、复杂领域的改革,如农村宅基地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等政策性强、涉及面大的,必须审慎,不急于求成,待条件成熟再适时推进。
  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凝聚吉州发展的合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吉州发展升级,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凝聚加快发展的合力。(一)扎扎实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基础。今年,我们要全面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整治“四风"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把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务求实效贯穿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要以强基固本为出发点。要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面向百姓的活动场所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上来,放到基层党组织的延伸上来。切实加强"八大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加大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非公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力度,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班子建设,今年是村"两委”换届年,各镇党委一定要认真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真正把那些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干部充实到班子中来,解决少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作风软弱涣散的问题。同时,区委也将为基层干部创造更好的平台和环境,进一步强化激励考核机制,今年我们将采取组织推荐和择优选拔的方式,在村居干部中选拔乡镇街道事业干部,不断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党内关怀机制,对老党员、困难党员政治上多关怀、生活上多关心,提升在职党员的使命感、增进退职党员的归属感、强化青年入党的荣誉感。二要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坚持把"好干部”的要求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监督的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要继续坚持凭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把"干了什么事、干成了什么事”作为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在实干中锻炼、识别和使用干部,在项目、招商、动迁一线提拔重用干部。希望大家一门心思干工作,不走旁门左道,不钻营歪门邪道,真抓实干是唯一的正道。包括这次年终考评推后备干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评先进,各个组不要搞平衡,宁缺毋滥,真正把干了事、干成了事的干部推荐上来。要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三要以惠及百姓为落脚点。紧紧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化"三进三解三促”、"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进支部”、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志愿者、结对帮扶等活动,促使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同时,各镇街和部门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送岗位、送文化、送家政等为民服务活动,真正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温暖工程、满意工程。
  (二)坚持不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体,尤其是"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职责,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要筑牢思想防线。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廉政准则》等规定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当前正值年关,是廉洁自律的敏感期,也是考验干部清正廉洁与否的重要关口,大家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里"八个不准”的要求,坚持厉行节约、防止铺张浪费,坚决刹住节假日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二要强化监督管理。近期中央接连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我区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各类民生资金使用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全程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八项规定"、《廉政准则》等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推进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要抓好案件查办。时刻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部门和领导干部利用公共资源谋取私利的案件,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党政机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激化矛盾、恶化党群干群关系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目前,基层干部违法乱纪的案件时有发生,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要加强对《吉州区加强村干部队伍管理的若干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把改进作风的正能量传递到基层的"末梢神经"。(三)持之以恒创优改革发展环境,进一步营造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环境就是竞争力。谁能抢先创造良好的环境,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要牢牢抓住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优改革发展环境,营造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一是要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新挑战、新问题。我们要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败,只要工作符合大政方针,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即使出现一时的失误,也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包容。同时,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改革发展中的好办法和鲜活事例;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以及群团组织的作用,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为改革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管用之策,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思改革、人人愿改革、人人搞改革的良好局面。二是要营造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各职能部门要树立"支持是工作、帮扶是责任、管理是服务”的理念,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马上就办"工作体系,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强宣传引导,让项目周边群众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环境,让大家意识到:企业发展好了,不仅能增加财政收人,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更多的事情,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群众致富提供更多的途径。要继续深入开展创优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对那些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恶意影响企业建设和生产的不法分子,要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对吃拿卡要、“中梗阻”等破坏企业成长环境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是要营造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换届两年多来,区委始终围绕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总目标,每年有年度目标,去年开始每半年有工作主题,通过不断细化工作任务和举措,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这一有效形式,区委将一以贯之地坚持,今年上半年我们要继续开展春季攻坚行动,把工作重点拎出来,将各级干部摆进去,集中优势资源,集合优秀干部,紧紧抓住当前制约全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扭住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全力争政策、积极争土地、大力争资金,以问题的解决、难题的破解带动工作的全面发展。
  同志们,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吉州发展升级,为加速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0日在吉安市吉州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吉州区人民政府区长朱谋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吉”战略目标,以“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为主抓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5亿元,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10.39亿元,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7.71亿元,增长14.6%;预计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5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910元,增长12%。
  (一)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坚持工业强区理念,全力做优平台、做强产业、做大总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预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73.3亿元、利税总额22.8亿元,分别增长13.8%、25.5%和33.8%。一是发展平台日益夯实。园区完成征地3800亩,开发面积翻一番;建成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电子城一期吉阳大道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二期石溪头大道等4条道路开工动建;园区“四位一体”服务中心、豪生五星级酒店正在抓紧建设,848套公租房主体封顶,正在内外装修:绿化提升、绿篱工程全面完工;清理回购5家企业闲置土地等资产。城南机械装备产业园完成征地500亩。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成功举办温州、深圳招商引资推介会,组建深圳吉州商会。预计实现引进内资2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650万美元、现汇进资1395万美元,分别增长24.9%、13%和13.1%;招引重大项目20个,其中5亿元以上7个、10亿元以上3个、20亿元以上1个;实现外贸出口2.2亿美元,新增出口实绩企业4家、出口备案登记企业7家。三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中力科技、立讯电子、飞信光纤、天腾科技等10户企业建成投产,江西电缆特种电缆、国英腾岳微电子项目正在安装设备,宏瑞兴、六星孵化园和新赣江药业、南方水泥异地重建等12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堆花酒业6万吨异地扩改项目开工动建。
  (二)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征地动迁平稳推进。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全年完成征地1.2万亩、动迁50万平米,保障了赣西堤、古后河绿廊、新白鹭洲中学、军民西路、高职学院、樟山新区等市、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二是新区建设快速推进。樟山新区紧扣“文化新水岸、健康生态谷、城郊乐居地”定位,围绕强基础、拉框架、提形象做文章,"两纵四横”路网框架全面拉开,朱北线"二改一”工程一期建成通车,二期开工建设;小城镇提升改造工程完工;郊野公园、驾驶人考训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城北新区庐陵文化生态园拆迁安置房和北大井冈山实验学校教学楼主体工程完工;凤山大道二期、甘泉路二期、兴贤路建成通车;御景湖园林绿化、江子头村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三是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完成5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及小街小巷综合改造,超额完成三年改造任务;砖瓦厂保障房建设基本完工;全面完成马铺前棚改项目拆迁,大校场棚户区改造拆迁基本完成,电线电缆总厂棚户区改造启动;螺湖花园菜市场改造完工,城北菜市场改造动工建设;增加环卫投入近1000万元,提高了环卫工人待遇,加强了环卫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创卫工作;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和违章建房行为。四是镇区建设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共完成投入1.7亿元,长塘镇长旺人家二期主体、中学学生公寓已完工;樟山镇便民服务中心、金牛广场投入使用,中学学生公寓主体基本完工;兴桥镇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兴桥大道建成通车,中心公园基本完工;曲濑镇便民服务中心、曲濑广场、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振兴路改造建成通车。
  (三)商贸服务加速提升。坚持产城融合,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一是专业市场加速建设。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建成60万平米,建材一期、钢材、工程机械、仓储物流、机动车、商贸城6大市场全面开业,300余家企业入驻经营,全年实现税收5739万元,增长227.9%;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蔬菜、水果区投入运营,副食品区即将开业,电子信息交易平台等配套工程即将开通运行;城北汽车市场汽车体验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东风本田等2家4s店启动建设。二是金融服务加速壮大。九江银行、珠江村镇银行、中信建投、永诚保险、银丰、信创小贷公司等金融企业快速发展,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全年实现税收6982万元,增长52.9%;九江银行大楼主体完工,正在抓紧内外装修,珠江村镇银行大楼开工动建。三是商贸物流加速发展。河西综合物流园区一期完成6万平米主体工程建设;新增物流企业3家、货车车辆吨位4000吨;全年物流业实现税收4814万元,增长136.5%。
  (四)要素制约有效破解。坚持围绕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矛盾,开拓创新,排难而进,要素制约得到有效破解。一是在重大政策争取上有新作为。争取到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在省级层面享受西部开发延伸县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对口支援我区中央苏区建设;工业园扩区调区在全省率先获省政府批复同意,园区规模从3.66平方公里扩调到9.52平方公里;河西综合物流园区获国家交通运输部规划为全国交通枢纽站场。二是在争资融资上有新成效。向上争取各类无偿资金6亿元,增长20.2%,50余个项目列入上级规划或盘子;实现政府融资3.2亿元,企业新增融资12亿元,其中通过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为园区吉泰环保、华阳电子等5家企业融资4100万元。三是在用地瓶颈破解上有新突破。河西综合物流园区公路货运枢纽、立讯电子等10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共争取到省级专项土地指标2529亩,位居全市前列;4050亩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项目通过省国土厅批复,首期实施1037亩;通过包装农村土坯房建设项目,向上争取到农民拆迁安置用地指标280亩;土地开发新增耕地1345亩,确保了近期耕地占补平衡和保有量不减少。四是在项目建设环境治理上有新举措。开展“创优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化解了樟山新区、工业园区、吉安生产资料市场等项目建设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打击了强揽工程、强卖强运、阻工闹事等不法行为,优化了项目建设环境。
  (五)"两新"建设成效显著。坚持"让群众的收入更多,幸福指数更高、安全感更强”目标,深入推进新社区、新农村建设,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原创了经验模式,彰显了特色亮点。新社区建设创出经验模式。按照“新面貌、新服务、新风尚、新机制”创建目标,积极对接群众需求,深入推进新社区建设,高标准打造新社区示范点16个,建设和提升“八大中心”40个,建立零发案小区60个,新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38个,培育各类社会组织60家,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平台,提升了服务功能。古南镇街道桃树下社区被评为“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永叔街道义务巡防工作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文山街道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示范街道";习溪桥街道开辟大学生见习基地;北门街道以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打造"人文北门”品牌;白塘街道大力实施助老养老和就业创业扶持工程,使失地农民不失生活保障等。在共驻共建,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共享文明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原创意义的“吉州模式”,被民政部作为"吉州经验”向全国推广,"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模式在全市推行,顺利通过第二次“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级验收。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亮点。全面完成32个省批村点建设任务,集中建设了吉福路美丽乡村示范带。大力发展城郊新型农业,强力推进"两区三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期"六大功能区”基本建成,二期台湾园快速推进;绿色食品加工区完成一期征地520亩;井冈蜜柚、绿色蔬菜和花卉苗木分别新增基地3600亩、2150亩和2550亩,建成兴桥钓源井冈蜜柚、樟山大江边蔬菜、曲漱马铃薯等一批示范基地;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扎实推进。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其中省级1家;新增农民合作社31家,总数达91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800亩、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灌区改造28个,加固重点堤防1条、病险水库6座。西四镇联网公路及双长线"四改三"工程基本完工,完成通自然村公路建设16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4座。扶贫攻坚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
  (六)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面完成各项民生工程任务,全年民生支出8.7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3.1%,增长25.2%。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76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9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587人,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6800万元。为2.15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53亿元、1.92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240万元、1.79万名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831万元、582名五保老人发放供养金161万元、3600余名失地农民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443万元、各类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助金570万元。实行了医疗保险就医“一卡通”,开通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有效缓解了参保人员"看病难”、"垫资难"问题。高标准建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及就业创业"一中心三基地”等民生服务项目。二是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7个,其中2个列入国家计划,11个列入省计划;中兴摩比、江西电缆、新赣江药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投入8000万元,新建校舍6万平方米,改造校舍1.6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古南二小综合楼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4所镇中心幼儿园等一批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全区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画荻教子》、《身在他乡》文艺节目获省第五届艺术节创作表演一等奖;钓源等4个村成功创建全市美丽乡村文化示范村。全面推进家庭医生进社区工作,实现街道家庭医生工作室全覆盖;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即将投人使用。建设农民健身工程38个;获省第七届田经运动会团体总分二等奖,市第四届运动会金牌总数第一名。《吉州区志》完成初审稿。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全省首个"淘宝式12343”自助便民服务网站。有序推进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积极开展"净空、净水、净土”等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全区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实现"一升三降"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6.68‰。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开展"百日破案大会战”、"夏季风暴”等严打整治活动,街面“两抢”案件同比下降49.1%;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有效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完善人民来访接待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了领导包案制度,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全年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兵役、双拥、档案、侨务、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良好成绩。
  过去的一年,政府自身建设有效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14件,见面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受理省、市、区三级手机信箱信电1438件,办结率100%。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法律服务、社区矫正提档升级。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一步深化,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完善;构建了"马上就办”示范平台和工作体系;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26项,优化公共服务事项120项,区本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减少3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上级各项规定和区委"八个不准”,深入开展整治"四风”活动,干部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审计、监察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招标投标等工作全面规范。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发展中坚定信心,在实干中凝聚力量,在奋进中攻坚克难。回顾一年来的工作,鼓舞人心的是,原创了一批具有吉州特色的经验模式,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提振人心的是,争取了一批影响长远的重大政策,拓展了一批加速升级的发展平台,突破了一批制约发展的要素瓶颈;凝聚人心的是,办成了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全区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参与我区发展的客商朋友,向为吉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驻区单位干部职工、解放军及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小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发展速度稳中向好,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虽然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但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虽然争资争项有效突破,但要素制约仍然存在;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协调,但社会维稳压力仍然较大;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但从总体看,我区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从宏观层面看,全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将激活各种潜力、释放更多红利,这是我们发展升级的可靠保障;从省市层面看,"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和吉泰走廊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大批省、市重大项目在中心城区的推进,发展力度空前,发展活力迸发,这是我们发展升级的强大动力;从自身层面看,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税务总局对口支援、园区扩区调区等重大政策争取到位,樟山新区、工业园区、城南市场、农业示范园区等发展平台日益夯实,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这是我们发展升级的强力支撑。只要我们凝心聚力、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加速发展,实现赶超。
  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全力创优发展平台,做强支柱产业,夯实民生基础,推动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加速赶超,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眼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强力拓城强镇,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抢抓国家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发展机遇,着力拓城强镇,拓展规模、彰显特色,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全力以赴平稳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征地动迁的前提下,一是重点打造城市新区。樟山新区积极融入金(滩)樟(山)组团,创新发展方式,在城乡一体、规划管控、扩权强镇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确保南纬路、林荫路、翡翠大道全面竣工,朱北线吉州段全线建成通车,驾驶人考训中心二期、郊野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山景、湖景、花园、运动等乐居社区项目开工动建,完成樟山学校、综合性医院等建设。积极做好土地调规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完成新区旅游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产业园专项规划,精心包装项目并争取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突破用地瓶颈;瞄准行业龙头和大型央企,力争在重大项目招引上取得突破。城北新区加快汽车市场内的甘泉路三期、规划二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北大井冈山实验学校开学,启动城市综合体和通用飞机游艇商务展示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配套。二是全力推进旧城改造。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快建设滨江四期、味精厂等棚改项目,着力推进马铺前、大校场、电线电缆总厂等棚改项目,早日启动广丰村、五里村、造纸厂等棚改项目;确保砖瓦厂保障房投入使用;完成6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及小街小巷综合改造,城北、书街、水沟前、永叔路等菜市场升级改造;力促吉安中专西侧、吉州大道A1、赣新生活公寓、工业园A3-8等地块开发建设。三是精心塑造特色城镇。加快扩权强镇步伐,全面完成四镇总体规划修编;根据各镇特点、地域文化,实施差异发展;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功能配套中加速产业集聚,提升城镇人气,塑造特色各异的城郊卫星镇。加快推进长塘镇创业文化广场、卫生院住院大楼,樟山镇现代综合商贸城一期、群众健身中心,兴桥镇中小企业创业园、创业桥路,曲濑镇老街改造、综合超市等项目建设。四是着力加强城镇管理。主动对接中心城区城市管理职能下放,引入市场机制,构建"政府主体、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扎实开展"四城同创”工作,加大环卫投入,加强物业管理,强化市容监督;强力抓好小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综合整治,确保城镇环境面貌有根本性好转。加大管控力度,坚决遏制违法用地和违章建房行为。
  (二)着眼于建设新兴电子城,强力集聚集群,提升工业主导地位
  紧紧围绕吉泰走廊工业三年翻番目标,做大平台、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均增长20%以上,新增规模企业15户以上。一是持续做优平台。以城市标准建设和管理园区,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配套功能和服务效能。进一步落实扩区调区工作,尽快完成园区调整后的控制性详规;完成电子城一期水电、绿化和亮化等配套设施、二期4条道路建设;公租房一期、二期投入使用,三期主体完工,豪生五星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四位一体”服务中心竣工投入使用;着力提升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商贸物流、休闲娱乐等功能。加快推进城南机械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企业入驻。二是持续培大扶强。围绕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扶龙头、延链条、重配套,重点扶持住电电装、中兴摩比、吉泰环保、立讯电子等做大做强,帮助江西电缆等靠大联强、杰克机床等上市融资,支持飞信光纤、银驼铃等自主创新,做大总量,提高效益;围绕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1户以上、20亿元3户以上、10亿元6户以上。三是持续强化帮扶。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帮扶机制,深化帮扶内涵,集结精干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专业帮扶。帮助企业破解用地、用工、融资、物流等难题,力促华立源锂电池、中兴摩比三期等11个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动建,宏瑞兴、银驼铃等8个续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中力科技、立讯电子等8个投产企业早日达产达标;新赣江药业退城进园、南方水泥异地重建、堆花酒业异地扩改等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三)着眼于建设现代商贸城,强力增量提质,提升市场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区位和产业优势,聚集各种要素和资源,抓规模促质量,抓市场促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一是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专业市场发展。加快吉安生产资料市场日用品市场、仓储物流市场二期、建材市场二期等项目建设,扩大市场规模;加大五星级宾馆、中心城区大型停车场、配套服务区建设力度,提升配套功能;完成桃树塘、吉安南大道西段等道路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建设,新建水产、花卉、粮油、冷冻食品等功能区。加快城北汽车市场发展,提升业态水准,打造中高端汽车综合市场。同时,促进市场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加大市场招商和培育力度,促进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已建成的6大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和城北汽车市场繁荣发展;健全管理制度,着力规范市场税收征管和市场物业管理,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现代与传统共抓,促进商贸服务升级。积极发展金融产业,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入驻落户,鼓励扶持金融机构增设网点、创新业务、加快发展,推进金融服务多样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建设赣中金融核心区。大力发展货运物流业,积极引入大型物流企业,全力培育具有辐射聚集功能的大型专业物流市场,推进华通物流园建设并尽快投入运行,启动河西综合物流园区二期建设。以新世界广场、天虹商城、华润商城等现代商贸体为依托,强化服务业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名商名店、大型超市,打造高档次、新业态汇集的商业商务核心区。三是城市与乡村互动,培植扩大消费需求。结合区域特色,在中心城区重点地段培育发展精品购物、特色专卖、休闲健身等商业特色街区,扩大城市消费;积极引导鼓励大型连锁店和超市等向农村延伸发展商业网点,拓展农村消费。力争钓源古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卢家洲古村国家3A级景区申报成功;依托市、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兴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区。
  (四)着眼于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强力做美建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增进人民福祉,做美城市社区,建优美丽乡村,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建设秀美幸福新家园。一是纵深推进新社区建设。着眼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深入推进"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公共配套,按照"四新”建设目标,巩固提升新社区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抓点促面,推动新社区建设逐步延伸到全区街道社区、城中村、棚户区和农村社区。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加强公共配套,在建设"八大中心"的同时注重提升公共服务,着重推进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城北和白塘、文山等文化体育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中心城区文化体育生活圈;做优"12343”等社区服务品牌,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健全财政投入、部门帮扶、向上争资、社会捐赠、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社区建设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以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多元化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确保街道社区"八大中心”有效运行,为居民提供常态化服务;抓好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探索和总结居民自治有效模式,不断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水平。二是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富民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不断促进农村增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美乡村,按照"八不八多”原则和“五美”标准,坚持面上推进与综合提升相结合,高标准建设新示范点,整体化推进吉福路示范带综合提升和朱北线示范带建设,连点成线,以线扩面,实现乡村环境改善、形象提升。做强产业,围绕"两区三基地”建设,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培育力度;开放搞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成台湾园一期建设、启动二期建设,全力争取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园区试点项目,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功能;加快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步伐,完成"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招引龙头企业入驻建厂;继续发展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产业,重点抓好规模种植基地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建设。做实基础,扎实推进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春耕前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汛期前完成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实施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抓紧实施兴桥和长塘各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区粮食储备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村整村推进力度,改善村庄面貌;完成西四镇公路安保项目建设,启动乡镇客运站场、卢家洲旅游公路建设;力争樟山220千伏变电站列入省电网改造项目,建成兴桥110千伏变电站。做优生态,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力争实现创建目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扎实开展节能减排,严把项目审批关;深入开展"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抓好通道沿线及镇村绿化提升工作,创优生态环境。
  (五)着眼于发展升级,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效益,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勇于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一是多方面改革创新。按照上级改革部署,把握改革方向和内涵,主动对接承接,全力贯彻落实。同时,结合吉州实际,积极稳妥实施全区"1+6"改革方案,着重在樟山新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人文社区、职业教育、城市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低碳发展试点等改革事项;深入推进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及绩效管理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扶持创业机制,激发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活力;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建功创业;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文化市场准入机制,积极引人、培育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共生互动、共同繁荣;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均等化;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为产业化发展增添活力。二是多渠道争资争项。以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吉泰走廊建设等为契机,围绕重点板块和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谋划包装一批含金量高、可行性强的项目,力促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盘子,力争全年向上争资7亿元。以国家税务总局对口支援我区建设为契机,全力争取西部开发政策延伸县、以工代赈、人才技术、央企帮扶等方面支持。三是多领域招大引强。围绕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制造两大工业主导产业,突出产业招商、补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效应大、集聚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大企业,不断拉长做强产业链条,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抓住国家逐步放开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领域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吉安生产资料市场、樟山新区等发展平台,多领域引进各类服务业态和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多举措破解难题。加大用地指标保障力度,通过省发改委、工信委、商务厅三个调度平台,努力争取用地指标,突破用地瓶颈;抓好工业园区企业闲置土地等资产清理回购,分批盘活现有存量国有资产;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实现新增耕地1000亩,确保项目用地占补平衡。探索和推进区城投公司、城南市场投资发展公司、吉州投资发展公司、吉州工业园投资开发公司实体化运营模式,将其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项目建设主体和政府融资平台。深化政银企对接,促进银企深度交流合作,缓解企业发展资金难题。完善招工办法,加大招工力度,保障企业用工需要。
  (六)着眼于建设和谐社会,强力保障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发展为民惠民,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加大城乡医疗救助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医疗救助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提升医疗救助工作时效。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抓好市社会福利中心运营管理,加大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建设一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做好区光荣院、精神卫生福利院等项目申报工作,启动新明山生态公益性墓园建设。完善创业就业扶持鼓励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城乡更多的群众就近就地和返乡创业就业。二是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引导优秀师资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促进教学资源均衡配置;深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探索公建民办模式办好镇中心幼儿园,确保秋季投入使用;加快产教结合步伐,拓宽校企合作方式,构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中职学校;扎实推进吉安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三是不断增强卫生服务功能。启动新一轮镇卫生院改造,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夯实城乡医疗服务基础;扩大家庭医生进社区范围,推开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群众公平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四是不断推进文体事业繁荣。着力完善文体公共服务基础,将文化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项目向农村延伸;深入开展文化服务"六进”,积极实施“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等工程;做好区图书馆开馆工作;推进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五是不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坚持打防结合,加强“三防”、"三网"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强化安全生产,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实施质量兴区战略;扎实开展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及包案化解矛盾纠纷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着眼于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人民满意度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率先垂范,从我做起,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坚持务实创新,建设高效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抓好中央、省、市重大改革的细化和落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创新的思路开拓新路,以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深入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提升行政效能。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强化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理念,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履职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始终,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能力水平,切实依法依规办事,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三是坚持勤政为民,建设服务政府。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好、服务优的公务人员队伍。把让人民满意的标准高悬头上、牢记心上,把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实现人民期盼体现在行动中;勤于政事,恪尽职守,打造勤政为民的服务政府。四是坚持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等法规和制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进一步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廉政监察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的各项规定,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严格把好工程项目预决算关。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建设人民信任的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我们肩负的使命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精神谋发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吉州而努力奋斗!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园区“四位一体''服务中心:即园区党建、工会、团委、妇联综合服务中心。
  2.农业“两区三基地":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区和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三大富民产业基地。
  3.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六大功能区:即水稻高产示范区、花卉苗木景观区、四季果园采摘区、时令蔬菜种植区、水产养殖垂钓区和农业科技培训区。
  4.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即全市从2013年开始到2020年,动员发动广大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村旁路旁、空闲地、荒坡荒地广泛种植井冈蜜柚,政府无偿提供每户20株苗木,统一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由农户自行管护种植。通过工程的实施,使井冈蜜柚富民产业走进千村万户,带动农民增收。
  5.医疗保险就医"一卡通":吉州区先后与市中心人民医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市本级医院签订定点协议,参保人员持医保卡(证)在上述定点医院就医时实现了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并取消了参保人员在上述医院就诊需要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的规定,实现了参保人员在中心城区的定点医院自由就诊。
  6.就业创业"一中心三基地":"一中心"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三基地"指公共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职业见习基地。
  7.计划生育"一升三降":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出生婴儿性别协调,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出生婴儿性别比要逐年降低,出生政策符合率要逐年升高。
  8.农村"八不八多"原则和"五美"标准:即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坚持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等靠要、不占良田、不沿马路搞建设、村庄不搞宽马路、居民门前屋后不过度硬化和多依山就势、多因地制宜、多搞庐陵风格的坡屋顶、多发动群众、多搞庭院绿化、多搞村庄绿化、多发展产业、多保留古迹的原则,建设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和乡风美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
  9."1+6"改革方案:是我区聚焦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制订的改革方案。"1”是推进改革的总方案;"6"是我区即将要展开的6项重点改革方案,包括樟山新区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开放搞活、深化"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六个方面。
  10.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是江西省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自2005年起成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其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以下三项活动:为乡镇、农场(含华侨农场)、林场、垦殖场和开发区等购买各类专业文艺演出团体的演出;购买电影到每个行政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放映;组织群众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的文艺演出、展览和比赛等文体活动。
  11."三防"和"三网"建设: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内容,"三防"即人防、物防、技防,"三网"即天网、地网、报警联网。
  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
  ——2015年1月16日在区委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徐明
  同志们:
  这次区委三届九次全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审议《吉州区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吉州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吉安市吉州区委全委会工作规则》,总结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目标,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而扎实工作!
  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2014年的工作并提出2015年重点工作的建议,请予审议。
  一、统揽工作全局,全力攻坚克难,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喜人态势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扣"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争先进位”的目标,以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为主抓手,沉着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抓项目、破难题、促改革、惠民生,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16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24.9%;规模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62元,增长12.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116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实现12.1亿元,增长16.4%,增幅列全市第3,税收占比82.74%,列全市第一。这些闪光的数字,是过去一年乃至连续几年我们持续发力、攻坚克难成果的显现,凝聚了全区各级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弥足珍贵。刚才,谋俊区长对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总结,这也是区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这里就不再重复去一一列举数字和项目,更多的是想透过这些数字和亮点工作,去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明确今后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实干定力三个定力,经济社会在方向正确、导向明确的格局中加快发展。区委总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政治方向上立场坚定,在发展路径上思路清晰,在推进举措上务实创新,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同心同向、凝心聚力的发展合力。
  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政治方向上,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委精神和各项工作部署,同时自觉把吉州发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在中心城区、吉泰走廊建设中找准定位、对表聚焦,始终保持了与党中央和上级组织一个声音、一个步调,政治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加强与上级组织的紧密联系,积极争取上级组织和领导对吉州工作的支持,2014年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领导亲临我区视察调研,省委强卫书记、省政府鹿心社省长、省政协黄跃金主席等省几套班子领导先后深入我区调研指导,尤其是省委强卫书记在全省城镇建设会上,对我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四套班子领导对我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尤其是市委王萍书记多次深入基层对我区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和积极的鼓励。所有这些都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坚强的领导。
  持续坚守战略定力。在2011年区三次党代会上,区委提出了以生态宜居城、新兴电子城、现代商贸城“三城共建”为经济发展主战略,以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为创新社会治理总目标。三年多来,我们坚持一个口号喊到底,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并且每年都赋予其新的内涵,久久为功,形成了吉州经济社会提速升级的生动局面。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进一步拓展城市规模,樟山新区从一个概念起步,"两纵四横”路网全线贯通,拉开了三个平方公里的新区框架;围绕建设新兴电子城,积极拓展空间,工业园区成为全省第二、全市第一个扩区调区园区,规模从3.66平方公里调整到9.52平方公里;围绕建设现代商贸城,规划5300余亩的城南市场全面动建,"中国第五代市场、赣中第一流商城"正在成型;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从无到有,一期"六大功能区”正在提档升级,二期台湾园首期已对外开放,一个农旅结合的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尤其是新增和储备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1.5万亩以上,为吉州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积蓄了能量;围绕"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我们持续推进了以"新面貌、新服务、新机制、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新社区建设,而且每年都有新提升,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创造了社会治理的新经验,2014年我区被国家民政部等部委授予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服务示范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荣誉;“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成为市委重点推广的改革举措和党建好品牌。实践证明,区委提出的"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战略,接地气、促发展、惠民生,是推进吉州发展升级的有效途径,必须一以贯之地继续推进。
  不断增强实干定力。这儿年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践行了区委提出的"以共同的事业鼓舞人,以健全的机制激励人,以明确的导向培养人,以良好的氛围影响人",形成了各级干部在实干中推动事业发展,组织在事业发展中历练和培养干部的良好导向。努力为干部干事创业搭建平台,连续两年开展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把重点工作拎出来,把各级干部摆进去,破解了制约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难题,比如征地动迁方面,三年多来共完成征地4万余亩、动迁150万平方米,仅去年就完成赣西堤、樟山新区等市区重点项目拆迁近60万平方米;为中心城区规模拓展做好了头道工序;在项目建设中,我们既开创新业又理好旧事,既适度举债又控制风险,去年有1000多亩产业用地挂牌出让,不仅政府债务控制在20%左右的良性区间,而且及时偿还了历年债务,确保了政府诚信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让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得到成长,始终把"干了什么事、干成了什么事"作为各级干部的一道必答题,组织全区各级干部融入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区四套班子领导人人都领衔重点项目,各级干部集结在征地动迁、招大引强等项目一线,攻坚行动没有旁观者,只有实干者、推动者,去年提拔重用的26名干部全部是在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中产生,形成了上下一心、干群同心、工作齐心的生动局面。去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能逆势上扬、亮点纷呈,是近几年来“三个定力”持续发力的集中体现。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下去,吉州经济社会一定能步入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的快车道。
  (二)有效聚合开放带动、改革促动、政策推动三股动力,发展升级在平台拓展、产业集聚的态势中有序推进。2014年我区经济发展的几项主要指标在全市的排位令人鼓舞,来之不易,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抓发展就是抓平台”的理念,紧扣工业园区、樟山新区、城南市场、农业园区四大产业承接平台建设,多措并举,聚合了开放的动力、改革的动力、政策的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先后在深圳、南昌、苏州、台湾等地召开了形式多样的推介会,不断扩大了吉州的对外影响力,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108.4亿元,促进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工业新建续建项目28个,年内15个项目主体完工、建成25万平方米;新引进的固得宝电子、和盈电路、快点科技等重大项目都是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建设。目前我区以摩比通讯、飞信光纤等企业为依托的通讯传输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省工业重点产业集群;新引进的固得宝电子、和盈电路等五家高端线路板企业今年将全面投产;加上以华立源科技、宏瑞兴科技等企业为支撑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江西电缆、杰克机床、海利集团等企业为核心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我区工业的"四个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成型。商贸服务城南市场建成70万平方米,6大市场全面开业,300多家企业入驻经营,全年实现税收8300多万元;中心城区引进了沃尔玛、苏宁电器等名商名店,大润发等高端商贸综合体签约落户,形成了"城中城南两个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现代农业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三大富民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余亩,尤其是井冈蜜柚基地实现了由"点”到"带"的发展,在西四镇公路沿线形成了"万亩井冈蜜柚产业示范带”。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我们坚持蹄疾步稳原则,全力抓好上级改革任务的落实,行政审批事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业园体制机制创新、扩权强镇等各项改革配套推进。积极推动区内自选的“1+6”改革举措,创新社会治理,学习上海经验,由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牵头推进的全年无休"一口式”便民服务改革率先在习溪桥、白塘街道启动,并在各镇街全面推行,在全区构建了政务服务"一个窗口”(一口式受理窗口)、居家服务"一个电话”(吉安12343服务在线)、社区服务"一个中心”(集“8+X”服务功能于一身的便民服务中心)"三个一”的便民服务体系;创新公益事业兴办模式,由教育局首创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模式在全省推广;创新融资平台,区工业园与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等单位合作成立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企业孵化基地”,恒威实业成为我市首家在上海股权交易所Q板上市企业,同时发挥金融助推发展作用,九江银行、珠江村镇银行等金融企业在服务发展中不断壮大,全年实现税收7700多万元。
  坚持以有效的政策措施促发展。我们积极抢抓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吉泰走廊建设的政策机遇,精心包装策划项目,全年向上争取各类无偿资金7.5亿元;争取到国家层面西部地区延伸县等重大政策,河西综合物流园获批全国公路货运枢纽;争取到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争取国家资金8400万元;争取到省级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500余亩。同时,我们出台了工业发展、蔬菜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用足用好了"助保贷”和"财园信贷通”等政策,帮助30多家企业融资1.36亿元,尤其是在特困群体产业帮扶上,实施一名干部、一个农民合作社或产业帮带人、一万元资金"三个一”精准扶贫,用三年时间帮助15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这些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抢抓机遇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所在、关键所在,只要我们牢牢扭住这三股动力不放松,吉州的发展升级一定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三)着力提升为民服务、依法治理、拒腐防变三种能力,各级干部在服务群众、清廉守纪的氛围中凝聚力量。通过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施“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通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我们各级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依法治理的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全面提升,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能力。从昨天的项目巡查来看,我们各个镇街、各个口子在为民服务中都找到了抓手,办成了一系列民生实事,如在人文社区创建中,各个街道积极争取市直部门和企业的支持,新增、拓展和提升了一批社区,像古南镇街道的火头门社区、永叔街道的青石街智慧社区、文山街道的思源社区、习溪桥街道的书街社区、北门街道的钟鼓楼社区、白塘街道的高丰村新型农村社区,都有亮点、有特色。还有,长塘镇的小城镇建设、万亩井冈蜜柚果业示范带,兴桥镇的蜜柚基地、钓源蔬菜基地,樟山镇的牛街项目、黄牛家庭农场,曲漱镇的卢家洲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值得充分肯定。同时,区直各部门连续两年压缩20%公用经费用于新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干部主动为民服务,推动了民生事业大发展。无物业管理小区和小街小巷"两大改造工程”深人推进,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改造完成212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市容环卫和农贸市场“两大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投入近4000万元改造了城区9个菜市场,建成了垃圾压缩转运站等一批环卫设施,为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砖瓦厂、城北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基本完工,大校场、马铺前等棚改项目正抓紧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纵深推进,全面完成32个村点建设,打造了曲濑卢家洲和兴桥湖丘岭下等一批综合示范点。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入100。多万元的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投入8000多万元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90多个社区活动场所向市民免费开放,群众幸福指数有效提升。全区各级干部在为民服务中施展了才干,增进了使命感和荣誉感。
  提升了依法治理的能力。我们围绕吉州的和谐稳定,始终把善待群众作为依法治理的前提,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标准,提出了"重视群众利益是德、善做群众工作是才”的为民理念,引导各级干部把为民办事作为本分本能和本事,对群众关注的热点不回避,深入推进人文社区创建,持续创优人居环境,提升便民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增进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对影响稳定的积案不畏难,坚持不懈地对矛盾纠纷和信访疑难问题梳理排查,尤其是对历年的信访积案,分兵把口、分级防控、分类疏导、分案化解,成功化解了各类缠访积案20多起,连续三年保持全省信访“三无”态势;对以闹取利的行为不妥协,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诉求,杜绝法外利益,尤其是对少数不法分子强揽工程、恶意阻工等行为,我们意识到,容忍一个不法分子就会造就一批不法分子,纵容少数人就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连续两年开展创优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整治,对不合理诉求敢于说"不”,对不合法行为敢于亮剑,营造了公平有序的项目推进环境;对违法乱纪的打击不手软,持续开展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大力开展平安小区、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众安全感和公共文明指数不断提升。
  提升了拒腐防变的能力。我们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持之以恒开展落实八项规定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区内"八个不准”,做到了节假日期间公款"零消费"、公车“零里程"、赌博等违纪行为"零发案”;坚持不懈强化纪律约束,针对少数干部“不在一线、不在视线、不守底线”的现象,在全区持续开展“庸懒散软”专项治理,组织各类明察暗访35次,对21家单位、20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共立案3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8人,作风建设形成了抓常抓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多次邀请省、市主流媒体聚焦吉州、推介吉州,提升了吉州的对外影响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把各方力量汇聚到"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工作中来,凝聚了发展升级的强大合力。
  过去一年,全区各级干部共同努力取得的显著成绩,必须充分肯定;来自基层和各条战线创造的鲜活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过去一年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与中心城区所处的位置不相称;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还没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能支撑吉州发展的重大项目还没有实现大的突破;项目建设所需土地指标、建设资金仍存在很大缺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全面深化改革任重道远;农村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扶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隐患仍然不少;个别干部精神懈怠,在新常态下不适应、不会干、不想干的问题不可忽视,少数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反作为的问题仍然存在;基层党建工作一手硬、一手软,农村党建氛围不浓,党员队伍结构不优,便民服务功能不强,党建经费保障不力,村组干部教育监督不够等问题还要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二、紧扣工作重点,保持发展定力,奋力开创2015年工作新局面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吉州的开局之年。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了今年工作"四个深入推进”的总要求,即深入推进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法治江西建设、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五个不动摇、六个聚焦”的工作部署,即坚持两个略高于不动摇、坚持既定战略思路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推进依法治市不动摇、坚持从严治党不动摇,聚焦重点产业和重要板块、聚焦改革开放、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聚焦法治吉安建设、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从严治党,同时对吉泰走廊建设、中心城区"两带一区"、"三改三清”作出了具体部署。谋划我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必须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自觉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自身定位。为此,今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市全委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和效益并重,坚定不移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在吉泰走廊建设中加速赶超,全力推动吉州发展升级,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建设生态宜居城、新兴电子城、现代商贸城"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战略不动摇;要自觉对表聚焦,始终将吉州发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中去,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在吉泰走廊建设中加速赶超,在建设"两带一区"中唱好主角,在实施"三改三清”中做出示范,奋力开创吉州发展升级新局面。
  (一)做大经济总量,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
  2012年,市委王萍书记在吉州调研时提出,吉州要打造"首善之区”;前不久在调研时又提出,吉州要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这次市委全会提出,中心城区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对外"窗口”,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建设、社会民生都应走在全市前列,吉州区要用2一3年的时间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这既是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吉州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首要的是提升经济的首位度,如果我们的经济总量不能在全市排位靠前,打造"首善之区”就缺乏底气。因此,吉州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做大总量、进位赶超。首先,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从全市来看,我区2014年财政总收入列全市第7,仅仅是中游位置;从全省同类市辖区来看,2013年袁州区、章贡区、浔阳区财政收入就都超过了20亿元,进位赶超的压力还很大。第二,要坚定加速赶超的信心。吉州区撤市设区以来,由于体制和行政区划的调整,经济增长的平台和动力严重不足。近几年,随着体制机制的进一步理顺,区级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特别是这两年市委、市政府放活体制机制,我们全力打造了工业园区、樟山新区等四大产业平台,产业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呈现了集中集聚发展态势,城南市场加快建设和繁荣,城郊新型农业快速发展壮大,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加上地处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我区具备了加速赶超的条件。去年我们在传统企业及房地产税收下降、赣西堤拆迁、城南版块体制性划转等诸多减收因素叠加的情况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减、质量不降,更坚定了我们加速赶超的信心。第三,要确立加速赶超的目标。每年要瞄准一个赶超目标,跳起来摘桃子,按照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来安排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今年具体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做到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同步,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能快则快,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起吉州应有的贡献、应有的责任。
  (二)加快产业升级,在吉泰走廊建设中加速赶超。作为吉泰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按照市委全会提出的"吉泰走廊要持续发力提高贡献度”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放大产业亮点。工业发展要主攻"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力争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均增长20%以上,通讯传输系统、机械装备两个版块产值过百亿元;两到三年内通讯传输系统、机械装备制造、高端线路板、新能源新材料"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全部成型。要加快推进电子城一期和城南机械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米的12个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台湾电子产业园、宏瑞兴科技等8家企业部分竣工投产;要抓好现有骨干企业的扶优扶强,全力帮扶江西电缆靠大联强,力促摩比通讯、住电电装等企业扩容提质;要狠抓平台建设,工业园区要加快完成电子城二期四条路网以及公租房、豪生五星级酒店等配套建设,全面启动村级发展预留用地建设,城南机械装备产业园要加快完成动迁工作,力争今年6月份前签约企业入园建厂。与此同时,坚持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提升并举,力促年内南方水泥主体工程完工、新赣江药业竣工投产、堆花酒业动工建设,促进传统产业形成新的优势。现代农业要壮大"三大产业"。按照带状推进的思路,着力发展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三大特色富民产业,重点抓好长塘精品蜜柚、兴桥钓源蔬菜、樟山大江边蔬菜、曲濑精品苗木等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西四镇公路沿线"万亩井冈蜜柚产业示范带”;大力培育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参与到特色产业尤其是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中来。与此同时,加快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抓紧完成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进企业落户建厂,推动一产“接二连三”。现代商贸要做活"两个市场”。要把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加速建设城南市场,在抓好建材等现有业态培育的同时,快速启动建材市场二期、季季红商贸城等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要紧紧抓住全国货运枢纽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河西综合物流园建设,着力打造赣中南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尽快启动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建设,力争年内二期1#地块项目全面竣工。加速提升城中市场,在继续引进名商名店、加快大润发等高端商贸综合体建设的同时,把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来抓,千方百计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着力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动漫等新型服务业态上有新的作为,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健康养老、体育健身、教育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和提升。
  (三)创优发展平台,在建设"两带一区”中唱好主角。市委全会提出,要启动中心城区"两带一区"建设,即向赣江进军,沿神岗山至吉水桃花岛一线,规划集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赣江两岸风光带;沿青原山至东固一线,打造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将兴桥美丽乡村与市、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板块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市委实施中心城区"两带一区”是做大做优做美中心城区的务实举措,完全覆盖了我区所有乡镇街道。我们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创优发展平台,在建设"两带一区”中唱好主角。城北片区、樟山新区要融入赣江两岸风光带。城北片区作为行政区所在地,目前缺的还是人气,要加快完善功能配套。路网配套方面,要加快完成城北汽车城规划二路、甘泉路三期两条道路建设,拉大城北汽车城框架。服务配套方面,要抓好城北商务中心、北大实验学校、全民健身中心等建设,其中城北商务中心今年要建起来,全民健身中心要启动建设;抓好生活性服务业的培育,加快金融储蓄、邮政通讯等便民服务网点建设,持续优化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北片区的吸纳能力。樟山新区通过两年多来的框架拉开,已经步入了全面加速建设期,要加快樟山牛街、驾驶人考训中心二期、现代综合商贸城、综合医院等建设;按照"开发一片、完成一片、成功一片"的原则,强化招大引强力度,集中开发金樟大道东西两侧2平方公里建设,加快推进花园乐居社区、山景乐居社区项目建设,尽快连片成型;尤其要围绕赣江两岸风光带建设,在完善新区旅游规划的同时,切实抓好赣江沿线违章建房管控和环境整治,力争启动清水湾等旅游项目。城郊景区、农业园区要打造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要继续把乡镇作为吸纳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特色城镇来打造,紧扣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和古村落保护,改造老片区、开发新片区、提升功能区,高品质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长塘镇要加快完善小城镇各项功能配套,深入实施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求井冈蜜柚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曲濑镇要重点抓好卢家洲古村落保护开发和蔬菜基地建设;白塘街道要加快推进五里、广丰城中村改造,将高丰安置房小区创建成星级社区。尤其是兴桥镇、农业示范园区作为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的核心区,要精心谋划,加大钓源古村包装推介力度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大力引进社会资金,进一步完善示范园核心区基础设施,督促台湾园抓紧二期项目建设,实现钓源古村、市区农业示范园联动发展,着力打造景色秀美的风光带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
  (四)做实民生事业,在实施"三改三清"中做出示范。市委全委会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乃至各县(市)城区集中力量开展"改旧城、改旧村、改旧厂,清河流、清广告、清违建""三改三清”攻坚行动。"三改三清"实际上是近几年无物业管理小区和小街小巷改造"两大工程”的延续和提升,赋予了"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新的内涵。我们要以"三改三清”为重要抓手,纵深推进"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要加快推进"三改三清”。区分管领导要牵头尽快制定"三改三清”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在"三改三清"攻坚行动中做出表率,做好示范。在城区,重点完成老旧小区和危旧街巷改造60个以上,同时抓好城区环境整治,持续巩固创卫成果;整合市区共建力量,有效盘活城区老厂区、闲置仓库等资源,加快建设群众文体设施;尤其要加快推进电线电缆总厂、大校场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砖瓦厂、城北公租房等保障房项目建设,确保棚户区改造"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顺利实现。在农村,把"三改三清”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以中心村、大村整治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新农村综合示范点,尤其是要根据“整体布局、带状推进”的要求,升级打造金樟公路美丽乡村示范带;认真总结农村“清洁工程”经验,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努力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要全面提升便民服务。在便民服务场所建设上,我们鼓励探索创新,但一定要老百姓能走得进、用得上、有人气,要像文山街道抓西苑社区、抓思源新社区一样,重点在解决公共服务和活动平台上下功夫,务求每个街道再打造1一2个示范社区。要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困难弱势群体的就业、保障等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开展人文校园创建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五)破解发展难题,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增强活力。牢牢扭住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放松,继续在全区开展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以有效的组织形式全力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以改革的姿态激活力。在认真落实市委工业园体制机制、扩权强镇等“1+16"改革的同时,坚持问题倒逼改革,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每个分管区领导自主领衔一个改革课题,加快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要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创新,探索农民建房管控新机制,着力破解农民建房难题;对接中心城区物业管理职能下放,严控小区违建等行为,并将环卫工作逐步推向市场。加快樟山新区先行先试步伐,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区镇协同、项目招引等改革,全面提升新区城镇化水平。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开放搞活力度,发挥鑫农实业有限公司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引进各方资金、技术和龙头企业参与建设开发。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推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引导鼓励名校、名企投资兴办优质民办学校,探索建立区级教师管理中心。加快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完善区级、镇街"一口式"便民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争取省级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发挥工业园"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企业孵化基地”融资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金融对区域发展的支持力。要以开放的姿态引外力。确保全年引进内资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现汇进资2200万美元;引进亿元工业项目10个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6个、10亿元以上4个。要进一步浓厚招商氛围,借助国家税务总局挂点帮扶我区的机遇,利用税务系统资源优势,春节后在广东、福建等地召开有影响、有深度的招商推介会,务求引进几个对吉州发展有支撑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要进一步强化招商考核,加大外资到账、项目开工、项目竣工得分指标,考真考实,同时把转化招商成果作为当务之急,做到督查调度一刻不减,促使签约项目“落地生根”、在建项目"开花结果”、竣工项目"茁壮成长"。要以担当的姿态克难题。推动发展的过程就是破解难题的过程。要全力破解征地动迁难题,快速推进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昌吉赣铁路客运专线,以及大校场、广丰棚改等项目征地动迁工作。要全力破解资金难题,加大向上争资力度,精心包装策划项目,力争年内完成向上争资8亿元,尤其是我区的"8+X”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受到省发改委、民政厅的高度关注,省里准备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全省社区建设,我们要积极对接,争取更多的支持;要做活土地融资文章,力争年内挂牌出让一批成熟地块;加强银企对接,充分发挥"园区助保贷”、"财园信贷通”等作用,为产业发展注入能量。要全力破解协调难题,切实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建设企业的协调沟通,对条件已经成熟的项目要加快推进,比如城北全民健身中心、小商品市场等项目要尽快启动建设。
  (六)加强作风建设,在依法治理从严治党中提升形象。要以发展升级的大目标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各级干部在依法治理、从严治党中转变作风,提升形象。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推进法治吉州建设,我们要紧紧围绕省、市部署,把善待群众作为基本前提,以"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为主题,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各级干部中不断强化"重视群众利益是德,善做群众工作是才”的为民理念,在改善环境中纾解民怨,在提升服务中对接民需,在推动发展中保障民利,在创新机制中激活民力,不断增强依法治理的群众基础;把依法行政作为关键之举,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按照"职权法定、责权一致”原则,大力推进政府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全面抓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促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保持政策的严肃性、连续性,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事,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不拖欠项目工程款,以政府的诚信带动社会和个人诚实守信;把维护稳定作为核心任务,当前群众的法治观念还不强,"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等现象仍然存在。我们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矛盾预警、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矛盾预防解决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要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诉求,进一步规范信访行为,对不合理诉求敢于说"不”,对不合法行为敢于亮剑,尤其是对项目建设中恶意阻工、寻衅滋事等以闹取利行为,坚决予以打击;要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刑事违法犯罪,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区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集会神抓党建,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要全力夯实基层基础。以"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三进三解三促"和"四新”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双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城区,围绕"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抓好社区"8+X"便民中心、"12343"服务热线、"一口式"服务"三个一”便民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结对三送”等特色活动,提升和丰富"人文社区、温馨家园"这一党建品牌内容;在农村,借鉴万安县做法,推广"干部学用技术”活动,结合"三个一”精准扶贫,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点对点为民服务;在工业园区,抓好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妇女之家等党建带群建“四位一体”建设,加大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不断拓展基层党建工作阵地。要强化村居组织建设,抓好镇街、村(居)党组织书记述职以及村居干部党员发展工作,尤其是用好能人协会这一载体,注重在返乡创业优秀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一批有致富能力、有社会责任、作风正派的优秀青年入党,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抓实基层干部大规模培训,对换届后的村和社区干部开展全员培训,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加大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今年确保农村党建工作经费比去年增长10%以上,确保村组干部、退职党员的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足额到位,同时区财政拿出100万元作为村(居)基层党建项目化经费,对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和便民服务项目给予扶持。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强化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把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干部教育的核心,继续深入开展评选“十大为民服务好干部”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始终保持精神饱满。始终坚持凭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把"干了什么事、干成了什么事”作为各级干部的必答题,推动各级干部在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一线建功立业;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考察评价机制,让有作为的干部有前途,不作为的干部没市场,乱作为的干部受惩戒,用考核的杠杆撬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切实改进干部作风,针对查摆出来的“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持续发力推进各项专项整治,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尤其是加强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有关具体规定的监督检查,推动各级干部在为民服务中转变作风。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切实做到党委"不松手”、一把手"不甩手”、纪委"敢出手”,真正做到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住自己、管好基层。要以教育强化自律,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以制度规范行为,认真抓好18项长效机制的有效落实,尤其是在项目建设中,5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要全部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操作,20万元以下项目区内公开招标,依照程序操作,坚决杜绝领导干部和亲属插手工程建设;要以监督严明纪律,针对少数干部"不在状态、不在视线、不守底线"等现象,持续开展"慵懒散软”专项治理;要以惩处净化队伍,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大对各级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反作为等行为的查处,做到既防治干部为政不廉,又防治干部为政不为,进一步浓厚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同志们,新常态孕育新希望,新挑战激发新动力。面对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的艰巨任务,全区上下要以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为动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吉泰走廊建设中加速赶超,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2日在吉安市吉州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吉州区人民政府区长朱谋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沉着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吉”战略目标,以春季攻坚行动和发展升级主题推进活动为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16亿元,增长10.5%;实现财政总收入12.1亿元,增长16.4%;地方财政收入8.98亿元,增长16.4%;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62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6元,增长14%。
  (一)城镇建设有力展开。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征地动迁稳步推进。大力推进赣西堤棚改、新白鹭洲中学、新井冈山大桥、金樟大道、上吉线等项目征地动迁工作,共完成征地839亩,动迁57.4万平方米。尤其是樟山新区、工业园区、城南市场、机械装备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区等发展平台的征地动迁有序推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升级创造了基础条件。二是新区建设加快实施。樟山新区金樟大道(吉州段)全线通车,"两纵四横"路网基本形成,拉开了3平方公里城区框架;樟山牛街3万平方米商业体主体封顶,驾驶人考训中心项目一期运营良好,已培训驾驶员上万名;郊野公园、中心幼儿园、中学公寓已投入使用。城北新区120万平方米高端住宅相继建成,北大井冈山实验学校去年秋季开学,城北商务中心等项目正加紧推进。三是城区改造更为有效。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6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及小街小巷、9个菜市场改造;白塘街道广丰、五里村棚改项目已启动拆迁和安置房建设,电线电缆总厂棚改项目正在挂牌,大校场动迁基本结束,砖瓦厂保障房基本完工。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吉福路垃圾压缩转运站,全面整治市容环境,为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文明城作出了突出贡献。四是镇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区小城镇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推进完成基础和配套设施项目20余个,长塘镇创业文化园建成投入使用,长胜、长运大道竣工通车;樟山镇群众健身中心全面完工;兴桥镇中心公园、兴桥大道一期全面建成;曲濑镇综合超市完成建设等,各镇区形象和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
  (二)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效益并重,做优平台与产业集聚并举,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一是工业运行提速增效。预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8亿元,分别增长12.9%、13.8%;工业用电量1.35亿度,增长21%;新增规模企业11户。新建、续建工业项目28个,其中和盈电路、固得宝电子等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台湾电子产业园一期、宏瑞兴科技、新赣江药业等15个项目主体即将完工,已建成厂房25万平方米。二是工业平台逐步夯实。工业园电子城一期基础设施全面竣工,二期路网、井冈山大道北园区段加快建设;公租房一、二期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四位一体”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豪生五星级酒店等商贸服务设施抓紧建设;零担物流、公共交通等配套功能逐步完善;清理回购友利电等4家企业土地120亩、厂房3.5万平方米。城南机械装备产业园一期基本完成征地动迁;中小企业创业园11家落户企业正在动建。三是工业集群日益显现。预计全年通讯传输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2.8亿元、58.5亿元,分别占全区总数的31.7%、29.5%。通讯传输产业被认定为全省工业重点产业集群,高端线路板产业相继有和盈电路、固得宝电子等五家大型企业落户发展,华立源科技、宏瑞兴科技等新能源新材料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四是工业帮扶成效明显。通过"助保贷"、“财园信贷通”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1.45亿元;帮助飞信光纤、吉泰环保进行了股改,恒威实业完成了在上海股权交易所Q板上市。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招工百日攻坚战”活动,共为企业招工4000余人,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为飞信光纤、新赣江药业等企业申请专利技术5项,宏瑞兴科技列入全省百项重大工业项目。
  (三)商贸服务日益繁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抓建设扩规模,抓培育促繁荣,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经济支撑作用。一是专业市场加速扩容。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已建成70余万平方米,建材一期、钢材、工程机械等6大市场全面运营,300多家企业入驻经营;五星级宾馆综合配套项目启动建设;全年实现税收8384万元,增长46.1%。吉安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已全面建成营业,二期市场已动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是金融物流同步发展。九江银行、珠江村镇银行及一批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税收7700多万元。河西物流园区一期建成8万平方米,4A级物流企业广东鑫昌物流公司成功落户物流园区,万吉物流、甘雨亭商贸被认定为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三是传统商贸提质升级。文山步行街、鼎泰商业街、阳明东路等中心街区商贸日益繁荣,麦当劳、沃尔玛、国美电器等名商名店成功登陆,天虹商城、新世界广场等高端商贸综合体建成运营,国光、甘雨亭等本土连锁店品牌不断壮大,传统商贸显现出强劲活力。
  (四)“三农"工作不断加强。以发展城郊新型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全面推进"两区三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已建成3000亩,一期六大功能区逐步提档升级,二期福容台湾园已对外开放;启动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一个农旅结合的示范园区初具规模;绿色食品加工区道路设施正抓紧建设,江西乐滋食品和吉安吉乔食品正式签约落户;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100亩,兴桥钓源蔬菜、长塘案前井冈蜜柚等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西四镇"万亩井冈蜜柚产业示范带",全区绿色蔬菜、井冈蜜柚、花卉苗木三大产业规模达3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79家、专业大户11家。二是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投入2600余万元,完成32个村点建设,打造了曲濑镇卢家洲和兴桥镇岭下等综合示范点,完成了金樟大道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规划工作。加强村落社区建设,农村村民议事室、文化阅览室、休闲娱乐室等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乡村卫生环境有效改善。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全面完成樟山镇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1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造林绿化3000亩,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核查验收。兴桥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成使用,改造农村危桥5座。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有效实施“三个一”精准扶贫,实现减贫1200人。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森林火灾事故。
  (五)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着力于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各项改革得到推进落实,开放效益获得有力提升。一方面,重点改革稳步实施。全面落实上级改革部署,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快速推进,审批事项精简到位,办理流程缩减60%以上;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基础工作基本完成;扩权强镇试点进展顺利,相关权限全部下放到位。自选“1+6”改革有序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实行一级财政专户管理模式,园区投资开发公司投入运营,一站式服务功能构建;城市建设管理改革出台实施了街道社区清扫保洁考核管理办法,区城投公司运营机制初步构建;樟山新区区镇协同、建房管控等机制建立完善;农业示范园组建了鑫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江西绿巨人等10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社区治理创新凸显特色,在全省首创全年无休"一口式”便民服务。此外,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首创乡镇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另一方面,引资争资成效突出。开放型经济成果丰硕,全年预计引进省外资金3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367万美元,现汇进资1657万美元;外贸出口2.65亿美元。共引进重大项目21个,尤其引进工业项目数量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新签约固得宝电子、和盈电路、昌威不锈钢、快点科技等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74亿元。向上争资成效明显,共争取到上级各类无偿资金7.5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重大有形项目6个,为历年最多;争取到国家层面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
  (六)民生事业协调发展。不断强化民生投入,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保障水平有力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一是社区建设亮点纷呈。围绕"四新”目标,打造新社区示范点10个,建设和提升"八大中心"40个,建立平安示范小区35个,新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62个,新增办公和服务用房近6000平方米。率先在全省启动"政社互动”试点;古南镇街道打造了四语工作室,永叔街道开通了全市首个社区微信互动平台,文山街道推进了信息化幸福社区建设,习溪桥街道、白塘街道率先推行社区事务"一口式”受理服务,北门街道小区平安治理工作在全市推广。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服务示范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四项国家级荣誉,全省社区建设推进会在我区成功召开。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吉安电机和飞信光纤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杰克机床数控磨床再获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最高奖——春燕奖。投入8000多万元创建"人文校园",新北门小学和四个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中考特优率、优秀率、合格率均列全市第一。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区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服务“空白村”全面消除。实现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钓源古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卢家洲古村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建设体育健身工程23个,国民体质测试站投人使用。首部《吉州区志》出版发行。省级生态区创建有力推进,兴桥镇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全面落实"单独二孩”计生政策,为1022对"单独”夫妻办理了再生育一胎生育证。新增南健、庐水、天利3个省级著名商标。三是民生保障更为有力。全区民生支出9.8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4.1%。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796人,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5505万元;为2.28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4亿元,为1.79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406万元,为6817名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291万元,为606名五保老人发放供养金173万元,为4181名失地农民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695万元。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启动"救急难”工作试点,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区。市社会福利中心和精神卫生福利院投入运营,搭建了"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投入使用。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和"冬春亮剑”、"百日整治”等专项打击行动,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0.9%,“两抢一盗”侵财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1.7%。开展"百日清访”专项行动,大力化解积案,解决信访难题,信访工作实现“三降”目标,连续三年保持"三无”态势。集中开展"七打七治”打非治违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兴区和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全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兵役、双拥、档案、侨务、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良好成绩。
  过去的一年,政府自身建设有效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0件,见面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受理省、市、区三级手机信箱信电1740件,市长直通电话240余个,办结率均为100%。深入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法律六进”活动,不断完善普法依法治理机制。健全完善“马上就办”工作体系,网上审批办结率100%;精简优化行政审批事项204项,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控制在100项以内。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问题整改、专项整治和建章立制工作,干部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大力精简文件会议,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0A”系统),机关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41项专项治理,加大廉政教育和案件查处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全面推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示制度,全区"三公”经费下降19.4%;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招标投标等工作进一步规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压力更大的情况下,我们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排难而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践证明,成绩的取得,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战略不动摇;坚持推进“春季攻坚行动”、"发展升级主题活动”不松劲;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争先创优不懈怠。成绩的取得,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全区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参与我区发展的客商朋友,向为吉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驻区单位干部职工、解放军及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宏观形势影响,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持续下滑,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传统重点行业、企业税收下滑,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三是主导产业支撑不强。缺乏大项目、大企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四是要素制约仍然较重。项目筹资、用地、征地动迁等困难比较突出,发展压力依然较大。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吉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挑战和机遇并存,加速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从宏观趋势上看,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国家系列改革的活力、政策的红利进入叠加释放期,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从省市层面看,“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的深入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吉泰走廊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城市的加速建设,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从自身潜力看,近年来,我们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大力推进了樟山新区、工业园区、城南市场、农业示范园区四大平台建设,全力加快了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上区位和生态条件优越,全区经济吸纳作用日益增强,新的发展潜能日益凸显,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发展升级的强大支撑。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政策机遇,激发自身潜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在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新发展。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三城共建”、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做大经济总量,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中担当重任;加快产业升级,在吉泰走廊建设中加速赶超;创优发展平台,在建设"两带一区"中唱好主角;做实民生事业,在实施“三改三清”中做出示范;破解发展难题,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增强活力,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升级,为力争2—3年内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奠定基础。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扩城强镇为带动,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提水平
  坚持建设与管理相结合、发展城市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不断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优化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一是全面加快新区建设。樟山新区充分发挥金樟大道、新井冈山大桥快捷通道打通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先行启动区建设。加快金樟大道一期两侧地块开发建设,力促樟山牛街、驾驶人考训中心后续工程加快完工;抓紧推进花园乐居社区项目,着力做好山景乐居社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完善樟山学校、综合性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依托樟山小镇旅游和职业教育专项规划,力争温泉旅游、养老地产、职业教育产业园等项目落户开发。同时,策应赣江两岸风光带建设,做好沿江建设项目安排,抓好沿岸河道整治和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城北新区加快完成甘泉路三期、规划二路等基础建设,加快实施北大井冈山实验学校二期建设,督促完成城北商务中心一期建设并投人运营,启动区全民健身中心、区委党校新校区、法院审判大楼等项目建设。二是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大力推进以"改旧城、改旧村、改旧厂、清河流、清广告、清违建”为主要任务的"三改三清”攻坚行动。尽快启动大校场、砖瓦厂二期土地挂牌程序,加速推进广丰、五里村棚改项目拆迁和安置房建设;加快实施电线电缆总厂棚改项目,启动造纸厂生活区、螺川上巷下路棚改项目。抓好今年6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及小街小巷改造。围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城市家园要求,以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强化城市管理;积极对接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职能下放,完善物业管理机制体制;探索实施城区清扫保洁新模式,按照管干分离的原则,对小街小巷清扫保洁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坚决落实"八个禁止",严控违章建房、违法用地现象。三是扎实推进镇域发展。以扩权强镇、重点镇建设为契机,以镇村联动为动力,逐步将城郊四镇打造成实力乡镇、美丽乡村。大力推进基础建设,长塘镇着重推进长旺路、长兴路延伸工程等项目建设;樟山镇启动实施金牛生态社区项目,完成桥文公路拓建工程等;兴桥镇加快创业桥路、紫荆佳苑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曲濑镇推动完成水厂建设、启动曲漱至田东公路等项目。同时,围绕加快提升城郊景区,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和古村落保护等工作,不断美化农村环境。四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全力落实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持续加大城区油烟、噪音等综合治理;抓好水库山塘水质污染治理,推进中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环保准入门槛,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深入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推行庭院和村庄绿化。大力促进绿色生态农业、新兴低碳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不断提升市民环保意识。
  (二)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壮实力
  紧紧围绕工业跨越发展目标,大力加快平台建设、强化帮扶服务,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全年力争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3。亿元、利税32亿元。一是加快完善园区平台。以城市新区的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全面完成电子城二期4条道路建设和井冈山大道北园区段道路改造工程;力争公租房三期、电子城一期居住配套项目建成主体工程;督促豪生五星级酒店完成主体建设、梦想星城项目启动实施。尽快启动城南机械装备产业园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已签约企业落地动建。二是突出集聚集群发展。围绕通讯传输、机械装备制造、高端线路板、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工业产业,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壮大龙头企业,促进集聚集群发展。全力帮扶江西电缆靠大联强,力促江明汽配、荣广机械、昌威不锈钢等新项目启动建设,力争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列入全省重点推进产业集群;积极扶持摩比通讯、住电电装等企业发展壮大,力促立讯电子、飞信光纤、同为科技等企业达产达标,督促台湾电子产业园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力争通讯传输系统产业列入全省示范产业集群;推动华立源锂能科技一期、宏瑞兴科技、吉泰环保二期等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督促和盈电路、华翔电子、华浩源电子竣工投产,固得宝电子、钧耀电子完成主体工程,促进高端线路板产业早日形成规模。三是着重提升帮扶效能。抓好落实工业招大引强和帮扶企业、培优骨干企业壮大支柱产业两个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机制、企业发展调研帮扶机制,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实行针对性、专业性帮扶,全力为企业解决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大力提升行政服务效率,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不断创优企业外部发展环境,促进四大工业产业2-3年内均形成百亿集群;全力支持新赣江药业、南方水泥、堆花实业等传统企业早日完成异地迁建、扩建工作,促进本土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三)以加速市场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商贸服务发展促繁荣
  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强化市场建设引领,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档次提升、比重提高。一是着力做强专业市场。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加速推进河西综合物流园二期、建材市场二期、酒店用品、季季红商贸城等市场项目启动和建设;加速五星级宾馆、配套服务区、市场服务中心以及物流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等配套工程建设;大力引进新兴业态和品牌经销商入驻各大专业市场经营;同时,不断强化市场管理,推动市场规模化、信息化、高端化、规范化发展。吉安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二期水产、冷冻食品等市场建设。城北汽车市场加快完成奔驰、沃尔沃4s店项目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商贸功能。在大力促进老城区商贸繁荣的同时,围绕提升城北新区、樟山新区、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和连片互动发展水平,统筹谋划,共建共享,全力推进商业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运作实施一批文体休闲等生活服务项目,加快完善商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北片区凝聚能力和发展潜力。三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大力引进金融机构,积极扶持金融企业发展,探索发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等金融新兴机构。借助市里推动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规划建设机遇,依托市区农业示范园、钓源4A级景区、新农村示范带等资源,进一步建设乡村旅游景点,整合观光路线,打造中心城区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后花园。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集聚优势,对接城市消费需求,积极发展会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家政服务、居家养老、休闲养生等新兴服务业。
  (四)以"两区三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创特色
  围绕做大产业、做美乡村、做实基础,坚持主攻“两区三基地”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大力拓展农业发展平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实施为带动,抓好百柚园、蓝莓基地、环湖栈道等产业项目和观光设施建设;帮促台湾园逐步完善提升一期,抓紧建设二期。尽快完成绿色食品加工区水、电、路等基础建设,积极引进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食品加工企业落户,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重点抓好兴桥钓源和曲漱瓦桥蔬菜、长塘案前和农业示范园蜜柚等新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不断壮大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等富民产业规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模式,带动农民参与生产致富。积极鼓励规模生产基地向设施景点化、产品生态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观光业有机结合,提升产业效益。三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布点,规划引领,深入挖掘村庄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和中心村建设,着力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产业发达的农村新型社区;继续抓好曲濑卢家洲综合示范点古村保护性开发,启动实施金樟大道示范带建设。四是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兴桥泉塘、东塘和长塘案前6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1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堤防等项目实施。切实抓好防汛、防疫、防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完成区粮食储备库建设。抓好农村危桥升级改造,完成25户以上自然村通村道路建设。
  (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活力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潜力,扩大开放发挥外在牵引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已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做到"放到位”、“承接好”,对保留项目进行流程再造和方式改进,研究制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形成上下衔接、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信息录入和资料归档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矛盾问题,确保顺利通过省市综合验收;不断完善财税管理、教育卫生、工商注册登记等领域改革,努力把取得的改革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效。二是深化重点改革。紧紧围绕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深化“1+6"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紧扣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目标任务,全面落实法治吉州建设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在下放职能权限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产业发展、财源培植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财政、市政、服务、投融资等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率。深入推进城市建管改革,健全城投公司运营机制,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加快樟山新区产城融合、区镇协同、项目招引等方面改革步伐,不断提升新区城镇化建设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引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共建上争取更大突破,加快园区开发建设。继续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健全区级、镇街"一口式”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机制,争取省级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三是提升开放水平。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外资和激活内资更好结合,进一步浓厚招商氛围,丰富招商形式,完善招商机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突出产业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实效;抢抓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机遇,积极对接国税总局等上级帮扶单位,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建设,努力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发展的格局。
  (六)以人民幸福为根本,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建设优环境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增强民生保障能力,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社会治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一是进一步夯实社会基础。整合市、区共建资源,健全多元化投人机制,着力深化新社区建设。通过示范带动,抓点促面,新增推动一批新社区示范点建设,同步提升一批"八大中心”硬件设施;重点建设一批社区文体健身中心,逐步拓展一批社会服务内容。大力争取中央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和各级公益创投项目,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政府职能顺畅转移和各类服务功能有效运转。以村(居)委会换届为契机,有效加强村(居)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群众参与意识,进一步提升基层自治能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实施大校场小学、五里小学、吉安三中、吉安四中等一批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大力推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结对办学,探索建立区级“教师管理中心",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逐步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快村卫生室改造提升,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大力提高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单独二孩”政策落实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实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配套完善社区体育健身工程。三是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和医疗救助网络核算平台,改、扩建长塘、兴桥和曲濑敬老院;积极探索市社会福利中心、精神卫生福利院社会化运营管理新模式。做好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抓好贫困村村庄整治和产业发展,继续以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四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新《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贯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提高监管效能。着力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落实领导接访包案制度,提高信息分析和处理协调能力,确保信访有序,息访有效。全面推进平安吉州创建,始终保持严打态势,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七)以打造法治政府为基础,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强服务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基础,以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为目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建设法治政府。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促进执法规范、严格、透明、文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广泛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打造法治政府。二是建设为民政府。全面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大力强化群众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公务活动,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公共服务上,将更多的财力倾注到民生改善上。不断健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机制,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上多想办法,多办实事;坚持做到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区发展;用实干赢得群众信任,维护群众利益。三是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提高为民办事服务效率。健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对重点工作定责任、定目标、定要求,加强工作监督和问责,充分调动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应对新常态、新情况、新问题的水平,增强谋全局、抓发展、解难题的能力。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运转效率。四是建设清廉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把廉政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廉政监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各项规定,严格把好工程项目预决算关,强化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制止奢侈浪费,建设人民信任的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机遇孕育希望,实干创造未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全面推进吉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而努力奋斗!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农业"两区三基地":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区两大园区和绿色蔬菜、井冈蜜柚、花卉苗木三大产业基地。
  2."三个一"精准扶贫:即对每户农村贫困户采取一名干部、一个农民合作社或产业帮带人、-万元资金的"三个一"形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3.社区治理"一口式"便民服务:即社会事务"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中心一头管理”的服务新模式。目前,我区基本形成了政务服务"一个窗口"(所有业务均可在任一前台窗口集中受理)、居家服务"一个电话"(通过搭建"吉安12343服务在线"等平台,居民一个电话或者登录社区服务网,就可以享受到便捷周到的服务)、社区互动"一个中心”(通过建设集“8+X"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让居民更好的交流互动)的"三个一”便民服务体系。
  4.社区建设"四新"目标:指新社区建设在改善小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培育社区文明、建立长效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目标,即新面貌、新服务、新风尚、新机制。
  5.社区"八大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托幼早教中心、平安联创中心。
  6.社会保障"一卡通”:指各项社会保险信息"通”用一张卡,方便参保者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权益记录,方便、快捷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
  7.信访工作"三降"、"三无":"三降"是指区本级访、去市访和赴省访的批次和人次与同期相比下降;"三无"是指无进京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缠访闹访,无进京重复非正常上访、赴省非正常集体上访,无超期办结中央和省交办信访案件。8.安全生产"七打七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是指在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七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的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专项行动。
  9."法律六进":即法律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
  10."两带一区"建设: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启动中心城区"两带一区"(赣江两岸风光带、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规划建设。
  11.农民建房"八个禁止":指禁止城镇居民私自购买土地建房;禁止非法倒买集体土地建房;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禁止建新房不拆旧房;禁止擅自占用耕地开天窗建房;除乡镇规划区和村庄规划区特殊需要外,禁止沿国省道两旁100米以内建房;禁止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东建西;禁止违反城镇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建房。
  12.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是江西省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自2005年起设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以下三项活动:为乡镇、农场、林场、垦殖场和开发区等购买各类专业文艺演出团体的演出;购买电影到每个行政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放映;组织群众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的文艺演出、展览和比赛等文体活动。

知识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2013〜2014)》是一套系统记述吉州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其编纂宗旨是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规定,逐年全面、真实地记录吉州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力求客观反映事物原貌,集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于一体,为存史、资政、育人服务,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提供地情资源服务,为编修地方志书奠定基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