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荟萃众星灿烂——吉水古代名人采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水县人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028
颗粒名称: 名人荟萃众星灿烂——吉水古代名人采撷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3-8
摘要: 吉水,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岀。建县以来众多的仁人志士彪炳史册,与日月齐辉。在众星灿烂的历史名人中,集中采撷有典型代表的名家,突出弘扬其优良品质和垂世功德,以启迪后人,传承万代。
关键词: 吉水县 人物传记

内容

吉水,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岀。建县以来众多的仁人志士彪炳史册,与日月齐辉。在众星灿烂的历史名人中,集中采撷有典型代表的名家,突出弘扬其优良品质和垂世功德.以启迪后人,传承万代。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欧阳修,宋时吉水沙溪人,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和杰出的政治家。他立朝为官,旗帜鲜明,坚持社会改革、减轻税赋、消除积弊、宽施仁政的政治主张,被人们誉为“照天蜡烛”,是北宋中叶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一生主要的成就在于文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一代文宗。
  欧阳修的文章,明畅简洁而又丰满生动。他的政论文,或劝皇帝进贤退恶,或申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均条理分明,以理服人。他的散文无论是状物写景还是叙事怀人,均摇曳多姿、生动活泼。他的诗词,清丽明媚,平易流畅,风流蕴籍,语近深情,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开创了“诗话”(《六一词话》),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简便灵活的形式。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成为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
  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严惩了浮艳怪涩的文风,倡导了平易朴实的文风。他发现并举荐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批文学新秀,使他们脱颖而出,在文坛上名噪一时。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使一代平易朴实文风逐渐形成,给后世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
  杨万里,黄桥镇沌塘村人,是南宋杰出的文学家,著名的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爱国忧民,立朝为官,清廉节义,刚介耿直,世人赞他“脊梁如铁心为石”、“浩然之气,至刚至大”。其人品,诗品堪称楷模,备受尊崇。
  杨万里一生写诗二万多首,是我国历代多产诗人之一。他焚诗立新,“落尽皮毛,自出机杼”,创立“诚斋体”。他的诗有新、奇、快、活、风趣、幽默、曲折变化的鲜明特点;有“流转园美,活泼刺底”的风格;有通俗浅近、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当今诗坛谁为主,诚斋律诗正施行”、“四海诚斋独霸诗"之誉。
  杨万里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爱民忧民诗,田园山水诗。爱民忧民诗有《悯农》、《农家叹》、《悯旱》等,其中有“稻云不雨不多黄,芥麦空花早着霜”、“一门手指百二十,万斛量不尽穷愁”、“饿死何愁更平汆?野夫半去只荒田”的诗句。这些诗句表达了农民在水深火热中被迫发出的吼声,充分表现了杨万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描写田园山水的名篇更多,其中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这些诗句中充分显示杨万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还有《过杨子江》、《雪霁晓登金山》等大量的爱国诗篇,其中《雪霁晓登金山》一诗达到了顶峰:“……天将五湖四海水,并作一江字扬子。乾坤力气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挡?……诗人踏雪来清游,不为浮玉饮玉舟,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诗人站在韩世忠、虞允文等将领大败金兵的战场上,一声呐喊,有如石破天惊,雷轰电掣,令人震撼!这是对苟且偷生的南宋小朝廷的鞭嶷,对主战派人士的讴歌。
  大明才子解缙赞杨公曰:“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以励万代。著书立言掠忠论事,悬车逸老志不忘君。凤凰麒麟,景星庆云。”
  大明奇才解缙
  解缙,县城人。从小天资敏慧,5岁善对,出语非凡;七岁能诗,有老成语;十岁作文,下笔如神。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文,著名之作有“三颂”(《嘉禾颂》、《河清颂》、《白象颂》)、“三说” (《诗说》、《书学详说》、《书学源流详说》)、“三疏”(《大西庖封事》、《太平十策》、《进实录表》)等。《大西庖封事》,洋洋万言,对朱元璋执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由于文章论理充分,语言流转宛丽,朱元璋看后不但不治罪,反而连夸他:“才子,才子!”
  解缙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编《永乐大典》。永乐元年(1403),解缙奉旨主编《永乐大典九他召集朝臣学士,各方专家二千余人,调集数百万册书籍,进行编纂"解缙白天参与理政,夜晚破书万卷查阅资料,反复修改、补正、勘校,经过6个寒暑的精心编纂,于永乐七年(1409),历史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初稿终于完成。后几经增补,《永乐大典》的内容更加翔实完备。《永乐大典》的编纂成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乃至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举世公认的,作为主编的解缙功不可没,所以后人把《永乐大典》和解缙相提并论。时人赞曰:太平十策抒民意,永乐大典慧斯文。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宋时吉水永昌乡富川村人。他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侯,面临着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元军大肆入侵,皇帝不思抗元,满足于苟且偷安的生活,南宋到了岌岌可危的局面。文天祥忧心如焚,为了挽救南宋朝廷覆灭的命运,他倾其家资充作军饷,募兵积粮,组织吉安、赣州等地乡兵万众,抗击元军,寸土血战,百折不挠,直到战败被俘。
  被俘后,面对元军的多次诱降,文天祥宁死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节。敌人把他关在狭小潮湿的土牢中,敌首企图以此来消磨他的意志,可是文天祥却泰然处之。尽管土牢积水腐臭,鼠虫乱窜,犹如地狱一般,他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长诗《正气歌》。文天祥终于在公元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于大都,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千秋传颂。
  宁死不屈的杨邦乂
  杨邦乂,黄桥镇云庄人。建炎三年(1129)升建康府通判,面对金军兵临城下、宋军主力溃退、官吏纷纷出逃投敌的危难情况下,他临危不惧,奋力守城,终于寡不敌众,城破被俘。
  金军动员杨邦乂的上司和下属劝降,被严词拒绝。金军统帅金兀术亲自设宴诱降,并许以高官厚禄,杨邦乂毫不动心,且刺血裾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并大骂金酋不止。气得金兀术顿足大怒,喝令刽子手将杨邦乂押赴雨花台,残酷地割掉他的舌头,剜去他的心脏。宋高宗感叹地敕旨称杨邦乂“舍生取义”、“死有重于泰山”。并由户部尚书叶梦德率百官为杨邦乂举行国葬。在杨邦乂遇难地赐建了“褒忠祠”和“褒忠庙”,供后人祭祀。
  岳家军勇将杨再兴
  杨再兴是族叔杨邦乂属下役吏。杨邦乂壮烈殉国,他怀着满腔报仇杀敌的义愤投奔岳家军,成为岳飞部下的一员勇将,抗金保国,屡建奇功,被宋高宗封为御前统制。
  绍兴十年(1140),金兀术率65万兵马进犯中原,杨再兴随岳飞率兵与金兵大战于河南囲城一带,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杨再兴单骑冲入敌营,杀敌数百。金兀术极力反扑,屯兵12万于临颖,杨再兴以300骑兵于小商河畔与之激战,杀敌将兵2000余人。金兀术败阵逃循,杨再兴穷追不舍,直追到上游河畔。杨再兴擒敌首心切,奋不顾身地淌水过河,结果连人带马陷入淤泥之中不能自拔,对岸金兵万箭齐发,杨再兴身中数百箭而亡,年仅36岁。后岳家军将其遗体火化,骨灰中留有箭簇两升。
  岳飞闻讯杨再兴战死的消息.十分悲痛,率领全军举哀,亲临灵堂祭奠,并在小商河畔建陵园,同时,亲自用杨再兴生前所持长矛刻下墓碑铭。
  抗金英烈李邈
  李邈,盘谷镇谷村人。宣和年间为霸州知州,触犯了僅臣童贯而被免官。后启用为严州知州,起兵二万抗金,驻守边防重地真定(今河北正定)。金兀术率数10万兵侵犯宋朝,兵临城下,层层包围,金主劝降,李邈誓不投降,坚决抗敌,与金兵战斗40多天。城破被俘,金主又诱降,李邈曰:“要杀便杀,决不投降!”坐牢3年,李邈其志不移。金主令他为沧州知州,他不理采。金主严禁他穿汉服,蓄长发,李邈不服,奋舌大骂,金人以铁杆狠击他的嘴巴,击得牙齿尽落,血流如注。李邈把鲜血吐在金主的脸上,仍骂不绝口,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无敌将军解元
  解元是解缙的先祖,身材高大,有九牛二虎之力,百步穿杨之能,万夫不挡之勇。从军抗金,屡建战功,升都虞侯。建炎年间解元为韩世忠部下名将,身经百战,战无不胜,誉为“无敌将军”。
  金兵进攻浙西,解元奉命至京口迎战,以海船截江,断金兵退路。金兵以数十艘小船以钩搭扳宋军战船。解元率兵跳入敌船中,拚死杀敌,大获全胜。
  绍兴年间,解元防守辰州,设计以伏兵打阻击战,以八百精兵,破金兵数千,且生擒金军先锋黑头虎。解元率兵于下邳与金兵交战,以数千骑破金兵万余人。特别是在淮阳附近的刘伶庄,解元仅三百骑,被五倍以上的金兵包围,宋将士惊慌。解元横刀立马于宋军前,大喝一声:“解某在此,宋军必胜!”敌人闻声丧胆,将士闻声气鼓,奋勇冲杀。一场恶战从早上杀到中午,马蹄全被鲜血染红,解元舞动长矛,浴血奋战,终于率领二百余骑.冲出重围。后解元惊闻韩世忠被削职革权,悲愤交加,气绝身亡。孝宗感其忠烈追封太原郡公,谥“忠武”称号。
  著名政治家胡广
  胡广,明时吉水大洲胡家边人,既是著名的政治家,又是著名的军事家。胡广文才武略兼备,“学足达天下,智足运帷幄,”深得永乐皇帝尝识,升为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入文渊阁决策朝政,行使首辅之职权。永乐年间,皇帝封胡广为军师,命其跟随皇帝出征。北伐戦靶国,胡广出谋献策,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大获全胜,威震北漠。阳征瓦那部落时,胡广识破该部落头领马哈木佯败,不贸然追击,然后仔细观察地形,布置虚阵,诱敌深入,待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再以五倍的兵力围歼,瓦哈木部队死伤过半,大败而逃。胡广用兵打了很多漂亮仗,立下不少战功,是明朝了不起的军事家。
  杰出军事家毛伯温
  毛伯温,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曾任工部、兵部尚书。嘉靖十七年,凶横刁蛮的安南王莫登庸多次侵犯明朝疆域,占领了广西钦州等地。毛伯温奉命讨伐安南,既用军事攻势,又用政治攻势。他调集两广、福建、湖北等官兵12万余人,分三路包围莫登庸,又向安南官兵宣传“揖让”政策,昭明只要“归顺明朝,既往不咎,官复原职。”起初,莫登庸自持勇悍,企图负隅顽抗,后来他看到毛伯温治理的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斗志昂扬,加之下属将士、州府官吏受“揖让”政策的感召,已分化瓦解,纷纷归顺明朝。莫登庸无可奈何,乖乖地归顺了明朝,称臣纳贡。毛伯温不费“一刀一箭”平定了安南,做到了靖边安民,创造了明朝有史以来兵不血刃的伟大战绩,成为杰出的军事家。班师回朝时,皇帝亲自为他解战袍,封太子太保。
  卓越外交家陈诚
  陈诚,阜田镇竹园陈家村人。任翰林检讨时参加过编修《永乐大典》。奉旨出使安南,陈诚奉行“平等互惠”之外交政策,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因功升吏部员外郎。永乐11年至22年,陈诚三次出使西域,行程数万公里,历时8余年,先后出访了哈密、沙鲁海牙、撒马儿罕等17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他积极推行明朝对西域诸国“一视而无间”、“平等互惠”的外交政策。在20多年的外交活动中,为睦邻友好、沟通文化、发展外贸、巩固边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功勋可以与张骞媲美。他还撰写了《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访问专著及《狮子赋》、《竹山文集》等文卷。
  地理学家罗洪先
  罗洪先,盘谷镇黄澄溪(废村)人。嘉靖八年状元,初任修撰,升春坊左善赞。在任期间,因立太子之事得罪皇帝被罢官。回乡后,他再不愿出仕,发愤修学,潜心钻研地理学说,精心绘制地图。为了使绘制的地图准确无误,他踏遍全国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广泛搜集资料,然后闭门谢客,费时10年绘制成《广舆图》。《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最小的分省地图集。罗洪先发明了比例缩尺,将地图按精确的比例绘成袖珍地图,这种绘制地图的比例尺一直沿用至今。为潜心读书和教学,他在阜田镇石莲洞兴建书院,绕院遍植松、柏等树,洞顶上筑有“小蓬莱”讲经台,广招弟子,进行讲学,培育了一批新秀。石莲洞也因此成为名胜古迹。
  理财专家周忱
  周忱,醪桥镇鹳薮村人。他任工部右侍郎时,受命巡视苏浙一带,发现该地欠粮税非常严重,仅苏州一府就欠粮税790多万石。周忱首先制定了“平米法”,消除了豪绅把税粮转嫁给农民的积弊。又以《记事》的绝招,惩治了粮官弄虚作假的贪污行为,之后他还根据丰歉调节的原理在夏收时主动以平价大量购粮,建立“济粮仓”,以防荒年,深受百姓欢迎。同时又在盐区执行田赋养农艮,盐税养盐丁的政策,兼顾国家与平民的利益。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使苏浙地区由 “荒白地”变成“米粮仓”。任工部尚书时,瓦刺王领兵南侵,包围土木堡(怀柔县),当权者欲烧掉通州粮仓,以断绝敌人粮草。周忱建议与其烧仓不如让京军去开仓取粮,结果取出粮米百万石,足够京军一年用粮。京城修缮三大殿,周忱进京取出仓库年久腐朽的牛皮熬胶,以新皮补充,节约了大量银两。周忱一生理财有方,被名人李贽誉为“前后理财者不能及”之人。历史学家吴皓赞为“最会理财,最能干的好官”。
  哲学家邹元标
  邹元标,县城小东门人。刑部侍郎。他为官刚正不阿,忠言进谏,不畏刑杖。有“割不尽的韮菜莞,打不死的邹元标”之谚语在民间流传至今。邹元标拜王守仁(字阳明)为师,并终身研究王守仁的“致良知”理论。“致良知”学说,就是要顺着自己的“良知”去做事,是便知是,非便知非,善便存,恶便去。他肯定“良知”的关键在于“立诚”,只有立诚,才能克服私欲而存天理,这就是“致良知”的“大本”。他提出“致良知”应该有“良能”,“良能”就是效国效民的能力。“良能”是 “致良知”的“核心”。邹元标把“致良知”发展为“致良知,务良能”,这就是邹元标哲学思想的精髓。邹元标的学说影响极大,是明代后期江右王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自办仁文书院并为主讲。先后在青原、白鹭、白鹿洞、岳麓、九华山阳明等书院讲学,宣讲哲学观点,“名高天下,从学者众”。有理学著作《愿学集》、《礼记正义》等十多部,均收入《四库全书》。
  笔记作家罗大经
  罗大经,盘谷镇白竹坑村人。罗大经几次被罢官,感到仕途坎坷,无意奔争,隐居山乡鹤林之中,潜心杂文写作。几乎以毕生精力,著述了《鹤林玉露》,全书共18卷,分甲、乙、丙三编,每编各6卷,其内容是杂记读书所得,兼载人物琐闻轶事。“其体例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其宗旨在文士、道学、山人之间,大抵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四库全书提要》)。”是宋人笔记中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对研究宋史和古典文学有重要参考作用。
  《鹤林玉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品,深受中外人士的欢迎,明清两朝多次重印。明万历12年(1584),日本分“天、地、人”三集出版发行,传播世界各国。公元1983年中华书局又出版发行。
  小说家曾敏行
  曾敏行,八都镇兰花村人。20岁时,大病致残。曾敏行人残志不残,发愤读书,专心治学。他把一生的耳闻目睹,以笔记的形式进行小说创作,写成了《独醒杂志》10卷。杨万里为之作序,周必大、谢谭、尤袤等名人写了题跋。
  《独醒杂志》文笔生动,内容广泛,记述了风土人情、山水名胜、历史遗迹及士大夫阶层著名人物的遗闻轶事,书中记录的两宋名人轶闻,填补了史书传记中的遗漏与空白。清朝名人鲍廷博称赞这部书是:“词简而意赅,识高而论卓”。此书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
  医学家刘允中
  刘允中,县城人。刘允中系中国历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首创人刘宗素的后裔,祖居河北省河间县,元朝至正年间,刘允中迁居吉水县城。他救死扶伤.医德高尚。壬辰(1352)之乱时,他不顾兵荒马乱,冒险出诊,被盗贼所执,欲杀害他。顿时众人蜂涌而出挡住,要以数条性命换他的命。盗贼不解,众人谓他是“神医”。刘允中当场救活了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盗贼诚服,放了刘允中。又一次他从门板上把一个“死人”(休克)救活,名声更是大振。刘允中给人治病,总是不避风雨,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他不但治病,还讲授医术和著述医书。他任吉州医学教授时,把祖传的《河间秘笈》知识传授给人。
  解缙赞曰:“……孙在江南,书传允中。谓药非补,而唯主攻,去病而已,百发百中。……后有作者,其书可宗。”
  吉水还有“一门三进士,百步两尚书,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里十神童,九子十知州……”,要知其人其事,且看《吉水县人物志》。

知识出处

吉水县人物志

《吉水县人物志》

吉水县人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求实有据的原则,客观地记述吉水县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人物。 入编对象:古代七品以上官员、进士,近现代政界副县(处)级以上官员、军界正团级以上军官、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英烈和省部级以上劳模、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以及其他知名人士。 时间断限:吉水建县以来至公元2006年10月底。 本志分古代人物、近现代人物两大部分。各编、章、节人物均按姓名笔划排序。本着“生不入传”的原则,现代人物一般以“简介”收录,已故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人士,视资料多少,写成传略、传记。 本志记载的是吉水县的相应人物(含符合入编条件在吉水工作过的外籍人士),由于行政区划变更,划出吉水县后或划归吉水县前的人物则不予记载。 本志资料主要源于对全县各乡镇村的普查、函调、族谱及《吉水县志》和其它文史档案资料。但由于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广,人物资料收集不全在所难免。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修
相关人物
杨万里
相关人物
解缙
相关人物
文天祥
相关人物
杨邦乂
相关人物
杨再兴
相关人物
李邈
相关人物
解元
相关人物
胡广
相关人物
毛伯温
相关人物
陈诚
相关人物
罗洪先
相关人物
周忱
相关人物
邹元标
相关人物
罗大经
相关人物
曾敏行
相关人物
刘允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