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人物》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010
颗粒名称: 宋元
分类号: K820.2
页数: 30
页码: 15-44
摘要: 本章节主要记述了吉安县宋朝、元朝人物的简介。
关键词: 宋朝 元朝 人物传记

内容

郑氏——母教的典范郑氏(980〜1052),是北宋文坛一代宗师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在江南望族的家庭,知书达礼,恭敬勤俭、宽仁慈爱。她嫁给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后,一直随夫飘游。欧阳观为人忠厚,居官清廉,乐善好施,喜交朋友。在欧阳修四岁那年,欧阳观不幸病故。欧阳观去世后,没有给郑氏留下任何财产。当郑氏将丈夫的灵柩送到家乡,办完丧事之后,她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了。孤儿寡母,一贫如洗,日后何以为生?如何使孩子长大成人,并受良好的教育?这对她来说是千斤重担压在身上。然而,郑氏刚强坚韧的性格,使她迎着沉重的打击毅然站起。几天后,郑氏带着孩子离开故乡永丰注冈,前往随州(今湖北随县),投靠在那里任推官的欧阳修叔父欧阳晔。欧阳晔家境也不宽裕,但他热情地收留了郑氏母子。欧阳修到了读书的年龄,因家贫买不起笔墨,郑氏便经常把年幼的欧阳修带到河边沙滩上,折芦荻为“笔”,以沙滩为“纸”,一笔一画地教他识字,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画荻教子”。没有书,郑氏将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逐章逐句地授给儿子。欧阳修天资聪明,求知欲很强,经常到邻居家借书,边阅读,边抄写,一本书刚刚抄完他便能背诵出来,这使母亲惊喜不已。在母亲的熏陶下,欧阳修的文学才华很快显露出来。有一天,欧阳修将自己的诗赋作品拿去向叔父请教,叔父看后,大感惊异,对他的文学才华甚是称赞。事后,叔父还把他的作品拿给郑氏看,赞许之情溢于言表:“嫂子、您不要为家贫子幼而忧虑,您对侄儿的教育,心血真没白费。我看了侄儿写的诗赋,真是不错啊!您放心,侄儿长大后,定会为咱们欧阳家族争光!”看到儿子的进步,听到叔父的称赞,郑氏心里自然感到快慰。但她心里也深深明白,要使儿子真正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学业上的进取固然重要,人格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一天,欧阳修从外回来,兴奋地告诉母亲:“我刚才和同伴们看了张员外家一场十分排场的祭事,不但用了全猪、全羊、纸人、纸马、金锭、银钱等大量祭品,而且请了许多僧人诵经念佛,气派极了。母亲,你说张员外这样做是不是孝?”母亲把儿子拥在怀里,轻声地说道:“孝是心底亲情的流露,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更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祭祀时物品再丰富,也不如生前以粗茶淡饭奉养父母。”母亲的话深深地刻在欧阳修的脑海里。
  随着欧阳修年龄增长,母亲对儿子的教育也进入到更高层次。当时城中发生了一桩冤案,闹得沸沸扬扬,欧阳修也义愤填膺。趁此机会,郑氏对欧阳修说:“如果有一天你为官,就应该像你父亲那样,心存仁爱,做个清官。世上有许多穷人、好人被欺压陷害,乃至坐牢,被处死,做官就要为他们作主。”母亲的教诲,欧阳修铭记心中。后来他踏上仕途,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时,就曾纠正了不少冤狱错案。
  郑氏还经常对欧阳修讲他父亲欧阳观清廉俭朴的故事,要求他向父亲学习,做个好官。她还要欧阳修为人处世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不要随声附和,随波逐流;在生活上则要节约俭朴。郑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欧阳修身居高位时,郑氏仍是自食其力,过着俭朴的生活。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三月,郑氏病逝,享年72岁。次年,欧阳修将母亲安葬于家乡永丰县沙溪漩冈,并写下了那篇千古流传的《洗冈阡表》,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后人为纪念郑氏教子有方,在她墓前刻有对联一幅:“阡表不磨国范, 古坟犹带荻香。”刘沆——北宋庚午科榜眼、贤相刘沆(995-1060),字冲之,号庐山,吉州永新(今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北宋天圣八年(1030)庚午科殿试第二名。该科共取进士249人。刘沆是吉安历史上第一个榜眼。
  刘沆自幼聪明好学,生得倜傥荡气,参加乡试后,举进士不中,他便称退仕不复出,无意于仕途。经父亲一再勉之,于是赴京参加天圣八年庚午科会试,殿试擢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他一上任就果断地处理了积压数年之久悬而未决的案件,平反了一些冤狱,显示出了公正办案,依法理政的好作风。刘沆为官清廉、办事公道,能为民作主, 深得民心。他奉命出使契丹,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宣祐三年(1051)三月,刘沆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他积极参与国事决策,重大问题多能商议解决,对政事有所救正。
  至和元年(1054)八月,刘沆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当时中书省任官多近臣举荐,刘沆向皇帝进言指出其三弊:一、近臣保荐,授非公选,多出私门,浮薄权豪之流交相荐举,互以贸易,以致不能选贤任能;二、任人唯亲,造成“当入川广,乃求近地,当入近地,又求在京”,边远贫困之地,无人愿去;三、奖罚升迁,“常格虽存,侥幸尤甚,以法则轻,以例则厚,执法者不能持法, 多以例与之”,以致赏罚不明。刘沆恳请皇帝能革除这用人上的弊端,使真正有才德的人能挑选到朝廷中来。仁宗接受了刘沆的奏请,诏令照此施行。刘沆奉诏,实行三举,革除“三弊”。一、举荐贤才;二、强化中央集权;三、竭力抑制侥幸,深入观察权近的功过是非。他敢于启用贤人,救正时弊。刘沆一生不但政绩卓著,而且文才横溢。他年轻时就以气义自负。为了开阔眼界,经受锻炼,增长知识,他经常游览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刘沆仕途之坎坷,为政之艰难,壮志之难酬,不能不给他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嘉祐五年(1060)二月二十八日刘沆去世,享年66岁。
  刘沆逝世后,仁宗皇帝十分悲痛,阙朝三日志哀,诏赠左仆射兼侍中。仁宗皇帝写了挽诗对刘沆一生作了很高的评价:“早富经纶业,终成辅弼功,立朝无党势,为国尽公忠,此日悲遗直,谁人嗣匪躬?深嗟亡一鉴,何以慰予衷!”神宗时,复赠太师、中书尚书令,追封究国公、吴国公。徽宗时,加封秦国公、谥文安。刘沆在历史上是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物,是一个爱国者,是一位政绩显著、为民办事、耿直的贤相。
  欧阳修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1007-1072),今永丰县沙溪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 。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中国的二十四史,他参与编修的就有两部,其中的《新五代史》是由他一人编著而成,这在古今史学家当中是极为罕见的。《新五代史》不仅体裁与文笔堪称楷模,而且褒贬得当,启迪后人。《新唐书》的编纂工作工程浩大,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等部分的写作和全书的统稿工作。
  欧阳修在经学方面的研究能够不囿前人,敢于提出自己的创见。正如苏轼评价欧阳修在经学研究方面的独创精神时说:“欧阳修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欧阳修又是中国金石学的开创者,他的《集古录》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1000卷,形成了一部空前完整的金石大手册,对于纠正过去所修史册的某些谬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诗词两个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的主将。他上承唐势,下启宋风,是公认的一代文宗。甚至有人这样说过:“欧阳修可以说是宋代唯一的散文家。”欧阳修的散文创作路子很宽,政论文、记叙文、策问、奏表、笔记、杂文、祭文、墓志铭、杂题跋、书简、著作、序言等,还有散文诗赋。欧阳修的政论观点鲜明,议论凯切,气势磅礴,鞭辟入里。欧阳修的记叙文情景交融,富于哲理。欧阳修的祭文和墓志铭,写得情感深沉,催人泪下,而且高度概括,发微深刻。欧阳修的书、序也与常人不同而别开生面,十分讲求描写和抒情,有机地把理和情结合在一起,做到了理中见情,情中见理,有的则表现得挚情似火,正气凛然。他的政治诗歌敢于揭露矛盾,同情民众,痛斥昏庸统治者,鞭挞如狼似虎的贪官污吏。
  欧阳修作词,却充分地保持了宋初的风格,并且成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毕生创作中,有诗800余首,词200多首。欧词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相当高的,而且思想比较开放,一扫文章中所体现出的岸然道貌。他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和鲜明风格是以抒情为主,感情婉转缠绵,十分真挚,其词清疏隽永,蕴藉沉厚。
  熙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8日),欧阳修走完了艰难坎坷的人生道,在颖州西湖畔的私第里安然去世,享年66岁。欧阳修在他从政的42年间,办事认真,从不懈怠,治学严谨,刻苦好学。他一生勤奋写作,著述丰富。今存《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另有《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专著。欧阳修以自己的卓越才华,创造性思维,为北宋中期的文坛、学坛和政坛,奉献了许多新的观点,开启了不少新的门径,对宋代的文化繁荣,对整个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文学、史学和经学的发展,做岀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蒋贲
  ——北宋理财家
  蒋贲(1007~?),字国华,遂川县巾石乡汤村人。天圣七年(1029)中举人,天圣八年(1030),24岁的蒋贲考中进士。初授广信军通判,以后逐步升迁,曾任度支判官、河北转运使,最后敕升掌管全国财赋的三司度支使。
  蒋贲资质明敏,他一生担任的都是为朝廷理财管物的官员,很有心计。他在任广信军通判时,为朝廷建造漕运船只。蒋贲善于经营、设计,组织江南船匠,造成一种锁袱船,人工、物料比过去同类船只减半。河北转运使欧阳修嘉其“可行漕运之利,杜侵欺之奸,甚见便利”,将之其法奏请朝廷,予以推广。皇祐三年(1051),三司使田况赏识蒋贲的才能,荐为度支判官。时为宋仁宗后期,北宋建国将近百年,为保西部边防,增募兵员,军费增加,享受国家廩禄的皇帝宗室和官吏,人数越来越多,开支越来越大,致使国家的经费支出与宋真宗时相比,成倍增加。蒋贲能够洞察利弊,将出入之数与田况商议,由田况作《皇祐会计录》上报朝廷,得到朝廷的嘉许。
  嘉祐二年(1057),蒋贲51岁时,宋仁宗敕授他为三司度支使,称他“醇深庄重,公平无私,学问高明,有见识超越之能,艺足泛应,得因时转运之宜”。蒋贲乃连续两次上疏自陈,请求致仕。蒋贲致仕还乡以后,在县城水南洲背创立书院,开始教授生徒,以度晚年。当时仕宦阶层均以师礼尊之。
  孔文仲 孔武仲 孔平仲
  ——门三进士孔文仲(1033-1088),字经父,今峡江县罗田乡西江村人。孔文仲个性耿直,平时少言寡语。他从小就非常刻苦,勤奋学习,强于记览,“经史传注,百氏子集,外至于天文、律历、算数之书,无不识于心而诵于口,其议论泱治,解讲精辨,诸宿儒老生往往不能出其右”。北宋嘉祐六年(1061),孔文仲参加进士会考,由于他的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提出了“用言纳谏,惜民力,宽刑罚,选拔人才重德行、文辞”等正确主张,加上文笔有苟卿、扬雄之遗风,故深得考官的青睐,特被擢拨为第一名。孔文仲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余杭(今浙江余杭)县尉,台州(今浙江临海县)军事推官等职。
  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当政,倡导变法,他制订和推行的“免役法”遭到守旧派人物的攻击和阻挡。翰林学士范镇推荐孔文仲为贤良,去应“制科”之举。孔文仲在他的对策中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训兵”极力反对。王安石启奏神宗,得到御批同意罢黜孔文仲。孔文仲罢官后,致力研究学问,著书立说,积极参加欧阳修的文学革新运动。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即位不久,下旨将孔文仲召进宫中,封秘书省校书郎,复用为起居舍人。不久,孔文仲被任为左谏议大夫,升礼部员外郎。旋因直奏“青苗”、“免役”诸法的利弊,元祐三年改任中书舍人,同知贡举,同年病逝。文仲大殓时,在朝仕官失声痛哭,其好友苏轼抚其柩哀曰“世方嘉熟软而恶峥喋,求劲直如吾经父者,今无有矣”。对其刚直不阿,不事权贵的品质作了评价。著《孔文仲集》50卷、《唐书集注》130卷。
  孔文仲父母早亡,家中有两个弟弟。二弟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嘉祐八(1063)年进士。初授谷城县主薄,历任江州、信州军事推官,湘潭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诗赋取士,选贤举能。元祐六年七月,以宝文阁侍制出任宣州、洪州知州。绍圣三年(1096),因朝廷党派斗争激化被免职,定居池州。从此,专事文学研究,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一生著说百余卷,主要有《书说》13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等。
  三弟孔平仲(1044-?),字毅父,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主薄。熙宁三年后,历任密州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骑都尉。元祐二年升太常博士,后历任太仆丞校理、江浙提点京西南路刑狱、秘书阁校理、朝奏大夫。绍圣年间,受人诋毁降为惠州别驾,不久被免职,流放英州。元符三年(1100)七月起用,授朝奏大夫,主兖州仙源县景灵宫。崇宁元年 (1102)十一月任户部郎中,后改任佥部郎中、提举永兴路刑狱。平仲擅长诗学,工诗词文章。诗词气势豪放,词句精炼。有《续世说》、《释碑》、《诗戏》、《朝散集》、《五行璜新论》、《孔氏说苑》、《良史事征》等近百卷付梓。孔文仲与弟武仲、平仲一门三进士,皆治学刻苦,善于辞文,其诗词注重杜甫、韩愈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因文名蜚声江西内外,所以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的赞语。“三孔”,一时与“二苏(苏轼、苏辙)齐名。
  郭知章
  ——北宋刑部尚书
  郭知章(1039-1114),字明叔,遂川县零田镇城溪村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入广西幕府,后历任县令知州,提点刑狱、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左司员外郎、左司谏、工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宝文阁学士、翰林学士、枢密院直学士、显谟阁直学士,并曾兼知太原府、开封府,邓州、成都、虔州、京东东路安抚使等职。
  郭知章初入仕途,即“有政绩,决事清明,不挠于大吏,所至民爱重之”。在为谏官时,数年之中“凡百余奏”,其内容“若复铃法,若通行募役,若用经学取士,皆关朝廷大体”。在论赏罚和用人的奏章中,有当时称为“至切”的语句:“爵禄庆赏以待天下之贤,愿毋以假借大臣行己私意;刑罚诛戮以惩天下之恶,愿毋以假借大臣行己私忿。”“忠于陛下者必见憎于大臣,党于大臣者必上负于陛下宋哲宗元符间(1098-1100),辽国派使臣为西夏“请还河西地”。朝廷命郭知章接待。他对辽使待之以礼,并晓以两国通好的大义,同时指出:“夏人累犯边,法当致讨,以北朝劝和之故,务为优容。彼若恭顺如初,自当有恩旨,非使臣所预知也。”辽使“语塞”,并“服其至诚”。郭知章在知太原府时建言:“展南城,据高阜,以御外寇,括营田,募弓箭手, 以代替禁卒。”得到朝廷的许可,有利于加强边防。他为官40余年,清正廉明,反对结党营私,任人唯贤,办案极为谨慎而公正。
  郭知章还“工诗律”,与当时的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时有唱和。黄庭坚称他“诗篇清奇,文语温雅,长于碑碣”。在郭知章任职的州县,上至缙绅,下至一介之士,都很推崇他的诗文和墨宝。他著有《易义》十卷、《易谍义》十卷,并有文集行世,可惜这些诗文大都已失传。去世时,黄庭坚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宋徽宗谕祭文称他“秉赋德性,浑厚淳全。躬自表树,良吏式宣。台谏著绩,风纪凛然。特立无惧,持之弥坚”。
  曾安止
  ——北宋农学家
  曾安止(1048-1098),字移忠,自号屠龙翁,今泰和县澄江镇文溪村人。曾安止自幼明理,勤恳读书,重视品学修养,平日待人接物特别谦逊。曾安止家贫,居住的房子仅能蔽风雨,但他坦然自若,读书很刻苦。读书之余还耕田、种菜、养鱼。他平日为人,知止知足,重视义理。
  宋熙宁年间会试中甲科进士,初任江西丰城县主薄,后任江西彭泽县令。曾安止在任彭泽县令期间,特别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他为官清廉勤勉,遇事果断。公余之暇,不断钻研农业科学,后来他因目疾辞去县令回乡,仍然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曾安止的故乡泰和县位于吉泰盆地,赣江纵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宋代主要的产粮县。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农民积累了种植水稻的丰富经验,选择和培育了适宜本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大量品种,客观上需要有人加以总结。曾安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潜心研究水稻栽培。他白天访农民,到田间观察禾苗生长情况,晚上广泛参阅前人的有关著作,夜以继日地著书,直至双目失明,终于著岀了《禾谱》。曾安止的《禾谱》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北宋时泰和县乃至江南50多个水稻品种的特征、栽培技术和农业生产管理方法,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后的又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曾安止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他为政清廉,始终保持俭朴的家风。曾安止因病早逝,仅活了50岁。他一生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安止的《禾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水稻品种专志。可惜的是,《禾谱》原书已佚,只在曾氏族谱保存有部分内容。曾安止的著作除《禾谱》外,还著有《屠龙集》若干卷,《东说》1卷。
  何昌言
  ——北宋绍圣丁丑科状元何昌言(1067-1126),字忠儒,新没(今新干)县城迎春门外何家山人。北宋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状元。
  何昌言自幼勤奋读书,志向宏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首赴乡试中举人。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三月初九日再参加京城会试,进士及第,殿试为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哲宗赵煦见何昌言的对策中,振朝纲见识非凡,兴社稷才智超群,特赋诗一首赐送给他。诗云:“庐江才子文胆雄,家世簪缨台省中。今年来献康时策,跨得青天第一龙。南国从来学者多,因此人人壮心赤。涂阳有翁霜鬓须,满眼儿孙皆读书。”五月初一授何昌言为承事郎,签书武临军节度判官。建中靖国元年(1101)任奉议郎、秘书省校书郎。崇宁元年(1102)九月晋任礼部尚书员外郎加武骑尉。
  徽宗赵佶登基后,昏庸奢淫,重用奸佞。因此,天下罪魁,六贼之首蔡京炙手可热,滥施权术,陷害忠良。此行径激起了扶稷良臣上疏,何昌言亦曾五疏其奸恶之罪。但蔡京累罢累起,四岀执政。而何昌言却屡遭陷害,五降五复。不过,这位状元无论降职到何处,总是悬挂着他自己书写的“汉柏秦松骨气,商葬夏鼎精神”自勉条幅,恪守人生。直至钦宗皇帝赵桓就位,靖康元年(1126)二月准敕,何昌言上殿面奏事毕,任工部尚书侍郎太子詹事。
  何昌言在弹劾当朝奸佞罪恶的斗争中,炼就了一副铮铮铁骨,表现出刚直精神。虽然奸佞蔡京最终被赶出了朝廷,但是何昌言却由于长期受迫害,愤闷郁积,于靖康元年四月二十七日(1126年5月21日)病故,享年59岁,归葬于新干县善政乡沂江河口洪华山。
  许贵
  ——南宋礼部尚书许贵(1069~1147),字公和,万安县弹前乡上洛村人。许贵岀生官宦世家,高祖许吉成在唐贞元年间曾为湖广节度副吏,世代簪缨,书香门第。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酷爱书画,才气过人,天资聪慧,气度豁如。长大后,更是“法业宏博,文武扬烈”。他“为人敦行谊谨于规,为文深究古今典籍”,素有硕儒之称。
  靖康年间(1126-1127),金兵大举南侵,许贵随抗金名将宗泽起兵勤王,“摄弓而驰,荷戈而走”,又“提兵督粟,溯江犒师”,保证了抗金部队的后勤供应。“靖康事变”后,宗泽、许贵等人极力拥戴康王赵构为帝。建炎元年(1127),对有拥戴赵构为帝的人大加封赏,许贵也以起兵勤王有功,超升为礼部尚书,资政殿大学士,加光禄大夫,赐紫金鱼袋。加封敕书如是说:“礼部尚书许贵,恪恭乃职盖三十年,朕在储位,多资匡益……”绍兴七年(1137),许贵以老病乞休,卸职还乡里。归家以后,闭门谢客,课子孙,修族谱,济贫寒,兴义渡,备受乡亲里人的欢迎。又施给黄坑寺院产粮250石的良田,促其耕耘,自食其力。许贵夫人邱氏,贤德良淑,乐善好施。绍兴十七年(1147),许贵逝世,终年78岁。卒时御赐祭葬。
  欧阳珣
  ——反对割地求和的爱国英雄
  欧阳珣(?-1126),字全美,今吉安县永和镇人。欧阳殉的父亲欧阳粢.嘉祐八年 (1063)进士第,仕至朝散郎、潭洲通判。由于家庭的影响,欧阳珣从小就聪颖好学,深得父兄的喜爱。崇宁五年(1106)考中进士。初授忠州教授进士,改知杭州盐官县,后迁南安军司录。欧阳殉在任地方官期间,勤政爱民,颇有政绩。靖康元年(1126),欧阳珣由县以荐辟抵京师(今河南开封市)。时金国胁迫宋朝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个镇地求和。宋朝廷畏敌如虎,打算答应金国的条件,以求暂时的喘息。欧阳珣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立即联合九位朋友上书陈戎御之策,极力反对割地求和。他说:“割地敌亦来,不割亦来,特迟速有间。今日之策,惟有战耳!”他还向最高统治者郑重地指出:“祖宗地当死守,尺寸不可以与人。”金兵围都城,挟论要盟。宋钦宗亲御崇政殿,召集百官商议割地,以求保存风雨飘摇的宋王朝。当时大臣们都同意宋钦宗割地求和的政策,唯有小官欧阳珣坚持主张抗战保国,反对割地求和。钦宗皇帝不顾国人的反对,屈服于金国的压力,答应了割地讲和的条件,并派欧阳殉任监丞,同金国使臣去深州(今河北深县)和谈。欧阳珣接到投降派策划的这一圣旨,便作了以死殉国的准备。欧阳珣是一位忠肝义胆之士,他衔命出疆,誓不苟活。到了深州城下,竟违朝命,大声恸哭,对守城的军民说:“朝廷为奸臣所误至此,吾已办一死来矣。汝等宜勉为忠义报国。”深州军民为欧阳殉的爱国行动所感动,始终坚守不降。同去的金人没有得到深州城,恼羞成怒,于是把欧阳珣押送燕山(今北京市)。最后金国统治者竟把油脂浇在欧阳殉身上,点燃大火把他活活烧死。深州人民敬重欧阳殉的气节,特收其骨葬于南廓外,永远崇敬他、怀念他。
  王庭珪
  ——刚正爱国的诗人
  王庭珪(1080~1172),字民瞻,号泸溪,安福县平都镇人。宋政和八年(1118)进士,授迪功郎,调茶陵县丞。在任上勤勉尽职,为政清明。但迪于耿介刚正的个性,与上司不合,于宣和五年(1123)弃官隐居泸溪,以诗文为武器,宣传抗金,反对议和,是一位有爱国心和正义感的诗人。
  绍兴初年,他著文指出招安大盗之害,受到丞相李纲的称赞。绍兴中期,胡栓被贬新州,亲戚朋友无一敢过问,独有王庭珪慨然以诗送行,热情赞扬他“乞斩秦桧罢议和”的爱国壮举,斥责了秦桧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滔天罪行。为此触怒秦桧,以谤讪罪名流放夜郎辰州。秦桧死后,王庭珪恢复自由。孝宗即位,召见并任命他为国子主簿,他婉言相辞。乾道年间又被提职,还是不从。次年,皇上在内殿召见,特别优待,免去拜跪礼,赐坐慰问,但他依然坚持退休回家,不愿担任官职,结果被授予直敷文阁的名誉职务而告老返乡。王庭珪回乡后,很关心人民疾苦,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以他的笔歌颂为民作主办实事的有作为的官吏,反映人民的心声。他特作长诗《寅陂行》予以热情歌颂。
  王庭珪无论在逆境还是闲居的岁月里,都勤于著述。他的诗作不是赋风花雪月,作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感人肺腑,纵横奇崛,雄浑流畅。王庭珪诗文皆工。杨万里在《卢溪先生文集序》中称:“少尝曹子方,得诗法。盖其诗自少陵出,其文自昌黎出,大要主于雄刚浑大。”周必大赞他“主庐陵文盟者六十年”。著有《泸溪文集》50卷12册传世。此外尚有《六经讲义》、《论语讲义》、《易解》、《语录》及《沧海遗珠》,甚为丰富,可惜均已散失,未能留传后世。乾道八年(1172),王庭珪病逝,终年92岁。
  杨邦X
  ——抗金捐躯的民族英雄
  杨邦X(1085~1129),字晞稷,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杨邦X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学识渊博,通晓历史,注重操行。杨邦X懂得生活的艰辛,他“苦心嗜学”,“言行忠敬”,“每以古人自励”。后来到府学读书,杨邦X更加注重自己德行的修养,凡荣坊酒肆,从不涉足。北宋政和五年(1115),杨邦乂以舍选登进士第。先后任婺源县尉,薪、庐、建康三郡教授,涕阳令。南宋建炎三年(1129)九月,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
  杨邦乂跨入仕途之时,正是北宋王朝面临内困外患,摇摇欲坠之日,朝廷由于蔡京等六贼当道,政治黑暗腐败。杨邦乂在郡学教摂任上“以育才作人为己任”,力倡革除颓俗。建炎三年十月,金人兵陈长江,宋高宗赵构逃往浙江,镇守建康大臣面临金兵不战而降。当时有人劝邦X离城,他说:“我通守,苟去城,谁与守?我尚爱生哉?”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杨邦X被囚期间,誓死不降的意志始终坚如铁石。他暗地咬破手指在自己的衣襟上写下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面对降官劝降,杨邦乂慷慨激昂地说:“家国事,不两立,吾计决矣,愿毋辞费!”金将完颜宗弼许以高官厚爵,邦X以头碰柱,大声喝道:“死尚不畏,岂可利动,速杀我!”边说边将衣帽取下,露出衣襟上血书“宁做赵氏鬼,不做他邦臣”°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二十七日,宗弼又劝降,邦X遥望南方,向宗弼喝道:“若辈乱华,天宁久假。若行磔矣,安得污我!”宗弼大怒,竟将邦X的舌头刮掉,并剖开他的胸膛, 剜去心脏。终年44岁。
  建炎四年(1130)五月,朝廷为褒奖杨邦 X忠烈,赠直秘阁,诏庙祀于建康府。高宗赵构无限感叹地敕旨称赞杨邦X : “值时难厄, 介胄之士望风而速奔,城郭之臣蒙耻以求活,独汝能抗死之忠,誓不屈番酋,宁自甘于血刃,口不绝詈,言不忍闻,绰有张御史之风,无愧颜常山之节”,“死有重于泰山。”绍兴二年 (1132)三月,朝廷赠杨邦X朝奉大夫,谥“忠襄”。资政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叶梦得奉高宗之命,率众官在杨邦X遇难地聚宝山(今南京市雨花台),举行隆重的国葬,赐建“褒忠祠” 和“褒忠庙”。
  郭孝友
  ——北宋政和乙未科探花
  郭孝友(1086-1162),字次仲,吉州龙泉光化岭上(今遂川县零田镇城溪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乙未科会试,廷对第三名。该科共取进士670人,郭孝友考中探花,初授国子监学正、司业,宣和(1119-1125)因奏事得罪奸相蔡京,被贬为瑞金丞。
  南宋建炎年间,郭孝友以“清严有夙望”被任为两广东路提点刑狱,一年后又被任为西路提点刑狱。当时两广许多州县偏僻荒芜,郡中官员未始一至,许多州县官锲貓其民,朝廷不知。郭孝友到任后,轻车简从,亲至各州县巡视,深入百姓中了解民情,对“疲软贪残不胜职”的守令,连章劾罢之。他还到各州查阅狱案,有疑问反复查讯,经其平反昭雪的冤狱不下数十件。按当时制度,州县官吏捕获强盗达到一定的数额,便可以得到朝廷奖赏或升官,并且未决囚犯也可计入。一时州县官吏滥报捕盗人数,假冒顶替,不是强盗的囚犯也被计入,酿成祸害。郭孝友将此事上报朝廷,建议改变这种制度,非决案囚犯不能计数。郭孝友的建议得到朝廷许可,明令施行。郭孝友在朝为官时,积极为朝廷选拔人才,丞相朱倬,户部侍郎林觉,皆有政声,他们都是由郭孝友举荐的。他任工部侍郎时,秦桧主张与金人议和,遭到多数朝臣的反对。秦桧以郭孝友有私谊,便私访郭孝友进行游说,希望能得到郭孝友的赞同。郭孝友说:议和不是安社稷,保国家的办法,纵使得以暂时罢兵,将来也后患无穷。朝臣主张抵抗,并非不良之举,望丞相慎重考虑。秦桧当时就很不高兴,对郭孝友说:想不到次仲也这样不支持我。此后,郭孝友称病请求辞官,并给皇帝上书,建议:理财以充兵饷,选将以勤操练,纳谏以广言路,招贤以赞辅;并希望皇帝亲率六师恢复中原,让宗庙神器还于汴京。最后,郭孝友以敷文阁侍制致仕。
  郭孝友辞官回乡后,仍关心民间安危。
  当时,宋方军的散兵游勇游荡乡间,加之盗贼猖獗,地方官报请朝廷增设“武尉”官职,并募弓箭手专事防盗,但所募者大都为无赖之徒,民众反受其害。郭孝友得知这一情况,入朝奏请,得以取消,民众称好。
  董德元
  ——北宋绍兴恩赐状元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宋吉州庐陵郡永丰县流坑村(今江西乐安县)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科第二名。后恩赐状。董德元自幼读书勤奋,少时工诗,16岁考中秀才,20岁时参加乡试,获魁首。后累试不第,因特恩得州助教,初任宁远(今湖南省宁远县)主簿,复预漕司荐。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科中进士,廷对居第一。但因董德元中进士前曾有官禄,按宋朝惯例,是不能取中状元的,便列为第二。但董德元才学超群,后来高宗赵构遂将他作为恩赐第一名,即 “恩赐状元”。
  董德元获中状元后,授左承事郎,任镇南军(今江西南昌市)节度判官。他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殿中侍郎。绍兴二十五(1155),因秦桧引荐,官至参知政事,掌左仆射职权。封庐陵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太平兴国官。秦桧死,董德元罢归庐陵。
  董德元回乡后,自觉无颜见故乡父老,遂卜居吉州(今吉安市)城中,抚今追昔,似乎颇有悔意。他盖了一座“休茶亭”,自撰一联, “闲谈休论荣枯,静坐常思得失”,反省从政期间的过错。作为封建时代的一名高官,能这样做,也算难得。隆兴元年(1163)病卒,享年69岁。
  胡铨
  ——江西脖子最硬的人
  胡铨(1102-1180),字拜衡,号澹庵,今青原区值夏镇道院人。胡轻自幼聪慧好学,博闻强记,跟随萧楚习读《春秋》,能得其精髓。这为他为学从政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胡铨生活在北方金兵不断南侵的时代。面对严峻的形势,胡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把一生奉献给抗金事业,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操。
  南宋建立伊始,急需人才。建炎二年(1128),年方25岁的胡栓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参加应试。高宗皇帝见到胡铨的试文后大加赞赏,想点胡铨为状元,只因有的考官以为胡铃的言词过于直率,而把他排在第五名。胡铃被授予抚州军事判官。因父去世,胡铨回家守孝,没有赴任。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进攻南宋,隆裕太后为躲避金兵追击,逃至吉州(今吉安市)。正在家中守孝的胡铃闻讯后,立即招募乡勇入城固守,协助官军抵御金兵,保卫家乡。由于胡铨抗敌有功,他被起用为承直郎兼吉州军事判官。绍兴五年(1135),胡铨升任枢密院编修官,掌管全国军事文件。绍兴八年(1138),奸相秦桧决策主和,朝野舆论一片哗然。当时身为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对此坚决抵制,奋笔书《戊午上高宗封事》,直截了当指出秦桧卖国求荣的险恶用心,声明自己“不与秦桧等共戴天”,要求皇上砍下秦桧、王伦、孙近的头,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否则庁愿“赴东海而死”,也不“处小朝廷求活”。这篇奏疏,不仅“当日奸谀皆胆落”,而且使“勇者服,怯者奋”。金人闻讯急忙以千金购得此文,读后“君臣失色”,连连惊呼“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此后秦桧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加于胡铨,将他管制,最终谪贬到吉阳军(今海南省三亚市)。胡徒不以个人的生死为虑,非常关心海南文化教育的进步。他克服重重困难,著书立说,执经授徒,为发展海南的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胡铨流放了23年,直至宋孝宗即位,才被起用,历任国史院编修官,权兵部侍郎等职。后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
  胡铨晚年定居家乡青原山南麓。死后,谥“忠简”。著有《澹庵文集》100卷、《澹庵词集》。2000年元月,江西省的新闻媒体举办了一次很有价值的“千年回眸”,选评本省千年之中最杰出的十位历史名人。胡栓被评为 “脖子最硬的人”。
  曾敏行
  ——南宋笔记小说家
  曾敏行(1105-1175),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独醒道人、归愚老人,吉水县八都镇人。
  曾敏行从小聪明颖慧,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因而父亲给他取名为“敏行”。曾敏行十多岁时就日嗜经史,与人评说古今,善于持论。本来他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然而在20岁时一场大病,使他放弃了举子业。从此后曾敏行悠闲自得地生活,随意读书,泰然处世,不求仕进。他专心治学,博览群书,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官杂记,里读巷记,无不记览。他还喜阴阳五行之说,能悬腕作行草,工画虫鸟花草,还花大力气研究医学和建筑设计。周必大赞他“有博古通今之学,知几应变之才”。
  曾敏行气质刚方,识趣超迈。为人慷慨好义,扬善嫉恶,急人所难,把自己的房舍、田地及财物,全部施舍给贫苦的老百姓,自己却周游四方。曾敏行一生经历了宋朝历史中权奸误国,异族入侵的动乱、苦难时期,目睹了由北宋王朝由衰败到南宋偏安偷生的种种丑行,也看到了爱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他漫游江湖间,平生隐居不仕,著书自乐。其子三聘将他平日的笔记加以整理,编成《独醒杂志》十卷。杨万里作序,周必大、尤袤诸名人写了题跋。此书后来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书中255条,大部分内容都是有益的。其中近半的条目记述了江西的风土人情、山水名胜、历史遗迹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各种人物情态,并涉及到宋朝各阶层著名人物的遗闻逸事和宋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更为可贵的是把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的事迹写进书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方腊的事迹写进历史书中的人。该书于两宋轶闻,可补史传之阙。
  淳熙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175年12月130),曾敏行与族姻燕钦,观如平时,迨暮夜,呼纸笔书二十余言,嘱诸子以力学,投笔即寝,倏然而逝,享年70岁。杨万里在《曾达臣挽词》中,对他的一生作了中肯的评价:“议论千千古,胸怀一一奇。非关时弃我,不肯我干时。老鹤云间意,长松雪外姿。平生独知命,冷眼看人痴。”杨再兴--忠义报国的抗全英雄杨再兴(1105-1140),吉水县人。杨再兴幼年家境贫寒,跟随父亲在赣河一带捕鱼为生。宣和三年(1121),杨再兴不堪忍受朝廷官吏和地方豪绅的迫害,远离家乡,投奔道州农民起义军曹成麾下。起义军常常出没于洞庭湖与官府作对。杨再兴水性好,武艺强,作战又勇敢,不久就成为一名首领。绍兴七年(1137),杨再兴独树一帜,据山东九龙山,在齐鲁地域打官府,杀污吏,惩财主,救贫民。时值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岳飞为抗金广招天下英雄。杨再兴为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岳家军纪严明的军风所感动,欣然投奔。岳飞对杨再兴十分钦敬,称赞道:“杨将军乃是将门之后,武艺超群,愿共同扫平金虏,迎还二圣。”自此,杨再兴随岳飞转战南北,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特别在夺取蔡州,收复西京 (洛阳)的战役中,更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连斩金将,战功赫赫,高宗皇帝封他为御前都统制。
  绍兴十年(1140),宋金再次交兵,杨再兴与金兀术大战河南朱仙镇。金兀术败走,杨再兴穷追不舍,直追至临颖小商河畔。杨再兴一枪刺死金兵一队先锋雪里花南,第二枪刺死二队先行雪里花北于马下。金兵继续溃退,杨再兴拍马上前,三队先锋雪里花东被刺伤逃走,四队先行雪里花西又被挑于马下。金兵人马践踏,死伤无数。杨再兴乘胜追击。时大雪纷飞,小商河尽是淤泥,衰草丛生,全被大雪遮盖,河路不分,杨再兴杀敌心切,不明底细,只顾催马向前,结果连人带马陷入河中,不能自拔。这时逃到对岸的金兵,回过头来,万箭齐发,杨再兴身中数百離而死,年仅36岁。岳飞闻知,十分悲恸,率领全军举哀, 亲到灵前祭奠,并在小商河畔修建陵园,安葬杨再兴忠骸,还把箭龌等物安置穴中,又亲手用杨再兴生前所持长矛刻下墓碑。
  杨再兴的英雄业绩,后世钦仰不已,历代高官祭奠。杨再兴陵园占地19亩,墓前碑楼4座,大殿前额高悬“英勇抗金万古留芳”横匾,殿后墓前立碑镌刻“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系清康熙礼部尚书沈近思手笔,碑首横镶“忠义报国”石匾。
  刘元宾
  ——北宋医学家
  刘元宾(生卒不详),字子仪,安福县严田镇龙云下村人。刘元宾从小刻苦攻读,诸子百家,无书不读,文史地理,均有研究。他知识广博,文采斐然,尤其精通医学,因此而受到当权者的器重。他由县到州,由州到路,由路而入京,曾五次被地方官推荐赴京应礼部试。刘元宾精通脉络经穴之学,名扬四方。此时,宋真宗为太子,真宗太子对医学很感兴趣。他立即将刘元宾录用在太医院任御医。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医学,而且十分投机。一次,刘元宾陪同太子出外郊游,他们偶见一妊妇,两人共诊其脉。诊脉后,太子说其妊妇怀二女,刘元宾说其妊妇怀一男一女。太子想当场剖开妊妇肚子看看,到底谁说得对,刘元宾不允。他对太子说:“我听说做一件不义的事,杀害一无辜人命,即使能得到天下,也是不能做的啊!现在岂能因我的愚昧而害无辜百姓?”双方争执不已。这时,刘元宾提出:“既然太子要见分晓,我可以用针灸催产。”刘元宾遂用银针扎那妊妇之掌,不一会,果真婴儿出世,确为一男一女。太子见后,无话可说了,只好认输,并伸出拇指连声称赞。后来,太子给刘元宾赐号“通真子”,并调入翰林医局,官至殿丞。
  刘元宾在翰林医局,经常与一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名士交往,并潜心著述医学论著。身为官医的刘元宾,一生著述甚富,著有《集正历横天挂图》、《神万金方》,注解《叔和脉诀》、《伤寒论》、《洞天针灸经》和《桃花阎苑集》等医学论著。所遗憾的是刘元宾的著作多数未能流传下来。
  龙衮
  ——北宋史学家
  龙衮(1118-1201),字君章,永新县城东门外台上村龙家人。龙衮自幼勤奋苦学,博通经史,文章出众,但锋芒毕露,为忌才嫉贤的主考所妒,屡考落榜,七举不第,毅然弃仕途,隐居东山(东华山麓),筑读书台,结草为庐,潜心于经史研究,笔耕不辍。所著多少无考,现仅存《江南野史》10卷。据郑樵《通略》载,《江南野史》原有20卷,明朝以后,已无完本。
  《江南野史》记的是南唐的人和事。该书为33人立传。这33人的所作所为,反映了南唐兴衰历史中最本质、最关键的史实。所列南唐三代皇帝,第一代李昇是有作为的君主,他招贤纳士、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吸引了江北众多的人才投奔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他先是听从丞相宋齐丘(今吉安县人)的建议“分立布六条,以率群吏,定民科制,劝课农桑,薄征轻赋,禁止非徭”;后采纳处士汪台符所陈九患利害之说法,“遣官大定,检校民田,高下肥晓,皆获允当,人绝怨咨,输赋不稽”0对外,“善和邻境,反对征伐,以安宗社”。在位10余年,“民庶丰富,郡邑安堵”,“人乐为用”。到了第二代的李璟就不行了,他不听父皇临终前告诫,一即位,就大动干戈。保大三年(945)灭闽,保大九年灭楚,东征西讨,田园荒芜,国库空虚,民怨四起。加之虔州乱后,他深居寡出,对大臣“非召不见”,“惟枢密使魏岑、查文征得入白事”,远贤臣,亲宠臣,树明堂,信谗言,使好些文武贤臣,或被迫自缢,或被贬鸩亡。导致北周乘虚南侵,占领淮南14州土地,李璟只得割地求和,成了北周的儿皇帝。后主李煜作为北周的孙皇帝继位,日子更不好过。无心理政,沉湎诗画,酷信浮图,最后成了宋朝的阶下囚。三代南唐皇帝之后,立传的30人,多数是南唐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与南唐这个偏隅政权同荣辱共存亡,南唐的兴衰存亡都离不开这一批人的功过是非。少数是社会贤达,他们身为处士,与世隔绝,明哲保身。这在“道德败坏,廉耻丧尽”的五代十国社会里,算得是难能可贵的。
  龙衮的《江南野史》是一部很有资治价值的史书。《四库全书提要》肯定此书“流传既久。固亦未可废焉”。晚年,龙衮因妻子去世,孤独寂寞,慕道家门境,于是留下儿女,只身离家去了峡江玉笥山,后在峡江盘岭再婚。南宋嘉泰元年(1201),龙衮逝世,享年83岁。
  曾民瞻——北宋著名天文科学家
  曾民瞻(生卒不详),字南仲,今永丰县坑田乡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考中进士。曾民瞻堂兄曾元忠对天文有研究,他著作除经义诗赋之外,还有《天文图》、《春秋立法》和《古今年表》等。曾民瞻幼年就很聪明,勤学好问,对经史诗赋、诸子百家,无不深入钻研。尤其是他在堂兄曾元忠的影响下,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曾民瞻从小就开始对天文的研究,他常常在夜间观察各种星体的运行,有时整夜不眠。他根据自己长期观察天象的经验,依据当地的经纬,观察天空的星象,测量四季的日影,注意朔望的月形,研究这些天体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他决心研制一台根据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在研制过程中,他精心计算贮水器的容积,漏水孔通的大小,掌握时空的准确数据。然后用铜铁及木材等原料.制成铜壶、铜盆、铜斛、铜虬、铜征和木箭、木偶等零件,配上机关,涂上釉彩,一台测时仪器——畧漏终于制造出来了。曾民瞻研制的畧,不但计时准确,外形美观,而且还装有视听信号,应用方便,制造是非常精密的。就当时来说,科技和工艺水平都大大超出了前人,达到了新的高度。曾民瞻的天文数理及畧的发明,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曾民瞻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人,为我国天文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宣和三年(1121),他初任南昌尉。虽然他的官职只是管理治安工作的小官,但是他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尽心尽责。有一次他发现郡治所置的畧漏的误差,就及时反映并请求尽快更换那部有误差的畧漏,主动提出自己承担设计制造畧漏工作。为了畧漏准确无误,曾民瞻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自己亲自设计制造。在他的精心设计和动手下,一只崭新的畧漏制造出来了。这部唇漏美观大方,不仅美化了郡治所在地南昌的市容,而且还方便了群众,得到了大家好评。
  周必大
  ——南宋著名宰相、政治家、文学家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省斋居士,青原野夫,又号平圆老叟,南宋吉州庐陵(今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人。周必大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作文赋诗,名噪庐陵。绍兴二十年(1150)考中进士,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博学宏词科。
  淳熙十一年(1184)后,周必大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左丞相,直接参与处理朝廷大事,为安邦兴国作出了贡献。周必大从政期间,无论是辅佐朝廷还是主政地方,总是一片忠心,勤奋治政,处事有谋,风虎云龙。人们敬重他,皇帝倚重他。周必大是朝廷重臣,协理皇帝治理国家,但他没有忘乎所以,而是对南宋的局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任宰相后的第一个奏章就提出:要居安思危,考虑到长治久安,不可急于求成。为达到富国强兵的战略目的,在内政方面,一要强兵,二要富国,三是安民,四是政修。在外交方面,周必大始终抱着不亢不卑的态度。周必大任宰相八年之久,他“立朝刚止”,言事不避权贵,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他力排权贵败坏纲纪,故而勋业更为出色。
  周必大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又是一位智识高远、学术精微的大学问家。他一生曾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在政务之余,积极进行印刷出版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庆元元年(1195),周必大告老还乡,在青原山从事著书、刻书活动。他举全力雕版印刷他任丞相时没有完成的欧阳修文集,使这部洋洋百万言的《欧阳文忠公集》共153卷终于雕刻成功。刻版本卷轶浩繁,印装精美,校勘准确,是宋版图书中的上品。周必大刻本以其校勘精良、刻写俱工,在中国书史上一直享有盛誉,备受推崇。在周必大所刻图书中,晚年所刻《欧阳文忠公集》和《文苑英华》最为著名,也最能代表他的刻书风格与刻书成就。他是继毕升之后第一个试验胶泥活字印刷并获成功的人,周必大的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印刷术做出了贡献,他的实践功不可没。
  欧阳伯威
  ——南宋有才华的诗人
  欧阳伯威(1126-1202),讳铁,号寓庵,吉安县永和镇人。他与著名学者、南宋丞相周必大同乡。少时,他们经常在一起对弈、赋诗、又同应举。这就使他们从小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很好的朋友。欧阳伯威的家庭是书香门第。父亲在绍兴十二年(1142)考中进士,仕至宣教郎、广西经略使、敷文阁学士。在欧阳伯威23岁那年,父亲卒官广西,家道中落。欧阳伯威既要侍奉母亲,又要照顾和抚养两个弟弟,家庭负荷使他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欧阳伯威自小好学,广涉群书,工于诗骚。他博学强闻,善论古今,与人谈吐,大气凛凛,抵掌论文,落笔成诗,屈其座人,使杨万里这样的名诗人都敬之慕之。尤其是他的佳作《绝句》四首:“恋树残红湿不飞,杨花雪落水生衣。年来为念成灰泠,无语送春春自归”;“桑麻得雨更青葱,芍药留春结晚红。怪得鸟声如许好,此身还正乱山中”;“为怜红杏业枝斜,看到斜阳送乱鸦。又是一春穷不死,天教留眼看莺花”;“篷窗卧听疏疏雨,却似芭蕉夜半声。烟浪蔽天天倚盖,略容一点白鸥明”。读着这样的好诗,有谁不称赞呢?所以杨万里跋云:“鸟啼花落,欣然会心处,酌大白,咽伯威诗,欲驭风骑气也。”欧阳伯威性格豪爽、豁达,但不失幽默、风趣,遇人无町畦,逢酒辄饮。当酣适时,咳唾成珠巩,歌呼薄霄汉,不知世之隘身之穷也。他写的《遇谏词》、《蜂螫》、《蜘蛛赋》,胡铃极力称赞。周必大在朝廷任要职,屡欲官之,他都谢绝。他迷恋诗歌创作事业,深知“诗穷而后工”的道理,故对官位、权势、名利一点也不羡慕。他对周必大说:“欲吾数口无饥足矣,焉事虚名!”晚年,欧阳伯威以目青稍疏洒,步履亦蹒跚。贫困虽然有增,然而少年时的锐气未减,箪瓢怡然。欧阳伯威著有《膛辞集》、《见闻录》、《漫成》、《遣兴》、《暮景松筠自娱》、《杂著》等。惜年代文远,一些著作都已散佚。
  罗泌
  ——南宋著名史学家
  罗泌(生卒不详),字长源,今吉安市青原区云楼乡人。罗泌自幼天资聪颖,记忆力强,有过目不忘之誉。罗泌在父亲和祖父的悉心教导下,笃志力学,自小就博览群书,志向远大,造诣深湛。他对“经传子史,律历阴阳”无不精通。罗泌博学强识,尤精于史学,一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著述史学名著《路史》,他是南宋著名学者和史学家。
  宋代是我国中世纪最博学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涌现出一大批博学的学者,罗泌则是其中的一位著名学者。罗泌20多岁考中进士,他没有选择去做官,而是选择做学问。因此,罗泌一生只是一个著作郎。罗泌治学,贯通经史,能诗善文,兼及诸子百家,典制律令,甚至对杂学也有所涉及。他在任著作郎期间,一边整理历代的古籍,为保存、挽救和整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边利用古籍收集资料着手编纂史学名著《路史》。经过数年的努力,罗泌终于在乾道六年(1170)撰成《路史》47卷。《路史》被人称为“天下奇书”。《四库全书》将其入“别史” 类。《路史》即大史之意,全书内容记述上古三皇至东汉末年事,引据浩博,文采瑰丽,语多精华,对研究上古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彭叔夏——南宋学者
  彭叔夏(生卒不详),字清卿,吉安县人。绍熙三年(1192)举人,绍熙四年(1193)考中进士。彭叔夏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为官时间短,主要是做学者。彭叔夏一生的精力是著述《文苑英华辨证》10卷。《文苑英华》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大类书,共1000卷,号为词翰渊薮。然而卷帙既富,矛盾差错亦多。彭叔夏的《文苑英华辨证》10卷是协周必大校《文苑英华》时所作。周必大《文苑英华跋》称:为孝宗帝裒集《皇朝文鉴》,因及《文苑英华》,错乱谬误不可读。致仕后乡居,取《文苑英华》各种版片,与友人等共加勘削校正,详注各篇,成《文苑英华纂要》84卷。彭叔夏与其事,复作《文苑英华辨证》10卷。嘉泰四年(1204)二人之书分别付梓。彭叔夏之书,前有自序,云:“益出先生退老邱园,命以校讎,考订商榷,用功为多。散在本文,览者难遍,因荟萃其说,以类而分,各举数端,不复具载。”《四库全书总目》称:“叔夏此书,考核精审,大抵分承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存不必遽改之例。”彭叔夏的《文苑英华辨证》10卷不仅纠《文苑英华》各种版本之错乱谬误,于周必大原本亦多所损益,用意严谨,堪为佳作。彭叔夏著述的《文苑英华辨证》10卷版本较多,除宋嘉泰本外, 尚有宋嘉定刊本、明嘉靖活字本、明万历刊本、聚珍版本、许氏有卢校本、知不足斋本、《学海类编》本、八千卷旧抄本、《四库全书》本等。1966年中华书局影印本《文苑英华》附有《文苑英华辨证》10卷。
  杨万里
  ——南宋杰出诗人、诚斋体创始人
  杨万里(1127~1206),字建秀,自号诚斋野客,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黄桥乡)人。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绍兴二十四年(1154)春,杨万里考中进士,初授赣州司户参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杨万里被授隆兴(今南昌市)县令。在此期间,他兢兢业业,勤政为民,治理井然有序。仅仅几年时间,当地风化大变,政绩显然,闻名遐尔。淳熙九年(1182),杨万里任吏部外郎,第二年升为郎中,经常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后又升职枢密院。他在朝刚正不阿,举荐忠贤,正直之声斐然朝野。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又是一位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他为人清直,个性刚正,遇事敢言。杨万里在朝中做了几十年的官,官至尚书。他做了高官,仍保持俭朴的家风。年过70,便告老还乡。回家后,他长鬓赤脚耕耘田野,住的房屋也是破烂不堪,三世不加增饰。就连他的夫人除操劳家务外,还开垦田园、种植桑麻、纺线织布、裁缝衣服,直到80多岁,还年年如此。杨万里一生“清得门如水,贫唯带有金”。他虽这般清贫,但一生的诗稿存文却很多,称得上是个大富翁。现存的《诚斋集》中有《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和《退休集》等共4000余首诗。他的诗,语言自然活泼,想象丰富,新颖且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因别具一格,后人把杨万里的诗称为“诚斋体”。它的特点是新、奇、活、风趣,层次曲折、变化无穷。杨万里热爱人民,写了很多塑造人民可爱形象的小诗。他写诗时还十分注意吸收民歌优点,藉以反映人民生活。他的诗文《诚斋全集》是对我国文学宝库的贡献。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
  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女口《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枝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写出农民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人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孙逢吉
  ——不畏权贵,直言敢谏之人孙逢吉(1135-1198),字从之,遂川县大汾镇寨溪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考中进士洗后任郴州司户、常德教授、萍乡知县、国子博士、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讨官、秘书郎、右正言、国子司业、秘书监兼吏部侍郎等职。老年自号“静园居士”,死后谥“献简”,有《静园居士文集》70卷、《职官分纪》等著作。
  孙逢吉为地方官时,重视文化教育,尽量为民备荒和减轻百姓的负担,以政绩显著而有口碑。此后,长期为皇帝近臣,曾担任执掌谏议的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绍熙二年(1175)二月,皇帝下诏书要朝臣论政事的得失。孙逢吉当时任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讨官。他应诏上书皇帝,提出"去蔽谀,亲讲读,伸论驳,崇气节,省用度,惜名器,拔才武,饬戎备”丿I点主张。所言皆切时弊,得到皇帝的信任和器重。接着,他又上书批判皇帝的宗室、亲戚大肆建造府第,占地广阔,拆占民房,“每建一第,撤民房数万,咨怨者多。”孙逢吉当谏官七十天,给皇帝上书二十次,并且“词旨凯切,皆人所难言者”,充分表现了他的敢言和尽职。孙逢吉官居秘书监兼吏部侍郎时,要和其他朝臣轮流给皇帝讲解经史,适逢朱熹因在给皇帝讲经时“持论直切”,并对权臣韩倔胄进行了指责,激怒了皇帝,致使被罢逐。孙逢吉借给皇帝讲经的机会,以讲《诗经•权舆》一一讽刺秦康公忘了先君的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规劝皇帝,与皇帝多次争论。孙逢吉由于直言敢谏,多次与皇帝争论,“寝失上意”,同时又得罪了权臣韩促胄。韩专执国柄后,皇帝到重华宫,群臣行礼毕,都出宫门准备上马离去,忽然报说韩佟胄来了,群臣又返回来,恭敬迎接。孙逢吉则说:“既出复入揖,臣子事君父之礼当如是耶?”独不拜揖而离去。随即孙逢吉便以“诬诋”获罪,离开朝廷外放地方官,他以病致仕。庆元四年(1198),孙逢吉去世,终年64岁。
  张钢
  ——从政“明、廉、勤”的官
  张钢(1142-1201),字德坚,号绍祖,又号净觉。永新东里镇东里村人。张钢少有奇志,不贪玩,常不分昼夜地读书。淳熙八年(1181)考中进士。历任静江府司户、广州司理参军、常德教授、永平县令、福州通判,还朝为宗正丞,岀知郴州,积阶至朝奉大夫。
  张钢从政恪守“明、廉、勤”,每遇狱讼,总是秉公执法,即使帅守怒责,也不屈从。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有件杀人案,因尸体经久腐烂,认辨不清,凶手乘机抵赖。张钢临场验尸,解散死者发鬓,现出致命伤痕,凶手只得服罪。张钢任广州司理参军时,府帅执法粗糙,喜用酷刑,他却坚持重证据。广州有王姓大富户,王氏的一个婢女死了,府帅怀疑是她的主人所害,要抓来审问。张钢说,没有找到证据不能先抓人。经过调查,证明那婢女是暴病致死而不是他杀。提刑王赅考查了几所监狱后,向狱吏叩问囚犯的案情,狱吏抱着卷宗呆立庭下,吞吞吐吐不能对答,。时张钢从幕后出来,列述案件十余宗,没有一宗说得有差错。王赅大喜,急将张钢升为从政郎,授常德府教授。初来乍到的张钢,得知湖外的学馆早已废止,他就兴学办馆,沆澧一带读书人纷纷赶来入学。常德郡有条大渠道,横贯城北,可灌田5000多顷,渠水环绕西南向东流去,堤堰毁坏,农田不能灌溉。张钢将情况汇报给常平使薛伯宣,他令张钢筹划,命武陵(今湖南淑浦)尉段嵩组织施工。经过张钢的精心筹划,使这条渠道旱则能开渠引水,涝则能关闸蓄洪,农田旱涝保收。永平县(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边界王溪地方异常贫困,乡民暴悍好斗,常为一言两语,兵刃相残,影响社会安宁。张钢任永平县令,采用缓征索、罢科罚,严禁吏卒扰民,并借贷粮食赈济饥民等举措、社会渐渐安宁。当地乡民落后迷信,凡有疾病便杀牛祭鬼。张钢宣传群众求医服药,又召集医士备药下方,上门看病,药到病祛,陋习遂改。张钢离任时,当地瑶族首领及士民数百人涕泣送别。因张钢政绩卓著,转为承议郎。
  张钢拜见丞相时,进呈“正君心,定国是”等治国方略五篇都有真知灼见,切中肯緊。丞相看后惊叹不已,留为司门郎,他托病婉辞。张钢为福州通判,转朝奉郎。这时新任丞相赵汝遇采用了一些轻徭薄赋政策,世人多受鼓舞,独张钢认为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有爱民恤民、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因张钢有政绩,上司奖励他200万楮币,他分毫不收。庆元四年(1198)十一月,张钢留在京城与皇帝对策。他列举了存在的种种弊端。如用人多是荐举竞奔投机钻营的角色,而有真才实学、清廉退隐的人得不到重用;文风初变,却缺少纯正典雅的风格;吏治宽大,地方官员可以肆无忌惮。他主张裁员省费,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富裕了,社稷自然稳固了。宁宗皇帝采纳了张钢的建议,责成宰相列出条例,颁布推行。嘉泰元年(1201),张钢年届60岁,赴任前还乡休假。空暇时,常与客友闲游畅饮。他平日待人谦让,不分贫富老幼,一律和颜悦色。路上遇友,即使相隔较远,也要下车相迎。乡里人经常前来拜望,门庭络绎不绝。当年(1201)七月十八日病卒。去世时,邑人闻之,无不痛哭流泪,每天都有数百人来灵堂吊唁。岀殡时,车辆上百,白衣数千,垂泪送葬。张钢一生著述浩繁,有《表启》20卷,《诗文杂著》35卷,《六经讲义》5卷、《县斋随笔》10卷,合为《横江丛稿》70卷、《教治类编》100卷。张钢的诗文华章精策,品位高雅,底蕴深厚,文如其人。
  刘过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派词人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今泰和县澄江镇龙洲村人。刘过从小就喜欢读书,他读书范围很广,先秦两汉以来的各种重要著作,无不披览钻研,坚持不懈,勤奋专心。刘过生性豪放,喜交朋友,他与著名诗人陆游、陈亮交往甚密,常聚在一起谈诗论文。刘过能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词人,与陆游、陈亮爱国主义思想息息相关,尤其是受辛弃疾爱国主义思想影响较深,他的词风最接近辛弃疾,在辛派词中是较出色的作家。
  刘过一生忠耿,力主抗金。宋光宗时,刘过上疏献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从此流落江湖,终生不仕。他在流落江湖的日子里,亲眼看见金朝大举南侵,宋王朝山河四分五裂,中原人民妻离子散。宋王朝偏安江南,屈膝妥协,苟且偷生,主张议和投降。刘过痛心疾首。他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意气相投,他们聚在一起时总要谈到民生涂炭,金人残暴肆虐的情景,常常气得咬牙切齿,谈到秦桧的卖国行为,更是怒发冲冠,拍案痛骂。
  刘过的诗词,不仅饱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优美的形式,表现了巨大的艺术力量。他的诗在体裁方面是应有尽有,真是“无体不备,无体不工”。在语言方面,刘过的诗词晓畅平易,精练自然。他才气超迈,议论精辟;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语,有艳句而无淫词;看似花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刘过的词,风格豪放不拘,在当时声誉很高。刘过一生不得志,也没有做过官,终生贫困,云游江湖,靠友人接济为生。但刘过性格刚直,轻财好义,不屈事权贵。晚年,刘过病死于江苏昆山。他无子女,贫不能葬,友人知县潘友文,主簿赵希懋买地把刘过葬于马鞍山。刘过著有《龙洲集》14卷,《龙洲词》1卷。
  徐友
  ——宋代壁画家
  徐友出生在今吉安县一个贫穷的家庭。徐友从小就喜欢画图画,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笔和纸,他只好去河边放牛时,用树枝当笔,沙滩当纸,在沙滩上学画图画。他一会儿画河里的水和船,一会儿又画对面的山,有时候画着画着连中饭也忘记吃。徐友画图画十分入迷。他不仅放牛时在沙滩上画,而且他还用木炭在自己家墙上画。徐友读书后,更热爱自己的绘画事业,经常从老师和乡下画匠那里借来许多画本,从画本上学习绘画技艺。由于徐友勤奋好学,绘画技能提高很快, 名声也越来越大。远近村的人不管做房屋, 还是做家具都请他来绘画。
  有一年,江苏常州建了一座太平寺,寺庙后墙壁上要画一幅长几十米、高四五米的壁画。寺庙请了不少画家前来画图,可是,这些画家看了看都觉得没有把握,打了退堂鼓。太平寺主持正为此事着急,就在这时有人向主持推荐了徐友。主持还没有听完推荐人的介绍,便立刻派了两名僧徒专程前往庐陵县请徐友。两名僧徒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找到了徐友。徐友得知他们的来意,二话没说,便随同两名僧徒赶到太平寺。徐友一到太平寺顾不上休息,便要了一桶墨、一支笔,开始了巨型壁画的创作。他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废寝忘食地工作,常常弄得一身的墨渍。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苦战,一幅《清济河图》的巨型壁画大功告成。只见画面上河水浩浩荡荡、波浪起伏,帆船鼓风驶来,堤柳飘飘扬扬,十分生动自然。徐友精湛的绘画技艺让太平寺僧人大饱眼福,主持看了壁画连连称赞:“妙哉!妙哉!此画像真的一样,乃平生看过的最好的一幅画。”我国古代一本专门记载图画的书《画签》,对常州太平寺的那幅壁131有这样的评说:"图中有一笔,从开始到未尾,长几十丈,凡看过画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奇妙,这样的技艺如不经过长期的勤练是达不到如此高的水平。图中的画顺水势,有静有动,令人象见到真的景色一样”。这段评说高度赞扬了这幅绘画的技艺。
  不知过了多少年,太平寺在一次战争中被烧毁了,可怪的是徐友那幅壁画却保存下来了。过了一百多年后,著名诗人杨万里路过常州,特意到太平寺看徐友那幅巨型壁画,甚为惊讶,并写了一首叫《太平寺水》的诗,高度赞扬了徐友的绘画技艺。太平寺虽然烧毁了,但徐友的画还在。他的名字如同他的那幅壁画一样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罗大经
  ——南宋著名散文家
  罗大经(1196-1252),字景纶,号鹤林,又号儒林,今吉水县盘谷乡白竹村人。罗大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刻苦好学,锐意进取。为了进一步深造,罗大经的父亲又送他进京入太学读书。宝庆二年(1226)考中进士。端平元年(1234),罗大经被任命为容州(今广西容县)法曹掾。当时南宋偏安江南,罗大经虽心怀经邦济世之志,满腹经纶之才,然而朝廷邪恶当权,他的才能无法施展。他因不习惯仕途钻营而休官归乡,在家中过着山野生活。
  淳祐十一年(1251),罗大经被好友徐霖推荐任临川(今抚州市)军事推官。他只做了一年的官,就被弹劾罢了官。从此,罗大经隐居家中读书弄笔,再没有出仕做官。他归田深山,随意读书,弄笔窗间,专心著述。他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的文章都作过精心的研究和考证,成了学识渊博的名儒。他对宋代的理学进行了研究,撰写了《心学经传》10卷。他经常到乡里的书院讲学,宣扬自己的观点,受到学者的欢迎。他专心致意地进行笔记体文学创作。罗大经集一生精力写作了《鹤林玉露》。当时有不少人知道罗大经在写此书,有人就对他的书提出批评,但也有人对他的书给以肯定。罗大经不管是褒是贬,都坚持不懈地写作。罗大经将《鹤林玉露》分为甲、乙、丙三篇,全书共18卷,每篇各六卷。可惜的是罗大经完成丙篇之后,便于淳祐十二年(1252)病逝家中,享年57岁。
  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对南宋中期的社会政治、历史掌故和文士之轶事的记载比较详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品。《鹤林玉露》也充分展现了罗大经清醒的忧国忧民的正直知识分子形象。书中表现了他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主恢复中原深感不满,对秦桧的乞和行径进行了抨击,对黎民百姓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仮映了罗大经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强烈责任感。罗大经一生除了写作《鹤林玉露》著作外,还撰写了《畏说》、《竹谷丛稿》30卷。
  江万里
  ——白鹭洲书院创始人
  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江西都昌人。江万里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进入私塾读书就能一目数行,稍加指导即能琅琅成诵。少年时代,他跟随父亲学习朱熹的学说,特别精研《周易》,进入太学后,更是发愤苦读。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江万里一举金榜题名,其殿试论文《子仪单骑见虏》,以应使唐朝国家重臣郭子仪“自重其身” 为题材,见解精辟,文辞清新流畅,被誉为“高古之文”。
  嘉熙元年(1237),39岁的江万里出任吉州太守。他一到任,一面组织民众兴修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一面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吉安城东面赣江中的鹭洲古树参天,白鹭成群,环境幽静,风景宜人,是讲学读书,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淳祐元年(1241),江万里派人在此修筑了文宣王庙、道心堂、根星门、云章阁、万竹堂、浴沂亭、风月楼、斋舍及六君子祠等建筑,创办了白鹭洲书院。白鹭洲书院创办后,作为一郡的高等学府,能否成为吉州的教育中心和学术研究场所,关键是对老师和学生的选择。江万里对此十分重视,书院的主讲教师都是从历届进士中选拔的有影响的名儒,生徒是由邑校推荐的优秀青年学生,通过考试选拔最优秀者。由于名儒讲学、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较高。教学方法别具特色,生徒朝夕侍从教师,教师随时启发诱导,在学术上经常交流,师生以诚相待,感情真挚诚笃。江万里创建白鹭洲书院的目的是以明人伦为本,讲求研究学问,身心修养,强调读书明理,而不是学得知识去沽名钓誉,争夺权利。书院一创办就树立了奋发图强,为国建功立业的好学风。由于白鹭洲书院治学有方,在创办书院后的第15年,即理宗宝祐四年(1256),临安(今杭州市)科选,庐陵考取进士40名,占该年全国考取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其得意门生文天祥高中状元。从此白鹭洲书院一鸣惊人,得到理宗皇帝嘉奖c江万里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而成功的教育家。
  江万里秉性耿直,遇事敢言,为政清廉,关心民疾。所到之处劝农桑,办学校,济时艰,务教化,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他从政四十五年,为官九十一任,历事理宗、度宗二帝,始终保持正直的品德,实属难能可贵。咸淳十一年(1275),江万里以身殉国,终年78岁。宋恭帝赠江万里太傅,益国公,后又加赠太师,谥号“文忠”。
  罗开礼
  ——南宋抗元英雄
  罗开礼(1198-1277),字正甫,号水心,南宋吉州永丰水心(今永丰县瑶田乡水心村)人。罗开礼自幼神采动人,风度翩翩,博学强记。罗开礼的青壮年时期,朝廷腐败,奸权当道,于是他无意做官。宝祐三年(1255),社会动乱,罗开礼便在水心村东二里挖池筑岛,建房岛上,聊以闲居,并取号“水心”。咸淳七年(1271),罗开礼考中进士,被任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市)儒学教授,但他未上任。后改授武冈军教授。
  咸淳年间,蒙古军正步步向南宋进逼,半壁江南烽火连天,南宋王朝危在旦夕。文天祥因主战而被罢黜,隐居庐陵文山,但却无时不牵挂着国家安危。咸淳八年(1272)秋,文天祥为了激励各地豪杰共赴国难,来到永丰水心村河围寺与罗开礼相会,罗开礼设宴款待。宴席上,罗开礼与文天祥相见如故,谈论国事,停杯流泪。在文天祥的感召下,罗开礼决心不任武冈军教授,而追随文天祥抗击元军,收复河山。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任右丞相,在南剑州组织抗元武装,并号召天下义士,起兵勤王。罗开礼积极响应,他号召乡人“国家危急,匹夫有责”,为国献身,义不容辞。并奔赴四方,动员英雄豪杰、名人绅士、有志之士、劳苦百姓踊跃投军。他一心报国,将全部家产募养士兵,在河围寺筑城挖宽挖深水池,砌起三道石墙以利固守,还在河围西面的石子坪建将台,训练义兵。罗开礼奉命率义军收复永丰县城,即任为永丰知县兼招抚使。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派遣江西安抚副使邹滅率领吉州、赣州各县数万义军来到永丰,与罗开礼一齐镇守永丰,训练部队,养精蓄锐。七月,邹漲、罗开礼奉旨出师攻下吉州、赣州、南安、南雄等地,大败元军。这时,临川、洪州起兵响应,义军军威大振。抗元烈火成燎原之势,忽必烈惶恐不安,派李恒为元帅率蒙古铁骑,分兵几路向江西反扑。李恒亲领5万精兵,偷袭兴国。元兵势大,文天祥命宋军朝汀州方向转移,当宋军途经永丰空坑,被元兵围住,两军交战。正在这时,罗开礼率援军赶来冲上险道,弓箭手一阵猛射阻挡元军。罗开礼浴血奋战,掩护文天祥突围。
  李恒见元兵被义军拖住,令元军紧追不舍。义军退至陶唐潜入宕洞。元兵进洞搜索,罗开礼不幸被俘,解往吉州。
  罗开礼在狱中坚贞不屈,李恒派人劝降,他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我为大宋义士,虽锅汤刀锯,亦何惧焉!”说完,从容舞笔,在狱壁上写道:“空坑扫魔风云变,仙宕被俘斗志坚,吉州狱中尽忠烈,惟有正气留世间。”罗开礼正气在胸,不为高官厚禄所诱,决心以身殉国。绝食8天,卒于狱中,终年80岁。文天祥闻罗开礼死,悲痛欲绝,作《祭招抚使罗水心先生文》,哭祭曰:“江西义士勤王者众,未有如出之劲气诋胡,奋起死节,捐躯就义。若风霆星,忠烈伟哉!”
  欧阳守道
  ——南宋教育家
  欧阳守道(1208~1273),字公权,一字迂父,初名巽,号巽斋,吉安县永和镇人。欧阳守道年幼丧父,家庭生活贫困,无钱进学校读书,乃发愤自学。乡里人见他淳朴厚道,聪颖好学,便聘请他做孩子的老师。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自学,不到30岁,就以文章行谊著称,而成为乡邻儒宗。淳祐元年(1241)考中进士,初授零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主簿,后调任赣州司户。时江万里为了推进吉州的教育政治,正着手创办白鹭洲书院。江万里先礼聘廷试中获得好成绩的欧阳守道为诸生讲说。淳祐二年(1242),欧阳守道接受了江万里的聘请,回到吉州为家乡培育英才。欧阳守道品行正直,学问渊博,讲得条理清晰而又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任白鹭洲书院山长执掌院事以后,发扬了江万里所开创的好学风,勇于进取,大胆开拓,使书院办得生气勃勃。宝祐元年(1253)四月,欧阳守道受聘任岳麓书院山长,宝祐二年(1254),欧阳守道辞去岳麓书院山长,把岳麓书院的办学经验带回家乡,使白鹭洲书院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
  欧阳守道以父母之心关怀他的学生,对于学生注重立身、敦品、养气之教育。他教学民主,讲课循循善诱。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学习的时间虽然还不足一年,但学业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思想也变得更为成熟。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参加全国选拔考试,在殿试中一举夺魁,成了白鹭洲书院第一个状元。景定二年(1261),刘辰翁、邓光荐等人中进士,进一步扩大了白鹭洲书院的影响。从此,白鹭洲书院成为江西古代最著名的书院之一。白鹭洲书院能办成全国第一流的学校,培养出了国家第一流的人才,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与欧阳守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是我国古代第一流的教育家。纵观欧阳守道教育实践,人们不难发现他成功的原因:第一、乐育人才。欧阳守道热爱自己的家乡,乐于为家乡培养人才。第二、博学多才。欧阳守道对儒、释、道、兵、法、医、阴阳、纵横诸家都有深入的研究。第三、洁身自重。欧阳守道为人处世,洁己爱民,无论教书或为官,他都以清廉著称。第四、赤子情怀。欧阳守道待人,“如和风之著物,如醇醴之醉人”。他教育学生,更是怀着“赤子”之心。第五、先贤影响。庐陵自古以来就是忠节之邦,历史上岀现了许多爱国志士,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白鹭洲书院用以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和历史责任感的好教材。第六、学术平等。欧阳守道在办学中,既注重选择有学术水平的教师讲学,又注重听取学生中的不同意见, 引导他们讨论一些问题。第七、面向社会。欧阳守道建立“诗人堂”,让爱好诗歌的人聚集在这里吟诗、议诗、作诗,交流诗歌写作经验,以推动本地区诗歌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景定元年(1260),江万里荐欧阳守道为史馆检阅,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从此,欧阳守道结束了他的书院教学生涯。由于欧阳守道通晓古今,办事公正,深得同僚们的佩服。他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咸淳九年(1273)正月,欧阳守道病世,享年65岁。欧阳守道逝世后,他没有给妻儿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却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巽斋文集》27卷、《易故》27卷及《宝朝通鉴长编纪事本专》、《经筵讲义》等著作。
  彭震龙
  ——抗元忠义
  彭震龙(1230~1277),字雷可,号学坡,永新县城秀水人。父彭江,性格旷达,重义轻财,为人有豪侠之气。宋淳祐十二年(1252)解试举人,联科进士。彭震龙受父亲影响,性情豪放,倜傥不羁。有志建功立业,曾因打抱不平触犯刑律,功名被革去,受了墨刑,于是放浪形骸,以诗文自娱。
  德祐元年(1275)正月,文天祥奉旨勤王,彭震龙在永新聚集义士数百人。二月开抵赣州,随文天祥下吉州,抵临安。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勤王义兵遣散,彭震龙等回至永新,重新招募义勇,结寨于大山之中,并联络毗邻的湖南山区豪杰,与进攻的元兵作战,屡获胜利,大长了威风。文天祥被解北途机智逃脱,至福建再举义旗,吉、赣两地人民积极响应,邻省纷纷声援,江西一时成了江南抗元斗争的中心。彭震龙收到文天祥的檄文,盟血誓师,一举收复了永新县城。因力量对比悬殊,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终于失败。彭震龙率领的永新抗元义军,势单力薄,孤军奋战。这时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况十分困难。彭震龙誓守县城,元兵久攻不下,后派人潜入县城,元兵里应外合,突入城内。彭震龙被执, 宁死不屈,被腰斩。余部撤出县城后迅速汇集,坚持抵抗。后被元兵围困,3000多名义军没有一人屈膝投降,全部跳入深潭之中英勇就义。
  宋亡之后,文天祥囚大都狱中,有集杜句诗《彭司令震龙》:“堂上会亲戚,可怜马上郎。呻吟更流血,干戈浩茫茫。”元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永新县令揭俣斯作《大社令彭震龙公像赞》云:“新元司令、吉之名贤。身可危而心不死,社欲毁而志不迁。岭海之雄风烈烈,汗青之芸声年年。宜乎俎豆百年,庆泽之流及无边。”可见忠烈千古为人敬仰。
  邓光荐
  ——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
  邓光荐(1232~1303),原名炎IJ,又名景禄,字中甫,号中斋。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人。邓光荐从小就聪颖好学,诗文俱佳,所以也有幸被选进白鹭洲书院深造,与文天祥、刘辰翁等人同窗共读,成为大教育家欧阳守道的一位高足弟子。宋景定三年(1262)中进。但他无意功名,选择了隐居生活。
  德祐元年(1275)正月,文天祥奉诏起兵勤王,邓光荐立即出来响应,为抗元事业奔走呼号。文天祥奉朝命去元营谈判被无理拘留后,勤王军被解散,邓光荐入闽避难。时在福建的南宋宗室赵绸久征聘他任干办官,推荐为宣教郎。南宋端宗年间(1276-1277),元兵进入福建,邓光荐妻室儿女12口人被烧死,只有他一人幸免遇难,逃了出来。家庭的毁灭,给邓光荐的打击十分巨大,但想到国家和民族的岌岌可危,他抑制个人的悲痛,忘却家庭的不幸,又跋山涉水,奔赴抗元前线,为民族的生存而奋战不息。祥兴二年(1279)二月六日,南宋彻底亡国。当时邓光荐投海自尽,但被元军从海里救起,而没有死。元将逼迫和引诱他投降,都被拒绝。只好将他与文天祥囚禁在一起,作为要犯押送元都。一路上,他俩经常用诗唱和,互相勉励。两月后,文天祥被押北行,他希望邓光荐能为他写篇传记,把他一生的功过、是非告诉人民,让人民了解他这一颗赤诚之心。邓光荐用泪水写了三首诗给文天祥送行。后他借机扮做道士,得以脱身潜归。
  文天祥英勇就义后,邓光荐不忘嘱托,撰写了《文信国公墓志铭》、《信国公像赞》、《文丞相传》、《文丞相督府忠义传》以及《哭文丞相》、《挽文信公》等诗,向人们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颂扬文天祥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邓光荐是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在他笔下,文天祥的崇高精神,光辉品格,博大胸怀,凛然气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元大德六年(1302),邓光荐卒,终年72岁。
  刘辰翁
  ——南宋爱国词人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今吉安县梅塘乡灌溪村)人。刘辰翁从小聪颖过人,深怀壮志,家境贫寒,刻苦读书,后入吉州白鹭洲书院,深得名儒欧阳守道的器重。景定三年(1262),刘辰翁在廷试对策中,痛斥了奸相贾似道,因而落得个丙第进士。祥兴二年(1279),南宋灭亡,他仍念念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反对元代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在宋亡后18年的遗民生活中,他心情更是痛苦,遂托迹方外,隐遁不出。刘辰翁不但以耿直闻名,更以文章诗词见重于世。刘辰翁是一位有造就而又多产的文学家,他有诗80卷,《须溪集》100卷,可惜多已散失。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录《须溪记钞》和《须溪四景诗集》两种,并根据《永乐大典》所录刘辰翁的记、序、杂著、诗等共理为10卷。另从《江西诗征》、《江西通史》、《吉州志》、《庐陵县志》等书中搜集到他的作品32篇。现辑存81编,其中文249篇、诗205首、词358首。刘辰翁的作品记事、论理、写物都是有所为而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寄托他的忠爱情思,眷恋故国的感慨。词学家们把刘辰翁列在南宋末年爱国词人的首位,认为他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辛派词的后劲。
  刘辰翁的词作,历代文学家都有过评论。元代文学家吴漁认为刘辰翁的文章“淑诡变化”。明代文学家韩敬称其“点笔信腕”,自以抒写灵澈,鼓吹风雅,不为训诂纠缠,不为理学笼络,极其魄力所致,右愚溪而左聲叟,他不足方骂也。清代何属乾评刘辰翁的文章说:“时而谈玄,忘乎刘之为老也;时而逍遥,忘乎庄之为刘也;……才如长吉,而非近乎思也;忠爱似子美,不悲而歌,不哭而痛也;学兼班马,不能分异同也;语多旷达,如东坡居海岛,而无谪遗之疾也;是三绝益以四绝,九种合为一种也。”总的来说,刘辰翁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顺乎民族的愿望,艺术造诣是很深的,既能博采诸大家之所长,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南宋文坛一大巨擘。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刘辰翁溢然弃世,终年65岁。
  舒翁、舒娇
  ——宋代陶瓷家
  舒翁、舒娇父女是今吉安县永和镇人,世世代代都以烧造瓷器为业。祖传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门类,使舒家窑的产品独具特色。父亲舒翁善于烧制玩具,女儿舒娇则长于烧制堺瓮,并擅长构图上釉,产品以白釉、绿釉、黑釉、花釉、彩绘和影青等类驰名。舒翁、舒娇所烧造的各种玩具和绘有佛、仙人物的瓷瓶, 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制作精美,最为当时人们所喜爱。
  舒翁、舒娇的陶瓷作品,代表了吉州窑的地方特色和工艺水平。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一书的卷七《古窑考》中,也对以舒翁、舒娇陶瓷作品为代表的吉州窑瓷器作了评述:“吉州窑,宋时吉州永和市窑,即今之吉安府庐陵县。昔有五窑,具白色、紫色,紫有紫定相类者,五窑中,惟舒姓烧者颇佳。舒翁又为玩具,翁之女名舒娇,尤善陶,其堺瓮诸色风与哥窑等价。花瓶大者值数金,小者有花。”青原山寺主持请舒家父女为青原山寺做佛像,父女俩全心投入,废寝忘食,对造形,设计都进行了精心研究,终于把佛像烧制成功。舒家父女塑造的佛像严肃、端庄、慈祥、亲切,多姿多彩、栩栩如生,在当地是舒氏父女的首创。佛像安置在青原山佛堂,不但轰动佛教界,就是平民百姓也争相一睹舒家父女的杰作为快。后来,舒家父女又在青原山寺殿上,做了一件佛瓶,白地加釉,五彩灿烂,注入茶水,一两个月,水不变色,味无变异,被僧人誉为“神壶宝瓶”。舒家父女为青原山寺制作的佛像和佛瓶,在《青原山志》有这样的记载:“青原山大雄宝殿上所供大净瓷,名曰舒娇,为永和镇舒翁制作,舒娇所画。白地加釉,五彩灿烂。”舒翁、舒娇作为吉州窑出类拔萃的制瓷大师,作为宋代著名的民间陶瓷家,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舒娇,其制瓷技艺胜过父亲,是我国陶瓷史上见于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女制瓷师,女陶瓷家。
  文天祥
  ——南宋宝祐丙辰科状元、民族英雄、文学家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小字从龙。吉州庐陵淳化乡富田魁巷村(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乡文家)人。南宋宝祐四年 (1256)丙辰科状元,该科共取进士569人,考官为太常博士王应麟等人。
  文天祥从小在严父和良师的教导督责下,刻苦学习,熟读诗文,精通经史,攻读之余,亦作诗绘画,苦习武艺,可谓文武全才。他关心百姓疾苦,立志要为国家做一番贡献。从16岁起,文天祥开始游学求师。宝祐三年(1255)转入白鹭洲书院,受业于海内名儒欧阳守道先生,从此文思大进。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在父亲的陪同下,赴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参加会试。对策集英殿,宋理宗赵旳以“天道人极”问,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他文思泉涌,运笔如飞,洋洋万言,其中除了部分针对试题作答而外,很多议论大胆独特。于是理宗亲定为第一,状元及第。文天祥考中状元之时,正好20岁,朝廷授以宁海军节度判官。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恰逢昏君无能、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外族入侵、人心涣散的南宋末期。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进,临安受到严重威胁。在举朝慌乱的危急时刻,文天祥提岀抗元。从景定元年(1260)到咸淳八年(1272),文天祥三次罢官。咸淳九年(1273)正月,文天祥出任湖南提刑,只有八个月,获得“使民不冤”的好评。这年冬天,文天祥调任赣州知州,仅三个月就将混乱的状况梳理出条理,赣州出现了新气象。德祐元年 (1275)正月,朝廷闻元军沿江东下,直攻临安,急诏天下勤王。文天祥接到诏书后,几天就组织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勤王军护卫临安,并用自己的全部家产充作军费。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兵大举南下,至阜亭山,距临安30里,朝廷上下震恐。朝廷授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谈判。他深入元营,展开面对面的一场舌战。元军见文天祥有胆有识、大义凛然,不敢杀他,也不敢放他,便把他拘留起来,押往北方。途中,在友人帮助下脱逃,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率军进攻江西,接连收复许多失地,从此军威大震。不幸的是,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
  文天祥身囚敌营,但他一心挂念的仍是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痛苦。元军多方对他威逼诱降,只能激起他的报国之志愈加坚定。他在《过零丁洋》诗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囚四年,经历种种磨难,始终不屈。在囚牢里,他集自己的诗作,编为《指南前录》3卷,《指南后录》5卷,又作《集杜诗》200首,写下长诗《正气歌》。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八日,在菜市口从容就义。这时文天祥47岁。文天祥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而且也是一位杰岀的爱国诗人。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诗作过八百余首,成就很高。他的著作,经后人辑为《文山先生全集》,多为忠义愤慨之文,诗风气势豪放,允称诗史。特别是在他临死前,挥笔写下的《正气歌》,热情地歌颂历代的忠臣义士的崇高气节,表达了他自己以死殉国的决心,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永远传诵。
  王东野
  ——元太医院御医
  王东野(1238-1311),永新县埠前镇王家村人。
  王东野的祖父和父亲都以行医为业,而王东野既通医学,又通儒学,他不仅很好地继承了祖传医学,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为此,王东野受到各级当权者的器重,由县到州,由州到路,由路而入京,层层推举。他精通脉络经穴之学,且谙熟药理药性,曾著《本草经》。此书先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300余年问世,书中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草药的性能和功用,成为当时众医家的必读之物。王东野也因之名扬四方,朝廷立即将他录用在太医院任御医。
  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刚刚统一中原,急需网罗各种人才,像王东野这样的儒医,必然进入忽必烈遴选的视野之内,被忽必烈任命为太医院提举官,官阶属三品。王东野任职后,倡议广惠司增加一项职能——广施药物,救济京内贫苦百姓。此一善举,受到了皇上的恩准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热烈称道。元统元年(1333),朝廷为皇太后设置徽政院, 院内设立广惠局以济民病,就是受了王东野此举的影响。
  王东野医德高尚,仪义疏财,与人为善。早年还在乡野时,为人治病从不计较报酬。做了御医后,得到的赏赐馈赠不计其数,他全部用来购置田产,以供养故乡的学医者。后来他厌倦了宫廷的生活,更难忘故乡贫病交加的父老乡亲,年过花甲,便有致仕归乡之心。大德五年(1301),他经元成宗恩准,回归故里,继续在乡野行医治病,并将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传给同乡。至大四年(1311)十月,王东野去世,终年73岁。明朝出版的《医方类聚》共十分册,每册都有王东野的医案。清代的《名医类案》等书,也辑有王东野的医案。王东野对于后世的中医学,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和一定的贡献。
  胡幼黄
  ——南宋咸淳甲戌科探花
  胡幼黄(1242-1291),字玉成,号坦庵。父正元,自庐陵县值夏夏矶迁居永新县东乡凰田,后转徙县城西门。胡幼黄从小聪颖,记忆超群。南宋咸淳十年(1274)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参加甲戌科会试,廷对第三名(即探花),他是宋朝最后一届科举的探花。本科殿试正巧度宗赵襌驾崩,恭帝赵显即位,元大将伯颜挥师南下。当时有一个谚语:“龙在泽(指状元王龙泽,浙江义乌人),飞不得;路万里(榜眼),行不得;幼而黄(即胡幼黄),医不得。”暗示国势重危。
  赵显即位年幼无知,贾似道专权乱政,国势衰颓。蒙古左丞相伯颜南侵,宋军节节溃败。蒙古兵于德祐二年(1276)三月进驻临安,恭帝献玺投降。文天祥率军拒元,势单力薄,为元所擒,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南宋灭亡。经历着战乱苦,亡国恨的胡幼黄,愧感自己一介书生,无力救国。虽曾授职节度推官,尚未赴任,南宋便灭亡了。他回到故乡隐居深山。元朝世祖忽必烈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广罗人才,采用留梦炎等人的建议,下令四方搜求宋朝遗士,同科状元王龙泽起用为元朝的监察御史。胡幼黄没有忘记景炎二年(1277)七月十九日,元军入侵永新的野蛮屠城,永新3000义士壮烈牺牲的深仇大恨。他宁守清贫直至终年,也决不失节仕元。至元二十八年 (1291),胡幼黄在家乡病故,享年49岁。
  刘友益
  ——元代文学家
  刘友益(1248~1332),字乐三,永新县禾川镇西门三里塘村人。刘友益出身官宦名门,诗书世家。曾祖父刘渤,喜阴阳之行,通律书算法,演易理,究经史,颇具才名,多次被举荐为官未就;祖父博学,著有《衍滩广骚》二赋,名重一时;父亲乃“集贤书楼”的主人。刘友益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入学只数年,竟胸藏万卷,经传子史、天文地理、律历象数,无不贯通。当时天下大乱,刘友益数入险境,几遭不测,深知谋事不易,便离家避居,埋首读书,不求闻达。后经亲友的再三举荐,刘友益起初担任学正萧庭春等家塾教师,继而受邀到安成(今安福县)设馆授徒。因其才华出众,又被举荐设馆于白鹭洲任教。后来,又经举荐,45岁的刘友益受元朝廷征召,他深感意外,说:“为邦国举贤才居然及我”。他不愿受元朝廷雇用,所以虽奉旨进京,却未受一官半职而归。当时,像刘友益一样,怀才而不愿投身于元朝的人确实不少。
  刘友益50岁左右隐居山间,与世不接,潜心著书,终有巨著《通鉴纲目书法》59卷刊行于世。揭像斯为之作序为:“昔之知《春秋》莫如朱子,世之言《纲目》者,非深知朱子意,如朱子知《春秋》者,不能言。能言未有如刘子《纲目书法》者也。《书法》之作,积勤30年,寸较铢评,其微词隐义,不但启斗载之秘,中盖有无穷之忧,其志可谓远也已矣。”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邑进士冯翼翁传其书至京师,国子先生得之,惊为杰作,赞叹说:“昔者王道衰而《春秋》作,《春秋》隐而《纲目》兴。《书法》不作,《纲目》之义又将微矣。”于是,该书遂得录闻在宫,六馆诸生,皆传习之。《通鉴纲目书法》59卷今存于江西历史博物馆内。刘友益为人外和而内刚,外柔而内介,言简而妥,不迂阔于事,诲人循循善诱。元至顺三年 (1332),刘友益卒于永新礼塘,终年85岁。
  王炎午
  ——南宋爱国义士
  王炎午(1252-1324),初名应梅,字鼎翁,别号梅边,安福县洲湖镇汶源村人。王炎午自幼聪颖,且能发奋向学,加以家学熏陶,使他博学多闻,有真才实学。咸淳年间补太学上舍生,从事《春秋》研究,早年曾与文天祥一起问学游览,志趣相投,结成忘年之交。
  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将伯颜统率大军南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当时天下大乱,人心惶惶,许多昔日朝中高位厚禄的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或逃,或躲,或降,宋朝江山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举兵勤王,奋起抗元。王炎午见文天祥力挽狂澜,肩负重任,决心竭力助义。王炎午变卖家产,筹集军饷,投笔从戎,被文天祥留置幕府担任谋事。他动员乡民参军参战,扩充义军兵力;建议招募淮兵入伍,以帮助训练民兵,提高战斗力;他到处宣传鼓动,激励各路军民奋起抗击元军,保卫宋朝江山。他为抗元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文天祥的信任和高度赞扬。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元军押往大都(今北京市)。王炎午为激励文天祥坚持民族气节,以死殉国,为天地间永留正气,以教育后人,含悲忍泪撰写了长达1700余字的《生祭文丞相文》。生祭文写得气势磅礴,慷慨悲壮,路人读后,无不为之动容落泪。王炎午作《生祭文》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既表达了对文天祥保持民族气节的关注,也是他忧国忧民,忠君爱国之心的流露,赢得了当时和后世忠臣义士、文人墨客的广泛称颂。
  宋朝亡后,王炎午隐居老家汶源村,杜门不仕,致力于诗文。他忠耿愤发,凛如秋霜烈日,并改名炎午以明志。王炎午著有《吾汶稿》10卷、《永恩庵记》和《梅边集》。元泰定元年(1324),王炎午病逝于家乡,终年72岁。
  释惟则——元代高僧、诗人、文学家释惟则(1263-?),俗姓谭,名天如,莲花县坪里挑岭村人。释惟则少年时天资聪明,工诗文,好佛典。初阅读雪岩禅师的禅铭,立志削发为僧。释惟则14岁那年,印海如禅师路过挑岭,与他交谈,双方谈得非常契合,遂推荐他入禾山甘露禅院修炼。在甘露禅院修炼时,他潜心研读佛典,日渐长进。他为着追求更高的目标,便杖锡漫游各地名山精刹,拜会高僧。
  当他来到苏州虎丘时,经当时高僧中峰禅师悉心指点,佛心日宽,佛慧日深,便就地定居。他研究《楞严经》,发现各家解释不一致,而且都没有了悟其中的奥妙。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揭示了它的真谛,作出了准确的解释,编成《楞严会解》,得到全国各地名僧的赞赏。接着他又编纂了《净土或问》、《精要语录》、《十戒图说》等书行世,为丰富中国佛教典籍作出了贡献。这时释惟则的名声已远播于桂、浙、苏、赣等省。帝师授于他“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的佛号,并赐予“金袖僧加梨衣”。当时江浙各名山屡请主持,他坚辞不受。禾山甘露禅院派僧徒迎接他回山,他说: “彼中自有打鼓人矣。”绝意不归。于是他退藏松江九峰山,达12年之久。四方名僧都前去拜访,他总是“卧而不应”。元至正二年 (1342),释惟则的僧徒募捐集资,在苏州城北买下了宋朝名宦的别墅,请当时名噪全国的大画家倪瓒绘图设计,建菩提正宗寺于其中,迎请惟则居住。由于他爱好山水花卉,在寺后辟一花园,设置了许多怪石,故名狮子林,至今仍为游览胜地。
  释惟则还是元朝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文清新脱俗,具有独特风格。他早年喜吟诗文,与海内名流翰墨交往频繁。可惜他到了晚年,不与人事相接,终日在狮子林寺内合掌参禅,亦绝笔墨,不谈文字。后人为他编辑的文学作品有《狮子林别录》、《天如集》。元朝诗人李祁为《天如集》作的序中,评释惟则诗文为“道益精,业益广”,“微辞奥义,固不在是,然君之于人率,随机开示,在民呈露” 。
  刘鹗——元代文学家
  刘鹗(1290~1364),字楚奇,永丰县坑田乡坑田村人。刘鹗自幼颖悟,笃志力学。稍长,多方拜师求教,初学声律,习举子业,但屡次应试不利,即放弃科举,自学成才。20岁时,刘鹗北走燕赵、南游湖湘,广览名山大川,采访风俗民情,以恢廓其心志视野。他祖父95岁时,写信给他说:“不知孙去身何地,深虑舟航浪拍天。”刘鹗得信后即归家,不再出游。
  刘鹗在游历期间,结识较广,初露才气。皇庆元年(13⑵,刘鹗得到曾德裕、程柜夫等人的推荐,初任扬州儒学录。泰定二年(1325),被征召掌教河南、东坡、安阳三书院,四年任满返乡。在居室的西面建屋三间,为退息修养之所,内置经史百民之书帙以万计,题匾额为“浮云道院”;辟园五亩,栽杂树花果品种以百计,种桑植茶橘数以千计。天历二年(1329),刘鹗升任泰州儒学教授。至元二年(1336)提升为将士郎京畿漕运司照磨。当时京畿漕运收支达300万银,前任此职的少有善终,而刘鹑一无所私,严禁贪污,尽除旧弊,以廉能著称。至正元年(1341),刘鹗改任从仕郎湖广儒学提举。原先部分学田租谷被有权势者鲸吞达30年,前任此职的不敢向上举报。刘鹗到任后,极力建议行省高级官员加以调处,终将学田查清,全部复归儒学所有。任未满,刘鹗调升秘书监郎,与虞集、揭奚斯、欧阳元、许有壬等同僚结为文友,往来唱和。至正六年(1346),迁承直郎南雄路经历,政绩卓著。至正十年(1350),升翰林修撰,奉训大夫,任内回乡奔丧而辞官。刘鹗回乡后,改浮云道院为书院,杜门不出,读书著述。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兴起,州郡望风瓦解。朝廷遴选守令,刘鹑授江州路总管。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授中顺大夫,升广东肃政廉访副使。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刘鹗奉命镇守韶州(今广东韶关市)。至正二十二年(1362),拜嘉议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参政。至正二十四年(1364)九月,韶州少数民族起义,刘鹑在韶州分兵抵挡。时江西方面数万起义军乘隙突至,强攻韶州城。刘鹗被俘,押解至赣州,囚于慈云寺,六天不食而亡。
  刘鹗以儒术著称,揭僂斯评论刘鹄的著作时说:“其学以六经为主,其文以义理为本,其诗近陶阮之间。”吴澄评论他的诗说:“五言七言古体,五言七言近体,五言七言绝句,凡六体,无一体不中诗人法度,无一字不合诗家声响。”刘鹗著有《唯实集》8卷、外集2卷,载入《四库全书》行于世。
  文桂发
  ——元代诗人
  文桂发(1272~1350),本名损,字希伯,永新县北乡固塘(今永新县莲洲乡固塘村)人,是元朝一位较有成就的诗人。文桂发家学渊源,祖、父两辈都是名儒。他4岁学句读,10岁受经学,都是祖父手把手教。文桂发勤奋苦读,孩提时代便以博学闻名乡里,17岁便成为秀才。文桂发成年后的遭遇很不如意。从20岁开始,他携书四方食,过着一边应试,一边教书的生活。元朝把人分为十等,“八娼九儒十丐”,儒生的地位仅高于乞丐而卑于娼女,文桂发的处境由此可见。20多年间,文桂发应乡试屡败,但在教书和创作上却获得了成功,成为元朝著名诗人。
  泰定三年(1326),文桂发考取第十名举人。第二年应进士试作《石渠阁赋》。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石渠阁为汉朝藏书之处,但它的出名却主要由于汉皇帝甘露三年与诸儒在此论辩的故事。这是一次科学与谶纬之癖的论辩。石渠阁因此成为科学的象征。文桂发充分运用赋体铺张的特点,语言整齐而富有变化,尽情挥洒了石渠阁的宏敞、崇峻,准确揭露了谶纬邪说的流弊,充分表现了他的描写和议论才华。《石渠阁赋》虽然当时被考官称为“辞体俊逸”,但主考并不中意,文桂发没有被录取。当时文桂发已50多岁,自知前途渺茫,便决心放弃功名,归隐故里。在此后的20年里,文桂发专心稽经订史,训诲子弟。他家原本藏书颇丰,但在遭到多次战乱之后,只有残章剩篇,他在学习中产生了许多疑问,深感自己的孤陋寡闻,于是决心作一次四方游。他由赣入湘,经桂、黔、川、陕,入鄂而返。途中他将见闻思考记入诗中。
  文桂发的诗很有特色,他驾驭诗体的能力很强。以诗咏志,淋漓酣畅;以诗摹物,字形尽相;以诗评论,鞭辟入里。《题侄孙东鲁〈百牛图〉》是一首评画诗,文桂发从作品的社会功能角度进行评论,充分表现了他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观察能力。“前至文,后至之,息烽卧鼓七十年。房星不动收战马,万里烟花牛满野。”这是诗的开头部分。它艺术地概述了元朝统一后的70多年里,中国处于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交代了《百牛图》的时代背景。“万里”句既是对当时社会的形象描绘,又是对《百牛图》的文字表述,寓评论于描述,可见诗人大手笔的功力。结尾句“此图此诗勿轻与,愿人玉堂献明主”,充分肯定了《百牛图》的价值,也表明诗人对自己艺术鉴赏能力的自信。
  “文公侠气江南无,题诗饮酒东海枯”。人们心目中的文桂发是位诗人的形象。他被公认为当时“文章宗主”。晚年,文桂发把自己的作品编辑成集。后学者称他固溪先生,他便命名自己的作品集为《固溪稿》和《固溪文集》。两书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存目。元至正十年(1350)文桂发逝世,终年78岁。

知识出处

吉安人物

《吉安人物》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对从晋代到现代1700多年间五百多位在江西吉安历史上有重要建树、重要影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学、医学等领域名人进行了介绍。收集、挖掘、整理、研究历代吉安名人的活动资料,遴选了从晋迄今1700多年间554位吉安人物,《吉安人物》是一部进行继承优良传统和地情教育的极好教材,也是一部启迪今人,昭示来者,宣传吉安,了解吉安的传世之作。

阅读

相关人物

郑氏
相关人物
刘沆
相关人物
欧阳修
相关人物
蒋贲
相关人物
孔文仲
相关人物
孔武仲
相关人物
孔平仲
相关人物
郭知章
相关人物
曾安止
相关人物
何昌言
相关人物
许贵
相关人物
欧阳珣
相关人物
王庭珪
相关人物
杨邦X
相关人物
郭孝友
相关人物
董德元
相关人物
胡铨
相关人物
曾敏行
相关人物
杨再兴
相关人物
刘元宾
相关人物
龙衮
相关人物
曾民瞻
相关人物
周必大
相关人物
欧阳伯威
相关人物
罗泌
相关人物
彭叔夏
相关人物
杨万里
相关人物
孙逢吉
相关人物
张钢
相关人物
刘过
相关人物
徐友
相关人物
罗大经
相关人物
江万里
相关人物
罗开礼
相关人物
欧阳守道
相关人物
彭震龙
相关人物
邓光荐
相关人物
刘辰翁
相关人物
文天祥
相关人物
王东野
相关人物
胡幼黄
相关人物
刘友益
相关人物
王炎午
相关人物
释惟则
相关人物
刘鹗
相关人物
文桂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