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氏
——古代著名“四大贤母”之一
湛氏(243-318),是晋代大将军陶侃之母,三国时代(243)出生于今江西新干县金川镇。丈夫陶丹是吴国扬武将军,晋朝统一天下后,陶丹把家搬到潯阳(今江西九江市)。湛氏生下陶侃,没几年丈夫便去世了,遗下娘儿俩,生计便落入困境之中,家中能抵点钱的东西也已典卖殆尽。湛氏只好带着陶侃回到自己娘家新干南市村。她回到娘家后,不依赖娘家人过日子,用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解决母子俩的衣食。湛氏家教严谨,教子惜阴读书,树建功立业之志,还以忠顺勤俭的美德熏陶其子。
湛氏作为贤母,在对孩子的管教中,并非仅止于以身示范,鼓励劝慰等等的慈教,同样也施于约束批评、斥责等严教。她做到了慈而不纵,慈中有严,严而适度,严中有慈。陶侃做官之后,湛氏十分注意他是否为官清廉。特别是关系到国家、百姓利益的事情,她绝不纵容,严教不怠。一次,陶侃把一坛干鱼,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嘱托送交母亲。湛氏收到干鱼,待读罢陶侃来信后,并问清楚送来的那坛干鱼乃是公库之物,湛氏心情极为沉重,她重重地叹了一声气,取过砚墨挥毫书了个“封”字,将封条贴上鱼坛,又落笔写道:“你身为官吏,竟拿国家公库的东西送来给我,非但不能给我带来什么益处,倒使我更增添忧愁啊!”然后,湛氏对来客说:“公库的东西,我绝不能收。这信和干鱼,烦你仍带回给侃儿,他应该明白! ”陶侃收到母亲的“封鱼斥责书”后,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从陶侃后来居官清正廉洁中,可以看到湛氏这一次严肃的教育,在陶侃一生中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王孚
——南朝史学家
王孚(?-445),字烈之,南朝安成郡(今安福县)人。王孚年少时就有强烈的求知欲,从小刻苦好学,锐意进取,学业上很有成就。王孚不但敬学业,而且他品德高尚,为家乡人所称赞。南朝宋文帝时为文学主簿。
王孚少负大志,他从小就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和山水,立志要编一部地方志。王孚为了编撰这部书,专心致志,刻苦攻读,注意广泛搜集资料,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综合研究,探索安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人物、风土人情等,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过数年夜以继日的编纂,终于把《安成记》编撰成功。这部《安成记》成为江西最早的地方志之一。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安成相沈邵拟荐举王孚为孝廉,但王孚不幸病卒。沈邵特公开表彰王孚“行洁业淳,弃华息竞,志学修道,老而弥笃”。可惜的是,王孚的《安成记》原书已失,只有《说郛》中有零星条目。
行思
——唐代高僧、佛教禅宗七祖
行思(673-741),俗姓刘,今安福县严田乡龙云下村人。行思幼年出家于宝云寺,与寺中和尚谈论佛法,思索佛教真谛。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时,已出家13载。年及24岁的行思,翻山越岭来到广东韶关拜六祖慧能为师。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时年已41岁的行思,谨遵师命,回到故乡吉州,归主青原山,在净居寺大倡禅学,恪守不立文字的祖训,弘扬顿悟学派,宗风大振,四方来参者甚众。
行思在青原弘法期间,冲出了佛学虚幻的思想范畴,把佛教从单纯的学问修行引入道德修行。经过行思教诲的门徒甚多,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希迁和尚。希迁和尚原也是六祖慧能的信徒。行思归主青原山后,希迁千里跋涉来到青原山,拜在行思门下,成为行思的高徒。行思圆寂之后,希迁离开青原山,在南岳(今湖南衡山)南寺东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结庵修行。经希迁再传,禅宗佛学发展成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禅宗青原派系”,使青原山成为全国瞩目的佛教圣地。顿悟禅法流传江西、湖南、山东。南宋时,禅宗青原法系的曹洞宗传入日本,广泛流行于日本,成为日本的佛教正宗。曹洞宗还传入朝鲜和越南。
行思在青原山净居寺弘法二十八载,为禅宗顿悟学派献出了毕生精力,为达摩祖师“一花开三叶”奠定了“曹洞、云门、法眼''三叶的基础,无愧于一代佛门祖师。唐开元二十八年(741)十二月十三日,行思升座佛堂跡跌圆寂,终年68岁。乾符年间(874-879)僖宗皇帝赐于禅宗行思七祖谥号“弘济。”
许和子
——唐代杰出女歌唱家
许和子,吉州永新(今永新县)人。她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因受家庭的影响,从小爱好音乐。唐开元元年(713)正是花季的许和子,因生得又美丽聪慧,能歌善舞,被选入宫廷,编在教坊中的”宜春院”,以籍贯“永新”作为艺名。
许和子凭借自己良好的音乐天赋,在音乐导师的指导下,虚心好学,不断学习和研究乐谱,很快成为宫廷中一名优秀的歌手。许和子的歌,自然清新,善于把生动活泼的江南民歌曲,融汇于典雅庄重的宫廷音乐中,变古调为新声,创造出一种新的歌唱艺术。许和子唱起歌来,歌声能荡出皇城,一直传到宫外的原野上,成为继春秋韩娥,西汉李延年、梁莫愁等杰出歌手后,千百年间唯一能够以新声入古调的人。许和子的歌不但音色美,而且饱和着情感,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有趣的是,唐玄宗每次在勤政楼欢宴,欣赏歌舞时,广场观众数达万人,彼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高声喧哗,秩序混乱时,只要许和子一岀场,偌大的广场立刻鸦雀无声。她歌声激昂,个个热血沸腾;歌声沉郁,人人悲痛欲绝。歌声止,观众半天才清醒过来,一时欢声雷动,真是“一曲能止万人喧”。因此,“永新善歌”之名,愈益著称朝野,传遍九州四海。
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许和子同人民一起受着战乱的苦难。在逃难中,她和一位文人结合在一起,夫妻俩曾流寓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不久,与她同患难的丈夫死去,她的生活也就更加艰难。但许和子还是坚强地生活下去。最后无情的战火和饥饿,终于夺去了她的生命。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许和子的名字和唐代国乐《永新妇》,在唐代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彭玕
——古吉安城奠基人
彭玕(836〜933),字叔宝,庐陵赤石洞(今吉水县白水镇)人。彭牙任吉州剌史二十余年,政绩显著。他为了加强对治所的防守,“乃广城池,务农训兵,禁约赌博”。正因为他有令必行,法纪严明,樵采不犯,故颇得民心。
彭玕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唐天祐元年(904),他对吉州城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开创了吉安历史上的唐代繁荣局面。彭牙是一个爱学习,通经术的干才,他重视教育,广揽人才,把地方治理得富足安定。彭牙又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充分利用青原山和神岗、螺子、天华诸山,象众星拱月,环抱着吉州城。利用白鹭洲分赣江为二水,吞波吐澜,砥柱江心,集天、水、山、林于一渚,辉映吉州城,构成特有江南风光的优越地理条件,发展旅游业、商业和手工业带动城市建设,为古代吉安带来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其盛况可以从四个方面简言之:一、城市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二、人口已有相当规模;三、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有关事业均有大发展;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彭牙才智英毅,卓茕豪杰,在群雄角逐中保障了吉州的安全,促进了吉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特别是他广筑吉州城的历史功绩,更为人们所传颂。彭幵作为吉州本地人管理吉州的第一个地方官吏,在吉安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长兴四年(933),彭珏卒,享年98岁。“彭公豪杰忠报国,叔宝廉正照丹青”。这是后人对彭牙一生的评价。
罗韬
——五代教育家
罗韬(886-969),字洞晦,一字晦夫,号匡山。吉州泰和(今泰和县苑前乡书院村)人。他生于唐僖宗光启二年六月十五日(886年7月20H),从小就有志于学。稍长,他更清修苦学,淡于名利。罗韬除了儒学,还博览群书,以广耳目。由于长期刻苦学习,罗韬学富五车,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那时正值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于是他遁迹中团,修业愈勤。
后唐长兴(930-933)年间,罗韬以文学征授端明殿学士。时值宦官玩弄权术,政治腐败。罗韬对此不满,故以疾乞休。罗韬回到泰和后,来到风景秀丽的匡山居住,潜心于学,决心隐居终身。因他学问渊博,品行高洁,故四方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求学者的要求,罗韬遂建书院于匡山之下,以育贤才。这事传到朝廷后,唐明宗李亶于长兴三年(932)八月敕赐“匡山书院”匾额。匡山书院的名气由此大震,而且影响到后世。元朝末,匡山书院毁于战火。罗韬生于动乱的唐末,历五代,于北宋开宝二年二月二十日(969年3月10日)去世,享年84岁。门人追思之,私谥静逸先生。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赠太子太师,进绎筵宫,配享文祠。作为匡山书院的创办者罗韬,对中国书院教育是有贡献的。罗韬著有《匡庐记》三卷、《门人问学录》五卷,《琳琅余稿》六卷,均已散失。
宋齐丘
——南唐宰相
宋齐丘(887-959),字子嵩,南唐庐陵(今吉安县)人。宋齐丘早年的经历颇为坎坷,父亲去世很早,依靠父亲的上司生活。为难之时,幸好一姓魏的娼妓把他收留。宋齐丘好学,尤喜纵横之说,有理政之才。
天祐九年(912),吴国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浩被任命为升州(今江苏南京市)剌史。徐知浩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广招四方宾客。宋齐丘通过别人引见前往谒拜,结果大受徐知浩的赏识,把他辟为推官。从此,他凭着多谋善变,逐渐成为徐知浩壮大势力、上台执政后的得力谋士。政治上,帮助他扩大势力,自成系统,用缓进方式,不用武力,避免震动,逐步取代吴杨政权,建立李氏政权。对北方强敌,谨守边境,不惹事端。对周围越、闽、楚、汉诸国,息兵罢战,和平相处,以便保境安民。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巩固统治。经济上,提出的赋税改革,颇具远见。原来吴国的田税是按亩征收现钱,又有按人头征收丁口钱,因钱重物轻,百姓极为不满。宋齐丘认为,钱非从事农桑所能直接获得,征收现钱等于教民弃本逐末,因而建议免除丁口钱,田税改为征收谷帛绢等实物,交纳时按高于市价三倍折算。此议一出,朝臣纷纷反对,认为如此将会使国家的收入每年损失亿万。宋齐丘说:“哪有民富而国家贫的呢?”力排众议,劝徐知浩实行。于是徐知浩把它作为“劝农之上策”颁行全国。不到十年,吴国野无闲田,桑无隙地,徐知浩争得了民心,威望与日俱增。文化上,宋齐丘创办金陵国学和庐山国学(即白鹿洞书院),重视教育。南唐君臣都喜爱诗词、音乐、绘画,名家辈出,影响所及,江南文风盛于五代各国。
大保二年(959)春,宋齐丘自缢而死,终年72岁,被谥为“丑缪”。宋齐丘是个多谋善变的宰相,他在位期间树党结派,弄权营私,对南唐的政权巩固产生过一定影响。宋齐丘在辅佐吴国、南唐的三十年中,多有建树,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宰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提出的田税改革,使南唐经济发展,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应该说,宋齐丘的田税改革为南唐的政权巩固起到积极作用。
刘洞
——南唐诗人
刘洞(?~975)南唐庐陵(今吉安县)人。因作《夜坐》诗颇受人们的赞誉,被号为“刘夜坐”,而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少年时期的刘洞,生活并不贫穷。刚满二十岁,他就带上盘费,游览名胜,凭吊遗迹,观赏多姿多娇的江山,增长了丰富的实际知识。当他游览庐山时,拜著名诗人陈祝为师。刘洞学诗刻苦,精思不懈,处处以老师为榜样。陈祝死后,刘洞独居庐山20年。在这20年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无论生活过得多么艰难,刘洞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诗创作。刘洞的诗在南唐诗坛上享有盛名。他的诗同“花间派”作者相比,没有华丽香艳的辞句,内容也不描写宫廷声色之类,而是把笔锋触及社会现实,用朴素清朗的语言,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情,对封建皇帝作了一定的批判。刘洞的诗不但在政治上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北宋开宝八年(975),刘洞卒于吉阳山。刘洞一生历尽了战乱逃亡贫困,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财产,但是艰苦的生活却锤炼了他的性格和诗风,给我们留下了诗篇。他的诗纵横恣肆,变化莫测,无论是章法结构,语言形成,还是修辞手法,格律音韵,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刘洞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因年代久远,加上频繁的战乱,现已无从查考。唐朝中期至北宋,江西文坛岀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诗人。刘洞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周矩
——南唐水利专家
周矩(895-976),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任金陵监察御史。唐末战乱,为避难,周矩于天成末年随子婿吉州剌史杨大中徙居于泰和万岁(今泰和县螺溪乡)。
周矩寓居农村,体察民情,深知高行(今泰和禾市镇)、信实(今泰和螺溪乡)两乡大片农田常受旱歉收,群众生活窘迫,迫切要求兴修水利。天祐三年(937)周矩经过周密筹备后,选择水上槎滩村畔,以木桩竹筏压为陂,长100余丈,横遏江水,开洪旁注,名槎滩陂。又于滩下七里许,伐石筑减水小陂,潴蓄水道,使无泛滥,名碉石。陂成,开挖渠道36条,灌溉高行、信实农田9000亩,使经常受旱歉收的薄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筑陂时,还购买添山参口的桩山及洪岗寨下的筏山,将其收入作修陂之费。并规定槎滩、碉石二陂为两乡九都灌溉之公陂,不得专利于周氏。
周矩创筑的槎滩、碉石二陂,不仅是泰和最早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也是江西省保存的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江南地区罕见的珍品。
王克贞
——南唐保大辛亥科状元
王克贞(930-989),字守节。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唐保大十年(952)辛亥科状元。该科共取进士3名。考官:翰林学士江文蔚。
王克贞自幼聪慧,善为人。南唐自昇元元年(937)立国,至保大十年(952)首开贡举。是为辛亥科,王克贞参加进士考试,在所取三人中,名列榜首,状元及第。历官秘书省正字、中书舍人、观政院副使。南唐亡后,入宋为官,初知汉州。宋太祖赵匡胤闻其能文,命直舍人院,诰命典正。奉旨修《太平广记总类》。后出知滑洲(今河南滑县)、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历官太子中允、兵部员外郎、户部侍郎、礼部侍郎。
王克贞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去世,终年60岁。
陈乔
——南唐忠臣
陈乔(生卒不详),今峡江县玉笥山人。陈乔的家乡玉笥山,为“天下绝境”,“兼有洞天、福地之重”。优越的地理环境为陈乔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陈乔幼小聪颖活泼,记性过人。入学读书,在老师的指导下,陈乔的学业进步很快。陈乔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大官。家庭的优越教育和长辈的传统儒学思想言行,清廉为官的榜样,使陈乔逐渐认识到,一个人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而后更勤学苦读。陈乔考中进士,以荫援太常奉礼部,旋升中书舍人。由于陈乔文才出众,又克尽职守,得烈祖李昇的欣赏。
李昇死后,太子李璟继位,改年号为保大。李璟对陈乔备是器重。有一次李璟对皇后及诸子说:“陈乔,此忠臣也,他为国家急难,汝母子可托之,我死无恨矣o ”足显李璟对陈乔是十分信任的。李璟迁都南昌时,留陈乔辅佐太子监国。李璟去世后,李煜继位。李煜喜文厌武,一心去钻研诗词音乐书画,不懂得处理国事;而且沉溺酒色,朝歌暮舞,拼命追求现世人生的快活,不愿为天下百姓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他采取“外永恭俭,内怀观望”的消极软弱国策,靠向北宋进贡大量金银财宝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不理朝政,只图享乐,完全忘却政务、国家、人民,追求悠闲、安适、祥和、愉悦的情趣,曾引起大臣们的不满,更使陈乔痛楚。宋军攻占了江南,金陵城将陷,李煜自写降款。陈乔劝李煜:“自古无不亡之国,降亦无由得全,徒取辱耳0臣请背城一战而死。”充分表现了陈乔这位忠臣的忠肝义胆。
萧俨
——南唐浄臣
萧俨(907-?),字茂辉,又字弘道,号可仪,今永新县台岭乡南汶村人。萧俨幼奇敏,10岁去广陵应特设的童子科考试,擢第。稍长,授秘书省正字。南唐烈祖初,改刑部郎中,稍研法比。江南庐陵,民有盗食冤狱,萧俨暗中微服私访,深入调查,以确凿的证据和无可辩驳的事实平反了冤案,受到烈祖李昇赞誉,迁为司门郎中,判大理寺。
萧俨一生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大变乱时期,国家的兴亡与朝代的更替都达到人们无法接受的程度。烈祖晚年,因药物中毒,暴怒无常,近臣数被责罚。宣徽副使陈觉怕累及自己而称病,数月不上朝。萧俨秉公劾奏陈觉。元宗李璟刚继位时,就封其弟李景遂为兵马大元帅,实际上是向国人表明,今后他的皇位应该由弟弟来继承。元宗保大二年(944),又下诏书,命齐王景遂代他管理一切政务,文武百官都向景遂奏事,其他人无权面见元宗本人。这一决定,在南唐官员中引起强烈反响。萧俨上书劝谏道:“元帅建立自己的独立官府,大家对此都表示震惊,何况又把朝廷大权交给他处理,现在陛下决定深居宫中,又怎么能了解民间的疾苦呢?我担心的是内外隔绝,奸人得志,于陛下不利。”元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收回那道诏书。元宗在宫中作高楼,召侍臣观之,众侍臣皆赞叹不已,独萧俨说:“恨楼无井。”问其故,他说:“以此不及景阳楼耳。” 南朝陈景阳殿有井,祯明三年(589),隋兵南下过江,后主闻兵至,与张妃丽华投此井。后人称为“辱井”。萧俨提及此事,意存讽谏。元宗怒,贬萧俨为舒州副使。三朝老臣萧俨在上书极力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冲入宫中,当着不理朝政、正在与妃子下棋的李煜的面,把他的棋盘掀翻,气得李煜厉声责问:“萧爱卿如此大胆,是想作今日魏征不成?”萧俨气呼呼地直视着李煜,针锋相对地还了一句:“老朽比不上魏征,陛下也不是唐太宗!”李煜无奈,遂为之罢弈,听他奏事。
对萧俨的评价,南宋淳熙末年(1189),光禄大夫、端门殿大学士、中书右丞相周必大有《南唐大理寺卿俨公赞》:“感民忆雪盗食冤,驳奏仍为鬻子怜。千载九京谁作伴,魏征汲黯共盘旋。”高度赞扬萧俨的显赫政绩,并将萧俨与唐朝贤相魏征、汉朝名相汲黯相提并论。
郭鹏
——南唐清官
郭鹏(909~987),字时举,永新县禾川镇秀水村人。南唐保大元年(943)开科取士,郭鹏赴考,中进士,朝廷授他扬子(今江苏扬州市)尉,后任庐陵令。不久,授中议大夫,升为大理寺少卿。他与刑部郎中萧俨一起处理当时轰动朝廷的一宗冤狱案:有人诬陷一僧强奸南平王钟传夫人,将僧押进牢狱,僧口称冤枉,否认有此事。萧俨得知,委派郭鹏审理该案。郭鹏深入调查研究后,确认纯属冤案。他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将这一冤狱平反昭雪。众人称赞他是秉公执法的清官。
郭鹏有三子。长子郭昭庆,承父《春秋》之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中举后补扬子尉,著作甚富;次子郭昭度,淹贯“五经六艺”,博通诸子百家,在乡设馆授徒,日与学生讲诗、读礼、弹琴、咏歌,礼明乐备,他只有车一乘、琴一张,身无它物,但名声远扬,人们知道他是一位博通天文与地理的学者;季子郭昭广,少时读父书、蒙故业,学习春秋大义,北宋兴盛时,朝廷选一批熟通监纪、六韬三略的人为监纪,郭昭广被选为监纪外卫。郭鹏晚年告归永新秀水桥,作诗自娱,著有《秀水桥诗集》两卷传世。郭鹏于北宋雍熙四年(987)谢世,寿年78岁,葬芦溪清水塘龙形。
周彬
——南唐知名人士
周彬(912-?),五代十国时吉州永新县农家子弟。周彬年轻时,不务农,不作工,不经商,一心一意终日伏案,手不释卷。妻子责备他说:“你天天这样读书,有什么益处呢?看看你的兄弟,个个辛勤耕种,不仅收获粮食养活家小,而且口袋里硬梆梆,箱子里满满的。可你呢,只晓得跟古书旧纸打交道,一点也不懂得养家糊口。你不惭愧,我都感到害羞!”周彬笑了笑说:“我说你呀,真是妇人之见!自古以来,务农的种田,求学的读书,各有各的职业,各人有各人想做的和适合做的事情。你为什么强求我跟兄弟们一样去种田呢?再说,你常常花钱为我买灯油,供我夜
读,这不也是辛勤耕种吗?至于收获,你不要慌,年底你就可以看到成果。”
吴大和三年(931),身为吴国太尉和中书令的徐知浩在朝野上下广收人心,广招四方宾客。周彬得知这个情况,觉得时机已到,预感到自己的才气文章一定能得到徐知浩的赏识。于是,他揣着几篇得意之作,信心十足地去金陵晋见徐知浩。徐知浩看了他的文章,果然连声称赞,将他留在朝内听用。吴天祚三年(937),吴王扬溥派遣代理太尉杨麟传旨,将皇位禅让给徐知浩。徐知浩原为徐温养子,既受吴禅,复姓李,改名为昇,自称是唐宪宗子建王怡四世孙,故建国号为南唐。昇元三年(939)四月,李昇在金陵南郊举行隆重的祭祖昊天上帝的仪式。举行这样隆重仪式一定要有优秀的祝史之文在祀天坛上宣读,上告于天,下告于民,以求达到假上天之命号山川,震撼万民,统摄朝野的效果。当时南唐建立不久,尚无取士的科举制。烈祖李昇下令募集四方英才,撰写祝史之文,然后选用。周彬胸有成竹,写了一篇《郊望论》被李昇看中,周彬被任为诸卫代理巡官,是未上品级的小官。由于周彬文才出众,又恪尽职守,太子李璟和寿王李景遂、宣城王李景达常常发出文书,不时地招聘周彬到门下去办事。因此,周彬得到的赏赐特别丰厚。李昇死后,李璟继位,改年号为保大。周彬改任大理司直。大理司直是大理寺的官员,比一般县令高一级。其职责是负责审问犯人复核案情,有时代表大理寺会同刑部一起断案定罪量刑。周彬能从无品级的诸卫巡官,一跃而为从六品官员,足见李璟对他的器重。
周彬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一次,他大大咧咧地去县衙参见县令,县令见他缺乏孝敬地方父母官的礼节,便冷冷地说:“你这大理寺的官员,不见得就能做一县之尊吧?”周彬闻言,忿然拂袖而去,暗暗说道:“我若不回来做个县令,太阳从西边出来!”周彬守孝期满回到金陵,复任大理司直。他向李璟申请回故里任县令,李璟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他以从六品回到家乡任七品县令,原县令悻悻然挂冠而去。家乡人都庆贺他衣锦荣归。周彬为政廉洁,不分亲疏贫富,一视同仁。他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有人打官司,他和颜悦色地接待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一劝解。在他任满考绩之时,数百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和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聚集于县城,自发地前往吉州请求让周彬留任。于是,周彬连任永新县令经七次考绩。当周彬任满回金陵时,李璟已去世,后主李煜赐给周彬四品官享用的银印章和粉红色丝绸绶带,嘉奖他的劳绩并示宠爱。以后周彬的官职一升再升,直到尚书郎。不久,周彬在任上去世。
郭昭庆
——南唐文学家、史学家
郭昭庆(933~986),字澹庵,永新东乡芦溪(今永新县东里镇芦塘村)人。自小天资聪颖,记忆力强,有过目不忘。由于父亲和祖父的悉心教导,他自己笃志力学,自小就博览群书,淹通经史,尤眈于强国济民的雄略。保大九年(951)中举之后,更加努力著述。保大年间(943~957),著成《唐春秋》30卷,《治书》50卷,《强国论》与《治民论》各10余篇,拟献之于朝廷,但被认为“辞多援古讽今”,被李璟左右的人所阻。
保大十年(952),郭昭庆赴南唐首都金陵城(今南京市)应进士考,成绩虽列优等,但被诬陷为“有意攻击朝廷通政”,因而受黜落第。郭昭庆素性刚烈,愤然上书自辩,说:“我所写的全是先圣之言,以惩劝褒贬为目的,其文全是摘录各章句以补缀时事之作,怎能说我有意攻击呢?”经审查,确实如其所辩,且文章横溢着才华,授扬子(今江苏扬州市)尉。郭昭庆辞而不受,回到永新,筑芦溪书舍,悉心著述,邑令前来拜访,也拒不相见。不久,郭昭庆赴金陵向朝廷献《强国论》、《治民论》,阐述在池州采石拓东海一隅以防敌人侵扰的军事基地之策,深受后主李煜重视,认为是卫国保民之良策。且策论文词华实,即授予著作郎之职。但素性刚强的郭昭庆,无人援引,久不迁官。他仕途很不得意,而文名却誉满京城, 许多名士都盛赞他的诗词文章,写得华赡富实,朝廷的许多重要文件也大都由他撰写。南唐后主自北宋开宝元年(968)降宋为属国后,向宋廷“岁贡方物笺表”和“使命廷芳燕饯”的文辞都出自郭昭庆之手,却也因此而招致一些小人嫉妒,千方百计谋害他。北宋雍熙三年(986),郭昭庆与客将李师义住在一起,往来密切。谁知李师义在奸人徐错的授意下,假情假义地请郭昭庆到家中饮酒,暗将毒药投入酒中。郭昭庆平素坦荡,开怀豪饮,没有警惕。酒后刚岀门,毒性遽发,诸窍岀血而亡,时年54岁。
郭昭庆一生沉浮宦海,难展宏猷,但遗著丰赡,《治书》、《强国论》等10余篇及《郑氏通志•艺文略》内载《芸阁集》10卷,皆传于世, 唯《唐春秋》30卷已被小人徐铉、徐错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