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人物》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007
颗粒名称: 引子
页数: 4
页码: 1-4

内容

千里赣江第二城——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东接抚州市,南邻赣州市,西连萍乡市及湖南省,北靠新余市和宜春市。吉安最早名庐陵郡,隋代(690年)改为吉州,元代(1295年)为吉安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吉安专员公署,1968年改称井冈山地区,1979年改为吉安地区。2000年8月撤地设市,全市辖井冈山市、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新干县、峡江县、永丰县、吉水县、遂川县、泰和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总面积25270.94平方公里,人口459.74万。吉安自东汉末公元194年建郡,一千八百余年来,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灿若星汉,青史留芳,不仅名震江南,而且饮誉全国。吉安因之被誉为“江南望郡”,“人才似泉涌”,“文章节义之邦”。
  吉安人的贡献
  一个地方获得显赫的名声,或得之于人,或得之于文,或得之于物,或得之于事,吉安之有好的名声,应得之于吉安历代杰出的志士仁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代佛教禅宗高僧行思,弘扬禅宗佛法,现今日本及东南亚的众多佛教流派,追根寻宗,皆源于此。唐代杰出歌手许和子,她的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唐代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北宋农学家曾安止一生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岀了杰出的贡献,他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水稻品种专志《禾谱》。精通天文星象的北宋著名天文科学家曾民瞻,他创新畧漏制造方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为我国天文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文学、书法等方面造诣最深的大学问家、南宋宰相周必大,他在毕升的活字印刷的基础上,试验胶泥活字印刷并获得成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对我国印刷业做出了贡献。宋代吉州窑的制瓷大师舒翁、舒娇父女,他们烧制的瓷塑玩具和人物瓷雕为瓷器工艺开拓了新天地,是瓷塑工艺一代名家。我国明代杰出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陈诚,四出西域,在行程中考察六国的山川、域池、土地、气候、河流、湖泊、饮食、衣饰、言语、习俗、物产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敦睦四邻,沟通文化,发展贸易,巩固边陲做出了显著成绩。他撰写的《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著作,成为当今人们研究西域历史的珍贵文献。明代理学大师罗钦顺,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反对封建主义顽固派的斗争有很深的影响,闪耀着战斗性的光辉。他的《困知证》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著作。明代地理学家罗洪先,他精心绘制的两卷《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罗洪先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但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做出贡献,而且为国际的同行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明代欧阳必进的人力耕地机的发明,在耕犁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是一项走在世界前列的古代农业科技的光辉成就。明代郭维经发明的龙泉码,是世界上最早的原木材积表,比德国的“柯达山毛样材积表”要早一个半世纪。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古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世界公认的15世纪世界文化史的瑰宝。全书共计228770卷,共约3.7亿字,荟萃了全国的英华组成一支2169人的编纂队伍,历时5年完成初稿。这部巨著总设计师就是著名江南才子解缙。胡俨、胡广为总裁;曾麋、邹缉、梁潜、李贯、尹昌隆、张伯颖为副总裁;李昌骐、周忱、肖宽、余学夔、陈诚、宋子环、颜般、胡启本、彭汝器、刘曾、吴子恭等参加编修。不难看出吉安人与《永乐大典》关系密切,更不难看出吉安人在编纂《永乐大典》中所显露的才华及做出的贡献。这部内容繁富的类书,工程浩大,堪称世间奇迹、天才创造,由此也看到了解缙的组织才华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令人敬佩。这也是吉安人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尤其值得自豪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吉安创建了全国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又哺育出邹努、罗石冰、袁玉冰、曾天宇、张世熙、曾延生、袁文才、王佐、曾山、贺子珍、康克清等一大批功绩卓著的革命家。有48000多名烈士彪炳史册,吉安人为中国革命的确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吉安人的奇迹
  在中国封建时代,“金榜题名”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大魁天下”更被读书人视为最高理想。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为的是求取功名。要达到理想的目标,就是高中状元。考中状元不仅象征一种崇高的荣耀,而且可以从此进入仕途。但状元的产生要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奋斗,经过乡试、县试、府试、会试、院试、直至殿试等大小数场考试,击败成千数万的对手,才能脱颖而出,所以考中状元是非常不易的。
  状元是科举的产物。古代科举是从隋唐开始的,朝廷通过科举选拔人才,所以一个地方的进士和状元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文风是否昌盛,人才是否众多的主要标志。吉安人民自古崇尚教子读书,他们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含辛茹苦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据《光绪•江西通志》记载,历代吉安进士多达2805人,其中状元20名、榜眼16名、探花16名。吉安甲科进士,不仅数量上,而且在名次上也是长期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茅。考中状元,这固然不易,而若能囊括“鼎甲”中的全部第一、二、三名则被视为奇迹。然而就在明代的建文二年(1400),吉水县胡广考中第一名(状元),吉水县王艮考第二名(榜眼),吉安县李贯考第三名(探花),一甲进士均为吉安人。永乐二年(1404)举行全国统考,甲科进士前七名亦俱为吉安人,永丰县曾藥考中第一名(状元),吉水县周述考中第二名(榜眼),吉水县周易简考中第三名(探花),二甲进士泰和县杨相考中第四名,吉水县王环考中第五名,吉安县王训考中第六名,泰和县王直考中第七名。这两届蝉联的“鼎甲”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全部都被吉安人所夺得。用现代的话说是进士科举的团体双连冠。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这种前三名为一省一地所拥有的奇迹,还有浙江和福建,但他们只各有一次,惟独吉安两次,并且连续获得。这是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可谓殊荣。这是吉安人创造的奇迹。
  吉安人的骄傲
  吉安这块土地,从来就是滋润代代文明、造就蔵蔵英才的吉祥安泰之地。民族英雄文天祥那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卜照汗青”的忠于祖虱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打不死的李时勉上疏明仁宗,劝他“节民力,谨嗜欲,勤政事,务正学”,仁宗震怒,当场命武士用手执仪仗金爪击断李时勉三根肋骨,革职下狱。正气凛然的胡铃因反对向金人屈膝投降,竟遭迫害。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十分可贵可敬,其影响至深至远,忠义节烈,刚直耿介,成为吉安人优秀传统。吉安,人才多,节义高,文章好。“唐宋八大家”之一、史学家欧阳修,为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他成功地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了平易流畅的一代文风,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宗师。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中,他参与并主持编纂的就有两部。南宋四大诗家之一、诚斋体创始人杨万里,诗词语言新颖,自然活泼,想象丰富,且富于幽默恢谐的风趣,别具一格。南宋辛派词人刘过,诗词晓畅平易,精练自然,不仅饱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还通过优美的形式,表现了巨大的艺术力量。他才气超凡,议论精辟;意在笔先,中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句,有艳句而无淫词;看似花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在南宋声誉很高。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刘辰翁,其作品以中锋重笔,通篇情意贯彻,不旁敲侧击,不深隐曲折,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明代台阁体诗派盟主杨士奇,诗歌雍容典雅,创造了一种辅扬功德、点缀太平的诗风,左右了当时诗坛。明代西江派诗人刘宓,诗作风格除清和婉约、正平典雅外,不少作品别具一格,表现在深沉中带有某种哀愤之感,历史上享有很高评价。吉安籍的诗人人数众多,其作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子。吉安进士众多,其佼佼者有的进入统治集团最上层,参与决策军机大政,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宰相21人,尚书职官81人。至今流传着“五里三状元,一门三进士,隔河两都堂,百步两尚书,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谚语。总之,一千多年来,相当数量的吉安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世纪之交建成的北京中华世纪坛,概括了中华民族从孕育到启蒙、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其中记载了17项吉安籍历史文化名人的主要业绩,显示了庐陵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近代,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作用和影响的名人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其祖籍也是在吉安。新中国建立之后,吉安有159名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脱颖而出。现任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曾庆红是吉安县永和镇锦原村人。现有众多的吉安人在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梓坤,在概率论的理论研究和关于概率论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游效曾,在合成新型和功能性配合物方面,发展了混合三聚、电解聚合等新型反应;在谱学理论方面开拓了化学位移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结论。还有无机化学家黄春辉、天文学家熊大闰、桥梁工程学家曾庆元、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工程热物理专家徐建中等,都在各自领域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吉安籍在国内各省市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各类人才有2000余人。在他们中有不少杰出人物,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吉安籍人才不仅分布全国,而且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吉安籍在美、英、法、德、加、日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大增,其中攻读博士、博士后的就有近500人。他们有的在海外建功立业,有的回国报效国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的先辈在历史上有过无数辉煌的岁月,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良好环境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尽快做大吉安,崛起“银三角”,实施中心地区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吉安在江西中部的崛起。作为“人才泉涌”的吉安淀会涌现更多的人才,创造比前贤先哲更加光辉的成绩。

知识出处

吉安人物

《吉安人物》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对从晋代到现代1700多年间五百多位在江西吉安历史上有重要建树、重要影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学、医学等领域名人进行了介绍。收集、挖掘、整理、研究历代吉安名人的活动资料,遴选了从晋迄今1700多年间554位吉安人物,《吉安人物》是一部进行继承优良传统和地情教育的极好教材,也是一部启迪今人,昭示来者,宣传吉安,了解吉安的传世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