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6562
颗粒名称: 青原区
分类号: K295.6
页数: 3
页码: 395-397
摘要: 本文记述的2013年吉安市青原区概况、陂下古村、青原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青原区五处旧址成功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丽乡村建设和青东公路沿线提升改造等情况。
关键词: 吉安市 青原区 概况

内容

【概况】 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泰盆地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6°40′13″~27°10′44″、东经114°59′23"~115°30′15"。2013年,辖富田、新圩、文陂、值夏、富滩、天玉6个镇,东固畲族乡,河东、滨江2街道办事处,总面积914.62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千米,比上年拓展1平方千米,城区人口8.3万人,人口城镇化率41.2%,城区绿化率46.9%,亮化率9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亿元,重点城建工程新105国道改道、青原山大道全面竣工;投资3320万元完成提升改造城区主干道等重点地段。
  2013年末,全区有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同比增加0.1%,林地面积6.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6%,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0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农业5.80亿元,增长6.3%;林业1.78亿元,增长18.5%;畜牧业2.75亿元,增长6.2%;渔业1.27亿元,增长15.9%;农林牧渔服务业0.60亿元,增长13.0%。早稻种植面积15.5万亩,早稻总产量6.1万吨,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5.2万亩,总产量0.24万吨,下降2.6%;蔬菜播种面积6.0万亩,总产量7.77万吨,增长2.6%;年末生猪出栏7.84万头,同比增长4.8%,肉类总产量9081吨,同比下降0.3%;水果总产量2469吨,同比增长3.4%。全区总人口21.09万人,其中男性11.12万人,女性9.97万人,非农业人口3.78万人,农业人口17.31万人。出生人口2725人,人口出生率12.7‰,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7.1‰。
  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31亿元(含央企华能、铁路系统),同比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1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2.33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9.26亿元,同比增长10.2%。财政总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14.3%,税收收入5.32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77.0%,地方财政支出11.92亿元,增长25.9%。工业总产值186.3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9.1亿元,增长15%,实现工业增加值42.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7亿元,增长16.3%,向上争取各类资金4.69亿元,增长2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8亿元,实际引进内资21.9亿元,利用外资3679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5.1%、31.4%,实现出口创汇1.90亿美元,实现金融税收2478万元,同比增长66.3%。主要工业产品有火电、电子、水泥、机制纸、砖、饲料、粗铜、塑料制品等。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06.67元,比上年增收926.28元,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万元,比上年增收2144.28元,增长10.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4093元,同比增长12.6%。
  2013年,全区接待国内旅客360.6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入境游客1.79万人次,同比增长15.1%。青原山、陂下古村创国家4A级景区顺利通过初评。主要旅游景区有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居旧址群;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渼陂古村、陂下古村;国家4A旅游景区青原山风景区;文天祥陵园景区等。
  【陂下古村、青原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 陂下古村位于青原区富田镇,始建于唐代,2009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古村山环水绕,百余棵千年古樟环绕全村,完好保存有180多座明清古建筑。古村具有光荣的红色革命历史,是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赣西南特委驻地,保存有众多的原生态革命旧址和清晰可见的红、白历史标语,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曾山、毛泽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生活。自2013年8月,为提升陂下古村景区品质,加快旅游发展步伐,富田镇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开展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景区购物中心建设,完成竹隐堂红军学校旧址布展、富田红色革命历史展和富田祠堂文化展,以及旅客中心VIP休息室、微电影放映室的布置;设置景区医务室、安全保卫室;完善导览系统、标识系统、警示系统;安装景区广播、监控及多功能投影设备;恢复“五水朝东”排水系统、双胞胎井等景点及陂下大队食堂、农家小院等一批农家乐;拍摄微电影《醇情富田》,制作景区宣传片。年末,江西省旅游局评审组对古村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进行初检。评审组对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给予充分认定,通过初步评审。
  2013年初,青原区青原山景区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旅游交通、游览、卫生、安全、环境等方面改造,投入2亿多元实施青原山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其中,15万元用于完善导服系统、游客中心的改造与建设;20万元修建生态停车场,对于停车场增划停车线、分设出入口,对公交车候车亭进行完善;加大对净居寺内,以及停车场周边的绿化美化;完善景区安全管理和卫生监管,对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进行专项治理;与南昌知名旅行社签订“青原二日游”协议,开发青原山“吃斋饭、听禅经、看寺庙”的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景区的日常管理和对讲解员的培训。年底,青原山风景区创建国家4A景通过省旅游局初步验收。
  【青原区五处旧址成功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青原区东固平民银行旧址、文天祥墓、王家诚敬堂(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富田事变”旧址)、“二·七”陂头会议旧址、渼陂永慕堂(红四军总部旧址)等5处名列其中。东固平民银行旧址位于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圩镇,是中华苏维埃政府设立的首家银行,发行了苏区第一张纸币;文天祥墓位于富田镇鹜湖大坑虎形山,墓冢气势恢弘,座北朝南,墓前设有长长神道,石踊、石兽分列两侧;诚敬堂为富田古街王氏家族总祠,是已知省内最大祠堂;“二·七”陂头会议旧址位于青原区文陂镇渼陂村,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渼陂永慕堂位于青原区文陂镇渼陂村,是红四军军部旧址,始建于南宋初年,光绪乙卯重修,气势恢弘,设计精美,工艺精湛。
  【美丽乡村建设和青东公路沿线提升改造】 2013年,青原区按照“一镇一文化、一村一名片、一房一景观、一业一精品和一线一乐园”的“五个一”目标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沿线自然生态、人文、旅游、交通和城镇布局,聘请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及江西省福欣生态工程与旅游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家,对青东(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公路沿线进行整体规划,对全区所有30户以上的村点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目标要求,突出“因地制宜,聚散有章”特色,形成青东公路干线各个村落“长藤结瓜”的建设格局。以青东公路全线综合改造提升为突破口,高标准、快节奏推进美丽乡村点建设。
  全年全区共投入各类资金7600余万元,完成农村改水2625户、改厕2305户;修建进村道路及村内主干道18.3公里,完成门前屋后巷道硬化7840平方米;涌现出天玉镇老岸新村、富滩镇赵家巷、新圩镇新樟村、东固畲族乡三彩村庙下村等一批亮点村。区政府配套专项资金648万元,另行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青东公路全线提升改造。各乡镇街道筹集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青东公路全线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各乡镇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文陂镇上汤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近1000人次,节约建设资金7.5万元。东固畲族乡和富田镇两个镇村联动点以打造全市十佳乡镇为目标,分别预算投入资金上千万元,建设成畲乡风情乡镇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富田镇聘请甲级资质设计单位对全区域内的规划方案进行重新修编,整合各类资金4600余万元,将富田打造成“六气合一”的古村新镇,绘就了一幅镇街文脉彰显、村头古樟郁葱、村内古韵幽静、村旁富水流淌、乡村经典传奇的美丽乡村画卷。
  青东公路沿线各乡镇街道场按照规划要求,推进“三清三改”等工作,拆除危旧房、整治空心村1.7万平方米,完成“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庐陵风格立面改造130余栋,1.2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0.8万平方米。经过改造,富滩镇、富田镇圩镇小桥流水的街边公园和正气公园已具雏形,美丽乡村建设的村镇联动工作成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按照“一村一品整村推进,支柱产业板块扩张”的模式,初步建成天玉镇河东万亩花卉苗木;富滩、新圩万亩生态蔬菜;富滩、富田万亩井冈蜜柚;值夏、富田标准化畜禽养殖;东固、富田特色农产品;青东公路沿线“百里金花长廊”等“六大特色产业片区。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共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200亩。2013年,全区新增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绿色蔬菜、名贵楠木面积共1.7万亩;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
  【新井冈山大桥开工】 9月26日,新井冈山大桥开工仪式举行。新井冈山大桥的开建标志着青原区经济社会发展又跨越到一个新的起点,对于拉大青原城市框架,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完善优化中心城区的经济布局,加速吉泰走廊的发展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新井冈山大桥位于井冈山大桥下游4.6公里处,路线起点位于青原区天玉镇105国道中心城区改道起点处,沿梅林堤南侧西至梅林污水处理厂南侧旁,与对岸吉安造纸厂之间跨越赣江,接吉州区工业园已建成一段的友利电路,终于城北高速公路连接线长塘镇转盘处,全长11公里,其中大桥长1272米,主跨为单塔双索面人字塔斜拉桥,桥面宽38米,双向6车道。主线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立交匝道设计速度为30公里/小时。预计2015年12月竣工,工程项目投资约12亿。
  【值夏镇获“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称号】 2013年11月,120个镇确定为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其中青原区值夏镇榜上有名。青原区值夏镇境域面积49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3.2万,经济以农业、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主,年人均收入4110元。青原区成立后,值夏镇加快小城镇建设,共投资近3千万元完成进村水泥路面修整,投资近2000千万建设商业步行街,是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吉安市第一条高标准乡镇步行街。至年底,已完工圩镇农贸市场芗城小区建设、日供水量2000吨的自来水厂、值夏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镇卫生院、值夏敬老院改造。
  【庐陵风情美食街成为首批“江西省特色商业街”】 2013年7月,经过特色街管委会自愿申报、地市商务主管部门初审推荐、省级专家审核评定、面向社会公示等程序,“青原区庐陵风情美食街”成为首批“江西省特色商业街”。庐陵风情美食街南起河东街道新生居委会,北至原河东征费站,全长约1公里,新改造房屋156栋,可以品尝到吉安市13个县(市、区)各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在改造中,青原区坚持以文化的视角做项目,秉承恢复记忆、链接历史的理念,把庐陵文化元素融入房屋建筑中,街道两旁彰显了“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赣中民居风格,透露着庐陵文化厚重的千年古韵和赣中居民的古典风情。
  【青原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惠民生】 2013年,青原区加快推动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调整补偿比例,简化报账手续,开展住院“直补”工作,实现“当地参合、异地住院、同等直报”,确保参合农民住院一次性报账率达100%。全年全区共有16.5万人参合,参合率达98.9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比例达100%;在“六类人群”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保健管理工作中,为6.5万居民免费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150万元;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和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工作;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扎实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适龄儿童建卡建证达100%;为辖区内服务对象建立网上信息化电子档案,全区共建立电子档案16.2万份,家庭档案3万份,规范化建档率达70%以上。
  【阳明书院修复】 2013年底,青原区青原山景区阳明书院修复工程竣工。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原则,书院工程建设采用砖木建筑结构,按庐陵风格从各地收集建筑材料,按照当年景象进行全面修复。书院坐东北朝西南,分南北两院。南院为教工楼、号房、庖湢;中轴线上依次是传心堂、五贤祠、魁星阁,前后三进;北院为核心室。该工程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5月,主体工程完工。6月,附属工程和绿化完工。10月底,完成陈列展。11月正式对外开放。
  阳明书院亦称九邑会馆、青原会馆,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阳明书院承载的阳明理学,被誉为良知之学,倡导知行合一。明正德五年,王守仁在阳明书院开坛讲学,此后,王守仁每年春、秋两季在青原山讲会,倡良知之学,八方学者云集于此,这里成为当时全国讲会的中心之一,阳明书院也因此被誉为“东南邹鲁、西江杏坛”。
  主要领导人:区委书记程以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清华。区长胡小勇。区政协主席肖萌。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4

《吉安年鉴2014》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3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农业、工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法制、林业、水利、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财政税务、银行·保险·证券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庆华
责任者
王平发
责任者
程以金
相关人物
郭清华
相关人物
胡小勇
相关人物
肖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