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4578
颗粒名称: 水产业
分类号: F326.4
页数: 2
页码: 188-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吉安市水产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概况、渔业六大产业格局形成、胭脂鱼产业化工作、大鲵养殖繁殖、棘胸蛙养殖、其他特种养殖、发展休闲渔业、“菜篮子”渔业项目、现代渔业建设、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科技创新成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渔业资源保护。
关键词: 吉安市 畜牧业 水产业

内容

【概况】 2012年,是落实“十二五”渔业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吉安市按照“发展养殖、控制捕捞、调优结构、转变方式、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发展方针,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健全渔业服务体系,扩大特种水产产业规模,加大资源养护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确保渔业生产安全,渔业生态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全市完成放养水面达到4.51顷,同比增加425公顷,增长0.95%;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9.98万吨,同比增加11262吨,增长5.97%,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6.39万吨,同比增加3849吨,增长6.41%,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2.0%;渔业经济总产值达52.4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32.09亿元,同比增加8.55亿元,增长19.48%;繁殖鱼苗量28.34亿尾,同比增加4.81亿尾,增长20.44%;水产品加工总量4.12万吨,同比增加0.40万吨,增长10.82%;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7.41万吨,同比增加0.02万吨,增长0.30%,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7.07%。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一是渔业基础设施总体仍落后。二是水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三是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四是高新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及增殖放流等工作经费紧张。五是水产品加工产业滞后。六是鮰鱼产业短期内难以恢复。
  【渔业六大产业格局形成】 一、以万安、泰和及吉州区为主产区的草鱼供港基地;二、以吉安、吉水、泰和、新干及青原区为主产区的大宗淡水水产品供应基地;三、以峡江、万安为主产区的鮰鱼出口基地;四、以永丰、新干为主产区的胭脂鱼繁养基地;五、以井冈山、安福为主产区的大鲵繁养与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六、以遂川、永新为主产区的棘胸蛙繁养与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胭脂鱼产业化工作】 通过省、市、县和企业的联合技术攻关,永丰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胭脂鱼繁育基地今年鱼苗繁殖量一举突破千万尾大关,达1316万尾,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胭脂鱼繁育基地。2012年年底育成冬片鱼种1000万尾,价值可达3000万元。同时,该公司正在筹建1~2个面积万平方米左右的胭脂鱼冬片培育基地,设计年培育胭脂鱼种300万~400万尾;新干县田南水库管理局也于4月投资400多万元,新建胭脂鱼繁殖基地,引进胭脂鱼亲本126组,其中成熟亲鱼55组,繁育水花苗70万尾。
  【大鲵养殖繁殖】 安福县武功山大鲵养殖场已建山洞养殖面积1500平方米,可供养殖商品大鲵成鱼1万余尾,另三条人工仿生态驯养繁殖山洞正在筹建当中,届时可供养殖大鲵3万余尾,将打造为江西省最大的大鲵驯养繁殖基地。4月,该场组建成立安福县武功山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二十多名。规模逐渐扩大,2012年繁殖大鲵幼苗近3000尾;井冈山市已被列入全省大鲵养殖的三大核心片区之一。茅坪乡坝上村全村20余户有9户已开始从事大鲵苗种的仿生态繁殖,为江西省第一个大鲵养殖专业村。婺源华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坝上村投资建设占地面积30余亩的大鲵苗种规模化繁殖基地,第一期已投入1000余万元,3月25日第一期仿生态繁育基地建成并投放6龄以上种鲵388尾。预计到2014年,该场可达到5万尾的苗繁规模,之后逐年递增,将为江西省大鲵养殖提供稳定的苗种来源。
  大鲵养殖已被列为井冈山市重要农业发展产业项目。2012年该市繁殖大鲵达到12000尾,带动养殖农户超过100户。安福、井冈山分别成立申报大鲵自然保护区领导小组,保护区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棘胸蛙养殖】 吉安市依靠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棘胸蛙人工养殖产业。全市现有棘胸蛙养殖面积1026亩,其中生态放养面积近1000亩,养殖商品蛙产量达48吨,年产值600多万元;保有种蛙3000多对,繁育幼蛙近40万尾。该产业正逐渐吸引大量农户参与到养殖中来。
  【其他特种养殖】 吉安市着重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养殖产量不断增加,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除四野“胭脂鱼、大鲵、棘胸蛙、鲟鱼”养殖外,其他特种水产品养殖也是遍地开花。如安福县甘洛乡三舍村农民刘阳轩投资100余万元,在寮塘乡口塘村建立水蛭养殖基地;吉安县养殖大户李春根在浬田利用水库杂鱼养殖暹罗鳄;吉水县白沙镇安溪村建设小龙虾养殖基地面积100亩;新干县界埠乡裕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黑斑蛙80亩,实行蛙+蔬菜无公害(生态)的特种养殖。
  【发展休闲渔业】 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大小休闲渔业场所51处,休闲渔业水面5.08万亩,专门从事休闲渔业人员近千人,全市各类休闲基地投资累计达1亿元,年累计接待休闲游客达40万人次,休闲渔业收入达7000多万元。如万安县通过举办首届“品鱼节”暨万安湖生态鱼烹饪大赛、江西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中信万安湖杯”钓鱼锦标赛等重大活动。
  【“菜篮子”渔业项目】 2012年,吉安市“菜篮子”渔业项目县有5个,占全省该项目总数的八分之一强,共获中央补助资金125万元。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进排水设施改造、池塘清淤、池埂平整等;自筹资金主要用于电、路、绿化等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养殖机械设备升级,加强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和质量安全管理等。场区改造后,每亩产量提高250公斤,亩均增收1500多元。
  【现代渔业建设】 2012年,吉安市共有6个县(市、区)的7个现代渔业项目获批,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50万元。其中:规模化良种繁殖场改扩建3个,池塘标准化改造4000亩。
  【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全市开展渔业科技下乡活动17次,累计受理咨询3300人次,举办培训班36期,培训渔(农)民3200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4000余份(册)。
  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建立追溯记录制度;二是推广优化高效模式;三是推行现代先进装备。2012年,吉安市渔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面积3.5万亩;新增6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第七批);吉州区中南渔业有限公司成功申报1个无公害水产品。
  【科技创新成果】 由吉州区特种水产管理局与吉安市渔业局共同完成的《瓦氏黄颡鱼与中华鳖综合养殖技术》项目和峡江县水产局完成的《小栉苔虫对网箱养殖的危害与防治》项目获2012年度吉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由峡江县水产局与吉安市渔业局共同完成的《斑点叉尾鮰网箱纳米增氧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项目和永新县水产站完成的《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获2012年度“江西省农业科教突出贡献奖”三等奖。9月20日,吉安市科技局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吉安市水产场完成的《淡水池塘养殖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2月,吉安市渔业局下发《关于开展水产苗种繁育期间禁止使用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符合水产苗种许可证发证条件的水产苗种场持证率达到100%,杜绝在水产苗种繁育过程中使用氯霉素、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和性激素等违禁药物。全年,市、县两级共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16次,检查水产苗种生产单位14家,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27处,水产合作社21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800余份(册)。7月,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到吉安市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工作,共抽取了3个县5家单位的三个品种(鳗鲡、草鱼、鲫鱼)的9个样品,合格率达到100%。
  【渔业资源保护】 一是增殖放流品种结构有新变化。吉安市2012年首次大规模增加珍稀濒危物种的放流力度,总共争取到的170万元放流补助资金中至少有120万元将用于大鲵、胭脂鱼、长吻鮠等品种的放流。全市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和养护工作开展得力,得到肯定,吉安市渔业(渔政)局谢义元被评为“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先进个人”。二是首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正式成立。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873号公布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名单(第六批),“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榜上有名,成为吉安市第一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三是成功介入樟吉高速公路峡江互通连接线升级改建项目对赣江鲥鱼繁殖影响的环境评价,并出具环评意见。另外,4~10月,南昌大学、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华中农业大学先后到新干县开展赣江渔业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工作,专题研究制定该县渔业资源保护中长期规划,修复赣江水生生物资源。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吉安年鉴2013》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要载录吉安市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书分为地图及图片、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统计资料四部分。综合情况设4个栏目,动态信息设35个栏目,统计资料设1个栏目,共设置40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谢义元
责任者
吴春林
责任者
肖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