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3847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225.6
页数: 3
页码: 47-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强力打造支撑吉安进位赶超的重点板块、坚持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激发培育吉安经济新的增长点、围绕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建设大气雅气秀气吉安生动实践如火如荼等。
关键词: 吉安市 中国共产党 委员会

内容

2012年,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致力于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努力克服世界经济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良好开局。主要表现在:
  着眼于构建富有吉安特色并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式发展 在推进发展中,始终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一核心战略不放松。一是紧抓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在狠抓老产业、老企业技术改造、达产达标的基础上,作出振兴酒业、提振烟业、壮大茶业,加速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决策部署,13家酒类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总投资15亿元、年产30万箱的井冈山卷烟厂易地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二是紧抓新兴产业培育。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指导意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入驻。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0亿元,增长25.1%,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9.1%。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20亿元,占全省的41%。三是紧抓全面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开放领域,在狠抓工业招商的同时加大农业、旅游、城建、文化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模式,园区招商、产业链组团招商取得新进展,对台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了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全市实际引进内资309.11亿元,增长24.5%,利用外资5.65亿美元,现汇进资2.1亿美元,增长91.4%,出口总额25.73亿美元,增长24.3%。四是紧抓发展平台打造。全市服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3亿元,建成面积71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220万平方米,净增55万平方米。加强企业帮扶服务,创新园区发展考评方法,加大园区扶持力度,吉安、泰和两个工业园成为首批重点省级工业园区,全市百亿园区由5家增至9家,有10个工业园区在全省排名实现进位。2012年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3%。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强力打造支撑吉安进位赶超的重点板块 一是力促井开区昂起龙头,按照“西区完善提升,东区拓展建设”的思路,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27亿元,出口加工区一期竣工并即将封关运行。加速重大项目引进,投资10亿美元的台湾德昌产业园开工,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增长44.7%,在全省工业园区综合排名前移了3位。二是力促吉泰走廊挺起脊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聘请中国城规院编制走廊发展战略规划,组织编制八个配套专项规划,形成“1+8”规划体系。进行产业合理布局,既攥紧拳头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又强调突出特色,各有侧重,错位发展。走廊区域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80亿元,增长20%,占全市的59%,走廊核心区城镇化率达到50.1%。支持吉安县、泰和县、吉水县融城发展,努力打造吉泰城市群,推进走廊沿线卫星镇及美丽乡村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实现交通通讯一体化。三是力促县域经济立起支点,鼓励和扶持各县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形成百花齐放、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全市13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均超5亿元,其中吉安县突破17亿元、泰和县和安福县越过13亿元、新干县迈上10亿元台阶。
  坚持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激发培育吉安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吉泰走廊十大专业市场和“一中心、一平台、六园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市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40亿元,增长27%。有2个集聚区和4个龙头企业获批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总数居全省第2。二是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全市共有34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在建,其中中心城区18个、完成投资29.7亿元,天虹、华润、新世界商城、香港铜锣湾等一批大型高端商业项目进展顺利,沃尔玛、百胜、华南城等商业巨头成功引进。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带动消费有效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08亿元,增长15.1%。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以井冈山旅游为龙头,青原山、武功山旅游互动发展的“三山”战略已见效应,井冈山红色旅游稳步发展,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培训进一步支持旅游业快速发展。改革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成立武功山和青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打造“慢生活”“静生活”基地。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增长32.9%。
  围绕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建设大气雅气秀气吉安生动实践如火如荼 围绕“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紧扣做大城市规模、繁荣城市经济、彰显城市魅力、顺应市民需求、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和品位明显提升。一是着力做大城市规模。中心城区按照“南延北展、东拓西扩”的思路,启动105国道改道暨永和大桥建设工程、朱北线改造工程,形成中心城区外二环快速通道,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聚焦集聚庐陵新区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新增4平方公里,人口新增3.12万人。二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坚持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民生需求优先、聚集人气优先、绿色环保优先“五个优先”原则,推进了一批基础设施、绿化文化、商贸物流和社会事业项目。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重,对152个无物业老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小项目做成了大民生。三是着力强化城市管理。大力推进“四城同创”、城乡洁净工程、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等活动,城市面貌继续变化。县(市)城区和31个示范镇建设不断进步,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累计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31个,完成投资150亿元。
  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立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统筹推进“三农”工作,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 重点在赣粤、泰井高速及吉泰走廊主要通道沿线实施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和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和乡风美的“五美”为主要内涵,坚持“八不八多”原则,建成一批具有庐陵特色的美丽乡村,万安杨万线26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受到广泛赞誉。同时,大力度发展富民产业。在巩固粮食、畜禽、水产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绿色蔬菜、珍贵楠木和有机茶叶六大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全市新增井冈蜜柚6.6万亩、高产油茶11.1万亩、珍贵楠木6.8万亩、花卉苗木5.2万亩、绿色蔬菜5万亩、有机茶叶2.8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82.8万亩。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5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总数分别达到271家和62家;新增专业合作社484个,总数达到2080个。此外,高起点夯实农业基础。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8.8万农村居民和6万农村师生安全饮水问题。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为了彰显绿色生态、传承庐陵文化,使吉安的城乡发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魅力 在保护绿色生态方面,按照道路林荫化、城市园林化、园区生态化、乡村林果化的理念,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全市完成造林39万亩,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现场会再次在吉安召开;中心城区续建庐陵文化生态园,启动后河绿廊工程、螺湖湾湿地公园,新增绿化面积95.5万平米,新规划建设街头绿地55块,基本实现1000米有公园、500米有休闲小游园。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获得较高评价。在传承庐陵文化方面,建成庐陵民俗园,推进白鹭洲书院改造、吉州窑遗址保护和仓口庐陵古街的改造建设,推出第一本《庐陵文化特色民居图集》,积极开展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保护和延续庐陵农村的美好景致。成功举办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攻坚破难中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先后组织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江苏、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发展经验,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一是切实破解用地难、征地难、拆迁难、筹资难。全市争取省级用地指标1.25万亩,比上年增长1.8倍;征地3.36万亩,增长48%;完成拆迁120万平米,增长65.7%;清理土地114宗2096亩;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6.6万亩;争取中央和省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45亿元,增长21.8%,其中国家和省项目扶持资金27.46亿元,净增11.9亿元,增长76.5%,创历史最好水平;政府融资新增84.7亿元,增长88%,其中中心城区融资52.9亿元,成功发行第二期16亿元城投债券。龙天勇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实现吉安企业在香港上市零的突破。二是简政放权理顺中心城区建管体制。组建庐陵新区,赋予其县级行政审批权等相应权限,加快推进新区建设;给利、给责、给权,支持吉州区、青原区参与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三是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国有林场等改革,做好国企改制后续工作,获全省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先进市;全面推开文化体制改革,全市11个国有院团全部转企改制,在保留骨干的同时,激发了活力;将文化艺术中心托管于保利集团,政府购买服务,让吉安人民不出家门就欣赏到高水平大型演出。四是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出台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动员大会,有效激发了市民的创业激情。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807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9599户。
  统筹推进以民生工程为主的各项社会事业,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一是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全市财政60%以上的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全市开工建设廉租房7980套、公租房749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25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382户。济困助学蔚然成风,全市各级筹集助学资金达621.69万元。积极抓好减灾救灾工作,争取上级救灾资金4950万元。二是全力开展扶贫攻坚。新一轮扶贫开发全面启动。争取上级扶贫和移民资金7.7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2062个,完成移民扶贫搬迁1.4万人。三是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项目,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全省科技入园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吉安召开。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家庭医生进社区活动全面启动。四是全力创新社会管理。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5”文件,推进12个社会管理重点项目建设,群防群治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坚持领导干部一线接访,全面开展清访行动和重大矛盾隐患排查、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环保安全专项整治、刑事盗窃案件专项整治四项行动,全市进京重复非正常访和赴省非正常访均为“零”,实现了生产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心,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指数列全省第3。
  面对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形势要求,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是部署上抓统筹。开展党建大调研,召开千人党建大会,出台党建“1+7”文件,全面系统部署党建工作。二是思想上重引领。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并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集中开展党员干部大规模教育培训,举办八期领导干部学习讲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市委第一时间跟进部署,主要领导带头宣讲,市委常委领题宣讲,党员干部全面轮训,狠抓农村(社区)党员“冬(春)训”工程,全市共举办干部培训班次500多个,集中培训3万余人次。三是组织上强基础。确定基层组织建设“十个100%”的达标要求,实现党的组织全面覆盖、党的工作全面推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县级班子开展“五好”班子、在乡镇开展“五民”班子创建,在村级基层组织开展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做群众的贴心人“两人”活动,对全市100个先进和60个后进党组织进行典型案例剖析,对921个后进党组织集中整改转化,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全市新增“好”的党组织3510个,有900个后进党组织得到转化,转化率97.7%。四是队伍上树导向。面向市内外公开选拔77名县级领导干部,占提拔干部总数的62.8%,探索了扩大党内民主与坚持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原则有机结合的选人用人新路子,树立了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全面推开市直单位科级干部交流轮岗和竞争上岗,开展了以上挂下派为主要形式的干部轮岗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2011年下半年以来共交流轮岗260人、竞争上岗210人。出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办法等六个文件,人才工作机制和环境进一步优化。五是作风上严要求。有效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出台干部作风“六个不准、六个一律”规定,铁心硬手治理“庸、懒、散”等9种突出问题,效能监察问责处理317人次,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在第一时间出台了9个方面46条具体规定,狠刹奢侈浪费、公款消费之风,推动了干部作风的好转。加大源头预防力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公共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加大廉政建设力度,组织四套班子领导干部赴江西党风廉政中心接受党风廉政教育,对县级后备干部和新提任县级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教育;加大了大案要案查处力度,重点开展了“两违”建房和涉农乱收费清查治理,查办了一批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立案查处乡科级以上干部6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7人,取得了震慑违纪违法的良好效果。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吉安年鉴2013》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要载录吉安市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书分为地图及图片、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统计资料四部分。综合情况设4个栏目,动态信息设35个栏目,统计资料设1个栏目,共设置40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小成
责任者
刘苑敏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