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3442
颗粒名称: 财政
分类号: F812.7
页数: 3
页码: 305-3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财政税务的情况,介绍了财政的概况,支持发展措施得力,财政改革纵深推进,理财水平显著提升,筑牢政府投资“防护墙” ,保障公务员阳光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整合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保障政法部门基本装备需求,促进公务接待市场建设,实施“金财工程”大平台建设,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小金库”治理转为常态化,提升会计行业党建水平,提升干部教育科学化水平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吉安市 财政税务 财政

内容

【概况】 2011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组织收入,大力培植财源,优化支出结构,深化各项改革,全市财政实现“十二五”的精彩开局。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全省第六个财税收入过百亿元的设区市,达到1183104万元,增长33.5%;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均实现三年翻番;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96.7亿元,增长24.2%,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支持发展措施得力】 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手段,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方面,支持新型工业化有新举措。为扶持企业发展,有效增植财源,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年内安排扶持资金2.9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亿多元,支持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业等“6+1”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及节能减排等。利用财政信用担保平台,共为30多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6.1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问题。落实惠企减负政策,为再生资源企业办理增值税退税达6.89亿元。此外,还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外贸企业扩大出口;落实招商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出口创汇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各地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支持新型城市化有新成效。坚持走经营财政的路子,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重点,筹集10亿元支持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建设。从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投融资专户资金中安排4.3亿元资金,重点保障城投发展大厦、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此外,通过不断完善新庐陵公司融资平台,筹集43.9亿元支持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和各县(市、区)城镇建设。随着大批资金及时有效注入,确保吉安市重点城建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财政改革纵深推进】 一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将市直党委机关、市政府直管单位及其他应纳未纳入的全额拨款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市直182个全额拨款单位全覆盖。各县(市、区)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向乡镇延伸,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逐步建立,部分乡镇已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二是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财县代管”的基础上,坚持预算单位资金管理权、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和各级财政监管责任“五个”不变,撤销乡镇所实有资金账户,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利用“金财工程”大平台,支付方式由乡镇预算单位自行支付改变为县级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青原区代表江西省迎接财政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检查获得全国第一,吉安市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获全省第一。三是推进收支完全脱钩改革。将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在各县(市、区)全面推开,有效遏制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优化了发展环境。四是完善惠农补贴“一卡通”支付改革机制。通过加强部门沟通,完善基础台账,坚持月报制度,强化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机制。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的涉农资金达17.32亿元,资金发放率96.73%,项目发放率100%,位居全省第二名。五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2011年全市政府采购预算达6.8亿元,实际采购金额5.9亿元,节约资金8512万元,节约率达12.5%。六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政府性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继续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建立完善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投融资功能,逐步形成管理规范、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理财水平显著提升】 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完善定员定额标准,应用预算编制软件,使得部门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公平和高效。将除教育收费外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同时,在全市13个县(市、区)及井开区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全部实现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编制。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控制压缩“三公”等一般性支出,大力推进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三是加强财政绩效管理。选择公共卫生、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小农水、社会保障、小额贷款、劳动就业培训等一些政策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重点推进绩效监督和内部监督工作,加快建立健全覆盖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稳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筑牢政府投资“防护墙”】 践行“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政府投资评审理念,确保财政投资不折不扣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完成工程预(结)算评审及资金支付审批1043批次,评审总额33.17亿元,审定额27.46亿元,审减不合理投资5.75亿元,审减率达17.34%,为政府投资重点工程监督管理筑起一道有力的“防护墙”。市委书记王萍先后两次在相关报告上作出批示:“很好,这是负责任的表现”、“继续贯彻执行好,为政府当好家”。
  【保障公务员阳光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从2011年7月1日起按月人均600元标准提高市直机关在职人员津补贴标准,同时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其中离休建老人员按同职级在职人员津贴补贴标准的95%,退休人员按同职级在职人员津贴补贴标准75%增加生活补贴;按不低于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工绩效工资和退休教工生活补贴。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提高了市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标准线和财政补助。这次提高市直机关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涉及市本级12700人,一年新增财政资金7100万元。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一是落实水稻、玉米、油菜良种、小麦补贴政策。全年拨付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15239.29万元,补贴品种涵盖水稻、棉花、小麦、玉米、油菜5种,将5个品种补贴资金一次性下达,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早稻补贴标准由每亩10元提高至每亩15元,至此早、中、晚稻的补贴标准得以统一。此外,在全市选取吉安、吉水、泰和三县开展花生良种补贴试点。二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补资金7000余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落实,极大地调动农民购买农机、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为农民增收、粮食生产稳定及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年内,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451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在支持原有的水稻、柑橘、水产、油茶4个产业的基础上,增加蔬菜产业,使吉安市该专项支持的产业达到25个,项目数占全省13%。按照“看得见、可操作、有标准、能考核”的原则,省财政、农业、林业部门联合考评组对2011年吉安市各项目县实施工作进行全面绩效考评。省联合考评组对吉安市的有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推进县级支农资金整合】 按照“围绕产业、自主申报、整合资金、绩效考评、以奖代补”方式,择优选择永丰、永新两县为省级整合县级财政支农资金发展产业试点县。两县共整合财政支农资金5千多万元,引导社会投入近1亿元,重点支持蔬菜、蚕桑产业发展。在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考评中,永丰县整合成效突出,获全省第二名,荣获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永新县亦获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深入推进,有效促进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极大调动了县级自主开展支农资金整合的积极性。
  【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继续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整片推进,协会优先、良性管理,绩效考评、当年见效”的建设思路,扎实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年内,吉州区、吉安县、泰和县、峡江县、新干县5县(区)通过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联合开展的“竞争立项、公开评选”,成为全省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县,使吉安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县达到12个,争取中央省资金2.08亿元,各重点建设县县级财政共安排配套资金5500万元。
  【整合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市共整合中央及省级资金50072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其中重点小农水资金20800万元,土地治理资金14484万元,种粮大户粮田建设资金4755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资金2700万元,新增千亿斤粮田间工程资金3800万元,农村土地整治资金3533万元。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坚持“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归口申报、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按照“定好一张单、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将项目资金适度集中,优势互补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川,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农民投劳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落实多渠道补偿机制。坚持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差额补助的“三核定一补助”原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补助。二是完善财政补偿机制。不断调整支出结构,全年共安排落实医改地方配套资金10797万元。三是及时拨付各项医改资金。对医改资金,市县两级财政都做到按月拨付,在月初先预拨70%,年终按绩效考核结果统一结算。
  【优先保障政法部门基本装备需求】 年内,全市政法部门用于各类业务装备的经费达11689.7万元,其中:公安系统6899.39万元,检察系统1770.97万元,法院系统1941万元,司法系统544.8万元,森林公安系统533.54万元。市财政从经费上确保政法部门基本装备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公务接待市场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厉行节约有关规定,规范预算单位公务支出行为,有效控制和节约行政成本,促进公开透明、低廉高效的公务接待市场建设,根据《吉安市市直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吉安市中心城区和井冈山市中心城区共27家饭店为党政机关2011~2012年度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
  【实施“金财工程”大平台建设】 结合上级财政部门深入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大力支持财政改革,重点推进“金财工程”大平台建设。4月,完成财税库银横向联网;8月,铺设省市县乡财政纵向专网;11月,启动全市“金财工程”大平台建设及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工作步步推进,确保2012年1月1日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大平台建设及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成并上线运行。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全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将非税收入(除教育收费外)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提高了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水平,财政收入的完整性得到更好体现。二是非税收入财政票据进一步规范,从1月1日起,启用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替代原旧版票据,新版财政票据设计更合理,使用更方便,进一步促进“以票管收”工作。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监督稽查,通过监督稽查,确保各执收单位依法依规收缴非税收入,既促进非税收入规范化征缴,又促进部门、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对根除“三乱”和防治“小金库”起到重要作用。
  【“小金库”治理转为常态化】 2011年是“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第三年,是完成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收关年”。吉安市主要抓住各阶段的关键环节:一是在全面复查阶段抓复查的全面覆盖,对凡列入本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复查范围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都认真组织复查,确保复查面达到100%。在全面复查阶段未发现“小金库”;二是在督导抽查阶段抓重点抽查,对全市277户单位进行重点抽查,发现“小金库”3个,金额达29万元;三是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有针对性出台制度、采取措施、推进改革,构筑不愿、不能、不敢设立“小金库”的自律、防范、惩处三大机制,从而实现“切实构建和完善从源头上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这一目标。
  【提升会计行业党建水平】 以会计事务所创先争优综合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机制建设工作,通过热线电话、现场指导等方式,悉心指导各会计事务所和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全面、客观、真实填列相应综合评价表,做到三个全省第一:第一时间完成会计事务所的信息填列工作;第一时间完成会计人员的信息填列工作;第一时间完成初步核查。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加强会计行业党建、促进会计行业发展上下工夫,实现会计行业党组织全覆盖,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吉安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总支荣获“先进设区市行业党组织”荣誉称号。
  【提升干部教育科学化水平】 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精神要求,加大对干部培训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把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层次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强基层财政干部的培训,共培训乡镇财政所业务骨干108人,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加强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共培训会计专业技术人员762人,提高了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邹节成
责任者
刘建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