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3374
颗粒名称: 商贸
分类号: F727
页数: 10
页码: 289-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商贸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国内贸易、粮油贸易、供销合作、石油经销、烟草专卖等。
关键词: 吉安市 商贸

内容

综述
  2011年,全市商务系统坚持外向带动,创新举措,扎实苦干,奋力推进,着力建设大商务、构筑大流通、促进大发展,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联动发展,商务工作可圈可点,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三个快速增长”、“两个加快推进”,实现了商务“十二五”规划精彩开局,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8亿元,增长17.7%。其中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增长48%。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新批外资项目99个,新批合同外资55313万美元,同比增长18.48%。实际利用外资迈上5亿美元台阶,完成50246万美元,同比增长14.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9%,增幅居全省第二。其中:出口20.7亿美元,提前四年超出“十二五”规划末预期目标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8%,高出全省平均增幅45.12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二;进口2.26亿美元,同比增长67.05%,增幅全省第三,高出全省平均增幅48.8个百分点。
  外经合作快速增长。对外承包工程签约项目2个,签约资金503万美元。实际营业额10894万美元,增长122.33%;劳务外派150人。新批对外投资项目2个:江西煤田地质普查综合有限公司赞比亚公司、香港海能电子有限公司,中方合同投资额213万美元。
  口岸建设加快推进。吉安口岸作业区建设进展顺利,250.2亩土地实现七通一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的联检大楼全面竣工;厦门港务集团注册吉安陆地港公司,一期投资1.5亿元;吉安口岸作业区内仓储、堆场、查验平台、卡口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正在进行。铁海联运运转良好,集装箱运量近4000个标箱。
  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通过招商引资确定投资主体,推动中心城区十大市场体系项目建设,天虹高端商城、新世界广场、华润商城如期开工,建设步伐加快;城南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城北汽车综合市场、城东吉安市汽车文化产业园、井开区现代物流园、吉安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吉安贸易广场提升改造等6个市场正式开工;其它市场正在加快推进。
  2011年,吉安市获得全省外贸出口先进设区市,安福、吉安两个县获得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奖,新干、泰和、吉水、吉州、永丰、永新、青原7个县(区)获得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奖,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先进国家级开发区,分别受到省政府表彰。市商务局获得全省开放型经济先进商务部门;获得2011年度市直机关工作考评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获得2011年度全市服务工业工作先进市直单位、市食品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市政府表彰;获得2011年度全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外贸出口预警监测先进单位,受到省商务厅表彰;获得2011年度重点产业招商先进组织单位奖,受到市开放办表彰。
  国内贸易
  【概况】 2011年,全市商务部门全面落实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因地制宜完善地方配套支持政策,积极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市场整治,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有效扩大消费,繁荣商贸。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的落实:一是加强引导,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商贸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市中心城区商贸市场体系建设调度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加快推进吉安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等规范性政策文件,立足规范商贸市场,调整优化消费结构,为促进商贸市场迅速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强大推动力。二是科学管理,编制了《吉安市中心城区商贸市场体系规划和建设项目手册》,规范运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三是积极做好拍卖、典当、二手车、再生资源等行业管理。四是加强肉品安全管理,切实抓好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肉专项整治工作,保证了城乡居民真正吃上“放心肉”、“称心肉”。五是大力整顿市场秩序,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六是认真抓好内需市场检测监管工作。
  【城乡流通网络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切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农村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和扩大农村消费。完成了2010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330个农家店、5个配送中心的建设改造和验收任务,共获国家补贴资金近700万元;逐级编制上报2011年度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预算安排,新增改造建设农家店230家、配送中心2个,获国家补贴资金360万元以上;完成2010年度永丰沙溪、吉水乌江、吉州樟山、吉安永和、永新怀忠等5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及验收工作,获省财政补贴资金100万元;争取省商务厅支持,将青原富滩、万安百嘉、永新台岭、泰和万合、峡江金坪等5个项目列入全省2011年度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并启动项目实施。
  【家电以旧换新成效较好】 认真做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网点专项检查,规范家电以旧换新市场秩序。2011年,全市家电以旧换新累计完成备案登记销售(回收)网点536家,其中销售网点324家,回收网点212家。累计回收旧家电121970台,回收金额149万元;累计销售新家电118086台,销售金额4.2亿元。
  【会展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精心组织'2011吉安市第二届春节商品交易会。共有410多家企业近2000种商品参展,其中80多种商品脱销,共实现零售额2538.7万元,比上一届增加1476.7万元;签约额3030.7万元,比上一届增加1866.7万元。二是组织参加首届中国赣菜展示会暨江西餐饮业博览会。参展的井冈山红色宴和庐陵文化宴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设计获得最佳效果奖和最佳创意奖;江西省创赣菜品牌“四百工程”(100个名菜,100个名小吃,100个名店,100个名厨)成果展,酱萝卜炖老鸭、井冈烟笋炒肉丝、藤田薯粉丝、永新豆粉米果、勺子油果等以其精美的外形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赢得了各界好评。三是先后组织19家企业参加江西省地方特产(上海)展、江西省地方特产(广东)展和北京江西商品大集,现场实现销售额78.56万元、签约1460万元。四是开展2011年金秋购物消费月活动,营造浓厚的消费购物气氛。活动期间,发放宣传画4000张、悬挂宣传横幅200条、发放环保购物袋13000只,销售额较平常提高20%以上。五是进一步加快农超对接步伐,推动市内农产品进入省内外大型连锁超市。先后组织43家市内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加2011年江西省农超对接大会、江西省农产品“农超对接”陕西行活动、第四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推介会。签订购销合同1440万元、购销意向1.43亿元。
  【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1年,江西堆花酒业公司、江西永叔府食品有限公司、江西遂川县狗牯脑茶厂和江西绿海油脂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在江西省创赣菜品牌“四百工程”活动中,吉安市有8个名菜、8个名小吃、8个名店、8个名厨入选;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丝绸品牌企业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和茧丝绸发展项目,永新县新锦茧丝有限责任公司列入全省品牌建设项目,江西省永新县蚕丝绸有限公司——千亩桑园套种食用菌(竹荪)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遂川县茧丝绸总公司——蚕桑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永新县缫丝厂——制丝废水处理综合利用及回收技改项目列入全省茧丝绸发展项目,以上项目补助资金共125万元。
  (严鹄飞 朱必琴)
  粮油贸易
  【概况】 2011年全市粮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完善调控措施,抓好粮食收购,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市场监管,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粮食“三保”实现新提升。面对2011年国际粮价高涨、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压力,全市各级粮食部门始终把“保粮食安全、保粮食供给、保粮食市场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大力宣传国家最低收购价等惠农强农政策,抓好粮食收购。引导农民选种市场看好的粮食品种,与农户签订粮食订单面积480万亩,有效的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在市场粮价处于高位、最低收购价预案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各地粮食部门加强市场分析,积极理性收购,防范经营风险,全市累计收购粮食16.5亿公斤,同比增加9.5亿公斤,收购量、收购价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仅粮食价格因素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8~20元。二是加强粮食安全和预警机制建设。全市确定了5个粮食价格监测点,及时分析粮食市场价格运行情况;落实了市、县两级应急状态的粮食加工、储存、供应等指定企业;基本建立了市、县两级粮食储备制度,并已落实储备粮2650万公斤。永新县在原有县级储备粮基础上,又新增100万公斤储备规模。三是做好代储中央储备粮、省级储备粮轮换。由于市场粮价一直运行在高位,在新陈差价大、轮换补贴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各地粮食部门指导企业准确把握轮换节奏,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轮换,尽力规避风险。吉州区巧打时间差,降低了轮换成本,而且争取中储粮早稻代储指标220万公斤,取得了较好经济社会效益,全市轮换计划9150万公斤全部完成。四是加强粮食产销协作。组织县(市、区)参加七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在吉安市举行了吉安—顺德粮食产销协作签约仪式,各县(市、区)先后与广东、福建、贵州等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遂川、泰和等县与深圳、珠海、汕头及贵州等地粮食部门实现了优势互补、购销联动机制。全市全年粮食销售量达20多亿公斤。五是做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军粮供应管理制度,军粮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全市军粮供应工作得到了省局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2010年启动非工口七大系统改革以来,吉安市粮食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一是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泰和县、吉安县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由江西省金佳谷物有限公司整体并购,积极探索靠大联强的新路子;吉州区完成职工身份置换后出台了《吉州区粮食购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若干意见》。二是认真实施民生工程。认真贯彻政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和原小集体职工1000多人落实了养老保险。青原区、井冈山市全面完成了职工身份置换任务,遂川县为184名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一次性安置补偿金,峡江县为改制职工解决了拖欠的社保问题。三是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市局先后派出工作组深入13个县(市、区)督导调研,对影响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排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全力维护稳定大局。四是着力推进经营方式转变。重点对大宗粮食利用批发市场电子平台实行竞价交易,阳光操作。吉安赣中粮食交易市场共组织开展了52次竞价交易,竞价销售量6600万公斤,在全省名列前茅。吉州、青原分别通过吉安赣中粮食批发市场网上竞价交易2000多万公斤,永新在广东华南批发市场竞拍会上,成功交易粮食550多万公斤。通过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交易,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吉州、青原均为企业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产业发展有新提高。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全市288家粮油加工企业的产能、分布、生产经营现状、设备设施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二是抓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1300多万元,用于改扩建和购置、修缮仓储设施,如万安县新添置了除杂机、输送机、电子测温系统和环流熏蒸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仓储装备水平。三是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粮食龙头企业68家,占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4强。四是推进项目落户。江西金佳谷物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占地30公顷的吉安大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已落户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期各项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五是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仓项目建设,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84万元,发放农户储粮罐3500个,起到了较好示范作用,有效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依法管好粮食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粮食市场准入监管。开展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核定了粮食经营企业最低最高库存量,检查了粮食统计台账。二是开展粮油仓储单位备案工作。对全市425户仓储单位进行了核查,已备案发证261户,164户因不符合条件未发证。三是加大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开展了粮食库存年度例行检查,及时组织对中央、省级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收储粮等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了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强原粮卫生质量监测。组织开展了新收稻谷质量检测、原粮卫生普查监测分析、放心粮油检查评审等工作。2011年全市有7家粮油企业获得“江西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分别授予了安福为全国、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示范单位。
  统筹协调各项工作,行业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一是扎扎实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及“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点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物资采购、大宗粮食交易等“三项专项治理”工作。永丰县针对企业职工反映强烈的企业小车使用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公开拍卖了14部小车。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三是有针对性开展粮食行业职工培训教育,加强对行政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四是抓好挂点帮扶工作,市局积极筹资帮助挂点社区、挂点村办实事办好事,支持社区和新农村建设。五是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确保了全年安全稳定无事故的和谐局面。2011年度市局分别荣获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消防、计划生育、挂点帮扶、文明创建等工作先进单位。
  【着力抓好粮食购销促进粮农增收企业增效】 一是加强对粮食购销的组织和指导,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2011年早稻收购价格常规稻最高达124元/50公斤,优质稻达157元/50公斤,每50公斤高于周边地区3~4元。全市全年累计收购16.5亿公斤,同比增加9.5亿公斤,收购量、收购价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仅粮食价格因素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8~20元。二是大宗粮食通过批发市场(电子平台)实行竞价交易等方式,实行阳光操作,规避经营风险,增加企业收入仅吉安赣中粮食交易市场共组织开展了52次竞价交易,竞价销售量6600万公斤,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是加强产销协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县(市、区)参加七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先后与广东、福建、贵州签订了产销合作协议,巩固和拓展终端销售市场。全市全年累计销售粮食23亿公斤,其中,销往省外近15亿公斤,实现了货畅其流,搞活了粮食流通。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是粮食企业在市场多元化形势下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粮食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责所在。全市粮食部门每年粮食订单面积达32万公顷(480万亩),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3.33万公顷(50万亩),培育和发展一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粮食龙头企业68家,创办了一批粮食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深化粮食产销协作,延长了粮食产业链,发展了主产区粮食资源优势。至2011年底,创中国名牌1个(金佳牌大米),创江西名牌6个(“绿海”茶油、“川仙”大米、“良豪”大米、“金田”大米、“锅丰”大米、“富吉”大米),江西省著名商标7个,获准“绿色食品”标识6个,28个粮油产品分别获全省、全国“放心粮油”产品称号。
  (胡斌铭)
  【全市国有粮食企业靠大联强推进改革】 吉安市粮食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走“靠大联强,产业化发展”之路。2011年,在总结安福、永新成功靠大江西粮食集团、吉安河东粮食储备库上划中央储备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为江粮集团金佳谷物与吉安、泰和两县国有粮食企业的资源整合和稳健运行搞好协调。继续为江粮集团金佳谷物在井开区投资4.5亿元吉安大米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搞好服务。努力促成金佳谷物总部搬迁吉安城南新区,并兴建金佳大楼。
  (据1月5日《井冈山报》头版新闻)
  供销合作
  【概况】 2011年,吉安市供销社围绕“新网工程”建设这一中心,扎实推进龙头企业建设、中心基层社建设和项目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为农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2011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91517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9.5%,同比增长44.2%。其中农资零售125211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1.2%,同比增长39.4%;废旧物资回收18137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2.5%,同比增长53.1%;农副产品收购26901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29.1%,同比增长61.4%。2011年4月,全省供销社系统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遂川县召开,对吉安市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优化农资连锁经营网络】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抓好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市供销社以市惠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平台,与省沃尔得农资集团合作,在井开区开发建设市农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年吞吐化肥农资6万吨。永新县供销社2011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93万元,共投入资金251万元,新建农资仓库2000平方米,改造农资配送中心1个,连锁直营店8个,加盟店34个,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新干县供销社投入80万元,新建了一个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容量农资仓库,新增了5个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全系统还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大了“四统一”(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规范力度,对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完善了市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直营店、村有便民店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提高了农资配送率和市场占有率。全系统共发展农资龙头企业14个,配送中心44个,连锁经营网点1698个。
  【规范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 全系统在落实烟花爆竹经营管理“四个统一”(统一规范经营主体、统一规划网点布局、统一实行连锁配送、统一办理运输证)的基础上,突出“安全经营无事故”这一重点,强化了对仓储、运输、零售等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在仓储环节,近三年来全系统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烟花爆竹仓库40余栋、仓储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实现了烟花爆竹仓库建设全部达标;在运输环节,市烟花爆竹公司成立了全省供销社系统首家烟花爆竹运输公司,实现了全市烟花爆竹的统一配送、连锁经营;在零售环节,大力推行烟花爆竹直营店和专店经营模式,有效保证了经营安全。遂川县城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已基本实行直营店经营,新干县已基本实行专店经营。永新县供销社积极应对烟花爆竹走私现象,在与莲花县交界处的文竹等乡镇大力开展直营店试点工作。永丰、泰和县供销社烟花爆竹市场整治力度大,市场占有率高,销售收入均上千万元。
  【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一是积极配合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县有回收企业,乡有回收站点,村有回收员”的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二是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决战城区”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城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市供销社与市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合作,在吉州区工业园开发建设市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中心,该项目分废旧物资和报废车辆回收加工处理两个功能区,报废车辆回收拆解处理区已购地70亩,并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回收拆解各类报废车辆1200余辆。三是积极拓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以市土产棉麻总公司为平台,积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业务,2011年在全市发展废旧家电回收经营点13个,回收各类家电13300多台,拆解11300多台,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至2011年底,全系统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企业15家,经营网点355个。
  【推进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 截至2011年底,全系统共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企业22家,配送中心13个,门店3209个;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77个,综合服务社545家,进一步搞活了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流通,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流通服务。
  【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做强重点网络龙头企业。全系统按照“一个网络建一个龙头企业”的要求,促进改制企业剩余资产向龙头企业集中,扶大做强了一批重点网络龙头企业。市供销社通过整合市土产棉麻公司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组建了市新合作再生资源公司。全系统共培育发展重点网络龙头企业54家,其中农资零售企业14家,烟花爆竹销售企业14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企业1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11家。二是进一步搞活企业经营机制。对新上项目和新建企业实行股份经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原有的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增强经营活力。市惠农农资公司与省沃尔得农资集团公司合作,组建了吉安市沃尔得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吉水县供销社的富贵米公司在实行股份经营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做好重点项目】 一是向上争资上项目。2011年,全系统共申报各类项目8个,争取项目资金578万元。其中“新网工程”项目2个,争取项目资金223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2个,争取项目资金110万元;省财政“引导资金”项目1个,争取项目资金110万元;“万村千乡”工程建设项目3个,争取项目资金135万元。二是整合自身资产上项目。近两年来,县级供销社共整合资产建成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总金额达1658万元,项目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其中永丰县供销社整合资产500万元新建了6000平方米的“农资配送中心和农贸市场大楼”,吉水县供销社整合资产500万元新建了5400平方米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井冈山市供销社整合资产658万元新建了4514平方米的“供销社三农服务大楼”。三是开放办社上项目。市供销社以市惠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平台,与省沃尔得农资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建设市农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
  【做实基层网点】 一是抓规划布局。各县级供销社采取“按经济区建中心社”的要求来规划布局中心基层社,全市13个县级供销社都已编制完了本辖区中心基层社建设规划,共规划中心基层社65个。二是抓新建改造。2011年,遂川县左安、吉安县永阳、峡江县罗田、万安县窑头、安福县赤谷等中心社建设已完工,青原区东固、永丰县龙岗等中心社新建改造工程已动工,泰和县万合、安福县枫田等中心社也准备新(改)建。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建中心基层社60个。三是抓标准化建设。各县供销社按照“六有”(有专业社、有农副产品收购点、有农资连锁配送点、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烟花爆竹零售点、有日用消费品超市)的要求积极抓好中心基层社的标准化建设。永丰县供销社利用中心基层社网点优势,创办了5个乡级超市,每个乡级超市经营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经营品种数千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吉水县15个基层社都已统一规范了标牌、标识,有效提升了供销社的社会形象。
  (谢希军)
  石油经销
  【概况】 吉安石油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石油分公司。吉安石油分公司下辖12个零售片区,经营销售网点遍布吉安城乡,共有加油站146座,油库2座,在岗职工总数1260人。2011年末便利店总数达到146座,占在营加油站数量的100%。
  【积极主导市场,保供创效并重】 2011年,成品油供需矛盾突出,“保供”仍是“主旋律”。无论在灾害时期还是资源紧张以及特殊时期,分公司始终确保吉安市成品油市场供应好于其他地市,切实履行了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群众的称赞。同时,坚持保供与创效并重,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市场走势变化,加强资源预测、组织和统筹,灵活采取了保零控直等经营策略,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基础上,取得良好成效。分公司始终坚持“服务经济、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经营理念,在旱涝交替时期,积极配合政府抗灾救灾,主动将油品直接配送到救灾一线,切实履行了国有企业责任;在资源紧张时期,确保了“车轮子”用油,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和农业用油正常供应,确保了春耕、双抢等重点时期用油供应。通过提前运作,争取资源,统筹进销,考核引导,有效控制了销售节奏,保持了库存水平,缓解了供需矛盾,顺利完成了九江石化检修期间、四季度柴油大范围供应告急期间以及2011年底春运期间的市场保供任务,实现了企业经营规模的合理增长。
  【开展“我要安全”活动,企业安全平稳运行】 吉安石油分公司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狠抓《安全生产禁令》《安全纪律》的宣贯和落实,落实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与作业带班制度,持续深化HSE体系建设。通过逐步细化库站作业现场“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预案综合演练,以“一进推三进”,抓实HSE管理进班组。狠抓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建立了HSE观察卡制度、“未遂事故”资料共享平台,开展了HSE问卷调查、“十大薄弱环节”排查,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和综治责任状,强化了员工安全意识。同时,狠抓承包商安全监管及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监管,不断推进“平安工地”、“平安运输”创建。
  5月,遂川和安福县公司成功地制止了二起流窜偷盗油料事件,避免企业经济损失。积极争取省公司的支持,安装调试160台新加油机,解决县公司设备陈旧、故障多的问题。11月,江西吉安消防支队联合河东铁路油库,举行大型灭火演练。市安监、环保等联动单位,吉安县、吉水县、特勤中队300余人参加了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分公司与当地政府、消防部队的应急联动能力,提高了油库各级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加强风险管控,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吉安石油分公司结合组织员工开展“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的企业员工大讨论,注重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使员工自觉形成共同的准则、共同的行为规范。积极开展“改善经营管理建议”活动,鼓励基层员工报送合理化建议。活动中,累计受理建议100余条,采纳56条,7条获得省公司优秀建议奖,被省公司评为“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先进单位”。全过程强化数量、质量管理,认真落实“每一滴油都是承诺”,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质量控制管理。从油品出入库抓起,把好油品检测关,确保每个环节数量、质量管理零风险。规范承运商的管理和考核,加大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考核。下发了《数质量工作禁令》,制订了《油品数质量管理办法》和《铅封使用管理办法》,开展了成品油数量管理“六项整治”活动,制定并组织层层签订了油品数质量承诺书,损耗明显降低,一举扭转数质量管理在全省排名靠后的局面。以保质保真为要求,加强了非油品质量管理。全面梳理用工情况,切实规避用工风险。
  全方位规范舆情应对,制定了对外宣传管理和考核办法,规范了媒体应对和采访流程。加强与媒体沟通协调,主动走访省驻吉及地方主要媒体,构建了良好互动机制。积极组织正面宣传,国庆节当天,《吉安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吉安分公司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江西日报刊登了峡江县公司送油下乡、服务三农的图片新闻,彰显了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中国石化报》等集团公司媒体上稿9篇。及时反映企业动态及工作成果,上报政务信息170条,被省公司评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氛围】 吉安石油分公司领导班子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带头撰写陈立国总经理推荐的《幸福的方法》心得体会。重视抓好先进典型选树,开展宣传和典型引导。紧扣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主题,以“唱红歌、观遗址、讲故事、比贡献”活动贯穿全年,提升了干部员工思想境界。各县公司修建了党员活动室,围绕经营,以《基层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为抓手,着力夯实党建基础工作。汇编《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推行“为党员过政治生日”、“支部党员轮流讲党课”活动,提高了支部生活质量,增强了党员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讲座及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了“红线意识”。分公司班子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设立了加油站数质量管理等效能监察项目。
  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和职业技能竞赛与技术比武活动。共设置了22个项目278面红旗,横比先进、纵比进步、全员参与、全程激励,全面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争超”热情,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省公司各条线“比学赶帮超”工作中夺得红旗26面,排名第一。积极组织并参加销售企业竞赛比武,获得零售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比武复赛、润滑油客户经理技术比武复赛个人奖牌各一块。
  【加强文化建设,塑造朝气蓬勃的石化队伍】 吉安石油分公司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内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抓班子、带队伍,转变干部作风,创建学习型企业。积极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探索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成长机制,扎实推进“三支队伍”建设,营造“人人可以成才”的环境。关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人才选拔机制。组织对公开选聘的片区经理助理进行全面评价考察,并择优提拔。按照强化“兵头将尾”要求,稳步推进加油站站长竞聘工作。通过开展站内培训、班前会、岗位练兵、示范服务等方式,扩大对员工的培训面,促进员工岗位成才,提升干部、员工的业务技能。班子成员多次下基层,解决基层困难。加强“五小建设”,为高速加油站配置文体设施,为每个加油站配置消毒柜,参加职工食堂厨艺技能比武,将“员工最好的一餐在食堂”落到实处。举办红歌会、征文、演讲等一系列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加文体活动,把关心关爱老同志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坚持“真困难、真帮助”原则,积极向省公司汇报核增了帮扶款,并加大了帮扶力度。认真落实了维稳责任制,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企业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客户、员工“双满意”】 为切实有效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分公司成立了经理、书记任组长,副经理任副组长,机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和考评细则。通过简报、宣传栏、企务公开栏认真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要求、进展动态、具体成绩,并通过网络OA系统及时发布广大干部职工撰写的活动心得、典型事迹等内容,对在活动中涌现的鲜活事例实时报道,充分展示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效。截至年底,各单位撰写“比学赶帮超”相关报道320余篇,撰写活动心得20余篇,分公司采用15篇;相关报道在《中国石化报》刊登2篇,在《中国石化新闻网》刊登3篇。国庆节当天,吉安电视台在《吉安新闻联播》以“中国石化吉安石油分公司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标题做了专题报道,对吉安石油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10月10日,吉安晚报刊登了“中石化吉安石油分公司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图片新闻,介绍吉安石油分公司便民、惠民举措。在省公司各类主题活动简报上稿15篇,在《江西石油》杂志上稿12篇。在简报中开设《“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暨“比学赶帮超”光荣榜》,采取定期比较、强化考核、评先创优方式,为获得“先进红旗”、“进步红旗”的经营部授予“红旗”并给予奖励。实行“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组织服务标兵、服务示范站评选。员工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客户、员工满意度不断增加,企业形象不断改善。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李文凯)
  烟草专卖
  【概况】 2011年,吉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紧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切实开展营销网络建设、专卖监管、烟叶生产、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年销售卷烟127880箱,同比增加7735箱,增长6.44%。 其中,金圣系列品牌销售21303箱,同比增加3686箱,增长20.92%。全市烟草系统共实现税利5.92亿元,同比增加1.38亿元,增长30.46%,实现税利增幅高于全省烟草系统平均水平
  吉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内设办公室、营销中心、配送中心、专卖监督管理科、法规科、烟叶科、综合计划科、安全保卫科、人劳科、政工科、财务科、监察科、审计科、信息中心和烟叶基础设施办公室、内部专卖监督管理科等16个部门,下辖城区、吉安县、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永丰县、安福县、泰和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等12个县级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全市系统共有从业人员1004人,其中聘用员工481人。
  【营销网络建设得到新加强】 一是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形成进一步规范了物流配送的机构和岗位设置,加强了物流管理。建立相对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撤并中转站5个,减少送货车18辆,整合送货线路26条,减少物流从业人员38人2011年全市系统单箱物流费用148.42元/箱,同比下降8.97%,控制了物流成本。二是营销方式不断改进。大力推进网上订货,在全省率先取消电话订货,实现网上订货率100%。开展营销垂直管理改革试点,全面推广“135”工作法和订单供货过程控制系统,注重重点工作节点控制,取得良好成效。
  【专卖管理取得新成果】 进一步整合全市系统专卖人员资源,组建打假破网机动队伍。全市系统开展“今冬明春”、“夏日风暴”两次大规模的专项市场监管行动,多部门联合打击假冒卷烟和规范烟草市场,探索建立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市场监管能力,进一步规范了卷烟市场经营秩序。积极开展内管机构改革,实行“垂直管理、双重领导、相对独立”的专卖内管派驻体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2011年,全市系统共设立内管派驻组12个,在岗内管人员29人。进一步加大真烟异地流动的监管查处力度,全市共查处真烟案件3038起,查获真烟159.7件,查处5万元以上真烟案件18起。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1995年以来市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60份,进一步维护了全市系统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统一性。
  【烟叶生产迈出新步伐】 优化种植布局,狠抓科技兴烟,不断提高烟叶质量。实现了烟叶结构优化、烟叶均价提高、烟农效益不减的目标。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市共有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12个,示范区面积669.4公顷(10041亩)。积极探索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改革。泰和县紫色土旱地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核心示范区种植特色烟叶近133.33公顷(2000亩),烟农综合性服务合作社和各种专业服务队有序运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提高了种烟经济效益。全市烟叶移栽面积3613.4公顷(54201亩),收购烟叶16.6万担,上等烟比例46.62%,实现烟叶特产税3053万元,比2010年增长82.6%。上等烟比例、均价位居全省第一。实现烟农户均收入3.55万元,同比增加1.33万元,增长59.9%。
  【改革创新得到新推进】 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全面启动了“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市局机关党委正式成立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委员,标志着市局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干部人事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在省局统一组织下,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员工,为今后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积累了经验。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强化。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市局连续第7年被评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受到市政府表彰,提升了服务水平。文化建设切实开展。认真宣贯了江西烟草的责任文化,举办了首届全市系统迎新春文艺晚会,活跃了企业文化氛围。
  (刘斌)
  盐业专营
  【概况】 2011年,全市盐业部门实现营业总收入5798万元,比2010年增长7.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52万元,比2010年增长10.46%;实现利润总额15.29万元;全市年末资产总额2486万元,比2010年净增加2.05%;全市年末所有者权益1767万元,比2010年增加0.45%;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0.45%。
  【保障碘盐供应维护市场秩序】 为维护食盐市场秩序,坚持“稳、准、狠、快、细、实”的六字方针,管理食盐市场,以强化食盐专营管理为重心,以规范盐业市场秩序为要务,加大对销售网点的市场监管,严惩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不法经营行为,同时加强质量抽查,防止不合格食盐趁机流入市场,有力地确保了全市食盐的供应和安全。加大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打击盐业违法行为,全年查处盐业违法案件5起,查处私盐0.01吨。检查农贸市场、零售商店、饮食摊点、学校食堂1.1万家,印发宣传资料4000余份。2011年盐政管理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维护了食盐市场秩序,保障了全市480多万人的食盐安全和食品加工用盐安全。
  【成功应对“3.16”全国性食盐抢购风潮】 受日本核辐射影响,3月中旬社会上出现了“食用盐可防辐射”、“海水污染将导致海盐不安全”等谣言。从3月16日起,发生全国性群体集中抢购食盐的风潮。抢购风潮源于邻省浙江,当天即蔓延至江西,抢购风潮传播快,波及广,来势猛,历史罕见,给吉安市食盐市场保障供应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危机,公司领导果断决策,靠前指挥,启动食盐应急机制,组织、协调全市食盐保障供应工作,一方面组织制盐企业加班生产,紧急协调调运补充库存,各配送站全力保障主流市场供应;一方面借助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化解群众恐慌情绪;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保持密切联系和工作协同。吉安食盐抢购风潮在两天内被平息。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全市盐业干部职工经受了考验,体现了吉安盐业人讲政治、讲贡献、顾大局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盐业战线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吉安盐业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展现了国有专营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创新企业管理方式】 在依法进行盐务管理工作中,把主要重心放在致力于促规范,建网络,堵漏洞,明确企业法律工作负责人和法律联络员上,公司整体法律意识提高,法律风险可控,遗留法律问题得到妥善及时的解决。规范、细化财务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和企业风险管理,公司“小金库”综合治理、财务收支等工作都有创新。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干部人事管理等方面都有新举措。重大项目招投标,固定资产维护与管理等工作有了章法,上了台阶。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围绕公司大局和中心工作,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理思路、定目标、出课题,突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职代会制度建设等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把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公开选聘中层管理人员、构建反腐败“惩防体系”,推进司务公开,民主管理、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小金库”问题专项整治,调查核实职工群众信访举报的突出问题等作为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总抓手。积极发挥党群组织在政治上的导向作用、保证作用和经营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监督作用、促进作用。
  (傅志坚)
  进出口贸易
  【概况】 2011年,全市商务系统积极应对国际复杂形势带来的压力与挑战,认真贯彻全省保持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实行“定挂点领导、定帮扶单位、定帮扶方案、定帮扶目标”的领导挂点帮扶责任制,做到“一户出口企业、一班帮扶人马、一套帮扶方案、一个帮扶目标”,大力扶持外贸企业发展,保持全市出口增长势头不减,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一是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宽营销渠道。组织28家企业参加广交会、东交会、高交会等国内外知名展销会,促进企业宣传推介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深入调研,强化调度。抓好市内“两转”企业出口工作,减少出口流失,挖掘出口潜力;前三季度坚持每月调度制,第四季度坚持每周调度制,挖掘出口动力。三是坚持政策驱动,帮助缓解资金压力。指导企业用好政策,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2010年度进口贴息资金的申报,促进进出口;组织符合条件的红板、新瑞丰申请江西省出口名牌工作。四是做强出口主体,壮大出口队伍。引导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积极培育出口生力军。五是强化预警监测,科学研判形势。对重点进出口企业基本信息数据采取月报反馈制度,对机电和高新技术重点企业按季度收集其进出口数据、订单情况及出口预计情况,并及时形成调研材料上报,供领导决策参考,增强前瞻性。
  (严鹄飞 朱必琴)
  【全市外贸出口首次突破20亿美元】 2011年,吉安市外资进出口达2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3.3%,高出全省平均增速57.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其中外资出口突破20亿美元,达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45.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进口2.26亿美元,同比增长67%,高出全省平均增速48.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三。全市外贸出口从2006年只有1亿美元到2011年突破20亿美元,5年增长19倍。
  (据2012年1月16日《井冈山报》头版新闻)
  【生产型出口企业外资企业占主导】 2011年,全市外资企业出口3.69亿美元,占全市生产型企业出口总额5.87亿美元的62.86%;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生产型企业18家,外资企业达14家,其中红板(江西)有限公司实际出口8935万美元;友利电电子(江西)有限公司,尽管受日本国内大地震及核辐射的影响,实际出口达6714万美元。
  【外贸出口后劲不断增强】 全市共有218家企业发生进出口实绩(其中生产型企业159家,流通型企业59家),较2010年同期多41家。有204家企业发生出口实绩,比2010年同期增加39家,其中,新发生出口实绩企业61家,共出口8.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3%,对全市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3.18%;204家发生出口实绩企业平均出口货值1014万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409万美元。
  【出口大户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全市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共有56家,比2010年同期增加31家,共出口1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9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7.1%,较2010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出口快速增长】 2011年,以红板、友利电、海能、华文光电、盛泰通讯、合力泰、鑫达金属、住电电装、富利科技等生产型企业为主出口机电产品8.58亿美元,同比增长93.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1.55%,是第二大类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总额的5.23倍。
  【一般贸易出口迅猛发展】 全市一般贸易出口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2.27%,占全市出口总额20.7亿美元的86.04%,较2010年同期提高15.44个百分点。
  【流通企业出口占比上升】 全市59家流通企业共出口14.83亿美元,较2010年同期增加出口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1.61%。
  【高价市场成长较快】 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对美国的出口。2011年,吉安市与147个国家(地区)开展对外贸易,比2010年同期增加3个,其中,对美国出口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3%,占全市当期出口总值的29.32%,较2010年同期提高8.75个百分点,是传统出口目的地香港地区出口额的2.22倍,成为吉安市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严鹄飞 朱必琴)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