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2947
颗粒名称: 渔业
分类号: F326.4
页数: 4
页码: 201-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渔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全市水产养殖呈现六个特点、春夏连旱,渔业经济受损、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代渔业建设等。
关键词: 吉安市 渔业

内容

【概况】 2011年,吉安市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坚持一手抓渔业经济健康发展,一手抓渔业生态持续改善,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扩大特种水产产业规模,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实施科技兴渔战略,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加大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力度,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着力提升水产品安全质量。通过全市渔业生产者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开拓创新、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保持了全市渔业经济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8.85万吨,同比增加9023吨,增长5.03%,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6.01万吨,同比增加1260吨,增长2.14%,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1.87%;放养水面达到4.47万公顷,同比增加685公顷,增长1.56%;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3.88亿元,其中渔业产值27.22亿元,同比增加2.91亿元,增长11.96%;鱼苗繁殖量23.53亿尾,同比增加1.70亿尾,增长7.79%;水产品加工总量3.72万吨,同比增加0.29万吨,增长8.38%;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7.38万吨,同比增加0.39万吨,增长5.57%,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9.17%。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水产产业格局,即以万安、泰和及吉州区为主要产区的草鱼供港基地;以吉安、吉水、泰和、新干及青原区为主要产区的大宗淡水水产品供应基地;以峡江、万安为主要产区的鮰鱼出口基地;以永丰、新干为主要产区的胭脂鱼繁养基地;以井冈山、安福为大鲵繁育与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基地;以遂川、永新为棘胸蛙繁育与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基地。这种良好格局的形成,有利于产业规模化,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促使全市渔业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水产养殖逐渐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渔业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正在积极调整;二是养殖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特种水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三是渔业经济产值增长迅速,第二、三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四是绿色水产健康发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加强;五是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日趋完善,渔业生产力逐步提高;六是水产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繁育能力不断提升;七是渔业产业继续向合作化、品牌化、标准化推进,渔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八是现代渔业建设积极推进,养殖条件持续改善。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渔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二是受国际金融环境及贸易壁垒影响,鮰鱼出口短期内难以恢复;三是水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水产品网络市场尚未建立;四是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陷入了“养兵难,打仗更难”的困境,对科技兴渔极为不利,阻碍了水产业的发展;五是渔政执法工作经费紧张、装备落后、检测设备缺乏、执法手段滞后,影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产养殖业执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六是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全国知名品牌少,市场知名度不高,缺乏知名的大型水产企业集团;七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较慢,产业技术支撑较弱,科技投入不足;八是水产品加工产业滞后,难以带动全市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全市水产养殖呈现六个特点】 2011年,吉安市水产养殖业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特种水产发展形势好,品种结构调整幅度大。全年特种水产品产量达到6.01万吨,增加1260吨,同比增长2.14%,其中斑点叉尾鮰产量1.3万吨。在省渔业局提出“鲟鱼、大鲵、棘胸蛙、胭脂鱼”四大新兴产业后,吉安市渔业“十二五”规划重点优先发展胭脂鱼和大鲵产业,棘胸蛙、鲟鱼产业逐步跟进。
  二是网箱规模稳中有增。全市网箱养殖面积9.8万平方米,其中放养鮰鱼网箱养殖面积8.6万平方米,其余1.2万平方米养殖草鱼、鳜鱼、罗非鱼等。此外,万安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还投资320万元在万安水库设置了20个深水抗风浪网箱,每个网箱320平方米,投放草鱼种24000~27000尾,平均规格达1750克,增产草鱼90万公斤,成为全国内陆水域最先进的网箱养殖基地。
  三是鮰鱼产业喜忧参半。喜的是:从2009年开始,国内鮰鱼销售市场异军突起,价格一路上升。水边收购价由9.6~10.6元/公斤一路涨至18~22元/公斤,最高甚至达24元/公斤。2011年销售量达5800吨,主要销往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做火锅原料用。忧的是:2011年的销售形势不容乐观,收购价徘徊在13~14元/公斤。再加上种质退化、病害加剧,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市场价格不稳定以及国际贸易壁垒对出口市场的影响,很多养殖户对鮰鱼养殖心存疑虑,势必减少投入或维持现状,不利于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外,市场销量虽然上去了,但养殖规模和苗种生产一时还难以恢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吉安市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下发的《加快斑点叉尾鮰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向该产业倾斜。全市有鮰鱼网箱养殖基地7个,养殖面积8.6万平方米,繁殖鮰鱼苗1610万尾,新增鮰鱼后备亲鱼100余组,有力地促进了鮰鱼产业的恢复发展。
  四是胭脂鱼人工繁殖取得新突破。2011年,由吉安市渔业(渔政)局、永丰县水产站、永丰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对胭脂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并取得丰硕成果,共繁育胭脂鱼水花鱼苗280万尾,是2010年的4.3倍,为胭脂鱼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大鲵养殖前景可观。井冈山是大鲵原产地,已列入全省大鲵养殖的三大核心片区之一。安福县武功山大鲵养殖场有大鲵鱼种60余尾,2011年成功孵化出幼苗1000余尾,预计2012年繁殖能力将突破万尾。已建山洞养殖面积1500平方米,可供养殖商品大鲵成鱼1万余尾;三条人工仿生态驯养繁殖山洞正在筹建当中,届时可养殖大鲵3万余尾,将成为江西省最大的大鲵驯养繁殖基地。该场已在中国移动网成功注册“中国娃娃鱼之乡”网站。
  六是渔业示范基地规模及辐射面增大。全市渔业示范基地面积达654.67公顷(9820亩)。新干县建立沂江大洲鱼种场和大洋洲塘西水产苗种场2个水产科技示范基地,并在每个乡镇站都建有1个50亩以上的标准化名优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带动辐射面积达1666.67公顷(25000亩);遂川县在横岗水库、奖连水库进行小水库鳜鱼套养技术示范工作,示范面积13.33公顷(200亩),带动辐射面积83.33公顷(1250亩)。
  【春夏连旱,渔业经济受损】 2011年,由于春夏连旱,渔业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43.88亿元,比2010年减少21.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27.22亿元,比2010年增加2.91亿元,增幅11.96%;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12.76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3.90亿元。在渔业服务业中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年休闲渔业收入达2278.6万元。
  【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为保障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市渔业(渔政)局积极开展“提供无公害水产品,发展质量提升年”活动。从5月开始,由市渔业(渔政)局组织各县(市、区)渔业部门开展为期5个月的水产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水产品添加剂及药残抽检,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的执法工作开展督查,共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20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检查苗种生产企业12家,水产合作社26家,规模化水产基地56家,均未发现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添加剂及违禁药物行为,全市水产养殖活动呈健康、规范化发展。
  【现代渔业建设】 2011年,全市共有4家单位获得标准化池塘改造及规模化良种繁殖场改扩建项目,项目资金达750万元。万安玻璃红鲤良种场获得农业部扩繁场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通过这些渔业重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市内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渔业产业化发展,使广大渔民得到实惠。
  【加强渔业科技服务工作】 2011年,全市渔业管理服务部门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优质服务: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市场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咨询服务、苗种和药物保障服务。通过“渔业科技入户”、“渔业阳光培训”、“三民服务下乡”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科技服务工作:全市渔业部门共派出技术人员380余人次,送科技下乡16次,累计咨询人次3200多人次;市县两级共举办“阳光工程”水产专业技术培训班35期,培训养殖户1300人次,现场指导112次,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发放技术咨询明白卡400张。还首次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预警预报服务工作,从3月份开始,连续发布9期水产病害预警预报信息,针对性地及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使全市渔民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渔业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渔业抗灾】 2011年1~5月,全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江河、池塘、水库水位降至历史最低,直到端午节前仍有80%以上水库水位仍处于最低水位,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春夏旱灾造成全市受灾养殖面积23.5万多亩,产量损失2万吨,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近1.87亿元。进入6月,又持续降了几场大雨,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又造成受灾养殖面积6.85万亩,直接渔业经济损失0.85亿元。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市、县两级渔业部门积极应对,分类指导各养殖企业采取抗灾救灾措施,尽力减轻灾害损失。在省渔业渔政局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共获得救灾资金854万元。通过市、县渔业部门及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共补放鱼种3300万尾,修复改造鱼池1.26万亩,维修进排水渠65000米,有效保障了全市渔业灾年不减产。
  【渔业科技示范与推广】 2011年,全市渔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面积3万亩,示范区开展病害免疫防疫、水域生态修复、配合饲料科学投喂等集成技术,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以降低发病率、改善水质、减少饲料等成本投入,加快鱼类生长速度,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泰和县通过大力推行草鱼疫苗防疫技术,养殖水域鱼类发病率降低了40%,亩产量提高了300~500斤,亩产值增加了1700~2000元,并减少渔药资金投入30%以上。该技术已逐步推广到泰和全县各乡镇,给渔农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49万元。该项技术引起了农业部领导的重视,被列为全国渔业重点推广项目。全市渔业部门还积极引导水产养殖基地进行无公害认证,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如:新干文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新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分别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一体化认证;新增9个水产养殖场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第六批)”称号,使全市获此殊荣的水产养殖单位达21个。
  【渔业科技成果】 峡江县水产局、吉安市渔业(渔政)局共同完成的《斑点叉尾鮰网箱纳米增氧技术集成和应用研究》项目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永新县水产站实施的《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吉州区水产局、吉安市渔业(渔政)局共同承担的《瓦氏黄颡鱼与中华鳖综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经吉安市科技局鉴定,其成果达到同类项目的国内领先水平。
  【全年增加渔业专业合作社21个】 通过积极组织引导、宣传培训、参观学习,全市2011年新增21个渔民专业合作社,使全市渔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增加到61个,注册资金达到4100万元。年内有2个渔业专业合作社获先进示范合作社,并获得财政扶持资金30万元。
  【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 在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吉安市进一步加大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水域生态修复的力度。一是贯彻实施以休渔禁渔为重点的渔业资源保护制度。落实延长休渔期各项措施,使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养护;二是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三是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2011年,市本级及8个县(市、区)在各辖区赣江流域共放流水产苗种5000万尾,投入资金420万元。
  【渔业专家倪朝辉来万安县开展鱼类资源调查】 4月20日~5月4日,为给井冈山水电站大坝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保护赣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倪朝辉一行在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陈文静的陪同下,在万安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鱼类资源影响调查。
  【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7月14~15日,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来市里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查,抽查结果全部合格。
  【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7月29日,由市农业局主办、市渔业(渔政)局承办的2011年吉安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赣江市中心城区段榕树下举行。共投放夏花苗种200万尾,大规格鱼种20万尾,成鱼500公斤。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轩
责任者
谢义元
责任者
吴春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