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残疾人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2782
颗粒名称: 吉安市残疾人联合会
分类号: D669.69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人民团体中吉安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情况,介绍了它的概况,建立长效机制,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环境,保障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生存状况,遵循规范,健全制度,完善残疾人服务组织体系,加强残联自身建设等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吉安市 残疾人 联合会

内容

【概况】 2011年,全市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以改善残疾人民生为重点,立足于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各项业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市残联被评为全省残联目标管理优秀单位;残疾人“两刊”宣传工作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单位,在中残联召开的表彰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建立长效机制,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环境】 建立促进残疾人事业的长效机制 起草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以吉发[2011]2号文件形式颁布。各县(市、区)在2号文件下发后,结合当地实际相继拟制了实施意见。
  拓宽残疾人参政议政渠道 一批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进入各级人大政协组织,代表残疾人参政议政。新干县从优秀残疾人企业家中选拔2人分别增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残疾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开辟了渠道,在社会上得到好评。
  认真组织扶残助残活动 2011年,市残联在助残日期间开展了五项特色活动:一、邀请省白内障专家到吉安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筛查患者240多人,成功实施手术158例,为贫困残疾人减免费用40余万元;二、与峡江县残联联合举办了“残疾人就业现场招聘会”,组织吉安市光协电子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举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帮助126名残疾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三、在遂川县举办“残疾人创业现场交流会”,选派3名创业成功的残疾人现场进行经验交流,为70余名有创业意识的残疾人提供了创业思路;四、与市特校联合举办“特校学生感恩汇报演出会”;五、走访慰问一批贫困残疾人家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节日祝福送到广大残疾人心坎上。
  深入开展残疾人宣传教育和文体工作 2011年,全市《三月风》、《中国残疾人》两刊宣传发行工作居全省第一、获全国先进,宣文工作获全省残联先进单位称号;组织残疾人参与全国残联系统“生命中的太阳”征文比赛活动,获得省残联特等奖1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4篇,获中残联优秀奖2篇;积极选派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比赛,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上,吉安市残联推选的3名运动员,取得“一金二银”的好成绩,其中,青原区蒋鸿钧获盲人男子柔道60公斤级冠军,被省政府记一等功,吉水县醪桥镇残疾人运动员李小文获得F42跳高银牌,永新县肖承光获男子盲人柔道66公斤级银牌。
  【保障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生存状况】 全面落实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工作项目 2011年,省下达吉安市安置贫困残疾人上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任务数700人,实际安置730人,完成率104%;残疾人培训任务720人,实际完成1266人,完成率175%;残疾人康复服务数14980人,完成16823人,完成率112%;县级配套资金任务80万元,到位168万元,占任务数的210%;市级配套资金任务数92万元,100%配套到位;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任务390个,实际安排489个,完成率125%。
  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新成绩 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吉安市“心语”早教中心、吉安市脑瘫儿康复中心、吉安市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和吉安市智障儿童抢救性康复中心,并通过了省残联、省财政厅的验收,争取到省定机构开办扶助经费和业务救助经费。已对15名脑瘫儿童和10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并对10名聋儿和5名孤独症患儿进行免费康复培训,为12000名残疾人建立康复需求评估档案,为350名肢体残疾人赠送轮椅,为80名贫困肢残人免费安装假肢,完成了中残联彩金配发和省级下发辅助器具任务。
  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争取中残联“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为全市9所特校的253名学生给予助学补贴,补助金额达14.88万元;争取交通银行“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助学项目,为35名贫困残疾学生给予入学补助,每人补助500元,为23名在校贫困残疾大学生每人资助了1000元入学补助金;对800余名基层残协专职委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专职委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探索创新残疾人培训就业模式,采取残校、校企、残企联合办班的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与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联系,每年在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开办两个学历班,把有学习培训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安排进职业学校学习,获取专业学历,并在光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设残疾人自强车间,专门安排残疾学生到自强岗位实习,开展校企协同,促进就业,实行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2011年,全市共计推荐2448名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在社会保险上做到三个“基本纳入”即:城镇企业的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基本纳入养老、工伤保险,并落实城镇贫困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把残疾人基本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救助;逐步将贫困残疾人白内障复明、精神病人服药、聋儿助听器验配、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项目的基本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认真组织实施34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阳光家园计划”工作,完成全市生活不能自理重度残疾人的摸底调查工作,并对686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每人每年500元的居家托养护理补贴;落实康复扶贫贷款350余万元;为全市1540户残疾人机动车主争取燃油补贴资金40.4万元,每户每年补贴260元;吉安县财政拨款50万元,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残疾人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较好地缓解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问题。
  【遵循规范,健全制度,完善残疾人服务组织体系】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 至2011年底,全市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均已建立了残联组织,县(市、区)残联全部实行了计划单列和理事长专职;乡镇残联基本做到“八个有”,即有理事长任职书、有专职委员聘任书、有办公场所、有牌子和公章、有规章制度、有工作经费、有目标任务、有残疾人数据列表上墙;村(居委会、社区)残协基本实现“六个一”,即:一个称职的专职委员、一个规范的协会标志牌、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一套健全的工作档案、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一个准确的残疾人基本状况数据图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网络为残疾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平台,也给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关心和照顾提供了组织保证。
  积极处理残疾人信访工作 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残疾人权益出发,耐心、细致地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妥善化解矛盾。全年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223件(次),其中市本级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26件(次),领导批示件和信访案件办结率为100%。无重访和非正常上访现象,未发生残疾人赴省、赴京集体上访事件。
  搞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 认真组织井冈山市、吉安县、永丰县三个监测县(市)开展残疾鉴定、入户现场登记调查、复查、资料统计等监测工作,及时将统计数据等监测资料上报,圆满完成了2011年的残疾人状况监测任务,受到省残联的通报表扬。
  有序推进无障碍建设工作 以创建全省无障碍县(市、区)活动为契机,推动无障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为130户残疾人家庭安装改造了无障碍设施,给行动困难的残疾人提供了方便,主动协调文广等部门,在广播电视节目和图书馆等场所,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
  【加强残联自身建设】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紧紧围绕“亮身份、做承诺、见行动、当先锋”这一活动载体,开展党员承诺活动和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引导全体机关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履行承诺促和谐;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
  开展“三民活动新春行”活动 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挂点村、所在社区的广大残疾人中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促和谐,倾听民情,化解民忧,确保民安。
  开展共建帮扶活动 按照培植一项特色种植产业、改善村居环境等帮扶目标,深入推进挂点村的新农村建设,为挂点村提供3万元帮扶资金,发展“一村一品”,帮助建成1个肉牛养殖主导产业,使全村20余户家庭脱贫。市残联被评为2011年度市直新农村建设帮扶先进单位。
  (陈忠琛)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泰荣
责任者
陈忠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