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留守儿童全国试点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2711
颗粒名称: 推进留守儿童全国试点工作
分类号: D297
页数: 1
页码: 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人民团体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吉安市委员会的情况,介绍了推进留守儿童全国试点工作,吉安市为中央综治办、团中央确定的3个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城市之一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吉安市 中国共产主义 青年团 留守儿童

内容

吉安市为中央综治办、团中央确定的3个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城市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团市委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按照“136”的工作模式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4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在山东泰安座谈会上对吉安市的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1月,中央督导评估考核组在听取专题汇报、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后,对市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遂川县黄坑乡郑坑村“阳光家园”现场捐助贫困留守儿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江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陆续作了专题采访报道。具体说,全市“136”工作成效主要是:
  “1”就是咬定一个目标。通过开展试点,力争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格局,出台政策文件,推动制度性安排,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模式,让留守儿童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3”就是分别从农村、学校、社区三个领域推进试点工作。探索不同领域的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模式,分别打造峡江巴邱镇西门社区“阳光家园”、遂川县黄坑乡郑坑村“阳光家园”、吉安县养成教育学校三种运作较为成熟、便于推广的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6”就是推进六个工作项目。一是建立吉安市农村留守儿童舆情监测系统。开发了专门软件,在全市1582所中小学校建立舆情监测点,从各级预防办干部、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中选配市县乡三级信息监测员,动态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基础信息。二是推进“阳光家园”建设。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在全市分步建设集亲情热线室、图书室、娱乐室、青少年维权服务站四位一体的“阳光家园”,委派相对固定的志愿者提供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联系亲情、学习娱乐、寻求帮助的家园。全市募集社会资金177.85万元,建成114所“阳光家园”,其中设有亲情电话141部、网络通讯设备54台。三是实施万名志愿者结对帮扶工程。动员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青年文明号集体、工人先锋号、五老志愿者、共青团干部等,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结对帮扶。全年共招募15211名志愿者结对帮扶38039名农村留守儿童,帮扶物质、资金达849235元。此外,还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晶晶姐姐青春工作室”,招募70余名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专家团队为他们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四是建立“希望工程井冈山留守儿童基金”。向青联委员推介试点工作项目,并以市青联驻北京、上海、广东分会和吉安市驻上海、深圳团工委为平台,向吉安籍在外创业人员募集资金,筹集社会资金86余万元。五是开播电视专题节目。策划并开拍农村留守儿童专题电视节目《爱星同学汇》,选择30所最边远的山区学校录制节目,五千多名留守儿童直接参与了节目录制,在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送去欢歌笑语的同时,也为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了爱心基金。六是创作留守儿童励志歌曲和公益广告。成立专门的创作小组,创作了《爱的力量》、《给我一个家》、《井冈好少年》等留守儿童励志歌曲,在中小学校广泛传唱。制作了留守儿童电视公益广告,在市内主流媒介上投放,社会反响良好。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泰荣
责任者
王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