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总工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2695
颗粒名称: 吉安市总工会
分类号: D412.6
页数: 3
页码: 149-1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人民团体中吉安市总工会的情况,介绍了它的概况,抓好组织建设,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维权维稳长效机制,处处关心职工,有效开展帮扶活动,“党旗耀社区共建”试点成效显著和搞好工会办公、办事、活动“三大场所”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吉安市 人民团体 总工会

内容

【概况】 2011年,全市各级工会坚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协商为重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履行社会职能,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抓好组织建设,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强化措施,制定出台《2011~2013年推动全市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作规划》,对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确定重点,明确以工业园区、两新组织、改制企业为建会重点领域。创新方式方法,在工作方法和建会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广树典型,建立一批基层工会规范化“示范点”,在典型的示范作用下带动工会组建工作。如遂川县组建个私商户联合工会,并建立板鸭行业、狗牯脑茶叶行业、花岗岩建材行业联合工会;新干县对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进行年度工作考评,对称职的给予工作津贴;峡江县在工业园区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并在全县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广泛开展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建设新吉安”为主题,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制定下发了《2011年全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方案》,各级工会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引导职工为经济建设建功立业。据不完全统计,参赛企业覆盖面和职工参与率都达到98%以上。竞赛活动贴近企业实际,迎合职工需求,很受企业和职工的欢迎。开展先进模范选树和关爱劳模活动。精心组织开展2011年度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工人先锋号”推荐评选工作,重点发掘艰苦创业、岗位成才、自主创新、共克时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市广大职工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上发挥好主力军作用。2011年,有3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1家单位获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6人获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个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5个班组获得江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开展第二届市“工人先锋号”评选表彰,39个班组获吉安市“工人先锋号”称号。“五一”前夕,市总组织全市劳模“走两区、看变化”暨庆“五一”座谈会。开展关爱劳模活动,对省级以上劳模进行了调查摸底,为35名全国劳模、644名省级劳模、60名部级劳模建立档案。春节、五一、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劳模活动,发放慰问金、补助金共计109.92万元。免费组织劳模赴青岛、大连休养和观光旅游,进一步增强劳模的身心健康和荣誉感。职工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制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年活动方案》,涌现出杰克机床公司等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代表,其《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用优秀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典型经验在全省非公企业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现场会议上进行书面交流。组队参加全省职工文化体育活动,获优秀组织奖和全省职工羽毛球比赛男子团体第八名、男子单打第五名,全省职工文艺汇演声乐类二等奖,舞蹈类、语言类、排舞类三等奖。市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全市女职工“会读书、爱学习、懂生活”读书演讲比赛活动,展示女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市教育工会开展全市师德师风讲述大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省的比赛,荣获两个二等奖。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维权维稳长效机制】 不断完善工会维权长效机制。市、县工会全部建立并坚持定期向同级党委汇报制度、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有力地推动多层次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保障工会组织主动、依法、科学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总采取典型引路,跟进推广,全面夯实的方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各培养10个厂务公开典型、10个工资集体协商典型、10个集体合同签订典型,工会干部分别包干到点指导工作,总结经验,然后全面推开,厂务公开制度、工资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稳步推进。
  【处处关心职工,有效开展帮扶活动】 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按照省总“十万工会干部下基层、帮扶济困促和谐”活动的要求,为全市2.3万户困难职工建立档案,覆盖家庭人口5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中,全市各级工会筹集资金1416万元,发放帮扶资金1004.1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56万人。加强日常帮扶工作,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共为200多名困难职工发放生活、医疗救助资金15万余元;职工服务中心接待并妥善处理职工来信、来访、来电1350人次。做大做实“金秋助学”品牌。全年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150余万元,共资助140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送清凉”活动实现常态化。配合市委市政府“决战两区”的中心工作,2011年夏季,继续开展为企业一线职工送清凉活动,为高温作业下的工业园区企业、城南新城区建设工地的一线职工送去西瓜、绿豆等防暑用品,调动一线职工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继续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共开办各类职工(农民工)技能、创业培训班26个,共筹集使用培训资金90.3万元,培训在职职工、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3000余人,取得各类资格证书的有1400多人,有180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经过技能、创业培训顺利就业。开展“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活动,为全市449名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高校毕业生建立档案,为他们提供用工岗位信息1000余条。努力发展工会互助保障事业。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10.9万名职工参加互助保障活动,全年共受理上报赔付案件426起,理赔374人次,慰问52人次,累计支付保障金、慰问金123.3万元。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2011年挂点在偏僻的新干县七琴镇城田村,共支持村里资金9.1万元,水泥80吨,新建了水泥路、下水道、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和村民休闲场所,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市总工会连续5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新农村建设帮扶先进单位。
  【“党旗耀社区共建”试点成效显著】 经过9年的共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市总牵头挂点的吉州区北门社区由一个条件简陋、落后的社区打造成为市里的先进社区,先后获得“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等全国、全省荣誉称号。
  【搞好工会办公、办事、活动“三大场所”建设】 集办公、培训、帮扶中心、职工互助保障、职工活动场所功能于一体的市工人文化宫主体工程已进入封顶施工阶段。永新工业园区职工之家和万安、吉水两县新工人文化宫投入使用,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工会服务中心、服务职工的能力。
  (顾伍根)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泰荣
责任者
顾伍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