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2263
颗粒名称: 吉安概况
分类号: P942
页数: 10
页码: 40-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的概况发展情况,其中包含自然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等。
关键词: 吉安市 2012年 概况

内容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位于北纬25°58'32"~27°57'50",东经113°48'~115°56'之间。南北长218千米,东西宽208千米。东接抚州市乐安县和赣州市宁都、兴国县;南邻赣州市赣县、上犹县、南康市;西连湖南省桂东、炎陵、茶陵县和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北靠萍乡市芦溪县和宜春市袁州区、樟树市、丰城市及新余市渝水区、分宜县。
  【地形】 地势由边缘山地到中部赣江河谷,徐徐倾斜,逐级降低,往北东方向逐渐平坦。境内溪流河川、水系网络酷似叶脉。整个地貌自南向北倾斜。三面环山,北为赣抚平原,中间为吉泰盆地。赣江自南而北贯穿其间,将吉安切割为东西两大部分。
  【地貌】 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分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岗阜台地、河谷平原、盆谷地七类。中山为海拔1000~2000米山地,面积约192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59%。低山为海拔500~1000米山地,面积约为535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17%,广泛沿吉泰盆地的四周分布,形成“盆缘”。高丘海拔为200~500米,面积约为451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86%,广泛分布在境内中部地带,多与低山相接或镶嵌。低丘为100~200米山地,面积约为705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7.89%,是境内面积最大的一种地貌类型。岗阜台地海拔为50~100米山地,岗阜台地包括低丘向河谷延伸部分的岗地和由河流流水冲积物堆积而成的洪积、冲积台地(河谷阶地)两大部分,面积约190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53%,均沿赣江及主要支流两岸呈带状分布。河谷平原分为干流谷地和溪流谷地两大类,面积约为438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37%。盆谷地系指印支运动以来的继承复合性断陷盆谷地,四周为低山、高丘所包围,盆地呈园形,周围小溪汇入盆地,形成辐射状水系,面积约为15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59%。
  【山脉】 境内山体主要由两大山脉构成:赣江西部为罗霄山脉,东部为雩山山脉。罗霄山脉为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的统称,耸峙于赣湘边境,是南岭中部大庾岭的北支。整个山脉走向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其西北部和西南部盘踞着武功山和万洋山,为赣、湘两省的天然屏障。诸广山余脉则横亘于南,是吉安与赣州的界岭。这三段山脉相互近于平行,皆成北北东一南南西走向,并与其集合体罗霄山脉的总走向呈微角度相交,构成边幕式叠瓦状排列。在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南侧还存在罗霄山脉的一大支脉陈山;而雩山山脉的玉华山、高龙山、东固山等山体连成不规则的月牙形绵延于市境东部和东南部;从而构成境内山脉整体轮廓: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的地势。境内最高点是罗霄山脉南段万洋山主峰南风面,海拔2120.4米,为全省第二高峰;境内最低点在溧江汇人赣江入口处南岸的新干县刘坊一带,海拔25米。
  【水系】 水系以赣江为主流,赣江主流吉安段有众多的支流分布在其东西两岸。所有的支流都汇入赣江,构成以赣江为中心的向心水系。境内以不同级别最终汇入赣江的、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大小支流共733条,河流河网密度为0.3。其中大于100平方千米的一级支流共23条。在这23条一级支流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大支流有5条,其规模由大而小依次是禾水、乌江、孤江、遂川江、蜀水。
  【土地矿产资源】 境内土地大致可分三大类:红、黄壤土地,红壤丘陵,平岗地。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类、潮土类、紫色土类、黑色石灰土类、火山灰土类、新积土类、粗骨土类、酸性红粘土类、红壤类、黄壤类、暗黄棕壤类、山地草甸土类等十二个土类和19个亚类,77个土属,265个土种。土地资源利用以耕地、林地、牧草地为主要形式。
  境内矿藏资源丰度在江西省排位居中,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配套程度高,伴(共)生组分丰富。全市发现矿产达55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种数的33%,其中已探明储量的28种。主要有铁、钨、煤、金、萤石、石膏、岩盐、瓷土、高岭土、耐火粘土、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石灰石、卤水、矿泉水、地热水等,主要矿种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058亿元。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一、二位的矿产有铁、泥炭、石膏、饰面用花岗岩等4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有铁、煤炭、钨、化工、建材、盐业等六大矿业体系。
  【生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市有种子植物4000余种。植物资源中,有芳香油料植物、浣粉野果类、纤维植物、单宁果胶类、药用植物、观赏植物2500多种。珍稀赏绿乔木有500多种,其中红豆杉是中生代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粮食农作物有50多种。经济作物有100多种。药用植物500多种。特别是有“绿色宝库”之称的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的原生地之一,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及科研价值。井冈山有植物种类3800种,占江西省植物种类的70%,其中高等植物2000多种,木本植物800多种,世界稀有树种观光木、鹅掌松、香果树、银杏、水杉、秃头杉、冷杉、台湾松、福建松、罗汉松等上百种。
  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知的野生动物有1000多种。其中兽类约44种,主要有虎、豹、猴、獐、鹿、野猪、野牛、野兔、豺、狼、狐狸、水獭等。鸟类约93种,主要有小鸊鷉、池鹭、白鹭、鸢、野鸦、鸳鸯、红隼、燕隼、灰胸竹鸡、黄腹角雉、白鹇等。鱼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南方马口鱼、鲫鱼、鳊鱼、乌鱼、桂鱼、泥鳅、黄鳝、针鱼等。在赣江峡江县流域中,有名贵品种鲥鱼的产卵场。全市爬行动物2目4科30种。两栖动物26种(含亚种),分属于2目7科10属。全市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24种,其中兽类13种,鸟类11种。珍稀兽类有国家一级保护2种,即华南虎、云豹。珍稀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2种,即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
  (熊玮)
  历史沿革
  【历史】 吉安历史悠久。据新干县马脑山文化遗址考古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吉安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永丰县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栽培的水稻谷壳和稻杆残留痕迹说明先民们很早就懂得了水稻栽培技术。而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葬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等文物清楚地表明,辉煌的庐陵文化早在商代中晚期就开始孕育和发展。新干县牛头城的西周墓葬遗址出土的青铜鼎可以看出自西周至战国,其发展基本上与中原文化保持同步,与江南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原文化互相影响。春秋战国之际,在北方地区诸侯交争、战争频繁,江南腹地免遭战乱的侵害。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土旷地平、江河网布的自然条件带来的水利与舟楫之便,给这里发展物质生产和运输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新干县界埠乡湖田坑里袁家村战国粮仓遗址的发现,有力证明,战国时期这里的农业经济发达,盛产粮食。从建仓储粮和粮仓的建造方式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已具有了丰富的储粮经验,并掌握了开沟通风排气,防止粮食霉变的科学方法。
  秦汉时期,统治者为开拓南疆和平定南越叛乱,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对庐陵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秦始皇两次南征都曾途经庐陵,并借助赣江水道运输粮饷。几次大规模的北军南伐行动都经由庐陵而达目的地,这意味着庐陵在地势和交通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东汉末年到清朝末年的1700年间,吉安境内爆发多次农民起义和战争。东汉建安四年(199),庐陵郡划归东吴孙策管辖时,便发生多起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是吴永安七年(264),庐陵张节领导的农民起义,人数达数万人,对统治者的打击颇大。晋至南北朝时,封建割据势力在庐陵地区的战争达12次之多,造成庐陵人民极大的痛苦。梁大同八年(542)正月,安成(今安福县)刘敬躬利用道教团聚农民群众发动起义。起义军攻破庐陵、南康,队伍扩大至数万人。随后进军新干,威胁豫章郡,各地官僚豪绅纷纷逃窜。唐太和六年(832),吉州赤谷、徐庄等山寨农民起义,朝廷派军队前来镇压,经过激战才告失败。宋代吉州地区发生的大小农民起义达20次以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南宋建炎四年(1130),龙泉(今遂川县)彭友与李满、王彦、廖八姑三姐妹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占江西、湖南11个县,队伍达10余万人,并向广东延伸。直至绍兴十一年(1141),彭友农民起义队伍才被镇压下去。在南宋王朝半壁江山岌岌可危时,民族英雄文天祥首倡勤王,为组建勤王军奋力抗元,他倾其家产,披肝沥胆。文天祥被俘后,倍受苦难和折磨,但他以诗叙事抒怀,慷慨激昂,坚持斗争,写下了千古不朽的《正气歌》。明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下吉安,吉安农民革命斗争的声势威震江南。清代,太平军在吉安进行活动期间,吉安人民给予他们大力的支持。咸丰三十年(1853),太平军遣邹恩隆来到泰和传道,聚众百余人,清政府以妖道前来镇压,泰和人民便举义旗,攻下县城后,又攻入吉安城。自此,太平军在吉安各县革命活动频繁,使清统治者惴惴不安。太平军在吉安革命活动10多年,吉安人民与太平军配合默契,对统治者沉痛的打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吉安人民同举义旗响应,迫使吉安知府李士俊“挂冠而去”,驻军统领袁坦顺势宣布光复。新干县的邹继龙在此期间成为孙中山政府的首届众议院议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泰和县的袁玉冰、万安县的曾天宇、张世熙、新干县的邹努在吉安成立党的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发动了著名的万安暴动和东固暴动。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锻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还相继建立了东固革命根据地、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来的红军在群众的支持下,以武功山为依托,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保存了骨干力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陈毅的主持下,成立了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同时陈毅亲自上武功山联络湘赣边红军游击队,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指示,将湘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开赴抗日战争前线。吉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武装展开了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直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5月22日至8月15日,吉安境内12县相继解放。
  【沿革】 夏、商属扬州、荆州,周时属吴越楚。秦设庐陵、安平、新淦、安成县。汉建安四年(199)置庐陵郡,建安间置永新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析平都(即原安平)、永新、安成等县置安成郡。隋开皇十年(590)置吉州,辖庐陵、安成(唐代定名安福)、新淦、泰和县,大业三年(607)吉州改庐陵郡,大业末置吉水县。唐时或称庐陵郡、或称吉州。南唐交泰三年(960)置龙泉县。宋开宝八年(975)置吉州庐陵郡兼军事,至和元年(1054)置永丰县,熙宁四年(1071)置万安县,淳化三年(992)新淦县划属临江军。元皇庆元年(1312)置吉安路,至顺间置永宁县,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设吉安府,辖庐陵、龙泉、永丰、万安、永宁、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县。明嘉靖五年(1526)置峡江县。清沿明制,乾隆八年(1743)置莲花厅,1913年改称县。1914年设庐陵道,庐陵县改吉安县、龙泉县改遂川县、永宁县改宁冈县。1926年废道。1932年各县分属第九、第十行政区,1935年属第三行政区。1949年6月30日,中共江西省委决定成立吉安分区,7月16日成立县级吉安市人民政府,7、8月间各县相继解放并成立人民政府。
  1950年9月吉安分区改吉安区。1952年9月新淦县归属吉安区,1957年改名新干。1955年3月改吉安专区,1968年2月改井冈山专区,1971年1月改井冈山地区,1979年7月改吉安地区。1981年10月设井冈山县,1984年12月改称市。1992年6月莲花县划属萍乡市。2000年5月11日撤销吉安地区,同时,撤县级吉安市,将宁冈县并入井冈山市,设立地级吉安市,辖新干、峡江、永丰、吉水、吉安、泰和、万安、遂川、安福、永新县,吉州、青原区,井冈山市。
  (王仲生)
  行政区划
  【概况】 吉安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是“中国红歌会”的首创城市。市现辖13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5283平方千米,总人口501.56万人。
  【吉州区】 位于吉安市的中心城区,北与吉水县毗邻,南西与吉安县接壤,东与青原区划赣江而治,全区总面积424平方千米。全区辖1个乡:禾埠乡;4个镇:樟山镇、长塘镇、兴桥镇、曲濑镇;6个街道办事处:习溪桥街道办事处、北门街道办事处、文山街道办事处、永叔街道办事处、古南街道办事处、白塘街道办事处。有77个村委会、53个居委会。总人口34.32万人。
  【青原区】 位于江西中部,赣江中游,吉泰盆地中心。东与永丰,南与兴国、泰和,北与吉水,西与吉州区、吉安县接壤。面积916平方千米。
  全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河东街道办事处、滨江街道办事处;6个镇:天玉镇、富滩镇、值夏镇、新圩镇、富田镇、文陂镇;1个乡:东固畲族乡;有106个村委会,20个居委会。总人口20.74万人。
  【吉安县】 位于江西中部、吉泰盆地中心、赣江流域中部,周边接壤9个县(市、区),由县北面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宜春市分宜县、渝水区、吉安市峡江县、吉水县、吉州区、青原区、泰和县、永新县、安福县,面积2117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敦厚镇。全县辖1个街道办事处:高新街道办事处;12个镇:敦厚镇、油田镇、万福镇、桐坪镇、固江镇、永和镇、天河镇、横江镇、凤凰镇、敖城镇、永阳镇、梅塘镇;7个乡:北源乡、大冲乡、澧田乡、官田乡、登龙乡、安塘乡、指阳乡;共有24个居委会,314个村委会。总人口48.15力人。
  【吉水县】 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东濒永丰县,东南面与青原区毗邻,西连吉安县、吉州区,北接峡江县,总面积2506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文峰镇。全县辖15镇:文峰镇、八都镇、双村镇、醪桥镇、阜田镇、盘谷镇、枫江镇、黄桥镇、金滩镇、乌江镇、丁江镇、白水镇、白沙镇、螺田镇、水南镇;3个乡:水田乡、尚贤乡、冠山乡。有村委会249个、社区居委会26个,总人口51.96万人。
  【峡江县】 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之北。东北邻新干县,南毗永丰、吉水,西靠吉安县,北与西北和新余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298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水边镇。全县辖6个镇:水边镇、砚溪镇、仁和镇、巴邱镇、罗田镇、马埠镇;5个乡:戈坪乡、福民乡、金江乡、桐林乡、金坪民族乡。有6个居委会,84个村委会。总人口17.6万人。
  【新干县】 位于江西省中部,东邻丰城、乐安,南接永丰、峡江,西毗新余,北界樟树。总面积1245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金川镇。全县辖6个镇:金川镇、三湖镇、大洋洲镇、七琴镇、麦斜镇、界埠镇;7个乡:溧江乡、桃溪乡、城上乡、潭丘乡、神政桥乡、沂江乡、荷浦乡。有20个居委会,134个村委会。总人口32.85万人。
  【永丰县】 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的东北面,东连乐安、宁都,西接吉水、吉安,南邻兴国,北界峡江、新干。总面积2710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恩江镇。全县辖8个镇:恩江镇、坑田镇、沿陂镇、古县镇、瑶田镇、藤田镇、石马镇、沙溪镇;13个乡:潭城乡、鹿冈乡、佐龙乡、八江乡、七都乡、陶唐乡、中村乡、上溪乡、三坊乡、潭头乡、上固乡、君埠乡、龙冈畲族乡;有17个居委会,217个村委会。总人口45.39万人。
  【泰和县】 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南,东南界兴国,南邻万安,西南毗遂川,西接井冈山、永新,北、东北与吉安相连,面积2660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澄江镇。全县辖16个镇:澄江镇、小龙镇、禾市镇、马市镇、塘洲镇、碧溪镇、桥头镇、螺溪镇、苏溪镇、冠朝镇、沙村镇、老营盘镇、苑前镇、灌溪镇、万合镇、沿溪镇;6个乡:石山乡、南溪乡、上模乡、水槎乡、上圮乡、中龙乡。有26个居委会,291个村委会。总人口54.46万人。
  【遂川县】 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与井冈山毗邻,全县总面积3102平方千米,是吉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人民政府驻泉江镇。全县辖11个镇:泉江镇、雩田镇、碧洲镇、草林镇、堆子前镇、高坪镇、左安镇、大汾镇、衙前镇、禾源镇、汤湖镇;12个乡:珠田乡、巾石乡、大坑乡、枚江乡、双桥乡、新江乡、五斗江乡、西溪乡、南江乡、黄坑乡、戴家埔乡、营盘圩乡。有24个居委会,308村委会。总人口57.09万人。
  【万安县】 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泰盆地南端。东邻兴国县、南接赣县、南康县、西接遂川县、北靠泰和县,总面积2038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芙蓉镇。全县辖9个镇:芙蓉镇、五丰镇、窑头镇、百嘉镇、高陂镇、潞田镇、沙坪镇、夏造镇、枧头镇;7个乡:韶口乡、罗塘乡、弹前乡、武术乡、宝山乡、涧田乡、顺峰乡。有19个居委会,132个村委会。总人口30.48万人。
  【安福县】 位于吉安市西部,东邻吉安县,南连永新县,西靠萍乡的莲花县、芦溪区和宜春的袁州区,北接新余的分宜县。全县总面积为2793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平都镇。全县辖7个镇:平都镇、浒坑镇、横龙镇、枫田镇、严田镇、洋溪镇、洲湖镇;12个乡:赤谷乡、章庄乡、山庄乡、泰山乡、瓜畲乡、钱山乡、寮塘乡、竹江乡、彭坊乡、甘洛乡、金田乡、洋门乡;有17个居委会,256个村委会。总人口39.78万人。
  【永新县】 位于江西省西部,东邻吉安、泰和,南连井冈山,西接莲花、湖南茶陵,北毗安福。总面积2181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禾川镇。全县辖10个镇:禾川镇、石桥镇、龙源口镇、澧田镇、龙门镇、沙市镇、文竹镇、埠前镇、怀忠镇、高桥楼镇;13个乡:曲白乡、坳南乡、才丰乡、烟阁乡、在中乡、三湾乡、台岭乡、龙田乡、高溪乡、芦溪乡、高市乡、莲州乡、象形乡;有23个居委会,238个村委会。总人口51.44万人。
  【井冈山市】 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邻泰和县,西靠湖南炎陵县、茶陵县,南连遂川县,北接永新县。总面积1288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驻厦坪镇。全市辖2个街道办事处:茨坪街道办事处、红星街道办事处;5个镇:厦坪镇、龙市镇、古城镇、新城镇、大陇镇;12个乡:拿山乡、黄垇乡、长坪乡、下七乡、鹅岭乡、柏路乡、茅坪乡、葛田乡、荷花乡、睦村乡、东上乡、坳里乡。有17个居委会,106个村委会。总人口16.3万人。
  (万海林)
  2011年吉安市中心城区环境质量
  【概况】 2011年吉安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全年有362天空气质量为优良,占总天数的99.2%。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36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日均值0.02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0.069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11年中心城区降水pH均值为4.47,酸雨频率为89.1%,酸雨污染严重。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饮用水水源地必测项目标准限值的Ⅱ类水质标准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达标率100%。赣江吉安段及其主要支流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整体状况优。2011年吉安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设50个监测点,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8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好;区域环境噪声设108个监测点,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4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质量较好。
  (陈宏平)
  2011年气候状况
  【概况】 2011年吉安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近3成,呈西南部多东北部少分布,大部分地方为历年次少值,吉安、吉水县为新中国建立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值,其中泰和、吉安、吉水、峡江等县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主要是1~5月降水量明显偏少所致。春播天气条件属一般年景,3月下旬前期出现了一段连阴雨天气,南部达轻度春寒指标;由于春播期间降水持续偏少,全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春旱,给春耕生产、特别是早稻栽插造成不利影响。春、夏强对流天气相对偏少,强度偏弱;汛期(4~6月)全市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4.2成;伏秋期台风影响次数偏少;9月中旬末至下旬前期、10月上旬前期出现两段中度至重度“寒露风”天气,对二晚产量形成有不利影响。
  【主要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 2011年吉安市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冬季低温雨雪冰冻、春季低温、夏季高温酷暑、秋季低温、大雾等。
  干旱 干旱是2011年吉安市的一种主要气象灾害,从进入2011年开始,全年降水就持续偏少,先后出现了冬春初夏连旱。1~5月降水异常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70毫米,较常年同期平均偏少5.3成,降水之少位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其中4月份降水量偏少7.4成,创历史同期新低。
  由降水持续偏少,进入4月份以后,旱情迅速发展蔓延,全市大部分地方达到中度、局部重度干旱。特别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早稻栽插的关键时期,气温偏高,山塘水库蓄水大幅减少,局部水源条件较差的地方早稻因缺水无法栽插,已栽插的返青分蘖受阻,稻田甚至出现开裂现象,部分地方早稻生育期较常年推迟。受降水持续偏少影响,春季赣江及其支流出现历史最低水位,鱼塘蓄水量远远不足,渔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
  暴雨 2011年吉安市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及暴雨日较常年偏少,其中主汛期(4~6月)未出现明显的降水集中期,但夏、秋季局部出现的强暴雨造成了一定的灾害损失。
  6月4~7日出现了年内入汛以来强度最强的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吉安市东北部,其中5日新干、7日峡江、永丰、吉水等县出现暴雨,局部乡镇出现大暴雨,此次降水过程对前期的旱情缓解非常有利,北部旱情已明显缓解,江河水库水位均不同程度上涨;但受强降雨影响,局部出现了涝灾。
  7月11~18日,受西风带低槽和热带低压倒槽影响,全市出现了持续的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部分地方出现了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导致局部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其中12日永新、吉水等县出现暴雨,14日永新县又出现暴雨及强降水,16日万安县出现大暴雨,全县有7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720公顷,倒塌房屋20间,直接经济总损失2160万元。
  9月8~9日,受高空低槽东移和弱冷空气影响,吉安市西南部永新、万安、遂川等地出现较明显的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多数乡镇出现暴雨或强降水,遂川县站点出现了大暴雨,全县有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4栋,农田受淹18公顷,冲毁12公顷。
  9月30日~10月4日受地面冷空气南下影响,全市出现了明显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其中10月1日除西部的安福、永新等县外,其他大部分地方均出现大到暴雨或强降水天气,对局部处抽穗扬花期的二晚迟熟品种影响较大。
  寒潮与低温雨雪冰冻 受频繁的冷空气影响,吉安市1月份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各县(市、区)出现了新中国建立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次低值(1978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其中万安与历史同期最低值持平。1月份出现了三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时间分别为2~4日、10~11日、18~21日。其中18~21日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降雪量大、影响范围广。
  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元月2日傍晚开始吉安市自北向南出现了2011年以来的第一场雨雪天气,大部分县(市、区)出现了雪或雨夹雪,北部出现积雪。1月10~11日,受高空低槽东移和中层切变影响,全市又出现一次雨雪天气过程,中南部降雪量较大,大部分地方出现积雪,以泰和的4厘米雪深为最大,局部还出现冻雨。受高空低槽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1月18日开始吉安市先后出现雪或雨夹雪天气,大部分地方为纯雪,19~21日大部分地方出现积雪,并先后出现冻雨。受其影响,全市农业不同程度遭灾,据不完全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1500公顷,因灾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达560万元。
  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和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2月9日开始吉安市自北向南出现了明显的大风、降温和雨雪寒潮天气过程,9~11日48小时西北部降温10~13℃,东南部降温13~15℃;过程降温15~18℃,过程最低气温为0~1℃,其中12日晚上到13日全市各地先后出现雨夹雪或雪,除南部万安、遂川县外其他大部分地方都出现积雪,平均积雪深度为3厘米。
  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雪天路滑给人们的出行造成诸多不便;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因灾损失较大。
  春季低温 5月22~25日全市各地日平均气温≤20℃,其中23、24日最低气温为13~15℃,全市出现中度、局部重度“小满寒”天气。
  “小满寒”发生期间,吉安市大部地方早稻正处分蘖普遍期,部分发育期早的田块处分蘖末期。由于此次“小满寒”天气覆盖区域广、持续时间较长、极端最低气温低,不仅对进入幼穗分化期的早稻田块有不利影响,同时也会造成早稻分蘖速度减缓。
  高温酷暑 6~8月吉安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季内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共经历了三次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分别是:7月2~8日、7月21日~8月7日和8月13~22日。其中7月21日~8月7日这段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而8月13~22日这段高温过程则强度强,17~22日大部分地方连续出现38~39℃的高温日,特别是永新县14~22日连续9天出现38℃以上的高温日;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9.8℃,8月17日出现在永新县。
  7月2~8日高温期间,全市最高气温普遍达到35~38℃,此时大部分地方早稻正处灌浆乳熟期,据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全市普遍达重度高温逼熟天气灾害指标,对早稻正常灌浆有不利影响。
  秋季低温 2011年秋季,在二晚生长后期的9月中旬末和10月上旬前期吉安市先后出现了两段“寒露风”天气。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9月18日开始吉安市气温明显下降,19~23日日平均气温普遍降至20℃以下,其中20~21日(北部20~23日)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7℃,吉安市各地普遍达到中度寒露风等级气象行业标准,对处抽穗扬花期的二晚有不利影响;10月1~7日(北部至8日)全市又出现重度寒露风天气,1日除西部的安福、永新等县外,其他大部分地方还出现大到暴雨或强降水天气,对局部处抽穗扬花期的迟熟品种影响较明显。
  大雾 2011年吉安市多雾的时段主要在2月和11月,而影响范围较大的区域性大雾天气分别是:2月2~3日、20~21日、3月20日,其中2月20日早晨出现的大雾天气范围广,影响大,包括其他地市的许多县(市、区)都出现了大雾天气,造成多条高速公路临时封闭,给民航、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余小平)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概况】 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79亿元,增长12.8%;财政总收入118.3亿元,增长33.5%;固定资产投资739.2亿元,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5亿元,增长17.7%;外贸出口20.7亿美元,增长108.2%;实际引进市外资金248.4亿元,增长33.6%;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3亿美元,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2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6308元,增长13.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7.51‰;城镇化率提高2.03个百分点。
  【农业】 实现农业增加值169.8亿元,增长4.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385.4万吨,增长2.9%,连续8年实现稳定增产;肉类总产51.11万吨,增长15.76%。无公害蔬菜、高产油茶、井冈蜜柚、横江葡萄、遂川金桔和板鸭、吉安肉鸡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进一步扩大。畜牧水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建设生态畜牧小区195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9个。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9家。
  【工业】 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2.7亿元,增长53.2%;实现利税170亿元,增长44%;实现工业增加值330.8亿元,增长19.2%。主导产业不断壮大,“6+1”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0亿元,增长47%;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0亿元,增长53%。优强企业和重点园区培育取得新进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23家,新增1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园区5个,泰和、新干、永丰相继跨入百亿园区行列。园区平台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泰和、吉水、青原工业园获批省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单位。吉泰走廊优势产业加速聚集。走廊区域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0.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56.7%。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三菱超纤维、博锐泰光电科技、长虹电线电缆、永丰南方水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服务业】 首次成功召开加快现代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意见,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14.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30万人次,增长29.4%;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增长37.8%。主要景区景点建设加快推进,宾招餐饮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品牌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武功山、青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成功组建,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商贸业活跃繁荣。市场体系和城乡流通网络逐步完善,城南专业市场、天虹商城、新世界广场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文山步行街和鼎泰步行街、阳明路、人民广场商业氛围日趋浓厚。金融业稳步发展。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0亿元,增长20.9%。金融改革和机构引进力度加大,吉安农村商业银行、赣州银行和吉州珠江村镇银行成功开业,九银村镇银行、稠州村镇银行、九江银行县域网点稳步延伸。
  【城市建设】 全市以城市建设为主战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58个,完成投资125.2亿元。城南新区和滨江新区路网、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民广场、庐陵文化生态园等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和生态性城建项目全面竣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品位明显提升。森林城市创建有序开展,中心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扎实推进,遂川县创建省级园林城通过验收,全市省级园林城达到9个。市容市貌整治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乡规划管理卓有成效,吉泰走廊城市群规划和中心城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城区排水、供气和液化气布点规划基本完成。县(市)城区和重点镇建设取得新成绩。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城镇人口加快聚集,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9.62%,比2010年提高2.03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非工口七大系统144户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市234所乡镇卫生院;林业产权配套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采茶剧团与市歌舞团顺利合并为市采茶歌舞剧院,实现经营机制转换。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先后在香港、台湾、深圳、广州、福州、杭州等地以及世界低碳大会上,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全年引进内资248.4亿元,增长33.6%,实际利用外资5.03亿美元,增长14.2%。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全年外贸进出口达2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3.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57.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其中外贸出口达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45.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进口2.26亿美元,同比增长67.4%,比全省平均增速高4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三。
  【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 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提标、医疗救助保障、特殊群体救济政策全面落实,城市低保、农村低保补差到位。社会就业继续扩大。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443万人,增长53%。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成效。建成廉租房5243套,经济适用房978套,公租房602套,改造农村危房10100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高考成绩创撤地设市以来最好水平,井冈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有序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新干剪纸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永丰县、永新县和吉安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参合率达97.6%,比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成果获省级奖项列设区市第一,井冈山市、永新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标准以上,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以上。节能减排有效开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之内。
  (肖开玉)
  市级领导机构成员名单
  中共吉安市委
  书记:周萌(任至8月) 王萍(女)(8月任)
  副书记:王萍(女)(任至8月) 胡世忠(9月任) 陈兴超(任至8月) 刘义硚(8月任)
  常委:吴敏(任至9月) 兰付生(任至9月) 李文彩(任至9月) 杨群宝(任至9月) 刘义硚(任至8月) 李云(女) 陈福泉 刘连根 梅黎明 刘宗华(任至9月) 李庐琦(女)(9月任) 余阳春(9月任) 彭涉晗(9月任) 郭庆亮(12月任) 喻志勇(8月任) 杨丹(9月任)
  吉安市人大常委会
  主任:胡龙生(任至9月) 吴敏(9月任)
  副主任:罗文季(任至9月) 黄武雄(任至1月) 肖达来(任至9月) 丁新民 韩晓方 黄六根(任至9月) 彭涉晗(任至9月) 游奕贵(9月任) 邓近有(9月任) 王俊雄(9月任) 刘带焕(9月任) 贺祥麟(9月任)
  吉安市人民政府
  市长:王萍(女)(任9月) 胡世忠(9月任)
  副市长:吴敏(任至9月) 刘连根(9月任) 杨群宝(任至9月) 左继生 郭庆亮(任至12月) 李庐琦(任至9月) 余阳春 刘贤清 涂建生(9月任) 肖玉兰(9月任) 王大胜(9月任)
  秘书长:王仁辉(任至9月) 贺利华(10月任)
  吉安市政协委员会
  主席:陈志明(任至9月) 刘宗华(9月任)
  副主席:刘冬仙 王伴青 肖斌 林翘银 李家祥 王先侯(任至9月) 符红涛(任至9月) 刘恒志(任至9月) 黄少峰(9月任) 刘永杰(9月任)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熊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