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21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
分类号: G622.0
页数: 2
页码: 57-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吉安市自废除书院、私塾,开办小学以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等概况。
关键词: 吉安市 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内容

自废除书院、私塾,开办小学以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取消了个别授课制,代之以班级授课制。在教学方法上纠正了过去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方法。
  民国时期,开始提倡启发式教学法。课堂教学基本采用“根据目的引起动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程序。1933年公布的《小学规程》中规定:“小学儿童,不得施行体罚”,“小学教育,应力求适应儿童身心以启发其自动能力。”但力行者不多,体罚现象也仍然存在。1941年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在江西推行“活教育”,江西省教育厅成立“巡回教学辅导团”,陈鹤琴为团长,赴各县中心小学进行巡回辅导教学活动,其教育思想对我市颇有影响,原吉师附小校长彭声明对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颇有研究,并身体力行。
  建国后,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学用一致。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禁止对学生施行体罚和变相体罚。1953年起开展以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可接受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巩固性等教学原则。课堂教学运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教学环节。成绩考查由“百分制”改为“五级记分制”。经过几年的实践,觉得五级记分法对知识测验成绩不够准确,又改为百分制记分法。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但也出现了不结合实际,生搬硬套的问题。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建立了生产劳动制度,设立了劳动课,办起了小工场、小农场、小饲养场。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小学办“少年耐火材料厂”制造耐火砖,年纪较大的高小学生轮流上山挖白泥,四年级以上较大的学生和教师一道做砖坯、装窑、烧窑,年纪较小的粉碎白泥,搞运输,由于学校劳动过多,因而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
  1959年大抓教学质量,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在大抓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违反了教学规律,部分学校不妥当地规定教学分数指标,提出:苦战××天,平均分达到××分“,搞”红旗竞赛“,评上、中、下游,并出现了专上语文、数学,挤掉其他学科和课外活动的现象,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学生的健康。
  1960年,学习并推广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的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中实行“集中识字,精讲多练,提早写作”的教学方法。在算术教学中,实行“集中学,集中练,学、练、用分步进行”的教学方法,各校按此方法进行实验。
  1963年,各校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1966年下半年至1967年,各校先后停课。1968年学校复课后,学校以阶级斗争为主课,搞“革命大批判”、“忆苦思甜”。举行“活学活用毛泽东主席著作讲用会。”进行军训(每个学生备一杆红缨枪进行操练)。各校根据具体条件建立四场、三室、一口塘。实行开门办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形式(即学生到工厂、农村听工人、贫下中农讲课,或请工人、贫下中农来学校讲课)。1969年以后,文化课逐步恢复。1972年,习溪桥小学、仁山坪小学进行口算、珠算、笔算“三算结合”的数学教学改革的实验。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教学开始走向正轨。
  1978年,各校开始把电化教学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市区小学普遍有了教学用的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以及自制幻灯片的设备,1980年以后,有的学校还有放像机。1986年阳明路小学开始有微机。1990年吉师附小,阳明路小学评为江西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
  1980年,古南一小、阳明路小学采用北京景山学校编的教材,试行北京景山学校的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分批集中识字”的教法,把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紧密结合起来。在识字教学中通过汉字的构造特点归类,以“基本字”为基础,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八十年代以来,加强了教学研究,在教学上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把“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要求“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倡启发、诱导,注意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采用了“尝试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并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市区学校和郊区中心小学普遍建立了鼓号队、文艺队、田径队、语文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有的学校还建立了航模组、摄影组、书法美术组、乒乓球队、足球队、救护队、园艺组、手工劳动组等。吉师附小、阳明路小学还建立了微机组。通过一系列改革,到90年代,便形成了“加强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一整套教学指导思想。

知识出处

吉安市教育志

《吉安市教育志》

本书主要记述吉安市教育工作发展概况,分为儒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普通中等专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行政、党群组织、人物等12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