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志(1990~2000)》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20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医疗
分类号: R197.1
页数: 8
页码: 592-5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0年到2000年吉安市医疗的情况。其中包括医疗网点、疾病治疗、医疗制度等。
关键词: 吉安市 医疗

内容

医疗网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个(含地区级医院),其中综合性医院4个、专科医院2个、中医院1个、防治站(所)8个、乡(镇)卫生院7个、驻市厂矿企事业单位医务室、职工医院共85家、个体诊所23个、村卫生室70个。
  至2000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33个,其中:综合性医院4个、专科医院2个、中医院1个、防治站(所)8个,乡卫生院6个、中心卫生院1个,院外医疗点41个,厂矿医务室42个、个体诊所31个、村卫生室90个、社会团体医疗机构7个。
  吉安地区人民医院位于井冈山大道50号。1992年,占地面积41958平方米,建筑面积31539平方米。全院共有职工727人,其中:副主任医(药)师以上职称36人,中级职称132人。除门诊科室外,住院部开设内一、内二、内三、外一、外二、儿科、妇产、五官、中医等病区,共有病床464张。1995年,成立急救中心,开通8211111急救电话。1999年,医院占地面积与1992年相同,建筑面积63446平方米。至2000年上半年,医院有职工754人,其中:高级职称57人,中级职称163人,初级职称334人,是一所集医疗、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院增添了先进设备。1991年购进日本滨德EPM-300电子胃镜,1992年购进德国西门子CR-FcT机、黑白B超,1993年购进射频治疗仪,1995年购进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美国白特550血液透析仪,1998年购进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纤维结肠镜,1999年购进多参数监护仪、牙种植机、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镜系统等。到1999年已拥有大型仪器设备60余台。1999年,兴建影像中心大楼,医院专科设置齐全,有15个病区,535张病床。由于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技术的医疗队伍,1995年,该院通过评审获卫生部颁发的三级乙等医院。
  吉安地区吉州医院 原名吉安地区精神病医院,是地区最大的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1992年8月,院址从青原山迁真君山4号。新址建筑面积7364平方米。1992年底,全院共有职工28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8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49人,除门诊部和普通科室外,精神科、传染科设病床300张。医院拥有X光机、脑电图机、脑电地形图仪、生物反馈仪、心电图仪、B超机、音乐治疗仪、多功能洗胃机、火焰光度机、电泳仪、尿液分析仪、血红蛋白仪以及各类显微镜等医疗器械共21台。1995年,经地区行署批准将“吉安地区精神病院”更名为“吉安地区吉州医院”。1999年底,全院占地面积5067平方米,建筑面积2346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有职工261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5人,初级职称105人,行政后勤人员94人。医院开放病床300张,设普通精神科、老年精神科、儿童精神科、神经症科、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科、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科、糖尿病科等8个业务科室,增添脑电地形图仪、现代ECTC醒脉通电休克机、音乐治疗仪、经颅多普勒、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无纸脑电图机等设备。1999年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同年12月,医院率先成立“吉安地区糖尿病防治专科”。填补区内空白。为了给吸毒人员创造一个根除毒瘾的健康场所,吉安地区戒毒中心也正在该院紧锣密鼓地筹建。
  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位于井冈山大道54号。1993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的基础上成立井冈山医专。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附属医院,同时更名为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该院是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1990年底,全院共有职工210人,(含教学编制3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6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42人,该院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及中医门诊等科室。开设住院病床155张。全院建筑面积6155平方米。1990~1999年先后添置的主要设备有:美国CE公司生产的CTOVANTEN全身扫描机(CT机)、美国超T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500毫安遥控X光机、高频心电图机、肺功能机、电解质分析仪、美国BT-21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口电子胃、肠镜等大型设备。1996年,成立急救中心。由于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到1999年底,医院占地91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3012平方米,拥有房屋、设备固定资产总金额1020万元。全院共有职工305人,其中医技人员24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5人,中级职称的98人,初级职称的112人。开设病床250张,增设急诊科、骨伤科、皮肤科、痔疮科、美容科等5个科室。1996年被评为省级卫生系统文明规范服务竞赛活动优胜单位,1998年获“地区‘井冈之星’双文明窗口单位”光荣称号。
  吉安地区妇幼保健院 位于吉安市吉福路28号。全院分保健与临床两大部分:保健设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健康宣传教育科、信息资料科;临床设妇科、产科、儿内科、儿外科、乳腺门诊、中医科以及放射病理等功能科室。1992年底,全院共有职工18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20人;开设住院病床84张;全院建筑总面积为10112平方米。1999年,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25平方米;全院有职工2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0人,中级职称的48人;开设病床100张。医疗设备总价值约为120万元。设置职能科室10个,保健、医疗业务科室16个。其中:妇、产、儿、遗传信息资料科等业务技术工作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该院是一所以保健为中心,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专科医院。
  吉安地区康复医院 前身是吉安地区按摩医院。1990年始建于吉安市阳明东路10号。1992年底,全院共有职工15人,其中医技人员11人。按摩病床8张,住院病床20张。1994年,经地区编委批准,医院更名为吉安地区康复医院。1995年,医院制定对特困企业职工、农村困难户残疾人、五保户以及劳模、优秀教师、优秀士兵提供减免10~40%医疗费用的优惠政策。1998年与地区政协联合开办“专家门诊”。1999年在上级财政的支持下,购买300多平方米新楼,购置新型电动脊椎牵引床1台,颈椎牵引器1台,骨质增生治疗仪1台,新按摩床10张。至1999年底,共有职工17人,其中:按摩师3人、按摩医士5人、西医师1人、针灸医士1人、主管护师1人、管理人员3人、工人3人。年门诊住院病人16053人次,业务收入5.1万元。
  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家具有60余年历史的医院。住院部座落在北门街243号;门诊部在下人民路31号。1992年,全院共有职工36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1人,中级职称82人。医院设置检验,放射,制剂,心电图,A、B超室,脑血流图室,胃镜室,脑电图,脑功能室,反搏室,心电监护,食道心房调搏等医技科室20余个。住院部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传染科、中医科7大病区,共开设病床327张。医院有大中型医疗设备144台(件)。房屋建筑面积达23500平方米。1995年,医院投资30多万元对病房进行改造,部分病房增添卫生间。1997年,医院购进一台磁共振仪,它是继CT之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更新的先进设备。该院成为全区唯一开展此项高新诊断技术的医院。1998年,医院投资60多万元,改建相对独立的优雅病房,住院条件和休养条件大有提高。1998年6月正式成立吉安市医疗急救中心,开通8213333急救电话,配备救护车2辆,医护人员53人,实行24小时接诊,坚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日夜为病人提供快速、高效、优质服务。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后,白天五分钟之内出车,夜晚十分钟之内出车。进入急救中心的病人一律优先安排诊察、治疗。至1999年,共出车1700余次,接回病人1510人次,抢救不少脑溢血、脑外伤、骨折、难产及产后大出血、农药中毒等患者的生命。1999年开始建门诊综合大楼,面积为7360平方米,2000年底竣工。1999年底,全院占地面积29873平方米,建筑面积25303平方米。医院有固定资产1095.6万元,其中医疗设备总金额为513.8万元,主要有磁共振仪、十六导脑电图机、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脑功能测定仪、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纤维乙状结肠镜、纤维膀胱镜、激光治疗镜、日光紫外线分光光度计、尿液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PCR诊断仪、颈颅彩色超声多普勒仪、腹腔手术镜、胃镜电视显示系统、前列腺汽化电切镜、多参数监护仪、多功能麻醉机、心脏监护仪、血液粘度仪、放免仪、电脑微波治疗仪。有职工327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84人,初级职称135人。新增设科室7个,分别是预防保健科、信息科、康复科、美容科和磁共振室、颈颅多普勒室。开设病床310张。1995年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1999年被卫生部审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吉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治疗皮肤病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等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位于市区大巷口,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1992年,医院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32平方米。全院共有职工165人(含皮肤病防治所在编人员1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技术职称36人。医院开设外科、内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科、伤科等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29个,拥有病床160张,大中型医疗诊察器械39台(件)。1993年,省、地、市财政拨给专款50余万元建起一座3000平方米的新门诊大楼,门诊人次由1990年的50317人上升到1993年的64890人,业务收入增加50余万元。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一条卫生事业单位选用干部之路,1993年11月在医院进行民主选举院长的试点工作。1995年,通过创等级医院评审。1996年创爱婴医院达标。到1999年底,全院共有在职职工145人,医技人员12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44人,初级职称70人。开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科、伤科、康复科、急诊科、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以及病理室、供应室、营养室、手术室、激光室和皮肤病防治所等19个科室和1个所。医院有床位160张,拥有B超机、万能手术床、纤支镜、高频电刀、自动尿液分析仪、生化定标仪、微波治疗仪、放免仪、激光治疗仪、手术显微镜、胃镜、结肠镜、进口心电图机、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自动洗胃机、500毫安X光机等医疗设备。
  吉安市人民中医院 位于中山东路37号。1992年底,全院共有职工15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34人。住院部有病床101张。全院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455平方米。1996年经江西省卫生厅评审,该院获“二级甲等中医院”称号。1999年,全院共有职工1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中级职称43人,初级职称81人。医院占地面积236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27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5800平方米)。该院开设内、外、妇、骨伤、儿、针灸、中医、眼、肛肠、按摩、牙、耳鼻喉等11个医技科室和6个职能科室,自筹资金添置日本尿液分析仪、美国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等80万元的一批先进设备,有固定资产总额567万元,开设病床111张,是江西中医学院、井冈山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抚州中医学校的教学基地。中医骨伤科是该院的重点科室,已列为省骨伤科中心建设单位。
  吉安市结核病防治所 全区唯一独立的结核病防治机构。位于阳明西路31号。1990年全所有固定资产23万元,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92年,全所共有职工2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管)医(护、技)师4人。设门诊部、防痨科、办公室。建筑面积2442平方米,有观察床位20张,医疗器械39台(件)。1993年,增加1台300毫安的X光机、1台细菌培养箱。1994年,增加1辆救护车。1997年,建造1幢职工宿舍楼,面积为2713平方米。到1999年底,全所有职工2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6人。
  1990年,该所被卫生部列为“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县”的实施单位,采取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结核病管理方法——全程督导化疗管理。两年为一周期,每期完成督导结核病人150例。已完成两个周期,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涂阳肺结核病人300例,治愈率达98%。列为督导管理的病人还可享受医药费减免,每个病人可减免医药费50~100元不等,总减免覆盖率达70%。此项目已于2000年3月继续滚动第3个周期。
  吉安市皮肤病防治所 市皮肤病防治专业机构,也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个内设科室。1990年,市政府专门成立麻疯病防治领导小组,同时市卫生局也成立麻疯病防治实施领导小组,建立三级麻疯病防治网,确保麻疯病防治工作常抓不懈。1998年,麻疯病患病率下降到0.3/10万,达到了卫生部部颁基本消灭麻疯病的标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了消除人们对麻疯病的恐惧心理,1990~1999年,全市散发宣传材料3000余份,放映麻疯病科教片10余场,并进行全面普查,普查率达到95%以上。1998年以来,加强对重点人群疫源村普查,中小学生健康检查,病人家属检查等,受检人员达14574人次,其中中小学生体检6786人次,体检率达100%。
  吉安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位于上文山路129号,其前身为市妇幼保健所。1992年10月以前由市卫生局管理,以后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该所划归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易名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设妇幼保健所。1990年,兴建业务大楼一幢,使用面积2069平方米。1992年,有工作人员3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护、药)师5人,医(技、护)师11人。所内设儿童保健、妇幼保健、检验、护理等科室,还有门诊部和药房。拥有A超、阴道镜等器械41台(件)。至2000年上半年,有职工4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19人;设有病床23张,抢救病床3张;拥有B超机、远红外扫描仪、心电监护仪、尿8项仪、胎儿监护仪、麻醉机、发电机等设备,是集医疗、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为一体的医疗单位。
  职工医院、学校医疗室 1992年,全市有工厂职工医院、学校医疗室85所。其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全的职工医院4所,学校医务室23个。1999年,全市有工厂职工医院、学校医疗室50所,其中有3所职工医院已评为一级甲等医院。
  乡村卫生院、卫生所 至1992年,全市7所卫生院共有职工203人。每个卫生院都设有门诊部和住院部;有中医、西医、妇产、化验、护理、防疫保健、放射线、心电图等科室,具备一般外科手术条件。到2000年,7所卫生院共有职工233人。它们承担全市7个乡镇的医疗卫生和防疫保健工作。
  吉安市白塘卫生院 1992年,全院共有职工45人,开设病床20张,设置内、外、妇产、中医、伤科、放射、检验、防疫保健、护理等10个科组,拥有X光机、心电图、721分光光度计等医疗设备。1998年,为扩大业务用房,医院投资27.2万元,在原房的基础上加高2层,扩展使用面积687平方米,大楼正面用白色瓷砖装饰,楼层人行道均已铺设瓷砖地板,墙壁都装有白色瓷板,改善了医院的外部环境。至2000年上半年,全院共有职工7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54人;设备有:上海产200毫安X光机1台,天津400型B超2台,血红蛋白仪1台,尿检8项分析仪1台,电离子治疗仪1台,高速滑轮牙钻机1台,电动洗胃机1台以及妇产科的电动人流机1台等。医院主要医疗技术项目有中医、骨伤、外科、X线检查等,尤以中医、骨伤为特色。
  吉安市河东中心卫生院 1992年,全院共有职工35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中、西、妇、护理、放射、化验、防疫保健等10个科室,拥有200毫安X光机等设备。1996年建一幢门诊大楼。2000年上半年有职工47人(其中:卫生专业人员44人),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设备有B超机1台、心电图机1台、X光机1台、721分光光度计1台。卫生院主要技术项目有西医内科、儿科、妇产科等。
  吉安市禾埠卫生院 1992年底,全院共有职工34人,房屋面积2813.4平方米,拥有X光机等设备,院内设中医、西医、护理、防疫保健等10个科组。2000年上半年,在岗职工26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的19人,行政人员2人。拥有固定资产15万元,有医疗用房1400平方米,生活用房1400平方米,设备有B超机1台,心电图机1台。设有中医、西医、妇产、防保、检验、B超、心电图等10个科组,并设社区服务医疗点7个。医院年门诊量38082人次,住院1620人次。
  吉安市樟山卫生院 1991年,市卫生局拨款13万元,兴建一幢三层共86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同时,在奶奶庙村设立一所卫生分院。1992年底,全院共有职工22人,设中医、西医、妇产、药房、化验、护理、防疫保健等科室。拥有X光机等器械设备。1996年,评审为一级甲等医院。1998年业务收入达39万元。1999年,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有职工25人,卫生专业人员23人,设有中医科、西医内儿科、外科、妇产科、骨伤科、中药房、检验室、护理部、放射科、B超室、防保站等科室。设备有100毫安X光机、B超、电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手术床、产床、无影灯、显微镜、恒温箱、比色计等。主要技术项目能开展下腹部手术、四肢骨科内固定手术、计划生育四大手术等。
  吉安市天玉卫生院 1992年底,全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共有职工20人,院内设中内、西医、化验、防疫保健等科室,有病床6张,配有显微镜、电冰箱等一般医疗器械。到2000年上半年,拥有固定资产16万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职工24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人),由于小城镇建设,门诊大楼已拆迁至虎青大道8号,新院大楼正在兴建之中。
  吉安市兴桥卫生院 至1992年底,全院建筑面积为587平方米,有职工18人,设中医、西医、化验、防疫保健等8个科室,有一般医疗机械设备,能开展一些下腹部手术。1998年业务收入达18万元。到2000年上半年,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5万元,职工2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人,业务用房800余平方米,医技装备有X光机、B超、心电图机、721分光光度计等设备。主要技术项目有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中医科,尤以妇产科、内科为重点。
  吉安市长塘卫生院 1992年底,房屋建筑面积4001平方米,全院有职工29人,开设住院病床30张,有门诊部、住院部以及放射科、化验室、心电图室、中西药房、防疫保健等科室。在店下村设分院一所。2000年上半年,有职工2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人),设备有1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手术床等。
  村卫生所 1992年,全市112个行政村,有60个行政村建立村卫生所。1999年,有81个行政村建立村卫生所。
  城市个体诊所 1990年,吉安市卫生局根据《江西省城乡个体开业行医暂行管理办法》,批准22名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务人员个体定点行医。到1999年,个体诊所已发展到33个。其中包括社会团体办医的5个。
  医务人员
  中医人员 1992年,全市有技术职称的中医人员共14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107人。1995年,全市有技术职称的中医人员共10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4人,中级职称77人,初级职称16人。1999年,全市有技术职称的中医人员共85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31人。
  西医人员 1990年,全市有西医人员404人(含地区驻市医疗单位人员),1992年,244人(不含地区驻市医疗单位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15人,中级职称91人,初级职称138人。1995年,509人(含地区驻市医疗单位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100人,中级职称313人,初级职称96人。1999年有254人(不含地区驻市医疗单位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35人,中级职称99人,初级职称120人。
  乡村医务人员 主要由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构成。1992年、2000年上半年分别有各类医务人员273、243人。其中乡村医生2000年比1992年增加9人,接生员减少39人。至2000年,乡村医务室没有达到每个村委会平均1个的水平。
  业务培训 截止1992年底,全市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单位指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的共达316人次,其中第一人民医院152人(次),第二人民医院61人(次),中医院55人(次),市属站、所10人次,市属乡级卫生院38人次。1993~1999年,全市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单位指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的(不含地区级医院)共达256人(次),其中第一人民医院40人(次),第二人民医院40人(次),中医院34人(次),市属站、所28人(次),市属乡级卫生院114人(次)。
  疾病治疗
  中医治疗 20世纪90年代,吉安市的中医治疗以吉安市人民中医院为主,各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为辅。不少外地区、外省的疑难病患者前来吉安就诊。
  骨伤科 中医院骨伤科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正骨疗法的基础上,采取手法复位与手术复位结合,采用钢板、髓内针内固定术等方法,用于骨折的治疗,使原有的正骨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1995年成功开展“股骨头置换术”,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恢复健康。1996年被省卫生厅批准列入“江西省骨伤科治疗中心建设单位”。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杨富华90年代研制的“痔疮消坐浴液”,对治疗痔瘘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针灸科 应用“小针刀”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院于1995年、2000年派出的援外针灸师、主治医师吴江南到突尼斯应用小针刀疗法及针灸疗法治疗内伤科疾病,治愈病人500多例。
  妇科 1997年,中医院开设中医妇产科,对妊娠病、产后病采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方法取得很好的疗效,对妇产科疑难杂症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不用开刀,采用“金黄散”系列方外敷,疾病痊愈,受到病人欢迎。
  外科 中医外科在秃发的治疗上也取得独特的疗效。副主任医师张中立研制的“生发汤”对秃发的治疗有效率达85%以上,并获得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男性病专科 1981年,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开创男性病专科,至2000年,已收治全国各地患者1700多例。对不射精、精子数量少、精子畸形等病症,在祖国医学“补肾增髓、益精助育”的理论指导下,该院副主任医师郭智荣研制的“生精汤”系列方,通过临床观察,有效率达89.8%,怀孕率达64.4%。该项疗法获1996年吉安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西医治疗 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吉安市的西医治疗技术也随着发展。
  外科 市一医院于1996年在全区率先成功地引进了腹腔镜外科技术,此项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该院副主任医师贺长春运用该项技术开展的“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收治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病人300多例,成功率达100%。此项技术于1999年通过吉安地区科技成果鉴定,获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到2000年为止,该项技术已拓展到阑尾切除术、胃肠穿孔修补术、肠切除术等手术当中,取得很好的效果。1996年开展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此项技术不需要开刀,安全性大,痛苦小,填补全区的空白。
  皮肤科 市二医院在皮肤病的治疗上有特色。对不典型的白塞氏综合症、天疱疮、湿疹样癌、颜面肉芽肿、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红斑狼疮的治疗在全区属领先水平。运用激光治疗皮肤病取得良好效果。吉安市自解放以来,一直坚持麻风病的防治,积累治疗麻风病的经验。90年代以后,开展对性病的治疗,控制性病蔓延。
  妇产科 1998年,市一医院开展腹膜外剖腹产术,并采用横式切口,大大降低术后感染率,并且瘢痕小。
  内科 1998年在内科急诊方面采用气管内注入“心三联”药物的方法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大大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一些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省地市卫生部门相继开办各类中西医结合培训班,市属和驻市各医疗单位派人参加学习。1996年以后,陆续有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班的毕业生分至各个医院。中西结合治疗已广泛地运用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尤其是针麻的开展和中药配合治疗急腹症具有特效。市一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元美,使用中药方“半夏泻心汤”,配合西药抗菌消炎抗过敏治疗慢性溃疡性的结肠炎,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这类病人50多例,有效率达92%以上。
  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 1990年,吉安市制定新的公费医疗改革办法,即按照中央关于公费医疗“三个一点”(国家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结合吉安市实情,制定一整套的公费医疗管理制度。主要有:《吉安市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吉安市公费医疗开支范围规定》、《吉安市公费医疗转诊、转院暂行规定》、《吉安市公费医疗自费药品范围的规定》等,并在1990年进行全市性换发《公费医疗证》工作。1993年,公费医疗经费开支得到控制,吉安市公费医疗开支列全区第四位,被评为吉安地区公费医疗管理先进单位。1994年,吉安市享受公费医疗人数达9300多人,比1990年增加2000多人,加之老红军和危重病人医药费急剧上升,使1994年医药费明显增加,而当年公费医疗经费预算未增加(全年133万元)。除了支付门诊人员经费以及老红军、军干所和民政局离退休人员药费外,其他危重病人只能报销40%,普通病人住院费均不能报销。1995年,吉安市对公费医疗管理进行较大改革:一是门诊经费实行定额包干,超支不补;二是住院费用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定点医院四方负担;三是提高危重病人的报销比例,由原40%提高到70~75%;四是全面实行定点医院现金就诊,门诊、住院均采用复写处方;五中定点医院负担住院医药费的5~10%。新办法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避免挂账看病弊端,同时,市财政也加大投入,缓解公费医疗享受人员看病难的矛盾。1995年改革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到1998年又进行修改,报吉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下发《吉安市公费医疗管理办法》。新办法规定:一、公费医疗分两级管理,市直单位仍由市公医办管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医疗费实行切块包干,超支不补的办法;二、对转诊、转院病人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而且在经济上适当增加个人负担比例,即按规定办转院手续的,个人负担部分增加10%,未按规定办理转院手续的,个人负担部分增加20%;三、实行医药费最高限额,享受人员年度内医药费超过2.5万元的,公医办负担60%,个人负担40%;四、对使用单价超过100元以上的贵重药品,在同一疗程内,首次使用按规定报销,以后连续使用,个人先负担40%,剩余费用按规定报销;五、进行200元以上的特殊检查、治疗,个人先负担费用的20%。1998年管理办法增强了公费医疗享受人员的节支意识,使1998年全市公费医疗的开支在医疗收费项目上调的情况下略有下降。随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吉安市将按照省、地主管部门的工作步骤,开展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免费医疗 免费医疗对象主要是军烈属和遭受严重灾害的特困户。其经费由卫生事业经费开支。
  1990~2000年上半年,全市共减免医疗费33184元。

知识出处

吉安市志(1990~2000)

《吉安市志(1990~2000)》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吉安市志的情况。其中包括概述、大事记、地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经济综述、城乡建设、交通信息、商贸旅游、工业、乡镇企业、农业、林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