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文化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志(1990~2000)》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999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文化市场
分类号: G124
页数: 4
页码: 581-5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0年到2000年吉安市文化市场的情况。其中包括管理机构、管理活动等。
关键词: 吉安市 文化市场

内容

管理机构
  吉安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 从1993年5月24日起,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与市整顿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市委主管文化的副书记任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主管文化的副市长任副主任,市委办、政府办、文化、政法、工商、公安、检察院、法院、文明办、广电、司法、教育、财政、税务、物价、城建、吉安晚报、城管办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文化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地点设市文化局内。文管委的职责是:贯彻上级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对全市文化市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吉安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 1991年3月18日成立,称“吉安市文化市场稽查队”。1993年11月30日改现名。为市文化局所辖正股级事业单位,与社文办合署办公。在编工作人员16人。
  1998年年初,该大队设立音像管理、娱乐管理、出版管理中队。音像管理中队分管项目: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和放映,电影放映,音乐茶(餐)厅,汽枪射击,电动车等。娱乐管理中队分管项目:歌厅、舞厅和乐队、歌手,外来演展活动,电子游戏,电脑培训,大型综合性游乐场所及其它娱乐活动。出版管理中队分管项目:图书、报纸、期刊、图片、画册、挂历、年画、明信片、台历、日历的批发、零售和出租,婚纱摄影,美术品、字画裱贴经营,印刷企业、复印打字、文物市场的经营活动。
  该大队的职责是在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监督和检查全市的文化经营活动,保护合法经营,制止和查处文化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治队方针是:团结、进取、公正、自律。
  1998年3月份,在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暨文化市场管理示范单位现场会议上,该大队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文化市场管理示范单位”。
  吉安地区文化市场稽查支队 1989年5月16日成立。1998年4月13日由“吉安地区文化市场稽查队”更名为“吉安地区文化市场稽查支队”,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实际工作人员5人。隶属地区文化局。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文化市场的稽查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
  吉安市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发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文化部颁发的《文化市场稽查暂行办法》和《江西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和“开放搞活、扶持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管理方针;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采取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的手段,不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法规宣传 市稽查大队每年在市阳明东路开展一次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宣传咨询活动,除展出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宣传图版,解答群众法规咨询外,还散发管理法规宣传单,并通过新闻媒体报道活动情况。
  经营业主培训 市稽查大队每年不定期举办不同门类的经营业主培训班。如1994年1月26~29日,为贯彻执行《江西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分别举办书刊、音像制品、录像厅等各门类的经营业主培训班。1995年12月25~29日,组织光彩歌舞厅、乐都卡拉OK厅、文化夜总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地区文化局举办的“歌舞娱乐场所负责人岗位培训班”。1996年8月22日,举办全市音像制品经营点负责人参加的“文化市场法规培训班”。1997年3月13日和11月15日,两次举办音像制品经营单位负责人学习班。7月11日和10月23日,两次与地区文化市场稽查支队联合举办全市歌舞厅负责人学习班。1998年7月21日,举行全市电子游戏经营业主培训班;12月10日,举办录像厅经营业主培训班。1999年2月2日和9月3日,两次举办全市电子游戏经营业主学习班。3月24日,举行全市印刷企业经营业主学习班。2000年1月7日、3月10日、6月22日,举办录像厅经营业主学习班;4月7日,举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学习班;6月26日,举办书刊经营业主学习班。
  引导活动 为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正面引导文化经营户依法经营,市社文办和稽查大队不定期开展文化经营户评比活动和示范性文艺活动。
  1993年7月,对121家文化经营户进行评比,共表彰文明经营户12家,处罚7家。1995年,在市光彩歌舞厅举行“光彩杯”卡拉OK歌手大奖赛,要求参赛者演唱曲目健康向上,通过比赛,倡导歌舞厅的良好风气,同时发现一些文艺新人。
  日常管理 1990年,收缴非法书刊1378册,年历画片221张,录像带14盒,录音带14盒,查处桌球厅违章4起,罚款460元;无证年画经销点8家,无证弹子游戏2家,吊销音乐茶座许可证1件。
  1991年,收缴非法书刊358册,录像带2盒,查处无证经营活动12起,纠正、严惩违规行为2起,经济处罚2起,关闭不健康游戏机6台。
  1992年,查处各类非法、违规经营户46家,收缴非法、不健康书刊902册,年画263片,扣缴非法录像带146盒,非法录音带1376盒。
  1993年,收缴书刊297册,录像带459盒,录音带13合,查处违规经营户18家。
  1994年,收缴非法、封建迷信类书刊322册,非法录像带391盒,非法录音带644盒,盗版VCD39盒,查获带赌博性质的电子游戏板4块,查处违规经营户39家。
  1995年,收缴非法、封建迷信类书刊316册,非法录像带1495盒,非法录音带10盒,非法电子游戏板9块,查处违规经营户51家。
  1996年,收缴非法录像带9047盒,录音带394盒,盗版CD、VCD光盘1033盘,非法电子游戏板28块,纠正违章经营60余起,取缔无证经营20余户,处罚违规录像厅6家,因妨碍执行公务,送交司法机关处理2人。
  1997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8769盒,非法电子游戏板32块,非法书刊552册,非法录像放映设备5台,取缔无证非法经营点47户,处罚违规经营20余起。
  1998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574盒,非法电子游戏板32块,非法书刊677册。取缔无证非法经营点30余户。
  1999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117盒,带赌博性质的电子游戏板52块,非法书刊371册,取缔电脑游戏经营点3家、收缴电脑17台,查处无证经营点4家。同年7年,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民政部《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研究会的决定》以及国家公安部、文化部的通告精神,从市公安局、文化局抽调骨干力量20人组成清理小组,重点收缴《转法轮》、《法轮大法义解》等书刊,以及宣传法轮功的音像制品和徽记、标识等宣传品,共查缴宣传法轮功的磁带272盒,VCD光盘27盘,书刊22册等共12个品种。
  2000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9237盘,非法书刊2271册,取缔无证经营点3家,处罚违规经营10余起。
  集中销毁非法出版物 为扩大“扫黄打非”宣传,教育群众,震慑文化市场违法经营分子,不定期举行公开销毁非法出版物活动。1991年,化浆销毁非法书刊6万余册,计重8.91吨。1996年1月21日,地、市联合召开销毁非法音像制品、书刊大会,公开销毁非法录像带6000余盒、录音带3000余盒、CD、VCD光盘600余盘、非法书刊2000册。同年12月8日,在滨江乐园举行声势浩大的销毁非法音像制品暨中小学生向“三室一厅”告别仪式,地委、行署主管领导及市6套班子领导出席该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仪式结束后,进行千人签名活动;公开销毁非法录像带7354盒。1997年9月7日,市社文办与地区文管委联合在市郊兴桥镇举行一次非法音像制品销毁活动,共销毁各类非法音像制品7319盒。2000年3月15日,市社文办、稽查大队将1999~2000年3月在“扫黄打非”斗争中查获的盗版录像带6359盒、非法VCD光盘21386盘、非法录音带2340盒、非法书刊2213册统一销毁。
  集中整治 每年,由社文办牵头,从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声势浩大的“扫黄打非”活动,或对全市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检查,专项整治,以保证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1993年元月7~9日,抽调15人组成3个组,清理非法出版物,检查录像放映点16个,个体书摊10个,书刊发行、销售单位15个,录像带销售点13家。同年7月,抽调22人对音像市场、歌舞厅“三陪”现象进行专项整治,检查音像制品经营点25家、歌舞厅11家。同年9月~年底,由市文化局组织干部共检查文化经营点115个。
  1994年2月4日,地、市文化稽查队联合行动,出动66人次,检查音像经营点8家,书刊经营点3家,取缔无证经营点2家。同年10月28~29日,抽调32人组成6个组,对全市文化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受检单位256户,取缔问题严重的录像厅2家。
  1995年4月4~15日,抽调40余人次组成2个组,对全市电子游戏室进行专项整治,查缴带赌博和淫秽性质的电子游戏板7块,对18家违规游戏室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同年8月30~31日,抽调30余人次组成4个组,对娱乐市场和音像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共检查经营点61个,处罚问题严重录像厅1家。同年12月7日,开展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抽调9人组成检查组,重点检查各类经营点18个,查处无证经营户4家。
  1996年春节前夕,开展春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抽调24人组成4个组,检查音像经营户59家,拆除7家写有“镭射”字样的录像放映广告。同年6月8月,对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进行集中整治,检查经营点97家,取缔非法出租点3个。同年10月23~29日,抽调32人组成2个组,清查非法音像经租、经销点26家,清除窝点12家。
  1997年,抽调人员数百人,分别对音像市场、娱乐市场、书报刊市场进行多次专项整治,共检查经营户(点)500余家,取缔无证经营点47户,处罚违规经营20余起。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露天卡拉OK进行专项整治,成立审批办公室及管理小组,共规范经营点80余家。
  1998年,继续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先后两次抽调人员80余人组成4个组,对全市音像市场、娱乐市场、书报刊市场、印刷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共检查经营户(点)614家,取缔无证非法经营点30户。7月份对全市文化娱乐场所安全防火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娱乐场所21家,发出《整改通知书》11份。
  1999年,从2~6月,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先后抽调46人组成4个组,对全市音像、书报刊、印刷业、电子出版物以及娱乐市场进行全面清理,共检查经营户(点)565家,取缔电脑游戏经营点5家,查处无证经营点4家。
  2000年1月30~31日,开展第一阶段“扫黄打非”集中行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80多家文化经营户进行突击检查,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7618盘,非法书刊153册,取缔无证经营点1家。4月、8月,分别对全市娱乐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电子游戏经营户由108家压缩为10家,重点打击了网吧利用计算机从事娱乐活动,共检查网吧40余家,处罚违规经营10余起。

知识出处

吉安市志(1990~2000)

《吉安市志(1990~2000)》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吉安市志的情况。其中包括概述、大事记、地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经济综述、城乡建设、交通信息、商贸旅游、工业、乡镇企业、农业、林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