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志(1990~2000)》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83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城乡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37
页码: 85-12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吉安市1990年~2000年的城乡建设情况,其中包含城市规划、河东新区开发、河西旧城改造、城市公用事业等。
关键词: 吉安市 城乡建设

内容

在今吉安市域内建城,始于东晋咸康八年(342),距今有1658年的历史。经历代王朝官府和民国时期区、县政府的扩建和改造,至吉安解放前夕,吉安城的建成区面积仅3平方公里,而且房屋破旧,道路坎坷,满目疮痍。
  建国后,中共吉安市委、市人民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城区进行兴建改造,使吉安城的建成区面积逐年扩大,市容市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然而,由于当时建设规划和施工起点低,零打碎敲,年年建房不见房。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旧城面貌还随处可见。
  进入20世纪最后10年,特别是最后5年,吉安市的党政领导班子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打破了依赖财政投入搞城建,政府拨款办事业的旧模式,建立了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有形资产来经营的新思路。一是推进城市资产的市场化配置,把城市交通、园林、公用设施、可利用的空间等有价资源推向市场。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或租赁拍卖,转换经营权和使用权,既盘活了城市资产,优化了资产配置,增强了公益事业的活力,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把清扫保洁、垃圾中转、公厕管护、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公益事业等,都进行市场化运作。既降低了城管成本,又增强了城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城管质量。三是强化基础设施配套要素功能,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具体的规划和施工中,做到高起点、严要求,成片开发,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依次推进,使吉安城旧貌换新颜。
  在城市建设方面,1998、199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0684万元,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城市建设新开工的项目116个,其中大型工程项目48个;旧城改造总投资20808万元,拆迁旧房14.874万平方米,兴建新房35.777万平方米。
  在城市管理方面,1998年以来,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加大了城市专项管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首先,向脏、乱、差这一顽症开刀;其次,建立和健全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部门,负责经常性的城市管理和综合整治工作;第三,进一步划分了街道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分级分段管理,坚持和完善了机关干部星期六义务劳动制度;第四,开展了专项整治,对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垃圾乱倒、余土抛撒、车辆乱开乱停问题,逐个予以解决。
  经过10年的兴建、改造和整治,吉安城镇面貌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河西旧城破旧原貌荡然无存;河东新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乡镇机关驻地面貌一新。吉安市城镇正以比过去更高、更大、更新、更美的姿态进入21世纪。
  第一节 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
  1989年,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编写了《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纲要》。此后,由于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很快,规划纲要的一些内容已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要求。为此,1994年,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又完成了吉安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1996~1999年,城市规划管理处配合同济大学完成了“大吉安”总体规划的修编。
  “大吉安”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2010年,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吉安市所辖的5个街道和7个乡镇,以及吉安县所辖的敦厚、永和、高塘、横江、曲濑、凤凰6个乡镇,面积820平方公里。在城市规划区中,城市建设连片地区范围,东起东环路,西至天华路,北起石矶头,南至西垅山北麓,面积约160平方公里,称为城市市区,其余地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称为城市近郊区。
  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经济与发展预测,确定吉安市的城市性质为“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京九铁路沿线以电子、农业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贸易旅游口岸。”根据劳动平衡推算法并考虑到其他因素,确定吉安市城市人口至2000年末将发展到28万人,至2010年末将发展至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到2000年末达到26.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5平方米;到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4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6平方米。
  依据规划区内城市用地发展的基本态势和规划区范围内适建用地的工程评定,并考虑城市三大片联系和紧凑发展的基本要求,吉安市城市总体布局采用“双环、方格路网、多中心、轴线串接和山环水绕”组团式形式。具体划分为三大片区九大组团。一、河西片区总面积24.2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27万人,由中心组团(全市的文教、体育游憩中心和重要的居住地段)、万石湖组团(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居住区)、城北组团(以电子机械纺织仪器造纸工业为主体的集中工业区)构成。二、河南片区总面积12.2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11.8万人,由敦厚组团(河南区主要的商业文化行政中心和设施完善的综合居住区)、国道组团(以食品、建材和电子配件为主的工业综合新区)、南站组团(全市重要的交通中转、商贸仓储区和综合性居住区)。三、河东片区总面积6.4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6.2万人,由铁东组团(全市集中的适宜大企业布局工业综合新区和中转仓储区);铁西组团(全市的交通集散批发贸易中心和现代化居住新区)组成。
  总体规划还对城市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技、卫生、体育设施作了全面安排。到2010年,新规划设置12所中学;将吉安师专升格为综合性的井冈山大学;将井冈山医专升格为吉安医学院;在天华山南麓设立集中的大专院校区;建设吉安商学院等新的专科院校。在河东片铁西组团设置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在河南片南站组团和河西片万石湖组团新建市急救中心,在真君山南麓新建市传染病医院。在原吉安机场用地规划现代化的大型体育中心,设施和规模要达到举办省级综合运动会或全国单项体育比赛的要求;在河南片敦厚组团和河东片青原大道中段各建设一个区级体育中心;新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均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小型运动场所。规划河西片南部建立市社会福利中心;规划在河西、河南、河东片各设置一所养老院。
  专业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采用方格网和环形交通相结合的形式,并按各片区之间的城市环路和各片区内部的城市主次干道两个层面进行路网布局。
  城市环路系统由外环路(北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和东环路闭合组成),全长51.38公里,道路宽度为25米,断面为双向6车道;内环路(井冈山大桥东西道路、赣新大道——赣中大道,君山大道和青原路——二桥东路——跃进路南段——广场大道闭合而成),全长32.45公里,道路宽度为60~40米,断面为4~6车道。主干道各片区均采用方格路网布局。河西片主干道为四纵七横,四纵自西向东依次为赣新大道、塔前路、井冈山大道、沿江路;七横自北向南依次为大桥西路、韶山路、阳明路、吉福路、新建路、军民路、吉祥路。河东片主干道为二纵四横,二纵自西向东依次为青原路、工业路;四横自北向南依次为梅井路、大桥东路、新桥路、二桥东路。河南片主干道为六纵二横,六纵自西向东依次为白云路、新富川路、赣中大道、梨山大道、新城大道、广场大道;二横自北向南依次为庐陵大道、君山大道。城市内部原则上按500~1500米服务半径分散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所;规划设计外来货运机动车停车场12处。公共加油站在城区按1200~1500米服务半径分散布置在交通干道两侧,在城区各主要出入口也应增加设置1~2处,规划全市约需25个加油站。全市共规划公交线路16条。
  对外交通规划 在铁路方面:本区干线铁路依托京九铁路的开通,已一举跃为国家级交通运输的动脉,干线铁路建设规划以京九线吉安段复线改造工程为重点,配合吉安大型客货区段站和吉安南货运兼小型客运区间站的建设为主。支线拟议在京九铁路吉安南站出线建一条接分(宜)文(竹)支线,醴茶(陵)支线到衡阳的铁路;吉安南站至井冈山火电厂建一条铁路专用线。在公路方面:105国道近期改经青原路、赣江公路大桥、军民路,远期则改经城市东外环路;吉新、吉福、吉值、吉朱和敦井公路,规划全部提高到二级公路标准,接至城市外环路;赣粤高速公路在市区西侧5~10公里处通过,在城市规划区内将留有与吉新、吉福、敦井公路的三个立交出入口。城市对外公路客运站场所四处:现河西长途汽车站扩建为客运西站;现河南片长途汽车站迁往赣中大道西侧扩建为客运南站;在吉安火车站和吉安火车南站的站前区分别新建公路客运北站和东站。在铁东、城北、城西、南站和国道规划城市公路货运站5处。航运方面:梅林港码头区规划建设成城市主要的水陆货物联运港,年吞吐量达380万吨;保留并配套完善中山客运码头。航空方面:规划吉安城市新机场选址在城市南环以南30公里处泰和军用机场,并进行扩建;原吉安机场用地布置城市文教体育设施。
  城市桥梁规划 规划跨赣江大桥将达到五座:除已建成两座:井冈山大桥和吉安赣江公路大桥外;需新建三座:近期阳明大桥(城市大桥);中期永和大桥(公路大桥)后期石矶头大桥(公路大桥)。规划跨禾河大桥将达到三座:近期神岗山大桥(公路大桥);远期庐陵大桥(环路大桥);改造现有105国道禾埠大桥。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吉安市城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绿化建设的现状,城市园林绿地采用点带状,楔形绿地和背景绿化山体的混合式布局,背景绿化山体包括真君、天华、螺子、神冈、西陇、天玉六山和后河、万石湖、磨盘湖、君山水库、稠塘水库、老虎坑水库六水,形成环城基本绿化生态环。规划期末吉安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56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规划共设有14个城市公园:白鹭州公园、仁山坪公园、庐陵竹园、螺子山森林公园、神冈山公园、天华山公园、磨盘湖公园、青少年公园、梨山公园、植物园、河东公园、木山公园、文山公园、君山水上公园。搞好白鹭洲、青原山、吉州窑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做好城市专项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单位专用绿地小游园和街头公园建设和管护工作。规划在赣江西岸,将滨江绿地向南延伸到神冈山,向北延伸到螺子山。在赣江东岸路外侧新开辟一条宽20米的绿地。规划在禾河南北沿岸各建设一条东西向的绿带。规划新建用地中应留出35%作为绿化用地。规划在河东片东环路内侧和河南片植物园南侧各兴建面积为30公顷的苗圃;将跃进路苗圃和园林处机关苗圃合并迁建河西片西环路外侧,并开辟铁路沿线和过境公路,功能区之间的防护林带。设置宽度为50~80米。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河西区近期内将二水厂4万吨/日增加到10万吨/日的生产能力,远期在军民路以南新建10万吨/日的三水厂。河东区近期将河东水厂扩容1万吨/日,远期在南部新建2万吨/日的河东二水厂;河南区近期兴建2万吨/日的二水厂,远期扩容6万吨/日。三大片区均采用环状管网供水。规划近期全市综合用水量为20万吨/日,人均为714升/人日。远期全市综合用水量为37万吨/日,人均为813升/人日。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水体制。分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中河西片区污水处理厂设在真君山北侧,规模为13.5万吨/日,河东片区设在铁东工业区东侧,规模为3万吨/日;河南片区设在吉安南站北侧,规模为6万吨/日,规划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2.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75%。规划后河沿岸设截流管。新建污水管一律采用钢筋水泥管,对已形成的明沟盖板或暗渠要逐步加以改造。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井冈山华能火力发电厂近期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时,远期达到120~180万千瓦时,同时配套建设一座500千伏的区域中心变电站,吉安将成为江西省主要的电力生产和输送基地之一。在规划期末城市送电网将形成4座220伏变电站(河西片吉安变、钵盂山变、河东片青原山变、河南片南环变,组成的环形主供网络,总变电能力达到990兆伏安。规划高压配电网采用110千伏,逐步取消35千伏;中压采用10千伏,近期内取消6千伏;低压为380/220伏。高压配电网变规划河西片近期内建设110千伏城南变市中变,同时取消35千伏神冈山变、禾埠变,远期新建110千伏石矶头变。吉福路和神冈山三座变电站;河东片近期建设城东变,取消师专变,远期建设二桥变、庄塘变;河南片远期分别组建国道变和南站变。规划在中压配电网中建设一批开闭所。
  城市电信规划 规划全市设置1个中心局,2个分局和45个邮电所。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6万门,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32线/人,电话话机普及率35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率40部/百户,城市公有电话普及率2.1部/千人。完成沿京九铁路国家级通讯光缆的架设。完善市话线路的铺设,沿街架空明线全部改为地下光缆。
  广播电视规划 规划将地市县三套广播电视传播传送体系合并联网,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扩容,并组建电视制作中心,增加发射频道和节目套数,有线电视入户率近期达80%,远期达100%。
  城市燃气规划 扩大河西片现有煤气气源厂的生产规模,在一期工程5万立方米/日基础上扩大到15万立方米。近期在河南片原化肥厂生产区开工建设第二气源厂,近期规模为2万立方米/日,远期达到5万立方米/日,用气普及率达到80%,规划新建配输入站7座,市区煤气管网共设调压站40处。管网布置,近期采取树枝状,远期均形成环状。
  城市环境卫生规划 规划全市设置小型密闭或垃圾收集站135座,设置大型垃圾转运站22座,建设公共厕所140座。在商业大街每隔25~80米,一般道路隔80~100米设置废物箱。河西片建一座200吨/日的垃圾处理场,远期将天华山垃圾处理场改迁到城市西郊兴桥,利用其改建为城市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在河南片新建一座垃圾中转站和环卫专用停车场。
  防洪规划 各堤坝堤顶高程均达到56.7~57.2米(超100年一遇的洪水高程1.5~2米)。河西赣江堤南段结合旧城改造,沿河堤内侧开辟宽为10米的通道,以便于防洪物资的运输和指挥。河西赣江堤从白鹭洲大桥开始向北延津至石矶头粮库,其中螺湖桥至粮库段采取路堤结合,路面宽20米,成为沿江路的北段。禾埠堤、梅林堤、永和堤顶的宽度加宽到6米,防洪堤和迎水面采用片石护坡。沿禾河的高塘堤、敦厚堤要改善防渗性。新建河东赣江堤,延建河西赣江堤和河东梅林堤。河东赣江堤南起友谊、毛家,北至井冈山大桥,全长6.9公里,堤顶宽达6米。对市区禾河段进行裁弯取直的改造工程。疏挖后河,清除淤泥,开辟并深挖磨盘湖;改造回龙桥和湖弦上排涝站,把装机容量都扩大到2400千瓦,新建磨盘湖排涝站装机容量达到1200~2400千瓦,调整三山岗、丁家洲和永和排涝站的布局。
  防震抗震规划 河西区设置市级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一个,在河南、河西区分别设区级指挥中心。规划审批中要控制沿线建筑物高度和建筑后退距离,以保证建筑物坍倒后仍能通行。重点加强对城市洪水、电力、交通、电讯、燃气、医疗救护、粮食供应、消防等城市生命系统的防护措施。城市各类建筑物及工程构筑物须严格按照标准设防。旧城区改造,应充分考虑防震的要求。对生产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品的单位,应远离城市生活区。
  城市消防规划 在规划期内需设置10个消防站;新建一个城市消防指挥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消防栓按120米的间距进行配置;在居住区内按150米间距进行配置。消防栓采用地上式,沿道路两旁设置。在旧城区改造中要开辟消防通道,新建各类建筑物要充分考虑消防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防火规范。
  城市人防规划 到2010年全市需人防工事11.7万平方米。需新建7万平方米(掩蔽3万、专项工程4万)。河西区重点建设指挥通信工程、专业队工程及物资保障工程。到2000年在河东经济开发区兴建5000平方米的地下工程,各类建筑按规定建设人防设施,并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建立城市烟尘分级控制区体制,控制区面积覆盖率近期达到80%,远期达到95%,在控制区内严格限制新的污染企业的立项建设,原有污染企业也应逐步考虑加以搬迁,将大气污染比较集中的工业区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加速实现煤制气工程,提高城市煤气气化率,发展城市集中成片供热网,煤气普及率达到80%,把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在污染区栽种抗毒解力强的树种,在生活区内种植净化能力强的树种,在市区道路上限制并逐步淘汰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逐步限制不符合运输标准的车辆通行。
  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不超过0.15毫克/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平均值不超过0.050毫克/立方米。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GB3095—82中的Ⅱ级标准。
  水体污染防治规划 限期治理现有水污染源,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各排放单位的监督管理,对不合格的企业严格实行关、停、并、转;建设城市污水排入统一体制,普及污水管网,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在城市三个片区内建立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处理达标率达75%,一级处理达标率达到90~100%。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赣江饮用水源保证国家GB3838—88中的二级标准。市区河湖水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市区以外水体保持农田灌溉标准。
  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划分城市噪声控制区,同时加强交通及车辆管理,综合防治交通噪声,规划远期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实行商业噪声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达标。在各类噪声污染源设置防护林带,环境噪声全面达到GB3096—93国家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5分贝,交通干线平均值不超过70分贝。
  固体废弃物防治规划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堆放管理。实现无害化处理,近期达到80%,远期达到95%,城市生活废弃物清运率达到100%。
  第二节 河东新区开发
  1990年7月,中共吉安市七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建立河东经济开发区的决策。1991年12月,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河东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决定》,组建了领导班子,筹备开发建设工作,同年12月23日,河东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1992年5月,吉安行署批准设立副县级领导机构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公司(后改为总公司),并组建了开发区党组,开发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1993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同年9月,中共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机关委员会成立。同年,向吉铁路成为京九铁路的一部分,使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更明显。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以吉安火车站为中心的约4平方公里的区域已建成,开发区初具城区雏形。
  开发区规划基本内容
  1990年,由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制定了河东经济开发区规划初步方案,经过论证和完善,1992年12月,编制了《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1993年底,根据中共吉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已于1996年初步完成。
  河东开发区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00年,远期2010年;用地规模为:近期5平方公里,远期16.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近期6.5万人,远期15万人。规划确定,河东经济开发区为吉安市在河东的一个新城区,以河西老城区为依托,两者互为补充,形成“一城两区、隔江相望”的态势,进而在远景中形成一江两岸三镇(河东、河西、敦厚)的“武汉式”格局。开发区最终将建成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文化昌盛的城区。用地范围:东起河东镇石垄口、稠塘水库,西至河东镇官土上村、王家坛村,北至天玉毛家村,南到河东镇毛家村。开发区东北部的梅林工业区为主要工业用地;吉安火车站东侧为仓储用地,西侧为商贸服务设施用地;青原大道两侧为商贸及生活用地;吉安师专及其周边预留用地为文教科研用地。
  河东经济开发区应积极与河西老城区和吉安县靠拢,早日形成一江两岸三镇的武汉式格局。远景在开发区站前区顺金竹大道往西规划在赣江上建一座新桥与河西阳明路相接。
  道路网络建设
  开发区设立前,河东片只有两条主要道路:105国道和吉值公路。经过8年建设,至2000年已建有水泥路面的高等级主次干道10多条。开发区内道路已基本形成网络,能满足开发建设的基本需要。
  吉州路 北起河东收费站,南至桥东路,为105国道在河东开发区的一段,全长1公里,路宽52米,为水泥路面。其中机动车道23米,绿化隔离带两条(已建花坛,贴有彩色瓷砖)各宽1.5米,非机动道宽7米,人行道宽7.5米,已铺设彩色地板砖8200平方米,并种植行道树。道路两旁有路灯164盏。该路原有宽12米的水泥路面。1993年,河东开发区管委会投资600万元,将该路拓宽改建,1998年,开发区管委会又投资60万元,对该路进行整治。该路南段建有河东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该路北端东侧有河东农贸市场,面积4271平方米,市场周围有住户80户的东苑小区。北端西侧是私人商业街,建有私人住宅40余幢。道路南端有吉安市第五建筑公司大楼,还建有总面积0.8万平方米的三角绿地。绿地有不锈钢护栏,周边有宽5米花岗岩拼花人行道;绿地内种植乔木、灌木和花草,是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
  青原大道 该大道改造工程北起井冈山大桥东路,南至吉安赣江公路大桥西端,全长3公里,为105国道在河东开发区的一段。该路段原是12米宽的砂石路面,1996年开发区管委会筹资320万元,改为水泥路面。1999年10月吉安行署决定投资4500万元对其再次改造。大道建筑红线宽70米,道路红线宽55米,中间设5米宽的绿化带,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每边机动车道宽6.5米,非机动车道宽4.6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2米宽的绿化隔离带,每边12米宽的人行道。地下管线有雨水、污水、供水、电力、电信等专用管线。整个大道为水泥路面。该大道由江西省交通设计院设计,江西省建设监理总公司监理,江西省赣州地区公路工程公司施工。1999年10月开工,计划2000年10月竣工。
  桥东路 东起吉安师专,西至井冈山大桥,全长1公里,宽9米。该路原为砂石路,1996年开发区管委会投资26万元,将该路西段改建为水泥路,1998年开发区管委会和沿路单位共同投资72万元,将该路东段改建成水泥路。该路与吉州路交汇点西段南侧是吉安海关用地,西段北侧是面积0.8万平方米的三角绿地。该路东段有公路铁路立交桥一座,沿路有吉安火车站生活区、吉安师专等单位。
  站前路 北起青原路,南至吉安火车站广场,全长0.73公里,宽9米,水泥路面。为青原路至火车站的另一条通道。
  金竹路 东起吉安火车站广场,西至赣江东岸与未来的阳明大桥相通。已修通361米,宽80米。道路中心有33米宽的花坛,道路两旁有路灯32盏,该路是由青原路到达火车站的的主要道路,与火车站广场连为一体。气势开阔。该路两侧有河东邮电大楼、建行铁路支行大楼、农业银行大楼、华昌大厦,河东长途汽车站等服务单位。
  公用事业
  供电 1996年5月,河东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能满足开发区内近期发展需要。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29.87亿元的井冈山华能电厂定点河东肖家垅,于1998年9月开工建设,按计划于2000年部分投入商业运行。
  供水 开发区内建有日供水6万吨的吉安市自来水公司河东水厂,一期工程(日供水2万吨)已于1995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供水管网已覆盖了开发区内大部分地区,直径100毫米以上的主水管总长已达1万米。
  排水 至1999年,开发区内排水管网总长达7.3公里,采用先进的雨、污分流制排水方式,分别设置于道路两侧。
  供气 开发区内建有年供气量3000吨的深港石油液化气有限公司,能完全满足开发区内生活用气的需要。吉安市煤气公司计划向开发区供气。
  公交 市内2路、8路、10路公共汽车均经过开发区内主要道路,在吉安火车站广场、吉安贸易广场、吉州路等处停靠。
  文教卫生 开发区内有大学一所,中专一所,普通中学一所,完小13所,医院及医疗站8个。地、市有线电视台信号光缆均进入开发区,已有有线电视用户2000多户。
  环卫、路灯 开发区内设有市政公用事业管护所,聘用园林工人30余人,建有垃圾中转站一个,垃圾填埋场一个,居民实行100%垃圾袋装;开发区内有路灯532盏,高杆灯5组,路灯可覆盖已建成区4平方公里。
  通信 位于吉安火车站广场南侧的河东邮电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装机容量为8800门程控电话,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河东邮政大楼土建工程已完工,开发区内已铺设电缆管道6公里,至1999年6月电话用户已装机3218部。
  城建管理
  河东经济开发区房地产交易管理所 1998年7月29日经吉安市编委批准设立,为市房地产管理局的下属机构,是由开发区管委会与市房管局双重领导的事业单位。设所长1人,工作人员3人,具体负责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房地产交易、登记、发证等工作。
  河东经济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护所 1998年7月29日经吉安市编委批准设立,为河东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部下属机构。设所长1人,管理人员3人,面向社会聘用环卫、园林工作人员22人。负责开发区建成区内(不含吉安火车站广场)的环卫、绿化及路灯、下水道的管理维护维修工作。
  河东经济开发区城市管理办公室 1999年4月27日经吉安市编委批准成立,为开发区管委会下属机构,办公室下设城管中队,具体负责开发区内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违章建筑拆除,占道经营处理及余土废渣运输管理工作,城管办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5人,城管中队设中队长1人,工作人员18人。
  吉安火车站广场物业管理中心 1998年10月8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不定性质,不定级别,不定编制,负责吉安火车站广场市容市貌、环卫绿化、车辆停靠、电力供应管理工作,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4人,聘用电工、环卫园林工6人。
  市场建设
  吉安贸易广场 位于吉安火车站南部青原路东侧。由香港豪德集团公司与吉安市人民政府合资兴建,总投资1.8亿元。占地16公顷(239.9亩),总建筑面积176000平方米,广场内东南西北各有两条平行主干道将广场分成9个区域,设有1160套标准商铺,其中有480套三层标准商铺(每套约100平方米),680套两层标准商铺(每套约70平方米)。
  该贸易广场二期开发工程列入吉安市2000年的重点工程。该工程坐落在河东开发区105国道以东,站前大道以西,坪田路以北,占地12.2公顷。建设项目有:吉安蔬菜集散地、吉安水果批发市场、冷冻保鲜仓库、客货运站、城市花园(商住小区)、公交车站等。工程投资约6000万元,由吉安贸易广场开发有限公司独资兴建。
  吉安火车站站前商城 位于吉安火车站西侧站前广场,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拥有单层单间(面积40~60平方米)、三层单间(面积140平方米)、三层双间(面积140平方米)商铺264套。主要经营商业零售、劳动服务业务。
  河东开发区农贸市场 位于吉州路北端东侧。营业面积4271平方米,建有商业店面84套,固定摊位100个,日平均营业额约为3.3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
  吉安市梅林工业区 位于河东开发区105国道东侧,紧临京九铁路和105国道,距吉安火车站仅2公里,其占地面积为80公顷,包括乡镇工业园区和其他工业区两大块。其中乡镇工业园区占地约9.33公顷,区内已完成了场地平整,水、电、通讯线路、闭路电视、水泥路面、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内已建标准厂房7栋,钢架简易厂房3栋,建筑面积达1.5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830万元;另外修建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和物管中心等,投资400万元,物业管理中心占地面积为2550平方米,可解决600员工的食宿,园区内现有落户企业项目7个,分别为:江西泰泉实业公司、同鑫线材厂、同鑫电子厂、荣鑫饼业公司、吉发纸品厂、万德利木业公司、中轻依兰集团江西包装公司,其中江西泰泉实业公司在梅林工业区征地约8.67公顷,收购乡镇工业园区东侧厂房4栋,预计全部投资在1个亿以上,1999年投资3000万。项目投产后可安排员工3000人左右。另6个项目设备投资约350万元,预计年产值在730万元左右,现有员工160多人。
  江西庆江化工厂 位于梅林工业区内,占地面积为70.49公顷,投资总额为8000万元,计划年产值为1亿元,企业主要产品有硝化纤维素、锦纶长丝及锦纶弹力丝、微孔滤膜、PSA外压管式超滤器、多彩花纹内墙涂料。2000年底可部分竣工投产。
  民星饲料厂 位于梅林工业区内,占地面积7.05公顷,投资总额为4300万元,1995年7月建成投产,1997年实际产值为791万元,企业主要产品为各种禽畜用混合饲料。
  奥克面粉厂 位于开发区仓储区,占地面积2.8公顷,投资总额为6500万元,1995年6月建成投产,计划年产值为7000万元,1997年实际产值为6620万元,主要产品为奥克牌面粉。
  吉安河东国家粮库 位于开发区仓储区,占地面积为13.15公顷,投资总额为1196万元,企业主要经营粮食储运及调拨。
  第三节 河西旧城改造
  重点工程建设
  赣新大道兴建 该大道北起位于井冈山大桥西端的北海大厦,南至禾埠桥,全长9.8公里,红线宽100米,与韶山西路、阳明西路、中山西路、吉福路相交。工程总投资概算为2.3亿,计划分三年建成。一次规划,分期分段施工。该工程1998年10月动工,当年完成土路工程1.46公里,至1999年底已完成北海大厦至吉福路4.5公里的土路基工程。该大道的建成,将扩大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并大大减少通过闹市区的井冈山大道的车流量,有利于城市交通安全。该工程由江西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设计,由吉安市建筑工程公司、吉安市市政工程公司、吉安市白塘乡建筑公司、吉安市土方工程公司、吉安市河东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吉安市城南实业有限公司施工,江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监理。
  永叔路和赣江堤综合开发改造 永叔路濒临赣江,水运方便,自唐宋至建国初期,一直是吉安城的商业中心,南来北往的货物集散地。赣江堤位于赣江西岸,1955年10月兴建。由于该堤坝与永叔路的店铺走向相同,且距离仅1~2米,堤顶高于房屋地面,每当防洪抢险,人、车难以通行,物资难以运进。该堤坝兴建后虽几经整修加固,但抗洪能力仍然较低。1998年,省、地把赣江堤改造列为重点防汛工程之一。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在实施旧城改造的同时,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决定对永叔路和赣江堤实行综合开发改造。
  该工程北起滨江乐园,南至吉安电厂,全长1800米。开发改造方案是:全部拆除永叔路沿江边的房屋店铺,采取路堤结合的办法,既加高加固赣江堤坝,又兴建吉州大道。工程总投资概算为1.5亿元,计划三年完成。工程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堤坝高程加到56~56.5米,堤顶宽加到3~3.5米;在堤旁形成一条30米宽的吉州大道,江堤建20米宽的绿化带;在永叔路重建高标准的住房和店铺,使其成为集防汛、商贸、文化、休闲、居住于一体的新街区。该工程第一期工程,1998年10月中旬动工。仅一个月时间顺利完成4.7万平方米旧建筑的拆迁任务,(拆除旧房217幢,1251间,搬迁安置住户1000多户)开创了吉安市有史以来一次性拆迁面积数万平方米的先例。至1999年底,赣江堤和吉州大道一期工程(滨江乐园至中山码头)已全面竣工,2000年二季度开始建房招标。
  一期工程加高加固河堤630米,加宽堤身2.8米,完成冲抓核心墙477.5米;利用经质检达标的黄土填筑防渗墙480米,挖填土方8093立方米;在旧堤上加高浆砌片石墙450米,增高1.2米,堤顶增宽0.5米;用浆砌片石墙封堵中山码头、榕树码头、盐码头三处通道闸。670米长、30米宽的吉州大道为宽敞笔直的水泥路面,靠河边安装花岗岩护栏416米,铺设花岗岩人行道板1248平方米,安装美观新颖的路灯25组。该工程由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吉安市市政工程公司、吉安地区建筑安装总公司施工。
  沿江路赣江堤和滨江花园兴建 沿江路赣江堤位于赣江西岸,北起井冈山大桥西,南至白鹭洲大桥西,全长981米。这里原来未筑河堤,也无护坡,江岸是自然形成的土坡沙岸,无防洪能力。1998年地市领导把沿江路河堤改造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来抓,地、市二级共筹集资金2800万元(含征地补偿费)对河堤进行改造,以提高抗汛能力。1998年7月动工,1999年12月竣工。全线采用片石护坡和浆砌土墙加固,堤顶高程53.2米,堤顶宽度3~4米,挖填土方85000立方米,浆砌片石护坡9517平方米,浆砌片石挡土墙14844立方米,迎水坡片石沟缝,砌筑码头堤上设钢筋混凝土护栏,供游人远眺。
  滨江花园坐落在这段河堤西侧,北起井冈山大桥西,南至滨江乐园,全长1960米,面积13公顷。这里原来除几幢居住菜农的木板房、杉皮棚和红砖平房外,还有少许菜地和草坪,坑坑洼洼,杂草丛生。1998年7月,结合沿江路赣江堤兴建,将这块杂草丛生之地建成滨江花园,以美化市容市貌。市园林处承担了这项建设任务。他们根据这里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的自然环境,采用植物集栽组图,形成各种图案,呈现强烈的时代感。斜坡上用瓜子黄杨构成厚实的波浪线,气势宏大。用棕榈、榕树、苏铁等植物组合勾画出南国风光,体现了地方特色,通过植物色彩对比的表现形式,达到了各种景观效果。至1999年12月底,完成了井冈山大桥西至老干部宿舍的沿江堤及3.5公顷的花园建设。滨江花园由吉安市园林处设计,吉安市园林处、吉安市市政工程公司、吉安市路灯管理所等单位施工。
  赣江西堤加固 赣江西堤北起吉安电厂,南至神冈山,全长3400米,1955年兴建。1998年11月~1999年12月,对原来堤身单薄、单边护坡土堤、堤面狭窄及多处险情隐患(共2800米)进行了改造加固。全线采用片石护坡和浆砌片石挡土墙加固。浆砌片石挡土墙14722立方米,铺设片石护坡1500平方米,冲抓核心防渗墙2200米,挖填土方8万立方米,对险情隐患地段140米进行帷幕灌浆、反滤压渗处理,堤面拓宽形成一条宽4~6米的防汛公路,堤顶高程增至56~56.5米,对迎水坡、背水坡进行了修坡整治,全工程由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拨款解决,总投资为2132.6万元。
  庐陵花园兴建 该花园地处吉安市阳明路的交通岛东南侧,面积3185平方米,原为吉安市公共汽车发车站,因车多拥挤,经常引起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市区美观。1998年,吉安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发车站迁至城北,此地全部辟为绿地,使之与物资大楼小游园、吉安饭店前绿地、白鹭宾馆前绿地形成以交通环岛为中心的绿地圈。庐陵花园是绿地圈最大的一块,以现代商厦为背景,采用开敞的绿化布置形式。 景观设计小品,绿化布局力求简洁、新颖,使庐陵花园成为景色独特的带有浓郁现代色彩的新型绿地。
  文化广场兴建 文化广场位于大会堂前,面积4820平方米,以向心性的中心舞台、绿地和简洁的地面铺装构成格调明快、现代感强的台地式绿地。为市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和休闲场所。
  人民广场改造 人民广场坐落在市区中心,井冈山大道东侧。这里原来是一片菜地,1978年开始修建广场。至1982年已初具规模,面积4公顷。当时建设起点低,说是广场,实为草坪。1988年6月,在这里兴建广场市场,占地7599平方米,为整个广场面积的19%。1993年初,文山商贸大市场建成开业,广场市场拆除。1994年5月,寓意“吉祥安泰”的城市雕塑(市民称之为“三只鸡”)在市场中心动工兴建,同年9月建成。1996年对人民广场进行改造:铺设公共绿地4块,面积30800平方米,为整个广场面积的77%;西南、西北两块绿地四周,安装了不锈钢管护栏535米;东南、东北两块绿地四周镶嵌着若干个相互连结的花池;广场东侧还建有13块设计新颖,构筑别致的小型花圃。1998年又对人民广场进行再次改造,4块绿地重新填平铺草,安装了草坪灯光和喷灌设备;其余空地铺设了彩色道板,面积22976平方米。至此,人民广场已成为全市人民休闲、晨练、举行节日庆祝活动的良好场所;也是商家举行各种促销活动,民政、体育部门开展彩票发行,有关部门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的最佳地点。
  吉福路入市口改造 该路段东起华丰大厦,西至市饲料厂,全长1000米。该路段原为砂石路,1979年5月和1988年7月两次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填沟、加宽、降坡、改弯,铺设了沥青路面,1986年全部竣工。由于该路段处在闹市区内,靠近农贸市场,人、车流量大,损坏较快。1998年,路面破损不堪,严重影响交通和市容、市貌。为此,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彻底改造。工程总投资600万元,1999年3月动工。路面红线宽40米。其中车行道27米,两侧各6.5米人行道,混凝路面面积27000平方米。1999年10月完工。该工程由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设计,吉安市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吉安市路桥工程监理处监理。
  其他道路兴建改造
  1990~2000年吉安市城市道路建设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少道路由原来的碎石、沥青路逐渐改造为高级混凝路,道路的横断面也由原来的一块板转化为多块板,即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拓宽了东西走向道路:韶山路、阳明路、吉福路;南北走向道路中完善了井冈山大道配套工程,修建了塔前路,永叔路二期工程也正在改造之中,新建了北门街混凝土路、西肖家巷混凝土路、广场东路、世兴庙路、光明路、长冈北路、后河东路等十条城区道路。
  排水工程建设
  吉安市城市下水道体制为雨污合流制,采用重力排水,汇总流入赣江。1992年底全市有下水道44000米,其中圆管涵有13205米,沟涵有30795米;有检查井391座,进水井972座。明沟盖板占44.11%,暗沟占26.66%,明沟占4.32%,大于直径70厘米涵管占6.78%,直径50~70厘米涵管为14.63%。小于直径50厘米的占3.5%。
  为缓解路面积水,方便人车行驶,1996~1999年新修下水道4658.6米,其中圆管涵有3053米,沟涵有176米;增设检查井37座。
  城市绿化美化
  园林绿化 1990年以来,吉安市加速了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进程,按照高起点设计,髙质量施工,严要求管理的思路,在“开拓新区、改造老区”的同时,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园林绿化,使吉安市的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95年编制了吉安市《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一并实施。对单项的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提出了“高水平、上档次、出精品”的要求。吉安地、市领导亲自参加园林绿化重点工程项目的研讨会,多次组织专家讨论设计方案。1997年以来,吉安市先后规划和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绿地。如:吉安地、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和吉安市园林规划设计室共同设计完成的滨江花园、庐陵花园;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集防汛、道路、绿化、建筑等城市景观为一体的吉洲大道绿化带等。至1999年,城区绿地覆盖面积为642.2公顷,绿地覆盖率25.3%,园林绿化面积616.8公顷,绿地率20.53%,公共绿地面积72.1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05平方米。全市街头公共绿地15个,绿化道路26条,省级园林化单位17个,省级园林达标单位37个(1992年,省级园林化单位只有9个,省级绿化先进单位16个),全市有行道树9913株,道路绿化总长34.5公里,种草14.007公顷。
  公共绿地 1992年以来,吉安市逐年加大了公共绿地的资金投入,采取了拆房辟绿、破墙透绿等方法,扩大绿地面积,加快园林绿化建设速度。至2000年初,先后新增街头公共绿地面积131886平方米。1998年,市人民政府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釆取多方筹资的办法投资181.5万元用于城市绿化,完成了滨江花园、庐陵花园、文化广场的建设。在井冈山大道、阳明路、鹭洲路彩色道板铺设过程中,沿路单位集资100多万元,其中20.98万元资金用于人行道绿化带建设和人民广场草坪的改造;白鹭宾馆出资5万元改造门前的环境,使原来杂乱无章的竹桂园变成整洁、开敞的城市公共绿地。白塘商品房开发公司出资20万元建设井冈山大道与跃进路交叉路口绿岛。正在兴建的吉洲大道一期的建设采取以路带房,以房补路的形式拍卖土地1600万元用于拆迁补偿和道路建设,其中绿地建设资金35.6万元。这些绿 地的建成大大地丰富了吉安市的城市景观。
  道路绿化 随着市区道路的拓宽和延伸,从1995年开始,吉安市园林处先后将阳明路、沿江路部分地段已老化的法梧淘汰,改植大叶樟、桂花,形成了道路绿化新景观。1998年,在井冈山大道两侧人行道上兴建了7米宽的花坛,铺草13280平方米。韶山路、北门街.、井冈山大道南端、吉福路等及时栽上了行道树及绿化隔离带。全市有行道树9913株,道路绿化总长34.5公里,种草14.007公顷。
  为扩大绿化视野,1998年,吉安市人民政府将白鹭洲公园、吉安师范、吉安宾馆等沿江单位原有的封闭式砖砌围墙改建成通透式铁栏栅,使院内的美景与道路的绿化融为一休,市中心的绿化面貌焕然一新。
  公园、苗圃建设 公园 白鹭洲公园位于沿江路西侧,与白鹭洲隔江相望。自1990年开始,先后引资兴建电动火车、髙空车等12种儿童玩具。1994年改建猴山,面积571平方米,猴子成群,逗人喜爱。庐陵竹园位于市区南端的后河畔,1998年兴建游泳池一个,面积452平方米。螺子山森林公园位于市区北部吉金公路东侧,不断更新、引进、繁殖培育花卉苗木,园林植物有96科226属382种,全园有林木8万株。林木茂盛,风景优美,是科普教学、郊游的好去处。仁山坪公园位于中山东路北侧,市区中心,以儿童玩具为主。市内各公园环境优美,每年夏季都开办露天歌舞厅,重大节日期间举行花卉、灯会、动物展览等,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
  苗圃 东门苗圃在原来面积为9333平方米的基础上,新开垦土地面积2223平方米,引进屯育了大叶樟、红花木、榕树、金叶女贞、天竹桂等新品种,为全市绿化苗木自给打下了基础。岔路口苗圃以生产草花为主,适量屯育一些乔、灌木。各公园及苗圃每年为市内主要街道摆设、公共绿地栽植及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培育一串红、千日红等草花10万盆。特别是在庆祝香港回归、国庆五十周年、澳门回归、吉安撤地设市等庆典活动中,吉安市园林处在阳明路、文化广场、交通绿岛等主要地段用鲜花组成各种图案 和字样,增加了节日的气氛,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庭院绿化 1990年以来,吉安市庭院绿地建设发展很快。市属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利用院内空地、墙头角尾、室内阳台进行各有特色的绿化,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如吉安地委、吉安行署、吉安地区人民银行、吉安市交警大队、吉安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采取“髙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营造一方开朗明快、花红草碧的绿化空间。吉安师专、吉安职工大学、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等非常重视绿化建设,校园内花草葱茏,绿意盎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位于韶山路的庐境园和中山西路的西苑小区,严格按国家居住区标准留足绿地,及时植树铺草,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被评为1999年江西省园林绿化达标单位。
  城市彩色人行道铺设
  为整治城市市容、美化生活环境,1998年3月,吉安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吉安市彩色人行道板铺装工程筹资办法》、《吉安市铺装人民广场和四条主要街道彩色道板工程方案》、《吉安市彩色人行道管理办法》等文件,决定在市区首次铺设彩色人行道板。工程由财政挤拨和沿街各产权单位筹资,总投资764.55万元。到1999年12月底市区内共铺设彩色人行道板12.7425万平方米。
  主要街区改造
  从1997年下半年以来,吉安市先后对旧吉安城的两条主要街道——永叔路和文山路,以及北门街、广场南路、世兴庙、水沟前等街区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造。1997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共拆除旧房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其中1998年拆除9万多平方米,1999年拆除8万多平方米,2000年上半年拆除3万多平方米。其间,竣工新房面积达55.77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5000余户居民从狭窄零乱的旧住宅迁入了宽敞靓丽的新居。
  永叔街区改造 该街区濒临赣江,水运方便,自唐宋至建国初,一直是吉安城繁华的商业中心。然而,该街区的房屋大部分是1937年至1945年日军空袭吉安、造成1800多幢房屋被毁以后仓促兴建的,大部分是木板房,小部分是砖木结构房,至今已破旧不堪。而且,该街区的店铺与赣江堤走向一致,二者距离仅1~2米,堤顶高于店铺地面近2米,既不适应商贸和居住,也不利于防洪抢险。随着陆路运输的发达和水路运输的相对衰落,吉安市的商业中心逐渐西移至井冈山大道和阳明路,该街区的繁荣景象日衰。1998年长江发大水,省、地把吉安赣江西堤改造列为重点防汛工程之一。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决定对赣江堤和永叔街区进行综合改造,使其成为集防汛、商贸、文化、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上海外滩式的新街区。第一期工程(滨江乐园至中山东路)于1998年10月中旬动工,仅用一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4.7万平方米的旧房拆迁任务,拆除旧房217幢,1251间,搬迁安置住户1000余户。1999年下半年,第二期工程(中山东路至下田侯路)动工,又拆迁旧房4.7万平方米。至1999年底,一期工程的赣江堤改造和吉州大道兴建全面竣工。2000年上半年开始房屋兴建。同年6月中旬,第三期工程(下田侯路至火力发电厂)又开始动员拆迁,要求9月中旬拆迁完毕,10月份动工改造河堤。
  北门街区改造 北门街区原来房屋低矮破旧,房内阴暗潮湿,道路狭窄弯曲,且高低不平。1997年4月,市里决定对它进行彻底改造。地区商品房开发公司投资2400万元,取得650米旧街道的开发权。经过两年的建设,至1999年底,拆除旧房4万多平方米,兴建高层、宽敞、明亮的新房7.5万平方米,把650米长的旧道路拓宽取直推平后,修建成了25米宽的笔直的水泥路。北门街昔日的旧貌已荡然无存。
  下文山路街区改造 该街区(阳明东路至鹭洲东路)改造始于1991年。当时,拆除了下文山路中段西侧的大片旧店铺和住宅,兴建文山商贸大市场。1994年,又拆除了下文山路南端东侧的国营文山百货商场,兴建文山购物中心。此后,又陆续拆除了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其他旧店铺、住宅,兴建了建筑面积为7.06万平方米的集商贸住宿于一体的新楼群。
  住宅小区建设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吉安市的住宅小区建设规模大,速度快,起点高,先后建成了仁山坪住宅小区、韶山西路住宅小区,望江村住宅小区、庐境园住宅小区、滨江住宅小区、安居工程西苑住宅小区等。
  韶山西路住宅小区 位于韶山西路北侧,占地面积0.8公顷。1991年3月,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800万元,兴建2.2万平方米的住宅。1998年3月竣工。
  庐境园住宅小区 位于马铺前北侧,占地面积11公顷,1995年投资1.4亿元,建筑住宅23幢,共1200套。该小区有居民1200户,4108人,是全市仅次于西苑小区的全封闭住宅小区。
  安居工程西苑小区 是1996年9月经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全国第三批实施国家安居工程项目。该小区位于中山西路与塔前南路交汇地带,占地面积5.93公顷,原为茉莉花地。总投资为8600万元,建筑面积12.88万平方米,计31幢,1402套。1997年3月动工,1999年底全面竣工。小区内设有物业管理中心、幼儿园、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附属设施。
  第四节 小城镇建设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在1995年以后,为了促进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吉安市花大力气进行乡镇驻地的小城镇建设。首先是按照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较强的经济辐射力、一定的产业优势的标准,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高起点总体规划,对乡镇驻地的机关、学校、工业、商贸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对水电、道路、通讯、排污、绿化、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统筹安排。至1999年,先后完成了长塘、兴桥、樟山、天玉4镇的总体规划及其评审报批工作。其中天玉镇的规划获全省小城镇规划二等奖。1991年,河东镇开始兴建农民一条街;1995~1999年,樟山、兴桥、禾埠、长塘、天玉5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先后动工。至2000年上半年吉安市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河东镇
  该镇的镇机关驻地原来没有圩镇。1990年7月中共吉安市七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建立河东经济开发区的决定以后,乡(1996年撤乡设镇)党、政领导班子抓住这一机遇,适时作出了兴建河东农民一条街的决定。1991年动工,1993年基本竣工。该街道在吉值公路(后为105国道)两旁。至2000年,街道长600米,宽70米,商贸店铺206个,由该镇农民和个体、私营工商户投资约1200万元兴建。
  樟山镇
  该镇机关所在地原有一条道路狭窄、店铺低矮的小街,没有农贸市场,农民集市以路代圩,占道经营,人员拥挤,交通堵塞,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1995年初,镇政府以兴建农贸市场为突破口,拉开了小城镇建设的序幕。当年底,一座占地8200平方米、交易场所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拥有64个双层经营门面的农贸市场竣工开业。
  兴桥镇
  该镇机关所在地汶溪村,原在吉福公路过境段两旁有一条小街,主要是供销社几幢破旧房子,几个狭小店面,还有一些个体摊点和私人住宅,街道也坑坑洼洼。1996年,镇政府决定按照市建设局制定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动工兴建兴桥镇。镇财政投资38万元,把吉福公路过境段改造成长600米,宽12米的水泥路面街道,兴建了完整的暗沟下水道系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分段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建设思路,举全镇之力,外引内联,吸收农民和个体、私营工商户投资320万元,兴建了50幢商贸住宅楼,店铺200个。1998年,镇里又投资30余万元,兴建了一座占地7333平方米的室内农贸市场。
  长塘镇
  该镇党委、政府1998年抓住吉新公路改造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投资多元化、风险社会化,受益大众化,农民城镇农民建的小城镇建设新路子。他们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选拔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干部专门负责这项工作,专门为投资的农民提供方便。与此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将积存的沉淀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上来。在半年时间内就筹集了1000万元资金,为小城镇建设的启动打下了经济基础。1998年5月动工,至2000年上半年已形成占地面积43.9万平方米的城镇新区。新区分为行政服务、商贸住宅、文化娱乐、工业四个区。商贸住宅区的71幢楼房已竣工60幢,其余11幢正在加紧施工。竣工面积达10260平方米,逐步形成了楼高一致、方向一致、前后一体的商贸住宅楼。占地1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于1999年动工,至2000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200万元,年内可全面竣工。
  天玉镇
  该镇小城镇建设于1999年动工。镇党委、政府决定投入资金140万元进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年的施工,完成了拆迁旧房3.63万平方米,平整土地4.2万平方米,完成土石方4.05万立方米,兴建、改造公路4条,总长为1080米,兴建下水道2114米,新砌下水道片石墙4228米,埋设各种管线2100米,修建531平方米的圆形中心花园一座,兴建商贸住宅大楼面积2400平方米,改造门面560平方米。
  第五节 城市公用事业
  供电
  城市电网改造 1993年3月取消35千伏北门变电站,所有出线改由110千伏城北变电站供电,形成市区几条主要线路,即市一线、市二线、市三线、井柴线、长岗线、邮电线、二轻线、军民线、煤气线。1995年10月改造市一线沿井冈山大道由地区邮电局至103中转站段,采用18米杆、LGJ150导线单回架设。改造市二线由沿江路井冈山大桥桥头至工农兵电影院段和阳明路西段,采用18米杆、LJ-240导线双回路架设。改造长岗线沿长岗北路由堆花酒厂至鹭洲西路段,采用15米杆LGJ-150导线与邮电线同杆架设。1996年10月改造市三线鹭洲东、西路段,更换15米电杆LJ-240导线双回架设,北门街段更换15米电杆,为适应北门街高层房屋的新建与安全,全部更换绝缘导线。1998年12月新架设跃进1、2回线路,由神冈山站沿跃进路至大巷口影城,18米、15米杆LJ-240导线双回架设。撤消吉安电厂6千伏直配线路,原6千伏文山线接入市三线,水厂线升压后接跃进1回供电,6千伏南坑线升压后接跃进2回供电。分段供电,对市一线、市二线、市三线主要采用分段开关分段供电,其他线路的主要支线采用支线开关控制,以方便故障巡查减少停电范围。对重要用户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大宗用户采用专线供电,如红声线、水泥线、煤气线等。地区医院、邮电局、水厂等重要用户双电源供电。增设公用变压器,减少低压供电半径。随着居民生活用电的增长,公用变压器容量严重不足,近几年增加了韶山东路、韶山中路、仁山坪、市技术学校等近30台公用变压器,同时配合进行低压线改造,接户线改造,一户一表改造。
  由于河东开发区的不断发展,用电量日益增加,河东开发区的电网建设,也纳入了城网改造范围。1996年110千伏河东变电站投运后,原35千伏师专站拆除,其所有的负荷转移至110千伏河东站,原开发区线改为金竹线主供河东开发区和贸易广场。火车站由铁1、2回供电,吉安师专由师专线专线供电。1996年对金竹线公用变压器、低压主线进行了全面改造。
  农村电网改造 吉安市郊区农村共有7个乡镇,面积483.72平方公里。人口15.82万,村通电面100%,户通电率98%,农电体制改革前,吉安市有6个乡级电管站。由于白塘乡所在的地理环境都在城市周边,其供电方式基本上都接在周边单位或城市公用配电设施上,未设电管站。乡镇电管站隶属于乡政府乡镇企业管理办公室,是以一种合同制形式管理,每年按合同上交一定的利润。乡电管站的人员由乡政府定,人员相对不稳定,人员素质差。乡电管站供电与吉安地区电力公司实行趸售关系。即地区电力公司趸售给乡镇电管站。乡镇电管站售电给村电工,最后村电工再供到农户。这种多层次的管理方式,一是增加了供电环节,造成管理不规范,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现象普遍,违章、窃电严重;二是对电网缺乏有效管理,无能力进行电网建设和改造,乡电管站的10KV线路历来都是单位帮一点,群众集资一点,水利电力排灌出一点,解决建设资金,致使用电设备陈旧老化,电能质量低劣,电能损耗大,电价居高不下,导致农民负担加重;三是村电工由各村管理,业务素质低,线路管理不善,群众要用电的时候没电用,窃电和电费搭车现象比较严重,电费收缴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99年1月吉安供电局上划省电力局管理,吉安市农村电力体制改革铺开。1999年6月本着双方自愿,共同协商的原则与吉安市人民政府就吉安市农村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造达成协议,决定成立“吉安市农村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吉安市农电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乡镇电管站的资产经过清查、评估后划入吉安市农电公司,形成供电资产,原乡镇电管站人员经过考核后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吉安市农村电力管理实行股份制改造后,1999年10月份起部分乡村高电价已开始降到1.00元/千瓦时以内,农村用电秩序好转,电价趋于合理,电费搭车、三乱现象、用电纠纷减少,经网改后的村、镇电能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供电线损逐月下降。群众负担减轻了。吉安市农电管理新机制运作为农村电力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吉安市农电公司成立后,对吉安市河东、天玉、樟山、长塘、禾埠、兴桥六个乡镇的农村电网由吉安电力设计室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勘察、设计,并很快形成设计文件。1999年8月31日江西省电力公司批复吉安市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至年底,已完成的建设与改造项目是:
  河东镇:新建10千伏电源主干线7.5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10.6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3台130千伏安,更换配电变压器52台2235千伏安,400伏及接户线新建和改造99.43公里,工程总投资298.53万元。
  天玉镇:改造10千伏线路22.09公里,新增变压器9台295千伏安,更换变压器23台1240千伏安,400伏及接户线新建和改造33.3公里,工程总投资163.82万元。
  2000年完成的吉安市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
  禾埠乡:新建10千伏主干线路3.1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49.42公里,新增配电变器4台110千伏安,更换配电变压器47台,容量2685千伏安,400伏及接户线新建和改造53.8公里,工程总投资273.8万元。
  兴桥镇:新建10千伏电源主干线6.3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8台530千伏安,更换配电变压器44台,容量2235千伏安,新建和改建400伏低压线和接户线88.9公里,工程总投资285.5万元。
  樟山镇:兴建10千伏主干线8.74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36.61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7台,340千伏安,更换配电变压器43台2165千伏安,400伏低压线及接户线新建和改造54公里,总投资285.5万元。
  长塘镇:新建10千伏电源主干线15.76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75.74公里,新增变电压器7台250千伏安,更换配电变压器72台3360千伏安,新建和改建400伏低压线和接户线83.5公里,工程总投资370.8万元。
  供水
  吉安市的供水事业,1959年开始创建,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至1989年底,拥有水厂两座,日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86.6公里,用水人口12.7万人,有职工191人。又经过10年的大发展,至1999年底,已拥有水厂三座,日供水能力比1989年翻了一番,达15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152公里,用水人口增至18万人,有职工305人。
  给水工程建设 (一)河东水厂一期工程:1992年7月8日省计委批准建设吉安市河东水厂,核定建设规模为6万立方米/日,近期按2万立方米/日实施,概算总投资为980万元。同年7月19日,河东水厂综合楼破土动工,历经了3年又3个月,于1995年9月28日试运行通水,结束了河东区没有自来水的历史。之后经过逐步完善配套,于1999年7月进行整体竣工验收,形成日供水2万立方米的能力。(二)、河西二水厂二期扩建工程:随着吉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用水量日益增加。1995年,河西区最高日供水量达8.51万立方米,供水设备超负荷运行,出现供水紧张的状况。扩建二水厂二期工程提上了议事日程。1996年,省计委批准河西第二水厂二期工种扩建规模为6万立方米/日,使二水厂形成10万立方米/日的能力;核定该工程建筑面积25995平方米,概算投资2742万元。该工程于1997年月1日正式开工。经过两年的建设,于1999年7月1日试运行供水。
  主要技术装备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吉安市供水技术装备得到了很大改善,大量的先进技术装备被引进和采用,从根本上为保障安全、优质、足量供水创造了条件。主要新增先进技术设备有:(一)机电类变频器:JYB1260/45-1+1型一套:GQS-三型1套;卷钣机(自制)一台;搅拌机:ZJ-470型2台。(二)仪器仪表类电磁流量仪包括M900传感器,SCI00AS转换器4套;自动压力测定仪YLZJY-4型2台;漏水检测仪JS-962Z型1台。(三)办公自动化设备小秘书FA111型传真机1台;奔腾386、586型计算机各一台。(四)营业收费自动化系统IBM奔腾二代计算机3台;TARGE奔腾二代400计算机1台;Deskiet1120C惠普喷墨打印机1台;DPK8400富士通打印机1台;掌上电脑抄表器20只。(五)工程车辆五十铃工程抢修车一辆,8T东风吊车一辆。
  水费标准根据制水成本变化的实际情况,市自来水公司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10年来对吉安市自来水收费标准进行了6次调整。
  供气
  煤气工程建设概况 吉安市煤气工程兴建前,全市仅有线电厂、线材厂(即江西电线电缆总厂)、红声器材厂等少数厂家自备水煤气站以及少数企事业单位使用液化气。全市居民燃料结构主要是煤炭和木柴。这不仅热效率低,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使市民生存环境日趋恶化。
  1987年10月,市人民政府抽调人员成立吉安市煤气工程筹建办公室,起草吉安市民用煤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88年建设部城建研究院会同市煤气筹建办公室对吉安市煤气工程进行了调查论证,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9月省计委批准了兴建吉安市煤气工程项目建议书。1989年10月省工程咨询中心组织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11月,省计委批准了计划任务书。由于资金困难的原因,煤气工程筹建工作停滞了两年。
  1992年春,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设吉安10件大事,其中兴建煤气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同年5月18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吉安市煤气公司)。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初步设计。9月,省计委通过设计审查。11月13日吉安市煤气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紧张施工,1994年4月工程顺利竣工。4月30日,煤气工程在市人民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点火仪式,该工程正式投产通气。
  工程设计规模近期日供甲烷化水煤气5万立方米,可供1.8万户居民用气;远期日供10万立方米,可供3万户居民用气。1992年省计委批复该工程总概算为3829.26万元。由于建材上涨、管网设计漏项等原因,1997年调整概算为5300万元。
  工程效益 1.环境效益:工程竣工后,每年可使全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75吨,减少飞灰297吨,减少炉灰量5933吨,减少黄土量2967吨,减少运输量(包括煤、黄土、炉灰总重量)38568吨,明显改善大气环境。2.社会效益:每年可节约煤炭1.77万吨,减少木柴消耗150万公斤。可减少居民家务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吉安市人民生活质量,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生产设备及供气情况 煤气公司拥有一座设施较完备的气源厂,位于吉福路2公里,占地4.17公顷,日供气能力为5万立方米甲烷化水煤气,可满足1.8万户居民用气,远期日供10万立方米,可供3万户居民用气。输配管网已覆盖吉安市中心区大部分区域,如吉福路、井冈山大道、田侯路、鹭州东路、韶山路、阳明路、沿江路、永叔路等市区主要街道。管线总长52公里。至2000年3月底,共计发展用户15767户,优质供气1847万立方米,安全生产1459天。
  吉安市原有3家企业自备煤气站,为适应企业内部改革的需要都相继并入了城市管网。有线电厂于1997年并入,江西电线电缆总厂于1998年并入,红声器材厂于2000年最后完成并网。
  供气价格 煤气公司对用户按表计费。1996年元月1日根据吉安地区物价局吉地价[1996]4号文关于对煤气试销价格的报告的批复,试销价按单位用气和居民生活用气两项收费标准执行。每立方米的价格,单位团体及营业性生产用气为0.80元,居民生活用气0.60元。同年12月1日,经吉安地区物价局同意,对供气价格作适当调整:单位团体及营业性用气由0.8元调整为1.00元,居民生活用气由0.60元调整为0.75元。
  路灯
  1990年以来,吉安市本着用现代化标准,建设一流城市路灯设施的目标,高标准、严要求、精心设计,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灯型,使之布局合理、美观实用。在阳明路路灯改造中,选用了29组具有现代特色,灯光柔和,样式新颖的圆球庭院灯具,使改造后的街道,灯光灿烂,街景怡人。在吉州大道安装了23组五火玉兰花灯,该灯外观漂亮,给美丽的赣江增添了多姿的秀色。在市区内主要交叉路口,还新增安装了照明幅度大的高杆灯6组,组合灯具27组。在滨江花园安装了具有欧美特色的园林灯具44组,泛光灯25盏,花园草坪灯32盏,在人民广场和文化广场,安装了五火圆球庭院灯具26组,欧美特色锅罩灯具6组,花园草坪灯38盏,泛光灯30盏,在多姿多彩的灯具装点下,景色幽雅迷人,给人们创造了良好的休闲环境。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争妍斗艳,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五彩斑斓,把古城吉安装饰得更加美丽。截至2000年3月底,吉安市市区路灯总数达2532盏,总容量为348.35千瓦,路灯线路总长60.118千米,路灯开关箱51只。与1990年前相比,路灯数增加了82%,容量增长105%,路灯线路增长了4%,路灯开关箱增加了38%。全市城区每平方公里有路灯170盏,道路路灯密度为20盏/公里。在2532盏路灯中,汞灯817盏,占32%,钠灯1061盏,占42%,节能灯285盏,占11%,白炽灯369盏,占15%。
  公共卫生
  道路清扫保洁 1990年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成区域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清扫保洁面积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1990年的清扫保洁面积为25万平方米,到2000年增至74万平方米,每年增长幅度约8%,总体增加2倍。为了提高清扫保洁质量,提高市民的环卫意识,1995年在市区主要道路建立了五条文明示范路。清扫保洁的方式,由原来的一日两大扫逐渐形成一日三大扫全日制保洁,在清扫保洁的同时,用洒水车降尘。1998年购买机械扫路车一辆。至2000年,环卫专业队伍清扫的道路面积为全市28条主次干道共计74万平方米,其余农贸市场和临时早夜市由工商部门负责清扫保洁,门前三包由街道负责管理,建筑余土由市城管大队负责,城乡结合部由各乡镇管理。
  垃圾清运 由于城市的发展,垃圾量日益增大。1990年全年垃圾清运量为4.3万吨,至2000年,全年垃圾清运量为7.8万吨,垃圾日产量由1990年的120吨增至220吨,如遇节假日,突破300吨。为了满足清运工作的需求,自1990年以来,逐年添置各种环卫机械车辆,至2000年,共添购各类环卫车辆13辆,确保了垃圾清运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清运方式上,逐步形成垃圾中转站集中收集、专人管理、及时清运的模式。小街小巷垃圾实行板车摇铃收集,并从1999年4月开始全部移交街道管理。对死角则采取不定期处理清运。
  垃圾袋装化实施 从1994年5月份开始,在一些主要街道撤除部分垃圾桶,同时采用农用车上街定时鸣笛收集的方式。并通过媒体广而告之,为垃圾袋装工作做好了准备。垃圾袋装化工作于1996年7月在市内开始启动,并成立了环境卫生社会服务公司,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从1997年开始,袋装化工作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每户每月3元的标准,采取先服务,后收费;服务好,再收费的办法,将垃圾袋装化工作的局面逐步打开并形成一定的规模。自1998年5月1日起,市环卫处的垃圾袋装化服务工作按服务地段移交所辖街道负责管理,至移交时,垃圾袋装化的居民有8000户。
  垃圾无害化处理 吉安市垃圾处理采取高温好氧堆肥法,自1990年以来不断扩充堆肥场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1996年进场垃圾为7.6万吨,处理垃圾7.5万吨;1997年进场垃圾为7.8万吨,处理垃圾7.7万吨;1998年进场垃圾7.6万吨,处理垃圾7.5万吨;1999年进场垃圾7.8万吨,处理垃圾7.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每年均在98.7%左右。处理后的垃圾,变成腐熟肥,大量地销往农田果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统一。
  公厕兴建改造 1990~1999年,共新建水冲式公厕16座,改造公厕16座。
  到2000年初,吉安市有公厕54座,其中水冲式公厕34座,占全市水冲式公厕总数的63%。所有公厕均由专人清扫、冲洗、消毒,配有真空吸粪车定期对化粪池粪渣进行清掏,从1994年12月开始,对吉安市部分公厕实行入厕收费。
  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兴建 从1990年至2000年,共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16座,其中新建12座,改建4座。1998年6月15日,吉安市第一座机械化、全封闭式垃圾中转站——滨江乐园垃圾中转站开始投入使用。同年新建垃圾中转站9座,增加机械扫路车一辆,环卫设施硬件建设创历史最高水平。由于垃圾中转站的建成,增加了垃圾中转存放量,于1998年9月,吉安市摆放在道路的垃圾桶斗全部撤除,彻底消灭了持续20年来的垃圾当道裸露的现象,为垃圾袋装化工作的全面推广解除了后顾之忧。至2000年,全市有垃圾中转站14座。经过新建改建后,全部为机械化全封闭式垃圾中转站。
  自1998年以来,坐落在天华山下的垃圾处理场的堆积已日渐饱和。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拟在距市区约11公里的樟山镇南面瑶埠村西侧新建一座垃圾处理场,总占地面积15.8公顷,计划总投资2147万元,日处理垃圾量为300吨,总库容170万立方米。至2000年初,已完成全面规划和测绘工作,进入了新建启动阶段。将于2000年底投入使用。
  环卫企业体制改革 吉安市环卫处于1994年首次引进竞争机制,对清洁服务公司实行招标承包试点,产生了第一个通过公开竟标而不是任命所产生的中层干部。1999年初,将吉福路口到汽车站、汽车站到井冈山大道圆盘(安全岛)这两条工作路段的清扫保洁权,向社会公开招标承包,承包人分别是刘国平、李胡兰。通过承包提高了工作质量,便于管理,在经费上节约了一半。同年,在清扫队实行全员下岗,重新组建环境卫生社会服务公司,进行企业化管理,然后实行竞争上岗。全市道路实行内外招标承包制,原则上先内后外,中标者与公司签订承包合同,每一路段按合同划拨经费,超支不补,公司每月发放中标者承包经费的85%,剩余的15%在月底按照检查考核情况返回中标者。这一改革,首先是封存档案工资,打破铁饭碗,让职工有了危机感,多了责任感,提高了工作质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受到各种媒体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从而使事业单位的改革由内部竞争发展到内外共同参与的市场竞争,打破了事业单位职工“吃皇粮”的旧框框,环卫改革上升到了一种新的高度。
  公共交通
  公交企业体制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公交事业的发展非常缓慢。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大批个体经营者纷纷涌入客运市场,而国有公交企业因负担太重等诸多原因,成本上升,经营效果每况愈下。1994年,市公共汽车公司引进资金将公交线路租赁给私人经营。1995~1997年,采取个人购车、租线经营的方式,状况有所好转。1998年,企业内部引进风险机制,实行竞争上岗,职工签订岗位风险责任制,将工作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同时加大公交管理力度,规范服务,在公交行业中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竞赛活动。公交服务质量明显得到提高,企业扭亏为盈,企业管理已走上正轨。
  公交线路、车辆 1992年,公交线路开通7条短途和4条长途线路,共有公共汽车26辆,其中通道车3辆。
  1993年,市公共汽车公司除市内—造纸厂(6路)、市内—青原山(8路)两条公交线正常运行外,其它公交线以及长途客运线停运。
  1994年,因企业资金困难,8月份引进湖南客商开通了市内—兴桥(3路)、站前饭店—河东(2路)、市内—电缆厂(5路)3条公交线,并租下了广场—余家河(1路)公交线5年的经营权。年底,因地区交通部门拍卖吉安—安福客运线,市内—兴桥线停运。
  1995年,市公共汽车公司采取个人购车租线经营方式先后开通了9路环城、市内—樟山(11路)、市内—平湖(13路)3条公交线。同年因吉安火车站建成,开通的2路线调整为站前饭店—火车站。长途线开始租赁经营。
  1997年12月,市公共汽车公司仍以个人购车租线经营方式开通了市内—华能电厂(16路)、市内—长塘(17路)、市内—十里庙(19路)、吉安饭店—贸易广场(18路)4条公交线。
  1999年元月,开通10路大环城(河东、河西环城),撤消18路线。5月,市公共汽车公司购进8辆车重新开通了市内—兴桥公交线。
  2000年元月,市公共汽车公司购车3辆开通市内—兴桥镇江下村(1辆车)、市内—樟山镇东水村(2辆车)2条公交线。
  截至2000年元月,吉安市共开通公交线15条,公交线总长度166公里,有公交车辆72辆,年客运量600万人次。
  公交设施 1997年,市公共汽车公司投资12万元兴建公交亭28座。同年撤消公交修理厂。1998年5月,地处井冈山大道中段与阳明路交叉口的公交发车站被政府无偿征用作绿化用地。临时将公交车发车站分别改至广场南侧、站前饭店前。
  社会公交车辆 除市公共汽车公司管辖的公交车辆、公交线路外,1990~1999年各个出租车公司、个体机动三轮车(摩的)、人力三轮车(拐的)、面包车(面的)发展很快。他们没有固定的经营班次和运营线路,旅客、市民需要去哪里,就开到哪里。这给市民购物、休闲、就医、去车站、码头,给干部、工人上班下班、给外地旅客寻找住宿和到达目的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是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一个门路。至2000年上半年,全市有出租汽车公司7家,出租车辆近300辆。全市社会车辆数量,2000年与1990年相比,出租小车(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3.7倍,机动三轮车的增长了84倍,人力三轮车的增长了85倍。
  第六节 城建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
  吉安市建设局是吉安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具体负责全市城市规划及规划管理工作。1997年4月市政府颁布了《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其具体内容归纳起来是:
  1.任何单位使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建设,必须附有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必须向市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服从规划管理,必须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开工。
  4.建筑工程必须满足下列房屋间距要求,在同一地面标高上,南北布置的长边间距,新区按建筑计算高度的1.0倍计算,旧城改造按建筑高度的0.7倍计算;东西布置的长边间距,新建不小于建筑计算高度的0.7倍,旧城改造不小于计算高度的0.6倍,特别困难地区不小于计算高度的0.5倍。
  5.私人建房规划管理、市容规划管理、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管理以及罚则等。
  1999年6月26日,制定颁布了《吉安市建设工程峻工规划验收管理办法》。办法的主要内容有:
  1.规划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对规划区内各项建设工程、人行道、下水道、绿化、路灯等规划及配套设施竣工验收工作。
  2.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程序:验收申请,规划管理部门测出竣工图,验收审查。
  3.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内容:平面布置、空间及立面检查、室外地貌。
  4.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必须按规划要求修建附属绿地,搞好配套设施建设,配置公共照明路灯。
  5.对规划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按建筑工程总造价的1%~3%实行罚款。
  建筑行业管理
  吉安市建筑安装工程管理处(简称吉安市建管处,1987年以前为吉安市施工管理站)受市政府及市建设局的委托管理全市的建筑行业。市建管处在职工作人员共29人,有职称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5人,助理会计师1人,会计员2人,科室分为三科一室:招标投标科、施工管理科、工程造价科、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对全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造价、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合同审签、施工现场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管理,按照国家建设部提出的“三治一求”(即建筑市场治乱、工种质量治差、企业管理治散、工程造价求合理)工作方针加大管理力度。1998年以后,国家和江西省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江西省建筑管理条例》,市建筑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两法一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建筑行业管理。
  招标投标管理 吉安市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从1994年《江西省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简称省政府31号令)实施后开始走上规范化、公开化的轨道。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开标时采用百分制定量计分方法,主要对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40分)、企业综合素质(45分)、施工方案(15分)等进行全面评价,公开计分,得分最高者即为中标单位。如果第一中标单位因故取消中标资格,则根据得分高低排序确定中标单位。1993~1999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三种方式。2000年1月1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1997年12月28日成立吉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总造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建管处工程造价科的主要职责是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建筑安装工程的总造价,促使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在事先确定的工程造价范围内认真实行经济核算。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材料价格的管理也是主要工作内容。工程造价科1994年以来每月派人深入主要供料单位、建材部门、主要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对全市主要建筑材料市场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并及时整理和分析所掌握的资料,而后在吉安市建管处的显要位置公布,为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提供了方便。1996年8~12月,市建管处与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对全市1994~1996年所有工程造价50万元以上,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了大范围的执法监察工作。1997年起开始进行标底测算工作。
  当工程施工合同在履行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价格方面的争议和纠纷时,工程造价科及时对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做调解工作,督促甲、乙双方认真履行施工合同和调解协议。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 企业资质等级审查,是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施工企业自身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管理水平、承包能力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进行资质就位审查,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经资质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1999年全市共21个建筑施工企业,有1个贰级企业、7个叁级企业、11个肆级企业、2个准肆级企业。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合同审签、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开工,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吉安市建管处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不得擅自组织开工。吉安市建管处通过对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进行审签,以规范承、发包双方行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四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施工现场标志牌、安全生产纪律宣传牌、防火须知牌)、“二图”(拟建工程建筑物透视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安全标志牌制度(在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都设有安全宣传标语或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牌)。单位工程现场标准化从安全管理、脚手架、“三宝四口”(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门口、底层通道口)及临边(阳台边、深坑边)防护措施、施工用电、井口架、龙门架、施工机械设备、防火安全、场容场貌、生活卫生、栋口承包、场纪场规、民主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
  建筑质量管理
  吉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全市建筑、市政公用事业的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该站抱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工程进行宏观控制,微观指导,从地基基础到工程竣工验收,每道工序施工前都必须由质监员与设计人员现场检查,允许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每层钢筋须经过仔细对照图纸检查,合格才签字认可,允许浇混凝土;对基础主体完工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中间验收;工程全部完成后,会同建设单位、施工、设计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在严把工程质量关的同时抓好工地现场施工安全。质监站有2名专职安检员,每天循环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整改。每年开展二次以上质量安全大检查。由于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到位,质监站成立以来从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质监站的检测试验室对工地上使用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砖等),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建材流入工地。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质监站成立以来,工程技术人员、材料检测设备从少到多,各项制度由简单到逐渐完善,质监、检测手段也逐步提高,各项工作都在走向正轨。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吉安市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少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如滨江花园、赣新大道、市安居工程等)。质监站在质监员较少的情况下派出了3名专职质监员和1名分管质量的站领导在工地蹲点,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强化监督力度,有效确保了重点工程的建设质量。
  市政设施管理
  1990年以前,吉安市的城市管理主要依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江西省市镇建设管理条例》和吉安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吉安市城市建设管理若干规定》、《吉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实施细则》进行。1991年以后,国务院、省有关部门和市人民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条例法规。如1994年,省建设厅、物价局、财政局联合颁发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收费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吉安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实施办法》、《吉安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收费管理实施办法》;《吉安市征收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规定》;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道路管理条例》;1998年,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吉安市彩色人行道板管理办法》;1999年,市物价局第三次颁布了《关于市政设施占用、挖掘、赔偿收费规定》。
  城市道路管理 市建设局是吉安市城市道路路政主管部门,其下属市政工程养护管理所,遵照国务院、省有关部门和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法规条例,具体负责全市城市道路的管理、养护、维修以及占用、挖掘收费管理工作。上述法规条例的主要内容是:
  1.因特殊需要必须临时占用道路兴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基建施工、堆物堆料、停放车辆、搭建棚亭、摆设摊点、设置广告标志或其它临时占道的单位和个人,须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交纳占道费;因施工、抢修地下管线或其他情况需要挖掘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交纳道路挖掘修复费。
  2.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原因需要挖掘的,须经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3.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不得损坏城市道路;占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占用现场,恢复原状;损坏城市道路的,应当修复或者给予赔偿。
  4.凡未经批准,擅自占道、开挖者,或经批准后,超范围损坏城市道路者,按相应收费标准处以二倍罚款。
  城市排水管理 国家建设部和吉安市人民政府有关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和征收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等文件规定:
  1.排水户在实施排水前,应当如实填报《排水许可申请表》,并持有排水资料和图纸,到当地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办理城市排水许可手续,并按有关规定缴纳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
  2.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需要接通城市排水设施或变更排水条件的,应先办理排水许可申报手续,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有关接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程竣工后,经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颁发《排水许可证》后,排水户方可排水。
  3.排水户违反规定,擅自增加排水量,改变排水性质的,城市建设(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视其情节及影响程度,可责令其限期整改,处以罚款、收缴或吊销《排水许可证》、停止其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等处罚。
  彩色人行道管理 吉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吉安市彩色人行道管理办法》规定:
  1.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委托吉安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所承担彩色人行道的养护、维修和管理工作;
  2.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或挖掘彩色人行道的,应持城市规划部门的批准文件,到市政工程养护管理所或委托管理的部门办理占用、开挖审批手续,除按规定缴纳占道费或挖掘修复费外,还应交纳工程造价3倍以上保证金,方可按规定占用或挖掘,竣工后,按时复原;
  3.城市供水、排水、供电、通讯、消防等依附于彩色人行道的各种管线、杆线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计划,应当与彩色人行道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相协调,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彩色人行道同步建设;
  4.违反本办法或不按规定办理开挖占用手续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管理(市政工程)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5.违反本办法,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环境卫生管理 市环卫处于1995年组建了环卫监察科,对处属各部门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不定期上街设环卫法规咨询点;发送有关环卫法规资料、宣传单,引导市民提高环卫意识;加强动态管理,组织专门力量,对运输撒漏现象进行监控。自1995年以来,市民的环卫意识不断加强,社会达成一种共识,特别是在垃圾袋装化工作的推广之初,监察人员在全市垃圾倾倒点分班看守,禁止乱倒垃圾,同时向市民宣传袋装化的益处,使垃圾袋装化工作得以顺利铺开。为了规范管理和保证安全,于1997年为一线环卫工人配置了两套标志服。
  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
  吉安市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工作由市房地产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内容包括5个方面: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管理;二是制定全市房地产开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管理,包括项目审批、日常监管、综合验收;四是房地产经营管理,包括商品房买卖和预售、土地使用权转让;五是房地产开发执法检查。
  吉安市的房地产(商品房)开发企业的出现,始于1986年12月。至1988年底,全市有商品房开发企业11家,经清理整顿保留了4家。1989~1991年中,一直维持原状。从1992年开始,吉安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涌现。至1999年,全市有房地产(商品房)开发企业29个,拥有资金6205.7万元人民币,300万美元。当年施工房屋面积60.5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5.6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1.4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1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1.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8399.84万元,其中住宅销售金额6597.54万元。
  为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3月颁发了《吉安市城镇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
  房地产物业管理
  吉安市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的出现,始于1998年。至2000年上半年,有物业管理企业3家,管理14万平方米的房屋其及设施。其中,西苑小区物业管理中心为全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管理手段最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面积12.88万平方米。
  为启动和规范物业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3月颁发了《吉安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
  房屋权属管理
  对城市出租私房,吉安市解放以后,市人民政府组建了房产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管理。1960年3月,市里成立了私房改造委员会,对出租的城市私房以“国家经租”的形式进行改造。“文革”期间,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由,将“国家经租”的私房无偿地改为国有,停付固定租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落实房产政策。1992年,全市落实私房政策工作全面结束(详情见首编《吉安市志》)。
  对城市公房的管理,吉安解放初期由市人民政府财粮科公产管理股负责。1952年,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公产管理委员会。1960年3月,市人民委员会颁发了《公有房地产租赁暂行管理办法》。1963年各街道建立房管站,实行管养合一。“文革”期间,公房的经营管理活动正常进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房地产的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1990年,对全市直管公房产权、产籍建立图、册、卡、档,保存永久性的房地产产籍档案资料10754卷。1992年,全市有直管公房产56万平方米,单位自管公房378万平方米。
  自1989年起,吉安市遵照中央、省、地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精神,着手改革住房制度。1991年5月成立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制定《改革方案》和《房改宣传提纲》。1991年1月,开始实施房改整体方案。是年,全市出售公有住房11900套,全市个人购买商品房面积1627万平方米。
  1993年,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的房屋所有权管理,市房地产交易所,更名为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1998年12月,又成立了河东经济开发区房地产交易所。1992年市民个人购买商品住房后,发给房主《房屋所有权证》。自1993年起发证数量日增。1996年,对《房屋所有权证》开展了验核工作,共验证13038本。同时,对一些临时建筑、违章建筑、私下交易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清理整顿。1997年,自留房发证工作也圆满完成。从是年起,市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处开始运用产权管理参与全市的企业改制工作。从1999年起,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房屋所有权证》。
  危险房屋管理
  为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促进房屋的有效利用,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吉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于1990年11月成立了“吉安市危险房屋鉴定站”,1995年6月更名为“吉安市房屋安全鉴定站”。1996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吉安市危险房屋管理办法》,从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危险房屋的管理。《办法》有5章30条,其内容大致是:市房地产管理局是市辖区域危险房屋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加强对房屋的安全检查和维修,禁止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结构或超负荷使用,以及其他有损房屋安全行为;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发现房屋的危险状况应立即申请房屋安全鉴定,房屋安全鉴定站在受理房屋安全鉴定申请之日起7日内,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危急房屋应在1日内进行安全鉴定;经鉴定站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应及时发出《危险房屋通知书》;被鉴定单位必须按照鉴定书的处理意见及时治理,在未解危治理之前,不得出租、转让、抵押和投保。《办法》还对法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房屋安全鉴定站自成立之日起,至2000年6月止,共鉴定危险房屋484幢,面积7.15万平方米。
  房屋拆迁安置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吉安市的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日益加快。因而,被拆迁的房屋近几年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拆迁安置任务十分繁重。为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吉安市加强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1999年5月,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吉安市房屋拆迁安置管理办法》。《办法》有6章50条,其内容大致是:吉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主管市辖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市房屋拆迁安置管理办公室负责拆迁安置管理日常工作;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有利于城市建设及旧城区改造;拆迁人必须依照《办法》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和安置,被拆迁人必须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在规定搬迁期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拆迁房屋,必须持国家规定的批准文件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拆迁申请,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拆迁;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依照《办法》就补偿、安置等问题签订书面协议,内容包括: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地点、面积、房型及套数、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补助金额、违约责任等;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搬迁或逾期不迁的实施强制拆迁。《办法》还对拆迁补偿、拆迁安置、罚则等作了详细而具体的严格规定。
  房屋建筑
  吉安市的房屋建设,除实施旧城区改造、安居工程、住宅小区建设外,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其他投资)的房屋建设这一大块。1990~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共计竣工房屋面积137.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0.93万平方米。
  从建筑企业的生产情况看,建筑企业个数、房屋竣工产值、单位工程施工竣工个数、房屋建筑施工竣工面积,都是逐年增加。
  房地产交易
  市民个人购买商品房并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以后,房地产交易这一新生事物应运而生。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房地产交易管理,规范交易活动,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市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处于1994年成立了房地产价格评估所;1998年又成立了房地产交易中介服务中心,与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处合署办公。1993~1999年,房地产交易日益活跃,房地产交易件数、以房抵押业务逐年上升,房地产交易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七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996年以来,开展了综合整治市容环境工作,集中整治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四年来,坚持建管并举,突出重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大了综合整治力度,市容市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8年荣获“全省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称号,1999年又荣获“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称号,市长陈日武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市长”称号。
  城管机构
  吉安市的城市管理机构,除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外,还于1996年7月成立了吉安市综合整治市容环境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容整治办公室和市容督查队。1998年2月又成立了吉安市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吉安地、市共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委员会。吉安市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市城管委的日常工作,下辖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市容市貌监督队,在市区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查处乱扔、乱倒、乱堆、乱挂、乱贴、乱吐等不文明行为。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基层城管办,下辖垃圾袋装服务队,负责辖区内推广生活垃圾袋装收运工作;城管中队,负责辖区内“门前三包”工作及各类违章查处工作;清扫保洁队,负责辖区小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工作。
  宣传教育
  地、市先后5次召开市容整顿动员大会,号召地市百名处级干部、千名科级干部、万名群众走上街头治理城市脏、乱、差。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宣传栏等,进行广泛宣传。各街道利用“文明市民学校”对市民进行轮训,以提高市民素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社会公益劳动。利用假日在广场和示范路开展“爱树护绿”、“你丢我捡”、“美化吉安”活动。市城管委制作了路段长责任牌、文明市民十不准牌、创卫公益广告牌等。在全市开展创文明示范路、市容达标路活动;评比文明卫生校园、文明卫生楼院、十佳文明市民活动。利用广播电台教唱《文明市民歌》。通过上述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卫气氛,动员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到创卫活动中去。
  建章立制
  就整治市容环境,市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发出了14个通告,对垃圾袋装、占道经营、交通秩序、彩色道板铺设、卡拉OK夜市、爱树护绿、乱扔乱丢等问题,都作出了规范管理。此外,还建立了领导巡查值班制和有效的制约机制,坚持“严管重罚、钱帽抵押”的原则。市城管委实行每周城市管理曝光制度,对存在的问题,久提不改的实行新闻曝光,并相应扣罚责任保证金。
  专项整治
  “门前三包”、垃圾袋装,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签订责任状的办法,逐步推开。到1999年6月,全市共有445个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全市具备垃圾袋装条件的3万户居民中,已有2.55万户实行了垃圾袋装。
  整治庭院楼道,清理脏乱死角,采取“各管其道,各司其职”,“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办法,把消灭“脏”字作为第一战役来打。各街道和居委会在辖区单位和居民小区广泛开展“清楼道、扫庭院、整房顶”活动,彻底清理楼道堆物,洗刷垃圾广告,打扫庭院卫生,拔除院内杂草,清理和拆除楼顶上乱堆乱搭的杂物和棚舍。1997年9月,地市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上路打扫卫生,清除垃圾,一举清除了孔家湾堆了几十年总量达100多吨的垃圾死角,从而带动了全市其他垃圾死角的清理工作。1998年以来,一直实行机关干部星期六义务劳动制度,各机关单位包管一段路,使街道道路保持长年清洁。
  清理夜市摊点,做到集中有序。1996年9月以来,吉安市夜市摊点遍地开花,随意摆设,而且集中在人民广场、井冈山大道、阳明东路和阳明西路这些休闲游人较多的区域,尤其是饮食夜市遍布,油烟四散,残羹剩菜乱泼,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卫生。开展综合整治后,市政府发出通告,对此进行了专项整治,规范了全市的夜市地段。1997年,进一步加大了占道经营、超店经营的整治力度,对吉福路、马铺前、韶山西路130多个油烟扰民门面进行强行拆除。1998年,又关闭了阳明西路、中山西路等几处夜市摊区,并提供优惠政策,把他们引导到滨江乐园美食城内继续经营,既盘活了闲置门面,又从根本上消除了占道经营。
  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清除占道作业。对市区内的建筑工地,要求围挡施工;对建筑余土砂石运输,规定运输时间、路线和倾倒地点;对未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违章建筑和严重影响行人通行、消防通道,市民反映强烈的违章占道建筑,坚决予以拆除。
  整顿交通秩序,做到行停有序。加强了市区内人行道小车停放点的规划和管理,做到布局合理,划线归位,专人管理。加大了“三无”车辆的查处力度。扼制了人蹬三轮、拐的等营运车辆增加过多的势头,并建立了人蹬三轮、拐的隔日运营的制度。强化了市区主干道、示范路以及集贸商业街等重点公共场所的交通管制,严禁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农用车、无牌车、大货车、拉粪车在井冈山大道、阳明东路、鹭洲东路通行。严禁短途中巴客车在市区兜圈揽客。将原处于市中心的市长途汽车站和公共汽车发车站分别迁至城南、城北。

知识出处

吉安市志(1990~2000)

《吉安市志(1990~2000)》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吉安市志的情况。其中包括概述、大事记、地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经济综述、城乡建设、交通信息、商贸旅游、工业、乡镇企业、农业、林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