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59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中学教育
分类号: G639.2
页数: 10
页码: 705-71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中学教育的学校与学生、学制与课程、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体育、文艺、卫生、劳动教育与勤工俭学情况,
关键词: 青原区 地方教育 中学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
  新中国成立前,辖区内中学以上的求学者多集中在州府所在地的吉安城区。由此,本区内的中学教育起步晚,规模小。1937年,不少邑绅巨贾、达官显贵纷纷倡导“教育救国”,兴办学校。新圩乡贤达毛伦在新圩开办文山中学,徐谷生在陂头开办江南中学,值夏龚家开办了同盟中学。1938年秋,由政府出资创办青原山国立第十三中学。
  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掀起,辖区内原来“戴帽”的初中班脱离小学,单独成立中学,如陂头初中、东固初中,与此同时农业中学也相继发展。另有不少乡村学校开始试行“七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校办工厂、农场,参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969年,强调中学教育面向农村,提出“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小学不出生产队”的口号,小学归属大队举办,中学由公社举办。于是,一些初级中学相继设高中部,办高中班,学制改为“二二制”,即高中二年制,初中二年制,每周劳动课时增加到一天半至两天。1972年,辖区内大部分公社都开办了中学,有的一社两所。由于初中、高中班迅速增加,师资严重缺乏,只能从小学选拔一批老师到初中任教,从初中选拔一批老师到高中任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央“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方针,辖区内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一律合并到本乡中学。1978年值夏中学开设高中部。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地根据上级精神加大网点布局调整力度,1994年撤消东固垦殖场高中部,值夏中学1999年停止高中部招生。1996年,撤消东固垦殖场初中部,师生并入吉安县敦厚中学。1997年,撤消值夏镇南岭中学,师生并入值夏中学。
  2001年,由于撤地设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吉安县值夏中学、陂头中学、新圩中学、新安中学、富田中学、东固中学、东固职业学校,原县级吉安市的吉安市第十一中学、吉安市第十三中学、天玉中学,吉水县富滩中学划归青原区管理。这样,建区时青原区共有中学11所,其中属于完中的是吉安市第十一中学(1978年始设高中部)和值夏中学(1969~2001年设高中部)。同年5月,青原区政府下发《青原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方案》,8月东固职校和东固中学合并为东固中学,校址定在东固职校。同年撤销值夏中学高中部,全区高中教育集中在井大附中。
  2002年5月,青原区人民政府印发《青原区“十五”教育发展规划》,青原山中学列入区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同年5月,区政府召开青原山中学整体搬迁工作协调会,决定将青原山中学迁至青原区赣江大桥东路。2003年8月底,学校搬迁工作全部结束。
  2002年9月,省教育厅确定井冈山师院附中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普通高中。根据高中教育改革要求,2005年该校将初中剥离出来,并入青原山中学。2005年8月,井冈山师院附中和青原山中学分别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事业单位。2008年9月井冈山师院附中更名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2010年3月24日,青原山中学恢复“吉安市第十三中学”校名。
  2006年陂头中学、文陂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定名为曾山学校,并迁入新校址。2009年11月两校重新分设为曾山小学和曾山中学。
  2009年为了适应城区发展,有利初中学生就近入学,决定在河东中心小学的基础上改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北学校,并开始新建校舍。同年8月招收了两个初一年级新生班,暂时设在河东新桥小学。
  2010年4月7日,东固中学更名为东固民族中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加快培养人才,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高校大量扩招,在这一形势带动下,青原区涌现了一批民办中学,并且大多是民办高中,如:吉阳高中、值夏高中、扬名高中、影视艺术高中、青原艺术高中等等。办学初期,这些学校都呈现旺盛势头,如:吉阳高中招生连年爆满,以至不得不将新生转让他校,值夏高中创办之年招生达200多人。但几年后,由于所招学生文化基础差,高考时成绩不够理想,学生毕业后没有学到一门专业技术,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相比,就业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差距,民办中学开始萎缩直至最后不少学校停办,到2010年9月,青原区的民办中学仅存吉安文武学校的初中部。
  至2010年底,青原区有公办初级中学10所:东固民族中学、富田中学、新安中学、新圩中学、曾山中学、值夏中学、富滩中学、天玉中学、吉安市第十三中学和城北学校;民办初级中学1所,即吉安文武学校初中部。完全中学是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全区公办中学在校学生10886人,其中初中生7987人,高中生2899人。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辖区内各中学都是执行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制与课程教学计划。2004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发,青原区中学执行新课标,其中初中2005年秋季开始(初一各科、初二物理、初三化学)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教材,高中2008年开始使用。
  此外,各年级还配有本省市的地方教材和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如初中语文教材有吉安市编写的《故乡的塔》、《雕像前的沉思》和《井冈兰》等,人防教材有省编的《人防知识》。高一、高二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有吉安市编写的《胡铨》、《文天祥》、《山水佛缘》、《民俗与建筑》、《红星闪耀》等。
  初中设置的课程有语文科,每周五个课时;英语科每周五个课时,数学科每周五个课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每周分设两课时;物理、化学、体育等科每周分设三课时;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每周分设一课时。
  高中设置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均为文、理班必修科,每科每周分设四课时;政治、历史、地理科为文科班必修课,每科每周分设两课时;物理、化学、生物科为理科班必修课,每科每周分设四课时。
  第三节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2002年2月5日,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吉青办发〔2002〕2号)。据此文件精神,各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如东固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第二次反“围剿”陈列馆,全面了解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过程和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富田中学祭扫文天祥陵园;曾山学校参观渼陂古村、将军馆、“二七”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值夏中学对位于校内的胡铨墓给予精心保护,在学生中开展“崇尚胡铨气节,传承历史文脉”活动;青原山中学的校史陈列室展有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中科院院士王梓坤、诗人公刘等著名校友的先进事迹。
  青原区每年要召开一次中小学德育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会议除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外,还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举行德育方面的专题讲座。
  十年来,在中学生中一直开展了以“知我青原,爱我青原”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所读书籍有《可爱的青原》、《丹心照汗青~民族英雄文天祥故事集》、《群星闪烁东井冈》、《此是东井冈》等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2006年德育的重点是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年的3月青原区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讨会”,根据会议精神在全区各中小学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教育月活动。
  2007年开始,各中学举行普及奥运知识,迎接北京奥运的主题活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献爱心成为这一年德育工作的重心。为支援灾区同胞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各中小学师生纷纷向灾区捐款,至同年5月30日止,共捐款26.15万元。
  2009年,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重点进行爱国主教育;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第四节 体育、文艺、卫生
  2002年5月9日,青原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区中小学积极推行了“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活动,做到开齐开足课程,坚持每两年举行一届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体育的内容在本编第十章第三节记述。
  文艺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十三中学组织百人宣传队,深入吉安、泰和县城和附近农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1940年11月,该校为前方抗日战士征集寒衣,演出抗日歌曲和进步话剧。
  随着青原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校组织和成立了各种类型的艺术兴趣小组、文艺团队等,组织开展文艺会演、歌咏比赛和美术作品展等活动,其中井大附中、吉安十三中还成立了管弦乐队。
  2006年11月18日,为了纪念文天祥诞辰770周年,教体局与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文山杯”《正气歌》演唱会,全区各中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青原区平均每两年举行一次文化艺术节,中学以校为单位组团参加。2001年12月18日、2003年11月24日、2005年11月25日分别举行的第一、二、三届艺术节均在井冈山大学音乐厅进行文艺汇演;第四届于2007年11月3日在井大附中,第五届于2009年11月在吉安师范礼堂进行文艺汇演。汇演过程中要对节目给予评分,给优秀节目颁奖。每届参与汇演的节目26~31个不等,参演人数160~190人,奖项设置12~19个。此外,每届艺术节还会举行师生书画作品展示与评比。
  卫生
  青原区刚成立时,全区由于危房面积大,校舍紧缺,教学设施一时难于跟上,尤其是住宿条件很差,学生普遍睡通铺。为此青原区加大卫生设施投入,其中包括兴建水冲式厕所、学生公寓,改善饮水卫生条件。
  2003年5月5日,青原区召开教育系统预防“非典”工作会议。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全区师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非典防治的“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24字方针,不畏险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了这场斗争的胜利。为了巩固成果、预防疾病、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同年9月,区教体局在各校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同时,制定下发了《中小学文明卫生学校评比方案》,在陂头中学召开了创评现场会,会后各校脏乱差的现象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课桌椅也符合卫生标准。
  2005年6月2日在严防严控禽流感的活动中,依据现实情况的需要和从提升办学水平的高度出发,教体局下发了《青原区中小学花园式学校创建方案》,各校按新的生均校园、校舍面积要求和校园规划、配套设施及“三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组织实施校园建设。
  2008年12月8日,区教体局印发《“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实施方案》,提出用二年左右时间把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室内整洁,室外干净;摆放整齐,管理有序;文字规范,文化浓厚”的育人场所。
  2009年3月18日为了配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工作,促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全面升级,青原区召开校园环境整治月动员会。一些学校从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还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以此宣传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常识。是年9月10日,青原区教体局进一步下发《关于做好青原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全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第五节 劳动教育与勤工俭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配合“学工、学农、学军”的需要,境内政府拨了一批土地给各校建立劳动基地。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落实,一些学校校园外未办理土地证的土地陆续归还了当地农民。如:青原山中学有水田0.2公顷,归还给了浒岗村委会;东固中学有水田1.3公顷归还给了东固村委会;原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承包的2.7公顷作为农技实验教学的土地因农业中学停办也归还给了属主。
  2003年青原区进行了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试验,2004年下半年富田中学利用校园内的边角空闲地建起了一个占地约0.33公顷的校内劳动基地。
  2007年上半年,值夏中学将1公顷的荒地开辟为蔬菜基地,分到各班经营。产出的蔬菜,按质论价卖给学生食堂,既降低了伙食费开支,又增加了班费收入。学校又在餐厅后建了一个约140平方米的猪栏,每天用餐后,学生将残羹剩饭拿去喂猪。如此,每年可出栏生猪70头以上。学校还在猪栏后面,开发出0.53公顷水塘,用猪粪养鱼。就这样,值夏中学创建了地里种菜,栏内养猪,水里养鱼的立体式、生态型的劳动实践基地。
  至2010年,东固中学有山地130公顷(其中茶山200公顷,杨梅山1.8公顷,湿地松70公顷),农田20公顷(其中葡萄园0.5公顷)。
  第六节 中学选介
  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
  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井大附中)位于青原区河东街道金竹社区“金竹庵”,早在明洪武时这里就已开办学堂。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创办金竹初级小学,1959年办完小,1969年附设初中班,改称金竹学校,学生362人。1978年撤销小学,办完全中学,同年8月23日改名为吉安市河东公社金竹中学,隶属河东公社管辖,有8个班级,两栋土坯木材结构房(一栋砖瓦房教室,一栋砖木结构的教师办公室、宿舍)和简单的化学、物理实验设备。1983年更名为吉安市河东中学,由吉安市教育局接管。其间盖了一栋二层共10间教室的钢筋混凝结构的教学楼,规模扩大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63人。1992年学校规模扩大到教学班26个,学生1033人。另有一个农技班,学校分为吉安市河东中学和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学校管理体制。并在天玉中学开设了农业实习基地,有一果园,面积2.7公顷。为适应学校发展,学校先后建造了一栋三层共15间的教学楼和一栋三层综合楼,于1989年3月9日更名为吉安市第十一中学。2001年7月,更名为井冈山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4年被批准为“江西省建设优质高中”。2008年9月,学校更名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题写校牌。2009年5月被批准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2010年,井大附中有教学班60个(初中8个,高中52个),学生3310人,教职工255人,其中硕士学历10人,本科学历223人;高级职称85人,中级职称99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人,江西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井大附中行政级别定为正科级。校园面积56200.1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289平方米,绿化面积37000平方米;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绿茵草地足球运动场1个,可提供运动场所21000平方米,篮球场4个。校园内建有休闲广场,集竹林、水池、亭台、绿茵地于一体。各教学楼之间建有区间花园,供学生课余休息活动。学校共投入3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学校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生活区、行政区布局合理。综合楼内除校行政办公室外,还有多媒体教室5间,微机房4间,计算机230台,音乐、舞蹈练功房3间,多功能厅2间,美术教学专用教室6间,阅览室3间,图书藏室6间,藏书100000册。
  井大附中共为社会输送10000多名优秀毕业生。2002年12月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先进学校称号,2005年1月获共青团江西省委授予的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05年12月被江西省关工委和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获江西省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比赛初中组三等奖。2009年荣获江西省创新改革先进学校。2010年度获省级“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学校、“绿化校园、美化环境”活动先进学校。
  吉安市第十三中学
  吉安十三中坐落于青原区赣江大桥桥东,是青原区重点建设的城区初中,也是吉安市教育局重点扶持建设的初中学校。
  该校校址原在青原山庙山下村,其前身是1939年创办的国立第十三中学。1969年8月,吉安市河东公社决定恢复高中办学,时名河东公社五七高中。1970年3月18日正式开学,始设2个班,教师4人,学制2年。1972年8月改称为“吉安市河东高中”。1973年始设初中部,成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初高中共8个班,学生约380人,教师24人。1976年8月,学校改称为“吉安市河东中学”。1982年7月高中停办。1983年1月学校始称为“吉安市青原山中学”。1994年5月,在原国立十三中老校友的提议下,经吉安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吉安市第十三中学”。2001年7月更名为“吉安市青原区河东中学”,2001年10月更名为“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山中学”。2003年9月1日,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址,规划面积4.7公顷。2005年8月,青原区政府将青原山中学定为行政副科级单位。2010年3月恢复“吉安市第十三中学”的校名。
  吉安十三中在职教职员工99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级教师35人。本科以上学历8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300余人。
  学校拥有教学大楼2栋,建筑面积5980平方米,可用教室40间;标准化物理实验室1间、生化实验室2间、多媒体教室2间、学生计算机房2间、音乐教室1间(配有1台钢琴)、九年级8个班都配设了班班通;1栋学生公寓,面积1930平方米;1栋学生食堂,面积3230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1%;配备办公用电脑26台、学生电脑60台、服务器3台,建立了校园网;学校图书室藏书量达2万册;校史室收藏着原国立十三中和青原山中学的珍贵史料;成立了一支学生管弦乐队。
  学校有合唱、朗读、书画、象棋、围棋、剪纸等多个兴趣小组,每周五下午三四节课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固定时间。2009年开始,该校在七年级全面实施“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秉承国立十三中的优良传统,以“尊师重道”为校训,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育人箴言,以寓意“笑对人生”的深山含笑为校花,以《十三中进行曲》为校歌,以《青原山》为校刊。积淀了以“领导廉洁务实、教师团结向上、学生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十三中精神”。
  2009年至2010年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已停办的中学简介
  私立文山中学抗日战争初期,为给失学青年创造就读机会,经教育部同意,省教育厅立案注册,从英美留学回国的毛礼锐等集资借吉安北门原县学宫旧址(今吉安一中校园内)创办了一所中学。为了纪念文天祥这位吉安富田籍的民族英雄,故取名为“文山中学”,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亲自为学校题写“江西私立文山中学”校名。
  1937年9月,文山中学正式开学,是一所完全中学,第一学期学生约300人。毛礼锐的父亲毛伦为首任校长。1938年下半年,因日寇飞机轰炸,学校迁至今青原区新圩镇杨梅“志和书院”,这是青原区有始以来第一所中学,学校于1944年在新圩街万寿宫设有高中部,全校共有学生500余人。
  1946年夏,毛锡吾得到父亲毛伦和胞弟毛礼锐赞同,向吉安九曲巷米店万咸丰老板借资,在九曲巷戴家塘萧公馆又开办了一所文山中学分校,招收初中学生。1947年上半年,老校长毛伦病逝后,新圩杨梅文山中学并入吉安九曲巷文山中学。1949年1月,毛英鸣借学校教室开设大学进修班(属高中补习班性质),同年5月,学生58人毕业,进修班停办。
  1952年冬,毛锡吾校长自愿向政府捐献了私立文山中学及其全部财产。随后,文山中学与市内其他私立中学合并成立江西省吉安第二中学(即现在吉安市第一中学)。由于毛锡吾校长对吉安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被评选为吉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
  国立第十三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沦陷区学生辗转来到后方,衣食无着,求学无门。因此,当时的教育部创办国立中学,广招流亡学生。1939年秋,国立十三中选定吉安青原山为校址。
  1940年1月,国立十三中在吉安、宁都、浮梁、铅山、莲花、铜鼓等地分设考区,应考者5900余人,实招1305人(含中央赈济会拨款增班人数)。在青原山本部设高中6个班,初中7个班。铅山分校设在鹅湖书院,始为4个班,后发展至6个班。莲花分班设初一2个班。1940年3月13日正式开学,首任校长陈颖春。从此,先后有3600余学生,在200多位师长教育下,开始了“在炮火中过活,在炸弹下长成”的战斗、学习生活。
  学校本部在原阳明书院和净居寺的基础上扩建校舍,高中部设在阳明书院,初中部设在净居寺。
  1941年莲花分班并入校本部。
  1941年秋校本部加设6年一贯制实验班,与“三三”制初一同时招生。
  1942年,日寇南犯樟树,吉安震动,学校紧急疏散。无家可归者,由学校统管。初中留校学生步行去泰和,员工和家属乘船去万安。同年炎夏,日寇进攻浙赣沿线,上饶濒危,铅山分校师生从铅山县徒步跋涉,辗转九县,历时一月余,步行700多公里,才到达赣南宁都边界的谢村、青塘新址。复课一学期后奉教育部令改为师范,离开国立十三中别树一帜,部分师生归入校本部。
  1944年,日寇在中国国土上垂死挣扎之际,十三中师生纷纷投笔从戎,参加者200余人。
  1945年1月,日军妄图打通大陆南北通道,占领赣州后,窜扰赣江沿线,危及泰和和吉安。校本部决定迁校永丰藤田,师生于农历小年(腊月二十四日)出发,冒雪徒步跋涉100余公里,于农历除夕抵达藤田镇,休整数日过年后,再去三华里外的新址筱岭王村。不久,青原山即遭日寇蹂躏,杀死一和尚,烧毁大礼堂和初中部宿舍。2月敌退出吉安,高中部回到青原山复课。初中部8个班及一贯制6个班仍留藤田,以班级为单位,借用民房(多为阴暗潮湿的柴草间、杂物棚、旧仓库、牛栏等)为宿舍,平整空地为操场,利用王氏大祠堂为膳厅,直到日寇投降后的1946年1月迁回青原山。1945年下半年,刘孝柏接任校长。
  六年一贯制班级在迁回青原山复课中,因净居寺校舍不足,初三以下班级,暂驻距青原山4公里的吉水平湖,租用民房继续上课,直到1946年7月才全部迁回。1947年因抗战胜利,学校奉命复员,改为江西省立天祥中学,并撤销了对学生的经费供应。同年8月迁泰和县,与泰和县立初级中学合并为江西省立泰和中学。
  国立十三中以“尊师重道”为校训,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育人箴言。任课教师多数是北大、武大等著名学府的本科毕业生,其中有黎国昌、黄贤汶、胡守仁、余心乐、刘天浪等许多知名之士。校方和学生自治会还经常邀请社会名流来校作专题学术讲演,如胡先骕讲《生命的意义》,曹聚仁讲《中古以来江西之哲学流派》,陈鹤琴讲《儿童心理学》等,王造时、任卓宣都到校作过学术报告。
  从国立十三中出来的学生,不少在各自的领域上获得了较高成就。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功勋姚桐斌,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中科院院士、力学专家刘高联,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庆元和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公刘等。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