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吉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九编 教育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582
颗粒名称:
第二十九编 教育 体育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51
页码:
695-745
摘要:
本编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建区前后的私塾书院、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育经费、教育设施与设备、教育管理、驻区教育院校等情况概括。
关键词:
青原区
教育
体育
内容
建区前,辖区范围的历史上未曾设过州(府)、县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校教育一直发展慢,规模小。但是,就其境内已出现的学校而言,有的在吉安教育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王阳明创办的青原会馆,刘绎执教三十年的阳明书院,培养了数位两弹一星功勋和两院院士的国立第十三中学,吉安中学教育重要源头之一的私立文山中学;还有由毛泽东担任校长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第十八编第三章第三节记述);1970~1972年由江西医学院和江西中医学院合并办在青原山的江西医科大学。在青原区的科举教育史上,出现了以文天祥、胡广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现在的青原区,已经发展成吉安教育的重心,其中有吉安最高学府井冈山大学和江西省重点建设高中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等。
建区以来,青原区的体育事业发展较快,竞技体育成绩不断提高,尤其是武术成绩更为突出。
第一章 私塾书院
第一节 私塾
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均设有官学,但最活跃的办学形式不是官学,而是私人捐办的私塾。私塾又称学塾,是封建时代民办初等教育最普通的形式。
私塾按教学程度分,有蒙馆和经馆两种。按不同的主办者分,可分为三类:一是由学塾先生设馆招生,贫家子弟持束修入塾馆拜师求学,称之为“家塾”;二是豪门、官家、巨商、富户备金延师来家办塾,专门为自家或亲戚子弟授业,称之为“坐馆”或“教馆”;三是由姓氏家族助资或由学生家长集资聘师设塾施教,多设在宗族祠堂或庵堂寺观中,学生自带桌凳,称之为“族塾”或“村塾”,这类学塾多为免费学校,所以又称之为“义塾”或“义学”,如清代的“渼陂义学”。
按学习阶段分,私塾包括蒙馆和经馆。蒙馆的教学形式有读书、习字及作文三种,按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学,先教识字,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以识字为主,也有识字、教读同步进行的。经馆教学比蒙馆高一级,相当于如今的中学,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古文观止》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日后参加科举考试。书法是私塾中一项主要课程,无论蒙馆、经馆,每天都要以一定时间练毛笔字,学生练字初填描红本,后临摹字帖,先生批阅,称为“判字”。教学方法采取先生点书(因课本上均无标点,先生逐一点教,只读不解)学生念书(以背熟为准),死记硬背的方法。一般是先点读背诵,后开讲习文,进而学对对联、作诗、填词、习作八股文,旁及礼俗上的应用文。而点读,开讲习文,则因人而异,不强求教学进度一致。私塾的学年不定,学童年龄不拘,入学名额不限,入学退学自由。
私塾多为设馆者一人主持教学,叫“坐学”;偶有兼学兼教的助教一人,叫“伴学”。一个学年约十个月,每年元宵节(夏历正月十五)开学,称为“开馆”,十月中旬散学,称为“散馆”。每月休假两天:夏历初一、十六。私塾的教师称为“书师”。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塾师,蒙馆多为秀才或落第的书生;经馆多为秀才、监生,而举人设馆者甚少。教师的工资靠学生的学费供给。每年元宵节后延聘教师,认定薪俸,送以“红折”,犹如聘书,俗称“写关”。报酬多于重阳日(夏历九月初九)付给。清光绪年间,辖区内各乡村普遍设有私塾。民国时期,私塾与初级国民学校、保学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偏远山区的私塾仍与村学共存。1952年农村土地改革结束,青原辖区内的私塾完全被乡村小学所代替。
第二节 书院
书院又名经馆,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其名称源于唐代,为官方藏书、校书的地方,民间也有私人创建的书院。宋景定四年(1263),书院山长由政府任命。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书院由官府节制,与地方州、县学同等看待,书院逐渐官学化。书院的经费或私人捐赠或官府拨给,且都有膳禀学田。
书院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考课式书院,重视日科、月考,士子多习课艺。另一类是讲会式书院,注重讲学和学术研究,允许不同学派讲会、问难、辩论,如吉安府的青原会馆。其教学重要内容为儒家经典,主要是经书、时文、古文、论、策、表、判、通鉴、性理等。
书院选介
能仁书院 位于富田镇安仁山能仁寺内,隶属纯化乡八十三都泓溪村(今富田镇横坑村),始创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湖北人氏张之易所创办,邹翔璪执教授业。文天祥、邓光荐、彭殿元、解缙、邹元标都曾到安仁山游历、讲学,清末废止。
天马山书院 位于富田镇天马山顶,由附近善男信女捐资修建,始建于唐朝昭宗年间,距今1100多年。天马山书院就读的学生都是经过启蒙后有一定基础,相当于当今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宋代文天祥、邓光荐曾在该书院就读。历届书院的教师,不计报酬。解放初,天马山书院停办。
青原会馆 亦称九邑(庐陵、吉水、安福、龙泉、永丰、万安、永新、泰和、永宁)会馆。坐落在吉安市东南,距市区15华里的青原山麓。会馆有会规、会约、会期,有会田、会仓,有主盟之大儒,有经理之士绅。青原大会时,除九邑“同志”外,大江南北,不远千里,学者云集,绵起凡数十百年。时人将青原与白鹿、岳麓、石鼓相媲美。
明正德五年(1510),王守仁(号阳明)任吉安庐陵知县,偕同安福邹守益在青原山讲“良知之学”,从此奠定了江西王学发展的基础。此后罗洪先、聂豹、欧阳德、王时槐、胡直、刘方兴、刘文敏、钱德洪、刘之卿、王畿、甘采都相继讲会于青原。春秋两季,吉安邻近5郡的士大夫们汇聚一堂,还吸引了江南甚至江北的王门学子,一同探讨“阳明心学”,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后因来讲会者众多,便于青原山僧舍之右创传心堂、五贤祠(祀王守仁、邹守益、罗洪先、聂豹、欧阳德),并置田400亩以膳学会。万历年间,吉水邹元标、刘同升,泰和郭子章倡明“姚江之学”(阳明学派最早的讲会于余姚),会讲于此,研究理学风气甚为浓厚。寺僧本寂谓“佛不可溷,祖庭不可荒”,乃相与移建五贤祠及传心堂于谷口之北,旁建九邑会馆。清康熙八年(1669),分守湖西道施闰章讲会青原,倡刘洞诸子,重修传心堂、五贤祠,传心堂右有学舍4间,题额分别为“志道”、“据经”、“依仁”、“游艺”,堂左有居室3间。祠后增建明德祠,祀邹元标。并在山门外立“祖关”(颜鲁公书)坊,会馆内立“圣域”坊。不久,青原会馆停办,学田归白鹭洲书院资肄生膏火。
文明书院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坊廓乡河东4都共建于青原山净居寺待月桥旁,不久停办。乾隆二十五年(1760)复课,后又停办十余年。清道光五年(1825)冬,在其右开辟书斋,名曰:“懿昭”,何时停办失考。
阳明书院 位于青原山待月桥北侧,与青原山会馆隔溪相望。清道光十九年(1839)太守鹿春如筹募捐款修建,历经三年时间建成。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府李榕经继续“劝捐储费,建库储书”。课试经、古、诗、赋,对成绩好的予以不同的月奖。清道光二十三年,取正副生儒七十余人,聘刘绎为山长。后来,刘绎主讲书院30余年。阳明书院一度是我国著名的理学讲坛,有“江西杏坛”之称。
志和书院 又名志和书舍,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位于距新圩毛家一华里左右的杨梅村,是新圩“和”字号(即马塘坊)诸村的共同产业。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战祸吉安私立文山中学曾迁址于志和书院。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在志和书院内办杨梅小学,后改名为联盟小学。
涧东书院清光绪戊子年(1888),由东固人刘永源牵头,召集缙绅先生和四乡民众集资兴建。书院位于纯化乡84都(今东固河东)刘氏庆衍堂,因校舍前有一涧水环绕,又处于东山之下,故名“涧东书院”。书院置有学田,分布在东固四个都(84、85、86和83上半都)各保各村,共计900多亩,实行以田养学。每年春、秋两季官课,由知县命题考试,甄别生童。平时成绩,每月由山长命题考试。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改制,命名为“涧东小学堂"o1912年更名为“涧东初高两等小学校”。1916年更名为“涧东国民小学”。1927年书院毁于战火。1941年东固民众又募集资金重建校舍。
第二章 幼儿教育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
幼儿教育含幼儿园(幼稚园、保育院)、托儿所:1951年下半年辖区内值夏圩镇开设幼儿园1所。1958年8月,为适应社员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的要求,每个公社办起中心幼儿园,大队办起了幼儿班,生产队办起了托儿所。形式多样,有全日制、半日制,还有季节性的。1961年,95%以上社、队幼儿园、托儿所自行解散。1964年以后国民经济有所好转,幼儿教育事业又有所发展。“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教育又停办。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幼儿教育事业得以全面恢复,1980年,公社、大队具备办园条件的办园、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办班,有的联村联户组建季节性幼儿园和托儿所。
进入21世纪,社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幼儿教育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青原区每个乡镇的圩镇都办有规模不等的民办幼儿园,园内普遍配备了幼儿娱乐设施,安全防护设施,一些幼儿园还配备了幼儿上下学接送专车。普遍实行全天候入托,午餐由幼儿园提供,适当收取午餐费。至2010年青原区有幼儿园69所,共设164个班,在园幼儿4062人。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辖区内乡镇完小或村小均开设了学前班,主要招收接受完幼儿教育还未达到小学入学年龄的儿童。学前班教育是依托公立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主要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学前班不属于义务教育,学校对参加学前班教育的儿童适当收取学费,用于改善教学和办公条件。至2010年,全区有学前班83个,在班幼儿2745人。
第二节 教学工作
幼儿园共设立4种班: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入园年龄从2.5周岁到6周岁,7周岁后则转入小学一年级。2000年,教育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幼儿教育为语言、计算、艺术、社会、健康5大领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语言、常识、计算、体育、音乐、美术(包括图画、泥塑、纸工)等,不考试、不留级,重在开发智力,通过简单的识字、数数、唱歌、律动及游戏等,引导幼儿养成各方面良好习惯。
幼儿园一般上午授课,下午游戏。上课时间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而延长,小班每周上课6~8节,每节10~15分钟;中班每周上课10~11节,每节20~25分钟;大班每周上课12节,每节25~30分钟,1986年后开设的学前班,每周上课仍不得超过12节,每节30分钟。特别注意纠正那种重上课、忽视其他活动的偏向,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幼儿每日在园做操1~2次,每日坚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第三章 小学教育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
境内兴办近代小学教育始于清末。至宣统元年(1909),境内各书院均改设学堂。
1912年,执行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小学校令》,将学堂改称学校。同时将初、高等小学校分开。
1915年,青原区河东坪田村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毕业生张谦回乡办教育,任庐陵高等小学堂学监(校长),后将校名改为吉安县立高等小学校。他率先在学校设立国文、算术、中国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后张谦升任吉安县教育会长。
1928年,实施第一期初小义务教育,各地普遍增设公、私立小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小学教育事业,把“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作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苏区办起了一大批列宁小学。
1935年红军北上后,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实施第二期初小义务教育。采用“政教合一”的方式,区设置区中心小学,鼓励公、私立小学兼办短期小学。
1936年后,各地除继续增设保学外,区政府所在地设中心小学,区中心小学增设高级部,小学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
1939年8月,取消“保联中心小学”名称,仅分中心小学与保学两类。次年,逐步改乡镇中心小学、保立小学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
新中国建立初期,采取“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发动群众自筹经费办学,小学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8年,实行农村人民公社化,乡中心小学改为公社中心小学。每个大队都建有小学,村学经费由生产小队或大队负担,民办教师实行工分计酬制。
1963~1965年,在办好全日制小学的同时,农村陆续办起了一批耕(工)读小学和半日制、隔日制,早、中、晚班,巡回小学等多种形式的小学,入学儿童大大增加。
“文化大革命”中,在师资力量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读小学不出生产队”的要求,1969年辖区内农村小学下放到大队管理,实行民办公助。
1983年,吉安地区把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积极开展普及初等教育工作。
2010年4月7日,东固小学更名为东固民族小学。
2001年,吉安地区撤地设市时,青原区共有小学107所,学生21591人,教职工1326人,校舍面积158342平方米。至2010年底,有区属公办小学79所,学生16579人,教职工909人,校舍面积142775平方米。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2000年吉安撤地设市时,辖区内各小学执行的是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五·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即:一至五年级均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三至五年级增设社会、劳动。每天还有10分钟晨会,每周班队活动1课时,科技文体活动3课时。
2001年,辖区内各小学向六年制过渡,过渡方式为当年小学五年级70%学生升入初中,30%学生留校读六年级;2002年小学五年级中30%学生和当年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中,五年级中70%学生留校读六年级,两年过渡完毕,2002年秋季全区小学学制均实行六年制。
1986~2002年,辖区内小学一至五年级使用省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五年制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秋季至2002年秋季,小学六年级语、数两科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六年制教材。
2003年秋季开始,区内小学从一年级起使用小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第三节 小学选介
青原区天立实验小学
青原区天立实验小学创建于2005年8月。该校坐落于青原区东井冈路15号。至2010年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60人。学校占地面积2.28公顷,教学区有一栋四层的教学楼和一栋五层的综合楼,建筑总面积8649.1平方米。两栋大楼之间有一个800余平方米的学生活动场地,西边还建有一个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和两个篮球场。绿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左右。
学校有两间学生用微机房,一间语音室,一间学生实验室,两间多媒体教室(共可容纳230余人),一间学生舞蹈练功房,有室内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还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和播放教室,有教师专用电脑11台;有广播音响系统、高档电子琴、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教学设备。
该校倡导以“做人如紫薇花颜隽永、交往似金桂弥散馨香、学习若香樟勃发希望、生存像红梅傲雪凌霜、劳动犹月季竞相绽放”为人生目标,以“好学、进取、自律、文明”为校训。建立了写作、舞蹈、合唱、书画、田径、电脑等多个兴趣小组。
该校有教工86名,其中有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和12名区级骨干教师。教师平均年龄28周岁,学历都达标,其中本科有46人,大专40人。该校有1个国家级、4个省级和8个市级教研课题正在研究或已结题,其中《家校合作,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该校先后获得江西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荣誉称号。
值夏中心小学
创办于1926年,重建于1938年,为乡办初级小学,取名为联保学校,1943年改为值夏乡中心国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复名为值夏小学。
学校占地19620平方米,位于值夏埒镇。2010年,有23个教学班,1320名学生,48名教师。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厚德、敏行”为校训,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从教育学生热爱校园入手,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德育工作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肯定,《江西教育》杂志为此发表专访文章《绿化、美化、净化》,详细介绍值夏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同时在刊首配发评论文章。
学校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多项教改实验,倡导“善教有格,授以渔”的教风,举办形式多样的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全市“古诗文活动”开展的典范。学校加强教学科研,开展古诗文诵读的研究、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研究、小学教学互动式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至2010年,学校先后荣获“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园林绿化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工会”、“吉安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吉安市似的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
第四章 中学教育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
新中国成立前,辖区内中学以上的求学者多集中在州府所在地的吉安城区。由此,本区内的中学教育起步晚,规模小。1937年,不少邑绅巨贾、达官显贵纷纷倡导“教育救国”,兴办学校。新圩乡贤达毛伦在新圩开办文山中学,徐谷生在陂头开办江南中学,值夏龚家开办了同盟中学。1938年秋,由政府出资创办青原山国立第十三中学。
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掀起,辖区内原来“戴帽”的初中班脱离小学,单独成立中学,如陂头初中、东固初中,与此同时农业中学也相继发展。另有不少乡村学校开始试行“七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校办工厂、农场,参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969年,强调中学教育面向农村,提出“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小学不出生产队”的口号,小学归属大队举办,中学由公社举办。于是,一些初级中学相继设高中部,办高中班,学制改为“二二制”,即高中二年制,初中二年制,每周劳动课时增加到一天半至两天。1972年,辖区内大部分公社都开办了中学,有的一社两所。由于初中、高中班迅速增加,师资严重缺乏,只能从小学选拔一批老师到初中任教,从初中选拔一批老师到高中任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央“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方针,辖区内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一律合并到本乡中学。1978年值夏中学开设高中部。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地根据上级精神加大网点布局调整力度,1994年撤消东固垦殖场高中部,值夏中学1999年停止高中部招生。1996年,撤消东固垦殖场初中部,师生并入吉安县敦厚中学。1997年,撤消值夏镇南岭中学,师生并入值夏中学。
2001年,由于撤地设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吉安县值夏中学、陂头中学、新圩中学、新安中学、富田中学、东固中学、东固职业学校,原县级吉安市的吉安市第十一中学、吉安市第十三中学、天玉中学,吉水县富滩中学划归青原区管理。这样,建区时青原区共有中学11所,其中属于完中的是吉安市第十一中学(1978年始设高中部)和值夏中学(1969~2001年设高中部)。同年5月,青原区政府下发《青原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方案》,8月东固职校和东固中学合并为东固中学,校址定在东固职校。同年撤销值夏中学高中部,全区高中教育集中在井大附中。
2002年5月,青原区人民政府印发《青原区“十五”教育发展规划》,青原山中学列入区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同年5月,区政府召开青原山中学整体搬迁工作协调会,决定将青原山中学迁至青原区赣江大桥东路。2003年8月底,学校搬迁工作全部结束。
2002年9月,省教育厅确定井冈山师院附中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普通高中。根据高中教育改革要求,2005年该校将初中剥离出来,并入青原山中学。2005年8月,井冈山师院附中和青原山中学分别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事业单位。2008年9月井冈山师院附中更名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2010年3月24日,青原山中学恢复“吉安市第十三中学”校名。
2006年陂头中学、文陂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定名为曾山学校,并迁入新校址。2009年11月两校重新分设为曾山小学和曾山中学。
2009年为了适应城区发展,有利初中学生就近入学,决定在河东中心小学的基础上改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北学校,并开始新建校舍。同年8月招收了两个初一年级新生班,暂时设在河东新桥小学。
2010年4月7日,东固中学更名为东固民族中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加快培养人才,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高校大量扩招,在这一形势带动下,青原区涌现了一批民办中学,并且大多是民办高中,如:吉阳高中、值夏高中、扬名高中、影视艺术高中、青原艺术高中等等。办学初期,这些学校都呈现旺盛势头,如:吉阳高中招生连年爆满,以至不得不将新生转让他校,值夏高中创办之年招生达200多人。但几年后,由于所招学生文化基础差,高考时成绩不够理想,学生毕业后没有学到一门专业技术,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相比,就业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差距,民办中学开始萎缩直至最后不少学校停办,到2010年9月,青原区的民办中学仅存吉安文武学校的初中部。
至2010年底,青原区有公办初级中学10所:东固民族中学、富田中学、新安中学、新圩中学、曾山中学、值夏中学、富滩中学、天玉中学、吉安市第十三中学和城北学校;民办初级中学1所,即吉安文武学校初中部。完全中学是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全区公办中学在校学生10886人,其中初中生7987人,高中生2899人。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辖区内各中学都是执行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制与课程教学计划。2004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发,青原区中学执行新课标,其中初中2005年秋季开始(初一各科、初二物理、初三化学)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教材,高中2008年开始使用。
此外,各年级还配有本省市的地方教材和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如初中语文教材有吉安市编写的《故乡的塔》、《雕像前的沉思》和《井冈兰》等,人防教材有省编的《人防知识》。高一、高二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有吉安市编写的《胡铨》、《文天祥》、《山水佛缘》、《民俗与建筑》、《红星闪耀》等。
初中设置的课程有语文科,每周五个课时;英语科每周五个课时,数学科每周五个课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每周分设两课时;物理、化学、体育等科每周分设三课时;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每周分设一课时。
高中设置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均为文、理班必修科,每科每周分设四课时;政治、历史、地理科为文科班必修课,每科每周分设两课时;物理、化学、生物科为理科班必修课,每科每周分设四课时。
第三节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2002年2月5日,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吉青办发〔2002〕2号)。据此文件精神,各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如东固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第二次反“围剿”陈列馆,全面了解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过程和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富田中学祭扫文天祥陵园;曾山学校参观渼陂古村、将军馆、“二七”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值夏中学对位于校内的胡铨墓给予精心保护,在学生中开展“崇尚胡铨气节,传承历史文脉”活动;青原山中学的校史陈列室展有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中科院院士王梓坤、诗人公刘等著名校友的先进事迹。
青原区每年要召开一次中小学德育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会议除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外,还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举行德育方面的专题讲座。
十年来,在中学生中一直开展了以“知我青原,爱我青原”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所读书籍有《可爱的青原》、《丹心照汗青~民族英雄文天祥故事集》、《群星闪烁东井冈》、《此是东井冈》等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2006年德育的重点是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年的3月青原区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讨会”,根据会议精神在全区各中小学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教育月活动。
2007年开始,各中学举行普及奥运知识,迎接北京奥运的主题活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献爱心成为这一年德育工作的重心。为支援灾区同胞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各中小学师生纷纷向灾区捐款,至同年5月30日止,共捐款26.15万元。
2009年,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重点进行爱国主教育;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第四节 体育、文艺、卫生
2002年5月9日,青原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区中小学积极推行了“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活动,做到开齐开足课程,坚持每两年举行一届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体育的内容在本编第十章第三节记述。
文艺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十三中学组织百人宣传队,深入吉安、泰和县城和附近农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1940年11月,该校为前方抗日战士征集寒衣,演出抗日歌曲和进步话剧。
随着青原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校组织和成立了各种类型的艺术兴趣小组、文艺团队等,组织开展文艺会演、歌咏比赛和美术作品展等活动,其中井大附中、吉安十三中还成立了管弦乐队。
2006年11月18日,为了纪念文天祥诞辰770周年,教体局与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文山杯”《正气歌》演唱会,全区各中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青原区平均每两年举行一次文化艺术节,中学以校为单位组团参加。2001年12月18日、2003年11月24日、2005年11月25日分别举行的第一、二、三届艺术节均在井冈山大学音乐厅进行文艺汇演;第四届于2007年11月3日在井大附中,第五届于2009年11月在吉安师范礼堂进行文艺汇演。汇演过程中要对节目给予评分,给优秀节目颁奖。每届参与汇演的节目26~31个不等,参演人数160~190人,奖项设置12~19个。此外,每届艺术节还会举行师生书画作品展示与评比。
卫生
青原区刚成立时,全区由于危房面积大,校舍紧缺,教学设施一时难于跟上,尤其是住宿条件很差,学生普遍睡通铺。为此青原区加大卫生设施投入,其中包括兴建水冲式厕所、学生公寓,改善饮水卫生条件。
2003年5月5日,青原区召开教育系统预防“非典”工作会议。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全区师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非典防治的“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24字方针,不畏险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了这场斗争的胜利。为了巩固成果、预防疾病、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同年9月,区教体局在各校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同时,制定下发了《中小学文明卫生学校评比方案》,在陂头中学召开了创评现场会,会后各校脏乱差的现象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课桌椅也符合卫生标准。
2005年6月2日在严防严控禽流感的活动中,依据现实情况的需要和从提升办学水平的高度出发,教体局下发了《青原区中小学花园式学校创建方案》,各校按新的生均校园、校舍面积要求和校园规划、配套设施及“三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组织实施校园建设。
2008年12月8日,区教体局印发《“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实施方案》,提出用二年左右时间把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室内整洁,室外干净;摆放整齐,管理有序;文字规范,文化浓厚”的育人场所。
2009年3月18日为了配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工作,促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全面升级,青原区召开校园环境整治月动员会。一些学校从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还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以此宣传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常识。是年9月10日,青原区教体局进一步下发《关于做好青原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全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第五节 劳动教育与勤工俭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配合“学工、学农、学军”的需要,境内政府拨了一批土地给各校建立劳动基地。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落实,一些学校校园外未办理土地证的土地陆续归还了当地农民。如:青原山中学有水田0.2公顷,归还给了浒岗村委会;东固中学有水田1.3公顷归还给了东固村委会;原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承包的2.7公顷作为农技实验教学的土地因农业中学停办也归还给了属主。
2003年青原区进行了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试验,2004年下半年富田中学利用校园内的边角空闲地建起了一个占地约0.33公顷的校内劳动基地。
2007年上半年,值夏中学将1公顷的荒地开辟为蔬菜基地,分到各班经营。产出的蔬菜,按质论价卖给学生食堂,既降低了伙食费开支,又增加了班费收入。学校又在餐厅后建了一个约140平方米的猪栏,每天用餐后,学生将残羹剩饭拿去喂猪。如此,每年可出栏生猪70头以上。学校还在猪栏后面,开发出0.53公顷水塘,用猪粪养鱼。就这样,值夏中学创建了地里种菜,栏内养猪,水里养鱼的立体式、生态型的劳动实践基地。
至2010年,东固中学有山地130公顷(其中茶山200公顷,杨梅山1.8公顷,湿地松70公顷),农田20公顷(其中葡萄园0.5公顷)。
第六节 中学选介
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
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井大附中)位于青原区河东街道金竹社区“金竹庵”,早在明洪武时这里就已开办学堂。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创办金竹初级小学,1959年办完小,1969年附设初中班,改称金竹学校,学生362人。1978年撤销小学,办完全中学,同年8月23日改名为吉安市河东公社金竹中学,隶属河东公社管辖,有8个班级,两栋土坯木材结构房(一栋砖瓦房教室,一栋砖木结构的教师办公室、宿舍)和简单的化学、物理实验设备。1983年更名为吉安市河东中学,由吉安市教育局接管。其间盖了一栋二层共10间教室的钢筋混凝结构的教学楼,规模扩大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63人。1992年学校规模扩大到教学班26个,学生1033人。另有一个农技班,学校分为吉安市河东中学和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学校管理体制。并在天玉中学开设了农业实习基地,有一果园,面积2.7公顷。为适应学校发展,学校先后建造了一栋三层共15间的教学楼和一栋三层综合楼,于1989年3月9日更名为吉安市第十一中学。2001年7月,更名为井冈山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4年被批准为“江西省建设优质高中”。2008年9月,学校更名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题写校牌。2009年5月被批准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2010年,井大附中有教学班60个(初中8个,高中52个),学生3310人,教职工255人,其中硕士学历10人,本科学历223人;高级职称85人,中级职称99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人,江西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井大附中行政级别定为正科级。校园面积56200.1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289平方米,绿化面积37000平方米;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绿茵草地足球运动场1个,可提供运动场所21000平方米,篮球场4个。校园内建有休闲广场,集竹林、水池、亭台、绿茵地于一体。各教学楼之间建有区间花园,供学生课余休息活动。学校共投入3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学校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生活区、行政区布局合理。综合楼内除校行政办公室外,还有多媒体教室5间,微机房4间,计算机230台,音乐、舞蹈练功房3间,多功能厅2间,美术教学专用教室6间,阅览室3间,图书藏室6间,藏书100000册。
井大附中共为社会输送10000多名优秀毕业生。2002年12月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先进学校称号,2005年1月获共青团江西省委授予的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05年12月被江西省关工委和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获江西省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比赛初中组三等奖。2009年荣获江西省创新改革先进学校。2010年度获省级“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学校、“绿化校园、美化环境”活动先进学校。
吉安市第十三中学
吉安十三中坐落于青原区赣江大桥桥东,是青原区重点建设的城区初中,也是吉安市教育局重点扶持建设的初中学校。
该校校址原在青原山庙山下村,其前身是1939年创办的国立第十三中学。1969年8月,吉安市河东公社决定恢复高中办学,时名河东公社五七高中。1970年3月18日正式开学,始设2个班,教师4人,学制2年。1972年8月改称为“吉安市河东高中”。1973年始设初中部,成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初高中共8个班,学生约380人,教师24人。1976年8月,学校改称为“吉安市河东中学”。1982年7月高中停办。1983年1月学校始称为“吉安市青原山中学”。1994年5月,在原国立十三中老校友的提议下,经吉安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吉安市第十三中学”。2001年7月更名为“吉安市青原区河东中学”,2001年10月更名为“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山中学”。2003年9月1日,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址,规划面积4.7公顷。2005年8月,青原区政府将青原山中学定为行政副科级单位。2010年3月恢复“吉安市第十三中学”的校名。
吉安十三中在职教职员工99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级教师35人。本科以上学历8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300余人。
学校拥有教学大楼2栋,建筑面积5980平方米,可用教室40间;标准化物理实验室1间、生化实验室2间、多媒体教室2间、学生计算机房2间、音乐教室1间(配有1台钢琴)、九年级8个班都配设了班班通;1栋学生公寓,面积1930平方米;1栋学生食堂,面积3230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1%;配备办公用电脑26台、学生电脑60台、服务器3台,建立了校园网;学校图书室藏书量达2万册;校史室收藏着原国立十三中和青原山中学的珍贵史料;成立了一支学生管弦乐队。
学校有合唱、朗读、书画、象棋、围棋、剪纸等多个兴趣小组,每周五下午三四节课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固定时间。2009年开始,该校在七年级全面实施“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秉承国立十三中的优良传统,以“尊师重道”为校训,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育人箴言,以寓意“笑对人生”的深山含笑为校花,以《十三中进行曲》为校歌,以《青原山》为校刊。积淀了以“领导廉洁务实、教师团结向上、学生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十三中精神”。
2009年至2010年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已停办的中学简介
私立文山中学抗日战争初期,为给失学青年创造就读机会,经教育部同意,省教育厅立案注册,从英美留学回国的毛礼锐等集资借吉安北门原县学宫旧址(今吉安一中校园内)创办了一所中学。为了纪念文天祥这位吉安富田籍的民族英雄,故取名为“文山中学”,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亲自为学校题写“江西私立文山中学”校名。
1937年9月,文山中学正式开学,是一所完全中学,第一学期学生约300人。毛礼锐的父亲毛伦为首任校长。1938年下半年,因日寇飞机轰炸,学校迁至今青原区新圩镇杨梅“志和书院”,这是青原区有始以来第一所中学,学校于1944年在新圩街万寿宫设有高中部,全校共有学生500余人。
1946年夏,毛锡吾得到父亲毛伦和胞弟毛礼锐赞同,向吉安九曲巷米店万咸丰老板借资,在九曲巷戴家塘萧公馆又开办了一所文山中学分校,招收初中学生。1947年上半年,老校长毛伦病逝后,新圩杨梅文山中学并入吉安九曲巷文山中学。1949年1月,毛英鸣借学校教室开设大学进修班(属高中补习班性质),同年5月,学生58人毕业,进修班停办。
1952年冬,毛锡吾校长自愿向政府捐献了私立文山中学及其全部财产。随后,文山中学与市内其他私立中学合并成立江西省吉安第二中学(即现在吉安市第一中学)。由于毛锡吾校长对吉安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被评选为吉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
国立第十三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沦陷区学生辗转来到后方,衣食无着,求学无门。因此,当时的教育部创办国立中学,广招流亡学生。1939年秋,国立十三中选定吉安青原山为校址。
1940年1月,国立十三中在吉安、宁都、浮梁、铅山、莲花、铜鼓等地分设考区,应考者5900余人,实招1305人(含中央赈济会拨款增班人数)。在青原山本部设高中6个班,初中7个班。铅山分校设在鹅湖书院,始为4个班,后发展至6个班。莲花分班设初一2个班。1940年3月13日正式开学,首任校长陈颖春。从此,先后有3600余学生,在200多位师长教育下,开始了“在炮火中过活,在炸弹下长成”的战斗、学习生活。
学校本部在原阳明书院和净居寺的基础上扩建校舍,高中部设在阳明书院,初中部设在净居寺。
1941年莲花分班并入校本部。
1941年秋校本部加设6年一贯制实验班,与“三三”制初一同时招生。
1942年,日寇南犯樟树,吉安震动,学校紧急疏散。无家可归者,由学校统管。初中留校学生步行去泰和,员工和家属乘船去万安。同年炎夏,日寇进攻浙赣沿线,上饶濒危,铅山分校师生从铅山县徒步跋涉,辗转九县,历时一月余,步行700多公里,才到达赣南宁都边界的谢村、青塘新址。复课一学期后奉教育部令改为师范,离开国立十三中别树一帜,部分师生归入校本部。
1944年,日寇在中国国土上垂死挣扎之际,十三中师生纷纷投笔从戎,参加者200余人。
1945年1月,日军妄图打通大陆南北通道,占领赣州后,窜扰赣江沿线,危及泰和和吉安。校本部决定迁校永丰藤田,师生于农历小年(腊月二十四日)出发,冒雪徒步跋涉100余公里,于农历除夕抵达藤田镇,休整数日过年后,再去三华里外的新址筱岭王村。不久,青原山即遭日寇蹂躏,杀死一和尚,烧毁大礼堂和初中部宿舍。2月敌退出吉安,高中部回到青原山复课。初中部8个班及一贯制6个班仍留藤田,以班级为单位,借用民房(多为阴暗潮湿的柴草间、杂物棚、旧仓库、牛栏等)为宿舍,平整空地为操场,利用王氏大祠堂为膳厅,直到日寇投降后的1946年1月迁回青原山。1945年下半年,刘孝柏接任校长。
六年一贯制班级在迁回青原山复课中,因净居寺校舍不足,初三以下班级,暂驻距青原山4公里的吉水平湖,租用民房继续上课,直到1946年7月才全部迁回。1947年因抗战胜利,学校奉命复员,改为江西省立天祥中学,并撤销了对学生的经费供应。同年8月迁泰和县,与泰和县立初级中学合并为江西省立泰和中学。
国立十三中以“尊师重道”为校训,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育人箴言。任课教师多数是北大、武大等著名学府的本科毕业生,其中有黎国昌、黄贤汶、胡守仁、余心乐、刘天浪等许多知名之士。校方和学生自治会还经常邀请社会名流来校作专题学术讲演,如胡先骕讲《生命的意义》,曹聚仁讲《中古以来江西之哲学流派》,陈鹤琴讲《儿童心理学》等,王造时、任卓宣都到校作过学术报告。
从国立十三中出来的学生,不少在各自的领域上获得了较高成就。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功勋姚桐斌,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中科院院士、力学专家刘高联,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庆元和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公刘等。
第五章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第一节 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1956年10月,吉安县第一所农民业余中学在陂头(今青原区文陂)成立,招收一个班,学员40余人,学制4年,主要是招收初识文字的乡村基层干部。学校配备了一名专职教师负责管理,就近聘请小学教师、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讲授各门学科和专业技术课。根据江西省教育厅规定:学制4~5年;设置课程有语文、历史、数学、地理、自然;学习时间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一年分两学期,第一学期为当年11月至次年4月;第二学期为次年5月至10月,每周6小时~8小时。每天学习4小时(白天、晚上各二小时),全年不少于280小时。其他各地,如东固、值夏等地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立工人夜校和农民夜校,其学制课程均参照上述安排执行。
1973年,农民夜校改为政治夜校,对象主要是村组干部,要求通过学习识字1500个,能看浅易报刊,能写简单便条和简单记账,并初步学会打算盘。东固共大办了一所“农民业余大学”,招收不脱产的农技员、共大农学毕业生、生产队长、大队长参加学习。根据农事规律,每年举办4期短训班,每期3天~5天,采用分片设点,上门授课的方法来提高一些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有10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
第二节 职工文化技术教育
职工学校
1950年,境内办起职工业余夜校,分高小、初中班。高小班设政治、语文、数学科为主,珠算、常识等科为辅;初中班增设历史、地理等课程。学习时间均为每晚2小时,高小班一年毕业,初中班二年毕业。老师及其工资都由工会和教育行政部门选派、支付,学员学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书籍、文具费学员自理。1955年,在值夏圩镇职工学校的高小班20人。
“文化大革命”中,职工学校停办。1973年工会组织恢复,职工业余夜校复办,以职工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并设外语、数学等专业班,借此提高业务水平。
职工文化技术补习班
1983年辖区内针对厂矿系统大部分青壮年职工虽有初、高中毕业文凭,却没有相应的文化水平、工资等级与技术水平不相称的现象,采取脱产学习和业余学习的形式,对这部分职工进行文化和技术补课。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学校与学生
20世纪90年代前,境内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公办学校主要有共大、农业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职业技术学校等。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后,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一批民办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青原区2004年出台了《青原区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2006年全区共有民办学校8所:江西新科专修学院(含江西新科中等专业学校)、吉安文武学校、吉安影视艺术学校(含实验高中)、吉阳高中、值夏高中、中医护理学校、青原艺术高中、凯诺商贸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3824人,他们中间主要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至2010年,全区有职校6所。
2006~2007学年度,青原区职业教育政府助学金发放仪式于2007年7月4日在吉安文武学校举行,这次受资助的职业学校学生有318名,资助资金为每人1000元。此后,中职生每人每年享受国家1500元的补贴。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东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58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号召全省各山区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7月各地开始筹备,8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东固分校正式开学,350多名学生大多来自吉安县以及与东固相邻的泰和、吉水、永丰等县农村。学校创建伊始无确定的校址,学员分散在相距二、三公里的东固樟坑农业社窑下农民家中,以及东固墟镇上的一个墟蓬内。1959年初春,东固垦殖场党委将本场三、五队的基地移交给学校。至此,学校有了稳定的校址。
1968年以前,学校直属吉安地区管辖,先后开设了农学、林学、农机、财会等专业。1968年划归吉安县管辖后,其林、农、财会等专业班师生258人转入九龙共大。1969年根据走“五七”指示精神,吉安市三中的全部初中师生1000余人,迁入东固分校,编成21个班,实行半工(农)半读,学制4年。由国营东固山垦殖场和当地社队划进山林作为劳动基地。后又办起了酒厂、茶叶加工厂、化工厂(包括炼油、捡丝、尼龙、针织、印刷等多个车间)。1958~1966年,毕业生一律由国家统一分配,享受中专毕业生待遇。1969年由吉安三中迁去的城市户口学生也由吉安行署安排工作,但不享受中专待遇。至20世纪70年代,学校发展成校园占地7.2公顷,有6个专业,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并有农田40余公顷,山林近200公顷,校办工厂4个,汽车5辆,拖拉机4台的中等专业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入学实行推荐选拔,实行“社来社去”,由于动乱太多,放松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以至日渐衰微,流生现象严重。
1980年9月,九龙共大并入东固分校,改为吉安县共大,学制为3年,办学方针为“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自供自给”。办学初期学生学习期间的吃、住、学杂、书籍等费用都通过劳动收入解决,文化学习与劳动时间的比例,按4:6→5:5→6:4逐年增加文化学习时间,1983年以后,文化学习时间占70%。由于劳动收入减少,书籍和伙食费便由学生自备。专业则增设了养殖、缝纫、家电等。1988年3月更名为吉安县东固职业技术学校。1989~199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西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江西日报》、《江西青年报》和《吉安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先后报道了他们的办学情况。至1993年,该校尚有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家电维修、缝纫、果茶等专业12个班,400余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招生面临极度困难,1998年9月开始招收普通初中班2个,2001年9月并入东固中学,东固职业技术学校停办。
吉安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70年12月创办,校址在现青原区滩头农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94平方米,有水田9.33公顷、旱地1.33公顷、果园3.2公顷、水库两座、水塘五口。学生实行军事编制,按班、排、连建制。1970~1977年,共招生380人,招生对象为本市城乡的初中生。先后开设了师资、园林、农学、财会、农机、畜牧兽医等专业,学制2~3年,实行农闲多学,农忙少学的教学原则。文化课采用普通高中教材,专业课采用共大总校编印的教材,按专业需要开设课程。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但1972年的师资班60余人全部分配到全市郊区各小学任教,1978年5月学校停办。
河东公社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68年11月在原青原农中(又叫滩头农中)的基础上创办,取名为“五七”共大,1969年春更名为“河东共大”,招收本公社初中毕业生,学制2年。学校有教师4人,农业职工2人,后勤职工2人,水田4公顷多,旱地近1公顷,并有砖瓦厂。后来,校址从滩头村祠堂迁往公社滩头农场,建有楼房1栋,学习、生活用房一应俱全。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学生膳食和学费达到全部自给,办学经费部分自给。学生毕业后除少数分配工作外,大部分回队参加农业劳动。1971年45名学生毕业,其中4人分配到河东公社机关工作,2名参军,39名分配进吉安机床厂当工人。1973年停办,校址改为公社知青点。
农业中学
1958年各地人民公社先后开办农业中学,招收本公社未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和农业知识课,采用教育部统编初中教材。1958年下半年,有的公社又开办了一种实行学习、劳动、生活三集中的农业中学。1960年各地农中大部分停办。1961年为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整顿和充实了农业中学,值夏农中还被评为重点农中。与此同时新圩、富田也有农中。当时,农业中学半耕半读、勤工俭学的办学形式有半日制、隔日制、周二制。老师计酬形式各种各样,或记工分,或给补贴,或拿工资。
1964年,各公社又复办农业中学。其中一所因地处青原公社赣江大队滩头村的农中,取名为青原农业中学(亦称滩头农中)。1965年,各地增办“三集中”(学习、劳动、生活三集中)的农业中学以及“三在”(学习在校、劳动在队、生活在家)的农业中学。原吉安市的这些学校除青原农中外,不久都停办。青原农中从吉安一中、二中、吉安高中抽调3名老师任教,这是当时办得较好的一所农业中学,1968年11月改为公社共大。
1966年1月,吉安市政府在河东试办“城来社去”的农业高中,取名河东农业高中,校址设在邓家坪田村。招生60名,设高中、初中各一班。1968年10月学校停办。
1984年下半年,为了培养农村初级技术人才和一代新型农民,吉安市政府决定在河东中学(现井大附中)的基础上增设农业技术高中部。学校分为吉安市河东中学和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1989年市河东中学改称吉安市第十一中学,市河东农业中学也改称吉安市第十一农业中学。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文化课;并先后开设了蔬菜、畜牧兽医、家禽良种、水产、农学、果树栽培等专业课程。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两年。1984~1992年,共招生425人,毕业223人,毕业后全部回家务农。该校在现天玉中学建立了占地面积2.7公顷的生产实习基地,种上了橘树1000棵左右,桃树240棵,另外还有一口鱼塘。学生轮流去基地上劳动实践课,内容包括:除草、施肥、喷药、灭虫、整枝、灌溉、观察生长。1998年吉安市第十一中学改办普通完全中学,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随之停办。
其他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
省立第二农业学校1925年秋,江西省农业厅在青原山阳明书院创办。1927年春,改称吉安农业学校,同年秋,改称省立第三农业学校。1929年迁入吉安城内,1931年冬停办。
吉安县卫生进修学校1985年冬在东固镇创办,该校分期招收护理、中医、中药、蛇伤防治、乡村医生等五个专业,学制每期3个月,每期50人。
第四节 成人学历教育
1986年以来,学历教育已成为发展趋势,各地组织了对20世纪70~80年代顶替、补员、招工等参加工作较早、学历较低的在职职工进行学历提升或在岗在职培训。职工只需参加相应的考试,成绩合格者就可选录到各类成人大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脱产(或不脱产)学习,学业期满,成绩及格者发给毕(结)业证书,享受国家规定的学历待遇。成人学历教育形式多样,如:电大、自学考试、函授、远程教育等。层次有高中起点达专、本科,专科起点达本科。1986年~2005年间,成人高考时间为每年5月上旬,考点主要设在市中心城区。2006年起考试时间改为每年10月的第3个双休日。2001~2010年,全区参加成人高考4515人,参加自学考试4614人,专科毕业48人,本科毕业生115人。
第六章 教育经费
第一节 经费投入
农村税费改革前,辖区内实行乡镇财税包干制,教育经费来源包括上级财政拨款、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等。由于乡镇财力不足,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工资”,学校公用经费主要依靠向学生收取的学杂费来维持。2002年,青原区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停止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教育经费由乡镇包干逐渐改为“以县为主”,政府采取增加生均公用经费等方式,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07年,青原区提前一年达到省要求的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水平。此后教育经费每年都能达到“三个增长”的要求,2009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比2008年增长25.8%,2009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比2008年增长22.3%,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高3.5%。2009年预算内小学生平均教育事业费3166元、中学生平均教育事业费4351元,2008年预算内小学生平均教育事业费2639元、中学生平均教育事业费2853元,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平均教育事业费2009年比2008年有大幅增加。2009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每年每生300元,初中每年每生500元。2010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每年每生400元,初中每年每生600元。
第二节 收费管理
青原区成立后,区教育体育局每年根据省、市有关收费政策,会同财政及物价部门联合制定收费标准,由学校向学生收取一定的学杂费和其他费用,所收费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2002年,江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义务教育收费,加强收费管理的通知》。青原区在秋季开学时,值夏镇、东固镇、富滩镇、富田乡四个贫困乡镇的农村初中和小学试行“一费制”,即收取一项综合费用(包括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信息教育费等)。
2007年1月,省政府下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7〕3号),明确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逐步推行免费义务教育。
2008年,政府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能收取寄宿生的住宿费。
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住宿费全部取消,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规定向学生收取作业本费外,一律不得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属非义务教育,学生仍需按省市有关政策缴纳一定数目的学杂费和其他费用。
第三节 济困助学
为防止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青原区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扶贫助学工作。2002年3月按照“财政挤一点,上级争一点、社会募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设立扶贫助学基金,对区内特别困难家庭学生进行资助。
2003年5月,青原区团委、妇联、教体局联合开展“关爱女孩”活动,通过捐款、减免学费等途径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女孩完成学业。
2005年春季开学开始,政府对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区有4969名中小学生享受到政府补助。
2006年2月,青原区区委组织部、区教体局、共青团青原区委开展“百校千村助成才”活动,倡导全区县级领导干部和乡镇、部门主要领导结对帮助农村孤儿、特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全区有91名中小学生得到救助。
2007年秋季,江西省人民政府设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
2009年秋季,开始办理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010年,为24915人(指标数24600人)免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518人(指标数2363人);资助普通高中生276人(指标数276人);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1187人(指标数1019人);资助考入大学贫困生71人(指标数65人)。
第七章 教育设施与设备
第一节 校园建设
危房改造工程与扩改工程
青原区成立以后,政府从整合教育资源入手,对全区126所中小学进行网点布局调整,撤并了30多所生源较少的中小学,为生源相对集中的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校规模,实现了校园建设六配套(指教学行政用房、生活用房、卫生设施、运动场地、围墙校门、道路绿化的配套)。2005年新建了天立实验小学,整体搬迁了富滩中心小学、陂头中学和中心小学(合并为曾山学校)、青原山中学,这些学校都实现了三新(新校址、新楼房、新设施)。同年6月,青原区教体局根据省、市部署,下发《青原区中小学花园式学校创建方案》,各乡镇中小学校加大投入,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天立实验小学、值夏中心小学、富田中心小学和富滩中心小学被评为市级花园式学校。
2006年,对城区学校进行了旱厕改造;2007年对全区所有寄宿制学校进行“两堂”(食堂、澡堂)建设;2008年9月开始,对农村中小学实施改水改厕工程。至2009年全区各中小学已基本改建成混凝土结构多层教学楼房,井大附中列为全省校园建设样板。
2010年,预计投资3700万元的青原区滨江思源学校已开工建设,香港言爱基金的1000万元和市政府配套建设资金1000万元已拨付到位,土地平整、第一期招投标工作已顺利完成;青原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已完成基础工程;城北学校教学楼8月份已投入使用;吉安十三中综合楼进行了土地报批手续;体育健身馆已完成选址,正在做规划设计;新圩二小已迁入新校址;投资240万元继续实施“两堂”工程建设,已完成了东固中学食堂、澡堂和富滩中学、富田中学食堂的设计和招投标工作。
希望工程
1990年,团中央将吉安地区确立为全国希望工程重点实施地区之一。在青原区,先后有几十个区内外机关、企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建希望小学。建区十周年来,中小学共获得希望工程款约1000万元,已建希望小学28所,上万名师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宿舍;图书、彩电等教学设施价值80万元;有300多名少年儿童得到捐助而顺利完成学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
第二节 教学装备
1993年至1997年之间,青原区所辖的各个学校分别在原来所属的县市接受过江西省“实验教学普及县”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中学和中心小学都按省定标准配备了一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但电化教育设施却十分简陋,至2000年底,全区中小学计算机总数不足20台。
青原区成立以后,除了加强对原有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管理的督促检查,发挥这些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外。还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2002年3月,投入资金108万元,为全区8所初中学校各装备了1个计算机房。同年的11月,通过招商引资81万元为全区8所中心小学配备了200台计算机,全区计算机总数达到601台,全区各中学和中心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教学课,农村孩子也能学电脑的愿望变成了现实。2005年,财政投资75.7万元为实验小学、青原山中学等学校配置计算机195台,为实验小学、富田中心小学装备了多媒体教室,为六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建立了语音室。
2006年度,青原区农村中小学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天玉中学、富滩中心小学、富田木湖小学等23所农村中小学校列为项目建设学校,共投入资金118.9万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39.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9.7万元,市级配套资金7.9万元,区级配套资金31.6万元),为这些学校安装远程教育设施,安装调试工作至2007年4月底全面完成。
2007年4月建立了青原区教育网,2007年~2008年,为了迎接江西省人民政府对青原区进行“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实验教学普及县”复查,财政累计投资90多万元,按照省定标准为全区中小学添置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和音体美器材,并为全区每一所初中装备了标准化实验室。2008年11月,通过省检查组的检查评估,青原区达到江西省实验教学普及县标准。
2010年投入资金260万元为各中心小学和中学配建班班通教室70间,电子备课室配备电脑320多台,按新教材新配备标准订购教学仪器3万多元,教学光盘4万多元。
至2010年,全区中小学装备了39间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电脑1525台,中小学生机比基本达标(高中10:1;初中15:1;小学20:1),班班通教室129间;电子备课室20间,卫星收视点14个,光盘播放点62个,多媒体教室133间,多媒体投影设备21套;建成远程教育站点23个,站点覆盖率达30%。各中小学100%宽带接入互联网,基本实现了网络或远教“班班通”,区域教育资源实现了网络共享。
第八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行政管理机构
教育体育局 2001年3月,成立青原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2002年10月,青原区委、区政府印发《青原区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吉青发〔2002〕15号),决定青原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更名为青原区教育体育局,属区政府工作机构,是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教育、体育事业的职能部门。教育体育局内设综合办公室、财务科、教育科、体育科、纪检组(监察室)、校建办。
教育督导室 代表区政府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省市教育督导工作规定,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全区教育督导工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业务管理机构
电教仪器装备站 拟定和提出全区各类学校电化教育教学、实验室建设、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规划并逐步组织实施,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
教学研究室 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招生办公室 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有关政策进行宣传;组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报名、体检、考试工作;组织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报名、考试工作;负责青原区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考试及高中毕业会考的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0世纪80、90年代,各地教育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政府管理”的管理体制。建区后,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
2002年8月,实行全区中学正副校长竞聘上岗制度,31位具有校长任职资格的应聘人员参加了竞聘演讲,14位具有副校长任职资格的应聘人员参加了笔试。尔后,根据演讲、笔试成绩及业绩考察,产生了全区各中学正副校长。
2002年9月2日,区政府下发(吉青府字〔2002〕20号)文件,决定撤销全区乡(镇)、街道教育管理机构。此后,乡镇、街道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直接负责,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由乡镇、街道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同年青原区明确规定正科级单位学校的正副校长及副科级单位学校的校长由区委组织部考核,区委常委会任免;股级单位初中、中心小学的校长、副校长由区委宣传部和区教体局联合考察,区委宣传部任免;村级小学校长由中心小学管理和任免。
2002年9月,撤销全区乡(镇)、街道教育管理机构。此后,乡镇、街道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直接负责,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由乡镇、街道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区教体局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每学期开展一次“社会家长评学校、教师评校长、学生评老师”为主题的“三评”活动。
2009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青原区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办法》,同年9月份由区政府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对井大附中4位副科级副校长、青原山中学副科级校长依据该办法进行了聘任。
第三节 教师管理
师资调配
2002年8月,青原区科教体委印发了《青原区学校人事管理办法》,规范了教师调配原则。各中小学按师生比例,核定教职工岗位数,城区高中1∶11.6、城区初中1∶16.7、农村初中1∶18、城区小学1∶18.4、农村小学1∶23.5。对边远山区的中小学作适当放宽,年级学生不满30人的村小按每班1.5个教师的标准配编。编制由区教育体育局、编委、财政局实行一年一核定,乡镇小学核定的编制在本乡镇学校内可调剂使用。考虑城区中、小学校人数逐年增多的实际情况,城区中、小学可适当预留少部分编制,以满足城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2004年9月,青原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青原区城区中小学教师配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城区学校教师实行“缺一补一,逢进必考”的调配原则。通过考试、公开选拔的方式,从区内外调入了一批教师充实了井大附中、天立实验小学、青原山中学师资力量。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水平,区教育主管部门还定期从城区中小学抽调骨干教师到边远乡镇中小学支教。
教师招聘
建区后,青原区根据省市有关政策,有计划地选拔招聘教师。2002年8月,面向高等院校和吉安市各县区选拔录用了6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和16名高中教师到井大附中任教。同年12月,组织全区37名民办教师参加全省统一选招公办教师考试,录用了35名。
自2003年始,每年根据需要,面向师范院校和社会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招聘程序为:招聘信息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试讲)、体检、录取、公示、聘用。2010年,教师招聘工作由江西省统一组织进行。
从2007年起,青原区每年都接纳一批由省政府统一招募的“三支一扶”(支农、支医、支教、扶贫)大学生,到基层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服务活动。“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支教服务期间,由省县(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生活和交通补贴。服务期满后,根据个人意愿,区人事局和区教体局共同办理接收安置手续。
2003~2010年全区共招聘录用教师339名。
教师竞聘
2003年6月,青原区委、区人民政府根据省市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下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校长竞聘上岗、教职工聘任和末位淘汰制等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2003年下半年,通过实施教职工聘任制改革,共分流教职工149名,交流教职工58名。
教师考核
辖区内教师队伍的考核工作由学校行政班子组织进行,同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审批,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宣传部门进行。考核一年一次,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评优、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各学校都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并对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职称评聘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于1988年开始实行。等次包括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中学三级,小学特高、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等。2002年前,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评定程序是:教师本人根据任职条件和人事部门限定的职数提出申报,经单位推荐,最后人事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教师获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后,即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为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同时享受相应的工资等待遇。
2002年6月,江西省人事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赣府厅发〔2002〕14号),全区中小学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开的职称制度改革。在职教职工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自主申报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不受单位岗位职数的限制。学校在人事(职称)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指导下,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确定岗位责任和任职条件,在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下,自主聘任具有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聘后其工资福利待遇按所聘任的职务(岗位)来确定。对已经超过核定结构比例的单位,采取多退少聘(即超结构比例10%以内的退二聘一,超结构比例10%以上的退三聘一)和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使其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实行评聘分开的目的,就是把资格申报权交给个人,资格评审权交给社会,职务聘任权交给用人单位。
教师待遇
2002年5月,青原区人民政府决定全区中小学教师工资从6月份起由区财政局统一代发。多年来存在的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自2004年起,全区设立了教学质量奖励基金,起始年为20万元,奖励的重点就中考而言是看其及格率和平均分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
自2006年9月起,在全省率先执行边远山区教师津贴,2007年、2008年按每人每月50元、100元、150元发放,2009年、2010年按每人每月70元、140元、150元发放,高于省定每人每月70元、120元标准。
自2007年7月起,全区中小学教师津补贴按国家公务员标准进行补助,2007年下半年按每人每年7000元,2008年按每人每年8200元发放,2009年12月,青原区率先在全市发放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每人年均1.5万元的绩效工资。
从2008年起,青原区开全市先例,奖励“省级学科带头人”每人每月200元,“省级骨干教师”每人每月150元,“市级骨干教师”每人每月80元,“区级学科带头人”每人每月50元。
2010年,经过区“名师”领导小组审核,评选出第二批区级学科带头人17名。推荐了陈小明、刘晓燕两位老师参评省特级教师。至2010年底,青原区共有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08名。
教师培训
建区后,教师培训途径不断增多,除有提高学历的培训外,更多的是在职业务培训。
2001年1月,在井冈山师院附中举办全区多媒体电脑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
从2003年起,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业务培训、学历达标培训、校长资格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四培”工程。同年4月在青原山中学召开全区电化实验教学工作现场会,7月在井冈山学院附属中学召开全区信息人员培训班,培训人员124人。
2004年,区教育局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全国教师培训中心合作,成立青原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共有51位校长、100多位教师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培训,同时聘请基金会培训中心教师到青原区上门讲课。
2004~2007年,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本着“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原则,先后对小学、初中所有担任新教材起始学科的教师进行培训,参训教师达1100余人。
自2005年起,新招聘的教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已参训人员达284人。
2006年,颁发《青原区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实施“名师工程”。
2007年4月,青原区教育网开通,区电教站在天立实验小学进行卫星资源接收使用和计算机系统维修等技术培训,参训教师达30人。
2007年~2009年,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多次举办班主任培训,参训人员1100多人,向培训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
2010年,启动了第一批教育部“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报名工作,全区共有100多名小学班主任报名参加。举行了第二批区级骨干教师“在岗研修”启动仪式,对全区现有108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新课程理论知识考试。同年5月26日~28日,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电脑基础操作、资源查找下载、运用PowerPoint整合教育资源、制作演示课件等。
校长培训
自2001年起,青原区加强了对校长的培训,强调校长持证上岗,高(完)中校长均要参加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在省教育学院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初中校长要参加地市教育学院岗位培训班学习,培训时间2—3个月不等。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除参加岗位培训班学习外,还要参加提高班学习。
2002年8月19日至21日,青原区首届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和校长论坛在铁路大厦举行,有37位中小学正副校长参加了培训,并编印了《校长论坛论文集》。
2003年7月28至31日,区教体局举办第二届校长论坛,全区各中小学45名校长参加了本届论坛。论坛共收集论文45篇,其中17篇被收录《青原区第二届校长论坛论文集》。
2005年、2006年共派出30名校长赴北京和上海参加免费培训。
2010年,选派了25位村小校长参加中国青基会举办的198期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
第四节 教学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2003年8月区教育体育局印发《关于青原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处理意见》,对青原区中小学在职在岗教职工提出“十个严禁”:严禁在校园内打扑克、玩麻将进行赌博和游戏;严禁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和强制学生集体购买教辅读物、复习资料等;严禁向学生乱收费、乱罚款;严禁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或电话;严禁使用旧教案或不备课上课;严禁上课缺席、迟到、早退、拖堂以及随意调课;严禁歧视、谩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课前喝酒和在教室吸烟;严禁利用工作时间在校外经商或从事有偿家教;严禁穿拖鞋、背心或奇装异服上班。每年区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中小学进行教学督查,规范校风、教风和学风。
教学研究
建区后教学研究工作逐步向纵深发展。2000年起对初三年级在校学生,根据学生自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分流教育,即升学预备教育和劳动就业预备教育。
建立区学科中心教研组、学校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把转化差生、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严格规定考试次数。
测评学业成绩时采取平时考查和阶段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学分制变等级制,成绩报告单变等级加特长加评语,一般评语变赠言式评语。
2002~2004年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演练达标”活动,通过教师申报—学校考核—教研室验收的形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2005年区教研室印发《关于推进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意见》,各中小学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通过“个人钻研—集体交流—共案达成—课堂实施—课后反思”等环节,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2006年起,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仅2010年全区有7个课题成功申报省、市级课题,并有省级课题结题1项,市级课题结题3项。
第五节 升学与招考管理
初中会考
1990年起在初中二年级实行历史、地理结业会考,会考成绩列入毕业考试成绩。此后对初中会考科目及时间作了几次调整,2010年生物、地理笔试时间在初二下学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加试在初三下学期。
中考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17~19日,2001~2002年区内在井大附中、值夏中学和富田中学设考点,2003~2009年考点均设在井大附中和富田中学,但2003年,因“非典”疫情全区各初中以校为单位设考点。2010年考点设在井大附中和吉安十三中。
1994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方案》和江西省教委《关于施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吉安市实行初中毕业学生中考体育加试,满分30分,其成绩计入中考成绩。2003年,因“非典”疫情发生,体育加试工作停止,体育测试由各校自行组织。
2003年,江西省中招考试科目发生变化,在原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基础上增加历史、地理、生物合卷一场考试,时间提前至6月16日下午进行,开考计七场9科。
2005年,中考考试科目改为六场7科,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与历史合卷,考试时间恢复为6月17~19日。当年,理化实验操作列入中考会考考查科目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录取进入省、市重点高中就读。
建区后,为保证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的生源素质和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从2003年开始在全区各初中毕业生中实行学校推荐、个人自愿、择优录取的办法每年选拔了一批三年直升生进入附属中学。
因青原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素质偏低、年龄老化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遏止部分偏远穷困地区教师素质下滑的趋势,从2006年起,青原区依据上级的招生政策,实施“三定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养农村小学教师。即从初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在校表现良好,有志于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学生作为定向委培生进入师范院校学习。“三定向”培养对象的中考成绩不低于青原区井大附中当年高中统一招生分数线40分,东固畲族乡、富田镇的考生可再降低20分。“三定向”学生毕业后还须经过考试录用,再分配至区内农村小学任教,而且必须服务五年以上。
从2007年起,针对社会上择校生现象愈演愈烈的势头,为了保证教育公平、扶持薄弱学校,青原区启动了均衡招生工作,即将重点高中的招生指标切出一块按毕业生比例分配到各校,并适当向条件较差的初中进行倾斜。这一工作旨在鼓励初中生就近入学,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有利于全区各初中均衡发展,齐头并进。
对因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推荐到吉安一中的宏志班学习,其中的一些女生还被选送到吉安一中的春蕾班学习。
高中会考
为了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克服普通高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群体性“偏科”现象,江西省于1991年成立了省市县三级会考组织管理机构。决定自1991年下半年起开始实行普通高中会考制度,高一考生物、历史;高二考化学、地理、物理、外语;高三考语文、数学、政治。会考科目中有一科不及格,便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
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高中毕业水平考试。
江西省首轮高中会考自199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至1994年6月结束,每年进行两次常规考试、一次补考,考试科目为9科。
从2000年6月起,实行每年2次会考,每次开考全部科目。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对考生一次报考的科目和科次不作限制;允许考生多次参加同一科目的会考,按取得的最高等第记录成绩。允许少数优秀学生提前参加会考。
2001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向社会开放,凡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社会人员,不论职业、年龄均可报名参加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允许高中阶段教育其他类学校如职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班)、成人中专、技校的在校生参加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凡参加规定科目会考成绩合格者发给普通高中毕业证书。针对多层次、多特色的高中办学模式,将语文、数学、外语3科的会考交由各设区市在全省统一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施考,自行命题、组考和阅卷,施考后须根据省会考办关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等第成绩的转换原则,将原始考分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D级为不合格,但可以通过补考达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的方式,2005年6月,历史、生物、地理3个学科也实行开卷考试。
为鼓励一部分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特长,促进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办出特色,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创造宽松环境,从2004年6月起全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试行单科免考制度,自2002年秋季以后入学的在校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省级或省级以上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全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省级竞赛获一等奖)的考生,有资格申请相关学科的免考。
从2010年春季起,高中会考改为学业水平考试。
高考
1994年高考,江西省由传统高考形式向“3+2”形式过渡,即文科由语文、数学、英语3科加历史、地理2科;理科由语文、数学、英语3科加物理、化学2科,各科考试均采用标准化试题。
2002年高考,江西省首次实施“3+X”考试方案,即“3+小综合考试”。考试科目文科为:语文、数学、英语3科加文科小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综合);理科为语文、数学、英语3科加理科小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综合)。考试科目及分值为语、数、英各150分,文、理科综合各为300分。考试时间由两天半压缩为两天。当年考生档案全部采用电子档案采集信息,并首次对高考语文作文采用网上评卷和实行高考网上录取改革。
2003年高考,江西省继续实行“3+X”考试方案,但数学试卷开始分为文理科,当年高考提前至6月7~8日两天进行(过去是每年的7月7~9日),青原区每年高考的考点均设在井大附中。
2004年,首次取消调剂志愿,采取网上填报缺额院校志愿,首次实行艺术类专业全省统考,本省高校依据统考专业成绩录取;开始调整定向招生办法,定向生录取分数线不能低于同层次统招控制分数线,定向计划面向全省考生,考生自愿填报志愿,依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高校先录取,后与考生签订定向就业协议。
2005年,江西省加入分省命题改革的队伍,语文、数学、英语3科自行命题,实现了由“全国卷”向“江西卷”的顺利、平稳过渡。同时,高考全部科目实行网上评卷,全面提高了评卷质量。
2006年,全面实行网上报名,三本和高职(专科)院校志愿由往年纸质填报改为网上填报。
2007年,首次实行“知分、知线、知位”填报志愿,即考生在公布成绩、分数线和排名后填报一本、二本院校志愿。外省三本(独立学院)和高职(专科)的艺术类专业全部使用省专业成绩录取。
2008年,在所有考点、考场设置手机屏蔽仪。
2009年,在第一批本科批次实行平行一志愿改革;全部批次实行网上填报志愿。
体育艺术类考生笔试:考生分文科、理科类,文科类的考试科目和试卷与普通文科相同,理科类的考试科目和试卷与普通理科相同。
体育艺术类考生专业考试:音乐、美术在高三上学期每年的1~3月份进行,体育在高三下学期约每年的5月份进行。
第六节 “两基”工作
1998年前后,辖区内原所在县市(吉水县、吉安县、原县级吉安市)均已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但随着上世纪末大中专院校学生自主择业的推行和打工潮的兴起,一时间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各校都有不同程度的中学生中途辍学。为了更好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巩固两基成果,青原区根据省、市对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2001年12月9日,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两基”复查年检工作领导小组。
2002年4月9日,青原区教育系统“两基”复查年检动员会召开,吉安市检查组同志到会指导。同年4月19日,青原区政府办公室批转区科教体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保学控流工作意见的通知》。
2004年4月5~6日,吉安市“两基”复查组对青原区“两基”迎检工作进行过程督查。同年4月20日,召开青原区迎接省“两基”复查年检工作动员大会,各乡长、镇长、街道办主任及分管领导、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中学校长、教办主任参加会议。
2005年5月17~21日,江西省“两基”复查组一行六人,对青原区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了检查。根据抽签结果,检查组对天玉、文陂、新圩三个乡镇进行了复查。复查结果各项指标均已达标。
2007年1月19日,在天立实验小学召开青原区“两基”工作迎“国检”动员暨业务培训会。各中小学校长、“两基”专干、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同年3月30日,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区政府八楼会议室召开。区政府向各乡镇、街道下达了《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目标责任书》。同年5月14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组组长、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来青原区视察调研“两基”工作。
2009年5月15~20日,江西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组对青原区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督导评估期间督导组到井冈山大学附中、青原山中学、天立实验小学、河东小学、文武学校、井冈山科技应用学校、天玉镇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
第七节 特殊教育
青原区教育行政部门2002年9月年制定了《青原区特殊教育规划》,建立了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完善了青原区特殊教育工作。2006年对全区残疾少年儿童进行了普查,共有在校残疾儿童136人。其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12人,区各中小学随班就读的有92人,入学率76.5%;对11名盲童实施了“长江新里程盲童入学项目”、2名肢残学生实施了“扶残助学项目”、50名残疾学生得到了资助,补助金额达29398元。从2007年春季起免除学费,并免费提供国家统一的教科书。2010年秋季,全区适龄残疾儿童86人,其中25人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57人在青原区随班就读,入学率95.3%。
第八节 学校安全管理
青原区成立以来,学校安全工作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所重视。区政法、公安部门派出优秀干警到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抓好校园治安管理,打击扰乱校园的不法分子,并协同文化、工商部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对“三室两厅”和网吧进行了清理整顿。区交警大队对校车接送工作进行了重点整治,取缔了隐患校车。司法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卫生防疫、卫生监督、安全监督部门积极做好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和其他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区消防大队对学校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配齐了消防设施,组织了学校安全员参加消防知识培训,对师生进行了消防知识宣传,组织师生进行了消防演练。如2008年1月11日,教体局和区消防大队联合在青原山中学进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参加了观摩。2008年3月24日~4月10日,教体局又组织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校园”活动,旨在增强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安全用火意识和防火责任意识。2010年开始,政府为所有学校配备了保安,每年拨款40万元用于支付全区各中小学校保安工资。每年投资20万元用于全区中小学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每学期除教育局给学校下发安全工作责任书,学校给职能科室和班主任下发责任书,学校与每一名学生家长签订“家长监护子女责任承诺书”外,全区中小学(含所有村小、教学点)、民办幼儿园要进行安全工作全面排查,教育局及相关部门要下发排查整改通知书,各校要一一落实整改措施。同时,青原区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全区9个乡镇、街道和18个中小学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全区各中学、中心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俱乐部”,配备专职老师做心理辅导。制定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制度》、《谈心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等。
第九章 驻区教育院校
第一节 井冈山大学
1958年创建吉安师范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1959年合并组建井冈山大学。1962年改建为吉安师范专科学院,1963年撤销。1977年创建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1982年分建吉安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吉安地区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井冈山师范学院。2003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井冈山学院,同时筹建井冈山大学。2007年9月,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先后同意井冈山学院更名为井冈山大学。井冈山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也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学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3万人,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涵盖了16个民族,有外国留学生近300人,另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
学科建设
学校有本科专业58个,内设16个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数理学院、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生学院),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学校有6个省重点学科(生态学、中共党史、区域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化学、中国古代文学,其中生态学为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研究中心、庐陵文化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井冈山大学分中心(循证医学)、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与资源实验室)、4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基础生物实验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工程训练实验中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设备与学校共建的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室。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550余人,专任教师979人,其中教授135人,副教授374人,博士学位的教师114人(在读博士6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30余人。1名教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教师当选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名教师被国家社科基金办评选为“成果鉴定工作信誉良好专家”,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9名教师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1人。
学校聘请王梓坤院士、游效曾院士、戚正武院士、赵其国院士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有60余位教研人员被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昌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指导1名博士研究生、70余名硕士研究生。
教育教学
学校有7名省教学名师,5门省优质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有机化学、生态学、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9门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28个课程群,79门校级精品课程。
基础设施
学校校园面积为170.20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159.99万平方米,并预留了159.99万平方米的发展用地;现有校舍建筑面积54.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实验室总面积4.97万平方米。学校的校园建设已纳入到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社会事业重点工程项目,改建及新建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为11099万元。有23个理工类实习基地;2个附属实验学校,115个固定教育实习学校;1所附属医院,84所教学实习医院。图书馆藏书148万册,拥有外文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17个,电子图书28.45万册。
人才培养
学校修订完善了本科生培养方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设本科生实验班等举措。在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200多名学生超过国家统一分数线,上线人数比例均超过报名总数的50%。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截止2010年12月,学校共获国家级各类奖励30余项,省级各类奖励200多项,在全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连续三次荣获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特色工作
学校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开设井冈山革命史与井冈山精神的校本课程;编写《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教材;成立了井冈山研究中心;建设了井冈山精神展览馆;创编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开展重走“朱毛挑粮小道”等实践教学活动;收集和编写“井冈山的红色传说”;开展毛泽东在井冈山及赣南闽西地区社会调查的循踪调查;采编井冈山的红色歌谣;主办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深入开展井冈山革命史与井冈山精神研究;依托井冈山红色资源开展培训;成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开展井冈山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工作。2010年6月28日~7月1日,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应邀在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共举行了4场专场演出。2010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12月,学校《“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活动》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
招生就业
招生形式由原来单一性的普通高招转变成普通高招、少数民族预科生招生、国防生招生以及运动训练专业等多类型并存。年招生数达到5500余人。
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和专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就业率。2007~2009年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
2005年7月18日,同济大学和井冈山学院正式签署对口支援协议。2006年8月,南昌大学等省内七所高校对口支援井冈山学院签约仪式在江西省人民政府隆重举行。2007年10月,学校实现体制上划、更名揭牌和省部共建。学校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多所国外院校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和意向书。学校拥有招收本科生、专科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以及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学术科研及获奖情况
至2010年,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5327篇,被SCI、EI、ISTP收录401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3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目前在研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项,中国科协决策咨询类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1项。
学校2001~2009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学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务处”;学生社团“爱心社”被共青团中央、全国残联评为“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被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全国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单位”。
服务社会
2005~2010年,学校根据吉安市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为龙头产业的发展态势,成立区域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成以教授、博士为领头人的若干个团队,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与企业联合申报研发项目。与吉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创光电、杰克机床有限公司等一批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为地方开展各类服务项目近百项,项目金额3000余万元,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
第二节 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吉安农业学校)
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吉安农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吉安市农业局,位于吉安市青原山。学校创办于1951年10月,当时校名为“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学校”(后改名为“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简称“吉安农校”),校址在吉安市东门(原慈辉农场)。1958年,井冈山大学在吉安农校校址上创办,吉安农校迁至吉安县凤凰圩老屋下。1963年,井冈山大学被撤销,吉安农校迁回吉安市东门原校址。1968年,吉安农校被撤销。1980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学校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井冈山分校校址办学(位于现井冈山市拿山乡沟边)。1987年,迁至吉安市青原山现校址。2004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更名为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2009年12月,经吉安市教育局批准,增挂“吉安农业学校”校牌,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学校现有教职工116人(含外聘3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82人;现有在校学生3590人(其中:中专生3055人,大专、本科函授生535人)。校园占地面积11.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有农学类、工科类、管理科类专业实验室30多个和多媒体电教室10个;有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畜禽养殖基地、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及农学专业实训基地。藏书10万余册,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2008年中央投资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国家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应用实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中央投资的“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5000平方米教学楼”竣工。
专业设置与办学形式
学校有园林、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艺、农业机械化、城镇建筑、物业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电算化会计、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2009年经市政府批准,招收农业“三定向”生,为全市培养乡(镇)农业技术人才。
学校在办好普通中专的同时,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成人大专和本科班,与吉安监狱联合举办了吉安监狱职业中专班,开办了四川农大远程教育技术中心。学校大力推行“校企(校)合作”办学,与上海、江苏、广州等地兄弟院校实行联合办学,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可转入兄弟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后直接就业;与10多家企业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校是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吉安市“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吉安市“移民科技培训”基地、市老建办“雨露计划”培训学校、青原区“阳光工程”与“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学校每年各项社会培训达1000余人次。
学生除取得中专学历证书外,还参加劳动部门和技能鉴定部门的行业技能考证。2001年~2010年,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就业率达98%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82人(含聘用教师),其中:硕士生2人、本科毕业生75人;高级讲师32人,讲师19人。学校每年派出20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利用假期派出教师到企业锻炼,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向社会聘用一批高技能专业人员任教,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办学成就
学校在1991年办学水平评估中被农业部评为B等一级学校;1999年、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园林绿化委员会评为园林化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工会评为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获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稻粉虱生物学与防治技术”课题获江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教师发表论文:国家级46篇,省级55篇;参编教材:国家级15种,省级8种;获省级奖励7人次。2008年完成省级科研课题5个,1个为省级重点课题;组织参加省、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计算机、CAD/CAM软件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等技能项目获团体一等奖4个、二等奖10个;获个人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20人次。2005年学校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办学近60年,为社会培养两万余名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三节 江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2月经吉安地区教育局批准成立,为一民办学校,原名为“吉安地区电子科技学校”。学校地址为青原区青原大道257号。1999年3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江西新科专修学院”,列为“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与吉安地区电子科技学校合署办学,同时实施中专、大专学历教育。2004年,国家停止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招生,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新科中等专业学校”,实施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学制三年。2009年10月再次更名为“江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性质不变。2002年6月,江西省劳动厅授予吉安地区电子科技学校为“江西省再就业培训基地”,同时在江西新科专修学院设立“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因此,学校还从事职业培训,包括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
学校开设的特色专业有: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会计电算化、家电维修、电脑文秘、机电电工、电焊与气焊、服装设计与缝纫等。
学校占地面积1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106.3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624.59平方米;实验楼1460.4平方米。一个多媒体教室,座位50个;模具实践室一间,有数控磨床,数控电火花机,线切割、车、刨、铣床等模具设备十余套;电脑操作室3个,电脑178台。
2010年,学校教职员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在校学生410人,毕业生253人,招生152人,班级10个。校长罗光华在2000年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百名校长座谈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第四节 吉安文武学校
吉安文武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文化教育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实施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的全日制寄宿型综合学校,学校开设武术、散打、跆拳道、泰拳、空手道、武打影视、龙狮表演、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通信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校址设在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大道400号。
学校前身为吉安县少林武术馆,创办于1992年2月。1994年1月经吉安地区教育局批准更名为吉安地区武术职业学校,颁发职业高中文凭。2001年4月经吉安市教委批准更名为吉安文武学校。2001年5月经吉安市青原区科教体委批准在学校内举办九年义务教育。95%的在校学生是文武兼修
学校1996年搬入青原区,现占地约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已建成了教学楼、训练楼、综合办公楼、宿舍楼、计算机中心、多媒体语言学习中心、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健身中心、医疗门诊部、大型餐厅、招待所等,教学设施齐备,可容纳1500余人的学习和训练。学校5位校领导中3人为研究生毕业,武术教练中具有“武术六段”称号的6人。
学校多次组织学生代表区、市、省参加国内、外重要武术比赛,截止到2010年底,共荣获金牌153枚、银牌315枚,铜牌344枚,奖牌总数为812枚。1996年学校组队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第三届农运会获1金2银10铜,刷新了江西省历年农运会武术项目零金牌的记录。1996年,学校被国家体委评定为“全国先进武术馆校”;同时被江西省体委评定为“全省甲级武术馆校”。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有的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等学府深造学习,有的被保送到省级武术专业队成为武术专业队员。
2010年,学校与广东惠州“弘麓国学传播中心”和“西格蒙德心理教育中心”合作,成功将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学校因较为显著的德育建设成果而多次被邀参加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先进经验交流汇报。
学校创办初期创建武术表演队,1999年创建舞狮表演队,2003年创建舞龙表演队。2004年参加全国龙狮锦标赛获银牌,参加全国第五届农运会舞狮项目获2枚金牌;2007年10月24日,学校参加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井冈山》演出;2008年学校采擎表演队代表江西省参加了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荣获“入围奖”。
第五节 吉安影视艺术学校
吉安影视艺术学校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专长的综合性民办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8月,现任校长舒斯一接管了1997年由共青团吉安地委开办的吉安地区艺术学校,并对学校进行了重组。2000年7月学校自吉水县城迁至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大道。2001年4月更名为吉安影视艺术学校。2002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同意开办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表演、幼儿教育中专班。2010年学校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426人,教职工42人,其中专职教师2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60%。
学校校园面积126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配备舞蹈练功房3间、声乐及琴房10间、美术画室3间,另有普通教室6间,可容纳400名学生同时上课。
2001年~2010年学校获得51项市级以上的文艺及技能比赛奖项,其中金奖或一等奖9项。
2006年4月学校8名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剧《长征少年》的拍摄,同年10月中旬,学校20名舞蹈专业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南越王》摄制组在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的拍摄。10月下旬24名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捕蛇少年》节目的拍摄。2010年5月学校组团(以本校师生为主)参加井冈山《红色之恋》情景剧演出达4个月。
学前教育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60%以上的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
音乐、美术、舞蹈是学校优势专业。2009年,学校美术考生获得吉安市第一名的成绩。2010年学校美术、音乐、舞蹈三专业参加省联考100%通过。2010年高考90%以上学生考入二本以上院校。
第六节 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
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于2006年5月由浙江宁波籍青年郭金贵创办,是集学历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8年8月学校从富滩镇搬至吉安市城区。2009年3月,与井冈山大学商学院进行合作办学。2009年底,由光协电子(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和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共同出资,组建光协集团,并组阁第一届校企集团董事会,由吴伟文女士担任董事长,郭金贵任董事。学校同时成立了第一届校务会,由王金跃担任校长。
该校在坚持“半封闭式军事管理”的基础上,2009年又引进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推行“专业+计算机+综合素质+创业培训”的复合式教育模式,各专业除本专业课程外,均须学习计算机、英语、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职业道德、演讲与口才、青年办事能力训练、创新与创业培训等公共课程,使其成为“人人有技术、人人会电脑、人人懂英语”的实用性人才。
第七节 吉安市井冈山御美丽铁道航空科技学校
2009年10月经吉安市青原区教育体育局同意,市教育局批准,井冈山铁道职业技术学校与井冈山御美丽应用技术学校合并为吉安市御美丽铁道航空科技学校,她是一所集中专学历教育、社会就业培训、中专套读大专的综合性民办中专学校。董事长尹志明是江西御美丽健康保健公司总经理;方礼发为副董事长兼校长,并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学校分青原校区和吉州校区。青原校区是原青原区青原山中学老校址,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吉州校区座落在吉福路122号,占地面积5.3公顷,建筑面9850平方米。2010年有教育教学设备总值105.6万元,藏书7500余册,建有计算机操作室、多媒体教室、形体练功房、铁路电子电工实训室,拥有铁路、航空、移动等专业实习基地6个。学校有专任教师18人,兼职教师12人,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9人,初级教师11人。聘请了南昌铁路局6名铁路客运、工程、电气、电子专业技术工程师为兼职和客座教师。
学校有铁路旅客运输管理、铁路电子应用技术、电气化铁道供电、移动通信运营管理、电信网络商务管理、航空地勤服务管理、城市交通轨道运营管理、汽车电子应用技术等课程,同时开设了中专套读大专学历班。2010年有普通中专学生351人,中专套读大专生48人。
学校先后与铁路、航空、移动通信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网络,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第十章 体育
第一节 机构
2001年3月,成立青原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一名副主任分管体育工作,内设体育科,工作人员1名。2002年10月23日,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更名为青原区教育体育局,一名副局长分管体育工作,内设体育科,下辖少儿体校和老年体协。2010年区教体局体育科有工作人员4人。
第二节 经费与设施
体育经费
2001年区财政划拨体育经费10万元,以后,随着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体育经费的划拨幅度逐年提高,2010年划拨体育经费59万元,是2001年的6倍。2009年,江西省体育局拨资金200万元兴建青原区球类健身房。
体育场馆与器材
建区后,通过争取省级项目拨款,在东固乡南龙村、值夏镇毛家村、区机关住宅小区、区行政中心正气广场、滨江街道、金竹社区等村、居委会安装了健身路径;在天玉镇平湖村、塘尾村、桥上村,富滩镇张家渡村、富滩村、施家边村,值夏镇车前村、舍南村,文陂乡中材村、沙湾村、清陂村、西笠村,新圩镇樟塘村等13个村委会建立农民体育健身场所。区财政拨款10万元为河东街道滩头村、天玉镇流坊村、文陂乡渼陂村、新圩镇乌塘村、东固民族乡江口村安装了健身路径和新建了篮球场等多个健身场所。
2005年,青原区有体育场地141151平方米;2008年有227651.94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138平方米。
2009年建成青原区球类健身馆。
第三节 学校体育
中小学体育
1943年10月,全省学生运动会在泰和召开,境内的国立十三中组织八十多人的体育代表队参加竞赛,表演了“健与力”器械操、太极拳和其他拳术,获精神奖、纪律奖,总分第一名,几乎囊括了篮、排、足球和田赛、径赛项目的全部冠军。1945年秋,该校组织100人太极拳队参加吉安县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高中部小南华队参加县运动会竞赛,获总分第一,篮球、足球冠军,排球亚军,田赛、径赛多项第一名。
建区后,青原区各中小学学生每天下午坚持一个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平均每两年举行一次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学以校为单位,小学以乡镇为单位组团参加。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分别举行的第一、二届运动会在新圩中学召开;2006年11月、2008年9月分别举行的第三、四届运动会在井大附中召开。每届参赛人数486人(其中第四届490人),竞赛项目22个。2010年7月7~8日,在井冈山大学附中举行青原区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本次运动会设有50个比赛项目,共有352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2002年,全区中小学开始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及学校体育工作定期督查制度。针对本区体育后备人才不足、体育设施缺乏的实际,在城区和新圩两地分别设立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扎实做好各中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2006年,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全民健身口号的感召下,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全省百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按部颁标准开设体育课(高中、初中每周2节),开展两操两活动(每日坚持做广播操及眼保健操,每周安排2次课外体育活动)。各中学相继建立了田径训练队,配备专职体育老师负责长期训练及管理工作。中学以校为单位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综合性田径运动会,并按要求修建体育设施和添置体育器材。
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2003年3月,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提高青原区体育运动水平,向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具有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人才,青原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正式成立,编制4人。
2010年3月,区教体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原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决定在吉安市第十三中学设立青原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办公室,聘用2名专职田径教练;在文武学校等学校设立体育训练网点,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学校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同时下发了《青原区少儿体校市四运周期(2010年—2013年)目标管理方案》,体校常年在训学生人数50人以上,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280天,以田径项目为主。
2010年9月,在江西省第四届县市区田径运动会上,青原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被江西省体育局评为2007-2010年青少年训练先进集体,校长刘绍鹏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江西省教育厅、体育局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第四节 群众体育
青原区成区以来,一直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一方面积极参加省市以上各种竞赛,大型活动;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2008年9月举行青原区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在2010年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中,青原区被评为2007~2010年群体工作先进集体。
职工体育
2002年,制定《青原区全民健身周活动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各乡镇及区直有关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教育系统每年都要举行全区教职工篮球比赛。
2002年5月,青原区组队参加全市“人民保险”杯乒乓球赛,获得混合团体第二名,男子单打第一名、第四名;同年11月,组建区队参加全市“堆花杯”男子篮球赛,获得第四名。同年,团区委举办全区“财政杯”篮球赛,井大附中被江西省体育局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完善了师院社区、机关社区、华能家属区健身设施。在井冈山师院成立了围棋协会、篮球协会、排球协会、门球协会等十多个群众性体育组织。
2006年,成立了青原区个体工商户协会体育协会,组建东固个协篮球队、新圩个协篮球队等群众体育组织。同年6月,承办全市中路片县处级领导干部篮球赛;7月,开展全区机关干部乒乓球比赛。
2006~2009年,每年都要举办庆国庆区直单位篮球友谊赛。
2007年,在全市机关干部健身运动会上,青原区代表队获得吉安市乒乓球团体第一名。同年组织开展了农民运动会,农民篮球、拔河、扑克、象棋赛等活动;举行了“老年人健步走向2008年奥运会”启动仪式。
2008年5月15日上午,奥运火炬手胡力争(青原区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和陈振明(井冈山大学附中体育教师)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革命圣地井冈山站的传递活动。
2009年3月,举办全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越野节日长跑赛。
2010年,在全市机关干部健身运动会上,青原区代表队再次获得乒乓球团体第一名。
农民体育
建区前,辖区内农民体育活动处于自发状态,逢年过节时,部分农村开展舞龙、舞师活动。建区后,筹集三万余元在渼陂古村、天玉流坊、河东邓家社区配置了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全区新农村建设点普遍建有农民篮球场,村民文体活动室。
2009年10月,新圩镇举办全镇农民体育运动会,各村派代表队参加,统一运动服装,规模达300人,比赛项目有篮球、拔河、田径和一些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活动,吉安电视台《今晚八点》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老年体育
青原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于2003年11月18日,经过所属各会员单位代表选举,产生了青原区第一届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下设办公室,定事业编制1人。老年人体育协会与2005年12月13日成立的区老年体育科学学会合署办公,区财政每年投入3万元用于开展老年体育活动,建立门球室、垂钓基地、老年体育活动室等。全区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以及区直单位也成立了老年体协分会。区老年体协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地分散、安全第一”要求,每年都会开展运动量小、趣味性强、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2002年12月,井冈山学院老年体协在全市老年人乒乓球赛中荣获第六名。
2003年区代表队获全市首届门球比赛第一名。
2004年区代表队获全市门球比赛第2名;同年获全市钓鱼比赛个人单尾重量、数量两个第1名。
2005年区代表队获全市门球比赛第2名;2006年获全市钓鱼比赛个人单尾重量、数量两个第1名;
2007年5月区代表队获吉安市老年人门球比赛第6名;同年8月8日,由区教体局、区老年体协主办全区“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奥运会”启动仪式,参加仪式的200名老年人统一着装,由文天祥大道、青原大道、渼陂路步行至火车站广场。
2008年6~9月,青原区组队参加吉安市第二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获得一块金牌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第五节 竞技体育
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
2002年,在江西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周元芳获田径女子甲组铁饼金牌、铅球银牌、链球银牌。
2005年,青原区输送至省体校的运动员蒋鸿均,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残疾人举重、盲人柔道锦标赛上分别获得铜牌;同年,在美国举办的世界盲人青少年运动会上,获得盲人柔道男子60公斤银牌。
2006年,在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曾萍获跆拳道女子甲组61公斤以上级金牌。
2010年9月,参加江西省第四届县市区田径运动会,在102个参赛单位中排名第16位,荣获团体总分二等奖,彭素君获得女子乙组垒球第1名。
2010年10月,在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青原区代表队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11名,列吉安市之首,被大会评为竞技体育贡献二等奖;彭志龙、胡乔道获男子甲组散打金牌。
参加市级运动会
2001年,在吉安市第一届运动会上,青原区代表队团体总分326分,排名第11位,其中武术305分,排名第1位,代表队奖牌排行榜位居第6名,其中金牌12枚、银牌11枚、铜牌9枚。
2005年,在吉安市第二届运动会上,区代表队团体总分760分,排名第七位,其中跆拳道76分获团体第1名,武术123分获团体第1名,男子篮球获团体总分第5名,射击35分获团体第6名;代表队在奖牌排行榜中位居第4名,其中金牌37枚、银牌10枚、铜牌5枚。
2009年,在吉安市第三届运动会上,团体总分915.5分,排名第8位,其中跆拳道84分获团体第3名,武术130分获团体第2名;代表队奖牌排行榜位居第8名,其中金牌27枚、银牌16.5枚、铜牌15枚。
在吉安市少年跆拳道比赛中,青原区代表队2006年以432.5分获团体总分第2名;2007年以172分获团体总分第2名;2010年以734分获团体总分第3名。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