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森林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45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森林保护
分类号: S78
页数: 3
页码: 587-589
摘要: 本节记述吉安市青原区受东亚季风环流形势的影响,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明显。春季,多暴雨成洪涝。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森林易发虫灾,特别是松毛虫。秋、冬季节,受新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的影响,盛行偏北风,降水少,易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出现冰冻现象。
关键词: 青原区 林业 森林保护

内容

青原区受东亚季风环流形势的影响,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明显。春季,多暴雨成洪涝。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森林易发虫灾,特别是松毛虫。秋、冬季节,受新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的影响,盛行偏北风,降水少,易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出现冰冻现象。2008年,一场百年罕见的冰冻,使境内大批松、竹等林木拦腰折断,直接损失3216万元。全区森林保护任务繁重。
  第一节 护林防火
  2001年,成立区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分管林业的副区长任总指挥,区人武部、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区消防大队、区林业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区直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2004年,成立区专业森林消防队(30人)。2008年,各乡镇(街道)分别设立防火办公室(3~4人),成立半专业扑火队(20人);各村委会成立扑火小分队(20人)。全区建半专业扑火队8个,计160人;扑火小分队110个,计2200人。购置防火电台1台、传真机1部、GPS定位仪18台、手持对讲机15部、风力灭火机44台、油锯28把、割灌机20把、水枪15把、防火车12辆和各种灭火工具。开设防火线350公里,营造防火林带280公里,修建防火隔离带110公里,建立大型宣传牌20块,宣传栏110块,书写宣传标语约4000条,印发张贴各种护林防火宣传单约10000张。
  全区建立12支专业护林防火队,专职护林防火员202人,兼职200人。其中:乡镇(街道)乡村护林防火员112人;国有、集体林场90人。护林防火员实行分山到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奖惩兑现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街道)、乡村护林防火人员编制为:东固畲族乡30人、富田镇31人、新圩镇9人、文陂镇6人、值夏镇5人、富滩镇21人、河东街道4人、天玉镇6人。国有、集体林场护林防火人员编制为:白云山林场55人、东固采育林场12人、东固垦殖场林场15人、滩头营林林场2人、富田镇木湖村乡办林场3人、新圩镇乡办林场3人。
  2001~2010年,境内共发生森林火灾54起,过火面积328.6公顷,经济损失51.25万元。2007年2月1日,吉水周岭林场人员组织村民,在富滩镇富滩村仁孝自然村“大小笼箕”山场违规炼山跑火,过火面积5公顷,烧伤9人,住院期间有3人死亡,肇事者被刑拘。2008年3月3日,一名林农在新圩林场“楼梯坑”山场砍杂木棍烘干,引发森林火灾,烧毁杉木、马尾松林80公顷,经济损失9.5万元,肇事者被刑拘。
  第二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
  青原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于2008年成立,为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的趋势预测和防治,以及森林植物、产品运销、种苗产地检疫等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区内林业病虫害主要有:松树虫害的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萧氏松茎象、松梢螟;杨树的溃疡病病害、蛀干害虫、食叶害虫;毛竹一字象甲和其他虫害。
  2001年以来,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森林病虫害,区林业局主要采取施放白僵菌、喷洒无公害农药、使用杀虫灯、营林措施和人工捕捉等措施防治。2004年,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2006年,青原区被列入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其主测对象为萧氏松茎象;监测对象为马尾松毛虫、杨二尾舟蛾。
  2003年,东固乡毛竹一字象甲发生面积达353.7公顷,危害面积146公顷。区林业局及时请省、市森防站专家到现场会诊,研究制定防治方案,在没有特效药物情况下,组织劳力砍除被害竹7700余根进行烧毁,较好控制了虫害的蔓延。
  2008年,受冰冻雪灾影响,森林病虫次生灾害大范围发生。爆发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虫害,受灾面积3530公顷。主要分布在新圩镇的大前,富田镇的木湖、江背,天玉镇的岭上、平湖村,河东街道的赣江、浒岗村,文陂乡的甲先、小水村等地,采取施放白僵菌、仿生化学药物和营林措施防治,挽回经济损失140余万元。同年,在白云山林场草坑、城隍庙、坛炉山和东固林场湿地松林,发生萧氏松茎象虫害,受灾面积482.7公顷,采取使用白僵菌无纺布、人工捕捉及营林措施防治,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同年,在天玉105国道、值夏马埠退耕还林区域,发生杨树食叶虫虫害,受灾面积120公顷,采用苦豆碱水剂、5%吡虫啉乳油防治,挽回经济损失14余万元。
  2009年,用白僵菌和森防丹I号、3%高渗苯氧威乳油等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使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危害面积降至646.7公顷,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同年,受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次生性害虫增加,主测对象萧氏松茎象危害面积668.7公顷,主要分布在白云山林场的杨柳、横坑、潢汾、坛炉、新田垇等湿地松林中,采用捆扎白僵菌无纺布、人工捕捉等方法防治,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同年,发生杨树溃疡病,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蛀干害虫粒肩天牛(桑天牛)、光肩生天牛、云斑天牛等虫害,受灾面积100公顷,主要采取安装杀虫灯、打孔注药和使用森得保仿生药剂防治,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2008~2009年,在东固乡六渡和东固林场,发生竹子害虫一字竹象甲虫害,受灾面积136公顷,采用营林措施、人工捕捉、喷洒和注射仿生化学农药防治,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
  2010年,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发生面积736.7公顷,主要分布在富田镇北塘、杨柳,新圩镇马塘,文陂乡甲先、西竺等村;萧氏松茎象发生面积433.3公顷,主要分布于白云山林场、东固乡等,利用白僵菌防治,挽回经济损失36万余元。同年,河东街道发生松褐天牛危害,发生面积80公顷,采取设置诱木和喷洒“噻虫啉”防治,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青原区是珍稀动物和珍贵植物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地区。青原区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穿山甲、豹、大灵猫、小灵猫、水鹿、虎纹娃、风头鹰、鸬鹚、白鹭、斑嘴鸭、灰胸竹鸡、山斑鸠、大斑啄木鸟、喜鹊、画眉、大山雀、黄鼬、乌梢蛇、银环蛇等。青原区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杏、水杉、闽楠、鹅掌楸、喜树、山杜英、桂花、山茶、杜鹃、黄连木等。(动植物资源详见第三编第四章生物资源。)
  区林业局林政科行使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职能。2001年,区林业局建立5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以下简称野保站),与林业工作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人员35人。主要活动:一是政策宣传。在野保站、林区、路旁开辟了宣传栏,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林业政策、办事规程、岗位责任制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图片。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11月份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二是引导群众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在野保站引导下,建立野生动植物培育基地(公司)7家,野生动植物驯养基地(公司)4家。三是行政执法。野保站除组织乡村护林网络外,还常年坚持巡查管护,对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窝点、宾馆、酒楼进行经常性巡查,对涉案人员进行认真教育和严肃处罚,对查获的野生动物进行收治和放归野外。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2007年6月,经区政府批准在白云山水库、螺滩水库两库区建立县(区)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33.3公顷。白云山-螺滩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鸳鸯、穿山甲、白鹭、水杉、银杏、南方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采取的保护措施: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等功能区,根据资源分布的重要程度分区实施保护;按照有关保护名录把保护区内所有野生动、植物,分成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省级重点、省级非重点、保护区重点等保护级别,按照物种的重要程度,有针对性地保护野生动、植物;建立保护责任区域,分片对保护区资源实施保护;建立森林扑火队伍,配备了专人负责护林防火,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开展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青原区开展三次专项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检查和清理整顿活动。组织区森林公安、区林政执法人员和基层野保站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集贸市场商贩和餐饮业业主等无证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查获猫头鹰2只,虎纹蛙30只,狗獾2只、黄鹿4只,蛇50余条;捣毁捕鸟点5处,缴获捕鸟网7张,解救放飞活鸟12只;处理有关违法人员5人。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