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4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生产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5
页码: 542-546
摘要: 本节记述吉安市青原区粮食生产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了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粮食作物种类和分布、水稻良种引进与培育、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
关键词: 青原区 种植业 粮食生产

内容

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22863公顷,总产12.8万吨,占全区农作物总面积的75.9%。水稻是粮食作物的主体,2010年水稻播种面积21746公顷,总产12.6万吨,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72.2%,产量占98.62%;其次是大豆,种植面积占1.54%,产量占0.38%;红薯等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1.47%,产量占1.12%。
  粮食作物种类和分布
  水稻吉安自古就是重要产粮地区,北宋农学家曾安止在《禾谱》序中说:“江南俗厚,以农为生,吉居其右,尤殷且勤,漕台岁贡百万斛,调吉谷者十常六七”。水稻按米质分类,有粘稻和糯稻;按生态特征分类,有粳稻和籼稻,境内籼稻栽种居多,粳稻栽种很少;按种植季节分类,有早稻、一季晚稻、二季晚稻;按年种植次数分双季稻、单季稻,全区主要以双季稻为主,单季稻主要分布在东固、富田等乡镇山区的深泥田、冷水田。据记载水稻单产: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的水稻单产较低,增长速度缓慢。1949年水稻播面亩产仅106.5公斤;至1979年播面亩产才达207.5公斤。在水稻早、中、晚不同季别的单产中,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灌溉条件差,境内很少栽种二季晚稻。新中国建立后,兴修水利,改善排灌条件,扩大旱涝保收面积,二季晚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上推行科学种田,增加农业投入,二季晚稻单产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播种面积,21748公顷,亩产达到408.7公斤。
  大、小麦境内的小麦生产始于南宋初(1127),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的乡村。20世纪50年代前,品种为本地的老鼠麦、须麦、棒槌小麦等,一般亩产只40~50公斤。家庭联产承包后基本不种植。
  豆类境内豆类栽培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到明代,已有黄豆、黑豆、绿豆、赤豆、蚕豆、豌豆、扁豆、豇豆、虎斑豆、峨嵋豆、刀豆等。
  大豆,区内豆类以种植大豆为主,全区各地均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值夏、富田、富滩、新圩、天玉和河东等乡镇。按播种和收获期分,有早大豆、晚大豆。早大豆于清明前后播种,小暑前后收获,多以旱地、山坡地、望天丘和田埂种植,主要是用于剥新鲜毛豆作为蔬菜上市出售。晚大豆于大暑前后播种,霜降至立冬收获,一般在早稻收获后,不翻地,打穴或种植于禾蔸缝中。1949年至1962年,主要品种有吉安黄豆、青皮豆、茶豆、乌豆。此后,主要以引进品种为主。
  蚕豆,俗称大豌豆。“秋分”前后播种,次年“立夏”前后收获。境内均有种植,一般种在旱地或山坡上,平均亩产约77公斤。
  豌豆,俗称小豌豆,播种和收获时间以及播种地点与蚕豆相同。平均亩产约76公斤。
  绿豆,俗称青豆。绿豆为民间用作清热解暑食品,并作为制作高级粉丝的原料,是传统作物,适应性强,耐贫瘠,易种植,生长期短,果实成熟期先后不一,收获费工,产量不高,亩产一般在55公斤。1985年以后,引进了中绿1号、中绿2号两个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不裂荚、品质优、籽粒大等特点。
  薯类薯类作物有红薯(也称甘薯,吉安称番薯)、马铃薯、怀山、脚板薯、芋头、魔芋、竹蒿薯、木薯8种。马铃薯、怀山、脚板薯、芋头、魔芋、竹蒿薯多为蔬菜。
  红薯,全区均有种植,多以旱地种植早红薯为主,区内种植相对较多的有富田、值夏、富滩、新圩、河东和天玉等乡镇。是境内的传统旱粮,新中国建立前山区有“一季番薯半年粮”之说,以红薯作为主食。红薯也可加工成淀粉、粉皮、粉丝,还可酿酒,制成酒精。红薯的繁殖方法是:将鲜薯晾干后放入地窖冬藏,作种薯。清明前后将萌发了芽的种薯埋放在旱地里,使其长出薯藤。芒种前剪藤栽种,叫早红薯,大暑至立秋前后从早红薯地剪藤栽种叫晚红薯。解放前,本地只种植红皮白心、红皮黄心等品种。20世纪50年代,从浙江引进短藤的胜利百号红薯,含淀粉多。80年代引进杂交红薯、产量高。
  荞麦俗称花麦。境内历来有种荞麦习惯,把它当做备荒作物。“立秋”至“处署”利用秋闲田播种,一贯栽青秆、红秆两个品种。采取翻耕点播,盖灰、出苗后锄草一次,生育期一般80天左右,“立冬”前后收获,一般亩产40~50公斤。20世纪80年代后基本不种植。
  玉米零星种植于旱地、菜地,河东、天玉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大,以鲜食为主。过去沿袭种植本地高秆玉米,1984年引进杂交玉米中单3号,并用其亲本作母本,与330作父本杂交成中单2号。
  高粱历来种植本地糯高粱,1971年引进杂交高粱。
  水稻良种引进与培育
  新中国成立前,各类作物种子无专业管理机构。种子来源由农民自己选留。重视选种的农家采用单穗选,一般农家用块选,长年累月,品种陈旧、混杂、退化,产量逐减。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执行“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种子方针。至2000年,区内水稻良种推广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1960年,主要是对地方高秆品种进行鉴定、评选、推广,同时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推广和普及矮秆良种;第三阶段从7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在继续引进推广和普及矮秆良种的同时,逐步推广早、中、晚杂交水稻组合,并实现早、晚两季杂交水稻配套模式化栽培技术;第四阶段,90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引导农民从追求高产品种转变为追求优质高产品种,并根据食用、饲用、工业用粮的不同需求,分别引进推广适合各种用途的品种。
  水稻品种培育,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两田两场”良种繁育制度。即在生产队建立单本繁殖田和种子培育田;各公社建立公社良种场,县市建立县市良种场。对从外地引进的、经过试种适合本地栽培的良种,在两田两场进行单本繁殖或成片种植。
  1975年从外地引进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采用“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制种繁育杂交水稻种子。1975年至1981年前后,各地每年抽调一批农技人员组成制种队赴广西和海南岛进行杂交水稻制种。以下是原河东乡参与原县级吉安市杂交水稻制种的经历:
  1975~1978年,吉安市农林水利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赴海南岛三亚地区荔枝沟师部农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公社兴华大队进行大面积的春季杂交水稻制种。制种组合主要是汕优2号、汕优4号、南优2号,平均亩产仅25~40公斤。由于赴海南、广西制种路途远,费用高、效益低,1978年秋季,杂交水稻制种从外地转向本地。1978~1981年四年中,先后在河东公社芫下大队、大塘大队等地进行秋季杂交水稻制种。制种组合为汕优2号、汕优4号、汕优6号。由于气温、土质的差异,加上制种技术没有过关,亩产低的仅15公斤,高的也只有30多公斤。1982~1988年水稻制种停顿下来了。1989年,吉安市农牧渔业局在认真总结过去的制种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又组织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市郊各乡进行千亩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承包,产量比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133.9公斤。
  杂交稻经历了从三系杂交稻向两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的发展过程。21世纪后,青原区早稻主要有金优463、金优402、蓉优3号、株两优02、淦鑫203、陆两优996等;一晚/中稻有:扬两优6号、Ⅱ优航1号、两优培九等;晚稻有:岳优9113、淦鑫688、天优998、金优207、先农20号、中九优228、蓉优5号等。
  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水稻育秧 境内水稻育秧自古沿用水播水育,即将晒了的稻种风选、水选(部分地区用盐水或石灰水选)洗净后,装入袋内放入池塘浸1~2天,之后滤干打包,每日浇水1~2次,有的快速催芽用温水淋洒,4~5日后,视其萌芽达1厘米左右,散播在秧田内。1964年以后,推行湿润秧田、稀播壮秧。因秧田有畦沟、围沟,既容易排灌,保持畦面湿润,又利于秧苗通风透气,不易烂秧。1965年试行水田薄膜育秧;1969年推行场地薄膜育秧,小苗带土移栽;1989年又提倡板田薄膜育秧和旱床育秧。到1996年,板田薄膜育秧技术逐步被水稻塑盘育秧抛栽技术(简称水稻抛秧)取代,不仅把农民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作中解放出来了,而且秧苗根系无损伤,生长快、分蘖多,产量高。建区以前,新圩、文陂、值夏、富田等乡镇抛秧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左右,河东、天玉只有15%左右。建区以后,至2010年,全区抛秧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
  水稻直播 2005年以前在值夏永乐等村开始试行早稻和一季稻(中稻)直播,面积20公顷左右,此后遍及全区各乡镇,种粮大户中推广尤为迅速。至2010年,全区直播面积达333.3公顷。
  水稻 “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技术2007年开始全面推广杂交早稻每亩大田用种量2~2.5公斤,中、晚稻每亩大田用种量1.25~1.75公斤,大幅度地增加了基本苗和有效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当年推广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80%。
  合理密植 1951年前,境内水稻植株较稀,籼稻株行距一般40×50厘米,糯稻50×66.7厘米。1951年后,进行合理密植,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合作化初期,水稻高秆品种株行距26.7×33.3厘米,还推广了小株密植。1958年,刮起越密越好的风,高秆水稻株行距11.7×23.3厘米,是年秋还出现移禾并丘的错误做法,结果通风不良,谷穗不结实,严重减产。1966年至1976年,大量引进矮秆良种,积极推广“早、小、密、矮”,水稻株行距20×23.3厘米、20×20厘米、13.3×20厘米。为了早,1970年推行小苗带土移栽。1979年后,以20×23.3厘米的合理密植(高山冷水田稍密,门口肥田稍稀)得到普及。
  灌溉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水利设施少,灌溉条件差,主要是防旱。因此,对水稻普遍采取“加高田塍,蓄水防旱”的办法长期深水淹灌。1964年以后,随着大批蓄引水工程的兴建和推行“田圳分家”,水稻普遍实行“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的科学灌溉方法。
  水稻免耕栽培 2008年开始在二季晚稻生产中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2010年在部分种粮大户中面积达千亩。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着重推广了种子消毒处理、稻田耕沤灭螟、秧田超剂量“送嫁药”、杀虫灯灭虫、混合保穗药、配方用药等综合防病虫技术,全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达90%。
  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
  在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的扶持下,青原区2008年在富滩镇社山开展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
  2009年在富滩社山、富田云楼各建了一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种植面积1329公顷。示范片不仅应用良种良法,而且机耕率达100%、机插率达20%以上、机收率达80%以上。当年,经专家测产,早稻平均亩产达487公斤,晚稻平均亩产达485公斤,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00公斤。示范片已成为全区农民参观学习农业科技的实训基地。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