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军事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33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军事斗争
分类号: K269.4
页数: 10
页码: 461-470
摘要: 本章记述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战事、战绩情况。
关键词: 青原区 东固根据地 军事斗争

内容

第一节 军事力量
  群众武装
  东固工农革命军 1927年9月,东固工农革命军成立,赖经邦任队长。
  东龙游击队 1928年10月,东龙游击队在东固殷富村万寿宫成立,队长刘任贤,秘书刘振邦,有30余人枪,成立后在边界区域开展游击斗争。
  赣西游击第二大队 1929年4月,赣西游击第二大队在东固成立,由原红四军留东固养伤的干部担任指挥,有枪40余支,常在外打游击。
  中鹄游击队(警卫连、营) 1929年4月,中鹄游击队在中鹄区茅园村成立,队长郭椿,政委王甲天。成立时有队员20余名,一支长枪、一支短枪、六支土枪,隶属于中共吉水县委领导。1930年3月后,隶属于中共赣西南特委管辖,主要在水东和吉安县陂头等地打击土豪劣绅,1930年3月发展到30多人,有长枪7支,鸟铳20多支,1931年2月编入中共赣西特区委领导的吉水红色警卫营。1931年5月,中共中鹄区委将中鹄游击队扩编为中鹄红色警卫连,有队员80余人,枪60来支。政委赵开伦,易本章、郭椿、蔡拔萃先后担任连长。1931年7月,中鹄红色警卫连袭击了宿营在镜头(今青原区富滩古富镜头村)一敌营300多人,缴获的武器武装了全连,部分俘虏加入红色警卫连。后上级批准将连扩大成营。营长易本章,政委赵开伦。警卫营辖两个连一个特务排,全营武器装备齐全。
  纯化游击队 1930年3月,纯化游击队成立。下辖四个大队、一个警卫连,4月,改为陂头游击队。
  水东游击队 1930年初,共产党员李明清等人在水东区的平湖村组织30多人成立赤卫队,后改为水东游击队,队长李明清,有枪18支。经常在吉安城区和赣江东岸袭击国民党军队。1930年4月并入中鹄区游击队。
  东固警卫营 1930年下半年,东固警卫营成立,下辖3个连,后改为工农红军独立团,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补充师,师长胡定坤,补充师专职训练新兵,后东固成立了警卫连。
  公略独立团 1932年2月,东固警卫连改编为公略独立团,没有营的建制,直辖4个步兵连,共500多人,300余支枪。1933年下半年,改编为红军第七师,师长欧阳科晖,隶属江西省军区第三分区,4个月后改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三团,原师长任团长。
  公略县成立后,各区建立了游击队和红色警卫连,各乡建立了赤卫军。全县有红色警卫连6个,游击队6支,赤卫军模范营11个连、1214人、105支枪,赤卫军40个连、4853人。1931年9月,县内各游击队合编为5个游击支队、11个游击大队,游击队员1036人,枪735支。
  东固游击队 1933年下半年组建,队长李继。1934年初编入东潭独立营,后东固重建一支游击队,有队员80余人,枪40多支。
  东潭独立营 1934年初,东固游击队和永丰县潭头游击队合并为东潭独立营,营长胡发鑫,有140多人,90多支枪。
  公万兴独立团 1934年7月,公万兴独立团成立,团长胡发鑫,全团共有官兵700多人,枪600余支,1935年5月解散。
  地方红军
  工农革命军第七、九纵队1928年2月,东固工农革命军和永(丰)吉(水)农军合并,并吸收吉安、吉水、永丰等县的部分工农群众参加,在东固养军山成立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纵队,赖经邦任党代表,吴江任队长,曾炳春,后柏金善任秘书长。下设三个区队和宣传队、运输队等。纵队有150余人,80多支枪。不久,吸收部分工农群众与延福地区游击队,改编成立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九纵队。队长李育春,后李韶九,参谋长黄志道(原名刘泽民、亦即刘沛云),党代表金万邦(原名曾绍昌)。有200多人,160多支枪,下设3个中队。1928年3月,第九纵队奉特委之命调东固整训。同月,第七、九纵队总指挥部成立,统一指挥七、九纵队的行动。总指挥叶天雷,党代表詹天龙,参谋长赖经邦。
  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四团 1928年9月,赣西特委决定,将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九纵队合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团长兼党委书记李文林,(后)李韶九,副团长段月泉,政治部主任袁振亚,(后)曾炳春,参谋长刘泽民,下辖3个步兵连,1个特务连和1个政治宣传队,全团300余人,160多支枪。
  1929年2月初,赣西特委雷震东和红二团团长李文林主持召开了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十五、十六两纵队和兴国农民武装党团活动分子会,讨论决定将第十五、十六纵队及部分游击队、赤卫队员及抽调红二团100余名党、团员骨干官兵合编成立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团长段月泉,党委书记金万邦,政治部主任鄢日新,参谋长刘泽民。全团400多人,300多枪,下辖4个连。
  1929年6月,成立红二、四团行动委员会,书记兼政委李文林,总指挥鄢日新,并相应成立红二、四团政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
  工农红军第二十军 1930年7月,以赣西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第二十纵队、第三十纵队为基础在吉安县陂头村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军。全军共有人枪2500余,下辖一七二团、一七三团两个团。10月,又组建一七四团、一七五团。军部直属有卫生队、机枪连、教导队。红二十军军官序列为:军长曾炳春,后刘铁超、萧大鹏,政治委员刘士奇,后曾炳春,政治部主任谢汉昌,参谋长刘泽民,后钟效蔚。1930年10月,配合红一军团第九次攻打吉安,夺取城西真君山阵地,为攻克吉安立下战功。后因“富田事变”被视为叛军,副排以上干部被打入“AB”团、“反革命”。7月,红二十军番号被取消,余部分别编入红三、四、十二军和湘赣独立师。
  主力红军
  红四军 1928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朱德、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1929年1月,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向赣南闽西地区转移。2月中旬,红四军转战赣南后,经永丰龙冈、君埠等地,到达吉安县东固,与江西工农红军第二、四团会合,将部队团的编制改为纵队,以原第二十八团、特务营、第三十一团为基础,分别编为第一、二、三纵队,每个纵队辖2个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全军共3600余人,枪1100余支。2月25日离开东固,向赣闽边界地区游击。1930年2月,红四军又从闽西返回吉安、永丰、吉水、泰和等地,帮助地方建立武装,发展根据地。
  红五军 1928年11月,平江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
  红六军(后改为红三军) 1930年1月,于田会议决定集中江西红军独立第二、三、四、五团(红五团是1929年12月在吉水组建)合编为红军第六军。会后,红六军在万安成立,军以下为旅建制,原红二、三团为第一旅,近1600人,800余支枪;红四、五团为第二旅,有枪600余支。后改为纵队,增加第三纵队建制。红六军军官序列: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刘士奇,后陈毅,参谋长曾昭汉,政治部主任毛泽覃。第一旅旅长柯武东,党代表李文林;第二旅旅长罗炳辉,党代表曾炳春。改纵队后,第一纵队司令柯武东,政委李韶九;第二纵队司令罗炳辉,政委王如痴,后曾炳春;第三纵队司令刘作述,后徐彦刚,政委刘作述。1930年7月,红六军改称红三军,为红一军团建制,改纵队称师,下辖七、八、九三个师。
  红一军团 1930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组建,简称红一军团。9月,红一军团从长沙、株洲转战返回并进驻峡江、吉水、吉安、永丰等地,抗击国民党军对赣西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9月以后,红一军团隶属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下辖第三、四、十二、二十、二十二军,全军团共2万余人。1930年后,在历次抗击国民党军“围剿”中,先后多次转战进驻万安、泰和、遂川、吉安、吉水、峡江、永丰等县。1934年10月后,红一军团随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撤离赣西南地区。
  红三军团 1930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成立,简称红三军团。1930年底后,在历次反“围剿”中,多次转战并进驻赣西南苏区。红三军团隶属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下辖第五、八、十六军(第十六军留守湘鄂赣根据地坚持斗争,未到赣西南根据地)。1931年3月,由军的建制改为师的建制,辖第一、三、四、六师;1932年2月,辖第一、二、三师,并先后增编第七军和第五军。红三军团成立时约1万余人,后发展到1.8万余人。1934年10月,红三军团随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撤离赣西南苏区。
  红一方面军 1930年9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简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后周恩来),总参谋长朱云卿(后郭化若〈代〉、叶剑英、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杨岳彬(后周以粟、王稼祥、杨尚昆)。红一方面军隶属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设总司令部(后改称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后增设总供给部,下辖红一、三军团。从长沙、株洲等地转战进驻峡江、吉水、吉安;后东渡赣江,撤至永丰、吉安县东固等地,抗击国民党军对赣西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在历次反“围剿”中,红一方面军及所辖部队先后转战吉安、吉水、永丰、泰和等赣西南地区。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撤离赣西南苏区。
  第二节 战事 战绩
  东固暴动
  1927年11月,赖经邦、曾炳春、段蔚林、段月泉等率领60多名工农革命军举行东固暴动,连夜奔袭富田,准备捉拿罪恶昭著的地方大豪绅王初曦,暴动队伍到达富田王家村时,王初曦已闻风而逃,仅抓获其弟王良照。工农革命军抄了王初曦的家,把财产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宣传贫苦农民要团结起来,跟共产党闹革命,打倒土豪劣绅。这一行动震撼了靠近东固的邻县,特别是富田到吉安城的新安、新圩、陂头、值夏、永和等地。暴动队伍大胆地挺进到距吉安城仅20公里的永和圩,筹得军饷近万元。接着又游击到吉水县水南,收缴吉水豪绅地主枪支16支,于26日返回富田。暴动队伍在富田宣传工农革命的伟大意义,控诉反动派王初曦的罪恶,发动富田群众起来革命。同时还召集富田地区的缝纫工给暴动队伍做了百余套军服,然后凯旋回师东固。
  七、九纵队战事
  1928年3月,詹天龙、梁人杰带领第七纵队支援于都桥头暴动。同月,赖经邦带领12人枪到永丰沙溪一带帮助组织沙溪桥头暴动;第九纵队攻打峡江县城,缴枪20多支。4月,第七、九纵队攻打永丰县城未克。同月,东固区委和七纵队先后几次派人送信去井冈山,沟通了两块根据地的联系。6月,第七纵队攻打兴国枫边靖卫团,战斗失利,赖经邦被捕牺牲。7月,曾炳春率第七纵队支援兴国崇贤农民暴动,击溃崇贤靖卫团,缴枪16支及大批子弹和财物,暴动胜利。同月,第九纵队回延福平乱,打败油田、安福枫田靖卫团及一个连的国民党军,歼敌50余名,缴枪约80支,后第九纵队又攻打固江靖卫团,缴枪30多支。不久第七纵队粉碎了以吉安县国民党县长邹松为首的“五县会剿”(吉安、吉水、泰和、兴国、永丰“会剿”)。7~9月,七、九纵队转战新余等县,先后与国民党一个旅以上的兵力作战二三次,俱获胜利,并在延福打败洪塘靖卫团,缴枪10余支。七、九纵队成立后几个月间,陆续抽调人员、配给枪支,分赴永丰、乐安、泰和、兴国、吉水、峡江、分宜、安福、新余等县,组织、支援暴动,帮助组建游击队,建立党的组织和农协组织,扩大了游击区域和赤色区域。
  红二、四团战绩
  1928年10月,红二团大败乐安靖卫团攻克县城12月18日,攻克兴国县城,缴获一座兵工厂。同月在兴国良村击溃前来合击红二团的国民党军刘士毅一部及兴国各乡靖卫团,击毙兴国靖卫团长刘明德。月底,红二团回到东固,遭到国民党吉安守军72团两个连及永丰、吉安、吉水、乐安等县靖卫团袭击,红二团仓促应战失利,第二天,全团指战员奋勇作战,大败敌军。
  1929年1月,红二团粉碎了“五市联防”靖卫团的进攻,击毙其队长。同月,驻吉国民党军金汉鼎以两个团的兵力在靖卫团的配合下,分四路进犯东固,红二团则在其进犯之前已到兴国、于都等地游击,敌人扑空,而红二团击败兴国等地靖卫团。东固会师后,红二、四团并肩作战。1929年3月,红二、四团配合红四军攻克于都县城。3月下旬,红二团第二次攻克兴国县城,杀了国民党县长钟老槐。6月,红二、四团在宜黄东陂大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五十二旅的一个营。7月,红二团同南丰地方游击队进攻南丰县城。8月,红二、四团攻克广昌县城,打开监狱,释放革命人士。9月下旬,红二、四团第二次攻克乐安县城。10月,策动乐安县靖卫大队队长张英率部共110多名队员、枪80余支起义。大部分队员参加了红军。此后,红二、四团在吉安北部作战七八次,多次获胜。在吉水县三曲滩击败国民党军邓英部一个营,尔后又攻取峡江县城,进攻新余,袭击分宜县城,消灭了宜春彬江靖卫团。红四团进攻吉水县城和吉安水东之战,缴枪150支,其中,12月中旬在水东群众武装配合下,消灭了驻防水东的国民党江西省保安第三团第一中队,开辟了从张家渡到水东、天玉沿江几十里的水东苏区。张家渡之战缴枪20余支。
  红二、四团成立一年多时间里,转战吉安、吉水、乐安、兴国、永丰、安福、新余、分宜、于都、宁都、泰和、万安、宜黄、南丰、广昌、赣县、峡江、宜春等18个县,大小战斗数十次,俘敌数百人,缴获枪支近600支,队伍由小到大,战斗力由弱到强。
  红二团由组建时的300人、160支枪发展到850多人,440多枪。在游击战中,还派出干部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在吉安、吉水、永丰、兴国、于都、泰和、分宜等县建立小块红色区域。
  东固会师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与敌军屡战失利,处于建军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为了寻求一个有党有群众的地方休整部队,补充给养,安置伤员,2月3日,在寻乌罗福嶂召开的前委扩大会上,毛泽东决定,经瑞金、宁都到达东固,与红二团联系,先在东固找个安身之地,再寻机西渡赣江打回井冈山。2月8日,红四军在瑞金大柏地一仗,大获全胜,2月13日进驻宁都县城,2月16日到达永丰龙冈。此时正在兴国莲塘的红二团长李文林得到宁都党组织送来毛泽东关于“调队会师东固”的亲笔信后,即刻带了一连人马赶到永丰龙冈,迎接毛泽东、朱德和红四军,并于18日到达东固南龙。次日中午,在南龙水西河坝上召开军民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强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要求部队搞好军民团结。当天下午,红四军到达东固圩,东固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刘经化、高克念等人到红四军总部会见了毛泽东、朱德,商议了两军会师事宜。2月20日,红四军与红二、四团在东固螺坑坝上胜利会师。螺坑群众热烈欢迎,宰牛杀猪,送肉送粮,盛情慰劳子弟兵。红四军在螺坑召开了两军团以上干部和东固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会上,毛泽东询问了红二、四团的政治、军事、组织等情况,同时介绍了红四军的军队建设情况。22日,红四军和红二、四团在东固螺坑石古丘河坝上召开胜利会师大会。毛泽东在会上高度赞扬了东固根据地的成就,说:“东固山很好,是第二个井冈山。东固山是我们走出井冈山又到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现在,东固山与井冈山终于连接起来了,最终要连接全中国,中国革命一定要胜利!”“红四军是铁军,红二、四团是钢军!”朱德则风趣地说:“国民党反动派天天喊打倒‘朱毛’,‘朱毛’越打越多,现在你们也成了‘朱毛’了!”。23日,毛泽东在螺坑新石古丘村云汉堂召开了红二、四团干部和东固地方干部会议。吉安、兴国、泰和、宁都等地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详细传达了党的“六大”精神,对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土地分配作了明确的指示。交流了实行工农武
  装割据、开展游击斗争等经验,同时决定留下毛泽覃、谢唯俊、陈东日参加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工作。红四军在东固安全地休整了一个星期,改善了战士的生活,消除了疲劳,安置了300多伤病员在东固治疗。在此期间,红二、四团和东固群众向红四军赠送了4000银元和大批子弹及物资;红四军也向红二、四团赠送了4挺机关枪和1门迫击炮。在得悉井冈山失守和敌军又要大举进犯东固消息后,经前委会议集体讨论“乃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为此,毛泽东决定放弃回师井冈山,而率领红四军离开东固继续向赣南、闽西游击。2月25日,红四军离开东固东进赣南闽西开辟根据地,红二、四团则继续游击兴国等地。
  罗炳辉起义
  1929年春,驻吉安滇军十二师师长金汉鼎整顿地方靖卫团队。罗炳辉经其云南同乡、国民党吉安县县长冷照升推荐,于6月就任吉安县靖卫大队队长,率部驻值夏。罗炳辉到任后,利用工作之便,了解到很多有关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有一次,靖卫队捉到了几十个“共匪”,罗炳辉亲自“提审”,得知他们都是当地的穷苦人,为求生存起而斗争,于是将他们释放。
  中共江西省委根据罗的表现,决定派罗的同乡、好友赵醒吾争取他参加革命队伍。赵给罗写了封信,说他办民团要为民族为人民做好事,不要做走狗,做民族的罪人。此信对罗的思想震动很大。7月,赵醒吾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吉安,和罗促膝谈心三天,罗炳辉表示愿意跟共产党干革命。不几天,赣西特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士奇和省委军事巡视员蔡升熙又亲自找罗炳辉,介绍他以“罗南煌”之名,加入了共产党。党将他留在靖卫队,并要他设法联络邻县靖卫团队,待机起义。罗炳辉积极做好起义准备工作。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购置步枪30多支,驳壳枪4支,又给士兵每人买一件毛衣,在靖卫队中团结可靠分子,深受官兵拥戴。
  9月,湘系军阀成光耀旅进驻吉安,彭学游为县长。10月,成光耀召集军政要员会议,策划以查户口为名,对全城进行大搜捕,罗炳辉及时送出情报,使吉安城的党组织未受大的损失。
  10月,赣西特委决定,以罗炳辉的靖卫队做内应,并联合吉水、永新靖卫队里应外合,攻取吉安。11月1日,罗炳辉找县长彭学游,以“防卫力薄弱”为由,要求将所部撤回城里休整。但成、彭二人也察知罗有“通匪”迹象。怕罗趁城里空虚发生兵变,令罗“仍守原防”,罗又说“士兵索饷甚急”,要求补发巨额欠饷。
  11月8日,赣西党团组织突遭破坏,攻吉计划被泄,赵醒吾等100余人被捕牺牲。成光耀掌握了罗炳辉准备暴动的确切证据,便以补发欠饷为饵,令罗率部回城,欲捕拿罗炳辉。危急关头,赣西特委派常委曾山紧急通知罗炳辉提前起义。11月15日凌晨,罗炳辉在值夏镇水北罗家宣布起义,吉安靖卫队共有三个中队,分驻在罗家和竹山祠堂,11月14日晚,二中队队长张恭良率二中队外出,起义部队为一、三中队官兵,共180余人,150余支枪。当日,起义部队开往新圩,次日到达富田,受到中共江西省委、赣西特委领导人蔡升熙、江汉波、刘士奇、曾炳春和苏区人民的欢迎。起义部队在富田短期整训后,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罗炳辉,不久,并入第四团,罗仍为团长。1930年1月,这支队伍又编入红六军,成为红一方面军的重要力量。
  歼灭唐云山旅
  1930年2月20日,唐云山独立第十五旅从湖北、南昌、樟树到达吉水县城与吉水乌江一线。此时,红四军从永丰县城出发,经吉水县白沙、水南、古富(今青原区富滩镇古富村)、施家边(今青原区富滩镇施家边村)、龙田、葛山、到达大洲上(今青原区天玉镇临江村、邱家村一带的总称)。红四军前委根据唐旅的进占情况,决定放弃原定进攻吉水的计划,率部转青原山、值夏、陂头、新圩至富田,准备“诱敌深入到赤色区域”,尔后歼灭之。号称“铁军”的唐云山独立第十五旅,发现红军撤退后,迅速进入苏区,欲找红军主力决战。
  唐旅分左、中、右三路向红军进逼。2月23日,左路军一个团占领了吉水县水南圩镇,右路军一个团进至值夏,驻扎在赤冈山(今青原区值夏镇大前村赤冈山自然村),中路军旅指挥所及一个团进至富滩,旅指挥所设在大湾村(今青原区富滩镇宋溪村大湾匡家自然村、富滩工业园B区西南角)。当晚,水南区委领导人龚荣、杨金芳等赶往富田,将唐的部署和水南地区发动群众备战情况,向红四军前委汇报。前委决定乘该旅兵力分散,态势孤立之机,集中兵力各个歼灭。2月24日,红四军第一、三两纵队,连夜从新安经陂头迂回到国民党军侧后,牵制其右路、中路部队;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四纵队和红六军第二纵队从富田出发,经老古庙,正面攻击进至水南圩之国民党军。25日凌晨,红军抵水南圩背后,于蛤蟆岭至茶壶陂一线展开,分3路向水南进攻。水南地区游击队、赤卫队和赣西南红军学校学员从东西两路进攻,朱德、毛泽东指挥中路红军部队分兵左右迂回,从侧面攻上水南圩制高点宝华山,缴了国民党军立在山头的一挺机关枪转向敌群猛烈扫射。国民党军向水南圩镇败退,红军乘胜追击。红军追至水南圩旁的汪村塅时,遭敌安放在汪村村边坟堆上的三挺机枪拦阻,进攻受阻,红军即组织火力反击国民党军并占领了水南圩。国民党军大败而逃,争着从水南、义富涉水过泷江,淹死数百人,红军又一路追至燕山。左路国民党军大部被歼,少数残敌向值夏、富滩逃窜。
  红军分西、北两路向值夏、富滩进军。向西进军的红军从水南经富源桥、江南、龙王庙、螺滩后,向驻富滩大湾村之中路和旅指挥部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向北进军的红军从水南燕山出发,经带源、镜头、古富,到达施家边。在施家边分作两支:一支偏西南抢占源头、蜀源、石溪口(今青原区富滩镇丹村村委会的三个自然村)一带山冈,切断唐云山旅北逃之路,待机自丹村(今青原区富滩镇丹村村委会)往南向大湾村的包抄,配合西路红军围歼驻富滩大湾的国民党军;一支自施家边往南,进击据守兆省村(今青原区富滩镇施家边村委会兆省自然村萧家)南虎形山之敌。次日上午,虎形山激战,红军分三路从东、西、北三面向前。西面红军很快占了小虎形山,切断敌军往大湾与旅指挥部会合之路;东面红军从高陂(今青原区富滩镇作埠村委会高陂自然村)往西南,阻止敌军从作埠过河;正面红军奋力南进,从王东坑强攻大虎形山主敌。激战半天,唐部大败,纷纷投降,少量南逃至作埠村(今青原区富滩镇作埠村委会作埠自然村)欲过江向大湾旅部靠拢,因渡船早被地方游击队隐藏了,过泷江时淹死一部分,被红六军二纵队追至江边又歼灭一部分。红军乘胜从作埠过河,经渡头(今青原区富滩镇作埠村委会渡头自然村)、小岭(今青原区富滩镇三友村委会小岭自然村)、戏台脑(今青原区富滩镇富滩村)、皂村(今青原区富滩镇南团村委会皂村李家),赶到下梁(今青原区富滩镇南团村委会下梁自然村)三星桥,于下午2时许开始攻打赤冈山之敌。朱德、毛泽东站在富滩村南一棵大樟树下前沿指挥作战。国民党军在赤冈山居高临下拼死顽抗,红军分兵由茅园(今青原区富滩镇南团村委会茅园自然村)绕至崇福庵(今青原区文陂乡瑶湖村委会),从赤冈山南边攻打敌背,逐个占领山头。山上国民党军东、南、西三面挨打,退到北山脚的泷江边,只能涉水朝天梁山和大湾逃命,水冷江深,溺死数百人。至此,右路国民党军大部被歼。此役战斗异常激烈,原江西地方武装红二、四团负责人匡一心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25日下午3时许,在水南击败唐旅左路军后,西路追歼逃敌的红军,经螺滩、作埠到达罗家埠(富滩镇镇政府原驻地),过河后从东面猛攻唐旅部设在莲花形(今富滩工业园B区园区办公室处)的防线;在源头、蜀源方向待命的红军从丹村、石溪口沿白鹤山(富滩工业园B区西面山,又名荒山)从北面向唐旅包抄过来;从赤冈山追歼逃敌的红军分头从山头村(今青原区富滩镇龙塘村委会山头自然村)经甑盖山(泷江边)西麓和古塘村(今青原区富滩镇龙塘村)往天梁山迅速北进,从南向唐旅部发起攻击;红六军第二纵队则从赤冈山到垄下(今青原区值夏镇先锋村委会垅下自然村),经值夏街过水北桥到水北,向天梁山西包围。唐云山残部身陷方圆不足2公里的包围圈里,魂飞魄散,拼死抵抗,两军在东至莲花形、西至天梁山东麓、南至天梁山水库(今富滩龙塘)一线、北至宋罗路(今富滩镇政府至富滩工业园B区公路)的狭小区域内,反复冲杀,激烈争夺,战至下午5时,唐旅不支,逐渐被消灭。旅长唐云山趁乱和天黑,逃往张家渡,又抢乘小船逃往吉安。至此,号称“铁军”的唐云山独立第十五旅,在同红军不到两天的接触后,全军覆灭。红军共缴获敌步枪3000余支,机枪18挺,迫击炮10余门,子弹150多担,俘敌官兵1600余人。
  “九打”吉安
  从1929年10月到1930年10月,赣西南苏区数十万群众,配合黄公略、曾炳春等率领的江西地方红军武装,以及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九次攻打吉安县城,史称“九打吉安”。毛泽东诗词称之为“十万工农下吉安”。
  一打吉安 1929年10月,中共赣西特委决定组织总行动委员会和东、南、西、北四路行动委员会,成立赣西红军总司令部。制订了攻吉行动计划:首先发动群众起来暴动,配合红军、游击队先肃清吉安外围之敌,并联络红五军给予配合和援助。然后以江西红军独立第二、三、四团为主力,以城区工人力量和吉安、吉水、永新三个靖卫队作为内应,里应外合攻取吉安城。11月8日,吉安城区党、团组织大遭破坏,攻吉计划泄露,吉安守军成光耀一面急电鲁涤平求援,一面据城固守。中共赣西特委又决定,在国民党援军未到之前,以红二、四团为主力,以红三团及农民赤卫军配合,于11月22日强攻吉安城。此间,鲁涤平的援吉部队朱耀华旅及江西保安第三团到吉。因此,中共赣西特委于12月初又重新研究了攻吉策略,动员了吉安周围50里内、最多时达80万群众配合红军,攻打吉安周围县城,肃清吉安外围之敌。1930年1月下旬,红五、六军分别从赣江东、西两侧向吉安城逼进,形成了对吉安城“整个包围之势”。
  二打吉安1930年2月14日,陂头会议主席团发布了“关于占领吉安,建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第一号通告,其部署是:红四军和红六军第二纵队在赣江东面展开,会同中鹄区游击队攻打吉水;红五军及西区群众武装以永阳为中心,向附近逼进,并控制泰和之敌;红六军第一纵队会同北路群众进扰三曲滩、峡江之敌,截断赣江交通。吉安守军成光耀急呼救援,蒋介石抽调唐云山等7个旅的兵力,企图解吉安之围。红军避其锋锐,折回富田,诱敌深入,伺机歼敌。。2月23日后,唐云山旅孤军深入水南、值夏、中鹄(今富滩)一带,遭到红军歼灭性的打击。至3月,敌人的“进剿”计划完全破产。吉安四周各地方政府和武装力量继续积极发动群众,准备再次攻取吉安。4月下旬,各县特务队扩大为赤卫军第一、二、三、四纵队,成立赣西南赤卫军总指挥部,曾炳春任总指挥,下分中、东、西、南、北路指挥部。由于敌情变化,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取由广昌入建宁之计划”。于是红四、六军进军赣南闽西,红五军进军湘东。
  三打吉安1930年4月,龙子达、邢广洪率各县游击队、泰和独立营、红军学校学生共2万余人,攻打吉安,击败吉水的反动武装“红黄学会”和守望队,恢复了水东、儒林的苏区工作。
  四打吉安 1930年5月上旬,中共赣西南特委组织了以中央巡视员彭清泉为书记的“攻吉前委”,调集了10万余群众武装包围吉安7天,使吉安守军惊慌失措,豪绅地主和大资本家纷纷逃往南昌。由于主攻部队红六军一、三纵队未回及“攻吉前委”决心动摇等原因而停止攻吉。
  五打吉安 1930年5月上旬,中路武装单独发动攻吉战斗,在赣江对岸隔河射击,牵制了进攻北路之国民党军。
  六打吉安 1930年6月16日,国民党吉安守军换防,成光耀部已从吉安撤走,接防的新编十三师邓英旅尚远在樟树,城内只有金汉鼎的两营兵力。中共赣西南特委立即部署攻吉,以赣西红军第十一、二十、四等纵队(即由赤卫军一、二、三、四纵队改编)和红军学校学员为主力,调集10万群众配合,分左、中、右三路,左右两路从南、北两面进攻,中路在河东配合。6月28日上午,各路队伍将吉安城全面包围,发起总攻,经过半天激战,占领了真君山、天华山、螺子山,中路武装强渡赣江推进到神岗山麓。攻克天华山的队伍突破敌人的阵地,打进了城西郊赵公堂,击毙敌百余人。但因武器太差,攻不下守军的工事,加之援兵不及,被迫撤出战斗。
  七打吉安 攻吉部队撤出途中,恰遇红六军一、三纵队回来。于是,特委决定,调回各路攻吉队伍配合六军攻吉。这时,国民党军邓英部已赶到吉安接防。7月1日拂晓,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率部万余人包围吉安,开始攻吉。次日,攻吉总指挥曾炳春调回各路攻吉队伍,投入战斗。守军凭险据守,红军没有攻坚武器和经验,数次冲锋,均不奏效。双方伤亡均约400余人。7月5日,攻吉部队撤围转移,进行休整。
  八打吉安 这次攻吉的主力部队是红二十军、红军学校和青年干部学校学员,并调10万“精勇工农”配合作战。1930年8月25日,红二十军在吉安城西南郊三天两战,在高沙歼国民党军一个营,击溃一个团,俘获人枪400余。国民党军精锐损失过半,铁丝网外无敌兵。9月5日,发起总攻,各路队伍向敌阵地猛冲,两校学员队伍迅速占领天华山,红二十军和北路武装攻打真君山,用土坦克(用棉絮裹装的独轮车)掩护,冲到铁丝网下,双方展开肉搏战,激战数小时。红军牺牲二三百人,损失干部甚多。中共赣西南特委决定撤出红二十军,留下独立团、冲锋队、破坏队等群众武装,继续包围吉安。这次攻吉虽未奏效,但使吉安已成为一座孤城。
  九打吉安 1930年9月13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株洲确定了“由株萍路回师袭击赣敌,以红一军团攻取吉安”的战略决策。中共赣西南特委贯彻“前委9月17日来信”,号召广大群众迅速准备,组织各种支前和战斗队伍,配合红一方面军夺取吉安。10月2日,红一军团集结于吉水阜田一线,当天午后,红军分五路向吉安进发。10月3日下午2时,各路部队全部到达吉安城郊。总部在城北山前村(今属吉州区长塘镇陈家村委会)发布了10月4日拂晓总攻吉安城的命令;命红四军任左翼向螺子山、真君山之国民党军阵地攻击;红二十军任正面向真君山、天华山一线之国民党军佯攻;红三军与红十二军任右翼向天华山、神岗山一线之国民党军攻击。
  吉安城守军国民党新编第十三师师长邓英率部在西面各个山头上修筑炮台、碉堡、战壕等工事,挖了七道壕沟,埋竹钉、暗桩,架铁丝电网,加上赣江天堑,形成了一个圆形外围纵深防线。吹嘘吉安是“金城汤池”,“可保无虑”。
  10月4日拂晓,红军和10万赤、少队员向吉安城发起总攻:当晚9时许,红军从城西突破敌阵地,攻入城中心的中山路。邓英见势不妙,乘船从赣江逃跑,红军沿岸追击,截获国民党军小船4只,俘国民党军220多人。4日午夜红军占领吉安城。5日晚,毛泽东、朱德和军团总部进城。7日,在中山场召开十万军民“庆祝吉安暴动胜利大会”。
  反“围剿”斗争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和东固公审张辉瓒1930年10月,蒋、冯、阎军阀混战结束,蒋介石便调转兵力,组织对江西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其中对赣西南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实施重点“围剿”。
  1930年10月17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从吉安顺赣江而下抵达峡江县。10月30日,召开“罗坊会议”,决定“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11月1日,红一方面军发布命令,决定“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决定以主力移到赣江东岸,相机取樟树、抚州,发展峡江、吉水、永丰、乐安各县工作,筹措给养,训练部队”。根据这一命令,红一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进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开始后,红军主力则于11月中旬逐次向根据地的东固、龙冈地区转移,以保存实力,隐蔽待机。12月1日,红军第二十军分散在富田、东固、龙冈地区活动并协同群众在东固附近各山头构筑假工事,以迷惑国民党军;红军主力秘密转移至根据地中部宁都、永丰边界的黄陂、小布、洛口地区隐蔽集中。国民党军随即调整了进攻部署,国民党第九路军第十八师由永丰经古县、白沙进攻东固;第五十师由乐安经招携、藤田进攻龙冈、东固;新编第五师由吉安经富田进攻东固;第七十七师以主力防守吉安;第十九路军第六十、六十一师经萍乡向万安、泰和前进;其余部队则从抚州、赣州等地向根据地中心推进,企图“向东固红军根据地包围而聚歼之”。12月17日,鲁涤平亲率“陆海空总司令南昌行营”迁至吉安,指挥各路部队向东固进攻。19日,新编第五师进占东固。20日,第十八师进到东固,红军主动撤离东固,转占黄陂、麻田地区隐蔽待机。12月28日,鲁涤平命令已进入根据地的5个师向宁都、永丰边界的黄陂、小布、麻田等地区的红军实施总攻,其中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孤军深入,由永丰潭头向上固、龙冈推进,第十八师师部和该部五十二、五十三旅进占龙冈,第五十四旅留守东固。红一方面军首长得知这一情报后,决定首先歼灭张辉瓒师。12月30日拂晓前,红军各部队按作战命令进入预定位置。上午7时,张辉瓒以第十八师之第五十二旅为先头,师部及第五十三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9时许,该师在龙冈以东、小别以西登山时,突然遭到黄公略率领的红三军之七师居高临下的迎头痛击。国民党军败退至300米远的山坡上,逐步展开2个团,向红军反攻,均被红军击退。到下午3时,张辉瓒孤注一掷,亲自指挥4个团多路向红三军阵地攻击,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郭化若迅速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下午4时左右,红军发起总攻,红三军首先涉过龙冈河,占领盲公山山头;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率部向城东村出击,捣毁第十八师师部,活捉十八师师长张辉瓒。黄昏前,战斗全部结束。这次战斗,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近1万人,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无线电台1部。至此,国民党军对红一方面军和赣西南根据地第一次“围剿”宣告失败。
  1931年1月28日,在东固河坝上召开公审张辉瓒万人军民大会,大会处决了张辉瓒。会后,红军将士和当地游击队员将张辉瓒人头挂在东固街旁富水河坝边一棵高大的杉树上示众两日。1月30日,两名红军战士和几位游击队员抬着张辉瓒的头沿山路自东固而下,沿途每个街道、或大型村庄停留示众。
  张辉瓒人头经东固抬至富田后,从富田老街出发,经过匡家、文家,再到王家。在王家村“诚敬堂”前的列宁台设公审会场。会议结束后,人头抬至富田陂下、王田村游审。第二天,纯化区(今青原区陂头、值夏一带)赤卫队员抬张辉瓒人头,经过杨渡、楼下、山中、马塘、黄塘、洋田来到陂头。人头挂在“二.七”会议会址旁一棵樟树上。第三天人头抬至值夏街,同时在值夏街召开庆祝胜利暨声讨会,会场设在值夏青云台,张辉瓒人头高挂在青云台旁的古樟上。会后,张辉瓒人头抬至中鹄区(今青原区富滩镇),红军和赤卫队员扛着人头在中鹄区几个苏区政权较巩固的大村庄游审、批斗。傍晚时分,人头抬至中鹄区张家渡,几位红军战士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协助下,扎了一条竹筏子,竹筏上又搁了一扇大门板,门板上堆些土,土上搁着张辉瓒人头,并插上写有“打倒军阀张辉瓒!打倒蒋介石!”口号的白旗子,竹筏从张家渡码头推入赣江,由小船带到河中心,张辉瓒的头顺水漂下去。2月2日凌晨,国民党吉安守城部队哨兵在神岗山把张辉瓒人头打捞上来。直到2月7日才在《江西国民日报》公布了张辉瓒被杀的消息。
  第二次反“围剿”斗争 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遭到失败后不甘罢休,于1931年初纠集18个师又3个旅共20万兵力,对赣西南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
  1931年4月1日,国民党军分4路开始进攻,其中第5路向东固、潭头、沙溪方向前进。在敌军20万与红军3万兵力悬殊情况下,红军实行“诱敌深入”作战方针,实行战略退却。至1931年4月底,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主力,退却至龙冈、上固、东固地域集结。为便于了解敌情,及时捕捉战机,3万红军再向西移40里,秘密集结于东固隐蔽待机25天,总部随军驻扎于东固敖上村。
  1931年5月11日,红军总部在东固敖上村召开军民誓师大会。5月12日,敌上官云相第47师由富田出发,经过九寸岭、观音崖向东固攻击前进。敌公秉藩第28师第83旅165、164团从固陂出发,经山坑、中洞、头陂、东固岭向东固攻击前进;第82旅163、166团置富田、九寸岭之间,作为后备队;敌师直属队尾随82旅跟进。敌两部兵力共11个团,脱离其富田巩固阵地向东固前进。5月13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消灭进攻东固之敌的命令。14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发布攻击富田消灭王金钰、公秉藩两师的命令,并对敌战斗作出具体部署:15日,以红三军团(包括红35军)为左路军,对富田实行迂回包抄,当日部队开进到江树头附近,16日经固陂向富田攻击前进;红三军(缺35师)为中路,15日拂晓进到罗坑、张家背、淘金坑一带,并占领白云山、更鼓、石塘、大垄一带,16日开始向桥头江一线攻击前进。得手后以一部追击逃走之敌,以一部协助正面红四军侧击观音崖之敌;红四军亦为中路,15日以全军进驻东固一带,以一师占领三彩、种湾前一线阵地,64师置于蝎斗山之北端,16日分两路,一路攻观音崖,一路攻九村岭、向富田之敌进歼;红13军(缺64师)为右路军,15日以一部占领大小脑一带主要趁地,牵制由上坊、罗坊、潭头三方面之敌。
  16日,毛泽东、朱德离开东固敖上进驻白云山实地指挥战斗,白云山战斗打响。敌公秉藩率第28师所属82、83旅和师直属队,及敌47师5旅相继进到中洞,准备进攻东固。红军埋伏于高山两旁,敌28、47两师行动迟缓,无暇顾及山中有无红军埋伏,钻进红军包围圈。红一方面军总部特务队首先向敌开火,担任中路军的红三军相继投入战斗,红四军亦占领九寸岭高地,将敌四面包围,向运动中的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当日下午,红军向敌28师师部及直属部队猛袭。敌指挥机构很快被打瘫。公秉藩急电83旅、82旅和富田第一纵队求援,各路复电均称被红军击败。敌28师顽抗不到一天就被红军击败。19日,敌师长公秉藩在值夏被赤卫队俘获,后佯称伙夫被释放,此战歼敌官兵4000余人,缴枪3000余支,无线电台一架。在歼灭敌公秉藩师的同时,担任攻击富田王金钰部上官云相师(47师)战斗任务的红三军团,于16日午夜向富田之敌发起攻击,红四军亦赶到。17日晨结束战斗,歼敌上官云相一个旅的大部,俘敌官兵3000余人,缴获机步枪1000余支,山炮2门。红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取得了白云山战斗的胜利,也是第二次反“围剿”的首战胜利。
  5月17日,红军由富田乘胜东进,19日在白沙截住逃敌,经过一番激战,取得了白沙战斗的胜利。白沙战斗胜利后,红军继续向东横扫,在中村与敌26路军的第27、25师展开激战,当地群众积极配合,中村战斗取得胜利。5月23日至27日、30日至31日,红军又相继取得了广昌战斗、建宁战斗的胜利。
  从5月16日起至31日止,赣西南军民15天中横扫700余里,连打5个胜仗,歼敌3万余人,缴获枪支2万余支,痛快淋漓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中方石岭阻击战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亲任总指挥,向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从7月31开始,红军主力在一个月内接连取得莲塘、良村、黄陂、高兴圩四战大捷,歼灭近4万国民党军。
  1931年9月中旬,国民党军蒋鼎文第9师残部(六个团)和韩德勤第52师企图从崇贤经东固、富田,逃往吉安城,红军总部决定在方石岭阻击并消灭这股国民党军。方石岭位于今青原区与兴国交界处,山高林密,地势陡峭。9月15日凌晨,红军主力分左、中、右三路从兴国、泰和老营盘追至方石岭、张家背一带,首先在方石岭与敌人交火。双方鏖战至中午,以红军胜利而结束。这一战斗,红军全歼了韩德勤师及蒋鼎文余部,俘敌5000多名,缴获步枪4500余支,机枪90多挺,子弹120多万发,骡马200余匹,毙、俘旅长各1名,国民党军52师师长韩德勤被俘后化装伙夫而被释放。方石岭战斗后,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东固六渡坳地区因指挥防避敌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
  从7月1日蒋介石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到9月15日方石岭战斗,主力红军连同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共击溃敌军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3万余人,缴获步枪3000余支,机枪170余挺,迫击炮55门,无线电台6部,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中富田伏击战 1934年5月中旬,第五次反“围剿”进入到十分残酷之时,驻吉安新安(今青原区富田镇云楼)的国民党军第53师企图进占富田。陈毅率西方军主力,从东固南龙进抵富田,调地方武装、赤卫队在富田修筑工事,以迷惑国民党军;调动由中央警卫师改编的红23师隐蔽在新安至富田的道路两旁山头上,以伏击国民党军第53师。5月24日,国民党军第53师6个团由新安向富田推进。当国民党军进至红军伏击圈内时,红军从东、西两侧向国民党军发起攻击。同时,地方武装从富田向新安出击,国民党军处在三面包围之中,被迅速击败,红23师和地方武装乘胜追击至新安附近,歼国民党军一部分,另一部分退入新安堡垒,陈毅率西方军撤至东固休整。
  红军长征后地方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战略转移,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率领军区所属各独立团,在公略、万泰、龙冈、宜黄、洛口一带阻击国民党军。陈毅负伤后由李赐凡继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调任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后,省委书记由曾山继任。为了领导游击战争,撤销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成立了江西省军政委员会,曾山任主席。10月底,又将省级机关干部和部队改编成独立第一、二、三团,各县区武装改编为挺进游击队。
  1935年1月,曾山率领独立第一、二、三团,转战至永丰县汉下、上固、龙冈,冲破国民党军在龙冈设置的封锁线后,向东固方向转移。在转移突围中,原江西军区司令员李赐凡牺牲,各独立团由曾山率领,继续转战吉安、吉水一带游击。1月13日,在永丰藤田,与国民党军第59师1个团激战,摧毁国民党军碉堡6个,缴枪200多支,俘官兵百余人。3月,曾山等在东固与兴国崇贤交界处与中共湘赣特委书记罗孟文率领的独立第十三团会合。国民党军见此便向东固、崇贤地区大量增兵。中共江西省委和湘赣特委举行会议,决定突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向南转移与李乐天、杨尚奎率领的红军部队会合。但未能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折回东固、中洞一带集结。后改道石陂、北坑、大小杨梅岭地区,通过封锁线时,又遭国民党军阻击。曾山决定将部队分成两路:由曾山率省委机关和红军独立第二、四团转移到湘赣边界,与湘赣红军游击队会合;罗孟文率领红军独立第十三团与公(略)万(泰)兴(国)特委书记胡海率领的红军游击队联系,在泰和、兴国、万安边界就地开展游击战争。两路人马随即分别行动,罗孟文率红军独立第十三团转战泰和、兴国边界时,遭国民党军包围袭击,大部人员被冲散和牺牲,罗孟文等转移到泰和,坚持秘密斗争。曾山率部从吉安经兴国,进入泰和,与公万兴特委书记胡海率领的红军游击队会合,一同转战至万安百嘉,欲渡赣江,适逢春水泛涨折回。4月,曾山、胡海率红军独立第二、四团和游击队,在永丰藤田冲破国民党军封锁线,经石马、北坑、君埠向乐安方向进军。在北坑与国民党军一个团遭遇,激战数小时,俘国民党军300多人。进至君埠时,遭国民党军多路部队包围袭击,红军多数人员被捕和牺牲;曾山冲出重围转移至吉水湖口,坚持秘密斗争,后辗转千里来到上海找到党组织,胡海在东固六渡雪溪泾村被捕,后在南昌英勇就义。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