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干事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07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干事精神
分类号: D292
页数: 1
页码: 29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地方组织的干事精神,其中包括了弘扬三种精神、增强五种自觉性等。
关键词: 吉安市 青原区 干事精神

内容

弘扬三种精神
  2001年,区委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针对新区人员少,条件差,干部增支减收等实际困难,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广大干部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入手,不失时机地向全区人民倡导具有青原特色的“三种精神”,即超前思维、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白手起家、后发先至的“移民精神”,齐心合力、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要求每一位“东井冈”的后来人,都必须正视劣势,振奋精神,不断强化不畏艰苦而排难进取,不甘落后而奋发图强,不图享受而乐于奉献的公仆意识,迎接挑战要敢拼,重点工程要敢攻,工作落实要敢抓,廉洁自律要敢严,有效地促使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青原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在“三种精神”的鼓舞下,全区上下做青原人,说青原话,办青原事,创青原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增强五种自觉性
  2009年,在全力建设“三新”青原的关键阶段,区委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注重引导各级干部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实干,进一步增强文化的自觉性、生态的自觉性、创新的自觉性、为民的自觉性和清廉的自觉性,在实干中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文化的视觉做项目。要求各级干部始终记住青原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无论是城镇建设,还是景观打造,都要突出庐陵古韵,体现庐陵文化特色,成为宣传和推介庐陵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开展文化品牌的大创建、庐陵风格的大改造和城镇项目的大建设,申报了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国家级文化品牌,建成了正气广场、文山公园、庐陵风情街等一批带有浓郁色彩的项目,充分彰显了“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庐陵风格。以生态的理念抓产业。倡导以生态的眼光发展高效工业,对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要拒绝进入工业园;以生态模式壮大现代农业,在青东公路沿线和规模果业、蔬菜、养殖基地安装生态杀虫灯并切实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和卫生防疫体系,打造青原生态农业特色品牌。以创新的思维破难题。要求各级干部面对征地拆迁难、资金筹措难、项目落户难和工作协调难,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拆得下、稳得住、有出路”的人本理念破解拆迁难;创新融资渠道,加强市场运作,综合运用土地融资、项目融资、贷款融资、干部融资等多种手段缓解资金筹措难;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救企业就是救自己”的理念争取项目落户;创新工作联动配合机制,自降一级促协调,延伸一层抓落实,形成工作合力,解决工作协调难。以为民的情怀干实事。要求干部在干事的过程中要尽量考虑群众利益,做到不伤害百姓,不惊扰百姓,即使做征地拆迁这样在短期内给群众带来不便甚至使群众眼前利益受损害的工作,也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做到潜心打基础管长远、真心解危困聚民心、悉心保平安促和谐。以清廉的作风树形象。创优各级干事环境和干部成长环境,严格按照“凭实绩用干部、靠实干论奖惩”的原则,以是否答好“拆迁、项目、服务”三道公开考题选任干部,为实干者搭建干事平台。不间断拷问乡镇和部门领导“干了什么事?干成了什么事?”,拷问每一名干部“为青原发展出了什么力?添了什么彩?”,按“事业等不起、落实慢不得、干部闲不住”的要求推进快落实的效能机制。着力从财务管理、工程监督、“抵制”红包、品行修养等四个方面强化干部自我监督,树立良好形象。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