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青原区成立后的电力设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0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青原区成立后的电力设备
分类号: TM4
页数: 4
页码: 266-26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成立后的电力设备情况,包含了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和输配电干线。
关键词: 供电 电力设备 青原区

内容

发电设备
  青原区内火力发电为华能井冈山电厂,为220千伏上网电厂,是江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92万千瓦。
  青原区境内有水电站15座,至2010年底,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合计14037万千瓦时。其中110千伏上网的水电站有白云山水电站和螺滩水电站,装机分别是2万千瓦和1.26千瓦,2009年发电量分别达到6722万千瓦时和4973万千瓦时;其余13座水电站均为10千伏上网电站,共计装机容量6845千瓦。
  输变电设备
  变电站 至2010年底,剔除城网供电区域,青原区电网现有35千伏变电站3座。其中新圩变电站主要供其周边文陂、新圩、原云楼3乡镇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该站主变容量2×2.5兆伏安,2010年最大负荷达3.7兆瓦,该站通过2回35千伏线路分别与35千伏富田变电站以及110千伏富滩变电站相连,丰水期主要从白云山水电站受电,枯水期则由富滩变供电。35千伏东固变电站和富田变电站2007年建成,主要是满足东固和富田两乡镇的用电,并将东固小水电站所组成的小网与大网相连,提高稳定性和电量输送。
  输配电干线 青原区供电网35千伏输电干线共有4回,线路总长度65.8千米,导线型号均为钢芯铝绞线,导线截面为95平方毫米。其中35千伏富新线、田东线均于2007年投运,从而使西南部的农网建立起与青原区大电网的连接,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其余35千伏田白线、田新线为1984年建成投运,至2010年已经运行26年,腐蚀老化严重,需要在规划年内改造,另外白云山水电站有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各1回,分别至庐陵变电站和沙圩变电站。
  青原区10千伏电网由110千伏变电站和35千伏变电站出线,至2010年底,线路总长715.7千米;农网10千伏配电主干线共有10回,线路长度合计为86.53千米,绝大部分线路在1999~2003年间投运,导线型号大部分为钢芯铝绞线,所选用的导线截面为120平方毫米、95平方毫米、70平方毫米、50平方毫米、35平方毫米。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