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交通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1010
颗粒名称: 第七编 交通运输
分类号: F512.756
页数: 22
页码: 242-263
摘要: 本编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交通运输的情况,境内公路由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构成。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吉安市 青原区

内容

境内公路由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构成。105国道穿过境内天玉镇、河东街道、滨江街道,是区内最繁忙的运输通道;青东公路自河东街道,经富滩镇、值夏镇、文陂乡、新圩镇、富田镇直达东固畲族乡,是一条连接区内各乡镇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自吉水越过境内天玉镇、河东街道;赣中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吉安火车站位于青原城区东侧,承担全市大部分货运与客运;赣江是区内最重要的水路交通通道,富水河、孤江流经境内大多数乡镇,由于河道阻塞及陆路交通的日益发达,水运日渐衰退。
  第一章 陆路
  2010年,区内有县级以上干线公路有9条,总长167.19公里。其中境内105国道长12公里;省道2条,长96.69公里;县道6条,长58.5公里;旅游公路3条,长24.3公里。全区100%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65%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
  第一节 古道
  驿道
  “京广通衢”也叫“通南越道”。是连接南北的一条古老驿道,取道青原辖区河东、天玉境,即从吉水经天玉镇临江村入境,过河东夏家店下自然村黄家桥,到梅林渡(河东街道梅林秦家)过赣江。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经略南越,派军驻屯五岭,修筑赣粤驿道,自九江溯赣江而上经吉安、赣州,越大余岭至南雄,再循浈水而下,通往南海诸郡,为贯通南北的水陆交替驿道,后称“京广通衢”。历朝诏、令南传和官吏使臣往来,均取此道,沿途陆路多用鹅卵石、方砖或条(青)石砌铺路面,逢岭垒石级,遇水建拱桥,并设置指路和里程两用碑,所经县城设府前总铺,下置驿站,站下每隔5公里或15公里置铺。驿道昔日车马频繁,商旅不绝,至今境内有的地段还留有古驿道残痕。
  古县道
  以吉安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干线,县级古道有6条,计程300公里,路经青原辖区古县道有2条。
  吉安至兴国大道 由吉安城南路出神冈山,渡禾水至永和,于白沙渡赣江至张家渡,经境内值夏、陂头、新安、富田,翻越九寸岭再经东固、黄沙、南龙上庐兴亭入兴国县境,计程77公里,再行45公里达兴国县城。
  吉水至水南大道 由吉水县城南门过渡,经塔里岭、柳背、葛山、龙田,至区内富滩境固山、施家边、镜头,越分水岭进入吉水县境带元至水南,计程45公里。
  古乡道
  吉安至吉水古道 自吉安城魁聚门南路至凌波渡过江,稍东沿河行5公里至狮子山,又行7.5公里至老虎口,与吉水县交界,计程12.5公里。
  吉安至吉水边界处 自吉安城东门行至河东梅林渡过河,途经谢家边、黄江桥,与吉水交界,计程7.5公里。
  新圩至罗家圩古道 自新圩街南行,途径下岭、洋田、锦江、田南、高家至舍下,与泰和县交界,又经塘尾、铜坑、站前至罗家圩,计程11公里。
  古桥梁
  青原区城乡分布有众多古桥梁,多为砖石拱桥,也有部分木桥,一些古桥梁由于年久失修,成为危桥。新中国成立后,为方便群众出行,地方政府对现存古桥普遍进行加固维修;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组织人力和财力在古桥旁新建了大量民用桥;建区后,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辖区内一些古桥被改造利用为公路桥。
  永安桥 又名马埠桥,位于凤白线20+000桩号马埠村南面,横跨富水河。始建于清咸丰初年,由当地群众捐资修建,因战乱1920年续建完工。系9孔石拱桥,跨径10米,桥长120米,宽5米,高7.2米,1962年改为公路桥,无人行道和栏杆。
  羊角庵桥 原名仁者桥,位于新圩镇罗家村,自北向南跨越富水河,是一座古老7孔石拱桥,桥长107米,高9米,桥面净宽5米,无人行道和栏杆,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村民集资修建,雍正十四年(1736)续修完工,乾隆十七年(1752)改修石梁桥,乾隆四十八年重修此桥东岸,后被洪水冲圩。
  乾隆五十六年和清嘉庆九年(1804),先后两次重修桥的两端,1962年修筑凤白公路利用为公路桥梁,1985年申报为危桥,1990年新建王江庵桥,长07.8米,净宽7米,2002年竣工。
  黄沙桥 原名龙门桥,位于东固镇柏(木岭)南(龙)公路黄沙村境内,横跨富水河上游,是一座5孔石拱桥,桥长60.5米,宽6.2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木桥。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建,1960年修建柏木岭至南龙公路,用做公路桥。
  学士桥 又名张公桥,位于富田镇圩田村委会高车村,跨富水河,系7孔石拱桥,全长96米,桥面宽
  4.5米,无栏杆,建于清康熙年间。据传此处原水流湍急,清朝学士张簧士至此轿马难渡,因令“造桥”故取名学士桥。历史上是吉安至东固必经的重要桥梁之一。
  第二节 公路
  1929年,江西省公路处计划修筑赣粤公路,自南昌、清江、吉水经吉安、陂头、泰和固陂圩、兴国抵达赣县。同年冬,吉安县第一区奉令征派民工,修筑河东刘家村段。仅修筑2-2.5里,因中共水东特支在河东各地相继成立农会,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国民党政府无法征派民工,停修。1932年,国民党为“围剿”东固革命根据地,推行“交通’清剿’,筑路’剿共’政策”,修筑以吉安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公路网。新中国成立后,辖区内各乡(镇)所属的县市政府加大了公路建设力度,修通了乡(镇)通往县城的砂石公路。建区前,境内公路路网建设初具规模,国道、省道、县乡道布局合理。
  国道
  105国道(北京至珠海)过境河东街道、滨江街道、天玉镇等地。是江西省贯穿南北的主要干线公
  路,1982年起分期改建南昌至赣州路段后,称昌赣公路。
  该公路1931年8月动工修筑,10月新干至吉安段建成通车,全长94.2公里,为赣粤干线一段。1932年又赶修吉安至泰和马家洲段,全长57.8公里。次年底修至赣州,全长428.3公里。后延伸至广东小梅关,称南小线。1939年、1949年两度遭严重破坏。1949年8月经“吉安支前交通处”组织抢修勉强通车至泰和,1950年全线修复通车。1982年4月南昌至吉安禾埠桥二级公路工程动工。1984年底昌赣公路裁弯、取直、降坡等工程完成,全面铺设沥青路面。1970年以前,105国道吉安市段路线由吉水县城南门至境内河东彭家过渡至吉安城区盐码头。1970年井冈山大桥建成,105国道自境内河东经井冈山大桥至市区。1995年吉安赣江公路大桥建成,105国道经河东街道、滨江街道过赣江公路大桥至吉安市城南。途经青原辖区12公里。建区后,105国道在青原城区从吉安赣江公路大桥至海关大楼5公里更名为青原大道。
  105国道自吉安海关大楼至天玉镇与吉水交界处共7公里。该路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属沥青油路,后改铺水泥路,属国家二级公路。2009年7月,中共吉安市委、市政府“打造吉泰工业走廊”,自吉水醪桥至泰和实施道路改造,属青原区改造路段为自海关大楼至天玉邱家于吉水交界处,全长7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青原区交通运输局任项目建设法人,其中从海关大楼圆盘至河东老收费站路段,按城市主干道Ⅱ级标准改建,规划道路红线宽52米,机动车道宽26米,机非分隔带宽2米,非机动车道宽4.5米,人行道宽6.5米;河东老收费站与吉水交界处路段,按一级公路标准改建,路基宽24.5米,机动车道宽10.5米×2,中央分隔带宽2米,土路肩宽0.75米×2。工程已于2010年底完工并通车。
  省道
  古高公路 自永丰县古县乡,经吉水县螺田、白沙,永丰县罗坊,过境东固畲族乡至兴国高兴圩,属国防公路。1957年冬,江西省开始筹建古(县)崇(贤)公路,北通吉水八都,与昌赣公路衔接,南经兴国、赣县与赣小、兴隘两线连贯。1958年2月,古高公路动工修建,次年2月通车。1959年10月,当地县政府投资14.71万元,组织民工对古崇公路东固段进行整修,完成土方10.4万立方。1974年12月,决定改线,重建江口大桥,1980年,公路竣工通车。2006年,吉安市公路局对从江口至东固街5.8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了改造。2009年6月,吉安市公路局对东固至兴国8.56公里进行改造,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沥青路面修建,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2010年底完成全线垫层。
  青东公路 自青原区行政中心过河东街道经富滩镇、值夏镇、文陂乡、新圩镇、富田镇至东固畲族乡,2010年4月由县道升级为省道,总长77.32公里。是区内一条交通主干线。建区前,河东滩头至值夏路段又名吉值公路,或称滩值公路。全路段为沙石路面,为20世纪60年代修筑的简易公路。1980年地区交通局拨款5万元对吉值公路进行整修,1982年5月动工,1983年6月修至值夏,1984年元月验收通车,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标准。1984年5月,对河东农机厂至滩头段公路开始全面拓宽改建,年底竣工,列入市(县)管公路。1986年元月起,列入省养公路。建区后河东水泵房至富滩段11公里按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改造,富滩至富田段34公里按三级公路沥青路面改造,富田至东固街32.32公里按三级公路沥青路面改造。2010年8月,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将青东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全长85.67公里,概算总投资3.1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华能电厂水泵房至新圩路段,全长25.46公里,于2010年12月10日开工,属在建公路。
  县道
  天玉至浒岗公路 自天玉镇105国道交汇处途经天玉、田心、平湖、塘尾、桥上、浒岗,至青东线,全长13.9公里。1992年浒岗至青东线路段改造成三级沥青路,路基宽9米,路面宽6米,投资150万元左右。2004年,青原区投资330万元按照四级公路标准改造10.2公里(起点于105国道交汇处,终点浒岗),水泥路面,路基宽6.5米,路面宽5.5米,已建成通车。
  值夏至横江公路 自青东线K20+400处途经马埠、桐坑、毛家、塘陂、七姑岭街,过赣江,经永和至凤凰圩,境内里程为9.91公里,2003年投资259.5万元改建,按四级公路标准,水泥路面,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2003年年底建成通车,主要桥梁有马埠大桥。
  文陂至永昌公路 自青东线K24+600处,途经西竺、甲先,至文永线K4+300处,全长4.3公里,2004投资129万元改造成水泥路面,路基宽7米,路面宽6米,2004年建成通车。
  富田至苑前公路 自富田镇青东线交汇处,途经陂下村,至富苑线K4+760处,全长4.76公里。2004年投资142.8万元进行新建,水泥路面,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2004年建成通车。
  将军山至宋溪公路 原为三元至宋溪公路,1958年修建。自青东线K17+000处,途经三友、丹村,至将军山文拱线交汇处,长12. 13公里。2003投资363.9万元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改建成水泥路面。
  文峰至拱江背(青原区管辖段) 全路段起始点为吉水文峰镇至水南镇拱江背。途经青原区境内的固山、施家边、古富,境内计程13.5公里,原为砂石路,是青原区富滩镇连接吉水县文峰镇、水南镇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2000年,路面进行改建,全路段铺设沥青。古富至分水岭段4.61公里长路面因水毁严重,2010年9月,青原区投资约220万元进行改建,设计水泥路面宽5.5米,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旅游公路
  青原山景区旅游公路 自城区白云山路与正气路交会处,经梅林大道、稠塘湖北路、稠塘湖东路,城上大道,至青原山风景区,长6.8公里。2006年10月13日开工,按城市主干道Ⅱ级标准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白云山路起始0.6公里为水泥路面),宽40米(其中梅林大道为50米宽,终点1.6公里为二级公路,宽17米),2009年9月18日完工,总投资约1亿元:
  东固至枫边公路 东固畲族乡黄沙村至赣州市兴国县枫边乡,长10公里,宽6米,按山岭重垣三
  级公路标准设计,沥青路面,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道路之一。2008年11月开工建设,列入2008年交通部固定资产投资车购税(重点工程)计划,2009年12月完工,总造价1000万元。
  富田至文天祥陵园公路 自富田老街至木湖,长7.5公里,宽5米,四级公路,水泥路面,是一条通往文天祥陵园的旅游公路,2005年12月底完工,总投资260万元。
  桥梁隧道
  2010年,区内有大、中、小公路桥梁80座,列入公路局管养的桥梁有16座,分别为位于青东线上的东固江口桥、扬坑桥、油炸桥、横坑桥、江背桥、富田江口桥、杨渡小桥、云楼桥、中州桥、炸井桥、新安小桥、羊角庵桥、新万福桥、值夏大桥、宋溪桥、云江桥。列入区管养的桥梁有4座,分别为富田陂下大桥、值夏马埠桥,富滩罗家埠小桥,河东待月桥。2001~2010年,全区改造大、中危桥4座,渡改桥1座,木桥改造2座,投入建设资金1500万元,维修和加固6座危桥,投入维修资金60万元。
  井冈山大桥 位于吉安市白鹭洲下游约300米,105国道K1925 +837桩号处,横跨赣江,是联系吉州、青原两区的重要通道之一。桥长1090.26米,计16孔。桥面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大桥东西两岸各设两座桥头堡,饰以红旗和红军浮雕,书有毛泽东诗词。桥两旁建有人行道和铁栏杆护栏。该桥设计符合二级航道通航要求,墩身设有通航标志。1969年3月大桥工程开工,1970年5月竣工通车,总投资782.2万元。1991年1月对桥面、伸缩缝进行整修,1992年元月完工,投资19.6万元。1993年7月再次整修,更换板式橡胶支座80个,伸缩缝32条,整修全部桥面,投资110万元。
  吉安赣江公路大桥(又称赣江二桥) 1992年105国道改线,为避开吉安闹市区,遂建吉安赣江公路大桥,经由郊区河东进入吉安市城南。该桥位于吉安市井冈山大桥上游3.5公里,西接军民路(后改为迎宾路,现为吉安南大道),东接吉青公路,为105国道吉安境内赣江上跨径最大的大桥。桥梁全长1577米,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桥面净宽15+2×1.76米。工程总投资1.35亿元,由吉安市人民政府自筹资金,1993年9月开工,1995年12月竣工。
  吉安大桥 位于白鹭洲上游,连接阳明东路,横跨赣江,属三管五跨中承式系杆钢管砼拱桥,也是吉安市一座景观桥。2002年11月开工,2005年8月通车。主桥长536米,宽28米;主跨188米,矢高58米。全长2627米,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总投资2.9亿元。
  吉安赣江铁路大桥 位于河东街道友谊村和赣江村交界处,横跨赣江。1993年4月动工,1994年7月竣工。长2655.8米,跨96米,桥高24.4米,有73个桥墩(72)孔,581根钻桩。桩基穿过多层溶洞,最大线岩溶量为69.9%,最大溶洞高达18米。该主桥为钢接式结构,大桥为复线铺轨,主跨上部采用栓焊下涵式桁梁结构,下部采用V矩墩结构,大桥西端副孔分别为25孔和42孔,全孔跨径为32米,上部采用石砼T梁结构,下部采用柱型墩结构,桥基地质为石灰结构,正常通行量每日30对列车,最大日通行量90对列车。
  万福大桥 位于凤白线K22+525处,跨富水河。长120延米,宽6.2米,高7.8米,设计荷载汽—13、拖—60。原有一座旧石拱桥,1969年被洪水冲毁,同年在旧桥上游50~100延米处新修万福公路桥,1970年8月竣工通车,1986年9月桥面整修,在原砼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凤白公路改线时,2000年10月在万福大桥下游60米处新建一座万福桥,2001年10月竣工。称新万福桥,长125.2延米,3孔,桥面宽9+2×1.5米(人行道),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结构为单3孔单跨35米钢架,实体式桥墩及组合式桥台,桥梁设计荷载汽—20、挂—100;工程预算金额240.8847万元。
  值夏大桥 位于值夏街道中心北面,跨泷江,始建于1922年,1925年竣工,为9孔料石拱桥,桥长152.7米,桥宽4米,原有石栏杆,又名值夏水北桥,是值夏镇主要通道,1960年值夏通公路后,常有车辆通行。1983年吉安市滩头至值夏公路修通后,水北桥便成为吉安至白云山公路的主要公路桥。随着行车密度增加,水北桥已不适应。同年将水北桥改建加固,加铺钢筋混凝土桥面,增设人行道。改建后,桥面净宽4.5米,人行道2×1米,耗资3.8万余元。自此吉安至白云L山车辆,不再绕道七姑岭过渡。2000年10月凤白公路改线时,在值夏水北桥下游1公里处,新建值夏大桥,2001年10月竣工,长209.8延米,桥面净宽净9+2×1.5米,上部构造为4孔45米钢架拱,下部构造为实体式桥墩及组合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洪水频率1/100,预算金额404.84万元。
  富滩龙塘大桥 位于富滩镇龙塘与南团村,跨泷江河,长164.3延米,孔径为4×35米,跨径总长146.9延米,属危桥改造项目,原桥于2002年被洪水冲垮,2003年3月动工重修,2004年6月竣工,普通钢筋混凝土钢架拱结构,钻孔桩基础,桥面净宽4.50+2×0.25米(栏杆),设计荷载汽一20、挂—100,总投资142万元。
  富田杨渡大桥 位于富田镇杨渡村,跨富水河,长113.77延米,宽为5.5米,属木桥改造项目,2004年3月动工,2004年12月底竣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空心板桥,明挖扩大基础,跨径为5~20米,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设计洪水频率为1/50,总投资89.66万元。
  新圩马塘大桥 位于新圩镇马塘村,跨富水河,长89.68延米,宽4.5米,属木桥改造项目,2003年4月动工,2004年12月竣工,上部结构为钢筋砼钢架拱桥,为明挖扩大基础,跨径为2~35米,设计荷载为汽—15,挂—80,设计洪水频率为1/50,投资90万元。
  东固畲族乡三彩桥 位于东固畲族乡殷富村江口自然村,跨富水河,长64.04米,跨径为3×20米,宽5米,危桥改造项目,2005年3月动工,2006年4月竣工,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设计汽车荷载为50吨以下,总投资80.5万元。
  新圩镇洋田大桥 位于新圩镇洋田村,跨富水河,长108.32米,跨径90延米,宽4.5+2×1米,属渡改桥项目,钢筋砼钢架拱,2005年9月19日动工,2007年4月26日竣工,总投资142万元。
  值夏新马埠大桥 位于值夏镇街道,跨富水河。长约154. 08延米,合桥两头引道共计长491.83延米,属危桥改造项目,设计为7跨空心板预应力大桥,桥面净宽为5+2×0.5米,2007年10月动工,2008年12月底竣工,总投资360万元。
  富田天祥大桥 位于富田镇富田村,跨富水河,桥长126.08延米,宽10米,属危桥改造项目,上部构造为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构造为灌注桩基础,引道长838.8米,预算总投资486万元,2008年12月开工,2010年4月主体工程完工。
  蔡家珑隧道 位于青东公路K72 +925处,地名缘自江口蔡家珑村。长180延米,净宽6+2×0.5
  米,净高5.8米,浆砌片石边墙,砕拱面,1993年5月开工,1996年3月竣工,工程造价117.6万元。
  公路养护
  建区前,辖区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由各乡镇所在县市公路养护部门负责养护。其中国道、省道由所在县市公路局管养,县、乡道由县级交通管理部门管养,村道的维修与管养由所在村集体承担。1985年,吉水县公路管理站筹集15万元资金对辖区内古富镜头分水岭进行降坡和护坡加固工程,路面加固1公里,浆砌挡土墙1200立方米,完成土方3.1万立方米,石方0.9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该路段雨水季节常出现山体滑坡的问题。建区后,青原辖区内公路管养分三个养护主体负责,国、省道及部分县道由吉安市公路局直属分局管养,县道由青原区交通局公路养护部门管养,乡村公路由所在乡镇及村委会管养。
  105国道青原段、蛇永线青原段、斋楼至青原山段、固山至施家边段、浒岗至青东公路交会处路段由吉安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养护。
  占高线是一条从永丰县古县至兴国县高兴奸的省道,青原区境内长19.37公里,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东固畲族乡。该路始建于1957年,一直属战备公路,由省公路局管养,2003年下放至吉安市公路局管养。
  县道由区交通局公路养护部门养护管理。养护的路段有:天玉至浒岗公路、值夏至横江公路、文陂至永昌公路、富田至苑前公路、将军山至宋溪公路和文峰至拱江背青原段(2007年从吉水县接管)共6条,总长为45.9公里。各路段均设有公路养护道班进行日常维护。
  乡、村道由乡(镇)、村聘请专人或民工建勤的方式养护,区公路管理站进行技术指导并下拨养护补贴经费。至2010年,区内大部分通村公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养护方式随之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填补土石,沙石铺设养护转变成日常清扫路面、路边绿化、疏通沟壑等养护。
  规费征收
  建区前,各乡(镇)公路规费征收由所在县市规费征收部门征收,采取定点征收和上路稽查方式征收。小汽车、四轮以上运输车辆养路费由各乡(镇)所在县(市)稽征所征收。农用车辆、摩托车辆规费由各乡(镇)所在县市交通局征收,车辆运输管理费由各乡(镇)所在县(市)车辆运输管理所征收。建区后,区内农用车辆公路养路费由区交通局征收,小汽车及四轮以上运输车辆养路费由市直属青原区稽征所征收。车辆运输管理费由市直属运输管理二处负责征收。2006年,青原区稽征所委托区交通局代征收摩托车养路费,2009年1月,国家实行费改税政策,取消了所有公路规费的征收。
  河东征费站
  1992年5月成立,前身为吉安交通稽征分局吉水砖门收费站,站址设在吉水县砖门养路队,1993年8月迁至河东开发区105国道1924千米处,更名为江西省吉安市河东贷款路通行费征收站,直属江西省交通稽查征费局吉安分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10个班室,有干部职工61人,其中在编人员5人,稽征代征员31人,路桥稽征代征员15人,路桥代征员10人。1995年10月,经省交通厅和吉安市人民政府联合行文规定,由原来单一收取公路通行费变更为收取公路通行费和吉安赣江大桥通行费。2008年,为加强征收力度,杜绝漏征现象,征费站搬迁至天玉镇与吉水线交界处的邱家村。2010年,105国道“二改一”工程完工后征费站撤销。
  第三节 铁路
  向吉铁路
  1985年8月,吉安行署呈请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向吉铁路项目建议书,1987年4月获准批复,要求按国家2级准轨标准设计,路线自浙赣铁路向塘西站,接轨于丰城站分岔的洛市煤矿专用线的阁里扬车站,经樟树、新干、峡江、吉水至吉安市,终点在河东乡邓家坪。营运长度为186.5公里,吉安市境8.9公里。全程设17个车站,平均间距9.14公里,暂设9个站,预留8个站不设。全线有大中桥25座,总长1460延米,总投资在1.6亿元以内。资金来源初步安排国家计委拨5000万元,铁道部在“七五”计划向建行贷款5000万,其余6000万元由省地各分摊一半。1988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下文修建向吉铁路,同年12月列为省“七五”重点工程。工程于1988年12月奠基,1989年10月正式开工,总投资3.29亿元。由铁道部第十一、十六工程局及丰城市铁路施工指挥部共同承担全线铺轨和架桥及站前部分(路基土方、桥涵等)的施工任务。1992年12月开通营运。近期(1995年)货运量为490万吨。上行(阁里扬—吉安)主要货物是煤、钢铁、化肥,来自华东、华北等地;下行(吉安—阁里扬)以发送木材、粮食、非金属、矿建材料为大宗,流向华东、华北地区。向吉铁路与105国道平行,贯穿吉安市南北,为地方二级铁路。
  京九铁路青原段
  1993年4月开工,1996年9月竣工,途经青原区天玉镇、河东街道,北接吉水文峰镇,南连吉安县永和镇,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施工。主要工程有吉安赣江特大桥,1996年9月通车后,向吉铁路会入京九铁路。
  吉安火车站
  位于赣中南部吉安市青原区,京九线K1670+625米处,编定二等客货运站,隶属南昌铁路局赣州车务段,1996年4月投入使用。下设运转车间,客运车间,货运车间,有四个普通候车室,能同时容纳旅客3500人,软席候车室1个,贵宾室2个。客运站台2座,主要岗位基本实现电脑操作化。1996年日均办理作业列车30列,2009年日均办理作业列车达到200列,繁忙时段每10分钟接发一趟列车。2000年投资200万元改造火车站广场,地面大理石铺就。2002年投资500万元改造接发列车调度系统,由半自动闭塞改为自动闭塞。站内配有电气集中微机连锁、ZP—89自动闭塞设备,列车到达和出发的采点及调度命令、阶段计划的下达均使用DMIS网络传输系统,车站调度室、信号楼各配有1台DJK—2000调车作业监控记录系统,车站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为车号室微机1台接通南昌局计算中心用于18点报告和列车预确报。2004年投资500万元,将一站台改造为大理石地面并装修了雨棚、软席候车室、贵宾室。2007年投资50万元对候车室地面铺设了瓷板并安装了空调。2009年各方集资800万元增设、改造了华能电厂、油库2条专用线。
  站内有正线2条、到发线2条、货物列车到发线4条、调车线2条、货物线5条、机待线1条、牵出线2条、工务段线3条、折返段线7条、企业专用线5条(粮库专线、油库专线、液化气专线、桥梁厂专线、华能电厂专线)。车站配有货场1个,占地面积9.9万平方米;仓库2座计1620平方米,货物线5条、有效长度265~354米、容车数16~23辆,货1、货2道无站台,货3、货4、货5道站台使用长度110米、使用面积660平方米;0型26吨门吊1座。可同时进行35辆车的货物装卸作业,散堆装货区在货3、货4、货5道,笨重货物在货2道。货运的作业流程从计划受理到承运制票均使用电脑操作,所有数据报表实行网络传输。
  附:建区前辖区内的主要公路
  凤白公路 凤凰圩(吉安县)至白云山公路。起自凤凰圩,经永和平陵上(吉安县)、七姑岭渡口、值夏、陂头、新圩、新安、江背、富田、止于白云山水库,全长56公里。凤凰圩至富田段于1958年冬动工修建,1962年分段竣工通车。因路基差,雨水冲刷,路况下降。1963年整修路面,重建和维修了桥梁9座,涵管14道。1965年2月1日吉安至富田开行班车,同年6月续修富田至东固段,12月完工,试通货车。1974年12月,白云山水库导流洞下闸蓄水,白云山至东固公路多段被淹,交通中断,故定名凤公路,日车流量250车次以上。1984年1月,滩(头)至值(夏)公路修通后,从凤凰圩经起姑岭渡口到值夏的车辆大为减少。
  滩值公路 滩值线起自吉安市河东滩头,达值夏镇,衔接凤白线。该线按四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泥结碎石路面。1982年5月动工修筑,1983年6月基本完工,1984年1月经省、地交通部门验收,全线通车。
  吉青公路 自市区经井冈山大桥进入河东至青原山,全长9.5公里,宽7米,境内原为沙石山间小道,1936年建成简易公路。1938年由吉安县商会出面各商店捐助6000余元进行整修。1953年市康复医院投资3.7万元,河东乡组织民工对原公路进行整修,对桥梁进行改建。1970至1974年,省拨款2万元,市拨款1万元,全面翻修。1986年元月起,河东农机厂至青原山万善桥一段为沥青路,划为省道;万善桥至净居寺0.5公里仍为乡道,全段为柏油路:
  第二章 水路
  青原区的水路包括赣江和水库。赣江是辖区内主要河运通道,流经辖区内的支流有富水河和泷江。水库集中在富水河上的白云山水库,是连接富田至东固的重要水上通道;泷江上的罗滩水库,是连接青原区富滩镇至吉水县水南镇的重要水上通道。渡口、码头、港口主要分布在沿赣江一带,随着经济发展和陆路交通日益发达,境内水路使用率急剧下降,有陆路取代水路的趋势。
  第一节 渡口 码头 港口
  渡口
  青原区渡口主要分布在赣江、富水河、泷江。建区之前共有民间渡口8处,分别是天玉邱家渡口、赣江渡口、红光渡口,富滩张家渡渡口、龙塘渡口以及值夏的七姑岭渡口、思敬渡口和江口渡口。这些渡口多由地方捐田养渡,渡船多为木质小船,人工摆渡,每渡载客20人左右,均由所在地县市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并负责安全检查。80年代起,除重大节假日进行安全检查外,汛期到来前每年渡口所在地县市交通主管部门都要对渡口进行渡船质量和渡工素质的全面普查,加强渡口安全管理。建区后,随着公路桥梁的发展,渡口日益被新建桥梁所代替,河东红光渡口于2003年撤渡改建吉安大桥,富滩龙塘渡口于2003年撤渡改建龙塘大桥,2004年经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了值夏思敬渡口,2005年撤销了江口渡口,2007年撤销了天玉邱家渡口,2010年,全区仅存民间渡口3处:
  凌波渡 位于市区中永叔路站前码头上游,是市区通往河东的主要渡口。据《庐陵县志》载:南唐年间(943~961)嗣主(李璟)诏民造渡船,每年端午在此举行龙舟赛。“胜者加以银碗,谓之打标。”北宋开宝八年(975)将船民组成凌波军,常在此习水战。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周麓松、谭绍等捐造万缘会船,置产缮此渡。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郭景昌、知县于藻新造4船,后废。十七年,又重造3船。此后,历任知府、知县、里人或捐造渡船,或置产缮渡,使此渡得以延续不衰。清嘉庆二十年(1815)知府张敦仁曾明文规定此处渡船永无调差,并刻碑石于渡口处。民国时期,为吉安义渡局施行义渡口之一。1958年始为吉安市渡口管理所轮渡渡口,今名“大码头渡”。
  梅林古渡 位于今市区以北文山寺村旁。原为郡县官员出“迎恩门”至河东迎接圣旨的渡口,也为南北驿道必经之所。因该处多梅树而得名。民国期间曾为吉安“义渡局”实施义渡渡口之一,1964年渡运集中在新大码头,此处仅靠私人渡运,由吉安义渡局管理,1970年井冈山大桥建成,渡口废弃,今河东秦家附近尚残存有用大青麻石修建的渡口码头及附近用砖石修建的古驿道遗址。
  赣江渡口 位于河东街道赣江村委会,连接吉安县永和街,有渡船一艘,7马力,30客位,建有长30米,宽2米的码头。坡度较陡,并建有砖混结构风雨亭一座。
  张家渡渡口 位于富滩镇张家渡,存在时间较早,是青原区古渡口之一,过赣江连接吉安县永和白沙,建国前主要是木帆船摆渡,后有机帆渡船一艘进行日常摆渡,15马力,50客位,建有长70米,宽2.5米码头,坡度较缓,并建有砖混结构风雨亭一座。
  七姑岭渡口 位于值夏镇境内,又称集福渡口,横渡赣江。南北两岸建有长100米,宽3米的码头并各建有砖混结构风雨亭一座。1958年修建吉(安)东(固)公路时决定设渡。1960年4月由人工摆渡开运,后配有80马力钢质拖轮2艘,6车钢质渡船2艘,装置油压自动跳板,渡运能力每昼夜35船次。1984年吉安经河东、滩头到值夏公路建成后,经七姑岭渡口的车辆大为减少,至20世纪90年代,停止车辆经七姑岭摆渡过河。
  码头
  张家渡码头位于泷江与赣江汇合处,距离吉水县城38公里,吉安市区10公里。民国时期设有石砌台阶码头1座,长20米,宽4米,后因地势低而倒塌。1975年,吉水县粮食部门于张家渡下游1公里处,兴建粮食装卸码头1座,长40米,宽3.5米。1984年,吉安县白云山采育林场投资与吉水县航运公司跃进大队合建货场1座、木材装卸专用码头1座,混凝土结构,长10米,宽30米。1985年货物吞吐量4000余吨。20世纪90年代,张家渡码头作业区基本处于自然停顿状态。
  港口
  七姑岭港 位于值夏镇境内,原名集福圩港。民国时期,商贾云集,开设粮食槽坊,成批粮食水运至南昌、九江、湖北等地。1960年,吉安港客运站在七姑岭设立客运代办站,始有客轮进港。1969年,建成七姑岭粮库和粮食加工厂,1972年设立储木场,此港又成为粮食、木材起运港,平均每年调出粮食8120吨,最多年份13100吨,每年外运木材5000多立方米。1984年后,储木场迁至张家渡,七姑岭港吞吐量
  相应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陆路日益发达,港口逐渐被弃用。
  值夏港 位于富水河与孤江(泷江)的汇合处。民国时期,吉安县帆船大多集中于此。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5月成立值夏航运站,管理航行于孤江、富水河的船只和竹筏。吉安县航运公司及其船厂原设值夏,20世纪60年代中期迁至吉安市河东。1956年,值夏港全年吞吐量达3.25万吨。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孤江、富水河的水运基本停业。值夏至赣江段在中洪水时期,虽偶有船舶行使,但值夏港已成为历史。
  第二节 航道
  通航河流
  航运水系有赣江、富水河、泷江。赣江为境内最大过境河流。建区前,境内河流通航里程和通航能力已有很大变化,富水河流域森林砍伐过量,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河道日渐淤塞;泷江河在富滩与水南交界处修建了拦河闸坝,降低了通航能力。后来,航道管理部门经过对河道整治疏浚,增加了通航里程,提高了通航能力。
  赣江主航道 流经境内河道平直,水流舒缓,河床底多薄沙、卵石,河面宽600~1050米,平均水位在43.3~44.5米之间,枯水期水深2米左右。东岸浅西岸深,西岸辟为港口,沿江修筑码头,便于船舶停靠,货物装卸。航道里程40公里,常年可通行100吨~300吨级船舶。航道配有助航标志,航标等级为一类航标。桥梁除铁路大桥外,全部按国家标准设置了桥梁航标。
  泷江航道(又名孤江、泷冈河、潇泷河) 发源于云山山脉西北兴国县境良乡胆坑村。河流自南向北流经兴国、永丰、吉水,于吉水县皂溪折向西流,进入青原区境,在值夏镇马埠村与富水河汇合后,于张家渡汇入赣江,河道长148公里,流域面积3084平方公里。1960年前有木帆船常年航行在张家渡至南坪47.5公里的河段内,洪水期可通航到南坪上15公里的永丰县潭头村。1971年11月螺滩坝建成后,未建过船设施,航道被截断。现有大坝至张家渡17.5公里航道与赣江相通,航道等级为Ⅷ~(2)级,为季节性通航航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陆路日益发达,航道使用率锐减。
  富水河航道 原名王江河,发源于兴国县大马山北麓,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青原区东固、富田、新安、文陂,于值夏马埠村汇入潇泷河。全长98.1公里,流域面积796平方公里。新安以下地形开阔,河道宽90至140米,河床底质为砾石夹砂。20世纪60年代以前,富田至值夏45公里航道在中洪水期可行驶10至15吨木帆船,枯水期通航竹筏。1963年七姑岭至富田公路通车,水运量减少,1974年12月白云山水电站建成后断航。1999年,根据《江西省5111级航道通航标准》,结合富水河航道技术现状,《评定》中规划富水河河口至富田镇航道为Ⅷ-(2)级,为季节性通航航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陆路日益发达,航道使用率锐减。
  螺滩水库航道 螺滩水库位于潇龙河青原区境内。1972年5月水坝竣工后,螺滩至水南形成18公里的深水航道,常年航行小客船,为当地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每逢水南当圩日,客船往返两个航次。1990年,有两艘10多吨的木帆船,在库区运输木材等农副产品。2000年,有7艘小客船和10多艘10吨左右木帆船在库区内进行客、货运。1999年《评定》中对库区电站至水南镇18公里航道规划为Ⅷ-(2)级。
  白云山水库航道 白云山水库位于青原区境内富水河。1974年12月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区内的公路被淹,交通中断,富田至东固镇之间的交通完全依赖水库航道航行,从水库大坝至东固镇,水库航道里程为31公里,1976年,东固公社新建一艘14.71千瓦、载客80人的客船在库区投入运营,往返于白云山水库管理局至东固江口村,此外,白云山水库管理局、白云山林场、东固林场等单位均有船舶航行库区为本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以上支流及水库航道,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其间有一定数量的小吨位船舶和砂石船舶航行。航道上近十年建有大量的农用桥和渡改桥,大部分难以满足Ⅷ级航道的通航标准和要求。
  航道管护
  航道疏浚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通航河道大多处于自然状态,航道礁石林立,河道淤塞,航行艰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改善水上运输条件,对天然河道进行整治。1965年地区航运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赣江的治理,七姑岭滩每年疏浚砂石等2000立方米。1957年泷江完成炸礁720立方米,整修纤道20公里。1955年、1958年和1962年,地区航运局多次将泷江途径富滩与水南交界的龙王庙一、二、三滩及罗家埠险滩全部炸平,疏通航道,1972年螺滩大坝建成,航道受阻,但坝右侧已建一滑道,木筏仍可放行,水南至螺滩大坝每日有客船往返。
  航标设置 新中国建立前,内河航道没有航道管理机构,也没有设置航标,20世纪50年代设立航道管理机构,设置各种航标。1956年9月,江西省航运厅决定在赣江设立5个航标段。1957年8月,将航标段划分给地区航运局管辖,吉安航标段管辖25个航标站。七姑岭以上的航道,属吉安县印下江航道站,七姑岭至吉安市轮渡码头的航道,属吉安县永和航道站,轮渡码头以下到江口村的航道属吉水墨滩航道站。信号采用霓虹灯,枯水时节增设棒形标。现辖区内赣江航道由吉安市海事局管辖。富水河、泷江未设置航标。
  第三章 运输
  青原区地处赣江中游,水上交通便利,民国时期,辖区内的物质运输基本依赖于水上运输。新中国成立后,辖区内航运业得到很大发展,交通工具不断改进,帆船被机动船代替,钢质船逐渐增多,航向由富水河、泷江河支流向赣江进入长江。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支流运输衰落,逐渐被陆路交通工具所代替。
  第一节 公路运输
  客运规模
  2010年,区内有进站客运车辆115辆,客运班线28条。市内班线有青原至永丰、东固、富田、新圩、值夏、富滩、八都、安福、三都圩、芦溪、文家、湖坪、沙溪等;市外班线有青原至南昌、抚州、乐安、石马、莲花、高洲、上高等。日均发送旅客640人,年均发送量233518人,日发班次111班。
  客运站
  1959年,东固汽车代办站设立,东固客班车开通。1971年9月,吉安至白云山客班车开通。1973年,白云山、值夏、富田客运代办站设立,七姑岭、陂头、新圩、新安、江背等地设立客运招呼站。1978年12月,吉安至富田客班车开行。1985年,吉水至富滩客班车开通。2006年4月,青原区列为省交通厅、市交通局全省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区。同年,兴建农村候车亭62座;2007年兴建4座;2008年兴建具有庐陵文化特色的候车亭11座;2009年兴建候车亭1座;2010年兴建2座,共兴建候车亭80座。大部分候车亭分布在青东公路沿线的交通路口和人流密集的建制村口。至2010年,交通运输部门投入建设资金147.32万元兴建文陂客运站、富田客运站、值夏客运站3座。
  青原汽车站(二级站) 位于105国道旁,距吉安火车站300米,原名河东汽车站,2000年8月随吉安撤地建市改为现名,占地面积为8412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2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76平方米,于1996年批准立项,由省交通厅投资260万元,总公司自筹235万元,1998年10月按二级客运站标准开工兴建,2000年元月竣工。同年元月25日投入使用,同时接管贸易广场汽车站,一并划归吉安客运中心站管理。
  文陂客运站 位于文陂乡青东公路东侧,陂(头)万(合)公路南侧,是青原区辖区内第一座乡村客运站,建筑结构为砖混三层(含地下室)结构,建筑面积910.6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820.57平方米,停车场面积1300平方米,于2005年9月1日开工,2006年5月2日竣工,上级拨款20万元,自筹30万元。
  富田客运站 位于富田镇开发区狗仔岭青东公路旁,西屋框架结构,总占地面积2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16平方米,二层,停车场面积为960平方米,2007年5月1日开工,2007年12月20日完工,附属工程于2008年6月完工。总投资47.68万元。
  值夏客运站 位于值夏镇农贸市场旁,砖混结构,客运主体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8月竣工,总投资120万元。
  货运
  青原区有8家货运企业:吉安市青原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车辆90辆;吉安市三方汽车贸易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车辆17辆;吉安市天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运输车辆50辆;吉安市金龙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运输车辆143辆;吉安市赣鑫道路运输发展有限公司,运输车辆80辆;吉安市深港液化气运输搬运有限公司,运输车辆9辆;吉安市龙凤汽车运输公司,运输车辆170辆;吉安市兴骋汽车运输公司,运输车辆130辆。区内有营运货车2130辆,吨位5818吨。其中危险货物运输公司5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632辆,吨位2909吨。
  第二节 水上运输
  唐武德元年(618),赣江已是南北内河通航路线的一段主要航道。清末,轮船进入内河,促进了赣江及其支流水上运输的发展。民国时期,吉安形成赣中水上货物集散中心。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1月辖区内张家渡建立物资运输站,5月,值夏航运站成立。10月,吉安县航运站成立。值夏、七姑岭航运代办站归吉安县航运站管辖。12月江西省民船联合运输社吉安分社值夏民船运输站成立。1952年12月富水、泷江民船联合运输组改组为“江西省民船联合运输社吉安分社值夏运输站”。水上运输民主改革后,1953年船民在自愿原则下定港、定组,建立互助组。1954年值夏港有临时互助组29个,木船124艘,常年互助组6个,木船28艘。1956年,值夏港全面开展木帆船合作化运动,组建了吉安县木帆船运输合作一社、二社,入社船只134艘,载重量898吨,入社人员443人。1956年4月,值夏港成立第一、第二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60年4月,改为值夏港木帆船运输大队,并将富滩木帆船运输队划归吉水县领导。1965年10月,运输大队从值夏迁至吉安市河东,改名吉安县木帆船运输社。
  1958年10月,吉水港先行人民公社成立,位处张家渡的跃进运输队归其管辖。1986年6月,原跃进运输队改为吉水县航运公司第一运输队,主要运输木材、大米、化肥等。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陆路运输日渐繁江,辖区内水路运输业日益萎缩。
  货运
  木船运输 隋、唐后,赣江吉安段水运日渐发达,以漕运为主,船型各异,载重量大小不等。明朝始设吉安漕运所,统领7县漕船。清咸丰九年(1859),漕粮改雇民船装运,古漕运衰落。民国时期,青原辖区内富水河、孤江仰仗木船运输。新中国建立后,辖区内河道水上运输主要是木船运输,运输物品多为农副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辖区内的木船逐渐被机动钢质船所替代。
  竹筏运输 辖区内水上竹筏运输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富田、新圩、富滩等地水上运输主要依赖竹筏。新中国成立,竹筏逐渐增多。1953年,富水河流域有竹筏10条。1957年成立值夏竹筏运输社,入社筏民30人,竹筏30条,载重量45吨。其他未入社竹筏主要在农闲和枯水季节参加运输。1957年12月统计:富水河共有竹筏133条,载重量177吨,泷江河青原段竹筏运输数量无考。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竹筏运输自然终止。
  机动船运输 20世纪80年代后,辖区内赣江河道广泛使用以柴油机为驱动力的机动船从事运输,多为装运木材、粮食、化肥等货物,多来往于长江及其中下游支流各港口间。进入21世纪,公路运输业日益发达,船运业日渐衰落,青原区成立时,水上货运量日渐稀少,货运业务集中于木头外运。
  客运
  清光绪三十年(1904),吉安见义轮船公司客轮行使于吉安至南昌航线。1941年11月,开通吉安至樟树客班,途经河东赣江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南昌至吉安陆路交通的发展,水上客运服务日渐停滞。1964年,吉安港客运站在七姑岭设立客运代办站,新开吉安至七姑岭的定班客轮。1968年开通吉安经张家渡、七姑岭至印霞江客班。1972年5月螺滩水坝竣工后,螺滩至水南水上客运线路开通,水上客船为当地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每逢水南当圩日,客船往返两个航次。1990年,库内有4艘8.8千瓦、60座客轮当日往返于螺滩至水南,沿途有6个停靠点。2000年,有7艘小客船在库区内进行客运。1977年5月,白云山水库蓄水后,在库内开行白云山至东固江口客轮,每日往返一班,1984年客轮大修停航,次年复航。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吉安到东固陆路交通的修通,吉安至七姑岭水上客运服务逐渐停止。
  进入21世纪,水上客运日益萧条,辖区内罗滩水坝、白云山水库有零星水上客运。建区后,区内的水上客运已完全被陆路客运取代。
  第三节 铁路运输
  1996年4月1日开通客运业务,旅客列车到达方向有广州、深圳、东莞东、厦门、福州、杭州、上海、苏州、北京、天津、济南、郑州、沈阳、武昌、成都、太原、兰州、西安、大同等地,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等地到井冈山旅游的游客占15%左右;本地外出务工到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方向的旅客占60%左右。业务运营指标每年都能超额完成,呈10%左右的增长。2009年,吉安站日办理旅客列车78列,发送旅客430万人,运营收入1.8亿元。
  货运以到卸货物为主,主要货源有粮食、煤炭、木材等。2007年装车3293车,货物发送170432吨,到卸货物(煤炭、燃油、农用物资等)39420车、计2194153吨。2009年装车683车,货物发送40980吨,到卸货物33844车、计1929108吨。
  第四节 车辆维修
  建区之前,辖区内有两家二类车辆维修企业和几家无证经营的三类业户,维修人员不足50人。建区后至2010年,青原区车辆维修企业已有1家一类车辆维修企业、10家二类车辆维修企业、35家三类车辆维修户(含汽车装潢美容业户)及26家摩托车维修业户,从业人员达到360人。
  第四章 公共交通
  青原城区的工交运输属吉安市工交运输的一部分,归属市工交运输公司经营。至2010年在青原城区先后开通10路、2路、12路、208路、213路、216路、102路线路,极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第一节 运力
  建区前,市区与河东镇、天玉镇之间城市公共交通已经开通,城区和其他各乡(镇)未开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区与辖区各乡(镇)客运由城乡客运班车承担,河东镇内有少量三轮机动或人力车,也有少量摩托车方便城内居民往来。建区后至2010年,青原城区共开通7条公交路线连接市区,除216路公交车每天早中晚两班以外,其他的公交车按首班、末班时间全天候运行,其中2路、10路、12路公交车票价为每人次1元,213路、102路、216路公交车票价为每人次2元,208路公交车票价为每人次2.5元。从2009年开始,经市政府同意批准2路、10路公交车每年的6~8月三个月开空调,票价按每人次2元收取,其他月份均按每人次1元收取。
  第二节 线路
  2路公交线
  北环线 火车站←→青原车站←→开发区园盘←→梅苑小区←→吉安宾馆←→城北车站(北门路口)←→城北市场←→城北加油站←→韶山路口←→鹭洲路口←→人民广场←→步行街←→青原汽车站←→火车站。
  南环线 火车站←→青原汽车站←→十一中路口←→贸易广场中心街←→天立花园←→和济春天←→张家坊←→青原山中学←→赣江大桥西←→城南加油站←→城南汽车站←→广泰家具城←→庐陵竹园←→中心医院←→阳明商城←→步行街←→华昌大厦←→青原汽车站←→火车站。
  10路公交线(吉州、青原大环城)
  运营线路 市中医院←→青原区机关小区←→贸易广场←→青原车站←→海关大楼←→梅苑小区←→吉安宾馆←→(有线电厂)←→城北车站(北门路口)←→城北市场←→城北加油站←→韶山路口←→市水务局←→鹭洲路口←→人民广场←→阳明路口←→中心医院←→中山路口←→庐陵竹园←→广泰家具城←→城南车站←→城南加油站←→赣江大桥西←→赣江大桥东←→青原山中学←→张家坊←→青原区行政中心←→市中医院。
  12路公交线(井冈山大学至卫生学校)
  运营线路 井冈山大学←→开发区转盘←→梅苑小区←→吉安宾馆←→北门路口(城北车站)←→城北市场←→城北加油站←→韶山路口←→市水务局←→鹭洲路口←→人民广场←→阳明路口←→中心医院←→中山路口←→吉福路口←→井冈山医学院←→五岳观市场←→吉安四中←→赵公堂←→天华山路口←→煤气公司←→卫生学校。
  208路公交线(阳明东路至青原山)
  运营线路 吉安大桥下←→步行街←→阳明商城←→人民广场←→鹭洲路口←→市水务局←→韶山路口←→城北加油站←→城北市场←→城北车站(北门路口)←→吉安宾馆←→梅苑小区←→开发区园盘←→海关大楼←→青原车站←→贸易广场←→天立花园←→圳背村←→庄塘←斋楼←→农校←→青原山。
  213路公交线(阳明西路至天玉)
  运营线路 阳明西路←→交警支队←→人民广场←→鹭洲路口←→市水务局←→韶山路口←→吉州区公安局←→城北加油站←→城北市场←→北门路口(城北车站)←→吉安宾馆←→梅苑小区←→开发区转盘←→(河东菜市场)←→天玉镇←→田心←→平湖←→塘尾←→桥上。
  216路公交线(阳明东路至华能电厂)
  运营线路 吉安大桥下←→步行街←→阳明商城←→人民广场←→鹭洲路口←→市水务局←→吉州区公安局←→城北加油站←→梅苑小区←→海关大楼←→吉安武校←→贸易广场←→天立花园←→和济春天←→胜利村←→华能电厂。
  102路公交线(敦厚至火车站)
  运营线路 火车站←→青原车站←→十一中路口←→坪田路口←→贸易广场(北)←→刘家坡←→天立花园←→圳背村←→枫塘路口←→张家坊←→青原山中学←赣江大桥←→城南加油站←→禾埠桥←→←→文山中学←→合丰汽车城←→小天鹅←→阳光医院←→新华路口←→富川路口←→君山湖←→啤酒厂←→县人民医院←→县政府←→县车站←→县妇保←→县公安局←→文天祥纪念馆←→三角塘。
  第五章 运输管理
  建区前,辖区内的交通运输由各乡镇原属县(市)交通部门管理;水路运输由吉安海事部门管理;铁路运输由铁路部门直接管理。建区后,管理职能进行调整。
  第一节 管理机构
  青原区交通运输局
  2001年青原区交通局成立。2010年8月,政府机构改革时改组为青原区交通运输局,是区内主管交通工作的职能部门,业务上受上级交通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内设秘书科、业务科、交通战备办公室3个职能科(室),2009年4月,增设行政服务科,主要工作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交通工作的政策、法规,统一规划和管理县乡公路、渡口站方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交通行业,下属单位有区道路运输管理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2001年12月上划至吉安市道路运输管理处。2001年6月,经批准设立青原区公路管理站。2005年12月,批准设立青原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2008年11月,批准设立青原区渡口管理站。
  公路管理站
  隶属于区交通运输局,自收自支正股级事业单位。负责全区农村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农村公路建设监理、创建文明示范路等。2010年9月30日,经区政府吉青编字〔2010〕32号文件批复,提升为副科级事业单位。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
  隶属于区交通运输局,全额拨款正股级事业单位。负责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程建设质量检测、工程建设质量评比、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程竣工验收等。
  渡口管理站
  隶属于区交通运输局,全额拨款正股级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渡口管理法规,督促并帮助所属渡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拟订、上报和组织实施渡口发展规划和渡船更新改造计划;加强对人民群众和渡工的宣传教育,经常进行渡口安全检查,严防发生渡运事故,审定渡口管理人员和渡工的奖惩;对渡船更新维修和撤渡建桥进行审核;检查、指导各渡口管理工作。参与渡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指导和协助乡镇建立健全渡船、渡工技术档案及渡船违章作业、发生事故等情况登记备案。
  市运管处直属二所
  隶属市运管处,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对区内交通行业客货运输从业人员及相关维修行业、站场、车辆进行管理。
  吉安地方海事处(吉安船舶检验处)
  位于青原区河东街道新干路,隶属于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吉安分局(江西省吉安市地方海事局、江西省吉安市船舶检验局),为正科级单位,负责赣江上游至白泥矿,下游至墨潭过河标以内,禾水河下游,富水河全段及吉州区、青原境域内支流、库区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及青原辖区内船舶的法定检验工作。
  吉安航道处
  位于青原区河东街道新干路,隶属于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吉安分局,为正科级单位,有工作船艇六艘,负责赣江(和螺村至石屋下河段)养护管理及涉航项目施工通航安全管理、市区范围内禾水河航道管理和涉航项目管理、青原区境内富水河航道管理和涉航项目管理。
  第二节 路政运政管理
  公路路政管理
  公路路政管理是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依法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管理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行政管理行为。建区后,区政府每年均组织交通、交警、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公路路政管理进行一次大检查。到2010年,共清除堆放在公路边的砖砂等障碍物150余处,拆除纠正违章建筑23起,360平方米。
  公路养护管理
  境内公路养护除国、省道由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养护外,县、乡、村公路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进行养护。区内县道养护由区公路管理站养护,公路站在文陂乡设道班一个,共14人,养护45.9公里县道。
  渡口安全管理
  每年在汛期前及各重要节日前夕,联合市海事局,全面细致地对区内渡口通过多种形式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确保水上交通运输的安全,至2010年辖区内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事故一直保持零记录。
  运政管理
  运政管理包括货车辆运输证管理、车辆技术评定、驾驶员交通法规法则教育培训、对客运市场进行调研,截至2010年,共培训人员1600次,办理运营车4000辆,清退600辆报废营运车,办理300辆工程车临时营运证。
  港航管理
  区内水上交通除渡口外,其他的水上交通运输及航道管理归属吉安地方海事处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港航管理包括水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指令性计划的执行;水路客、货运输行业管理;港口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路运输安全和港航规费的征收、稽核;区内船舶安全检查、船舶进出港签证、载运危险货物安全、船舶污染水域等监督工作;水域岸线上进行勘探、采掘、爆破、架设桥梁等水上水下行政管理等。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