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吉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编 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996
颗粒名称:
第六编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
页数:
7
页码:
235-241
摘要:
本编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环境保护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环境管理、节能减排、环境调查、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吉安市
青原区
内容
青原区建区前,境内环境保护水平低,无污染处理设施。青原区成立后,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统筹规划,科学安排,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文明,累计投资近3亿元;不断完善城区污水管网系统,新建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基本无燃煤区;建成青原大道、青(原)东(固)公路绿色通道、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带和水源涵养林。
青原区两条主要河流为Ⅱ类水质,河流断面优质水率为100%,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96.04%以上;城镇噪声环境质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2008年3月10日至11日,由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对青原区的城市环境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空气、水、噪声、垃圾、环保宣传教育以及其他等6个方面,调查的满意率为86.19%(85%以上为满意);2009年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达87.12%,与2008年的相比,提高1.08个百分点。
第一章 环境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01年2月,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2006年2月,区环保局从建设环保局分出单列,成立青原区环境保护局,属区政府主管全区环境保护事务的正科级工作机构,是对青原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环境管理科、行政服务科、污染物总量控制办公室。下设机构:青原区环境监察大队为副科级(2010年开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青原区环境监测站为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节 节能减排
青原区以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为重点,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强化污染防治。“十一五”期间,共关停了污染严重和治理无望的环境违法企业7家,淘汰4家塑料粒子加工企业、1家小型造纸企业、2家皮革制品厂。同时加强了对井冈山华能电厂、江西明盛实业有限公司、吉安丰顺纸业有限公司3家国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指导,督促城市污水处理厂尽快正常运行,加快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步伐,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经国家环保部和省、市环保部门核查核算,已经认可青原区2007~2009年的化学需氧量减排量453吨,二氧化硫减排量3877.9吨。2010的化学需氧量减排量6.3吨,二氧化硫减排量49083.45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减排指标以内。
2008年和2009年青原区政府连续两年获得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先进县(市、区)称号,2009年获得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先进县(市、区)光荣称号。
第三节 环境调查
2008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青原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经过精心准备,普查工作从2007年11月底~2009年10月,全部完成。此次污染源普查重点为全区范围的工业源和生活源,全区共选出31名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出动上百人次。在全区范围内普查污染源315个。其中,工业源141个,生活源174个;工业源中,重点污染源70个,一般源71个;生活污染源中,住宿、餐饮业125个,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7个,医院5个,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1个,城镇居民生活6个。
本次普查涉及的行业囊括了普查要求的所有行业,其中工业源分别有电力、冶金、机加工、建筑材料制造等行业;生活源涉及有住宿餐饮业、洗染业、美容美发及理发业、洗浴业、摄影扩印业、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和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
废水及其污染物
工业企业废水产生量为338.273911万吨/年,废水排放量为217.563001万吨/年,废水处理量为313.128874万吨/年。其中工业废水排入赣江化学需氧量114.173868吨,氨氮1.21吨,生化污水需氧量31.99吨;排入富水化学需氧量597.542961吨,氨氮10.35吨,生化需氧量0.62;排入泷江化学需氧量1441.8吨,氨氮3.86吨,生化需氧量458.37吨。产生的主要行业为造纸及纸制品业,其次为医药制造业。
生活源废水产生量253.8161434万吨,排放量253.8161434万吨。其中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197.045617吨,生化污水需氧量372.33458吨,氨氮111.031413吨,总氮146.762008吨。产生的主要行业为城镇居民生活和住宿、餐饮业。
废气及其污染物
全区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921811.7万标立方米,烟尘排放量为2243.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3902.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7675.57吨,工业粉尘产生量为3215.84吨,氟化物排放量为136.33千克。其中二氧化硫占72.08%,氮氧化物占16.32%,工业粉尘占6.84%,烟尘占4.77%。产生的主要行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厂),其次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生活源废气排放量6999.785231万立方米,烟尘41.780486吨,氮氧化物11.430646吨,二氧化硫37.467763吨。产生的主要行业为城镇居民生活,其次为独立燃烧设施。
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
全区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企业为111个,产生总量为635524.34吨,综合利用量为350893.04吨,处置量为494.82吨,排放(倾倒)量为2040.85吨,贮存量为282095.63吨。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行业主要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其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以粉煤灰为主,其次为炉渣和其他废物;有危险废物产生的企业17个,产生总量为497.18吨,综合利用量为335.92吨,处置量为42.12吨,排放(倾倒)量为119.14吨。产生危险废物的行业主要是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其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以医药废物为主,其次为含锌废物和废药物、药品。
全区生活垃圾产生量0.8771282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17.4吨,炉渣产生量11.8642044万吨,粉煤灰产生量0.0012968万吨,产生的主要行业为城镇居民生活,其次为住宿、餐饮业。
第四节 环保执法
青原区环境监察大队依照环保主管部门的委托,依法对辖区内各单位和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项目、环境与生态破坏事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协同参与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并提出处罚意见;对区人民政府或区环保局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监察;对全区范围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纠纷以及检举控告环境违法行为的信访进行调查与参与处理;对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负责排污申报登记工作。依法征收排污费,并对全区排污费征收工作进行业务稽查。截至至2010年底共征收排污费235万元。
第二章 环境监测
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
青原区大气污染主要源自能源的燃烧。按其源头分:一是工业污染源,即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以及化工行业等企业排放的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及无机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二是生活污染源,指居民、机关和服务行业由于餐饮、取暖等生活需要,燃烧矿物质燃料排放烟气造成的低空大气污染;三是交通污染源,系指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含一氧化碳、氨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铅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2008年~2010年青原区中心城区环境空气监测设一个监测点,该监测点设在青原区天立实验小学。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据调查,2007年全区废水排放量为471万吨。其中生活废水253万吨,约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009年废水排放量为635万吨,其中生活废水504万吨,约占废水排放总量的79%。2010年废水排放量为1929.35万吨,其中生活废水262.8万吨,约占废水排放总量的13.6%。废水中有害物以有机物为主,主要出自造纸、医药化工等行业。
2008年,赣江吉安段及其主要支流设15个水质监测断面,其中青原区设2个水质监测断面。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2009年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也都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2010年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也都稳定在Ⅱ类水质标准。
2007年~2010年青原区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设一个断面,为河东水厂,4年的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全区环境噪声污染来源于企业生产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其中建筑施工噪声是产生功能区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至2010年底青原区中心城区共设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4个,其中2001年超标比较严重年均值为74.2分贝,超过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4a类70分贝的标准。2009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噪声级平均值有所下降,为66.5分贝。2010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噪声级平均值为68.3分贝。
等效声级(分贝)
第三章 污染治理
第一节 工业废水治理
2006~2010年,区环保部门不断加大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10年,辖区内已建成工业废水处理设施33套,废水治理设施总处理能力为2.31万吨/日,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1666.55万吨,达标率95.26%。
吉安丰顺纸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5月建成,位于吉安市青原区富滩工业园A区,主要生产涂布白板纸,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该企业因生产污水超标排放,青原区政府于2007年6月30日下达限期治理的通知。2008年2月该企业投资475.545万元用于建造生化处理设施,在原有的二级辐流沉淀处理污水设施上,增加了反应沟和生化池,该生化设施的处理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法+回用工艺,工艺流程为车间生产污水经沟渠流入1号反应沟,投加药剂促使污水中的固体悬溪物、纤维和其他的有机物形成大的絮体去除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然后自流入六角筛,通过六角筛回收纤维后进入1号沉淀池,通过沉淀作用除去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工程设计单位为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吉安丰顺纸业有限公司,2008年5月,工程完工并开始调试,6月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该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吨/天,投入运行后,实际处理污水2500吨/天。2008至2009年国家认定该公司化学需氧量削减27.76吨。2009年12月企业为适应造纸行业新排放标准开始实施深度治理和回用工程,添加了2号沉淀池(二级沉淀处理)作进一步沉淀。为使沉淀效果更佳,二级沉淀出水大部分用于打浆(约67%),其余进入A/O生化池。经A/0生化池处理出水回用于抄纸和冲毯。2009年全年运行300天,生化池平均出水浓度在75mg/L左右,日平均污水排放量为768吨。2010年企业在用水效率提高、生产能力不变的同时废水排放量明显减少。
第二节 工业废气治理
到2009年,共建成废气处理设施16套,其中脱硫设施4套(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厂在2009年对1号、2号机组增设了脱硫设施;新上3、4号机组除已建脱硫设施,还增设了烟气脱销设施)。
华能井冈山电厂一期工程安装2x300兆瓦机组,分别于2000年11月和2001年8月投产发电,二期工程建设2x66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步配套建设2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华能井冈山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由江西井冈山博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行及维护管理。
电厂一期工程未预留脱硫场地,本项目考虑电厂总体布置并兼顾未来规划,脱硫系统布置在现有烟囱尾部至煤场边道路之间的场地上。一期脱硫工程的风烟系统、吸收塔循环氧化系统对称布置在1#、2#机组尾部,工艺楼布置在沿煤场的道路边,制浆、脱水、工艺水、石膏库等公用系统集中布置在工艺楼内,电控设备布置在两吸收塔之间的电控楼上,运输及检修通道与厂内原有通道协调一致,便于现有设备及后来脱硫装置的检修。二期工程于2007年底开工,2009年底二台机组建成投产,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920兆瓦。
2007年9月,国家火电力管理部门确定,“华能井冈山电厂一、二期烟气脱硫项目”为国家首批脱硫特许经营试点项目,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指导下,华能井冈山电厂将脱硫电价实际收益,支付给脱硫专业公司,脱硫专业公司将特许经营权收益,用于脱硫设施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维修、维护、管理,并享有脱硫副产品所带来的收益。这是在烟气脱硫装置中,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石灰石脱硫核心技术,通过运行及维护管理,对电厂锅炉尾部烟气进行脱硫处理,排出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洁净烟气,达到了环保要求的一个典型案例。
第三节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08年以后,青原区加大了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2009年,综合利用粉煤灰35.94万吨,是当年粉煤灰产生量37.28万吨的96.4%。其中,华能井冈山电厂的粉煤灰产生量为372732吨,占全区产生量的99.9%,综合利用量为359282.9吨,占产生量的96.4%。2010年,综合利用粉煤灰93.28万吨,是当年粉煤灰产生量97.16万吨的96%。其中,华能井冈山电厂的粉煤灰产生量为68.11万吨,占全区产生量的70.1%,综合利用量为57.77万吨。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