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94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
分类号: C924.255.6
页数: 5
页码: 122-12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人口总量与变动、人口密度与分布、人口结构以及人口素质、婚姻、家庭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青原区 人口

内容

明清时期,辖区内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稳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这一时期辖区内人口增长迅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战事频繁,辖区内人口急剧下降。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为逃避战乱,大批难民涌入,辖区临时性人口大量增加,其中水东“难民街”新增两万多人。抗战胜利后,大部分难民返回原籍,辖区人口有所下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干部人事变动、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放落户,辖区内人口有所增加。建区后,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大量投资商、务工者和建设者进入青原创业或就业,区内人口形成一个增长高峰。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变动
  人口总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2000年11月1日零时)结果显示,辖区内有人口179028人,其中男94313人,女84716人,性别比为111.33(以女性为100)。2010年底,全区总人口204460人,其中男性107372人,女性97088人,性别比为110.49;农业人口167032人,非农业人口37328人。
  人口变动
  人口机械变动 2001年,全区迁移人口14726人,其中:区内各乡迁移人口211人,区内各镇迁移人口256人;外迁市内其他县(市、区)乡933人,其他县(市、区)镇1249人,其他县(市、区)街道2890人;外迁省内其他县、市、区7355人;外迁省外1832人。
  2010年,人口变动为迁入3094人,其中省内迁入2225人,省外迁入869人;迁出4831人,其中迁往省内3593人,迁往省外1238人。净减1737人。
  人口自然变动 2001年,区内出生人口2398人,出生率为13.72‰,死亡人口494人,死亡率2.82‰,净增190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9‰;2010年,区内出生人口2808人,出生率为13.73‰,死亡人口1020人,死亡率4.99‰,净增178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74‰。
  2001~2010年青原区户数、人口情况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
  人口密度
  2010年底,区内总人口204460人。人口数量最多的乡(镇、街道),河东街道人口数4.3252万人;富田镇次之,人口数为3.26万人;值夏镇居三,人口数为3.2万人。区内人口密度为223.55人/平方公里。
  区内各乡、镇(街道)人口密度分别为:东固畲族乡74.07人/平方公里;富滩镇126.45人/平方公里;富田镇150.9人/平方公里;文陂乡319人/平方公里;新圩镇367.3人/平方公里;天玉镇448.7人/平方公里;值夏镇655.1人/平方公里;河东街道785人/平方公里;滨江街道1065.1人/平方公里。
  分布特点
  区内人口分布特点为: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人口密度逐渐增大,人口呈带状分布,沿富水河、泷江及赣江一线人口分布较多,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大型村庄、街道和城区均处于江河两边,城乡人口分布密度悬殊,靠近城区和街道人口尤为集中,地广人稀的东南山区人口密度最低,西北部人口密度最高,西北城区人口密度是东南东固山区的14.37倍。
  2001年,区内农业人口153498人,占总人口的87.85%;非农业人口数21222人,占12.15%;2010年底,区内有农业人口167032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有所下降;非农业人口37428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有所上升。建区十年间,人口行业分布总趋势是:非农业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农业人口比例逐年减少。特殊年份为2007年,农业人口比2010年高4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比2010年低近4个百分点,原因是政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部分区籍大中专学生户籍未转出,滞留农村;部分人口将非农户口恢复为农业户口。
  第三节 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
  建区后,区内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较大,2003~2008人口数据显示,18岁以下年龄段人口数比例逐渐下降,60岁以上年龄段人口数比例逐年增长。城乡80、90岁以上高龄老人较多。人口平均寿命比60年前翻了一倍。
  青原区人口年龄构成抽样调查
  民族结构
  青原区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最早迁入境内东固生活的少数民族是畲族,随后,壮族、苗族、满族、回族、蒙古族、侗族、瑶族、土家族等民族陆续迁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反映,境内少数民族有26个。
  至2010年,全区有少数民族26个,少数民族人口1908人。其中,畲族人口居多,1543人;壮族人口次之,104人;苗族第三,47人。东固是畲族人口较集中的乡,有畲族民族村7个,占全市民族村总数的五分之一。畲族聚集村有:江口畲族村、铜灶畲族村(已合并)、樟洲畲族村、六渡畲族村、上黄沙畲族村、风岭畲族村、龙家塘畲族村,富田镇北坑村、龙会村、水口村。
  2010年区内各民族人口统计
  第四节 人口素质
  文化素质
  新中国建立前,由于人民生活条件差,教育事业落后,区内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内各乡平均不到一所完小,在校学生很少,辖区内未设立中学。少数富家子女在吉安或南昌城中学就读。
  新中国建立后,辖区内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受教育人口比例逐渐增大,人口文化素质逐年提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辖区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695人,占普查人口164175人的5.9%;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9995人,占6.1%,其中:男7644人,女2351人;初中文化程度63586人,占38.7%,其中:男37876人,女25710人;小学文化程度71337人,占43.5%,其中:男31478人,女39859人;扫盲班1621人,占1.2%,其中:男344人,女1277人。
  身体素质
  新中国成立前,辖区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人口死亡率高,尤其是婴儿成活率低,人口的平均寿命仅为35~37岁。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总量增加较快,人口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人口平均寿命逐年延长。
  建区后,区内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口身体素质得到加强,人口平均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余岁提高至70多岁,80岁以上老年人比较普遍,一些老年人的寿命超过90岁甚至上百岁。2010年调查显示,区内有林顺境和钱有春两名百岁老人。
  林顺境,男,1903年10月15日出生,祖籍浙江省,居住于青原区值夏镇居委会,是江西省年龄最大的男寿星(民政部门资料)。1945年,林顺境从浙江迁至江西吉安值夏,以加工棉被为业,他一生节俭、不喜烟酒,无其他不良嗜好,喜清淡蔬菜,按时作息。现每餐能吃一碗饭和喝点汤,有饮茶的习惯,耳聪目明,思维较敏捷,生活尚能自理。
  钱有春,女,1909年5月4日出生,居住于青原区富田镇富田村委会,一生务农,生活简单朴素,七八十岁时能上山砍柴,帮助儿孙种菜、看晒场、带小孩。现能自行行走,听力健全、说话正常。
  2010年,全区共有各类残疾人13060人,占总人口的6.1%,其中视力残疾1287人,听力残疾213人,言语残疾516人,肢体残疾7807人,智力残疾1560人,精神残疾780人,多重残疾897人。
  第五节 婚姻 家庭
  婚姻
  择偶 封建婚姻制度严厉,男女青年没有择偶的自由权利,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有的指腹为婚,有的在童龄时代就由父母订立婚约,带童养媳;择偶标准强调“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内开展“解放妇女运动”,宣传并推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废止封建买卖婚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1953年,实行以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改革开放以后青年男女择偶除注重人品性格外,还注重思想感情、文化程度、办事才能、发展前途、忠实与否、健康状况等。
  结婚 新中国成立前,一般早婚,流行“男人十五当门户,女人十五做媳妇”,结婚前,还须经过“订婚”,办订婚酒席等,婚礼内容较多。
  新中国成立后,婚礼内容和方式大有改进。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新式结婚颇为简朴,多以一些水果、糕点招待亲朋好友;70年代结婚摈弃了以前坐花轿,改用自行车推,80年代起,婚礼日渐讲究,迎娶新娘用面包车、小轿车,少则三五辆,多则数十辆。男女双方办喜酒,分喜糖,拍结婚照,也有摄录像者,还有外出旅行结婚的。农村在举行婚礼前,仍有男方行彩礼,女方送嫁妆的习俗。至于婚期,“良辰吉日”的观念仍颇普遍,但多数选择农历逢六、逢八、逢九的日子,也有选择“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结婚崇尚节约,从80年代开始,结婚费用逐年增加,进入21世纪费用增加,形式多样。
  家庭
  规模 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受几千年封建伦理思想影响,在家庭观念上,将人口多少作为兴旺发达的标志,追求“儿孙满堂”、“四世同堂”、“五代同堂”,做齐“五公”(公公、外公、舅公、姑公、姨公),辖区内大中型家庭较多。20世纪60年代以前,十多人的家庭比比皆是,20人以上的大家庭也不鲜见,如富滩镇渡头村曾文献一家26口人五世同堂;值夏圩镇段某生了10个儿子;富田镇花岩村郭先铼有4子15孙,直到20世纪末才分家;新圩镇洋田村袁运堂生了9子1女,18孙,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家庭规模渐小,儿子长大成家后,一般与父母分居,“三口之家”十分普遍,也成为社会和家庭时尚。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有户数44245户,其中家庭户41950户,集体户2295户。全区家庭户共有人口163300人,占总人口的91.21%,家庭户平均人数为3.89人。2009年,全区总人口为202624人,家庭58080户,家庭户平均人数为3.49人。2010年,有家庭59811户,家庭户平均人数为3.42人,家庭户平均人数呈下降趋势。
  成员 夫妻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妇女依靠丈夫生活,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支配下,丈夫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处理对外事务和家庭重大问题上有决策权,妻子只管家务和抚养子女,处于从属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获得解放,地位提高,男女平等。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经济上自主,加上自由恋爱,夫妻感情较好,能互敬互爱,在事业上和家庭生活中夫妻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不少妻子成为女强人,有的还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丈夫积极支持妻子的工作,主动承担家庭事务。但也有少数夫妇婚前相互不甚了解就草率结合,婚后因性格不合,志趣各异或道德品质上的问题,经常闹矛盾,发生冲突,甚至离婚。据区民政局统计,区内离婚人数呈上升趋势。
  父(母)子(女)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夫权社会里,儿子是父亲的家系、财产和事业的继承人。父亲对子女是统领和主从的关系。所谓“父命不可违抗”。少数人把子女当成商品,为巩固发展自己的家业,将子女作为交换物。有的人在极端穷困的情况下,为了活命,卖儿卖女,或变相买卖孩子。新中国成立后,家庭成员地位平等,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成为抚养与被抚养、赡养与被赡养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城镇相当一部分人已不依赖子女赡养,子女的主要职责是对老人的护理、照顾。但城镇一部分和农村大部分无收入、无劳动能力的老人仍要靠子女赡养,“养儿防老”观念在一定时期内仍还存在。
  婆媳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因受封建礼教束缚,辈分森严。媳妇按礼教能尊敬公婆,不少公婆对媳妇也能以礼相待,和睦相处。但也有少数婆婆打骂、虐待媳妇,致使婆媳关系紧张。新中国成立后,多数家庭媳妇与公婆分居,在家庭中婆媳之间相互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婆媳关系一般比较好,尤其是开展“五好家庭”活动后,婆媳关系都比较融洽。富滩镇作埠村委会渡头郭珍珍,20多年来服侍瘫痪在床的公公婆婆,丈夫儿女打工在外,公公婆婆的吃喝拉撒,洗换卫生,病痛求医等全靠她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种田种菜,直至将二老送终安葬。但也有个别家庭,为分担赡养或争家庭财产等问题,亦时有闹矛盾的现象,甚至闹到法庭相见。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