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山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92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山脉
分类号: P942.567.6
页数: 5
页码: 89-9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吉安市青原区雩山山脉纵列吉安东南部丘陵中,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南北伸展。分水岭线南起赣州市兴国县莲塘,向北北东向延展20公里便通过永丰县君埠和中村两乡,长达45公里,嗣后继续往北北东向延展,经过抚州的大王山直至崇仁,走向长180公里。青原区境内赣江以东的山岭皆居于雩山山脉中段的西翼。
关键词: 山脉 吉安市 青原区

内容

雩山山脉纵列吉安东南部丘陵中,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南北伸展。分水岭线南起赣州市兴国县莲塘,向北北东向延展20公里便通过永丰县君埠和中村两乡,长达45公里,嗣后继续往北北东向延展,经过抚州的大王山直至崇仁,走向长180公里。青原区境内赣江以东的山岭皆居于雩山山脉中段的西翼。
  大乌山
  位于东固乡南面与兴国交界处的龙家塘大小源村,距东固街15公里。为青原区境内最高峰,主峰海拔1204米,远远看去乌蒙蒙一片,故名。山顶古庵始建于705年,有文天祥“永镇江南”和邹元标“乌山仙境”等题词。
  三县岽
  在东固镇东南边境,因地处青原、泰和、兴国三县区交界处,故名。主峰海拔934.4米。
  白云山
  东固与泰和小龙镇交界处。山高林密,白云缭绕,故名。主峰海拔862米。
  凉伞岽
  位于东固镇中部,主峰海拔851米。
  花鼓坪
  位于东固镇南部,主峰海拔664米。
  方石岭
  位于东固以南8公里,主峰海拔580米。
  西华山(东固)
  位于东固镇,主峰海拔529.4米,山上原有一庙,因地处永丰县华山之西,故名。
  乌仙岽
  位于东固与永丰三坊乡交界处,主峰海拔486.9米,以山上的乌仙庙得名。
  养军山
  地处东固敖上村后,南依枫边,北瞰黄沙,东控南龙,西扼东固,主峰海拔851米。
  锅都岭
  又名佛岭,在东固圩镇北面1公里处,主峰海拔458米,以其形如倒扣的锅而得名。
  九寸岭
  位于富田街东南7公里与东固交界处,主峰海拔686.1米。
  观音岩
  在富田大坑与东固交界处,距富田街10公里。主峰海拔591.7米,山腰有一岩突出,岩上建观音庙。
  安仁山
  在富田镇东15公里处,主峰海拔544.3米,南北走向,山后有金砂岩。因原为吉安、吉水二县交界处,故以二县各取一字命名(吉水有仁山字水之称,故“安”指吉安,“仁”指吉水)。主峰西侧有始建于隋唐时期的能仁寺,明代名僧刘师任、曾衍柱等人重修寺庙,并讲授《四书》、《五经》,明邹元标、解缙等人曾到此求学。
  天马山
  富田镇新街东南0.5公里处,主峰海拔396米,因其山形如同奔马而得名。位于马首的“真君阁”始建于唐天祐年间(904~906),文天祥的“天马名山”四字至今仍镶嵌在山门上,真君阁旁有“试剑石”。唐末昭宗年间(889~904)在真君阁办起了书院,成了佛儒合一的场所,此书院一直延续到清末。马尾临街称“半山”,宋邹明彦创半山书院,周必大常讲学于此。宋景定年间(1260~1264),闽寇扮作乡民潜入王家村,邹凤率众在山上搭篷立栅,山下筑坝拦水、架桥以作迎敌。不久,敌寇突击乡村,男女老幼逃避上山,依赖工事,无一受祸。天马山下便是天马水库,后改名为“白云山水库”,不远处是文天祥故里和他的筑室“文山旧隐”。
  紫瑶山
  东为富田镇陂下村委会坛炉村、王家村委会古家村,西为泰和宛前洞口村,连亘着富田文笔峰,峰耸如笔架,主峰海拔905.9米。原名义山,《太平寰宇记》称系晋初王子乔曾跨鹤到此云游,改名王山。但更多的传说是因王子瑶而得名的。传说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华阳王子瑶弃官隐居于此。开初在黄茅岗筑坛设樵启簿,因他修道虔诚,感动了白鹤,鹤群飞集在黄茅岗上。朝廷惊闻此事,赐其曰“白鹤观”。不久,王子瑶把醮坛由黄茅岗迁至义山,从此致力于读经修道炼丹,四十年如一日。王子瑶仙逝后,乡民为纪念他,把义山改名为“王山”,又称“子瑶山”。
  唐贞观十三年(639),长安匡智、匡大郎叔侄二人弃官云游四方,在庐山受樵夫指引,又到王山,在白鹤观里作诗著文,并设炉炼丹,乡人因而又将王山改称为“匡山”。沿至宋代,朝廷太史张瑶山仰慕匡山风光,以自号瑶子改山名,并冠以象征吉祥和权势的“紫”字,自此,紫瑶山之名沿称至今。山上有九峰、三坛、五寺观等名胜数十处。
  九重山
  在富田镇南部边境,山高,故名,主峰海拔688米。
  三尖峰
  文陂乡与吉水县水南乡交界处,南北走向。三峰(中华山、照镜石、高峰山)卓立,中峰尤奇秀,主峰海拔673.4米。
  芗城山(香城山)
  文陂以东6公里与吉水交界处,主峰海拔481米,又名香城山。一水从三尖峰发源,经楼梯坑、小坑、观音岩,至山口,叫鹅公挽水,水出山口,潜入地下河,俗称漏底江,在新圩厚塘涌出,北流注入富水河。另一水从觉庵(脚庵),出浒溪,至沙湾注入富水河。山脚为胡铨故居。早在南北朝时(公元530年前后),芗城山便有祀庙,观名龙仙观。胡铨为官后,将“芗城山”改作“香城山”,并于绍兴年间(1113~1162)书“紫玄洞天”四字镌于石壁上。其孙胡伯轸,名木呈,于此建香山楼。觉庵建在芗峰西麓,浒溪流经其门。咸淳年间(1265~1274),文天祥遭奸佞所害罢官回乡,游芗城山时,写下“芗城名山”四字,现仍镶嵌在庙门之上。他还为山寺题对联“华盖紫瑶分一境,芗城文峰启重天。”华盖指值夏华盖山,紫瑶指富田紫瑶山。淳祐年间(1241~1252)芗城山始建朝仙观,观成于二十多年后的德祐年间(1275)。是年,刘辰翁写有《朝仙观记》。清初,文陂栗塘进士彭殿元,曾于芗城山中潜修,作诗集《芗谷小隐集》。
  天梁山
  位于值夏境内,东为富滩镇,西为值夏镇,南北走向,以山脊平直如梁木得名。海拔177.4米,唐末山顶北部曾修建一寺,“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华盖山(值夏)
  在值夏镇。主峰海拔164米,“峰耸而平旷”,形如华盖,故名。又传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举兵勤王抗元,与元兵交锋于此,由于寡不敌众败阵,时密云四起,浓雾笼罩,元兵迷向,怯而退却。文天祥脱险后,誉浓雾为“华盖”,亲笔题匾,名“华盖山”。宋代建有古寺和书院。
  嵩华山
  位于富滩镇东部的古富村境内,南北走向,距富滩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主峰海拔789.6米,是富滩古富村与吉水水南镇金城村之天然界山。因山有唐初日本国大禅宗师悟能倡建的嵩华寺而得名,寺中僧厨内有天泉池,水澈如镜,寒暑不竭,可供百余人用,两石蛙卧守池边,注目池水。据传元末北汉王陈友谅鄱阳大战败死后,其子陈理(乳名官宝)为部将拥戴率兵驻此,凭险据守,以图再举。明军追至,陈率军与之激战,不利,乃引兵他去,山中尚有藏军洞、城垣、战壕等遗迹。嵩华山富含石灰石,徐霞客在游记中亦有记载。
  分水岭
  位于富滩镇古富村委会镜头自然村旁,东西走向,距主峰嵩华山5公里。为富滩镜头与吉水水南镇带源村天然界山。该山东部一水流向带源,经泷头注入泷江;山西部一水流向镜头,经田南、高陂,从作埠注入泷江,故名分水岭。分水岭主峰海拔276米。吉水县城通往邱陂、水南的公路便是从分水岭翻山而过。山中有无烟煤。
  马子岭
  位于富滩镇古富村,紧依分水岭,南北走向。主峰海拔360米。亦为与吉水县水南镇带源村的天然界山。因其山形似马而得名。半山腰东侧扁头坳竖立一椭圆形白色石壁,光亮如镜,每遇阳光照射,镜光闪耀,村野生辉,山脚下的镜头村因此而得名。该山阳面属青原区富滩,阴面属吉水县水南。
  荒山
  紧挨嵩华山主峰,南北走向,是青原区富滩与吉水县文峰、水南三个镇的天然界山。主峰海拔710米,以山势陡峭,人迹罕至,林木茂密,似原始森林未经斧刀而得其名。
  将军山
  位于富滩镇北部的施家边村境内。南北走向,海拔149米,以山势如同将军帽而得名。文水、吉富二公路于山脚分道。
  周岭
  又名州岭,位于富滩固山村西北部,南北走向,为富滩、天玉与吉水县的天然界山。主峰海拔399米。
  西华山(富滩)
  位于富滩境内的赣江边上,距区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青原山净居寺7公里,西南面为张家渡村。史料记载唐末西华山顶就建有庙宇。今有水泥盘山公路通往山顶。
  斑鸠岭(鹧鸪岭)
  又名鹧鸪岭,位于富滩镇张家渡村东北,是富滩与天玉两镇的天然界山。与西华山庙相距3公里,沿山间小道往青原山净居寺4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489.7米,因似鹧鸪(又名斑鸠)而得名。
  方广山
  位于富滩镇北部,山东南麓是观前村和芫下村,西边是斑鸠岭,北边是万福山,山势呈南北走向,主峰稍比斑鸠岭低,山路通青原山净居寺仅四、五公里。唐代吉安刺史阎采爱恋此处风景,决然辞官修道。当时德宗皇帝便降旨赐阎采一个道号叫遗荣,赐阎采将要建的观为“朱陵观”。后这里的朱陵岩、朱陵洞、朱陵书院等均以朱陵为名。方广山与玄秀峰、对剔峰形成合围之势,朱陵观、朱陵书院居其中。玄秀峰上建有震灵坛,对剔峰上建有回风亭。观前溪从山峰脚下流过,出口处溪水廻流,致使朱陵观前存有小沙滩,人称沙涌,或称鹿渡,其上架了一座四拱石板桥,为进出朱陵观和朱陵书院的必经之路。
  青原山
  青原山有广狭含义之别。广义包括:东以青原区富滩镇东部的分水岭、嵩华山为界;南与富滩镇张家渡、西华山和斑鸠岭为界;西以华能电厂旁的鸡岗岭为界。狭义仅指净居寺后主峰海拔316米的安隐山和周围的象山、狮山、青又山、翠屏峰等。青原山位于区政府驻地东南方,距行政中心5公里。净居寺位于山中,青原溪从净居寺前流过。自然景观有“猴子望月”、“老鼠沿坛”、“仙人写字”、“观音坐莲”等。文景观有唐颜真卿题写的“祖关”二字等十二多处。
  翠屏峰
  位于青原山净居寺右侧,青原区风景管理所的后面。因山上竹林苍翠,耸立如屏而名之。山上有留青塔、滴水飞云石等,滴水飞云石上刻有九江罗镜仁“重兴天地”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1611~1671)的“天在山中”手迹。
  青又山
  又名青幽山,在青原山谷间,山势绵延不尽,故名,清湖西道施闰章有记。
  华盖山(河东)
  又名化解山,位于河东街道东南部,山势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314米。传说山顶的古刹庙宇特灵,能化解人间灾难,故名化解山,后人以诣音叫成华盖山,现寺庙已毁废。
  鸡岗岭
  位于河东街道赣江村委会境内,北侧山麓建有华能井冈山电厂。
  万福山
  位于天玉镇的东南部,富滩镇的西部,为河东、天玉、富滩三地的天然界山,距青原山净居寺山背仅3公里,主峰海拔458米。其半山腰有一天然岩石和岩洞,岩石原名吉隆岩,后演变成兴隆岩。洞叫兴隆洞,8米宽,6米深。洞外建有兴隆寺。
  天玉山
  位于天玉镇东北部3公里处,南北走向,为青原区与吉水县的天然界山。传说山中有一块一丈见方的平地,下面是空洞,能锁镇妖魔鬼怪,人在上面用劲踏步,会发出擂鼓似的咚咚声,山名由此叫天狱山。明洪武五年(1372),山上建有天狱观。明文渊阁大学士胡广改名为天玉山,胡广的墓位于山下。天玉山主峰海拔559.9米。山后有一块墓碑,为乾隆五十年(1785)孝徒郭道程替恩师李氽谷所立。山下西侧有一景点叫铜壶滴漏。
  旗岭
  位于天玉镇平湖村东面,南北走向,为青原区与吉水县的天然界山。主峰海拔545米。旗岭得名一说以山状如迎风飘扬之旗。另一说是明朝时,有三兄弟,聚众占领周岭为王,在现名旗岭的山头上树起一根粗长的旗杆(插旗杆的洞现还有30多公分深),要挟吉安府,当旗一升,三日内必派人送粮钱至周岭,否则出兵攻打府城,因名旗岭。
  鸡公岭
  位于天玉镇境内,南北走向,为青原区与吉水县的天然界山。鸡公岭又名黄原岭、黄牛岭,因其山势如公鸡得名。其主峰海拔547.7米。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
三尖峰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大乌山
相关实物
三县岽
相关实物
白云山
相关实物
凉伞岽
相关实物
花鼓坪
相关实物
方石岭
相关实物
西华山(东固)
相关实物
乌仙岽
相关实物
养军山
相关实物
锅都岭
相关实物
九寸岭
相关实物
观音岩
相关实物
安仁山
相关实物
天马山
相关实物
紫瑶山
相关实物
九重山
相关实物
芗城山
相关实物
天梁山
相关实物
华盖山
相关实物
嵩华山
相关实物
分水岭
相关实物
马子岭
相关实物
荒山
相关实物
将军山
相关实物
周岭
相关实物
西华山
相关实物
斑鸠岭
相关实物
方广山
相关实物
青原山
相关实物
翠屏峰
相关实物
青又山
相关实物
鸡岗岭
相关实物
万福山
相关实物
天玉山
相关实物
旗岭
相关实物
鸡公岭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