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治安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70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治安管理
分类号: D035.34
页数: 3
页码: 770-772
摘要: 本节记述的吉安市吉州区治安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枪支弹药管理情况。
关键词: 公安 治安 管理

内容

特种行业管理
  2000年,吉州区有旅店、刊刻、印刷、旧货业、机动车修理业等特种行业213家,实行特种行业须经公安机关审批,取得许可证和营业证方可开业的制度。200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特种行业数量急剧上升,列管范围扩大,典当、寄卖、二手车、二手手机等行业列入特种行业范畴。是年,吉州区特种行业增至278家。同年11月,公安机关取消对特种行业的审批制度,除旅馆业、典当业、刊刻业外均实行备案管理。2005年,组织全区92家旅店业主进行业务培训,完善住宿登记和安全检查制度,预防和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该年,配合全区的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对全区旅馆业进行清理整顿,查处无证经营的路边店13家,取缔违法经营的旅店5家,停业整顿14家;查处卖淫嫖娼、赌博案件29起,处理违法人员78人。2008年10月份,全区范围内102家旅馆业全面安装治安管理信息系统。2009年通过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公安机关抓获网上逃犯17名,破获刑事案件45起,提供有效线索123条。2010年,对全区78家废旧金属收购业进行重点整治,查处不如实登记的废旧金属收购业13家,取缔违法经营的废旧金属收购业9家,破获盗窃、销赃案件11起。同年,对全区机动车报废回收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取缔非法机动车报废回收企业3家,处罚违法经营业主4人,并组织全区机修车业主和机动车报废回收企业业主,学习《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2012年,与区工商、文化管理部门联合开展查禁非法出版物和打击制黄、贩黄专项行动,检查印刷、音像制品业68家,收缴非法出版物(书籍)198本,淫秽盗版光碟324张,取缔音像制品出租店2家,责令4家印刷厂限期整改。截至2012年年底,全区有旅馆业109家,典当行3家、刊刻业3家,备案管理的特种行业252家,其中废旧业89家、印刷业28家、汽修业84家、寄卖业18家、洗浴按摩业12家,其他21家。
  公共安全管理
  2000年,公安机关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行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67起,排查整治治安乱点13处,破获刑事案件298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87人。2001年,开展重点人口、出租房屋、流动人口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清理重点人口78人,出租房121家,流动人口1349人,治安处罚出租房主21人。2003年,成立吉州区治安巡防大队,将城区划分为一、二、三级治安防控区,建立并运行“一队防一区,四队控一片”、“步车结合,三级防控”的巡逻防控模式,对案件高发区、频发区实行白天巡逻防范、晚上便衣蹲坑守候和秘密设伏布控的机制开展工作,工作成效明显,抓获各类现行犯罪嫌疑人员2599名,其中逮捕109名,劳教98名,行政拘留209名,取保候审56名,强制戒毒62名,抓获网上逃犯61名。先后救助受伤和遇险人员300多人,帮助困难群众100多人,找回走失儿童16人,化解民间纠纷100余起,先后收到锦旗和感谢信60多面(封)。2004年,全区推动重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工作责任和防范措施的落实,开展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确定工作,确定省级重点单位13家,市级重点单位39家,区级重点单位76家。2005年,开展“扫黄打非”和打击黄、赌、毒专项斗争,查处赌博案件132起、卖淫嫖娼案件46起、吸贩毒案件119起,处罚违法人员954人,捣毁卖淫嫖娼窝点11处。2006年,开展推动“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工作,取缔距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电子游戏室9家、KTV歌舞厅3家、桌球室4家、违章摊点23个,查处扰乱学校教学秩序案件7起。2008年,在全区范围内对涉毒娱乐场所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停业整顿涉毒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歌舞娱乐场所3家,破获吸贩毒案件56起,摧毁贩毒网络2个,处理收治吸毒人员112人。督促歌舞娱乐场所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禁毒自防措施。2010年,开展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行动,收缴各类枪支34支,黑火药等爆炸物品9.8千克,管制刀具189把。2011年,开始实施“天网”工程建设,一期安装监控探头416个,其中高清探头39个;二期安装高清探头50个。利用“天网”视频监控系统发现案、事件线索136条,并由此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2人,强化了打击街头犯罪效能。2012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警务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推进社区警务工作的通知》,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实施警务前移,建立社区警务室37个,实行一区一警、一警多能、责任到人的警务模式,建成维护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和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2000~2012年底,查处治安案件9308起,治安拘留2136人,送劳动教养223人。
  危险物品管理
  列入公安部门管理的危险物品主要有民用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及烟花爆竹等。2000年,健全审批、发证和安全管理制度。与2家涉及民用爆炸物品的单位签订安全责任状,全区涉爆施工单位的民爆物品由吉安市民用爆破器材专营中心统一配送。2005年,建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信息系统,民爆物品储存仓库实行人防、物防、技防、犬防。举办爆破人员培训班1期,参训37人,对考试合格的34人签发爆破作业证。2006年,加强对民爆物品储存、销售、运输、使用4个重要环节的管理,对全区220家烟花爆竹经销户规定进货渠道,限制储存数量,加贴防伪标贴,防止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烟花爆竹流入区内市场。查处非法销售爆竹的小商店4家,依法处罚5人。查处非法购买液氯案件1起。2000~2012年,配合“严打”、北京奥运安保、建国60周年安保、上海世博会安保,持续开展收枪治爆、收缴剧毒化学品、清理整顿烟花爆竹专项行动。检查涉爆单位2家,整改隐患92处,发出整改通知书100余份;取缔非法经营鼠药摊点56个,收缴剧毒鼠药1.5千克,剧毒水剂鼠药350支;取缔非法烟花爆竹经销点27个,收缴伪劣爆竹2000万响、伪劣烟花650箱。
  枪支弹药管理
  2005年,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部门建立枪支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区公务用枪单位的枪支进行全面清理、登记、建卡和验证,均做到人、枪、证、卡相符。2008年,吉安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增设射击训练课程,该校成为全区第一家民用枪支使用单位。2000~2012年,配合“严打”、北京奥运安保、建国60周年安保、上海世博会安保,持续开展收枪治爆专项行动。张贴公安部《关于严厉打击违反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理违法犯罪的通告》1200份,查处涉枪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收缴各类枪支152支、子弹11876发(其中军用子弹2750发)、炸药8550千克、雷管3050枚、导火索850米、废旧炮弹38枚、人工增雨弹220枚、管制刀具856把。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