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抗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61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抗旱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1
页码: 704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0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抗旱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抗旱 吉州区

内容

吉州区成立之初,存在抗旱设备老化,易出故障;出水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灌溉成本高;安全运行率低;渠系利用系数低;管路锈蚀严重;泵房倒塌,破烂不堪等问题。自2005~2006年对全区159座小(二)型机电排灌站进行了更新改造,使吉州区的机电排灌事业有了一个新的发展。针对小(二)型泵站都无专人管理、无固定的抽水机手以及日常维护和保养差等情况,以各乡镇水管站为主举办了抗旱机电排灌设备维护保养技术培训班,由各乡镇水管站将抗旱机电排灌设备维护保养技术普及到各抗旱时的临时抽水机手中。区水利局还组织了多个抗旱工作小组下到农村指导抗旱,为吉州区的农业丰收打下了基础。全区井口井管内径大于或等于0.2米抗旱井有177眼,其中曲濑镇167眼、兴桥镇6眼、禾埠乡4眼。抗旱井所取水是浅层地下水,控制灌溉面积514.14公顷,实际灌溉面积447.4公顷,均由受益的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管理。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