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森林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58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森林保护
分类号: S76
页数: 2
页码: 691-692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0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森林保护发展情况。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林业经济 吉州区

内容

第一节 护林防火
  2007年,吉州区组建森林扑火半专业防火队,并于2008年配置森林防火运兵车1辆、二号扑火工具1000把、油锯4把、风力灭火机12台、砍刀10把,基本能满足森林扑火工作需要。同年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大量树木倒伏、断裂,地上可燃物增加。吉州区加大森林防火巡查力度,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落实相关责任制,与各乡镇(街道)签订责任书,有效降低了森林火情的发生。2009年8月,吉州区搭建《吉州区森林防火短信预警平台》,根据森林火险气象专报和本区高危火险天气,不定时向全区乡、村、组三级森林防火责任人员发布预警及扑救信息6万余条。同年10月,吉州区林业局组织全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参加全市森林灭火实战演练,增强森林灭火实战能力。2010年,依托“井冈山二期规划项目”,在兴桥与长塘境内安装两套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同年5月,吉州区专业森林消防大队成立。2011年,《吉州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和《吉州区农田内及山边林缘可燃物计划烧除的通知及操作规程》出台,防控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得到落实。2012年,推进商品林保险工作,林农、企业参保率100%,实现了商品林保险全覆盖。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1981年起,每年的4月1日至4月7日,吉安市(吉州区)林业局在辖区内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11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月”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在主要街道、道路等场所发放和张贴宣传画。至2012年,共印发宣传资料13万份。在2003年开展的“春雷行动”和2005年开展的“绿色旋风行动”中,对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同时,规范野生动植物经营审批手续,加强对全区野生动植物经营户的监督检查。2004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名木古树调查,对每一株古树造册建档,加强管理。2006年,编制完成野生植物采集计划和猎捕非重点野生动物计划。2010年,为更好地保护、培育、管理和利用樟树资源,培育樟树产业,开展樟树采集管理试点,对全区樟树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档案。2011年,对全区大树开展调查和收储工作,将区内重点工程范围的(抚吉高速公路、峡江水利枢纽库淹区)所有大树进行了抢救性移植。
  第三节 森林病虫防治
  吉州区主要森林病虫害有松毛虫、松褐天牛、杨树溃疡病、杨树桑天牛、星天牛、杨扇舟蛾。2000年以来,这些病虫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林业部门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控方针,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2004年,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森林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至2006年,区内建立监测点4个,配备兼职测报员4名。2006~2012年,对禾埠乡、兴桥镇、白塘街道部分山场进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除治,间伐马尾松林84.77公顷,择伐马尾松病株2.3万余株。2011年,马尾松毛虫大爆发,购买灭虫药物和器械,配置1台车载杀虫喷雾机和2台太阳能杀虫灯,增加松毛虫监控除治内容,有效降低了松毛虫对马尾松的危害。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