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古树名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57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古树名木
分类号: F326.2
页数: 1
页码: 68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境内古树名木发展情况。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古树名木 吉州区

内容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凡树龄在三百年以上,以及特别珍贵、稀有,或具有特殊科研价值、历史纪念意义和点缀作用的,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 的为二级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一笔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人文与科学价值。古树名木不但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种植分类等非常重要,而且是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景资源。因此,保护好古树名木,对于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发展旅游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至2012年年底,全区共确认古树名木820株,其中300年以上古树名木35株。全区古树名木种类 以樟树、柏树、枫树为主。全区保存较好的古树群落有两处,分别位于兴桥镇藤桥行政村上桥自然村和兴桥镇钓源行政村庄山自然村,均为古樟树群。古树名木涉及18科、22物种,主要分布在兴桥镇、长塘镇、樟山镇和曲濑镇。
  滨江大榕树
  明万历年间,福建商人在吉安城赣江边种植榕树,以示吉祥。400多年来,这棵榕树长得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四季翠绿,冠张如盖,遮荫面积2000多平方米,成为一大景观。1984年,吉安市人民政府将该树列入古树保护范围。1991年突降百年不遇大雪,榕树受冻,叶片发黄,经市园林部门技术管护后才恢复如常。1999年对永叔路进行旧城改造时,釆取专项措施予以保护。
  庐陵文化生态园古樟王
  2010年1月19日,第01号古樟树由吉安市绿化委员会组织人员,从峡江水电枢纽淹没地吉水县水田乡西流村移植到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园。该古树胸径3.18米,移植前树冠展面1500平方米,移植处理后树高15米、土球直径7.5米、冠幅保留直径16米(201平方米),重11.2万千克。移栽后长势良好,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保护性移植成活的最大古樟树世界纪录。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