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森林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57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森林资源
分类号: F326.2
页数: 5
页码: 685-68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森林资源发展情况。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林业经济 吉州区

内容

按照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每5年复查一次的要求,吉州区分别于2001年、2006年和2011年进行了三次省级固定样地复查,完成6个省级固定样地复查。根据江西省二类森林资源每5年进行一次县级森林资源调查规定,吉州区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共完成了412个县级固定样地的新设和调查,以及42490公顷国土面积的小班区划调查,编制完成“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全区森林采伐限额方案。2009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吉州区森林面积12734.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2124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1.8%。
  第一节 面积 蓄积 覆盖率
  面积
  2009年,全区林地面积15700.1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6.95%;非林地面积26789.9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3.05%。林地中:有林地面积12734.5公顷(其中竹林24.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1.1%;疏林面积9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58%;灌木林面积769.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9%;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45.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75%;宜林地面积1272.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1%;无立木林地面积85.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55%;苗圃地2.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2%。有林地中,按林种分,生态公益林4520.8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5.5%,其中特用林361.3公顷(环境保护林343.2公顷、风景林18.1公顷)、防护林4159.5公顷(水源涵养林2231.6公顷、水土保持林86.9公顷、护岸林0.1公顷、护路林1837.1公顷、其他防护林3.8公顷);商品林8213.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64.5%,其中用材林8189.8公顷(短轮伐用材林21.8公顷、一般用材林8166.3公顷、速丰用材林1.7公顷)、薪炭林7.4公顷、经济林16.5公顷(果木林1.3公顷、林化原料林15.2公顷)。
  蓄积
  吉州区林木总蓄积量为321247立方米。其中:活立木林分蓄积总量298425立方米,占全区总蓄积量的92.9%(针叶林蓄积275116立方米,阔叶林蓄积11021立方米,混交林蓄积12288立方米);疏林蓄积713立方米,占总蓄积的0.2%;四旁树蓄积19594立方米,占总蓄积的6.1%;散生木蓄积2515立方米,占总蓄积的0.8%。林分蓄积中,按林种分:公益林蓄积112236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37.6%,(其中,水源涵养林蓄积63995立方米,水土保持林1795立方米,护路林37605立方米,环境保护林8110立方米,风景林674立方米,其他防护林57立方米);商品林蓄积186189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62.4%(其中,短轮伐用材林967立方米,速丰用材林15立方米,一般用材林184935立方米,薪炭林272立方米)。林分蓄积中,按优势树种分:马尾松蓄积170071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57%;国外松蓄积102930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34.5%;杉木蓄积2115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0.7%;硬阔类蓄积6434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2.2%;软阔类蓄积4587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1.5%;混交类蓄积12288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4.1%。林分蓄积中,按龄组分:幼龄林蓄积93238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31.2%;中龄林蓄积159635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53.5%;近熟林蓄积38152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12.8%;成熟林蓄积5877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2%;过熟林蓄积1523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0.5%。用材林林分蓄积中,按龄组分:幼龄林蓄积50652立方米,占用材林分蓄积的27.3%;中龄林蓄积98589立方米,占用材林分蓄积的53%;近熟林蓄积30994立方米,占用材林分蓄积的16.6%;成熟林蓄积4683立方米,占用材林分蓄积的2.5%;过熟林蓄积1271立方米,占用材林分蓄积的0.6%。
  覆盖率
  吉州区森林覆盖率2004年为28.3%,2009年为31.8%。森林面积从2004年的11916.1公顷提高到2009年的12734.5公顷,增长2.8%。活立木林分蓄积量从2004年的28万立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29.84万立方米,增长6.47%。
  第二节 树种分布
  全区有植物700余种,隶属于200余科、300余属。主要树种有樟、杨、枫、槐、柳、松、桐、楝、榕、桑、柏、紫荆、桃、李、枣、柿、柑、橙、桔、柚、栗等。主要分布在兴桥镇、樟山镇、长塘镇和曲濑镇,禾埠乡和白塘街道也有部分分布。
  第三节 用材树种
  主要用材树种为马尾松、湿地松和杉木。2009年,全区:马尾松面积5849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45.9%;国外松面积5166.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40.6%;杉木面积62.4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0.5%。马尾松是吉州区先锋造林树种。20世纪50~70年代,今吉州区境城内大面积营造马尾松林。长塘、樟山、兴桥、白塘四个乡镇所有宜林荒山都营造了马尾松。1984年开始,吉州区在白塘乡(现为街道)的螺川、五里和真君山营造大面积湿地松。1989年起,境内连续5年营造了长塘的三八林、兴桥的共青林、佑华山林场的湿地松林、樟山的民兵林和禾埠的干部林。20世纪60~70年代,兴桥佑华山、长塘官溪水库周边集中连片营造杉木林,面积67公顷。当年,这些杉木林的营造违背了“适地适树”原则,只有栽植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湿润地方的少许林木生长良好。
  第四节 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凡树龄在三百年以上,以及特别珍贵、稀有,或具有特殊科研价值、历史纪念意义和点缀作用的,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 的为二级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一笔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人文与科学价值。古树名木不但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种植分类等非常重要,而且是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景资源。因此,保护好古树名木,对于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发展旅游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至2012年年底,全区共确认古树名木820株,其中300年以上古树名木35株。全区古树名木种类 以樟树、柏树、枫树为主。全区保存较好的古树群落有两处,分别位于兴桥镇藤桥行政村上桥自然村和兴桥镇钓源行政村庄山自然村,均为古樟树群。古树名木涉及18科、22物种,主要分布在兴桥镇、长塘镇、樟山镇和曲濑镇。
  滨江大榕树
  明万历年间,福建商人在吉安城赣江边种植榕树,以示吉祥。400多年来,这棵榕树长得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四季翠绿,冠张如盖,遮荫面积2000多平方米,成为一大景观。1984年,吉安市人民政府将该树列入古树保护范围。1991年突降百年不遇大雪,榕树受冻,叶片发黄,经市园林部门技术管护后才恢复如常。1999年对永叔路进行旧城改造时,釆取专项措施予以保护。
  庐陵文化生态园古樟王
  2010年1月19日,第01号古樟树由吉安市绿化委员会组织人员,从峡江水电枢纽淹没地吉水县水田乡西流村移植到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园。该古树胸径3.18米,移植前树冠展面1500平方米,移植处理后树高15米、土球直径7.5米、冠幅保留直径16米(201平方米),重11.2万千克。移栽后长势良好,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保护性移植成活的最大古樟树世界纪录。
  第五节 湿地资源
  2011年,吉州区实施湿地资源调查,共调查湿地斑块57个,其中线斑块(江河、溪)14个、面(库塘)斑块43个;调查湿地面积2449.67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1273.42公顷、洪泛平原湿地271.32公顷、库塘(含输水、养鱼场)湿地904.93公顷。调查结果显示,吉州区湿地植物有77种,其中单子叶植物30种、双子叶植物47种,隶属38科。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