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渔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55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渔业生产
分类号: F326.4
页数: 3
页码: 665-6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0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渔业生产发展情况。
关键词: 渔业 生产 吉州区

内容

水域
  吉州区水域广阔,类型众多,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星罗棋布。全区水域面积540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0.6%,其中可养殖水面1900公顷,占水域面积的35.1%。
  江河 全区大小江河水溪有:赣江、禾河、泸水、文石水、螺湖水5条,江河水面总面积2450公顷。赣江为过境河流,境内水面积2100公顷,水质良好,鱼虾资源丰富,是渔民的主要捕捞场所。禾河为过境河流,在区境内水面积240公顷,水生维管束植物丰富,水质较好。泸水为过境河流,境内水面积50公顷,河内水生植物丰富,水质良好。文石水发源于吉安县大冲乡,经吉安县桐坪镇流入境内,境内水面积40公顷。螺湖水为区境河流,水面积20公顷。境内水系水质肥沃,鱼类生活环境较好。
  湖泊 区内湖泊为后河,面积35公顷,平均水深1.7米。
  水库 全区有水库面积433.33公顷,分布在白塘街道、禾埠乡、长塘镇、樟山镇、兴桥镇和曲濑镇。
  池塘 全区有池塘面积1466.67公顷,是水产品养殖的重要场所,大多分布在城市近郊和农村的房前房后,因有大量有机质流入,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鱼产量较高。
  水生物种类
  吉州区水生物有鱼类、贝类和水生植物类三种。
  鱼类 吉州区鱼类资源丰富,共有12个科,49种。其中:鳢科有9个亚科30种,鱼危科4种,鳅科2种,胡子鲶科2种,鳢科2种,鳍科2种,鲡科2种,鲱科、鲶科、合鳃科、攀颅科、刺鳅科各1种。这49种鱼类中,除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埃及胡子鲶等系从外地引进的品种外,其余均为本地鱼种。常见鱼有:
  鲤鱼 属鲤科鲤亚科鱼类,产于江河、湖泊、池塘和水库,以江河居多。鲤鱼杂食性和繁殖力均强,肉鲜美。20世纪70年代从江西婺源县引进的红荷包鲤鱼,生长快、繁殖力强、产量高,抗病力也强,不仅有食用价值,还有观赏价值,是区内四大家鱼之一。
  鲢鱼 属鲤科亚科鱼类,产于江河、湖泊、池塘和水库,养殖以放养为主。鲢鱼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抗病力强,是区内四大家鱼之一。
  鳙鱼属鲤科亚科鱼类,产地与鲢鱼相同。鳙鱼性凶猛,生长快,适应性强,肉鲜美,体重可达15千克以上,江河中最大的达30千克以上,为区内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 又称鲩鱼,属鲤科雅罗鱼亚科鱼类。产地与鲢鱼相同,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骨少肉多。肉质鲜美,以食青草为主,体重可达30千克以上。也是区内四大家鱼之一。
  鲫鱼 属鲤科鲤亚科鱼类。产地、习性与鲤鱼、链鱼基本相同,繁殖力强,肉质鲜嫩,体重可达1千克左右。鲫鱼属自然繁殖鱼种。
  尼罗罗非鱼 1982年从江西省分宜县引进,食性广,生长快,适宜稻田、池塘养殖。
  乌鳢 属鲤科鱼类,产于江、湖、塘、库,以塘、库最多,繁殖能力强,性凶猛,属食肉性鱼类。肉多骨少,肉质鲜嫩,可入药。体重可达0.5千克~1千克,肥水处可达1.5千克~2千克。
  鳗鲶 属鲶科鱼类,产于小溪、池塘,繁殖力强,性温存,无鳞,体小,最大仅0.5千克,肉质鲜甜嫩滑。
  胡子鲶 属胡子鲶科鱼类,又称塘虱鱼,产于水浅泥深的肥沃池塘或沼泽地里,群族生活,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体重可达0.3千克~0.8千克。1984年从赣州龙南县鱼种场引进。
  月鳢 又称七星鱼、星光鱼,属鲤科鱼类,产于山塘、沼泽地,身上鳞片有星点,生命力强,属肉食性鱼类,体重可达0.2千克~1千克,肉质鲜甜,可入药。
  斗鱼 又称手巾花鱼,产于池塘、沼泽地,身上有花纹,鳞片间有星点,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强,体重很小,人们常捕为观赏。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稻田农药喷施量增多,近年来数量较少。
  其他鱼类,有蟹、虾、甲鱼、乌龟、黄鳝、白鳝、泥鳅等。
  贝类 境内贝类主要是蚌、螺,有可食性瓣鳃纲和腹足纲。瓣鳃纲有中国尖嵴蚌、圆角无齿蚌、三角帆蚌、绉纹冠蚌、短褶矛蚌等。腹足纲有中华圆田螺、铜锈环棱螺、犁形环棱螺、静水椎实螺等。
  水生植物 境内水生植物有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常见的浮水植物有浮萍、菱、满江红、水溪莲等;沉水植物有金鱼藻、狐尾藻等;挺水植物有莲藕、石菖蒲、芒笋等20余种。这些水生植物为鱼类提供了天然的产卵场所,其中10余种为鱼类提供优质饵料和牲畜的青饲料。
  水产品养殖
  鱼苗生产 吉州区水产良种场前身为吉安县鱼种养殖场,于1959年投资5万元建,位于曲濑镇黄岗塘村。现有土地面积8公顷,主要从事水产苗种繁殖与培育工作,年繁殖各种水产鱼苗3亿尾以上,是吉安市最大的鱼种繁殖场。
  成鱼生产 2012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900公顷,主要养殖四大家鱼中的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鲤鱼、鳊鱼、罗非鱼、淡水白鲳、鲳鲈鱼、翘嘴红鮊、小龙虾、黄颡鱼、中华鳖等特种水产养殖集中在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中养殖。
  鱼病防治 吉州区危害较大的常见鱼病有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和寄生虫鱼病三类。发病时间主要在每年5~9月,发病地点主要在高密度精养池塘和肥水浓度过高的鱼塘。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若干。清塘清毒:放鱼苗前将塘水放干,塘中污泥挑走,再用生石灰、茶枯水或漂白粉清毒。鱼体消毒:将购进的鱼苗先放入杀虫、灭菌药水中消毒,然后放入池塘中。鱼病治疗:用鱼药、大蒜毒、敌百虫等进行治疗。
  渔政管理 2012年9月区特种水产管理局更名为区渔业渔政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水产技术推广站、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渔业船舶检验站,编制15人,下辖水产良种场和万石湖水产场。主要负责拟定全区渔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辖区内渔业生产和水产养殖的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培训及咨询;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渔业船舶水上安全;负责全区渔船检验、渔港监督管理,开展渔业行政执法和捕捞证、养殖证发放工作。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负责对全区范围内的渔业、渔业水域和水产资源进行行政监督和管理,渔政执法水域主要为赣江吉州段以及禾河吉州段共55千米河道。2012年年底,全区有捕捞渔村11个、捕捞渔船142艘、捕捞渔民284人。为规范全区水上捕捞秩序,2012年3月,对全区捕捞渔船进行了编号,并建立一船一档制度。渔业船舶检验站负责全区渔业船舶监督检验,批准、发放渔业生产合格证。
  渔业专业合作社 吉州区有注册渔民专业合作社5个:区惠隆渔业专业合作社、区曲濑鱼种专业合作社、区万石湖水产专业合作社、兴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吉溪网箱养鱼专业合作社。渔业协会1个,即区渔业捕捞协会,协会有会员142名。
  企业改制
  吉州区万石湖水产场成立于1986年,属国有企业,从事商品鱼养殖,职工5人,其中退休人员3人。全场土地面积8.8公顷,其中池塘面积5公顷。2010年,万石湖水产场列为江西省非工口七大系统国有企业改制对象,同年底完成改制。2010~2012年,在经营体制上,实行池塘承包经营制。2012年,因后河二期改造,“金腰带”工程建设用地,万石湖水产场土地全部被征用。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