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442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73.2
页数: 4
页码: 546-549
摘要: 本章记述了2000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质量监督 技术监督 吉州区

内容

第一节 计量管理与计量检测
  2000年,吉州区技术监督局重点对群众关心的餐饮服务、农产品交易、医疗卫生服务、液化气、加油站、民用“三表”(水表、电表、气表)、眼镜等计量热点问题开展计量监督检查。查处计量不合格案件3起。
  2001年,吉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夏粮收购企业的计量器具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共检查粮食收购企业22家,确保了夏粮收购有序进行,保护了农民利益。
  2002年,加强辖区内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强检工作计量器具,严格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强检。全年新安装出租车计价器24台,检定497台;检定电子汽车衡器11台;检定台秤315台,维修75台;检定电子计价秤108台;检定案秤17台;检定压力表7块;检定天平18台;检定血压计145块,修理18块;检定加油机7台。在强检过程中,对持有下岗优惠证人员一律免收检定费。
  2004年,通过吉安电视台、吉安晚报等媒体,大力宣传以“计量与节约能源”为主题的“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免费为吉安市民政局福利院、太平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跃进路超市等单位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2005年,大力开展商品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小磨麻油生产企业3家、销售单位2家;电线电缆企业3家,液态奶企业2家,月饼生产销售单位3家,干货企业1家,商场自包装商品12批。
  2006年,积极宣传ISO10012国际标准,帮助江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通过省级计量合格确认复审工作;帮助吉安昌盛米厂等4家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计量管理、建档工作,并督促企业对在用的计量器具严格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自校和强检,获得了省级计量合格确认称号;帮助吉安玉华水泥厂通过国家级“C”标志的预审工作,提升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
  2007年,开展计量服务进社区活动,邀请了吉安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新华眼镜店数位专业人员,组成服务团队,向社区群众宣传计量法律法规,提高百姓计量法律意识;讲解计量科普知识及生活中的节能常识;开展各项计量相关的免费服务活动;对群众的计量投诉依法进行处理,为群众排忧解难。
  2008年,根据吉市质技监局〔2007〕51号文件精神及《关于吉州区强检计量器具划归市质检中心统一检定协调会会议纪要》,吉州区强检计量器具划归市质检中心统一检定。自此,吉州区计量所不再从事强检计量器具检定工作。
  第二节 标准化
  2002年,吉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有效开展消灭无标生产工作,为160余家各类企业制订、修订产品标准近600个,办理食品标签备案900余个。实施标准化动态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辖区内企业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吉州区动态执行标准档案。
  2003年,牵头组织制订了《吉安韭菜苔》《吉安韭菜苔生产技术规程》《食用仙人掌》《食用仙人掌生产技术规程》4个农业标准规范,其中《吉安韭菜苔》《吉安韭菜苔生产技术规程》两项农业标准规范获得年度江西省标准化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4年,帮助吉安市蓝天食品公司的产品“吉庐”牌吉安韭菜苔、吉安市华隆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晨兴”牌食用仙人掌、吉州区长塘镇“长红”西红柿等申办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建立韭菜苔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协助吉安市华隆实业有限公司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潮洲佬”牌仙人掌系列食品,获中国(南昌)绿色无公害食品博览会优秀产品。
  2006年,积极开展“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发放有关资料近400份;向区内近30家月饼生产小作坊宣传新的国家标准。
  2007年,引导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基础工作,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标准登记和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备案。全年共制订、修订企业标准25个,接受企业标准咨询服务200余次。
  2008年,开展商品条形码查处工作,对各大药店、购物超市和美容美发店等经营场所经销物品的商品条形码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条形码商品500多种,查获冒用、伪造、已注销条形码31例。
  2009年,大力推进工业园区、重点骨干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帮助企业制修订标准10余个。
  2010年,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年工作,帮助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接受企业标准咨询服务。
  2011年,对全区获证企业开办了为期两天的“2011年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培训班,参加人数达90余人。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2001年,吉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开展假冒伪劣兽药专项整治。9月,捣毁一制售假冒伪劣兽药窝点,现场查获假冒广西柳州市神洲动物药品厂生产的“小鸡三周灵”、“禽瘫灵”、“920妙得很”等18个品种的兽药2000余件,假冒兽药各种包装袋和纸箱18种,计4000余只。
  2002年,开展国家明令淘汰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专项整治。3月,捣毁一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窝点,现场查获国家明令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500件,涉案标值达23万余元。
  2004年,开展“地条钢”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查处地条钢生产企业和窝点共12家,没收2.25万千克地条钢,捣毁其生产设备。
  2006年,开展年糕专项整治。5月,对某年糕作坊进行抽样检查,经市质检中心检测,该作坊生产的年糕二氧化硫残留量严重超标(实测为0.5g/kg,标准为≤0.1g/kg)执法人员对有毒年糕予以没收销毁,并对责任者进行处理。
  2007年,对全区的食品质量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检查无证食品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以及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6起,货值金额28万余元。10月,端掉一个卫生条件差的酱腌菜加工点。
  2008年,开展桶装饮用水整治,取缔生产企业4家,保留3家并获得生产许可证,产品抽样合格率由43%提高到100%,产量由年产25万桶提高到35万桶,让市区广大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取得了“整治一类产品,规范一个行业,打造一个品牌”的良好成效。该局的专项整治经验在国家总局《质检信息》上刊登。
  2009年,出动执法人员2360人次、680车次,检查各类生产、加工、销售企业150余家,对违反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查处,共处理各类案件118起,处罚万元以上的案件21起,查获假冒伪劣及不合格产品货值金额近150万元,捣毁制假窝点3个。
  2010年,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无证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查办无证生产食品案件2起,不合格产品4起,QS超期生产1起。
  2011年,全面宣传国务院制定的《质量发展纲要》。12月7日,吉州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区战略的意见》,并成立了吉州区质量兴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质监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
  2012年,全面推动质量兴区战略。8月24日,吉州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吉州区区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表彰在质量兴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增强全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节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
  2005年,规范代码登记录入程序,强化办证大厅“窗口”服务意识,办理(含变更)代码证书332家,制卡793张,年检511家,数据总量达1385家,发展条码用户6家,续展6家,配合上级部门对5家单位的6个产品进行条码抽样检查。
  2007年,强化代码事业宣传,从资金投入、办公环境、软硬件设施、数据质量等多个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选派素质最好、业务能力最强的人员值班负责行政服务中心的质监窗口,公开办事程序,规范服务行为,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全年办理(含换证)组织机构代码594家,完成2908家单位代码数据扫描工作。
  2008年,组织机构代码新办证238家,换证变更288家,年检企业707家,完成电子档案存档1200余家。为经济普查、财税增收、区域监管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2009年,组织机构代码新办证340家,变更152家,年检515家,换证218家。
  2010年,组织机构代码新办证369家,变更163家,年检452家,换证265家。
  2011年,组织机构代码新办证436家,变更209家,年检138家,换证246家。
  2012年,组织机构代码新办证514家,变更209家,年检427家,换证346家。积极促进代码信息在工商、税务、银行、社保、统计、人事、国有资产管理等社会各领域的深层次应用。
  第五节 机构人员
  2000年1月,根据《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技术监督局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
  2000年8月,撤市设区,原县级吉安市技术监督局更名为“吉州区技术监督分局”。
  2001年2月,省编委、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下文将原市、县技术监督局更名为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吉州区技术监督分局更名为“吉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
  至2012年,区质监局下设办公室、食品科、特种设备科、稽查大队、综合科5个职能部门,有24名工作人员。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