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工商执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43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工商执法
分类号: F203.9
页数: 4
页码: 538-541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0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工商执法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商执法 行政管理 吉州区

内容

2000年,吉州区工商局重点打击生产、销售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共检查种子经营户97户,检查各类种子119种,收缴冒牌种子包装袋2万余只,假种子2.4千克,立案查处5户;检查农药经营户28户,各类农药50余种,查获假农药、过期失效农药9种,共计353瓶,立案查处3户;检查化肥、农机具经营户27户,抽查各类化肥6万千克,收缴劣质化肥800千克,暂扣劣质农膜13.3千克,立案4起。
  2001年,参加了全国“打假”联合行动;开展了农资、食品、药品及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专项“打假”整治,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85件,案值140.42万元,罚没金额2.46万元。
  2002年,重点开展了集贸市场整治。通过开展购“放心肉”专项执法活动,一举捣毁私屠乱宰点3个,收缴注水肉400余公斤,收缴并销毁未经检疫和变质肉类制品500余公斤。是年,还开展了其他“打假”专项整治15次,出动执法人员1900余人次,车辆900余台次,与市场经营户签订“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责任状”1800余份,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68件,案值62万元,罚没金额3.1万元,收缴各类假冒伪劣食品1380公斤。
  2003年,重点打击了利用防治“非典”名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开展了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市场专项整治,检查各类市场51个,经营户663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10.3万元;开展了移动电话市场专项整治,检查手机经营户46户,发现5户超范围经营,对其下达了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开展了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整治,收缴不合格化肥6.93万千克,立案查处5户经销不合格化肥案件;开展了建材市场打假专项整治及“地条钢”专项整治,检查建材经营户38户,立案查处13户销售不合格建材案件,案值11.5万余元,罚没金额5.81万元;开展了保鲜奶乳和制品市场专项整治,检查保鲜奶乳和制品生产经销户10户,立案查处4户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案件,案值4万余元。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要求,开展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查处经销不合格食品案51件,案值38.73万元,罚没金额9.16万元。是年,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案件1件,案值0.6万元,罚没金额0.19万元。
  2004年,集中开展了商品市场专项整治。明确了以食品、农资、易燃易爆行业、地条钢生产企业、集贸市场、成品油市场、超市为重点的整治范围,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587人次,检查市场823户次,查处违法违章行为16起,查处销售不合格汽油、柴油违法案件6起,罚没金额10.08万元,收缴过期变质食品、调味品31件。
  2005年,加大了传销打击力度,联合公安部门印发了1000份《打击传销活动,加强出租房管理》的公告,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同时,参与由公安、工商、街道共同组织的联合清查行动,对辖区内暂住人口和出租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摸排清查。在公安、街道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采取蹲坑守侯、突击检查的方法,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一举查获了以传销广州天冀日用化妆品公司的露娜·卡诗美白化妆品和“拉人头式”非法传销团伙24个,劝遣传销人员340人次,有力地打击了非法传销蔓延的趋势,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2006年,集中开展了集贸市场、农资、食品、打击传销、保护知识产权、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18次,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车辆200台次,检查各类市场、超市、经营商家1500户次。与商业局联合开展了猪肉市场整治,打击了销售白条肉行为,平抑了市场肉价,查缴各种问题猪肉300余千克。同时还收缴注水光鸭70余只,放归野生青蛙200余千克。对金区经营食品的520余户个体工商户、17家超市、120余户食品批发经营户进行多次检查,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7件,其中查处了一超市销售不合格花生调和油2.7万千克,涉案案值15万元。检查农资经营户200余户次,查获不合格农资案4起。捣毁传销窝点34个,说服教育并驱散传销人员500余人,查处非法传销案1起(罚没9100元)。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整治,立案调查7起。查处包括“狗牯脑”商标侵权、“长城”葡萄酒商标侵权案等20起,案值29万余元。查处违法广告案5起,案值6.5万余元。
  2007年,集中开展了食品、农资、商业贿赂、打击传销、无照经营、猪肉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1056户食品经营户的市场主体资格、索证索票、建立进货台账等行为进行多次检查,同时在6个乡镇发放“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建立农村食品经营示范点18户,确保了流通领域食品市场“两个100%和一个彻底”,辖区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为零。检查农资经营户200余户次,查处不合格农资案6起。查处商业贿赂案1起,罚没入库5万元。清查无照经营346户,其中取缔无照经营79户,疏导办理证照267户。查处4起销售未经检疫上市的猪肉案件,收缴病死猪肉150余千克,查处商标侵权违法案件7起,罚没金额1万余元。查处违法广告案3起,罚没金额5万余元。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对“拉人头式”传销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对敏感地区、群众反映强烈地区和易发、多发地区强化巡查和监管。7月31日,工商、公安各抽调100名执法人员进行专项行动,38名省、市、区新闻记者随同,现场跟踪报道,共捣毁传销窝点43个,遣散传销人员600余人,暂扣涉案现金6400元、银行卡10张、传销书籍134本,并解救1名误入传销组织的在校大学生。
  2008年,严厉查处了假冒伪劣、损农害农案件,抽检化肥15批次,农药10批次,配合市局抽检农机具5台次。其中化肥不合格批次8次,涉案金额15万余元。对兴桥志军农资经营部销售假“施大壮”复合肥,使兴桥65名农民蒙受损失的行为进行了查处,依法吊销了其营业执照。同时,还集中开展了节日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人员3542人次,检查经营户1056户,依法查获不合格酱油630箱、食用油80瓶。
  2009年,按照“打防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强化“打传”工作。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乡镇、街道、社区(村)对出租房屋进行严查,有效挤压传销活动空间。建立了防控和打击传销工作不力追究责任制。由区政府牵头在白塘、古南、永叔、文山、习溪桥、北门街道建立了33个社区防控打击传销工作联系点,明确了联系人,为创建无传销社区建立了较完善的日常监管网络。是年底,配合公安部门一举彻底摧毁颜桂英组织领导的“香港腾飞国际贸易公司”在吉州区的庞大组织,抓获颜桂英等犯罪嫌疑人36人,其中,A级传销头目9人,B级传销骨干13人,C、D级传销人员14名;涉案金额700余万元,从而有效地打击了传销违法活动。
  2010年,开展了防汛抗洪期间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暂扣了一批假冒“家电下乡”的伪劣小家电28台;开展了药品市场恶性低价竞争专项整治,共立案查处11起不正当竞争行为;开展了公用企业滥收费行为和商业贿赂行为专项整治。重点对车辆保险300元以下不赔保、水电部门指定购买水电表、长运公司购买保险有关费用、房地产开发公司滥收费用、校服厂向中小学销售服装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初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针对部分省区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进一步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网吧、卡拉OK厅、餐厅、饭店、食品餐饮摊点等场所进行专项清理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2台次,检查网吧47户。
  2011年,开展了户外广告登记引导,加强对电视、广播、互联网、户外印刷品广告的监测与巡查;加大了打击非法虚假广告力度。做到一般广告定期查,违法广告专题查,面上工作不断档,重点工作不落空。在开展打击传销活动方面,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协作,对传销活动进行严厉打击。接群众举报共发现传销窝点19个、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取缔窝点23个,遣散传销人员200余人。立案查处传销案件1起。同时,加强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重新设立了39个联系点,并指定了专人负责,在社区开展宣传、排查等工作,有效地遏制了传销活动的蔓延。在开展“黑网吧”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强与公安、文化、通信管理等部门的协作,落实信息抄告、回访复查、信息报备、廉政和监管风险防范等制度,形成监管合力,加大“黑网吧”打击力度。在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重点做好打击医疗违法广告,把好药品经营单位市场准入关,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工作。同时,还开展了“瘦肉精”、肉类市场监管和“限塑”专项整治活动,查处注水牛肉案5件,与商务、农业、质监等部门联合关闭一违规屠宰点,并与6家市场单位的猪肉经营户签订了上市肉类质量安全责任书,查处违反“限塑”规定案4起。
  2012年,组织开展了打击“仿名牌”专项活动。与厂家联手,对辖区内销售侵权“剑南春”“五粮液”酒及“奥利奥”饼干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共缴获侵权“剑南春”“五粮液”酒33瓶,立案4起;组织开展了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和人造猪耳、太太乐鸡精、腐乳食品等多个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了对利用合同格式条款欺诈行为专项整治,共查处不合格格式合同7起;开展了打击传销活动。当年接群众举报共发现传销窝点11个,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取缔窝点8个,遣散传销人员90余人。同时,还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先后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乳制品市场、食用油市场、滥用食品添加剂、酒类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共组织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5000余户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00余户次,发放食品宣传资料2000余份,抽检食品215个批次。2012年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53起,其中进口食品违法案件4起,从而确保了食品市场的安全有序。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