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永叔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11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永叔街道
分类号: D625.56
页数: 18
页码: 203-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0年到2012年吉州区街道办事处中永叔街道的情况,介绍了建置与区划,人口与计划生育,经济建设,社区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劳动保障,社会事务,党建,城市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吉安市 吉州区 永叔街道

内容

永叔街道得名来自于贯穿街道的一条永叔路。该路取名于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之字。另一条穿街而过的田侯路则是为纪念为官公正廉洁的唐代吉州刺史田阳。辖区文化积淀深厚,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在高峰坡城隍冈组织“相山诗社”开创了吉州一代诗风;半苏巷的由来,则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游览吉州时见今半苏桥一带水碧荷红,庭深巷幽,禁不住发出“此处风光半苏州”的赞叹。街道秉承良好的文化底蕴,致力于建设现代文明,各社区新建的文化休闲广场是居民闲暇开展文体活动的好场所,半苏桥畔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是老年朋友们茶余饭后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街道“全民文化健身中心”更是吸引了书画、舞蹈、音乐、健身等6个文体协会在其中开展活动;街道推行的网格化管理为居民提供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的贴心服务;“卫生环境服务中心”建立的“五字法”监督考评机制打造出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耕耘的以“三个平台”(居民心声诉求平台、居民问题落实平台、居民困难救助平台)建设为主的社会管理服务永叔模式,不断促进街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古典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000~2002年,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建立“一居一支”“三会一课”制度,开展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的联手共建活动,推动社区资源共享。2003年,以“树立一个好形象,建设一支好班子,培养一批好干部”作为组织建设重点,进一步增强宗旨观念,提升服务质量。2004~2006年,通过开展“三凝聚”街道好班子建设,实施“四合一”党建工程,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2007年,开展“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主题活动,开展城市社区党员义工服务等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2008年,按照抓好经济促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工作思路,社区建设注重创特色。
  2009年,街道开展“三争”(争气、争资、争先)主题活动,领导带头讲奉献,领导带头挑大梁,奖罚分明促争先。当年街道经济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前三个月完成工业招商任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街道树立正确的民生观,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融入各项工作中,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检验标准,加以落实并逐步解决。建立全区首个街道党员扶助基金,为困难党员送去组织温暖。各社区也设立捐助箱,为辖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在光明社区建立慈善超市,为困难群众送去关爱帮扶。抓机关效能建设,给群众送上优质服务。街道机关筹资3万余元全面建立了阳光政务中心、经济发展中心、组织协调中心,扎实有效开展“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帮民活动。全年向上争资近20万元,先后对上后街、光明、高峰坡三个社区的办公场所、便民服务大厅予以装修,开通劳动保障、低保、计生、救助、就业培训、就业咨询、家政等“一门式”服务,完善服务网络。
  2010~2012年,街道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坚持“听听群众说什么,看看我们做什么”的朴实为民理念,以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为重点,积极打造以“三个平台”建设为主的社会管理服务永叔模式,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街道先后获江西省优秀老年人健身体育辅导站、江西省文明社区、“十一五”期间全省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先进村(社区)、“十一五”期间全省基层老年体协工作先进村(社区)、江西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第一节 建置与区划
  永叔街道位于城区中南部,东临赣江,南由下田侯路高峰坡至太平桥与古南街道接壤,西从五岳观、赵公堂沿盘龙山至红卫垦殖场与禾埠乡、白塘街道交界,北沿中山西路、中山东路与文山街道毗邻,面积1.533平方千米。2000年,街道有水沟前、水巷、上田侯路、高峰坡、下田侯路、上后街、车站、光明、赵公堂9个居委会。2001年,撤并为5个社区居委会,即光明、车站、上田侯路、高峰坡和上后街社区居委会。2010年1月,车站社区改名为青石街社区。同时,增加吉福路社区居委会,社区数由5个增设为6个。2012年,街道所属6个社区居委会67个居民小组划分为56个网格。辖区有省、市、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70余家,总户数14854户,总人口数48378人,常住户9206余户,人口约4万人。街道办事处位于田侯路8号。2012年,有:机关干部、职工50人,社区干部30人。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
  街道人口计生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体现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人口环境。
  计生管理规范有序,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2000年以来,计生工作始终坚持一把手总负责,切实抓好“五率”,2004年,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到户试点工作,推动城区计生优质服务“十到户”活动,探索出一条民营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新路子。2005年,实行计生激励机制,对计划生育年度考核达标的社区,给予社区居委会计生专干每人每年奖金120元。2006~2007年,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机制。2008年,大力开展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幸福一卡通”工作,实施计生服务“一三五”工程。
  2010年,成立六个计生工作组,由街道领导担任各工作组组长,街道干部全部分到各个工作组协助各社区开展工作。按照“一网络、六模式、五协作、四关怀”的城区管理模式开展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部门配合,联合工商、公安开展两次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2011年,全面建立依法管理机制,实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利用每月的计生专干例会,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学习。抓好上后街社区“亲情化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特色点的创新工作。加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及时进行流动人口网上平台反馈和接收,实现户籍地和流入地的信息及时沟通。2011年,全街道共出生婴儿292人,人口出生率8.98‰,计划生育率91.89%,出生婴儿性别比110.57,综合节育率90.25%。共查处计划外生育65例,征收社会抚养费近150万元。
  2012年,街道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区计生委在该街道试点“三零平台”系统,使街道计生工作进入网格化、智能化。街道在有限的财力中挤出资金30万余元,拿出街道一临街门面装修打造成一新型的街道计生服务站。新建成的计生服务站面积有200多平方米,设有B超室、优生咨询室、人口学校、计生协会之家、药具室、档案室,办证大厅等,并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购置了计生服务车,能够更好为育龄妇女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满意的服务。街道获得了2012年全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第三节 经济建设
  撤市设区以来,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护税协税工作,街居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0~2004年,街道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采取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的办法,将目标任务与个人年终福利挂钩,即每人提供1条招商信息和1条乡情亲情信息,每个科室部门完成1个招商项目,努力完成街道财税任务。
  2005年,街道围绕专业招商和优化环境招商,突出为项目服务的意识,成立若干个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小组开展服务。加大招商信息收集力度,广泛挖掘招商项目,当年街道向区招商局提供招商信息24条,乡情亲情信息63条,完成招商项目14个,引进资金6360万元。
  2006~2008年,街道按照“扩充增量、扩张存量、优化环境”的工作思路,实行招商引资工作定期推进和班子成员挂点帮扶制度,为企业解决办证办照和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人,与干部职工的绩效考核、津补贴以及十三个月工资挂钩,并设立经济工作奖。开展护税协税工作,采取分两个层次即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下达护税协税任务,给社区和条管科室下达指导性任务并结合奖惩的措施,做到月月有通报、季季有调度。
  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落户31个,引资总额2098万元。其中进园项目1个、宾招项目1个、商贸项目29个。获吉州区2007年度财税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8年,招商引资项目落户35个,其中进园项目2个(含1个进园增资项目),完成上报信息任务19条。
  2009年,引进招商项目21个,其中进园项目2个。护税协税完成222万元,占年任务的138.75%;财税总收入921万元,占年任务的102%。
  2010年,年初先后引进两大工业项目入园,一季度即完成全年招商任务。全区32个重点工业项目之一的吉安市诚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已出口创汇600万美元。全区9个重大工业项目之一的江西吉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12月16日开工建设。街道护税协税门市开票已完成219万元。
  2012年,陆续引进天虹宾馆、和馨宾馆、宏泰宾馆、江西泓赣投资有限公司、外资投资的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源商贸有限公司、一闻香迷宗蟹等多家商贸企业。全年向上争资100万元,用于永叔街道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重点企业简介
  吉安市信通达商贸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位于吉州区工业园,占地1.2公顷,注册资本98万元,法定代表是深圳客商庄永安,该企业营环保、净化、通风、消防、建材、装饰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施工安装工作。
  吉安市安泰门业制造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位于吉州区工业园,占地2公顷,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是浙江客商黄忠元,该企业主要生产防盗门、汽车配件、保险箱、信报箱、文件柜等。
  吉安市诚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位于吉州区螺子山赣新公司院内,注册资本200万元,法定代表是浙江客商应卫明,该企业主营金属工艺品制造销售。
  江西吉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位于吉州区工业园,占地3.3公顷,注册资本280万元,法定代表是北京客商张秀敏,该企业主营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
  井冈山宾馆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位于吉州区井冈山大道92号,注册资本900万元,法定代表刘家风,该企业主营酒店管理及餐饮项目。
  第四节 社区建设
  2000年,街道有水沟前、水巷、上田侯路、高峰坡、下田侯路、上后街、车站、光明、赵公堂9个居委会。2001年,撤并成为5个社区居委会,即:光明、车站、上田侯路、高峰坡和上后街社区居委会。
  2003~2005年,开展社区共建。成立街道共建城市社区工作协调小组,配合市、区直单位挂点帮扶社区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解决社区基础设施问题;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抓好社区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拥军优属等各方面的工作。通过三年社区共建,为街道各社区逐步解决办公用房、办公设施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得到进一步充实,社区的软硬件建设与服务水平达到新的高度。2005年,开展第六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2006~2008年,街道在对社区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指导各社区开展“创特色、呈亮点”活动。光明社区针对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口相对集中的特点,着力打造“真心助岗、孝心助老、爱心助残、热心助学”的“关爱型”社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被评为2008年度区“十佳文明社区”。高峰坡社区针对“两劳”回籍人员较多的实际,着重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车站社区党委完善党员义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继续走“奉献型”社区路子。上田侯路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构建“平安型”社区。上后街社区党总支创新服务模式,做大做强社区服务业,朝“服务型”社区迈进。
  2009年5月,在光明社区推行低保听证试点,对申请低保人员进行听证投票,并于7月在五个社区全面推行低保听证制度。同时争取资金近3万元,在光明社区建立起市一级的慈善超市,筹措棉衣、被、粮、油等各类生活物质,定期、不定期为困难群众扶贫济困,当年全街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救济物品折合资金5万余元。
  2010年4月,车站社区改名为青石街社区。6月,增加吉福路社区居委会,社区数由5个增设为6个。是年,开展光明社区和吉福路社区规范化建设,规范办公场所和服务窗口设置。其中吉福路社区仅三个月即完成办公选址、内外装修等工作,于6月份顺利挂牌,成为区里新成立社区中首个投入使用的社区。上后街社区的服务中心项目进入市发改委计划,争取资金160万元。青石街社区落实新办公地点曼哈顿广场9~10号,彻底改变全区办公条件最差的地位。6个社区办公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工作民主化,又在6个社区推出了一年两次的“社会事务民主化,社区工作群众评”恳谈会,邀请共建单位代表、居民群众代表等共聚一堂,就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展开建议评议,搭建起群众参与社区建设、评议社区工作的平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工作效果。当年共为辖区居民解决卫生、治安、路灯、路面硬化、救助等问题60余件。其中高峰坡社区采纳居民代表建议,组织成立老年义务巡逻队,在街道指导下定期开展巡逻活动,小街小巷治安情况得到改善。
  2011~2012年,社区完成以居民议事厅、社区服务站和慈善超市等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并通过内设图书室、残疾人康复室、警务室、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外设文化广场、健身小道,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街道按照单位型、物业型、杂居型三种类型,以每200~300户为一个单元,将全街1.5万户划分成56个小格,并按照三级管理的形式(街道设立网格化中心,社区设立网格化分中心,下面是56个网格区),在每个网格按“一格三员”配备工作人员,即网格员、网格协管员、网格警务员,通过电话平台、QQ平台、官方微博、短信平台、网上政务平台、手机终端,摄像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综治、维稳、民生、救助等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快速收集、快速分解、快速处理、快速反馈。2012年,网格员上门近3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000多条,其中重要性问题800多条,已解决或已在协调解决的问题786条,答复率达到96%以上,辖区内居民投诉上访事件明显减少。
  上后街社区
  1955年,成立上后街居委会。2001年,改为社区居委会。东起沿江路,南至田侯路,西沿后河东路至中山桥,北起中山桥与沿江路相连。面积0.22平方千米,社区办公室设在沿江路220号C4~C6车库。辖区居民1387户,4135人,其中残疾人55人,有行政事业单位4家,个体工商户136户,辖区党员50人;社区居委会下设六个委员会和一个服务站,即社区福利救治委员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社区文体科教委员会、社区环卫管理委员会、社区综治委员会、社区老年体协委员会、社区创业服务站。
  2003~2005年,在社区共建创建帮扶活动中,共建单位为社区筹集28.8万元资金,购买了滨江二期C栋C4、C5、C6三间车库,面积120平方米,作办公用房。
  2005年,成立上后街社区党总支部,分别为第一党支部(居民党支部)、第二党支部(企业退休人员党支部)、第三党支部(企业下岗人员党支部)。第一党支部有党员12人,第二党支部有党员23人,第三党支部有党员15人。
  2006年4月,上后街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成立。它位于半苏桥,临水而建,风景宜人,面积80平方米。活动中心内提供象棋、围棋、军棋、扑克牌、麻将、唢呐、二胡、笛子、鼓等娱乐用品。活动中心建成以来,每天都有不少老年人主动来参加活动,并由社区牵头成立一支10多人的太极拳剑队、一支10多人的柔力球队、一支30多人的腰鼓队、一支10多人的鼓乐队。
  2007~2011年,社区成立党员义工、治安、医务等各种志愿者队伍;创办就业信息服务站、文化娱乐场所、两个老年活动中心、一个慈善爱心超市、多个便民利民服务站。社区拓展了服务范围,为扶贫帮困、便民利民、维护社会稳定、营造欢乐祥和的社区做出贡献。建立健全各种便民服务资料,开通低保、计生、救助、就业培训、就业咨询、劳动保障、家政等“一门式”服务,并改善办公和服务居民环境。
  2012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和街道提出的建设“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的要求,街道出资帮助社区办公场所室内全面装修,初步形成居民议事厅、社区服务站、慈善超市三个平台,使居民有话可以随时说,有事可以随时办,有难可以随时帮。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在开展“四城同创”及“清污治乱拆违”活动中,各共建、创建单位出资8万余元,帮扶社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同年11月,社区与社区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下岗失业就业培训10天,培训人数达到80余人。
  高峰坡社区
  1955年,成立高峰坡居委会。2001年,更名为高峰坡社区居委会,2012年,社区共有2882户、居民共8429人。
  社区东依后河,西跨井冈山大道,南起太平桥,北至上田侯路,面积0.26平方千米。社区办公室设在高峰坡4号,境内有高峰坡路、井冈山大道(南段)、能仁巷、圣恩堂巷、侍中庙南、西巷、太平桥、上田侯路。
  2000年,成立居民党支部。
  2003年4月,吉安市发现首例输入型“非典”疑似患者。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高峰坡社区仔细排查摸底,确定该社区长期在外人数为136人,当即上门送上《致永叔街区外出人员家属的一封信》,动员外出人员为切断感染途径而尽量不返乡,并与在外人员家庭签订保证书,与辖区各单位签订责任状,确保“非典”感染途径的可控性。在防治“非典”期间,该社区共有返吉人员14人,返吉又外出人员9人,社区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督促他们每天到社区医疗点测试体温。5月6日,井冈山大道31号市房管局宿舍3楼302房刘某某突发高烧,透视发现胸部有阴影,有关部门立即对其和其家属、居住地进行隔离,并设置留观站。社区干部协助医务人员到病号家属区开展每天两次测试体温和消毒工作,并夜以继日守候在留观站,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处理生活垃圾,开展“非典”宣传,稳定街区群众情绪,最终排除了险情。高峰坡社区被评为区“抗非典”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成立党总支。同年,高峰坡社区着重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设立法律咨询受理中心,开展法律服务及青少年教育讲座,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
  2007年7月,成立社区党委,下设3个支部(居民党支部、下岗职工党支部和退休职工党支部),党员173人。
  2008~2009年,社区设综合治理调解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环境管理委员会、民政优抚小组等组织机构。建立社区服务站、社区幼儿园、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及社区文化队伍。
  2010年,高峰坡社区为帮助辖区内残障人士,于6月1日成立高峰坡社区康复服务站,内设七件不同种类康复器材,帮助残障人士有效的恢复健康。是年10月1日成立高峰坡社区义务巡防队,巡防队都是由所在辖区热心居民组成,成为吉州区首个居民义务巡防队。
  2011年,由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博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废旧药盒当一元,支持环保大行动”启动仪式在高峰坡社区举行,让更多废旧药品能得到有效的回收。
  2012年,在开展“四城同创”及“清污治乱拆违”活动中,各共建单位共计出资60余万元,帮扶社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同年10月,社区党委与相关部门多次协商争资50余万元,在社区门口的菜地上,修建一处群众休闲广场,内有文化大舞台、羽毛球场、篮球场,健身器材设施齐全,一改以往群众没有休闲场所的局面。同年,该社区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光明社区
  1972年,成立光明居委会。2001年8月,与赵公堂居委会合并成立光明社区。2010年6月,又分成光明社区和吉福路社区。光明社区东至石阳路及竹笋巷,西至吉州大道,南至太华路(规划路),北至中山西路,面积0.28平方千米,社区办公室地址位于光明路22号。辖区内有市水文局、市气象局、吉安四中、区法院、区社保局等事业单位10余家,居民3800余户,人口12000余人,其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200余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10,占全街道低保户数和人数的39%和45%,其中残疾人300余人,占全街道残疾人数的53.8%,是吉州区非常典型的弱势群体较为集中的社区。
  2003年6月,开展第一轮三年共建工作。由吉州区法院牵头,社区共建单位共计出资二十余万元购买办公用房,改变社区无办公场所的状况。2009年,开展第二轮三年共建工作,社区争取共建单位资金改善社区办公设施。按规范化建设要求,制作新的社区招牌,更换大理石台面,配备3台液晶电脑,并向市文化局争资购买音响、阅览室书柜、书桌、办公沙发、电脑桌椅等。规范办公场所,做到“八个有”,即有办事流程、文明用语牌、办公桌椅、电脑、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桌牌,去向牌,窗口服务职能牌,办公设施配备齐全。
  2006~2011年,根据该社区的社情民意提出争创“关爱型”社区的创建目标,开展以“热心找岗、真心助残、爱心解困、孝心扶老”为主要内容的“党群心相连,手相牵,共建关爱社区”主题活动,把社区打造成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枢纽,服务社区居民的平台,关爱弱势群体的驿站。
  精心打造服务平台。在社区醒目处,制作“关爱型”社区标志性景观:“心,因为有爱亲如一脉相承;爱,何须血缘本是华夏同根”雕塑,营造社区关爱氛围。建立社区“一门式”便民服务大厅。建立健全各种便民服务资料,开通低保、计生、救助、就业培训、就业咨询、劳动保障、家政等“一门式”服务,并改善办公环境。建立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将原来的办公场地改建成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并积极与劳动保障部门、区残联和各大中院校联系,聘请专家、师傅免费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建立爱心慈善超市,由专人负责管理和发放物质,超市内购置棉衣、被、粮、油等各类生活物质,定期、不定期为困难群众扶贫济困。
  政策救助。光明社区对弱势群体开展统一摸底调查,针对不同情况建档立册,尽可能将他们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积极推进康复进社区工作,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不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免费赠药,并为10名精神病患者申请1000元的医疗救助;与街道劳动保障所联合为他们免费开办电脑、服装等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350人次,推荐安排就业202人次。肢体残疾人万荣根1家3口,生活困难,在学会服装职业技能后,想在家门口开一家缝纫店,社区得知情况后积极与工商局联系,对其实行“三免”,帮他办起“自强服务部”。
  党员扶助。光明社区成立“1+1”党员结对子帮扶组,在广大党员群众中开展以“我是党员我光荣,我为社区献爱心”的主题活动,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阳光雨露和社区大家庭的温馨。当年共有107户困难家庭得到不同程度的帮扶。
  社会救助。光明社区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扶助困难家庭。该社区残疾人赵水根的儿子赵希玮以600分的高分考入南昌大学,但仅靠每月低保金维持生活的他们难以筹集学费,社区知道这件事后,动员社会各界、辖区单位及好心人纷纷捐款,并帮他申请到光彩事业资助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光明社区通过社会及广大党员群众的捐助,为困难群众和特困学生等弱势群体捐助资金3万余元、衣物800多件,在辖区范围内营造了“以人为本、爱心相连、和谐社区、双手相牵”的浓厚氛围。2010年3月,光明社区党委副书记李雅琴代表光明社区参加江西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层先进典型报告团,赴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等地作巡回报告,就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作宣讲报告,取得良好效果。
  2012年3月,社区按照街道3个平台建设的要求,总投资10万余元,高标准地对社区办公用房、户外设施改造,在户外建一个休闲健身广场和一个文化舞台,室内全面装修,初步形成居民议事厅、社区服务站、慈善超市三个平台,使居民有话可以随时说,有事可以随时办,有难可以随时帮。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先后接待省人大、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市政协、区委等省、市、区各级领导参观、考察,先后被评为江西省文明社区、吉安市文明社区、吉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吉福路社区
  2010年6月,将原光明社区居委会分成两个社区,新设立吉福路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位于吉州大道52号44栋—1、2号门面,面积约0.28平方千米,处于城郊结合部,居住人口多而分散;主要有华厦新村、和馨家园、桃源盛景、阳明花园、聚德花园等住宅小区,居民3500余户、10500余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近20个,其中改制企业5个,辖区居民党员22人。
  该社区建立伊始,与共建单位充分沟通协调,争取各共建创建单位出资出力。吉州区民政局共建帮扶社区12.3万元,吉州区委统战部共建帮扶社区5.7万元,吉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吉安市气象局、吉安市水文局、井冈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吉安市殡葬管理所、吉州区红卫垦殖场等单位共帮扶社区资金达42万余元,使该社区成为2010年新社区中建设最快最好的社区之一。
  2011年,该社区将辖区划分成9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名网格员和1名助理员,他们负责对各网格区域存在的百姓诉求、安全隐患、矛盾排查、公共建设等问题进行摸排、上报和协调处理,实现全覆盖、全方位、零距离的动态管理和服务。设立居民议事厅,成立居民议事会,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当年收集问题、意见信息40余条,并全部得到落实与解决。设立慈善超市,社区通过市民政局创办了吉安慈善会爱心超市,募集社会各界的捐助。组建了一支夜间义务巡防队,每周一、三、五晚上对辖区进行治安巡防,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并且为民办实事好事40余件,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2年年初,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区建设近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科普队,健身队和柔力球队等队伍,开展了多场喜闻乐见的群众文体活动——元旦文艺晚会、“五一”劳动节、庆祝“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双拥文化活动、喜迎党的十八大街道专场文艺晚会等,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
  2012年,吉福路社区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减灾工作制度建设、预案制定和演练、减灾设施和避难场所建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和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的避灾自救能力,形成全员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浓厚氛围。该社区自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居民对社区减灾状况非常满意。12月,该社区获得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颁发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青石街社区
  青石街社区居委会前身为车站社区居委会,2010年4月更名,办公地点位于恒鹏曼哈顿广场10号楼6~8号门面。社区东起井冈山大道,西至石阳路,南临吉福路,北连中山西路,总面积约0.27平方千米,辖区居民3487户、11946人,行政企事业单位7家,其中大中专院校1家,居民小组15个。社区内外来流动人口多,周边环境复杂,车站背巷和青石街是小旅社和小发廊的集中地,共有小旅社31家,小发廊34家,辖区门店近300家,属于典型的散居性社区。
  2003~2005年,通过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共筹集资金50余万元,社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办公用房由原来的70.03平方米扩大到237.89平方米,配备了新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和空调等现代办公设施。2003年12月,车站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唐冬英荣获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她默默奉献,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得到辖区群众的普遍赞誉,社区居民给了她一个雅号——小巷总理。
  2006年,车站社区成立全市首个志愿者协会,先后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10支2686人。协会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宗旨,针对社区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党员义工服务队成立后,在时政宣教、城市卫生、社会治安、医疗保健和困难帮护等方面开展了各类服务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社区党员义工服务队走访慰问辖区困难家庭,为他们送上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并带上节日的祝福和温暖;每年“五一”前夕,党员义工服务队为长途汽车站候车大厅进行义务大扫除活动,以干净整洁的环境迎接“五一”,受到过往群众的称赞。社区医疗志愿者刘林国,身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长,不辞辛劳,一心想着居民群众,定期不定期入户上门,把健康和服务带到居民家中。
  2007~2010年,社区以创建“奉献型”社区为目标,成立了社区党委,下设四个支部(居民党支部、退休党支部、下岗职工党支部和博爱医院党支部),有党员124人。社区内有社区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文体科教委员会、社区环境管理委员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市民学校、关工委、老年协会、党员义工服务站和青少年维权站等组织。社区经常组织志愿者、义工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2011年,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社区按照单位型、物业型、杂居型三种类型,将社区划分成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街道网格员和1名社区网格员,每周二、五上门登记住户信息,了解住户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快速收集、快速分解、快速处理、快速反馈。2012年,网格员上门近50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60多条,已解决或已在协调解决的问题345条,答复率达到96%以上,辖区内居民投诉上访事件明显减少。
  2012年,社区按照街道3个平台建设的要求,对社区办公用房进行了全面装修,形成了居民议事厅、社区服务站、慈善超市3个平台,使居民有话可以随时说,有事可以随时办,有难可以随时帮。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该社区先后获省级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井冈山之星双文明居委会、民政工作先进单位、二星级居委会、一级居委会,区工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社区志愿者协会井冈山医专爱心社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
  上田侯路社区
  2001年7月由水沟前、上田侯路、水巷3个社区合并成立,办公地点位于田侯路商住楼A栋一单元202室。辖区面积0.23平方千米。2012年有居民小组8个、1756户、人口5116人。辖区内有吉安市公路局、吉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吉安市公路职工学校、吉安军分区、吉州区永叔信用社等单位。2006年,社区成立上田侯路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委员会,2012年共有党员70名。
  社区开展“党旗耀社区,三城同创建”活动,加强与共建和驻区单位的联系。2003~2007年,吉安市公路局、吉安军分区、吉安建筑设计院、吉州区人大、吉州区政法委、吉州区房改办、吉安五中、吉州区项目办等8家共建帮扶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事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服务网络,服务网点遍布社区的各个角落:上田侯路社区医疗站、社区利群家电服务部、社区商店、社区中介所、社区幼儿园、社区自行车摩托车修理服务部、社区摄影服务部、社区电脑服务部等,为居民就医、家电维修、购物、幼儿入托等提供便利。社区办公用房陈旧狭小,共建帮扶工作组就多次召开协调会,纷纷出资购置社区新办公用房,共筹集资金14.79万元,购置面积139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改善社区办公条件。
  2008~2011年,共建单位吉安市公路局、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职工学校、吉安军分区、吉安建筑设计院、市人寿保险公司继续与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共筹集经费13.84万元,支持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并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帮扶资金共计2.25万元。2012年,吉州区发改委、区房改办、区旅游局、区科协、市公路局等驻区单位开展共建工作,共筹集帮扶经费11.5万元(费用包含电脑4台),不断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支持并参与社区开展“清污治乱拆违”专项整治等公益活动,为群众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健康、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
  社区居委会多次获得吉安市、吉州区先进社区居委会、井冈之星双文明居委会、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五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2~2004年,街道在原有综治办的基础上成立综治科,综治专(兼)职干部由原来的1名增至3名,对辖区创安单位开展“回头看”活动。为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先后成立治安志愿者、综治特派员、综治信息员、治安巡防队、看楼护院等5支队伍。2004年7月初至10月中旬,在辖区范围内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治安专项整治“百日行动”。
  2005~2006年,按照综治室规范化建设达标要求,街道设立单独的综治工作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电话、空调等办公设施,制定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并开展基层平安创建工作。
  2007年,街道开展社会治安技防设施建设。至2008年年底,辖区已有22个单位共安装视频探头223个、电子自动报警器467个,初步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技术防范网络。
  2009年,街道综治办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对学校周边游戏厅、网吧清理整顿,取缔学校门口的临时摊点,清理校内小卖部。联系区交警大队整顿吉安四中、田侯路小学门前交通秩序。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街道、社区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青少年工作队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重点以通过剖析邪教“呼喊派”“实际神”“门徒会”“三班仆人派”的活动,揭露邪教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欺骗手段和危害性,讲清邪教与宗教的区别,深刻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的反动政治本质,提高干部职工防范抵制邪教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禁毒工作力度,以创建“无毒社区”,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为重点,推动全民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0年,党工委、办事处重视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着力抓好干群互动、民主管理的服务平台建设,一季度召开一次社区恳谈会,设立居民议事厅,每月16日召开居民议事会,打造居民群众诉求平台,让群众生活工作中的疑难热点问题有地方说、有渠道解决,抚平群众情绪,争得群众支持与理解。10月,该街道在高峰坡社区成立一支每晚在辖区范围内巡逻的社区义务巡防队。
  2011年,在原街道维稳联调中心的基础上,整合综治、司法、公安、信访等维稳资源,组建永叔街道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同时立足辖区实际,努力构筑主要干道有蓝警服(专职巡防队伍)、小街小巷有迷彩绿(义务巡防队伍)、楼前房后有红袖章(看楼护院队伍)的“蓝、绿、红”三级治安人防网络。街道已在所有社区组建由治安积极分子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义务巡防队伍,每晚有42名义务巡防队员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治安巡逻和宣传工作,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发挥作用。
  2012年,综治工作围绕确保中共十八大期间社会稳定这个中心,做好重点信访对象的疏导稳控工作。街道成立原光明新村拆迁信访问题疏导稳控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市房管局开辟绿色通道的政策优势,组织信访对象21名亲属申请公(廉)租房的初审、申报工作,将光明社区拆迁户信访问题可能造成的现实危害化解在萌芽状态,使信访人主动打消在十八大期间进京赴省上访的想法。
  是年4月,开展网格化管理大走访活动,解决民生诉求。充分利用居民议事会、低保听证会、社区QQ群、“社会事务民主化、社区工作群众评”恳谈会以及网格员大走访等形式,听取群众对加强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针对区委政法委电话模拟测评中12户居民反映的入室盗窃、交通混乱、传销人员多等问题,采取专人负责、上门走访、解决问题的办法,逐人逐户上门征求意见,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对反映传销人员多的问题,街道协调派出所,对全辖区内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进行排查清理,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传销活动。对反映入室盗窃问题,街道协调派出所对发案多的小区加强治安巡逻,义务巡防队加强晚间巡逻密度。对反映交通混乱问题的,上门了解具体地点和诉求后,街道与交警大队协调,落实该地段的交通管制。组织开展公众安全感集中宣传活动。累计刊出有关宣传栏24期,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各责任单位也按要求刊出有关提升公众安全感方面内容的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共同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第六节 劳动保障
  2003年5月,成立永叔街道劳动保障所,地址为田侯路8号。2012年,有专职工作人员3人,下设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每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有协管员1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涉及20多项民生保障。到2012年年止,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为辖区内居民免费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8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00人;解决困难群体“4050”人员再就业930人;协助工业园企业招工1160人;为辖区居民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3045本;共开发公益性岗位60个;办理社保补贴4370人次,发放社保补贴金201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300人,贷款金额6500多万元,接受市、区两级社保部门所移交的退休人员3962人,其中市属企业2142人、区属企业1820人。2006年,获全省劳动保障先进工作单位;2007年,被市、区级评为“青年文明号”优秀服务窗口。
  2010年5月,办理未安置的返城知青参加养老保险262人。2011年3月,办理小集体人员参加养老保险148人。同年8月,办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730人,其中已有296人享受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2年1~5月,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当年完成参保2621户,7800人。同年10月,开展“红杜鹃”“12343”家政服务员培训,培训143人。
  2012年,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获得上级专项改建资金,办公面积由原来的87平方米增加到180平方米。服务中心划分为工作区、等待区和指导区。工作区内有3名工作人员负责各项业务的办理;等待区内摆放详尽的政策宣传手册、休息长椅、报纸杂志及饮水机等,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指导区内由劳动保障所所长对就业创业人员进行专项指导。在街道五楼设有150平方米培训中心和20平方米档案室。
  第七节 社会事务
  低保工作
  2003年,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按平均每人每月低于120元标准进行补差。2010年,开始实行低保听证制度,在当年的城乡低保资金专项治理工作中,对原有的1063户低保户进行低保听证,清退47户因家庭收入提高的低保户;对127户低保户进行调减,调减资金共计1.8万余元;对存在实际困难的6户低保户进行调增,调增资金480元。2011年8月,开始推行城市低保三级联审制度工作,组建由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党员干部、居民代表、低保户代表构成的30人以上的听证人员库。参加听证会人员:由街道从听证人员库成员中随机抽取8名、社区居委会主任1名、社区居委会低保专干1名、低保义务监督员1名及街道民政所2名、区社会救助局2名,共15人组成,同意票数达到2/3以上者通过听证。2011年,举办听证会4次,对81户低保新申报人员进行三级听证,其中40户未能通过听证。2012年,人均补差标准提高至370元。当年举办低保听证会8次,对160户低保新申报人员进行三级听证,其中82户未能通过听证。2012年,街道低保户1270户、2540人,其中常补40户、非常补1152户、特困78户,全年发放低保金654万元。
  医疗救助
  2005年,开始城市低保户医疗救助申报工作,当年救助20人,救助金额7.7万元。2006年,救助12人,金额3.9万元。2007年,增加城市低保边缘户医疗救助申报工作,救助19人,发放医疗救助金6.1万元。2008年,救助125人次,救助金额39.3万元。2009年,救助134人次,救助金额54.8万元。2010年,救助130人次,救助金额45万元。2011年,救助138人次,救助金额65万元。2012年,救助150人次,救助金额66万元。
  救灾救济
  2008年年初,发生特大冰冻灾害,街道给低保户和困难户发放防寒抗冻救灾物资,共计大米600余袋、食用油100壶、棉被36床、棉衣15件。同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组织居民开展各类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共筹集捐款3万余元,街道机关干部职工组织捐款上万元,冬衣裤20套。2010年,吉州区城区局部发生洪涝灾害,街道给150名受灾群众发放了救灾物资,共计方便面450袋、饼干500卷、矿泉水450瓶、棉被46床,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010年,成立残疾人康复室,为社区残疾人身体康复提供场所,同时还成立老年协会社会组织。
  第八节 党建
  2000年12月12日,永叔街道成立水沟前居民区党支部、水巷居民区党支部、上田侯路居民区党支部、高峰坡居民区党支部、下田侯路居民区党支部、上后街居民区党支部、车站居民区党支部、光明居民区党支部、赵公堂居民区党支部。社区党支部重点抓好党建资料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带头创业、党员发展等工作,实现“一居一支部”的工作目标。
  2001年11月,街道由原有的9个社区居委会调整为5个社区居委会,相应成立5个社区党支部。同期,街道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讲”理论学习教育,健全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各社区基层组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确立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开展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的联手共建活动,保证社区资源共享。
  2003年,开展社区共建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改制企业党员转入社区,街道党工委根据党组织设置要求,在光明、高峰坡、车站社区成立社区党总支部。街道以“树立一个好形象,建设一支好班子,培养一批好干部”作为组织建设重点,增强宗旨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2004~2006年,开展“三凝聚”街道好班子建设,实施“四合一”党建工程,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2007年8月,在100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党总支基础上成立3个社区党委(车站、光明、高峰坡),成立2个社区党总支(上田侯路、上后街),按照“便于组织学习、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分别设置3个支部,形成党建工作一社三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组织网络,为开展社区建设奠定基础。是年10月15日,上后街社区推出党务公开首期宣传栏,标志着吉州区首个社区党务公开制度的正式试行。
  2008年,按照抓好经济促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工作思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指导社区建设创特色。
  2010年1月,车站社区党委改名为青石街社区党委。同年5月,成立吉福路社区党支部。
  2012年,永叔街道党工委下设3个社区党委(青石街、光明、高峰坡)、2个党总支(上田侯路、上后街),有党支部18个,党员598人,其中社区党员561人,机关党员37人。
  2009~2012年,街道党工委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主题,以“三有一化”(有人有钱有场所,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为重点,以推进街道规范化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党旗耀社区,三城同创建”活动,全面构建以“五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工作内容制度化、共建机制协调化、活动阵地标准化、社区发展和谐化)为目标,以“三心”(强化核心、服务中心、凝聚民心)为重点,以“三项活动”(共驻共建和“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在职党员“亮党员身份、树先进形象”活动,社区党员义工服务活动)为载体的“五三三”社区党建工作体系,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创新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坚持“听听群众说什么,看看我们做什么”的朴实为民理念,以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为重点,打造以“三个平台”(居民心声诉求平台、居民问题落实平台、居民困难救助平台)建设为主的社会管理服务永叔模式,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网格化管理实现党建全覆盖,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即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以辖区单位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等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为基础,以56个网格为载体,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以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主线,以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两种方式为辅助,实现社区党建全覆盖。
  党建统领优化两支队伍。设立小区网格员、助理网格员、居民议事员,形成了两支队伍,即由街道干部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组成的干部管理服务队伍和由居民议事员、助理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组成的居民监督并自我服务队伍。两支队伍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工作力量。
  创新服务建立四个渠道。建立“社区党员活动室”,开展各类党员学习讲座、培训500多次,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公益性、服务性活动20余人次。建立“党员扶助基金”,服务辖区困难群体。街道、社区党组织制定帮扶措施,确定专人到困难居民家中进行具体帮扶。辖区单位每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至少3户。2009~2012年,街道、社区通过党员扶助金带动各单位捐赠帮扶救助资金、物资折款20万余元,帮助就业60余人。开设街道党员义工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组建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站,上门为孤寡老人服务,上街入户开展卫生、保健、家政等便民服务。创建“人文温馨小区”。在12个自管小区,组建小区自管会,实现小区卫生、治安等自我管理,促进辖区稳定和谐。
  街道党风廉政建设蓬勃发展。2006年,健全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2007年10月15日,上后街社区推出党务公开首期宣传栏,标志着吉州区首个社区党务公开制度的正式试行。党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党组织成员的分工和职责,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党组织决策程序和办法,党员代表的产生办法和结果,党内选举结果的通报,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和奖惩情况,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情况,发展党员的标准、程序和全程联名推荐情况,党费收缴的标准和收缴情况,困难党员的救济情况等等。同时确定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成立党务公开监督组,监督员分别由社区老党员干部、街道人大代表等人组成,重点监督党务公开的真实性、针对性、合法性、严肃性。党务公开制度的实行,推进了上后街社区党总支的建设,发扬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内监督,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2009年全面推进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完善居民理事会、监事会、述职述廉等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2010年,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突出抓好“七个一”活动,即每一次重要会议必讲廉政建设;每两个月集中学习一篇勤廉文章;每季度至少播放一场反腐倡廉电教片;在社区居委会所在地张贴一块5平方米的廉政公益广告;社区居委会所在地要有一块廉政宣传栏,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在办公楼或会议室张贴一组廉政格言警句;每年举办一次群众性的反腐倡廉文化活动。把机关社区干部队伍打造成会想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团队,健全机关职能部门和社区财务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加强经济审计工作,坚持从源头上堵住、工作中严督,做好廉政建设工作。
  第九节 城市管理
  2000年,永叔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小街小巷的清扫保洁、“门前三包”及板车摇铃的垃圾收集以及辖区范围内的单位、门店及居民住户的垃圾(包括袋装垃圾)的收运。辖区各单位、各居委会签订了创卫工作责任书,单位庭院垃圾袋装率达98%,居民住户垃圾袋装率达90%。
  2001年,成立城管中队,全面负责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以及市民行为规范等事项的监督、协调、管理,以及道路开挖占用、违章建筑及随意张贴各类垃圾广告等违章行为的查处管理工作。
  2001~2002年,制定《永叔街道辖区各单位城管工作考评细则》,推行城管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街道城管办、城管中队的职责以及各社区居委会的城管工作职责。
  2003年,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年,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月活动”,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及道路硬化工作。
  2006年,按照《吉安市城市容貌标准》和市城管委“六项”综合整治要求,制定《永叔街道2006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按方案开展整治工作。
  2007年,制定《永叔街道清扫保洁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将小街小巷清扫保洁工作和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工作下放到各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2008年,策应吉安市“三城同创”,街道成立了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和方案。2009年,继续开展“三城同创”工作。
  2010年,永叔街道在城市卫生管理工作中建立巡、查、检、评、考“五字法”监督考评机制。“巡”就是“日巡”,各社区环卫协管员对所管辖的社区清扫保洁情况每天巡查不得少于2次,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每星期上报一次街道环卫所;“查”就是“周查”,街道环卫所每周对社区的清扫保洁情况至少抽查一次,并做好周查记录;“检”就是“月检”,每月街道环卫所组织各社区主任,环卫协管员对各社区清扫保洁情况进行交叉检查一次,并评出一、二、三名,作为年终评先的依据;“评”就是“季评”,每季度各社区要认真做好市、区两级市容局的季评检查工作,每季度评比的成绩作为年终市、区的评先依据;“考”就是“考核”,年终街道环卫所根据平时“日巡、周查、月检、季评”的督察评比情况,对各社区的清扫保洁长效管理落实情况进行年终考核,并评出前2名给予表彰奖励,评出最后一名给予通报。“五字法”使城市卫生管理走上以长效管理、实时监督为主,突击整治为辅的轨道,工作效果明显。是年,街道在全市市容环境卫生评比中摘得桂冠。
  2012年,落实两个改造工程(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和市区“四城同创”的清污拆违治乱工作。区里安排永叔街道的改造项目——南方园小区改造工程,开始已经施工。街道自主投入7万余元的改造项目——光明社区改造工程,完成路面硬化、化粪池改造、清污拆违、修复安全围栏、安装路灯、常态清扫保洁等工作,彻底改变光明社区自市房管局万家物业退出后“脏乱差”的局面。清理卫生死角160余个、垃圾80余车,改造化粪池14个,拆除违章建筑24处。重点对辖区内无物业小区楼栋间道路、化粪池、排水和绿化设施等进行集中改造,立项5个,总投资约140万元,改造面积达7520平方米,新建综合休闲广场4个,打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整洁、邻里关系融洽的社区。
  第十节 服务平台建设
  2008~2010年,街道和社区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劳动保障、民政、计生、城市管理等职能科室派员进入中心工作,永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及办事流程、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上墙公示,公开监督投诉电话和网上投诉邮箱,从而进一步优化办事程序,完善办事流程,规范服务细则,推进优质服务。
  2010年,街道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筹资15万元改造升级街道和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劳动保障、低保、计生、救助、就业培训、就业咨询、家政等“一门式”便捷服务。同时,街道所辖六个社区进一步规范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中心在户外安装了醒目的社区党务居务公开栏,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街道社区服务对象从传统的救济对象拓展为所有辖区居民,服务内容从单一的特困群体社会福利服务逐步拓展为社会救助和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以及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的再就业及生活保障等系列化服务,文体、卫生、法律等服务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框架,逐步形成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工作站为基础的服务网络体系。
  2011~2012年,街道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方式,精心打造社会管理“三个平台”建设(居民心声诉求平台、居民事务落实平台、居民困难救助平台),取得良好工作效果。
  构筑居民心声诉求平台,成立居民议事会,让居民有话有处说。在小区组建楼栋长队伍的基础上,社区召开居民议事会成员选举大会。在社区、小区、楼栋全面建起一支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群众自治队伍。社区设立专门的“居民议事厅”,通过意见箱、公示栏、社区网络QQ群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等途径,广泛收集和回复问题,形成高效的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最广泛的群众民主参与,使许多棘手问题都得到快速解决。高峰坡社区门前有大片空地,许多居民在空地上种菜、倒垃圾,环境脏乱差。社区就此问题召开居民议事会,经过大家讨论,一致决定平整空地,并向上争资将空地建造成居民休闲健身的文体广场。
  构筑居民事务落实平台,让居民有事随时可以办。社区完成以居民议事厅、社区服务站和慈善超市等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并通过内设图书室、残疾人康复室、警务室、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外设文化广场、健身小道,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构筑居民困难救助平台,使居民有难处处可以帮。六个社区都建有慈善超市,向困难群众发放爱心积分卡,困难群众通过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等累计积分,并凭积分卡到爱心超市“选购”慈善物品。依托党员扶助基金开展走访。动员辖区单位和社区党员及社会各界开展捐赠活动,定期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区法院主动结对帮扶光明社区30名困难户,送去上万元帮扶金。逢年过节看望困难户,已成为辖区单位救困的自觉行动。开展义工服务。义工服务站、专业技术志愿者服务队等开展“1+1”结对子帮扶和分类帮扶。关心孤寡老人,为没有生活依靠的老人申请低保,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搞卫生、洗衣物,与之拉家常,嘘寒问暖,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让孤寡老人感受到党的温暖。该做法先后在全省综治办主任会和全市创新社会管理流动现场会上推广。
  2012年,街道围绕区委、区政府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这一总体目标,着力开展“八个中心”服务平台建设:
  改造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从规范化建设入手,采取集中开放式办公和柜台式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办理民政救助、劳动保障、城市管理、计生服务、社会综治、法律服务和党员服务等各项事务。整个改造装修工程完成投入12.98万元。
  改建街道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获得上级专项资金改建后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公面积由原来的8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80平方米。服务中心划分出工作区、等待区和指导区,在街道五楼设有150平方米培训中心和20平方米档案室,完善便利的服务设施,促进街道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
  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投资60多万元新建街道“全民文化健身中心”,面积200余平方米,内设图书馆、健身活动室、体质监测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书画、舞蹈、音乐、健身等6个街道文体协会在中心开展活动。投入6万余元新建三个社区文化广场(光明社区、吉福路社区、高峰坡社区),是年在“五一”举办“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文艺汇演,在“七一”与吉州区公安分局联合举办警民同心联欢晚会,在“八一”举办军民联欢晚会,以及残联等专题晚会15场。文体设施为小区居民搭建交流情感、强身健体、提升素质的平台。
  设立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该中心设在街道办公楼2楼,开通街道及6个社区养老服务热线和成立6支志愿者队伍,为辖区内孤寡老人提供上门义工服务。是年“七一”投入近万元上门走访慰问20名孤寡老人。
  设立平安联创中心。街道将办公楼三楼近300平方米用于中心办公,投入近2万元,购置应急防暴等器材,设立器材室和信访接待室、社会工作室、法律服务室。
  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设在原汽运公司职工医院,坐落在吉州区中山西路4号,面积达14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68万元、医务工作人员25名,融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永叔街道辖区4万余人,以老、妇、幼、残、弱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模式,遵循“情系百姓健康、共筑和谐社区”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健康为目标”的服务理念,为社区居民实施健康管理和连续性的诊疗护理服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工作。
  设立托幼早教服务中心。在永叔街道光明幼儿园内,设有早教活动室、休息室、等候区、咨询室、舆洗室共计120平方米,配置感统训练器械(地垫、海洋球池、感统训练脚步器等)、奥尔夫音乐乐器(4铃手摇铃、8音红木鱼、10英寸专业海洋鼓等)和智力玩具(空线板、小猫钓鱼、叠叠高、仿真婴儿娃娃等)。早教对象的年龄定为0~3岁婴幼儿,亲子课程安排在周末进行。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