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453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人物
分类号: K820
页数: 13
摘要: 刘作舟刘作舟号在川,新干县荷浦乡沂上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出生。曾任江西《民国日报》总编辑,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组织部长、委员长,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制定委员会委员、行营设计委员及第一届国民会议代表,十九路军闽西善后委员会委员代办公厅主任。1945年赴美国,历任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纽约商报》、《美洲日报》总编辑,中国驻美国军事代表团秘书兼翻译。并定居美国,加入了美国国籍。著有《中华古今诗歌综》、《中华古今诗歌醇》、《古今诗歌通论》、《现代印度》、《大英宪政史》和论文《论国际货币会议与世界和平》、小说《命根子》等。在娘家以开饭店为生,并暗中寻访中共地下组织,未能如愿。
关键词: 传记 人物

内容

刘作舟刘作舟号在川,新干县荷浦乡沂上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南京东南大学文史系毕业。曾任江西《民国日报》总编辑,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组织部长、委员长,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制定委员会委员、行营设计委员及第一届国民会议代表,十九路军闽西善后委员会委员代办公厅主任。 1935年,先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后转赴英国皇家学院留学4年,获院士学位,并任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宪政史研究员。1945年赴美国,历任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纽约商报》、《美洲日报》总编辑,中国驻美国军事代表团秘书兼翻译。并定居美国,加入了美国国籍。著有《中华古今诗歌综》、《中华古今诗歌醇》、《古今诗歌通论》、《现代印度》、《大英宪政史》和论文《论国际货币会议与世界和平》、小说《命根子》等。
  王泉媛王泉媛女,原姓欧阳,吉安县敖城乡泸富村人。1913年出生。16岁被送给茶园村一王姓家,改姓王。1930年3月在敖城暴动中参加革命,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指阳区少共区委妇女部长。 1932 - 1933年2、3月间,任少共吉安县委妇女部长。同年10月,调任湘赣省委妇女部干事。1933年11 月至1934年1月,在兴国县工作、实习,并岀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1934年1 ~6 月,入中共中央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7〜9月,任少共中央青妇干事、中央妇女部委员。10月,在中央卫生部妇女工作团工作,随红军长征。长征途中,做护理、宣传工作。 1935年6月后,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西,任中共川西省委妇女部长。1936年8月,调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同年10月,被任命为由1300多名长征女战士组成的妇女独立团团长。1937年4月,驻在甘肃临泽县城的妇女独立团被国民党军马鸿逵部围击瓦解,她带领女秘书李开芬等5名女战士,在祁连山区与敌周旋1个多月后被俘,身陷囹圄。饱受敌人的严刑淫辱,历尽艰险于 1939年3月逃脱到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请求归队未果,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流亡在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沿途乞讨,于1942年4月回到老家敖城。在娘家以开饭店为生,并暗中寻访中共地下组织,未能如愿。1948年8月,与泰和县早禾市刘瓦村刘高华结婚,婚后下地种田,自食其力。
  1949年秋,泰和解放,她先后在津洞乡、禾市区工作。1951年,因丈夫被诬告入狱受株连,1962年平反后,担任大队妇女主任、生产队长,后调公社工作。1962年春节后不久,朱德、康克清重上井冈山。长征途中曾与王泉媛一起三过草原的康克清同志,千方百计寻找王泉媛的下落,阔别27年的战友重逢了。 康克清同志对吉安地委负责同志讲:“王泉媛同志我了解,这么好的同志该让她出来工作。”是年冬至 1971年,王泉媛担任泰和县禾市镇敬老院院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81 年,她应全国妇联邀请,参加第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曾任省政协四届委员,泰和县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
  1985年,王泉媛重新入党,定居泰和县城。1989年8月26日,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第67号文批复: “经研究并报中央组织部和省委领导同意,按有关文件规定精神:王泉媛同志的党龄从1949年11月算起,工龄从1930年4月算起,工资定为工改前的行政14级,并按套改后计发,从批准之日起执行。离休后,享受副地级政治、生活待遇。”自70年代初开始,王泉媛先后收养了 7名孤儿,除1名重病夭亡外,其余均已长大成人,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用九个数字概括她的一生:一生坎坷,两袖清风,三过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个孤儿,七次遇难,八陷暗算,九死一生。
  杨芳华杨芳华新干县界埠乡坑口村人。1919年出生° 1948年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毕业,获农学士学位。历任江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林学会理事、全国林业区划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6省1市森林经理研究会理事长、江西省林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林业区划办公室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委员、省工程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山江湖学术委员会委员、省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总工程师。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77年和1982 年,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著作有《江西林业十年》、《全省第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杉木采伐年龄论证》、《江西森林治理讲稿》,并主编《江西林业区划》、《江西森林》、《华东森林经理》等刊物。
  习家骏习家骏新干县大洋洲乡习坊村人。1920年生。1945年国立中正大学医学院毕业。1946年任上海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主治医师。1950年任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医务副主任。1958年以后, 任新疆医学院内科教授、内科研究室主任、内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是新疆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全国委员、老年医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新疆分会常务理事、《新疆医学院学报》主编。1979、1985年两次获自治区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和高等学校教师奖。:1983年获国家级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荣誉奖。1990年5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91年退休。先后发表了国家级医学论文46篇,并主编了《内科学》、《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肺心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进展》等著作。培养研究生数十名。
  刘兆田刘兆田字华奎,永新县人。1920年6月8日出生。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后曾入国防研究院及革命实践研究院学习。历任青年军政治教官,《中央日报》主笔,“国民大会”专门委员。1953年后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编审、专门委员、总干事、设计委员。1968年后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副主任、主任,“内政部”政务次长,台湾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1981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后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内政部”政务次长。1988年、1993年、1997年被聘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评议委员。
  贺其治贺其治永新县龙田乡龙田村人。1920年6月23日出生。6岁入小学,中学时期就读于南昌第一、 第二中学和江苏省立常州中学,1942年毕业于前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5年赴英国留学,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法硕士学位,1950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为报效祖国,他放弃英国给他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回国后,分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工作,致力于空间法研究,著述丰富,蜚声中外。
  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时,贺其治同国际法界的一些权威人士一样,预见到新的空间时代的来临,并将引起新的国际法问题。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法迅速成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具有完整的体系。正是在这种急剧发展的潮流中,贺其治投身于空间法的发展事业。他认真研究空间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他努力拼搏,经过数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仅具有渊博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学识,而且对空间法的各个领域和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970年4月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拥有“两弹一星”的大国。至1990年底,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共30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空间法涉及空间科技的一些特殊问题,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独特的法律原则、规定和制度,以适应和解决空间事业不断发展中的问题。贺其治认为空间法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必须以强劲的步伐进入国际领域,发挥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他的主张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同仁的赞同。
  贺其治在研究和探索中发表了大量的中外文空间法著作,成为驰名中外的空间法学者。他岀版的 《外层空间法》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空间法的理论和实践,立论公允,内容丰富新颖,填补了中国国际法研究和教学的空白。
  贺其治从1980年起担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空间委员会中国代表,联合国空间法律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先后当选为国际空间法学会终身会员和理事、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曾任国际法委员会《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工作组成员,亲自参与了该规约的拟订工作。他从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 条分缕析地阐明了该规约有关的重要问题,为维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在空间领域的正当权益,促进国际空间法的发展,造福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贺其治还积极从事国际法和空间法的教学活动。他兼任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德国科隆大学、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国际法和空间法客座教授,美国林肯大学名誉教授;兼任美国《空间法学报》、英国《空间政策》国际编委会委员,荷兰《航空法和空间法》学报顾问;并应邀在国内外各著名大学和国际研讨会上讲授国际法和空间法。
  数十年来,贺其治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WO余篇。主编《国际条约集》,不定期由世界知识和法律出版社出版。他岀版的著作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法律性质》、《空间法概论》、《航空法概论》、《外层空间法》。
  由于他成绩卓著,1989年获国际空间法学会授予的对空间法发展的杰出贡献荣誉奖,是荣获该奖的第一位中国学者;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科学杰出成就奖和国际宇航联合会促进空间事业发展特殊贡献奖。
  贺其治是国际法专家,曾任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一痕李一痕原名李时杰,曾用笔青黎、丁东、石羽,泰和县人。1921年10月6日(农历)出生。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他在艺专学画期间,多次参加王亚平主办的“春草社”的诗歌创作活动,并与艺专的刘予迪、中央大学中文系的周牧人等筹组《火之源》诗社。1944年创刊《火之源》,李一痕负责编务,还兼跑发行。其间,开始用李一痕的名字跨进当年抗战大后方的诗坛。当年,他也有漫画创作在报刊上发表。《火之源》的创刊,受到闻一多、臧克家、何其芳的大力扶持并介绍诗作。《火之源》曾在重庆《新华日报》显著的位置刊登出版目录预告。
  从1940年至1945年学艺期间,李一痕又绘画又写诗。当初,他醉心普希金和惠特曼;同时,也醉心李白、李商隐。对中国的新诗,他读徐志摩和戴望舒、读艾青和田间。这时期李一痕发表的诗数量不少, 由于时代节奏的急迫,他的诗形象少于概念女口,人们较熟悉的有《为了战斗,他们出发了!》、《我是守候在黎明的前哨》等篇。
  抗战胜利后,1946〜1947年李一痕从四川经武汉转中原,又奔上海再返武汉。在上海复刊《火之源》申报受卡,只得先后接受郑州《群力报》、汉口《武汉时报》担任副刊文艺版编辑。1947年1月,在汉口创办“诗地社”,出版诗刊《诗地》(只出版一期便被迫停刊)。同年,出版了他第一本诗集《谎言》。其中《夜》、《期待》、《不是预言》、《偶像》、《卖火的人》、《致尼采》等诗歌经多种报刊转发。
  1947年李一痕回到原籍吉安市。曾应吉安师范学校聘为国文教师,某中学美术教师。后为了编著离开学校,先后接任《民治日报》和王造时办的《前方日报》的副刊编辑,直到1949年吉安解放前夕被迫停刊。
  1948年6月,李一痕出版第二本诗集《过不了冬天底人》;同年9月,出版第三本诗集《疯子与圣人》。这期间诗的内容明显为“三反”(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呼喊。这两本诗集出版不久,几遭当时反动势力的迫害。在吉安解放前夕,李一痕被反动政府追捕,只得以《前方日报》记者的身份,潜离吉安去到广西。在桂林,经进步朋友引荐,接编《广西日报》副刊文艺版。不久,由于没有配合《广西日报》第一版庆祝慰问“国军”的所谓“湘西大捷”的宣传,被报社解聘。
  吉安解放后,1949年冬,李一痕眷恋故乡,回到吉安。1950年经吉安地委分配在吉安市《前进日报》 编副刊。其间,他继续创作新诗,诗情由解放前的沉重低诉、愤怒呼喊…转为赞美歌颂。他发表了不少诗篇,其中有《我赞美这颗星》、《人民的军队进了城》、《天安门之歌》等。:1951年,调赣州市中央重工业有色金属系统,后转调大吉山钩矿搞宣传工作,不久又改教学工作。1957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冲击,长期停笔没有从事创作。1980年,他的问题得到改正。
  李一痕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1年退休,晚年定居赣州市南桥章江之畔蕙园。1999 ~2000年与全国诗友联谊,创办民间诗报《爱诗者》,岀版诗报39期。重庆、广东出版社分别出版的《中国四十年代诗选》、《当代诗人处女作》等诗集,重新发表了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诗作。
  尹承志尹承志永新县台岭乡唐家村人。1923年9月出生匚从小喜爱写字、画画,家务之余,持之以恒地练习。父母对他的爱好非常关心和支持,常挤岀钱来为他购买书画工具和资料,并制定了练习书画的规章和纪律。
  15岁那年(1938)春上,正值家祠祭元宵,他的堂爷教师,要他统写祠堂内每副达4米以上的10余副楹联。开祭之日,博得全堂绅七们的惊讶与赞誉。是年9月考入联珠小学。读了半年,进入章贡中学插班学习。因家境穷困,刚读两年又失学,重操农活。在此期间,他和书画爱好者尹承喜结下了深厚友谊, 从他那里借来了《芥子园》、《点石斋》等画谱,以及古代碑碣拓片等字帖,暇时自学书画、文化。1941年9 月,跟随尹承喜到泰和县求师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搬迁泰和县上田村。尹承志仰赖朋友介绍,插班进入胡献雅私办的“立风艺专”就读。后因经济日趋困难,无法就读,1942年春,受聘于禾山小学教书。校长刘少山是乡里有名的书法爱好者,对他很器重,两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此,他在曹居、台岭小学任教,兼操民间书画俗事。
  新中国建立后,尹承志相继在澧田小学、澧田中学任教。其间,常被请到县内及地区参与各项社会宣传活动,提高了书画技艺,使他逐步走上了书画专业化道路。1959年,调《永新报》报社担任美术编辑。1961年,调湘赣革命纪念馆,担任陈列设计、雕塑、书画任务。期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饱览了祖国的名山胜景及名书法、名画,还拜书法家刘郁文为师,苦心研练,书艺长进显著。1963年,随县文化馆组织,踏遍全县山区、农村,画下了全县1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964年,参加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庐山年画学习班。1965年,中共江西省委为举办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群雕,派他等两人赴四川大邑刘文采“收租院”体验生活,研究雕塑技艺。1973年,调县文化馆工作,从此,他有了苦心经营专业书画的决心和时间。
  由于他的努力,70年代后期,书法作品连续3次入选参加在上海、北京和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举办的中日书法篆刻交流展览。1984年,他的书法作品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一等奖。其间,书法作品除多次参加国家级的大型正规展出外,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展销。他曾先后书写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三湾改编纪念碑、方志敏烈士纪念碑及九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碑等碑文。同时,有几十幅书画作品,被收藏在朱德陈列馆、周恩来纪念馆、文天祥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欧阳修纪念馆及滕王阁等。
  199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他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当选为江西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永新县政协副主席。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97年,江西电视台为他录制了《丹青翰墨寄豪情》的电视专题片。1998年,《尹承志书画集》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万籁万籁天文学家。祖籍南昌县幽兰乡,1924年4月出生于吉安。1937〜1943年在吉安县扶园中学初中毕业。1944年考取江西中正大学土木系专修科和广州大学数学天文系,在中正大学攻读一年。 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
  1950年始,万籁进上海余山观象台主持天文观测、研究工作,在较短时期内为上海夭文台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发表有《猎户座星协自行的研究》、《天琴座RR型变星的运动及绝对星等》等30多篇论文。主持研制了 1.56米中国最大的天体测量望远镜。
  195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致力于照相天体测量研究,曾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成果多项奖。他为发展中国天文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精神,备受人们崇敬。
  曾庆元曾庆元泰和县螺溪乡郑洲村人。:1925年10月20日出生。1950年国立中正大学土木专业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转中南土建学院,1956年清华大学土木系钢结构研究生毕业,先后在中南土建学院、湖南工学院、湖南大学、氏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庆元创立了一套崭新的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分析理论: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以车辆构架实测蛇行波为激振源的车桥横向振动确定性分析理论、车桥时变系统振动的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及构架人工蛇行波、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理论、桁段有限元法、曲线轨道折线梁桥——列车时变系统振动分析理论等。解决了九江长江大桥、高速铁路桥梁等多座桥梁的横向刚度分析问题及桥梁加固计算问题。提出了桥梁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解决了多座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分析问题。
  曾庆元发表与出版论文、论著50多篇(部),出版专著2本,指导研究生硕士 16名,指导博士生23 名。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桥梁动力学专家,对桥梁振动和稳定分析理论作岀了重大贡献。
  莫崇碧莫崇碧湖南省湘潭县石鼓镇安乐村人。1927年出生。1948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1949年5月起义投诚。1951年4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八军二O四师六一一团三营七连当机枪手,跟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莫崇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桥”英雄。1953年夏,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最紧张的阶段。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迫使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在金城战斗中,上级命令六十八军三天内迅速拿下一块伸进三八线北侧的48平方公里的地盘。敌人调了李承晚的王牌部队“白虎团”在对面防守。7月13日晚上10点整,总攻令下达了,英雄的战士个个像猛虎出山向前冲刺。可莫崇碧所在团的第三营第九连机枪班的前进道路被两道高大的铁丝网堵住,上面还有一个暗堡不断地向我方射击。共产党员、班长莫崇碧见了,心想:怎么办?用人工排除行不通。绕道,目标大,战士伤亡会更大。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生命。他想起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正是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时候 T,就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身体俯卧在铁丝网上,让战友们从自己的身上通过,去争取时间,消灭敌人,夺取胜利。他一纵身,卧倒在密集锋锐的铁钩上,大声命令同志们从他身上踩过去了。战士们踩在他身上通过后,他立即指挥一位战士去炸敌人的暗堡。这位战士迈步不远,中弹牺牲了。莫崇碧迅速地跑近战友身边,抓起爆破筒,爬到敌人暗堡侧面,炸掉了敌人正在疯狂扫射的暗堡,紧接着又粉碎了敌人另一个暗堡后,率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终于消灭了敌人。
  这次战斗,志愿军只用12个小时就完成了上级交给的3天的作战任务,全歼了敌“白虎团”,活捉了敌“白虎团”团长,占领了那块48平方公里的阵地。莫崇碧荣立二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勋章,被誉为“人桥”英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首相金日成都亲自接见并为他授勋。他所指挥的机枪班荣立集体一等功。
  1955年莫崇碧回国,1956年4月复员回到湖南家乡当农民。他复员后从不居功自傲,更不因功向国家伸手要享受,而是全凭自己两个肩膀一双手,勤耕苦种。1957年,来到江西新余锯枕木,后又到安福县地矿局九O—探矿工程大队为食堂做饭、挑水、养猪。1961年8月,来到吉安县井头公社(今属油田乡)井头大队万坑村落户务农。从1956年到1999年,莫崇碧搬了几次家,由于子女较多,生活上非常艰苦。但他不怕困难,用自己的才干和毅力去奋力拼搏,创建美好的家园。
  莫崇碧是模范共产党员。1999年,党和人民为奖励莫崇碧抗美援朝的战功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辛劳,资助他在吉安县油田乡井头万坑村建了一幢新式楼房。2000年又选他为代表出席省党代会,还邀请他赴北京国庆观礼。
  王梓坤王梓坤吉安县固江镇枫墅村下人c 1929年4月出生于湖南零陵。在吉安读中小学,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8年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在天津南开大学历任助教、讲师、教授、概率信息教研室主任、数学系副主任。:1984年5月至1989年5月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同时任南开大学、江西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世界科学》等杂志编委,《现代数学基础丛书》副主编等职。1988年获澳大利亚麦克里(Macquarie )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王梓坤长期从事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尤其在概率论的理论研究和关于概率论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随机过程等研究中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创造了极限过渡的概率构造法。 求出了生灭过程泛函的分布。最先引进多参量Ornstein-Uhlenbeck过程,并取得系统成果。研究布朗运动与位势论的关系,求出了布朗运动末离球面时间、位置、极大游程的分布及马尔科夫过程的常反性、零一律等。在国内最早研究随机泛函分析,得到广义函数空间中随机元的极限定理。创造了多种统计预报方法及供导航之用的数学方法。
  王梓坤是国内外著名数学家,著有多部专著,发表数学论文和科普文章70余篇。专著有《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概率与统计预报》、《随机过程论》、《生灭过程与马尔可夫链》、《布朗运动与位势》、《科学发现纵横谈》、《科海泛舟》。评著有《马尔可夫过程论基础》、《变分学教程》、《波兰应用数学中若干结果的概述》。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 1982年获全国自然科学成果奖,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生平事迹被收入《世界名人录》。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萧祖济萧祖济泰和县人。1932年1月出生。大专文化,吉水县委党校离休干部。自幼酷爱书法,书擅行草,独具特色。现任县老年书协主任,吉安市老年书协理事;并先后被聘为东方书画艺术家中心中级会员,书画家南方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江南书画院院士、艺委,陕西省硬笔书研会理事,中艺院文艺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员,《中国书画艺术百科全书》编委,《中国世纪专家》特约编委,《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编辑部理事,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员,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庐山文化交流中心教授级研究员;并被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授予“高级名誉院士”,特聘“高级书画师”、“高级荣誉顾问”等。
  1993年以来,他的主要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国际性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赛荣获金、银、铜奖,等级奖、 精英奖、优秀奖30多项。获中国国际文艺博览会二级作品认定证书,中堂艺术家“丰碑奖”证书,当代和世界“书法艺术名人”称号和证书,“书法名人成就奖”金鹅奖座,国际荣誉金奖,特别金奖和享有“世界杰岀华人艺术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其书法作品入选进京,赴美、日、加、新、韩、巴西和港、台等地展岀。入编《情系国魂当代书法家精品集、书画大成》、《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大观、艺术博览》、《中国当代楹联墨迹集》、《中华古今书画家吉祥福寿作品大典》、《中堂集锦名人大辞典》、《中国古典诗歌墨迹大观》、《中国书画家作品精选》、《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作品集》、《中国书法家选集》、《国际名人专题作品精选》、《中日书法美术优秀作品集》、《中韩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书画集》等20 多部典集。艺历入网《中艺院文艺人才库》,入编《海内外书画界名录》、《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名曲》、《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东方艺术家人物卷》、《跨世纪/中国专家学者名录》、《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等。
  黄春辉黄春辉女,祖籍江西吉安县。1933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邢台。1951年由上海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院校调整转入北京大学,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稀土化学及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报》常务编委,《无机化学》编委。是无机化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能源部Ames国家实验室和Arizona大学化学系进行过合作研究。此外,还先后赴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日本、苏联、意大利和新加坡等国参加学术会议、科学考察或短期访问。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黄春辉早期主要从事稳定同位素的分离和分析,参加过中国重水工厂的生产工艺研究和重水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及珠穆朗玛峰海拔地区天然水样中同位素含量分布的研究,为中国的重水生产做出一定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后期,黄春辉开始从事稀土分离化学和稀土配位化学的研究。由她主持研究的“稀土萃合物和萃取机理的研究”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直至目前为止,生产中一直沿用这一研究成果。她还参加了多种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研究,并获得过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 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80年代后期,黄春辉在稀土分离化学及配位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分子基功能材料及其超薄膜的研究。在稀土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中,将荧光性能优越的稀土配合物制成两亲性分子,利用LB膜技术可在分子水平上精确控制膜厚的优点,成功地应用到光学微腔的组装上,首次在稀土配合物的光学微腔中观察到荧光亮度增强和寿命缩短这两个介观物理现象。在电致发光方面,以鮪、轼为发光物质, 使它们的发光度达到目前同类工作的文献的最高值。首次将稀土配合物大阴离子引入到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中,使染料分子的光学二阶非线性系数有大幅度的提高,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外, 还研究了一系列C60氨竣及多氨多拨单加成衍生物的光物理、光化学及表面化学行为。以上部分科研项目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春辉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富于奉献精神。她在指导研究生时,在强调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同时,更强调调动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在指定论文题目时,从不将指标定死,而是留有余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足够空间。黄春辉前后共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19名。1996 年和1998年两度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奖励。先后共发表论文350余篇,著有《光电功能超薄膜》、《稀土配位化学》等书,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骯与稀土元素》、《稀土》、《髙等无机化学实验》等书。
  游效曾游效曾吉安县永阳镇游家村人。1934年1月24日出生。1955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57年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无机化学》副主编,国际《无机化学评论》等杂志编委。
  游效曾长期从事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成键、性质以及光电分子材料组装的基础研究。在合成新型功能性配合物方面,发展了混合三聚电解聚合等新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轴向、三足架、锯木架和多核配合物,测定并阐明了其微观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丰富了无机结构化学的内容。在谱学和结构研究方面,建立了一系列配合物的基本物理化学参数。在谱学理论方面,开拓了化学位移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些规律的结论。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奖= 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亚洲化学会基础研究报告奖。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著名化学家。
  顾诚顾诚永新县禾川镇顾家巷人,1934年11月出生于南昌一个书香之家。父亲顾祖荫曾任省立第六中学(今白鹭洲中学)校长和国立中正大学、南昌大学教授。母亲髙克正曾任省立第六中学、南昌二中教师。
  1950年顾诚读高一时因病辍学,痊愈后未到开学时间,恰逢南昌市人民政府干部培训班招生,于是报名参加,学习3个月后分配到南昌市人民检察委员会一科任科员、秘书室秘书。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任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党委秘书,同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历史系主任、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指导下研究明史。后因故改到外国问题研究所美国问题研究室,从而中断了明史研究。直至1977年,恢复明史研究。
  顾诚自1977年恢复明史研究以后,次年5月在《历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明史研究论文 《李岩质疑》,立即在国内外史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1984年岀版了专著《明末农民战争史》,在此书中,他毫不含糊地否定了郭沫若等作出的关于大顺政权失败的原因在于李自成进京以后腐化的结论。 该书在考证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上还有许多独到的地方。1997年出版了另一部专著《南明史》,这部专著有鲜明的历史是非感,论证周密有力,观点新颖独特。此外,还参加编写了史籍3部,发表了明清史研究论文40多篇。他的论著都以史料确凿可靠,分析清晰明朗,观点令人信服而成为学术精品、史论典范。
  顾诚在治学方面,严谨刻苦,一丝不苟。他的专治明史,是以积累资料做起的。除了上课、开会、外出,只有在图书馆和家里才能够找到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所有关于明清的史籍以及相关的图书、杂志,他都一本不漏地借阅过。所有“空闲”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读书、做笔记、写论著上,他的勤奋刻苦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是出了名的。顾诚继承俭朴、勤勉、尚学的家风和乡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他曾对学生说:“除了这些书籍外,我一身别无长物,所有只是四肢筋骨。有此筋骨,可以虽老而尚能入图书馆,乃至见财而不易操。”他常告诫学生,要纯洁学风,力脱名利之网,一味务实。他去图书馆, 早餐时多买两个馒头,一头栽进书里,中午就啃馒头充饥,直到闭馆才回家。无论冬夏,不管远近,都是骑一部旧自行车往返。
  顾诚作为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以其学术上的杰出建树、治学与为人的高尚品格,博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尊崇和赞誉。被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欧阳自远欧阳自远1935年11月4日岀生于吉安市,在永新县长大并高中毕业,祖籍江西上饶市弋阳县。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副博士研究生毕业。
  1964〜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科研工作,负责中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比较行星学、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 提岀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提岀地球多阶段转变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质体中消融性宇宙尘的判断标志;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岀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至少能实现两次探月计划。
  1966 - 198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是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由于杰出的科研贡献,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专著《天体化学》,1991 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撰写专著8部、合作主编专著11部,培养硕士、博士后50多人。是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刘勃舒刘勃舒永新县髙市乡古木洲村人。1935年12月出生。从小酷爱美术,8岁时,在永新女师附小读书时,美术老师着重指导他画马,他画得又快又好。
  抗战胜利后,随父在南昌实验小学学习。有一回,他在书店看到《徐悲鸿画集》,爱不释手,因书价昂贵,无力购买,便利用假日去临摹。他渴望得到徐大师的指教,斗胆写了一封信,并附了几幅自己画马的习作,寄给徐悲鸿。徐大师竟亲笔回了信,热情告诫并希望他将来到北平学习。大师的鼓励点燃了他的希望之光。从此,他一生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47年,他12岁,一个小学生,居然在省内举办了个人画展。因名声远播,当时的市政府都邀他去画马,来访者、鼓励信络绎不绝。英国《泰晤士报》及美国的一些报纸载文称他“画马神童”。
  1950年初中毕业后,被中央美术学院破格录取于绘画系,有幸亲聆徐悲鸿大师的教诲。1953年毕业后,旋即进入研究生班深造。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历任学院国画系副教授、教授、副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
  学习期间,徐悲鸿鼓励他,要注意不断积累和总结,不成功之作也有成功之笔,为他后来的艺术生涯指点了迷津。1955年,他绘的《套马》,被选为中国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美术比赛作品之一,后付印在全国书店发行。
  他画马既有师承,更有创新,既注重基础,尊重传统,更关注生活。他的画案和书架上摆着用各种材料制成的、动态各异的造型马。他摹写了历代画家的画马名作,体察领悟其内在情愫和造型特点,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他曾多次深入新疆和内蒙古草原的养马场体验生活,画了数千幅笔墨速写、造型构图练习。他拜群众为师,向他们了解马的品种和性格,深入观察马的各种生态习性和情感表达。
  刘勃舒钟情于马,人们问其根由,他说:“马的体态雄健,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马的气度非凡,象征着整个民族的奋发亢进,具有时代特点。”他画马以“群马”居多,目的是反映群体力量与民族精神。他笔下的群马如《万马奔腾》、《齐奔》:《群腾图》等,多而不乱,奔腾跳跃,千姿百态,气势壮烈,令人振奋。 他的艺术题材颇为宽广,也画人物、画鸡、画仙人掌,画他感兴趣的一切。
  随着画艺的精湛,他的知名度逐渐提高,作品深受海内外观众的赞赏。他的作品经常参加法国沙龙展、中国名作展、国际水墨画大展等重要国际性展览,并作为国家礼品送往白金汉宫等地。国内重要的国宾馆、纪念馆、陈列馆常陈列他的作品"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博物馆和收藏家都钟爱他的作品。他组织过25省市画院的中国画学术研讨会及各类全国性专题艺术研究活动"参加过一些国际性的大型国画展和高层学术研讨会,受到贵宾的热烈赞许。1995年,曾获法国“艺术敬业成就”勋章,同年获“中国美术博览会诺贝尔”奖.90年代,他先后担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氏、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是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刘勃舒位高不趾髙,名扬不气扬,朴朴实实、勤勤恳恳地耕耘,为培养人才,繁荣国画创作贡献了毕生精力。岀版作品有《刘勃舒画集》等。
  陈乐真陈乐真女,峡江县巴邱镇人。1936年出生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同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期间,曾在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攻渎博士后°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现任解放军三O—医院病史学系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o 1980年成功组建和培养出中国第一株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著有《手术中的病理诊断》等书6部.发表国家级升学论文10余篇,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的科技成果奖8项。
  阮芳赋阮芳赋吉安人,、1937年出生。毕业于北京伏学院(原北平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留校任教于t理学教研室、医史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直至1985年。
  1985年底,阮芳赋赴美国,1991年在美国加州旧金山(SanFrancisco)获性学方面的哲学博上(Ph. D. inHumanSexualily )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徳州理匚大学、纽约州也大学水牛城校区、新英格兰学院美国校区等。
  阮芳赋现任美国奥克工美洲中国文化医药大学(ACCHS)教授、副校长,美国旧金山高级性学研究院 (IASHS)教授、亚洲研究系主任。
  阮芳赋为美国性学院(ABS)院上,美国临床性学家院奠基院上(EAACS),美国性学家学院(ACS)院上,美国性科学研究学会(SSSS)会员(1967〜1992);北美华裔社会学人协会(NACSAJ984〜1992)、亚洲性学联会、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员。
  阮芳赋是医学史家、医学哲学家、医学作家、性学家。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德、英等国,有多种著作出版。为医学学(Medicinology , i. e. Science of Medicine)的创始人,是中国当代优生学、医学社会学、医学逻辑学、性学和性教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熊大闰熊大闰1938年9月16日生于吉安县,原籍江西南鬥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恒星物理研究室工作。现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犬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首席科学家。
  熊大闰在恒星对流理论以及与之有关的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中,摒弃了传统的混合性的对流理论,发展了一种独立的非定常恒星对流的统计理论和一种非局部对流的统计理论,并成功地将它们用于变星脉动和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理论计算,解释了变星脉动不稳定区红端边界,克服了传统理论在大质量恒星演化计算中著名的所谓半对流区的理论困难。较之传统理论,新理论得到与观测更为相符的结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著名天文学家。1979年荣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胡宗绍胡宗绍吉安县新坏乡胡家村人。1939年出生"江西地质学院毕业,1962年起,一直在江西地质矿产局中心实验室工作,1981年被评为岩矿测试工程师。胡宗绍是世界新矿物发现者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对一种不能确认的灰黑色矿物,经过3年多的研究,在取得物理、光学、化学、结晶学等充分数据资料后,初步确定是一种自然界迄今尚未发现过的含钮和氟的原生新矿物。1983年由国家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审查确定,并命名为“赣南矿”。同年4月获国家矿物协会新矿物名称委员会表决通过。自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矿物学家V • M •哥德斯密特用人工合成铉和氟的化合物后,50多年间一直未在自然界找到含氟和铤的原生矿物,胡宗绍为世界矿物学填补了这项空白。
  徐建中徐建中1940年3月3日生于吉安县,原籍辽宁北镇。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研究员。
  徐建中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研究。建立了叶轮机械三元激波理论,在国际上首先导出了三元流动中和两类流面上的激波关系式提出广义回转面的概念,改进两类流面上的计算方法,发展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体系。对跨声速流动和黏性流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若干概念和求解方法, 如跨声速流函数方法、拟流函数法、黏性层模型和相干黏性层模型、略微简化Navier-Stokes(SRNS)方程、时空守恒(STC)格式等。将三元流动理论所发展的计算方法和其他研究成果成功地用于设计,为建立中国叶轮机械气动设计体系作出了贡献。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工程热物理学家。
  刘称奇刘称奇安福县寮塘乡人。1941年出生。中共党员,吉安地区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政协吉安市第九届委员°刘称奇自幼专注于绘画,钻研油画、国画、年画、漆画等多种画种。自1984年开始,他的作品先后参加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第三、四、五届全国年画展,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1997年他创作的《世纪潮》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1997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联社等中外新闻媒体曾对此作过专题报道。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被中国美术博物馆及海内外人士收藏。《刘称奇漆画作品》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发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系列——刘称奇漆画专辑》邮政明信片一套。
  彭桂林彭桂林吉安县桐坪镇黄山村人。1946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电子工业部第八三四厂工人, 技师。
  彭桂林在生产中坚持技术革新,共革新45个项目。为确保产品质量,1990年设计制作了 7付工装长具,一次性被工艺部门编入工艺卡片。作为工艺纪律来执行,生产的零件合格率达100%,被工厂质检部门视为“信得过”的“免检”产品。在“双增双节”活动中,成绩显著,仅1993年为工厂挽回经济损失 17600多元。用5年时间干了 21年的工作,为国家创造财富101.37万元,至今他已提前进入2018年, 被誉为“跑在时间前面的人”。
  彭桂林先后荣获过江西省有突出贡献一线工人、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工人技师、江西省优秀工人技师、江西省劳动模范等省、部级荣誉称号。1995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奖励。1993〜1997年曾任吉安市人大代表,1995年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党代会代表。
  黄洁夫黄洁夫吉安县浬田乡沂塘村人。1946年3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1984〜1987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院外科进行博士后研究。归国后历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在学术方面主要是肝脏移植和肝胆道恶性肿瘤外科学治疗,主编外科学专著14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多篇,作为课题负责人曾获得8项省、部、厅级以上科研成果。曾担任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普通外科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多国国际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现为中华医学基金会(CMB)主办的国际医学教育学院指导委员会的中国委员,亚洲肝胆胰外科协会中国理事,香港医学科学院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E、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彭旭明彭旭明吉安县人。1949年出生。1970年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7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博士。台湾大学副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年,彭旭明54岁时在北京领取了由第三世界科学院颁发的“2002年基础科学奖”中的化学奖。
  自1976年结束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回到台湾大学任教后,他经常是身兼数职:教师、科研人员、系主任或副校长。而无论多少事务缠身,教学在他心中始终都占第一位。1999 ~ 2002年,他任台湾大学副校长,如果上课与校务会议撞车,会议自然要给课堂让位。副校长3年任期一到,他立刻结束这项服务性的工作,回到教授的岗位上。27年的教书生涯,彭旭明对教材烂熟于心。只要课前稍稍温习 10分钟,一堂生动的化学课便呼之欲出。彭旭明既教书又育人。他从不向学生讲大道理,在他看来,学生自可在老师日常的教书、做学问中,体会为人之道。但是他会告诉学生,做学问,要热诚,不要急功近利。台湾的学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彭旭明鼓励优秀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去接受磨炼, 开阔自己的视野。
  尽管教学工作如此重要,彭旭明也没有忽视自己的科研工作。作为一个化学家,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无机化合物合成的研究。近10年,他把研究重点放到金属化合物如何链接上。这个项目过程中最有意思的是合成世界上最细的金属线。“这是单原子金属线,显微镜上根本看不出来。”如果与时尚挂钩, 彭旭明的研究就是纳米科技。他所研究的领域,日后发展成熟,会缩小各种元器件的体积。比如电子仪器、元件,可能比今天见到的还要小得多。
  李奇林李奇林万安县百嘉镇黄南村人。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1968年12月应征入伍,任福州军区守备二师五团一连卫生员、五团卫生队检查员。1975年2月至1976年5月,在福州军区二十九军西中班学习中医。1976年9月至1979年9月,被选送到第一军区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分配到第一军医大学二附院工作,历任该院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持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 2000年12月晋升为专业技术5级(相当于副军职)。是年受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急救医学界有较高知名度。
  李奇林从事医学工作36年,在临床医疗、急救危重病人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救治心、脑血管急症、消化道出血、急性中毒和内镜诊疗消化道黏膜疾病有较深造诣,获得了 3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医院医疗成果奖、2项第一军医大学教学成果奖、8次第一军医大学优秀教学奖。
  他主编出版《全科急救学》、《现代危重急症救治进展》等专著和《急诊医学》等6部教材。承担主管过国家级、军队、广东省的继续教育I类项目3项,全国、全军的学术会议2次。发表学术论文63篇。主管的急诊部3次荣获集体三等功,个人3次荣立三等功。1991年7月被总后勤部政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的业绩被收录《中国专家辞典》。童非童非又名长青,峡江县福民乡谢家边村人。1961年出生。原文化程度高中,国家优秀运动员。自幼喜爱体操运动,少年时在南昌市少儿业余体校学习。1972年入省体操队。1978年入国家体操队,任体操运动员。
  1980年获全国体操比赛单杠、全能第一名“1981年获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三名,自由体操、全能、吊环第四名,双杠第六名。1982年获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单杠第一名,全能第二名, 自由体操、跳马、吊环第三名,鞍马、双杠第五名。同年获第九届亚运会男子团体、自由体操第一名,全能、双杠、单杠第二名。1983年获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单杠、双杠第一名,鞍马、全能第四名。同年,获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自由体操第一名,双杠第三名,单杠第四名。1984年获第二卜三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单杠第二名,全能、双杠、吊环、鞍马第四名。1985年获第二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单杠第一名,团体第二名,双杠第六名。参加国内外体操比赛中,共获金牌73枚,其中,在国际体操比赛中,他先后共获得金牌38枚。
  1983 ~ 1986年,连续四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3年J985年先后被评为全国 “十佳”运动员。1987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一届“十佳”运动员。1986 - 1987年任江西省体委副主任、中共江西省体委党组成员。1988年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纪念章。1990年,被评为建国40周年江铃杯’双十佳”运动员.萧文金萧文金吉安县人。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电线电缆总厂工人。1995年荣获吉安市劳动模范,200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1990年,江西电线电缆总厂从美国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发泡绝缘挤塑生产线,萧文金被调进该生产线担任主机操作手。在安装调试中,美方工程师将氟利昂注入该设备进行调试,屡遭失败。萧文金在操作中观察和摸索,发现机器的孔状喷嘴堵塞是产品不能成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洋设备进行技术改装的建议。他的建议得到采纳,解决了外方没有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成功地试制岀国内第一根物理高发泡射频同轴电缆,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此后,萧文金担任了 CATV线缆班班长,承担着厂里重要的生产任务。他带领全班人员积极投入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先后攻克了提高产品绝缘层发泡度、黏膜均匀、大长度不断线等技术进步中的几十个难题,4项新产品列入“国家级科技新产品”行列,同时降低成本230多万元。江西电线电缆总厂生产的物理高发泡射频同轴电缆,于1998年被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萧文金率领的QC小组开展攻关的科技课题获“国家级QC优秀成果奖”。CATV线缆班已撑起江西电线电缆总厂主导产品的“半壁河山”。
  戴舒丰戴舒丰吉水县人。1971年出生。从小就好学古典诗词、书法艺术。他的楷、行、草、隶书运笔自如,流畅得体。绘出的图案秀丽而随发生机。1989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入广州美院从师著名雕塑家梁明诚先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离校后远渡重洋,到英国伦敦胡佛汉顿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专攻玻璃艺术.运用对玻璃的脱蜡铸造、 吹制、冷加工等各种工艺,把玻璃加工成艺术品,在阳光的作用下,让人们享受艺术的乐趣。2000年10 月学成之后毅然辞去了伦敦给予的诱人职位和丰厚的薪金。回到北京,在清华大学任教,评为副教授。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