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代其他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452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古代其他人物
分类号: K820
页数: 36
摘要: 陶母湛氏陶母湛氏(243 -318)女,晋代大将军陶侃之母,与孟母、欧母、岳母并称古代著名“丈夫陶丹是吴国扬武将军。湛氏生下陶侃。家中能抵点钱的东西也已典卖殆尽,湛氏只好带着陶侃回到自己娘家新没南市村。教子惜阴读书,鄱阳孝廉、陶侃好友范逵数人途经他家借宿,悟得土块是教他永记家乡故土,白布教他为官要清白廉洁。湛氏十分注意他是否为官清廉,待读罢陶侃来信后,并问清楚送来的那坛虫甘鲜乃是公库之物。从陶侃后来居官清正廉洁中!可以看到湛氏这一次严肃的教育”南朝宋文帝时为郡文学主簿,与寺中和尚谈论佛法。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内容

陶母湛氏陶母湛氏(243 -318)女,晋代大将军陶侃之母,今新干县金川镇人。与孟母、欧母、岳母并称古代著名“四大贤母”。丈夫陶丹是吴国扬武将军,晋朝统一天下后,陶丹把家搬到?寻阳(今九江市)。湛氏生下陶侃,没几年丈夫便去世了,遗下娘儿俩,生计便落入困境之中,家中能抵点钱的东西也已典卖殆尽。湛氏只好带着陶侃回到自己娘家新没南市村。她回到娘家后,不依赖娘家过日子,用自己的双手, 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严谨,教子惜阴读书,树建功立业之志,还以忠顺勤俭的美德熏陶其子。
  湛氏待人宽厚。一天傍晚,大雪纷飞,鄱阳孝廉、陶侃好友范逵数人途经他家借宿,然家贫无以待客,“室如悬磬”,陶母偷偷剪下头发,卖钱以购美酒佳肴待客,并将垫床新制的禾草席子取岀切碎喂马。
  湛氏作为贤母,在对孩子的管教中,并非仅止于以身示范、鼓励劝慰等慈教,同样也施于约束批评、 斥责等严教。她做到了慈而不纵,慈中有严,严中有慈,严而适度,陶侃初次赴任时,陶母无珍品饯行, 以包袱裹三件土物带去。陶侃到任后打开包袱,乃一坯土块,一只土碗,一块白布。悟得土块是教他永记家乡故土,土碗是教儿莫贪荣华富贵,白布教他为官要清白廉洁,永不忘本。陶侃做官后,湛氏十分注意他是否为官清廉。特别是关系到国家、百姓利益的事情,她绝不纵容,严教不怠。陶侃在¥寻阳为县吏, 监管渔业,念及贫居乡下的母亲。一次,陶侃把一坛蜡鲜(腌制的甜子鱼),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嘱托送交母亲。湛氏收到蜡鲜,待读罢陶侃来信后,并问清楚送来的那坛虫甘鲜乃是公库之物,湛氏心情极为沉重,她重重地叹了一声气,取过砚墨挥毫书了个“封”字,将封条贴上鱼坛,又落笔写道:“你身为官吏,竟拿国家公库的东西送来给我,非但不能给我带来什么益处,倒使我更增添忧愁啊! ”然后,湛氏对来客说: “公库的东西,我绝不能收。这信和甜鲜,烦你仍带回给侃儿,他应该明白!”陶侃收到母亲的“封鱼斥责书”后,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从陶侃后来居官清正廉洁中,可以看到湛氏这一次严肃的教育,在陶侃一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王孚王孚(? -445)字烈之,南朝安成郡(今安福县平都镇)人。南朝史学家。年少时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刻苦好学,锐意进取,学业上很有成就。王孚不但有学业,而且品德高尚,为家乡人所称赞。南朝宋文帝时为郡文学主簿。
  王孚少负大志,从小就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和山水,立志要编一部地方志。为了编撰这部书,他专心致志,刻苦攻读,注意广泛搜集资料,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综合研究,探索安成的政治、经济、文化、 天文、地理、人物、风土人情等,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经过数年的夜以继日的编纂,终于把《安成记》编撰成功。这部《安成记》为安成郡志,是江西最早的地方志之一。
  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安成相沈邵拟荐举王孚为孝廉,不幸病卒。沈邵特公开表彰他“行洁业淳,去华息竞,志学修道,老而弥笃”。可惜的是王孚的《安成记》原书已失,只有《说郛》中有零星条目。
  行思行思(673 -740)唐代高僧,佛教禅宗七祖,禅宗青原派系——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鼻祖。俗姓刘,名行思,吉州庐陵(今安福县严田乡龙云村)人,系汉长沙王之后裔。行思11岁岀家于宝云寺,与寺中和尚谈论佛法,思索佛教真谛。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时已出家13载,年及24岁的行思,翻山越岭来到广东韶关南华寺参拜六祖慧能为师。六祖对行思的佛性表示出极高的兴趣,行思也表现了愿为顿悟弘法成为天下第一的决心。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时年已41岁、出家已届30载的行思,谨遵师命,回到故乡吉州,归主青原山,在净居寺大倡禅学,恪守不立文字的祖训,弘扬禅宗顿悟学派,宗风大振,四方来参者甚众。
  行思在青原弘法期间,冲出了佛学虚幻的思想范畴,把佛教从单纯的学问修行引入道德修行。经过行思教诲的门徒甚多,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希迁和尚(即石头和尚)。希迁和尚原也是六祖慧能的信徒。 行思归主青原山后,希迁千里跋涉来到青原山,拜在行思门下,成为行思的高徒。行思圆寂之后,希迁离开青原山,在南岳(今湖南衡山)南寺东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结庵修行,经希迁再传,禅宗佛学发展成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禅宗青原派系”,使青原山成为全国瞩目的佛教圣地,顿悟禅法流传江西、湖第三十九篇人物 4243南、浙江、山东。五代时还传入朝鲜和越南。南宋时,禅宗青原法系的曹洞宗传入日本,广泛流行于日本,成为日本的佛教正宗。
  行思在青原山净居寺弘法28载,为禅宗顿悟学派献出了毕生精力,为达摩祖师“一花开三叶”奠定了“曹洞、云门、法眼”三叶的基础,无愧于一代佛门祖师。开元二十八年(740)十二月十三日,行思升座佛堂跡趺圆寂,终年67岁。乾符年间(874 -879)唐僖宗皇帝赐予行思七祖谥号“弘济禅师”,塔曰“归1 真”。
  许和子许和子(724 -763)又名子和,女,吉州永新(今永新县)人。唐代长安教坊乐工之女,因受家庭影响,从小爱好音乐。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正是花季的许和子,因生得漂亮美丽又聪慧、能歌善舞,被选入宫廷,编在教坊中的“宜春院”,以籍贯“永新”作为艺名。
  许和子凭借自己很好的音乐天赋条件,在音乐导师的指导下,虚心好学,不断学习和研究乐谱,刻苦练功,她很快成为宫廷中一名音乐家。许和子的歌,自然清新,善于把生动活泼的江南民歌曲,融汇于典雅庄重的宫廷音乐中,既妙于时行歌曲,又能变古调为新声,创造出一种新的歌唱艺术。许和子唱起歌来,旋律特别优美动听,歌声能荡出皇城,一直传到宫外的原野上,成为继春秋韩娥、西汉李延年、梁莫愁等音乐家之后,千百年间,唯一能够以新声入古调的人。许和子的歌不但音色美,而且饱和着情感,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有趣的是唐玄宗每次在勤政楼欢宴,欣赏歌舞,广场观众达数万人,彼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高声喧哗,秩序混乱时,只要许和子一出场,偌大的广场立刻鸦雀无声。她歌声激昂,个个热血沸腾;歌声沉郁,人人悲痛欲绝。歌声止,观众半天才清醒过来,一时欢声雷动,真是“一曲能止万人喧” 0因此,“永新善歌”之名,愈益著称朝野,传遍九州四海。
  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六宫星散。许和子同人民一起受着战乱的苦难。在逃难中, 她和一位文人结合在一起,夫妻俩曾流寓广陵(今江苏扬州、江都等地)一带。不久,与她同患难的丈夫死去,她的生活也就更加艰难。但许和子还是坚强的生活下去。“安史之乱”平息后,乾元二年(759),迫于生计,她随养母回长安,生活困蹇。几年后,于广德元年(763),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年仅39岁。 后人为怀念这位岀色的女歌唱家,曾编有国乐曲,名为《永新妇》。许和子的名字和唐代国乐《永新妇》, 在唐代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彭开彭if (836 -933)字叔宝,唐庐陵赤石洞(今吉水县白水镇洪桥村)人。彭牙出身名门贵族,自幼爱韬略,善射骑,且精通四书、五经,以文武双才,19岁被举荐为州从事。中和五年(885)任吉州刺史。彭珏任吉州刺史20余年,政绩显著。他为了加强对治所的防守,采取一系列措施:奖励农民垦荒,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号召军队屯田,以减轻百姓赋税;严禁赌博,杜绝偷盗,一经发现, 严惩不贷。他的兵士有数名行窃,彭壬干便将他们中屡教不改者斩首示众,杀一儆百。正因为他有令必行,決纪严明,樵采不犯,故深得民心。
  彭珏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唐天祐元年(904),他对吉州城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扩建,筑成的城池,周长九里九十一步,高数丈.气势宏伟。东凭赣江,西、南、北均有护城河,河深三丈五尺,长一千四百七十一丈二尺。城设五门,门上有楼,卒兵把守。这在当时是蔚为壮观的。
  彭壬干是一个爱学习,通经术的干才,他重视教育,广揽人才,把地方治理得富足安定。又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充分利用青原山和神岗、螺子、天华诸山,像众星拱月,环抱着吉州城。利用白鹭洲分赣江为二水,吞波吐澜,砥柱江心,集天、水、山、林于一渚,辉映吉州城,构成特有江南风光的优越地理条件, 发展旅游业、商业和手工业,带动城市建设,为古代吉安带来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其盛况可以从四个方面简而言之:(一)城市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二)人口已有相当规模;(三)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有关事业均有较大发展;(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彭牙才智英毅,卓荤豪杰,在群雄角逐中保障了吉州的安全,促进了吉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特别是他广筑吉州城的历史功绩,更为人们所传颂。作为吉州人管理吉州的第一个地方官吏,在吉安历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后梁开平元年(907),楚王马殷任他为郴州刺史。后唐天成二年(927),彭珏被授为武平军节度使,后又升检校、太保、开国侯,俸禄千户。长兴三年(932)被加太尉,封为安定王。 长兴四年卒。“开公豪杰忠报国,叔宝廉正照丹青”,这是后人对彭耳一生的评价。
  罗韬罗韬(886 -969)字洞晦,一字晦夫,号匡山子。吉州泰和(今泰和县苑前乡书院村)人。五代教育家。从小就有志于学。稍长,他更清修苦学,淡于声利。罗韬除了儒学,还博览群书,以广耳目。由于他长期刻苦学习,因而学富五车,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那时正值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于是他遁迹中团,修业愈勤。
  后唐长兴(930 ~933)年间,罗韬授长沙通判,后又以文学征授端明殿学士。时值宦官玩弄权术,政治腐败。罗韬向明宗献四扇屏风一架,上书“纳诲、防机、赏廉、革蠹”四道箴言,以示讽谏。明宗赐以金币。因看不惯宦官玩弄权术,故以疾乞休。罗韬回到泰和后,便来到风景秀丽的匡山居住,潜心于学,决心隐居终身。因他学问渊博,品行高洁,故四方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求学者的要求.罗韬遂建书院于匡山之下,以育贤才。这事传到朝廷,后唐明宗李亶于长兴三年(932)八月敕赐“匡山书院”匾额, 命翰林学士赵凤书写。从此匡山书院的名气就大了,而且影响到后世。元末,匡山书院毁于战火。
  罗韬生于动乱的唐末,历五代,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去世,享年83岁。门人追思之,私谥静逸先生.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赠太子太师,进绎筵宫,配享文祠。作为匡山书院的创办者罗韬,对中国书院教育是有贡献的。著有《匡庐记》3卷,《门人问答录》5卷,《琳琅余稿》6卷,均已散失。
  刘洞刘洞(? ~975)南唐庐陵郡(今吉安县)人。因作《夜坐》诗颇受人们的赞誉,被称为“刘夜坐”,而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少年时期的刘洞,生活并不贫穷。刚满20岁那年,他带上盘费,游览名胜.凭吊遗迹,观赏多姿多娇的江山,增长了丰富的知识。当他游览庐山时,拜著名诗人陈既为师。刘洞学诗刻苦,精思不懈,处处以老师为榜样。陈呪死后,刘洞独居庐山20年。在这20年凄风苦雨的日子里,刘洞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诗创作。他的代表作《夜坐》就是在那里创作的。刘洞是唐朝中期至北宋,江西文坛上的优秀诗人代表。他的诗同“花间派”作者相比,没有华丽香艳的词句,内容也不描写宫廷声色之类,而是把笔锋触及社会现实,用朴素清朗的语言,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情,对封建皇帝作了一定的批判。刘洞的诗不但在政治上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刘洞在金陵两年,后来回到庐陵。北宋开宝八年(975),卒于吉阳山。他一生历尽了战乱逃亡贫困, 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财产,但是艰苦的生活却锤炼了他的性格和诗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诗篇。 他的诗纵横恣肆,变化莫测,无论是章法结构、语言形成、修辞手法还是格律音韵,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刘洞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因年代久远,加上频繁的战乱,现已无从查考。据《庐陵县志》记载,他作诗长于五言唐诗,著有《五言金城诗集》,可惜的是该诗集今佚,现仅存《石城怀古》一首在《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一,其《夜坐》诗则仅存“百骸同草木,万象人心灵”二残句。
  周矩周矩(895 -976)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任金陵监察御史。唐末,为避战乱,周矩于天成末年随子婿吉州刺史杨守中徙居于泰和县境之万岁(今泰和县螺溪乡)。
  周矩寓居农村,体察民情,深知高行(今泰和禾市镇)、信实(今泰和螺溪镇)两乡大片农田常受旱歉收,群众生活窘迫,迫切要求兴修水利。昇元元年(937)周矩经过周密筹备后,选择水上槎滩村畔,以木桩竹篠压为大陂,长100余丈,横遏江水,开洪旁注,名槎滩陂。又于滩下七里许,伐石筑减水小陂,潴蓄水道.使无泛滥,名碉石陂。陂成,开挖渠道36条,灌溉高行、信实农田9000亩,使经常受旱歉收的薄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筑陂时,还购买添口的桩山及洪岗寨下的篠山,将其收入作修陂之费。并规定槎滩、碉石二陂为两乡九都灌溉之公陂,不得专利于周氏。
  周矩是古代水利专家,他创筑的槎滩、碉石二陂,已历经1050余年,不仅是泰和最早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也是江西省保存的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江南地区罕见的珍品。
  郭昭庆郭昭庆(933 -986)字澹庵,五代时禾川(今永新县东里镇芦塘村)人。南唐文学家、史学家。由于父亲和祖父的悉心教导,自己笃志力学,博览群书,淹通经史,尤耽于强国济民的雄略。保大九年(951) 中举之后,更加努力著述。保大年间(943 -957),著成《唐春秋》30卷,《治书》50卷,《强国论》与《治民论》各10余篇,拟献之于朝廷,但被认为“辞多援古讽今”,被南唐中主左右的人所阻。
  保大十年(952),郭昭庆赴南唐首都金陵城(今南京市)应进士考,成绩虽列优等,但被诬陷为“有意攻击朝廷通政”,因而受黜落第。郭昭庆素性刚烈,愤然上书自辩,说:“我所写的全是先圣之言,以惩劝褒贬为目的,其文全是摘录各章句以补缀时事之作,怎能说我有意攻击呢?”经审查,确实如其所辩,且文章才华结横溢,授扬子(今江苏扬州市南)尉。郭昭庆辞而不受,回到永新,筑芦溪书舍,悉心著述,邑令前来拜访,也拒不相见。不久,郭昭庆赴金陵向朝廷献《强国论》、《治民论》,阐述在池州采石拓东海一隅以防敌人侵扰的军事基地之策,深受后主重视,认为是卫国保民之良策。II策论文词华实,即授予著作郎之职。但素性刚强的郭昭庆,无人援引,久不迁官。仕途很不得意,而文名却誉满京城,许多名士都盛赞他的诗词文章,写得华赡富实,朝廷的许多重要文件也大都由他撰写。南唐后主自北宋开宝元年 (968)降宋为属国后,向宋廷“岁贡方物笺表”和“使命廷芳燕饯”的文辞都出自郭昭庆之手,却也因此而招致一些小人嫉妒,千方百计谋害他。北宋雍熙三年(986),郭昭庆与客将李师义住在一起,往来密切。 谁知李师义在奸人徐错(李师义姻亲)的授意下,假情假意地请郭昭庆到家中饮酒,暗将毒药投入酒中。 郭昭庆平素坦荡,开怀豪饮,没有警惕,酒后刚出门,毒性遽发,诸窍出血而卒,时年53岁。
  郭昭庆一生沉浮宦海,难展宏猷,但遗著丰赡,《治书》、《强国论》等10余篇及《江西通志•艺文略》 内载《芸阁集》10卷,皆散佚无传.《唐春秋》30卷也被小人徐铉、徐错隐没。
  欧母郑氏郑氏(980 -1052)是北宋文坛一代宗师欧阳修的母亲。母教的典范。她出生在江南望族的家庭, 知书达理,恭敬勤俭、宽仁慈爱。她嫁给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后,一直随夫飘游。欧阳观为人忠厚,居官清廉,乐善好施,喜交朋友,在欧阳修4岁那年不幸病故。欧阳观去世后,他没有给郑氏留下任何财产。 当郑氏办完丧事之后,心情越来越沉重。孤儿寡母,一贫如洗,只好带着孩子离开故乡永丰沙溪乡滋冈, 前往随州(今湖北随县),投靠在那里任推官的欧阳修叔父欧阳晔。欧阳修到了读书的年龄,因家贫买不起笔墨,郑氏便经常把年幼的欧阳修带到河边沙滩上,折芦荻为“笔”,以沙滩为“纸”,一笔一画地教他识字,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画荻教子”。没有书,郑氏将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逐章逐句地授给儿子。在母亲的熏陶下,欧阳修的文学才华很快显露出来,郑氏心里感到快慰。但她心里也深深明白,要使儿子真正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学业上的进取固然重要,人格的培养更不容忽视。一天,欧阳修从外回来,兴奋地告诉母亲:“我刚才和同伴们看了张员外家一场十分排场的祭事,不但用了全猪、全羊、纸人、纸马、金锭、银钱等大量祭品,而且请了许多僧人诵经念佛,气派极了。母亲,你说张员外这样做是不是孝?”母亲把儿子拥在怀里,轻声地说道:“孝是人们心底亲情的流露,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更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祭祀时物品再丰富,也不如生前以粗茶淡饭奉养父母。”母亲的话深深地刻在欧阳修的脑海里。
  随着欧阳修年龄增长,母亲对儿子的教育也进入到更高层次。当时城中发生了一桩冤案,闹得沸沸扬扬,欧阳修也义愤填膺。趁此机会,郑氏对欧阳修说:“如果有一天你为官,就应该像你父亲那样,心存仁爱,做个清官。世上有许多穷人、好人被欺压陷害,乃至坐牢,受到处死,做官就要为民作主。”母亲的教诲,欧阳修铭记心中,后来他踏上仕途,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时,就曾纠正了不少冤狱错案。
  郑氏还经常对欧阳修讲他父亲欧阳观清廉俭朴的故事,要求他向父亲学习,做个好官。她还教育欧阳修为人处世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不要随声附和,随波逐流;在生活上则要节约俭朴。郑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欧阳修身居高位时,郑氏仍是自食其力,过着俭朴的生活。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三月,郑氏病逝,终年72岁。次年,欧阳修将母亲安葬于家乡永丰县沙溪乡滋冈,并写下了那篇千古流传的《洗冈阡表》,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后人为纪念郑氏教子有方,彰显其育子功绩,在她墓前刻有对联一副:“阡表不磨国范,古坟犹带荻香” O蒋贲蒋贲(1007 ~?)字国华,今遂川县巾石乡汤村人。北宋理财家。天圣七年(1029)中举人,天圣八年,考中进士。初授广信军通判,以后逐步升迁,曾任度支判官,河北转运使,最后敕升掌管全国财赋的三司度支使。
  蒋贲恣性明敏,他一生担任的都是为朝廷理财管物的官员,很有心计。他在任广信军通判时,为朝廷建造漕运船只,善于经营、设计,组织江南船匠,造成一种锁袱船,人工、物料比过去同类船只减半。时任河北转运使欧阳修喜其“可行漕运之利,杜侵欺之奸,甚见便利”,将其法奏请朝廷,予以推广。皇祐三年(1051),三司使田况赏识蒋贲的才能,荐为度支判官。时为宋仁宗后期,北宋建国将近百年,为保西部边防,增募兵员,军费增加;享受国家廩禄的皇帝宗室和官吏,人数越来越多,开支越来越大,致使国家的经费支出,与宋真宗时(咸平、景德年间)相比,成倍增加蒋贲能够洞察利弊,将出入之数与田况商议, 由田况作《皇祐会计录》上报朝廷,得到朝廷的嘉许O嘉祐二年(1057),蒋贲51岁时,宋仁宗敕授他为三司度支使,称他“淳深庄重,公平无私,学问高明, 有见识超越之能,艺足泛应,得因时转运之宜”。蒋贲乃连续两次上疏自陈,请求致仕”蒋贲致仕还乡以后,在县城水南洲背创立书院,开馆教授生徒,以度晚年。当时仕宦阶层均以师礼尊之。
  刘元宾刘元宾(1022 -1086)字子仪,今安福县严田乡龙云下村人。北宋医学家。嘉祐五年(1060)解试举人。从小刻苦攻读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均有研究。他知识广博,文采斐然,尤其精通医学中的脉学、 伤寒学。因此受到当权者的器重。他由县到州,由州到路,由路而入京,曾五次被地方官推荐赴京应礼部试。连魁于乡,为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市)司理参军。刘元宾精通脉络经穴之学,名扬四方。此时,宋真宗太子对医学很感兴趣。他立即将刘元宾录用在太医院任御医。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医学.而且十分投机。一次,刘元宾陪同太子出外郊游,他们偶见一妊妇,两人共诊其脉。诊脉后,太子说其妊妇怀二女,刘元宾说其妊妇怀一男一女。太子想当场剖开妊妇肚子看看,到底谁说得对,刘元宾不允。他便对太子说:“我听说做一件不义的事,杀害一无辜人命,即使能得到天下,也是不能做的啊!现在岂能因我的愚昧而害无辜百姓?”双方争执不已。这时,刘元宾提出:“既然太子要见分晓,我可以用针灸催产。”刘元宾遂用银针扎那妊妇之掌,不一会,果真婴儿出世,确为一男一女。太子见后,无话可说了 ,只好认输, 并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后来,太子给刘元宾赐号“通真子”,并调入翰林医局,官至殿丞。
  刘元宾在翰林医局,经常与一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名士交往,并潜心著述医学论著。他一生著述甚富,著有《集正历》、《横天挂图》、《神巧万全方》,《注解叔和脉诀》、《通真子续注脉赋》、《伤寒论》'、 《洞天针灸经》和《桃花阎苑集》等医学论著。所著多数未能流传下来。其中《神巧万全方》44章,载99 首方剂,以症候立论,有所创新,吸取了医经、医方之长,颇结合临床实用,强调辩证,以八纲立说,解析症候之实质,能揭示疾病辩解之共性,有效地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
  曾安止曾安止(1048 -1098)字移忠,号屠龙翁,今泰和县澄江镇文溪村人。北宋农学家。自幼力求上进,勤勤恳恳,读书明理,重视品行修养,平日待人接物特别谦逊。知止知足,重视义理。曾安止家境贫穷,居住的房子仅能蔽风雨,但他坦然自若。读书之余还耕田、种菜、养鱼。
  宋熙宁九年(1076)会试中甲科进士,初任江西丰城县主簿,后调江西彭泽县令。在任期间,特别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他为官清廉勤勉,遇事果断,同时以孝道教育县民。神宗元丰四年(1081)任鄱阳考试官。公余之暇,不断钻研农业科学。后来他因眼疾辞官回乡,授宣德郎。
  曾安止的故乡——泰和县,位于吉泰盆地,赣江纵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宋代主要的产粮县。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农民积累了种植水稻的丰富经验,选择和培育了适宜本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大量品种,客观上需要有人加以总结。曾安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潜心研究水稻栽培。他广泛深人调查,白天访问农民,走田间观察禾苗生长情况,晚上广泛参阅前人的有关著作,夜以继日地著书,直至双目失明,终于在绍圣元年(1094)著出了这部前无古人的农学专著——《禾谱》5卷。曾安止的《禾谱》一书,详细介绍了北宋时本县乃至江南50多个水稻品种的名称、特征、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后的又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曾安止著的《禾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水稻品种专志。可惜的是,《禾谱》原书已佚,只在曾氏族谱中保存有部分内容,但残存部分仍是研究江西乃至全国水稻栽培的珍贵资料。他的著作除《禾谱》5 卷外,还著有《屠龙集》若干卷,《车说》1卷。
  刘笄刘^(1048 -1102)字伟明,号龙云,今安福县严田乡龙云下村人。北宋后期成就颇高的文论家和文学家。元丰二年(1079)进士,历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启东县)主簿,颍昌府临颍(今河南临颍县)县令及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教授,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市)录事参军,后又知嘉州峨眉县(今四川峨眉县)-绍圣二年(1095),中博学宏词科,改太学博士。元符元年(1098),有事南郊,进《南郊大礼赋》,哲宗阅后为之动容.以为是司马相如、杨雄复出。不久,任秘书省正字、礼部参详官。徽宗即位,改秘书省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
  刘算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其文辞“铲剔瑕颖,卓越不凡”,在当时文坛上颇具影响,高丽(朝鲜)多传诵其文。著有《龙云集》32卷、《春秋讲义》、《论语讲义》、《龙云先生乐府》1卷传于世。周必大为《龙云集》作序.给予较高评价:“庐陵自欧阳文忠以文章继韩文公正传,遂为本朝儒宗继之者,龙云刘公也。” 《四库提要》以为“不名一格,大都气格宏整,词致敷腰” o工词,传世之作不少,有《刘算词集》。
  欧阳珂欧阳殉(? -1126)字全美,北宋庐陵(今吉安县永和镇)人。父亲欧阳粲,嘉祐八年(1063)进士第,仕至朝散郎、潭州通判。崇宁五年(1106)考中进士。初授忠州教授,改知杭州盐官县,后迁南安军司录,“将作监”监丞。欧阳殉在任地方官期间勤政爱民,颇有治绩。靖康元年(1126),由县以荐辟抵京师 (今河南开封市)。时金兵胁迫宋朝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个镇地求和。宋朝廷畏敌如虎,打算答应金国的条件,以求暂时的喘息。欧阳殉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立即联合九位朋友上书陈御戎之策,极力反对割地求和。他说:“割地敌亦来,不割亦来,特迟速有间。今日之策,惟有战耳! ”他还向最髙统治者郑重地指出:“祖宗之地当死守,尺寸不可以与敌。”金兵围都城,挟论要盟。宋钦宗亲御崇政殿,召集百官商议割地,以求保存风雨飘摇的宋王朝。当时大臣们都同意宋钦宗割地求和的政策,唯有欧阳珂站出来坚持抗战保国的主张,反对割地求和的卖国行径。钦宗皇帝不顾国人的反对,屈服于金国的压力,答应了割地讲和的条件。并派欧阳殉任监丞,同金国使臣去深州(今河北深县)办理割地手续。欧阳冏接到投降策划的这一圣旨,便作了以死殉国的准备。他衔命出疆,誓不苟活,到了深州城下,竟违朝命,大声恸哭,对守城的军民说:“朝廷为奸臣所误,吾已拼一死来矣。汝等宜勉为忠义报国。”深州军民为欧阳珂的爱国行动所感,他们坚守不降,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同去的金人没有得到深州城,恼羞成怒,于是把欧阳殉抓送燕京(今北京市),他坚贞不屈,骂不绝口。最后金国统治者竟把油脂浇在欧阳殉身上,点燃大火把他活活烧死。深州人民非常敬重欧阳殉的忠烈气节,特收其骨葬于南廓外。杨邦乂杨邦1085 -1129)字希稷,一作晞稷,宋代吉州吉水(今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是南宋初年英勇抗金、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杨邦乂出身于儒学之家,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学识渊博,通晓历史,注重操行,懂得生活的艰辛。他刻苦好学,常以古人自励。后来到府学读书,更加注重德行修养,凡茶坊酒肆,从不涉足。北宋政和五年(1H5),杨邦乂以舍选生登进士第。先后任婺源县尉,南京国子博士,薪(今湖北薪春)、庐(今安徽合肥)、建康(今南京)三郡教授,澡阳(今江苏棵阳)知县,建康府通判。
  杨邦乂跨入仕途之时,正是北宋王朝面临内困外患、摇摇欲坠之日,朝廷由于蔡京等六贼当道,政治黑暗腐败。杨邦乂在郡学教授任上“以育才作人为己任”,力倡革除颓俗。南宋建炎三年(1129)九月,金兵大举南侵,杨邦乂临危受命,任建康军府通判兼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建炎三年十月,金人兵陈长江,宋帝赵构逃往浙江,镇守建康大臣杜充不战而降,当时有人劝邦乂离城,他说:“我通守,苟去城,谁与守?我尚爱生哉?”杨邦乂临危不惧,仍率残兵与民众奋力据守.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杨邦乂被囚期间,敌人软硬兼施,但他誓死不降的意志始终坚如铁石。他暗地咬破手指在自己的衣襟上写下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面对降官劝降,杨邦乂慷慨激昂地说:“家国事,不两立,吾计决矣,愿毋辞费!”金帅四太子完颜宗弼(金兀术)许以高官厚爵.邦乂以头碰柱,大声喝道:“死尚不畏,岂可利动, 速杀我!”边说边将衣帽取下,露出“宁做赵氏鬼,不做他邦臣”的血书。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二十七日,宗弼又劝降,邦乂遥望南方,向宗弼喝道:“若辈乱华,天宁久假。若行磔(五马裂尸)残矣,安得污我!”宗弼大怒,刽子手竟将邦乂的舌头割掉,并剖开他的胸膛,剜去心脏而死。时年44岁。著有《杨氏文集》15卷、《国语注》、《荀子注》。
  建炎四年(1130)五月,岳飞率军收复建康,朝廷为褒奖杨邦乂忠烈,赠直秘阁,诏庙祀于建康府。高宗赵构敕旨称赞杨邦乂: “值时难厄,介胄之士望风而速奔,城郭之臣蒙耻以求活,独汝能抗死之忠,誓不屈番酋,宁自甘于血刃,口不绝詈,言不忍闻,绰有张御史之风,无愧颜常山之节”,“死有重于泰山。”绍兴二年(1132)三月,朝廷赠杨邦乂朝奉大夫,谥“忠襄”。资政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叶梦得奉高宗之命,率众官在杨邦乂遇难地聚宝山(今南京市雨花台),举行隆重的国葬,赐建“褒忠祠”和“褒忠庙”。同时赐田3 顷,官其子,以示抚恤。绍兴七年,高宗巡视建康,再次褒奖杨邦乂,加赠徽猷阁待制,赠赐田3顷,抚恤家属。
  杨再兴杨再兴(1105 -1140)今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幼年家境贫寒,跟随父亲在赣江一带捕鱼为生。 宣和三年(1121),杨再兴不堪忍受朝廷官吏和地方豪绅的迫害,远离家乡,投奔道州农民起义军曹成麾下。起义军常常出没于洞庭湖与官府作对。杨再兴水性好,武艺强,作战勇敢,不久就成为一名首领。
  绍兴七年(1137),杨再兴独树一帜,据山东九龙山,在齐鲁地域打官府,杀污吏,惩财主,救贫民。时值金兵又大举进犯中原,岳飞为抗金广招天下英雄。杨再兴为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岳家军纪律严明的军风所感动,欣然投奔。岳飞对杨再兴十分钦敬,称赞道:“杨将军乃是将门之后,武艺超群,愿共同扫平金虏,迎还二圣。”自此,杨再兴随岳飞转战南北,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特别在夺取蔡州,收复西京 (洛阳)的战役中,更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连斩金将,战功赫赫,高宗皇帝封他为御前都统制。
  绍兴十年(1140),宋金再次交兵,杨再兴与金兀术大战河南朱仙镇。金兀术败走,他穷追不舍,直追至临颍小商河畔。金兵人马践踏,死伤无数。杨再兴乘胜追击。时大雪纷飞,小商河尽是淤泥,衰草丛生,全被大雪遮盖,河路不分,杨再兴杀敌心切,不明底细,只顾催马向前,结果连人带马陷入河中,不能自拔。这时逃到对岸的金兵,回过头来,万箭齐发,杨再兴创数百族而死,年仅35岁。
  岳飞闻知,十分悲恸,率领全军举哀,亲到灵前祭奠,并在小商河畔修建陵园,安葬杨再兴的忠骸,还把箭敏等物安置穴中,又亲手用他生前所持长矛刻下墓碑。
  杨再兴的英雄业绩,后世钦仰不已,历代高官祭奠。杨再兴陵园占地19亩,墓前碑楼4座,大殿前额高悬“英勇抗金万古流芳”横匾,殿后墓前立碑镌刻“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系清康熙礼部尚书沈近思手笔,碑首横镶“忠义报国”石匾。大殿楹联:义气摧金师,曾扫敌氛经百战,英风余颍水,犹存孤冢峙千秋。
  王庭珪王庭珪(1080 ~ 1172)字民瞻,自号泸溪真逸,北宋吉州安福(今安福县平都镇南茅堂村)人。从小急于进取,刻苦攻读。政和八年(1118)进士,授迪功郎,调衡州茶陵县丞。在任上勤勉尽职,为政清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平均赋税,惩治恶吏,颇有政声,因而深得民心。但由于耿介刚正的个性,而与上司政见不合,于宣和五年(1123)弃官隐居泸溪。在县南泸溪旁筑堂讲学,并以诗文为武器,宣传抗金,反对议和,是一位有爱国心和正义感的诗人。
  绍兴初年,他著文指出招安大盗之害,受到丞相李纲的称赞。绍兴八年(1138),秦桧“力主议和,有异议者,桧辄害之”。枢密院编修官胡铃上书高宗,请斩秦桧,被贬新州,亲戚朋友无一敢过问,独有王庭珪慨然以诗送行,语峻惊人,热情赞扬“乞斩秦桧罢议和”的爱国壮举,直接指斥了秦桧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滔天罪行。为此触怒秦桧,以诽谤罪名流放夜郎辰州(今湖南沅陵县)。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 王庭珪恢复自由,于次年春回归家乡。隆兴元年(U63)孝宗即位,召见他,并授左奉承郎,再任命为国子监主簿,他婉言相辞。乾道六年(1170)又被提职,还是不从。次年,皇上在内殿召见,特别优待,免去拜跪礼,赐座慰问,但他依然坚持退休回家,不愿担任官职。是年,被授予直敷文阁学士的名誉职务而告老返乡。王庭珪回乡后,关心人民疾苦,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以他的笔热情歌颂为民作主、办实事的官吏, 反映人民的心声。他与民同乐,特作长诗《寅陂行》予以热情歌颂。
  王庭珪学识渊博,潜心经术,勤于著述。他的诗作不是赋风花雪月,作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感人肺腑,纵横奇崛,雄浑流畅。王庭珪诗文皆工,上继欧阳修,下启杨万里、刘辰翁,在南宋诗坛上是很有影响的。杨万里在《卢溪先生文集序》中称:“少尝见曹子方(名辅),得诗法。盖其诗自少陵(杜甫)岀, 其文自昌黎(韩愈)出,大要主于雄刚浑大。”周必大赞他“主庐陵文盟者六十年” o王庭珪一生著述丰富,著有《泸溪文集》50卷传世。此外尚有《六经讲义》10卷、《论语讲义》5卷、《易解》20卷、《语录》5卷及《沧海遗珠》5卷等,可惜均已散失,未能留传后世。
  曾敏行曾敏行(1105 -1175)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独醒道人、归愚老人,南宋吉州吉水龙溪(今吉水县八都镇兰花村)人。笔记小说家。
  曾敏行从小聪明颖慧,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因而父亲给他取名为“敏行” o 10多岁时就日嗜经史, 与人评说古今,善于持论。本来他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然而在20岁时患了一场大病,使他致残,放弃了学业。后于峡江玉笥山下建小屋而居,匾曰“独醒斋”,并携全家定居玉笥之馆市。从此曾敏行悠然自得地生活,随意读书,泰然处世,不求仕进。他人残志不残,专心治学,博览群书,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官杂记,里谈巷议,无不记览。他还喜阴阳五行之说,能悬腕作行草书法,工画虫鸟花草,还花大力气研究医学和建筑设计。周必大赞他“有博古通今之学,知几应变之才”。
  曾敏行气质刚方,识趣超迈。为人慷慨好义,扬善嫉恶,急人所难,常为饥寒者赠衣送食,为无家者造房安身,替野死者收尸安葬。他把自己的房舍、田地及财物,全部施舍给贫苦的老百姓,自己却周游四方。
  曾敏行一生经历了宋朝历史中权奸误国,异族入侵的动乱,苦难时期,目睹了由北宋衰败到南宋偏安偷生的种种丑行,也看到了爱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他漫游江湖间,平生隐居不仕,著书自乐。其子曾三聘将他平日的笔记加以整理,编成《独醒杂志》10卷。杨万里作序,周必大、尤袤等名人写了题跋。此书后来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书中255条,大部分内容都是有益的。其中近半的条目记述了江西的风土人情、山水名胜、历史遗迹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各种人物情态,并涉及自五代末至宋朝各阶层著名人物的遗闻逸事和宋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更为可贵的是把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的事迹写进书中,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方腊的事迹写进著作中的人。该书于两宋轶闻,可补史传之阙。淳熙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175年12月13日),曾敏行与族姻燕饮,欢如平时,迨暮夜,呼纸笔书二十余言,嘱诸子以力学,投笔即寝,倏然而逝,终年70岁。杨万里在《曾达臣挽词》中,对他的一生作了中肯的评价:“议论千千古,胸怀一一奇。非关时弃我,不肯我干时。老鹤云间意,长松雪外姿。平生独知命, 冷眼看人痴。”曾民瞻曾民瞻(生卒年不详)字南仲,今永丰县坑田乡人。北宋宣和三年(H21)考中进士。曾民瞻堂兄曾元忠对天文有研究,他的著作除经义诗赋之外,还有《天文图》、《春秋历法》和《古今年表》等。
  曾民瞻幼年就很聪明,勤学好问,也许是受到家学渊源的影响,他对经史诗赋、诸子百家,无不深入钻研;尤其是在堂兄曾元忠的影响下,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对天文进行研究。他常常在夜间观察各种星体的运行,有时整夜不眠。他根据自己长期观察天象的经验,依据当地的经纬,观察天空的星象,测量四季的日影,注意朔望的月形,研究这些天体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决心研制一台根据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在研制过程中,他精心计算贮水器的容积,漏水孔通的大小,掌握时空的准确数据, 然后用铜铁及木材等原料,制成铜壶、铜盆、铜斛、铜虬、铜粧和木箭、木偶等零件,配上机关,涂上釉彩, 组装成观察日影测定时刻仪器畧漏。曾民瞻研制的唇,制造精密,不但计时准确,外形美观,而且还装有视听信号,应用方便。就当时来说,科技和工艺水平都大大超出了前人,达到了新的高度。曾民瞻的天文数理及唇漏的发明,在八百多年前就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曾民瞻是一位古代天文科学家,为中国天文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他还是一位尽心尽责的职官。宣和三年他初任南昌(豫章郡治所)尉,管理治安工作。有一次他发现豫章郡治所置畧漏计时有误差,就及时反映并请求尽快更换,主动提出自己承担设计制造唇漏工作。为了畧漏准确无误,曾民瞻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自己亲自设计制造。在他的精心设计和制作下,一台崭新的畧漏制造出来了。这台畧漏美观大方,不仅美化了郡治所在地南昌的市容,而且还方便了群众,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著有《唇漏》、《天文图》、《春秋历法》和《古今年表》等书。
  舒翁、舒娇舒翁、舒娇(生卒年不详)父女均为吉州庐陵(今吉安县永和镇)人。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吉州窑瓷塑工艺名师。舒家父女俩世世代代都以烧造瓷器为业。祖传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门类,使舒家窑的产品独具特色。父亲舒翁为当时瓷塑技艺的一代高手,善于烧制玩具;女儿舒娇从父学艺,塑瓷技艺不亚其父,她长于烧制堺瓮,并擅长构图上釉,产品以白釉、绿釉、黑釉、花釉、彩绘和影青等类驰名。舒翁、舒娇所烧造的各种玩具和绘有佛、仙、人物的瓷瓶,造型生动,朴实逼真,色彩鲜艳,制作精美,最为当时人们所喜爱。
  舒翁、舒娇的陶瓷作品,代表了吉州窑的地方特色和工艺水平。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一书的卷七《古窑考》中,也对舒翁、舒娇陶瓷作品为代表的吉州窑瓷器作了评述:“吉州窑,宋时吉州永和市窑,即今之吉安府庐陵县。昔有五窑,具白色、紫色,紫有紫定相类者,五窑中,惟舒姓者颇佳。舒翁工为玩具, 舒娇尤善陶,其堺瓮诸色与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等价。花瓶大者值数金,小者有花O ”尤其是青原山寺主持请舒家父女为青原山寺做佛像,父女俩全心投入,废寝忘食,对造型、设计都进行了精心研究,终于把佛像烧制成功。塑造的佛像端庄、慈祥、色泽明快、栩栩如生。佛像安置在青原山佛堂,不但轰动佛教界,就是平民百姓也争相一睹舒家父女的杰作为快。后来,舒家父女又在青原山寺殿上,做了一件佛瓶,白地加釉,五彩灿烂,注入茶水,一二个月,水不变色,味无变异,被僧人誉为“神壶宝瓶”。舒家父女为青原山寺制作的佛像和佛瓶,在《青原山志》有这样的记载:“青原山大雄宝殿上所供大净瓷,名曰舒娇 ,为永和镇舒翁制作,舒娇所画。白地加釉,五彩灿烂。”舒翁、舒娇是吉州窑岀类拔萃的制瓷大师、宋代著名的民间陶瓷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舒娇,其制瓷技艺胜过父亲,是中国陶瓷史上见于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女制瓷师,女瓷塑家。龙衮龙衮(1118-1201)字君章,今永新县城东门外台上村龙家人。北宋史学家。自幼勤奋苦学,博通经史,文章出众,但锋芒毕露,为忌才嫉贤的主考所妒,屡考落榜,七举不第。南唐亡,北宋兴,龙衮痛定思痛,毅然弃仕途,隐居东山(东华山麓),筑台读书,结草为庐,潜心于经史研究,笔耕不辍。所著多少无考,现仅存《江南野史》10卷。据郑樵《通略》载,《江南野史》原有20卷,明朝以后,已无完本。
  《江南野史》记的是南唐的人和事。虽是一家之言,却是龙衮亲见亲闻的记录。成书早于马令的《南唐书》,更早于陆游的重修本。《江南野史》为33人立传。这33人的所作所为,反映了南唐兴衰存亡的历史中最本质、最关键的史实。
  书中所列南唐三代皇帝,第一代李舁是有作为的君主,他招贤纳士、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吸引了江北众多的人才投奔建康(今江苏南京市)o他先是听从丞相宋齐丘的“颁布六条,以率群吏,定民科制,劝课农桑,薄征轻赋,禁止非徭”等建议,后采纳处士汪台符所陈九患利害之说法,对外“善和邻境,反对征伐,以安宗社””在位10余年,民庶丰富,郡邑安堵,人乐为用。到了第二代的李璟就不行了,他不听父皇临终前告诫,一即位就大动干戈,保大三年(945)灭闽,保大九年灭楚,东征西讨,田园荒芜,国库空虚, 民怨四起。加之虔州乱后,他深居寡出,对大臣“非召不见”,远贤臣,亲宠臣,树朋党,信谗言,使一些文武贤臣,或被迫自缢,或被贬鸩亡。导致北周乘虚南侵,占领淮南14州土地,李璟只得割地求和,成了北周的儿皇帝。后主,作为北周的孙皇帝继位,日子更不好过。无心理政,沉湎诗画,酷信浮屠,最后成了宋朝的阶下囚。
  三代南唐皇帝之后,立传的30人,多数是南唐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与南唐这个偏隅政权同荣辱共存亡,南唐的兴衰存亡都离不开这一批人的功过是非。少数是社会贤达,他们身为处士,与世隔绝,明哲保身。这在“道德败坏,廉耻丧尽”的五代十国社会里,算是难能可贵的。
  龙衮的《江南野史》是一部很有资治价值的史书。《四库全书提要》肯定此书“流传既久,固亦未可废焉”。晚年,因妻子去世,孤独寂寞,慕道家仙境,于是留下儿女,只身离家去了峡江县玉笥山,后在该县盘岭再婚。
  欧阳伯威欧阳伯威(H26 -1202)名鉄,字伯威.号寓庵,今吉安县永和镇人。南宋著名诗人。他与著名学者、南宋丞相周必大同乡。少时,他们经常在一起弈棋、赋诗,又同应举。这就使他们从小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好朋友。欧阳伯威的家庭是书香门第。父亲欧阳充在绍兴十二年(1142)考中进士,仕至宣教郎、广西经略使、敷文阁学土。在伯威23岁那年,父亲在广西卒于官,家道中落。伯威既要侍奉母亲, 又要照顾和抚养两个弟弟,家庭负担使他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欧阳伯威广涉群书,工于诗骚。他博学强闻,善论古今,与人谈吐,大气凛凛,抵掌论文,落笔成诗, 屈其座人,使杨万里这样的著名诗人都敬慕。尤其是他的佳作《绝句》四首:“恋树残红湿不飞,杨花雪落水生衣。年来为念成灰冷,无语送春春自归”,“桑麻得雨更青葱,芍药留春结晚红。怪得鸟声如许好,此身还正乱山中”,“为怜红杏业枝斜,看到斜阳送乱鸦。又是一春穷不死,天教留眼看莺花”,“篷窗卧听疏疏雨,却似芭蕉夜半声。烟浪蔽天天倚盖,略容一点白鸥明”。杨万里跋云:“鸟啼花落,悠然会心处, 酌大白,咽伯威诗,欲驭风骑气也o ”欧阳伯威性格豪爽、豁达,但不失幽默、风趣。他写的《遇谏词》、《蜂螫》、《蜘蛛赋》,胡铃极力称赞。 周必大在朝廷任要职,屡欲其为官,他都谢绝。他迷恋诗歌创作事业,深知“诗穷而后工”的道理,故对官位、权势、名利一点也不羡慕。他对周必大说:“欲吾数口无饥足矣,焉事虚名! ”晚年,伯威以目管稍疏洒,步履亦蹒跚,贫困虽然有增,然而少年时的锐气未减,箪瓢怡然。著有《膛辞集》、《见闻录》2卷、《寓庵集》5卷等。刘过刘过(1154 ~ 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吉州太和(今泰和县澄江镇龙洲村)人。从小就博览群书,先秦两汉以来的各种重要著作,无不勤奋钻研。淳熙年间,曾赴省试,客游荆襄、武昌,后沿江东下至临安。绍熙年间,往来金陵、姑苏、四明等地。他生性豪放,喜交朋友,与著名诗人陆游、辛弃疾、陈亮交往甚密,常聚在一起谈诗论文。刘过能成为一位爱国主义词人,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爱国主义思想息息相关,尤其是受辛弃疾影响较深,他的词风最接近辛弃疾,在辛派词人中是较出色的作家。
  刘过一生忠耿,力主抗金,宋光宗时,上疏献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从此流落江浙湘鄂一带,终生不仕。他在流落江湖的日子里,亲眼看见金朝大举南侵,祖国山河四分五裂,中原人民妻离子散。宋王朝偏安江南,屈膝妥协,苟且偷生,主张议和投降,刘过痛心疾首。他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意气相投, 聚在一起时总要谈到民生涂炭,金人残暴肆虐的情景,常常气得咬牙切齿,谈到秦桧的卖国行为,更是怒发冲冠,拍案痛骂。
  刘过的诗词,不仅饱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同时通过优美的形式,表现了巨大的艺术力量。 他的诗在体裁方面是应有尽有,真是:“无体不备,无体不工”;在语言方面,诗词晓畅平易,精炼自然。他才气超凡,议论精辟;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语,有艳句而无淫词;看似华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刘过的词,多抒抗金抱负,风格豪放峻拔,在当时声誉很高。
  刘过以布衣终生,生活贫困,靠友人接济为生,云游江湖,但心忧国事,始终希望恢复中原,建功立业。他性格刚直,轻财好义,不屈事于权贵。开禧二年(1206),北伐失败,刘过痛心失望,病死于江苏昆山,年仅52岁。他无子女,贫不能葬,友人知县潘友文、主簿赵希懋买地葬于马鞍山麓,墓东建有刘过祠。著有《龙洲集》15卷、《龙洲词》1卷。
  徐梦莘徐梦莘(1126 -1207)字商老,今新干县棵江乡后冈村人。少年聪慧好学,读书刻苦,举凡经史,诸子百家,无不涉猎,有过目不忘之能。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南安军(治今大余)教授,改湘阴知县,升宾州知州。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调郁林州司户参军,官至直秘阁朝散大夫。为官50余年,仕途平坦,但他以清廉自处,敢于坚持己见,为百姓说话。
  徐梦莘是南宋史学家,一生从未做过史官,发愤研究宋金和、战之史。光宗绍熙五年(H94),编纂成编年体史学名著《三朝北盟会编》250卷,还著有《北盟集补》50卷、《北盟会录》、《正致录》、《读书记志》、《集医录》、《集仙录》等,然而皆散佚失传。
  罗泌罗泌(生卒年不详)字长源,号归愚,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云楼乡)人c自幼天资聪颖,记忆力强, 有过目不忘之誉。在祖父和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笃志力学,自小就博览群书,志向远大,造诣深湛。他对 “经传子史,律历阴阳”无不精通,尤精于史学,一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著述史学名著《路史》,是南宋著名学者和史学家。
  罗泌学博才宏,侈游坟典。20多岁考中进士,他没有选择去做官,而是选择做学问。因此,一生只是一个著作郎。罗泌治学,贯通经史,能诗善文,兼及诸子百家,典制律令,甚至对杂学也有所涉及。他在任著作郎期间,一边整理历代的古籍,为保存、挽救和整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边利用古籍收集资料着手编纂史学名著《路史》。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乾道六年(1170)撰成《路史》47 卷,被人称为“天下奇书”。《四库全书》将其入“别史”类。《路史》即大史之意,全书内容记述上古三皇至东汉末年之事,引据浩博,文采瑰丽,语多精华,对研究上古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彭叔夏彭叔夏(生卒年不详)字清卿,吉安县人。南宋绍熙三年(H92)举人,绍熙四年考中进士。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为官时间短,主要是做学者。一生精力用心著述《文苑英华辨证》10卷。《文苑英华》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大类书,共1000卷,号为词翰渊薮。然而卷帙既富,矛盾差错实多。彭叔夏的《文苑英华辨证》10卷是嘉泰中协助周必大校正《文苑英华》时所作。周必大《文苑英华跋》称:为孝宗帝裒集《皇朝文鉴》因及《文苑英华》,错乱谬误不可读。致仕后居乡,取《文苑英华》各种版本,与友人等共加勘削校正,详注各篇,成《文苑英华纂要》84卷。彭叔夏与其事,复作《文苑英华辨证》10卷。嘉泰四年(1204)二人之书分别付梓。彭叔夏之书,前有自序,云:“益公先生退老邱园,命以校傩,考订商榷,用功为多。散在本文,览者难遍,因荟萃其说,以类而分,各举数端,不复具载。”《四库全书总目》称:“叔夏此书,考核精审,大抵分承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存不必遽改之例” O彭叔夏的《文苑英华辨证》10卷不仅纠正《文苑英华》各种版本之错乱谬误,于周必大原本亦多所损益,用意严谨,堪为佳作。他著述的《文苑英华辨证》10卷版本较多,除宋嘉泰本外,尚有宋嘉定刊本、明嘉靖活字本、明万历刊本、聚珍版本、许氏有卢校本、知不足斋本、《学海类编》本、八千卷旧抄本、《四库全书》本等。:1966年中华书局影印本《文苑英华》附有《文苑英华辨证》10卷。
  徐天麟徐天麟(生卒年不详)字仲祥,今新干县金川镇巨亭村人。宋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抚州、临安府教授,主管礼兵部架阁、宗学谕、武学博士,通判惠州、潭州,权知英德府,权发遣广西转运判官。辞官归,筑亭萧滩上。所至兴学立教,有惠政当地。
  徐天麟自幼受其伯父徐梦莘、父徐得之影响,酷爱治史,深研两汉历史,后成为南宋史学家。编纂有 《西汉会要》70卷,《东汉会要》40卷,合称“两汉会要”。这两部书各立帝系、礼、乐、舆服等15门,分别记述两汉的典章制度等事,成为研究两汉史的重要工具书,后来成为重要的历史典籍,颇具学术价值,开创了在会要体例上的完备之功,对后世影响深远。还著有《汉兵本末》1卷、《西汉地理疏》6卷、《山经》 30卷等书。
  徐友徐友(生卒年不详)出生在今吉安县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喜欢绘画,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笔和纸墨,只好去河边放牛时,用树枝当笔,沙滩当纸学绘画。徐友绘画十分入迷。他不仅放牛时在沙滩上画,而且还用木炭在自己家墙上画图画。徐友读书后,更热爱绘画,经常从老师和画匠那里借来许多画本,从画本上学习绘画技艺。由于他勤奋好学,绘画技能提高很快,名声也越来越大。远近村人不管建房屋,还是做家具都请他来绘画。
  有一年,江苏常州建了一座太平寺,寺庙后墙壁上要画一幅长几十米、宽四五米的壁画。寺庙请了不少画家前来设计画图,可是,这些画家看了后都觉得没有把握,打了退堂鼓。太平寺主持正为此事着急,就在这时有人向主持推荐徐友。主持立刻派了两名僧徒专程前往庐陵县请徐友O徐友一到太平寺就顾不上休息,便开始了巨型壁画的创作。他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废寝忘食地工作,常常弄得一身墨渍。经过近一年的苦战,一幅《清济河图》的巨型壁画大功告成,只见画面上河水浩浩荡荡、波浪起伏,帆船迎风驶来,堤岸杨柳飘扬,十分生动自然。徐友精湛的绘画技艺让太平寺僧人大饱眼福,主持看了壁画连连称赞:“妙哉!妙哉!此画像真的一样,乃平生看过的最好的一幅画。” 中国古代一本专门记载图画的书《画签》,对常州太平寺的那幅壁画高度评价:“图中有一笔,从开始到末尾,长几十丈,凡看过画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奇妙,这样的技艺如不经过长期的勤练是达不到如此高的水平。图中画的顺风水势,有静有动,令人像见到真情实景一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太平寺在一次战争中被烧毁,可怪的是徐友那幅壁画却保存下来了。百余年后, 著名诗人杨万里路过常州,他特意到太平寺徐友那幅巨型壁画前,看后甚为惊讶,并写了一首叫《太平寺水》的诗,高度赞扬了徐友的绘画技艺。
  罗大经罗大经(1196~1252)字景纶,号鹤林,又号儒林,今吉水县盘谷乡白竹村人。南宋著名散文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刻苦好学,锐意进取。为了进一步深造,父亲又送他进京入太学读书。于嘉定十五年(1222)乡试中举,宝庆二年(1226)考中进士。端平元年(1234),被任命为容州(今广西容县)法曹掾。当时南宋偏安江南,矛盾重重,纠纷四起,罗大经虽心怀经邦济世之志,满腹经纶之才,然而朝廷邪恶当权,他的才能无法施展。没几年,因不习惯仕途钻营,而休官归乡,在家中过着山野生活。
  淳祐十一年(1251),罗大经被好友徐霖推荐任临川(今抚州市)军事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中一起矛盾纠纷被牵连,他只做了一年官,就被侍御史叶大有弹劾罢官。从此,罗大经再没有出仕做官,隐居家中闭门读书,专心著述。他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的文章都作过精心的研究和考证,有所评论,成了学识渊博的名儒。他对宋代的理学进行了研究,撰写了《心学经传》10卷;他苦心考究《五经》,撰写了 《易解》10卷。他经常到乡里的书院讲学,宣扬自己的观点,受到学者的欢迎。他专心致志地进行笔记体文学创作,罗大经集一生精力写作了《鹤林玉露》。此书分为甲、乙、丙三篇,每编各6卷,共18卷。还打算丁、戊、己、庚、辛……一编接一编写下去。可惜的是当他完成两篇之后,便于淳祐十二年病逝家中, 终年56岁。
  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对南宋中期的社会政治、历史掌故和文坛轶事的记载比较详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品,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欢迎。《鹤林玉露》充分展现了罗大经是一个清醒的忧国忧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书中表现了他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主恢复中原深感不满,对秦桧的乞和误国行径进行抨击,对黎民百姓表示深切同情。它指摘时弊、褒贬人物、品评文艺、述说风情,往往别具见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其中有不少记载,可与史实参证,补缺订误。更为重要的是,《鹤林玉露》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想,作品风格,作过中肯有益的评论。此书的特点,正如《四库全书提要》所指出:“其体例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其宗旨在文士、道学、山人之间,大抵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罗大经一生除了写作《鹤林玉露》18卷外.还撰写了《竹谷丛稿》30卷。
  欧阳守道欧阳守道(1209 -1273)字公权,一字迂父,初名巽,晚号巽斋,吉安县永和镇人。古代著名教育家。守道年幼丧父,家庭生活贫困,无钱读书,乃发愤自学。乡里人见他淳朴厚道,聪颖好学,便聘请他为塾师。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自学,不到30岁,就以文章行谊著称,而成为乡邻儒宗。淳祐元年 (1241)考中进士,初授零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主簿,后调任赣州司户"当时吉州(今吉安)太守江万里为了推进吉州的教育与政治,创办了白鹭洲书院。于是,江万里先礼聘廷试中获得好成绩的欧阳守道为诸生讲课。淳祐二年,欧阳守道接受了江万里的聘请,回到吉州为家乡培育英才。欧阳守道品行正直, 学问渊博,讲课条理清晰而又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淳祐六年,他任白鹭洲书院山长执掌院事以后, 发扬了江万里所开创的好学风,勇于进取,大胆开拓,使书院办得生气勃勃。宝祐元年(1253)四月,应吴子良(湖南转运副使)聘为岳麓书院副山长,宝祐二年,守道辞去岳麓书院副山长,把岳麓书院的办学经验带回家乡,使白鹭洲书院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
  欧阳守道以父母之心关怀学生,对学生注重于立身、敦品、养气之教育。他教学民主,讲课循循善诱,使学生如坐春风。.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学习时间虽然不足一年,但学业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思想也变得更为成熟。宝祐四年,文天祥参加全国选拔进士考试,在殿试中一举夺魁,成了白鹭洲书院第一个状元。景定三年(1262),刘辰翁、邓光荐等人中进士,进一步扩大了白鹭洲书院的影响。从此,白鹭洲书院成为江西古代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白鹭洲书院能办成全国第一流学校,培养出国家第一流人才,为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家乡争得了崇高的荣誉,这与欧阳守道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综观欧阳守道教育实践,人们不难发现他成功的经验:第一、乐育人才,守道热爱自己的家乡,乐于为家乡培养人才。第二、博学多才,守道对儒、释、道、兵、 法、医、阴阳、纵横诸家都有深入研究,特别精通《易》、《礼》、《诗》等,写得一手好文章,是著名学者。第三、洁身自重,守道为人处世,洁己爱民。无论教书或为官,都以清廉著称。第四、赤子情怀,守道待人, “如和风之著物,如醇醴之醉人”。他教育学生,更是怀着“赤子”之心。第五、先贤影响,庐陵自古以来就是忠节之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爱国志士。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白鹭洲书院用以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和历史责任感的好教材。第六、学术平等,守道在办学中,既注重选择有学术水平的教师讲学,又注重听取学生中的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讨论问题。第七、面向社会,守道倡议在“相山诗社”原址建立“诗人堂”,让爱好诗歌的人聚集在这里吟诗、议诗、作诗,交流诗歌写作经验,以推动本地区诗歌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景定元年(1260),江万里荐欧阳守道为史馆检阅,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从此,他结束了书院的教学生涯。咸淳三年(1267),少傅吕文德以欧阳守道首荐,旋即派任建昌通判。后又迁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兼权都官郎中,再迁著作郎。他在“经筵所讲,皆切于当世务”。欧阳守道办事公正,为官清廉, 深得民心。咸淳九年(1273)正月,欧阳守道病逝,终年64岁。病卒之日,家徒四壁,毫无积资,赖亲友、 学生捐资给予安葬。著有《巽斋文集》27卷、《易故》2卷、《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卷和《经筵讲义》等书。
  江万里江万里(1198 -1275)字子远,号古心,江西都昌县延昌乡(现为阳峰乡)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进入私塾读书就能一目数行,稍加指导即能琅琅成诵。少年时代,他跟随父亲读《四书》、《五经》,学习朱熹的学说,特别精研《周易》,进入太学后,更是发愤苫读。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江万里一举金榜题名,其殿试论文《子仪单骑见虏》,以应使唐朝国家重臣郭子仪“自重其身”为题材,见解精辟,文辞清新流畅,被誉为“高古之文”。
  绍定三年( 1230),任池州教授,后在朝廷兼翰林侍讲、侍读,两度兼任国子监祭酒。嘉熙四年(1240) 知吉州军兼提举江西常平茶盐的职务。在吉州,他一面组织民众兴修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一面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吉安城东面赣江中的白鹭洲古树参天,白鹭成群,环境幽静,风景宜人,是讲学读书、 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淳祐元年(1241),江万里派人在此修筑了文宣王庙、道心堂、根星门、云章阁、万竹堂、浴沂亭、风月楼、斋舍及六君子祠等建筑,创办了白鹭洲书院。书院创办后,江万里十分重视对老师和学生的选择。主讲教师都是从历届进士中选拔有声誉的名儒,生徒是由邑校推荐的优秀青年学生, 通过考试选拔最优秀者。由于名儒讲学,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较高。教学方法别具特色,生徒朝夕侍从教师,教师随时启发诱导,在学术上经常交流,师生以诚相待,感情真挚诚笃。江万里创建白鹭洲书院的目的是以明人伦为本,讲求研究学问,身心修养,强调读书明理,而不是学得知识去沽名钓誉,争夺权利。 书院一创办就树立了奋发图强,为国建功立业的好学风。由于白鹭洲书院治学有方,在创办书院后的第 15年,即理宗宝祐四年(1256),临安(今杭州市)科选,庐陵取进士 40名,占该年全国考取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其得意门生文天祥高中状元。从此白鹭洲书院一鸣惊人,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培养了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一大批爱国志士,得到理宗皇帝嘉奖,赐匾额名“白鹭洲书院”。 江万里不愧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教育家。
  江万里秉性耿直,遇事敢言,为政清廉,关心民疾。所到之处劝农桑,办学校,济时艰,务教化,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他从政45年,为官91任,历仕池州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著作郎、侍御史、福建转运使、 资政殿学士、两淮宣抚参谋官、刑部侍郎、吏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等职。度宗即位,诏同签枢密院事,擢参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十年(1274)致仕退居饶州芝山。咸淳十一年以身殉国,终年77岁。 宋恭帝赠江万里太傅,益国公,后又加赠太师,谥号“文忠”。
  罗开礼罗开礼(1198 -1277)字正甫,号水心,吉州永丰(今永丰县瑶田乡水心村)人。南宋抗元英雄。他自幼风度翩翩,博学强记。青壮年时期,朝廷腐败,权奸当道,于是,他无意做官。宝祐三年(1255),社会动乱,罗开礼便在水心村东2里许,挖池筑岛,建房岛上,聊以闲居,并取号“水心”。后人将这个遗址叫 “河围寺”。咸淳七年(1271),罗开礼考中进士,被任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市)儒学教授,但他未上任。后改授武冈军教授。咸淳年间,蒙古军正步步向南宋进逼,半壁江南烽火连天,南宋王朝危在旦夕。文天祥因主战而被罢黜,隐居庐陵文山,但却无时不牵挂着国家安危。咸淳八年秋,文天祥为了激励各地豪杰共赴国难,来到永丰水心村河围寺与罗开礼相会,罗开礼设宴款待。宴席上罗开礼与文天祥相见如故,肝胆相照,谈论国事,停杯流泪。在文天祥的感召下,罗开礼决心不任武冈军教授,而追随文天祥抗击元军,收复河山。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任右丞相,在南剑州组织抗元武装,并号召天下义士,起兵勤王。罗开礼积极响应,号召乡人“国家危急,匹夫有责”,为国献身,义不容辞,并奔赴四方,动员英雄豪杰,名人绅士,有志之士,劳苦百姓踊跃投军。他一心报国,将全部家产募养士兵,在河围寺疏池筑城,以利固守;还在河围寺西面的石子坪建将台,训练义兵。罗开礼奉命率义军收复永丰县城,即任为永丰知县兼招抚使。
  景炎二年七月,文天祥派遣江西安抚副使邹澜率领吉州、赣州各县数万义军来到永丰,与罗开礼一齐镇守永丰,训练部队,养精蓄锐。后邹澜、罗开礼奉旨出师攻下吉州、赣州、南安、南雄等地,大败元军。 这时,临川、洪州起兵响应,义军军威大振。抗元烈火成燎原之势,忽必烈惶恐不安。八月,元朝廷派李恒为元帅,率蒙古铁骑5万,分兵几路向江西反扑,偷袭兴国。元兵势大,文天祥命宋军朝汀州方向转移,当宋军途经永丰空坑,被元兵围住,两军交战。正在这时.罗开礼率援军赶来冲上险道,弓箭手一阵猛射阻挡元军。罗开礼浴血奋战,掩护文天祥突围。李恒见元兵被义军拖住,令元军紧追不舍。义军退至陶唐潜入岩洞。元兵进洞搜索,罗开礼不幸被俘,解往吉州,关进监狱。
  罗开礼在狱中坚贞不屈,严词拒降。他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大骂元军:“我为大宋义士,虽锅汤刀锯,亦何惧焉! ”并在监狱壁上写道:“空坑扫魔风云变,仙宕被俘斗志坚,吉州狱中尽忠烈,惟有正气留世间。”罗开礼正气在胸,不为高官厚禄所诱,决心以身殉国°绝食8天,卒于狱中,终年79岁。
  文天祥闻罗开礼死,悲痛欲绝,作《祭招抚使罗水心先生文》,哭祭日:“江西义士勤王者众,未有如公之劲气诋胡,奋起死节,捐躯就义。若风霆日星,忠烈伟哉! ”彭震龙彭震龙(1230 -1277)字雷可,号学坡,永新县城秀水人。文天祥妹婿。父彭江,性格旷达,重义轻财,为人有豪侠之气。宋淳祐十二年(1252)解试举人。彭震龙受父亲影响,性情豪放,倜傥不羁。有志建功立业,曾因打抱不平触犯刑律,功名被革去,受了墨刑,于是放浪形骸,以诗文自娱。
  咸淳年间,元统治者忽必烈派伯颜统领20万大军,向南宋大举进攻,宋都临安危在旦夕。德祐元年 (1275)正月,彭震龙随从文天祥起兵,任宣教郎、带行太社令、知永新县。二月抗元义士开抵赣州,四月随文天祥下吉州,八月抵临安。德祐二年一月,文天祥岀使元营被扣,勤王义兵遣散,彭震龙等回至永新,重新招募义勇,结寨于大山之中,并联络毗邻的湖南山区豪杰,与进攻的元兵作战,屡获胜利,大长了威风。是年二月,文天祥被押解北上,途中机智逃脱,至福建再举义旗,吉、赣两地人民积极响应,邻省纷纷声援,江西一时成了江南抗元斗争的中心。景炎二年(1277)二月,彭震龙收到文天祥的檄文,盟血誓师,一举收复了永新县城。因力量对比悬殊,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终于失败。彭震龙率领的永新抗元义军,势单力薄,孤军奋战。这时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况十分困难,而彭震龙誓守县城,元兵久攻不下,后派人潜入县城,元兵里应外合,突入城内。是年七月十九日,彭震龙被抓后宁死不屈,不久被腰斩。 余部撤出县城后迅速汇集,坚持抵抗。八月二日,义军被元兵围困于县城西5里皂旗山至陂下渡口峡谷中,3000多名义军没有一人屈膝投降,全部跳入深潭中英勇就义。后人将此潭称之为“忠义潭”。
  宋亡之后,文天祥囚大都狱中,有集杜句诗《彭司令震龙》:“堂上会亲戚,可怜马上郎。呻吟更流血, 干戈浩茫茫。”元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永新县令揭像斯作《大社令彭震龙公像赞》云:“新元司令、吉之名贤。身可危而心不死,社欲毁而志不迁。岭海之雄风烈烈,汗青之芳声年年。宜乎俎豆百年,庆泽之流及无边。”可见忠烈千古为人敬仰。
  刘辰翁刘辰翁(1232 - 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灌溪(今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从小聪颖过人,深怀壮志。10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更加刻苦读书,后入吉州白鹭洲书院,深得名儒欧阳守道的器重。宝祐六年( 1258)举乡贡。景定三年(1262),在廷试对策中,痛斥了奸相贾似道丧权辱国的罪恶,因而落得个丙第进士。他以父母年老为由,请就任赣州濂溪书院山长。咸淳元年 ( 1265)度宗即位,江万里任同知枢密院事,招刘辰翁进京城,荐任职史馆,后任临安府教授。次年,江万里因与贾似道不合,罢官乞归田里,刘辰翁也被罢职回家。德祐元年(1275)5月,同榜陈宜中丞相荐辰翁为史馆检讨,他辞官不就。同年10月,朝廷召他为太学博士,他欲往就职,但元军断绝了江西通往浙江临安的道路。朝廷改任他临江军知事。祥兴二年(1279),南宋灭亡,他仍念念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 反对元代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在宋亡后18年的遗民生活中,他饱饮亡国之恨,心情更是痛苦,遂托迹方外,隐遁不岀。
  刘辰翁不但以为官耿直闻名,更以文章诗词见重于世。刘辰翁是一位有造就而又多产的文学家,他有诗80卷,《须溪集》100卷,可惜多已散失。清代修《四库全书》时所录《须溪记抄》和《须溪四景诗集》 两种,并根据《永乐大典》所录刘辰翁的记、序、杂著、诗等共理为10卷。另从《江西诗征》、《江西通史》、 《吉州府志》、《庐陵县志》等书中搜集到他的作品32篇。198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刘辰翁集》,有文章249篇、诗205首、词358首,但数量仅为最早的《须溪先生文集》十分之一。刘辰翁的作品无论记事、论理、写物都是有所为而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寄托他的忠爱情思,眷恋故国的感慨。词学家们把他列在南宋末年爱国词人的首位,认为他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辛派词的后劲。
  刘辰翁作品的艺术特征,历代文学家都有过评论,元代文学家吴徵认为他的文章“淑诡变化”。明代文学家韩敬称其“点笔信腕”,自以抒写灵澈,鼓吹风雅,不为训诂纠缠,不为理学笼络,极其魄力所致,右愚溪而左聲叟,他不足方驾也。清人何属乾评刘辰翁的文章说:“时而谈玄,忘乎刘之为老也,时而逍遥, 忘乎庄之为刘也;……才如长吉,而非近乎思也;忠爱似子美,不悲而歌,不哭而痛也;学兼班马,不能分异同也;语多旷达,如东坡居海岛,而无谪遗之疾也;是三绝益以四绝,九种合为一种也。”总的来说,刘辰翁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是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顺乎民族的愿望。刘辰翁的艺术造诣是很深的,既能博采诸大家之所长,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南宋文坛一大巨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高的。刘辰翁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学识渊博,眼光敏锐,无书不评,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邓光荐邓光荐(1232 ~ 1303)原名剣,又名景禄,字中甫,号中斋。宋吉州庐陵蓝溪(今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人。从小就聪颖好学,诗文俱佳,故被选进白鹭洲书院深造,与文天祥、刘辰翁等人同窗共读,均为大教育家欧阳守道的高足。景定三年(1262)中进士,官致礼部侍郎。但他无意功名,选择了隐居生活。
  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举南侵,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奉诏起兵勤王,邓光荐立即响应,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他把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当作己责,给文天祥出谋献策,为抗元事业奔走呼号。文天祥奉朝命去元营谈判,被元军统帅伯颜无理拘留后,勤王军被解散,江西沦陷,邓光荐入闽避难。德祐二年,当时在福建的南宋宗室赵绸久征聘他任干办官。景炎二年(1277),推荐邓光荐为宣教郎、宋正寺主簿。是年夏,元兵进入福建,闯进邓光荐家,焚其居室,妻子儿女12 口被烧死,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逃了出来。家庭的毁灭,给邓光荐打击太大,但他抑制着个人的悲痛,忘却家庭的不幸,又跋山涉水,奔赴抗元前线,为民族的生存而奋战不息。景炎三年( 1278)四月,端宗崩,卫王即位,他随皇帝到崖山(在广东省新会县南大海中),封秘书丞兼礼部侍郎,迁任直学士院。祥兴二年(1279)二月六日, 南宋流亡小朝廷彻底覆灭。当时邓光荐投海自尽,但被元军从海里救起因而没有死。元将逼迫和引诱他投降,都被拒绝。只好将他与文天祥囚禁在一起,作为要犯押送元都燕京。一路上,他俩患难与共,经常用诗唱和,互相勉励,共同斗争。至建康后,文天祥囚驿中,邓光荐因身患重病而迁寓天庆观(今南京朝天宫)就医。两月后,文天祥被押北行,希望邓光荐能为他写篇传记,把他一生的功过、是非告诉人民。 邓光荐用泪水写了 3首诗给文天祥送行.后他多次请求出家当道士,最后被释放回家。
  文天祥在燕京柴市英勇就义后,邓光荐不忘嘱托,撰写了《文信国公墓志铭》、《信国公像赞》、《文丞相传》、《文丞相督府忠义传》以及《哭文丞相》、《挽文信公》等诗,向人们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颂扬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邓光荐是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在他笔下,文天祥的崇高精神,光辉品格,博大胸怀,凛然气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元大德七年(1303),邓光荐卒于武昌,葬于吉安瑞华山,终年71岁。
  邓光荐致力于诗歌创作,后历经动乱,备尝人世艰辛,其诗多记宋末吏事及忠烈之士,材料翔实,文笔精练,忠言之气溢于言表。著有《续宋书》、《德祐日记》、《填海录》、《东海集》、《中斋集》等。
  王东野王东野(1238 - 1311 )元吉安路永新(今永新县埠前镇王家村)人。
  王东野的祖父和父亲都以行医为业,而王东野既通医学,又通儒学,不仅很好地继承了祖传医学,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为此,王东野受到各级当权者的器重,由县到州,由州到路,由路而入京,层层推举。 他精通脉络经穴之学,且谙熟药理药性,曾著《本草经》。此书先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300余年问世, 书中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草药的性能和功用,成为当时众医家的必读之物,王东野也因之名扬四方,朝廷立即将他录用在太医院任御医。
  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刚刚统一中原,急需网罗各种人才,王东野被任命为太医院提举官,官阶属三品。成宗大德初为吉安路永新州官医提领。七年(1285),迁吉安路副提领。王东野任此职后,倡议广惠司增加一项职能——广施药物,救济京内贫苦的百姓。此一善举,受到了皇上的恩准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热烈称道。元统元年(1333),朝廷为皇太后设置徽政院,院内设立广惠局以济民病,就是受了王东野此举的影响。
  王东野医德高尚,仗义疏财,与人为善。早年还在乡野时,为人治病从不计较报酬。做了御医后,得到的赏赐馈赠不计其数,他全部用来购置田产,以赡养故乡的学医者。后来他厌倦宫廷的生活,更难忘故乡贫病交加的父老乡亲,年过花甲,便有致仕归乡之心。大德五年(1301 ),经元成宗恩准,回归故里, 继续在乡野行医治病,并将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传给同乡心田村的旷处良。明朝出版的《医方类聚》共 10分册,每册都有王东野的医案(此书今藏于江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内)。清代的《名医类案》等书,也辑有王东野的医案。王东野对于后世的中医学,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和一定的贡献。
  王炎午王炎午(1252 -1324)原名应梅,字鼎翁,号梅边,今安福县洲湖镇汶源村人。自幼发奋求学,加上家学熏陶,使他博学多闻,有真才实学。宋咸淳十年(1274)#太学上舍生,从事《春秋》的学习与研究,早年曾与文天祥等人一起问学游览,志趣相投,结成忘年之交。
  德祐元年(1275),元将伯颜统率大军南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此时天下大乱,人心惶惶,许多昔日享受朝廷高官厚禄的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或逃、或躲、或降,宋朝江山危在旦夕。 就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举兵勤王,奋起抗元。王炎午见文天祥力挽狂澜,肩负重任,决心竭力助义。他变卖家产,筹集军饷,投笔从戎,被文天祥留置幕府担任谋事。他动员乡民参军参战,扩充义军兵力;他建议招募淮兵入伍,以帮助训练民兵,提高战斗力;他到处宣传鼓动,激励各路军民奋起抗击元军,保卫宋朝江山,后因老母病危归乡。
  祥兴元年(1278),由于寡不敌众,文天祥在广东省海丰县五坡岭兵败被俘,被元军押往大都(今北京市)。王炎午为激励文天祥坚持民族气节,以死殉国,为天地间永留正气,以教育后人,含悲忍泪撰写了长达1700余字的《生祭文丞相文》。生祭文写得气势磅礴,慷慨悲壮,与同邑名士刘尧举相与用大纸眷写数十份,从赣州贴到洪州(今南昌),路人读后,无不为之动容落泪。果然,文天祥在押解途中于洪都码头看到了这篇《生祭文》,不禁热血沸腾,大为感奋,还写就了《谢王炎午生祭文》,表示决不辜负家乡父老对他的信任和期望。王炎午作《生祭文》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既表达了对文天祥保持民族气节的关注,也是他忧国忧民,忠君爱国之心的流露,赢得了当时和后世忠臣义士,文人墨客的广泛称颂。元至元二十年(1283) —月九日,文天祥在大都就义后,炎午痛哭流涕,悲痛欲绝,含泪做了一篇《望祭文丞相文》,赞扬文天祥“既是名相,又是烈士……”宋朝亡后,王炎午隐居老家,杜门不仕,致力于诗文。他忠义奋发,凛如秋霜烈日,并改名炎午以明志。著有《吾汶稿》io卷、《永思庵记》和《梅边集》。
  刘友益刘友益(1248 -1332)字乐三,号水窗,宋吉州永新县城西郊三里塘(今永新县禾川镇西门三里塘村)人。元代文学家。刘友益出身官宦名门、诗书世家。曾祖父刘渤,喜阴阳之行,通律书算法,演易理, 究经史,颇具才名,多次被举荐为官未就。祖父博学,著有《衍滩广骚》二赋,名重一时;父亲乃“集贤书楼”的主人。刘友益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入学只数年,竟胸藏万卷,经传子史、天文地理、律历象数,无不贯通。当时天下大乱,他数入险境,几遭不测,深知谋事不易,便离家避居,埋头读书,不求闻达。后经亲友的再三举荐,刘友益起初担任学正萧庭春等人的家塾教师。继而受邀到安成(今安福县)设馆授徒。 因其才华出众,又被举荐设馆于白鹭洲任教。后来,又经举荐,45岁的刘友益受元朝廷征召,他对此深感意外,说:“为邦国举贤才居然及我。”他实在不愿为元朝廷效力,所以虽奉旨进京,却未受一官半职而归。
  宋亡,刘友益隐居山间,与世不接,潜心著书,精研深思30年,终有巨著《通鉴纲目书法》59卷刊行于世。元代文学家、《辽史》总裁官揭俣斯为之作序:“昔之知《春秋》莫如朱子,世之言《纲目》者,非深知朱子意,如朱子知《春秋》者,不能言。能言未有如刘子《纲目书法》者也。《书法》之作,积勤30年,寸较铢评,其微词隐义,不但启千载之秘,中盖有无穷之忧,其志可谓远也已矣。”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邑进士冯翼翁传其书至京师,国子先生得之,惊为杰作,赞叹说:“昔者王道衰而《春秋》作,《春秋》隐而《纲目》兴。《书法》不作,《纲目》之义又将微矣。”于是,该书遂得录闻在官,六馆诸生,皆传习之。《通鉴纲目书法》59卷,存于江西历史博物馆内。
  刘友益为人外和而内刚,外柔而内介。言简而要,神情潇然,不迂阔于事,诲人循循善诱。
  释惟则释惟则(1263 ~?)俗姓谭,名天如,今莲花县坪里乡桃岭村人。元代高僧。释惟则少年时天资聪明,工诗文,好佛典。初阅读雪岩禅师的禅铭,“感其言之勇猛精进,即励志求成”,便立志削发为僧。14 岁那年,印海如禅师路过桃岭,与他交谈,双方谈得非常契合,遂推荐释惟则入禾山甘露禅院修炼。在甘露禅院修炼时,他潜心研读佛典,日渐长进。为着追求更高的目标,便杖锡游各地名山精刹,拜会高僧。
  当他来到苏州虎丘时,经当时高僧中峰禅师悉心指点,佛心日宽,佛慧日深,便就地定居。他研究 《楞严经》,发现各家解释不一致,而且都没有了悟其中的奥妙。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揭示了它的真谛,作出了准确的解释,编成《楞严会解》,得到全国各地名僧的赞赏。接着他又编纂了《净土或问》、《精要语录》、《十戒图说》等书行世,为丰富中国佛教典籍作出了贡献。这时释惟则的名声已远播于桂、浙、 苏、赣等省。帝师授予他“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的佛号,并赐予“金禰僧伽梨衣”。当时江浙各名山屡请住持,他坚辞不受。禾山甘露禅院派僧徒迎接他回山,他说:“彼中自有打鼓人矣。”绝意不归。于是他退藏松江九峰山,达12年之久。四方名僧都前去拜访,他总是“卧而不应”。
  元至正二年(1342),释惟则的僧徒募捐集资,在苏州城北,买下了宋朝名宦的别墅,请当时名噪全国的大画家倪瓒绘图设计,建菩提正宗寺于其中,迎请惟则住持。由于他爱好山水花卉,在寺后辟一花园, 设置了许多类似“狡猊”的怪石,故名狮子林,至今仍成为游览胜地。
  释惟则还是元朝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文清新脱俗,具有独特风格。他早年喜吟诗、作文,与海内名流翰墨交往频繁。可惜他到了晚年,不与人事相接,终日在狮子林寺内合掌参禅,弃绝笔墨,不谈文字。后人为他编辑的文学作品有《狮子林别录》、《天如集》。元朝诗人李祁为《天如集》作的序中,评他诗文为“道益精,业益广”,“微辞奥义,固不在是,然君之于人率,随机开示,在在呈露” O文桂发文桂发(1272 -1350)本名塩,字希伯,南宋永新县北乡固塘(今永新县莲洲乡固塘村)人。家学渊源,祖、父两辈都是名儒。他4岁学句读,10岁受经学,都是祖父手把手教。文桂发勤奋苦读,孩提时代便以博学闻名于乡里,17岁成为秀才。从20岁开始,他过着一边应试,一边教书的生活。20多年间,文桂发应乡试屡败,但在教书和创作上却获得了成功,成为元朝著名诗人。
  泰定三年(1326),文桂发考取第十名举人。第二年应进士未举,其试作《石渠阁赋》,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石渠阁为汉朝藏书之处,但它的出名却主要由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与诸儒在此论辩的故事。这是一次科学与谶纬之说的论辩。石渠阁因此成为科学的象征。文桂发的《石渠阁赋》充分运用赋体铺张的特点,语言整齐而富有变化,尽情挥洒了石渠阁的宏敞、崇峻,准确揭露了谶纬邪说的流弊,充分表现了他描写和议论的才华。《石渠阁赋》虽然当时被考官称为“辞体俊逸”,但主考并不中意,文桂发没有被录取。当时他已50多岁,自知前途渺茫,便决心放弃功名,归隐故里。在此后的20年里,文桂发专心稽经订史,训诲子弟。他家原本藏书颇丰,但在遭到多次战乱之后,只有残章剩篇,他在学习中产生了许多疑问,深感自己的孤陋寡闻,于是决心作一次四方游。他由赣入湘,经桂、黔、川、陕,入鄂而返。途中将见闻思考记入诗中。
  文桂发的诗很有特色,他驾驭诗体的能力很强。以诗咏志、淋漓酣畅;以诗摹物、穷形尽相;以诗评论,鞭辟入里。《题侄孙东鲁〈百牛图〉》是一首评画诗,他从作品的社会功能角度进行评论,充分表现了他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观察能力。“前至元,后至元.息烽卧鼓七十年。房星不动收战马,万里烟花牛满野”,这是诗的开头部分。它艺术地概述了元朝统一后的70多年里,中国处于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交代了《百牛图》的时代背景。“万里”句既是对当时社会的形象描绘,又是对《百牛图》的文字表述,寓评论于描述,可见诗人大手笔的功力。结尾:“此图此诗勿轻与,愿入玉堂献明主”,充分肯定了《百牛图》的价值,也表明诗人对自己艺术鉴赏能力的自信。
  “文公侠气江南无,题诗饮酒东海枯” 0人们心目中的文桂发是位诗人形象,他被公认为“当时文章宗主”。晚年他把自己的作品编辑成集。后学者称他固溪先生,便命名自己的作品集为《固溪稿》和《固溪文集》。两书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存目。
  欧阳玄欧阳玄( 1273 - 1357)本名元,字玄功,因避忌讳元朝,改名玄,字原功,号圭斋.晚年自称平心老人。祖籍安福县山庄乡早禾田村,出生于湖南浏阳。于其文中多自称“庐陵欧阳元”。少年跟随张贯之学习,元延祐二年(1315)赐予进士出身。授平江州同知,历芜湖、武冈县尹,入为国子博士、监丞,奉敕修 《经世大典》o顺帝至正年间,以翰林直学士参与修辽、金、宋三史,纂修成后,升翰林院学士承旨,以湖广行中书省右丞致仕。至正十七年(1357)卒于大都寓舍,享年84岁。卒赠大司徒柱国楚公,谥文公。著有《太平经国》212卷、《至正河防记》1卷、《拯荒事略》1卷、《王清献公神道碑》1卷、《原功先生集》44 卷、《圭斋集》24卷、《洞渊阁碑记》等。
  欧阳玄是古代治理黄河工程专家。他以79岁高龄,亲自“从鲁访问方略及询问过客,质吏牍”,查访搜集黄河疏浚、诸口施工技术第一手资料,著成《至正河防记》,真实记录了覃鲁治理黄河工程的实况,系统总结了疏浚与堵塞结合的河工策略、决口分类和堤工与塢工技术,为中国科技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献。
  陈致虚陈致虚(1290 字观吾,号上阳子,元庐陵县(今吉安县)人。自幼好学,不乐仕进,犹喜谈玄。
  天历二年(1329),年已40岁,始从道家金丹派大师缘督真人赵友钦学道,讲求神仙炼养之术,后遇“青城老仙”,授金丹要诀,得其真传,成为金丹道赵友钦之后的正宗传人,是元代有影响的全真道内丹家。其学说内容主要在内丹方面,推动全真道南、北二宗的合并。陈致虚将儒释道三教归宗于老子,称三教皆以老子之道为法,强调以道为主的三教融合。弟子甚众。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16卷、《上阳子金丹大要》16卷、《悟真篇三注》5卷等书。陈灌陈灌( 1325 - 1371 )字子将,一字同故,元明间庐陵(今吉安县)人。父平生好施,济困扶贫,注重教育,自之学于庭,常邀同邑俊秀之士,教授平民,邑人甚赞其德。陈灌从小深受其父教育和影响,人性淳正,勤奋好学,通晓经书诗文。元末战火连天,官吏腐败,经济衰退“民不聊生。陈灌环所居筑场种树,率武勇结屯林中,溃兵盗寇不敢入,保全一乡。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号召休养生息,告诫官吏不能贪奢,并诏选贤良,整治官吏,让民众安居乐业。 陈灌以乡举擢湖广行省员外郎,后任宁国府(今安徽宣城)知府。在宁国府期间,战乱刚停,他轻车简从, 巡视乡里,体察民情.成绩显著,广为百姓赞誉。他重视教育,创建书院,建学舍,延聘师长教授子弟。禁豪右欺压、兼并贫困户,创行户帖,以便稽查民户人丁田产,征派赋役,明太祖朱元璋将陈灌的这种做法推行全国。他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兴修水利,沿水阳江岸筑石堤,作水门调节江水,保护沿江稻田,使百姓获利。陈灌爱民如子,有一次,一艘粮船被水冲漂到宁国府的一个县,该县有数十名村民哄抢粮食, 官府以盗粮船论死罪。他得知此情,专程到该县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得知粮船是被水冲漂过来的, 村民才哄取粮食,非谋劫,只坐为首一人,其余减罪轻罚,数十名村民感恩不尽。
  陈灌为官几十年,清正廉洁,勤恳为民,受到百姓爱戴。他在生活上极为艰苦,粗茶淡饭,以蔬菜为肴,终生没有改变这种俭朴作风。他为治严正有度,政绩显著,《明史》列为“循吏”第一人。
  匡思尧匡思尧(生卒年不详)今万安县窑头镇劇溪村人。明初水利专家。从小勤奋好学,知书达理,聪明过人。但他无意于仕途,乐于以耕稼为业。
  万安县是个丘陵山区,河流纵横,水源充沛,当时由于缺乏水利设施,每年春夏之交便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洪水过后,又受到旱灾的威胁,民不聊生。不少人家只好离乡背井去逃荒,有的家破人亡。匡思尧的家乡刻溪也一样,数十里沃野,逢春即涝,逢夏便旱。当地群众都说,洪水一到,倒屋毁田,一片汪洋;干旱一来,干死蛤蟆,饿死老鼠。匡思尧深知水旱无情和乡民疾苦,于是他决心为家乡父老献智献力,根治水患。每当洪水来临,便深入实地详查水情,他提出了“乘上流横江汇水之源,接下流通圳分水之利”的设想,以煞水势,减少洪灾。干旱季节,他又细查旱情,提出了“开圳筑陂,疏通河道水塘,用以灌溉万亩良田”的想法,得到乡民们的支持。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他带领群众开圳筑陂, 兴修水利,并在实践中继续观察,认真测量,仔细绘图。为了使治水工程得到朝廷的重视和支持,洪武二十七年(1394),匡思尧写成奏章《通水利疏》,并附上实迹图纸呈送朝廷,洪武帝朱元璋看了奏章,认为匡思尧深谙兴修农田水利之术,这是利在民众、功于社稷的好事,遂以草莽臣授予工部衡虞主事。并拨出专款,派朝廷命官邓南一、易详可征集民力,凿石垦壤,开圳筑陂,兴修水利。匡思尧和儿子匡崇善也一起随民劳作,实地视导,“始终其成,害除利兴”。朱元璋又根据匡思尧《通水利疏》中的建议,命令各司府州县,凡民间水利有不通者,悉而导之,以利于田亩之灌溉,希冀稻粱粟菽丰收。
  一个“偏居乡井,以耕为本”的普通农民所以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事业,既缘于他的精神、品质和远大抱负,也靠他的聪明、才智和实践经验。明朝宰相、江南才子解缙深为匡思尧“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敢于冒死上牍于陛下”的精神所感动,写《疏源记》一篇,赞扬“思尧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匡思尧治水的精神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正如解缙所说:“水利疏通遍于天下,则稻粱之咏,禾黍之徭尚可见斯世斯民,而诸福必萃于思尧之子若孙于千百载之下矣! ”赵宜真赵宜真(? -1382)号原阳子,安福县人。宋武功王昭德十三世孙。其先居浚仪(今河南开封),父仕元为安福县令,于是迁徙安福。幼喜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长习进士业,例试入京,以病未赴试,于是绝意科名,弃儒入道,云游四方,结茅匡山。明洪武年间,还居零都(今于都)紫阳观,从事著述弘道。 洪武十五年(1382)卒。景泰六年(1455),朝廷代宗赠封其法号:“崇文广道纯德原阳赵真人。”著有《灵宝归空诀》1卷、《仙传外科秘方》11卷、《秘传外科方》、《原阳子法语》2卷。
  赵宜真生活于元末明初,早年师全真道内丹家陈致虚传人潘太初一阳子,为陈致虚再传弟子;后又师清微派宗师黄舜申之徒曾贵宽,嗣清微派法要,为清微派传人;继师吉州道士张天全,或云师张广济, 得全真道北派之真传。最后又师事南昌内丹名家道士李玄一,玄一荐之师事净明道冯蒲衣,冯蒲衣为净明道传人。故道教界称赵宜真一身而兼全真、清微、净明诸派之传,并尊为净明道四传。净明道,又名净明忠孝道,是宋元间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派,以净明忠孝为宗旨,强调内丹修炼,以心性即“净明”为全部教义的枢要。赵宜真主张以“自性法真”为内丹之本,强调无为为采炼诀要。他还肯定外丹,认为内、外二丹功用虽有不同,但造道则一,修炼法则也基本相同。他注重从待人接物日用之中来修心炼性,主张以日记为自我反省的方法,以明修心即修道的道理°赵宜真综合、融会内丹和雷法(本于清微派)的思想,是对道教修炼思想的一大创新。弟子颇众,其中最著名者为明代道士刘渊然。
  陈诚陈诚(1365 - 1458)字子鲁,又字子实,号竹山。吉安府吉水县仁厚里高坑陈家(今吉水县阜田镇竹园陈家村)人。明代杰出外交家。自幼有干一番事业的伟大抱负。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授吏部行人司行人(外交官)。不久,奉旨前往北平招聘贤士,往山东减免租税,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褒奖。陈诚在35年官宦生涯中,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为巩固明朝初期边境,发展与西域各国的邦交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在撒里畏兀儿(今甘肃、新疆交界地,位柴达木盆地西北)设立了安定、阿端两卫,作为巩固西北边疆的屏障。然而,安定发生了内乱,从此再不安宁。洪武二十五年,大将军蓝玉率军西征,他独断专行,使民族关系更加紧张,危如悬丝。洪武二十九年,陈诚被赋予重设安定卫的使命。 他到达安定后,找到了逃匿在山谷中的安定酋长哈孩虎都鲁,向他颁赐了“安定王印”,申明了朝廷的“明德天威”,并重新设立了安定卫。从此,经历了元末风雨,明初动乱,身若浮萍飘鸿的安定人民重新安宁 To他们与内地人民友好往来,互通贸易,西北边疆进入了数十年的平静时期。
  洪武三十年三月,刚从西北返回南京的陈诚,又一次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安南(今越南),处理边界纠纷,他与安南使臣进行了数月之久的针锋相对的斗争,使丘温等5县之地归还中国。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返回南京后,陈诚向朝廷上《与安南辨明丘温地界书》7件。这7件地界辨明书,是研究中越关系的重要文献史料。不久,升翰林检讨、中顺大夫、广东右参议。
  永乐四年(1406),陈诚入选文渊阁,与当时一些著名官员同修《永乐大典》,历时9年,书成付梓。永乐十年,升为吏部员外郎。
  永乐十一年秋,成祖朱棣为了实现先帝遗愿,发展明朝同西域各国的邦交关系,决定将出使西域的重任托付于陈诚。陈诚奉命西行,作为友好访问,第一次出使西域。这次出访,陈诚从北京起程,经临汾至西安、酒泉,出玉门,取道敦煌,抵月氏,经高昌、车师之故地,达蒙古回鹘之部落,踏过大戈壁,翻越大雪山,进入水草地,渡过急流险滩,战胜恶劣气候,克服重重意料不到的艰险,历时3年,行程6万里,到达中亚的哈烈(今阿富汗西北赫伯特)、撒马罕儿(今乌兹别克斯坦)等1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域任务。永乐十四年初,他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永乐十六年十月,他第三次出使西域各个番国。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四日,陈诚第四次出使西域。
  陈诚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他一生中先后一出安南,四使西域。在行程中,他留心考察各国和地区的山川、城池、土地、气候、河流、湖泊、人民、饮食、衣饰、言语、习俗、物产、粮食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对明王朝的友好关系等。撰写了《西域行程记》、《狮子赋》、《西域番国志》等著作,献给朝廷。明王朝对他为敦睦四邻,沟通文化,发展贸易,巩固边陲所建立的显著功勋,赏赐丰厚,升广东布政司右参政。
  洪熙元年(1425)二月初十日,陈诚被仁宗皇帝“仍行记名,放回原籍,听后取用”。闲居乡里33年, 直到天顺元年(1457)被召晋京,任光禄寺事右通政。陈诚一生有诗文著千篇,存《陈竹山文集》4卷留于世。北京中华世纪坛内碑上镌刻:公元1414年,甲午,明成祖永乐十二年。陈诚等奉使护送哈烈等处使臣回国。公元1415年,乙未,明成祖永乐十三年。陈诚等回国,归著《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与东亚诸国往来更加频繁。
  胡直胡直( 1517 -1585)字正甫,号庐山,今泰和县螺溪乡长洲村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刑部主事。当时严嵩专权,胡直刚正不阿,出为湖广佥事,领湖北道,晋四川参议,不久又以副使督学四川,曾两次乞归,赋闲在家。后奉诏又起用,先后任湖广督学、广西参政、广东按察使、福建按察使。
  胡直的父亲是位理学家,胡直成为一个理学家是有其家学渊源的。他后来师从江右王门学者欧阳德、罗洪先,而又能独辟蹊径,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创立了“觉即性”说,既继承了王守仁的学说,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发挥,成为阳明学觉性派代表人物。
  胡直家乡西距衡山,北距庐山都不下千里之遥,故以二山名其书室。后又为其集名。理学名著有 《胡子衡齐》8卷,是以他与门人讲学的问答语录编辑,全面地反映了他的“觉性”说。文学著作有《衡庐精舍藏稿》30卷、《续稿》11卷,为门人郭子章所刻。其文如《四库提要》中所云:“雅健有格,无抄撮语录之习。”辞官家居时的诗作,有较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语言质朴自然。
  郭诩郭诩(1456 -1528)字仁弘,号清狂,又号清狂道人,明代泰和南寮(今泰和县澄江镇)人。年轻时曾应科举,初试后即弃去,遂专志于书画。历游名山大川,广交书朋画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因此对山水画的各种表现技法都很熟练。郭诩以造化为师,以广阔的自然山水为画材,肆意手摹,即成山水,运笔飞动奔放,有风驰电掣之势。墨色淋漓酣畅,浓淡相映成趣,生动地画出山林云蒸霞蔚的苍莽气势。他的山水画得造化之真谛,在明代独具一格,是对大自然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果。
  郭诩的画题材广泛,不但画山水、水鸟,更擅长于人物、牛马,多用写意画法,着墨不多,然神采飞动; 他善于把握对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精神状态,做到写意传神。工点簇花卉草虫,笔墨简练,富有情趣;亦写山水,师法自然,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他作画,多有题跋,诗画结合,隽永有致。现存的《青蛙草蝶图》为他的出色作品之一。《牛背横笛图》为粗笔水墨写意一体,用笔精炼,运墨更见特色。《东山游履图》描写东晋时寄寓江南的名士谢安(号东山)的所谓“潇洒风流”,笔墨简练劲挺,人物的精神气质,尤为刻画入微,气韵生动,为明代人物画中的杰作。他的人物画不但技艺高明,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生活在明代正统至弘治年间,当时阉宦相继弄权,官吏争权夺利,社会潜伏着危机。郭诩深痛当政者的昏曠,借画寓意,寄托自己的政治愿望。
  郭诩为人正直耿介,蔑视权贵,不附豪强。弘治时,他已成为名画家,所作的画,每幅购之百金。皇帝慕其画名,召至京师,然而他还是不甘于宫廷画院的束缚,不但谢却了“锦衣官”(宫廷授予有成就画家的职位)的高位,而且拒绝宦官中常侍萧敬以厚禄诱他居宫中作画。宁王朱宸濠广延艺士,召与语,郭诩识破宁王有不臣之意,作美人图以讽谏,不辞而去。宁王派人带着书信和钱帛去追,他避而不见。遇有权贵以百金登门求画,他不肯下笔,故意仰头数屋椽,不予理睬,甚至狂嚎趋奔而去。他画有一幅《芥菜图》,题诗云:“金盘堆满紫驼峰,此味人能得几逢。不似此根滋味好,瓦合相对日从容。”道出了他不慕富贵,安贫乐道,怡然自得的心情。
  郭诩是明代著名画家,一生画了不少杰作,可惜的是多数已散失,现存有《郭诩画集》,珍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外,还有《谢安游东山图轴》、《琵琶行图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嘉靖七年(1528),郭诩逝世,终年72岁。
  刘邦采刘邦采(生卒年不详)又名刘戳子,字君亮,号师泉,又写作狮泉。今安福县甘洛乡三舍村人。明正德年间从师于王守仁。“丁父忧服阕”不复应举。嘉靖七年(1528)提学副使赵渊迫之应试,中举,授福建寿宁教谕,后升嘉兴府(治今浙江嘉兴市)同知。弃官归乡后讲学于复古、复真、青原、五云诸书院。著有《紧语存人录》、《易蕴》2篇。
  刘邦采是阳明理学江右派的主要人物,是阳明学主宰流行派思想家。他得阳明真传,精研心学,善于思考,在“天性”与“气质”和“性命兼修”等许多问题上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赵铃赵铃(生卒年不详)字仲衡,号石亭。明庐陵(今吉安县高塘乡)人。精岐黄之医术,善太素脉。 以贡生为灵寿知县,后调霍山。
  嘉靖二十四年( 1545),世宗皇帝病情危急,太医束手无策。此时,原宰相夏言举荐赵栓入宫施医,他仔细为皇帝诊治投药,服药后10多天,皇帝圣体大安。世宗皇帝要留他在朝中做官,他婉言辞谢.坚持要回故乡。临行前,世宗皇帝御赐一匾,上写:“国手无双”,送他还乡。赵铃治好了皇帝的病,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从不在别人面前宣扬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医术精益求精。
  回到故乡后,他一面热情为群众治病,一面著书总结自己的医术。一天,江西临江府清江县知县萧须山病危,求赵铃岀诊,他急忙赶去,仔细为知县诊断开药,使他转危为安。刚治好萧须山的病,赵栓正要返家时,临江府汤知府得知神医赵铃来了,便亲自来到萧须山家请赵栓为自己女儿看病。当他给汤小姐切过脉后,当众宣布:“恭喜府台大人,小姐不是有病,而是身怀六甲。”汤知府一听,顿时脸变颜色。他指责赵栓:“胡言乱语,毁我家名声,我女是未出嫁的千金小姐,怎能怀孕?好吧,现在你把我女儿剖腹, 若真有小孩,你不愧国手无双。若剖腹无胎,你得偿我女儿一条人命?”赵锥连连阻止说:“大人,剖腹取证,这千万使不得,千万使不得啊!”汤知府哪肯听赵轻的话,当场杀了自己的女儿,剖腹一看,果真怀了一个男孩。汤知府见此景后悔莫及。这时他向赵栓打一个拱说:“赵大夫不愧为神医,国手无双,本府佩服! ”接着便用大轿送他到十里长亭。
  赵铃出城不远,忽然轿夫们的脚步慢了下来,他打开轿上的窗帘一看,前面有人抬着一副棺材岀殡。 赵轻见出殡队伍挡了道,便走下轿来。他一下轿,忽然发现脚下树叶上溅着几点鲜血,便拾起来嗅了嗅树叶,又仔细观察了一番。这时,赵栓发疯似的追上前去高声大喊:“快放下棺材!快放下棺材!开棺! 开棺!”送葬的人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个个都惊讶地望着赵铃。死者家属打开棺材盖,赵栓一见棺材里面是一位死妇,他仔细观察死妇的面容,只见死妇目光如生。赵栓断定这死妇是产后假死,他赶快取出银针在死妇胸前扎了两针,死者顿时睁开了眼睛。他又迅速从自带药囊里取出一粒丹丸灌给她吃。猛然间,死者一声:“哎哟!”活转过来。在场的人都同声称赞:“神医!神医!”赵铃医学著书有《春风堂集》、《石亭医案》、《岐黄奥旨》、《诸家医断》、《太素脉诀》、《体仁汇编》等。
  廖彦昭廖彦昭(生卒年不详)字国流,明代遂川县崇德乡四厢人。自幼钻研医学,后来成为深通医理、医术高明的名医。他精通子午针灸法,并在行医实践中灵活运用,为世人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一次,廖彦昭行医途中,遇一抬着出葬的棺材下渗出鲜血,经观察询问,得知是一产妇因难产身亡。他断定产妇没死,仍可救治。经主人允许,他开棺认真检查,细摸产妇胸口尚有余温,便选定穴位,以银针扎入。隔了一会儿,产妇从昏死中苏醒过来,接着婴儿也生下来了。廖彦昭一针救两命,家属很感激,人们更称神医。廖彦昭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经常用大壶装着药,带药行医,有求必应,被他治好疾病和从死亡边沿挽救回来的人不计其数。廖彦昭行医时不轻易收取病家财物,得到时人赞誉,人们都称他为 “ 八”''【IX厶 O许仪后许仪后(生卒年不详)化名许三官,今吉安县桐坪乡河山村人。从小聪明好学,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都落榜。但他落榜不失志,决心改学医学,要为人民解除病痛。由于酷爱医学,刻苦钻研,很快就成了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声名远播,常在广州、南京和沿海一带地区行医。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许仪后乘海船经广东海面回归途中,遭到日本海盗的袭击,被挟持到日本的九州萨摩国。海盗见他温文儒雅, 性格善良,就放了他。许仪后于是就在那里行医维生。因其医术高明,深得萨摩国王岛津义久的喜爱。 但他时刻不忘祖国养育之恩,立意除寇报国。他利用与岛津义久的关系,多次劝其禁寇除害。于万历十三年(1585),向岛津义久进“协惧哀告”,促成他诛杀海盗头子陈和吾等10余人,为我东南沿海人民除掉一大害。
  许仪后为人正直,在日本行医时深受当地居民的爱戴。一天萨摩国王岛津义久突然患重病,久治不愈。这时,一位大臣推荐许仪后入宫为岛津义久国王诊视治病。几天后,岛津义久国王圣体大安。岛津义久国王高兴地赞道:“许仪后真是个神医呀!”并把他留在宫中做御医,专为岛津义久国王看病。后来许仪后就在日本娶妻生子。他虽然身在海外,但没忘记中华故土,时常怀念自己的祖国。
  明万历十九年,日本统一后,丰臣秀吉野心勃勃,企图称霸东方。他向各路诸侯发布命令,征召人马,整顿军械,决定第二年春季出征,渡海先占领朝鲜,再侵略中国。一天,许仪后正好去岛津义久家拜访,岛津义久便把自己将奉命远征一事告诉了他。许仪后听后,心急如焚,决定向明朝朝廷报告这一重要情报。因他为宫廷人员,无法离开日本。从万历十九年三月起,接连三次向明朝政府发出3通《提报》。许仪后先写了 2通《提报》,详细叙述了日军正准备侵略朝鲜,继而侵占辽东,妄图占领北京的阴谋,暗中派人送给福建总督。但两个月时间过去了,还没有音信。为了祖国的安宁,许仪后决心再找一个可靠的人把情报送出去。于是,他找到一个曾在东南沿海经商,后被俘虏到萨摩,卖在福昌寺抄经书的江西籍同乡朱均旺,请他千方百计把第3通《提报》送回祖国。朱均旺被许仪后的一片报国赤诚之心所感动,慷慨激昂地表示:“哪怕是走过千山万水,粉身碎骨,我也要将情报送回祖国。”朱均旺为了尽一份爱国之心,于万历二十年正月十六日偷渡回国,经过一个月千辛万苦的跋涉,终于同年二月十八日把情报亲自送到福建总督手里。不几日.这封紧急情报很快转到朝廷。明朝皇帝得到这一重要情报,立即命大臣备战,并与朝鲜取得联系,共同作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准备。当丰臣秀吉率领侵略军一踏上朝鲜国土,就遭到朝鲜军民的奋力抗击。这一战,日军损失惨重,丰臣秀吉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日本。
  许仪后的爱国行为,不仅使祖国避免了一场战争灾难,而且使邻邦朝鲜也免遭蹂蹒。许仪后不愧是一位可敬的爱国者和国际主义者。其事迹记载于《明史》、《明实录》和朝鲜的《李朝实录》。
  何心隐何心隐(1517 -1579)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今永丰县瑶田乡梁坊村人。中国16世纪“异端”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生于富户人家.自幼聪慧超群,在乡塾读书时,四书课文一览便明其理,塾师常自叹不如。少年补县学生,稍长,潜心经史。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参加郡试,考中秀才第一名。 因受王守仁致良知学和颜钧“民胞物与”思想的影响,滋生了改造社会、造福黎民的远大抱负,决心以家乡为基地,进行社会改革的试验。
  何心隐在家乡和家族、父亲商议,建立聚和堂,并建学于其左,称夫山书院。聚和堂是兼教育与经济为一体的一种社会组织,这是他进行社会改革的第一个实验。当时何心隐就知道,中国的社会改革只能先从经济和教育做起。经济方面:全族设“率养”一人,下设“辅养”和“维养”若干人。再以下设12人管粮,24人催粮,72人征粮,按四季、八节履行职责。所有职事人员,一不脱离生产,二无任何特权和额外利益,上缴国家税金,由聚和堂按全族田亩总数计算统一交纳,从而杜绝了官吏贪污受贿的现象。这种制度,上有利于政府澄清吏治,下有利于民众减轻负担。教育方面:全族总建一个学堂,设“率教”(相当于校长)一人,下设辅教,协助“率教”处理学堂日常管理事务。实行教师聘任制,聘请学识品行优秀者, 不分族内族外学子都可以应聘。学堂实行严格的管理。学制十年,每三年为一个学习层次。学习十年为大成。何心隐的改革是在封建宗族的外衣下进行的,但是从其改革的内容看,却有许多合理的因素。 这些改革的措施所体现出的思想,比后来西欧各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水平毫不逊色。何心隐的理想虽然破灭了,但是他留给后人的这份珍贵的思想财富却是永存的。
  何心隐作为封建思想文化运动异端的代表人物,他虽然也主张“存天理”,但他反对“灭人欲”。他认为,凡人都好声、色、美味、安逸,这是人的自然天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灭人欲是办不到的。只有寡欲,才能尽性,才能节欲、育欲。节才能和,就是达到理、欲二气中和、和才能育。何心隐的“育欲论”比起颜钧的观点有更多的合理性。这是他作为一个异端思想家的异端性明显的特征。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泛亲论”。他说:“仁者对人无有不亲,虽以亲亲为大,但又不仅表现为父子之亲、而是亲一切可亲、 以至于凡有血肉者莫不亲。义者对人无有不尊,虽以尊贤为大,但又不仅表现为君臣之尊,而是尊一切可尊,以致于凡有血肉者莫不尊。”何心隐的这种泛亲论思想,也是他建立聚和堂的指导思想。这无疑对封建传统的“爱有差等”思想最勇敢的挑战。
  何心隐像所有的代表平民利益的思想家一样.由于缺乏深厚的理论根基,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在世界观上仍然没有摆脱心学的影响。他否定了认识中的感性的基础作用,把客观的“理藏于事”, 反变为“事藏于理”;把客观的“有物有事才有矩”,颠倒为“有矩才有物才有事”,这样完全混淆了物、事、 理的关系。不过,何心隐的“育欲论”异端思想,对后来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运动,以至于“五四”运动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启迪作用。
  何心隐秉性刚直,敢于直言。嘉靖四十年(1561),因平息倭患有功,为宰相严嵩所忌,暗中派人罗织他的罪状,企图横加杀害。于是,他化名何心隐,避难于大江南北,所到之处,聚徒讲学,门徒数以千计。 万历七年(1579)在安徽祁门被捕,杖杀于狱中,终年62岁。何心隐被诬为“妖人”、“奸犯”,好友与崇奉者则视其为“以布衣倡导”,具有叛逆精神的“真英雄”著有《原学原讲》、《四书究正理》、《聚和堂日新记》、《重庆会稿》等,多散失不传。后由容肇祖整理,现已汇编成《何心隐集》。
  郭汝霖郭汝霖(1510 ~ 1580) 一作郭世霖,字时望,号…斥,明永丰县层山(今永丰县石马乡层山村)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后改吏科给事中。期间,郭汝霖上疏论平寇十件事;又上书论边防时务,情词恳切。不久,转刑科给事中。
  适逢琉球国与明朝因外事交往上产生了分歧,琉球国国王扬言要对明朝发动战争。世宗多次派使臣去谈判,都无功而返。世宗不得不再派郭汝霖前往。郭汝霖被任为正使,朝廷赐给他玉带、一品服。 按以往惯例,凡出使外国者,须正、副使各乘一舟,各费千金。此次,郭汝霖为了节省路费,与副使同乘一舟,飘荡大海,险阻重重,毫无怖惧,生死毁誉,置之度外。第二年,到达琉球国.完成封赠仪式。琉球国王获封后,大喜,赠送铸造精美的马蹄形黄金40两给郭汝霖。他毫不动心,婉言谢绝了这份厚礼,回到 T自己的国家。琉球使者将郭汝霖辞谢赠金的情况转告世宗,世宗皇帝听了很高兴,赐给郭汝霖白金、 纹丝,以资表彰。郭汝霖被提升为光禄寺少卿,改授顺天府丞。
  接着,朝廷命郭汝霖督修通州湾城。众人都说,非费20万金不可。他大力裁减,全部费用仅3万多,在6个月内就完工,人们都感到惊奇。郭汝霖说:“这有何奇怪!我不过能禁止经办此事的官吏人员从中渔利罢了。因此,钱不乱花,事易办成。”大家听了,莫不赞佩。郭汝霖被提升官俸二级。
  郭汝霖又上疏请求发放国库钱财,宽简赋税、徭役,使京畿人民能安全活命。这项请愿,得到了皇帝的许可。过后,他改任大理少卿,又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隆庆元年(1567),郭汝霖请求退休,回归故里。
  郭汝霖孝顺友爱,敦厚和睦。年少时,曾拜邹守益、欧阳德为师。冋乡后,创办太极书院,奉祀罗伦状元,藉以勉励后进。与本县人士同在螺丝庵讲学,又时往青原山与同郡名流学者切磋不倦。临终时, 没有一句说到家庭琐事,只是叮嘱儿子说:“对亲属要和睦,不要违逆;对自己要谦逊,不要高傲;对生活要俭朴,不要奢侈。”又寄语平生好友,勉励他们共同致力于学。著有《石泉山房集》13卷、《重编使琉球录》2卷传世。
  郭天宠郭天宠(? - 1583)字承之,号翰池,遂川县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考中武举人。他以自己的军事见解上书南赣巡抚吴柏鹏,被授予把总。以后,因军功,先后升任万安营守备、广州都司。隆庆元年( 1567),倭寇骚扰广东惠阳、潮州,郭天宠受命领兵前往海丰支援,他配合守军切实加强海防,审时度势捕捉战机,乘倭寇渡海尚未登陆时,以奇兵进行袭击,把进犯的倭寇歼灭殆尽,为国家立下战功,被升为辽阳总兵。后来,郭天宠被人诬陷入狱,兵部尚书谭纶为他辩白,才得重叙其功劳。
  万历十一年( 1583),缅甸封建王朝勾结明朝叛军岳风侵犯云南边境,朝廷派郭天宠与总兵刘铤、邓子龙等率军进驻永昌,御侮平叛。在战争中,郭天宠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岳风见战不能胜,就设下诡计假装投降,却在山后埋伏军队,郭天宠受降陷入重围,英勇拼杀至深夜,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最后战死于乱军之中。郭天宠牺牲后,明朝廷追赠他为“宣武将军”。郭天宠不仅是一位将才,而且兼有文武才略,著有《四书备览》、《礼经聚谈》、《纲目叙正》。
  颜钧颜钧(1504 -1596)字子和,号山农,又号樵夫,晚年避明神宗朱诩钧讳,改名铎,今永新县芦溪乡中陂村人。儿童时代读书未入门路,理解力不强。后随父到江苏常熟读书,学习刻苦,学业长进很快。 17岁父死,从二哥颜钥讲“致良知”之学得到启发,突然领悟其中的道理,以后他一个人进深山野居,再攻孔孟圣贤之书,经九个月的努力,对儒家四书五经的深奥义理豁然贯通。他提笔作文,如江河水流之沛决,与学子讨论性命之学,往往岀语惊人,令人佩服。母丧后,先游江右王门刘邦采之门,然而“大事未然”,论旨不合。嘉靖十三年(1534),游学北京,在礼部侍郎徐樋门下3年,始得泰州学派正传学理。后因徐撼介绍,投王艮门下,受传体现道德救世精神的“大成仁道”。
  嘉靖十九年,颜钧应邀到南昌同仁祠讲学,闻讯者从四方跋涉而来。他以“急救心火”为题,讲解阳明心性之说,强调心的主体地位和对万事万物的主宰作用。嘉靖三十二年,颜钧游学京师,宰相徐阶在灵济宫召集群官,请颜钧讲学。讲学3日,听课者上千人。他讲学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讲者神思入迷,几至忘食。
  颜钧在研究哲学的同时,还精研兵书,喜奇计。嘉靖年间,倭寇猖獗,他们与浙江海盗头目王直勾结,侵占海边岛屿。浙江总督胡宗宪用计诱杀王直,但余党退守巢穴顽抗,后来倭寇又从日本增兵,再度进犯浙江沿海州县。官民大急,震动京城。皇帝发怒,严令胡宗宪限期平定倭患。胡宗宪见敌势猖獗, 无计可施。有幕僚对他说,江南名士颜钧深通韬略,或可问计。胡宗宪也早闻颜钧有异才,于是备厚礼相聘。颜钧施用奇计,戳穿倭寇海船,溺死倭兵数百人。然后他们乘势由水陆两路齐攻,倭寇丧失元气, 大败而逃,颜钧受到表彰。胡宗宪还拟授他官职,颜钧坚辞不就,继续在大江南北一带讲学。颜钧每讲学,必痛快淋漓地剖析社会现实,批判传统束缚人的观念。提出朝廷应让利于民,使民心归于仁。其言论不容于当时。
  颜钧继承了王阳明“致良知”之学,又发展了王艮的“百姓日用即是道”的思想,提出“凡人平日率性所行,纯任自然,即谓之道”的新命题,完全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来解释心性、天理之学,彻底打破了士大夫阶级对哲学的垄断。颜钧的思想是从发挥《大学》、《中庸》的义理而开端的。他以自我为岀发点、解释大、学、中、庸四个概念,以显示心的极大能动性,自我的心至大无边、至中无偏,凝聚自如、神缈无穷,即变化无穷,又主宰万物,反映了他的宇宙观和认识论。他的宇宙观是以心为主体,由心出发,演化生生不已的万事万物,完全颠倒了心物关系。在认识论上,颜钧是以“心”为认识主体,又是认识的对象,由心出发,通过它的妙应无穷,最后又可发明本心而崇德达道,达到认识一切事物的规律性。他的社会伦理思想的中心是教育人们“做人”和“救世”。颜钧一生以“先觉觉后觉”为己任,通过“急救心火”为途径教导世人,尤其是青年学子不要迷恋科场功名而心上火。他认为名利之心是最危险的东西,它可以毁灭圣贤之学,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颜钧政治思想的基本点是“民胞物与”,所谓“民胞物与”,就是把天下民众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天下万物当作自己的朋友。应该说颜钧是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明代重要思想家。
  颜钧游历上下南北,其学问见解,惊世骇俗.累遭诬陷。隆庆五年(1571)五月回到家乡,主要从事著述活动。其后人辑成《颜山农先生遗集》9卷留传于世,1996年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颜钧集》之4268 吉安地区志名重新出版。万历二十四年(1596)十二月二日,颜钧逝世,享年92岁。
  王时槐王时槐(1522 -1605)字子植,号塘南,今安福县金田乡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二十六年中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官方司员外郎、福建按察司佥事、太仆寺少卿,降光禄少卿。在任漳南佥事时,他出奇制胜,两次打退倭寇对漳南的侵犯。隆庆末年( 1572),任陕西参政3年。每至一地,都要推动建立私塾,时时下乡讲学,教化乡民。
  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关闭各地书院,打击私人讲学' 王时槐以讲学著称,故以“京察”罢归。万历中,起用为贵州参政,旋擢南京鸿胪寺卿,进太常,因专心讲学,皆不赴任。师同刘文敏,以讲学终其生, 与邹元标、邹德溥等讲学于复真、复礼、道东、龙华诸书院,著有《王塘南集》20卷、《念庵罗先生文要》6 卷、《广仁类编》4卷、《庆友堂续稿》7卷、《能仁会志》、《三益会语》、《漳南稿》、《仰慈肤见》、《支耸漫语》、《卫道编》、《恭忆先训自考录》等。主持纂修有《白鹭洲书院志》10卷、嘉靖《吉安府志》26卷、万历 《吉安府志》36卷。
  王时槐师从安福刘文敏,崇尚阳明理学,是阳明学的二传弟子,认为“居敬穷理,二者不可废一”。在继承师说的同时很重视自悟,尤其是晚年学术成熟期。他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建立了“透性”、“研几” 的整个思想体系,成为江右王学的重要思想家。万历三十三年(1605),王时槐逝世,享年83岁。
  刘元卿刘元卿(1544 -1609)字调甫(一作调父),号旋宇,晚号泸潇。安福县(今属莲花县坊楼乡南陂村)人。隆庆四年(1570)江西乡试夺魁。次年(辛末)年,在王文肃的推荐下.带着向朝廷的上书和文卷参加会试,因“五策伤时,忤张居正”,未获录取,还险遭杀身之祸,万历二年(1574)又没有考上进士,遂绝意功名,回到家乡,研究理学,开办书院,收徒讲学。
  隆庆六年刘元卿创办复礼书院,立王守仁、邹守益、刘阳、耿定向四位理学家的神位牌,岁时祭祀,并在尊经阁亲自讲学。万历七年,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多数书院被迫停办,而刘元卿把复礼书院改名为 “五谷神祠”,仍聚众讲学如故。万历十二年,学禁解除后,复礼书院又恢复原名,此后名声更大。海内学者景仰刘元卿如“泰山北斗”,远近从游者络绎不绝,贤者多出其门。刘元卿在创办复礼书院的同时,还创办了识仁、中道、一德诸书院。他与当时省内名流吴康斋、邓潜谷、章本清齐名,被称为江右“四君子”。
  随着知名度扩大,刘元卿引起了朝野的重视。邹元标、赵用贤、朱鸿谟等官员多次上书朝廷,推荐刘元卿。万历十七年,神宗特旨征聘,刘元卿力辞不赴,坚持悉心讲学。万历二十一年,神宗派员催他赴任,并授他为国子监博士,刘元卿只好应召入京。不久,升礼部主事。在朝三年,他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封建王朝的政治主张。在《请举朝讲疏》、《节制贡吏疏》、《直陈御倭第一要务疏》中,他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革除弊政、安定边陲、抵御外侮都是非常有利的。但这些政治主张都得不到神宗的重视, 于是他称病辞归家乡。
  刘元卿人称“正学先生”,从弱冠至暮年,一生孜孜于理学。他初游青原山,诱发了从事王守仁理学研究的兴趣。开始向安福刘阳学习,所得不深,于是离乡背井,远游从师。他先到浙江蓝溪徐鲁源处求教,虽有所得,并未解决自己所需求的东西。接着又到湖北黄安,拜耿定向为师。经耿定向指点后,刘元卿的理学思想完全确立,在理学的求索中既能吸收他人之长,又能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以“存守本体,随事躬行”作为一生的言行准则,平生不信道教和佛教。他的理学思想在江右王门学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邹守益之后,刘元卿与王艮成为江右王门学派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刘元卿逝世后,《明史》 为他立了传。
  刘元卿是理学家、教育家、又是文学家。他涉猎广泛,对于政治、经济、哲学、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都有成就。所以著述比较多,而且内容比较丰富。《江西通志》记载他所著的书目有《大学新编》、《大象观》、《山居草》、《还山续草》、《通鉴纂要》、《六鉴举要》、《诸儒学案》、《贤奕编》、《思问编》、《礼律类要》、《刘聘君全集》等,他的寓言集《贤奕编》尤为脍炙人口,曾收入《丛书集成》。近年来,全国出版的《寓言集》、《笑语集》都选入过他的作品。
  聂尚恒聂尚恒(生卒不详)字惟贞,号久吾。祖籍清江县(今樟树市)永泰镇大观桥村,父亲聂素贵入赘新涂改姓聂,本人新涂出生。少年师从王时槐、王锡爵。明万历十年(1582)壬午科举人,授庐陵教谕。 后任河北抚宁县令、福建宁化县令,以清廉、善医而著闻。
  聂尚恒嗜好医学,平时博览医书,精研医理,精察病情,既注意学习前人、继承传统,又结合医疗实践,不迷信古方,不拘于成说,发前人所未发,每治病多有奇效,擅长治疗儿科痘疹、内伤杂病。明代名医家,著有《医学汇函》、《医学源流》、《活幼心法》、《痘科慈航》、《奇效医述》诸书于世。《奇效医述》并有日本版本。
  龙遇奇龙遇奇(1566 -1620)字才卿,号紫海,今宁冈县鹅岭乡塘南村人。承父母教习,博读经史。少年人县学,20岁即以优异成绩而举秀才。明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九年登进士,殿试三甲。由通政使观政,授任浙江金华县知县。任期届满时,因政绩斐然而调京城,先后被派往陕西代巡边关,补任扬州,巡按三秦、两淮,后调任湖广道监察御史。
  龙遇奇奉命巡按三秦时,察知宦官梁永,以“莫须有”罪名,诬陷贤令满朝荐下狱。秦民申冤,他不畏权贵,特上《救满朝荐疏》。疏上,明廷下诏为朝荐冤狱平反。同时,奏数百人冤假错案,亦得以平反昭雪。在巡视两淮盐院时,针对盐政积弊太多,他决心整顿,条陈数千言纲要,均被朝廷采纳。自此盐政大振,对盐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人民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龙遇奇热心教育,致力于创办书院。他在扬州任职期间,捐俸买田,创办维扬书院,聘请当时名儒冯少墟为书院主讲,自己执礼甚恭。及老辞官告归,又于新城创办郑溪书院,亲手制订书院学规,撰证学绪言四十则,邹元标为之作《郑溪书院记》O晚年,龙遇奇专研理学,且交游甚广。初从王奉常等人游,后与当时东林党首领之一、吉水进士邹元标等名儒相交甚笃,常往来于青原讲院和白鹭书院,相互切磋,学名益著。撰有《圣学启关臆说》、《三秦慎徹恤疑录》、《按淮疏草》、《仕隐霞标》等,惜今均已散佚。
  刘淑英刘淑英(1619 -1663)女,名淑,以字行,又字静婉,自号个山、木屏。今安福县甘洛乡三舍村人。 明代忠臣刑部主事、扬州知府刘铎之女。天启六年(1626)其父被害时仅7岁。8岁随母抚父柩回归,受母教诲。她自幼聪明过人,又能孜孜不倦、刻励向学。她不仅工诗词,操笔立就,文采斐然,且通晓司马兵法、公孙剑术、佛道经咒,很快就成为一位深明大义,热爱祖国,气度非凡,才能超众的巾帼英雄。17岁时,与本县城南鹤塘村宁夏巡抚王振奇次子王蔼结婚,不幸丈夫在边疆以身殉国,遗孤永诠,尚未及2 岁,刘淑英21岁而寡。自此她常佩刀剑不离寝。
  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沦亡,清兵南侵,江南的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士大夫纷纷起兵抗清。但由于末世皇子王孙的腐败无能,清兵很快南渡。刘淑英深感亡国之痛,于顺治三年(1646)起兵抗清。她脱簪饰,散家产,筹集经费,招兵买马,募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日夜操练,并将队伍开赴湖南,打算与李自成余部十三家军联合作战。队伍路过永新时,恰遇何腾蛟的部将张先璧,刘淑英出钱物犒赏张部,并晓以爱国大义。军士听着无不色变,拱立待命。但张先璧心持两端,胆小怕死,不敢赴敌,且露欲纳刘淑英为妻之意,刘淑英勃然大怒,拔剑将张斩之,先璧惶恐环柱而走。刘淑英被囚禁后,斥责他们说:“你们有什么可怕的!胆怯到这地步还能赴汤蹈火吗?”并声称:“有断头寡妇无辱身寡妇!”并执笔题诗于壁道: “凭空呵气补乾坤,砺志徒怀报国恩。麟阁许登功未建,玉楼待诏梦先骞。销磨铁胆甘吞剑,抉却双瞳欲挂门。为弃此身全节义,何妨碎刚裂芳魂! ”随后,她被释放,即避地岭南,寻其父好友瞿式耦,商谈抗清之事。在外一年多,因形势越来越不利,起兵抗清难实现,而重返安福,将全部兵马散去解甲归田。而她在安福城南建小庵“莲舫”,隐居抚孤养母,奉佛以终。
  刘淑英不仅是一位通兵法,精剑术,精忠报国的女英杰,而且是一位懂文学,善诗词,在学识上颇有修养的女中名流。她品节刚烈,操行芳节。在后期的幽居生涯中,仍致力于文学,创作大量诗词以明志。 其诗文功力甚深,饱含激昂的抗清思想,痛国家之沦亡,慨河山之非旧,诗境幽遽雄豪,血随泪落,裂肝碎胆,读之令人湿目,感慨不已。刘淑英除多方搜集其父太仆公遗著,进行整理编辑成为《来复斋集》,计有 5册10卷刊行于世外,还搜集整理自创诗词300首,编成《个山遗集》7卷。还著有长篇评弹《天雨花》, 已佚。
  张贞生张贞生(1623 - 1675)字斡臣,号赞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家庭比较贫寒,但读书非常刻苦用功,有志于圣贤之学。清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乡试,考中举人。顺治十五年( 1658),赴京参加戊戌科礼部会试,取得进士第一,是为会元,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迁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康熙七年(1668)上《谏猎疏》,劝阻圣祖玄惮出关田猎,被采纳。康熙十一年秋,圣祖玄烽驾将出关谒陵,又有遣大臣巡察之议。张贞生于乾清门面奏,言辞过于激烈,以越位言事降二级,下考功议, 被革职为民。
  同年九月二十二日,张贞生扁舟南归。谪归之后,安家在泰和王山(即紫瑶山)。这王山有定岩、覆筍峰、木琴洞、虎子岩等名胜,他住在定岩,把居宅定名为诚意书院,他在《唾居》一文中说:“在定岩下,久为废庵,葺而居之,人弃我取,颜曰’唾居’。”他在山上过着清苦的生活。他说:“王山笋类多苦,烹之亦有真味。又产苦菜,浸之一宿,饥来啖之,颇胜园蔬。然以其苦,多为人弃。人生营营,无日不苦。日在苦中,安之若饴。至饮食细故,非刀俎物命,便不可下箸。安得携此二苦味,令饱尝耶?”同时,他又说到: “王山金顶之胜在于高,尤在于孤。然不高则不孤,愈高则愈孤,君子立身亦然。”这些生动的语言,反映了他简洁朴实的生活和孤高慎独的性情。他在治学方面,初守王阳明良知学说,谪归后,潜心研究罗钦顺《困知记》,读后受启发,转而专宗朱熹,以“慎独主敬”为旨归。提倡分知行为二,认为单提致和,不如直说驾行文为切实明白。又以为做学问只有渐进工夫,无顿悟法门,讲顿悟实为害人。与熊赐履以理学闻名,是清初江西一些文化人由宗仰阳明心学转而师事程朱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康熙十三年,张贞生奉诏回京,恢复原来的官职,仍为侍讲学士。他才华出众,在京时,贫困不能僦居,住在吉安会馆。室内高悬“慎独”二字,壁上书有一副对联:“可危是人禽之介,吃紧在义利一关。”关门著述,不与朝士交接。“蓬蒿满径,突无炊烟,濒行至不能具装,故人醜耋,一无所受。”著有《王山遗响》6卷、《唾居随录》4卷、《庸书》20卷等。
  蔡文诏蔡文诏(1617 -1676)字汉右,号严庵,遂川县东南坊人。5岁启蒙读书,8岁便能写简短的文章, 11岁时赴童子试,受到知县朱助国的赏识,进入县学读书。崇祯四年(1631)以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考中第三名秀才。崇祯六年,17岁时就开始参加乡试,虽然没有考中举人,却为考官所欣赏。此后,每逢乡试,蔡文诏几乎都参加了考试,直到清顺治十一年(1654)38岁时,第五次赴乡试,“凡三试取中恩贡”。 顺治十三年,蔡文诏参加廷试,“以选贡考授县职”,受到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机的器重,将他推为卷首,进入国学继续深造。次年,又参加了北闱乡试,仍“取中不果”。自明崇祯六年(1633)至康熙二年(1663), 即蔡文诏从17岁至47岁的31年间,他历届都参加了考试,可惜都没有考中进士。顺治十六年,蔡文诏自京师归里以后,曾讲学于吉安白鹭洲书院。康熙十三年,因“甲寅之乱”,为避兵乱、他寓居赣州,于康熙十五年(1676)八月二十日,在赣州逝世,终年59岁。
  明朝鼎盛时期,龙泉(今遂川县)、万安在京城共同创办了“云龙会馆”,为两县进京士子寓宿之所。 明、清交替时期,社会动乱,同郡人吴应祖租住会馆,不仅没有交纳租金,10多年后反而把会馆据为己业。 顺治十三年(1656)春,蔡文诏了解和核查会馆被占始末之后,向当地官府告发,官府驱逐了吴应祖,恢复了两县的会馆旧业。嗣后,他又联络两县赴京人士,对会馆进行修葺,重新雇人看守,并与其订立产权和管理合同。蔡文诏的这一举动.受到龙泉、万安两县学士的好评。
  蔡文诏--生虽然屡试不第,但几十年的勤学苦读、广泛阅历和不断写作,使他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尤其精于理学、经籍。他一生著作很多,所著诗词有《牧笛草》、《入闽吟》、《绕树语》、《亦舫草》、《林窝草》、《燕语竹音》、《哭母》、《永言草》百首,《竹径》百首和《南乡子》40阕;乐府有《榴花合》;还有《严庵全集》、《翼治全书》108卷、《四书萤书》20卷、《读史眼》、《太上感应篇发明》、《禅悦小草》等文集,以及记述忠孝节烈和有关风化事迹的《修吉堂集》等。清代乾隆、道光、同治三部《龙泉县志》都采辑了蔡文诏写作的大量传记、序跋、诗词。蔡文诏不失为一个学识渊博、著述颇丰、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贺贻孙贺贻孙(1605 - 1688)初名诒孙,字子翼,自号水田居士,永新厚田中屋里(今永新县沙市镇中居村)人。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7岁学习时文,9岁能文,16岁参加考试,永新县令史心南非常赞赏他的文章。是年参加府试中了秀才。明天启五年(1625),贺贻孙赴省考试,主考丁天行准备录取他为《易》 魁.因文章写得太奇,被副主考压抑,仅中副榜。但贺贻孙没有失志,而是潜心研读经史和秦汉唐宋的书籍,吸取精华,灵活运用。他与万茂先、阵士业、徐巨源、曾尧臣等名宿结社于豫章(今江西南昌)。佳文付印,皆推贻孙为首领。当年,父亲贺康载任浙江西安县(今浙江省衢县)知县。21岁的贺贻孙随父赴西安县就读,更发奋学习,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目睹人民生活的艰辛,对朝廷“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26岁,祖母病故,随父还乡,在家守孝写诗文。
  崇祯九年(1636)九月,贺贻孙参加乡试,作《驭宦竖策》,榜公布出来后,又仅中副榜。科举又一次失意,但仍不失志,他更加努力博览群书,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各类历史、小说、农林业知识,甚至中医学论著,无所不读。他读书不墨守旧说,不拘泥于前人注疏,善于独立思考。他还喜欢做社会调查,研究人际关系问题。贺贻孙文才拔萃,但从不自满,始终虚心好学,以好友之长策励自己。他特别对先辈敬佩,常去吉安白鹭洲书院恭拜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刘辰翁等人遗像,以他们为榜样,读书做人。崇祯十五年秋,他赴省乡试又未中。战争连年,天下大乱,他决心放弃考试,专心攻读古文词。
  明朝灭亡后,清朝廷为了长治久安,到处搜罗人才。顺治八年(1651)八月,督学使樊鑽推荐贺贻孙入仕途,被拒绝。康熙十七年(1678),巡按御史笆重光,以博学宏词名义特荐贺贻孙去做官,亲友都劝他出仕,但母亲反对他应召,给他剪去头发,做好僧帽衲衣,逃入禾山,从此,他与高僧羽士往来,拒绝与统治者合作。统治者对拒不合作的“明遗民”特别加重赋税。他顶住沉重的压力,面对严酷的形势,遁入山中,隐居乡间,结交志士,致力于研读古籍和写作。贺贻孙进入晚年,家境中落,布衣蔬食,毫无怨恨,唯日以著作自娱。至暮年,贺贻孙的生活处境十分凄苦,母、妻、胞弟、次儿先后去世。他悲痛欲绝,从此, 过着孤独生活,家产亦已破败。但他尚气节,屡患难,死生不渝,仍旧日夜读书著述,翰墨流芳。
  贺贻孙是清初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著书50年,作品甚富,于经有传、于史有论、于诗文有集。留下的精神产品有《水田居士文集》、《激书》、《诗筏》、《水田居存诗》、《骚筏》、《诗触》、《易触》、《浮玉馆藏稿》、《水田居掌录》、《水田居典故》等。文章逾千篇,诗词800余首。其中有的是研究经世之学的,有的是观今鉴古的,有的是评论文艺创作的,有的是歌颂祖国河山的,有的是教育儿孙的,都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部分著作辑入《四库全书》,人名列入《辞海》。
  杨嘉瑞杨嘉瑞(1629 -1704)字兴符,今永新县在中乡平分村杨家人。一生效力于清朝绿营军中,历任守备、都司、参将、总兵,为平息“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镇守海疆和开发海岛立下了显赫功绩,受到康熙皇帝的封爵嘉奖,得到驻地人民的拥戴,成为清初一位名将。
  杨嘉瑞少年时随父至浙江任所,对军事武艺就有浓厚兴趣,常常与其兄嘉珍一道舞刀弄枪,演习对阵布兵。其父积极支持嘉瑞的志趣,让他研习孙、吴兵法,勉励他实现自己的抱负,并设法把他荐入绿营军中。杨嘉瑞进入绿营不久,就以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娴熟的武艺赢得了军士们的敬佩和上司的器重。
  康熙十一年至十五年(1672 ~ 1676),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先后在云南、广东、福建起兵反叛,史称“三藩之乱”。在“朝廷思定.民心思安”的大势下,康熙发兵征讨。杨嘉瑞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在数年的征战中,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安置流民,一无失所,防区安定,功绩显著,相继提升为海丰守备、平州守备、龙门(广州东北)都司。在“三藩之乱”期间,据有台湾的郑经乘乱在福建沿海一带不断袭扰,百姓不得安宁。杨嘉瑞以参将之职参与征伐。康熙十九年,杨嘉瑞奉命督造战船,训练水师,旋即一举攻克厦门,因功升任厦门总兵。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断然拒绝郑经企图变台湾为藩属国的无理要求,下决心攻取台湾。康熙二十二年,清朝廷授命水师提督施琅率兵二万,战船三百,大规模地进攻澎湖列岛,杨嘉瑞奉命率一部参战。是年八月,清军从鹿儿门登上台湾岛,郑经之子郑克境率文武百官向清军投降。至此,台湾与澎湖列岛尽归清版图,实现了全国统一。康熙帝嘉奖有功将士。杨嘉瑞功加十二等,封爵喇布勒哈番(骑都尉)并准予世袭。
  此后不久,杨嘉瑞奉命镇守南澳(今属广东)。该岛孤峙海中,尚未开发。他到任后,即亲督军士披荆斩棘、开荒构舍、屯垦戍守,并私人捐资采办粮食,收容流离失所的百姓,使其免受饥寒。又在岛上构筑城垣,以利固守。创办义学,注重教育。整顿军纪,奖励提拔守岛有功者。由于杨嘉瑞苦心经营,南澳成为沿海的一个军事要地。
  晚年,杨嘉瑞受任厦门代理提督,因年事已高,屡次奏请卸职,才获准以原品致仕。卸任离去时,驻地军民修建祠堂纪念他。朝廷因他有功封赠其曾祖父杨世选、祖父杨复、父亲杨顺为一品荣禄大夫,诰赠其祖母为一品夫人。著有《扫云轩》诗集。
  王澈王频(生卒年不详)字上一,今莲花县高洲乡高滩村人。清代天文学家。少年时期,就特别聪敏、 勤学。既精通易经,又系统地考究和翻阅了《周子太极图说》及皇极诸书。成人后又通晓天文、谶纬,并有其独特见解。他曾画《周天缠舍》,即日月星辰运行的图像,挂于床头,每日认真观察、思考。有一夜, 他坐在冷露中仰观星象,对照图像,细心分析,终于弄懂了《周天缠舍》中的道理。这对他以后的天文研究帮助很大。康熙五十二年(1713),王澈经考试,取为钦天监观候天文生。
  龙体刚龙体刚(1655 -1731)字铁芝,号牧州,亦号莫遂,清永新县十四都南城(今永新县澧田镇南城村) 人。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少年时,家庭贫寒,父母勤劳耕种供他读书。他勤奋努力,攻读诗词和古文,精通六艺。成年后,正值“滇藩之变”,且家庭贫困,一度放弃举子业。他为人端方,识贯古今,敦信义,不轻进退。后来以国学生应试选授州同知。
  龙体刚在京师时,贤士大夫很器重他。他寄兴于山水,在诸大夫的资助下,游历了大江南北的江、 浙、闽、粤、蜀等地,每到一地,悉心考察,随即起咏。这些诗,潇洒旌尘,人称有“三唐风致”,编成了《半窗诗文集》,都是纪游之作。《越台怀古》云:“朝台树影夕阳红,黄屋春来眼际空。潮水不销南宋恨,海烟犹卷汉文风。”忧国之情,悲怆痛切。又《麦枯》云:“麦枯、麦枯,君将何钱了官租;江边捡螺作朝哺,哺熟聊以饱阿姑。”忧民之心,跃然纸上。一些吟咏山水花鸟之诗,也着意渲染,颇具声色:“风雨连朝洒数尊, 镜台新月复黄昏。伤今谁续桐君谱,独尔能招山鬼魂。花烂霜篱秋不落,潮回海岸迹犹存。只遗岭北无家雁,还抱高风宿石门。”(《赠别包鳞生》),悲愤之怀,傲岸之意,寄言此兴。
  龙体刚著的《半窗史略》,以歌谣形式,简介、编辑历朝史事为训蒙课本。有42卷,各撰为歌,每歌缀以略言。38卷以前,起于上古,讫于明代;39卷至42卷,分乾、象、坤、舆、官制、经史等7类。全书文史兼备,开乾嘉考据之先河。他广稽博核,原委井然。当时的史学家江华屋评价其文:“约而赅,直而婉,瞻而不秽,典而有则,以五言之韵语,括千古之治乱。”学士黄鸿中作的序言说:“发前贤之扃钥,作后学之津梁者,莫最于《半窗史略》。”龙体刚著作甚富,除《半窗史略》外,还有《半窗诗集》、《半窗诗略》、《半窗词略》、《半窗策略》、《龙氏杂录》、《半窗全集》都为当世宝筏。刊行后,世人对他的作品争相诵读和珍藏。洪金鼎洪金删(1684 ~ 1759)字玉友.号杏园,今新干县七琴乡洪家村人。童年时,家境贫寒,仰仗房族乡亲接济,才入私塾念书。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被县学使冀霖取补弟子员。而他却无意进第仕宦,加之从小瘦弱多病,于学业之余,兼读灵素金匮诸医书,潜心致力于医理、医术的研究.并实施临床切脉用方.终于学有成就,治病有方,尤擅长诊疗小儿科、妇科。洪金鼎为解救民间百姓缺医少药之苦而足迹遍布新涂、清江、新余等数县,他“因症切脉用方,因方用药”,许多当时视为“绝症”的痼疾,一经他诊治,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并以“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见称,深得乡间邻里的称赞,被人们誉为“华佗再世”。
  洪金鼎一生行医治病,从不为钱财,只救死扶伤。对贫苦百姓常徒步出诊,免费医治,甚或解囊相援,代付药费o洪家村与东郭村历来不和睦,乾隆年间,为了争一点山界,两村械斗一场,双方都伤了一些人。东郭村派员来洪家村请洪金鼎去诊治,他义不容辞。可村上族长却百般阻止,洪金鼎晓之以理, 说服了房族长,背起医药箱,来到东郭村为伤员治病。东郭村大为感动,从此,洪家和东郭两村的关系重归于好,和睦相处。有一年,田东村有一对年轻夫妇,同时得了“盗汗”病,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弄得夫妻二人相互埋怨。时过半年,病亦如旧,请来洪金鼎诊治。洪金鼎见了这对夫妇,一不号脉,二不开药, 单单要他们夫妻二人换穿内衣,穿热了再换穿,每天反复三五次。此为“阴阳调平,更衣止汗”之法。你们夫妻二人,一个阴虚,一个阳元,通过频更内衣,使阴阳平和。夫妻俩照洪金鼎说的试了二天,“盗汗” 便明显好转,又试二天,“盗汗”痊愈。
  洪金鼎自幼勤奋好学,潜心钻研。他先后读过《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医学名著,搜集、整理、记录民间单方、验方、便方三百余种,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行医,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乾隆九年 (1744),洪金鼎已届花甲之年。他吸取前人的医学遗产,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开始起草《医方一盘珠》 书。经过几番修改,直到乾隆十四年冬,才基本完稿。此书汇为十卷,内容从“五运六气”、“十二经络”、 “五脏”、“六腑”、“脉里命名”到“头痛门”、“眩晕门”、“咳嗽门”、“外科”、“妇科”、“小儿科”、“五官科” 等样样齐全。该书所撰汤头歌诀,既圆通易于诵记,又便利临床用方,直至今日,仍不失为一部有实用价值的通俗中医专著,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造福后人。还著有《内经释义》一书,已佚。乾隆二十四年(1759),洪金鼎逝世,终年75岁。
  蔡宗玉蔡宗玉( 1738 -?)字象贞,号茗庄,今遂川县零田镇塘背村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以廩膳生员参与修编《龙泉县志》的分辑工作。嘉庆元年( 1796)59岁时为恩贡生。
  蔡宗玉出生于儒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以名儒习医学,藏医书甚富,而且医术高明。在这种环境熏陶下,他从小刻苦攻读诗书,在致力求取功名的同时,认真钻研医学。对古典医籍及历代名家学说,细心研读,勤于实践,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治病讲求“方必切病,药必对症”,行医数十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名重当时。
  蔡宗玉晚年潜心著书立说,集历代名家医著,结合自己从医数十年的实践,在70岁高龄时,著成《医书汇参辑成》24卷,刊于嘉庆十二年。这部医学巨著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冲药学、方剂学、内科、 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等各个方面。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遵从经典,汇集众家之长,广征博采,兼收并蓄;二是分类编写,排列分明有序,检索方便。分注于各证逐条之内,证必详辨,药随方释,使阅者依病审脉,依脉辨证,依证寻方,依方定药,洞达无疑。书中所引典籍,有不少是过去汇辑的医书所未触及;阐述的许多观点,也有独到见地。蔡宗玉在该书凡例中写道:“医书原欲以济人,故不禁翻刻。及授梓时, 复邀良友,共相校正,诚恐一字之讹,有关性命。”足见其以医济世的胸怀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书成之后,先后有嘉庆十二年丁卯本、嘉庆间次知斋刻本、道光十九年重刊本、文奎堂重刊本、光绪间刻本和清朝刻本等6个版本,至今北京、上海、浙江、四川、江西、沈阳等省市一些大图书馆,均有此藏书。
  蔡宗玉以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医学事业,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医学界列为江西名医之一。著有《医书汇参辑成》24卷、《六经伤寒辨证》4卷、《妇科》2卷等书。刘绍书刘绍书(1803 - 1872)又名乔梓,清代永丰县柔岭(今上溪乡双岭村)人。种田为业,一生勤劳俭朴,颇有家资。慷慨好义,乐行善事。
  永丰城南平政桥(今恩江大桥南段),是县南行交通要道,原为石墩木面桥,因桥板木质易朽,每遇洪水暴涨,桥毁路断,行人望河兴叹。邻里乡亲都盼望能改建永久性的石拱桥,苦于经费难筹,久久未成。
  绍书听其子理堂言及此事,毅然节衣缩食,捐款建桥,并令其子理堂负责督造。其子不负父望,自咸丰三年(1853)始,历尽艰辛,经8年建成石拱桥.并与北端济川桥连接,成为全省闻名的恩江大桥。
  咸丰七年,县学宫于战乱中被毁。同治元年(1862),经刘绍书一人独自捐白银8000两加以重建,并丹漆一新。
  此外,他还捐款,在县内的往来要道上先后建成大小石桥20余座,不少至今犹存。同时,对县内修书院、筑城墙、建义仓、储积谷、葺理养济院、救济灾荒等义举,无不慷慨解囊。总计他一生为善事花费白银不下3万余两。清廷念其急公好义,造福桑梓,按例封赠他州同知加四级功名。
  龙文彬龙文彬(1824 -1893)字撷菁,号筠圃,今永新县澧田镇南城村人。3岁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叔父抚养他成人。6岁时,在河边放牛,常拿赶牛的小竹子在沙滩上画字;或伫立于经馆外旁听塾师讲学。 未满10岁,作文下笔千言。后随永丰刘绎游学。咸丰九年(1859),恩科举于乡。同治四年(1865)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元年( 1875),任《穆宗实录》详校官,赏加四品衔,赏戴花翎。
  龙文彬小时候和叔父相依为命,家里穷得没有一担谷的储备。他中进士前,以教书为生,有点薪水, 便全交给叔父,甘于清贫。龙文彬在京为官及后来教馆收入丰厚了,便乐于为公。凡有公益的事,他总是慷慨解囊。他说:“我不做守财奴,把很多钱遗给子孙。见义,量力去做,不等待有了余钱再去做。”还说:“俭以养廉且惜福,勤以补拙且养生。”龙文彬在京做官15年,眼见曾国藩兴团练、李鸿章办洋务都不能根治清政府的腐败,不能改变国家贫弱的状况。于光绪六年告老还乡,先后主讲于南昌友教、经训书院及本县的秀水、联珠、莲洲等书院和本府的鹭洲书院、临江府的章山书院。他一边教授生员,一边著书立说。龙文彬是晚清文史学家,他的经、史、诗、文都有成就,尤精于史,所著《明会要》80卷,堪称鸿篇巨制。内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职官、选举、民政、兵、刑、食货、祥异、方域、外番15门,498目。征引赡博、详尽地记载了明代的政治、 典章制度掌故。对研究明史,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还写了许多诗,刊印了的有《永怀堂诗文钞》12 卷和《明记事乐府》4卷。收录在《永怀堂诗钞》中的杂诗,咏物抒怀、写景叙事、清新自然、情真意切。所著《永怀堂文钞》10卷,分经解、论辩、序、传、墓志墓表、碑记、杂著7类。如《罢中书省论》、《成祖杀梅殷论》、《张居正论》、《刘基论》等,见解都有独到之处。他的著作还有《周易绎说》、《明史纲目》3卷、《明史质义》8卷、《史论》2卷等。
  龙文彬在朝为官,在乡执教,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都称他是“古所谓有道君子”。读过他的文章的人,或说“博而赅,杜马之徒也”,或说“渊以粹,欧曾之流也”。名儒刘绎曾有诗赞他:“龙子具史才、 善学紫阳笔。古今纳怀抱,早兼才学识。”龙文彬的诗流传到域外,被越南的使臣得到,像得到白居易的新作一样觉得珍贵。
  徐道焜徐道焜(1848 -1900)吉水县城北门人。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河南开封府知府。为官正直清廉,刚直敢言。光绪年间,长江洪水泛滥,江西全省受灾深重。江西省官吏不敢向朝廷报告灾情。徐道焜挺身而出,将江西灾情直言奏明朝廷,请求朝廷拨款赈济灾民。皇帝准奏。江西灾民始得国家赈济。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出兵攻入北京城,慈禧及光绪帝仓促奔西安。行前,特任命徐道焜为北京城巡城御史,督都军士防守紫禁城。徐道焜临危受命,置自身安危于度外,立志保国,着力整饬军务, 加强防备,日夜在紫禁城墙上巡逻,防患敌军,从不懈怠。八月的一日,正率军在紫禁城墙巡行,城外八国联军指挥官持望远镜观察,见清军一高官骑马率众,仪仗整齐,正在城墙上巡逻。遂命炮兵以密集炮火轰炸城墙。徐道焜被击落马下,以身护城殉国。其时吉水尚有城墙,习俗凡谢世于城外者,遗体不得入城。而经朝廷特许,徐道焜遗体运回吉水,在城内治丧,葬县城南郊,终年52岁。
  姜守旦姜守旦(? -1907)原名万鹏飞,永丰县人。幼年丧父,沦落街头。15岁到安源煤矿做工,加入哥老会。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自立山头,成为哥老会支派洪福会首领。
  光绪三十二年夏,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奉东京同盟会总部之命,从日本回到湖南,组织和发动武装反清斗争。当时在萍、浏、醴一带的会党,有以龚春台、萧克昌、冯乃吉为首领的哥老会,有会员数千人,分布在安源煤矿和萍乡与醴陵交界的乡村;有以姜守旦为首领的洪福会,有会员数千人,分布在浏阳县东部地区与萍乡交界的桐木等地;有以廖叔宝为首的武教师会,有会员千余人,分布在萍乡的上栗市一带。这三支会党队伍号称万众,虽然都提出“反清灭洋”、“反清兴汉”的口号,但各立山头,互不统属。 刘道一、蔡绍南向会党反复说明这次革命是国民革命,目的在求全民族的自由解放,而非为个人称帝争王。光绪三十二年,声势浩大的萍浏醴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自号“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12 月8日,龚春台率大军进入浏阳境内,沿途会众及萍乡安源煤矿工人纷纷加入义军。大军抵达枫林铺, 队伍已扩充至两万多人。此时,洪福会会党首领姜守旦也集合会党1万多人,进攻浏阳县城。驻浏阳清军凭借精良的武器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先后击败姜守旦和龚春台部,迫使龚部退守牛石岭与清军发生激战,义军终陷失败。牛石岭战后,清军主力转而直袭姜守旦部退守的大溪山天岩寨,苦战20余日后,姜部几乎全军覆没,姜守旦阵亡。
  黄三祥黄三祥( 1855 -?)又名满羊,今宁冈县大陇乡源头石洞村人。原籍广东,系客家人。早年,其父黄万清偕家人在深山桐梓坳里搭棚而居,以开荒种地、砍柴、狩猎维生。黄三祥生性豪爽、倔强,经常随父亲打猎,苦练武功,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光绪二年(1876)秋,黄三祥随父亲去湖南衡阳卖山货,来到闹市,正逢日本武师吉田宁一郎在该市设下擂台,要与中国人比武,昏庸无能的清政府为讨好日本人,宣布每打死中国武师一名,反而赏给大洋百元,就这样被打死在日本武师手下的中国武师达30多名。黄万清见此气愤不过,挺身而出,报名打擂。他如同一股旋风冲上台,吉田宁一郎的确功夫过人,左冲右杀、上下翻飞,双方激斗了数十个回合。 黄万清毕竟上了年纪,有些体力不支。在危急时,黄三祥一个双飞,闯台助父,左右开弓,龙腾虎跃。父子俩紧密配合,前后夹攻,打得吉田宁一郎招架不住,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虎掀式击败日本武师吉田宁一郎,全场轰动。在场的中国人扬眉吐气,无不叫好。日方恼羞成怒。卖国的清政府连忙出动骑兵捉拿黄氏父子。黄三祥不幸被擒,其父以身替死,营救脱险。从此.黄三祥对黑暗腐败的清朝官府更是恨之入骨。
  黄三祥带着悲愤回到家里,母亲得悉丈夫落入死牢悲恸欲绝。黄三祥怀着为父亲报仇雪恨的决心, 辞别了母亲,投奔四川峨嵋山,寻访紫云洞,拜师无影道长学艺,整整苦练了 10年。他把师傅传授的拳术和父亲教练的扳、勾、扑、剪、撕等功夫,与猴、蛇、虎、狼、豹的形意拳术糅合一起,自成一体,称之为“金爪拳”,被武坛奉为“金爪拳王”(黄)。同时,他对气功亦有较高的造诣。他还精通伤科医药,诸如止血镇痛、点穴舒络、植筋接骨以及治疗疑难绝症等都有一套验方。谁家相求,他都不计酬金而全力诊治,深得群众爱戴,名声远扬湘赣粤三省。他所授门徒,遍及湖南的鄢县、茶陵、耒阳,江西的龙泉(今遂川)、永新、兴国、庐陵(今吉安)及广东的南雄、乐昌等地,慕名而从师者多达2000余人。
  光绪十四年,黄三祥结交贫苦农民1000余人,以木棍、大刀、鸟铳、土枪、土炮等为武器,攻打县城, 焚烧县署。光绪十九年冬,新城土豪又到大陇、乔林一带收取“山租”,逼迫山民以酒肉款待,还借故打骂山民,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激起山民无比愤慨,便将豪绅痛打了一顿。数日后濠绅搬来官兵,大肆烧杀抢劫,临走时还捉走数名山民。黄三祥闻讯气愤不已,见豪绅有官做靠山,势力较强,一时难以下手,遂图扩充势力,联合鄢县的邓世恩,安仁的赵飞龙,龙泉的李安辉、赖亚四等绿林好汉,合成一支1000余人的队伍,号称“草珠军”,黄三祥被推为军“元帅”,于光绪二十年正月十二日举起造反大旗,攻打永宁县城。清军大败而逃,捣毁了县公署,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次日黎明,大雾如盖,知县郑恭带领乡勇乘雾疯狂反扑,草珠军急忙应战,与乡勇激战于南门外,终因寡不敌众,郦县、安仁、龙泉首领邓世恩、李安辉等100余人战死,64人被俘,余均逃散,唯独黄三祥在战乱中冲杀出阵,后下落不明,是生是死,至今无从查考。这次震撼湘赣边界的农民大起义,终于被官府的残酷镇压而不幸失败。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