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4328
颗粒名称: 商代遗址
分类号: K871.1
页数: 1
摘要: 王毛山遗址位于新干县塘头乡桁桥雷家、桥头的丘陵地带,坐南向北,状似太师椅;西靠马脑山, 东北面邻乡农科所,南面为果子场。南北长95米,东西宽102米,面积为9690平方米。省地文物部门专家考察,鉴定为晚商时期遗址。天子地位于遂川县县城西面1.5公里泉江镇四农村孙坳坊后山冈,左右两溪汇合处。北东南三面临水,西负山丘。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布于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五个台地上。地表覆盖着红烧土和灰炭土。1979年12月中旬,开荒平地时,采集石铮、石斧、石凿、石嗾、石钻、石刀、石矛、石球、砺石共 62件,陶鼎残足37件,陶纺轮6件,各种印纹陶片93件,甑残片、高领盖各1件。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内容

王毛山遗址位于新干县塘头乡桁桥雷家、桥头的丘陵地带,坐南向北,状似太师椅;西靠马脑山, 东北面邻乡农科所,南面为果子场。南北长95米,东西宽102米,面积为9690平方米。省地文物部门专家考察,鉴定为晚商时期遗址。
  天子地位于遂川县县城西面1.5公里泉江镇四农村孙坳坊后山冈,左右两溪汇合处。北东南三面临水,西负山丘。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布于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五个台地上。地表覆盖着红烧土和灰炭土。1979年12月中旬,开荒平地时,采集石铮、石斧、石凿、石嗾、石钻、石刀、石矛、石球、砺石共 62件,陶鼎残足37件,陶纺轮6件,各种印纹陶片93件,甑残片、高领盖各1件。省文物工作队鉴定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晚时期遗址。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