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997
颗粒名称: 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
分类号: G242
页数: 2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前期,吉安地区各县(市)开始在少数乡镇建立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明显发展。:1981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遂川县大汾乡文化中心先进文化站称号,出席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997年,全区又有12 个乡镇文化中心站被授予第二批百强文化中心站。吉安县永阳镇文化中心1982年建,1990年改名为永阳镇文化中心。拥有广播电视设备、文化用具、服装、道具等,固定资产总值达100多万元。藏有图书3000多册及报刊,固定资产达18万元左右。村级文化室20世纪70年代中期,吉安地区农村陆续建立文化室,在原农村俱乐部的基础上建立,有的兼作民兵之家、青年之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文化馆 文化站

内容

20世纪50年代前期,吉安地区各县(市)开始在少数乡镇建立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明显发展。
  80年代发展较快。到1983年各乡、镇基本建立了文化站,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还建立了文化中心, 但总体发展缓慢。:1981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遂川县大汾乡文化中心先进文化站称号,出席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990年,永丰县潭城乡文化站被文化部授予先进文化站称号。:1995 年,全区共有10个乡镇文化中心站,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第一批百强文化中心站。1997年,全区又有12 个乡镇文化中心站被授予第二批百强文化中心站。
  到2000年,全区共有乡镇文化中心65个,文化站146个。其中经省文化厅考评,有22个文化中心或文化站被授予全省百强文化中心(站)。全区各乡镇基本形成了一个以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为中心的农村文化网络。
  吉安县永阳镇文化中心1982年建,1990年改名为永阳镇文化中心。由文化站、电影院、广播站组成。文化站站舍400余平方米,有阅览室1个(面积约40平方米),排练厅1个(面积约100平方米),还有乒乓球、桌球、棋牌、图书资料、艺术档案、培训讲座室等,室外有临街宣传橱窗及黑板报栏。常年开放,经常举办各种群众文体活动。专职人员2名。1993年自筹资金建成电视差转台,1995年建成有线电视网,每年有线电视经营收益达2万余元。
  吉水县水南镇文化中心工作项目有:报刊阅览、图书借阅、电视、录像、展览、舞蹈、戏曲、故事讲座、文学创作、美术、摄影、通讯报道、群众体育、业余剧团等。至2000年,全镇投入文化中心建设资金累计达50多万元。拥有广播电视设备、文化用具、服装、道具等,固定资产总值达100多万元。村村拥有一个文娱活动室,一个图书阅览室和一个电教室,基本形成一个以镇文化中心为中心、村组文化室为网点的大文化网络格局。1980年后,该中心连续6年被评为地、县群众文化先进单位,1984年12月,在全省集镇文化中心评比检查中获一等奖,并荣获省委授予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百强文化中心站称号。
  吉水县白沙镇文化站1952年成立白沙业余剧团,1967年建白沙公社文化站,活动场地面积300平方米。辟有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类室、书画展览室、录像室等,并有10多平方米的宣传栏。藏书3000余册,报刊30多种。每年开放时间都在300天以上。20世纪80年代起,全镇15个自然村有12 个村建立了文化室,每个文化室均开展图书、杂志、报刊阅览和球、棋类活动,有业余管理人员。
  1992年,被省文化厅评定为二级文化站。泰和县桥头镇文化站1986年建立,内设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电影院等。办公活动场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篮球场、排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活动场所和闭路电视、调频广播、电影放映机、卡拉OK歌舞厅等娱乐设备。藏有图书3000多册及报刊,固定资产达18万元左右。图书室每年开放时间都在250天以上;活动室和卡拉OK室每逢节假日对群众开放。每年举办文艺晚会10多场,送戏、送电影、送杂技下乡80多场。开办了新华书店、电影队、音响屋等经济实体。
  遂川县大汾镇文化中心成立于1981年,由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电影队组成。1992年,投资12万元兴建的文化中心新楼竣工。新楼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内设办公室、藏书室、阅览室、艺术档案室、桌球室、电子游戏室、歌舞茶楼、农民剧团排练室、摄像室、乒乓球室、棋室、广播和有线电视转播机房等;影剧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6.4平方米,座位840个,35毫米放映机、 银幕、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近几年来,镇财政每年均拨给1.5万元,用于开展节日群众文艺活动、农民剧团送戏下乡演出,安装有线电视、添置设备和订购书报等。该中心各厅室天天开放,年接待群众近15万人次。每年刊出宣传栏24期,举办篮球赛二次,举办大型晚会等群众文艺活动12次以上。 1981年,文化中心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先进文化站称号,被省地授予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底,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廖诗标作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出席了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双先表彰会;1992年评为省一级文化中心;1995年,文化中心的上官树获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文化中心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百强文化中心称号。
  村级文化室20世纪70年代中期,吉安地区农村(包括少量城镇)陆续建立文化室,在原农村俱乐部的基础上建立,有的兼作民兵之家、青年之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有更大的发展。90年代后,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发展,文化室渐渐消失,少数尚存的除作为群众图书阅览场所外,没有更多的文化活动。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