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篇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406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六篇 教育
分类号: G4
页数: 138
摘要: 唐代,颜真卿在境内广置学舍,大兴斯文,播下兴学种子。宋时,白鹭洲书院成为江西一流、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明清两朝,西原、青原会馆雅集“王门之子”,学术争鸣隆盛。清末民初,受西方文化影响,境内新式中小学堂相继开办,幼稚教育、师范教育业已萌芽。抗战胜利后,外埠学校陆续迁走,加之全面内战爆发,境内教育事业渐衰。
关键词: 教育方法 教育培训

内容

唐代,颜真卿在境内广置学舍,大兴斯文,播下兴学种子。宋时,白鹭洲书院成为江西一流、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明清两朝,西原、青原会馆雅集“王门之子”,学术争鸣隆盛。历唐迄清,境内重教崇文蔚为风尚,耕读传家相沿成习,书院勃兴,社学、私塾遍举,周敦颐、朱熹、江万里、王阳明等饱学之士亲辟讲坛、传经布道,铸就著名文武进士的昌盛科第,培育出欧阳修、文天祥等垂名青史的人物,造就了杨万里、解缙、罗钦顺、何心隐等一大批名播天下的诗人、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谱写了吉安古代教育的璀璨篇章。
  清末民初,受西方文化影响,境内新式中小学堂相继开办,幼稚教育、师范教育业已萌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吉安成为反共的前沿阵地,教育事业倒退;而此期的吉安苏区教育,从农民识字组到列宁小学,从干部培训班到职业技术教育却如火如荼展开。抗日战争时期,外埠许多学校迁至境内办学,一批著名学者萃聚吉安,国立中正大学、国立十三中、省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等于此诞生,教育事业一度繁荣。抗战胜利后,外埠学校陆续迁走,加之全面内战爆发,境内教育事业渐衰。
  新中国建立后,吉安教育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0世纪50年代,坚持教育为工农服务,为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方向,对学校进行整顿和改造,兴起大规模扫盲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课 “闹革命”,学校撤并、搬迁,教师下放劳动,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损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拨乱反正,重上正轨。80年代起,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压缩了一批普通高中,有计划地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成人高、中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发展。90年代,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投入8. 5亿元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实施 “希望工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同期,各类民办学校也应运而生,形成国家、部门和社会力量多方办学的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至200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达3684所,其中高等学校8所(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6所),中等专业学校19所(普通中专6所、成人中专13所),普通中学318所(高中54所、初中 264所),职业高中27所,技工学校3所,小学264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学前班)667所。 在校学生达838997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18.74% ;在校中专生、中学生、小学生分别比1949年增长 28.21倍,67.44倍、6. 13倍。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共有48903人,其中专任教师44469人;普通高校讲师以上职称的243人,成人髙校讲师以上职称的71人,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以上职称的189人,普通中学高级、一级教师4865人,小学高级教师6739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危房改造成绩斐然,全区校舍危房面积比例由1982年的30%下降到2000年的2% ;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425万平方米,是1979年的53倍;全区装备教学仪器学校2129所,教学仪器总值1846.68万元,实验室总面积65125平方米;全区中学建立图书室293所,面积4. 4万平方米,藏书443.46万册;小学建立图书室1064所,面积2. 84万平方米,藏书282.5万册。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0年,全区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90760人。第一章官学、私学、书院境内自唐贞观十四年(640)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设有官学、私学和书院3种类型。
  官学是官府办的,包括州(府)学、县学、社学三种;私学是民间办的,有义塾、私塾两种;书院有官府办的,也有民间办的。
  唐贞观十四年,新没县在县城建学宫大成殿。宋庆历四年(1044)创建吉州州学。境内社学始于元代,至明代有较大的发展,天顺六年(1462)仅庐陵县就有社学14所,万安、永丰、安福、永新、峡江、泰和等县,也均有社学若干所。
  境内私学始于东汉末,此后各朝私塾数量无考,仅有一些名人办学的零星记述。私塾的类型,按教学内容分,有蒙馆和经馆,蒙馆教启蒙生,以识字为主;经馆教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讲授四书五经为主。按主办者分,有家塾、坐塾和村塾。境内义塾始创于元。元、明、清三代义塾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元代,江西4所,吉安有2所;明代,江西8所,吉安有3所;清代,江西22所,吉安有7所。
  境内的书院,始创于唐贞观年间(627 ~649)。时任吉州通判的刘庆霖,退休后创建皇寮书院。其后,相继建立了泰和匡山书院,吉水泰东书院、兴贤书院,庐陵光禄书院。宋代,吉州建书院53所,其中, 被誉为江西三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创建于淳祐元年(1241) 0元代吉安路建书院21所,明代吉安府建书院104所,清代建书院159所。
  第一节官学州(府)学、县学境内县学始于唐初,当时有新筮县学和泰和县学。庐陵、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等县学均建于宋代;永宁、峡江的县学建于明代;莲花厅学建于清代。
  吉州州学创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元元贞元年(1295),吉水、安福、永新、泰和县均升为“州”,这 4县的县学随之升为州学,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县学。
  学宫州学、县学均建有学宫。学宫是士子习礼求经的学府,也是祭祀孔子及历代其他贤哲的场所,又称孔庙、文庙。清光绪间,境内县(厅)均设了县学,建了学宫。各县学宫的建筑结构,殿祠设置大致相仿,均有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名宦祠、乡贡祠、忠义孝悌祠、教授署、训导署等。千百年来,不少学宫因遭水圮、火焚、兵毁,屡毁屡修,至民国时期所存无几,且破烂不堪或挪作他用。
  吉州(府)学宫宋庆历四年郡守李宽建州学于城西南隅(今吉安地区行政公署院内)。郡人欧阳修记:“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用人之力积二万二千工,而人不以为劳;其良材坚凳之用,凡二十二万三千五百,而人不以为多;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严严翼翼,壮伟阂耀,而人不以为侈。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见《吉州新学记》)州学宫建成后至清末先后修建、重建、扩建、改建计32次。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府学宫的殿、 堂、宫、阁、楼、斋、府、门、坊、池等一应齐备,设施较为完善,祭器、乐器较为齐全。其建筑是宫殿式建筑群,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雅精纯,气势巍峨肃穆。
  大成殿正位供奉“至圣”先师孔子;东配“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西配“崇圣”曾子、“亚圣”孟子。东哲从祀闵子损等6位先贤;西哲从祀冉子耕等6位先贤。东疣祀先贤公孙侨等40位、先儒公羊高等32位;西冼祀先贤迟暖等39位、先儒谷染赤等31位。名宦祠在学宫门左,乡贤祠在学宫门右,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右,明伦堂在学府中为讲堂。
  民国期间,因年久失修,整个建筑破烂不堪。新中国建立后,其建筑拆除,在旧址上新建楼房,为吉安专员公署机关驻地。
  表26-1-1 宋庆历四年至清同治十一年州(府)学宫修建、改建、扩建概况时间 经建(修)人 修建项目宋庆历四年(1044) 郡守李宽 欧阳修记:“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 郡守魏安行 重建教授厅宋宝庆二年(1226) 郡守赵汝愚 修大成殿、复建藏书阁元至正三年(1343) 总管高志 重修明洪武间(1368 -1398) 莫已知、朱仲智 相继修建明宣德九年(1434) 陈本深 修缮明成化、弘治间(1465 -1505) 知府虞忠、张锐、顾福 相继增修明嘉靖间( 1522 - 1566) 教授黄大廉 清学基清顺治十五年(1658) 知府李兴元 修庙学建明伦堂清康熙三年(1664) 知府郭景昌 捐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知府汤祯 捐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知府罗京 竣工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知府强致中 修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知府李宏璐 修缮清雍正三年(1725) 知府吴桃 修庙学建崇祠清雍正十三年(1735) 知府徐亨时 重修清乾隆三十年(1765) 郡人捐款,知府李源、训导钟建光 改建儒学正门,扩明伦堂左址崇高学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 知府李源率教授周嗣级、训导钟建光劝输督学金姓资助 修缮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知府庐松 修大成殿,两底、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加以丹漆,泮池增石改砌,缮治学宫墙及首德二坊清道光十九年(1839) 庐陵王德孚 大成殿清咸丰元年(1851) 永新尹作枢 修崇圣祠清咸丰十年(I860) 庐陵彭大忻率弟侄 建大成殿、教授署、昭忠祠,修双忠祠清咸丰十年(I860) 泰和尹楷 修根星门清同治二年(1863) 万安尹详 修大成坊泮池清同治二年(1863) 永新江思泮 修崇圣祠清同治三年(1864) 莲花厅刘运宇 修府学头门续表时间 经建(修)人 修建项目清同治三年(1864) 永丰县 修明伦堂清同治三年(1864) 安福县 修尊经阁清同治三年(1864) 龙泉县 修东西疣、名宦乡贤祠清同治三年(1864) 吉水县 修文昌宫清同治八年(1869) 泰和刘作龙捐资 修根星门清同治十一年(1872) 永宁县 修训导署庐陵县学位于今吉安一中运动场西侧。宋庆历四年(1044)修建。后经历代扩建,有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节孝祠、主心堂、进士第一堂、泮池、斋舍、号房、科第题名碑等。 县学宫几经搬迁,乾隆五十一年(1786),复移至始建地,修建了大成殿、两廃、大成门、宫墙、堂祠、尊经阁、东西斋,并置祭器、乐器。其建筑为古宫殿式,石柱黄瓦,飞檐斗拱,气势巍峨肃穆。后因年久失修, 蚁生虫蠹,成为危房。1958年,大成殿被拆除,只剩下东西应,经修建现为吉安一中教工宿舍。1998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和文庙又称圣庙、孔子庙、学宫,位于今泰和县人民法院和公安局院内。原在县城西延真观左方,宋咸平四年(1001)移建于此。至明万历年间(1573 - 1620),文庙基地宽25丈,长35丈。自明嘉靖六年(1527)至清道光十四年(1834),先后曾修缮十多次。主体建筑有根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又名启圣祠)、学宫等,均坐北朝南。入戟门,过泮池,即根星门。门的上部通过一条长约40米,宽约2米的过道,登5级石阶,即为大成殿露台。殿内6根砖柱负栋而立,东、西、北面为砖墙,南面为木质花格窗根。 殿厅东西宽约12米,南北长约8米,2层重檐,四角翘起,角系铜铃,屋面用仿琉璃瓦覆盖。大成殿后是崇圣祠,规模略小于大成殿。新中国建立前倒塌。20世纪70年代初,仍残存破败的大成殿,后拆除改建,仅留泮池在今县人民法院内。
  安福文庙原名学宫、孔庙,位于县城西侧,现平都第一小学院内。建筑面积2688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是今江西省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文庙。
  孔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位于县城东南面。元祐五年(1090)又移于县城正东面。至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移至县城西南,即现址。孔庙按天下孔庙建筑样式,完全仿皇宫之制,它利用层叠推进的门阙、津桥、院落来丰富空间的变化,以突出尊崇孔子的主题。
  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殿高13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翘,周绕回廊。粗大的木、石柱与斗拱结构,是孔庙艺术装饰重点。前廊4根红石镂孔盘龙云纹柱,采用镂空雕刻手法,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实为现在国内文庙中罕见的石雕珍品。梁林四周绘有优美彩画,人物山川、 花草虫鱼惟妙惟肖。殿内塑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代表人物及历代安福名儒先贤塑像,生动的造型给人留下超凡脱俗的深刻印象。殿内梁柱间镶嵌着精致的鹿、马、象、羊、麒麟等象征人间吉祥的鸟兽木雕,寄托人们尊崇名儒的美好心愿。
  大成殿前面有两排展馆,馆内陈设部分文物,其中石雕馆里集中部分安福民间出土和遗存的古代石碑、石刻、石刻像,从中可以欣赏到名家书法艺术,了解安福古今社会风情。
  孔庙历代均有所修葺。其建筑还有根星门遗址、下马碑、泮池、圆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厩、露台等,这些建筑都以古朴的风韵展现在世人面前。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表26-1-2 境内各县学宫简况县 创建时间 创建人 学宫地址及变迁情况新没县 (今新干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 始建大成殿,殿址在县城秀峰门内(今县剧团、电影院所在地)。宋绍兴元年(H31),改建于县治南。宋乾道年间(1165 - 1173)复建旧址。1953年拆除,建县政府大楼及大礼堂泰和县 唐初始设县治西延真观左。宋咸平四年(1001)改建于县治东(今县人民法院内)。“文化大革命”期间,建机关楼房,仅留下泮池遗迹永新县 唐咸亨间 (670-674) 设县治东20步,初设殿堂庭斋,唐天宝间(742 -756)废弛。学宫重建于宋庆历(1041 -1048)初,紧靠义山门吉水县 宋天圣四年 (1026) 县令张浦 县治东北80步。正殿于2000年拆除,改建吉水中学学生公寓龙泉县 (今遂川县) 宋明道二年 (1033) 县令何嗣昌 建于城中,宋熙宁四年(1071),改建于城南门外。元至元十四年(1277), 迁建城西隅,二十三年迁南门外。清乾隆二年(1737),移建于县署学。遂川解放前夕,学宫残存,后在县公安局建房时拆毁庐陵县 (今吉安市、 吉安县) 宋庆历四年 (1044) 设县治北二里(今吉安市第一中学校园内运动场西侧)。明万历元年 (1573),迁仁寿山白鹭书院旧址,二十年复迁旧地。清乾隆八年(1743), 改建学宫于城东南钟鼓楼右,五十一年复迁学宫于城北旧址。因年久失修,蚁生虫蠹,成为危房,于1958年拆除,今只剩下东西庞永丰县 宋至和二年 (1055) 知县段缝 设县治西南,后迁县治西南的感应坊,即报恩寺塔之侧。民国时期失修, 日渐倾颓,于1936年毁于雷火万安县 宋熙宁五年 (1072) 知县许泱 建于龙溪门外,凡三迁,宋庆元五年(1199),改建于县治东北云岗。1915 年被洪水冲毁安福县 宋元丰四年 (1081) 知县李康成 原坐落在县城东南角,宋元祐五年(1090)迁至县城东门外(今安福中学所在地)。宋绍兴十三年(1143)迁至县之西侧(今孔庙)o 1990 -1995年进行大规模修葺,1996年开始对外开放永宁县 (今宁冈县) 明洪武五年 (1372) 知县萧文斌 建于县治西,明万历七年(1579)迁建县治东。旧址已废峡江县 明嘉靖五年 (1526) 知府钱琦斜 建于县治左玉峡驿故址,明崇祯十三年(1640),改建于按察司署。清顺治十七年(1660),迁回旧址。1929年被兵烧毁莲花厅 (今莲花县) 清乾隆十年 (1745) 同知黄增历、 训导放叔倡率厅人士建 厅治南中州村督学试院吉安府督学试院(俗称考棚),设在县前街(今中共吉安地委机关驻地),其始建年份无考。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改建,内建考棚东西楼号40间,列号3600座,后陆续建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以及亭池、厢斋等。其三堂之后设有讲武台和箭道。咸丰六年(1856)被毁,3年之后修复。清末,废科举后闲置。1931年改作“宋四先生祠”(纪念欧阳修、胡铃、周必大、文天祥)。何时被毁无考。
  各县也都设考棚,如万安县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建的考棚,通计16棚,坐号113条,可坐考生 2000余人。
  学额州(府)、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要取得生员资格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秀才资格。没有取得秀才资格的,不能成州(府)县学的生员。留县的称县学生员,拨往府学的称府学生员。州(府)、县学的生员有定额。
  唐制:上州置经学学生60人,医学学生20人;上县置经学学生40人。
  宋初,学生无定额,北宋崇宁三年(1104),始定诸路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50人、中县40人、小县30 人。元朝各路、府、州、县均设学,学生无定额。准路、州府设立的“蒙古字学”(县不设立)规定学额:上路32人、下路27人、散府20人、上中州15人、下州10人。
  明洪武二年(1369)十月,诏郡县立学校。此后,府、州、县及卫均设儒学。定府学生员40人,州学30 人,县学20人。日给廩膳,生员月廩米每人六斗,有司给鱼蔬,生员有缺听民间选补,仍免差徭二丁。其后以多才之地,许令于额外增广。洪武二十年(1387).定增广生员不拘额数。
  清代,按入学人数,分大学、中学、小学。清顺治四年(1647)定直隶各省儒学童入学数额:大学40 名、中学30名、小学20名。又定直省各学廩生数:府学40名、州学30名、县学20名、卫学10名,增广生额数同。雍正二年(1724),题准江西州县学向系大学,照府学额各取进20名;向系中学今改为大学,各取进15名;向系小学今改为中学各取进12名,小学仍10名或8名不等。
  吉安府学照例数,岁考取入文童20名,武童20名。科考取入文童20名,均于所属厅县童生内考取拨入。廩增额设各40名,以一等附学生员挨次补增、补廩。其岁贡每贡第年贡1人。同治六七年间 (1867〜1868),因吉安各县捐助军饷,题准加府学永远定额岁、科文童各10名,岁试试额同。
  各县县学的生员定额,因建置不同而多寡,如庐陵县为大县按大学定额。
  课程唐代以孔颖达等人的《五经正义》为全国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统一教材。
  宋代崇尚理学,以周敦颐、程颍、程颐、朱熹的著作,尤以朱熹的《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为全国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通用教材。
  明代设礼、乐、射、御、书、数六科,分科施教,规定地方官学生员专治一经。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调整为礼、射、书、数四科。学生每月有月考,由教官举行,其余的考试由提学官主持,有“岁考”和“科考”之分。岁考,以六等定成绩,科考内容之一是对岁考列人第一、二等的学生进行复试,为科举生员,使应乡试。
  清代地方学校课程主要为《御纂经解》、《性理大全》、《诗》、《古文辞》、《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及校订《十三经》、《二十四史》、《三通》等。清代中期所用的教材有康熙颁发的《学政全书》、《圣谕》、《上谕》。乾隆颁发的《诗经传说汇纂》、《书经传说汇纂》、《性理精义》、《周易析中》等。后又以《四书》、《五经》、《性通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为必修课程。 写作要学习时文、策议、八股文及诗。
  各州、县学所学内容,都是遵循上述规定,即或有增减,也是以学习应付科举考试的“时文”为限,超出这些规定的书,则不许诵读。
  管理学宫是圣庙和学校合一的机构。州(府)、县学均设教官(又称学官、校官),掌握学政。明清时期府称教授、州称学正、县称教谕。州(府)、县学均设训导,辅佐教授、学正或教谕。下设礼房、廩局、 斋夫(学校之役人)、门斗(相当于现今的门卫和仓库保管员)等公务人员。教授(教谕)、训导的主要职责是:主管文庙祭祀,接纳生员习道求经,设坛讲学,教诲及管束所属生徒,邀请接待名人学士莅临讲学, 举办府试、县试,管理学宫学田以及宫内事务。
  州(府)、县学都定有学规,明代地方学校学规十分严格,其考核分德行、经艺、治事三种。生员学习十年后,学无所成及有过者,则送部充吏。重犯者,发充附近儒学中作膳夫、斋夫,满日为民,俱追廩米。 除学规外还有禁例。清顺治年间订学规八条:(一)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为非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二)生员立志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家利民之事,更宜留心。(三)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任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乐其身,常宜思省。(四)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时不要希图进身。(五)凡有司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只许家人代告,不许干预他人词讼。(六)为学当尊敬先生,若有讲说,须诚心听受,毋妄行辩难。(七)军民一切利弊,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八)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总的目的是钳制学生的思想,约束学生的行为。
  清末以前,府、州、县学的经费来源不一。唐代府、州、县学由官府供给。宋康定元年(1040),诏赐学田为学粮;南宋后,多为势家侵佃。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诏“江南旧有学田复给之以养士”,其时,亦有由地方人士捐置学田的。明代.洪武初即令学校师生伙食、学官月俸,按规定标准由官府供给,另由官府措置学田,或由巡抚、守道、知府、知县、教谕、乡人捐俸捐资置田。清代,府、州、县、卫儒学,俱沿明制。 清世祖又令“赈助贫生,优免,官给廩饯”,也可由地方自置学田。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吉安府学有学田七十亩零三分四厘,除纳粮外,共收租谷三百五十九石一斗六升。据清光绪《吉安府志》记:“学田据旧志存七十余亩,今无。”各县县学的学田不一。府、州、县学的学产除学田外,还有山林、水塘、店房等,这些学产,或由富户商贾捐送,或由府州县的官府购置。用这些学产收来的租谷、租金维持学校开支。
  师生待遇明洪武二年(1369),生员月廩米每人六斗,有司给鱼蔬,生员有缺,听民间选补,仍免差徭二丁。清初仍沿明制。清乾隆四十八年( 1783)起,在县学中设教谕、训导各一员,每年俸银各40两。 斋夫三名,每年工食银各12两。门斗两名,每年工食银各7.2两。县廩生20名,每年粮银40两,闰年加银3. 33两。文庙朔望香烛银1.8两,闰年加银0.15两。春秋祭祀银98.2658两。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设学堂,州(府)、县学随之停办。
  社学社学是县治以下行政机构都、图(相当于今行政村)长官主持建立的一种官立小学。管理由都、图士绅推一名首士负责。由首士、社师讲学授徒。社学的教学内容,元、明、清三代都有规定。元、清以教授儒家启蒙读物、经典为主。明代“以《百家姓》、《千字文》为首,继以经史历算之属”,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并歌诗习礼。学生在社学肄业后,可考入县学、府学,乃至参加科举考试。
  社学始创于元而终于清末。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诏令各路:诸县所属村瞳,十五家为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隙使子弟入学。如学文有成者,申复官司照验。按明万历《吉安府志》载:“旧志载(社学)五所……今第寄空名耳。”明代吉安社学获得较大发展,但也屡有起落。洪武八年(1375),诏各地立社学,延师以教民间子弟。 正统元年(1436),诏天下县、里设一学以教,并令社学学生俊秀者补儒学生员。天顺六年(1462),诏府、 县每里建社学,此时,庐陵有“礼字”、“乐字”、“射字”、“御字”、“书字”、“数字”、“格字”、“致字”、“诚字”、“正字”、“修字”、“齐字”、“治字”、“平字”14所社学。万安提签事李檄建社学,各乡俱立,城区设社学3所。成化二十二年(I486),永丰知县王昂,持廉秉公增社学,扬厉风华。弘治十七年(1504),朝廷又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35家置一学),选择明师,教育民间15岁以下的幼童。弘治年间(1488 - 1505), 王昂知永丰,“毁淫洞,增社学,聚邑中子弟而教之”。正德九年(1514),万安知县桑翘因兵变后复建社学 4所。嘉靖三年( 1524),知府徐冠、同知徐吉员在吉安城设社学4所于东南西北隅,万历四十四年 (1616)兵毁。嘉靖六年,安福桂萼奏建小学,又奉诏建社学5所。峡江县令朱籃于望江楼建社学1所。 嘉靖年间(1522 - 1566),泰和建社学4所。永新知县郭天禄以四相祠故址改建社学,后废。万历四十年(1612),泰和知县濮中玉建社学8所。
  清康熙九年(1670),令各直省置社学:“凡府州县每乡置社学一,选文艺通晓、行谊谨厚者,考充社师,免其徭役,给饯廩优膳。学政按临日,造姓名册,申报考察。”于是各大乡柜镇,各置社学。凡近乡子弟12岁以上20岁以下,有志学文者,令入学肄业。雍正元年(1723),对此予以审定,并强调“将学生姓名造册申报,学正按临时,如有能文入学者,社师优赏;若怠于教习,钻营充补者褫革” o吉安地方社学逐步恢复与发展。永新县于康熙中期开始设社学,至光绪年间(1875 - 1908),全县先后创办社学26所, 其间尚有一些都、图公建的社学,有少数乡、都内有几所社学存在,也有数都乃至数乡共建的社学。这些社学多即建即废。道光六年(1826),龙泉县建零溪乡学,后毁于兵。同治九年(1870),万安县十二都人士为纪念欧阳修等9位名儒先后讲学于白嘉贤居寺和昂虞书堂,由知县欧阳骏主持建祠祀之,并定为乡社。清代,永丰县有社学6所。
  以上社学大多先后毁废,其建筑所剩无几,至2000年只有万安县九贤祠门面依旧,作为文物保护, 祠基已建九贤小学。
  第二节私学义塾义塾又名义学,是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金创办的一种免费学校,其文化程度相当于现今的小学,所授课程、教学方法与私塾相仿。
  吉安义学创于元代。元代江西建有义学4所,而吉州(吉安)路就占了 2所,即安福安田书塾和万安儒林义塾。安福的安田义塾:于天历年间(1328〜1330),里人李辛翁建,礼殿、讲堂、斋舍、门应、庖廩悉具。“方将请公额,割私田,以教以养,意盖有所为。事未及竟,而身遽终”,时其子犹雅,越数年,即割田 100亩,以供里塾之需。万安儒林义塾:在邓林街,邑人刘桂平建。延师以教“凡堂里子弟童蒙以上,悉来学”,“有先圣燕居之室”、讲堂、斋舍,“有庖厨,以供饮食。施田若干亩,岁收所入,以瞻其用” O明代,江西建义学8所,吉安府建义学3所。泰和武山义塾:在汶溪侧,“明洪武初,国子学录萧执以亲志乞归,其乡人就学者日众,同里萧鹏举捐献宅基地与耕田若干亩,庐陵王伯衢兄弟助山木谷粟若干”,“相与成之”。庐陵(今吉安县)储忠义塾:景泰年间(1450 - 1457),瑯珈萧茂林建,王本祥尝割田1 顷,岁入租,聘名儒,教里中子弟。张钦亮捐资置义田70亩,给予援学者,50亩予族人贫乏者。龙泉(今遂川县)时习斋:在县南门外,景泰五年(1454),按察司副使陈价劝谕县人项所循捐建。
  清代,江西建义学22所,吉安府建义学9所。庐陵景贤书院义学:康熙年间(1662 - 1722),檄州县建义学,吉安知府郭景昌兴义学,岁给束修(学费),知县于藻,月益以廩,聘明经宋之鼎为教授,选择景贤书院为学址,名为“景贤书院义学”,“凡子弟贫不能从师者,悉赴焉”。万安建义学1所:康熙十二年 (1673),知县黄图昌捐资设义学。吉水县建义学1所,康熙三十六年,知县冯震建。康熙年间,永宁县令陆腾鹫在县城北门外购民房一所改建,计厅房共十间建义学。雍正十二年(1734),临江府通判裴玉麟任庐陵知县时,捐建义学,学址设县丞署屏墙外塘前。庐陵还建了储忠义塾、淒陂义学、卢家洲义学、同心义学。
  私塾私塾又称学塾,是封建时代民办初等教育最普通的形式。
  私塾按教学程度分,有蒙馆和经馆两种。按不同的主办者分,可分为三类:一是由学塾先生设馆招生,贫家子弟持束修入塾馆拜师求学,称之为“家塾”;二是豪门、官家、巨商、富户备金延师来家办塾,专门为自家或亲戚子弟授业,称之为“坐馆”或“教馆”;三是由姓氏家族助资或由学生家长集资聘师设塾施教,多设在宗族祠堂或庵堂寺观中,学生自带桌凳。由地方宗族办的学塾称为“族塾”或“村塾”,这类学塾多为免费学校,所以又称之为“义塾”。
  私塾多为设馆者一人主持教学,叫“坐学”;偶有兼学兼教的助教一人,叫“伴学”。一个学年约十个月,每年元宵节(夏历正月十五)开学,称为“开馆”,十月中旬散学,称为“散馆”。每月休假两天:夏历初一、十六。私塾的学习期限没有统一规定。在私塾学习的学生年龄不受限制,农家子弟多在八九岁发蒙入馆。入学的名额不限,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不足十人。入学、退学自由。
  私塾的教师称为“书师”。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塾师,蒙馆多为秀才或落第的书生;经馆多为秀才、监生,而举人设馆者甚少。教师的工资靠学生的学费供给。每年元宵节后延聘教师,认定薪俸,送以“红折”,犹如聘书,俗称“写关”。报酬多于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付给。
  蒙馆的教学内容分读书、习字、作文三个方面,以识字为主。其教材均是启蒙读物,多为《三字经》、 《百家姓》、《四言杂字》、《五言杂字》、《七言杂字》、《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千家诗》等。 经馆是为文化程度较髙的学生继续学习和准备科举考试而设立的私塾,教材多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易》、《礼记》、《春秋》)和《古文观止》、《左传》、《战国策》、《十三经》、《东莱博议》等。书法是私塾中一项主要课程,无论蒙馆、经馆,每天都要以一定时间练毛笔字,学生练字初填描红本,后临摹字帖,先生批阅,称为“判字”。作文是先练作对(作对联),作对及格再联句作文,均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私塾的教学方式是个别进行,教学进度因人而异。教学方法采取先生点书(因课本上均无标点,先生逐一点教,只读不解),学生念书(以背熟为准),死记硬背的方法。一般是先点读背诵,后开讲习文,进而学对对联、作诗、填词、习作八股文,旁及礼俗上的应用文。而点读,开讲习文,则因人而异,不强求教学进度一致。学童学而优者,可进书院学习;有过者,则予以训诫。塾师制定了严格的罚则,通常有罚站、罚跪,用戒尺打手心,笞臀等方式。
  境内私塾始于东汉末,明、清最盛。现仅就掌握的零星资料将吉安历代私塾及私人教学简况录于后。
  南唐永新李续(一作“绩”),少时即专志儒业,后官宣教郎,宋灭南唐后,他遂隐居不出,教授乡党, 年九十余卒。
  宋代,庐陵人葛潯,“贯通子史,胡澹庵、周平园、互聘为弟子师”。又,庐陵名儒欧阳守道,“少孤贫, 无师自力于学,里人聘为弟子师。年未三十,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宋史》本传)。新涂县宗圮,“有高才,弃科考”,“人推为乡先生,三孔皆出其门”(按:新没孔延之的三子,并以文章显,世号临江三孔)。 泰和县萧楚,元符年间(1098 - 1100)乡举。其学以穷经为本,尤深于《春秋》。会蔡京方贵盛,誓不复仕,隐居三顾山下,筑读书台,教授生徒。吉水县杨叔方,博通经史,天文历数尤极研精,著《五经辨》、《历法》、《五行论》,四方学者予造其门,“以经学授清江万德机,以历法授宁都习吉翁。习《历》至今用之”。
  元代,江西士人、学者多投入书字与私学。庐陵刘诜,年十二,所作文即为宋之遗老柜公所称:“既冠,重厚醇雅,素以师道自居,教学者有法,声誉日隆。江南行御史台屡以教官馆职,遗逸荐,皆不报。”泰和刘绳武,宋亡隐居讲学,学者称琴轩先生。杨天与,文而贫,岁授徒里中,每岁坐堂上,诸生执业以进, 善为讲说旨义。永丰刘鹑,官至翰林修撰、广东副使,尝建浮云道院,以教乡族子弟,学者称浮云先生。
  明代,私学较元代又有较大的发展,私人办学(教学)者众多。泰和陈谟,邃于经学,隐居不仕,“究心经世之务,一时经生学子多从之游”。庐陵萧不敏、彭炳、曾阜等人,皆教授乡里培育后人。邹元标,师事新建邓以赞,后罢官家居,聚徒讲学,门人甚众。罗大级,为礼科给事中,以言事被斥为民,既归,与邹元标讲学,学者称“匡湖先生” o安福邹守益,出王守仁门,官祭酒,以言事落职归,日事讲学,学者称“东廓先生”。刘阳(号三五),从王守仁学,辞官归,筑云霞洞于三峰,聚“弟子读书”。李廷,师事刘阳,倡学闾里,授徒讲习,至老不倦。
  清初,明朝吉安的遗老遗少,一般是闭门读书,眷亲课子或著书自娱,有的则剃发为僧,邀游他乡,而居乡授徒的则很少。尔后,吉安高层次的私学为数不多。安福刘业广,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少丧母, 事继母极孝。家贫,出授徒,每月析修金为30封,寄其妻,使每日用共一以市甘旨。在清代吉安的蒙馆不少,遍及各县集镇乡村,如清嘉庆年间(1796〜1820),新没县“二十五家为闾,闾有两塾”。
  清末“兴学堂”后,对私塾实行改良。宣统二年(1910),清廷颁发《改良私塾章程1912年,教育部提出“整顿私塾”,要求私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文化程度皆向小学靠拢。1926年7月,在广州举行中央教育大会,作出大量发展小学并取缔私塾的决定,禁止办私塾。1932年,江西颁发了《江西取缔私塾规程》,但禁而不止。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各县(市)仍有私塾,但部分私塾的教材采用小学课本或新《三字经》。随着小学的发展,部分私塾教师经过培训吸收到公办小学任教,私塾逐步减少,到20世纪 50年代中期私塾自行消失。第三节书院书院的名称源于唐代,当时是官方藏书、校书的地方。民间也有私人创建的书院,那是文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书院开办初期,具有鲜明的自治性质,多由民间集资兴建,后来逐步向官学演变。宋景定四年(1263),理宗“诏吏部,诸授书院山长者并视州学教授”,表明此时书院的山长(院长)开始为政府任命。元朝,将书院纳入官府节制,与地方州、县学同等看待,书院逐渐官学化。明嘉靖以后,官府曾四次禁毁书院,但终未彻底禁毁。清官府对书院加强控制,不仅掌握了书院主持人和讲学者的任命大权,而且还规定了考核、奖励、提升制度,书院的学生也由官方选择录取和考核,书院完全官学化。
  书院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考课式书院,这类书院重视日课、月考、士子学习课艺,与一般府学、 县学差别不大,同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如吉安府的白鹭洲书院、宁冈的龙江书院;另一种是会讲式书院, 这类书院注重讲学和学术研究,允许不同学派讲会,进行问难、论辩,如吉安府的青原会馆、庐陵县的西原会馆。
  选择书院的主持人和教师,是书院声望高低、教学成败的关键。书院往往聘请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名师主持院务,为一院之长,曰山长或院长。教师多是聘名师充任。书院的教学内容与府州县学基本相同,主要为儒家经典;南宋以后,居核心地位的则为理学教育。书院在教育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实行教学开放。书院及其师长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择院择师,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并允许学生中途易师。(2)建立了一套讲会制度。不同学派可以在同一书院讲学,相互质难开展争论。(3)建立了一套自学制度。书院的学生以个人读书钻研为主,重在自己理解,教师只对学生的疑难作解答或分别指导,并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友间互相切磋。(4)教学形式灵活,不局限于讲堂、斋舍、会馆内。 (5)以学为主,不授学生文凭、出身、功名、官诰。(6)书院中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情谊深厚,以致终身不衰。书院一般都订有院规、教规、学则。
  据不完全统计,境内自唐至清末共创建书院363所,其中建于唐、五代的5所、宋代53所、元代21 所、明代104所、清代159所、年代失考者21所。有些书院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境内历代书院情况简介如下:唐代创建于唐代的书院有2所,即永丰的皇寮书院,吉水的泰东书院。
  皇寮书院唐贞观年间(627〜649),吉州郡通判刘庆霖退休后,在吉水醪桥固州西北的竹篁里(宋代划入永丰县境内)创建。到宋代,刘庆霖12世孙进士刘炎重修。
  泰东书院唐乾符年间(874 -879),解世隆在吉水县城东门外傅家桥建泰东书院。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县人重建。
  五代创建于五代的书院有3所,即泰和的匡山书院,吉水的兴贤书院,庐陵的光禄书院。
  匡山书院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吴大和年间(930 - 934),邑人罗韬曾以文学征授端明殿学士,他淡于声利,不久以疾辞归,隐居不仕,在泰和东匡山下(苑前乡书院村)建匡山书院,聚徒讲学。因书院办学成绩卓著,唐明宗令翰林学士赵凤手书“匡山书院”匾额,并赐敕书嘉励。书院至宋重和年间 (1H8 -1119)裔孙罗宏重修。书院曾征集诗文书稿,刻印文集汇编,现存有《匡山书院文选汇编》刻本。
  兴贤书院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吴末(934〜937),创建人解皋谟,其他情况失考。
  光禄书院在庐陵县富田。创办人刘玉,创建于南唐开宝二年(969,用北宋年号)。宋代创建于宋代的书院有53所。宋代,江西为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及其集大成者朱熹与陆学、王学的创始人陆九渊、王守仁等理学家进行学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地区,为宋、明理学的发祥地。理学家以书院为其学术研究、传播发展的重要基地。境内的书院,有一部分是他们讲学之所,如吉水的仁文书院,即为邹元标聚徒讲学之所,泮东书院则为邹元标讲会地;永丰的双溪、云邱书院即为聂豹讲学之所。有一部分书院则为纪念他们而创立,如吉水的江阴书院即为祀罗洪先而建;求仁书院祀胡直而置;同仁书院则为合祀罗洪先、胡直而创立。
  白鹭洲书院坐落在吉安城东白鹭洲上,宋淳祐元年(1241),江西提举兼吉州知州江万里创建,并置田八百余亩,每年将租银50两给书院以赡学。
  建院之初,建有文宣王庙、根星门、云章阁、道心堂、万竹堂、风月楼、浴沂亭等楼台亭阁,后陆续建山长厅、古心祠、逢原堂、景贤祠、六君子祠,斋舍(宿舍)、庖福(厨房、浴室)具备。现仍保存的古建筑有: 云章阁、风月楼、古吉台、泮月池。
  书院初建时,山长无合适人选,江万里自立其事,自掌其教,其功业、道德、言论、风采深得士民爱戴。 淳祐六年(1246),江万里经朝廷核准,延请庐陵名儒欧阳守道任山长。欧阳氏掌教数十年,以自己的德行,渊博学识,获得诸生好评,“所造就皆为伟人”,突出的有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特别是宝祐四年 (1256)殿试,吉州考取进士 39名,占全国进士中的五分之一,文天祥廷试擢为状元,事闻于朝,理宗御书额“白鹭洲书院”,以褒赐书院。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景定三年 (1262),吉州又取进士 47名,爱国诗人、著名文士刘辰翁、邓光荐等书院门生名列其中,书院影响进一步扩大,为吉安的各类书馆学馆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景定四年,理宗诏吏部授诸书院山长。随后继任白鹭洲书院山长(院氏)的,元代有曹奇、余天民、许山立、郭庆传、杨本岩、毛奇龄;明代有汪公重、黄州; 清代有郭標、伍诸禄、黄文则、蒋恒、符乘龙、冯秉忠、孔兴淅、宋治咸、刘绎、王邦玺、王廷植。在刘绎主持白鹭洲书院时,曾一科8人中举,声誉朝野。山长待遇:据清同治二年(1863)《曾太守兴复书院经费告示》,山长每年薪脯修金共钱400串,镇关洋钱20元,舆费、节礼共洋钱20元。
  据《白鹭洲书院志》载,清同治二年,书院除山长外,还有斋长四名管理瞻学的租钱。设院斗一名负责门卫。设学长(相当于现在的班长)负责生童的勤惰登记。
  到白鹭洲书院讲过学的主要有江万里、欧阳守道、郭公度、刘南甫、胡敬文、罗钦顺、邹守益、欧阳德、 聂豹、严台、胡直、钱一本、吴士奇、龚道立、王时槐、邹元标、李邦华、郭景昌、施闰章、张贞生、张自勋、杨洪才、毛奇龄、彭元瑞、陈源觉、孔兴淅、陈宗元等。
  书院的课期:三月初启馆开课,至十月止,共课八个月。书院对生员、童生的课考制度很严格。清同治二年(1863),吉安知府《告示》规定:白鹭洲书院每月初三由府署进行官考,十三日由庐陵县府进行官考,二十三日由山长进行考试。生、童升降结合这三次考试的成绩计算。如生、童连考三次前五名者,副课升为正课,附课升为副课;有连考三次后五名者,正课降为副课,副课降为附课;有抄录旧卷或内容雷同者扣课(扣考试分数);旷课两次未经告(请)假者扣课;有放荡不遵礼法教条者除名(开除学籍)。每年定于十一月内甄别(总复核)次年书院肄业生、童。每年甄别书院生、童原卷存署(山长署),以便随时校对字迹,以防假替(弄虚作假或请人顶替代考),如有假替者扣课。课考经费:师课花红(教师主持课考报酬),每年共140串,官课另由官府发给。
  书院除教学外,很注重自学,学生有日课簿记载每日的自学情况。提倡学生“以心身体认道理”。除了定期课考外,提倡学生共“拟题相为揣摩,或自见为是,不妨质之同人,或今见为非,不改改诸明日”。
  书院订有馆规、馆例、学规。明万历间江太守订了馆例12条,其中规定每月三、八日各号房公堂会文,初一、十五于正堂会考。清代康熙间罗太守订了馆规13条,其中规定每月初二、十六进行课会,书二艺、经一艺,间试论、表、策各一篇,知府亲临课会。学规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平时要注意人品,不得到市肆游荡,有事外出必须请假。规定自立课簿,每日或看经书若干或读时文、古文、论、表、策、判、通鉴、性理若干,不日抽查。乾隆间王太守订的《学规》规定一月三课,以“八”为期,外课有屡考名列前茅者,即准入内课;内课有常殿后者,即改附外课。
  学额及学生待遇:明万历间汪太守令每名生童每月供银3钱。清康熙间每月每名生童供给钱300 文,米1斛(合50升)。乾隆二十年(1755),书院正课额30名,正课膏火(学费)每月银一两,附课者不给。课日茶点每名二分,凡赴课者同给;三十八年增10人,共50人,皆为内课,膏火均平概给;三十九年复增内课额10人。道光三年(1823),在原额生童正副课外增额各20人,共100人。同治二年( 1863), 定取生员正课24名,每名膏火24串,定取生员副课24名,每名膏火16串;定取童生正课16名,每名膏火24串,定取童生副课16名,每名膏火16串;广取生童附课40名,每名膏火8串。
  书院藏书除有“四书”、“五经”、“性理”、“纲目”之类一般通用的图书及民间流行的医卜星相及一切技艺等实用书外,还有历代名师鸿儒和哲人乡贤的言论、著作等重要图书。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火灾水患、兵燹匪劫,藏书大都散失,流传下来的甚是寥寥。
  为记载白鹭洲书院的历史,先后数次编纂了《白鹭洲书院志》。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府何其高与山长孔兴淅首纂《白鹭洲书院志》。其后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乾隆十九年(1754)和同治二年、九年重修了多次。同治九年纂修本(知府定祥任主修,刘绎总纂)至今尚存,其余已佚。
  自南宋到清末,白鹭洲书院先后遭大的洪水灾害6次,3次毁于战乱,院址曾三度从洲上迁至城内。 书院时兴时废,先后修建、改建、重建计26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白鹭洲书院改为吉安府中学堂。 民国时期,拆除原书院大门及左右两侧的先贤祠、古心祠,在原址上建中山院,并在其前方建文山院和阳明院,原书院大门四根石柱保留在新建中山院的两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洲上一直办有中学,现为江西省重点中学一一白鹭洲中学所在地。
  龙云书院(又名东园精舍)在永丰县,为宋嘉祐间(1056〜1063)乡人刘炳、刘炽创建,建于东湖。 永新刘沆与安福刘算曾先后在此讲学。“自乡邑以达于闽、浙、楚、蜀诸豪杰,皆集门下为弟子”;“自宋元至清其教不废”。
  濂溪书院(又名龙溪书院)在万安县县署西,临大街。宋仁宗时,周敦颐知南康军,偕二程(程伯淳、程正叔)来万安县讲学,后改任虔州通判,同赵清献讲学于龙溪及香林寺,“四方之士及门环听者甚众”。邑人沐先生之教者,于宋淳祐元年(1241)建祠以崇祀之,曰濂溪祠,后改为“龙溪书院”,丞相周必大曾记其事。龙溪书院是崇仰理学的书院。清康熙五年(1666),知县胡枢特建濂溪祠于书院;二十五年,知县黄图昌始榜“濂溪书院”。清咸丰六年(1856)遭兵毁。
  元代元朝建立后,汉族知识分子纷纷隐归,士子亦耻于走科举求仕之途,书院随即锐减,元代吉安创建的书院仅21所,但永丰县却占6所:至元二十九年(1292)进士陈应沐与弟起元、起鸣创建的阳丰书院(曾获得朝廷赐额褒奖);至大四年(1311)艾幼学创建的文儒书院;延祐元年(1314)曾靖翁创建的志欧书院;延祐四年曾德裕修建的武城书院;泰定四年(1327)刘鹑创建的浮云书院;至顺间( 1330 - 1333)进士陈植创建的中山书院。朝廷将书院纳入官府节制,然而民间仍有一批不愿由元廷主持的、不以书院为名的书院。万安的儒林义塾,安福的安田书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儒林义塾元至元末,刘桂平在万安县桂江邓林村建儒林义塾。元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吴澄,为万安刘氏儒林义塾所记的文中说到:“余考前代义塾之设,睢阳为首称,学舍四五百间,好义之家所自为而不属于官府,其后遂有天下四书院之号。五季衰乱之余,上无数,下无学,而士子读诵传习,犹幸不废者,其功为多。今日所以书院鳞比栉密,然教之之师,官实置之,而未尝精于选择,任满则去矣。养之费,官虽总之,而不能尽塞其罅漏,用匮则止矣。是以学于其间者往往有名无实,其成功之藐也。固宜刘氏义塾既不受官府之拘牵,则与睢阳之初一也。”吴澄不仅肯定这些义塾实为书院,还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办好这些书院的许多见解。
  安田书塾元泰定间(1324 - 1328),县人李辛翁及其子李刚在安福县城西五里建安田书塾。因未具文请于朝廷批准,又未经朝廷栓叙官员主持,所以未名之为书院。吴澄、欧阳玄为其撰记。李辛翁始建时,“礼殿府门、讲堂、斋舍多有其所,未几即世,规模有未备者,其子李刚慨然念先世美绩无加于此,遂割上田若干定为教育恒式,度凡可以经久而不废者——讲求而完美之”。
  吴澄作为元代理学大师、著名学者曾至吉安讲学,吉安境内的书院多有为其撰记的。
  明代 ,明初,朱元璋加强对书院的控制,撤并了大批书院。嘉靖以后官府曾四次禁毁书院,吉安境内一些与地方书院关系密切的人士如新涂练子宁被杀,并株连亲朋;永丰邹瑾、魏冕,新筮徐子权,泰和周是修等被迫自杀,有关的书院受到摧残。即便如此,明代境内仍建有书院104所。究其原因,一是与王守仁及其门人后学有密切关系;二是与地方抵制朝廷禁毁书院分不开。
  明时吉安府各县有很多讲会式书院,如庐陵的青原会馆、依仁书院;安福的复古、连山、复真、道东、 识仁书院;泰和的萃和、云津、求仁书院;永新的崇正、明新书院;永丰的云邱、淤冈、太极、求志堂书院;吉水的石莲、仁文、淤江、泮东、曲江书院;万安的云兴书院。其中以青原会馆、西原会馆、复古书院、复真书院影响最大。
  青原会馆青原会馆亦称九邑(庐陵、吉水、安福、龙泉、永丰、万安、永新、泰和、永宁)会馆。坐落在吉安市东南,距市区15华里的青原山麓。会馆有会规、会约、会期,有会田、会仓,有主盟之大儒,有经理之士绅。青原大会时,除九邑“同志”外,大江南北,不远千里,学者云集,绵起凡数十百年。时人将青原与白鹿、岳麓、石鼓相媲美。
  明正德五年(1510),王守仁(号阳明)任吉安庐陵知县,偕同安福邹守益在青原山讲“良知之学”,从此奠定了江西王学发展的基础。此后罗洪先、聂豹、欧阳德、王时槐、胡直、刘方兴、刘文敏、钱德洪、刘元卿、王畿、甘采都相继讲会于青原。春秋两季,吉安邻近5郡的士大夫们汇聚一堂,还吸引了江南甚至江北的王门学子,一同探讨“阳明心学”,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后因相继来讲会者众多,便于青原山僧舍之右创传心堂、五贤祠(祀王守仁、邹守益、罗洪先、聂豹、欧阳德),并置田四百亩。万历年间,吉水邹水标、 刘同升,泰和郭子章倡明“姚江之学”(阳明学派最早的讲会于余姚),会讲于此,研究理学风气甚为浓厚。寺僧本寂谓“佛不可溷,祖庭不可荒”,乃相与移建五贤祠及传心堂于谷口之北,旁建九邑会馆。清康熙八年(1669),分守湖西道施闰章讲会青原,倡刘洞诸子,重修传心堂、五贤祠,传心堂右有学舍4间, 题额分别为“志道”、“据经”、“依仁”、“游艺”,堂左有居室3间。祠后增建明德祠,祀邹元标。并在山门外立“祖关”(颜鲁公书)坊,会馆内立“圣域”坊(“祖关”、“圣域”两坊石碑,今犹存),会馆并置学田以膳学会。不久,青原会馆停办,学田归白鹭洲书院资肄生膏火。
  复古书院明嘉靖十三年(1534),安福人邹守益以国子监祭酒致仕归里;十五年,邹与知县程文德倡建书院,取名复古,设安福县城东郊儒学旧基(今安福中学校址),为讲会式书院。
  王门影响最大的讲会要数安福——青原的“惜阴会”。王门生刘邦采于嘉靖五年首创“惜阴会”于安福。《惜阴说》载:“同志之在安成(安福古称)者,间月会五日,谓之’惜阴’,其志笃矣!然五日之外, 孰非惜阴时乎?离群而索居,志不能无少懈,故五日之会,所以相稽切焉耳。呜乎!天道之运,无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运,无一息之或停。良知即天道。”“知良之日运无一息之或停矣,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 ”每逢春秋两季,出青原山大会,凡乡大夫在郡邑者皆与会,从而四方同志之会相继而起,此乃惜阴为之倡也。直到明末复古之会仍然延续不断。
  据聂豹记称:“学有古今,故人有古今,治亦有古今。欲还古治,当求古人,欲求古人,当复古学。”“阳明先生悼俗学之涂炭生民也,毅然倡道东南,而以良知为宗。盖良知者未发之中也,不学不虑自知为宗。 盖良知者未发之中也,不学不虑自知自能,故曰良知。有志之士闻风而从者,惟江西为盛,江西之盛惟吉安,吉安之盛惟安福。”故复古书院称雄一时,流芳后世。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书院改为学堂。宣统元年(1909),复古学堂易名“安福高等学堂”。现为安福中学。
  复真书院院址设安福县南洲湖,亦称复贞书院。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冬,邹守益首倡,与刘邦采、刘阳、尹一仁、周儒等就北真观废址建。刘阳题其堂曰:“砥德砺材”,题其楼曰“萃胜”,内藏书籍。 左为飞中阁,还有聚奎楼和祠宇等。明末,书院废圮,仅余聚奎楼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多次重修葺治,恢复了萃胜楼,增建了魁星阁。
  邹守益是江右王门(江西王学传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与诸子弟联讲会,而讲学之足迹遍江南,有人曾用“负墙侧聆者肩摩,环桥跋睹者林立”来形容邹守益讲学之盛况。复真之会,每岁一大会、三小会, 会聚以百计,而在青原、白鹭聚讲则听课常以千计。邹守益一生讲学皆以申论师说为旨归,特别强调“慎独”,其“慎独”观点,后来被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所采纳。复真书院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 《复贞书院志》尚存,可知书院、讲会式书院之概况。
  清末废科举后,该书院改为复真学堂,现为洲湖中学。书院旧址仅存萃胜楼及一对石狮。
  西原会馆馆址在庐陵城(今吉安市)西门外能仁寺左(今能仁巷),唐朝为吉州司户杜审言(杜甫之祖父)诗社,宋朝祭祀杜审言诸公于其社,号“诗人堂”。明隆庆元年(1567),王时槐、陈嘉谟倡讲会, 刘文敏、刘邦采、周祉、周禄、刘教、刘学朱、贺泾、贺祉等均临讲会。其会约定每岁季月有小会,九月有大会,四方来聚者千百人。万历八年(1580)置会田;十一年,王时槐、陈嘉谟倡建会馆,贺如川、刘少悟、邹述亭、刘凤阁等赞助。天启年间( 1621 - 1627 ),魏忠贤禁书院,“讲学之典郁而不彰”。崇祯元年 (1628),会馆恢复;次年,会馆遭火灾,堂室化为灰烬,知府吴炳章率绅士重建,明末毁废。
  清代清初,朝廷曾下旨不许兴建书院,群聚党徒,然而对原有的著名书院仍然采取了笼络控制的政策,加上地方官吏把创办书院造就人才视为政绩,书院仍有较大的发展。清代吉安地区创办的书院达159所, 但发展较滥,书院本为古代的大学,但是至清代,许多小学程度的私塾亦充数期间。清顺治、康熙年间的吉安境内书院建设方面影响最大的,当属担任分守湖西道的著名学者施闰章。他创建庐陵的景贤书院、 修复吉水的仁文书院均名噪一时。
  景贤书院在庐陵南关外仁寿山前(今吉安市商业步行街牌坊附近),明代原有景贤祠祀王守仁。 康熙五年(1666),施闰章在景贤祠旧址建讲堂,取名为景贤书院,施与张贞生等人讲学其间。次年,知府郭景昌、知县于藻等又加以修整,增建房屋,并取租以书院供给,聘山长、集生徒,景贤书院由此从宣讲式书院发展为聚徒式书院。
  燕山书院位于遂川县堆子前镇鄢背村井下组,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竣工于嘉庆十一年 (1806)。系从湖南迁徙而来的黄姓客家人兴建,乃一处仅供家族子弟研习的私人学府。
  书院前有根星池、院门、马厩;尽管院中墙角屋檐有些破落塌陷,但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书院正楼回廊曲折,错落有致;二进为书楼,两侧厢房与文昌阁相接,屋顶为假歇山顶。跨入二进大门,仰头就能看见直径为1米的鱼跃龙踞图。
  书楼上下两层,大门两侧回廊有3个规则的小房间,回廊前后均有楼梯可登上第二层,在第二层也分有若干小房间。从众多规则错落的小房间分布来看,燕山书院实行的是分班教育。
  在书院回廊和正楼的壁板上有百余幅中国彩绘图,均以古代传说典故为题材,内容为明理求学、修身仕途类。其中文臣武将、大夫仕女、书童侍从俱刻画得栩栩如生,数百张面孔、数百件服饰无一类同。 颜色光鲜亮丽,彩绘历经200年仍不褪色。
  燕山书院是江西乃至全国家族私塾建筑文化的典型,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楼书院八角楼书院有两所,一所在今井冈山市黄坳水洲村,清乾隆年间(1736 ~ 1795),由江开明创建,永丰县状元刘绎曾在此读书,1960年被大水冲毁;另一所在今遂川县戴家埔乡淋洋村,清道光十三年(1833)由郭赞文创建,邑人岁贡生江泱、恩贡生巫先扬曾先后长期在此讲学。书院主楼高9. 64 米,占地420平方米。1984年8月15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江书院清道光二十年(1840)春,宁冈县羊坳吴典勋在县城龙市河西倡捐创建,二十三年落成。 为当时宁冈及湖南茶陵、鄢县三县客籍绅民的最高学府。“书院前后三进:前考课座次、中明道堂、后孔圣殿,上建魁星阁。东三斋,西三斋,西北崇义祠,东北报功祠,东南经理局,西南守院所,共百间。院前泮池,外围墙,东西隅门。”因岁久失修部分倾塌,几经重修,仍感残破。1972年底,书院被焚。1974年, 按原来面貌重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此开办公立龙江高等小学校。1927年冬,在此办红军军官教导队。1928年,湖南秋收起义、南昌八一起义两支红军在龙市会师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书院文星阁第一次会见,现为参观点。
  攀龙书院清光绪年间(1875 - 1908),宁冈县四保茅坪等地绅耆谢冠南在茅坪倡捐创建攀龙书院。1919年,由黄应庚、谢生春等倡捐于攀龙书院办攀龙国民学校。1926年,袁文才在此办文治学校, 院舍规模渐次扩大,前后两进,楼上楼下房间数十,院前有余坪,院侧有山有祠,风凉清幽。:1928年,在此设立红军医院。今作为参观点,原貌基本保留。
  观澜书院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邑令郑耀(汝孚)捐俸创建。院址滨峡江县成子洲,名“观澜书院”。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南康通判许廷瑜摄县事,购城东民房一栋为肄业所;五十三年,署令林升烈厅廃若干间。乾隆三年(1738),邑令朱士依因其地喧溢,重建于凤凰山麓,城东原书院旧屋改作店房; 二十四年,邑令余丙新建前后各一栋五间,中间过亭一座,左右房各三间;四十一年,邑令邓廷辑改建于万寿寺侧。咸丰五年(1855),被粤兵烧毁;八年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县立高等小学堂。1913 年,吴仁山捐资建新式楼房一座,楼上宿舍十五间,楼下教室三大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此设军政部第三十六兵站医院,后改为峡江中学校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制度,境内的书院先后改为学堂,实施班级授课制度,从此结束了境内书院千年的历史。
  表26-1-3 唐至清境内书院名录县(市)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年代失考吉安市 (古为庐陵县的一部分) 白鹭洲书院凤山书院青原会馆西原会馆依仁书院 景贤书院、云程书院文昌书院、石阳书院文明书院、文詰书院文山书院、双忠书院阳明书院(有二:一在青原山待月桥北侧;一在今吉安地区医院内) 井冈山市(古为永新、遂川、泰和三县的一部分) 义方书院五桂书院、凤岗书舍朝阳书院、道东书院文溪书院、文翰书舍凤秀书舍、罗团书舍八角楼书院容光书舍、龙岗书舍文光书舍、文华试馆 续表县(市)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年代失考吉安县 (古名庐陵) 光禄书院 梅溪书院蒙斋书院 凤冈书院武溪书院 梅溪书屋积秀书院明学书院三清书院万松书院兴贤书院复初书院 瀛奎书院、双江书院喻义书院、敬修书院爱莲书院、兼善书院宾兴书院、至乐书院桂馨书院、溪头书院漾(养)源书院志学书院、培元书院文茜书院、涧东书院泥金书院、元升书院崇德书院、耕心书院性存书院、渓陂书院两都文库书院 吉水县 泰东书院 兴贤书院 龙城书院山松书院崇桂书院龚坊书院山堂书院白云书院潘溪书院隐居书院太平书院鉴湖书院桃源书院钓鱼台书院文江书院白石山书院 白沙书院文昌书院东山书院培元书院 竹林书院、仁山书院念一书院、金滩书院养中书院、正学书院石莲书院、腔0同书院文明书院、仁文书院求仁书院、泮东书院 仰山书院、文蔚书院树人书院、尚志书院嵩阳书院、藜照书院槐荫书院、思祖书院宗经书院、藏春书院六一书院、鹿峰书院文魁书院、澹宁书院敬业书院、作人书院方仁文书院淤江书院、曲江书院同仁书院、依仁书院兴仁书院、兴义书院砚园书院、化成书院宗阳书院、江阳书院复初书院、崇祯书院峡江县石隐书院、求仁书院观澜书院新干县 (古名新险) 金水书院高峰书院惜阴书院、金川书院 凝秀书院、观澜书院 永丰县 皇寮书院龙云书院 (东园精舍) 湖头书院吟轩书院螺田书院松荫书院溪南书院神童书院同华书院尚兰书院筠阴书院求仁斋书院学浑书院柏林书院清风书院 阳丰书院文儒书院志欧书院武城书院浮云书院中山书院 问渠书院、金牛书院法冈书院、云邱书院离明书院、杨冈书院六一书院、夫山书院太极书院、恩江书院求志堂书院一峰书院(在水心村) 一峰书院(在县治西) 文明书院、崇正书院永澜书院、崇文书院连云书院、有成书院明真书院、兴贤书院文昌书院、求志书院明德书院、义首书院育才书院、魅予院文兴书院、绿野书院大中书院、亭阁书院集资书院、文运书院螺城书院(在藤田:If) 螺城书院(在一峰山麓) 续表县(市)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年代失考泰和县匡山书院 文溪书院龙洲书院柳溪书院云津书院南薰书院清溪书院石冈书院 朴山书院清节书院庄山书院 道院书院、武山义塾甘泉书院、木天书舍清风书院、仁善书院萃和书院、静斋书院求仁书院、云学书院金城山书院 云亭书院、华阳书院萃升书院、集成书院翔和书院、澄江书院槎江书院、千秋书院储华书院、笃行书院培元书院、同升书院集贤书院■込邂_ 遂川县 (古名龙泉) 新兴书院盘窝书院时习斋群英书院 更英书院、五峰书院冠矗、菁莪书院顺贤书嚴襯- 零溪书院、逢原书院 菁莲书院南坊书院鹏搏书院八角楼书院、燕山书院萃升书院、道成书院崇文书院、文藻书院文明书院、鹤鸣书院聚星书院、五华书院禾源书院、五桂书院 万安县云冈书院(原属遂川) 濂溪书院(龙溪书院) 赖廷简书院南岳书院昂溪书院鳌溪书院 儒林义塾 云兴书院梅陂书院王兴书院 大蓼书院、瑞丰书院经馆书院、武举书院新华书院、横溪书院银塘书院、文明书院至善书院、西华书院永恩堂书院夜珠塔书院 中陂书院海智寺书院庄坊书院安福县竹园书院秀溪书院石冈书院 安田义塾 前溪书院、书冈精舍乐育书院、兼山书院东廓山房、复古书院连山书院、复真书院天香会馆、石屋山房云霞洞、梅源书屋东阳行窝、五斋松山窝、识仁书院中道书院、道东书院中南书院、任仁书院近圣会馆、同善书院文明书院 友仁书院、寅州书院同文书院、道学书院兴文书院、道南书院泸江书院、崇文书院象冈书院、宗礼书院文昌书院、铭西书院 南林书院永新县曾若川书院 屏山书院 石潭书院、东华书院南华书院、崇正书院明新书院、文行书院 赵邑侯书院秋山书院、禾山书院秀水书院 续表县(市)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年代失考莲花县 (古名莲花厅) 复礼书院 崇正书院兴贤书院琴水书院 志学书院道东书院扬礼书院崇文书院大观书院聚文书院平山书院涪江书院经正书院风云书院观文书院逢源书院宁冈县 (古名永宁) 巽峰书院 梅塘书屋、友竹书屋鹅峰书屋、静廉书屋郑溪书院、正学书院 玉峰书院、八家书院香泉书院、联奎书院龙江书院、笥峰书院联元书院、鹅峰书院群英书院、攀龙书院 敬修书院第四节科举记事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清政府发出上谕“从丙午科(1906)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历时1300年。其间全国共开科 733次,共取进士66100多名。而吉州(吉安府)共考取进士2788名(其名录详见第三十九篇第三章第一节),占全省进士 10674人的26. 1%O文化发达的苏州府,进士也只有1771名,比吉州少987名。分外引人注目的是庐陵县和吉水县,进士数分别为523人和476人。泰和县马家洲蜀口村欧阳家族从明代永乐至清代乾隆的330多年间有21人名列进士榜上。境内还有祖孙、父子、兄弟均为进士的家族,“一门三进士”、“一门四进士”、“一门五进士”的现象也不少。如明正统十三年(1448)的安福状元彭时,他的大弟彭华,6年后会试第一名中了进士,小弟彭礼22年后又中了进士。新干王言一家三代四进士:王言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中进士;其子王泰生于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其孙王云焕(泰生之侄)于乾隆六年(1741)中进士;王云翔(云焕之弟)于雍正十年中进士。宋代吉水人董淳、董洙、董汀、董思德、董思道一门五进士。
  在科举考试中,一科无论录取多少进士,状元只有一个。文进士中的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在历代科举考试中,江西的状元、榜眼、探花共有104名,其中吉安籍的有51名(状元18名,榜眼17 名,探花16名),占全省的49%。明代尤为突出,期间吉安出了状元12名,榜眼13名,探花12名。难得的是明建文二年(1400)科考前三名: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均为吉安府人氏。明永乐二年 (1404)科考一甲三名:状元曾榮、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扬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 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前七名均被吉安人囊括,成为千古美谈。据吉安籍历史学家周銮书先生考证,连续两届获进士前三名“团体冠军”的州府,在全国是绝无仅有。还有在一个家族中数人中殿试前三名的现象,如明永乐十九年(1421),泰和人曾鹤龄中状元,他的孙子曾追于57年后为探花;明崇祯十年 (1637),吉水刘同升中状元,他的父亲刘应秋46年前就是探花。在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吉安文人辈出,杰士代起,因而流传有“隔河两宰相”、“一门五进士”、“百步两尚书”、“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的佳话。
  庐陵士子科举成名,学者成林,作家成派,著述成山,成为历史上江西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庐陵教育的一大传统。
  表26-1工 境内科考状元(殿试第一名)名录姓名 生卒年 朝代 籍贯 中状元时间 最高任职王克贞 930 -989 南唐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 保大十年(952) 户部、礼部侍郎何昌言 1067 -1126 宋 临江新险(今新干县) 绍圣四年(1097) 工部尚书、侍郎董德元 1096 -1163 宋 吉州永丰(今抚州乐安县) 绍兴十八年(1148) 参知政事文天祥 1236 〜1283 宋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 宝祐四年(1256) 右丞相、枢密使胡广 1370 -1418 明 吉安府吉水(今吉安市) 建文二年(1400) 文渊阁大学士曾榮 1372 〜1432 明 吉安府永丰(今永丰县) 永乐二年(1404) 少詹事、翰林院学士萧时中 1383 ~1425 明 吉安府庐陵(今吉安县) 永乐九年(1411) 翰林院修撰陈循 1385 〜1462 明 吉安府泰和(今泰和县) 永乐十三年(1415) 文渊阁大学士曾鹤龄 1383 - 1441 明 吉安府泰和(今泰和县) 永乐十九年(1421) 奉州大夫、侍讲学士刘俨 1394 ~1457 明 吉安府吉水(今吉水县) 正统七年(1442) 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彭时 1416 ~1475 明 吉安府安福(今安福县) 正统十三年(1448) 文渊阁大学士彭教 1439 ~1480 明 吉安府吉水(今吉水县) 天顺八年(1464) 侍读兼经筵讲官罗伦 1431 〜1478 明 吉安府永丰(今永丰县) 成化二年(1466) 翰林院修撰曾彦 1425 ~ 1503 明 吉安府泰和(今泰和县) 成化十四年( 1478) 侍讲学士罗洪先 1504 〜1564 明 吉安府吉水(今吉水县) 嘉靖八年(1529) 左春坊、左赞善刘同升 1587 -1646 明 吉安府吉水(今吉水县) 崇祯十年(1637) 詹事兼兵部左侍郎刘绎 1798 ~1879 清 吉安府永丰(今永丰县) 道光十五年(1835) 翰林院修撰刘福姚 1855 - 1910 清 祖籍吉安府庐陵(今吉安县),寄籍广西临桂县 光绪十八年( 1892) 翰林院秘书郎表26-1-5 境内科考榜眼(殿试第二名)名录姓名 生卒年 朝代 籍贯 中榜眼时间 最高任职刘沆 995 -1060 宋 永新县 天圣八年(1030)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贺昌凤 ? 〜? 宋 莲花县 嘉定元年(1208) 秘书省校书郎罗惠孺 ? ~ ? 宋 永丰县 咸淳四年(1268) 荆湖北路制置司练子宁 1350 ~1402 明 新澄(今峡江县) 洪武十八年(1385) 御使大夫尹昌隆 1369 -1417 明 泰和县 洪武三十年(1397) 礼部主事王艮 1368 ~1402 明 吉水县 建文二年(1400) 翰林院修撰周述 1375 -1436 明 吉水县 永乐二年(1404) 左庶子刘江 ? 〜? 明 泰和县 永乐十六年(1418) 九江府教授陈文 1405 ~1468 明 庐陵(今吉安县) 正统元年(1436) 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刘升 1431 ~1461 明 永新县 景泰二年(1451) 翰林院编修续表姓名 生卒年 朝代 籍贯 中榜眼时间 最高任职刘震 1434 ~1501 明 安福县 成化八年(1472) 国子监祭酒刘戳 1435 ~1492 明 安福县 成化十一年(1475) 翰林院侍讲徐穆 1468 -1512 明 吉水县 弘治六年(1493) 侍读学士罗理 1493 ~1541 明 泰和县 嘉靖十七年(1538) 翰林院编修刘碱 ? ~ ? 明 峡江县 隆庆五年(1571) 翰林院编修萧良有 1550 -1602 明 庐陵(今吉安县) 万历八年(1580) 礼部侍郎姚颐 ? -1788 清 泰和县 乾隆三十一年(1766) 翰林院编修、甘肃按察使表26-1-6 境内科考探花(殿试第三名)名录姓名 生卒年 朝代 籍贯 中探花时间 最高任职郭孝友 1086 -1162 宋 龙泉(今遂川县) 政和五年(1H5) 工部侍郎张槐应 ? ~ ? 宋 泰和县 景定三年(1262) 临江路推官胡幼黄 1242-1291 宋 永新县 咸淳十年(1274) 节度推官李贯 ? 〜? 明 庐陵(今吉安县) 建文二年(1400) 大理寺卿周孟简 1378 ~1430 明 吉水县 永乐二年(1404) 詹事府丞刘素 ? 〜? 明 永丰县 永乐四年(1406) 翰林院编修邓珍 1395 ~1418 明 吉水县 永乐十六年(1418) 翰林院编修钟复 1400 ~1443 明 永丰县 宣德八年(1433) 翰林院编修、侍讲学1:刘定之 1409 ~1469 明 永新县 正统元年(1436) 礼部左侍郎兼学士罗璟 1432 ~1503 明 泰和县 天顺八年(1464) 南京国子监祭酒曾追 1425 ~1479 明 泰和县 成化十四年(1478) 翰林院编修罗钦顺 1465 ~1547 明 泰和县 弘治六年(1493) 南京吏部尚书邹守益 1491 ~ 1562 明 安福县 正德六年(1511) 南京国子监祭酒欧阳衢 1490 ~ ? 明 泰和县 嘉靖五年(1526) 鸿胪寺卿、翰林院编修刘应秋 1535 ~1620 明 吉水县 万历十一年(1583) 国子监祭酒王龙文 ? ~ ? 清 庐陵(今吉安县) 光绪二十一年(1895) 武英殿协修表26-1-7 境内科考省元、会元(会试第一名)名录姓名 生卒年 朝代 籍贯 中省元、会元时间 最高任职欧阳修 1007 ~1072 宋 永丰县 天圣八年(1030) 参知政事孔武仲 1041 -1097 宋 峡江县 嘉祐八年(1063) 国子监司业宋琮 ? ~ ? 明 泰和县 洪武三十年(1397) 翰林院检讨杨相 1379 ~1412 明 泰和县 永乐二年(1404) 刑部主事朱缙 ? ~ ? 明 永丰县 永乐四年(1406) 刑部郎中陈衡 ? ~ ? 明 永丰县 永乐九年(1411) 侍御戴礼 1384 -1456 明 永新县 永乐十三年(1415) 代王府长史续表姓名 生卒年 朝代 籍贯 中省元、会元时间 最高任职刘哲 ? - ? 明 万安县 宣德八年(1433) 刘定之 1409 ~1469 明 永新县 正统元年(1436) 礼部左侍郎兼学士彭华 1432 ~1496 明 安福县 景泰五年(1454) 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夏积 ? - ? 明 吉水县 天顺元年(1457) 邹守益 1491 ~1562 明 安福县 正德六年(1511) 南京国子监祭酒张贞生 1623 ~1675 淸 庐陵(今吉安县) 顺治十五年(1658) 翰林院侍读学士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地方和中央的工农民主政府(苏维埃政府),其管辖地域称为苏区。当时在今吉安地区境内建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辖今宁冈、永新、遂川、井冈山)、湘赣革命根据地(辖今永新、宁冈、莲花、安福、吉安、泰和、万安、遂川、峡江、吉水)及中央革命根据地(今永丰、新干在其中)。
  限于掌握的史料,本章主要记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情况;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情况只作简略记述。
  第一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教育1928年2月下旬,新(永新)遂(遂川)边陲的特别工农兵政府内设文化科。同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下设教育部,积极地开展教育工作。
  红军教育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后,即在部队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工作。除加强对官兵进行教育外,还开办了教导队和训练班,并对旧式农民地方武装部队进行了有效的改造、教育工作。
  官兵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四:1•红军宗旨和任务的教育。毛泽东经常教育大家:红军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参加红军是为了革命,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开展土地革命,推翻军阀政府。红军有三大任务,第一是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是打土豪筹款子,第三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2.革命前途的教育。井冈山斗争初期,敌强我弱,战斗频繁剧烈,条件极其艰苦,不少人对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缺乏信心,悲观动摇,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毛泽东针对这种思想情况,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光辉著作,使大家树立革命必胜的信心.增强了革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自觉纪律教育。1927年 10月24日,毛泽东在井冈山荆竹山,向工农革命军宣布了三项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1月25日,毛泽东又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向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上门板; 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红军各级组织经常对干部战士进行三项纪律第二章苏区教育六项注意的教育,使红军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感情,保证了军队战斗任务的完成。4.艰苦奋斗的教育。根据地交通不便,地瘠民穷,加上敌人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造成粮食、食盐、布匹、药品和其他日常用品都很缺乏,干部和战士的吃、穿、住、医条件都十分艰苦。广大官兵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充分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措施有:1.实行党代表制,支部建立在连上。使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2.建立士兵委员会。其任务是:(1)参加军队的管理;(2)维持军队的纪律;(3)监督军队的经济;(4)领导士兵开展群众运动;(5)做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士兵的政治训练。3.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红军中官兵待遇平等,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参加管理伙食等。
  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领导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对旧式地方农民武装的改造与教育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后,对袁文才、王佐的部队采取了教育、改造的方针,将他们改造为红军的正规部队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在茨坪附近的大会村亲自会见了袁文才,与他详细谈论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前途,反复宣传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以及人民军队要为人民谋福利、求解放的道理。还深入士兵中了解情况,做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积极分子;在耐心教育的基础上,帮助部队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实行各项民主制度,使其部队逐步扫除了军阀主义的习气,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军队干部培训工农革命军教导队1927年12月,毛泽东在宁冈著市龙江书院开办了工农革命军教导队,这是红军学校最早的前身。工农革命军教导队下设四个区队,学员150人,都是从部队抽调来的班排长、有培养前途的战士以及地方武装的指挥员。学习时间为一个半月,学习内容包括军事、政治,也兼学习文化, 主要是识字。
  红四军教导队1928年10月,红四军在井冈山茨坪开办了一个教导队,下设三个区队。学员150 多人,都是从红军各连队抽调来的下级军官以及从地方抽调来的工农干部。学习内容包括军事、政治、 文化几个方面。政治课主要讲授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特点。军事课除加强军事知识和技术的基本训练外,着重联系革命战争实际,提高战斗的实际本领。教导队在离开井冈山前改名为红军学校。
  政治训练班1928年11月,红四军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军委须经常成立政治训练班。红五军上井冈山之后,与红四军合办了一期政治训练班,学员60多人,为部队培养了一批政工干部。
  干部教育干部教育,除结合干部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人生观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教育外,主要是开办短期干部训练班。
  1927年11月,安福西北特委在萍江头举办过两期党务训练班,培养党的干部,每期培训30人左右, 讲授“中国革命的道路”、“ 土地革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革命理论及上级的指示,学员结业后回乡担任党组织的领导工作。
  1928年上半年,永新县在天龙山沙木城、宁冈县在茅坪象山庵都开办了干部训练班,每期学习一两天或三四天,最多的是十天、半个月。学习人数二三十人不等。学习内容主要是结合斗争任务来学,认清革命形势,增强对敌斗争的本领。教员由县委临时派人来担任。
  1928年10月,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案中提出加强干部教育,“竭力铲除一般同志的机会主义思想和封建小资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革命人生观”;“特委组织宣教委员会,制定教材,计划每周的训练工作”。
  1928年10月,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在井冈山茨坪李家祠堂开办了党团训练班,由特委委员宛希先负责。各县每乡选派党团员1名,红军中各个连队也选派党团员1名,共300多人参加,学习1 ~2个月。教员由特委机关和红四军中富有武装斗争和政治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开设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课程,按课程内容不同分专题讲授,并组织学员开展讨论,遇有疑难问题,由负责干部和教员解答。
  社会教育1928年10月,湘赣边界特委和工农兵政府要求每个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切实地做好工农群众的教育工作。工农群众教育着重是进行政治教育,其教育方式方法主要有宣传队、发布和张贴布告,开办夜校、个别谈话等。
  在红军中组织专门的宣传队。各连部、营部、政治部或卫生队均须派5人担任宣传工作。这5人不背枪,不服勤,名叫宣传兵。凡红军经过的大村庄或市镇,宣传兵要向群众宣传。到了城市,要到商店作个别宣传或挨户宣传;还要写标语、发传单。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群众团体,如教育部、工农运动委员会、 青年委员会、妇女委员会等,也多组织宣传队,对工农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发布和张贴布告。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和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起来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争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开办夜校。在深入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办起了农民协会和夜校。夜校学生大多数是少先队员、赤卫队员及农会干部。夜校的任务是在不妨碍生产和工作的前提下,于短期内扫除文盲,提高群众的政治水平。学员以能写信、做报告、看《红色中华》为毕业标准。夜校每村设1个或几个,实行分班教学。当时夜校遍及革命根据地,仅永新一个县就办了夜校462所。
  儿童教育少年儿童教育主要是通过列宁小学和少先队、儿童团组织来进行。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的各乡村成立了少年先锋队及儿童团。少年先锋队的主要任务是教育鼓动,站岗放哨,配合暴动队活动。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少年儿童在该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受到政治思想教育和一定的军事训练,同时也可以提高文化程度。少先队员、儿童团员在支持革命战争、维护社会治安、拥军优属、参加政治活动和文化学习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小学教育 ’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后,虽然革命任务繁忙,但政府仍然决定在有条件的地区立即开办小学,吸收劳苦群众的子女入学读书,办学经费由政府财政经费内支付。
  永新县1929年冬,西北特区开办晨光小学于永新县莲塘乡花溪村。1930年3 ~4月,永新县、区、 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都着手办教育” 1930年夏秋间,永新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将县城原秀水高级小学改名为赤光高级小学校。1931年,建立县、区、乡、村各级列宁小学。同年2月,将晨光小学并入赤光高级小学校,创办永新县列宁高级小学。同时将县属10个区、105个乡村学校均改名为列宁小学(分高、初两级,高级2年,初级4年)。至1933年1月,永新县开办列宁小学294所,儿童入学率达70%。埠前乡列宁小学学生最多达300人。1934年7月,湘赣省红军奉命突围西征,离开永新县,全县列宁小学均陷于停顿。
  宁冈县1926〜1933年,先后办起15所红色小学,学生300多人,校长由农会主席兼任,并由农会选派教师。其中以文秀明在凹里办的列宁小学为最著名,其次是1927年冬,何长工在东源创办荷花形列宁小学,学生30人,1928年冬停办。是年,宁冈县在河桥黄茅山下还开办列宁小学,校长、教员各1 人,学生30人。1928年8月,在边界“八月失败”后,大部分小学停办,但茅坪、大城一带的小学同农民夜校,仍然坚持学习。1933年,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宣布列宁高小停办。宁冈北路青年学生到永新县列宁高小班学习。红军撤出宁冈县后,这些学校停办。
  遂川县1930年,红军在遂川县滁洲竹坑村张家祠开办1所学校,招收7〜13岁的贫苦儿童20人。 教员由红军战士担任,没有课本,由教员写在大纸上教认,并讲解革命道理。在校期间,学生的膳食由红荤供给。同年,红军在滁洲竹坑和七岭村各创办1所列宁小学,学生均有二三十人,教员由红军干部担任。1933年,在上七(今井冈山市长坪乡)下村竹窝里开办红军小学,学生16人,教材由红军提供,每人发书一本。红军常来学校讲革命知识。这些学校随红军的撤出而停办,莲花县1929年,创办红光小学,是湘赣省3个县设立的列宁小学之一,后更名为湘赣省莲花县列宁小学,共3个班,学生105名。区列宁学校先后共创建5所(每区1所),共13个班,330名学生。1930 年,在高洲、六市、海潭、罗市、良坊、湖上、下坊、南村、寒山、神泉、棠市、凫村等地共设乡列宁学校13所, 计51个班,1734名学生。村列宁学校共有136所,学生6018名。
  第二节湘赣革命根据地(吉安部分)的教育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1931年10月以赣西南和湘东两根据地为基础,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省政府驻地永新,内设文化部(后改教育部),接着又组成教育委员会。
  1931年10月,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目前对于各地的列宁学校须要普遍的建立与彻底的改造。列宁学校的教材,苏维埃文化部应立即编订,教职员须要审查。农村里应普遍设立读书班、工农夜校,指定识字的工农教不识字的工农,搜集各种音乐玩器和革命戏曲书籍等,组织工农兵俱乐部,普遍的设立体育场、游艺场、新戏团、图书馆、阅报处等。各级苏维埃的文化部须要健全起来,经常有计划的进行文化工作。”1932年9月6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就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各县应开办列宁高级小学校及女子职业学校,各乡应开办一个至几个列宁初级小学校,每乡应普遍开办工农夜校、妇女半日学校,使失学男女都有求学机会;要“厉行识字运动铲除文盲”、“破除封建习俗”、 “实行婚姻自由”。同年,永新县办列宁高级小学1所,列宁初级小学292所,女子职业学校1所,半日制学校192所,夜校462所,儿童入学率达70% o红军教育红军教育,除平时加强对官兵进行教育外,主要办有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看护学校、无线电训练班等。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又称湘赣红军学校,前身是赣西南特委开办的赣西南红军学校。赣西南红军学校于1930年4月开办,校长陈中日,后与福建龙岩的中国红军军官学校合并。校址设在永新县城福音堂,后迁禾川中学,学员都是红军各部队和地方武装部队选派的班、排干部及地方的优秀青年干部。
  学校设军事队和政治队,每队设队长和政委。主要学习科目有军事课和政治课。按正规要求进行训练。军事课是操典、射击教导和筑城三大课程。政治课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法律条例、土地法、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时事政治等。讲课主要由省委、省军区领导负责。教学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与野外演习结合。
  1932年春,学校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共招五期学员计2000多人。学校为湘赣红军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
  看护学校1932年6月,湘赣军区总指挥部在永新开办了看护学校,招收年龄在16岁至24岁的劳动妇女,学习中西医科和药科,培养部队医护人才。学员40名,伙食由学校负责,生活用品学员自备。
  无线电训练班1932年9月,中央派蔡会文和肖克来湘赣根据地时带来一部电台,组建了湘赣军区无线电队。同年11月,省军区便从各地选调学员,于12月中旬办起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学员8人, 1933年7月结业。接着办第二期,招收学员7人,1934年春结业。
  此外,红军还举办了大量短期训练班,培训各类专门人才。如湘赣军区政治部于1932年10月20日开办了俱乐部列宁室工作训练班,训练俱乐部列宁室的负责人,学习时间1个月,学员80余人。湘赣军区卫生部于1932年在永新县城开办湘赣红军卫生学校,由红军部队及县内苏维埃政府选送学员入学。 学制分三个月、半年和一年三种。分别是培养护士、卫生员、医生,医生须学会做截肢手术。教材选用中央红军学校和总卫生部编制的《医药识字课本》、《卫生常识》、《战场救护》等油印本。:1932〜1933年底,连续开办两期,每期学员30 -50名。1934年2月15日,军区政治部还开办了独立团游击队政委短期训练班,培养提高独立团游击队干部。
  干部教育1931年10月,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把“创造和提拔新的工农干部”确定为湘赣区党的六项组织任务之一,要求各地积极“训练工农干部,各级须创办短期训练班,有计划的切实的去培养党的人才” O中共湘赣省委党校1932年4月,湘赣省委党校开办,各县共选送学员120多人。学习时间两个月。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党的建设、苏维埃实际工作、群众工作等。学员毕业后,大部分分配担任区委工作,有10多人担任县委工作,少数担任支部书记。1932年10月15日,党校又开办了第三期,有学员 119人,其中由各县选送82名,职工会、雇农工会选送37名;学习1个月。
  湘赣省党务训练班1932年春,由湘赣省委组织部负责举办党务训练班,学习6个星期,培训党务工作干部。教学采用启发式与问答式,先发参考材料给学员看,上课时间教员提出中心问题组织大家讨论,然后由教员作结论。课外,还组织化装宣传、秘密工作、共青团工作、组织动员、反帝运动以及士兵运动等研究组,每个学员参加一组或几组,由训练班统一安排时间开展活动,进行专题研究。训练班实行军事化,同时开展文娱活动和群众工作。
  白区工作及白军兵运工作训练班1932年4月10日由湘赣省委开办,培养白军工作和兵运工作的干部,并要求各县也开办兵运短期训练班。
  湘赣省委妇女干部训练班1932年9月1日由湘赣省委开办,培养妇女干部,学员50人,都是党团员,工作积极,阶级成分好,曾从事过妇农工作一年以上,稍有工作经验,能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的就招入培训班。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干部训练班1933年10月由省苏维埃政府举办,200人都是各县选派来的干部,毕业后参加经济战线的工作。为培养在国民经济部门工作的妇女干部,训练班还规定选派了 24名妇女。
  职业技术教育永新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1933年4月1日开学。校址设永新城内北街王家祠,招收16岁至26 岁的贫农、雇农、苦力工人及中农家庭的女子80名,实行半工半读,学习缝衣、织布、织袜、织毛衣等技术。课程设有缝纫、织袜、织毛巾、织布、国语、常识、音乐、体操、妇女工作等。学校基金实行群众自愿入股,规定每5角为一股,几个人集一股也可以,股票由县文化部制定。教学器材是集中各乡没收地主的缝纫机、织布机以及洋纱、丝纱、麻纱、土纱等,供学校使用。私人的机器及群众自己生产的土纱,也可卖给学校或作为入股金。日用品如剪刀、尺子、梭子等,由学员自备。
  莲花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1933年开学。校址设在县城院下。原计划招收学员80名,后因生源少,实招40名。学习时间两年,学员为年龄在16岁至30岁的贫苦劳动群众的女子,富农女子能执行苏维埃法令亦可入学。学校基金采取集股的办法解决,暂定2000股,每股银洋1元,未满1元的可两人合并1股,好的机器、货物可抵折作股金,不分男女都可入股。学员的伙食费及学习用品由公家津贴,如系富农女子要自备,每学期还要收学费1元。
  社会教育1931年10月,中共湘赣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农村里应普遍设立读书班、识字班、工农夜校, 指定识字的工农教不识字的工农;搜集各种音乐玩器和革命歌曲、书籍等;组织工农兵俱乐部;普遍设立体育场、游艺场、新戏团、图书馆、阅报处等。这样才能提高工农的文化程度,加强工农的政治认识。 1932年8月,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文化教育问题决议案中提出: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求厉行识字运动,铲除文盲。1933年12月,湘赣省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文化教育建设决议案进一步指出: “在目前斗争环境中,加紧青年、成年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使俱乐部、列宁室、识字小组、夜学等普遍推广起来。”湘赣省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识字班(组)识字班(组)是各地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1932年4〜6月,湘赣省苏文化部在全省各县组织了一次有领导有步骤的识字运动,就是广泛采用识字班(组)这种形式,要求男子有40%识字 300个,女子有30%识字200个。
  工农夜校1933年8月,中央教育部颁发《夜校办法大纲》,对夜校办学作出具体规定。1934年1 月,湘赣省苏教育部于10月转发这一大纲,要求各级教育部、乡教育委员会以屋场为单位,设立一所夜校,吸收广大失学的青年(或成年)参加。夜校校长负专责,并在学生中选举班长、组长帮助校长进行工作。教员大都是尽义务。夜校功课按“大纲”规定,教材由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编印,也有各地自编教材,如《革命三字经》、《生产三字经》、《红军三字经》等;以《湘赣斗争》、《红色湘赣》、《列宁青年》等为辅导教材。
  半日学校半日学校是为晚上入夜校不便而白天有闲暇时间可以入学的人们设立的学校。有比较固定的上课地点、时间和师生,便于按一定计划进行教学,是湘赣根据地进行群众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员大都是尽义务,由乡村苏维埃政府或识字运动委员会(消灭文盲协会)聘请,借用日校教室或用祠堂、 厅堂作教室,课桌凳自备,灯油费由政府负担或群众自己解决。
  识字牌识字牌是革命根据地进行识字教学广泛使用的一种方式。各村的识字运动委员会或消灭文盲协会组织夜校老师及识字组(班)长,在通衢要道、村头路口等检查路条的地方,将一块识字木板,钉在路边墙壁上或架设在道路旁,由日学或夜校的教师负责,按教学计划拟定的顺序,每天或隔天在牌上写2 ~3个字。由站岗守路的考问过路的人,以收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俱乐部和列宁室1934年1月20日,湘赣省苏教育部编发《俱乐部列宁室的组织与工作纲要》,规定俱乐部、列宁室的任务是:提高群众的文化和政治水平,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动员群众加入革命战争;根据每个战斗环境进行阶级教育和政治、战争动员,充分提高工农群众的战斗情绪;以马克思主义造成广大工农群众参战的热烈氛围,完成工农民主革命。
  省、县、区以机关为单位组织列宁室,同级机关联合组织一所俱乐部。在每个乡村、生产企业、学校、 屋场建立一所俱乐部或列宁室,各级俱乐部、列宁室的文化教育工作受同级教育部领导,政治教育受同级党组织领导。
  1933年初,湘赣省(除赣南等县外),有男女人口 549400多人,识字率已达到30%,原来一字不识的女孩子,参加革命后也能识字、写短信及标语之类。
  小学教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赣革命根据地开办列宁学校,可分为县、区、乡、村4种。县为高级列宁学校 (完小),区、乡、村为初级列宁学校(初小)。修业期为5年,分初、高两级,初小3年,高小2年。共开办列宁小学1241所,教师598人,学生25882人。
  小学学制湘赣苏区各地的小学名称开始不一,莲花等县称平民小学或红色小学,永新等地称列宁小学,后各地统称列宁小学。
  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也几经改变,开始定为6年,规定儿童7岁起入初小,12岁入高小,13岁入初中。“列宁初高两级的6年教育为义务教育期间,凡苏区儿童必须受此教育,并实行强迫教育,父母不得借故阻其入学。” 1933年10月4日,中央教育部制定《小学教育制度草案》印发各地征集意见。12月14 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教育决议案指出:遵照中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育制度草案,采用7年的义务教育制度,暂定7岁至14岁为义务教育的时期。1934年2月16日,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颁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考虑到战争环境和苏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特点,将义务教育的年限缩短为5年,以8岁至12岁为学龄,但失学儿童在15岁以内者,仍需施以学龄儿童教育。
  小学的学制,起初采用四二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1934年2月以后,执行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实行三二制,即分前后两期,前期3年,后期2年。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规定,各县应办列宁高小,各乡应办列宁初小,每区确定几所学校作为模范学校。 境内当时设有列宁高小的有永新、莲花、安福、吉安4县,以莲花的列宁学校办得最好。当时列宁高小不但免收学费,还供给学生纸张、书籍和津贴伙食费。学校开支很大,学生又少,为节约开支,充实战争经费,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曾于1933年1月26日发出训令,停办各县的列宁高小,由省苏教育部在永新、莲花两县分别成立省立第一列宁髙小和省立第二列宁高小。各校原有的学生一律转省立列宁高小继续学习。
  为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规定列宁初小每乡1至几所,要求做到乡村每人口 500人甚至不满500人的设立1所小学。永新县苏维埃文化部还规定:各乡列宁学校应在3里路内设立1所列宁初小。如因学生太少,或路途过远,或为山林、江河、池塘隔离,恐学生到校艰难,在群众自愿条件下,自备教育经费,有学生20名以上,能依文化部的要求办学的,经报区、县文化部批准,亦可开办列宁初小。
  小学课程与教材在1934年4月,中央教育部《小学课程教则大纲》颁发之前,湘赣苏维埃政府规定;列宁初小设国语、算术、自然常识、手工、图画、唱歌、游戏、劳动实习、社会活动等科;列宁高小增加地理、历史、卫生、政治等科。列宁初小各科授课时间,国语应占全部课时间的2/5 ,算术占1/5,自然常识占 1/5,手工、图画、唱歌、游戏占1/5,劳动实习在星期六下午,社会活动不编入课表,根据当时社会教育的各种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列宁初小每天上课5节,每节课45分钟。列宁高小每天上6节课,每节课50 分钟,增加的时间即用来教地理、历史、卫生科等。《小学课程教则大纲》颁布后,各地学校的课程便按中央教育部的统一规定执行。
  小学的教材,初期没有统一,由各校沿用部分旧教材或自编。1931年10月,湘赣全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提出“列宁学校的教材.苏维埃文化部应立即自编”之后,省苏文化部组织力量编辑出版了列宁初级小学适用的《国语课本》、《常识课本》、《四则算术简要》、《儿童游戏》等全省通用的教材。
  湘赣根据地列宁小学还普遍成立了儿童团,吸收适龄儿童参加。在省、县、区儿童局和学校的领导下,组织儿童团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如参加扩大红军、慰劳红军、帮助红军家属、站岗放哨、收集粮食、 购买公债等社会活动的生产劳动,使他们在这些课外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小学教学方法1933年1月,永新县寒假教师讲习所用《教学法》做教材。该教材首先论述了教学法的要旨:(1)适合儿童的要求,坚定儿童的阶级意识;(2)彻底肃清国民党党化教育和其他一切反动派别的理论;(3)养成儿童生活团体化与行动纪律化;(4)适合其某一时期的政治情形和我们的任务; (5)教师须知加重自己所负担的任务。接着,提出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的要求:(1)要适合儿童的心理;(2)利用儿童的好奇心;(3)发育儿童的天真烂漫;(4)要采取启发式或会议式的方法,废止注入式的方法;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o小学教员小学教员由省、区苏维埃文化部举办列宁师范、教师讲习及利用暑假举办小学教员训练班培养。招收稍识文字的工农分子、旧小学教员及愿意为苏维埃服务的旧知识分子,学习政治、小学读本、教学法、实习批评及唱歌、游戏、手工、图画等课程。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掌握必要的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法,经过短期培训之后,分派到学校任教。经过几年的努力,湘赣苏区小学教员达到1000 多人,基本上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高小学教员训练班的教学质量,帮助学员尽快了解和掌握办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湘赣省苏文化部先后编印了《办学指南》、《教学法》、《国语常识教学法》、《算术教学法概要》、《实习教学和批评的规则》、《小学体育运动教学法》等作为教员训练班的教材,也供教员平时学习用。
  小学教育经费小学实行免费教育,凡入学读书者一律免收学费和书籍费,但豪绅、地主、富农、厂主、手工业的子女入校读书,必须缴纳学费和书籍费等。寄宿生的伙食费由学生家庭负担,但红军家属、 子女、殉难战士子女、职业革命家子女及无处依靠者,由学校特别津贴。
  小学教育经费的来源,按照湘赣省苏维埃文化部各县、区文化部长联席会议的决定,从苏维埃累进税项下抽30%作为小学教育经费。此外,在分配土地中,将没收豪绅、地主、祠堂、庙宇及富农的果园、松山、森林、鱼池等,暂抽一部分为学校教育费;在分配土地中,除留红军公田外,其所余的田地,抽一部分归学校做开支费用;酌情向富农、手工业主、店主征收学校捐及征收其子弟的学费,补助学校费用。为了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县区两级文化部建立教育经费处,负责教育经费的筹集和支拨。各校所需教育经费,以区为单位造具预决算表,交县苏文化部批准后支付。到1933年底,由于敌人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局势紧张,为了节省教育经费,支援战争,中央教育部号召各地开展教育经费节省运动。湘赣省响应号召, 依靠群众筹集教育经费,1934年2 ~6月,全省节省小学教育经费90%以支援战争。
  第三节中央革命根据地(吉安部分)的教育1930年3月,成立永丰县苏维埃政府,随即着手开办自己的教育。首先停办国民党时期的高、初级小学,废止乡村私塾,建立县区、乡、村各级劳动小学。县、区、乡设立完全小学,村设初级小学,大村单独设校,小村联合办学,实行工农子女完全免费的小学教育。1931年,县苏维埃政府在龙冈、潭头、藤田、古县、七都等苏区设立劳动小学(1934年2月后称列宁小学)56所,有义务教师62人。实行五年制教学 (初小3年,高小5年),1932年,全县共办有小学116所(其中劳动小学56所),入校学生4050人。1933 年4月,县、区苏维埃政府高教育委员会,大力推行适龄儿童普及教育。1934年,苏区政府进行“文化教育改革”,借以“创造新的苏维埃文化”。苏区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分初小3年高小2年。开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唱歌、图画、体育等课目;提倡启发式教学,并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教材除使用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文化部编的革命教材外,还自编有《红孩儿》读本。学生除在校学习外,还开展社会宣传,慰问红军家属,协助赤卫队站岗放哨。1934年10月红军北上后,苏区小学停办。
  苏维埃政府在注重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业余教育。:1933年4月,永丰苏区农村大办“农民夜校1934年,七都、古县、藤田、潭头、龙冈等苏区大办“平民夜校”、“农民识字班”,建立“识字牌”,乡村成立“俱乐部”和“消灭文盲协会”,并委托“列宁小学”的教师或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众担任教师。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组织积极配合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业余教育和扫盲活动,苏区广大青、壮年纷纷参加学习,形成了群众性的学习文化高潮。
  表26-2-1 吉安苏区各县列宁小学概况一览县名 开办起讫时间 列宁小学数(所) 教师数(人) 学生数(人) 停办时间吉安 1928 ~1932 年 245 258 970 1932 年吉水 1931 年 129 153 6226 红军撤后峡江 1928 ~1930 年 4 9 80 1932 年永丰 1931 -1932 年 116 4050 1934年10月永新 1929 ~ 1933 年 1 月 294 (入学率70%) 1934年7月泰和 1933 年 108 98 3659 1933 年遂川 1930 ~ 1933 年 4 86 红军撤后万安 1927 ~ 1932 年 70 80 1934 1932 年安福 1930 - 1931 年 101 300 1933 年续表县名 开办起讫时间 列宁小学数(所) 教师数(人) 学生数(人) 停办时间莲花 1929 -1933 年 155 8277 1933 年宁冈 1926 ~ 1933 年 15 300 1933 年合计 1241 598 25882 第三章幼儿教育1912年,天主教在吉安上新码头(今吉安火力发电厂内)育婴堂内始设蒙养院,招募乳媪,收养婴儿。
  1930年,吉安县开设幼稚园1所,幼儿8人,教养员1人。1939年,万安县于县城试办了 1所幼稚园,招收幼儿25人,教养员2人,不到1年停办。是年,吉安乡村师范附小附设了幼稚园,招收幼儿247 人。1940年,遂川县于水南乡创办1所托儿所,幼儿30人。1941年,峡江县于中山场民众院创办了 1所幼稚园,有园主1人,教养员1人,幼儿50人。抗日战争前夕,在城隍庙(今吉安五中园内)设置吉安县石阳镇幼稚园。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昌部分机关、工厂、部队、医院、学校迁往遂川、永新、万安、泰和等县,并在当地办起了幼稚园° 1938年7月,永新县有一所由南昌西山万寿宫迁来的战时难童保育院(中国战时第二保育院),收管来自江、浙、皖、豫、粤、桂、湘、滇、辽、赣等省沦陷区无家可归的难童累计1100余人,院址设县城东门外台上龙圳上村,经费由省政府拨给,1944年底迁永丰。1940年,陈鹤琴于泰和文江村创办了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并附设幼稚园,设备较齐全。它是幼师学生实验研究和实地施教的场所, 为推广幼稚教育作出示范。是年,省立幼稚园迁入遂川县,并改名为省立遂川幼稚园,有正教和助教各1 人。是年,安义万埠棉纺厂的幼稚园随厂迁入遂川万石螺溪村,招收职工子女为主,兼收附近村民子女 (1946年迁回原址)o 1942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和二十八军后方医院迁往万安的嘉乐(今百加), 医院家属在当地办起了幼稚园,有幼儿36名,分大、中两个班;同时万安县的窑头和嘉乐两地的民众也分别办起了幼稚园。
  1946年,永新县在县城开办了幼稚园,入园的幼儿60余人,两个班,招收官僚富商子女入园。是年, 安福县在县城忠烈祠开办了 1所幼稚园,混合班,幼儿24人。次年,吉水县在县城刘家祠开设了幼稚园,分大、小班,幼儿30余人;永丰的恩江中心国民学校内附设幼稚园,幼儿45人;万安县民教馆复办幼稚园,设大、中两班,收幼儿20人。1947年,莲花县在琴水中心小学内附设了幼稚园,幼儿28人。1949 年上半年,泰和城西千秋小学内也附设了幼稚园,幼儿24人,教养员2人;宁冈县在龙市肖家开办了 1所幼稚园,幼儿20人;遂川县在县城创办了县立幼稚园,幼儿43人,教养员2人。次年,该县又在云帆小学内办起幼稚园,设大、中、小3个班,幼儿32人,教养员3人,保姆3人。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建立前全地区仅有幼稚园30所,在园幼儿1919人,教职员工37人。
  1949年下半年,泰和县的千秋(今澄江)小学附设了幼儿园。1950年,吉安专员公署创办了一所吉安地区保育院,招收县级以上干部子女入园,实行全托。是年,宁冈县县立机关创办了一所幼儿园,招收幼儿10人,中、小班混合。吉水县办了 1所幼儿园。1951年,永丰、峡江、万安、泰和、永新、安福等县办起了幼儿园;同年,吉安县的永阳、横江、固江、值夏、曲瀨等乡(镇)创办了幼儿园。1952年,新洽县城关小学(今金川小学)附设了幼儿园。1953年,三湖乡创办了幼儿园。是年,吉安市区小学附设幼儿班4个,招收幼儿172人,教员6人。1954年,吉安市又在任公井创办了民办幼儿园, 教师1人,幼儿20余人。吉安一中创办职工托儿所。次年,在今市委党校内创办了吉安市保育院,招收党政机关干部婴幼儿百人入院,实行全托。1956年,莲花县在琴水小学内办了县幼儿园。1957年,吉安市妇联、市民政局拨款2500元,资助城区5个街道办保育院,共设41个班,招收幼儿2015人。郊区3个 (禾埠、白塘、河东)乡开办162个农忙托儿所,收托婴儿2553人。
  1958年,全区幼儿教育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急剧发展。同年,中共万安县委拨款15000元,在五丰大队建了 1所飞机型的幼儿园园舍,招收茶亭、雁塔、肖家、窑前等地的幼儿110人,分大、中、小班。泰和县创办了“共产主义机关保育院”。8月,为适应社员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的要求,每个县的公社办起中心幼儿园,大队办起了幼儿班,生产队办起了托儿所。形式多样:有全日制、半日制、还有季节性的。 据新编各县(市)志不完全统计,同年全区有幼儿园(含托儿所)7672所,在园幼儿101789人,教职工 1393 人。
  1961年,95%以上社、队幼儿园、托儿所自行解散。是年4月,全国妇联副主席康克清由江西省妇联主任朱旦华陪同,视察了万安窑头小学幼儿园,同教师进行了亲切的谈话,观看了幼儿节目,并与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1964年以后,国民经济有所好转,幼儿教育事业又有所发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教育被视为“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温床”,被强令停办。全区保育院、幼儿园均受到冲击,教师下放劳动,园舍被占,设备被毁,只有万安县的窑头、西塘和个别县的县幼儿园保留下来。1973年吉安市、永新、新干、峡江等县复办县(市)直机关幼儿园。是年,吉安市妇联协助5个街道办事处复办22个幼儿园,工矿、企事业单位也先后办起了幼儿园23所,招收婴幼儿3000余人。小学附设幼儿班14个,幼儿752人,教师19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幼儿教育事业全面恢复。是年,吉安地区各县(市)成立托幼领导小组,大力发展公社幼教事业。各县(市)积极筹集资金修建幼儿园园舍,添置教具玩具,增加教师,扩招幼儿。1980年,公社、大队具备办园条件的办园、没有具备办园条件的办班,有的联村联户组建季节性幼儿园和托儿所。同年地、市保育院复办。1982年6月,省幼托领导小组检查评比,吉安市被评为全省幼托工作先进市,受到通报表扬。1983年,地区开始有退休教师得到教育部门的批准,办起了幼儿园。
  1992年,安福县在县城创办了一所全日制集体性的“鹤琴幼儿园”。紧接着各县先后都有退休教师创办幼儿园。退休教师参与幼儿教育事业,不仅提高了幼教队伍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幼儿教育事业的管理水平。
  1997年,幼儿教育打破了过去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雷同的办园模式,开始向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广泛的新格局发展。吉安市率先办起了 6所“中英文幼儿园”和1所“艺术幼儿园\ 1999年底,安福、峡江两县还成功地走出了“一园(院)多点”和“一园两制”的新路子。
  1998年4月30日,地区教委制定了《吉安地区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分别对地、县(市)幼儿园办园条件、管理水平、幼儿发展三大部分的综合条件进行评估。
  1997年,地区教委制定了《吉安地区学前班管理暂行规定》,指出:学前教育不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过渡阶段的教育,它的教育任务与幼儿园的任务是一致的。鉴于城市幼儿园的迅速发展,1999年8月地区教委规定,县城和市区所在地的小学,从1999年秋季起一律不得举办学前班。
  到2000年底,全地区公、民办幼儿园(学前班)有667所,在园幼儿人数达5. 5万人,教职工2116人, 其中专任教师1964人。第一节教学工作学制 '清末,蒙养院一般招收3〜7岁的幼儿,保育期为4年,并规定幼儿每天在院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
  民国时期的幼稚园开设大、小两种班,大班招收5〜6岁幼儿,小班招收4〜5岁幼儿。条件不具备分班的为混合班,时间不限,保育期满发给证书,优先介绍入小学。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部于1952年颁发了《幼儿园暂行规定》,规定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入园, 保育期限为4年,幼儿园以全日制为原则。1960年4月,根据《江西省执行中小学学制改革试点的初步意见》,为适应小学入学年龄提前的要求,改为招收3〜6岁幼儿入园,保育期为3年。1963年,地、县 (市)幼儿园又恢复3〜7岁的幼儿入园,保育期为4年。:1981年,教育部颁发《城市幼儿园方案》,对幼儿入园的年龄略有更动,招收3〜6岁的幼儿入园,保育期为3年。小班幼儿年龄为3 ~ 4岁,中班幼儿年龄为4〜5岁,大班幼儿年龄为5〜6岁。1993年,全区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实施意见, 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普及一年的学前班。
  课程清末,蒙养院的课程内容有:游戏、歌谣、谈话、手技4项。
  民国时期,幼稚园的课程有:儿歌、游戏、工作(手工)、故事、常识、静思、餐点、社会常识等。亦有少数幼稚园增设了浅近的计算、识字或读法。
  新中国建立后,全区幼儿园基本废除了旧的课程设置。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执行《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幼儿园的课程有:体育、音乐、认识、语言、环境、图画、手工、计算,不进行识字教育,不举行测验。I960年,增设了汉语拼音和计算内容,把劳动列入课程计划,要求在大、中班适当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课程有:汉语拼音、识字、计算、体育、美工、音乐、劳动。1981年10月,教育部改革幼儿教育,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8个方面。是年,全区幼儿园课程设置调整为:语言、计算、常识、思想品德、音乐、美工、体育。吉安市的中英文幼儿园增设了英语口语、会话,艺术幼儿园增设艺术科目:绘画、书法、器乐、 声乐、舞蹈。1998年,课程设语言、数学、科学、健康、社会、音乐、体育、美术。2000年,教育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改8门学科教育为语言、计算、艺术、社会、健康5大领域教育。
  教材1980年,省教育厅委托南昌市教育局编写幼儿教材(教师用书),每种教材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 教材和教学建议四部分。从1982年起,地、县(市)以及乡村幼儿园开始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与课程内容和名称相同的教材,并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系统地组织幼儿园的教学。1988年,幼儿园大班和学前班使用省教委编写的与课程内容相同的语言、计算、常识、美术、音乐、体育6种教材。不少幼儿园还订了幼儿读物,让教师讲解给幼儿听,丰富幼儿生活,增长幼儿知识。
  教育方法 '清末的蒙养院,其保育教导旨在:“发育儿童之身体,渐启其心智。保育方法以自由游戏,培养幼儿爱众乐群之习气”;“为心知意兴开发之资”;“以各项手技活动,引导幼儿用手用眼,以谈话等项,端正儿童之行正仪容”。20世纪30年代中期,幼稚园的教育教学,则“注意科学之方法,强调顺应幼儿个性。依照其身心发展施以适当保育,不得授之以读写等类小学之课程”。活动分自由和团体两种,同时重视和提倡儿童参加户外活动。
  新中国建立后,幼儿教育工作遵循“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原则,以游戏为主,上课为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游戏、观察、操作、讲解、谈话、示范、运用范例等启发性、 直观性、形象性的方法上课,把游戏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小班、中班采用直观的游戏形式,以增进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大班则逐步减少游戏因素,为小学学习做好准备。幼儿园上课时间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而延长,小班每周上课6 ~ 8节,每节10〜15分钟;中班每周上课 10-11节,每节20 -25分钟;大班每周上课12节,每节25 ~ 30分钟;1986年后开设的学前班,每周上课仍不得超过12节,每节课的时间为30分钟。
  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一般在同一年龄班进行,也有根据各自的条件分小组进行的。乡村幼儿园因受条件的限制,其教学及其他活动因地制宜,但都以《幼儿园教育纲要》为依据实施保教,各种活动均衡进行、不偏不废,特别注意纠正那种重上课、忽视其他活动的偏向,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
  第二节卫生保健工作清末的蒙养院对幼儿受伤之事防范甚紧,房舍建筑多平地建造,禁止使用楼房,以免幼儿登临之危险。1932年后,幼儿园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养护与优良习惯培养均能给予相应注意和合理安排。幼儿户外活动的安排,凡有碍卫生,容易发生危险的均得避免。公立的幼稚园,一般每半年举行幼儿体检一次,每月举行身高和体重测试一次,每日入园时均须作清洁检查一次。
  新中国建立后,地、县(市)幼儿园增加了幼儿室外活动时间。开设体育课,加强了幼儿体格锻炼,注重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各地卫生防疫部门和医院相继为幼儿进行健康与体格检查。
  卫生与保健是幼儿园的两项重要工作。其措施如下:教具与玩具消毒:教具玩具保持清洁、经常洗涤,每周消毒一次。幼儿实行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用品,专人专用,并做好消毒工作。幼儿园建立保健室。
  饮食卫生:地、县(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幼儿中午在园用膳。园里注意饮食(包括饮水)卫生,特别强调不买腐烂菜食。
  环境卫生:园里环境做到无脏物、无污水、无臭虫、无老鼠。教室整洁、空气流畅。要求幼儿做到“五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理发、勤剪指甲;“五不”即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果壳瓜皮,不吃生食、脏食,不随处乱涂乱画。
  做好晨检和日常观察,每天早晨接待幼儿入园,做到“摸、看、问、查”,即摸额头验是否发烧,看喉部、 皮肤和精神,问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并在一天内不断观察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幼儿在园午睡,一要保证时间,二要防止中暑和着凉,三要有人监护。
  幼儿锻炼:幼儿每日在园做操1〜2次。在正常情况下,让幼儿多接触日光和新鲜空气,每日坚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根据年龄特点,加强冬季锻炼。
  健康检查:幼儿入园必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肝功能和胸透),同时还要了解幼儿的病史、家庭疾病史和生活习惯等。工作人员入园工作前必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每年全园幼儿和工作人员体检一次。
  第三节领导与管理行政管理 '新中国建立前安福、泰和两县的幼儿园隶属县政府管理,园长由县长任命。其他县的幼儿园由县妇女会主管。
  1952年公办幼儿园由所在地的教育部门管理。1958年后幼儿园、保育院由妇联管理。1981年2 月,地、县(市)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托幼工作。
  1992年地区教委与地区妇联联合制定《幼儿园管理条例》,并组织人员到各地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幼儿园的各项制度是否健全;园长和教师队伍;办园条件是否符合(有无固定的活动室、有无供儿童使用符合卫生条件桌椅、有无儿童户外活动场所,有无一定数量的体育活动器材、玩具、读物);儿童一日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户外活动是否得到保证;是否做到“四不”,即不搬用小学教材,不给幼儿留家庭作业,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测试,不和小学生合班进行复式教学。
  1996年12月16日,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颁发《关于做好我区幼儿教育管理移交工作的通知》, 决定将全区幼儿园移交给地区教委管理,并成立地区幼儿教育工作办公室。1997年第一季度,各县 (市)人民政府根据通知精神,将原县(市)妇联管理的幼儿园全部移交给县(市)教委管理,并成立幼儿教育工作办公室。从此.全区幼儿教育工作,实行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的领导管理体制。
  从1997年1月起,地区教委为加强对幼儿园、学前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根据省教委1996年8月8 日颁发的《江西省学前班登记注册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全区幼儿园、学前班普遍进行了调查、核实和登记注册;并分批颁发了幼儿园、学前班办园(班)许可证。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举办者的领导下,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负责领导全园工作。
  集体办的幼儿园实行责任承包制,接受主办单位和县(市)教委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个人办的幼儿园接受县(市)教委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业务管理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工作,由各县(市)教育局负责。1981 - 1996年,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育局、 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联合举办幼师培训班,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幼儿教育纲要》、《幼儿教育规程》等业务知识;举办幼儿教师讲故事、视唱、美术、舞蹈、弹琴等技能、技巧比赛;组织公开或示范教学,开展互相听课,进行教学检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习各科教材教法,帮助幼儿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1990年地区教委举办了“幼儿干部、园长”的培训班。1991年县(市)共举办 T 11期幼儿教师培训班,参加培训幼儿教师达300多人。是年,省教委举办了幼儿教师“美工、技巧”培训班和“音乐、舞蹈”培训班。至今地、县、乡三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形成了制度和辅导网络,定期召开教研会和业务辅导。乡(镇)教办也担负起培训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责,请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讲课,发挥中心幼儿园的作用。
  1996年以后,地区教委先后举办了两次全区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比赛,举办了三届“中小学幼儿艺术节”活动,还多次举办了幼儿教师自制教具、玩具比赛。2000年4月,地区教委协同地区妇联举办的 “自制教具、玩具展评”活动,有137项作品参展,这些展品构思新颖,造型美观,有47件获奖,14件送省教委参加展览和评选。其中两件获一等奖、两件获二等奖、两件获三等奖。在参加全国自制教具、玩具展评中获两个二等奖。
  走出去参观、学习也是提高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一项措施。地区教委曾选送15名幼儿园长到北京中国妇女干部学院参加园所管理短训班,还派了一名幼儿园长到上海幼儿管理中心学习三个月。井冈山市教委曾组织18名幼儿教师赴北京学习,让幼儿教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园务管理 :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在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全区各地幼儿园基本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依靠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及其他群众组织、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园务委员会,通过教职工大会制度和考勤、奖惩、学习、卫生保健、安全保卫、财产管理等制度进行园务管理。
  乡村幼儿园大多1人1班,保、教、养都由教师1人包揽,其工作较为繁重。地、县(市)幼儿园规模较大,园务管理机构的设置比较完整,其内设机构一般有:党支部、园务委员会、办公室、保教处、后勤处和考评委员会。这些组织机构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能,在园长的直接领导下,分工负责,进行园务管理。
  表26-3-1 2000年吉安地区幼儿园、学前班基本情况 单位:所、人县(市) 园数在园幼儿 学前班儿童 教职工 其中教师合计 667 54972 26554 2116 1749吉安市 68 4243 2475 265 163井冈山市 2 987 589 59 49吉安县 43 7172 4881 163 115吉水县 78 8164 1583 297 230峡江县 19 1195 406 73 56新干县 34 3606 1681 201 185永丰县 139 8153 2395 284 251泰和县 148 6275 3982 242 235遂川县 76 5976 3616 175 172万安县 6 2423 1559 50 39安福县 38 5250 2579 219 178永新县 1 460 34 26宁冈县 15 1068 808 54 50表26-3-2 2000年吉安地区城区保育院(幼儿园)基本情况一览院(园)名 创办年份 地 址 班级数 (个) 幼儿数 (人) 教职工数 (人) 其中专任教师 (人) 幼儿高级教师 (人)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平方米)吉安地区保育院 1950 白鹭洲公园右侧 12 460 47 33 17 9240 6200吉安市保育院 1955 市中心人民广场北侧 11 440 49 19 6 3801 1300井冈山市幼儿园 1959 金叶大厦 10 410 36 30 8 2300 2600吉安县保育院 1982 吉州路 10 480 24 21 3 3953 4220吉水县中心幼儿园 1989 县城 12 500 35 35 7 3689 3662峡江县幼儿园 1951 县城中山场东侧 11 411 33 30 7 1300 1228新干县幼儿园 1963 南门街14号 12 608 34 32 5 3000 4842永丰县幼儿园 1983 跃进西路84号 14 760 53 34 5 2840 2997续表院(园)名 创办年份 地 址 班级数 (个) 幼儿数 (人) 教职工数 (人) 其中专任教师 (人) 幼儿高级教师 (人)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平方米)泰和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1956 下解放路实验巷 23 1200 62 52 12 4333 3986遂川县机关保育院 1958 工农兵大道 9 430 22 17 8 1300 1600万安县保育院 1985 解放巷20号 12 556 45 36 1 2100 3807安福县幼儿园 1955 县城南街16号 17 680 46 37 21 1923 2020永新县机关幼儿园 1950 县城东侧 15 735 32 30 16 6800 3806宁冈县幼儿园 1976 县城 14 600 24 22 10 1333 1900第四章小学教育境内兴办近代小学教育始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新没县(今新干县,当时隶属临江府) 按清政府令改书院为小学堂。至宣统元年(1909),境内各县书院均改设学堂。据光绪三十三年清朝廷学部总务司编制的《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江西共有官立、公立小学堂409所,吉安府有77所,居全省 15个府之首(见《江西省教育志•小学教育》)。
  表 26M-1 清末境内各县第一所小学堂一览单位:人学堂 创办时间 地址 教师数 学生数庐陵县高等小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 石阳书院即今吉安市白鳖洲公园内吉水县立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 泰和县官立髙等小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县城澄江镇 3 60龙泉县官立五华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 泉江镇万安县官立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 县城考棚 3 56万安县官立初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县城关帝庙 2 32永丰县官立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 县城西百花洲永新县立秀水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 原秀水书院 5 近60安福县立高等小学堂 宣统元年(1909) 县城东郊 2 26莲花琴水高等小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县城北门大模村右侧 5 46永宁县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今新城西南 4 40新筮县立高等小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县城郊唐家村,后移金川书院峡江县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现峡江中学 1912年,各县执行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小学校令》,将学堂改称学校。同时将初、高等小学校分开设立,初等小学教育得到发展。是年,泰和县创办了公立女子初、高两等小学校。其后,创办女子学校的还有:新险县立女子小学校(1920),永新县立女子小学校(1924),永丰县正本女子学校(1927),遂川县立泉江女子小学校( 1935)等。1928年,实施第一期初小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各县普遍增设公、私立小学。另外,还办有教会小学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小学教育事业,把“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作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吉安地区大部分县、乡都为苏区,办起了一大批列宁小学。至1933 年,全区共有列宁小学1241所。
  1935年红军北上后,民国政府推行保甲制度,实施第二期初小义务教育。采用“政教合一”的方式, 区设置区中心小学,鼓励公、私立小学兼办短期小学。据1935年吉安、永丰、安福、遂川、莲花5县的统计,省、县、区立和私立小学共873所,学生19666人。
  1936年后,各县除继续增设保学外,区政府所在地各设中心小学,区中心小学增设高级部,小学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是年,据省教育厅资料统计,境内11县有各类小学1952所,学生89308人,教职员 3174 Ao1939年8月,取消“保联中心小学”名称,仅分中心小学与保学两类。次年,逐步改乡镇中心小学、保立小学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1945年,有小学2158所,在校学生86749人,教职工 2039 人。
  据统计,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区有小学1539所,学生75289人。各县(市)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重点是恢复和维持。并从当时教育经费异常困难的实际出发,采取“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发动群众自筹经费办学,小学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0年,全地区在校学生达94359人。
  1953〜1957年,全区一方面积极、稳步地发展公办小学,一方面大力提倡和发展民办小学,小学教育稳步前进,各县在校学生人数有增有减,但工农子女入学比例增加。
  1958 - 1959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各县(市)不顾客观条件,在公立小学中盲目招收插班生,采用群众自办、自管的办法,发展半日制、隔日制、早晚班、夜校等,致使教育质量跟不上。I960〜1962年, 对公、民办小学着重巩固、提高。:1961年小学在校学生比1960年减少10. 4%, 1962年比1961年减少 2.1%。
  1963〜1965年,在办好全日制小学的同时,农村陆续办起了一批耕(工)读小学和半日制、隔日制. 早、中、晚班,巡回小学等多种形式的小学,入学儿童大大增加。1963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教育厅《关于有重点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的意见》,确定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吉安市古南镇第一小学、文山街第一小学等为省重点小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绝大部分小学先后停课或半停课“闹革命”。196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几次发出通知,各校才陆续复课。但在“彻底砸烂旧的教育制度、10的教育方针”的口号下,许多城镇小学由工厂接管,大批教师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许多农村小学由贫下中农进驻管理,民办教师大量增加,工农兵登上学校讲台。随后,在师资力量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读小学不出生产队”的要求,各县(市)又一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至1976年,全地区有小学5981所,学生 658202人,学生人数比1965年增长125.9% (其中厂办学校74所,学生14615人),但教学质量却急剧下降,读满小学五年的普及率、合格率就更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地、县(市)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都把普及初等教育列为普通教育的重点。1981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各小学普遍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1983年,吉安地区把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区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县积极开展普及初等教育工作。
  1984年,经吉安行署验收,泰和、新干、万安3县和吉安市,首批基本上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新干县、吉安市被认为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和基本实现无盲县(市)。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次年各县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县(市)、乡两级管理,县(市)、乡、村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
  1987年8月,吉安地区教育局在《关于进一步抓好普及初等教育的巩固与提高的通知》中宣布;1986 年,我区14个县(市)已经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为下一步分批普及初中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吉安地区在继续推进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着手进行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至2000年,全区有小学2641 所,在校学生452881人,教职工25044人。
  表26鼻-2 1936年度第三行政区初等教育概况县(市) 校数(个) 学生数(人) 教职员数 (人) 经费数 (元) 共计 男 女合计 1952 89308 78368 10950 3174 495698吉安 287 11197 9502 1695 384 93728吉水 250 9283 8514 774 398 57672峡江 54 2824 2050 774 102 21382永丰 195 9237 7772 1465 341 56172泰和 266 11031 9422 1609 406 71226遂川 198 11192 10528 664 335 58046万安 158 6704 6317 387 250 40710安福 141 5977 5351 626 248 33189永新 217 15233 12959 2279 383 34075莲花 144 4870 4272 598 234 18469宁冈 42 1760 1681 79 93 11029注:1.摘自江西省图书馆藏的中华1936年度《江西省初等教育概况表》(江西省政府建设厅根据省教育厅资料编制)。
  2.第三行政区辖今吉安地区除新干县外的其他各县。
  表264-3 部分年份吉安地区小学教育情况一览 单位:所、人年份 学校数学生数 教职工数合计 公办 民办 厂(矿)办合计 公办 民办 代课1949 1539 75289 4023 4023 1956 2500 2198 302 209863 7261 6877 384 1966 3302 301501 13383 8100 5283 1978 5301 64 657845 27849 8863 17835 11511990 3782 580536 29806 19305 10501 2000 2641 452881 25044 24178 866表26^1-4 2000年度吉安地区小学基本情况 单位:所、人县(市) 学校数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学生数 教职工数 专任教师 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合计 2641 103607 66828 452881 25044 24085 19吉安市 99 5753 4757 26624 1874 1814 15井冈山市 41 1235 887 5345 435 420 13吉安县 399 12460 8192 55044 3123 2930 19吉水县 280 11354 7815 50116 2565 2542 20峡江县 97 4097 2082 16807 961 942 18新干县 162 6468 3451 30185 1886 1808 17永丰县 252 10424 7031 43258 2189 2138 20泰和县 358 12283 7429 51185 2585 2499 20遂川县 348 12053 7363 53828 2536 2399 22万安县 128 6346 4015 27896 1534 1496 19安福县 262 8649 4300 36114 2081 2003 18永新县 172 10323 8245 47315 2762 2608 18宁冈县 43 2162 1261 9164 513 486 19表264-5 2000年吉安地区县(市)城区重点小学基本情况一览 单位:个、人校名 创办年份 校址 班级数 学生数 教职工数专业技术职称学校占地面积 (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 合计 其中专任教师 中学高级 小学高级吉安师范附属小学 1918 鹭洲东路4号 25 1450 69 64 1 30 8715 8519吉安市石阳小学 1903 韶山东路13号 27 1687 92 91 88 4500 4068井冈山小学 1951 茨坪镇 26 1300 60 58 20 10060 10000吉安县城关一小 1978 吉州路20号 45 2684 110 109 48 13773.3 9200吉水县实验小学 1998 龙华中大道298号 25 1409 64 63 34 15318 7600峡江县巴邱小学 1933 人民路南端凤凰山下 34 1765 92 90 34 19400 6348新干县金川小学 1902 城内西南角 35 2060 98 93 30 14000 9560永丰县恩江小学 1905 恩江镇跃进路 58 4468 151 145 1 40 17333 6000泰和县实验小学 1939 工农兵大道东段 42 2850 114 105 1 75 17600 9722遂川县泉江小学 1934 县城文献名邦街 50 2622 108 101 1 43 10487 6700万安县芙蓉小学 1905 解放巷16号 34 2200 92 88 1 47 9338 7782安福县平都一小 1898 县城西南面安福孔庙附近 30 1849 78 68 22 15080.87 7000永新县城厢小学 1905 公园路49号 41 2700 97 96 32 14800 9020宁冈县龙市小学 1905 龙市镇 33 1848 87 86 39 11000 7025第一节教学工作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癸卯学制”规定,修业年限初等小学堂为五年,高等小学堂为四年;三十三年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小学堂分初等、高等两级,修业年限均为两年,并规定男女不得同校。
  宣统元年(1909),分初等小学堂为三种:完全科五年,简易科为四年或三年。次年又规定初等、高等小学修业期限一律为四年。
  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规定小学分为高、初两等,高等小学三年,初等小学四年。次年修改补充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教育二级,初小四年,男女同校,高小三年,男女分校。1915年9 月,改初等为国民学校,修业年限仍为四年。1922年公布实施的“新学制”规定,小学分初、高两级,初级小学为四年,高级小学为二年。此学制一宜沿用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区各县仍沿用初小四年,高小二年的学制。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小学的修业年限为五年,实行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入学年龄以七足岁为标准。各县大部分学校仍执行“四•二”制,只有条件较好的学校办试验班。1952年11月1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小学实施五年一贯制的指示》,规定全国小学自1952年一年级新生起,普遍推行五年一贯制。
  1953年,统一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同年9月,由于推行五年一贯制在教材、师资方面准备不足, 根据教育部颁发《试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和《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全区一律改回“四•二”制。
  I960年,吉安市、新干县、泰和县、峡江县等均选择了 2所以上学校,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小学五年一贯制的试验。1961〜1962学年度,省教育厅对小学学制改革试验面进行调整控制。以上四县(市)均停止试验。
  1964年,江西根据教育部《关于1964〜1965年学年度五年一贯制小学改革试验工作的几点意见》, 适当增加试验学校和班级。吉安地区在安福平都一小、平都二小的部分班进行试验。
  1964年,各县(市)开办了耕(工)读小学(开始称“简易小学”)。这类学校的学生实行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文化大革命”开始这类小学停办。
  1966年10月,全区小学推行五年一贯制。“文化大革命”进入高潮后,大多数小学停课闹革命。 1970年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1973年恢复秋季招生。
  1978年1月18日,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学五年、小学五年。
  1980年12月冲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小学学制可以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城市小学可以先试行六年制,农村小学学制暂时不动”。安福、泰和等县少数小学改为六年制。
  1984年,各县根据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提出的要求,在条件具备的城镇小学和乡中心小学从一年级新生中起试改六年制,其余学校于1985年秋季从一年级开始改为六年制。
  1986年,吉安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全区小学统一学制的通知》,要求从1986 - 1987学年度开始, 小学全部实行五年制。
  1993年,全区各小学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五•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课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课程设置基本按“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8门。唱歌、图画、手工为随意科。高等小学堂教授科目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9门。手工、农业、商业、乐歌为随意科。
  宣统二年(1910),初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手工、图画、乐歌;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图画、手工、唱歌、体操、农业、商业、缝纫(女生)、 英语。
  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课程设修身、中国文学、算术、手工、图画、乐歌;高等小学堂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7门,女生加学缝纫(其中手工、图画、唱歌为随意科);高等小学课程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本国地理、理科(博物、理化)、手工、图画、唱歌、体操10门。男子加设农业(或商业),女子加设缝纫,有条件的加设外语(外语、商业或农业、手工、唱歌等课程为随意科)o每周授课初小为22〜28小时(女生29小时),高小为30小时(女生为32小时)。
  1915年7月,高等小学课程不设讲经,国民学校(初等小学)课程女生不设缝纫。
  1920年起,教育部训令,小学国文改为国语。
  1923年,江西实行新学制课程纲要,取消“修身”课,初小设国语、算术、社会(含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含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原手工科技改设),形象艺术(原图画科改设)、音乐、体育8门;髙小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12门。授课时间改以分钟计:初小前两年每周至少1080分钟,后两年每周至少1440分钟,平均每节课时间为30分钟。但低年级若干科目可缩至15分钟一节,高年级若干科目可延长至60分钟一节。
  1928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暂行条例》规定:小学开设三民主义、公民、国语、算术、历史、地理、卫生、自然、唱歌、体育、党童子军、图画、手工等课程,高小加职业科目。
  1929年10月,实行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其课程设置是: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9门。
  1932年10月,教育部对上项暂行标准进行了修改,正式颁布了《小学教程标准》,并令全国小学自 1933年度第一学期起,一律遵照此项课程标准切实施行。
  1936年后,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修正小学课程标准》,低中年级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劳作、美术合并为工作科。体育、音乐合并为唱游科,各年级取消卫生科;各年级每周授课时间都略有减少,国语科时数适当加重,各年级每周增至为420分钟。其时,省教育厅还在保立小学、中心小学和各公、私立小学设短期小学班,一年制班仅设国语、算术、公民训练及体育4门,二年制设公民训练、国语、常识、算术、工作、唱歌6门。
  1942年1月,小学课程又作了修改。
  1948年,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团体训练又改称公民训练,图画仍称美术。低年级音乐与体育改称唱游,美术与劳作改称工作,可混合教学。算术科低年级为随机教学,不特定时间。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课程设置上未作统一规定,区内各县小学基本照设原课程,但废除公民课、“童子军”训练,在高年级增设政治常识课,并进行课程精简和初步改革工作。:1951年9月,根据省教育厅通知精神,取消了低、中年级常识课,其教学内容适当结合各科及课外活动进行。1952年秋,全区小学开始推行五年一贯制并施行。同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课程设置为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8门,其中语言包括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从四年级起算术包括珠算,自然包括卫生常识。每节课为45分钟;并规定学生每周集体活动时间(包括朝会、周会、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初、高年级分别为340和450分钟。二年级以上各年级实行部颁小学“四•二”制暂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为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8门。1953年秋,停止试行五年一贯制,全区执行教育部颁发的《试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 课程设置同以前一样,仍为8门。
  1955学年度,全区执行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四•二”制《小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为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其中手工劳动为新设科目;语文课包括阅读、作文、写字;算术课包括珠算,在四、五年级教学。
  1957年7月11日,教育部颁发《1957 - 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对原计划作了变动:五、六年级语文课每周增加1节;各年级每周新设“周会”1节,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全区各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在城市、县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完小等,原则上执行了部颁教学计划。
  1958年下半年,把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名为生产劳动课。
  I960年秋,全区大面积地推行五年一贯制,各校按“五•三•二”制教学计划开课(外语未开设)。
  1961年,全区小学除经批准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者外,其余均恢复六年制。根据教育厅发出的 1961 - 1962学年度全日制(12年制)中、小学教学安排意见,将“政治常识”改为政治;从四年级起,每周安排劳动2〜3小时;珠算在六年级开设(有师资条件,四、五年级也可开设)01962年秋,按省教育厅1962年4月15日颁发的《1962 - 1963学年度全日制十二年制、十年制中、 小学教学计划》,将政治课改为周会课。一至四年级语文课每周各增加1节,并在一年级增设手工劳动课每周1节。城区小学从四年级起每周安排劳动2 ~3课时,农村小学采取每天两头在家劳动,平时校内不安排劳动。
  1963年,教育部重新拟订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4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从1963 - 1964年度开始,在全省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执行三类不同的教学计划的通知》,全省条件较好的完全小学,从一年级起实行部颁新教学计划(草案),是谓一类教学计划;其余完小、城镇初小和执行一类教学计划学校的二年级以上各年级,执行省教育厅制发的全日制12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是谓二类教学计划;农村初小、简易小学、执行省教育厅制发的三类教学计划。
  部颁的《全日制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四年级以上学生全年劳动时间为半个月;语文课从三年级起开始作文,每周2节;珠算课五年级每周2节,六年级1节;在六年级增设生产常识课(江西为农业常识课)。
  二类教学计划,参照部颁小学新教学计划作了适当调整,规定小学从四年级起每周安排劳动2小时,农村小学每学年放春秋两个农忙假。
  三类教学计划为初级小学教学计划,语、算两科教学时数有所增加,减少体育、音乐、图画课教学时数,停开手工劳动课。
  1963年,全区只有少数学校实行一类教学计划,完小实行二类教学计划,初小和民办小学实行三类教学计划。
  1964年7月,省教育厅结合江西具体情况,对上学年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原一类教学计划,新学年称《全日制小学新教学计划》,三至六年级算术课每周各减少一节,自然课在五年级开设,每周3节,历史课在六年级开设,每周3节;高小课程除体育、音乐、图画外,由每学年6门减为5门;每周上课总时数, 三、四年级减为29节,五、六年级减为30节。原二类教学计划,新学年称《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各年级语文课每周均减少1节,自然课在五年级开设,每周3节。原三类教学计划,新学年称《全日制农村初小教学计划》,仅设置周会、语文、算术、珠算、唱游5门课程。
  1965〜1966学年度,省教育厅对二类教学计划又作了适当调整,四、五、六年级语文课每周减少1 节,珠算课在四、五年级开设,每周各为2节,六年级增设记账常识课,每周2节。原一、三类计划未作变动。
  “文化大革命”初期和中期,课程设置各校不统一,自行安排。各县小学一般设有《毛主席语录》(含语文)、算术、军体、革命文艺、劳动等课程。1973年,各县执行省文教办公室教育组颁发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学计划,小学学工学农时间每周半天,农村小学四、五年级根据当地农事季节放农忙假1周,小学五年级,学军时间不少于1周。
  1977年,各县按省文教办公室教育组《关于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意见》,小学设政治、语文、 数学、常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学工学农时间随年级不同,每周半天(有的集中使用)。高年级学军时间为1周。
  1978年,开始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课程设置有政治 (四、五年级开设)、语文、数学、外语(三、四、五年级开设)、自然常识(四、五年级开设)、体育、音乐、美术。四、五年级每年安排四周“兼学”(指学工、学农、学军)。外语只有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开设。
  1981年秋,全区各县(市)按当年3月13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分步试行”:城市、县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执行这一教学计划,其中外语课不开设;一般农村小学按教学计划逐步开齐全部课程;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和教学班(组),主要教好语文、数学两科。
  1983年,各县按省教育厅发出的《关于在全日制小学执行两类教学计划的通知》规定,城市、县镇小学和中心小学及部颁基础较好的完小实行一类教学计划(1981年部颁计划);农村少量较差的完小、村小实行二类教学计划。
  1984年8月,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的安排意见》。凡经县、市教育部门批准改为六年制的班级按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执行,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三至六年级开设)、地理常识(五年级开设)、历史常识(六年级开设)、外语(五、六年级开设)、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四至六年级开设)等课。 城市小学在一、二年级增设唱游课,农村小学在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课。1986年秋,根据地区教育局的指示,又将六年制全部改为五年制,完小全部执行1981年部颁的五年制的教学计划,初小执行省教育厅 1983年发出的二类教学计划。
  1993年,全区各校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五•三”学制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一至五年级均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美术课。三至五年级还增设社会、劳动课。周学科课时一年级25课时,二年级26课时,三至五年级28课时。每天还有10分钟晨会,每周班队活动1课时,科技文体活动3 课时。
  1994年,全国实行新的工时制,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上课5天,全区执行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五• 三”学制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内容与1993年的课程计划相同。
  教材清末,小学各项课本统一遵照京师大学堂编译奏定(或经其审定)的版本。江西小学堂多是采用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的课本。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凡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所用教科图书,由省图书审会译定之” o江西小学采用的教材,多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印的教科书。1939年下半年,小学教科书由省政府统一编印发行,以教育部颁发本为原则。国语1科则采用省教育厅编印的教材。抗日战争胜利后,仍采用国定教科书。
  新中国建立初期,根据省教育厅规定,全区小学采用华北新华书店岀版的各科教材。自1951年春季起,全区小学开始采用全国通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1956年,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部编各科大纲新编或修订的全套小学教材书、教学参考书以及参考资料。
  1957年秋季,农业常识和周会采用省编教材。1958年,语文补充课本使用省编乡土教材。唱歌课教材和周会课教学参考资料,也使用省教育厅编写的。
  I960年,全区使用省教育厅组织教师编写的各科教学大纲(初稿)和小学语文、数学、自然常识、史地常识4科全套五年制教材(试用本)o1961年,全区恢复六年制后,六年制仍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各种教科书;五年制试验学校亦逐步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十年制中、小学试验教材。
  1962年,全区小学各年级政治课、周会课使用省教育厅编写的一套社会主义教育课本(试用本,共 12 册)。
  1963年,绝大多数民办小学采用国家规定的课本或教育部推荐的江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民办小学课本》。
  1966年秋到1967年春,原国家通用和江西省自编教材,停止再版。上级规定新教材未编岀之前,政治和语文合上,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内容。1968年秋,各年级语文、算术两科,使用江西教育出版社新编教材。1969年秋季,省革委政治部教育组组织编出一套小学语文、算术、常识暂用本,各县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部或部分内容。
  1978年秋,全区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改编或修订的各科教材。
  自1980年秋季起,城镇部分小学采用北京景山学校编的教材进行教学试验。
  1981年后,各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省教研室、省教科所等单位编辑出版的教材。
  教法 、 '清末推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大多采用注入式。辛亥革命以后,相继试用赫尔巴特五段(预备、讲解、联想、总结、应用)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等,注意运用启发式。多数教师仍是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1941年,教育家陈鹤琴在江西推行“活教育”,以他为团长的“巡回教学辅导团”赴各县中心小学进行巡冋辅导教学活动,其教育思想对全区颇有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吉安地区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1949年底,提倡理论与实际一致,教与学一致的教学方法,反对盲目“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1952年以后,系统学习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的《教育学讲演录》和冈查诺夫、叶希波夫、凯洛夫的 《教育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对“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课堂教学一般采取“谈话法”,强调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1953年起,系统学习苏联专家普希金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贯彻五个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运用五个教学环节,广泛采用“谈话法”。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但也出现了不结合实际, 生搬硬套的缺点。
  I960年,学习辽宁省黑山北关小学的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中实行“集中识字、精讲多练、提早写作”的方法。在算术教学中,实行“集中学、集中练,学、练、用分步进行”的教学方法。
  1963年,强调以教学为主,重视工具学科,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贯彻“少而精”原则和实行“启发式”教学,提倡“精讲多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1968年学校复课后,学校以阶级斗争为主课,搞“革命大批判”、 “忆苦思甜”,举行“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讲用会”,进行军训。实行开门办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形式(学生到工厂、农村听工人、贫下中农讲课,或请工人、贫下中农来校讲课)。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学开始走向正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区小学日益重视改进教学,积极引进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成绩考查与评定民国时期学业成绩考查有临时测验(不定期考试)、学月考试(每月终举行,每学期至少两次)、学期考试(一学期结束)、学年考试(一学年结束)、毕业考试五种。学业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学生平时成绩计算方法:将平时考试成绩累计除以考试次数。各科学期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 60%,学期考试成绩占40%。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及格,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1932、1933年,实行小学生毕业会考。操行成绩以公民训练的成绩为准,主要由级任教师考查,分等第记分。
  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业成绩考查方法大致与民国时期相同。
  1953年,成绩考查记分方法模仿苏联的五级记分制,其标准是:学过的知识能彻底精通的评为5分; 能彻底了解,答案较完整的评为4分;中等的评为3分;一知半解的评为2分;学的知识模糊不清的评为 1分。考查方法:平时考查、月终考查、学期考查。五级记分重视平时考查,学期成绩总评是根据学生平时成绩的发展情况酌定分数,不举行学期考试。操行成绩由班主任会与科任教师就学生平时行为评分, 并用具体评语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觉得五级记分制不够准确,1958年又恢复百分制。学科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 ,不评学生总成绩。
  1964年,根据《江西省全日制中小学学生学业操行成绩考查暂行方法》,将课程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两类。语文、算术为考试科目,其余均为考查科目。考试科目以百分法计算,考查科目只记及格或不及格。考试科目的期末成绩:学期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60%和40%。学年成绩:第二学期的期末成绩占60%,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占40%。毕业班各应考科目学年成绩即为毕业成绩。操行评定: 以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守则为依据进行考查,以班主任为主,征求科任教师和少先队组织的意见,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写出评语,不分等次。
  “文化大革命”中曾取消考试和留级制度。1978年恢复留级制度,留级率不超过5%。小学升学考试只考语文、数学两科,采用百分制记分,排列名次,择优录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依据1978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稿)》有关规定执行。学业考查方面,强调以平时课堂提问和作业考查为主,考试次数不要过多,不要出偏题、怪题,不要搞突然袭击。语文、数学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其他课程只进行期末考试, 采用百分制记分。操行每学期评定一次,只写评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适当指出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1996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毕业生全部就近升入初中学习。
  第二节思想品德教育与劳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清末,初、高等小学堂开设修身和读经讲经课,向学生灌输“忠君、尊孔”封建思想,主要通过教师严教、严管和身教来进行。
  民国初期,仍开设修身课,其内容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后增加公民知识教育。1923年实行“新学制”后,取消修身课,设公民课。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实行“党化教育”,增设三民主义课和童子军课,后一度改设党义课。各校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所谓“八德”)作为主要教育内容。1933年,教育部公布的《小学规程》规定“小学训I育以公民训练为中心”。1935年,国民政府制定《小学公民训练目标》为:第一,身体训练,使学生能自卫卫国;第二,德性训练,使学生能自治治事。同时规定《小学公民训练德目》十八项(整洁、秩序、诚实、互助、勇敢、健康、公德、节约、爱国、敏捷、劳动、勤勉、合作、生产、仁爱、雪耻、谦和、负责)o 1939年,各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为校训。1942年,各校根据教育部修改公民训练标准,颁发《小学训育标准》训练细目和“起居规律与社交礼义”实施公民训练,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后期掺进了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反动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全区小学废除民国时期的训育制度和公民训练、童子军训练及其他课程的反动内容,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 同时结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1955年3月,省教育厅转发的部颁《小学生守则》成为各小学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自觉纪律观念的重要内容,随后开展了争当“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的“三好学生”活动。
  从1957〜1958学年度起,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全区小学各年级每周增设1节周会课,向学生们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时事政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等。
  1962年以后,学校以阶级斗争教育为主要内容,组织学生访贫问苦,忆苦思甜。
  1963年3月,各校广泛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以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教育学生。
  1964年,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学校成立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
  “文化大革命”期间,鼓吹“造反有理”、“踢开党委闹革命”,无政府主义严重冲断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取消了少年先锋队组织,代之以“红小兵”组织。
  19力年,再度开展学雷锋活动。1978年,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同年,各校试行教育部重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1979年,向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
  1981年,各小学把贯彻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当时正在开展的“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活动结合起来。同时,按部颁《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根据部颁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规定,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1982年3月,在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学校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校容得到改观,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1983年3月,在第二个“文明礼貌月”中,开展“三优一学”活动(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和学雷锋);同时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三热爱是: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活动。同年下半年,各校把爱国主义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向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和首都的教育;普遍建立了升国旗制度和唱国歌的活动,激发了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1984年3月,在第三个“文明礼貌月”中,各校开展了创“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活动。
  1985年,根据国家教委、司法部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小学法制教育的意见》和省司法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法律常识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学四年级以上在思想品德课中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法制教育。重点是进行《交通管理规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常识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通过班会、队会、请司法部门作报告等形式进行法制教育。
  1988年秋季起,各小学开始试行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
  1989年,各小学普遍开展了“三热爱”(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 教育活动和国情教育。各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工作摆到首位。县(市)教研室配备了思想品德教研员。同年,少先队开展学习英雄少年赖宁的活动。
  1990年,各校为了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把每年3月定为学习雷锋活动月。同年,还开展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活动。
  1991年8月20日,国家教委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后,各校教育学生以《规范》和《守则》作为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了严格训练,开展了评比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1994年,地区教育局组织编写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补充教材《红旗飘飘上井冈》、《井冈军民卫红旗》、 《井冈红旗飘万代》,并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动活泼的革命传统教育。
  1997年4月,地区教委制定了《吉安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九五”实施计划》。是年,以迎接香港回归、庆祝党的十五大召开、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为重点教育内容,通过“迎回归演讲比赛” “颂井冈读书活动”和举办“艺术节”等活动,向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 1998年,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做好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创建“德育示范学校”活动,主要开展“四个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各校针对教育对象不同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观看电影和录像、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书画比赛等活动进行有效教育。1999年,以迎接澳门回归、庆祝建国 50周年为重点教育内容,通过文艺会演、美术作品展览、征文比赛、读书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0 年,主要以迎接新世纪到来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井冈新人。
  劳动教育民国时期,小学设有劳作科,主要教学内容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手工制作、家庭操作和农事操作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o 1936年3月,省政府发布《江西省中小学校实施生产劳作教育办法大纲》,要求各校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组织进行农事、畜养、工艺及卫生方面的生产劳作。
  新中国建立后,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江西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教育与生产结合的办学方向。1950 年,全区有些小学师生除耕种原校产水田、旱地外,还开垦荒地种植水稻、蔬菜、植树造林和饲养家畜家禽,既改善了师生生活,帮助克服当时的经费困难,又使师生受到劳动教育和锻炼。1953年,针对由于中学招生数额的限制,出现了一部分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而社会舆论和许多学生又轻视和不愿参加生产劳动的矛盾现象,在小学生中广泛进行了劳动生产光荣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宣传教育c 1955年, 各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和《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逐步开设手工劳动课,并在课外活动中每周安排生产劳动1至2节。手工劳动课各年级每周开设1节,联系自然、地理、语文、算术等学科进行教学,开展制作教具、模型、玩具、手工制作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小工厂、小农场,组织园艺组、工艺制作小组等。课外活动则与少先队的“小五计划”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种植葡麻、向日葵,饲养鸡鸭兔,采集标本,帮助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做事,绿化环境,以及开展捡稻穗、拾油茶籽等“小秋收”活动。有的农村小学还与互助组或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站建立联系制度,进行参观和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1957年度起,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课,每周1节。1958年,小学开始将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许多学校办起小工厂、小农场、小饲养场等,劳动教育大大加强,但也出现了劳动过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1959年5月,各校根据省教育厅发岀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小学生产劳动安排的几点意见》精神,尽可能结合教学和充分照顾儿童健康安排劳动的原则,体现教育目的,从三年级起每周安排劳动课4节,每节1课时,连排不得超过2课时;一、二年级仍设手工劳动课。劳动项目按结合教学,服务生产,学生力所能及的原则,建立一定的劳动基地,但不贪多图大。1961年1月,省教育厅发出学校大办果园的通知,一度出现学校种植果树的热潮,有些小学还办起小果园。1963年起,根据《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新颁的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全学年劳动时间为半个月。农村小学除农忙假以外,平时劳动每周1小时;城市小学在农忙季节适当组织学生就近参加支援农业生产的劳动,平时劳动每周1 ~2小时。
  “文化大革命”中,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被歪曲,在“学工、学农”活动中,岀现劳动过多的现象。
  1977年以后,各小学每周学工、学农时间安排为半天。从1981年度起,执行部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小学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一、二、三年级未安排劳动课,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这段时间,小学劳动教育有所削弱。1987年10月,各校从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入手,切实纠正忽视劳动教育的种种偏向,认真上好劳动课。全日制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以上均增开1节劳动课,低年级的劳动教育,通过各科教学、常规训练、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渗透进行。从1988年秋季起,各校指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真正把劳动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上,逐步在小学将劳动课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使用江西省教科所编写的五年制小学劳动试用课本。1991年,吉安县从当地实际出发,编写出劳动课补充教材,供三至五年级使用。
  20世纪90年代,各校在小学三至五年级开设劳动课,并且都配备了任课教师。学校要求任何人不得挤占其教学时间,同时还利用课外活动安排一定的公益劳动,如植树护林,美化、绿化校园,参加校外义务清扫劳动,美化市容市貌,维护公共场所设施的劳动。各校普遍建立了制作小组,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开展剪贴、泥塑、编织等手工劳动,进行整理书包、自己穿衣、系带、订扣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旅游活动中,进行野炊,让他们自己动手做饭、炒菜、烧水,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有的农村小学尚有少量的劳动基地,学校利用它指导学生种花、种草或种菜、种稻谷。1997年3月,地区教委下发《吉安地区普通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试行)方案》,把劳技教育列入评估方案,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社会公益劳动”。
  第三节体育、卫生与美育体育清末,小学堂一般都开设体操科,每周3节,主要进行“兵式体操”训练和游戏。有些学校在课外组织田径、球类活动。
  191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将小学校的体育改随意科为必修科。1923年,正式把“体操”改为 “体育”,教学内容仍以体操和游戏为主,有些学校逐步增加一些田径和球类的简易项目。1937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普通课外活动试行办法》,部分中心小学和保联中心小学开始试行,每日除举行早操或课间操外,还以1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1938年,推行“训育制”,对小学体育实行体育与军事管理、军训、童子军训练相结合的所谓战时体育活动。1940年,推行国民教育,教育部颁发《小学体育实施方案》,体育锻炼方式分为体育正课,课外运动以及远足、旅行等团体活动三种方式。1942年,又颁发修订《小学体育科课程标准》,一些体育师资条件较好的小学,依据部定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改进体育教学,主要内容有整队与走步、徒手操、游戏和简易的田径、球类运动等。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早操或课间操,开展与体育课内容相联系的一些活动。规模较大的学校每学年一般都举行一两次校运动会、表演会、野外活动、远足露营等。但一般小学,体育课多未能按课程标准施行。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强调改进体育教学,加强学生的体格锻炼。各校都建立和坚持早操和课间操制度,注意改进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1955年秋,根据教育部《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小学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进一步开展,一般每周安排2 ~3节课。同年,还选派了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举办的小学体育教师进修班学习。
  1956年秋,开始试行部颁《小学体育大纲(草案)》,充实体育课教学内容,改进教法,并推广少儿广播体操,加强体育课外活动。
  60年代,规模较大的小学配有专职体育教师。
  1961年,全国统编的《小学体育教材》出版。为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大部分县(市)举办了体育教师培训班,使体育课教学有所改进。
  1964年,全区小学推行“小学生少年广播体操”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预备级的锻炼活动。
  “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度将体育课改为军体课。1975年5月5日,国家体委发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各校普遍开展了“达标”活动,各县(市)教育局、体委还组织人员到学校抽测检查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情况。
  1980年,全区开始试行1979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委颁发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各县(市)均选择了 1 ~2所小学试行。此后,城区小学一般配有专职体育教师。城区小学、各乡 (镇)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县(市)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全区1〜2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
  1982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检查验收贯彻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的情况。吉安师范附属小学获贯彻落实两个“暂行规定”优良等级学校。是年,推行儿童广播操。
  1988年,省体委、省教委联合对全区体育传统项目的小学进行验收检查,吉安市古南镇第一小学、阳明路小学,莲花县红源小学等被正式命名为“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年,推行儿童广播韵律操。
  1990年3月12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发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各县(市)认真执行此条例。
  卫生清末,小学未设立卫生课,但开始重视疾病防疫。民国初期,学校卫生常识,多内含于“国文”、“格致”、“修身”、“常识”等有关课程之中。1923年,各年级增设卫生科,讲授卫生知识。1929年,开始对第一学年的学生实行健康检查。1936年,卫生科取消,将学生卫生习惯训练纳入公民训练之中,卫生知识教学则并入常识、自然等科。1942年,教育部又颁发修订《小学卫生训练标准》。在卫生教育方面通过卫生课向学生进行卫生教育。有的学校设健康指导股,指定教师负责指导学校卫生工作,还有的聘请或联校聘请校医和看护,按卫生训练标准进行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和检查。规模较大的学校设有校医。到1945年,有的学校还能定期给学生做体格和健康检查,但一般学校的卫生工作大都只进行环境卫生打扫和个人卫生检查。
  新中国建立初期,贯彻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逐步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区小学课程未开设卫生课。一、二、三年级在语文和其他各科中进行卫生教育,四、五年级在自然课中讲授卫生常识;也有的学校不定期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加强卫生教育。
  1954年,一般学校都设置“保健药箱”,建立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晨检制度,每天早读前各班进行晨间个人卫生检查,检查手、指甲、头发、脸部、衣服、手帕等项,并登记在册。1955年,城乡学校广泛开展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臭虫、老鼠)运动。
  1964年,《关于试行中小学校保护视力暂行办法》颁布后,学校把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列入工作计划, 不断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注意改善教学用房的光线,每隔一段时间给学生调换一次座位。自 1965年起,每天上下午坚持在课间做一次眼保健操。
  “文化大革命”期间,卫生保健工作被削弱,师生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1979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80年开始,各校把卫生教育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公共卫生,搞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睡眠卫生,特别注意做到学习卫生。学校有领导分工主管卫生工作,纠正忽视卫生工作的偏向,把卫生工作列为班主任工作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为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以后逐渐形成制度,并按规定执行“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与课外活动,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县(市)防疫部门,还为寄生虫感染患者给予免费治疗。各县(市)制定了有关小学落实卫生工作暂行规定的检查验收标准。
  1990年6月4日,国家教委、卫生部发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城镇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先后配备校医,负责制订学校卫生工作计划,组织安排学生身体检查,开展学生疾病的预防和矫治工作,督导学校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工作,指导各班生活委员的工作。通过语文、自然常识等课程,班会,卫生报告会等向学生进行卫生教育。一般学校设有果壳箱、字纸篓、痰盂和备有普通药物的保健箱,规模大的学校设有卫生室。
  县(市)卫生防疫站有专管学校卫生的干部,指导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医务人员赴学校打预防针,发防治药物,有效地制止了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美育清末开办的小学设有手工、图画、唱歌等文艺课程,但很少开展课外文艺活动。
  民国时期,小学要求开设音乐、美术课。办学条件较好的城镇小学将音乐、美术课列为必修课,乡村小学师资缺乏一般没有开设。境内规模较大的学校,在课外也组织一些歌舞、戏剧、音乐、工艺和美术等活动小组,并不定期地举行同乐会、文艺演出活动。
  新中国建立后,扩大了美育的领域,除在小学开设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教育外,还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美、劳动美、心灵美和行为美的教育。部分小学还经常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50年代末,各校受全国政治形势的影响,一度对美学、美育进行批判。
  “文化大革命”期间,改音乐、美术课为革命文艺课,教唱革命歌曲、毛主席语录歌曲和革命样板戏 (片断)。学校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1978年,各校恢复了音乐、美术课和正常的文艺活动。规模较大的小学建立了校文艺队、鼓号队。
  1986年后,不少学校向着学园、乐园、花园的“三园式”管理目标迈进,以美育为内容的课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但不少县(市)普遍缺乏一支美育教师队伍。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各校按照大纲要求,立足课堂,面向社会,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并充分借助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美来感染学生。
  1991〜2000年,各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计划,开设了音乐、美术课,还积极开展音乐、舞蹈、 绘画、书法等课外活动,培养音乐、美术人才。
  第四节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教育改革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新中国建立初,实行校务委员会制。1952年,小学不论公立或私立,都由县 (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 1958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63年,校长“在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学校工作;建立党支部的小学,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有保证和监督的责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革命委员会制;“文化大革命”后期,城镇小学进驻工人宣传队,农村小学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
  1978年后,小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管理。 1986年开始,在农村实行县、乡两级管理,县、乡、村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从1988年起,宁冈县、井冈山市进行“三统筹”(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验。
  1988年以后,吉安市、井冈山市等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其做法归纳起来为:在校级领导班子中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在行政管理中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在中层干部和教师任用中推行聘任制;在人事管理上实行考核制;在分配制度上推行校内岗位津贴制;在后勤服务上推行有偿服务制。
  1994年,中共吉安地区教育局党组、吉安地区教育局制发了《吉安地区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意见》中提出了改革的主要内容。1.人事制度的改革。(1)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的产生应先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或协助进行考察,然后按现行干部任免权限予以任命,任期一般为每届三年,校长应拥有在定编定员范围内的人事任用权、校内经费支配权、学校管理决策权;(2)实行教职工择优聘任制,学校教职工核定编制后,对教师的德、识、能、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在考核合格的教师中逐级选聘,发给证书,一年一聘。2.分配制度改革。(1)实行学校工资总额包干,按核定后的教职工编制标准,计算包干经费,一包一年,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2)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一般把教职工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固定工资属工资中相对稳定的部分,绩效工资同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 总的原则是按劳分配,统筹兼顾,使多数人受益。
  1996年,地区教委为了充分利用教育经费和师资,提高办学效益,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对农村小学进行全面调整。是年,选择吉水县为试点县。1998年初,全面部署了全区农村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经过三年努力,全区小学由1995年的3007所减至2000年的2641所,师生比由1995年的 1:17.6 提高到 1:19.8。
  考试制度改革1997年,各县(市)按地区教委发出的《关于改革中小学考试制度和方法的通知》精神,一律取消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小学毕业生一律按学籍管理范围划片就近全部升入初中学习。小学各年级每学期只进行一次语文、数学两科的期末考试,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或考核。对学生学业成绩测评方法:采取平时考查与阶段考查相结合,取消百分制,采用等级制。1998年,各县(市)根据地区教委同年下发的《关于改革中小学考试的补充通知》精神,改革命题内容,既考双基,又考能力,课本中的原型题占70%〜80%;改革考试方法,变单纯笔试为全面能力测试,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分别采用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实际操作等;加强对音、体、美、课外活动的考查和考核;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等级加特长加评语”的学生素质评估报告;一律不按成绩排名次,不公布考分名次,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或教师。
  教学研究清末废书院、兴学堂后,实施班级授课制,教师曾就如何“讲解”、“循循善诱”、尽量不用体罚等进行过研究。
  民国初期,对德国赫尔巴特教学法的“预备、讲解、联想、总结、应用”等教学环节进行过研究。 1919〜1921年,对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学说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设计教学法”进行研究实施。1936年,对一些学科的教学方法及考查办法、农村学校卫生和体育工作的改进等问题进行讨论。1943年,省教育厅在泰和县文江村设立江西省国民教育实验区(后改为示范区),由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主持区务。
  从1953年起,主要学习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学法。1960年,吉安市、新干县的一些小学引进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集中识字经验,进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
  1962 - 1963年,大部分县(市)选择一定数量的班级研究如何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教学。
  1972〜1978年,先后有吉安市的习溪桥小学、仁山坪小学,泰和县的沙市小学,井冈山市的厦坪小学进行口算、笔算、珠算“三算结合”的数学教学改革实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县(市)教研室普遍组织教师参观访问外地教学工作,举办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讲学,并开展多种专题研究活动,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的研究;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研究;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研究;美育工作研究;愉快教学研究;教学评估研究;合作学习研究;学法指导研究;复式教学研究等。
  1980年,吉安市、井冈山市、吉水县、峡江县等进行小学语文、数学单科教改实验。语文分别使用中央教科所根据黑山北关小学经验编写的和北京景山学校编写的实验教材,数学使用北京景山学校和北京师范大学合编的实验教材。以后教学研究的内容有所扩展。如“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吉安市、泰和县),省编小学语文、数学实验教材(吉安市、吉水县),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材(吉安市、宁冈县),小学作文序列训练(遂川县),三类课文教学,“第二课堂”和“活动课”的开展等。1980年,泰和县沙市小学开始自编教材,进行“集中识字,读写结合”的农村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这项试验至1994年发展到110个班,荣获中央教育科研所颁发的“先进奖”。
  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尝试教学法”、“引控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等方法。1978年,城镇小学兴起电化教学。全区有计划地开展电化教学试验,研究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电化教学由单一的幻灯发展到收录机、电视机、录像机、微机等,开始研究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同年,全区有26所小学进行了电化教学单科实验,实验科目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美术、音乐等6 科。1980年以后,全区中小学有86节优质电教课、120个录音教材、182篇电教论文、190个电教教案被评为省一、二、三等奖,960框投影片受省表彰,18节优质电教课在中国电视教育山东卫星电视台播出。 电视教学参考片《八角楼上》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出。电视教学参考片《文天祥》、《井冈主峰》被国家教委电教司、中央电教馆列为全国交流节目。1980年,在地、县(市)电化教育机构的组织下,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把幻灯、录音手段用于课堂。:1982年,幻灯教学逐步向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完小推广,普遍运用到语文、数学、自然常识等学科。:1983年,吉水文峰小学2套投影片获全国小学语文电化教学二等奖。
  第五节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由团中央倡导,各级共青团组织具体实施的一项集社会的力量,帮助贫困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的社会公益事业。1990年,共青团中央将吉安地区确定为全国希望工程重点实施地区之一,并于同年8月在永新、宁冈两县救助首批失学少年700名。
  实施“希望工程”.一是通过设立助学金,长期资助贫困地区因家境困难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叫 “1(家)+1助学活动”;二是通过发动捐资,为一些贫困乡村新建“希望小学”或购置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其工作都是由组织发动,单位负责,个人或单位捐资,通过正当渠道向老区或贫困地区开展实施。
  全区各县(市)均以团县(市)委为核心成立“希望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制订工作计划,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希望工程”活动启动以后,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不少有识之士的积极捐助。至2000年,共有300多个单位和个人捐资5640万元,建“希望小学”239所,救助贫困学生26243名。北京五维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捐资200万元在宁冈中学旁兴建的宁冈五维希望学校和上海紫江集团捐资150万元在吉安县凤凰乡兴建的上海紫江希望小学,是至2000年底止,捐资额最多、规模最大的两所希望小学。由中央电视台捐资兴建的遂川荧屏希望小学被评为全国模范希望小学、江西名校。吉安县、遂川县接受单位和个人捐资 80多万元,建立奖励基金会,分别奖励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峡江县、吉安县、遂川县接受单位和个人资助“1(家)+1助学”工程,总计163多万元,受助儿童13932人;捐赠实物,如教学仪器、 图书等,折合人民币93万元;捐赠现金42万元。
  表26^1-6 1992 - 2000年吉安地区创办的希望小学一览 单位:万元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士安市 樟山源溪小学市希望工程办 3 1995 深吉希望小学 禾埠乡宋家村 深圳排水管理处 25 1996 樟山希望小学 樟山乡大江边村 江西省外贸厅 10 1996 康佳希望小学 河东乡邓家村 深圳康佳集团 18 1996 岭上希望小学地区石油公司 3.8 1997 书发希望小学 长塘镇大塘村 达西娱乐城张书发、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30 1997 岔路口小学江西机油泵厂、市水泥厂 7 1998 清湖小学 樟山乡清湖村 市人大 10 1998 续表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吉安市 樟山东陂小学 樟山乡东陂村 中直机关驻深团工委 28 1999 长塘深圳现代希望小学 长塘镇彭家村 深圳现代计算机公司 20 1999 兴桥南铁希望小学 兴桥乡丁塘村 南昌铁路局 25 2000 天玉镇桥上希望小学 天玉镇桥上村 香港邓氏家族 20 河东上达希望小学 河东乡上达 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 20 天玉镇中心小学 天玉镇 地区电信局 30 青原希望小学 河东镇青原村 行署办公室 25 吉安第十一中学豪德楼 十一中校内 香港豪德集团 20 天玉中兴希望小学 天玉镇 深圳中兴公司 30 樟山尧塘小学 樟山乡尧塘村 市老建办 19.7 兴桥湖丘小学 兴桥乡湖丘村 地区农机局 10 兴桥钓源小学 兴桥乡钓源村 市直机关 15 白鹭洲中学图书馆 白鹭洲中学内 上海市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市场 30 井冈山市 井冈山小通小学 拿山乡 香港同胞林文昭 20 1994 沟边希望小学 拿山乡 江铃集团 16.64 1994 厦坪小学 厦坪镇 江中制药厂 10 1994 井冈山小学 茨坪镇 深圳南山区、深圳能源总公司、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 75 1995 南岸希望小学 拿山乡 深圳南山区粤海办事处 20 1995 井冈山中烟学校 长坪乡 台盟互助会 32 1995 拿山小学 拿山乡 深圳证券公司 30 1995 北岸小学 拿山乡 香港东茗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学宏 26.5 1995 上七小学 上七乡 孔府宴酒厂 10 1995 洪石小学台胞李志仁 2.5 1995 下七小学 下七乡 上海虹桥经济开发区 24 1996 畔田小学 罗浮乡泮田村 上海大众财务公司 20 1996 沉塘小学 厦坪镇 江苏常州金港公司 10 1996 厦坪小学 厦坪镇 上海东方航空公司 25 1996 井冈山石角小学 黄坳乡石角村 上海和平饭店 18 1997 井冈山市罗浮小学 罗浮乡 上海市二钢有限公司 15.6 1997 井冈山市下七乡汉头小学 下七乡 上海市二钢有限公司 18 1997 井冈山大井小学 茨坪镇 江西省消防总队 20 1997续表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井冈山市 井冈山下七洪坪小学 下七乡洪坪村 上海浦东新区邮电局 20 1998 井冈山市杨坑小学 下七乡杨坑村 珠海鑫发有限公司 15 1998 井冈山中山完美希望小学 石市口 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 20 1999 井冈山申银万国中学 茨坪镇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 35.2 1999 沟边小学 拿山乡 上海大计数据处理公司 20 1999 井冈山市幼儿园 茨坪镇 深圳市政府扶贫办浙江太苍市财政局 120 30 2000吉安县 甲先希望小学 文陂乡北阮村 地直机关 10 1994 浬田上湖小学上海普陀山漕安街道办事处 2 1994 上海紫江希望小学 凤凰乡凤凰村 上海紫江集团 150 1995 申谊希望小学 永和乡锦源村 上海申谊集团 50 1995 深圳南山希望小学 永阳镇前坊村 深圳南山区教育局 40 1995 万福逢塘小学上海普陀山漕安街道办事处 2 1995 永阳朗湖小学地区林业局 3 1996 枫江希望小学地区土管局 3 1996 丰矿南龙希望小学 东固镇南龙村 丰城矿务局 20 1996 江煤希望小学 浬田乡仙锋村 江西省煤炭厅 35 1996 “八一”希望小学 东固镇涧东村 国家计委 20 1996 浬田中心小学 浬田乡浬田村 江西省人事厅 10 1996 瓜塘希望小学地区人民银行 5 1996 上汽陂下希望小学 富田乡陂下村 上海上汽集团 28 1996 荆襄磷化集团希望小学 横江镇良枫村 湖北荆襄磷化集团 15 1997 工行白沙希望小学 永和乡白沙村 地区工商银行 24 1997 永阳镇中心小学 永阳镇 上海闵行区鑫品公司 20 1997 西沆小学天河火电厂 4 1997 浬田塘下小学井冈山卷烟厂 3 1997 固江枫江小学王梓坤 5 1997 东峻春蕾希望小学 文陂乡小水村 东峻集团 20 1997 值夏水北小学 值夏镇北水村 地区电信局 30 1997 富田木湖小学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7 1998 浬田井冈小学井冈山卷烟厂 5 1998 江背希望小学 富田乡江背村 上海上汽集团 14 1998 上海华一希望小学 值夏镇黑家村 上海华一公司 20 1998续表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吉安县 吉安永和曾山希望小学 永和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咨询策划中心 30 吉安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 敖城乡 日本友人前田将 30 吉安高塘乡巷田小学 高塘乡巷田村 上海闵行区鲁汇镇 16 官田英村小学 官田乡英村 香港瑞基实业公司 40 永和希望学校 永和乡 上海申谊集团 30 吉水县 枫江江头希望小学江西省青基会、地区老建办 5 1993 西沙小学县直机关 5 1993 葛山虹口希望小学 葛山乡葛山村 上海虹口区个协 25 1994 水田希望小学 水田乡水田村 地直机关 15 1994 醪桥南招希望小学 醪桥乡黄家边村 深圳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 20 1995 富滩社山小学地区审计局、地区希望工程基金会 7 1996 阜田育贤小学吉水籍人士戴润生 2 1997 乌江建行小学 乌江乡锻上村 中国建设银行 15 1997 九鼎希望小学 醪桥乡坎头村 九鼎公司、江西省青基会 12 1997 醪桥小学香港邓氏家族 8 1998 尚贤秋塘小学香港邓氏家族 4 1998 水田桑园小学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2 1998 吉水县醪桥槎滩小学 醪桥乡槎滩村 香港邓氏家族 20 峡江县 可口可乐希望小学 沙坊乡禾坑村 广东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20 1995 金圣希望小学 福民乡楼屋得村 江西省烟草公司 20 1996 巴邱乡将沙小学 巴邱乡将沙村 上海锦江集团 10 1997 罗田乡安山小学 罗田乡安山村 峡江上海知青联谊会 10 1997 峡江县施乐希望小学 戈坪乡禾坑村 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 25 1997 峡江县金江希望小学江西省青基金、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6 1997 众村希望小学 水边镇众村 江西省工商银行 10 1998 福和希望小学 福明乡宋家村 香港陈廷骅基金 20 1998 罗田镇蓝天希望小学空军9483部队 8.78 2000 仁和镇中心小学(逸夫楼) 仁和镇 邵逸夫 15万港币 2000续表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新 三湖镇滩头小学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2 1996 荆襄集团希望小学 裸江乡石口村 湖北荆襄磷化集团 16.8 1997干县 桃溪福和希望小学 桃溪乡桃溪街 香港陈廷骅基金 20 1997 金川灌溪希望小学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3 1998 上海律师希望小学 塘头镇文家村 上海市律师协会 16 1998 石马希望小学 石马镇 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15 1994 欧阳修小学高木和子 6.1 1995 潭城乡大湖小学地区供销社 3 1996 龙洲小学县邮电局 2 1996 邵家曲阳希望小学上海虹口区曲阳街道居委会 5.6 1996 上保希望小学地区卫生局 4 1996 鹿迪希望小学 鹿冈乡 江西鹿迪制药公司 30 1997永丰县 不塘口小学县团委 4 1997 观头村小学县粮食局 6 1997 光庭希望小学永丰县驻上海退休干部严光庭 3.5 1998 前村小学上海虹口区经委 3 1998 桥南福和希望小学 桥南乡水南背村 香港陈廷骅基金 20 1998 石马层山“八一”希望小学 石马镇层山村 中国青年基金会、江西青年基金会、井冈山卷烟厂、郭林祥、张世雨 20,19 5,12,5 1999 八江乡魏家博苑希望小学魏雄飞、艾东光 5,3.5 2000 年 永丰桥南营前文发希望小学 桥南乡营前村 河北石家庄哈伯逊房地产开发公司副董事长解文发 50 永丰石马层山希望小学 石马镇层山村 中国青年基金会 20 泰和县 深圳京华希望小学 文田镇文田村 深圳京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5 1994 高陇希望小学 沙村镇高陇村 地直机关希望工程基金 10 1994 石壁希望小学 桥头乡石壁村 香港新华银行客户刘俊文 21 1995 上海橘园希望小学 文田镇橘园村 上海上菱集团、上海虹桥经济开发区 10 1995 南国希望小学 石山乡社背村 深圳南山区企业党委 25 1995 泰然希望小学 宛前乡玉田村 深圳泰然实业公司 31 1995 爱国小学泰和一建公司总经理陈爱国 3.5 1996 景丰希望小学 禾市镇景丰村 原国家电子工业部 25 1996 上田镇东门村 深圳证券管理办公室 —休芬布里小于续表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泰和县 栗芜小学香港大亨大集团、地区行署办 4 1996 大冈希望小学 冠朝乡大冈村 地区国税局 12 1996 黄潮希望小学 灌溪乡黄潮村 深圳泰然实业公司 29.5 1997 路边希望小学 螺溪乡路边村 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16 1997 福和希望小学 石山乡店前村 香港陈廷骅基金 18 1997 光彩希望小学陈爱国、武永根、刘招财等私营企业主 8 1997 源头清华希望小学 南溪乡源头村 江西清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 1998 仁达希望小学泰和县仁达装潢公司 9 1998 国信希望小学 马市镇武溪村 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0 1998 桂花希望小学 文田镇桂花村 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30 1998 上田希望小学 上田镇上田村 江西省石油公司 10 1998 泰和县苑前希望小学 苑前乡 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20 1999 泰和县马市镇武溪希望小学 马市镇武溪村 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6 1999遂川县 遂东希望小学台胞王茂水 5.1 1992 华润希望小学 堆子前镇陂田村 香港华润集团 35 1994 左安冲溪希望小学 左安乡冲溪村 《江西日报》社、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11 1994 高坪水口希望小学 《江西日报》社 2 1994 荧屏希望小学 遂川县城 中央电视台 56 1994 南岛希望小学 零田镇任溪村 深圳南山区街道办事处 27.2 1995 吉安电力希望小学 草林乡南木村 地区电力公司 40 1996 营盘士于银花希望小学遂川医药公司 3 1996 泉江镇高坪小学地区农业银行 2.4 1996 阳光希望小学 汤湖乡 江苏阳光集团 30 1996 上海邮电希望小学 草林乡悠冈村 上海邮电局 120 1996 遂川三溪希望小学 禾源乡三溪村 厦门市湖里区政府 30 1996 上海警备区希望小学 盆珠乡 上海警备区 70 1997 上海虹口希望小学 巾石乡汤村 上海虹口区教委 35 1997 零田中洲小学 零田镇中洲村 江•西省农业厅 14.4 1997 草林教苑希望小学地区教委 6 1997 星源希望小学 南江乡排村 江西省财政厅、地区财政局 12 1997 零田龙马希望小学 零田长盛村 福建龙马集团 50 1998 零田林业希望小学 零田镇珊田村 地区林业局 25 1998续«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遂川县 零田新泽希望小学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2 1998 大汾镇滁峰小学县财政局 5 1998 水利水电希望小学 汤湖乡 县水利水电系统 25 1998 汤湖良涸希望小学县老建办 5 1998 遂川上证华南希望小学 左安镇 上海华南证券公司 12 遂川高坪北京西站小学 高坪镇 北京西站 10 汤湖小坑地税希望小学 汤湖小坑村 县地税局 10 中国人寿珠田山口希望小学 珠田乡山口村 中国人寿保险吉安分公司 16 万安县 上海住总希望小学 桂江乡荷林村 上海住宅建设总公司 72 1995 “八一”希望小学 宝山乡狮岩村 国防大学 25 1995 圣祥希望小学 沙坪乡跃龙庙背 深圳邱圣祥 12.8 1995 中国农资希望小学 潞田镇 中农上海公司 80 1995 粮食希望小学 柏岩乡下造村 地区粮食局 28 1997 金圣希望小学 韶口乡梅冈村 南昌卷烟厂 10 1997 三九希望小学 高陂镇 三九企业集团 35 1997 上海建科希望小学 咼陂镇符竹村 上海建筑科学院 50 1997 金融希望小学 柏岩乡上造村 县金融系统 15 1997 青岛新儒希望小学 罗塘乡 山东青岛新儒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 1997 安长民族希望小学吉安供电局 6 1998 黄塘希望小学 宝山乡 上海闸北区政府 10 1998 中国人寿潞田寨下希望小学 潞田镇寨下村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吉安分公司 16 上海宝山国益希望小学 宝山乡 上海宝山区 20 安福县 竹江小车希望小学县直机关 5 1994 严田宋家林业小学县林业局 3 1996 横龙江背希望小学 横龙乡江背村 地区林业局、县粮食局等十三个单位及个人50人 15 1996 严田东屋土管希望小学县土管局 2 1996 严田花桥石化希望小学县石油公司 5 1996 花门国税希望小学县国税局 5 1997 洋溪枫田希望小学县水电局 5 1997 瓜畲金溪红盾希望小学 瓜畲乡 县工商局、财政局 12 1997 寮塘东岸希望小学 寮塘乡东岸村 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14 1997 安福县宝钢希望小学 连村乡 上海宝钢集团 20 1997续表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安福县 竹江下社希望小学 竹江乡陂头水库下 县财政局、教育局 10 1997 洋门彭山希望小学县建设局 8 1997 洲湖福和希望小学 洲湖乡百文村 香港陈廷骅基金 20 1998 钱山油市希望小学县人寿保险公司 3 1998 泰山乡楼下村小学地区工商银行 5 1998永新县 永新希望小学 禾川镇袍田村 中央国家机关 39 1993 南新希望小学 烟阁乡横路村 深圳南山区南头街道办事处 31 1995 三湾希望小学 三湾乡三湾村 南京军区 60 1996 龙门沙田希望小学香港黄建文基金 6 1996 三湾八一希望小学 三湾乡汗江村 国家计委 30 1996 南华山希望小学 才丰乡院溪村 地区劳动局 15 1997 龙源口秋溪希望小学 龙源口秋溪村 上海建行 22 1997 埠前中智科技希望小学 埠前乡小屋岭村 国家科委 20 1997 高桥楼连花坪希望小学 高桥楼镇莲花坪村 汕头市龙湖诚和贸易有限公司 20 1997 高溪鄱阳希望小学 高溪乡鄱阳村 台胞肖兴国 18 1998 龙田福和希望小学 龙田乡沐江村 香港陈廷骅基金 20 1998 芦溪社园小学江西省林业厅 6 1998 石养乡樟枫小学香港人士刘华清等 2.5 1998 东里镇樟石希望小学 东里镇樟石村 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12. 18 宁冈县 宁冈希望小学 茅坪乡 中央国家机关 38 1993 南警希望小学 坳里乡 深圳南山区公安分局 60 1995 大陇希望小学 大陇镇 上海市东供电局 45 1995 柏露海青希望小学 柏露乡 上海商品交易所 31 1995 古田希望小学 下古田 上海市煤气公司 53 1995 龙市八一希望小学 龙市镇河桥村 江西省军区 25 1996 中业希望小学 睦村乡睦村村 香港中业教育机构有限公司 43 1996 东上小学 东上乡东上村 香港亚洲农业研究中心 15 1996 古城小学 古城镇 江西省教委基金会 25 1996 龙市相公庙小学 龙市相公庙村 国家安全局 10 1996 东上希望小学 东上乡东上村 上海自来水公司、上海特警支队 45 1996 宁冈县龙市小学 县城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0 1997 宁冈荷花希望小学 荷花乡 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10 1997 东源希望小学 荷花乡东源村 江西人保公司、地区希望工程基金 15 1997续表县 (市) 学校名称 建校地址 捐资单位或个人 捐资额 立项年份 东上虎爪坪小学南京市市容管委会 4 1998宁 古城坳头希望小学 古城乡坳头村 上海艮政局 30 1998冈 马源希望小学地区希望工程基金、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 7 1998县 宁冈外滩希望小学 睦村乡河桥村 上海银行外滩支行 36 宁冈五维希望学校 宁冈中学旁 北京五维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200 注:1. 1990 - 1991年创办的希望小学无资料。
  2.捐资额在10万元以下希望小学的建校地址不详。
  第五章中学教育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吉安府将白鹭洲书院改办中学堂;光绪三十二年,泰和县创办官立中学预科,附设于官立萃和高等小学堂内。
  民国时期,境内(新冷县除外)先后创办中学55所。其中,公立16所,私立39所。:1914年9月,吉安府中学堂更名为省立第六中学校(后改名为省立吉安中学校),有初中、髙中12个班,学生475人,经费由省库供给。1920年春,永新县创办禾川中学,1个班,40余人。1922年秋,改吉州十属公立阳明甲种商业学校为吉州十属联立阳明中学。次年,吉安县创办私立文江中学。:1925年,遂川县创办县立五峰中学,泰和县创办县立中学,永丰县在私立香城小学附设初中班。1929年,万安县创办万安县立中学,吉水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37年,吉安县庙背村人刘峙(时任国民党中央委员、豫皖绥靖主任、河南省主席)捐资10万元在家乡创办私立扶园中学,有高中3个班,初中6个班。1939年,宁冈县政府将龙江小学和笥峰小学合并创办宁冈县初级中学,永丰县创办永丰县立中学。是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陈颖春在吉安青原山筹办国立十三中学,次年春,设初、高中各6个班,学生700人。1940年,安福县王造时、王珮璋创办安福中学,当年招收2个班。1941年,莲花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6年,峡江县利用行健中学移赠的全部教学设备创办县立初级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外地部分中学先后迁入境内。1933年,江西省南昌二中(心远中学)迁入永新东乡, 有初、高中,共18个班,1940年又迁往泰和早禾市。1937年,南京市私立华南中学迁入永新城东,直至永新解放。1938年,私立女子葆灵中学(美国美以美教会兴办的一所中学)迁入永新县城东颜家村。抗日战争胜利后增至300多学生,永新解放后并入永新联中。是年,行健中学迁入峡江,1945年迁回南昌。 1939年,南昌私立剑声中学迁入吉安县,分成两部,一部设在永和镇,一部设在横江老屋下,抗日战争胜利后两部均迁回南昌。上海私立江西中学迁入江西后,在遂川设分校,私立赣省中学、私立仰公中学也相继迁入遂川。表 26-5-1清末、民国时期境内公私立中学一览单位:个、人县 校 名 性质 创办人 创办年份 班级数 学生数 备 注吉安县 吉安府中学堂 省立 1903 3 150 1949年下半年改名为省立吉安联合中学 吉州中学校 私立 1920 2 100 吉州十属联立阳明中学 联立 谢式南 1922 1952年改称江西省吉安第二中学 吉安中学校 私立 李士梅徐炎梁似谷康文卿集资创办 1924 1927年停办 第四女子中学 省立 黄苏伟 1927 1930年停办 文山中学 私立 毛伦 1937 年 1951年并入阳明中学 扶园中学 私立 刘峙 1937 1949年下半年并入吉安联中 国立十三中学 国立 陈颖春 1939 6 (高、 初中) 700 1947年改为天祥中学,同年与泰和中学合并 同盟中学 私立 1942 2 60 建国中学 私立 肖淑宇 1942 同年改为吉安县立中学 江南中学 私立 徐谷生 1942 5 200 1949年下半年停办 吉安县立中学 县立 梁似谷 1942 1949年下半年并吉安联中 吉州初级中学 私立 尹炎农 1946 3 100 至善中学 私立 陈启昌 1945 1949年下半年并入吉安联中 兴贤中学 私立 詹文华刘观辉汪文 1946 1951年改称吉安县中 朝宗初级中学 私立 张国翰 1946 28 1951年并入文山中学 庐陵中学 私立 张三元 1947 1951年并入文山中学 博爱中学 私立 蔡铁生李忠勋 1948 12 1949年上半年停办 剑南中学 私立吉水县 文江初级中学 私立 张三元 1923 文峰初级中学 私立 1927 10 不到1年停办 吉水县立初级中学 县立 施广德 1929 信国初级中学 私立 夏筱锡桑园商人 1936 100 醪桥初级中学 私立 1940 2 100 续表县 校 名 性质 创办人 创办年份 班级数 学生数 备 注峡江县 峡江县立初级中学 县立 1946 6 115 1949年8月改名为峡江县联立中学永丰县 香城小学附设中学 私立 刘儒揖 1925 24 永丰县立中学 县立 吴良材 1939 2 100 恩江中学 私立 陈金夢 1939 2 100 1941年并入永丰县立初级中学 江西私立正峰中学 私立 刘文涛等 1944 5 174 后改名为永丰县立中学泰和县 泰和官立中学预科 官立 1906 泰和县立中学校 县立 孙振渭戴仁 1928 7 后因故停办」937年复办 新生中学 私立国民中学 私立经纬初级中学 私立遂川县 县立五峰中学 县立 1925 两年后停办 遂川县立中学 县立 1938 1940年更名为遂川中学 逸仙中学 私立 梁远煌 1948 4 200 次年停办 天真中学 私立 谢大忠 1949 8 240 万安县 万安县中学 县立 1929 同年停办,1938年复办 启明中学 私立 1948 1951年并入万安中学安福县 安福县立中学 县立 王造时等 1939 9 (高、 初中) 376 日新中学 私立 彭任 1944 仅办一个学期 白云中学 私立 王博之 1947 100 1949年上半年并入县立中学 培峨中学 私立 康翔高 1949 年上半年 —学期后停办永新县 禾川中学 私立 肖辉锦等 1921 1 40 永新县立中学 县立 1944 2 80 四维中学 私立 尹敬让 1944 6 300 如心中学 私立 陈宗海 1944 2 80 1945年停办 华南初级中学 私立续表县 校 名 性质 创办人 创办年份 班级数 学生数 备 注 莲花县立初级中学 县立 刘荫寰 1941 2 100 四维中学 私立 尹敬让 1942 1 50 翌年迁往永新莲花县 复礼中学 私立 李鸣岗 1945 7个班 (高、 初中) 174 璃珠中学 私立 谭之澜 1947 4个班 (高、 初中) 165 冈县 宁冈县立中学 县立 胡良玉 1933 精忠中学 私立 尹炎良 1947 3 155 (高中 50人) 1947年下半年改名为吉州中学迁至吉安青原山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开始对民国时期的公、私立中学进行接管;并规定:一县设立一所县立中学 (原来没设立者暂不设立),有两所以上者,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或合并或改造为联中的设校原则,慎重地对各中学进行改造和整顿。吉安市保留公办中学1所(省立吉安联合中学),私立中学5所(阳明中学、朝宗中学、兴贤中学、文山中学、庐陵中学)。永新县将永新县立中学和私立禾川中学、四维中学、华南中学4所中学改造成为永新县中。1949年10月,全区中学的接管工作结束。经过调整合并,共有省立中学1所(吉安联合中学),县立中学10所(泰和、永新、遂川、永丰、吉水、安福、万安、宁冈、莲花、峡江县各1所),私立中学9所(除吉安市的5所外,还有吉水信国中学、万安启明中学、永丰正峰中学、莲花复礼中学),在校学生4729人。1951年、1952年先后将阳明中学、朝宗中学、庐陵中学、文山中学4所私立中学改为江西省吉安第二中学(后演变为现吉安一中),兴贤中学改为吉安县中。
  表26-5-2 1949年10月接管改造后吉安分区各县(市)普通中学概况县(市) 学校数(所) 班数(个) 学生数(人) 教工数(人) 公办 私立 初中 高中 初中 高中 合计 教员 职员 工友 合计全区总计 11 9 112 36 3506 1123 4729 271 85 85 441吉安市 1 5 29 13 865 408 1273 86 28 34 148吉水县 1 1 11 — 215 — 215 16 3 5 24峡江县 1 5 — 94 — 94 7 1 2 10永丰县 1 1 11 3 302 100 402 27 9 10 46泰和县 1 7 5 259 124 383 22 5 5 32遂川县 1 6 2 102 80 182 12 6 3 21万安县 1 1 10 3 371 110 481 23 9 7 39安福县 1 7 3 276 110 486 21 5 4 30永新县 1 12 7 637 191 828 37 13 9 59莲花县 1 1 8 — 244 — 244 12 4 4 20宁冈县 1 6 — 141 一 141 8 2 2 121953年1月,省立吉安联合中学改名为江西省吉安第一中学;8月,吉安一中改名为吉安中学,1955 年更名为吉安高级中学。同时,兴办吉安县初中、泰和县上田、永新县怀忠、安福县洲湖等初级中学。 1957年,新干县创办三湖初级中学,吉安县新办塘东、永阳、固江初级中学,泰和县新办三都、黄沙、沙村、 万合初级中学,遂川县创办左安摊前初级中学。是年,全区共有普通中学学生15678人。
  1958年,宁冈、安福、遂川、万安、莲花、吉水、峡江、新干等县恢复和创办了高中部,同时大力发展初中。1960年吉安专区初级中学发展到79所。
  1961年秋,撤并了一部分初中,还保留了 40所(初中)。是年9月,经吉安行署批准创办了“井冈山初级中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普通中学教育大受冲击。1969年1月吉安高级中学并入峡江县金坪共大,吉安三中并入东固共大,新干中学、安福中学也并入本县共大。中学校舍被占用,图书、仪器大量流失。是年,省、地革命委员会提出办好“五•七”学校和“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泰和县当年小学附设初中班(俗称“戴帽子”)就有105所,完全中学增至25所。吉安市复办吉安三中,创办吉安四中、五中、六中。各公社中学均称某某公社“五七中学”。新干中学、安福中学和吉安高级中学先后迁回原学校复课。井冈山中学和吉安县的永阳中学开始创办高中。
  1979年10月,地区教委本着办好高中,合理布局的原则,将不具备办学条件的高中、初中或合并或撤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全部“摘帽\ 1982年全地区完全中学保留77所,比1978年减少了 80所。初中有234所,比1978年增加了 68所。
  1980年12月6日,确定吉安地区省重点中学共15所:吉安市一中、吉安市七中(由吉安高级中学而来,1982年3月改名白鹭洲中学)、新干中学、峡江中学、永丰中学、吉水中学、吉安县立中学、泰和中学、 安福中学、万安中学、任弼时中学(原永新中学)、遂川中学佇冈中学、井冈山中学、莲花中学。
  1985年,地区教委根据“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确定由乡(镇)主办初中,县主办完全中学。
  进入90年代,地区教委积极部署高中教育改革,调整高中布局,做到有条件的县实施重点中学与初中分离。1998年开始,先后有万安中学、遂川中学、安福中学、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离。 1999年,撤销了 10所多年来成班人数太少、办学效益低的高中。全区普通高中保留了 52所。改革开放给民办中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1995 ~ 2000年吉安先后创办了天祥中学、阳光中学、求实中学和吉阳高中。
  表26-5-3 2000年吉安地区普通中学基本情况(一) 单位:所、人县(市) 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初中 高中初中 高中合计 318 264 54 309082 264470 44612吉安市 23 12 11 20656 15534 5122井冈山市 6 5 1 3699 3084 615吉安县 35 29 6 36061 31163 4898吉水县 27 25 2 33546 29620 3926峡江县 17 12 5 11908 10120 1788新干县 19 15 4 21581 17280 4301永丰县 28 24 4 31966 28017 3949续表县(市) 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初中 高中初中 高中泰和县 37 32 5 36026 31492 4534遂川县 33 30 3 32988 29802 3186万安县 21 19 2 18283 15439 2844安福县 29 23 6 26066 21947 4119永新县 33 29 4 29673 25305 4368宁冈县 10 9 1 6629 5667 962表 26-5M2000年吉安地区普通中学基本情况(二)单位:人县(市) 招生数毕业生数教职工数平均每位教师负担学生数 初中 高中 初中 高中专任教师 合计 98416 19100 70207 10258 19033 16840 18吉安市 5656 2337 3984 1110 1828 1576 13井冈山市 1019 282 750 110 296 251 15吉安县 11974 1969 7716 1191 2188 1925 19吉水县 11134 1603 7008 977 1701 1590 21峡江县 3979 686 2341 441 820 734 16新干县 6446 1821 4369 950 1388 1259 17永丰县 9502 1678 7619 1001 1715 1594 20泰和县 10945 2032 10610 1042 2253 1984 18遂川县 11090 1333 6249 713 1933 1552 21万安县 5985 1212 4220 582 1217 1026 18安福县 8299 1839 6293 939 1703 1595 16永新县 10323 1930 7996 980 1593 1411 21宁冈县 2064 378 1052 222 398 343 192000年吉安地区省重点中学基本情况一览单位:个、人校 名创办年份 校址 班级数 学生数 教职工数专业技术职称学校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现名 创办时校名合计 其中专任教师 高级 中级吉安市第一中学 吉州十属公立阳明甲种商业学校 1918 沿江路84号 54 2800 230 194 64 77 11.20 3.40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白鹭洲书院 1241 白鹭洲 42 2237 185 152 50 60 15.00 2.56井冈山中学 1962 茨坪 29 1415 118 98 13 32 2.89 1.55吉安县立中学 私立建国中学 1942 敦厚 53 2800 210 198 39 73 13.32 3.50吉水中学 1940 文化中路59号 54 3895 221 205 31 58 3.86 1.85峡江中学 峡江县立中学 1946 水边镇玉笥山北麓 41 2243 148 133 12 47 10.67 3.47新干中学 新没县园艺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 1940 胜利路26号 53 3443 205 183 30 58 8.00 3.20永丰中学 永丰县立初级中学 1939 城西上西坊 54 3400 240 179 53 64 7.53 6.00泰和中学 1925 下解放路135号 52 3181 220 147 30 54 7.00 4.26遂川中学 上海私立江西中学遂川分校 1938 泉江河畔 41 2320 166 136 36 54 13.80 .3.54万安中学 万安县立中学 1929 五丰瓦屋 54 3100 188 153 42 64 10.67 2.52安福中学 安福县立初级中学 1940 文苑路 40 2500 160 128 28 41 5.33 3.30任弼时中学 禾川中学 1921 县城公园路33号 54 2700 198 123 32 62 8.00 3.04宁冈中学 宁冈初级中学 1939 龙市镇骆家坪 36 2000 140 116 23 46 13.87 2.00第一节教学工作学制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规定中学堂修业4年。翌年规定中学堂修业5年。
  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中学修业4年。取消文实分科,注重普通陶冶。同年颁布女子中学章程。1922年,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规定中学修业6年,分初、高两级,各为3年。依设科性质,亦可定为初级4年,高级2年;或初级2年,高级4年;高级中学与初级中学并设,遇有特殊情况,也可单独设立。 中学施行普通教育,可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学暂行规程》,中学修业年限仍为初、高级各3年。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学法》,中学分初中、高中,取消“四•二制”,一律实行“三•三制”。
  新中国建立后,江西省普通中学学制沿用“三•三制”,初中、高中分段,各为3年。1958年开始学制改革试验。每个县都有少数中学进行学制改革的试点,由“三•三制”改为“三•二制”或为“二•二制”,初、高中各设“跃进班”,分别从初二和高二的班级里挑选成绩优秀生组成,实行两年毕业。后因未达预期目的而终止跃进班的开设。
  1966年,全地区各中学的学制普遍改为“二•二制”(高、初中各两年)o 1980年,重点中学恢复 “三•三制”,1983年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也恢复“三•三制”。80年代中期开始,有部分初中实行“三加一”学制试验,即前3年学习普通初中课程,后一年集中学习职业教育课程。直到2000年,全区中学主要是实行“三•三制”。
  课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有: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 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每周课时为36课时。宣统元年(1909), 中学生实行文实分科。文科以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为主科,以修身、算术、博物、理化、图画、 体操、法制及理财为通习科;实科以外国语、算术、博物、化学、物理为主科,以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图画、手工、体操、法制及理财为通习科。文实两科每周课均为36课时。据《江西通志稿》记载:江西中学堂除少数学生注重英语外,多数学校注重“经学”、“国文”,科目也不甚完备。
  1912年,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废除文实分科,规定中学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增设园艺、缝纫、家事。
  1923年,教育部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初中科目有:社会科(公民、地理、历史)、言文科(国语、外国语)、算术科、自然科、艺术科(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生理卫生、 体育)选修科。
  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又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1928年,省教育厅据此拟定《江西省中学课程标准》,规定初中自三年级起,高中自一年级起均开设必修课和选修科两大类,高中又分第一(文科)、第二(理科)两组。初中须修满180学分,其中必修科 176学分,选修科4学分;高中须修满160学分,其中两组公共必修课87学分,分必修课第一组64学分, 第二组58学分;选修科第一组9学分,第二组15学分。选修科目,初中21门,高中文科19门,高中理科 20门。
  1929年9月,教育部颁发初级中学暂行课程标准;10月,颁发高级中学暂行课程标准,分别规定初中、高中所修科目和学分。
  1932年,全省中学执行教育部正式颁发的《中学课程标准》,课程变动有:改党义课为公民课,取消选修科目及学分制,取消文理分科等。初级中学科目为:公民、体育、童子军、生理卫生、国文、英语、算术、植物、动物、化学、物理、地理、劳作、图画、音乐(共15科)。高级中学科目为:公民、体育、军事训练 (女子习军事看护)、国文、英语、算术、生物、化学、物理、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伦理、 图画、音乐(共16科)。每周课31至34节。
  1938年,省政府颁发《江西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实施纲要》,在公民课中增授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国民天职、江西施行纲要等内容。
  1940年,教育部颁发修订的“三•三制”中学课程。初中分甲、乙两组,以是否升学和选修英语为分组的标准。甲组为不升学之学生,第一学年每周选修国文2课时,历史1课时,第二、三学年每周选修公民1课时,职业科目3课时。乙组作为升学准备,各学年均选修英语,每周3课时。高中自第三学年起分甲、乙两组,甲组侧重理科,乙组侧重文科,第三学年均酌设职业科目。
  1945年,省教育厅规定初、高中英语为必修课,每周教学时间均为6课时。
  1949年8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出通令:取消公民、党义、军训等课程,在中学各年级开设政治课。 1950年秋,全省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算术、代数、 平面几何)、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 美术、生产劳动。每周教学时数,第一学年29课时,第二学年31课时,第三学年30课时,总时数为3600 课时。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平方几何、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大代数)、生物、化学、物理、历史、 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每周教学时数各学年均为30课时,总时数为3600课时。
  1953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地理课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1954年教育部通知,初中停开外语课(1957年恢复)o 1956年,从初中三年级起增设农业基本知识课,语文课分为文学、汉语两门课,初一恢复外国语。
  1958年,文学、汉语两门课合为语文一科,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全年安排体力劳动14-28 天,参观6天;生产劳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课时,有关学科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并结合生产劳动加强实验、实习o 1959年,省教育厅修订并颁发《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加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化学、动物、植物基础课程,适当减少历史、地理等科的教学时数,增加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的时间。
  I960年7月,省教育厅对全日制“三•三制”中学教学计划作适当调整。提出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为主要学科。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主线,带动理化、生物、史地各科,突出重点、照顾一般。 学生参加劳动,初中每周6〜8小时,高中8 ~ 10小时。
  1963年起,全省中学实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要求不一的三类教学计划。第一类是教育部新订的 《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比较完备,对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程要求较高,在省重点中学施行。第二类教学计划,一般适用于县城完中和1957年前办的初级中学。第三类教学计划,在1957年后创办的农村初中和民办初中实施。
  1965年,省教育厅再次修订部分农村初中教学计划,实行“八三一”制度,即全年教学时间8个月,生产劳动时间3个月,假期1个月,增加与农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类中等学校政治、语文、历史课停止讲授原教材,改为学习毛泽东主席有关著作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有关社论和文章;外语课可删去政治性不强的课文,补授毛泽东主席语录和雷锋、王杰日记。随即“停课闹革命”。1967年秋复课,历史、地理、外语等课程停开。1969年春起,江西省自编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化学、农业基础知识和革命文艺等教材,各中学照此开设课程。1973年1月,省文教办公室教育组颁发 《江西省中学教材计划》,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知识。公社中学未开设外语课的可以不开;地理、历史、卫生知识师资不具备,也可以暂时不开设。高中开设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体育8门功课。1974年批判教育战线上的“回潮”,根据上级精神,省、地、县教育部门提出改革教学,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主课,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开门办学,高中开设专业课“三机一泵”(发电机、抽水机、柴油机和水轮泵),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农业劳动。初中组织兼学小组进行学农学工活动。同年,在全区中学推广“辽宁省朝阳农学院经验”,大搞“三室四场一口塘”(三室:阶级教育展览室、时事教育室、科技成果展览室;四场:小工厂、小农场、畜牧场、林场;一口塘:鱼塘),以劳动代替上课。
  1977年秋,吉安地区教育组召开各县(市)教育组长会议,要求各中小学改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课程不统一、教学无秩序的混乱状态,尽快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要求、成绩有考核。1978年开始,全区各中学按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安排教学工作。此后,国家多次调整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吉安各中学均按国家教学计划执行。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两种课程计划,吉安地区初中教学执行的是后一种课程计划。1997年秋,江西省成为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三个试点省(市)之一,吉安地区选择吉安市白鹭洲中学、吉安市第三中学、泰和中学和吉安县永阳中学4校为样板校,试行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经过一轮试验后,2000年秋开始在全区推行这一课程计划。
  教材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学各科教材比较混乱,尽管当时教育部门也组织编订教材,但往往科目不全,且不能及时供应。有的学校自编、自销;有的采取自选。如数学选《范氏代数》,语文选《古文观止》、《论语》和《孟子》。
  1949年下学期初,数理化沿用民国时期的教材。
  1952 - 1953年,中学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
  1956年,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央教育部编的“全日制十二年制”课本。
  1966〜1967年夏,由于“停课闹革命”,教材被废除,由地方自编或采用上海编写的教材。1970年, 全地区统一采用省编教材,一直延续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
  1981年,教育部对前一套教材作了全面修订。语文将“阅读”和“写作”分编;初中数学教材1至6 册,按代数、几何分开,即代数1至4册,几何1至2册。1982 - 1983学年度,全区中学一律使用教育部重新调整的统编教材。
  1987年,高中一年级开设人口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口教育》教材° 1988年,初中增设乡土历史、地理教材,使用省编的《江西历史》、《江西地理》。1993年秋,全地区各中学的初一年级开始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编写的。
  1995年,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做好在重点中学开设计算机,指定选修课的工作通知》,要求同年秋在重点中学的高二年级开设,每周两节,使用“中学计算机基础教材”PCL种本。
  1997年秋,江西省首批试行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试行)教材”。
  考试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学务政要》规定,学堂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成绩均用记分法区别等级。宣统元年(1909)规定:中学毕业生须调京复试。
  1912年《学生操行成绩考查规程》规定,学生操行成绩分甲、乙、丙、丁四等。:1935年《修正中学规程》规定:中学生成绩分学业、操行和体育三项。考查学生成绩分为日常考查、临时测验、学期考试和毕业考试四种。凡操行成绩或体育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升学或毕业。凡学业成绩三科不及格或两门主科不及格者,留级一学年,连续留级以两次为限。主科一科不及格或其他学科两科不及格予以补考。
  1952年《中学生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学学生成绩分为学业成绩、操行成绩和体育成绩。
  学业成绩评定学生成绩主要以百分制记分法(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o 1957年,曾采用五分制记分法。至1997年,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分为平时考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四种。平时考查学生成绩的方式有课堂提问、检查作业、单元测验和动手实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同年级学生用同一试题考试。评定学生各科成绩的方法是:平时考查和期中考试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各科上下两学期成绩的平均,即为该学科的学年成绩,不再举行学年考试。 毕业考试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资格考试。如有学科成绩不及格允许补考,各科成绩及格方可发毕业证书。为了提高升学率,教育部门和校领导常采用抽考和模拟考试来检查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有校际联考。毕业会考,分初中会考和高中会考两种。按照省教育委员会的通知,吉安地区各县(市)初中会考从1991年开始实施。考试学科有历史、地理和生物。由省统一要求,地区教委命题和组织阅卷,成绩及格者允许发毕业证书和报考小中专。高中会考从1992年开始,为全科考试,有9个考试科目。由省统一命题,县会考办组织考试,地区统一阅卷。会考科目全部及格才能颁发毕业证书并允许报名高考(会考不及格的毕业生只能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报考)。会考实际上是高考报名的资格考试。 考试不及格允许一次补考。吉安地区历届会考的及格率达98%以上。
  1997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两项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改革考试制度” o要“取消一切不利于素质教育的统考、抽考、联考、模拟考试和其他测验,坚决取消考试成绩张榜,考试分数排队的错误做法”。初中阶段只保留期中和期末两种考试。同时还规定: 不再实行留级制度。
  操行成绩1988年8月10日《中学德育大纲》(试行)规定:中学生的操行等级可分为优秀、良好、 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操行不及格者以试读生论处。初三、高三学生操行等级评为不及格者不予毕业,按肄业处理。初中学习成绩优秀,操行成绩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学生可以免试保送高中。除了给学生评定操行等级外,班主任还根据学生在校一学期德智体诸方面的表现写出评语。
  体育成绩体育成绩由任课教师通过平时考查和期中、期末考试来评定成绩。1994年,按省教委的文件精神,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加试体育,成绩为30分。考试项目:男生为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 ±;女生为5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考后体育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总成绩。
  招生民国时期中学不统一招生,由各校自行命题、自行阅卷、自行招生。学生可以在几所学校参加考试和被录取,何去何从由学生自己决定。
  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学招生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统一招生。1953年7月,江西省成立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高级中学(含中专、中技)实行统一招生,由省命题制卷、评卷、录取,专区组织考试。考试科目有语文擞学、物理、化学、政治、外语“ 1959年,省教育厅颁发《江西省中等教育招生办法的决定》规定: 高级中学以专区和省辖市为范围实行统一招生。
  “文化大革命”前,高考在县里不设考点,集中在吉安市考试。1966〜1969年大专院校停止招生。
  1968年,高、初中实行“推荐与选拔”的招生办法:学生“自愿报名、班级评议、大队推荐、公社审批、 县局批准”。1970年,高校招生也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具体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o ”招生对象是:政治思想好、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具有三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复员军人、在职干部。 被推荐上大学的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学员"。于是废除了高考制度。1973年7月,全区以县为单位对推荐对象进行了文化考查,是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辽宁日报》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并加上按语。于是这次文化考试被否认,继续实行推荐选拔学员上大学。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7 ~ 1982年,实行大专与中专分别考试、录取的办法。大专考试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省、地教育部门组织考试,各县设考场,统一阅卷,择优录取。中专考试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地区组织考试,各县设考场,统一评卷,择优录取。考生先确定报考大专或中专。大专分文史类、理工类、医农类。文史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理工类(包括医农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中专不考外语,其他考试科目与理工类相同。高中招生由地区统一命题,统一安排时间考试。从1989年开始,由县与县之间交换阅卷。地、县教育局组织录取新生工作。
  1983 - 1985年,实行大、中专“一条龙”的考试招生办法,先进行预选考试。只有预选上线的考生, 才有资格参加全国统考。各县均设考场,由县招生办组织考试。录取办法在考生政治思想审查和身体检查合格的前提下,考试总分达到最低控制线以上,参照考生所填的志愿,注意相关科目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先大专后中专,分段择优录取。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专,与初中升学考试结合进行。
  1987年取消预考,大专和中专分卷考试和录取。1988 ~ 1991年又恢复“一条龙”的考试录取方法。
  1994年为江西省由传统的高考形式向“3+2”高考形式过渡的一年。考生分两大类:(1)高中会考合格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3 +2”的考试形式「(2)会考不及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考生均参加传统形式的考试。“3+2”考试的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各类考生都考。文科考生加考历史、政治;理科考生加考物理、化学。每学科卷面分150分,总分为750分。报考文艺、体育专业的考生加考专业考试。
  《吉安地区普通中小学1997〜1999年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中指出,三年内要完成“两项改革”, 其中一项是“改革高中招生办法”,主要方法为:(1)在重点中学的招生计划中,必须拿出一部分指标根据各初中学校的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学科成绩的合格率、优秀率和中考参考率五个因素分配到学校(不能低于20% )0 (2)允许普通高中在招生计划总数中招收20% -30%的择校生。(3)继续招特长生。
  表26-5-6 1977 -2000年吉安地区高考报名、录取人数一览 单位:人年份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其中重点 本科 专科 中专1977 36017 2362 118 299 355 15901978 34305 2973 215 489 663 16061979 30958 2914 232 593 440 16491980 31402 3190 184 479 601 19261981 25798 3191 203 499 521 19681982 19672 2652 214 460 486 14921983 8663 2512 412 549 536 10151984 7752 2753 516 451 632 11541985 6694 3028 584 518 788 11381986 7990 3359 679 542 973 11651987 16052 3367 766 617 993 9911988 18334 3260 477 652 1364 7671989 16674 3015 300 810 1264 6411990 18754 3131 369 686 1483 5931991 20580 3093 455 534 1495 6091992 19688 3456 304 671 1657 8241993 16681 4396 455 690 2434 8171994 13016 4580 583 882 2483 6321995 12833 4794 694 943 2558 599续表年份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其中重点 本科 专科 中专1996 13914 5035 807 1300 2420 5081997 14564 5108 713 1761 2171 4631998 15802 4918 748 1887 1918 3651999 15682 6136 720 1809 3293 3142000 15414 8423 1549 3029 3529 316合计 437239 91646 12297 21150 35057 23142第二节思想品德教育与劳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学务纲要》规定,“造士必以品德为先”,“读经讲经”和“修身”为中学堂的必修课程。次年,学部规定以“忠君、尊孔、尚孔、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教育学生一律遵奉《圣谕广圣》,培养学生的忠君、尊孔思想。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道德”。省立、县立中学校照开“修身课”,私立中学校有的仅开“修身课”或仅开 “伦理课”,很少开“读经讲经”。
  1927年以后,规定学校以“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和“四维”(礼义廉耻)为训育总纲,同时中学改“公民”为“党义课”,在高中实行“军事训练”,在初中实行“童子军训练\ 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提出“新生活”运动,今境内中学据此推行“新生活教育”。把“礼义廉耻”贯穿于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向学生进行“四维八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1938年,教育厅发出训令,责令各学校将“忠孝、仁爱、 信义、和平”制成匾额悬挂于学校礼堂。自制校训、校歌,“昭示诸生以必遵之准绳”。是年,省政府印发 《青年训练大纲》,要求中等以上学校遵照执行’《大纲》提出的训练项目有:一信仰;二德行;三体格;四生活;五服务。“信仰”训练的目标是:“发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诸美德;实现领袖提出礼义廉耻的意义, 向学生进行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党(国民党)、一个领袖(蒋委员长)的忠于党国”的教育。1947 年,江西省政府发出《整理各级公私立学校校风校纪办法》,要求各地各校对学生加强“管训”,如有影响校风校纪者“应予严厉制裁”。凡鼓动学潮之教职员“立即以解聘”;因学潮而开除的学生,其他学校不得“收容”。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区各中学开展反封建、反买办、反法西斯主义思想和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活动。1951年,各中学广泛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师生积极捐钱购买飞机、大炮。1955年5月,公布《中学生守则》,成了中学生行为和评定学生操行成绩的准绳。
  1956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书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各个学校积极开展了 “全面发展,做合格的中学生”的教育。
  1962年,学校组织学生访贫问苦,请老贫农来校“忆苦思甜”,吃忆苦餐,开展讲家史、写家史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1963年,掀起讲雷锋故事,读雷锋日记,看雷锋电影,做毛泽东时代的好学生运动。学生自觉组织学雷锋小组帮五保户做好事,在车上让座,到码头、车站打扫卫生。
  1982年,各中学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提倡建立“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活动。1990年, 各中学采用不同形式纪念鸦片战争爆发150周年,举办“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作文比赛,还有的学校举办“井冈山精神传万代”的读书活动。是年.地区教委组织人员编写 《国情教育》读本。1992年,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歌咏活动的意见》的通知,提倡在学校里大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和开展“两史一情”(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和国情)的教育活动。举办了全区初中生国情知识和井冈山革命传统知识竞赛。1993年,地区教委组织全区中学生参加“中国有个毛泽东"的电视知识竞赛。
  1997年,地区教委组织各校师生参加“迎香港回归”的演讲比赛和“颂井冈”的读书活动。1998年, 开展“高举旗帜,再创辉煌”的读书活动,同时在高、初中分别举行演讲比赛、写作比赛和讲故事比赛。 1999年,地区教委举办“迎澳门回归”的读书活动,举办“中小学大型师生文艺会演”和中学生美术作品展览以及“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的征文比赛(征文在《井冈山报》上刊登)。2000年,以“迎接新世纪来到”为重点,各中学举行“跨世纪、向未来”的誓师大会和“共青团与少先队联欢”等活动。
  劳动教育与勤工俭学清宣统三年(1911),普通中学课程分文实两科,实科特加“手工”课。
  1912年12月,部颁《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仍设手工课,女子中学加家事、缝纫、园艺课,学习理家、治园和缝纫知识。1929年,改手工课为劳作课。
  1936年1月,省政府要求学生在学校所在地参加劳工服务10天,以植树为中心,必要时亦应参加水利及筑路劳动。同年,省里又规定生产劳作的内容:植树造林、栽培果树、栽种稻麦、蔬菜、瓜果;工艺方面的内容:木工、土工、家事。使无力升学的学生,学到服务社会、维持生计的技能。
  1949年12月,全区学校进行“五爱”教育,强调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开荒、植树、美化校园环境等生产劳动。
  1953年,全省初中毕业生的42.9%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人民政府要求学生做到“一颗红心, 两种准备\ 195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学生毕业参加农业生产宣传纲要》下发以后,劳动教育成为学校一项经常性和长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956年2月,初三年级增设《农业基本知识》课,每周两课时。是年5月,吉安专署成立中、小学毕业生升学与从事劳动生产指导委员会。6月,根据省教育厅、省团委联合颁发学科技术活动小组条例,随即全区各中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别成立理发、缝纫、照相、无线电、木工和农业技术小组,让学生长知识学技能。1957年5月,《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的社论,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面劳动、一面读书》的社论。从此,一个声势浩大的“勤俭办校、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的热潮在学校掀起。1958年9月,贯彻中央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正式把劳动课列入课表。中学师生走岀校门支援人民公社的收割、冬种、兴修水利。在大炼钢铁中,又去烧木炭、烧石灰、找运铁矿石和炼铁炼钢,在山头奋战两个多月。是年,中学开始筹建勤工俭学劳动基地,着手兴办工厂、农场、林场、饲养场。
  1959年2月,省教育工作会议针对1958年学校劳动强度、劳动时间一度失去控制,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重申全日制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时间必须保证。省教育厅对学生参加体力劳动时间具体规定:高中全年9周,初中全年8周,可按季节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1960年,省、地教育部门又发出通知,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劳动,做到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城市中学积极创造条件办工厂,有土地的学校办农场。
  1963年后,各学校对校办工厂、农场进行了调整,强调以教学为主,把勤工俭学纳入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实行厂校挂钩、队校挂钩,走“五七”道路(即毛泽东“五•七指示”中提出的学工、学农、学军等)。全区创办了吉安市一中、二中和五中等多家校办工厂,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值都较高。
  1981年5月.全区中学贯彻省人民政府转发教育厅《关于加强勤工俭学工作的意见》,学校的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工作步入正轨。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的意见》,从1981年起中学普遍开设了劳动技术课,进行职业技术教育。1983、1989年贯彻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财政部、人事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小勤工俭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发展校办企业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有条件的经县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开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作为勤工俭学活动的主要渠道。
  1986年上半年,成立“吉安地区勤工俭学办公室”,各县(市)也相继成立勤工俭学办公室。办公室的职责是协助教育部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制订勤工俭学计划,组织与指导学校勤工俭学的开展。根据“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方针,地区各县(市)勤工俭学的开展分两条主线:新干、 峡江、永丰、吉水、泰和、遂川、永新、安福等县以发展校园经济为主,结合发展连锁商业企业。吉安市、吉安县以发展工业制造为主。《江西省实施义务教育必备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规定:“农村中学必须有学生劳动实习基地,乡镇初中每班不少于0.5亩,长期归学校经营管理。”这个指标全区农村中学已达到,其中新干、永丰、万安3个县的中学每班达到1亩劳动基地。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继续规定初、高中全年为4周的劳动技术课。自1993 年以后,农村中学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作出培训规划,确定培训项目,选好培训教材,聘请培训教师,对初中应届毕业生进行7至10天的技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培训人数达31014人。有的县(市)学校培训人数达100% o1998年,全区的校办工厂、农场接纳学生参加劳动的人次为103万人次。校办农场农业总产值为 929万元,校办工厂工业总产值为1390万元,勤工俭学总收入为204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为855万元(其中修建校舍565万元,购置教学设备为137万元,其他支出153万元)。2000年,全区勤工俭学收入用于筹措校建资金为204. 87万元。
  第三节体育、卫生、文艺体育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学堂设体操科,每周3课时,以游戏和普通体操为主,同时还习兵学。
  1912年,体操分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男生习兵式体操,女生习军事看护。1923年,改体操为体育。体育内容为游戏、模仿操、田径运动、棍棒操。1933年按《中学规程》规定:初中体育每周3课时,高中为2课时。1936年,贯彻《国民教育法》,初中体育为两课时,体育内容以球类、田径、器械操为主,球类又以篮球为主。是年起,各中学严格考查体育训练成绩,凡体育不及格者.不予以升级或毕业。每天实行早操、跑步以及45分钟的户外活动。
  新中国建立后,中学体育教学分为体育课及体育课外活动。
  体育课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全区各中学均开设体育课,每周两课时。1956年,地区组织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省组织的体育教师学习讨论教育部关于试行《中学、师范、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的指示》,决定从1956年后全面试行。是年11月,省教育厅、省体委发出通知,中学体育教学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体育教材进行教学;同时指出,体育教学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原则下,把锻炼身体、传授知识和进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1963年,体育课按《全国新编中学体育教材》 进行教学。是年7月,地区文教处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省体委在庐山联合举办的中学体育教师学习会,学习和研究新教材的编写体系、重点、难点、动作要领和教学方法,如学习长拳1、2、3路(武术是新教学内容)和第4套广播体操的动作,还编写出中学体育教学参考资料。
  “文化大革命”前期,中学“停课闹革命”,不少学校的操场被工厂、农民占用,体育器材被损坏、丢失,体育教师下放。“文化大革命”中期,复课闹革命,体育课改上军训课,教师由支“左”军人或聘用退伍军人担任。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全地区各中学的体育教学尽管设备简陋,教学场地不足,师资紧缺,仍克服困难照常上课。1987年,白鹭洲中学的体育课开始实行“男女分组,男拳女舞,梯队训练,专项任教”。既符合男女青年学生的生理特点,又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上的困难,地区教委在1991年对全区53所高中、254所初中进行调查,统计完善体育教学的器材、设备需要 1619.7万元。教委规划分两步投资,第一步即1995年完成投资的五分之二,第二步即2000年完成投资的五分之三。专款下达后,中学体育教学的器材逐年在添置,体育场地在逐步扩建。至2000年8 月,初级中学有135所建有250米的运动场地,占全区初中学校的49.09%,高中建有250米运动场地有13所,建有300米运动场地的有10所,建有400米运动场地的有19所。篮球场、乒乓球球桌已普及每个中学。
  1993年秋季,初中体育课增至每周3节,开设“健康教育讲座”,要求每学期8次。实行“双休日” 后,初中体育课又恢复为两节。从1994年起,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加试体育。高中新生入校上课第一周为“军训周”,请解放军战士给学生上军训课,让学生在军训课里学习操练,学习军事知识,学习解放军的优良作风。1997年,地区教委举行了“优质体育课比赛活动”,上课年级为高三和初二,每县每个年级上一堂课,课后还交流了体育教学的经验。
  体育课外活动1951年8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后,各中学除加强体育课的教学外,普遍开展了“两操”(早操、课间操)和“两活动”(每周下午安排两次体育课外活动,每次一课时),并积极推广广播体操。:1954年推行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是年5月,国家教育部等六个单位联合提出,在全国中等学校有准备、有计划地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的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o 1955年4月,省人民政府颁发“劳卫制”暂行办法,各中学按此办法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1963年各学校推行“眼保健操”。是年,江西省教育厅和省体委发出《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意见》,各中学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传统习惯组织各项锻炼与比赛。1975年,各中学实施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公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锻炼标准分儿童组、少年一组、少年二组、青年组4个年龄组,锻炼项目以田径和体操为主。
  1980年,地区教育局与体委配合,确定以安福县枫田中学为试点,进行重点项目训练。永丰中学、新干中学的航模兴趣小组,在省、国家举办的青少年比赛中获奖。1984年4月,地区举办重点中学体育传统项目田径运动会。是年冬,全区各中学开展“二万五千里”(井冈山一延安一北京)象征性长跑活动。
  1988年,执行《中学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优秀为85分以上,良好为75分以上,及格为60分以上,不及格为60分以下。体育成绩达不到良好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一个班体育合格率达不到标准,不能评为先进集体;毕业班的学生体育不及格,经补考仍不及格只发给结业证。体育合格标准是: (1)体育成绩及格;(2)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每项达30分;(3)早操课间操和体育活动无故缺勤次数,一学期累计不得超过出勤总数的十分之一;因病事假缺勤次数,一学年不得超过应出勤总数的三分之一。
  体育传统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参加传统项目活动的人数占在校学生的30% ~50%o 1987年 10月,地区教委、体委对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检查、验收、命名、挂牌。:1998年10月再次验收,确定全区9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7年,吉安地区参加省体育传统项目•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四名;1998年,参加省体育传统项目比赛,荣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新中国建立以后至1998年止,地区举办了 12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多次举办了“新苗杯”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篮排球赛。
  卫生1947年,第三行政区各公、私立中学均开设卫生课,每周1至2节。讲授人体卫生及日常卫生知识。 同时遵照省政府公布的《江西省中等学校卫生工作(纲要)》注意保健工作,做到每学期对师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种牛痘一次。每年的3月,学校组织师生灭蝇、灭蚊,对学生的饮食卫生也作了统一规定。
  新中国建立后,学校卫生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加强防病措施,矫治学生常见疾病,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正常的发育成长。
  1950年,全区各中学开设“生理卫生课”,不久改为“人体解剖生理学”(在高一年级开设)o 1952年 6月,吉安地区文教处转发《中南区各级学校1952年防疫运动纲要》,各校建立防疫组织,学习防疫知识, 保持学校清洁,加强饮食卫生,及时预防接种,扑灭病媒动物,订立团体防疫公约及个人卫生守则。防疫部门免费给师生种牛痘、打预防针,以防霍乱、伤寒、疟疾病的传染。学校开展以消灭“五毒”(臭虫、虱子、跳蚤、苍蝇、蚊子)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1953年,区内各中学建立了“学校健康委员会”,学校的卫生与保健工作由一名副校长分管,总务处具体负责。学生会的生活部长、班委会的生活委员共抓学校的卫生工作。
  1954年,又在初一年级开设“卫生常识”课。1957年,改为“生理卫生”课,在初三年级开设;每周1 课时,给学生系统地讲授卫生常识和卫生保健知识。
  I960 ~ 1963年,连续四年学校对应届毕业生的视力进行检查。1962〜1963年,地区教育局与卫生局对全区中学的防治“五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视力减退、闭经、蛔虫病)和“五好”(防治疾病好、个人卫生习惯好、环境卫生经常好、饮食卫生营养好、文体劳动卫生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1964年,调整教学、生产劳动以及睡眠时间,建立以班为单位的打扫公共区域的制度,学校开始设立 “卫生室”。是年6月,地区教育局制定了新生入学体格检查和在校体格检查制度;师生病假登记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重大伤害事故的登记、报告制度。是年秋,教育部、卫生部等八个单位联合发出《中小学保护视力暂行办法》,要求学生做到“二要二不要”。二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和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市尺,连续看书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二不要:不在光线太暗或强烈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躺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推行眼保健操,改善教室采光条件。1965年9月,全地区各中学落实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进学生健康的指示,学校重新安排学生每天活动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1981年起,学校开展“五讲四美”活动,要求学校有一个净化、绿化、美化的学习环境。是年,学校开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1982年3月,开展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治理“脏、乱、差”,美化校园环境。:1989年,地区教委与地区卫生局对全区中学生进行健康监测,对近视、沙眼、蛔虫、疥疮、头虱、 营养不良“六病”进行普查工作。1990年,组织全区各中学校医、保健教师学习与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医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制度。
  1992年,地区教委制定《中小学生近视眼的防治方案》,要求学校教师担负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用眼卫生习惯的责任,建立近视眼防治工作的岗位职责。1993年后,未再开设生理卫生课。
  1993年,地区教委协同地区卫生局对全区中学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行检查。:1995 年,吉安地区教委转发国家教委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的通知》,要求各县 (市)中学要成立保健机构,按学生人数600: 1的比例配备专职校医,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同时转发江西省教委《学校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试行),规定评估方法: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自评为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互评及上级部门抽评为辅。每学年学校自评一次,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一次互评或抽评。
  1998年,吉安地区教委转发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关于组织好1998年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时间定为3月30日,主题是“注重防范,自救互救”。2000年的安全教育日定为3月27日,主题是:“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文艺清光绪年间,中学堂设乐歌、美术两科。
  民国时期,照常开设音乐、美术两门学科,配备专业教师任教。民国政府规定将学生的课外文艺娱乐活动作为实施训育的内容。有的中学课外设有歌舞、戏剧、音乐、工艺组,在学校不定期的举行同乐会。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救亡歌曲震撼每一个校园,学生自治会组织师生表演、排演新剧,上街下乡向广大群众宣传抗日救亡斗争。吉安国立十三中组织了百人文艺宣传队深入吉安郊区和泰和等地宣传演出,唤醒民众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安福县立中学的师生们在学校礼堂里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进步剧目,校外观众达300余人。那时,中学生在街头巷尾表演节目、画漫画、刷写抗日标语随处可见。1939年,私立扶园中学利用迁校之际,从吉安到永新沿途文艺演出,宣传抗日。从南昌、九江迁入遂川、永新、泰和、安福、峡江的中学师生,每到一处,宣传一处。迁入安福的赣省中学、豫章中学和南昌商业职业学校联合举行游艺晚会、营火晚会,和当地乡民举行联欢,宣传民众,唤醒民众。1947年 6月,吉安联立阳明中学“知行歌舞剧团”与吉安县民众教育馆剧教队联合演出《幻想曲》、《阿Q正传》 等话剧,在城内公演,场场满座。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学仍设音乐、美术课。各中学的腰鼓队、秧歌队,深入城乡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政治运动中,中学的文艺宣传队在校内外演出《土地还家》、《兄妹开荒》、《白毛女》、《消灭细菌战》、《打倒艾森豪威尔》、《志愿军歌》。1964年援越抗美时,吉安一中、二中、吉安高中和吉安师范集体改编,联合公演《椰林怒火》o “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命文艺”取代音乐、 美术课,文艺活动单一,主要是唱毛主席语录歌,学演样板戏,跳“忠”字舞。学校普遍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经常到街头和乡村演出。1973年,吉安一中的《绣井冈》、吉安六中的《送水》、吉安四中的《扁担歌》等歌舞参加省文艺会演获得好评。
  1977年,全区中学音乐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并普遍开展了课外文艺活动,活跃学校生活。1985年,吉安县立中学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学校生活活跃先进学校”。1989年,全省举行首届少儿美术大赛,吉安五中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1990年,全省第三届少儿艺术比赛,吉安五中有7名学生获奖。1991年,吉安市举行首届师生艺术节,仅文艺节目就有177个。吉安三中自创合唱节目《泥土房的孩子》获省中小学合唱艺术节高中组一等奖。1993年,全区各中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音乐课教材按国家《教学大纲》编写,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列为教学内容。自1997年全地区实施素质教育后,学校的音乐教学加强,文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998年,地区又举办重点中学管弦乐队表演,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获优胜单位。:1997、1999 年地区先后举办中小学、幼儿艺术节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区各初中的美术课按国家《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为陶冶学生情操、丰富课余生活,各中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习惯,恢复和建立绘画、书法、摄影等兴趣小组。1992年,地区教委遵照国家教委《关于检查〈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贯彻实施情况的通知》精神,检查各中学艺术课的开设情况。同年,地区教委又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吉安地区学校管理百颗星评估验收标准》, 对音乐、体育、美术三科的教学计划、课程开设、教学常规、课外活动的开展、师资达标、设备等,进行评估。全区中学普遍有美术兴趣小组,学校每年举办书画展览,培养了不少书法、图画爱好者。泰和中学的美术兴趣小组,自1990年以后坚持办画刊。井冈山市罗浮学校的绘画小组,1990,1991年连获全国绘画“双龙杯”奖。吉安市五中被列为全国美术教改试验学校,该校有6位学生于1993年获国家级美术摄影奖。1995年《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吉安五中12人参赛,全部获奖,学生多幅作品送日本参展。吉安一中学生参加全国书法比赛,获金奖2个,银奖5个。其中,江菲在1996年“炎黄杯”中外书法艺术交流大赛中获毛笔书法金奖,剪纸银奖;彭雪琼参加1997年“和平杯”国际书法交流大赛,获毛笔书法金奖;该校学生书画作品作为礼品赠送给日本福岗市滕田中学。1998年8月,吉安二中学生参加中国、新加坡少年美术书法、摄影比赛,获银奖1人,铜奖6人。第四节教学方法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清末,学堂实行班级授课法,革除官学、私学、书院的先生个别教读法。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发的 《学务纲要》中提出:“教法宜由浅入深、由短而长、勿令学生苦其艰难。”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学令及其施行规则,要求教学注意讲解,提倡启发,反对死记硬背。尔后, 赫巴尔特的五段教学法(预习、提示、比较、总结、运用)为部分学校和教师采用。:1935年,教育部颁发 《中等学校各科暑期讲习讨论会办法》,吉安公私立中学教师多次参加这种讨论会。从此,中学的教学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国文课除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和词语外,还要求学生练习作文;党义课要求联系社会实际讲授;历史课重本国史,尤重讲述历代名臣、英雄;三角、几何、化学、生理、卫生等课,逐步把图片、幻灯、仪器实验引进课堂。
  新中国建立后,学习和引用苏联的教学理论和方法。1952年,全区教师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在课堂结构上坚持“五项原则”的教学方法。1953年,全区推行“红领巾”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一度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忽视了因材施教。是年4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指示》,强调“教学工作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教师应在思想改造胜利的基础上加强业务学习。在教学上实行责任制,加强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达到包教包学,即不仅要教懂学生,而且还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熟练技巧。
  1955年4月,地区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省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挑选优秀自制教具参加省里的教具展览会。1956年,国家教育部颁发《教学大纲》,强调要吃透“两头”,既要熟练地掌握教材,又要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按《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实施各个教学环节,将计划内容具体地贯彻于每节课的全过程。1958年,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在教学上也搞“大跃进”,一节课上完几节课甚至一个星期的教学内容,违背循序渐进的规律,影响了教学质量。
  1961年后,强调运用毛泽东的“十大教学法”,提倡“启发式”,加强直观教学,课堂训练强调“少而精”。1963年,全区各中学贯彻“三个为主”(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学生以读书为主)和“三个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确立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地位。提出“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建立“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体制。但不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学上加班加点.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是年,语文教学提倡“文道结合”,教师在阅读分析课文时既讲基础知识,又分析课文的思想性。1965年暑假,教师以县为单位集中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七•三指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取消早晚自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否定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否定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文化课教学重新摆到学校工作的主导地位。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上仍是注入式、满堂灌、加班加点、增加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课时,按成绩编快、慢班,配备骨干教师任快班教学;招收历届中考、高考落榜生复读,提高学校统考录取比率。出现种种违背教育规律,违反教学常规的现象。:1983年,地区教育局强调要扎扎实实地贯彻与执行省教育厅制定的“各科教学常规"o 1985年,提出“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991年,全地区开展“落实教学常规,创优秀教研组”的活动,全区有22个教研组获得“地区优秀教研组”称号。1997年,提出素质教育,要求减少测试、作业与辅导,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制度,但对备课、上课这两个环节又提出更高的要求。 备课要求做到“四有四备”,即脑中有大纲、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备导言、备板书、备提问、备练习。上课要求做到“四个为主,四个突出”。四个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中心,以学会为宗旨。四个突出:突出重点难点,不搞铺天盖地;突出精讲巧练,不搞题海战术;突出课堂效益,不搞加班加点;突出因材施教,不搞一律化。在教学手段上,从1978年开始推行电化教学,不少学校应用录音机、电唱机辅导语文和英语朗读、 带读;应用幻灯、电影放映教学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应用彩电放映科技教学录像,开拓学生视野,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始结合起来。
  到1993年,全地区有地面接收站18个,放像点316个,电教装备学校131所,电化教学在中学广为应用。是年,吉安市拍摄了 21节语文和数学教学优质课,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通过卫星频道向全国播放。自1995年省教委通知重点中学要开设计算机,并指定为选修课后,学校迅速添置计算机,新建和修缮微机房,调入和培训计算机专(兼)职教师。至2000年,地区各中学有多媒体计算机2000台, 微机房20间,语音教室20个,多媒体教室20个。
  教改实验从1981年起,吉安地区各中学逐步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教改实验。从语文、数学开始,发展到政治、 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学科。
  1981 - 1984年,吉安一中在2个班进行了初中语文教改实验。通过3年教改实验,经省教研室验收合格。这2个实验班在升学考试中,全部升入高一级学校.其中升入重点高中的占80%。实验后总结 《中国式语文教法探索》在省教研室主办的《教学参考》发表。
  1981年,泰和中学肖可夫老师开展了初中语文教改实验,第一轮实验成绩显著,实验班学生中考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经过两轮实验后,命名为“初中语文四步骤迁移教学法”,被省教科所列为研究课题,论文经省中语教研会评选为一等奖。教学实验有质疑一析疑一归类一巩固四步骤;从课堂教学迁移到德育、写作、课外及其他学科。经过四轮实验,教学模式逐渐成熟,论文在《江西教育》、《江西教育科研》上刊登,并在全地区160多所学校推广。肖老师因此受到国家教委表彰,并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吉水县金滩附中“快速作文训练”的教改实验,经过3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提高。此项实验获全国教改实验优秀成果奖,论文在《中语参考》发表,后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当代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该实验教师出席江西省农村教改经验交流会。
  1985年,峡江县砚溪中学进行“初中思想政治结构评分制”的教学实验。实验时间为3年,从学生的知识、能力、行为、规范等方面考核学生的成绩,使学生的素质大为提高。1987年,吉安一中物理教改实验小组总结了“以实验为基础,讨论式教改实验”,次年被评为全国初中物理教改实验先进单位。
  数学目标教学是以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的理论为指导,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三者联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1986年开始,在吉安市五中、四中两校进行实验。其教学经验《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与测试手册》于1989年8月由江西20世纪出版社出版,被称为“吉安模式的数学目标教学法”。这一教学法被国家教委定为世界银行贷款资助的师范发展项目,重点在吉安市、吉安县、宁冈县共10所中学实验。1997年,扩大实验范围(150多个教学班),并编写《初中数学目标教学实验手册》、《初中数学目标教学》和《初中数学目标教学法研究与推广课题研究报告》,完整地建立了数学目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1998年5月,经省教委组织专家组验收和鉴定,并呈报教育部评选优秀课题。宁冈县推广《初中数学目标教学研究》的经验文章:《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体系研究》和《数学目标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发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 《教与学》1998年第7、8期。
  1988 - 1991年,安福县城关中学进行“初中三年跟踪研究”教改实验。实验的总体目标:教学的全过程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实验的内容: 视初中学习的三年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初一年级重点抓衔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年级防止学生在学习上两极分化;初三年级抓整体提高。:1992年,地区教研室组织5人验收小组,经检验认定合格。 其验收报告同年经地区教育局批转各县(市)教育局,并要求全区各中学学习、推广。安福县教研室和安福县城关中学合撰的《安福县城关中学整体改革实验报告》在《江西教育科研》杂志上发表。
  《初中化学学、思、练》的实验课题是1996年秋季开始至1999年5月结束。实验强调以学促思,以练激思,学一思一练有机结合。实验3年经省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验收通过合格,并发给证书。实验著作《初中化学学、思、练》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1998年3月至2000年7月,省级课题实验——“优化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分别在白鹭洲中学、吉安三中、永阳中学、泰和中学进行;实验论文在省《试教研究》上发表。
  从1997年秋季开始,吉安地区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首轮试验。地区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区教研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了一支业务能力强又懂管理的教研员队伍,形成了四级教研网络,建立了课题责任制。到2000年,教学改革实验全地区有省级项目6个,地级项目39个,县级项目200个。
  第五节九年义务教育1919年以后,吉安各中、小学皆设义务学校,招收失学儿童入学。1923年秋,又在县内城镇设立义务小学。1928年,江西省教育厅拟订厉行义务教育规程,计划五期完成,每期六个月。举办第一期后,因 “经费难筹”没有继续推行。1930年,省教育厅根据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决议的义务教育施行计划,修正厉行义务教育规程,并重新组织厉行义务教育委员会,但仍以各县“经费支细”未能实施。1932年,江西又按照教育部颁发的第一期实施义务教育及短期义务办法大纲,拟订实施计划,也同样未取得实际进展。
  1927〜1934年,吉安苏区却普遍“厉行义务教育”,工农及其子女享有受教育的优先权,小学义务教育得到发展。
  1934年,江西开始推行保立小学制度,利用保甲组织,按保设立小学,施行儿童教育,将小学教育纳入国民党强化统治轨道。次年,永丰、遂川等县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各县按国民政府颁发的《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和《江西省保立小学暂行办法》规定,在乡镇设立中心小学,保设立保学。保学经费以各保原有学款(产)公款(产)拨充。1938年,保学经费除自筹外,中央、省及县均给予补助。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首先进行接管和改造旧学校工作,对广大农村小学进行有计划的恢复、有步骤的改造。之后,全区各县大力开展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至1986年,全区14个县(市)已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
  1986年1月,《江西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条例》颁布。同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8月,地区教委制定了《吉安地区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规划,提出在2000年全区13个县(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区各县(市)亦制定了义务教育规划,以后又两次进行修订。
  1990年,各县(市)乡乡有中心小学,村村有完小、初小,居住分散的设有初小教学点。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年巩固率达97% ,其中吉安市、新干县、泰和县、万安县、峡江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以上,吉安市、井冈山市、泰和县、新干县、永丰县、遂川县年巩固率达98%以上。年底,全区宣布实施五年义务教育的乡镇有63个,占乡镇总数的22.9%。
  1991年9月,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发出《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观念,增强义务教育的责任感;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做好县(市)义务教育规划的修订工作;确保教育经费的“两个增长”;依法治教,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落实整改措施。
  到1993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45%,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比例达到74. 1%,特殊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40%左右的残疾儿童已入校学习。全区校舍及其他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完小以上学校的教学仪器装备率已达32. 8%,图书资料也正在配备。危房面积从1986年的26%降到 1993年的0.45%。师资队伍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80.1%。全区有151个乡镇实施了初等义务教育,占乡镇总数的55. 3%。
  1995年,新干县、万安县、峡江县、安福县、宁冈县、永新县、吉安市、井冈山市在全县(市)范围内宣布依法实施了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是年5月,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发出《吉安地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根据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各县(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把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四率”指标、义务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几项重要指标列入对县(市)人民政府工作“双文明”评估指标体系予以考核。为了加强执法监督,1996年地区成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1997年设立了地区教育督导室,11个县(市)人民政府也相继设立了督导室,全地区有专职兼职督导人员137人。
  在实施《义务教育法》期间,全区建立和完善了义务教育执法责任制,取消了一些与《义务教育法》 不相吻合的文件,教育经费的筹措和管理责任落实,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比例逐年增长,1997年比1996年增长6.9% ,1998年比1997年增长7.5% ,1999年比1998年增长15.2% ;1996年教育总投入为4. 07亿元,1999年教育总投入为6.08亿元。城镇教育费附加657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5767万元,基建附加 378万元,其他税费54.29万元,集资捐款686.7万元。地区还成立了校舍修建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干部,统筹安排全区的校建工作。各县(市)、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机构,建立了一支稳定、懂行的校建队伍。实施校园建设“三•三制”工作方案,分三年逐年重点消除危房和改造旧房。1997年,地区下发了实施“治、防、帮工程”的文件,制定了“治薄弱”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至2000年,140所薄弱学校已有 121所有了变化,其中91所有明显变化。全区多渠道筹措校建资金,各县(市)校园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至1999年底,共筹措校建经费4.7亿元,修建校舍166万平方米,危房面积由1995年的2.31%下降到1999年的0. 79%。学校“三配套”比例达100% ,完成“六配套”的乡镇252个,达97.7%,完成“三配套”、“六配套”的学校达84.3%,其中完成“六配套”的学校1542所,达68. 5% o撤并和调整小学146 所,人均校舍面积达6. 15平方米。2000年,又新添置了 200多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一方面积极地依法筹措资金费用,另一方面依法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坚决抑制向学生、家长乱收费。县(市)建立了贫困生专项基金,积极争取“希望工程”和有关捐助资金,动员干部群众捐资助学,对贫困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5年间全地区建立助学专项资金15.59万元,有2100位初中生受助, 使他们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薄弱学校是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过程中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是产生学生择校、厌学、辍学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全区原有薄弱学校57所,经过5年的努力,有47所薄弱学校得到显著改观。
  地、县(市)教委领导鼓励教师通过“三沟通”,即师资培训、自学考试、脱产学习互相沟通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至2000年,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1.4%,其中达专科、本科学历的占5.3%;初中教师达标率为83.3%,高中教师达标率为42.98%。自1997年以后, 全区小学教师开展“三字一话一画”基本功训练,已有6个县(市)通过了省教育厅的教学基本功验收。 从1999年开始,全区各县(市)学科教材教法培训全面展开。计算机培训受训比例达61.1%。实施“名师工程”,评选出70多名学科带头人和6名小学特级教师。遵照国家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关、转、招、 辞、退”五字方针,自1996年以后,全区共解决了 3879名民办教师转编和录取中师学习。吉安市无代课教师,部分县的边远地区代课教师总共只有866人。1997 ~ 1999年,全区共评选337名教师为德育标兵、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
  2000年末,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66. 3% 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100%,全区提前一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区各县(市)“普九”验收达标时间分别为:1995年,新干、峡江、吉安市、井冈山市;1997年,安福、万安、宁冈三县;1998年,吉安、吉水、泰和三县;1999年,永新、永丰、遂川三县。新干县与泰和县被评为全国“普九”先进县。第六章中等专业教育第一节师范学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阳明书院旧址(今地区人民医院内)创办吉安府初级师范学堂,学制5 年,1912年被裁撤。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庐陵、遂川、泰和、永新4县也分别开办了师范传习所、师范讲习班或初级师范学堂。
  1912 ~ 1946年,境内创办的中等师范学校有:庐陵县立小学教员养成所、吉州十属公立阳明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宁冈县小学教员养成所、吉州十属联立阳明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江西省立吉安乡村师范学校)、吉州义教师资训练所、江西省立劳作师资培训班(后改名江西省立劳作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永新女子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江西省立吉安女子师范学校)、吉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遂川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0所。1926〜1946年,泰和中学、万安中学、莲花中学、宁冈中学、安福中学、永丰中学、吉水中学、峡江中学相继附设了简易师范班,其规模为1班至5班不等,学生人数30余人至100余人不等,一般只办了 2 ~ 4年即停办。
  抗日战争期间,由外埠迁入区内的师范学校有九江女师、江西省立南昌乡师、省立宜春师范学校、江西省社教师范学校4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均迁回原地。
  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有中等师范学校4所,即省立吉安师范学校、省立吉安女子师范学校、吉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遂川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1949年9月,省立吉安女子师范学校、吉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和省立吉安实用职业学校并入省立吉安师范学校,更名为“江西省立吉安联合师范学校”,隶属吉安专署领导。
  1959 - 1960年,先后创办了吉水、永新、泰和、遂川、万安、吉安县6所师范学校,并且在安福、峡江等中学附设初师班和幼师班。1962年,这些师范学校和附设师范班均停办。
  1973年7月.吉安师范易名为“井冈山师范学校\ 1975年,在泰和、永新洁水、遂川、吉安县开设师范分班,以后又改为师范分校。1978年,省文教办公室批准井冈山师范学校为省重点师范。1981年, 恢复“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校名。是年,经省革委会批准,泰和、永新、吉水3所师范分别单独设校,分别定名为“江西省泰和师范学校”、“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江西省吉水师范学校”。吉安县、遂川县师范分校奉令于1982年停办。1990年,全区有师范学校4所,在校学生3143人,教职工418人,其中专任教师255人,为国家培养中师毕业生1123人。
  1994年上半年,中共吉安地委、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决定并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吉水师范,利用其校址、师资及设备创办“井冈山经贸学校”。2000年,撤销泰和师范,将其校舍、师资及设施移交泰和县。
  2000年,吉安地区有吉安师范和永新师范2所师范学校,在校学生3139人,招生数739人,毕业生数1197人,教职员工262人,专任教师173人,其中高级讲师33人,讲师65人。
  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17年8月,吉水留日学生谢式南等人创办吉州十属公立阳明师范学校(校址在今地区人民医院内),学制5年,招收小学毕业生2个班,118人。次年收归省办,改名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在该校左侧设立附属小学。1923年后,学制改为前期3年,后期3年。
  1926年1月,郭化非等在省立七师组建中国共产党吉安小组。从此,省立七师成为吉安进步青年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场所。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吉安工人领袖梁一清等人,曾在这里学习并投入革命。1927年2月,省立七师与省立六中合并,改称省立吉安中学校附设师范科。同年11月,改称省立第五中学。1927 ~ 1934年,师范科中师毕业生共62人。1934年下半年学校停办。
  省立吉安乡村师范学校1933年9月,吉州理事会在阳明中学旧址创办吉州十属联立阳明乡村师范学校。1936年2月,迁入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内。同年8月,收归省办,改称省立吉安乡村师范学校。1939年下半年,因日本飞机轰炸吉安,被迫迁往泰和南冈口。1944年6月在吉水水南设分校。次年上半年,校本部迁往吉水水南,南冈口改为分校;同年8月,迁回吉安原校址。1946年9月,改称省立吉安师范学校一直至吉安解放。
  省立吉安联合师范学校1949年下半年,吉安专署决定将省立吉安女子师范学校、吉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省立吉安实用职业学校并入省立吉安师范学校,改名为省立吉安联合师范学校,校址设仁山坪,即今地区人民医院内。 在校学生533人,设13个教学班,教职工43人。除继续开办中师、简师外,还增加了教师轮训班和速成班。至1953年改为吉安师范时,有教学班20个,学生992人,教职工101人。
  吉安师范学校该校前身为1917年创建的阳明学堂,后经多次易名和校址搬迁,1946年定名省立吉安师范学校。 1949年,省立吉安女子师范、吉安县立简易师范、省立吉安实用职业学校并入后,改名省立吉安联合师范学校。
  1953年秋,改名吉安师范学校,校址从仁山坪迁东门正街沿江路8号;后因旧城改造,修建韶山路, 校址改在韶山东路2号。
  1953〜1957年,是该校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1957年班级达到26个,学生增至1011人,比解放初增长1倍。学校先后设有中师、幼师、中师函授部和教师轮训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吉安师范受到严重破坏,学校一度停办,校舍被外单位占用,80%的教师被下放农村劳动,图书、仪器大多数被损坏或丢失。1968J969J970年,先后改名为井冈山师范学校、井冈山地区教师轮训班、井冈山地区教育学校。1970 ~ 1973年共招收工农兵学员1035人。1973年又复名为井冈山师范学校。
  1978年,省教育厅确定该校为省重点师范学校。1981年,恢复吉安师范校名。1992年,学校有18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86人。从1988年起,学校的专业设置,在招收普师、幼师学员的基础上,增设音、 体、美专业班。至1998年,先后共招收音乐专业136人、体育专业88人、美术专业111人。同年,又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设非师范性专业——计算机专业,招收学生80人。1998年,教学班达30个,在校学生达1528人。2000年,该校占地面积99333平方米,建筑面积35089平方米;在校学生2009人,教学班34个,招生400人,毕业生703人,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学校还附设了文山职业学校, 向社会招收职髙班和美术装潢、幼师等专业学员。
  该校从1993年起,相继兴建了科技楼、艺术楼、教学实验大楼、图书馆、教工宿舍、学生公寓、餐厅、 新校门,修建了校内体育场和综合型礼堂、体育馆,装备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理化、生物、心理实验室;购置了近百台586型计算机、50多架钢琴、200多架风琴、40多架手风琴。学校还有现代化电钢琴教室和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期刊和报纸200余种;各种器材、设备等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学校还有良好的普师实习基地吉师附小和幼师实习基地吉师艺术保育院以及生产劳动基地吉师农场。
  1953年办校至2000年,该校培养小学和幼儿教师近2万人,轮训小学教师千余人。1993 - 1999 年,学校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励13次;1997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的评估检查验收,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入了全省中师的先进行列。
  吉水师范学校该校创建于I960年秋,校址初在平湖公社平湖村,1961年迁县城东南盘龙寺山上,1979年迁县城龙华大道309号。新校舍占地面积8966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4425平方米。该校有办公大楼、礼堂各1 幢,教学大楼2幢,各个教室都装备了投影、闭路电视;图书馆1座,藏书6万余册;实验大楼1座,内有 56个座位的语音电教室、标准化学实验室、物理和生物实验室各1个,实验设备价值5万多元;田径运动场面积为H154平方米,体育设备近万元;音、美设备约4万元;教职工宿舍7栋,面积为2127平方米;学生宿舍2栋,面积为2840平方米;另外还有食堂2个,服务部、理发部、养猪场、果园等。
  I960年初办时,招收学生290人,教师15人,开设6个教学班。1962年春停办。1975年秋,井冈山师范(现吉安师范)在吉水中学附设一个中师班,招收吉水县学生50人,其中大都是公社推荐的民办教师。1976年秋,成立井冈山师范学校吉水分校,隶属吉水县教育局领导,业务上接受井冈山师范指导,于冬季招收学生50名,并接办吉水中学附属中师班,分文科、理科2个班。1977年,首届毕业生50名分配到中、小学任教。同年下半年,开始面向新干、峡江、永丰、吉水4县招收高中毕业生150名,分文史、数学、理化、英语专业班和普师班,教职工由15人增加到30人。1978年春,在龙华大道的天井窝新建校舍。1979年,从吉水中学迁入新校舍。1981年,经省革委会批准,成立“江西省吉水师范学校”,由吉安地区教育局接管。1982年起,主要开设普师班、民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及小学民办教师,普师班学制3 年,民师班学制2年。1993年,有教学班级14个,其中普师班10个、民师班4个;学生共638人;教职工 9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58人,教师中高级讲师9人,讲师13人。1994年,有9个班、在校学生390人, 教职工88人,其中高级讲师10人、讲师17人。
  吉水师范从1979年复办至1994年学校撤销,共招生4415人,毕业4012人。学校撤销时,尚有390 名学生分别转入吉安、泰和、永新三所师范学习:泰和师范学校该校创办于I960年9月,校址在今实验小学,招收新生308人,设6个班,其中中师班4个,生源来自泰和、遂川、万安3县;幼师、初师各1个班,招收县内学生,学制均为3年。次年,招收2个中师班共 100人,另附设1个师资短训班,学员50人。1962年8月,学校奉命停办。1975年9月复办,易名为“井冈山师范泰和分班”,校址在城北东岳府(原县师训班校舍内),受井冈山师范和县文教局双重领导,以县文教局为主;实行文、理分科,培养7年制学校(即小学、初中一贯制)师资。1977年,改名为“井冈山师范泰和分校”。1978年开始培养8年制学校师资。1981年12月,经省革委会批准,定名为“江西省泰和师范学校”。1982年3月,由吉安地区教育局接管,改变培养目标,设置中师专业,培养小学师资。
  该校占地面积3400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903平方米;有图书3. 5万余册,期刊350多种;有电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电影放映机、录放像机、计算机、电子琴、钢琴等教学设施和设备。2000年,有教学班23个,分为普师班、民师班、音乐班、美术班,在校学生1148人,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高级讲师14人,讲师32人。
  泰和师范从1975年复办至2000年撤销,共招生6456人,毕业5151人。1984年以后,连续17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光荣称号;1988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先进师范学校”荣誉称号,跻身全国百强师范院校行列。国家级期刊《师范教育》以《青山绿水写风流》为题全面报道了该校“苦练内功,争创一流”的办学经验。2000年秋,泰和师范撤销,部分教师和一、二年级学生全部划并吉安师范学校。
  永新师范学校创办于1959年8月,校址在县城东南郊的东华岭上。招收永新、安福、莲花、宁冈4县的初中和小学毕业生,开设中师4个班,学生200人;初师2个班,学生100人。1962年8月,学校停办冲师三年级毕业生全部统一分配到学生来源的4县小学任教;中师--、二年学生和初师三年级学生,除部分考入永新中学继续学习外,大多数学生动员回乡。1975年10月,开办井冈山师范永新分班.校址在县城保育院内。招收县内学生50人,办1个班。1978年3月,改为井冈山师范永新分校,通过统一考试,招收社会青年,开设数学、物理、生化、英语4个专科班,招生426人,设8个班,主要是为4县培养初中师资,兼顾培养小学师资。1981年4月,改为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归属吉安行署,面向永新、安福、莲花、宁冈4县 (1981 - 1982年增加吉安县)招生。1981〜1985年,招收中师30个班,学生共1564人,其中民师7个班,学生550人。
  创办41年间,该校师生艰苦奋斗,勤俭建校,学校面貌不断发生变化。坐山傍水的校园绿树成荫, 植被覆盖率达80%。大会堂、大餐厅、办公楼、教研楼亮丽堂皇;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图书馆、新校门气势宏伟;登山路、环山路曲径通幽;蘑菇亭、伞亭玲珑剔透;“金钥匙”、“月亮船”、“希望之光”的雕塑寓意深刻;“科技长廊”、“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公园式的校园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
  该校十分重视对图书、仪器的添置,有图书近10万册,常年订购报刊300余种。从1993年起,投资近百万元装备语音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建成闭路电视教学网络;购置了 586型计算机60台、钢琴 10台。
  1975年复办至2000年,共招生6771人,毕业生5928人;国家级期刊《师范教育》以《井冈山花别样红》为题,详细报道了该校的教改经验;该校校刊《东华关》荣获全国中师校园文学评选一等奖;该校师生代表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师范百年纪念”节目摄制活动并获特等奖;在教学、体育、文艺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个,省一等奖13个;1996 ~ 1998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000年,该校校园面积300亩,另有农场20亩。在校学生1130人,招生339人,毕业生494人,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
  第二节卫生学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泰和邑人肖作梅率其子侄捐资,于山谷祠内倡设医学堂。1920年,于盟鸥馆内创办泰和县立中医学校。1932年6月,湘赣军区卫生部在永新县城万寿宫内开办湘赣红军卫生学校,由红军部队和县苏维埃政府选送学员入学,培养红色医务人员。至1933年底,连续开办2期,每期学员30 ~50名。1933年上半年,该校还举办过1期医务干部轮训班,参训人员30余人,学习3个月。 1937年10月,国立中正医学院由南昌迁入永新。1940年有大一年级2个班.大二、大三年级各1个班, 共计学生200多人。1944年迁往赣南。
  1959年9月,中共吉安地委、吉安专员公署决定创办江西省吉安专区卫生学校,初设护士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37名,借吉安专区人民医院图书馆上课。1960年2月,经江西省卫生厅确认为全日制中等卫生学校。至2000年,该校共培养中级医护人员9132人。
  1958〜1960年,全区各县(市)先后创办了 11所卫生学校,共招收学生1698人,培养了一批初级医护人员。1961年以后,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均相继停办。1978年7月,地区卫校在泰和、遂川、永新、永丰和新干县设立分班,系中专性质,培养了一批中级医护人员。1980年,永丰分班改为吉安地区卫校永丰分校,其他分班于1980 ~ 1983年先后停办。新中国建立后吉安地区各县(市)卫生学校一览 单位:个、人校名 校址 创办时间 开设专业 学制 班级 学生 教师 停办时间 撤并复办情况吉安县卫生学校 永阳镇荷蒲村 1960年1月 中医、西医 3 2 I960 年 60 3 1968 年 1961年撤销,并入九龙共大医学班,1965 年在登龙乡复办 1 1965 年 50 4 吉安县卫生进修学校 东固镇 1985年冬 护理、中医、中药蛇伤防治、乡村医生 短期 (3个月) 5 每期50 3 吉水县卫生学校 县人民医院内 1959 年 中医、护士 2 2 70 3 1961 年 峡江县卫生学校 县人民医院内 1960年9月 16 1961年10月 新干县卫生学校 县城塘膛下 1960年秋 医疗、中药 3 I960 年 42 1965 年 32 1966 年 40 1979 年 57 3 8 1961年5月 1981 年 1965年复办,"文化大革命”停办永丰县卫生学校 原龙云乡义仓 1958 年 西医、中医 2 1958 年 40 1959 年 30 1965 年 130 1978 年 56 1979 年 55 1980 年 51 1985 年 100 1968年9月 1984 年 1978年10月复办, 1985年恢复招生吉安地区卫校泰和护士班 县医院内 1978年7月 护士 3 50 1981年8月 泰和县卫生学校 县人民医院内 1958年12月 护士、检验、药剂、中医、 西医、助产士 2~3 6 3 1958 年 137 1960 年 133 2 1961年4月 遂川县卫生学校 县人民医院内 1958年8月 医士 2 3 1958 年 86 1965 年 90 1978 年 100 6 1962 年 1983 年 1965年复办永新县卫生学校 县人民医院内 1959年春 中医、西医、护士 3 1959 年 60 1965 年 60 1978 年 50 1961 年 1980 年 1965年复办井冈山卫生学校 宁冈县医药公司 1960年8月 医士 3 53 4 1962 年 注:此表根据新编县(市)志有关资料编制。吉安地区卫生学校前身为1952年初江西省第七医士学校,校址在吉安市西肖家巷,1953年4月,与赣州护士助产学校合并。1958年10月,开办吉安专区卫生学校,1959年9月正式招生,校址初设于吉安专区人民医院内, 后迁至井冈山大学吉安医学院(今地区卫生局院内),由医学院代管。1961年,在专区人民医院北面兴建校舍,校址随迁井冈山大道52号。1994年11月,经吉安行政公署决定,该校隶属井冈山医专。校址迁往井冈山医专院内(吉福路23号)。两校占地面积78670. 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5805平方米。
  该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中级医务人员。1959年,招收护士专业新生37名。1960年2月,省卫生厅确认为全日制中等卫生学校。同年9月,招收保育护士专业新生40 名,医士专业新生80名。1962年,医学院撤销,大批教师调入卫校,充实了师资队伍,教学经费和仪器设备逐年增加,校舍不断扩大,学生也有所增加。1959 - 1965年,共招收新生535人(其中护士专业319 人,医士专业216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校舍被破坏,财产遭散失。1966年9月,该校在安福县洋溪公社开办半农半医分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139名,培养农村“赤脚医生”(指经过短期培训的不脱离生产的农村医生)。不久即停办。1968年2月,吉安卫校更名为井冈山卫校。同年冬,大部分教师下放,学校被并入地区卫生院,校舍被占。1971年9月,卫校恢复办学,先后开设了公社医务人员培训班,还举办过3〜 6个月的各类医务人员短训班。1972年2月,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2年。根据培养目标,该校先后开设护士、医士、助产士、妇幼医士、公卫医士、口腔医士、五官医士、放射医士、中医士、中医护士、西药士、中草药士、药剂士、检验士、农村医士、半农半医、普通班17个专业。1998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地区卫校成人中专部。1999年,设有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剂学、计划生育4个专业,按专业需要,各专业设置相应课程。另外,还设有普外、护士长、乡村医生、西学、眼科、日语、推拿针灸、医士升级医师、检验、 放射、药剂等100多种形式的培训班。
  1977年,招收新生286人;1978年,招收新生500人,由于校舍不够,便在遂川、泰和、莲花、永丰、永新、新干和地区二医院7个医院分别设立分班。除永丰的分班于1980年改名吉安地区卫校永丰分校外, 其他分班均于1980 ~ 1983年先后停办。
  1959 - 1990年,该校共培养了中专生6332人,农村“赤脚医生”227人,各种短训班、进修班学员 559人。1993 ~ 1999年,共毕业2417人。2000年,在校学生1777人,招收新生639人,毕业生383人, 教职工有115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在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讲师24人,讲师15人。该校先后荣获全省卫生学校先进单位,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吉安地区卫校永丰分校1958年,由省卫生厅拨款,在原龙云乡义仓(今制药一厂)创办中等专业卫生班,开设西医1个班,招收学生40名。由县卫生局局长兼任校长,县医院医师兼任教员。学生毕业后由县人事局统一分配工作。1959年,增加中、西医各1个班,每班招收学生30名,学制2年,实习1年。1965年,在佐龙公社瑶上村开办“白求恩学校”1所,设专职校长1人,兼职教师4人,招收3个班,学生130名,学制3年。1968 年9月停办。1978年10月,地区卫校借永丰中学教室开设分班,设护士专业,招收学生50名,学制2 年。1979年,在城南贯岭上新建校舍,占地面积910平方米,建有教室、宿舍、办公室等,招收1个班,学生55名。1980年,护士班改为吉安地区卫生学校永丰分校,增加1个班,学生51名,学制3年;有负责人2人,教职员6人。1984年下学期停办。1985年9月恢复招生,开设护士班、农村医士班各1班,招收新生62人。1985 ~2000年,共招收学生4008人,培养农村医护人员2971人。2000年,招收新生291 人,毕业学生309人,在校学生1037人,教职工278人。第三节农业学校江西省立第三农业学校1925年秋,创办江西省第二农业学校,校址设在青原山原阳明书院。1927年春,改称“江西省立吉安农业学校”,同年秋又易名为“江西省立第三农业学校”。1929年迁入吉安城内,1931年冬停办。
  吉安地区农业学校1951年10月,创建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学校(简称吉安高农)。校址在吉安市东门村原慈辉农场 (今地区柴油机厂)内。1954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12所农校之一,1956年改名为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至1958年,共培养五届毕业生,计1000余人。1958年10月,由于该校校址改办井冈山大学,学校迁至吉安县横江公社老屋下村。1963年,井冈山大学撤销,学校迁回原址。其间,师资力量缺乏,在校学生不足60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1980年,该校迁井冈山拿山,在共大井冈山分校的基础上复办,改名为吉安地区农业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5年,该校在吉安市青原山兴建校舍,1987年开始搬迁到新校址。1988年9月,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
  该校校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办公楼、教学综合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教工宿舍、学生宿舍、餐厅,还有医务所、商店、托儿所、运动场等附属设施。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拥有先进设备的语音室、微机室、电子电工、家电维修、特种水产养殖等一流的实验、实习设施。校内教学基地有水旱地60余亩,辟有茶园、果园、蔬菜园、植物标本园。
  学校先后开设农学、土地利用与管理、园艺、经济作物、水产、畜牧兽医、农村电气化、农机、财会、市场营销、值保、蚕桑、园林花卉、农业经济管理、乡镇建筑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基本上能满足全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1991年,还受地区农牧渔业局的委托,增设簿记、化验检测2个专业的农技班。1996年,经省教委批准开办了职业中专班。
  2000年,在校学生有1034人,招收新生246人,毕业生290人,教职工100人,其中高级讲师6人,讲师28人。先后有30余位教师编写各种教材50余册,分别在国家、省、地、县各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70余篇。自创办以后,为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中等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992年,经省教委和国家农业部评估,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达B等一级。2000年上半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第四节文艺学校•吉安专区文艺学校1959年秋创建,校址设吉安市井冈山纪念堂。有教师10多人,学生120多人,分专科班、培训班,学制2年。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各县专业剧团。1962年9月停办。
  江西省文艺学校吉安分校1974年5月,经省文化厅批准,开办江西省文艺学校井冈山地区采茶班,设在市沿江路井冈山剧院内,有教师5人,学生35人。1978年地区拨款8万元,在市井冈山大会堂左侧(即人民广场西侧)兴建一座1300平方米的教学楼,班址随之迁至新校。1985年改名为江西省文艺学校吉安分校。1990年底,又新建了一幢12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现学校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1999年, 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7人,教师26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3人,专科学历的13人,中专学历的5人,获高级讲师的1人,讲师11人。该校办学宗旨是为吉安地区培养中等文化艺术人才。1978年夏季,招收了 3年制采茶班学员40 名。:1981年夏季,又招收4年制采茶班学员40名。开办了第四届采茶班,学制4年,学生40名;首届群文音乐班,学制3年,学生16名;首届专业舞蹈班,学制5年.学生17名;第五届采茶班,学制3年,学生 45名。1974〜1992年,先后招收了五届采茶班,两届群文音乐班,两届青年舞蹈学员班,共培养文艺人员369人。1993年后,学校又先后举办了六届3年制群文音乐班,六届3年制群文舞蹈班,六届3年制美术班,两届5年制专业舞蹈班,一届3年制话剧表演班、采茶剧表演班、艺术职业高中班。
  该校以中专教育为主体,同时开拓少年儿童艺术教育和大专艺术教育。从1995年起,开办了短期少儿舞蹈艺术培训班5期,共招收学员200余人;同年9月,与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学校联办了“高等教育音乐、美术专业大学课程学习班”5期,共招收学员209人。逐步形成了少儿培训一中等专业教育一高等教育阶梯型艺术教育模式。
  该校办学以后,在全省艺术中专文艺评比竞赛和文艺演出中先后获奖10多项;有1人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学校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第五节井冈山经贸学校1994年,中共吉安地委、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利用原吉水师范校舍、设备和师资创办井冈山经贸学校。 该校地处吉水县城龙华大道309号,校园占地面积136亩,建筑面积14425平方米。2000年,在校学生有951人,招收新生241人,毕业学生322人,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在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讲师6人,讲师12人,工程师、技师共6人。
  学校教学设施齐备,馆藏图书8万余册,奔腾n型计算机房2个,英语语音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各1个。
  该校办校以后,实施“双文凭、多证书”的教学方案,统一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计算机、英语、珠算等国家职业等级证的考试,不断探索多层次办学,形成中专、普高、大专三个层次,先后开设计算机及应用、旅游经济与管理、电算化会计、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装潢设计和经贸外语等13个专业。
  该校设立奖学金、勤工俭学基金、特困生补助金,对优秀生、特困生定期给予奖励和资助。1997年被评为全区教育综合管理先进单位;1998年顺利通过省教委的办学条件评估。学生参加全省“科益杯”和 “科环杯”计算机竞赛连续两年获亚军,参加全区素质竞赛连续三年获冠军。
  第七章职业技术教育境内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清末已经萌芽,民国时期稍有发展。 清光绪年间,泰和县在快阁(今泰和中学内)北侧办过工艺院。
  1912年,永新县政府以清末永新初级师范学堂校址和校产为基础,创办了永新县甲种实业学校,设农、林专业各2班,学生100余人,学制3年。后因经费不足,中途停办。
  1916年,泰和县于城东武庙内开办测绘养成所。翌年,将工艺院改为艺徒学校。
  1918年,在吉安城创办吉州十属公立阳明甲种商业学校,开设商贸专业。初赁文山街萧氏祠为校址,继借城内欧家祠为分校,再迁府学宫(今吉安行署内)o 1922年,改办成阳明中学。
  1924年,永新县前清举人龙钟淨创办私立永新职业学校,当年招生130余人,开设普通科、职业科、女子部3个班,学制3年。1928年,并入私立禾川中学。
  1940年,吉安县创立吉州合作实用职业学校。
  1942年,江西省立职业补习学校创办于泰和县文江村。翌年,改为江西省立实用职业学校。设缝纫、纺织各1班。1945年迁吉水县,次年迁吉安鼓楼郭家祠内,1949年并入省立吉安师范。
  抗日战争期间,外地迁入区内的职业学校有:1938年江西省南昌第二商业职业学校疏散到安福县枫田乡松田村办学。
  1939年,迁入吉安县永和、横江乡办学的南昌私立剑声中学,有职业科10多个班。主要专业有印刷、编织、缝纫、刺绣、烹饪、饲养。
  1940年,安义县万家埠实验区迁入遂川县万石乡罗滩(今瑶厦乡螺溪村),附设初级实用学校1所, 学生30余人.多为实验区难民子弟。学生除学习高小课程外,还利用实验区的设备,学习织毛巾、织麻袋等生产技术。
  1945年,江西省立高等学校从泰和县南冈口迁入永丰县良村(今属兴国县),一学期后迁回南昌。 是年,江西省立工业职工学校由泰和迁入吉安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吉安各苏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得热火朝天。1927年2月,宁冈县妇女解放协会在新城和龙市创办女子工读学校,招收学生50名,次年因战争停办。1929年,莲花县开办赤色女子职业学校。1933年,湘赣省永新县苏维埃政府在永新县开办永新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详见第二章 “苏区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吉安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农业中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如雨后春笋般诞生,1961年前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纷纷停办;1990年以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上作了相应改革。公办职业学校稳步前进,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到20世纪末,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吉安地区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表26-7-1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职业技术学校一览校名 创办年份 校址 学生 专业设置 备注永新县甲种实业学校 1912 原永新初级师范学堂 100余人 农、林 后停办泰和县测绘养成所 1916 县城东武庙内吉州十属公立阳明甲种商业学校 1918 后迁府学宫(现吉安行署内) 商贸 私立永新职业学校 1924 130余人 普通科、职业科、女子部 1928年并入私立禾川中学宁冈县女子工读学校 1927 新城、龙市 50余人 缝纫、刺绣、织袜、织毛巾 1928年停办莲花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 1929 县城隍庙右侧 40余人 缝纫、丝织、染色 永新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 1933 县城内北街王家祠 80余人 缝衣、织布、织袜、织毛巾 1934年停办吉州合作实用职业学校 1940 吉安县江西省立职业补习学校 1942 泰和县文江村缝纫、纺织 1946年迁吉安,1949 年并入省立吉安师范注:此表根据新编县(市)志有关资料编制。第一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58年,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决定》,境内先后创办了 16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其中省属的有井冈山和武功山分校;地属的有东固山和金坪分校;县属的有吉水、永丰、新干、万安、遂川、宁冈、莲花和吉安县的双江、九龙山,泰和县的武山、大岭山,安福县的谷源山、吉安市的官田分校13所。
  1962 - 1964年,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吉安的共大分校减至8所,即井冈山分校、武功山分校、东固山分校、金坪分校、九龙山分校、吉水分校、新干分校、大岭山分校(泰和县武山分校并入该校)。
  1965年,恢复和新增的共大分校是峡江分校、永丰分校、遂川分校、万安分校、安福分校(武功山分校与谷源山分校合并而成)、永新分校、莲花分校、宁冈分校。同年8月,江西省农业厅决定将吉安农校改为江西共大吉安分校。
  1968 - 1971年,新增吉安市共大以及该市3所社办共大(河东、禾埠、青塘)。永新共大、峡江共大停办,其他未变。
  1971 - 1973年,吉安市3所社办共大停办。
  1978年,吉安市共大停办。
  1980年,九龙山共大停办,井冈山共大改办井冈山农校。
  1981年,吉水共大、万安共大改制,莲花共大停办。
  1982年,万安共大复办,永丰共大撤销,新干共大停办,安福共大、宁冈共大改制。
  1985年,区内共大均改制为农(职)业学校。
  20多年间,区内共大发展规模从小到大,教学设备由简到全,不但有成套的教学仪器设备、广播、图书资料,还兴办了校办工厂、农场,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据省统计,1962年,新干、吉水、金坪、东固山 4所共大基本上实现了“钱、粮、油、肉、菜”五自给。1980年,全区共大分校的工厂、农场总收入543. 8万元,纯收入79.1万元,年产粮食276. 30万公斤,生产油料3. 9万公斤,养猪1085头,学生粮油自给率达 100% o全区共大为国家培养了 26778名专业人才。据统计,全区县、乡、村各级农技员、植保员、气象员、畜牧兽医员、驾驶员、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等各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有相当部分是共大毕业生。
  领导管理共大创办初期,由省委直接领导,各分校由所在地的垦殖场领导。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一般由垦殖场党委书记、场长分别兼任。后省属共大接受共大总校和所在县(市)委的双重领导;专属共大由专员公署领导与管理;县属共大由县委领导与管理,一般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兼任共大校长。
  1968年,各共大分校一律下放,由所在县革委会领导,校名改为“ x x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72年,为加强对共大工作的领导,各共大学校实行共大总校和当地党委双重领导,以当地党委为主,具体业务工作由教育部门主管。
  1982年,共大总校设立的分校工作办公室撤销,总校与分校隶属关系脱钩,各共大学校行政方面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业务上由地、县教育部门管理。
  省属共大武功山分校创办时设立了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生产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后勤处、保卫科、人事科、医疗室等。该校分成严田青龙桥校本部和洋溪一部、社上二部、章庄三部。其他县属共大内设机构较为精简,一般只设“三处一室”,即教务处、总务处、生产处和办公室。
  教学工作办学层次吉安地区的共大分校办学有三个层次。一是大专层次,省、地属共大分校办了少数大专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二是中专层次,省、地属共大分校大多数专业和县属共大少数专业属于中专层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一般为3年,少数专业2年。大中专毕业生大部分由国家统一分配,少部分实行社来社去。三是初技层次,县属共大多数专业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2年,培养初技人才。同时根据社会需要举办3 ~6个月的短训班。
  专业设置共大分校,初创时期一般只设工业、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农机等专业,以后随着社会需要增开了水产、农村医疗卫生、财会、园林、机电、生物、小学师资培训等专业。
  教学、生产、科研共大分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上好政治课以外,主要结合劳动建校和教学工作的有机渗透。主要内容为马列主义基本知识教育,时事政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建设山区、建设农村的教育以及共大办学方针的教育。创办初期,共大总校讲师团曾经分赴井冈山共大和武功山共大讲课,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各共大分校都是创办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山区,师生自己动手搭茅棚、摊地铺,开荒造田,风餐露宿, 艰苦奋斗。学校结合劳动建校,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讲井冈山革命传统,讲抗大光荣历史,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磨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战胜艰苦环境的信心。
  各共大分校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共犬不“正规”、“不像样”、不安心学习的状况,重点向学生宣传共大 “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和“学习与劳动相结合”办学方针,使学生认识到半工半读的办学形式可以少花钱、多办学,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大量技术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广大共大学生在半工半读的实践中培养了对劳动人民和共大的深厚感情。
  共大创办初期实行劳动建校,各专业所授课程一般多是文化基础课程。1959年8月开始,各专业按总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草案)》的规定开设课程,统一使用总校编写的教材,采取删繁就简,因班制宜的办法讲授,并适当增加一些乡土内容。泰和共大自编了《林业测量学》、《油菜栽培学》、《柑橘病虫学》、《果树栽培学》、《专业应用数学》等。
  各共大分校本着文化课、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教学中贯彻政治与业务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现场结合,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的原则,以农为主,教学生产两不误,顺应季节和生产任务的缓急安排教学工作,或半天劳动,半天学习;或白天劳动,晚间学习;或晴天劳动,雨天学习。一般劳动由多到少,专业劳动由少到多。
  教学、生产和科研三结合是共大办学特色之一。一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各共大分校都建立了农场、林场、饲养场、果园等生产劳动基地,有先进的农业机械。据1963年统计,吉安专区16所共大有土地57368亩,其中水田5451亩,旱地1150亩,果园面积1241亩,油菜地1230亩,山林面积48286亩。 师生人均有耕地面积2. 14亩,人均有山林面积15.6亩,在全省居首位。二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泰和共大分校成立了科研委员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每班进行一两项科学试验。1978年,该校的科研项目有“利用绝育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探讨”、“体细胞杂交”等13项。学校由于普及了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当年水稻单季亩产由原来的300斤提高到700多斤。该校教师孔运甫由于在科研上成绩突出,光荣地出席了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他先后发表20多篇科研论文,1990年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 新干共大分校年年有科研课题,班班有试验项目。该校由于为全县不断更新水稻品种,普及水稻矮秆, 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革新耕作技术,先后受到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5次。金坪共大分校进行过土壤普查、森林调查、苗圃设计、果树嫁接、新品种栽培试验和推广良种等科研活动。
  教师共大教师来源于六个方面:(1)从各国有垦殖场抽调一批政治思想好又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和技术人员担任教师。(2)聘请各级领导干部、老红军、科研部门的技术骨干、下放干部、劳动模范作兼职教师。 (3)井冈山共大分校、武功山共大分校,举办了共大师资培训班,为各县属共大培养了一批教师。(4)由省分配一批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共大任教。(5)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从普通中学抽调一批教师支援共大。(6)各共大分校自留一部分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在校工作,共大发展高峰期间(1958〜I960),全区共大分校的教职工人数达7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
  学生创办之初,全省共大招生实行总校与108所分校统一招生、统一录取的办法。生源主要来自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和省内城乡的男女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及初高中毕业生。1959 年8月,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招生工作指示》规定,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必须坚持以招收工农子弟为主,同时适当吸收初中以上知识青年的原则。由于大部分招生对象不受文化程度限制,因而学生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共大学生在校学习享受免费待遇。各校经费来源主要从学生生产劳动收入中解决。开办初期,少数生产劳动收入不多的学校由财政按标准每年补助2 ~3个月。
  共大学生的毕业去向,根据1958年6月省委、省人委《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吉安各共大分校第一、二届学生毕业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绝大多数学生回乡务农,自谋职业,少数学生择优留校工作。1963年,省人委召开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会议文件明确规定,凡入学文化程度高中毕业,学习3〜4年,够大专程度高中毕业生按大专毕业水平分配;凡入学文化程度初中毕业,学习4年,按中专毕业水平分配;凡入学文化程度为髙小毕业.学习3 ~4年,按初技水平分配。工资待遇与全日制学校同等程度毕业生相同。吉安专、县两级人事部门均按此精神分配了共大毕业生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吉安地区共大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受到干扰,初技水平的共大毕业生大多数社来社去,少数由劳动人事部门录用或留校工作。
  第二节农业中学与职业中学吉安的农业中学校始创于1958年。是年,全区共办有农业中学420多所,在校学生近万名。其中: 吉安市11所,吉安县70所,吉水县37所,新干县12所,峡江县16所,永丰县50所,安福县24所,永新县42所,宁冈县15所,莲花县58所,遂川县48所,万安县22所,泰和县13所,井冈山2所。除3所工业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商业中学,1所园艺中学和2所农业高中外,其他均为农业初中。
  由于办学条件欠缺,经费、师资不足,这批学校有的只办了几个月,多数在1961年前后停办。1963 年,吉安各地又复办了 236所农中和职中,在校学生6000多人,其中吉安市7所,吉安县19所,吉水8 所,新干13所,峡江20所,永丰34所,安福9所,永新5所,宁冈2所,莲花20所,遂川77所,万安失考, 泰和20所,井冈山2所。这批学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资产阶级“双轨制”的产物,一律被砍掉。
  “文化大革命”期间,吉安各地农村办起了一批“五•七”中学,当时比较有名的是吉安县永和五•七中学,新干县鸡丰五•七中学和宁冈县河桥五•七中学。三校的师生一边学习,一边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得很紧密。为了让学生学到实用本领,他们在教学中渗透了许多乡土内容,编写了一批乡土教材,如《农村气象谚语》、《梨树的栽培与管理》、《车前籽的病虫防治》、《怎样养鱼》、《怎样种杉》、《政米的栽培技术》 等。学生的学费、杂费、药费实行全免或半免。其性质与“文化大革命”前的农业中学类似。
  1980年,吉安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是年,井冈山共大率先改制为井冈山农校。
  1981年,吉水共大和万安共大亦改制为农(职)业中学。
  1982年,莲花县将坪里中学、复礼中学改制为农(职)业高中,招生110多人。坪里农中后改为莲花县职业技术学校。同年,安福共大、宁冈共大均改为农(职)业学校。
  1983年创办的农业中学和职业学校有:吉安市第六职业学校、安福县农业中学、新干县潭丘农业职业中学、峡江县职业中学、永新县龙源口农业高中和埠前农业初中、芦溪农业初中、宁冈县农业中学、泰和县万合农业高中。
  1984年,吉安地区创办了吉安市第四职业中学、吉水县职业中学、安福县太平农业中学、遂川二中职高部、峡江县上盖农业中学、永新县石桥农业高中和怀忠农业高中、在中农业初中、台岭农业高中、文竹农业高中、万安县窑头农业高中、社坪农业高中。
  1985年,吉安又办起了一批农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格局初步得到改变。 是年,遂川共大、泰和共大、吉安县东固山共大、峡江县金坪共大、永新共大均改制为职业技术学校。以后逐年新增的农(职)业学校有:吉安县职业技术学校、永和农业高中、前岭林业中学、油田林业中学、永丰县职业技术中学、新干县第二职业技术中学、井冈山中等职业学校、峡江县第二职业技术中学等。
  在众多的农(职)业技术学校中涌现了一批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有泰和职业学校(泰和共大改制而成);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有吉安市第六职业学校、遂川县职业学校 (遂川共大改制而成)、永丰县职业教育中心(永丰卫生职校和永丰职业中学合并而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吉安的民办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发展很快。2000年,吉安地区的民办职业学校有14所,其中吉安市10所:吉安电子工业学校、吉安电子科技学校、吉安信息工程学校、吉安旅游外事学校、吉安影视艺术学校、吉安鸿运烹饪学校、吉安中山电子信息学校、吉安赣吉计算机学校、南方美术学校、吉安女子商贸学校。吉水县2所:吉安经贸职业高中、吉水县服装学校。吉安县1所:启轩中医学校。泰和县1所:泰和县青年技术学校。
  2000年,全区职业高中有28所,毕业学生2452人,招收新生2902人,在校学生7168人,教职工898 人,其中专任教师546人。
  表26-7-2 2000年吉安地区职业高中基本情况 单位:所、人县(市) 学校数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学生数 教职工数 专任教师 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合计 28 2452 2902 7168 898 546 17吉安市 6 509 620 1383 217 121 11井冈山市 1 26 — 38 12 5 7吉安县 3 148 122 264 141 73 4吉水县 4 386 610 945 139 90 10峡江县 1 54 380 504 46 27 19新干县 2 86 95 442 50 34 13永丰县 1 440 165 649 17 9 72泰和县 1 145 358 972 103 59 16遂川县 1 80 112 972 55 35 28万安县 3 168 189 398 48 38 10安福县 3 262 136 301 39 32 9永新县 1 86 90 209 16 13 16宁冈县 1 62 25 109 15 10 11学校类别吉安地区的农(职)业学校从所有制来看,有国家办的,如由共大和普通中学改制而成的农业中学和由政府部门举办的职业技术学校;有集体办的,如20世纪50年代的社办农业中学、工厂、农场、街道举办的工业中学、农(职)业中学;有民办的,如90年代兴办的14所民办职业学校。从地域划分,有城市职中,有乡镇农中。从农中办学形式来看,有的农中实行“三集中”,即学习、劳动、食宿集中在校;有的农中实行“三在”,即在校学习、在队劳动、在家食宿。从管理体制上看,职中有教育部门办、厂(矿)办、业务部门联办;农中有地属、县属、乡属。从文化程度看,有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农(职)业初中。从学校建制上看,有的是单一的农中、职中;有的是一校多制,如职高与初中并存,职高与职业中专并存。
  专业设置“文化大革命”前,各农(职)业中学的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一般只有农学、林学、农机、畜牧兽医、财会等专业。20世纪80年代,有园艺、食用菌、服装设计与制作、水产养殖、家电维修、粮油储藏、旅游、烹饪、缝纫、无电线、机械等专业。进入90年代,农(职)业学校的专业主要有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公关文秘、旅游外语、工艺美术、现代装潢、电算会计、环保、机械模具、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财政金融等。
  教育工作“文化大革命”前,各农(职)业中学的德育工作内容:一是组织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二是在半工(农)半读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民、 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三是利用井冈山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请老红军、老干部向学生作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各农(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一是通过政治课、青年团校向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二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T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建设家乡的决心;三是通过课堂教学和专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教学工作“文化大革命”前,全区各农(职)业中学实行半工(农)半读、自供自给、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宗旨,本着“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安排课程。一般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包括珠算、簿记)、农业基础知识或工业基础知识等主要课程。史地、理化、体育、音乐等课程的开设视各校师资条件而定。文化基础课程一般采用普通中学教材,专业课程采取自编教材或对中等专业学校相应专业的教材经过删节后加以采用。教学安排有的半日学习,半日劳动;有的农忙劳动,农闲学习;有的晴天劳动, 雨天学习。教学的系统性服从生产的季节性。有的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农(职)业中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的要求。如万安县教育局要求各农(职)业中学全年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80天,具体要求上半年教学时间不得少于320小时,下半年教学时间不得少于400小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农(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渐走上正规。实行“三加一”的初中农(职)业学校,前三年授完普通初中课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通用教材;后一年集中学习专业课程,选用同类初技专业教材。职业高中开设的文化课有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采用普通髙中统编教材。专业课程按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计划执行。实行“ 一纲多本”制,有的采用部颁职业高中教材;有的采用相应专业的中专统编教材;有的采用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劳动人事部组织编写的专业教材。为了提髙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各校加强了教学管理,普遍建立了教学评估、督导制度,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检查,加强过程管理,加强操作实践环节。江西省重点职业高中——吉安市第六职中规定,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比例为4:3:30在所设的专业中全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基本技能课。学校建立了 18个专业训练实验室和8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规范全区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地区教委1998年发文,对职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规定各职校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稳定可靠的教材供应渠道,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须经教委批准后方可列入招生计划。各校教材一律使用国家教委规定教材和省教委指定教材。 并规定2年制职校要保证课堂教学、训练时数不少于2200课时,3年制职校不得少于3400课时。除规定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列为公共会考科目外,还将15个专业的95门课程列为全区会考科目,以达到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的目的。第三节技工学校1958年9月,吉安市劳动局创办吉安市工人技术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学生享受助学金待遇。1960 年,面向全区招生,经费由省劳动局拨给。1961年停办。1966年11月,吉安市职业中学(该校于1964年创办)改办为井冈山红卫技校。1968年10月,该校被撤销。1987年4月,吉安地区技工学校创办,隶属于吉安地区劳动人事局。1988年9月,吉安市技工学校开办,隶属于吉安市劳动人事局。1985〜1991 年,企业和单位创办技工学校或设点办班的有:红声器材厂、江西有线电厂、地区商业职工中专学校、地区粮食职工中专学校、地区供销干部学校、地区柴油机厂、地区制药厂、江西赣新电视有限公司和吉安市无线电线材厂等。
  吉安地区技工学校该校于1987年4月创办,校址几经变迁。1992年在真君山3号磨盘湖畔兴建校舍,占地12万平方米。创办以后,学校先后开设了 19个专业。2年制的专业有:簿记、营销、纺织、化工工艺、水电施工、机电、装潢、建筑施工、林产工业、营林、化工机械、商品经济、机械加工、汽车修理、纺织工艺、电工、应用电子、家电维修、中药材炮制、会计电算化等。3年制的专业有:城建、微机等。1993年以后,该校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采取了多种办学形式,调整了专业设置,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改善了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
  在教学上实行“更实用性教学”,突岀了以技能为主的直观教学和操作训练,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操作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特别突出的是结合专业课和实践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该校根据技校教育的实际,先后制定和完善了 29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后勤保障方面,该校倡导“像亲人样服务”的宗旨,努力给学生营造温馨的乐园。每个教室配置了彩色电视机,每套学生宿舍装了电话,宿舍里有卫生间、洗漱间。
  在校园建设方面,自1991年以后,学校投资2300万元,兴建校舍2. 3万平方米。:1993年以后,学校又花巨资装备了微机房、电子电工实验室、家用电器维修实验室、电算会计实验室,购进了大批图书资料,基本上满足了教学、生活、实验的需要。
  2000年,学校有教工47人,其中高级讲师4人,讲师15人,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和技师47人,还聘请了中、高级技术人员30余名为兼职教师;教学班级7个,在校学生458人。从创办到2000年,该校共招生14087人,培养了 13186名具有一技之长的中级技术工人。
  吉安市技工学校该校创办于1988年9月,校址设在后河东路。学校占地面积10000. 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9489.25平方米。1988〜1992年,该校先后招收五届学生共计2146人;1993〜1999年共招生1616人。
  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市内企业单位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学制2 ~3年,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原则。专业设置有机械、家电、化工、电子、造纸、电线电缆、建筑、簿记、轧钢、粮食加工、机电、微机等;1999年,设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电子商务三个专业。课程设置分文化课和专业课两种。文化课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专业基础课开设制图、电工、工程力学、机械基础及其他有关专业课。教材采用国家劳动部统编教材。
  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包括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奖惩制度的各种规章制度共10多项。规章制度遵守的好坏直接与职称、工资、岗位津贴、各项资金和奖学金挂钩。从1999年开始,该校根据市场需要积极调整专业,提出“宽基础、精专业、创品牌”的教改思路。首先确立了电子商务和机械制造两大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为主导专业,并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了改革;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厂校联合办学的路子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加大教学设施的投资, 完善各类实验室和实习车间。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教学, 因材施教,从而克服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的教学困难;在教师的聘任上,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八三四厂技工学校1986年经国家电子工业部批准创办,校址设在八三四厂(即江西有线电厂)内"学校拥有一幢1000 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内有实验室、微机房,电化教学设施齐全。该校依托本厂优良的实习场地,实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开设无线电整机装配与调试、无线电通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创办以后,培养了 1000 余名合格的中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学校全部推荐就业。2000年,学校共办有3班,在校学生100余人, 教职工20余人。
  第八章普通高等教育1938年.1939年,浙江大学、中正医学院、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农业专科学校、会计专科学校、 立风艺术专科学校先后迁入;1940年,江西省政府在泰和创办中正大学;1943年,省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国立幼稚师范学校专科部在泰和成立;1945年,这些学校先后迁出。此后十余年,境内无高等学府。
  1958年6月,吉安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创办;12月,此4所学院合并成立井冈山大学; 1963年10月停办。1968年8月至1970年9月,北京地质学院、江西医科大学、江西井冈山大学分别下迁至峡江县、吉安市、井冈山;1972年1月、9月,这3所大学分别迁出。1977年10月,开办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1978年8月,开办江西医学院井冈山分院;1982年4月,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命名为吉安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江西医学院井冈山分院命名为江西井冈山医学专科学校;2000年3月 21日,建立井冈山师范学院。
  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吉安地区的民办高校也应运而生。1998年10月,江西井冈山科技专修学院创办;这是区内由私人投资兴办的第一所大专学校;1999年12月,又创办江西庐陵专修学院和江西新科专修学院两所民办大学。
  第一节井冈山大学1958年6月20日,中共吉安地委制定了《关于创办吉安工学院、吉安农学院、吉安医学院、吉安师范学院四所高等学校的初步方案》。是年,四所学院首批招生共650名。其中工学院设机电、化工、冶金三个科,招生120名,每科学生40名;农学院设作物栽培、土壤化肥、畜牧兽医、园林艺术四个科,招生240 名海科学生60名;医学院设农村医疗科,招生50名;师范学院设文史、数理、生化三个科,共6个班,招生240名。四所学院各科修业年限均为两年,9月1日正式开学。
  工学院设在吉安高中(今白鹭洲中学),农学院设在吉安农校(今吉安柴油机厂),师范学院设在吉安师范,医学院设在地区卫生防疫站(吉安市西肖家巷)o 1958年11月底,四所学院同时迁往吉安市南部的神冈山;12月,地委决定将四所学院合并,成立吉安地区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井冈山大学。 校址设在吉安农校内(吉安市东门村),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先后开办了机电厂、化工厂、农场、畜牧场、制药厂、砖瓦厂,一次可容纳100多名师生进行劳动实践。同时还建立了若干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条件。如工学院机电科两班同学在南昌江东机床厂实习一个月,全部学会了电灯线路安装,50%的同学熟练掌握了造型技术,35%的同学掌握了化铁、锻工技术,45%的同学能熟练地操作机床。
  该校开办时只有教职员工109人,1960年增加到147人,1961年学生达909人,教职员工有265人, 两者的比例为1:3.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先后派出42名教师分别到全国17所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系统地进行29门专业的脱产进修,占教师总数的29%以上。从1960年起,学校在原来2年制专科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语言文学系、数学系、理化系、医疗系、农学系五个本科,其学制除医疗系为5年外,其余均为4年。学校的发展至1961年达到高峰期,全校计有化工、机电、畜牧兽医、农学园艺、水电、 医疗冲文擞学、物理、化学、体育、师范体育12个系科,共24个教学班。
  1961年,中共吉安地委决定对井冈山大学进行调整,当年撤销工学院;1962年撤销农学院和医学院,10月,师范学院改为吉安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10月,师专也停办。
  井冈山大学办学5年间,培养了四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1252名,锻炼了一批办学骨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后来井冈山师范学院和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兴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井冈山师范学院该校前身为1958年创办、1963年停办的吉安师范学院。1977年10月复校.校名为“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设在吉安师范院内,实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0年与吉安师范分家,并重新建校;1982 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吉安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3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吉安师专和吉安教育学院两校合并的基础上,创办井冈山师范学院。这是吉安地区唯一一所以培养中学师资力量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区内正式开办大学本科教育的开端。
  该校校园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80 ~ 1982年为起始阶段,3年总投资238万元,征地567亩,建筑面积20259平方米;1982 ~ 1989年为完善阶段,8年中各级财政预算拨款61&5万元,预算内基建面积44194平方米;90年代为高峰阶段,陆续投资2400多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2000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一座现代化教学大楼;同年,在校园西北面再征地300亩,使校园面积(含原教育学院)突破 10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达11.2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6幢,图书馆、行政楼、培训楼各1幢,学生宿舍12幢,教工宿舍20多幢。此外还有运动场、体操房、琴房等设施。实验楼建筑面积为0.98万平方米,内有电教室、计算机室、7个物理实验室、10个化学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400万元。 实验开课率均达到100%。图书馆总面积为0. 67万平方米,下设7个部门;书库4个,可藏书50万册, 至2000年已藏书40余万册;阅览室7个,有座位500个;工作间24个。图书藏量及阅览座位人均占有率在全省高校中位居前列。全校订购报纸期刊达1000余种,大型古籍图书《四库全书》等名著已陆续收藏。
  2000年师院成立时,内设有党政管理部门12个,系、室教学机构14个,群众团体2个,民主党派组织4个。另有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分院开办时期,学校只开设中文、英语、数学、物理、 化学、体育、艺术7个专业,前五个专业学制3年,后两个专业学制2年。成立师专后,专业逐渐增多, 1992年已设7个系13个专业。即政史系(政治、历史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英语系 (英语专业)、数学系(数学、财会专业)、物理系(普通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化学系(普通化学、应用化学、生命化学专业)、体育系(体育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化学为非师范类专业。1993年9月,增设艺术系和生物系。1996年9月,增设计算机系。部分专业从199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至2000年,学校共有10个系24个专业。新增专业是法律、防卫体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生物科学技术、广告设计、商务英语、生物教育、计算机应用、旅游管理专业等。2000年,全校有教职工655人,其中专任教师 29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56人,讲师123人;有毕业生900人,招收新生1359人,在校学生 3479人,教学班76个。
  井冈山师院成立前,学校面向区内招收应届或历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回原籍从事中学教育工作。1977年冬,江西师范井冈山分院招收了第一届学生195名。:1980年8月,77级192名学生提前半年毕业;78级两年制体育、艺术专业92名学生按期毕业,绝大多数由地区教育局分配到区内中学任教。1993年开始,实行双轨制招生,统招生主要是师范专业;自费生、委培生多为非师范专业。1996年, 取消双轨制。1994年10月,学校成立了成人教育部,举办成人大专函授班、成人夜大学、成人全日制中专班或大专自考班,6年共招收学生894人。该院自1977年复办至2000年,共招收学生21000多名,共输送毕业生17000多人。
  自1977年复办分院到2000年成立师院的23年中,学校教育工作始终瞄准培养目标,提出了方向性、专科性、师范性和现实性的教学原则。1995年以前,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即着重专业课程教学,兼顾专业辅助课程。后来,学校参照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计划,将课程分为公共课、学科课、教育理论课、特色课和实践课五部分。在抓好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加强应用理论学科和教育理论学科的教学,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应用学科实践训练课,有计划地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1996年秋,学校在全省师专中率先全面实行学分制。课程体系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部分组成。为保证学分制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对教学管理进行了全面改革, 逐步构建起以学分制为轴心,以抓学风、教风、考风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实行教考分离制、淘汰制、重修制的教学管理框架。并通过开展职业技能训练、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估、教学工作评比等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科研方面,学校于1979年成立学术委员会.接着增设了自然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后合并成为科学研究处,负责全校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等工作,其途径主要有:结合教学工作先后组织40多名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和校际教材编写工作;利用人才优势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各种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主持本地区各学会的学术研究;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科研课题,开展定向研究和联合协作攻关活动。自19力年复办分院至成立师院,全校教师先后出版专著、 合编书稿近百部;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0篇,获得各级奖励的论文、作品80篇 (本)。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李化茂教授致力于超声学研究,完成了 10个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与冯若教授合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化学专著《声化学及其应用》;多次与国际科学家进行学术合作,其成果为世界所瞩目。邱澄程教授研究化学微量、痕量分析,已菠表了 30多篇学术论文, 其中20多篇为国外刊物录用。曾锡瑞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发光课题的研究,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刘德清教授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欧阳修论稿》等一系列著作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刘文源教授潜心于古代文学和地方文学史的研究,在研究文天祥领域中有新突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选为“国际名人”。李争光教授长期从事古典诗词的研究,已发表诗词作品100多首,学术论文30余篇,诗词研究资料10余篇。学校还取得了一批已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研成果。彭宣戈等与省227煤田地质勘探队横向联合共同研制成功的“自动遥测水位仪”,1987年经国家煤炭部地质局主持通过鉴定后已投入使用,并收入1987年全国高校《科技成果汇编》。陈文华、马文龙、李钟琛、张耕溪等试验成功的“杀虫双腰化工艺”已被生产厂家采用。曾锡瑞、雷良萍研制成功了 “化学液相发光”。
  在体育工作方面,学校早在1979年就成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规划与组织全校体育工作。搞好体育专业课和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抓好全民健身活动和专业运动队训练以及体育竞赛活动;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1982年全校学生达标率达到80% ,以后逐年有所提高;多次组队参加省、地和校际体育比赛,并获得好成绩。在1995年全省第五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获得体育系组男子总分第一名和体育运动道德风尚奖,获得普通系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和体育运动道德风尚奖。
  在卫生工作方面,学校狠抓《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的落实,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平时加强卫生工作宣传,定期做好预防注射、接种、卫生监测和师生体检工作,发动师生做好除害灭病工作,严格执行饮食卫生标准。学生体质不断增强,80年代后期,学生参加体质抽样调查,均符合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规定的标准,略好于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平均水平。
  第三节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该校前身为1958年创办、1962年停办的吉安医学院。1978年8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井冈山地区卫校(后改为吉安卫校)的基础上,成立江西医学院井冈山分院。实行分院与卫校合署办校,分院隶属省卫生厅和井冈山地委、行署双重领导。1980年,更名为“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1993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的基础上,成立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仍然与吉安卫校合署办校。1994年,吉安行署决定吉安卫校隶属于井冈山医专。
  学校坐落在吉安市吉福路23号(原吉安县委大院),占地面积78670平方米(118亩),建筑面积 6291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183万元。附属医院占地面积857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9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30万元。建校20多年来,投资2000多万兴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工宿舍、学生公寓等教学、生活用房上百幢。
  2000年学校内设机构有:党委下辖6个部委,行政管理有20个处室,教学管理有2个中心、4个系、 21个教研室。学校的民主党派组织有农工民主党支部、民主同盟支部和民革会员、九三学社社员。
  分院创办时期,由于师资、设备等限制,学校只开设中医、西医等少数专业。1993年成立医专后,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方向。1996年,增设麻醉医学、高级护理专业;1997年,增设医学工程技术专业;1999年,又增设口腔医学专业。2000年,井冈山医专设有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工程技术6个专业,已经形成了医护结合的医学、护理、医学技术、医学工程4大专业群体的新格局。
  学校教学设施与临床实习基地从建校以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陋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分院时期,各类实验室20余间;1992年,把单独性实验室进行调整、合并,建立了综合性的实验中心。1994年, 建立了校内闭路电视教学系统。1995年,建立计算机中心,拥有高档次电脑100多台。1996年,筹建了现代语音室,配备了多媒体电脑主控室和64个隔音语音座位。1998年,建立了计算机主控室,全面组建网络教学。是年,还建成了医疗器械维修中心,填补了吉安地区一项空白;建立了专门的解剖标本陈列室和中草药标本陈列室。实验中心承担全校大、中专师生23门学科的全部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任务, 每年开出实验近4000课时。同时,学校还在全区各县(市)综合医院、外地区的市级医院或省、地三级以上医院进行毕业临床实习。至2000年,在区内外共建有实习教学基地46个。
  该校一贯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00年,全校教职工464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不含教辅人员),正高职称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 6% ;副高职称20人,占 18.3% ;中级职称34人,占32%。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大学普通班学历的教师为数不少。
  吉安高等医学教育创办,经历前后两段( 1958 - 1962,1978〜2000年)。26年中,共招收专科学生 3185人,其中医疗专业招收人数最多,达2183人;共培养本科毕业生36人,专科毕业生2703人。 1961 ~ 1962年,井大医学院医疗专业的毕业生中就有33人获得副高以上职称。2000年,毕业学生292 人,招收新生479人,在校学生1132人。
  该校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围绕育人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讲座、 宣讲、读书读报、社会调查和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马列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医风医德教育。学校还在教师中积极开展“讲师德、铸师魄、练师能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文明教师”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勤奋好学、助人为乐、遵纪守法、做文明学生”的活动。通过以上教育活动,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显著提高,学风、教风、校风显著好转。
  建校以后,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逐年建立、完善教学管理机构,形成了校级、部 (系)级和科室级管理的三级管理机制。1993年以后,学校普遍推行目标教学,以适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997年开始,学校全面启动了课程建设工作,改革教学内容, 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时数,加强人文科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1998年,该校根据教育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明确了各年级、各专业教学人员岗位责任和教学运行管理办法。同年,开始开设选修课程。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课间见习和毕业临床实习,每年召开一次实习医院毕业见习工作协调会和临床实习教学研讨会,并进行临床教学评估。2000年,该校有区内外教学医院34个(其中区外17 个),聘任兼职教师5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8人。
  学校体育工作主要是抓紧体育课教学和组织师生的业余体育活动。:1986年以后,学校坚持体育达标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8%。学校还组队参加省、地一些体育比赛,曾获1995年全省高校第四届运动会撑竿跳高第一名和地区大中专篮球赛第一名。
  学校遵照“科技兴国”战略,加强了对科研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科研所,制订了《“九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学术活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科研经费连年增加:1993、1994年每年约0.5万元,1995.1996 年每年约5万元,1997,1998年每年约10万元。学校每年还拨出专款用于学术交流。1978年至今,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国家、省、地级和校际学术交流会议500多人次;参加交流的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有 200多篇获奖。学校邀请省内外20多位教授、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学校创办以后,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井冈山大学医学院时,全校共有737个科研项目,其中一部分医学项目通过省、地有关部门鉴定后参加了全区和全省展览。医专成立后科研成果更加丰富。左永昌主持的“应激状态下IGL-I的免疫调节机制”被列为国家级研究课题;温永顺主持的“中草药对淋病滴虫感染的治疗研究”和尹质明主持的一贴安’治疗原发性痛经”被列为省级研究课题。郭剑主持的“鼻内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常年性鼻炎的临床应用”和贺熙然主持的“闭式胆汁回输装置的临床应用”两个课题分别通过省科委鉴定,并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彭中朝主持的“微丝虫幼血片生染法”和张愈延主持的“现代白内障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式的应用研究”两个课题分别通过地区科委鉴定,并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朱晓云、周绍光主持的“小儿液体疗法”和古蓉芳主持的“绣花针乙肝散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两个课题也分别通过了地区科委的鉴定,并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四节井冈山科技专修学院1998年10月,经省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民办大学,与1994年5月创办的民办吉安地区电子工业学校合署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至1999年,两校设有职业培训中心、中等职业教育、 大专职业教育三个办学层次。学校坐落在井冈山大道城南汽车站旁,占地面积5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9512平方米。
  学院于1999年9月开始招收大专班、大专专修班、大专预科班,共4个班计96人。大专班设两个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学制2年。大专专修班设两个专业:高新电子技术和电脑软件应用,学制半年或1年。大专预科班,学制3年。
  2000年,两校有教职工120多人,兼职教师22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1人,副教授(含中教高级) 职称的11人,讲师(含中教一级)职称的21人;具有硕士学历的1人,大学本科毕业的23人,大学专科毕业的20人。有教学班46个,在校学生2267人。1999年12月,该院被列为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单位。曾荣获国家、省、地、市20项大奖,成为江西省“十佳民办院校”。院长彭裕庭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社会力量办学优秀举办者”。
  第五节庐陵专修学院1999年12月,经江西省教委批准成立,是人民日报社驻厦门办事处为帮助革命老区发展科教文化事业而倡导兴办的一所文理综合型的全日制民办高等学院,校址设在吉安市塔前路8号(吉安地区财政干校)。学校占地面积13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
  学校以帮助革命老区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掌握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振兴当地经济为办学宗旨,遵循“立德、求知、创新、报国”的办校方略。招生对象是高中、初中应(历)届毕业生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下岗人员。学制:中专班2年,大专预科班1年,大专班2年或3年(应用型班学制2年、提高型班3年),大学本科班4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该专业所设的课程,经考试合格由学院发给学业证书。凡参加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各科成绩合格者,发给教育部承认的学历文凭。因为学院刚创办,暂设计算机及其应用、中西医结合两个专业。2000年秋,招收学生300名,有教学班6个,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21人。
  第六节新科专修学院创建于1995年2月,原名吉安地区电子科技学校,1999年12月,经江西省教委批准,成为一所以电子、电脑、电工、机电专业为主体、文理科兼有的综合型民办高等院校。设有大专部、中专部和技术培训部。2000年,有教学班15个,学生586人,职工65名,其中高、中级以上职称者达62%。大专部设有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国际商贸、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制3年。中专部设有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电脑文秘、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学制3年。
  该校现校址在河东镇青原大道,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其中教学设备投资100多万元,拥有高档电脑100余台,教学彩电、黑白电视机、收录机、VCD、电冰箱、洗衣机、教学仪器等1000余台,有功能齐全的标准实验室10多个。
  5年间,先后输送2000多名毕业生去沿海城市100多家公司与厂家就业,培养跨世纪人才4000多名,不少学生还成为联想集团、东亚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该院曾获全国家电维修培训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院长罗光华荣获“百名校长代表”称号,2000年元月,应邀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民族大团结新年座谈会。
  第九章成人教育吉安的成人教育始于清末。
  民国政府颁发了实施民众教育的政令和暂行规程,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实施教育普及,使“一般年长失学民众得以认字读书” 0 20世纪30年代初,境内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成人教育:一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工农教育;二是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众教育。抗日战争期间,民众教育进程被打乱。抗战结束后,由于内战,民众教育陷于停顿。新中国建立后,吉安地区的成人教育进入发展阶段e 1949〜1985年,主要是集中力量扫除文盲,逐步提高青、壮年的文化水平,使之达到初等、中等教育程度。1986年,全区14个县(市)宣布为无盲县 (市)0 1986年开始,地、县(市)委党校、成人高等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电视中专、电视大专、老同志大学相继成立,成人高等、中等专业自学考试和各种函授、培训班相继兴办。到1991年,已形成多层次、 全方位的成人教育网络。2000年,全区有成人高等学校(夜大)6所,毕业学生468人,招收学生999人, 在校学生3563人,教职工234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副教授职称的17人,讲师5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3所,教职工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
  第一节农民教育扫盲教育晚清以前,封建统治者奉行愚民政策,限制平民入学,没有任何扫盲措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庐陵县设立了宣讲所,由宣讲员分赴城乡巡回宣讲,劝学白话,启发民智。宣统二年(1910),在庐陵县西街天姥宫内设简易识字私塾,入学者初为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求学者,后改为年长者。
  1928年,《江西省实施民众补习教育暂行规程》中规定:“本规程以遵照国民党政纲,厉行教育普及, 使一般年长失学民众,得由识字读书以增进公民道德与生活技能为宗旨。”扫盲主要对象为:“一般年长失学民众”,后渐有扩展。
  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保学制度,施行民众教育。吉安、新浚、永丰、遂川、莲花等县普遍设立民众学校(或保学附设民校)。民校的创立,客观上促进了民众教育的发展,但其指导思想乃是:“宣扬三民主义,揭破赤匪之错误与罪恶,纠正或指导民众之思想与言行;更教以礼义廉耻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美德……”试图借“民众教育”之名,行向民众灌输封建思想、进行反共宣传、抵制革命思想传播之实。
  1937年,执行部颁《各省市失学民众强迫入学暂行办法》及《学龄儿童及失学民众强迫入学办法》, 对应入而未入学者,采取劝告、警告、限期入学,处以5元以上10元以下罚款或代之以相当数量的征工等办法处理。
  1941年,为加速扫除文盲,促进实施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工作,省政府颁发《江西省实施民众补习教育奖励金核给办法》和《江西省三十年度办理失学民众补习教育注意事项》等文。据吉安、遂川、永新、莲花等县统计,办扫盲班学员3453人;成人班584个,学员17026人;妇女班8个,学员1665人。
  1942年,吉安、遂川等县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办法,责令民众入学,开办了一些扫盲班、成人班(含妇女班),但人数甚少。1945年后,扫盲教育更是流于形式,名存实亡。
  1949年冬,各县农民协会开展冬学工作。1950年,吉安专署发出《关于开展冬学的通知》。各县利用农闲、坚持自愿的原则均开展群众性的临时冬学扫盲运动,以识字教育为主,政治教育为辅。
  吉安专署在1951年下半年冬学运动初步总结中提到:三个月的冬学运动有了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仅根据吉安市、吉安县、永丰县、万安县、莲花县、永新县、遂川县七县(市)的初步统计,参加学习的农民有203125人,群众不但接受了阶级教育、政策教育,而且提高了文化水平,一般的能认一百多字,最少的也能认到三四十字,原来有些文化基础的经过学习,可以写信、写单据、写简单的报告。
  1952年12月,吉安专区第一次扫盲工作会议提出:各县应根据任务数,大量训练师资;专区、县(市) 都要成立扫盲委员会;扫盲工作应以基本结束土改复查的地区为主,集中力量,分期分批进行。随后,全区大部分县(市)都成立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或工农速成识字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制订了工作计划,配备了专职扫盲干部和专职扫盲教师。组织了 1256名扫盲教师进行培训(遂川、万安、泰和三县尚未培训),开办速成识字班。遂川、永丰、莲花等县办班527个,学员19718人,脱盲6000余人。新干县开办“注音识字班”,安福县开办“教学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法班” O1953年,全区各县(市)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一九五三年冬学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本地具体情况,对扫盲专职干部、教师、办班数量作了调整,有增有减。
  1954年,根据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稳步前进”的方针,贯彻“民校民办,以民教民”的原则,各县 (市)均留下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和教师,培训了一批义务教师。冬学转为民校,进行常年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遂川、万安漆和未作统计)年底办扫盲班2894个,学员67118人。
  1955年,各县(市)积极培训师资,组织农民入学。遂川、永丰、莲花等县开办扫盲班1547个;学员 52377人。1956年,莲花、安福、新淒等县开办扫盲班1089个,学员27491人。
  1958年,扫盲工作也出现了“大跃进”。吉安市提出一年实现无盲市,安福县提出到次年4月底全部扫除文盲。遂川、井冈山纷纷开办红专学校。仅吉安市、新干县、永丰县的扫盲学员就达86600人。扫盲工作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出现强迫命令、脱离实际的现象,结果欲速而不达。
  1959年,据吉安市、安福、永丰、莲花等县统计,参加扫盲学习的学员138975人。
  I960年,除井冈山、永丰等县在小学附设扫盲班外,其他县基本停办。
  1963〜1965年,农村扫盲教育坚持业余、自愿、勤俭和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原则,做到学习活动跟生产走、跟中心运动走,为生产服务、为政治服务,扫盲工作又掀起高潮。
  “文化大革命”中,农民业余夜校改为“政治夜校” o 1972年,全区各县(市)开办政治夜校6998所, 在校学员110187人。1973年,开办政治夜校12154所,在校学员406072人。1976年,全区农村有政治夜校18898所,学员433700人。期间,扫除了一批文盲,但复盲现象也很严重。
  中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区扫盲工作得到恢复发展。各县(市)重新制定扫盲教育规划,要求分期分批完成扫盲工作。
  1983年以后,全区共组织25万青壮年农民参加脱盲学习,通过考核,其中有22. 4万人达到脱盲标准,脱盲率达到89%以上。
  1986年,全区14个县(市)均已达到基本无盲县(市)标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基本结束,以后的任务是扫尾和巩固,逐步实施高标准扫盲。
  1991年,吉安地区行政公署要求1995前农村15至40周岁的非文盲率达到95%,到2000年要扫除青壮年文盲,同时要抓好扫盲后的继续教育。
  1993年,全区兴办夜校2349所,50574人参加扫盲学习,38754人脱盲,超额完成了全年3. 5万人的扫盲任务。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已由88. 03%上升到94.5%,接近达到国家规定的农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5%以上、城市达98%以上为基本无盲地区的标准要求。
  1994年底,全区青壮年文盲已由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266549人减少到48009人,其中妇女文盲由224515人降至37923人。
  1995年,全区共举办扫盲夜校2211所(班),参加学习人数28796人,扫除青壮年文盲21783人,年底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6. 8% o1999年,全区扫除文盲情况为巩固2万人,扫除3万人,提高3万人。
  业余文化教育1952年2月,省文教厅要求全省各地在各级冬学运动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与健全农民业余教育委员会,以领导民校工作。在教学内容上,已经完成土改并经过复查的地区,以文化学习为主,加强时事政策教育比重;正在进行土改的地区,以时事政策教育为主,结合文化教育。在对象上,以乡村干部、积极分子及有组织的青壮年农民为主,适当照顾一般农民。在学制上,已经完成土改并经过复查的地区建乎前、后期班学制。前期班(相当初小程度)修业3年毕业,后期班(相当高小程度)修业2年毕业。冈9进行土改的地区民校中暂不建立前、后期班学制,按不同文化程度编班。课程:前期班设语文、算术、政治3 科,后期班加修地理、历史、自然3科。教材:前期班一律采用中央教育部编写的《农民识字课本》(共4 册)与《工农通用算术课本》(共4册),政治课教材采用中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治课本》,以江西日报及当地报纸为补充教材;后期班采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职工业余学校中级班的课本。1959年5月,省教育厅党组要求:“要大量举办业余小学,组织农民入学,把高小毕业水平的农民组织到业余中学学习,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业余学校可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当年,部分县开办了少量的业余小学和初中、高中班。
  I960年,省教育厅确定万安县为全省农民业余教育重点县之一。由于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大多数县(市)处于停顿状态。1963年,部分县(市)农民业余学校有所恢复。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业余文化教育遭到冲击,全部停办。
  1973年4月,全区有业余中等学校14所,学员475人;业余小学1332所,在校学员358648人。但多数“以会代学”,所谓“业余中学”流于形式。
  1983年12月,省人民政府要求至1990年有80%的青年农民基本达到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并积极办一些业余初级中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办业余高中。
  业余技术教育农民业余技术教育起步于农业合作化之后,业余学校在学政治、学文化的同时学习技术.结合农业合作化的需要举办财会、记工、记账员培训班。:1959年后,贯彻政治、文化、生产技术一起抓的原则,教学内容为生产服务;向农民传授珠算、会计统计、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农村生产急需的技术知识。
  80年代,各县(市)乡(镇)注意扫文盲与扫科盲并举,努力办好农民技术学校和各类培训班。以“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向农民传授旱床育秧冰稻病虫害的防治、柑橘种植、大棚栽培、“种植、饲养、 加工”结合等实用技术。1981〜1990年,全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100余万人次,其中1988年,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民就达24万人。1990年,培训30万人次,办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40余所。
  1995年,全区各乡(镇)均开办了 1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2019期,培训15万余人次。2000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共培训人员5.8万人次。
  第二节职工教育扫盲与业余文化技术教育1937年8月,吉安县商会创办商业夜校1所,招收县城学徒、店员,分初小、高小2班,均为1年毕业。课程设国语、商业知识、商业簿记、英语、珠算、笔算等科。1943年10月,吉安商会附设育才商业补习学校,以培植商业人才及辅助商业界青年进修为宗旨,招收初中、高中各1班,6个月修业,考试合格发给毕业证书。
  1949年11月,吉安市创办了市职工业余学校。1950年6月1日后,各县(市)相继成立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以工会牵头,组织各方面力量,在职工中开展以识字脱盲为重点的教育运动。吉安市、新没、 峡江、万安、永新、安福、吉安等县开办了以扫盲识字为主的业余文化夜校(班),组织青年中的店员、手工业工人和基层工会干部参加学习,学员达3000余人。1951年,新浚、永丰、遂川、宁冈、莲花、峡江、泰和等县又相继扩办和兴办职工业余夜校(班)O1952年,各县(市)选派教师参加省速成识字法师资培训班,学习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并培训群众教师。随后,各县(市)普遍开办“速成识字班”,对职工进行突击扫盲。
  1953年,全区职工教育整顿后,普通识字班有所发展,速成识字班适当收缩。是年,全区共办速成识字实验班13个,速成识字班63班,参加学习2486人,有769人甩掉了文盲帽子。
  1954年,扫盲教育着重提高质量,健全业余学校的正常秩序。职工业余学校的修业年限:扫盲班 1 ~2年,教学时间每周不少于6小时。以识字为主,后期(约认1000字的基础上)增学算术。扫盲标准:能认常用字2000个左右、能阅读通俗书报,写200至300字的短文。学校建立统一的考试、升降级与毕业制度。当年由于各行业较大幅度裁减人员,参加业余学习的人数逐渐减少。据全区8个县(市)不完全统计,参加学习的职工3382人(永丰、泰和、万安、宁冈、吉安县未作统计)o1955年12月,吉安市参加扫盲学习的职工达1240人,脱盲537人。是年,全区开办职工业余学校 27所,参加学习3507人。
  1958年,吉安市创办了商业职工业余中学。新干、万安、永新、莲花等县开设文化班,学员4000余人。有的县因人员流动,夜校停办。
  1959年,吉安市兴办粮食红专职工学校等3所,业余学校101所,参加学习的学员15000多人。新干县开设早、晚班、初小、高小班和初中班16个,学员535人。
  1961年,各县(市)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开设早、晚班、隔日班、半日班,送文化上门的方式进行扫盲和文化补习。不少乡(镇)和单位也办起了职工业余学校,仅万安、莲花两县学员达2000余人。
  1963 ~ 1965年,据新干、永新、安福、永丰、吉安市等县(市)不完全统计,参加高小、初中文化学习的职工达7000余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职工业余教育陷于停顿。1973年后,职工业余教育在部分县稍有恢复。
  1978年11月后,各县(市)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相继恢复,并配备专职干部和教师。到1980年底,全区已开办职工业余学校145所,在校学习的职工29000多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0%。
  1982〜1984年,全区13个县(市)相继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各系统、厂矿也开办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对凡是1968〜1980年初、高中毕业而实际文化水平还不到初中毕业程度的职工进行文化补课,参加文化补课的学员达1万余人。
  1985年,开始在工人中进行技术(业务)培训。1986年,各县(市)开展了工人技术业务培训和技术等级培训,为企事业单位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1987年,全区14个县(市)职工学校共办班108个,其中专业技术班56个,学员5700多人。
  1997年底,全区职工教育学校共12所,有专职人员21人(其中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82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8个,学员1930人。
  中等专业教育从1983年起,吉安地区先后创立了吉安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安地区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红声器材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有的学校还附设中专函授和培训班。
  吉安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于1984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隶属吉安地区粮食局。校址初在长冈岭原地区粮食局大修厂内,1986年迁至吉福路7号新校舍。校园占地面积6003平方米,建筑面积5028平方米。学生毕业后,由省教委发给成人中专毕业证。先后开设财会、计算机软件、 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及其应用、粮食储藏与检验等专业,学制均为3年。1984〜1992年,在校学生720 人,中专毕业生631人。1993〜1999年,中专毕业生达2339人。1999年,有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 人,教师18人。
  至1992年,开办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人员达367人。此外,与杭州商学院联合办学,开设财会专业大专函授站;与吉安地区技工学校合作办学,开设粮食专业技工班,招生1266人,毕业后分配到全区粮食系统企业单位。
  1993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十五所“合格学校”之一;1998年,被省劳动厅评为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单位。
  吉安地区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该校前身为1978年经地区行署批准创办的吉安地区商业干部学校。1987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成立吉安地区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由地区行署主管。校址设在长冈北路15号。
  学校建筑面积8593平方米。有网络计算机42台、586计算机3台、20寸彩电2台、幻灯音响1套、850型爱多VCD1台J00卡春兰空调1台,总价值16万多元。
  开设专业有财会、企业管理、计划统计、电脑会计、计算机及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脑文秘、服装设计加工、群众文艺等,学制2 ~3年。
  1988 - 1992年,共招生323人,毕业228人;1993年,在校生112人;1991〜1998年,先后共培养了各类专业毕业生1398人。
  1979 - 1991年,还先后举办了 19期中专财会人员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950人;举办了 5个电大班, 开设了财会、企业管理、法律等专业,共招生169人,从1999年开始,与南昌大学、华东地质学院联合开设了大专班,专业有:工商管理、电脑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文秘书。
  红声器材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5年8月,经电子工业部批准成立。1985J986年,分别招生35 人、22人,设“无线电技术”专业,学制3年;“无线电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学制5年。1990年,学生毕业后随即停办。
  高等教育1980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吉安地区工业局系统职工大学。1984年3月,更名为吉安地区工业职工大学。198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备案,正式命名为吉安地区职工大学。它是吉安地区第一所全日制职工高等学校。199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吉安地区工业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隶属于吉安地区经委。校址设在吉福路59号,学校占地面积115920平方米(约174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73万册,拥有300台微机,并建立了 NOVEW和NT网的计算中心, 实验设备价值500多万元,建立了实验室15个、操作室4个、制图室1个、画室2个、语音室1个和调频发射台1个。
  该校教育大致分四个方面:成人大专学历教育、普通大专学历教育、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和短期技术培训。
  办学以后,先后开设了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审计、企业管理、电脑会计、市场营销、经济管理、机电一体化、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文秘办公自动化、工业企业自动化、建筑装饰、工程造价与管理等专业。至1992年底,全校共招收成人大专班794人,农大学历教育班 360人,轻工中专班267人,各种培训班3935人,共计招收学员5356人。
  1993〜2000年,共向社会输送大专毕业生2145人,中专毕业生1325人;培训会计人员1560人次, 培训厂(矿)长、经理、车间主任、办公室主任800人次;专门人才10238人。
  2000年,全校招收新生476人,毕业学生533人,有教学班52个,在校学生2173人。学校有教职工 148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副教授职称的10人,讲师39人。
  1989 - 1990年,该校两次被省经委评为干部培训、职工教育先进集体;1990 - 1991年,连续2年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教委授予校风建设优胜单位和校风建设文明单位;1989〜1991年,被评为全省高校班主任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学校通过国家教委的评估验收;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成人高校先进单位、 省成人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同年,在全省成人高校评估工作中获先进单位称号,并被评为全省高校班主任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先进单位;1999年,在全省中专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检查评估中评为优秀学校。建校以后,该校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论文和专著110篇(册),有12人次获得论文奖。第三节干部教育文化教育1951年9月,吉安地专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成立。先后由地委宣传部和专署文教科负责管理。主要招收地、市及吉安县驻市机关文化水平较低的干部,按不同文化程度编班,利用晚上进行教学。 1954〜1957年,又分早、晚班上课。1957年下半年与吉安市职工业余学校合并,改称吉安市干部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由吉安市人民政府管辖,校址设仁山坪江家旧宅。当年教学班32个,学员1500多人。 1960年3月,省教育厅确定该校为省重点干部职工业余学校。至1968年,先后有近万人在该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毕业证或结业证。1968年,学校撤销。
  1952年以后,各县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班)相继成立,开展干部文化教育。
  1954年以后,安福、永新、新筮等县,将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与职工业余学校合并,更名为“干部职工业余学校”。1954〜1956年,据新没、永丰、遂川、宁冈、莲花5县不完全统计,参加初级班学习的学员683人,中级班学员458人,高级班学员299人。
  乡村干部的文化学习,主要结合农村扫盲工作进行。工矿、企业部门干部一般参加职工业余学校学习。
  1957 - 1978年,干部文化教育停顿。“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以举办各种学习班的形式,配合政治运动,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吉安地区陆续成立了吉安地区供销干部学校、吉安地区农业银行干部学校、吉安地区税务干部学校、吉安地区财政干部学校。
  地区供销干部学校1979年9月创办,校址在吉安市跃进路10号,占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约 25.5亩),建筑面积4934平方米,有教职工15人。办学以后,共举办各种培训班43期,培训人员2500 人,占全区供销系统干部职工总数的17%。培训专业有财会、企业管理、仓储管理、营销等。
  地区农业银行干部学校1980年9月创办,校址设在吉安市天华山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11180.6 平方米(约16.8亩),建筑面积4643平方米。有教职工21人(其中高级政工师1人,讲师7人),学生 149人。主要是培训本系统在职人员,先后举办各类短训班54期,结业学员3084人,举办各类学历班8 期,毕业163人。1996年,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吉安地区分行培训中心;1999年10月,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吉安地区分行培训学校。
  地区税务干部学校1985年6月创办(前身为地区税务干部训练班),校址设在吉安市鹭洲中路22 号,建筑面积3140平方米,设总务和教务两处,教职工13人。学校以业务培训为主,兼招学历教育学员。 设有电大财税专业班,已毕业两届,学员88人3 1992年,在籍学生44人。全区税务干部、职工有70%以上经该校培训,并发了结业证书。该校1994年更名为地区国家税务局干部学校。1993年,与江西财经大学建立函授站,面向社会招收大专及本科函授班;与省税务学校建立联系,招收中专函授班。1993 ~ 1999年,共举办各类短训班50期,培训学员500人。招收电大函授班11个,学员581人。
  地区财政干部学校1985年成立,隶属地区财政局,校址设在吉安市塔前路8号,校园占地面积 16000平方米(24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有教职工15人(其中专职教师6人)。办校以后,共培训学员2600人。学历教育方面设有由财政部主办的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吉安地区分校,有学生1400人;学制3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1992年,毕业生共计1100人。1999年,有教职工2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6人,获注册会计师资格的3人)o 1993 ~ 2000年,共举办会计及计算机培训班近百期,训练本系统干部千人,还与江西财经大学联合开办会计专业本科、专科班。党校教育1949年8月,中共吉安地委决定成立吉安分区干部学校。1951年3月,改名为中共吉安地委干校。 1954年3月,改名为中共吉安地委党校。校址设在吉安市南郊桃树下跃进路12号。校园占地面积 46669平方米,建筑面积21800平方米。到1965年止,先后共开办各种干训班37期,总计培训学员 12774人次。另办文化补习班5期,学员382人。
  1955年,党校成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党的历史、党的建设四个教研室,逐步担负起党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的讲授。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委党校遭到严重破坏,领导干部“靠边站”,中断了正常的干部轮训工作。党校改名为井冈山专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2年10月,学习班改名为井冈山地委党校。1969 - 1976 年,先后举办干训班20期,学员6981次,但基本上是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目的服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校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1979年7月,复名为中共吉安地委党校。 1979 ~ 1982年,共举办在职干部轮训班7期,学员1703人次。从1984年开始,党校按正规化教学要求, 开设了干部进修班3期,学员522人;2年制大专培训班连续招收6届学员,共毕业691人;县处级干部班13期,学员1555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学员41人;函授班从1988〜1991年秋,连续4年招收函授学员627人,毕业学员154人;文化补习班10期,学员990人;各类短训班8期,学员1232人。1992 ~ 2000年,主体班(县处级、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办班78期,学员4028人;协办班 63期,学员5066人;函授班招收大专学员801人,本科学员2646人。
  1999年,该校在编人员81人,其中专职教研人员45人,教授职称的1人,副教授职称的11人,讲师职称的15人。
  1959年以后,各县(市)党校相继成立,培训了一大批政工干部。1995〜1997年,全区地、县(市)、 乡三级党校共举办培训班2748期,培训党员17万人次。:1999年,全区创办基层(业余)党校463所,其中企业党校122所,乡镇党校256所,高等院校党校2所。
  第四节中小学教师培训清末,设小学师范讲习所,对学历不及的小学堂教员和蒙馆塾师进行培训。1912年,开办庐陵县立小学教员养成所,一年毕业,共办两期,培养小学教员。1924年,省立第七师范(现吉安师范)开办讲习所,对小学教员进行3 ~ 6个月讲习训练,然后派往小学任教。:1936年,行政区公署开办小学师资训练所,对小学教员进行训练。1938年,师资训练所改为义务教育训练所,吉安乡村师范学校附设了 3个义务教育师资训练班。1939年,吉州义务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小学教师,开办4个班,学生约200人,学习期一年。1945年,各县举办了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
  1949年寒假,吉安专员公署和县(市)分别举办教师讲习会,对中小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政治业务培训。
  1952年下半年,为提高教师文化水平,适应改制需要,城市以校或联校,乡村以中心辅导区为单位, 组织小学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并在吉安市和永新县各开办了一所小学教师文化业余进修学校,对象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教师,学期一年,达到初中水平。
  1953年,地区在吉安第三初级中学举办了一期小学轮训班,招收50名学生,训练一年。
  1954年9月起,吉安师范开办小学教师轮训班,招收两个班,每班50名,具有高小毕业及初中一年肄业文化程度者,修业两年;具有初中及高中一年肄业文化程度者,修业一年。同年,还抽调优秀初中教师11名,高小教师10名到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培训一年;选用幼儿教师4名到南昌师范学习。此外,选送小学教师39名报考高等师范专科就读。1955年8月至1956年2月,吉安专署和县(市)先后举办标准语言训练班2期,每期20天,全区共培训小学教师50人,中学教师30人。
  I960年,采取“分级培养,分工负责”办法,利用暑期,县集训小学、农业中学教师;地区集训初中教师和部分高中教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中止。由于盲目发展中学,一大部分中师毕业生抽调到初中任教,一大批民办教师派往小学任教,教师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严重下降。
  1977年暑假,地区教委在井冈山举办了乡教办主任、中心小学校长素质教育培训班。各县(市)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小学教师培训班,全区三万多名小学教师参加学习。
  1978年,地区文教局针对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不相适应的状况,组织教师制定红专规划,要求学校迅速恢复教研组,定期开展备课,认真组织业务学习。为迅速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1981年成立吉安教育学院,1985年前后各县(市)相继成立教师进修学校,分别负责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等工作。
  学历教育主要采取函授教育、卫星电视教育、脱产学历教育,“三沟通”考试4种形式。
  函授教育分中师函授和高师函授两种。参函学员,成绩合格,发给中师、高师文凭。1956年,地区成立了中师函授部,县(市)成立函授站。是年秋,在全区招收中师函授学员2000余人。1963年,全区共有函授辅导站90多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受到冲击,中断多年。1973年,开始恢复中师函授。19力年,恢复高师函授。1982年,全区有高师函授学员6503人。地、县(市)还相继建立了函授自学、作业、成绩、考核、学籍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参加函授学习,进行有序管理。1986 年,吉安教育学院设函授处,负责初中教师的函授工作。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又设立吉安函授站,招收师范类专科达本科生。到2000年,全区基本上普及了函授师范教育。
  卫星电视教育卫星电视师范教育的任务,是运用卫星电视播出的课程,对尚未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和中等师范学历的在职初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使其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和中等师范毕业的水平。高师学制两年,三年播完高师两年制课程;中师学制三年,四年播完中师三年制课程,坚持业余为主、在职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以考试和注册两种方式吸收学员参学。1988年开始招生,1998年停止招生。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吉安分校在全区11个县(市)建立了 14个电大工作站,7个电大办班点,开设 T 10多个专业。据不完全统计,1989〜1997年,全区中小学教师通过卫星电视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达到高等师范专科毕业的2700余人,中师毕业的近600人。
  脱产学历教育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的,由省、地、县(市)分别组织到进修院校脱产培训。省负责培训高中教师,地区负责培训初中教师,县(市)负责培训小学教师。从1985年开始,地区每年组织一批学历未达标的高中老师到江西省教育学院离职进修学习外,同时在吉安教育学院设立了培训部,14 个县(市)创办了教师进修学校,对学历不足的初中、小学教师实行分期、分批地培训,学期1 ~2年。到 2000年,全区参加脱产学历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共5664人,其中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的448人,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的2841人,达到中专学历的2375人。
  "三沟通”(电视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可以互相沟通)考试教育部为提高教师学历开通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开设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政治教育四个专业。吉安地区从1994年开考,参考的中小学教师两万多人次。至2000年,通过“三沟通”考试,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有3000多人。
  业务培训教材教法学习和考试从1983年开始,地区教育局对全区小学教师分别进行了教材教法考试。考试对象为:196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语文、数学教师,包括分管教学工作的正副校长、教导主任(不含1977 年以后经考试入学的中师毕业生)都要参考。考试成绩80分及格,考试及格者由地区统一发给合格证,不及格者次年补考。:1985年开始,举行初、高中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考试对象为:1966年以后参加初中教学工作,学历未达大学专科毕业程度的各科教师,1966〜1977年推荐上大学而入学前文化程度未达高中毕业程度教师(年满50岁以上男教师和年满45岁以上女教师可不参加)。据统计,考试成绩合格率,小学占应考教师92.5%,初中72. 3% o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1991 - 1997年,全面开展对校长培训匚采取分级负责办法,省负责高中校长培训,地区负责初中校长培训,县(市)负责小学、幼儿园校长培训。全区共举办初中校长培训班11 期,培训初中校长485名;举办小学校长培训班83期,培训小学校长2865名;选送高中校长(书记)到省教育学院参加培训的89人。从1998年开始,对新任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集中培训。1998年,吉安地区教育学院培训新任初中校长及后备干部150名,培训新任县城和厂(矿)小学校长100名,省教育学院培训新任高中校长(书记)6名。
  骨干教师培训对业务水平较髙,教学能力较强,热心教学研究的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利用假期“充电”提高,学习教材,钻研教法,使之成为教学“领头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地区教育局每年暑期都举办了骨干教师学习班,每期200人,请外地专家、学者讲课传递信息。每逢出现新编教材或先进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首先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据1998年统计,全区先后有3600多名小学骨干教师,2400多名中学骨干教师参与过培训。
  教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小学教师具备基本的教学功底。主要通过集体备课、观摩教学、专题研究、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教互学等形式,在教师中开展练基本功活动,如“三笔一画一话”(粉笔、毛笔、钢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地区1996年进行试点,1997年开展培训,1999年结束, 全区共有2. 3万名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培训。
  学科基本功培训分学科进行基本功培训,初中着重培训短缺学科教师。1993〜1995年,对初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一轮培训;1997年,地区在井冈山集训了 100名小学音乐教师,学习期为一个月’ 1998年暑期,又在井冈山为期一月培训初中美术教师100名。小学教师不分学科,全员参加。至2000 年,小学教师均参加了一轮培训。
  新教师培训地区教委规定,从1997年开始,凡中师毕业生在吉安地区内任教的新教师,都要经过一年以上学习锻炼后才能上岗。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毕业学校出面联系,就近到农村小学、幼儿园学习、试教,向老教师学习教育、教学先进经验,掌握教学基本功底,一年以后,经过组织考察合格,方可上岗任教。
  教师在职继续教育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地区教育局规定,从 1995年开始,将全区在职的中小教师,列入继续教育对象。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再培训、提高。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文化专业进修,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新知识、新教学手段的培训等。非师范院校毕业生还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师范专科课程。1998年 4月,吉安地区行政公署批转地区教委制定的《吉安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确定继续教育由县(市)进修学校承担小学教师,吉安教育学院承担初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委托江西教育学院协办。继续教育每5年为一周期,按省、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开设课程,使用教材。 2000年,全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已全面启动。
  表26-9-1 2000年吉安地区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一览 单位:平方米、人校名 成立时间 校园占地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 教 师专业教师总数 高级 中级吉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4 8000 1411.5 16 6 4井冈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5 0 0 11 3 4吉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1 20659 6292 23 5 8续表校名 成立时间 校园占地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 教 师专业教师总数 高级 中级吉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5359 5291 16 3 5峡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1994 6670 1400 8 3 5新干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2 10667 3284 19 7 9永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2052 1500 14 1 10泰和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26680 10000 22 8 6遂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0 2700 1492 12 2 6万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8000 3400 17 4 11安福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5 3779 2046 15 4 3永新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3 2000 2510 8 2 6宁冈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6 0 0 13 4 3表26-9-2 1980 - 2000年吉安地区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一览 单位:人次校名 脱产进修 (中师) 中师函授 电视师范 专业合格证考试 校长培训 教导主任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 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班 基本功培训 三沟通培训 民办教师培训 教材教法考试吉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172 391 193 409 245 73 269 338 1592 383 138 759井冈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57 71 0 0 104 0 72 86 0 0 0 100吉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662 4000 451 2539 382 49 457 337 2523 125 0 376吉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233 811 207 1008 263 0 379 434 2299 891 0 1008峡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75 153 139 1053 125 50 2509 139 1531 280 1208 145新干县教师进修学校 86 109 66 586 260 94 620 250 811 781 1232 1435永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81 125 92 3937 217 — 222 251 200 741 — 3918泰和县教师进修学校 200 580 39 825 449 182 209 420 2150 463 485 2150遂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257 91 55 403 440 365 662 536 2532 569 450 3256万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480 314 126 2430 310 220 650 1120 2800 500 389 2860安福县教师进修学校 204 253 800 530 287 — 283 157 1590 544 — —永新县教师进修学校 233 468 300 1025 613 56 328 190 1700 297 285 483宁冈县教师进修学校 60 604 22 0 0 0 0 0 0 0 0 0第五节广播电视教育江西省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创办于1978年。地区设工作站,负责管理学籍,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审查等工作。各县设教学班。电大使用中央统编教材,统一开课。授课方式以收看电视、讲座为主,辅之以录像、录音和面授,因条件所限不能收看电视,则单看讲义。电大配有专、兼职辅导教师讲课,解答疑难和批改作业。专科学习时间为3年。实行学分制,凡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者发给毕业证书,2科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单科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补考合格后,同样发给毕业证书。毕业生享有普通大学的同等学力待遇。
  1979年,电大吉安工作站建立,1984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吉安分校。之后,电大吉安分校在全区11个县(市)建立了 14个电大工作站,7个电大办班点。电大工作站 (班)有专人负责办理电大的有关事项,初步形成了全区性电大管理运行机制。
  1979年,安福县电大教学班受电大吉安工作站的委托,在安福中学内开办了 1个文科班,招收学员 24人,学制3年。泰和县招收英语专业学员37人。万安县招收文、理科学员39人。电大吉安工作站定时、定点、定学习内容,每月派专职教师到教学点对学员进行面授辅导。
  198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江西分校在永丰县招生。新干、宁冈等县办电大单科学习班(文科),学员共48人。
  1982年,新干、吉水、安福、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等县在县办班,招收文、理科学员共206人。省电大在永丰县招收学员32人。
  1983 - 1984年,新干县招收单科(中文、英语、汉语言文学)学员60人。全科班学员39人。井冈山市经委、城建系统分别办“经济管理”、“土建”班。
  1985〜1991年,全区13个县(市)共招收电大学员3300余人。1988〜1990年,电视高师学员达 500余人。
  1986年9月,建立了“万安县中国教育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按时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卫星通讯教育。至1988年底,共录制教学片487盒,计1229小时。各中小学利用录像课辅导教师业务。
  随着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中等教育也相继兴起。1988〜1992年,据7个县(市)的不完全统计,电视中师招收学员930多人,其他电视中专招收学员400多人。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吉安分校(吉安教育学院)1979年,电大吉安工作站建立。:1984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吉安分校。 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吉安教育学院。1988年2月,中共吉安地委和行政公署决定两校合并办学,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校址设在韶山西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 (合36亩),校舍建筑面积12788平方米。2000年,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在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36人,大学专科毕业6人;获副教授职称的10人,讲师19人。在校学生1501人,招收新生153 人,毕业学生85人。
  两校有固定资产540万元,教学用房4216平方米,有3个微机室,装备计算机80台,卫星接受装置 1套。英语语音室两个,拥有座位110个。多媒体教室1个,会计模拟实验室1个,电教教室3个和声像阅览室1个;图书馆藏书量8万册,各种期刊143种。
  从开办至2000年,两校共举办校长培训班25期,培训中学校长935人次;招收电视师范本科学员 1292人,毕业990人;招收电视师范专科学员5196人,毕业3759人;招收成人大专学员560人,毕业 558 人。
  1993〜1999年,两校教师发表各类作品及专著共计73篇(册)。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吉安教育学院与吉安师专合并,成立井冈山师范学院。
  第六节自学考试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其特点是:“开放, 灵活,投资少,效益高。”吉安地区自学考试始于1984年上半年。当年开考了 3个专业。到2000年,发展到开考78个专业,其中本科25个专业,大专52个专业,中专1个专业。参加自学考试的对象遍及各条战线,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16岁。参加自学考试人数由1984年的1665人发展到2000年的28366人;报考科次由1984年的3555科次发展到2000年的73320科次;毕业生数由1986年的61人发展到2000 年的845人。
  自学考试以后,报名工作均由各县(市)办理。1988年以前,考点分设在吉安市、吉安县、安福县和永丰县。1988年以后,考点集中设在吉安市。地区招考办每年对考点的设置及考试管理,均按江西省考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点建设意见》和《江西省高等中等自学考试细则》以及《考点工作守则》等文件严格执行。对所设考点的学校在考前进行培训,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考务管理办法,建立教育考试基地,对每次考试均实行目标管理考评制度,对各项考评指标进行量化评比,考评工作由省工作组、地区教委巡视员、各县(市)监察员交叉进行,考评结果定期公布,在达标考点中选岀最髙分者为优秀考点。 仁山坪小学、阳明路小学、吉安八中三个考点在2000年被省考办评为“信得过”考点。吉安地区招考办于1996年和2000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自学考试先进集体。
  1984年,批准成立吉安地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属地区教委下属单位,配编制8人。各县(市) 也成立了相应机构。
  第七节老年教育为满足离(退)休干部继续学习的要求,中共吉安地委、行政公署于1989年3月创办吉安老同志大学。校址原设在阳明路26号(今吉安地区采茶剧团内)吉安老干部活动中心。1996年底,吉安老干部活动中心在韶山东路9号新建大楼一栋,建筑面积为510平方米,吉安老同志大学也随之迁入。
  该校自建校以后,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老年教育的工作方针,弘扬勤俭办学的精神,遵循因需施教和学、乐、为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长班与短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办班方法。 学制有半年制和一年制两种,以一年制为主。根据老同志的特点和需要,从实际出发,先后开设了时事政策、中西医保健、书法、诗词、绘画、摄影、文艺、家电、家庭种植、花卉、烹饪、太极拳、太极剑、气功14个专业,38门课程,共办了 57个班;至1999年3月,共毕(结)业达1880人次。
  学校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先后聘请了 123名兼职教师,主要从高等院校、社会名流中挑选。
  学校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保证了每学年36周的教学时数,做到了教学制度规范化。力求教学内容少而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形象直观,使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同时紧密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了许多有益的课外活动。广大学员通过学习,扩大了视野,更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生活,促进了健康,提高了老同志发挥余热的能力。
  学校还创办了《吉安老同志大学》校刊,与全国50多所老年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和经验交流。1992 年10月,成立了吉安地区老年教育研究会,各县(市)的老年大学(学校)为团体会员,有效地推动了吉安地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吉安老同志大学已形成了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老年大学。1995年,被江弓省老干部局评为江西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不少学员的书画作品被选送参加了全国、省、地的书画展并获得奖励。第十章特殊教育吉安地区的特殊教育有聋哑人教育、弱智儿童教育、失足青少年教育3种类型。
  1980年,吉安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创办了“聋哑人夜校";1988年9月,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创办了全区第一个弱智儿童辅导班;1992年11月,吉安市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创办了挽救失足青年的“希望学校”。1995〜1996学年度,全区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吉安市、安福县各1所),8个班(吉安市4个班、 永丰县2个班、泰和县1个班、安福县1个班),招生数107人(小学87人、初中20人),在校学生数431 人(小学305人、初中126人),毕业生11人(小学),教职工15人(专任教师14人)。2000年,全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收学生7人,在校学生56人,有教职工16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
  第一节聋哑人教育1980年,董修成创办聋哑人夜校,隶属吉安市盲人聋哑人协会,此为吉安地区特殊教育之始。夜校设吉安市阳明东路10号。有教师2人,学生31人(均是成年人)。采用全国通用手语教材,进行识字教学。夜校只有教室1个,面积约30平方米。1985年,经省盲人聋哑人协会检查验收,学员全部及格,其中2人获优秀奖。
  1986年,将聋哑人夜校改为吉安市聋哑儿童文化补习班,由协会的2名干部兼任教师。招收了 8〜 12岁聋哑少年14人。教学实行隔日制,使用小学教材,开设语文、数学、体育、舞蹈四门课程。
  1989年5月,聋哑儿童文化补习班划归“吉安市残疾人联合会”管辖,经费由“残联”承担。招收16 岁以下聋哑儿童、少年,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使用全日制普通小学教林开设了语文擞学两门课程。 有教师3人,均经过聋哑口语、手语等专业培训,取得了合格证书,享受教龄和特殊津贴。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全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发展聋哑儿童、少年的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等感官,借以补偿他们的听觉缺陷。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采取口语、手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手段,进行汉语教学, 培养他们掌握口头语言,加强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进行职业训练。学制为6〜7年,至 1992年,已安排8人就业。
  1992年6月,经吉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市聋哑儿童文化补习班的基础上建立了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隶属吉安市教育局。它的成立,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纳入了普及教育的轨道,这是吉安地区唯一的为残疾少年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填补了全区特殊教育的一项空白。校址仍设在吉安市阳明东路 10号;1994年9月,租赁吉安市工人文化宫五楼为校舍;1998年10月,迁入原习溪桥小学校址(西肖家巷8号)。新校址占地面积3141平方米,建筑面积965平方米。
  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残疾儿童、少年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劳动技能,并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创造条件。
  该校招收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和弱智儿童两类学生。学制九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入学年龄7 ~ 9岁,在特殊情况下则适当放宽。对于超龄(11周岁以上)学生,一般不拒收,对这类学生则适当缩短学制,进行扫盲或初等教育。成班率定为15人。
  1994年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当时只招了聋哑人班1个,学生8名;培智班1个,学生18名。至1999 年,聋哑人班增至4个,学生17人;培智班增至4个,学生41名。1994〜1999年,共招收学生246人。聋人班使用全日制聋哑学校教材。按国家规定的聋哑学校教学计划,从现有办学条件出发进行调整。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和活动课两部分。
  在教学匚除遵循普通学校的教学原则外,在聋哑人班特别强调直观性、巩固性、因材施教和缺陷补偿原则。在教学方法上,聋哑人班运用讲授、演示、观察、谈话、读书指导、参观、练习、实验等方法;其中演示和观察法是优先选用的方法。聋哑人班的教学语言以口语为主,凭借课文,使用手指语、手势语、板书等多种形式;语言训练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为提高语训效果,提倡聋生双耳佩戴助听器。
  在学业成绩考查方面,语文、数学为考试科目,其他学科为考查科目。考试、考查评分均采用百分制,考试、考查的方式有书面考试(有开卷、闭卷两种)、口试、操作等。毕业考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命题,其他考试由学校命题。考试不及格者进行补考,一般不留级。
  学校在抓好文化基础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文艺、体育、卫生等活动。该校在省、市文艺会演中,多次获奖。
  为了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1995年5月,吉安市教育局、吉安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了第一期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班。有20余名家长参加了培训,使家长较为系统地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医护知识,懂得了一些特殊教育的方法。
  2000年,有教师15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6人,特师学历的9人;获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人,一级教师职称的7人,二级教师职称的2人。
  该校办学条件虽然简陋,但由于全校师生的艰苦努力,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聋哑生大部分能开口说话,有的发音相当清晰;弱智生的智力得到开发,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师生参加省、地、市各项比赛屡屡获奖。如2000年,高为敏同学参加瑞航杯残疾人绘画比赛成绩优秀,并代表中国残疾儿童免费到瑞士观光;1999年,该校被省委宣传部等7个部门授予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995年以后,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铁道部十一局三处京九铁路指挥部、吉安市总工会、万向节总厂、造纸厂给该校捐款总计4988元;井冈山医专和吉安卫校的青年志愿者到该校为残疾儿童服务,免费送药;干休所的革命前辈为该校捐赠了图书和学习用品;1999年5月,吉安市外经贸局为学校争取到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援助款人民币44. 9888万元,计划兴建一栋2592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
  区内其他县(市)未设立专门进行特殊教育的学校,有些县(市)对聋哑儿童的教育是采取随小学普通班就读的方法解决。
  第二节弱智儿童教育弱智儿童是指精神发育不全、智商低下,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生活的儿童。其教育任务是对智力程度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小学教育与劳动技能教育。
  1988年9月,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创办了全区第一个弱智儿童辅读班,面向社会招收了 13名中度或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入学时,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13岁。设2名专职教师,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手工、生活自理等八门课程。这些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达到了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水平。1992年秋,因特殊教育经费短缺,这个班停办,其学生插入该校与之相应的班级,随班就读。
  1994年,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始招收弱智儿童入学,名为培智班。开始只招收了一个班,学生18 名,至1999年,培智班增至4个,学生41名。使用全日制培智学校实验教材,学制九年,实施小学教育与劳动技能教育。在教学上除遵循普通学校的教学原则外,强调缺陷补偿、充分练习、不断强化、最大限度个别化、宜观性、反复巩固和趣味性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智力残疾等级程度进行分类教学级分类——全校按类编班;二级分类——班内编组;三级分类——个别教学。采取集体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语言训练方法,有演示讲解、互相问答、看图说话、参观访问、游戏、角色扮演等。纠正不良行为是培智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常用的方法有认识矫正法(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缺陷和害处,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矫正)、疏导法、集体矫正法、惩罚法、放松矫正法、习惯养成法。 学业成绩考查和课外活动,均与该校的聋哑人班相同。
  有些县(市)在小学招收了一些弱智儿童,随班就读,因材施教,解决对弱智儿童的教育问题。
  第三节失足青少年教育创办失足青少年希望学校,是吉安市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一种探索和尝试。1992年11 月,吉安市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创办了“吉安市人民法院希望学校”,校址设在吉安市吉福路吉安市人民法院院内,受市人民法院党组的直接领导。由市人民法院指定一名副院长任校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各项工作。
  教育对象是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的青少年,以被判缓刑的人员为主。教师主要由市人民法院审判员担任,并聘请有关青少年工作部门的领导、老红军和人民陪审员为客座教师。
  学校的主要任务:一是针对失足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因材施教。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使失足青少年认罪伏法,弃旧从新;二是对判处缓刑的少年犯延伸帮教,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并不定期地回访,达到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缓刑少年重新犯罪的目的。
  教学内容分三类:一是政治理论课——学习时事、政策、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二是法律常识课一一以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为主,使学员知法、懂法、守法;三是道德教育课一一培养学员诚实正派的品质。
  教学方法:坚持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并适当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每月底集中讲课、讨论,学员汇报学习、生活、改造情况,每季度讲评一次,半年小结一次,年终总结评比,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学员学习、 悔改表现予以奖惩。
  学习期限:以缓刑青少年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准。
  通过学校的帮助教育,至1999年先后有106名青少年期满毕业,绝大多数学员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新人,重新犯罪率明显减少,教育挽救了一批失足青少年,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9年,该校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表彰。2000年4月,该校被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共青团中央等11个单位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
  第十一章中小学教师民国以前,吉安公立学校教员人数极少。民国时期,吉安公立学校教师,数量仍然有限。1949年,全区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数量为4003人(其中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数分别为271、3718、14人)。
  2000年,教育部门办的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教职员,已增加到4. 62万人(其中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数分别为19033、25044、2116人),是解放初期的11.54倍。教师的学历达标情况是:高中学历达标率为44. 39%,初中学历达标率为85.6%,小学学历达标率为93. 83%,幼儿园学历达标为82. 64%。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情况是:中学高级、一级教师4865人,占26. 28% ;中学二级、三级教师12100人,占 65. 37% ;未评1544人,占& 35%。小学高级教师6739人,占26. 17% ;小学一、二、三级教师13740人,占53.36% ;未评5269人,占13. 62%。公、民办教师的比重情况是:公办教师占96. 8%,民办教师占3.2%。
  表26-11-1 1949 -2000年部分年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一览 单位:人年份 合计 中学教师 小学教师 幼儿教师1949 4003 271 3718 141956 6103 525 5475 1031978 39265 10789 27849 6271990 45624 15359 28839 14262000 46193 19033 25044 2116第一节教师队伍教师任用境内州(府)学、县学均设教官(又称学官),掌管学政,由学官物色教员。元代,书院山长由政府聘请,书院教师由山长物色,政府下聘书聘请。明清时期,县设学正、教谕掌管学务。地方官学教师通过各级官府聘请。清末,府、县学的讲学者均由政府任命。民国初期,沿袭清末方式任用教师。推行保学制后,中学校长由省教育厅聘请,中学教师由县长聘请;公立高级小学堂校长由县政府委聘,教师则由学堂校长物色挑选,再经县府下聘。私立小学堂教师由董事长推举。此时,中小学教师的任用较严格,师范毕业生属于优先任用为长期教员对象,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或曾任小学教员三年以上,经检定合格者方可任用为临时受聘者。
  1936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校长由教育厅提名,报请省政府批准任命,其资历应为高等师范大学毕业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且具有五年以上教龄者。中学教员须有师范大学毕业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实际教学能力,并经省教育厅检定合格者,由校长聘任,任期半年或一年,可连聘连任。凡由省教育厅聘任的中学教员,不因校长的更迭而解聘;属合同工教员,每年签订合同,任期一年,开学初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1940年,江西省务会议决定,中心国民学校校长,由县(市)政府遴选,直接委任;教员则由校长遴选具有小学教员资格或经验定合格或经国家师资训练毕业者充任,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苏区革命时期,教师由苏维埃政府聘请或通过招考方式录用。
  新中国建立初期,重点中学、高级中学教师的任职、调配、处分由省人民委员会办理;初中教师由县人民委员会办理。1956年,中学教师分配任用由专署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委派;小学教师统一由县(市) 教育局委派。1958年后,中学下放县(市)领导,中学教师由专、县教育部门共同管理。1963年,重点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包括各副职)、教研组长、班主任以及1〜5年级的教学人员,调离教育部门时(含下放小学任教),须先报行署提出意见,经省同意后执行。其他教师下放农业生产或调往小学, 或调往其他部门,须经行署同意后执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公办教师的任用、管理,受到冲击、 破坏。1978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师任用由县(市)负责。1986年开始,中小学教师任用由县(市)掌管。 民办教师的任用由学校和大队提名,乡(镇)推荐,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包括文化考查)批准,发给任用证书。
  教师编制普通中学教师编制:清末,规定每班学生50人,配教师1人。1912年,1个学级学生须在50人以上,凡4学级的学校,应有教师8人,每增加1个学级,增加教师1.5人。1949年底,全区有中学教师271 人,班级147个,学生4729人;平均每个班有教师1. 84人,平均每个教师教学生17. 45人。2000年,全区高中有专任教师2832人,在校学生44612人;初中有专任教师14008人,在校学生264470人;高中平均每个教师教学生15.75人,初中平均每个教师教学生18. 88人。
  小学教师编制:清末规定各学级须设正教员1人,或2学级设正副教员各1人。民国初期,仍按清末规定执行。1932年每学级设级任教员1人,平均每2学级人数至少以3人为限。吉安解放初,以3个教学班为标准,每班学生40 -50人,配教员1.5人。2000年,全区有小学专任教师24085人,学生452881 人,平均每个教师教学生18. 80人。
  幼儿园教师编制:1915年,蒙养院幼儿数在100人以下.最多不超过100人,幼儿30人以下设保姆1 人。吉安解放后,幼儿园多由部门办,教师配备不统一。2000年,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60所,在园幼儿 22538人,专任教师627人,平均每个教师教幼儿35. 9人。
  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编制,不是始终如一,而是时有变化。城市和乡村,教师与班级,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也不一样。
  教师来源清府学、县学设正副教官各1人,多由落第举人、贡生充当。书院主持人和教师均是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名师,经聘请充任;私塾、蒙馆教师多为秀才或落第书生,经馆多是秀才、监生。
  民国时期,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
  新中国建立初,人民政府接收留用旧社会来的大部分教师,统一分配到各校继续任教。此后教育事业发展,学校增加,教师不足,小学教师遂由经短期培训的失业知识分子充任。中学教师除从小学教师中选调补充外,还挑选部分优秀的中等师范学校、普通高中生充任。20世纪60年代,中小学教师主要从髙、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中补充,师资队伍质量较高。1969年3月至1970年5月,不少教师下放农村劳动,其间所缺教师除一度来源于高冲等师范的“工农兵学员”外,其余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和下放干部、 下乡知识青年充任教师。公办小学教师不足的学校由民办教师充任。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小学教师要求是高、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原在职教师学历不合格者,分别列入吉安师专、地区教育学院和县(市)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培训。1973年,地区复办吉安、吉水、永新、泰和四所中等师范学校,每年招收新生2500 - 3000人,毕业后由地区教育局派充到全区小学、幼儿园任教;1983年创建井冈山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同时,按国家计划和各县(市)教育发展情况,每年由地区教育、计划部门从当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中等学校毕业生中选调到中小学任教。为力求教师队伍稳定,地区教育局曾与地委组织部,地区人事局两次下文,强调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不得轻易调动,对强行调离,使用不当的老师应及时调整归队。90年代,随着职业教育发展,专业教师不足,行署还同意地区教育局接纳经过考查,确有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本人热心教育事业的外单位干部、职工到职中任教。
  20世纪50年代,一些地方开始任用少量民办教师(以下简称民师)。“文化大革命”期间,“社社办中学,村村办小学”,加上原有教师大部分下放农村劳动,因而吸收了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担任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民师激增。到1977年,全区有中学民师2649人,代课教师443名,计3092人;中学公办教师总数为7141人,占43. 3% ;小学民师18249人,代课教师1173人,计19422人,小学公办教师总数 8473人,小学民办教师是小学公办教师的2. 29倍。尽管民师是办好农村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民师比重过大,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1978年开始,一些县(市)着手对民师进行考核整顿,合格留用者发给任用证书,不得随意辞退;不合格者或辞退,或送有关学校培训。1980年7月起,全区停止吸收民师。1984年地区教育局对民师进行全面整顿,对民师逐个进行资格审定,实行张榜公布,然后进行文化业务考核。考试合格的发给《民师任用证》,实行任期保障,无特殊情况,不能辞退;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通过整顿,全区辞退了 2800余人,被辞退的民师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到2000年,全区民师数量降为1177人。第二节教师待遇政治待遇宋代倡导崇儒尊孔,教师受到社会的尊重。明清两代,府、县学和书院的主持人多为社会名流,官学教员多为名儒,里巷乡曲的塾师多出身于监生、秀才或饱学童生,也颇受群众尊敬。民国前期,境内的中小学校长多由有一定地位和享有名望的人担任,教师在社会上亦享有一定的地位。民国后期,教师社会地位低下,政治上受迫害,工作上无保障,生活上无着落。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不仅把教师纳入国家干部管理范围,而且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建立党群组织1950年,全区县(市)建立教育工会,教师成为工会会员。同年,学校开始组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改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吸收进步青年教师参加团的组织。:1953年,学校开始建立共产党组织,培养吸收教师中优秀分子入党。1959年全区完中先后建立了党支部。:1986年后,全区乡(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都陆续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到2000年,完小以上学校都有党员,全区教师中有中共党员4658人。中学以校为单位,小学以乡(镇)为单位,都建立了团支部和工会组织。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区各级党和人民政府对“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和停职、停薪的教职员都给予了平反,补发了工资。对被迫害致死,按照国家规定发给了抚恤金。还对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250余人,以及1959年被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教师进行了改正,给他们分配了适当工作。1983年,为小教3至4级、中教5至6级的教师解决“农转非”户口(即解决 “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吃商品粮),并妥善安排了家属就业。从1986年起,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为教师解决“住房难”的问题。1987年开始实行中小学系列职称评定。至2000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凡符合规定条件的都评聘了专业技术职称,全区共有38329名教学人员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1980 ~ 1998 年,全区中小学教师中评选了 22名特级教师。地、县(市)党组织注重政治上关心教师,历届选举,都推选了一批优秀教师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时提拔了一批教师到各级党、政领导岗位上任职。
  给予教师各种荣誉称号1954年之前,地、县(市)都曾召开过中小学教师代表大会,表彰了一批积极分子。1982年,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将全区中小学3力名优秀教师事迹编印成《光荣册》,印发给全区教师学习。1984年,地区教育局召开了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同时推选了表现卓著的老师出席省表彰大会。1989年后,全区先后有130余名教师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别享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津贴。:1992年后,地区给1900多名教师颁发了《30年教龄荣誉证书K 1997年,地委、行署设立“陈香梅教育基金奖”,三届共有91名教师获得奖金;还有40余名教师获过曾宪梓、张果喜奖金。1999年,地区教委首次评选出中、小学骨干教师69名。
  关心维护教师利益由于“左”的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1979年,地区教育局对部分中小学教师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从1980年开始,发动师生,因陋就简,兴办小型、简易的生活福利场所。对少数地方出现的侮辱、伤害教师事件,以及侵犯学校、 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地、县(市)党政部门及时进行了严肃处理。
  1991年起,全区中小学坚持和健全了教代会和教职工大会制度,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了教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从1992年起,地区教育局和地区教育工会,每年暑期都组织一批优秀教师去庐山、井冈山、青岛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等活动。
  1993年开始,全区教育部门开展了对农村教师困难户的扶贫致富工作。因人而异,在信息、技术、资金上扶助教师的家属、子女搞好各种副业。同年,地、县(市)制订了中小学教职工建房规划,各级党政对教职工住房投资给予了倾斜。到2000年,全区有1300多户,教师的住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994年以后,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和地区教育局对少数地方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现象,多次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督导,并建立教师工资发放领导责任制度和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汇报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教师工资定期足额发放。党和政府对离、退休教师,热情关心,负责到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并注意发挥其余热。
  1995年始,每年教师节,地、县(市)领导均组织教师座谈,或举行茶话会,或上门慰问一些离退休教师。
  工资福利清末,官立学校教员工资实行月薪制,每月由官府发给银两,但俸额无规定,名教员俸银可达40两, 一般教员只有10两左右。私塾教俸面议,每月3〜8元(银圆)不等,学童读到经书时,教俸每月可加到 12元。教俸来源:“义学”的师俸由捐集的奖金中开支;塾师自己所设的“家塾”则收取学童学费,一般每个学童每年缴纳学金3 ~5元。此外,学生轮流给塾师送菜、送柴。
  民国初年,教师的工资实行时薪制和月薪制并存。中学教员每周授课1小时,支国币0.5元,教员月薪一般为30元。小学教员除由学校供给伙食外.每月俸薪8 ~ 24元(银圆),高小教师月薪平均18 元,初小教师月薪平均14元。1930年,江西省政府规定:高中教师每周任课21小时,月薪126元;小学教师,每周任课25小时,月薪为70〜100元。1941年后,教师支薪标准:高中教师月薪标准140〜200 元,初中教师月薪标准120〜160元,小学教师月薪标准100 - 120元。1945年改为食米计算,中学教员月薪大米500斤左右,小学教师月薪大米150斤左右。吉安解放前夕,教师俸薪大减,加上物价猛涨,教师薪俸入不敷岀,生活极为艰苦。
  1949年7月,规定教职工最低工薪每月不得低于150斤大米,最高不得超过1000斤大米。1950年 9月,教师工薪以“二机大米”计算,中学教师每月大米300 ~ 500斤;城区小学教师200 ~ 300斤,村小教师160 - 200斤。1952年推行工资分制,即对教师评定工资分,分值是动态的,每月由《江西日报》公布分值,按分值折算发给纸币。每一工资分约等于新的人民币0.225元。中学教职工工资分平均200分左右,折合人民币45元左右。小学教职工工资分平均110分左右,折合人民币24元左右。1955年7 月,改工分值制为货币工资制。1956年实行工资改革,教职工按照学历、教龄、工作量和质量评定工资级别。普通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增加20. 5%,小学、幼儿园教师月平均工资增长41%。1959、1960、1963 年分别有4%、25%、5%的教师增加一级工资。同时实行粮食差价补贴,平均每人粮贴为2.6元。“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仅1972年对少数工龄长而工资偏低的教师作了一次调整。1977 - 1979年连续三年调整了部分教师的工资,升级面分别为4%、2%、20%。1982〜1984年,全区77%教师提升了一级工资,还有2%的教师提升了两级工资。
  1985年,全区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改革,教师基础工资均为40元,中学教师的职务工资分为14级,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最高级为170元,最低级为64元;小学教师的职务工资为12级,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之和,最高级为131元,最低级为52元。工龄津贴按一年工龄,每月0.5元计发。教龄津贴标准是:5 ~ 9年教龄的,每月3元;10 - 14年教龄的,每月5元;15 - 19年教龄的,每月7元;满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1985年起,发给国家职工洗理费4元(按每人每月计,下同)。1989年4月起,职工肉价补贴6元。 教师享有公费医疗待遇,离退休生活保障及死亡抚恤等福利;女职工享有产假待遇。
  民师工资由聘请单位筹措,政府适当给予补助,工资贯彻按劳取酬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略高于当地同等劳动力的报酬,平均月工资不低于60元。工资按12个月支付,国家补助部分除提取10% ~ 15%的福利基金外,其余全部发给本人。1999年,民办教师在原定补助费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补助费70元。
  1979年11月起,在普通中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根据班级人数分四个等次,中学分别为二元、三元、五元、六元,小学分别为一元五角、三元、四元、五元。1990年1月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中学分别发六元、八元、十元、十二元;小学分别发四元、六元、八元、十元。民师的班主任津贴,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其所需经费国家补助50% ,其余由乡村自筹。
  1995,1997年中小学按专业技术职务先后两次晋升工资档次;离退休人员相应增加离退休费。从 1997年开始,凡年终考核合格教师,每两年晋升一级工资。
  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特级教师的每月享受80元补贴。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特级教师津贴的人员离退休后亦百分之百发给。
  第十二章教育行政吉安的教育行政机构,宋时州(府)、县设学官,明、清设学正、教谕掌管学政。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设劝学所。民国前期,设教育公所、教育局。苏区设教育部、委或文化部、科。:1935年以后,教育行政归第三科管;吉安解放前夕设教育科。新中国建立之后,教育行政部门的名称多变,先后为教育科、 文教科、文教办公室、文教处、文教局、教育委员会等。
  吉安的教育督导机构,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设视学一职。民国时期改称督学。新中国建立后,地、 县两级很长时间未设督导机构,教育督导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负责;1994年成立地区教育督导室; 1989 - 1995年,全区各县(市)先后成立教育督导室。至2000年,全区有专职督学30人,兼职督学107 人,特约督导员32人。
  吉安的教育科研机构始于民国时期。30年代开始成立教育研究会。新中国建立后,各校分科设立教研组,地、县(市)设教研室侗时成立了多个教育学术团体。
  吉安的教育经费,清末以前,官学由官府支付,私学由创办者自筹和学生缴纳。民国时期,由行政区、县、乡三级财政负担。新中国建立后,以财政拨款为主,学杂费收取和社会筹集为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财政对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并实行教育费附加、勤工俭学收入、外资引进、社会捐助、 银行贷款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教育经费。
  吉安的校舍和教学设备,新中国建立前,乡村小学多用原学堂、私塾改办,或宗祠、民房办学;教学设 ,备除桌椅、黑板外,其他几乎没有。城市中小学,校舍也低矮破旧,教学设备也很简陋。新中国建立后, 国家财政每年拨出专款为学校改建、兴建校舍,添置各种设备;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通过多种体制办学, 多层次、多渠道投资建校,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至2000年,全区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达454.05万平方米,学生人均校舍面积6.04平方米;建图书馆(室)1357所,藏书725. 96万册;教学仪器总值1757. 55 万元,实验室总面积5.67万平方米。
  第一节教育机构行政机构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吉安各州(府)、县设学正、教谕掌管学政。光绪三十四年,吉安首设劝学所为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掌握府、县的教育行政,诱导地方人士建立学堂,推广新教育。
  1912年撤劝学所,改设教育公所,管理全区学务。1915年复设劝学所,不久改为教育局。1927 ~ 1934年,闽浙赣省苏区范围内,各级苏维埃政府均设教育部、委或文化部、科管理教育。1935年,国民政府设第三科,掌理教育、建设事务。1943年4月,江西省务会议决定,设立省政府派驻行政区教育督导人员办事处,由省教育厅派督学或指导员1人为主任,视导人1至2人,襄助主任负各区教育视导之责。 1948年7月,吉安专署设立教育科,主管教育事业。
  1950年10月成立专署教育科,管理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工作。1951年1月,改教育科为文教科。 1956年7月,文化、教育、卫生等科合并,成立文教办公室c 1959年6月撤销文教办公室,成立文化教育处。1960年2月撤销文化教育处,分别设立文化处和教育处(两处合署办公)o 1961年4月,撤销文化处、卫生处,又成立文教办公室。同年11月,再次撤销文教办公室,恢复文教处。1962年8月,撤销文化教育处,卫生处、体委、科委合并成立文教卫生处。1963年7月,卫生工作从文教卫生处划出,分别设立文教处、卫生处,“文化大革命”中机构一度瘫痪。此后,教育行政机构名称多有变更。1968年10月,吉安专区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下设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设立文卫组,管理教育。1969年10月, 单独成立教育组,归革委会政治部领导。1973年5月,撤销教育组,重新成立文化教育局。1981年5月, 文化与教育分开设置机构;成立专署教育局;12月,教育局改称行署教育处。1983年8月,行署教育处改名为地区教育局,并成立党组。
  1984年8月,地区教育局开始设立职能科室,设有秘书科、普通教育科、综合教育科、人事科、计财科、纪律检查组(副处级派岀机构)0 1991年11月.成立中国教育工会吉安地区教育工会委员会(副处级,属地区工会办事处和教育局党组双重领导)0 1994年8月,设立教育督导室(副处级)。
  1996年7月,教育局改为教育委员会。其组织系统是: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下属6个行政机构,6个事业机构。6个行政机构是: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普通教育科、综合教育科、督导室。6个事业机构是:教学研究室、电化教育馆、教学技术装备站、勤工俭学办公室、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会考中招办公室。
  县(市)教育行政机构和地区大体一样。南宋、元、明时期,均设教谕,掌管学政。清代,县设儒学所, 为学官办事衙门。光绪三十二年(1906),各县相继设立劝学所。1912年废劝学所,设立教育公所或学务课。1925年改为教育局。1935年,改为县政府第三科。1940年,第三科改为教育科,专管文化教育事务,区公署设民教指导员,督导民政、教育;乡(镇)公所设文化干事,主持文化教育工作。1949年设教育科。1951年,改教育科为文教科。1956年,文教科改为文教局。1958年,文教局和卫生局合并,称文教卫生局。1959年恢复文教局。1968年,在革委会抓促部内设教卫组,1973年,撤教卫组,恢复文教局。 1984年后,文教局一分为二,单独设立教育局。1997年前后,教育局改称教育委员会;其内部机构设有秘书、人事、教育、财务等股。另外,还有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局的纪律检查组,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中国教育工会县(市)教育工会委员会。
  督导机构教育督导,在科举时代就已形成制度。历代地方教育行政官员,对各级官学持理甚严,无论学校课程设置、人员任用、学生考试、经费审查等均直接过问。清末废科举后设视学一职。民国时期,从1917 年起,视学改称督学。新中国建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地区未设视导机构,其视导工作由教育行政负责。 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有计划地开展视导,掌握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情况。视导的形式不拘一格,有全面性的学校视导;有配合中心任务典型性的专项视导;有部分中学、小学不同类型的学校督导等。视导的方法,或是调查,或是蹲点;发现问题,就地解决;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党政机关解决。“文化大革命”期间视导工作中断。
  1979年以后,地区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和教师待遇落实情况、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情况、制止中小学生流失情况进行过督导检查。
  1994年8月,正式成立吉安地区教育督导室,为地区教育局下属副县级行政机构。
  教育督导室的职责是:代表地区行署和地区教育行政对辖区内各级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情况进行督导评估;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总结推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经验。
  县(市)督导制度于1989年开始先后恢复。1989年6月,吉安市率先设立教育督导室。1991年,遂川县教育督导室成立。1995年以后,区内其余县(市)都相继成立了教育督导室。至2000年7月,由教育局督导室改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有10个县(市),占全省37%,督导队伍不断壮大。1995年,地区教育局首次聘任兼职督学6名;1997年,行署聘请首届地区督学9名;1999年,行署聘请第二届地区督学6名。县(市)也大都以政府的名义聘请了一批督学。2000年,全区专兼职督学人员137人,占全省的 20.6%,其中专职督学30人,占全省的13. 6% ;兼职督学107人,占全省的28% ;特约督导员32人,占全省的45.7%。地区从1995年开始,先后组织专兼职督学集中培训4次,培训230余人次;组织4批共17 人参加全国教育督导培训。各县(市)同时加强了对督学业务的培训工作。
  地区督导室成立以后,先后组织督导人员对县(市)“两基”督导评估5次,重点中学办学水平评估2 次,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和职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各1次。开展了流生情况调查,学生减负情况调研,教师工资拖欠问题调查等,给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各县(市)配合地区开展了多种督导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7月以前,全区督导活动开展100余项,专题调研活动20余次,形成有分量的调查报告28篇,其中有11篇在省地刊物上发表。督导活动的积极开展,为“两基”巩固提高、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有力保障。1998年,泰和县人民政府督导室荣获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奖励基金联合会表彰的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称号。
  研究机构国民教育研究会1935年,区内各县相继成立初等教育研究会,但活动很少。1943年以后,按照 《江西省国民教育研究会组织规程》的规定,各县初等教育研究会改组为国民教育研究会,由县教育科长任主任。研究如下主要问题:学校行政与校务设施、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训练方法;教学及训导设施; 教师进修和教师福利;充实设备及校舍布置;政教联系、推行社会教育等。
  师范辅导区国民教育研究会1943年,吉安成立第七师范辅导区国民教育研究会,附设于省立吉安乡村师范学校。辅导区内各师范学校及附属小学均分别担任国民教育辅导工作。辅导地方教育,主旨在师范教育与国民教育取得密切联系,共谋必进。主要研究:学校行政与校务设施,校舍布置与设备标准,课程编制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的研究,教育标准与设施,地方自治与学校的联系等问题。
  地区教学研究室吉安地区教学研究室成立于I960年6月,配备教研人员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研人员一律下放,教研工作陷于停顿状态。1969年恢复教研机构,定名为“吉安地区教育革命办公室”,有教研员9名。1980年正名为吉安地区教学研究室;2000年有在编人员18人。中学语文、政治、 外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史地、体育和小学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等学科都配备了教研员。内设中学文科组、中学理科组、小学组、行政组、图书资料组和《吉安教育》编辑部,主要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一是根据中小学教学需要,研究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试、教学业务管理。二是根据国家教委和省、地教委有关教学工作的指示,提出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使用教材的意见;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规定.组织编写乡土教材、补充教材和其他教学用书。三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指导和帮助教师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掌握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四是深入教学实际,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学实验,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五是对各学科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估、总结、交流、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六是通过教研网络,支持各学科教学研究会的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县(市)教学研究室各县(市)教学研究室成立时间不一,吉安市1955年成立,大部分县在I960年前后成立。各县(市)教研室成立初期,人员较少,仅2 ~3人。以后逐渐增至5 ~6人。“文化大革命” 初期,县(市)教研室人员下放,机构被撤销,教研工作处于瘫痪状况。1972 ~ 1973年,各县(市)教研室2698 吉安地区志恢复,配备了负责人,配有中学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专职教研员。教研力量逐年有所加强。2000年,县(市)各有教研人员7 ~9人。县(市)教研室内设有中学教研组和小学教研组,以小学为主,兼顾初中和幼儿教育。
  教学研究与试验新中国建立初至1965年,各校多围绕“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过研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教学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研究的系统性加强了,既有地级研究,又有县(市)、学校的研究,形成一个整体。地区教研室加强了对县(市)、学校的指导,专题研究逐步形成了专职研究队伍与群众性的研究队伍的结合。
  1978年以后,地、县(市)教研室在抓教育、教学思想转变,抓教学业务管理的同时,进行过多次单项或多项的教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有影响的专题研究有:初中语文四步骤迁移教学实验;集中识字实验;初中数学目标教学法实验;初中三年跟踪研究实验;后进生教育转化途径探索;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
  教育学术团体地区教育学会1978年12月成立,是江西教育学会和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下有8个地区专业(学科)教学研究会和14个县(市)教育学会。共有会员3150余人。曾举行过多次学术交流和论文评选,对全区教育工作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产生过一定影响。1991年后,活动基本停顿。
  地区心理学会吉安地区心理学会是一个研究心理学科,普及心理知识,应用心理学原理教育学生的学术社团。1980年10月成立筹备小组,1981年12月举行成立大会。
  心理学会会员从筹备小组3人,发展到2000年的159人。成立以后共召开17届年会,进行学术交流,推荐优秀论文参加省心理学会和地区社联的学术交流活动。有25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8篇被省心理学会、省社联、省科协评为优秀论文。学会先后应中小学、幼儿园、机关、厂矿等60 个单位邀请,派出会员主讲了 208次心理科普讲座、专题报告;举办学习班30多次,参加听讲的达17900 人次。学会编印了《心理学资料选编》、《心理园地》、《心理学通讯》等学术刊物。组织省内十多所师范学校的心理学教师合编著了《心理学漫谈》、《中学心理学》、《师范生心理疏导与咨询》等书。
  中学数学学会1979年7月成立。自1987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1987 -2000 年,全区获全国一等奖61人、二等奖97人、三等奖206人,省优秀奖104人。1991、1994、1996年吉安一中和白鹭洲中学分别获省个人和团体总分双第一。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1980年4月成立。举办培训班、讲习会、研讨会10多次,参加者1200多人次。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1982年8月成立。组织过多次专题研讨会和实验教师备课会,联系专家讲学8次,开展过多项教改试验活动。
  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会1986年1月成立。进行过优质课评选和学术年会活动。
  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1986年5月成立。联系专家讲学2次,参加者130余人,开展过英语教改示范课评选活动。
  中学物理学会1986年7月成立。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共14届,每届都有学生获奖。2000年(第17届),获国家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6人。
  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1986年10月成立。举办过高考研讨会、生物课观摩教学活动,组织初中学生参加竞赛,多人获奖。
  中学化学学会1987年2月成立。1988年以后,组织学生竞赛,每年都有学生获奖。1984〜2000 年,获全国一等奖20人、二等奖24人、三等奖60人。
  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会1987年3月成立。举办过中学政治课教学和德育教育研讨会2次,参加者80多人。组织中学政治课教师学习培训2次。幼儿教育研究会吉安地区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于1997年8月。宗旨是:加强理论学习、活跃教研风气,使素质教育在幼教阶段开始启动。
  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以后,共举行了 4次学术研讨会。围绕保育园的办园模式和保教模式、幼儿智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共有论文60多篇,其中有30篇论文在大会进行了交流。 幼儿教育研究会还先后在全区举办过幼教游戏课、教师技能、技巧等比赛活动。
  厂(矿)学校教学研究会1986年2月成立,是经过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间社团组织。创办时有会员学校50所,至2000年仍有15所。经费来源主要由会员单位交缴会费解决。15年间组织开展了教育讲座、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师生教学竞赛等活动。为地处山区的厂(矿)学校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受到师生欢迎和省教委领导的表扬,被誉为“吉安模式” O1978〜1998年,全区教研人员和中、小学教师通过参加有关学会的研究活动,成果累累,在省以上出版和发表的专著有40多部,编著(任主编或副主编)60余部,还有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经验总结。 有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受到教育界重视,得到推广应用。
  第二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清末民初,有关教育事业的兴废、改制、人事任免和奖惩,多由省直接管理。府、县劝学所设视学管理学务,划分学区定期进行视察,并规定视察若干学校,写出视察报告逐级上报,由省根据视察报告决定奖惩,通报全省。
  民国后期,县教育局掌管全县教育事宜,受省政府教育厅的管辖和县政府的监督指导。
  新中国建立后,地区各级教育机构逐步健全,社会职能日渐扩充:在设置教育科和文教科期间,对文化、教育、卫生进行“一揽子”管理;在设文教处期间,对中等以下学校教育工作进行有计划管理,对教学工作加强了指导和研究;单独设置教育局后,职能有所扩大。其职能主要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 法令及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领导全区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负责全区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基本建设、教育经费和教师管理;做好招生、统考、录取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加强对学校的督导。成立教委后,教育行政的社会职能进一步明确,其主要职责有:(一)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机关的各项政策、措施、规定和制度。
  (二) 研究制订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计划,并具体组织、指导实施。
  (三) 综合管理、协调全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等工作,依法维护学校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 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区教育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五) 组织、指导、实施全区的教育督导与评估,依法治教,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县(市)人民政府增强对教育的统筹和管理职能。
  (六)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规划,归口管理外资对地区的教育援助。
  (七) 归口管理全区的学历教育及各级各类考试工作;改革完善委属大中专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委属高校、中专学校的招生指导计划并组织指导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A)组织管理全区教育系统的对外教育交流。
  (九)领导和管理直属事业单位和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十)根据有关规定,管理、使用、考核、奖惩、任免所辖工作人员。
  县(市)教育局是在县(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对该地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行政部门。它的职能随着教育事业发展而逐步扩大:50年代初期,县(市)教育科,主要管理县(市)属中学,1955年后,重点办好县(市)属小学,特别是中心小学。1958年后,转向管理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县(市)教育行政主要任务是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组织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中小学布局,负责公办教师的调配、考核、民师的任用。1996年后,其主要社会职能和经常性的工作是:(一) 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令、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 拟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 搞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管理好普通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学额巩固,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四) 负责大中专毕业生的派遣,教职工的正常调配和学校行政干部的推荐与考核工作。
  (五)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六) 筹集资金,加强财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
  县(市)教委与地区对口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承担相应范围内的工作职能。
  干部管理宋、明时期,书院山长多由朝廷聘请。清末,公立小学由知县委派一监学管理。中学校长均由知县兼任或委派,报省教育厅批准立案。
  1934年,江西省《普设保立小学暂行办法》规定:保学校长由县政府委任。1936年,教育部颁布《修正中学规程》规定:“中学校长由教育厅提名,报请省政府批准任命。其资历应为高等师范大学毕业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且具有五年以上教龄者。”新中国建立初期,完中校长由省人民政府任命,初中校长由专员公署任命。县属小学正副校长及其他行政人员由县教育科任免,乡村小学校长由区、乡人民政府委任。1953年,重点中学正副校长由省人民政府任免,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由省教育厅任免。1963年,全日制中学实行分级管理,高(完)中正副校长任聘、离职、处分由省人民委员会处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干部管理不统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逐步建立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1980〜1991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隶属关系任免干部。重点中学、完全中学、职业髙中书记、校长任免、调动由所在地、县(市)委组织部门会同入事、教育部门商定。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由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负责。中等专业学校正副校长、书记由主管部门提名,其正职报地委审批,副职报地委组织部审批。中层领导由主管部门审批,其正职报地委组织部备案。1987年前,吉安师范为正县级,校级正、副职均由地委任命,校级中层干部和附属小学的校长、书记报地委组织部审批。地属专科学校的干部任免,除吉安地区教育学院和吉安电大分校的中层干部,曾一度由地区教育局考察报批外,均按照职务管理权限审批任命。
  地区教育局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的正副职,由地区教育局党组提名,报地委组织部审批。
  县(市)教育局的正、副职,则按县(市)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县(市)委和县(市)委组织部任免、 管理。
  1992年后,教育系统的干部划归地委宣传部管理,此后,地区教委内设的科、室、馆、站、办和吉安师范附属小学的正职,由地区教委党组提名,报地委宣传部备案。中等师范学校和地区经贸学校的正科级干部由地区教委党组提名,报地委宣传部审批;副科级干部任免则由地区教委党组审批,报地委宣传部备案。隶属教委管辖的事业单位的科级以上干部,每年由地委宣传部牵头,与教委干部组成考评组,进行年终考核,对干部评定等次。
  教委所管的干部,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对干部实行德、能、勤、绩考核,奖勤罚劣。为加强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地选送到地委党校进行学习培训。
  教师管理清末,对教员要求很严,注重管理,凡未达到学历要求的教员都须经过检定合格方可充任。凡品行不良好的不得与检。业经检定的教员,其在堂教授时如有不尽职处,经学堂证明或视学官察出者,由督学司或提学司酌核情形,分别予以辞退。
  1915年,教育部颁布的《国民学校令》规定:教员应遵守法令,诚实服务,教员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之业务。1934年,《普设保立小学暂行办法》规定:小学教员资格或经检定合格,或经国家师资训练毕业者方可充任。1936年,教育部颁布《修正中学规程》规定:中学教员须师范大学毕业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实际教学能力,并经省教育厅检定合格者。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学教师分配、任免由专署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办理。1958年以后,教师管理权限下放,中小学教师统一由县(市)文教局委派;民办教师由社队选用,报县(市)文教局备案。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高中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水平,初中教师应具有大学专科水平,小学教师应具有中师毕业水平,幼儿教师应具备幼儿师范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管理混乱。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党和政府加强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地区教育局于1990年制定《吉安地区中小学教师业务档案实施细则》。是年,还针对部分骨干教师外流和改行做其他工作的现象,行署批转地区教育局报告要求:(1)教师调出教育系统要满5年服务期,未到服务期调出的需交培养费。 (2)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或重点中学校长,示范性职业中学校长要调出教育系统,须报地区教育局备案同意。1992年9月,地区教育局制定了《吉安地区教师管理暂行规定》,其主要内容为教师配备及工作量、教师工作量和兼任工作量、教师职务聘任与解聘、教师的调配、教师业务建档5个方面,共八章四十条。1993年,地、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有关规定,开始实行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教学业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对教师的培训进修、劳动纪律、奖优罚劣等,地区教委都作出相应规定,使教师队伍的管理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学生管理清末,官学堂对学额控制严格,凡规定的招生数既不能多,也不能少。但学生入学后,不注重学籍管理,流生现象严重。民国时期,中小学校开始建立学生的入学注册、休学、转学、毕业等一套管理学籍的办法,但管理松弛。
  新中国建立后,对中小学学生的管理制度逐渐健全。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学生学籍统一由省教育厅管理,小学生学籍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区中小学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由学校教导处负责管理学生学籍。 学生的升留级、入学、转学、休学,由学校研究决定。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升留级制度被取消,入学、休学、退学、转学、复学无规定。
  1978年开始,地区教育局为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分别从留级、转学、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结业、奖惩8个方面对中小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健全了有关管理制度。
  第三节教育经费经费来源清末以前,官立学堂由官府支付经费,所需经费来源有:产业租入、存款利息、官款拨给、公款提充、学生缴纳、派捐等。民立、私立学堂,主要由创办者筹措经费。
  清末,白鹭洲书院和阳明书院由官方置田,其他书院则由知县、教谕和地方士绅捐俸置田;私塾的经费多来自学生所缴纳的学谷、学米或银两。至雍正期间,有的县儒学已无田,学校所需经费来源不一。 时庐陵县立初等完全小学经费由县府提供,吉安府立中学堂常年开办经费属白鹭州书院和阳明书院学租拨充。
  民国时期实行三级财政负担各自教育经费。县教育经费来源:丁漕附税、地方学款学产、各种附捐、 迷信捐和学费。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对各县筹集义务教育经费作了界定:(1)公学款产、祀产、祠产;(2)热心公益人士捐款;(3)依照人民富有情况分担,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每人每年征收4元以下学费。此外,民国时期还动员地方士绅及其他各阶层人士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捐助。1940 年后,江西省政府制定《捐资助学褒奖规定》等办法,号召各县政府“联络当地党团民主机关及地方士绅发起捐资兴学运动”,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其时办理最力的为峡江县。据1947年《江西地方教育》刊载:峡江县“对自动捐资兴学的人,特别提高其社会地位.以示鼓励,因此四方人士闻风兴起,相观为善, 相习成风”。
  新中国建立初,县(市)原有的学田、校产,如学田租谷、住房铺产资金等收入,仍为当地教育经费主要来源。自1951年后,政府财政拨款一直是全区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其中地区财政拨款为主, 国家和省财政每年给予适量补助,以专款形式下达。地区财政除正常预算拨款外,还常有追加拨给教育经费。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除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外,逐渐有所增加,但还是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经费紧,校舍危房突出。1986年,中共吉安地委、行政公署规定: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的1.5%。此后,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逐年增加,占当年的财政支出都在20%以上。到2000年,地方财政拨款达39327. 4万元,占经常性财政收入的24.9% 0表26-12-1 1996 ~ 2000年吉安地区教育经费拨款和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年份 财政拨款的教育经费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支岀情况拨款金额 占当年财政支出% 与上年比较增长% 合计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老建支出1996 24943.1 20.3% 18.33 25363.8 22519.2 2150.1 694.51997 26668.3 23.1% 6.29 26668.3 23677.3 2654.1 336.91998 29047.0 26.6% &9 29490.6 27200.4 1916.2 374.01999 34112.0 23.5% 17.4 33923.1 30865.5 2468.1 589.52000 39327.4 24.9% 15.3 39765.4 36968.3 2330.7 466.4除财政支出外,预算外收入也是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预算外收入主要有:学杂费新中国建立初期,学生所交学杂费的金额很少,而且只收65%的中学生和70%小学生的学杂费。1958年收费标准为髙中每生1.5元,初中每生1元,小学高年级每生0. 6元,中、低年级每生0. 4 元,免收部分贫苦军烈属和贫苦工农子弟学费。以后学杂费有所增加。1986年,高中每生为4. 5元,初中每生为3. 5元,小学每生为2. 5元。:1996年学杂费标准改为:县城高中每生为150元,农村高中每生为100元,县城初中每生为45元,农村初中每生为35元;县城小学每生为30元,农村小学每生为25元。 2000年收费标准:普通高中生,县城每生为170元(吉安市260元),乡(镇)每生40元;小学,城镇每生 35元,农村每生30元。非义务教育高中择校生,县(市)每生每年1500元(不含学费,下同),吉安市每生每年1900元。1999〜2000学年度,全区学杂费收入达8458万元。
  教育费附加1987年地区开始征收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按农业税任务附加5%,按乡(镇)企业、基层供销社和个体工商户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的税款为依据,征收1%的教育附加税。1989年又将城镇教育费附加率从1 %调整为2%计征,由于漏征、少征现象比较普遍,1995〜1996学年度,征收各种附加费只有4350万元,征额完成率为二分之一左右。1997年,行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了教育附加税征收的力度,2000年,共征收各种附加费 4669. 38 万元。
  勤工俭学收入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勤工俭学活动逐渐开展起来,除学校自办工厂、农场、实验园地外,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直接参加生产实践,但经济效益不明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勤工俭学的途径、形式更为广阔和多样,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据2000年统计,全区教育部门办的中等以下学校所办企业和服务性劳动的收入达5012万元,除用于扩大再生产外,用于补助教育经费2711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2076万元,修建教学用房面积51339平方米,修建教职工宿舍40419平方米,用于添置课堂凳438万元,辅助办公费用364万元,减免学生杂费44万元。
  引资和贷款为增加教育经费,全区上下广开筹资渠道。地、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多次派员北上南下,鼓励和争取区内外各界有识之士为教育捐赠。从1988年开始,每年都有海外侨胞、港澳台胞以及北京、深圳等个人和单位的捐款,仅2000年,全区社会各界捐款达1083.08万元。
  1993年,“江西省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立项,1995年4月正式生效,该项目贷款总额为1亿美元.属无息贷款,转贷期为20年。至2000年,遂川、永新、吉安、宁冈四县和井冈山市共有125个基础教育发展项目被批准,共向世行贷款123& 86万元。另外,重点中学在20世纪90 年代,为扩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向当地银行办理了一批定息贷款。
  经费支出 •清末以前,官学、书院的经费主要用作房屋建筑、修缮、师生膳食、学官(包括教师)薪俸、贫生补助、 图书购置等。
  清末,学堂开支由官银拨充,但学堂经费入不敷出。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支出分学校教育经费、国民教育经费、社会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经费四大项。 学校教育经费统筹支给县立公办中小学开办、设备等费用。国民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国民学校和视导经费。社会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扫清文盲、社会教育补助等费用。其他教育经费,包括会议、奖恤、抽考、 师训等费用。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经费支出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项。人员经费支岀主要有工资、福利费、人民助学金、副食品补贴和补助等。公用经费支岀主要有公务费、设备购制费、修缮费、业务费等。 1968年以后,人员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一直高于公用经费支出。中小学人员经费据统计,1994年占 92.9%, 1995年占91%,其余三分之二年份都超过85%,尤其是乡村小学,公用经费几乎没有。1999 ~ 2000学年度,初中生每年平均公用经费29.68元,小学生每年平均公用经费12.84元。
  经费支出主要单项标准:(1)工资,工资制度改革以前,工资支岀按工资分值计发,工资改革以后按货币工资计发。(2)人民助学金,1956年以前.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分为甲、乙、丙三种,每人每月支出标准依次为大米75斤、50斤、25斤;以甲等为计算标准,可占实有学生数的20%。1956年人民助学金高中为8元,中师为15元。:1982年以后,助学金改为奖学金。
  1980年实行“块块包干”的财政制度以后,经常费支岀,其使用按上级有关规定不变。临时费、专项经费使用,地区教育局在下达该项经费时有专门规定。
  对学杂费等预算外资金的支出和使用,地区规定:县城以上的中、小学学杂费70%留校使用,30%上交县、市教育局统一掌握使用;乡村小学和不满500人的农村中学所收学杂费,主要解决教学行政费和学生饮水、照明等费用,其次可补充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开支修缮费。上交统一掌握的学杂费,主要是用于调剂经济条件差的学校修缮和补充教学设备。集资办学的资金,只能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不得用于教职工奖金或津贴、补助等福利事项,也不能挪作他用。教育附加主要用于加强义务教育,开支范围为民办教师补助、福利费,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正常公用经费以及本乡教育事业发展经费。表26-12-2 1996-2000年吉安地区教育事业费决算分析一览 单位:万兀年份 合计 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合计 工资 奖贷助学金 职工福利 离退金费用 其他费用 合计 公用费 修缮费 业务费 设备购置费 其他费用1996 29840.4 21242.0 13117.8 2576.3 5547.9 8598.4 1007.4 876.7 176.2 6538.11997 38988.6 26334.2 17123.5 321.5 3074.7 5814.5 12654.4 983. 1 1260.0 244.2 10167.11998 43378.1 28582.2 22611.2 402.8 1428.7 4139.5 14795.9 4583.7 4708.9 1462.2 2014. 5 2026.61999 54080.3 34969.7 28143.7 341.5 1595.8 4888.7 19110.6 5526.0 7347.6 2606.3 1816.1 1814.62000 60972.0 41629.5 33203.4 321.1 1630.2 6474.8 19342.5 5682.4 6101.4 3084.5 2375.8 2098.4经费管理宋元丰元年(1078),吉州设学官一员,管理本州学校事宜。明洪武二年(1369),诏令郡、县学校学官月俸,师生廩会月米,均由官府按规定标准供给。清末,劝学所管理其辖范围经费。民国时期,教育经费一般由省教育厅主管,省财会部门监督。县教育经费由县教育经费委员会全面掌管,由县教育经费稽核委员会负责监察。
  新中国建立卮,教育经费管理,除由地、县(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外,地、县(市)财政部门、审计机关、 银行等部门都参4管理,但以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管理为主。
  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预算法》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强调计划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审计制度。:1992年,地区教育局配备专职审计员,负责审计监督县(市)教育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和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经费出纳收支状态。1993年开始,建立收费登记制度,由地区教育局和地区物价局统一印制“收费登记册”发给全区小学、初中学生人手一册,每项收费进行登记,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1996年,教委会同地区物价局、地区财政局制定了《关于1996年全区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行署办公室转发了这一实施意见。同年,地区教委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家教委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区中小学校收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校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逐级签订了收费责任状。地区还聘请了 30名学校收费督导员,对学校收费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每年春秋季开学时,地区组织两次较大规模的收费工作检查。协同财政、计划、老建等部门合理安排下达了各项专款,加强了专款的使用管理。
  在管理体制上,1980年以前实行的基本上是“统收统支,分级管理”的体制,变更财政收支体系后, 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包干体制。
  在建立管理制度、体制的同时,地区教委还制定了教育经费的管理原则:教育事业支出经费,一定要确保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挤占和挪作他用,对挤占、挪用、浪费教育经费的单位和个人,按政策规定从严处理;教育经费支出,要根据需要和可能,统筹兼顾,安排使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领导财务工作,实行一支笔审批;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财务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管理制度和财政纪律;对工资、教育行政费、民办公助费、学杂费、勤工俭学收入、社会各界捐款的支用定额标准都有具体规定;对中央补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和世行贷款使用范围有严格要求。学校所有收费,统一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四节校园建设与教学设备校园建设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除接管原有校舍外,还将土改没收的祠堂、寺庙和一些机动房改作校舍。 1953年始,国家财政每年都列有修缮费支出专项。1963年,地区确定从农业附加费中抽出25%作为校舍修缮费。1970 ~ 1972年无此项基建投资,1973 - 1976年全区中小学三年基建投资不到10万元。加上全区部分学校撤、并、迁、散,校舍被外单位占用,以致校舍严重不足,教学用房过分拥挤。1978年,地区利用国家拨款,地方财政补助,乡村资助的办法,分期分批为中小学改造、扩建、兴建一批土木结构的校舍。但与教育事业的需要和学生人数增长相比,校舍基建投资仍显得过于落后。
  据1982年统计,全区中小学危房比例占30% ,有的县中小学危房比例超过80%,严重威胁着师生人身安全。
  为了改变中小学校校舍拥挤状况,尽快清除中小学危房,中共吉安地委、行政公署从1988年开始, 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出改造三类危房的目标,并将危房改造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管理目标,定期进行检查o 到1996年底,全区共改造危房200多万平方米,危房比例下降到1 %以内。2000年,全区维修、改建危房面积分别达5. 76万、4. 67万平方米。是年,全区校舍尚有危房面积9. 17万平方米,其中三类危房面积 8.31万平方米,危房比例2%。
  在基本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之后,1992年.吉安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地区教育局关于实施“2241 工程计划”(开通农村教育附加和基建教育附加两条渠道;抓好危房改造和初中扩建两个重点;做好教工住房建设四项经常性工作;建设一批校园管理示范学校)。动员组织财力、人力解决初中校舍紧缺和教工住房简陋问题。地区规定,从1992年开始,每年新建8万〜10万平方米的初中校舍,满足初中招收新生的需要。据1999年至2000学年度统计,全区新建初中校舍100多万平方米,基本保证了普及九年制教育所需校舍。为改善教工住房条件,地区提出从1993年开始,分步实施改善教工住房:第一步是在农村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兴建一批教师住房,保证每个教师有一间住房,条件较好的地方还兴建了符合农村教师家属住的母子、父子简易套间。第二步是在城镇兴建教工套房,兴建任务列入每年的政府目标考评。到2000年,全区城镇教工住房成套率超过60%,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 12平方米。第三步是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兴建教工小区。吉安县兴建了教师新村,吉安市、泰和、永丰、宁冈、万安等县都先后兴建了教工住宅小区。
  1996年印发了《吉安地区开展“百佳校园”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13所中学和13所小学为全区校园建设管理试点学校。同年,把“窗口学校”建设作为校建工作的突破口,确定全区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学校39所,并在井冈山举办了“窗口学校”建设和管理学习班。1998年,地区教委制定了校建工作方案,根据校舍条件,把全区13个县(市)分成三部分,用3〜5年时间,分别以校建中的危房改造,破旧房改造、校园建设和管理共3块工作为主攻方向,并制定了实施办法和目标。
  为筹措校建经费,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先后下发教育集资征管用文件10多个。1993年以后,地区财政每年划拨校建专款经费10万元。1994年开始,吉安地区行政公署每年下达给县(市)农村教育附加费的征收任务,列入管理目标考查。1997年,全区开通基建、专控商品征收教育附加费和省规定的13条集资渠道。各级财政补助安排专款用于学校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建校资金10多亿,占财政拨款80%以上。以此同时,还多渠道启动校建工程项目实施:希望工程1990年开始启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至2000年,全区新建239所希望学校,受捐资金5640万元(详见本篇第四章第五节)。
  义教工程1995年开始启动,得到国务院对老区、贫困地区的厚爱,全区共兴建义教工程项目356 个,面积达24.12万平方米,资金达7893.46万元,使贫困山区校舍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世行贷款工程区内遂川、吉安、宁冈、永新四县和井冈山市享受世界银行组织无息贷款资金 1238.86万元,项目125个,加上地方配套资金,总造价达3451.17万元。
  外资捐赠工程全区先后接受香港同胞邵逸夫、沈炳麟、刘皇发以及美籍华人聂惠珍、台湾同胞梁凤凝等众多人士的捐赠,捐赠资金750.5万元,项目130多个。李真将军倾一生积蓄,捐赠56万元用于兴建永新县任弼时中学李真楼;王梓坤教授捐款5万元用于兴建吉安县枫江小学爱乡楼。
  扶贫建设工程财政部门每年列专款用于危房改造,计划部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建校, 老建部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到贫困县(市)、乡(镇),解决校建资金缺口。
  至2000年上半年,全区校舍焕然一新。中小学校舍面积已达425万平方米,是1979年8万平方米的53.1倍。生均占有面积由1991年的中学生3.95平方米,小学生3. 23平方米,分别增加到6.77平方米和5. 54平方米。学校“六配套”(正规的校门、围墙,标准的道路、旗杆,运动场地和规范的绿化、美化) 的乡(镇),全区258个乡(镇)已有252个验收达标。
  图书资料民国时期,境内各学校的图书、资料数量很少。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始注重图书资料的建设。:1950年10月,省立吉安联中接管图书共31811册,其中吉安中学19335册,扶园中学10866册,吉安县中1610册,新购图书1036册。经过逐年添购,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白鹭洲中学、吉安市一中、泰和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均达4万余册。 全区其他各类学校也陆续购买了一批图书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图书资料被视为“封、资、修” 的黑货,有的被烧毁,有的作废纸变卖,加上有的学校撤、迁,学校图书损失严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图书资料建设日益加强,各类学校每年都要添购一批新图书和期刊、报纸供师生阅读,图书馆(室)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据1999 ~ 2000学年度统计,全区中学建有图书室(馆)的 293所(14所重点中学都建有图书馆),使用面积4.4万平方米,图书阅览室385个,资料室105个。藏书量为443.46万册(其中学生图书386. 06万册,教师图书57. 4万册,电子图书30千片);生均图书 16.21册,金额达2495万元。小学建立图书室的有1064所,图书阅览室269个、资料室92个,藏书室 3533个,图书室面积2. 84万平方米,藏书量282.5万册(其中学生图书251万册,教师图书31.48万册, 电子图书22.57千片);生均图书7. 85册,金额达36115. 8万元。但与地区所规定的图书生均标准(初小生均5册,完小生均10册,初中生均15册,一般完中生均20册,重点高中的初中部生均30册、高中部生均50册以上)尚有较大差距。可喜的是近年投入购买图书的资金有所增加,如2000年全区中小学添购图书的经费为113.45万元。
  卫生、体育等设施新中国建立后,完中以上学校都建立了校医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完小都备有保健箱,兼职卫生保健员。各校每年都购进一批常用药品,完中还购置了一批常用医疗器械,学生患小病可以不出校治疗。 各学校为配合开展素质教育,积极开辟运动场地,添置体育器材。重点中学半数有4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一般完中和初中多数有300 -400米环形跑道和2个以上篮球场。中心完小都有运动场和1个以上篮球场。乡村小学都有操场、沙坑、单双杠等体育设施。
  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民国时期,中学仪器配备管理工作,由江西省立科学馆负责。公立中学的教育技术装备,主要由县集中统筹,私立中学教学仪器由学校自身添购,教学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教学时,教师连简单的演示实验都无法做。1940年,省立科学馆迁入泰和,巡回到各校做实验。从此,泰和中学才开设了物理、化学、 生物三科实验。
  从1953年起,省、地、县拨给一定经费,给学校购买教学仪器设备。1958年,教学仪器改由省购置配发给学校。地区第一批配发物理仪器、模型、切片标本的有吉安市一中、白鹭洲中学、泰和中学等14所完中。与此同时,各县(市)、校筹措资金添购了一些教学急需仪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撤、 并、迁,教学仪器遭受很大损失。1979年,成立井冈山地区教学仪器管理站(1992年更名为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站),负责教学仪器的生产、供购、储运、管理工作。从此,地区统一按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逐年编造配备计划上报省统一订货。同时发动师生,自制教具。1982 年,召开全区中学数理化生仪器电教展评会,展岀教具1067件。到1985年,全区15所重点中学(含莲花中学)和4所中等师范(吉安、吉水、永新、泰和师范)均达到教学仪器装备标准。1991年,全省实施中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作,地区转发省关于普实县检查、验收实施方案。由地区统一计划、采购,实行集中配套装备,建立健全了教学仪器装备管理制度。不仅提高了教学仪器的利用率,而且调动了县(市)、学校添购仪器的积极性,加快了装备的进程。1998年底,经省组织检查验收,全区13个县(市)均达到普及实验县的要求。全区装备教学仪器的学校2011所,教学仪器总值1757.05万元,实验室总面积为5. 67万平方米。各中小学演示实验开设率达90%以上,分组实验开设率达85%。至2000年底,全区装备教学仪器学校2129所,其中师范学校3所、中学303所、小学1823所;教学仪器总值1846.68万元,实验室总面积65125平方米。1998年吉安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装备情况表 26-12-3\内容 、数量\ 中学(所) 小学(所) 实验室仪器室演示台 (张) 实验桌 (张) 仪器橱 (个) 仪器设备总价 (万元) 实施年份 一类完中 二类完中 二类初中 三类初中 一类小学 二类小学 三类小学 间数 面积 (平方米) 间数 面积 (平方米) 吉安市 2 4 3 7 1 14 69 63 4057 153 3199 63 1028 839 161.9 1995井冈山市 1 5 1 7 25 25 1886 43 1245 25 371 322 39.16 1992吉安县 1 4 29 1 30 190 103 6644 299 3912 103 1751 1511 140 1992吉水县 1 2 17 8 1 24 78 78 4990 167 3774 79 1044 1012 120 1996峡江县 1 1 13 2 1 11 53 44 2698 107 2112 48 650 600 123 1995新干县 1 3 11 1 1 13 135 58 3572 216 5270 64 824 719 120 1993永丰县 1 3 15 10 1 26 155 83 5529 245 5146 83 1210 1151 162 1997泰和县 1 3 21 6 1 26 210 90 5468 327 5329.9 90 1319 1416 155.3 1996遂川县 1 3 22 7 1 25 153 99 5619 292 4849.54 99 1309 1327 156.29 1997万安县 1 1 19 1 18 102 57 4270 184 2547 57 754 742 194 1994安福县 1 3 20 3 2 23 138 81 4840.9 243 4132.4 81 1132 1070 136.4 1996永新县 1 3 23 3 1 30 120 95 5557.59 251 4449.85 98 1303 1199 170 1998宁冈县 1 6 1 12 15 27 1565.26 59 1565.26 27 411 310 79 1996合计 14 30 204 47 14 259 1443 903 56696.75 2586 47531.95 917 13106 12218 1757.05 电化教育设备与管理境内的电化教育始于1936年,吉安县立中学使用幻灯机和幻灯片教学。
  20世纪50 -60年代,电化教育在全区部分县城学校进行试验。1978年,地、县(市)相继成立了电化教育机构,负责指导开展电化教育工作。从1980年开始,陆续为中小学装备电化教学设备(硬件)和电教教材(软件)、培训电教队伍。到2000年,已装备电教器材的中小学574所,有不同型号的幻灯机、 投影器2000余台,各式录音机3000余台,教学电影放映机20台,各种型号摄像机50台,各式录放机500 台,监视器(即彩色电视机)500台,编辑器10台,微型电子计算机500台;电化教室500间,语言实验室 30间;各种幻灯片1万余张,投影片50万张,录音带20万余盒,录像带1万余小时,教学电影片(拷贝) 2000余部。教育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200个,放像网点500个。电教器材设备价值总金额达6000余万元。
  电教经费采取教育行政事业费拨一点,勤工俭学挤一点,群众集资一点,教育附加划拨一点,上级部门挤一点的办法,截至1996年,全区共筹措电教资金784万元。
  1984年4月,电教与仪器分开,成立吉安地区电化教育馆,全区13个县(市)相继建立了电化教育站。地区设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抛物面天线直径分别为6米、3.5米、3米。各县(市)建立了教育电视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70%乡(镇)所在地的中、小学校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
  为提高电教师资水平,一是培训教师工作与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同步进行,新教材用到哪门学科、哪个年级,对老师的培训就跟到哪里。1995年举办了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培训班,特邀了省内专家和区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观摩了优秀课堂教学和简易实验录像带,来自农村的120名物理教师,都能掌握义务教育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是抓骨干教师的培训。由教委普教科、电教馆共同举办o 1994,1995年,与义务教育同步举办了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电教教材培训班,全区近千名乡 (镇)小学骨干教师领会大纲精神,熟悉了教材内容。三是抓教师上岗前培训,以实施“普九”为目的,以 “典型课例教学片断加点评”的小学语文、数学电教系列教材为内容,以乡(镇)为单位,采用办学习班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很大提高。同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电教研究活动,探索教育改革中电教的地位和任用。一是电教整体实验汇报会,组织校际之间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验。二是分片召开电教研讨会,分片组织县际之间,以观摩电教课为主,以交流电教论文、展示电教教材为辅的活动。三是跨省地市电教协作会(湖南岳阳、江西吉安、湖北咸宁、 四川万县、河南潔河),定期交流电教新鲜经验。四是中师电教研讨会,主要培训中等师范学生的电教能力,使学生毕业前达到会使用电教设备、会制作简易电教教材、会编写电教教案,会上电教课。五是送课活动,把全区有代表性的电教课送到边远农村学校,曾先后送课12次,受益者达2000余人。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县
相关地名